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

2024-07-12

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精选十篇)

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 篇1

管理信息系统中总是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资源,而数据资源的表现形式、存放、加工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在计算机中物理实现的。数据库就象是一个大的仓库,如何行之有效得管理并运用这些数据,是数据库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在所有工作中,数据库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设计决定了以后整个管理系统的后台运行性能。而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则从工程学的角度介绍了如何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的实验部分中,可能一开始就是数据库的建立实验,但为什么要这要建,我认为应与理论中的数据库设计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下就是作者在教学与开发中对数据库设计的一些体会。

2 相关概念

2.1 数据库设计

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2.2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是指根据给定的应用环境,进行数据库的模式或子模式的设计。它包括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又称为静态模型设计。

3 管理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对于基本的数据库设计步骤,主要分为概念结构、逻辑结构设计两个步骤,如图1。

3.1 概念结构设计

就是结合数据规范化的理论,采用在需求阶段根据用户需求抽象出的数据流程图(D FD)和数据字典(DD),用一种数据模型将用户的数据需求明确表示出来。用来描述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实体-联系)模型,又称为E-R图。其方法如图1。

3.2 逻辑结构设计

此阶段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建立的基本E-R图,按选定的管理系统软件支持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转换为相应的逻辑模型。当然,目前,大多数软件采用的是关系模型。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是要解决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和码,得到所有实体与联系的关系,然后对1:1与1:n关系合并。遵循的原则如下:

(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及联系所连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但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如果是:

1:1联系,两端实体码成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

1:n联系,n端实体的为关系的码。

m:n联系,两端实体码的组合成为关系的码。

(3)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可以合并。

4 实例

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过程是:

系办输入班级和教学时间,查看教学计划表,确定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查看教师表,制作开课任务书和班级教学计划表。查询时,教师输入教师姓名和时间,查询本人的教学任务学生输入班级和时间,查询班级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以上需求,先画出DFD图2。

根据DFD图作出数据字典,如表1-表5所示。

由于篇幅有限,分E-R图省略。

转换关系,得到8个关系:(#表示关系的主码,*表示外健)

教师(教师代码#,系代码*,姓名,职称)系办(系代码#,系名,系主任)

使用(教室编号#,班级编号*,上课时间)

班级(班级编号#,系代码*专业,班主任)

学生(学号#,姓名,籍贯,身份证号,……)/*因为学号中含有班级编号,所以班级编号省去*/

教室(教室编号#,所在教学楼,座位数,教室类型)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学分……)

选课(课程号#,班级编号*,学号*)

讲授(课程号#,教师代码*)

5 结束语

很多教材和参考资料的数据库设计部分,不同的设计阶段采用不同的例子,让读者有些迷惑。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一个示例来说明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汪星明,周山芙.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67-174.

[2]李巧君,刘春茂.浅析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原则[J].技术与市场,2010(10).

[3]杨睿娜.数据库设计过程中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J].硅谷,2009(11).

管理团队与管理方法 篇2

管理团队:我们的管理团队是以赵新芳为核心打造的一支具有各种专业知识背景的高效性合作性的团队。团队由8人组成,赵新芳为总负责人。陈景、王旋负责西大外院店,李宜霖、白灵洁、张艳秋负责师大店,陈思洁、晋芳负责所有财务。

管理方法:我们团队采用的是人本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①.团队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团队负责人以个人行为魅力做出表率在团队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氛围。整个团队要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创造”组织文化中达到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团队定期进行自我批评大会,找出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检讨,并由其他成员给出指导意见。定期举行小规模的运动会增加成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 篇3

关键词:学生馆员 特点 团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56-01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基本上是由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学生馆员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份,学生馆员几乎渗透在图书馆所有部门与各个流通环节。同时,学生馆员也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如何更好的建设这个团队也是各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新问题。本文结合我馆的学生馆员团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些思考与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 学生馆员的选取

学生馆员,也称勤工助学馆员,是指在图书馆进行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勤工助学是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度改革后,学校为帮助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而推行的制度之一[1]。我校选择学生馆员一般按下面流程。

第一步,公布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需求。

每个学期开始,由图书馆根据当年图书馆工作安排与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整理出需要配备学生馆员的岗位及需求的人数,然后,向各学院下发公布。由各学院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名。报名名额为录取名额的120%。

第二步,筛选录用人员。

由图书馆各部门的主任,对报名的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筛选录取。按家庭贫困程度进行优先选择,同时综合考虑责任心、表达能力、对岗位的兴趣程度等因素后初步确定学生馆员的名单。然后,把名单下发至各学院进行7天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名单。

第三步,组织学生馆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让学生馆员明白其所在岗位责任及义务,明确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

2 学生馆员的特点

学生馆员大多数来自困难家庭,这样的背景使得他们具有一些思想与行动上的特点。

2.1 勤工助学的自觉性高

通过勤工助学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是学生馆员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他们是认识到勤工助学岗位对自己的重要性,珍惜这个通过层层选拔而得到的机会。因此,学生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普遍都高。

2.2 具有较强的上进心

学生馆员绝大部分都能正视自己的家庭贫困情况,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贫困是可以克服。家庭条件的不如意和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往往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内心动力。

2.3 容易产生自卑感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学生馆员在成长的过程中信息相对闭塞,兴趣爱好比较少,见识较少,容易因为自己的谈吐举止、外貌长相、衣着打扮等方面不如别人而否认自己,产生过低的自我评价[2]。

2.4 独来独往,不喜欢交际

在大学期间,与同学沟通交往,一般都伴随着一些物质上的支出,比如朋友生日聚会,看电影等,为了避免这些额外的开支,潜意识里减少交往,从而给人独来独往的,不喜欢交际的感觉。

2.5 内心容易过度焦虑[2]

一方面是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的强烈决心;另一方面是经济条件、知识视野的限制。若两者不能较好的平衡处理,容易产生紧张、忧虑、烦恼、不安等不良情绪。

3 团队要素的分析

根据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理论[3]: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Purpose),人(People),定位(Place),权限(Power),计划(Plan)。

根据构成团队的5P要素,并结合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学生馆员团体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3.1 目标(Purpose)

学生馆员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3.2 人(People)

学生馆员团队的队员是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存在一定困难,现阶段的生活观基本相同。

3.3 定位(Place)

勤工助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经济困难的组织,更是辅助勤工助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3.4 权限(Power)

学生勤工助学处是学校专设的部门与机构,具备领导与管理的职能。

3.5 计划(Plan)

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由以上分析来看,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学生馆员团体是具备5P要素的,可以应用管理学方法与理论,来提高学生馆员团队的管理与建设水平。

