持续运行能力

2024-07-18

持续运行能力(精选八篇)

持续运行能力 篇1

一、统筹账户养老基金可持续运行能力测算的模型构建

(一) 测算中采取的年龄界限

本文将预测2011-2050年40年内的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状况。测算中年龄界限划分采纳上海市政策规定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划分方式。为了简化计算, 不分性别、采取男女合计的办法测算。

(二) 统筹账户基金收入测算模型

目前, 统筹账户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参保职工和企业的缴费以及已积累基金的投资收益。在规定的缴费率下, 根据费率和职工人数可以测算出基金的年收入。设缴费率为缴费工资C的比例, t年参保职工人数为Lt, x, t年x岁职工的平均工资为Wt, x, t年参保的职工总人数为Lt, t年职工的平均工资为Wt, y为加入养老保险的平均年龄, r为退休年龄, 则t年统筹账户基金的年收入St为:

(三) 统筹账户基金支出测算模型

根据上海的制度规定, 对于制度实施时已经退休的职工、已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和制度实施后新加入养老保险的职工有不同的给付规定, 统筹基金年支出的测算需要分别测算“老人”、“新人”和“中人”支出。“新人”支出在1993年后新参加工作并加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才会发生, 假设职工20岁参加工作, 58岁退休, 2031年才有“新人”养老金支出。“中人”支出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其中过渡性养老金体现“中人”在新制度实施前积累的养老金权利的兑现。

1.“老人”支出测算模型

假设所有“老人”58岁退休, “老人”中最小者于1992年底退休, 到2011年77岁, 假设其最高存活年龄为100岁。2010年“老人”退休平均工资为W2010,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g, 退休金以社会平均工资α的比例调整, 参照国际标准和上海市的做法, 退休“老人”的退休金变动通常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75%调整, 即取α=0.75。t年“老人”的人数为L (t, x) , 则所有“老人”在t年的养老金支出总额Ptl为:

其中, L (t, x) =L (t-1, x-1) ×tP (t-1, x-1) =L (1992, x-19) ×tP (1992, x-19)

2.“中人”支出测算模型

本文按上海市政策把“中人”分为三类, 各类人养老金支出模型不同。

第一类是1993-1997年退休的“中人”。由于这类“中人”个人账户积累额很少, 为简化起见, 将这一类“中人”全部按“老人”处理, 则这类“中人”每年的养老金支出总额Ptz1为:

其中, L (t, x) =L (t-1, x-1) ×tP (t-1, x-1) =L (1992, x-19) ×tP (1992, x-19)

第二类是1998-2005年退休的“中人”。这类“中人”养老金计发是依据沪府发 ( (1998) ) 36号文件。该文件规定: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为在职人员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为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过渡性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工龄性养老金, 按职工1992年底以前的连续工龄 (不含折算工龄) 乘以退休时上年度在职人员月平均工资的0.75%计算;第二部分为过渡性补贴养老金, 按职工1993年至1997年底个人账户储存额分别确定补贴标准。由于根据复利测算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平均值为7409元, 对应的月补贴标准为210元。根据1998年制度设计, 第二类“中人”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退休后平均余命10年发放, 因此, 1998年后退休的第二类“中人”, 到2008年其个人账户和过渡性养老金用完, 按照制度安排, 余命部分的养老金由统筹基金支付。第二类“中人”中最小者在2005年以58岁退休, 到2011年64岁, 其最高存活年龄为100岁。假设2011年在职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为W2010,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g, t职工退休年份为r, t年个人账户的缴费额为It, 个人账户收益率为i, t年退休职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分别为W1、W2、W3, 因此, 统筹基金在t年对第二类“中人”的养老金支出总额Ptz2为:

其中, W1=W2010× (1+g) t-2010×20%

第三类是2006年后退休的“中人”。这类“中人”养老金计发是依据沪府发[2007]27号和沪府发[2011]15号文件。这类“中人”的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职工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加后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加发1%。由于本文是从社会平均的角度考察, 所以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统一按照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 (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 除以120确定。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120。“虚账实记”的记账金额由1992年底以前连续工龄所对应的记账金额与1993年至1997年5年内个人账户储存额所对应的记账金额两块组成。其中1992年底以前工龄1年所对应的记账金额为1840元, 根据复利测算出的5年内个人账户储存额平均值为7409元, 对应的记账金额为25200元。根据制度规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只够支付10年, 余命部分的资金缺口由统筹基金支付。2006年后退休的第三类“中人”从2016年开始其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用完, 该缺口由统筹基金支付。假设职工20岁参加工作, 58岁退休, 第三类“中人”中最大者在2006年退休, 到2011年63岁, 最小者在2030年退休。设2011年在职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为W2010,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g, 职工退休年份为r, t年个人账户的缴费额为It, 个人账户收益率为i, t年退休职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分别为W1、W2、W3, 因此, 统筹基金在t年对第三类“中人”的养老金支出总额Ptz3为:

3.“新人”支出测算模型

根据沪府发 (2011) 26号文件, “新人”实际上分为两种:一是原有体制内的“新人”, 另一是外来从业人员。对于原有体制内“新人”的养老金支出,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沪府发[2011]15号) 规定, “新人”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参保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加后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加发1%。个人账户养老金统一按照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 (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 除以120确定。为简化起见, 测算中不考虑“新人”缴费工资的个体差异, 统一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根据上海2005年的1%人口抽样资料分年龄段数据, 年轻人首次参加工作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为此, 假设“新人”参加养老保险年龄为20岁, 平均退休年龄为58岁, 不考虑提前退休和柔性退休, 则1993年加入养老计划的第一批“新人”在2031年退休, 从该年开始统筹基金对其基础养老金进行支付, 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为2030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8%。另一方面, “新人”累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在2041年发放完毕, 余命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设2011年在职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为W2010,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g, 职工退休年份为r, t年个人账户的缴费额为It, 个人账户收益率为i, t年退休“新人”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为W1、W2, 因此, 统筹基金在t年对“新人”养老金支出总额PtX为:

其中, W1=W2010× (1+g) 20×38%

对于外来从业人员, 根据沪府发 (2011) 26号文件, 参加者年龄应在45岁以下。由于参加者的年龄差异, 向基金缴费的年限不一样, 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比例也有差别。为此, 假设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年龄在20-44岁之间, 退休年龄为58岁, 不考虑工作变动转回原籍退休情况, 则2011年加入养老计划的最大者在2026年缴费满15年且达到退休年龄, 从该年开始统筹基金对其支付基础养老金, 计发比例为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5%。另一方面, 其累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在2036年发放完毕, 余命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设2011年在职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为W2010,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g, t年个人账户的缴费额为It, 个人账户收益率为i, 职工退休年份为r, t年退休外来从业人员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为W1、W2, 因此, 统筹基金在t年对外来从业人员养老金支出总额Ptw为:

其中, W1=W2010× (1+g) t-2010×1%× (r-2011)

(四) 统筹账户基金收支余额测算模型

以上述精算模型为基础, 统筹账户基金的收支余额应是当年的收入扣除当年支付给“老人”、“中人”“新人”的养老金, 假设第t年的收支余额为R, 则统筹账户基金年度收支余额精算模型如下:

二、相关假定及数据来源

1.缴费率。根据上海近年来制度规定, 企业的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2%, 全部划入社会统筹账户, 这里以22%作为向统筹基金缴费的最高限, 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为社会平均工资的8%。

2.工资基数和工资增长率。以2010年社会平均工资46758元为2011年缴费基数, 并假设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6%。2010年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为22255元, 退休金变动参照国际标准和上海市的做法, 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75%调整, 即取α=0.75。

3.各类人数。根据《上海统计年鉴》, 1992年底上海有退休职工166.1万人, 即“老人”人数166.1万人, 再根据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58岁以上人口比例估算出166.1万“老人”分年龄人口构成, 并参照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计算出2011-2033年的“老人”人数。1992年底, 上海有在职职工514.9万人, 即“中人”人数514.9万人, 根据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20-57岁各年龄人口比例估算出514.9万“中人”分年龄人口数, 并参照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计算出2011-2050年的各类“中人”人数。由于1993年以来各年参加养老保险的“新人”人数无法获得, 本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中各年在职职工人数, 结合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20岁人口占20-57岁总人口比例估算出各年参加养老保险的“新人”人口数, 并参照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计算出“新人”存活到退休时的人数。对于外来从业人员, 根据沪府发[2011]26号文件规定的五年过渡期, 假设2010年末所有已参加上海综合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404.84万人, 在五年内以每年20%的比例加入城镇养老保险, 到2015年, 所有人员均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并假设2016-2030年包括外来从业人员在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增幅与上海的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保持相当比例变化, 维持在年均增幅1.5%的水平, 2030年后考虑到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 外来人口的流动相对稳定, 因此假设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也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根据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推算外来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并假设外来从业人员均能工作至退休年份。

4.个人账户收益率。近十年来, 上海的个人账户基金主要参照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个人账户的平均记账利率仅为2.5%, 以后随着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多元化, 基金投资收益率会有所提高, 因此, 假设个人账户收益率2015年前仍为2.5%, 2015-2030年提高至5%, 2030年以后为6%。

三、主要结论

根据上述对基金年收入和支出的测算, 可以得出各年的基金收支余额 (见表1) 。

据测算的收支情况, 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 由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假定外来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养老保险, 则未来30年左右, 上海统筹账户养老基金将保持结余增长。第二, 未来20年左右统筹账户结余额一直保持增长,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 退休人口越来越多, 基金支出相对较大, 2037年结余额达到峰值, 以后逐步减少。第三, 如果按照目前制度运行, 到2050年前后统筹账户的改革红利也将用尽, 基金入不敷出, 可持续前景堪忧。另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文的测算是建立在上海作为开放城市, 外来人口保持稳定基础上的, 而未来随着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上海的外来人口总量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态势, 则养老基金的支付危机有可能会出现得更早。

摘要:论文以上海最新调整的城镇养老保险政策为依据, 通过建立统筹养老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对其收支状况进行测算。研究显示, 外来人口纳入上海城镇养老保险, 一段时间内可以缓解基金收支失衡。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参保人员退休, 基金支出大幅增加, 统筹账户可持续前景堪忧。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于洪, 钟和卿.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能力分析[J].财经研究, 2009, 9.

[2]王晓军.中国养老金制度及其精算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王宇熹, 汪泓.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

持续运行能力 篇2

做好设备运行信息通报夯实空管持续安全基础

首先从空管设备规模日渐壮大、空管一体化运行改革不断推进、大区管模式下的`协同需要、空管持续安全等四个层面分析空管设备运行信息通报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TECOSS五维评价模型,即:及时(Timely)、准确(Exact)、完整(Complete)、不瞒漏(non-Omitted)、简明扼要(Short & Sweet);最后以民航中南空管局设备运行监控中心电子值班系统的相关评价模型做了实证.该模型对于电力、煤炭等其他行业的持续安全同样可资借鉴.

作 者:张新宏 Zhang Xinhong  作者单位:民航中南空管局,广州,510405 刊 名:办公自动化(综合版) 英文刊名:OFFICE INFORMATIZ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V351.3 关键词:空管设备   运行信息通报   TECOSS五维评价模型   持续安全  

农村户用沼气持续健康运行对策 篇3

临洮县从1998年就开始了农村户用沼气的试点、试验示范, 先后示范推广了“三结合”“四位一体”“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等。截至2013年底, 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超过2万口, 使18个乡 (镇) 230多个行政村的85000多人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 烧水、做饭都用上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先后建成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100个, 培训持证农村沼气管护员100名。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带动了种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如果按每口沼气池每年减少薪柴消耗6立方米计算, 全县超过2万口沼气池, 按75%的正常使用率计算, 每年就可减少薪柴消耗9万立方米, 按每亩中幼林产薪柴量4立方米计算, 相当于保护了2.25万亩林地。

㈡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一池三改”户用沼气聚集人畜粪便, 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 提高了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使农户家的庭院更加整洁、卫生。

㈢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按每口沼气池年平均产气500立方米计算, 全县每年相当于新增加了约4112吨标煤的优质能源。若按每口沼气池年减排CO2量4吨计算, 则相当于减排了6万吨CO2温室气体。

㈣减少了农药、化肥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沼液、沼渣对农作物病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时沼肥肥效稳定、成本低廉, 可以做基肥, 也可以做追肥, 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通透性。按每口沼气池每年可减少尿素施用量84千克计算, 每年可减少施用1260吨尿素。

二、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健康运行面临的困境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户用沼气开始面临农户使用积极性下降、后续管理服务困难、替低能源种类增加和综合效益发挥不佳等多重困境,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㈠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农户使用和管护沼气难度加大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制约, 临洮县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的黄金时间是5月~10月, 而这段时间也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最佳时期, 农村中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 留守在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他们缺乏沼气发酵专业知识和沼气池的日常管理维护知识, 在面对一些小毛病、小问题时束手无策, 更重要的是难以独自承担沼气进出料的劳动量, 从而不得不放弃使用沼气。

