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2024-07-13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精选十篇)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3 月到2015 年3 月期间, 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 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 例患者。对照组中, 27 例为男性, 21 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1~65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8.6±5.3) 岁。观察组中, 29 例为男性, 19 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5~64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9.1±5.1) 岁。经统计, 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 (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38) , 药物剂量为20 mg/次, 每日3 次。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患者在寅时口服调气降糖丸3 g (内含麦门冬、郁金、百合、柴胡、黄芩) , 巳时口服益脾降糖丸3 g (主要包括鸡内金、山药、乌梅、槟榔、茯苓、砂仁、黄芩) , 酉时口服糖肾康3 g (内含红参、山茱萸、水红花子、鹿茸、女贞子)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况采用HAMD量表、HAM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评分越高, 则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

1.3.2 血糖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 、餐后2 h血糖 (2 h PG) 。

1.4 统计学分析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 比如FPG、HAMA评分等,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比操作采用t检验, 当P值在0.05以下时, 提示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比较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和2 h 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2 所示。

3 讨论

据临床研究表明, 在我国,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 可能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等有关[3]。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 而且也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 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疗。

在中医学观点中, 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其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津液、血、气[4]。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中, 主张从改善五脏功能入手, 同时顺应时令的变化, 参照四时之气的变化, 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在寅时, 给予患者调气降糖丸治疗, 发挥平气和肝、养心安神的作用;在巳时给予益脾降糖丸, 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在酉时, 采用糖肾康治疗, 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 结合不同的时间段, 给予辨证治疗, 可最大程度上发挥药效,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 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经过2 个月的治疗后,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评分 (HAMA评分、MAMD评分) 、血糖水平 (FPG、2 h PG)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 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静.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应用中医分时辨治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24) :123-124.

[2]张立国, 李晓哲, 周潮, 等.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 2012, 40 (6) :117-119.

[3]周潮, 李晓哲, 周颖, 等.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1, 33 (5) :665-668.

抑郁症食疗法 篇2

根据香港大学研究,有四十万由十五至五十九岁的香港人有严重抑郁征兆,恍如流行性感冒般,抑郁症在现今社会愈见普遍。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急性精神创伤,如自然灾祸,亲人突然死亡等;其次是持久精神负担,如工作及事业的挫折、家庭不和、恋爱失败等引起的悲伤、气愤和沮丧;最后是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个性特点与发病有直接关系。

心理素质差,性格有缺陷的人容易患此病,中医学认为情志失调是此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而脏气虚弱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饮食疗法对抑郁症病者有辅助治疗之效,若症状较重,病程长,便必须要积极求医,找出抑郁的根源,对症治疗才可以治愈。

家人和朋友的谅解与关怀固然重要,然而,及早认识有关知识,从而预防,才是对付抑郁症的最好方法。

玫瑰花佛手茶

自然疗法化解抑郁症 篇3

抑郁症的认知疗法

既然是心理疾病,那么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自然是心理疗法,心理疗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三项原则是:1、你的一切情绪,都是你的思想或认识所产生的,“你目前的思想状况怎样,你也就感觉怎样。”2、当你感到抑郁时,是因为你的思想完全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整个世界好像在黑暗的阴影笼罩之下。你往往相信事实真如你所想像的那样糟糕。3、消极思想几乎总是带有严重的歪曲性,它是你几乎一切痛苦的惟一原因。