4 团队管理方法初探

根据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学生馆员团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结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勤工助学办公室在以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4.1 明确团队目标与定位

每年在完成学生馆员的选取后,在开始上岗工作前,图书馆都会组织一次主题为“如何正确看待勤工助学工作”的座谈会。目的是让勤工助学馆员卸下“做勤工助学很没面子”心理包袱,同时树立“勤工助学是一项国家政策,不仅是改善学习与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工作机会”的正确认识

4.2 为个人素质提升提供机会

在分配勤工助学岗位前,跟每一位学生馆员进行面谈交流,了解他(她)哪方面素質有所欠缺或需要进一步提升,并对相关岗位性质进行解释说明,尽量帮助他(她)选择“在工作中能提升自己”的合适岗位。

4.3 建立激励机制

图书馆安排有勤工助学岗位的每个部门,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学生馆员”,每季度评选一次“闪亮学生馆员”,年终评选一次“学生馆员之星”,并对获奖人员进行适度的经济奖励。目的是评先进、树典型,为团队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

4.4 打造团队荣誉

组织学生馆员,参加校内各类比赛与活动,比如气排球比赛、书法比赛、歌唱比赛等等。让学生馆员在比赛过程中,创建与维护团队荣誉。

5 结语

经过上述思想的指导与具体措施的实施,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学生馆员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勤工助学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学生馆员积极主动、相处融洽,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荣获了广西工学院图书馆2011年“优秀工作小组”荣誉称号。同时,学生馆员是带着明显时代特征的特别团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与深入研究,以指导与促进学生馆员团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R].教财(2007)7号.

[2]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116-121.

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 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制度化

科技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职能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化实施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科技管理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及驱动作用。笔者通过对科技管理基本思路、基础、内容、特点与方法的探讨,总结和归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原理。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思路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管理方面处于碎片化、随机性的管理方式,如尚未建立定位明确、权责分明的职能部门,尚未建立与科技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发展机制、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项目实施的一系列流程及组织方式往往因受国家项目计划的牵引而缺乏主动性。这种管理方式不但难以从流程的层面优化科技管理布局,而且在职能层面都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以及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管理方面的人员配置、职能建设及管理运作,通过建立以制度化、体系化为核心的科技管理布局及完整、专业的科技管理解决方案———系列化的制度安排、流程设计及技术支撑,以项目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与组织实施方式,对内强化技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认证管理、标准化管理、工艺管理、档案管理、计量管理、情报管理等职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外争取国家相应的政策与资金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基础

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基础包括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制度基础及组织基础等4个方面。其中,资源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主体,技术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客体,而制度基础及组织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中介———科技管理的方式或方法。

资源基础:高管精力倾斜与高度重视+专人管理+多方面投入。从投入资源、人员配置等方面来决定企业科技管理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战略位置、管理水平及服务绩效。更进一步说,领导牵头、专人管理及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企业科技管理良性运行的先导及保障,也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这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管理的目标、方向、要求、力度、投入与绩效;专人管理是保证企业科技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而企业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则直接影响着企业科技管理的效率,需要掌握当前科技管理的规律、技术与方法;而科研经费投入、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政府公关及相关社会关系网络的投入都是在科技管理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

技术基础:对企业科技资源及其达到的水平的认知及梳理。对企业科技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基本情况的掌握及发展问题的认识是进一步分析管理矛盾、确定发展目标、设计解决方案的基础。更进一步来讲,只有深入了解公司的科技资源,才能据此做出恰当的科技管理决策与行动,而这些科技资源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科技管理的水平与范围。这些科技资源包括:科技创新团队及研发能力、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建设水平、科研经费的投入、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活动、知识产权、掌握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与国家政策或地方扶持导向的吻合性、同行业中的地位及影响、技术委员会及其社会网络关系等。

制度基础: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科技管理布局与解决方案。科技管理制度即是科技管理主体改造科技管理客体一系列机制、策略及方法的总和,构成了企业科技管理的结构与整体布局。这种布局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激励与约束机制、组织与协调机制。之所以制度化,是因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同时为科技管理、技术创新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过程管理中明确项目的组织、协调与分配机制。之所以体系化,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管理不仅是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计划、实施、跟踪、检查等过程管理,还要强化事后的总结与评价,建立起相应工作的知识管理体系或工作平台,以后更好地积累、传承与借鉴;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内外部的多个部门,需要探讨出实现“人、财、物”与“权、责、利”相统一的解决方案。

组织基础: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及组织实施方式。当前,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牵引力,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对科技管理采用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与组织实施机制。在这种管理在模式中,在既定的科技管理布局及其解决方案下,对某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展开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便于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将予以协同合作。另外,这种模式将积极地配合企业或科研院所的项目申报管理以及后续的产业化实施。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内容

以下两部分内容是科技管理狭义的内容,它们区别于上述的科技管理布局、科技管理方案设计等层面,强调“做”而非“怎么做”,而广义上科技管理还包括科技管理布局或解决方案设计。同时,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前一部分许多时候是后一部分的延续,而后一部分的进一步提高依赖于前一部分所达到的水平。

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我们将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协调矛盾等科技管理内容归结为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从细分的职能来讲,这种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为:通过强化技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认证管理、标准化管理、工艺管理、档案管理、计量管理、情报管理等以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直接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科技管理活动,更多面向的是项目的实施、控制层面。

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我们将在企业外部组织资源、协调矛盾等科技管理内容归结为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从细分的职能来讲,这种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为:通过争取国家相应的政策与资金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间接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科技管理活动,更多地涉及了项目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获取、立项、资助、验收、评定等层面。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特点

企业科技管理相对于其他职能,在工作位置、方法、方式、目的上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从工作位置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全局性的特点;从工作方法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清晰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从工作方式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职能性与沟通性的特点;从工作目的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管理性与利益性的特点。

工作位置上的战略性与全局性。科技管理对于任何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竞争较充分的行业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战略甚至就是这个企业的本身的战略或最核心的战略,如科研战略规划、科技管理设计、战略技术情报搜索与分析等对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水平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对国家政策的研究与申报可为公司拿到相应的资金或搭建高层次的研发平台,全面促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再次,项目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项目实施的效率、效果与效益。最后,科技管理工作是一项统筹性的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调度。

工作方法上的清晰性与复杂性。尽管不同企业的科技管理有不同的内涵,但就通性的“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等问题而言,科技管理的方法与思路显然是非常清晰的。然而,由于在具体做的过程中,科技管理在公司的层面、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外部的政府、企业等方面,涉及“人、财、物”与“权、责、利”的组织、协调与分配,必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在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以流程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科技管理体系,为科技管理人员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

