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2024-06-25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精选九篇)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1

1 现阶段影响护士素质存在的因素

1.1 环境因素

护士工作由原来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对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 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被动的遵照医嘱执行的范围内, 而且护理工作的繁琐、杂乱、护士地位较低, 医院内部医护人员之间经济利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使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 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致使部分护士职业道德观念淡漠, 对患者态度生硬, 言行、举止差, 治疗时动作粗暴, 不遵守技术操作原则, 降低了护理质量, 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1.2 社会因素

目前, 大量年轻护士走上工作岗位, 大部分护士都是独生子女, 来自家庭的呵护社会的关注及独生子女自身的优越性使他们过分的依赖与别人, 缺少主动、勤奋、无私的奉献精神[1];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多以自我为中心, 骄傲、主观、盲从, 无法与患者正确沟通, 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不能准确的了解、记录, 导致病情的延误, 缺乏主观能动性。

1.3 护理队伍和自身因素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的提高, 使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负担明显加大, 导致护士在完成一般性日常工作后, 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 大量护士流失, 而刚出校门、年资低的护士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 主观愿望强烈, 良好的职业道德未形成, 缺乏实施整体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导致护士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制约了护理事业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2 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提高护理质量

2.1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培训, 提高护士素质培养

医院护理部和护士长应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进行有计划的专业培训, 对各级护理人员, 要求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技能, 还要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 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防止在护理环节中由于知识贫乏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伤害, 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2 加强护士自身和道德素质培养, 完善自我

加强护士自身和道德素质培养,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树立护理人员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让其体会到“以患者为中心”, 认识到治病救人是护士光荣的使命, 用一个真诚善良的心去关心、理解、同情患者, 主动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增强其事业心、责任感, 当患者痊愈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且护士在不断的护理实践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护士的独特素质, 不断完善自我, 使自身素质和道德情操都达到较高的水准, 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2]。

2.3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加强责任心, 注重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连续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缩短病程, 促进病人康复。由于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修养、及患疾病时对疾病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我们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 采用解释分析、安慰、暗示、转移情绪等手段缓解患者情绪, 深入患者心理,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对基础好、素养高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 利用各科室护理患者的不同,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培养,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认真按照各个程序和规章制度, 严谨的完成各项工作,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 使自己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 护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培养在护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护士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操作技术水平是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障。

摘要:护士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 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探讨影响护士素质的原因, 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从而在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培养, 提高整体护理和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护士素质,护理质量,重要性,环境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卫星.加强护理道德素质培养,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17:100.

[2]庄淑梅.浅谈提高护士素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 2009, 35:132.

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素质 篇2

关键词:护理质量 护士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14-01

传统的观念认为护理的质量仅仅是打针,发药以及各种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生活服务质量是否周到等,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整体护理的全面展开。护理质量的范畴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的內涵,还应包括生物医学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和社会护理质量,改变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总之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为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质量”。

一、加强岗前培训教育:

1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必须确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脑中有职业道德,树立安全和法律意识。因为护理质量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把护理质量作为头等大事,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隐患。

2 良好的人生观及职业动机。因为护士有一大部分时间面对病人,这就要求护士要以良好的职业心态及动机,热爱自已的护理专业,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病人。

3 敏锐的动察能力,能主动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各种问题,胁助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抢救病人时要冷静,灵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中精力进行工作。

4 精确的记忆力,工作的每一项任务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具体的数量,对象要求,这就要求护士能精确的记忆设想护理措施和实施对象,时间,数量。

5 坚强的毅力,护理工作是一项重复而具体的工作,涉及许多的人际关系,也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困难,委屈,挫折,误解,这就要求护士运用自已的意志力和控制力,排除干扰,约束自已的言行,做好自已的工作。

6 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带来痛苦和绝望,如果护士的语言温和礼貌热情,待病人亲切,病人就会感到温暧如家,疾病减轻。