当你感到沮丧时,你可以根据下面10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你会发觉你是在愚弄自己:1、绝对化的思想。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泾渭分明,好像一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偶尔得了一次“良”,于是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这种思想“会使你无休止地怀疑自己,认为不论做什么总不会及格。”2、过于普遍化。由于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你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会同样倒霉。如一个羞怯的男青年邀一个姑娘约会,被拒绝后,他对自己说:“我永远也得不到约会了,我终生将是孤独和悲惨的。”3、精神过滤。你看到事物的消极一面,脑中就总是想着它,好像戴上了一个特殊镜片的眼镜,把一切积极的东西都过滤掉了。于是你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4、自我轻视。看到周围的佼佼者的许多长处,可自己的一些愿望却无法实现,因而产生自卑心理,遇事总想着自己不行。5、武断地乱下结论。你设想别人瞧不起你,但不去检验设想正确与否,你展望未来,尽是灾难。6、放大与缩小。即把自己的缺点放大,优点缩小,歪曲本来面目。7、情感上的推论。“我感到内疚,因此我一定干了坏事。”你的感情似乎就是思想的根据。8、应该论。“我应该做这件事”或“我必须做那件事”,都是你感到内疚的思想,它们不能使你去实干一件事。9、乱戴帽子。如果你选择并为之努力的目的达不到,于是你想:“我是个失败的人”,而不去想“我选择错了”。记住,你自己不可能等于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10、个人化。你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别人干什么,都是我的过失。”总有个“责任问题”缠绕着你。

针对上述情况,你可以这样去改变认识:你的感觉不是事实;你能对付;不要以你的成就作为看待自己的根据。

治疗抑郁症的妙药—运动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最近的研究证明,每周运动三次即能够有效治疗中老年抑郁症,而且复发率很低。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简单的“运动疗法”实际上比传统的药物疗法更为有效。研究者们对156名5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连续16周的观察,结果发现,使用运动疗法的患者比仅用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与运动疗法相联合的患者在疗效方面要好的多。

研究证明,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能防止抑郁症的发作;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能较快地提高情绪、消除抑郁症的一系列症状。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抑郁症病人欲摆脱困境,也离不开运动。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抑郁病人大有裨益。

可供抑郁症患者选择的运动项目有:

1、跑步

科学研究证实,跑步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是一种类似于吗啡的生化物质,是天然的止痛剂,并能给人以欣快感,对减轻心理压力具有独特的作用。选择跑步时间在傍晚为宜,速度每分钟120步,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15分钟。

2、跣绳

能增加身体的协调性,由于在跳绳过程中头部的位置在上下快速移动,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速度为每分钟30-60次,隔天一次,每次持续10分钟。

3、健身舞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使躯体得到尽情的舒展,注意力得到加强。每周三次,每次持续20分钟。

4、散步

宜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建议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

5、太极拳锻炼

太极拳由于其独特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对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提高疗效,打太极拳时要尽量做到心、意、气、形合一。抑郁症患者参加太极拳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很多方面使病情得到改善。

6、集体运动

如传球活动、排球运动或体育游戏等。集体运动要求团队合作,对提高抑郁症患者人际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另外由于体育游戏带有一定的竞争性、情节性、趣味性,能提高游戏者的情绪,培养他们活泼偷快、开朗合群的个性和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心理品质,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运动,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

按摩也能克抑郁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用植物芳香油揉搓身体的芳香按摩疗法,能够缓解抑郁症病情。他们说,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芳香按摩疗法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抑郁症患者大脑前额叶血流减少,代谢功能减弱。按摩实验结果表明,患者前额叶功能出现了恢复的征兆。

下面是可供抑郁症患者自行掌握的自我按摩方法,坚持运用,同样可获得满意效果。

1、揉关元:将两手重叠按在关元穴上,顺逆时针各转五十圈,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一次。

关元位于小腹肚脐垂直向下三寸处,即肚脐下四横指处。是古代四大养生穴位之一。(其它三穴为足三里、膏肓俞、百劳穴)。中医认为关元位于任脉,具有促进消化、纠正内分泌紊乱、抗衰老的作用。

2、按压曲泉穴: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方法如下:屈曲右膝关节,将拇指置于膝内侧皱折处,穴位正好在膝关节下方。按压一分钟,2—3次,然后重复左腿。

避免履用能引起抑郁症的药物

抑郁症的物理疗法初探 篇4

抑郁症被分为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无论是轻度抑郁还是重度抑郁都具有长期反复,容易复发的特点。在精神上表现为对任何事物丧失兴趣,失去与人交流的欲望,易于自闭,容易偏激,对于活着只有痛苦,没有快乐甚至是平静。较为严重者还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并进行具体的实施。