工作方式上的职能性与沟通性。科技管理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步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同时也进一步分化出多项子职能或细分职能(如上述所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科技管理人员打交道的多是科技人员,如果强化行政式管理很容易制造矛盾或事倍功半;而且科技管理更多地强调多个平行部门组织协同式项目管理,因此本着职能管理的心态及积极地沟通态度是必要的。

工作目的上的管理性与利益性。不同的科技管理内容在具体的工作目的上有不同的侧重。对科技管理的布局及方案设计与上文所指的“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性,而上文所指的“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则具有较强的利益性。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科技管理的核心优化科技管理布局设计,需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及企业科技管理矛盾,并以体系化的制度理清科技管理的矛盾;重点是在科技管理实践中,以充分的沟通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另外,要注重外部导向内部与内部促进外部有机结合,并不断总结和探索以便积累、传承和创新。

深入研究企业科技管理矛盾及国家政策。随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国家对高技术产业引导力度、支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管理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点。对于科技管理工作,只有深入调查科技活动中的矛盾,才能更好地建立科技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及部门间的协同运作机制,以便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提高;同时,对国家政策的掌握与理解是科技管理的必备要素,否则争取国家的政策与资金及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是不切实际的。另外,在科技管理的实践中,这两方面应该相互结合。

依托体系化的制度理清科技管理的矛盾。为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的结构及整体布局,高新技术企业需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建设,建立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通过一整套的科技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企业内部各部门协同合作的实际运作机制,在既定的管理布局及其解决方案下展开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提升应对科技管理环境变化、内外部发展矛盾的能力。

在组织协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沟通作用。科技管理在企业内、外部需要多方的横向、纵向的沟通与交流,不同的项目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工作内容。因此作为科技管理的组织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加强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同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扁平化的管理结构,科技管理人员需淡化管理的思维方式,确立加强服务的工作理念。

形成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企业科技管理,尤其是制度设计、项目分析、政府公关及项目实施中的组织与协调都需要不同的工作意识与工作习惯。比如如何设计更好的制度结构、如何提高项目申报材料的水准、如何与政府机构及专家或内部人员沟通交流等,将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率、效果与效益。因此,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形成相应的、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外部导向内部与内部促进外部有机结合。尽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有倾向于内部的工作内容,也有倾向于外部的工作内容,但两者在工作方法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据此,可以采用涉外科技管理导向内部科技管理、内部科技管理积极支撑涉外科技管理的工作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篇5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泰罗制: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

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3、Y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性是善是勤奋的,所以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超Y理论:由洛尔施等提供,该理论认为X、Y理论没有优劣之分,要根据工作任务员工素质来确定应该运用何种理论。

5、Z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员工要长期雇佣,员工与雇主关系应该融洽等等。

6、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7、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8、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9、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在该系统中下属和上级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并根据情况给与奖惩。

10、管理幅度: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

11、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2、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13、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与纠正偏差。

14、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二、简答题

1、管理的职能?

①决策

②组织

③领导

④控制

⑤创新

2、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3、责任原理的基本要点?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责是整体赋予个体的责任,也是维护整体正常秩序的一种约束力。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取决于权限、利益和能力,且他们的关系应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要建立健全组织的奖惩制度,使奖惩工作尽可能地规范化、制度化,是实现奖惩公正而及时的可靠保证。

4、追求效益的规律?

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5、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个人特性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6、法律方法的特点?

严肃性

规范性

强制性

7、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依法进行管理;

各种方法配合运用;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行政方法的特点?

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具体性

无偿性

9、行政方法的作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10、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

关联性

灵活性

平等性

11、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3)不要迷信重奖重罚的作用,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

12、计划的编制过程?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订主要计划

7)制订派生计划

8)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1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3)工作条件

4)工作环境

14、管理人员外部招聘的优劣? 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15、管理人员内部提升的优缺点?

优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使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弊端:1)引起同事的不满;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16、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17、期望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达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判断: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18、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1)信息交流速度较快;

2)信息比较准确;

3)效率较高;

4)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 5)有一定的片面性

19、有效控制的特征?

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

三、判断题

1、头脑风暴的四个原则:延缓判断、追求数量、自由奔放、综合提高

2、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3、SWOT分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

4、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规模已定的条件下,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

5、组织文化的结构: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

6、管理信息的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内容的可干扰性;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四、论述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启示?P7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包括人体生理上的主要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高一级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各方面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

启示:1)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在某人的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任何一种需要,都可能是我们的主要需要。这其实是符合实际的,过去那种人生理想、目标的单一化,其实是多么的教条和幼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要强分出高低来。就象那世间的花一样,不论大小、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只要你认真地、尽情地开过一回,就好。

2)需要与满足是一对矛盾,它遵从矛盾规律。矛盾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主要与次要矛盾又是相互可以转化的,当一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新的、原来是次要矛盾的,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2、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启示?P71 这是一种激励模式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

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得到改善职工的不满会消除,但保健因素对职工不起激励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工作条件、工作安全、工资等。

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当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

启示: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3、组织文化的概念、功能和特征?P382 概念:组织文化时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

相当稳定性;

融合继承性;

发展性。

功能:1)整合功能:通过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成员与组织的相互信任和依存关系,形成相当稳固的文化氛围,凝成一种合力。

2)适应功能: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其效用是帮助组织指导员工的日常活动,使其能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3)导向功能: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以一种适应性文化引导组织的行为和活动。4)发展功能: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沉淀会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5)持续功能:组织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持续性,不会因组织战略或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而消失。

4、公平理论?P433 由美国心里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代提出,也称社会比较理论,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

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并据此做出反应。Qp/Ip=Qx/Ix Qx---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Qx---自己对别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所投入量的感觉

Ix---自己对别人所投入量的感觉

投入量包括个人所受到的教育、能力、努力程度、时间等因素,报酬包括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及工作安排等因素。

“别人”包括本组织中的其他人以及别的组织中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类人。

如果Qp/Ip>Qx/Ix,说明此人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付出的努力较少,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自觉增加投入量,但过一段时间,他就会高估自己的投入而对高报酬心安理得。

如果Qp/Ip

Qpl----自己过去所获报酬 Ipp----自己目前的投入量

Ipl----自己过去的投入量

Qpp/Ipp=Qpl/Ipl,此人认为激励措施基本公平,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可能保持不变;

Qpp/Ipp>Qpl/Ipl,一般来讲此人不会觉得所获报酬过高,因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不会提高多少;

