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滩涂地区

2024-08-03

滨海滩涂地区(精选三篇)

滨海滩涂地区 篇1

由于荣乌高速公路路线所经区域位于滨海地区, 土壤盐碱化严重, 地下水中Cl-和SO42-含量较高, 对砼具有结晶弱腐蚀性, 局部地段具有中等腐蚀性。因此, 在这里就荣乌线辛河至辛庄子段高速公路在如何做好桥梁工程盐碱化环境下防腐及提高砼结构耐久性作简单介绍。桥梁工程防腐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一是原材料控制, 包括主要材料、砂石料、砼外加剂等;二是配合比控制, 采用“双掺”技术;三是施工工艺控制;四是附加防腐措施, 包括砼表面涂层、憎水处理、钢筋的环氧涂层等。

1 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1 主要材料

工程用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沥青、锚具、伸缩缝、支座等均采用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厂家的产品。

1.2 工程用砂石料

严格控制碎石规格和砂子含泥量, 不准使用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 (AAR) 的集料。

1.3 砼外加剂

工程用各种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砼外加剂》的规定, 其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不小于1万吨, 并获得省级及以上工程材料准用证, 具有合同信用A级及以上等级认定证书, 成功用于3条高速公路的业绩。

2 试验配合比方面的控制措施

桥涵砼配合比设计是砼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为防止桥梁裂缝采用了“双掺”的技术措施, 即在砼中掺加了高效阻锈、减水剂和矿物超细粉, 下面是桥梁承台C25和墩柱C30砼配合比设计数据如表1和表2所列。

3 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桥梁施工中重点是控制了砼配合比, 对各种材料剂量采用双控, 即计算用量和砼拌和站电子计量对比控制。砼中通过掺加了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超细粉, 大大增加了砼的和易性, 控制了砼坍落度在2h内无损失。通过实践发现, 砼施工质量与水泥品质、砼配合比、水灰比控制、外加剂、施工温度与养生时间、施工与养护用水, 以及砼自身结构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砼表面干缩裂纹, 确保砼质量,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3.1 施工时间控制

针对夏季高温季节, 砼施工要避开一天内的高温时段, 因砼连续浇注难以避开的要采取适当防晒措施, 并相应调整砼配合比, 以保证砼的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3.2 砼拌和控制

砼的拌和机械采用拌和站集中进行, 各种材料用量要采用电子计量, 并根据粗、细集料含水量及时调整砼配合比, 以保证砼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适当延长砼的拌和时间, 每盘拌和时间不宜低于150s。砼运输过程中, 砼灌车要不停的搅拌, 以保证运至施工现场的砼不离析、不泌水。

3.3 砼浇注控制

加强砼构件的模板加固和钢筋的定位, 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不得人为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 减弱砼表层抗裂变应力;加强施工管理和调度, 确保砼浇注施工的连续性, 严禁超过砼初凝时间, 导致砼构件出现分层现象;加强砼浇注完后顶层的浮浆清理, 注意砼顶层的二次振捣和二次收浆, 消除砼的塑变裂缝。对于浇注至墩台身顶部产生的浮浆要刮除废弃, 更换新拌制砼, 以避免墩顶收缩裂纹的出现。

3.4 砼养护控制

要严格控制砼的拆模时间, 一年内4~5月份和9~10月份应控制在36h以上, 6~8月份宜控制在24h以上。避免由于拆模过早, 砼强度不足导致的表面缩裂。对墩台身表面要定期喷水养生, 并予以包裹覆盖保证湿润, 覆盖材料要采用保水性较好的土工布, 养护期不得小于14天。

4 附加防腐措施

荣乌高速公路桥涵工程除在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方面采取了防腐措施外, 还针对盐渍土地区, 空气中含有大量Cl-, Cl-的渗透会极大地加剧砼结构腐蚀的实际, 采取了在砼表面涂刷防腐层的附加防腐措施。

4.1 砼防腐蚀涂料的选用

由于砼属于强碱性材料, 因而要求砼防腐蚀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碱性、附着力和抗渗透性, 另外, 涂层本身还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长效性。对于盐渍土地区桥梁砼结构, 其表面涂层应具有极佳耐候性, 耐日光紫外线降解, 耐盐雾及大气腐蚀, 在有效防护期内不出现严重粉化及变色、脱落、开裂等现象。