在患重度忧郁症时,些恶劣的情绪并不属于患者自己,而是忧郁症的情绪, 就像橡树顶上爬满了爬藤的叶子。当患者试图解脱自己时,却觉得心灵的翅膀被折断,无处可去。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却没有多少阳光能照在患者的身上。患者表述被一种力量压迫和控制,仿佛陷入沼泽, 最开始是脚踝不能移动,接着膝盖也被埋没,然后弯下了腰,收缩了肩膀,最后患者如胎儿般蜷缩,就这样一步步被榨干、被压垮。忧郁的魔爪步步进逼,击垮患者的意志、粉碎患者的勇气、摧毁患者的身体, 直到最后一刻,它仍不停地啃噬甚至虚弱到无法停止呼吸。

患者描述到 :“那时候,我认为忧郁就像树上的藤蔓,永远不能根除,只希望一了百了,但我的能量被它抽干,甚至丧失了自杀的勇气,而它也不具备杀死我的力量。如果说,我的躯干正在慢慢腐朽,而啃噬我的那种东西,却又不让我完全瘫痪——它摧毁了我的意志,却又成为支撑我身体的另一种力量。没有人看到过我被这东西撕裂、压榨的惨状——我躲在黑暗的房间里,我蜷缩在床铺的一角,向我不太信任的上帝祈祷,求他让我获得解脱。当时我愿意接受最痛苦的死法,但却浑浑噩噩到连自杀的念头都没有。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了折磨。我的体液仿佛都被抽干,于是连眼泪都成了奢侈品,我的嘴唇也干裂了。我曾以为放声大哭是人生最悲惨的状况,后来才发现眼泪流干后的无所适从,才是更加深刻的绝望,苦闷的内心遮住了你看世界和看自己的目光,欲哭无泪便是这种生活的写照。”这就是重度忧郁症的模样。心理长时间持续的疲倦、烦闷和自我放纵,心理出现崩溃或者正处在崩溃的状态。有的还会出现幻想, 妄想和燥郁行为。在行为上表现为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厌食、恶心、失眠、盗汗。较为严重者会出现多种身体功能严重失衡, 连最基本的进食、洗澡、行动都必须依靠他人才能完成。脑子处于一片空白状态, 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患有抑郁症的人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抑郁症患者需要全方位的治疗。下面就从物理疗法入手进行初步探索。

目前为止,抑郁症的物理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改良电抽搐主要是指通过对脑部单侧或双侧大脑颞叶或者额叶进行点击, 使患者身体痉挛,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通常这种物理疗法需要结合药物进行治疗。电击放在头部位置。临床研究表明, 单侧电疗造成长期记忆丧失的几率较高。然而大部分的临床医师发现单侧疗法见效较慢。尤其是对中正的忧郁症及躁症患者无效。在双侧电疗法中,在诱发痉挛之后,多余的电流会造成较多的副作用,但是在单侧电疗法中,必须在造成痉挛的基础之后加上强电量才可产生疗效。而双侧额叶电疗法是双侧颞叶电疗法的改进方式,它将两个导极放在两个眼窝的上外侧,它比较没有记忆丧失的副作用,并且能促进大脑额叶的血液循环。通常治疗过程一次发作一分钟左右。一通电,病人立刻丧失意识,没有任何感觉或者痛苦。发作后有段睡眠时间。通常治疗不固定。治疗结束之后便应该开始药物和其他治疗。这种疗法副作用多为短时的头痛、恶心。 少数病人会出现意识模糊,一周左右会自行恢复。

RTMS是经颅磁刺激技术中的一种刺激模式。即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疗法。磁信号通过无衰减的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 这项技术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神经心理科,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康复科、儿科等各个方面得有应用。其原理是根据刺激脉冲的不同,来对患者进行脑部刺激。其中利用不同的刺激参数,例如模式、频率、强度、间隔、持续时间、刺激位点、刺激方向等产生不同的神经生理效应。其中,低频刺激模式引起皮层的抑制,高频刺激模式则引起兴奋。其中刺激时间与刺激间隔的调制与疗效密切相关。未来这个领域将会大有作为。