Qpp/Ipp

5、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P452 障碍: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外界干扰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如下:

(一)个人因素。选择性接受和沟通技巧上的差异。

1)选择性接受,是指人们有选择的接受与他们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2)沟通技巧上的差异也影响着沟通的有效性。如一些人反应较慢,理解问题较困难。

(二)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三)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位,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影响。

(四)技术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克服: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要学会“听”;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障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职工代表大会;

6)工作组;

硅片清洗原理与方法综述 篇6

【关键词】硅片清洗原理;湿法化学清洗;干法清洗技术;束流清洗技术

1、引言

硅片的质量,尤其是硅抛光片的表面质量,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不断减小的线宽,不断提高的集成度,其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这是由于器件的质量和成品率很关键在于金属杂质沾污和抛光片表面的颗粒。目前仍有50%以上的材料在目前的集成电路生产中被损失掉,都是由于硅抛光片表面被沾污了。可见器件的成品率和质量跟抛光片表面的颗粒和金属杂质沾污有着莫大的关系。抛光片表面大于0.2μm的颗粒数应小于20个/片,抛光片的表面金属杂质沾污应全部小于5×1016at/cm2,影响电路的临界颗粒尺寸为0.06μm。这些都是线宽为0.35μm的64兆DRAM器件的要求。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硅片清洗原理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2、硅片清洗的基本理论

2.1硅片的表面状态与洁净度问题

硅片的表面最理性的状态应该是:有规则的硅原子排列终止形成,以共价键结合的内部的硅原子,因为未饱和的外方向的价键,可以俘获电子表面态,所以表面外部没有其他的原子。可是现实中不会存在这种理想的硅片表面,由外表面和内表面组成的真实的硅片,表面上常常会因为在外露的环境中发生吸附和氧化,有一层厚度上达上百埃或者几个埃、几十个埃的自然氧化层。硅片的内表面是能级密度为1011~1012个/cm2,不但存在着施主能级,而且存在着受主能级的硅与自然氧化层的界面。而外表面是环境气氛和自然氧化层的界面,它的吸附现象很复杂,它的表面能级受到内表面能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能够与内表面交换电荷,吸附一些污染杂质原子。进行清洗是为了让硅片的表面洁净,可是表面的洁净却一直以来都没有具体的标准。在制造工艺方面来看,如果器件特性并没有因为污染物质而受到特别的影响,那就说明硅片的清洁度是合格的了。

2.2吸附理论

硅晶的一个断面形成了硅片表面,这个表面又叫做不饱和键,原因是打开了一层或多层硅原子的键,呈现一层到几层的悬挂键,全部的晶格都是处在被破坏了的状态。上述这些是根据结晶学得知的,而根据物化性质可以知道,所说的“吸附”,就是指处在不稳定状态的非饱和化学键由于化学活性高,很容易就和周围的原子或者分子结合起来。何为“解吸”?意思是指被吸附的杂质粒子在它们平衡位置附近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由于它们不断的振动,其中就会有一些重新回到周围介质比如空气中去的被吸附的杂质粒子(它们能够脱离硅片表面的动能都是通过被吸附的杂质粒子不断振动而获得的)。一般而言,硅片表面层所吸附的杂质粒子不会处于动荡状态,反而一直会维持动态平衡,因为的解吸的同时,会有另一些粒子重新被吸附到硅片的表面。

3、硅片清洗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本文除了对束流清洗技术和干法清洗等主要清洗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外,重点论述了湿法化学清洗的常用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因为约有20%的工序在半导体器件生产中涉及到硅片的清洗,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清洗方法来满足不同工序不同的清洗要求和目的。

3.1湿法化学清洗

干法化学清洗和湿法化学清洗作为化学清洗的两种常用方法,目前在硅片表面清洗中以后者为主要的清洗手段。具体的过程是指让杂质通过加热、超声、抽真空等措施从硅片的表面解吸,或者让杂质和油污通过和各种有机溶剂和化学试剂发生溶解或者化学反应达到解吸,接着用大量的高纯冷、热水冲洗,最后完成硅片表面的洁净。

3.2干法清洗技术

相对湿法化学清洗来说,我们所说的干法清洗,是指在清洗过程中不使用溶液。干法清洗有可以分为“半干法”和“全干法”两大类,主要是看是否完全不使用溶液工艺,比如清洗技术中汽相法清洗属于前者,等离子清洗属于后者。而这两种清洗技术都是目前最常用的干法清洗技术。

3.3束流清洗技术

通过硅片表面的沾污杂质和有较高能量的呈束流状的物质流发生化学作用,从而完成对硅片表面杂质的清洗,这一种清洗技术就叫做束流清洗技术。激光束技术、冷凝喷雾技术和微集射束流清洗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束流清洗技术。

参考文献

[1]郭运德.硅片清洗方法探讨[J].上海有色金属,1999,04:162-165.

[2]刘传军,赵权,刘春香,杨洪星.硅片清洗原理与方法综述[J].半导体情报,2000,02:30-36.

[3]刘红艳,万关良,闫志瑞.硅片清洗及最新发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3,S1:144-149.

浅析天气形势预报原理与方法 篇7

关键词:天气形势,预报,原理,方法

引言

天气形势预报是指预报各种天气系统 (如高低气压系统和锋面等) 的生消、强度变化及其移动预报, 形势预报主要是指气压场和气流场的预报。由于大范围的气压场和流场是相适应而接近地转平衡的, 目前, 在处理形式预报方面大体上从三个方面着手。 (1) 从气压场变化入手, 找出气压变化的规律; (2) 从流场入手, 主要用涡度理论进行分析; (3) 将使大气中的天气系统看成是一种波状运动, 研究波动的的发生发展和移动, 从而预报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目前, 用于短期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有:

1 趋势法

1.1 外推法

天气形势的演变具有相对稳定阶段和显著变化阶段。当天气形势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时, 天气系统的发展基本上是渐进的,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常具有连续性。各种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均可用外推法作预报。

1.1.1 闭合的高、低气压系统等速外推法

等速外推法是假定某一系统的移动速度和强度变化基本上不随时间改变, 及系统的变化距离或强度变化和时间成线性关系。

1.1.2 闭合的高、低气压系统变速外推法

变速外推法是指当天气系统的强度变化或移动速度呈“等速度”或“加速度”状态, 及系统的移动距离或强度变化与实践呈曲线关系时, 则按“加速”或“减速”变化来预报该系统未来发展情况。