4.2 砼防腐蚀涂料涂刷范围

4.2.1 桥梁工程 (包括分离立交、互通立交和通道工程)

对于水中结构, 从河 (沟) 底刷至常水位以上50cm, 常水位按设计单位提供数据确定, 设计未提供的按现有水位进行控制;对于非水中结构, 地面线以下刷30cm, 地面线以上刷50cm, 地面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2.2 涵洞工程

对于过水箱涵原沟为水沟的涂刷范围为底板和侧墙现有水位以上50cm, 原沟为干沟的涂刷范围为底板和侧墙底部的三分之一处;对于箱通按照桥梁工程非水中结构进行控制。对于主线和匝道圆管涵内侧全断面进行涂刷。

4.3 砼防腐涂层的作用

对桥梁砼表面采用防腐涂料是一种砼防腐蚀的辅助措施, 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在砼表面形成一层屏蔽阻隔层, 以阻止Cl-、CO2等腐蚀介质浸入砼造成腐蚀;对于已碳化、疏松和开裂的砼表面起增强作用;通过涂装可使桥梁获得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色彩。

4.4 砼防腐涂层的施工控制

桥梁砼结构防腐处理是为保证砼结构耐久而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 施工中涂层的材料质量、与砼表面的粘结性和涂层厚度控制是达到砼防腐效果的关键。

5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 荣乌线新河至辛庄子段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速公路通车运行后, 桥梁工程状况良好, 防腐层表面未出现粉化及变色、脱落、开裂等现象, 有效地减少了外界环境对桥梁工程的腐蚀。

摘要:结合荣乌线新河至辛庄子段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工程实例, 浅谈滨海滩涂地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防腐质量控制措施, 重点介绍原材料控制、配合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及附加防腐层措施。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篇2

张国新 王秀萍 鲁雪林 王文成(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唐海 063200)

摘要: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三种种植业生产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关键词:滨海地区 农业 模式

唐山滨海盐碱地区主要包括滦下灌区沿海四县,即唐山市唐海县、滦南县、丰南县、乐亭县的沿海区域,土壤主要以潮土、水稻土和盐土为主[1,2],根据地貌、母质、地下水和成土等方面的特点,可将本区划分为三片:冲积平原区,滨海交接平原,近代滨海平原。其中冲积平原区,主要位于四县北部,离海较远,弱盐渍化土壤,耕层含盐<0.1%,地下水矿化度<2 g/l,没有咸水层,是本区土壤肥力和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主要作物为玉米、花生、小麦、果菜等;滨海交接平原区,位于沿海四县中南部,为滨海盐碱地区,耕层含盐量0.1~0.57%,地下水矿化度3~15g/l,地下咸水层上面具有薄层淡水,强度脱盐土区,为滨海平原主要的水稻种植区域;近代滨海平原区,位于冀东滨海平原南部,多属重壤质,耕层含盐量>0.6%,地下水矿化度高,属弱度脱盐土区,为水稻种植和盐生植物生长区域。近几年,由于北方连续干旱,造成唐山滨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该地区现代农业模式如何发展,成为目前农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依据冀东滨海地区主要区域的土壤结构特征,以因地制宜发展“盐碱农业”为指导,以盐碱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为原则,提出以下三个主要农业发展模式。冀东冲积平原区-高产高效种植业模式

在冀东冲积平原区属于非盐渍土区,淡水资源较为丰富,具备粮食、果品、蔬菜高产高效农业栽培的条件,可通过实施节水栽培措施,结合高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产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模式。沙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差,适种玉米、花生、甘薯等作物或与果树间作;壤质各土种水、肥、气、热性质适中,宜种作物范围很广,主要发展节水的旱作物。并且该区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京津唐较为接近,蔬菜销售市场广阔,特别是曹妃甸港口的开发建设,外来人口的增多,更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该区设施农业的规模应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发展新品种、新模式的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产后的储[3]

存与加工技术等配套措施。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种植业综合开发模式

2.1 水改旱种植业综合开发模式

冀东滨海盐碱地区土壤类型以盐土、盐化潮土为主,地下水位浅,蒸发量大,土壤盐渍化中等,土壤全盐含量在0.3~0.4%,为适宜稻改旱的主要区域。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应采用以田间灌排水渠和节水工程建设为主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包括水改旱土壤治理模式和水改旱农作物种植模式。