图2为大脑皮层、纹状体和边缘结构解剖功能图。图3为脑血流量的变化在3个月和6个月的脑深部刺激治疗后的反应。通过对图2和图3的对比分析可知在脑深部刺激治疗之后,患者的脑部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脑部血流量也有所增加。

对于在抑郁症初期,除了心理方面的情绪低落烦躁之外,物理上也有许多特征。比如身体表证表现面色暗黄,精神萎靡,体力突然变差,体重大幅度减少或者增加。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判断是否处于抑郁症中。如果有以上现象,需要及时的察觉并进行相关的治疗。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能够察觉出自己频临崩溃的状态。当临界或者快要达到这个值的时候要及时开 始心理干预或者物理疗法干预。使患者及时从抑郁的状态当中走出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抑郁症的物理疗法进行初步探索。针对现在愈来愈扩大的抑郁症从物理疗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可实际操作的方案,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最后对抑郁症的预防方面从物理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治疗 夫妻疗法可治疗抑郁症 篇5

最新的研究表明,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夫妻疗法比任何药物都便宜有效。

情绪低落者的同伴、丈夫或妻子可以帮助他们的另一半克服抑郁,抵御进一步的打击,比通常的抗抑郁药要好得多。此疗法的目的在于去掉情绪低落者作为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的压力,着眼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改进了,而且早在古希腊,人们就知道金丝桃有药用价值,如你直接吃这种植物,会让你生病,但用金丝桃提取物做成的药物(金丝桃精)却可以治疗抑郁症。现在,在大多数英国药店里都能买到这种药。金丝桃属植物与丙米嗪的疗效是一样的,尤其在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方面最为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小。在服用8周金丝桃属植物之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质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在德国,此药已广泛用于轻度抑郁症,使用药量为一天3次,每次350毫克。

与丙米嗪等传统的抗抑郁药相比,金丝桃精除了疗效不比传统抗抑郁药低之外,还有一个“显着优势”,就是其不良反应大大少于丙米嗪等药。在服用金丝桃精的病人中,称有口渴、盗汗和头晕等不良反应者,仅占39%;而在服用丙米嗪的病人中,却占了63%。服用丙米嗪者,有16%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而服用金丝桃精者,仅为3%需停止治疗。金丝桃精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丙米嗪相等,但是病人对金丝桃精的耐受力更好。

治抑郁试试认知疗法 篇6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 影响其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心理, 通过认知和行为辅导来改变寻求治疗者的不良认知, 从而实现矫正和适应的心理疗法。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452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单纯服用抗抑郁药, 另一组在服药的基础上, 还会采用认知疗法。12名心理学家、1名精神病医师和1名护士每周负责与患者见面两次, 讲授50分钟的课程, 在坚持两周后, 再把上课时间改为每周或每月一次。

结果显示, 73%的患者在吃药加认知疗法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康复。而仅吃药的那组患者的康复率是63%。认知疗法还对部分患者起到了加速康复的作用。吃药加认知疗法, 可以让患者平均用33周时间出现病情好转, 但仅吃药的患者平均需要38周才能好转。

进一步分析发现, 认知疗法对那种病情突发且严重的患者比较起作用, 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则不需要认知疗法。但对患病已达两年以上的慢性抑郁症患者来讲, 认知疗法并不能让他们获益。

(中国科技网)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 共96例。抑郁症状均结合中华精神科学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CCMD-3中有关“抑郁症”诊断标准确诊。入选标准:有完整子宫, 无其他妇科疾病, 无精神病史, 无相关用药禁忌,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年龄50~57岁, 平均53岁。病程2~9个月, 平均3.4个月。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为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片, 每次10mg, 每天2次, 4周为一个疗程。试验组给口服雌激素 (倍美力, 每片含雌激素0.625mg) , 每天1片, 4周为一个疗程;后2周加黄体酮胶囊150mg, 每天一次。两组均给药3个疗程, 根据临床反馈酌情微调用药剂量, 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饮食调理和作息时间调理等。