1.1.3 高空槽、脊线的外推

外推法用于高空槽脊线的位置变化预报时, 可以根据槽、脊线各段移速的特点, 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点, 分别按变化趋势外推, 然后连接各点, 便得出预报的槽、脊线位置。

1.2 变压 (高) 法

利用气压系统过去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变压 (高) 的分布特点, 通过运动学公式, 来预报系统未来的移动和变化的方法称运动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称外推法, 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1.2.1 变压法

这种预报方法应注意三条定理规则:

(1) 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 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 (2) 无论是槽还是脊, 其移动速度都与变压梯度 (升度) 的大小成正比, 与槽脊的强度成反比。因此, 当槽或脊的强度相同时, 变压梯 (升) 度越大, 则其移速越快;反之越慢。而当变压梯 (升) 度相同时, 槽或脊越弱, 移速越快;反之越慢; (3) 正圆形反气旋 (气旋) 的移动方向沿变压升度 (梯度) 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与变压 (梯度) 成正比, 与系统中心强度成反比。

1.2.2 变高法

变高是指气压系统的位势高度随时间的变化量。用这种预报方法的几条定性规则:

(1) 低压 (槽) 向负变高中心移动, 高压 (脊) 向正变高中心移动。若槽前为负变高中心, 槽后为正变高中心时, 则槽线移动较快; (2) 当槽 (脊) 内有正 (负) 变高中将减弱心时, 槽 (脊) 继续加强, 但移动较慢;反之, 当槽 (脊) 内有正 (负) 变高中心时, 槽 (脊) 将减弱; (3) 当脊的西北方向出现负变高, 并有所发展时, 此脊将减弱。

2 物理分析法

影响气压的原因很多, 但大气的动力作用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主要因素。各地气压受动力和热力因子的影响发生变化时, 必然会导致气压形势的改变。因此, 预报气压系统形势变化应从物理分析方法入手。

2.1 高空形势预报

高空气压系统和地面气压系统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 高空形势是天气过程的背景, 它直接影响着天气系统运动和发展, 可导致大范围的天气变化。因此, 研讨高空形势预报, 对高空天气形势的演变做出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是天气预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2 地面形势预报

地面气压系统直接决定着天气变化, 气预报方法有:

2.2.1 趋势法

它包括外推法和变压法。

2.2.2 引导气流原理 (平均温度平流) 原理的应用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常发现地面浅薄的气压系统以及风的移动往往与高空某高度的气压方向一致, 其移动速度与该高度上的风速成正比, 因而把该层的高空气流称为引导气流。

(1) 引导气流原理。冷平流地区, 地面加压;暖平流地区, 地面减压。当地转平衡且各层等温线接近平衡时, 地面气旋和反地面气旋中心上空地转风和热成风平行。因此没有冷暖平流。根据热成风原理, 在气旋 (反气旋) 中心的西侧 (东侧) 风向随高度逆转, 有冷平流, 地面产生加压中心, 在气旋 (反气旋) 中心的东侧 (西侧) 风向随高度顺转, 有暖平流, 地面产生减压中心; (2) 引导气流的应用。地面气旋、反地面气旋的移动方向与引导气流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据实际工作中统计, 气旋的移动方向常偏于预报时引导气流的右侧, 而反气旋则偏于预报时引导气流的左侧。其偏角一般小于20°, 且引导气流越强, 偏角越小。

2.2.3 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对地面气压系统的影响

(1) 高空槽前 (脊后) 有正涡度平流, 地面降压, 有利于地面气旋发展 (反气旋减弱) ; (2) 高空槽后脊前有负涡度平流, 地面增压, 有利于反气旋加强 (气旋减弱) ; (3) 槽区或槽前有较强的正涡度平流时, 地面气旋往往在槽区或槽前发展并且发展很迅速; (4) 当高空槽前有较强的暖平流, 且槽后有较强的冷平流时, 则槽前地面气旋将向东移动并发展; (5) 在高空图上, 等温线比较密集, 风速较大的区域, 容易出现强的冷暖平流, 有利于地面气旋、反气旋生成和发展; (6) 气旋向暖平流较强区域移动, 而反气旋常向冷平流较强的区域移动。

3 结语

实践证明, 高空形势是大气运动过程的背景, 直接影响着地面天气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而地面天气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又直接影响着天气变化, 因此, 在天气系统预报中必须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合理的空间概念, 正确的思考分析, 不断地在事件中积累新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天气学[M], 气象出版社.

敏捷方法与小型团队的软件开发 篇8

关键词:敏捷开发,小型团队,应用,迭代,增量

1 敏捷开发方法概述

1.1 敏捷开发的产生

为了克服传统软件工程的弊端, 提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软件开发理念, 2001年, 敏捷联盟会议在犹他州的雪鸟城召开。Kent Beck和其他16位知名软件开发者、软件工程作家以及软件咨询师 (被称为敏捷联盟) 共同签署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该宣言提出了敏捷开发的核心价值:

(1)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2) 可工作软件胜过宽泛的文档。

(3)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4) 相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一份宣言通常和一场即将发生的破旧立新的政治运动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敏捷开发确实是一场运动, 它的出现为软件开发产业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为开发团队注入了跃动的灵魂。

1.2 敏捷开发的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1) 尽早地, 经常性地进行交付。努力在项目刚开始的几周内交付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系统, 然后努力坚持每两周就交付一个功能渐增的系统。

(2) 团队努力保持软件结构的灵活性。即使到了开发后期, 也欢迎改变需求。敏捷过程可以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3) 要经常性交付软件, 并且是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间隔可以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 越短越好。不赞成交付大量文档。

(4)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要进行频繁的交互, 天天在一起工作。

(5)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人来构建项目, 给他们足够的环境和支持, 并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 在团队内部, 最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就是面对面的交谈, 而非文档。

(7) 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而不是那些基础结构或者文档。

(8) 敏捷过程提倡平稳的开发。

(9) 保持一个长期和恒定的开发速度, 尽量不要拖延和加班。

(10) 关注好的设计和技能, 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如果今天制造了混乱, 不要拖到明天去清理。

(11) 简单。不要预测明天的问题。高质量完成今天的工作, 深信如果明天发生了问题, 也会很容易地处理。

(12) 每一个成员都具有项目中所有方面的参与权。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来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3) 每隔一段时间, 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省, 然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这些原则是敏捷开发的4大核心价值的具体化, 涵盖了从团队管理到开发思想以及交付方式等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 是敏捷实践区别于重型过程的特征所在。它们将引导开发团队去执行一种高度迭代式、轻文档、增量交付式、灵活而稳定的开发。认真把握好这些原则, 并应用于具体开发实践中, 将对团队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敏捷方法与传统软件工程