㈡后续服务成本逐年提高, 村级服务网点难以平稳运行由于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农户比较分散, 单个村级服务网点服务农户偏少, 但服务半径过大, 沼气池进出料、维修、配件更换等上门服务路程远、服务成本高, 管护员难以及时跟踪管理服务。同时, 沼气用户花钱买服务意识普遍不高, 维修收费比较困难。村级服务网点管护人员收入偏低, 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沼气管护当中, 村级服务网点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导致部分沼气池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而不能正常使用。

㈢替代能源种类增多且使用方便, 户用沼气缺乏竞争力目前, 农村能源消费已经开始从基本需求型向舒适消费型转变, 沼气单纯的能源功能正在弱化。虽然户用沼气在就地利用废弃物方面具有优势, 但在使用的方便性和管理的简单性上却存在先天缺陷, 沼气直接经济效益对农户的吸引力不足。而替代能源具有便捷性、多样化等特点, 使得农民对户用沼气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不方便等不利因素影响成倍放大。大部分农户为图方便, 更愿意选择使用能源替代品, 造成弃用、停用现象日趋增加。

㈣“三沼” (沼气、沼液、沼渣) 综合利用缺乏经费支持, 综合效益不明显多年来, 临洮县在“三沼”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试验示范, 在玉井镇朱家坪村、洮阳镇边家湾村、衙下集镇张家寺村蔬菜种植园区依托村级服务网点抽渣车, 为园区蔬菜配送优质沼肥;在站滩乡、漫洼乡、连儿湾乡、峡口镇等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开展配方施肥, 推广以沼渣做基肥, 并用沼液追肥;在中铺镇何家山村、马家山村等无公害食用百合主要种植区和龙门镇二十铺村无公害辣椒种植区大力推广使用沼肥,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 “三沼”综合利用还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 示范点上群众得到了实惠, 使用沼肥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大部分沼气用户对沼肥的认识仍然不足, 使得部分沼气池沼液、沼渣闲置浪费, 同时蔬菜园区、种植大户生产过程又缺少优质沼肥, “三沼”综合利用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临洮县受经济、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农户分散居住的生活方式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沼气是农村可以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 农村户用沼气仍然是分散居住农户低成本获得高品质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如何管好、用好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 是每一个农村能源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也必将成为农村能源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 笔者认为: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要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突出产业化理念, 从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用能格局、发挥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入手, 努力实现由以能源利用为主向能源利用与综合利用并重的转变。

㈠健全沼气技术服务网络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实际, 广大沼气用户迫切需要得到便捷、专业、多样化的沼气后续服务。建议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 为沼气用户提供进出料、维护维修等全方位的后续管理和服务, 保证户用沼气良性发展, 使农民低成本获得优质能源, 巩固多年的建设成果。

㈡提高村级服务网点服务质量服务体系是保证沼气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 沼气池的后期维护工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沼气使用率。农村户用沼气的正常使用离不开村级服务网点管护人员的精心管护。村级服务网点管护人员肩负着定期对沼气管路、灶具、净化器、气水分离器、开关等配件的保养、维修和更换任务, 对沼气池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诊断排除;对“三沼”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宣传推广和对项目户进行沼气安全使用的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责任。建议做好后续服务经费落实, 提高管护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建立专项补助资金, 依托村级服务网点, 对农户有使用意愿、原料来源有保障、主体结构完好的老旧病池进行修复维护, 恢复和提升其使用效益。

㈢完善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格局为解决秋冬季沼气用户用能问题, 适应新形势, 将农村户用沼气融入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思考, 大胆尝试和探索, 打破过去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 积极开展户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改建、农村炉灶炕升级换代和乡村太阳能路灯等农村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的集成配套, 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满足农民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使单个项目建设的效益被成倍放大, 让沼气用户在秋冬季沼气池产气量下降的时候, 也能使用上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而且使农户在用能水平上实现高品质清洁化、在用能方式上实现高效率舒适化, 同时潜移默化地推进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持续运行能力 篇4

远程医疗在国外的发展己有40多年历史, 目前已具有通过公众通讯网提供服务, 提供瘦客户端和到桌面的服务, 以及全面发展、成熟项目不断商业化等趋势, 使得人们使用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入口变得容易, 维护变得简单, 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2,3]。我国远程医疗实践只有10多年的历程, 大部分远程医疗系统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设是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重要战略举措, 也是医疗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 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2013年以来,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都强调提出要大力加强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 推动我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1 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持续运营模式的建立

1. 1 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

我国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设主要采取政府财政投入模式。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铭会表示: “在远程医疗的推进过程中, 普遍采取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投入的模式。一般对于国家级和省级远程会诊中心来说, 至少会投入100万 - 200万元, 而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点也会获得一笔资金用于建设。[4]”但政府投入的建设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政府投入成千万、上亿费用来推动城市或者是区域的远程医疗或者社区远程医疗项目, 在系统建设和维护期间, 每年政府的持续投入确实可以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但政府财政压力很大。国内一些地区至少在2005年前就已经建成了远程医疗系统, 其中一些项目甚至可以覆盖全省。很多厂商也各显神通, 开发了很多远程医疗系统和解决方案。但到目前为止, 这些项目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依赖于政府投入建设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模式的效果值得深思。

技术手段在远程医疗中固然非常重要, 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传输和通讯技术, 远程医疗难以实现。但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远程医疗的核心是医疗, 它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和业务模式。作为一种网络合作模式, 无论是远程会诊还是远程手术, 都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 必须在促进全社会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 让远程医疗参与各方都可以从中获利, 以实现持续经营。组建专业化远程医疗系统运营商, 探索远程医疗运行机制、运行模式等问题是当前远程医疗发展的关键瓶颈。特别是当前, 与远程医疗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医疗装备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迅猛发展, 但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已建成的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普遍后继乏力, 大规模远程医疗系统也并未得到真正建立, 其关键就在于运营模式的缺乏。

1. 2 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及其内涵

1. 2. 1 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及其重要性

远程医疗的发展必然包括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本文所谓远程医疗系统的持续运营模式是指基于医疗服务的特殊属性和远程医疗运营的跨领域技术集成特征,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营主体及其他合作者如远程医疗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医院、信息系统供应商等主体共同参与的, 围绕创造客户 ( 患者及其他健康关注者) 价值、建立新的医疗服务供求关系和运营网络进行的医疗市场开拓、医疗服务价值传递、资本关系创造、利润获取和进一步发展、医疗公益性实现等一系列活动。只有创新运行模式, 解决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发展中存在的投入不足、运营主体效率不高、系统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才能为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持续运营模式是关系到远程医疗系统投入、建设、发展、创新的关键。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健康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医疗服务运营模式创新与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医疗服务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对于远程医疗服务而言, 一方面, 远程医疗装备与软件系统的创新和加速融合不断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构, 运营模式必须适应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 作为技术集成的远程医疗系统, 其基础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快速变化, 可替代技术之间的激烈竞争、研发成本不断上升, 技术领域的投入必须通过远程医疗运营模式得以回报, 并进一步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