1.3 效果评价

采用更年期症状评分 (Kupperman改良评分法) 评价更年期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HAMD) 评价抑郁症改善情况。上述量表分值越低, 改善程度越大。同时记录两组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雌二醇 (E2) 、孕酮 (P) 等指标改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表1)

注:1为两组间比较, 2为试验组、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

由表1可见, 两组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 (P<0.01) , 但试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更大,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 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更好。

2.2 两组激素相关指标比较 (表2)

注:1为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 2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3为两组治疗前比较, 4为两组治疗后比较

由表2可见,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 (P<0.05) 。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女性正常的月经期及经血量需要有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动态调节, 从而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形成月经。在围绝经过渡期, 垂体激素的反应性降低, 卵巢功能和卵泡数量的逐渐下降, 导致排卵不足, 孕激素分泌减少, 没有黄体形成,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出现增厚, 同时孕酮不足, 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表现为激素水平紊乱, 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精神状况。张小明等[2]的研究显示,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激素相关方面的因素为:体内激素间比例失衡, 动态平衡被打破, 以及睾酮水平升高。与血管舒缩症状和雌二醇水平下降无关, 雌激素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保护因素。钟蓉等[3]的研究也支持雌激素对产后、围绝经期、绝经后抑郁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 我们用雌激素进行治疗。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提示雌激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治疗后组间激素相关指标比较多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分析, 雌激素与受体 (ERa、ERp) 结合后可通过非基因途径和基因途径影响神经递质系统, 从而在短期和长期水平持续影响患者精神症状[4]。研究表明[5,6], 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可高效结合孕激素受体, 通过升高NE和5-HT浓度, 同时阻断N E和5-H T的再摄取而发挥双重抗抑郁作用, 迅速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状态, 促进子宫内膜萎缩, 阻止卵泡发育, 促使覆盖子宫内膜脱落后的创面修复和止血, 从而达到调节激素平衡, 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的目的。

患者体内各激素的水平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状态, 可能单一指标的微小改善并不足以影响整体, 但多指标的累加效应有助于平衡系统的重新建立。这也是我们的初步推测,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谷维素是阿魏酸与植物甾醇的结合脂, 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使心肌兴奋性降低,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 同时能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 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但由于患者的精神异常, 除了心理层面的影响外, 还与体内激素的分泌有密切关系, 单用谷维素作用有限。从治疗效果来看, 试验组的Kupperman评分和H A M D评分治疗前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大, 提示可能与应用雌激素有关。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0-333.[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0-333.

[2]张小明, 李幼辉.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13) :46-48, 51.[2]张小明, 李幼辉.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13) :46-48, 51.

[3]钟蓉, 李宇.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 :55-56.[3]钟蓉, 李宇.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 :55-56.

[4]徐秋霞, 杨娟, 王改玲.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3) :51.[4]徐秋霞, 杨娟, 王改玲.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3) :51.

[5]谢淑雯, 陈显光, 巫顺秀.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4) :394.[5]谢淑雯, 陈显光, 巫顺秀.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4) :394.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篇8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多发于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 如中学生和脑力工作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精神上不能自主地悸动不安, 体现了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的紊乱[1]。根本病因是人体脏腑功能的失调, 多形成慢性病症, 并随情绪波动和疲劳程度而发作。患者平时易于出现心悸、胸口疼痛、体虚气短等症状, 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多梦易醒, 伴有盗汗、遗精等症状, 对生活中事物的热情大幅下降, 食欲不振, 面容憔悴。随着病程持续, 思考能力下降, 记忆力、智力减退, 精神萎靡。且人体免疫力也会明显下降, 容易并发各种其他疾病[2]。

2 神经衰弱的中医药疗法

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疾病, 虽然有各种明显的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在实际检查中, 患者身体并无器质性病变的发生。目前西方医疗对于神经衰弱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常使用抗焦虑药物缓解患者的症状。容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且长期服用对人体不良反应较大[2]。