敏捷开发并不是全新的理论, 它实际上借鉴了很多传统软件开发的方法。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是, 极限编程 (XP) 和其他敏捷方法革命性地摒弃了瀑布型的方法, 并且发明了迭代开发方法 (迭代开发方法在下文中会具体介绍) 。事实并非如此———自适应计划和规格说明的短小迭代应用案例差不多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迭代开发方法只是在敏捷开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非由敏捷方法特有。敏捷方法是在传统软件开发方法上进行改进、优化, 舍弃了糟粕, 留下了精华, 逐步发展而成的开发方法体系。

2 敏捷方法在小型团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 小型团队的敏捷开发———短周期迭代方式

敏捷团队的工作是以前面提到的4大核心价值和13项原则为指导而展开的, 主要思路是以迭代、增量方式进行软件开发。

(1) 迭代与增量开发

迭代开发 (iterative development) 是构建软件的一种方式, 整个生命周期由几个迭代组成。每个迭代是自包含的迷你项目, 每次迭代之后产生一个迭代版本, 一般的迭代版本都是一个尚未最终完成的系统, 它可能在某些方面上 (比如算法的效率、用户界面的美化上) 还需要改进、优化, 但它已经是稳定的、经过测试的可以实际工作的系统。多数迭代版本是内部的, 仅供开发团队使用, 最终迭代版本才是完成的产品, 可正式对外发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经常会发生改变, 迭代式开发可以及时响应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产品构建的重心, 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提高开发团队的市场竞争力。

增量开发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 意思是每次递增的添加软件功能。开发过程中优先实现基本功能, 而每一次增量会添加新的软件功能, 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升级。举个简单的例子:开发一款电脑游戏, 首先实现单机单人游戏的功能;然后添加单机多人游戏功能———使其支持两名以上的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游戏;再添加局域网联机对战功能, 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计算机上一起游戏;为了扩大联机的范围, 还可以编写出网络对战平台, 让分布于各地的玩家可以进行互联游戏———只要他们能通过电信或者网通登录对战平台;之后再不断扩展这款游戏和对战平台的额外功能, 比如增加积分排名系统之类的。使用增量法逐渐地增进功能有个好处, 那就是如果开发花费的时间多于预期, 就可以将迄今为止已经增量构建的功能发布出去, 可以实际地得到已创造的商业价值。

(2) 时间箱

敏捷开发项目中, 没有传统的阶段分划 (例如先开始先期需求阶段, 然后是分析阶段, 接着是架构设计阶段, 等等) 。根据实际选择的敏捷开发过程, 可以在项目的最开始设置一个很短的设计、建模阶段, 而等到项目真正开始, 在每次迭代中都会同时进行所有工作 (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等等) 。迭代是受时间箱 (timebox) 限制的, 即为每次迭代设置一个开始和结束时间, 且不允许改变。时间箱一般很短, 小型敏捷开发团队最短可以采用2周左右的迭代———研究表明, 较短的步骤能够降低复杂性和风险, 获得更好的反馈, 提高效率。一次开发中既可以采用稳定不变的迭代周期,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每次迭代开始时才确定时间箱长度。但是不论如何, 时间箱已经确定以后就不予改变。如果某次迭代的目标在该迭代周期的时间箱内无法实现, 即不能推迟迭代的完成时间, 也不是向开发人员施压让他们加班加点, 而应当减小迭代的完成范围, 将优先度较低的目标放回期望表 (wish-list) 中, 等待之后的迭代来完成。这样, 每次迭代至少都完成了优先度最高的工作, 使得产品还是朝增长、优化的方向发展。

(3) 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工作

项目成功的关键是, 所有项目参与者都保持高度责任感, 朝着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 团队必须是一个团结在一起的整体。工作中的角色分配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敏捷开发团队成员不应该具有“完成自己的部分就不管了”的思想, 无论是需求、设计、编码还是测试, 都应当以“共同参与”为理念, 小型团队更要如此。要做到这一点, 团队成员之间频繁的交互是必须的。天天在一起工作、面对面地交流, 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 普及对整体项目的理解, 消除盲点, 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分歧。正由于有了这些交互, 使得敏捷开发中的文档大大减少, 对于小型团队而言, 一个文档甚至可以是几页PPT, 书写和维护工作都很小, 这是整体工作带来的好处之一。

(4) 增量交付

增量交付 (incremental develivery) 是多次将一个系统交付为产品 (或者投放市场) 的实践。具体说来, 就是当单次迭代不能提供足够时间来完成足够满足需求的新功能时 (其实这种情况占多数) , 我们要把一次以上的交付相互接续, 组成一次足够满足需求的完整交付。

增量交付经常与迭代开发混淆, 来看看它们的对比:一个6个月的增量交付周期可能由10个短期迭代组成, 每次迭代的结果一般不能交付市场, 但是增量交付的结果可以。

例如, 在一个毕业设计指导网站的开发中, 第一次发布实现了一所学校的师生问答、共享文件, 还有管理员的所有管理操作功能。这可能需要4次2周的迭代来完成 (大约2个月) 。第二次发布增加评价机制、扩展文档管理等新功能, 并且把适应范围加大到更多学校, 可能需要3次2周的迭代。可以按不同的间隔进行发布。也许需要4个月来完成第一次发布, 而接下来的发布则可能在2个月以后。

(5) 迭代开发中的调整和稳定

任何严密的计划都赶不上时间的脚步,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常常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使得计划失效:用户的想法发生了改变、项目成员增减、某种技术的效果超出预期, 竞争者的行动, 等等。对于某些团队来说, 情况的变化是一件令人相当头疼的事, 但是敏捷团队应当有勇气和信心把变化看作一个更精确地辨析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机会。在每次迭代开始, 敏捷团队都会根据上一次迭代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上一次迭代时间安排过短导致一些需求没有实现, 那么将这些需求放入今后迭代的期望表中, 而且将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再如用户看到交付的产品后改变了想法, 觉得原先要求的一项功能不再重要了, 并且希望增加另一项功能, 这就要求调整新的迭代中的工作内容, 把重心放在开发用户关注的功能上。