水改旱土壤治理模式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为关键技术,以“田平、沟深、肥多”为原则。①平整田块,做好灌排渠系:削高填洼,深翻结合轻耙,能破除土壤板结,打破原有水田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每条农改为2条旱田地,中间设置进水沟,以便田间灌溉,每条农原来的渠道保留作为旱田排水渠道。然后做畦,每条旱田地做若干个大畦,以条形窄畦为好,并进一步平整畦田,每条旱田地东西向设置3-4个排水沟,与南北向的排水渠道相通,排水沟要多、深,疏通田间灌排渠系,改善地块的相对地势,防治积水,这是水改旱的关键。②秋耕春灌春保墒:水改旱地块必须秋耕和深耕, 秋耕可以部分消除土壤中所含的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同时通过冬春的风化, 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深耕可以打破因长期种稻所形成的很硬的犁底层, 利于旱田作物根系下扎, 秋耕深度在18~20cm 为最佳。由于春季干旱风多, 失水较快, 适时保墒尤为重要, 因此必须在上冻前灌好冻水, 春季才能保墒播种。③适时中耕:前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透气性, 提高地温, 防止返盐返碱, 促进根系发育;后期作用主要是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病虫害,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作物生长。④重施有机肥。重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力, 降低土壤的盐碱含量。同时,根据2006年我们的试验,根多壮等微生物肥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效果较好,目前试验正在进行中。

在认真分析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水改旱农作物栽培模式:地膜棉花栽培模式,地膜西瓜栽培模式、水改大豆栽培模式、水稻改旱稻、稻改脱毒甘薯等多种模式。并注重套种的高效生产模式,新开垦的土地以单作棉花为主,并在行间播种绿豆或绿肥。单作棉花2~3年后可改为棉瓜套种、枣棉套种或其它耐盐碱旱作物品种。

2.2 台田立体生态利用模式

水稻田因地势低洼, 常年积水, 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与一般旱田有较大差异, 因而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成为水改旱的关键。台田立体生态利用改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的总盐量和Na、Cl+-[4]

含量,改善了台田的养分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并具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特点。

该模式对盐碱地进行改造,下挖池塘、上抬台田,将低洼盐碱地挖深成塘发展养鱼、蟹、虾和鸭等渔业,把挖出来的土筑成台田种植粮棉、林果、瓜菜、饲草、临塘种稻或发展畜牧业。为了排除盐碱, 两排田塘相间的农田之间开挖一条较大的中心排水渠。台田的形状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鱼塘水面与台面的高差达115m以上, 排盐沟深度一般为215~310m。建成的鱼塘既可保水养鱼、又可抽水灌溉, 而台田作物也不会受盐碱之害。

该模式已于2003年在唐海县示范、实施。优点是立体种养效益高,缺点是改土工程费用高,而且需要技术全面的农工。因此,应深化治盐改土工程,一方面积极推广现有的土壤改良措施,另一方面不断开阔思路,挖掘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盐改土措施,培育高产土壤。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3.1 精品水稻生产模式

近渤海区域,沿海滩涂、洼地,为重盐碱地区,地下水小于1.0m,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0g/l,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畅,为多年老稻田,最适宜高产稳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可充分利用该区域自然环境、生产水平,保持一定面积的稻作生产,同时水稻种植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战略意义。唐山滨海地区属于一季中晚熟稻种植区,光照充足,水稻生育期170~180d,是我国一季稻生长最长的地区,昼夜温差大,生产的大米适口性好,是我省最主要的优质水稻产区,而且生产水平高,大面积单产达8100kg/hm,创河北省一季稻区大面积高产纪录,小面积创高产11250kg/hm22[6][5]。但该地区的水稻生产以手工为主,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低。当前形势是曹妃甸港区建设用水增加,用工增加,劳动力价格上升,并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增,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滨海稻作的种植结构必须调整,单一的高产单季稻种植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提出:与水稻产业化相结合,发展精品水稻生产模式。

精品水稻生产模式包括优质稻米、特种稻生产模式、稻蟹混养模式、稻蘑混养模式、育养稻栽培模式、耐旱水稻节水栽培模式等维护生态平衡的立体、高效、节水栽培模式。在2003年以前是专门从事水稻研究的科研单位,选育的水稻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水稻高产以水稻研究为主的专一北方稻区北方稻区主要靠灌溉种稻,一年一季,以粳型常规稻为主,适于发展优质稻。