中医中实则并无神经衰弱这一概念, 一般认为其属于“怔忡”、“不寐”的范畴。最早在《金匮要略》中对治疗方法就有所提及, 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2]。中医认为神经衰弱的发病与强烈的情绪波动、饮食的不规律、重病后调养不足或先天性的体质缺陷有关。主张以调养脏腑的方式从根本上化解病因。

神经衰弱类型病症在中医上可分为四个类型:肝郁化火型、心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和脾肾两虚型[3]。根据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1 肝郁化火型患者的治疗:

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口渴多饮、目赤口苦、舌质红、舌苔黄、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脉弦而数等。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由牡丹皮、栀子、白芷、当归、柴胡、白术、茯苓、薄荷、甘草制成的丹栀逍遥丸。

2.2 心胆气虚型患者的治疗:

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易惊易醒远志、、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薄、脉弦细等。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安神定志丸, 主要成分为远志、茯苓、石菖蒲、朱砂、党参、龙齿。具有镇静心神、安抚神志的功效。

2.3心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

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身体倦怠、缺乏食欲、面色黯淡、舌质淡、舌苔薄, 脉弦细弱等。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归脾丸, 归脾丸是由党参、黄芪、白术、龙眼肉、木香、酸枣仁、远志、当归、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等制成。具有养血安神、补心益脾的功效。

2.4 脾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

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睡眠不实、精神疲乏、头昏、气短体虚、记忆力减退、缺乏血色、活力减退、阳痿早泄、舌质淡红、脉弦细弱等。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济生肾气丸, 其主要成分有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茯苓、肉桂、附子、牛膝、泽泻和车前子等, 具有温脾补肾的功效[3]。

3 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 饮食无规律、缺乏锻炼、或是产后失血等伤病容易导致机体衰弱, 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压力和情绪波动的影响。通过改善饮食, 可以有效对症补足脏腑功能的不全, 调养刺激机体重新焕发活力。食疗在各种治疗方式中不良反应极小, 且方便易行, 在家中就可以实施, 为患者塑造较为轻松的治疗氛围。烹饪和食用过程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增加患者生活情趣, 开导患者心理是一种良好的助力。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食疗药膳。 (1) 银耳灵芝羹:银耳与灵芝各6 g、冰糖15 g。将银耳和灵芝充分洗净泡发, 文火炖2~3 h, 加入冰糖汁。日服3次。适用于肺肾功能不足, 具有安神止咳、助眠的功效。 (2) 龙眼汤:取桂圆肉50 g, 文火煎汤, 每日服用两次, 可治疗心脾两虚引发的失眠、心悸。 (3) 莲心汤:莲心30个。每日临睡前加少许盐煎服, 可缓解多梦易醒、遗精等症状。 (4) 百合汤:100 g鲜百合, 加30 g红枣, 25 g莲子, 煮烂, 每日服用100 m L, 有助于消除体内虚火, 减少由此引起的心烦、失眠。 (5) 红烧乳鸽:对于气血两亏, 体虚易汗的患者, 坚持食用可以显著改善身体状态。 (6) 桂圆芡实粥:取20 g桂圆肉, 20 g芡实, 100 g糯米和5 g酸枣仁, 煮粥早晚加入蜂蜜食用。可抑制智力减退、肝肾功能降低等症状。 (7) 远志枣仁粥:使用远志10 g, 炒酸枣仁10 g, 煎汁去渣, 再配合50 g粳米煮粥。每日睡前食用, 可以治疗惊悸、失眠。 (8) 芝麻核桃粥:桑叶60 g煎汁去渣, 黑芝麻50 g和核桃仁50 g研碎, 与100 g粳米煮粥。早晚服用, 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失眠、腰痛[4]。