1. 2. 2 远程医疗运营模式的构成

本文从远程医疗系统的投入与建设、面向经营的商业模式两方面探讨远程医疗持续运营模式。

投入与建设模式主要决定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投入主体, 是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初始动力。国外远程医疗系统偏重于专科系统建设, 投入主体多元, 投资活跃。当前,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 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部分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投资, 社会资本涉入较少, 面临系统运营维护的巨大资金缺口压力。探索政府、医疗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入模式是必然趋势。

商业模式则探讨远程医疗系统的具体经营, 包括盈利模式、资源配置和关键业务流程等具体问题。商业模式是一个在信息化时代广受关注的概念[5,6,7], 商业模式决定了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一般认为, 商业模式包含消费者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等要素, 是远程医疗系统运营机构关注的焦点。结合远程医疗服务特征, 消费者价值主张是远程医疗服务主体对为谁创造价值和如何创造价值的总体把握, 包括对潜在患者或健康关注者的识别和对满足其需求所需任务的判断等。盈利模式是刻画远程医疗服务主体如何向患者或健康关注者提供价值, 并为服务主体自身创造价值, 包括收益模式、成本结构、利润模式、资源利用周转速度四个子要素, 旨在描述远程医疗服务主体如何在坚持公共医疗公益属性的基础上, 为自身创造价值, 以实现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营和提升服务能力所需的财务回报, 这是制约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关键障碍。关键资源是远程医疗服务主体向潜在患者或健康关注者传递价值主张所需的资产, 包括医疗和非医疗人员、医疗和非医疗技术、设备等有形资产, 还包括品牌、信息、合作关系和联盟等无形资产。关键流程是远程医疗服务主体向潜在患者或健康关注者传递价值主张所采用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流程, 基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包括各类医疗服务开发、提供、培训、预算、规范等一系列要素, 以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以合乎医疗规范和伦理, 同时有具有效益和效率的实现。如图1。

2 我国远程医疗运行中存在问题及需求

2. 1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远程医疗服务的提供涉及众多不同性质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远比传统医疗复杂。目前尚未出现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 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厘定。远程医疗的运营服务, 目前主要是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承担着运营服务的角色, 电信运营商和健康服务机构也在积极布局这一市场, 但总体用户的规模不大, 效果未得到发挥。

2. 1. 1 远程医疗系统运营及服务市场不成熟

尽管我国《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已在2009年实施, 但我国远程医疗系统运营及服务市场受制于应用的推广, 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远程医疗专业机构几乎为零。医疗机构主要以提供传统医疗服务为主, 面向疾病救治开展面对面的诊疗活动, 面向健康维护的医疗服务理念尚未建立起来, 医疗信息化水平发展严重不平衡, 远程医疗信息传输质量尚不能适应医疗业务需要, 远程医疗活动的业务准则缺乏, 导致大规模远程医疗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软硬件技术和政策的突破。传统的电信服务运营商通常以信息传输为主, 应用于医疗环境的感知信息服务能力不足, 在开展远程医疗方面先天条件不足。而由社会资本推动的远程医疗业务则面临医疗资源短缺和国家医疗政策限制, 开展远程医疗的土壤尚未完全具备。

2. 1. 2 远程医疗技术、标准体系不成熟

远程医疗技术体系宏达, 包括影像传输、数据交换、动态数据编码解码及其他硬件技术等, 这类技术存在着零散、发展水平不一致等问题, 我国远程医疗核心技术主要采用国外技术, 近年来也在某些环节实现了突破, 但成套技术缺乏。远程医疗的设备、平台、运营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各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不统一, 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困难, 导致远程医疗系统“烟囱”林立, 难以实现更大范围网络化。因此, 从应用实现层面看, 远程医疗服务面临基础设施缺乏、价格、规范、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的挑战。从技术层面看, 远程医疗面临安全、数据传输与隐私保护、数据同步与管理等问题所带来的挑战。远程医疗系统的规模化发展还需要技术层面的成熟。

2. 1. 3 远程医疗系统运行相关主体的内部阻力

对于新兴行业而言, 现有商业模式格局下的利益既得者往往是阻碍商业模式变革的主要阻力。远程医疗服务涉及众多主体, 而其中, 传统医疗机构是其最重要的利益主体。随着远程医疗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大型综合性医院已初步认识到远程医疗对于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性, 但由于医疗信息化水平不足、投资过大、缺乏专业人才、医疗服务人员工作压力本身已过大、医院管理者不了解远程医疗、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已饱和等问题, 远程医疗的发展缓慢。而大量的中小医疗机构则担心大型医疗机构通过远程医疗抢病源、抢市场, 大多对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热情不高, 部分基层医院仅仅热衷于综合性医院所提供的医疗培训等扶持性活动, 而对于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态度消极。在远程医疗的推广应用中, 往往面临着高昂的成本、低效的投资、锐减的利润和现金流、对人才资金等创新关键要素的获取和协调力不足、颠覆传统的医院经营管理价值观等问题, 发展远程医疗的内部阻力很大。政府卫生管理部门鉴于远程医疗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政策突破上亦不愿意投入过多资源。其他的远程医疗软硬件设备厂商、健康服务机构虽然有发展远程医疗的激情, 但医疗资源缺乏, 投资风险高, 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和社会责任, 长期致力于远程医疗研发和建设投入的后劲不足。因此, 建立各方都能接受和获益的商业模式是远程医疗发展的根本。

2. 2 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发展的需求

2. 2. 1 面向消费者 ( 患者和健康关注者) 需求

对于远程医疗而言, 由于技术基于新的科学和工程原理, 其服务模式和手段不同于传统医疗模式, 其潜在消费者一般也不同于现有传统医疗模式下的患者, 服务对象以急需急救的远距离重症患者、慢性病患者、健康关注者等为主,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需要根据潜在消费者的诉求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首先,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要根据潜在消费者诉求, 提出新的、明确的消费者价值主张, 从关注临床救治转向关注健康维持与管理。其次,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要围绕该消费者价值主张, 设计一个使消费者和各主体都能获取价值的盈利模式, 推动大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等共同获利。再次,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要设法获得商业模式创新所需的关键资源, 特别是医疗资源和远程医疗技术资源, 并形成必要的远程医疗关键业务流程。至此,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形成了初始的实验性商业模式, 之后, 远程医疗运营主体需要通过试错过程来完善其初始商业模式, 不断结合消费者在远程医疗过程中的体验, 完善优化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找到远程医疗系统运行的适宜道路。