该地区的水稻品种主要来自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近年来该所在水稻品种选育上作了调

整,为该地区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后续保障。①在保持现有育成品种产量的同时,加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选育力度;②注重多熟期品种、耐旱、耐盐碱品种的选育;③加大特种稻及功能米选育力度,把特种稻、黑米、香米、红米、巨胚米选育应列入日程;④开展了耐储藏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并有了新进展:特优1号、优质2号、垦糯2号、垦糯3号、黑香糯、胭脂稻等品种不断涌现。

3.2 设施农业的无土栽培模式

由于土壤盐碱化制约了本地区蔬菜的发展,利用经济、方便快捷的废渣资源、稻草资源配制简化营养土发展无土栽培设施蔬菜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摆脱盐碱土的危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将是盐碱滩涂无公害蔬菜发展的首选。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于2006年开始对冀东滨海地区设施农业的无土栽培模式进行研究,技术研究包括:(1)廊坊40型温室及无土栽培模式的引进示范。廊坊40型温室是北方目前较先进的温室,具有保温好,增温快,采光合理,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结合我地建造用土盐碱化的实际情况,构造进行改进。(2)适合本地发展的设施蔬菜新特品种的引进筛选。新特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从国内外引进樱桃番茄、黄瓜、菜椒等新品种进行性状鉴定。筛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强、耐低温和弱光的新品种。(3)无土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的不同,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品种的种植栽培技术。同时,根据合理利用光能的原理,进行叶菜、果菜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4)设施蔬菜生防及昆虫授粉技术的引进示范。无土栽培蔬菜要达到真正的绿色食品,在病虫防治上就必须加大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水平。

3.3 经济盐生植物高效利用模式

盐生植物由于其生境恶劣, 生物量小, 经济效益低, 因而一直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对盐生植物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对盐渍土的改良和利用。在滨海重盐碱地区,根据现有盐渍化土壤含盐量选种适应的耐盐高产经济盐生植物,将现有的大面积盐碱地真正开发利用起来,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利用的过程中使土壤得到改良。冀东滨海盐碱地区丰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发展盐土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有可以作为食品的黎、荠、碱地肤、枸杞、长刺酸模、沙枣等盐生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的补血草、芦苇、柽柳、野大豆、补血草等盐生植物;可以作为饲料的西伯利亚滨藜、岌岌草、中华苜蓿、小果白刺等盐生植物;还有作为工业原料的芦苇、大米草等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的盐生植物。

盐生植物高效利用包括当地经济价值高的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盐生植物的引种和驯化。[7]

2004年开始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开始对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在现有盐生植物中和从外地引进的盐生植物中筛选耐盐高产的耐盐资源进行试种,并对其高产栽培模式进行研究,有望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成为该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主要有耐盐碱蔬菜、耐盐碱绿化苗木、耐盐碱牧草。种植的耐盐碱蔬菜有芦笋、枸杞、苦菜、海篷子、甜菜、枸杞、大叶蒲公英、费菜、水芹菜;耐盐碱绿化苗木有刚毛柽柳、沙枣、白蜡、苦楝、金银花等;耐盐碱牧草有美国苜蓿、中国耐盐1号、2号苜蓿及短甜高梁等植物。目前海篷子在土壤全盐含量8.0%以上的滩涂上、费菜在土壤全盐含量0.5%的盐土上长势良好,芦笋、菜用枸杞等品种也表现出了强的适应性。耐盐碱作物及盐生植物在本地区的开发利用将作为农业的一个新分支在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悄然兴起,也是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对策,是冀东滨海盐碱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孟祥川,王凤龙.唐海县志[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8.58~119.[2] 滦南县政府.滦南县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1~28.[3] 李彬,王志春,孙志高,等.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54~157.[4] 何书金,李秀彬, 刘盛和.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模式[J].2002,21(1):29~33.[5] 刘树堂,秦韧,王学锋,等.滨海盐碱地“上农下渔”改良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山东农业科学,2005,(2):50~51.[6] 王幼辉.河北水稻栽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