2.2 敏捷方法给小型团队带来的好处

对于小型团队来说, 敏捷开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迭代和增量的方式降低了需求分析的难度, 降低风险性。即使是成熟的大中型团队, 要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就把情况都考虑完全、非常准确地捕获用户的需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小型团队更加欠缺获取需求的经验和能力。敏捷方法按短迭代周期工作, 每个周期都产生中间产成果, 而不是直接一次性交付最终产品。正如敏捷开发的一项核心价值所说的:“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 每个迭代过程都能完成一个可实际工作的版本, 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欢迎改变需求”是敏捷开发的特色之一。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 而且可以鼓舞开发人员, 增添他们的信心和成就感, 从而构建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2) 敏捷方法避免了漫无目标的文档产物, 减少工作量。非敏捷方法论常有文档驱动开发的特征, 即在写代码之前, 需要以大量的文档作为输入。很多情况下, 软件开发团队按部就班地编写和管理文档, 只是因为方法论要求他们这样做, 尽管它们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盲目地创建和更新繁杂的文档对于成员较少的小型团队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本身正在进行的项目一般也并不大, 为文档花费大比例的时间显得很不值得。敏捷方法不是完全摒弃文档, 而是相比起采用面面俱到的文档, 它更依赖于开发人员之间的直接交流来传递相关的知识。通过面对面和其他人分享对系统的理解, 可以消灭“死角”, 使得所有人都对整个软件体系比较熟悉, 也就很少需要文档来记录这些知识了。值得一提的是, 代码与测试也可以被看作是描述软件实现细节的文档, 它们还不需要更新———本身就是最新的。

(3) 敏捷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小型团队的内部优势。前面提到小型团队内部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也可以方便地集中在一起工作, 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而敏捷开发倡导个体和交互, 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安排协同工作。频繁地沟通可以让每个成员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促进知识传播, 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团队建设。敏捷开发还要求以人为本,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体来构建项目, 可以使小型团队中一些能力较强的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斗力。

3 结束语

敏捷开发过程与传统的开发过程有很大不同, 在这过程中, 团队是有激情有活力的, 能够适应更大的变化, 做出更高质量的软件。小型团队在竞争中既有自身的优越性, 也有很多缺陷和劣势, 要在行业中生存下去, 应当更好地利用敏捷开发方法, 适应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化, 改进开发过程, 提高软件项目管理水平, 开发出高质量的系统, 获取更好的收益, 实现个人的技术进步和团队的健康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Craig Larman.Agile&Iterative Development:A Manager’s Guide[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2]Roger S.Pressman.Software 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Sixth 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李骥平.论敏捷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EB/OL].http://fsjoy.blog.51cto.com/318484/64186.2008.3.

[4]Alistair Cockburn.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The Cooperative Game, Second 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5]李其芳.灵活软件开发:极限编程[J].软件导刊, 2006 (11) .

[6]钟扬, 刘业政, 马向辉.小团队结对编程实践研究和重构[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 (11) .

团队管理原理与方法 篇9

但是同其他同类课程一样,《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与其预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在分析该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课程管理及考核方式,以期提高该课程的实施效果,达到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目标。

1 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不同,理论性课程是学习理论知识,而实践性课程主要是训练操作技能;课程设计又不同于实验课程,实验课程一般分多个专题进行实训,而课程设计通常是针对一个综合的项目进行实训。这些课程的实施方式也是不同的:理论性课程基本是在教室集中授课,实验课程是在实验室集中训练,而课程设计的实施更松散一些。

随着计算机成为多数学生自备的学习工具,数据库课程设计通常不采用集中训练方式,而是采用教师有限次的集中授课加上辅导答疑,学生自择时间和地点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并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其优点是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同时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缺点是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草草应付,难以达到课程的预定目标。

针对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课程设计流程过粗

数据库课程设计一般采用的流程是:确定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系统验收,课程设计答辩,提交设计报告。这一流程看似很细致,但是没有体现出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或者说与数据库设计过程没有很好的结合。按照这一流程进行管理,到中期检查时往往发现学生的数据库结构不合理,根源是数据库的设计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后续的系统设计及实现都基于不合理的前期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重在数据库的设计,而数据库的设计要经过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及系统实现等多个阶段,其中需求分析是基础,概念结构设计是关键,逻辑结构设计是目标,如果这三个阶段出现问题,后面的设计及系统实现的质量难以保证。

2)课程设计强调结果忽视了过程管理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最终提交一个可运行的系统和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在考核方式中这两部分所占比重非常大。这种模式重在作品也就是结果,没有强调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数据库课程设计要经过一个从系统分析到设计再到实现的过程,而前两个阶段是本门课程设计的重点,对于这样的过程没有管理好,整个课程设计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由于前述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特点,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只在中期检查和系统验收答辩的时候才与指导教师有交流,而这时的交流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程设计进展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价。

究其原因是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处于一种被动等待学生来答疑的状态,而握有主动权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求助于老师。更甚者,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给出分析、设计、实现的结果就可以了,至于合理与否根本没有考虑,导致没有与教师沟通的需要。

缺乏沟通的结果是学生的作品漏洞百出,而多数情况都是在系统的分析设计阶段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而没有被指正,就一错到底了。

4)学生缺乏兴趣和热情

由于对课程设计的认识不足,有些学生抱着蒙混过关的想法,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应付了事,毫无兴趣和热情。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与指导教师缺乏沟通,导致在出现问题或疑问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指导教师的辅导和鼓励,而对课程设计的兴趣渐失。缺少了兴趣和热情,不仅难以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5)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课程设计考核一方面反映学生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鞭策学生的作用。但是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往往是答辩成绩、报告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加权和,而平时成绩因为没有细化而难以体现出真实情况。这样的考核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原因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彼此之间存在联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课程设计的安排及管理疏松、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不充分、学生对课程设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要克服这些问题并最终实现课程设计的目标,就必须从加强课程设计管理入手,指导教师切实担负起引导学生和答疑解惑的职责。

2 数据库课程设计过程化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分为多阶段的连续过程,因此,数据库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过程化管理模式,将每个阶段管理好、确保阶段目标实现、最终实现总体目标。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控制在本阶段解决,直至达到质量要求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数据库设计的各阶段目标不同、内容不同、涉及到的理论和技术也不相同,因而过程化管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按阶段理解并运用相应的理论和知识,通过教师的把关确定是否达到质量要求。这一管理方式与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化特性相吻合。

2.1 流程划分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阶段,也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阶段,为了加强这三个阶段的实践和管理,将这三个阶段添加到原有课程设计流程中。这样数据库课程设计过程划分为:确定选题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及优化,中期检查,系统验收,课程设计答辩,提交设计报告。

1)确定选题及系统功能

按组确定选题,经过初步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并形成文档提交给教师。教师对每组题目及功能进行审核,根据每组的学生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目标是题目及功能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系统不能过于简单,同时有创新的空间。