2. 2. 2 面向产业链整合发展和多方共赢需求

由于远程医疗服务需要多主体的协同配合, 因此, 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的发展需要注重满足多方利益诉求, 面向产业链整合发展需求, 建立各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一般而言, 远程医疗运行主体需要整合不同医疗机构的高水平医疗资源, 并在遵循医疗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医生执业及其利益保障的行为规范, 形成专业远程医疗业务流程; 建立与远程医疗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软件供应商之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界定基层医疗机构的权利和责任, 在开展远程医疗业务过程中, 注意向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倾斜,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水平, 并确保形成良性的患者流向体系, 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增值健康服务; 进一步确定远程医疗机构的社会属性, 坚持远程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以提升全社会医疗服务水平、造福人民群众、实现持续发展作为主旋律。最终, 远程医疗应逐步形成以远程医疗为核心、健康管理为支撑的综合健康服务平台, 并实现平台各相关主体利益的优化。

3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模式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营尚处于起步阶段, 运行模式也不成熟, 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行两个环节主要存在以下运行模式。

3. 1 政府或大型医疗机构投入建设, 采取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

其一, 完全外包模式: 系统建成后由远程医疗系统的原开发商或运维外包公司负责运维, 即远程医疗系统资产拥有单位通过与其他单位签署运维外包协议, 将所拥有的全部远程医疗资源的运维工作外包给原开发商或运维外包公司, 由外包单位为本单位提供远程医疗系统运维服务。一般情况下, 由各级远程医疗系统的承建方负责运维外包管理工作。

其二, 自运维模式: 由依托单位的远程医疗机构负责运维, 即远程医疗系统资产拥有单位自行负责对所拥有的所有远程医疗资源的运维工作。一般情况下, 相关的维护工作由本单位远程医疗部门负责, 即本单位远程医疗部门为本单位提供远程医疗系统运维服务。

其三, 混合模式: 远程医疗系统资产拥有单位对所拥有的一部分远程医疗资源自行运维; 同时, 通过与其他单位签署运维外包协议, 将所拥有的另一部分远程医疗资源的运维工作外包给其他单位[8]。一般情况下, 由依托单位远程医疗部门负责运维工作和外包管理, 即依托单位的远程医疗部门和外包单位共同向本单位提供远程医疗系统运维服务。

3. 2 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并运营

现阶段, 包括远程医疗系统在内的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主要以政府投人为主导[9]。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投入的项目, 仅仅依靠政府公共投入难以满足其规模扩张和更新的资金需求, 走市场化建设之路是必然选择[8]。目前, 已经有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方式进入远程医疗服务领域, 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 社会资本以社会力量办医的方式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并通过自我配备或与大型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获得医疗资源, 面向一定区域和人群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这种形式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营主体明确, 建设速度快, 运营效率高, 但由于缺乏高质量医疗资源, 难以提供真正高质量的远程医疗服务, 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尚待突破。

其二, 社会资本采取与公办大型医疗机构合作的形式, 投资建设远程医疗系统的基础设施并配备软硬件, 依托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面向一定区域和人群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这种形式的远程医疗系统存在投资主体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诉求的差异, 社会资本的效力难以有效发挥, 受制于公办医疗机构, 由于公办医疗机构及其医疗人员积极性不高, 发展情势不容乐观。因此, 社会资本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在我国尚存在政策障碍、意识障碍等, 其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4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行模式的创新

当前,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发展期, 国家已出台多项规划促进医疗机构改革及健康服务产业化发展, 鼓励各类社会主体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远程医疗作为需要整合多领域优势资源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同时, 也是克服我国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看病难”问题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发展远程医疗, 需要结合远程医疗的技术特征和医疗服务特征, 积极整合远程医疗技术、传统医疗服务、网络运营商等各方力量, 走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协调政府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 共同致力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根据国外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行经验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地位, 远程医疗是基本医疗的重要补充, 是解决医疗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医疗供给不足的重要形式, 也是探索我国持续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护的重要途径。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其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其效益的实现。因此, 本文认为,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行的不同阶段, 应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 形成远程医疗系统的二阶段运行模式。如图2。

在系统建设阶段, 基于远程医疗属性的判断, 应实施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投入为辅的投入模式, 以确保远程医疗的社会公益性, 并成立建设项目组, 实施项目建设专项管理。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投入为主,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是符合实际的投入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 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向医疗机构主导转变, 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之中, 以扩大远程医疗的投入来源。在远程医疗发展初期, 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牵头, 整合各级医疗机构, 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远程医疗系统; 当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已形成示范效应之后, 政府应逐步退出投入领域, 鼓励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

在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必须尊重医疗服务的本质特征, 实施专业化运营。远程医疗服务是集成医疗服务、信息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 仅仅依托传统医疗机构或信息化企业是行不通的, 必须进一步整合医疗技能和信息技能, 组建专业化远程医疗运营企业, 以企业化实施商业模式的设定、运营与创新, 以专业的运行团队实施远程医疗服务的消费者推广、医疗服务、关系维持与核心服务开发等活动, 以社会公益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考量远程医疗运行机构的运行绩效。在实践中, 建议组建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和综合管理人员所构成的运营团队, 以整合实现传统医疗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结合, 在依托网络开展传统医疗服务的同时, 逐步拓展新型远程医疗服务项目, 扩大远程医疗的服务范围和深度, 更好的造福更广大的人群。

5 小 结

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已进入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运行的关键临界点, 必须突破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困境, 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投入和商业运行两个层面探索远程医疗系统的持续运行模式。本文在分析远程医疗发展状况基础上, 探讨了制约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因素, 并明确了远程医疗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制约是运行模式的欠缺。界定了远程医疗系统的持续运行模式的概念, 并分析了我国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行模式发展的需求, 分析了二阶段服务模式。只有实现了远程医疗系统运行的多方共赢, 化解远程医疗系统投入渠道有限和商业模式欠缺的障碍, 远程医疗服务才能够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模式。

摘要:我国远程医疗系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 持续运行模式的欠缺是制约我国远程医疗服务深入发展的瓶颈。界定了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行模式的内涵, 分析了我国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行模式发展的需求, 提出适应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二阶段服务模式。

关键词:远程医疗,建设投入,商业模式,二阶段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亚军.远程医疗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J].医学信息, 2006, 19 (1) :39-40.

[2]杨勇, 彭承琳.国外远程医疗发展近况[J].医疗卫生装备, 2005, 26 (1) :19-21.

[3]C.S.Pattichis, E.Kyriacou, S.Voskarides, et al.Wireless Telemedicine Systems:An Overview[J].IEEE Antenna’s Propagation Magazine, 2002, 44 (2) :143-153.

[4]贾岩.远程医疗盈利模式陷困局[N].医药经济报, 2011-6-3 (A02) .