4 讨论

神经衰弱多发于缺乏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生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注意减轻压力, 培养健康爱好, 遵循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患病的关键, 也是治疗改善症状的方法。我国中医具有悠久的养生传统, 对于神经衰弱这种慢性疾病, 更适合从根本上进行调养, 尤其是食疗手段, 简单易行, 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神经衰弱致病原因复杂, 治疗需要对症下药, 中医自古以来对“不寐”、“心悸”等症状辩证施治, 其治疗过程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摘要:当今社会, 人们多处于巨大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之下, 长期的神经紧张和生活作息不规律, 容易诱发大脑功能的失调, 造成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疾病, 其临床多表现为精神异常兴奋和体虚疲乏, 容易起情绪烦躁和各种生理心理症状。中医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已经逐渐积累了许多对应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既可以使用中成药对症施治, 也可以在日常中通过食疗调养改善。其治疗成本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 效果显著。

关键词:神经衰弱,中医药疗法,饮食疗法

参考文献

[1]衡向阳.逍遥散合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1) :110-111.

[2]霍秀贞, 阮庆文.酸枣仁方用于神经衰弱治疗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 2013, 33 (6) :205-206.

[3]李名.如何使用中成药治疗神经衰弱[J].求医问药, 2012, 10 (2) :45.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高血压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收缩压≥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90 mm Hg;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评分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 将HAMD≥17分定为高血压伴抑郁症。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男23例, 女17例;平均年龄 (51.2±8.2) 岁;对照组男26例, 女性患者有14例;平均年龄 (50.4±7.0)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有氧运动可选择的很多, 国内外推荐的有步行、慢跑和功率自行车、太极、健身舞、游泳等, 本研究采用散步和慢跑方式。 (1) 散步方式, 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 在开始散步时应保持缓慢的节奏, 并全身放松, 达到全身更好的活血效果, 并是精神状态处于平静之中。步行1500 m/d, 并在15 min内完成, 坚持每天散步15~20 min, 每天1~2次, 在持续1个星期后, 检测血压状况有所改善, 趋于正常, 其抑郁症状况有良好改善, 则可逐步加快速度和路程, 直到15 min走完4500 m。 (2) 慢跑方式, 由于慢跑的活动量更为大, 其对身体的健康状态要求更为严格, 主要使用患者人群为年龄在60岁以下者, 且无心脏并发症的早期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患者, 初始的速度以80 m/min较为适宜, 慢跑长度为500~1000 m。在慢跑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心率, 在55岁以上的患者心率不宜超过130次。 (3) 运动治疗法的注意事项, 运动治疗法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有一定的要求, 比较适合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早期和中期患者, 尤其是对患者高血压病态程度有严格界定, 对急进型高血压, 和明显心绞痛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方法。在采用本法进行治疗时, 要保持身体精神状态的全面放松和心情的愉悦, 不宜因运动过急而作有意憋气等行为。在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情绪突发性激动等状况, 因及时停止运动, 并进医院进行检测治疗。运动的环境应选择较为开阔的地点, 空气较为流通, 氧气较为新鲜的地区, 在大雾和雨雪等天气时不宜进行运动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为:8分及以下为无抑郁, 9~16分为轻度抑郁, 16~21分为中度抑郁, 22及分以上为严重抑郁[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可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并发心脑血管卒中事件。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 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上升[9,10], 高血压主要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 其中缓进型高血压主要表现为:集中注意和注意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无价值感、对前途暗淡悲观、睡眠障碍及食欲下降等;急进型高血压也被称作恶性高血压,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主要由缓进型高血压突然间病变而来, 会出现尿血甚至肾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等病状。抑郁症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 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有自伤或自杀的观念和行为。国外研究表明, 高血压中抑郁症发生率达20%~30%, 而国内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达15.8%[11]。有前瞻性研究表明, 抑郁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12], 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 抑郁患者应激状态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 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促发血管收缩, 使血压升高; (2) 抑郁患者在医疗活动中易产生抵触情绪, 服药依从性下降; (3)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抑郁症, 心脏压力反射调节功能下降, 导致血压控制不良; (4) 抑郁患者常伴有高肾上腺皮质素血症; (5) 抑郁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使患者处于紧张状态, 也导致血压控制不良[13,14]。相关研究显示, 运动锻炼可调节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 使其紧张度趋于正常;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 缓解小动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代谢, 降低外周阻力;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 疏泄负性心理能量, 能使抑郁症患者情绪安定、心情舒畅, 使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和激动情绪得以缓解[15,16,17]。本研究中加用运动疗法的患者在血压下降及抑郁情况的改善上都明显优于未采用运动疗法的患者, 证明了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压程度和抑郁情况, 能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有研究表明, 运动疗法对于WHO分级的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效果较好, 对中度高血压并伴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的效果均不明显, 另外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主动脉狭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动过速、房颤及急性感染均不能采取运动疗法[18,19]。同时, 在运动治疗中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避免盲目的运动治疗造成病情的加重, 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包括步行、慢跑和功率自行车、太极、健身舞、游泳等形式, 在运动治疗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并要注意因运动量过大导致的情绪上升而引发的抑郁症加重, 理论上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控制血压及缓解抑郁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0]。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防止青少年抑郁 篇10