[7] 张启星.河北省水稻育种进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2005,9(增刊):53~57.Research 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of Coastal Area in Tangshan

Zhang GuoxinWang XiupingLu XuelinWang Wencheng

(Coastal Agriculture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Tanghai 063200)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of soil resource in Tangshan coastal saline area were analyzed.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 should follow the strategical thinking of saline agriculture with high yield, high efficiency, integration,zoology.Three plant models which are suitable to the different soil type in Tangshan coastal area were presented,which are high-yield and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model for alluvial plain region of east of Hebei province, integration exploiture protective agriculture model for connect coastal plain reg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 agriculture model for inshore coastal plain region.key words: coastal saline region,agriculture, mode.张国新,男,1971年出生,籍贯河北青龙,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工作。通信地址:063200 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迎宾路24号。

滨海滩涂地区 篇3

1 杭州湾区域概况

杭州湾滨海滩涂湿地是我国滨海湿地的南北过渡带, 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提供珍稀动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同时也是该区域防御海洋灾害的生态屏障[3], 其强大的环境净化和污染物过滤作用对环杭州湾和舟山群岛的水域质量和渔业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关系到环杭州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大气和水文等环境质量, 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与高效利用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1 地理特征

杭州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浙江省东北部, 是钱塘江入海形成的喇叭状河口海湾;其内界为钱塘江河口线, 外界为上海南汇芦潮港闸与甬江口外长跳咀连线, 东面为舟山群岛, 北面海域与上海金山和南汇毗邻, 南为宁绍平原;东西长90 km, 湾口宽100 km, 湾顶澉浦断面宽约21 km, 面积约5 000 km2。

杭州湾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7℃~15.9℃, 年平均降水量988.1~1 197.2 mm[4]。湾内包括钱塘江、曹娥江和甬江等重要河口, 是世界著名的强潮河口湾, 进潮量大且潮流强, 潮汐湾内大部分海区属于浅海半日潮类型, 甬江口附近属不正规半日潮海区。湾内水深多小于10 m, 水下地形平坦, 中北部至口门为杭州湾水下浅滩。湾内有大小岛屿69个, 岛屿附近发育有潮流深槽、冲刷深槽及潮流沙脊。海岸线长258.49 km, 其南岸属于淤涨型海岸, 北岸则属于侵蚀型海岸, 其中人工及淤泥质岸线217.37 km, 河口岸线22.08 km, 基岩及沙砾岸线19.04 km, 海滩主要为淤泥质潮滩[5]。

1.2 湿地动植物资源

杭州湾湿地具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以近岸中小型鱼类为主, 是多种降河性洄游鱼类产卵和仔鱼生活的场所, 湾内出现季节长和频率高的优势种类主要有凤鲚 (Coilia mystus) 、刀鲚 (Coilia ectenes) 、银鲳 (Pampus argenteus) 和龙头鱼 (Harpadon nehereus) 等;冬季水鸟种类和数量多, 以雁鸭类和鸻鹬类为主, 也是浙江海岸湿地水鸟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有41种, 隶属于7目10科, 尤其慈溪三北浅滩是多种候鸟在华东的主要越冬地和迁徙驿站[6]。

2007年, 杭州湾春 (4月) 夏 (8月) 两季鉴定到浮游植物83种, 隶属于4门37属, 以硅藻门最多, 有28属70种, 其余有绿藻门2属3种、蓝藻门1属1种和甲藻门6属9种, 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 、琼氏圆筛藻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和旋链角刺藻 (Chaetoceros curvisetus) 等。浮游动物鉴定到69种, 其中甲壳动物38种、腔肠动物15种、多毛类动物4种、毛颚动物4种、软体动物3种、尾索动物和鱼类各2种以及纽形动物1种, 主要优势种有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sinensis) 、虫肢歪水蚤 (Tortanus vermiculus) 、太平洋纺锤水蚤 (Acartia pacifica) 和针刺拟哲水蚤 (Paracalanus aculeatus) 等。

杭州湾湿地土壤类型以潮滩盐土为主, 海岸线内侧还分布有滨海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湿地植物群落以盐生沼泽植物为主, 群落面积大且类型多样, 以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群落、大米草 (Spartina anglica) 群落和海三棱藨草 (Scirpus mariqueter) 群落为主。