[5]Zott C and Amit R.Designing your future business model: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J].Long Range Planning, 2019, 43 (2/3) :216-228.

[6]Teece, D J.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 (1) :172-194.

[7]王雪冬, 董大海.国外商业模式表达模型评介与整合表达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35 (4) :49-60.

[8]张铠麟.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外包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21) :55-57.

持续运行能力 篇5

关键词: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 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 实现长期持续的产业增长及其结构优化, 既保证当代人对房地产产品及服务的需要, 维护其资源的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发展需要的权利。

1 竞争机制

完善房地产市场竞争法规体系, 完善竞争管理。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要依靠完善、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因此, 我们应该加快房地产基本法制定的进度, 建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法》、《住宅法》三法并举的统一的房地产法律体系;增加突出房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 使消费者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维护房地产法律体系的统一, 避免法出多门, 相互矛盾的现象;要做好房地产立法预测工作, 对立法的整体状况、法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预先的把握, 从而对将要发生的问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作用。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强有力的竞争监控机制。房地产市场间的竞争应该是有效的适度的竞争, 所以主管部门的监控必不可少。主管部门必须对房地产市场实行高效的监管, 发挥裁判和调控职能, 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 创新机制

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房地产业的生产率会继续提高, 但这种提高往往是通过提高单位劳动产出的供给量为主要内容。就是说住宅建设主要不是表现在产品数量的增加, 而是表现在产品内在品质的变化。房地产业是一个以高度密集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的行业, 应该随着科技创新, 逐步转变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业。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资源配置, 是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在规划设计中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二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科技水平, 推广应用新的建筑技术;三是开发推广新建筑材料以代替耗竭性自然资源的使用;四是重视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房地产业中的开发和使用,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五是重视适用技术的整合集成, 提高城建和房地产开发中的科技贡献率;六是完善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推动我国房地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3 约束机制

政府约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和运行的约束, 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及经济手段来实现的。根据我们现在的体制政策, 房地产的主要资金在银行, 土地由政府控制, 税收则是政府在征收, 金融、土地、税收、规划等主要的条件都是在政府这边。所以目前房地产业仍是政府参与度很强的行政主导性行业。由于体制政策调控过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造成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因而, 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要处理好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关系。在提高体制政策调控的效率的同时, 突出市场机制对房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约束。社会约束是社会公众出于维护社会安定、资产安全以及在参与房地产交易、选择房地产服务和对房地产业信誉、作风的看法评价上, 施加于房地产业的各种约束。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社会约束有利于培育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形成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道德规范。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营造遵信、重信、守信的外围环境, 培育信用观念, 强化诚信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的道德修养和市场主体信用意识, 培育良好的行业道德文化。

市场约束。有效的市场约束必须具备两项条件。第一, 有效的市场约束要求信息准确、全面和及时披露。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 道德犯罪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通过中介服务与法律服务的方式解决。如物业管理中的信息问题、公契的条款和法律地位, 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可以靠中介服务和律师的介入来保护的;第二, 有效的市场约束要求健全、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合理规范的房地产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房地产业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际约束。国际约束是指国际准则的遵守。国际准则是指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接受共同遵守的国际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则和管理。国际准则对房地产市场的约束是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制度约束。这种约束对WTO框架下我国房地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生态约束。生态约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对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约束以及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化道路, 建成环境优美舒适的现代化居住环境。所以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 房地产的规划布局、建设与后期物业管理都应有超前的环保观念, 在充分利用自然地貌、资源的基础上, 创造出人与环境有机融合的舒适空间和居住环境。首先,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上, 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生态林地, 不影响风景名胜、人文景观, 多在荒、废弃地上进行开发;其次, 应建立规范的房地产建筑质量保障制度, 通过消费市场约束机制, 抵制有毒材料、部件的使用。

4 宏观调控机制

在制定和实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时, 必须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形势进行认真分析, 针对具体情况去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策略, 以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 垄断一级市场, 优化二级市场, 放开三级市场。垄断一级市场, 就是要确保政府对土地出让的高度垄断, 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优化二级市场, 就是要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 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放开三级市场, 就是对存量房地产要实行流通领域、形式、对象和价格全部放开。

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价格的信息、咨询、监督体系。逐步清理土地的隐形市场, 加强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组织力量对土地价格体系和基准地价进行研究, 尽快制定统一的基准地价, 加强成本管理, 严格控制安居房、微利房和商品房的价格构成, 使房价跟居民的消费能力相适应。

调整开发投资结构, 重点发展普通住宅。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点要转向中低档居民住宅, 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 发展房地产金融组织机构, 组建全国性房地产银行、土地银行、住宅银行, 逐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网络, 规范房地产金融的运作, 适度放开金融市场,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将房地产市场培育成一个具有多样化市场活动主体、多层次多适应性的金融商品系列、具有广泛多样性金融服务体系的资金融通场所;以居民为中心来构造住房金融体系, 将融资重点放在住房消费者身上,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融资格局;建立房地产抵押、拍卖和信用保险制度, 降低银行对开发商和居民贷款的风险, 提高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江.我国房地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产业研究, 2005 (9) .

[2]丁兆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的基本理念[J].房地产市场, 2005 (10) .

持续运行能力 篇6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本身就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 人口基数大, 对农业发展状况极为重视, 而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却成了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现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既有成绩, 也有问题, 还亟待在改进中发展。

1、管理不科学, 运作不合理。现目前, 我国的管理出现一个普遍现象, 管理多半是对人的一种管理, 而非对事物本身建设和发展的管理, 有时管理对象出现偏差。比如,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自身定期维护的管理不到位, 缩短了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 给他后期的使用情况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相关管理部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也不够严谨, 内容大于形式。同时,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推广中, 又出现多方的管理, 造成管理上的一些重叠及空缺问题。由于这些种种原因, 造成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及运作上问题不断。

2、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后续资金, 投入不足, 造成前期投入资源的浪费。虽然国家对我国“三农”问题格外关注, 在补助资金上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水利工程始终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浩大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的工程。因而,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也是长期持久的。但由于人们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地重要性, 水利工程后期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水利工程难以持续发展下去。而所有人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都极为敏感, 当地的农民也不例外, 他们对于交水费的事情极为抵触, 以不适用水利工程设施来拒绝交费, 造成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停运。

3、责任不明确。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 其产权归属问题一直都不清不楚, 造成一些水利工程在产权上归属不清晰, 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如一些村的农田水利工程所占用土地的所有权归该村集体所有, 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权却被承包给该村的农民, 这样就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权、产权分离, 对水利工程的责任在法律意识层面就变得模糊起来。

4、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 造成水利工程设施自身的破坏性较大, 同时不合理的利用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这都是现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都只是一个形式, 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有些地区常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 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 更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有些地区的水利工程都只是一个摆设, 只为给当地官员充政治业绩。