2)需求分析

在此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需求分析,生成需求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教师对每份需求分析报告进行点评,对于存在问题的给出问题描述和修改意见。目标是数据流图完整描述系统中数据从哪来、经过什么处理、到哪去;数据字典要全面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需求分析报告要符合规范。

3)概念模型设计

在需求分析报告合格的基础上,学生抽象、设计概念模型。教师对其进行点评,针对不合理的设计给出修改意见。目标是将需求分析报告中涉及到的数据对象恰当的抽象为实体、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不存在冲突和不必要的冗余,描述方法符合规范。

4)逻辑模型设计及其优化

在概念模型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学生设计逻辑模型,要求对每个关系模式进行分析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然后针对系统的需求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点评,针对存在问题的设计给出修改意见或者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目标是逻辑模型与概念模型一致;每个关系模式要定义出候选码、外码,达到第三范式,针对特殊的情况要给出说明。

5)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主要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已完成的系统实现部分进行检查,目的是督促学生按照课程进度完成阶段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参加课程设计中期检查,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教师给出评价及意见。

6)系统验收、课程设计答辩

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教师针对每组的系统进行全面验收,学生以组及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答辩。要求系统是可运行的,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系统实现部分的检查。

7)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经过课程设计答辩环节之后,学生提交设计报告,要求按照学术报告的结构及方式进行撰写,教师对报告质量进行把关,不合格的要求学生修改。

在每一阶段,如果学生做的不好,教师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修改意见,要求学生修改之后重新提交,然后再点评,这个过程可能要反复多次,直到合格。各阶段之间是步步衔接、有序进行的,只有在上一阶段任务合格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的任务。

2.2 日程安排及考核方式

按照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18周),将上述流程安排如表1所示,考核方式细化到每个阶段。通过该方式加强课程设计过程化管理的实施,并督促学生按照过程化管理的思想完成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避免短时间突击完成,以便确保课程设计的质量。

2.3 管理方式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过程化管理及考核方式极大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管理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学生提交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和点评

针对学生在各阶段提交的结果要根据其系统特点及时进行点评和回复,以便学生尽早知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根据教师的点评,学生能够清楚指导自己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否合理、何时进入下一个阶段。

2)主动要求学生来答疑

教师在评价学生阶段成果的过程中,如果认为学生的问题比较严重或者设计上有新意,都可以要求学生当面答疑、讨论,这样可以通过面授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将教师被动等待学生答疑与主动要求学生来答疑相结合,更好的起到指导作用。

以上两点,能够让学生在数据库设计的每个阶段都得到指导,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辅导,在每一阶段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阶段。因此,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进而较好的完成整个设计,达到教学的目标。

为了便于快速、有效沟通,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便捷方式进行问题讨论。

3 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过程化管理及考核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2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该文提出的过程化管理方法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文提出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过程化管理能够引导学生有条不紊的按阶段完成任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指导,大部分学生收获较大。

4 结论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学会运用数据库理论和技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文依据数据库设计的特点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引入过程化管理,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安排、考核及管理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有质量的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珊.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与国家精品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4):14-17.

带电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原理与方法 篇10

1 便携式设备的选择

便携式设备主要采用微机技术,以可靠的超低频信号方式进行检测,根据接地点产生的超低频信号电流大小判断回路绝缘情况,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故障定位准确等特点。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该设备软硬件等方面的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检测信号对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小,查找速度则越来越快。

要选择一个好的便携式设备,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信号电压波动幅度:波动幅度在系统电压的10%以内对系统的影响较小,目前的技术完全能够满足。

(2)信号电流输出最大值的限制:注入的信号电流越小,对系统的影响也就越小(最好不大于3 mA)。

(3)设备现场抗干扰能力:设备自带较强的抗分布电容能力,是其应对复杂现场环境的主要因素。

(4)接地电阻的检测范围:在对直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并能准确检测接地点的接地电阻范围在200 kΩ以内较为合适。

(5)设备的检测速度:每支路检测时间在2~4s内较为合适。

2 便携式设备的工作原理

现有的便携式设备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将信号源接入直流系统,设备先检测系统正负极对地绝缘情况,若直流系统有接地,则在接地回路加入一个接地信号(如图1所示),再使用专门配备的手持式支路检测设备和移动式钳型互感器,逐个回路查找该接地信号。钳型互感器卡上每个支路,手持设备上都会显示该支路的接地状况(如波形或阻值),使用人员可以根据显示情况判断该支路是否存在接地。有些设备还可以支路有接地时,直接报出该支路的接地状况及阻值。

3 查找方法

便携式设备的接线简单,设备的正极接控制母线的正极、负极接控制母线的负极,黄色地线接地。检测时最好接在蓄电池组到母线的熔丝上,便于区分蓄电池接地和馈线回路接地。

当设备检测出系统有接地,使用人员便可将移动式钳型互感器插在手持式支路检测设备上。打开手持设备,接收信号,按提示调整手持设备,再开始查找接地,如果在检测某个支路(如图2所示)若在7点检测有接地,8点检测没有,则接地点就在7和8之间。

4 查找步骤

直流系统回路数量多、分布广,有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系统更是复杂。因此查找直流接地需要有清晰的步骤,逐步进行(如图2中标明的数字所示)。

(1)将便携式设备的信号源接入直流系统,接线方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2)手持式支路检测设备接收信号后,用移动式钳型互感器卡便携式设备的地线(图2中1)校验设备是否正常;在线绝缘告警装置的地线(图2中2)是装置平衡桥的分流信号电流,一般不需要检测。

(3)检测蓄电池组出线(图2中的3),确认蓄电池组是否有接地,若蓄电池有接地,先查找此接地点。

(4)馈线屏或分屏上的控制回路、合闸回路出线可以一次检测几个回路乃至十几个回路,有接地信号时,再分开检测,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5)如果有多个回路有接地信号,则先接接地最严重的回路,再次之。

(6)有接地信号的回路则到其下一级的空气开关去检测,如果下级空气开关没有接地信号,则说明接地点就在有与没有的两级空气开关之间,若两级空气开关之间没有负荷,则是该电缆接地。

5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便携式设备查找直流接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查找和处理直流接地必须由2人同时进行,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

(2)检测时信号源的接线必须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操作,否则仪器有可能工作不正常,甚至会烧毁设备。

(3)每次检测必须确保钳型互感器的钳口是完整闭合的。

(4)钳型互感器是高精度的设备,每次检测需保持其静止波动否则会有干扰。

(5)查找多点接地时,每解除一个接地点,需将信号源重启一次,手持设备也需重新接收信号。

6 结束语

上一篇:《杀夫》下一篇:培养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