2 杭州湾滩涂湿地资源现状

2.1 滩涂湿地资源分布

根据《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 (2005—2020年) 》, 浙江省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滩涂资源面积为260 666.67 hm2, 理论深度基准面与2 m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面积为132 666.67 hm2, 2 m深度基准面与5 m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面积为236 666.67 hm2。其中, 杭州湾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滩涂资源面积约为71 666.67 hm2, 适宜围垦造地的滩涂区面积约为174 666.67 hm2。按行政区统计, 沿海、沿江各县 (市、区) 围垦造地资源分布分别是:嘉兴市6 620 hm2、杭州市1 186.67 hm2、绍兴市3 953.33 hm2以及宁波市40 393.33 hm2, 杭州湾浙江省岸段滩涂资源及围垦造在规划区分布见表1和表2[7]。

2.2 滩涂湿地动态变化

杭州湾是钱塘江河口的口外海滨, 通常情况下钱塘江水沙对其影响甚小, 而强劲的潮流是其主要动力因子[8]。杭州湾与长江口相毗为邻, 长江年径流总量约为9.25×1011m3, 年输沙量达4.86×1011kg, 大量的径流和丰富的泥沙在河口扩散入海, 部分水沙进入杭州湾参与其泥沙运移。据研究, 杭州湾泥沙主要来自于长江口[8,9,10,11,12], 对杭州湾尤其是北岸海域潮滩淤蚀有着重要的影响;杭州湾全潮泥沙总量约为1×1011kg/d;悬沙的分布主要受长江泥沙扩散的影响, 悬沙日变化和月变化是潮流周期性变化的反映, 其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是东海沿岸流和风浪作用的结果。浙江沿岸年泥沙补充量约为1.8×1011~2.2×1011kg, 其中钱塘江河口杭州湾及舟山地区约1.2×1011kg, 椒江河口及台州湾约0.29×1011 kg, 瓯江、飞云江、鳌江口及温州湾约0.2×1011~0.3×1011kg [7]。

浙江省包括杭州湾滩涂一直处于不断的淤涨状态[12], 自然条件下岸滩外移平均每年10~20 m, 最大可达40 m, 岸滩宽而坡缓[7]。浙江省历史上岸线变化和陆域面积不断向外海拓展的情况说明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已十分重视围涂拓地造福后代。如, 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市, 旧称“三北”, 11世纪初, 海岸线大致在临山、浒山和龙山一带, 经过2个世纪建成大沽塘, 以后近600年慈溪市岸线平均每年推进约25 m;新中国成立后又采取促淤围垦措施, 滩涂淤涨速度明显加快, 向外推移16 km, 慈溪的姚北、慈北和镇北的“三北平原”就是逐步围涂形成的, 至今全市1 154 km2的区域中近70%的土地都是围垦而成。

2.3 滩涂湿地开发现状

浙江省沿海、沿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2004年底共围垦滩涂面积188 000 hm2 (年均围垦3 333.33 hm2左右) , 其中杭州湾共围垦滩涂面积126 000 hm2 (嘉兴市6 000 hm2、杭州市43 333.33 hm2、绍兴市27 333.33 hm2和宁波市49 333.33 hm2) [7]。

2005—2020年杭州湾浙江省岸段各县 (市、区) 滩涂围垦工程项目规划表如表3所示。杭州湾南、北两岸2005—2020年规划滩涂围垦面积总计38 633.33 hm2 (年均围垦为2 600 hm2) 。其中近期 (2005—2010年) 陆续围垦面积约14 346.66 hm2 (年均围垦约2 869.33 hm2) , 近期 (2005—2010年) 新建围垦面积约10 306.67 hm2 (年均围垦约2 061.33 hm2) 、中期 (2011—2015年) 新建围垦面积约6 793.33 hm2 (年均围垦约1 358.67 hm2) 以及远期 (2016—2020年) 新建围垦面积约7 186.67 hm2 (年均围垦约1 437.33 hm2) 。

由此可见, 近期 (2005—2010年) 陆续围垦面积最大, 约占总围垦规划面积的37%;年均围垦面积2 866.67 hm2, 围垦力度最大, 且主要集中在杭州湾南岸。如, 慈溪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 (2004—2008年) 围垦面积为7 080 hm2, 其次是绍兴县口门治江围涂 (2002—2009年) 、上虞市世纪丘治江围涂 (2003—2009年) 和余姚治江围涂一期 (2002—2007年) , 围垦面积合计约5 733.33 hm2。