二、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1、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科学层次化的管理, 还需优化升级组织结构。管理科学层次化具体指的是, 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从全方位的人员的数量、关系进行具体合理的安排及对水利工程自身设施的一个长期管理。如, 以乡镇为单位, 将管理人员编制进来, 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一个由上而下的层次性管理。同时还应监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 在制度中用明文确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权责归属问题。在这些运行机制完善的基础上, 相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才会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持续的资金投入支持, 从而确保其健康发展。

2、向水利工程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水费, 建立“以水养水”的循环制度。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农田水利工程持续发展运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筹集资金, 可采取收取水费的方法。“以水养水”制度的落实, 能在一定程度上筹集到水利工程后期所需的资金, 并且可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在前期的推广中, “以水养水”的制度在农村实行会遇到许多阻力。首先, 要改变农民的观念, 以前他们水都是免费, 而现如今却要收费, 需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让他们明白, 收取水费也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同时, 培养他们的节水意识, 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 可采取滴灌的方式灌溉, 节约资源,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增强农民自身的管理意识, 明确他们在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据水利工程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受益对象来看, 其获利者多是农民,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管理者之一。同时加大宣传, 让农民意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制定规划、管理等方面。

三、结束语

事实与实践证明, 农田水利工程最为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当地农民, 而此项工程项目的发展更是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今后的状况。所以我们应从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管理角度出发, 做好节水工作, 并且在基础服务设施的基础上,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最终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发展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农田的灌溉条件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农田灌溉方面发挥最大效用的便是小型农田水的利工程, 反过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状况。目前,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分析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为基础, 阐述了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庆华, 崔世彬, 马静, 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 2011, 04:1-5+71.

[2]朱玉波, 朱玉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 2013, 20:220.

[3]马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5, 18:49.

持续运行能力 篇7

1 领导高度重视, 全员参与, 所有职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

质量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 而且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确切说是“一把手”工程, 也就是说领导要高度重视。检验报告质量是药品检验工作的生命线, 质量管理体系是保持这一生命线畅通无阻的根基, 检验工作环环相扣, 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质量体系的实施涉及全所各部门, 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运行。只有在最高管理者亲自参与组织并高度重视、授权和协调, 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情况下, 质量体系才能成功运行。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最高管理者承担质量管理的主要领导作用, 包括制定和颁布全所的质量方针, 确保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并对质量体系及其执行效果实施监控、测量等;也包括监督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层对质量体系工作的指挥和决策作用, 将有力推动质量体系实施, 营造浓厚质量氛围, 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始终, 以解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执行上“两张皮”现象。我所在所领导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 按照所管理体系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的要求, 建立健全了我所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任命了质量主管, 负责所内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聘任了所内审员、质量监督员、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成立了仪器室, 专设了一名所仪器设备管理员, 负责所内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检定等工作, 各检验室也指定一名同志任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 负责科室内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确定了各个科室、各类人员职责范围;根据需要成立了所技术委员会及质量委员会, 在技术、质量管理方面重大事项的决定上发挥集体智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各岗位、人员职责的确立, 使我所各级人员及科室在管理体系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这样使得我所全员参与了质量管理各环节, 并使其对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

2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宗旨, 进一步明确检验报告质量岗位责任, 对所内“六大要素”进行有效控制

药品检验工作的终端产品是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质量如何, 惟有依托科学有序的管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才能达到我所的质量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宗旨, 强化检验的四级审核制度, 使检品的收检到报告书的签发形成一套规范化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所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对疑难检品、不合格复验检品的判断等重大技术方面难题进行讨论, 发挥集体智慧, 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 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信性, 使各项药品监督检验工作得以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下完成。

2.1 质量体系文件全面修订

今年, 我所以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验收[2]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按照评审准则全要素的要求对《质量手册》进行了全面修订, 对所内部的人、机、料、法、环和测六大要素进行有效控制, 并以具有管理性、技术性和标准性的作业指导书为第三层次文件, 全员参与质量体系有关培训, 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及规程, 明确各岗位职责, 使科室各项工作环环相扣, 有据可查, 有章可循。并使我所现有质量和技术活动以记录、表格形式加以体现, 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保证检验数据科学、公正、可靠, 为市局依法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2 人才培养方面[3]

药检所作为法定检验机构, 所出具的检验数据应“公正、公平、科学”, 要达到“公正”, 就要求无论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还是整体技术能力, 都必须具有实现“公正”的水平,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业务人员的素质。我所目前检验队伍现状:人员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现象, 既老化验员、大部分业务骨干即将退休, 大学毕业生刚入所不久, 实际检验能力亟待提高。如何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补充到检验队伍中, 就成了我所的当务之急,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我所摒弃了以往在人才培养方法、手段和模式中的陈旧观念, 建立了一整套对新入所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实验室人员能力的测试机制, 根据不同科室业务特点, 制定培训计划, 将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大型仪器操作三个模块, 从中确定考核项目, 再将考核项目内容细化为若干得分点, 由所技术委员会定期对全所检验业务人员进行严格考试、考核, 合格者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这种培训机制目前正在逐步完善, 使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2.3 各类档案管理

我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档案政策、法规和我所程序文件规定, 建立并完善了各类档案归档整理方法, 包括仪器设备档案归档整理、检验报告及相关记录归档整理、技术人员业绩档案归档整理。规范了所用的各类标签、标识, 使其格式统一、内容统一、样式统一, 对所内适用的有效版本文件如管理体系文件、检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无论文本文件还是电子版本均有效控制, 在注明受控标识后发放至各相关科室及岗位, 确保使用的各种文件是现行有效版本。

2.4 实验室安全管理

对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管理, 对有特殊环境控制要求的实验室按要求加以控制, 注意所内防火、防水, 配置消防器材, 确认其都在有效期内, 按规定处理废液、废渣等有害物质。

2.5 试验用标准物质管理

试验用标准物质统一专人管理、有账有物, 账物相符。危险毒剧化学品实行“五双”管理, 即双锁、双账、双人管、双人领、双人用。试剂、试药在全所内实行了统一编号、分科室专柜保管, 在所现有条件下实行了相对统一管理,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并将信息上传至所局域网, 使所内资源实现共享。

2.6 仪器设备管理

在仪器设备管理[4]方面, 编制了仪器设备一览表。为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对强检仪器送检, 对所内部分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并实行标识化管理, 用“三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状态。

3 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和质量体系运行中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能力, 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信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执行文件、实现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 可能会发现各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会发生偏离规定的现象。因此, 必须加强对各项质量活动的监督力度,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中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信性。笔者认为,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基层药检所管理的好工具, 也是对质量活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的有效管理手段, 审核的结果也为管理者采取措施提供了信息, 质量审核应覆盖所有部门和过程, 应围绕药品检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我所目前所进行的审核有:

3.1 内部审核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即内审, 是药检所对自身所提供的服务及过程或体系进行的全面审核, 内审是推动质量体系改进的关键,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是全面综合评价药检所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采取有效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并及时输入管理评审中。促进药检所的可持续发展, 我所挑选了9名青年业务骨干任内审员, 质量主管依据内审程序文件的规定制定内审计划, 并围绕计划及质量体系文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文件编制《现场审核检查记录表》, 记录表是内审员实施内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的审核内容, 以及审核结束后对被审核部门提出质量改进的重要证据, 其检查记录内容多少取决于受审部门的工作范围、职能、审核要求及方法。然后内审员按照《现场审核检查记录表》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正式的双向沟通过程, 我所采用面谈、提问及聆听的方式, 说要少、听要多、保持融洽的关系, 保持礼貌友善的态度, 通过提问, 有目的、有重点地收集信息, 排除干扰、多问开放性问题, 对所提问题进行整理并填写《审核报告》, 对不合格项目出具《不合格项报告单》。在此过程中, 我所共计发现3个不合格项, 并分别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 建议、督促被审核科室限期内改进, 做好跟踪验证记录, 促使受审核方建立防止不合格项再发生的有效机制, 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

3.2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也是推动质量体系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所所则采用定期和不定期评审, 一般在内审后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开展管理评审。对管理评审通常应输入的十个方面[5]内容并非每次都千篇一律, 面面俱到。结合所内不同工作重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以求实效。

3.3 外部机构评审

由认证机构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定期对我所进行现场评审, 今年辽宁省实验室资质认定专家组对我所现有体系及过程进行详细现场审核后, 对我所体系运行情况表示满意。通过专家组审核, 发现并指出了7个不合格项, 我所针对这7个不合格项, 对体系文件进行改进, 并制定出预防和纠正措施, 一一认真落实, 以点带面, 促进了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 通过我所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并有效地运行后, 对全所药品监督检验各项工作进行了全过程的分析、控制和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预防措施, 使我所各项工作得以飞跃和发展, 也使所领导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文件化, 干群矛盾得以化解;职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文字化, 使得各项工作操作一致, 记录完整有据可查;协调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与药检所的关系, 减少了抱怨及投诉, 并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使每一位员工共同承担起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重担, 从而保证药品监督检验各项工作的质量, 为药品监督部门依法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认定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定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通知[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S].2006.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 [S].国药管注[2000]403号, 2000.

[4]林迁.试论药检精密仪器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药事, 2006, 20 (1) :35-36.

持续运行能力 篇8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小、面广量大, 工程管理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根本解决, 致使这些工程不能持续运行, 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本论文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为目标, 建立工程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提出政府的职能与管理方法, 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环境为基础、管理为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工程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五个方面。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主要问题有四点:一是绝大多数斗渠及以下农田水利工程权属不明晰。包括机井、管灌、小高灌在内, 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主体缺位, 水利设施资产是集体的、农民合作组织的、还是农户个人的, 水利设施资产是怎么构成的, 没有产权证明;二是管理责任不落实。主要是村组集体投资建设的小高灌、机井、渠道工程, 虽然采取小承包管理办法, 但往往管理不到位, 重用不重管, 该维修的不维修, 该养护的不养护, 一旦出现较大问题又将责任推给村组;三是管理经费难保证。对于村组承担管理的斗渠工程, 目前, 维修养护经费主要靠群管水费中提取, 每方3—5分钱, 提取的费用扣除村级配水人员工资后仅有很少节余。比如以黄灌为主, 渠道要经常维护, 管理经费不够, 导致渠道保养不能经常化、规范化, 造成了渠道灌溉时跑水、漏水等现象;四是管理运行机制不灵活。农村全面取消“两工”和农业税后,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资金更加难以筹集, 尤其是老黄灌区的末级渠道是上世纪的旧板渠, 受当时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 设计标准低, 施工质量不高, 严重老化失修, 还有的斗渠一直没有防渗, 渗漏损失大, 灌溉效率低。同时, 老井灌区的机井和塑料管道工程, 因其一部分使用年限已超过20年, 原来保浇农田灌溉保证率急剧下降, 迫切需要进行改造。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和建议

3.1 创新运行机制, 推动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

一是工程建设实行建管一体化。结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 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实现新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管并行, 将传统的建设~移交~管护三个环节合并为建设管理一个环节, 利于提高建设项目运作效率, 扭转“重建轻管”为“建管并重”, 促使小型农田水利管理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是实行农民水利建造员制度。按照“规范管理、提高效能、尊重实际”的原则, 充分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发挥群众对项目建设的决策、实施、监管作用, 推行相对集中与农民自治相结合的建管模式。明确农民水利建造员, 可承揽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研究出台农民建造员管理办法, 规范农民水利建造员制度, 实行统一考试筛选、年审、注册及从业管理。

三是创新补助方式。根据各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 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项目补助模式, 出台管理办法。“以奖代补”强调的是建设成果和绩效, 资金的补助必须经验收合格并且与考评结果挂钩;“先建后补”强调的是建设内容和过程:选择部分试点村, 按照计划管理和合同管理要求先行建设项目或部分工程, 按照实施协议 (合同) 验收合格后, 对所建项目或建设内容进行补助。

3.2 明确责任主体, 推动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以市水利局为责任主体, 在参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管理办法, 明确财政投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归属受益村集体的基础上, 探索按省级以上财政资金、市级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的投入比例将工程产权量化为股权, 并将股权分配至受益户和投资者。同时通过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确权和移交管理办法, 明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没有细化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移交的相关要求, 形成 (登记造册~分类定性~确权发证~产权移交~核发证书~整理归档) 一套规范的产权移交程序。

3.3 深化管理机制, 推动运行管护模式改革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工程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要严格履行工程管护的义务, 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二是合理分配收益。纯公益性工程受益全部用于工程维修养护, 经营性工程受益大部分用于工程维养, 部分用于乡村集体经济。归农民个人所有的产权, 由农民个人自管、自用;归水利服务专业合作社所有的产权, 按合作社章程进行管理, 受益全部用于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归国家所有的产权, 按微利保本运行、良性循环原则, 受益大部分用于工程日常维护和管理, 其他可适当于壮大镇、村集体经济。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持续进步, 人们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相关部门及人员开始致力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探索,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作者在本文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并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华, 崔世彬, 马静, 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 2011 (04) 。

[2]刘浩军.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何处着力~江西省永丰县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调查[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10 (9) 。

上一篇:成套非标产品下一篇:云计算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