3.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为催化剂, 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统合

人是理性的存在, 也是感性的存在。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智育目标的达成, 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 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 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 “以情感为纽带”,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 要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 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在高校里, 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主要是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拓宽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智慧, 陶冶学生情感, 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和纪律约束, 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需要,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一味地对其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教育, 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 现代德育应该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 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看成有丰富情感的人, 积极组织、创建轻松的育人气氛, 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对话, 形成师爱生的情感氛围, 这样既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又能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交流打基础。只有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感染教化功能, 使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其次,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 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再次,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 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演中, 理解作品积极的思想内涵, 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 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德育课, 利用美的教育手段, 吸引学生沉浸于其中, 以不直白显露教育意图的间接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

总之, 高校应将德育与美育完美地结合,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达成德育和美育的双重目标。综上所述, 只有在目标、功能、途径等多方面, 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人格, 才能培养出善与美的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安仑.美学研究与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19.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4.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2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1.

[5]伍鑫甫.西方文论选 (上卷)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95-96.

[6]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7]艾迪生.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樊莘森等.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473.

[9]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一条最近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有关抑郁症研究的消息, 为认知行为疗法作为对抑郁症的一种有效疗法又提供了新的证据。在由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udy Garber所领导的对316名青少年的一项研究中, 一半的参与者每周参加8次长度约90分钟的小组会议, 在其中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练习所学的方法。这些青少年之前都有过临床抑郁的表现或是轻微的抑郁症状。而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孩童时期有过类似抑郁经历。父母患有抑郁症会增大他们孩子也患上抑郁症的机率。六个月之后, 参与治疗小组的青少年已经变得不那么抑郁了, 由之前的32.7%降到了21.4%。

“大多数的临床医学专家会使用传统的疗法。所有优秀的疗法都有共同点———建立关系和信任。但是CBT (认知行为疗法) 可以通过非常直接的方法作用于患者想改变的某一个方面。”罗克维尔的一名心理学家Mary Alvord博士认为, 认知行为疗法是很有效的, 但目前过多的宣传已经超过了实际的成果。根据严谨的心理学理论, 在认知疗法中, 一个人应该学习:

1.学会辨别对事物的想法与对事物的感受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2.要了解到有些想法有时会给感情带来不利的影响。

3.要知道一些不自觉的想法以及它们对情绪的影响。

4.精确地去评估这些不自觉的想法和设想是正确的还是可能存在偏见的。

5.提升自己发现, 中断和纠正那些偏见想法的能力。

据调查, 轻度抑郁的青少年情绪很容易被“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或者“我的人生没什么希望了”等一系列类似的想法所控制。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重新树立这些印象。事实上这种疗法不是那种传统的长期“对话疗法”;它通常不会超过20次疗程, 而且基于人们自己的想法所引起的感受和行为。因此, 如果人们改变了他们对面前的情况所持有的态度和作出反应的方式, 即使情况并没有改善, 也可以缓解他们的焦虑感。

上一篇:家庭病房的护理下一篇:场镇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