备注:项目编号中0为近期 (2005—2010年) 陆续围垦工程;1为近期 (2005—2010年) 新建围垦工程;2为中期 (2011—2015年) 新建围垦工程;3为远期 (2016—2020年) 新建围垦工程.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湿地资源减少, 湿地生态功能破坏严重

由于城市、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 杭州湾湿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尤其是围垦造陆使得湿地数量和面积大大减少。目前, 在“大桥”经济的带动下, 随着环杭州湾产业带、沿湾和沿海一带的各类工农业开发园区以及基地的逐步形成, 造成该区域的原生态滩涂湿地正不断减少。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显示, 杭州湾湿地面积减幅大于10%, 栖息地生境处于不健康状态[13]。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区域的围涂进程将不会减缓, 滩涂湿地资源面临巨大考验。围垦虽然增加了土地面积, 但也使海岸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湿地水生和底栖动物及湿地水鸟适栖面积缩减。另外, 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会给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如, 改变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和导致海岸线收缩等。

3.2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监测结果表明, 杭州湾海水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石油类[13];大部分海域为四类或劣四类海水, 虽然能基本满足杭州湾海域航运、油气和排污等主导功能水环境质量要求, 但对杭州湾渔业品种保护区和海水养殖等重要海洋功能区影响较大。随着经济活动影响的加剧, 杭州湾海域水质污染形势将更加严峻。长江、钱塘江、曹娥江以及甬江等江河的径流每年携带大量的营养盐类进入杭州湾海域, 引起湾内营养盐结构的变化, 致使氮磷比例失衡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3.3潮间带自然生境遭受破坏, 浮游生物生态群落结构趋向简单, 生物多样性下降

围垦和人造堤岸的不断增加逐渐压缩或破坏了潮间带生物的生存空间, 越来越多的沿海码头、化工和电力企业也大面积侵占了潮间带生物的生存空间。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的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能够消耗大量营养盐, 对净化水质具有重要贡献, 而潮间带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潮间带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 受陆源排污和河流上游大型工程等的影响, 杭州湾海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始终得不到缓解。近几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监测结果显示, 浮游生物优势物种种类数量逐年减少, 浮游植物生态群落结构趋向简单;浮游动物生物量逐渐减少, 并呈现小型化趋势;底栖生物栖息密度逐年减小;鱼卵和仔鱼种类少且密度低, 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4 对策和建议

4.1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长期规划

在认清杭州湾滩涂湿地现状的基础上, 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脆弱性及受威胁程度, 制定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和湿地价值及效益的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确定杭州湾最重要和优先保护的湿地类型及区域, 加大科研和资金投入, 建立示范区, 研究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模式, 提供不同湿地生态类型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湿地利用的管理, 统一规划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严格湿地开发利用审批程序;严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 彻底抛弃对湿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模式, 并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开发模式, 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 全面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 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14]。

4.2 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

杭州湾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营养盐含量居高不下, 对海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杭州湾海域污染基本属于外源输入性污染, 长江、钱塘江、甬江及曹娥江每年携带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质进入杭州湾海域[15], 成为杭州湾陆源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 而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入海排放也是影响杭州湾海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外源污染物输入通量的控制, 通过污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实现。

1) 建立杭州湾海域长期且连续的环境监测体系, 了解不同污染物在该海域生态系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为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提供可行的具体方案。

2) 加大对沿岸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其废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的控制, 实施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程, 削减和控制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3) 发展生物修复技术, 包括有效利用细菌等微生物, 以期在化学品泄漏区化学物的降解、城市污水排放的前处理以及内湾养殖区污染物的控制等领域得到突破。

4.3 加大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力度

对杭州湾及主要河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如, 在甬江、钱塘江和曹娥江两岸水下大量种植耐盐耐污的大型水生植物, 不仅可以沉沙固淤, 还可以大量吸收水体和泥沙中的营养盐类, 降低进入杭州湾水体营养盐的含量, 同时对美化沿江城市环境和净化空气都有很大帮助。

摘要:在介绍杭州湾的地理特征、动植物资源现状、滩涂湿地资源分布、动态变化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修复以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上一篇:神经网络技术下一篇:途径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