二、提高护理队伍的知识水平: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一书中的精细者,护士在无人监督和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有损病人利益的事,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中任意一个疏忽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可弥补的痛苦和损失,给病人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要提高护理队伍的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学习。

1 鼓励和帮助他(她)们积极参加护理专科和本科学习,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

2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派进修学习,了解新信息,更新观念,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3 各科室要进行护理质量自检,护理部要从护理管理,基础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器材,药品,差错事故分析等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凡是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应进行讨论,作出整改措施,直到改进措施得到落实,如果改进措施好,护士的工作有进步时应给予表扬,并向上级管理部门申报,请求上级领导的激励认可。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更规范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

4 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质量标准,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以及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使各级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

5 对全院护理人员实行择优聘任制,根据实际情况聘用各级护理人员,按职称岗位上岗,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职称评定。

6 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区服务”,“患者满意度”,等项目,临床护理工作的好坏,患者最有评判权,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时刻关注患者现存和潜在的要求以用对限有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持续改进护理措施,最终达到满足并超越患者的期望,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三、当代护士不可容缓的责任

1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士要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增进护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规范自已的言行,为各项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质量的保有证,救死护伤是护士的工作职责,护士和患者是平等的两个个体,护士对待患者要象对待亲人和朋友一样,用同情和真挚的心去倾听患者的诉说,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因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3 良好的语言交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桥梁,也是沟通护患心灵的桥梁,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和灵活性,提高病人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石,护士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端庄的仪表,庄重的神态,而且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给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四、总结

规范护士礼仪与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篇3

1 规范护士礼仪与素质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意义

护士礼仪和素质是规范护理活动, 提高护理质量的最基本条件。长期以来, 护患关系一直都是临床上的敏感话题, 特别是目前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下, 将患者视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1], 从而对其进行完善、细致的护理, 促进早日康复, 对提高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在护理工作中, 护士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躯体疾病, 还要关注由躯体疾病引发的各种心理反应, 护士礼仪与素质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一个微笑的表情、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健康的姿态、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充满信心, 提高其安全感和信任度。而且规范的护士礼仪和素质也有助于优化医院环境, 使患者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消除不稳定情绪, 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不断发挥“慎独”精神约束自己[2], 进一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2 目前影响护士礼仪和素质提高的因素

2.1 环境因素

护士工作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与被动的遵照医嘱对患者执行护理范围内, 护士地位低下, 医院内部医护人员在经济利益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使其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改变, 导致大量护士奉献精神淡化和流失, 而新进的年轻护士大多为独生子女, 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关注及其身上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主动、无私的奉献精神[3], 其职业素质和礼仪低下, 严重阻碍护理质量的提高。2.2护士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 是由许多微小细节累积而成的, 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 都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在当今护理工作严峻的形势下, 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不断增大, 使其在完成一般日常工作后, 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礼仪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 更是浓妆艳抹、披头散发、护理知识缺乏, 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2重视和规范护士礼仪、素质, 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

2.1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提高自身素质教育

护士礼仪和素质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 不仅仅只局限于外表美、气质美, 还表现在其言行、举止、心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护士作为职业女性, 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最真实体现。加强护士法律和道德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使护士真正认识到“以患者为中心”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将护士所特有的礼仪素质完美的运用到护理过程中, 不断完善自我, 使自身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2.2 注重仪表, 加强护理责任心, 保证护理安全

目前,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院为提高自身的发展, 在医疗技术和环境方面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护士, 完美的护理礼仪和素质是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护士形象是决定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仅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护士职业的评价[4], 而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通过仪表、内心素质、举止言谈等外在表象而展现的。在护理工作中, 规范护理流程, 将礼仪和素质贯穿于其中, 患者检查前做好解释工作、操作时细声安慰、交班前床头交接、出院时送上祝福等, 加强护士责任心, 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平稳、愉快的心情, 保证医疗安全, 让良好的护士礼仪和素质成为体现护理工作优越性的标志。

2.3 提高护理过程中心理及业务素质和礼仪, 促进和谐护患关系

在护理过程中, 理论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 也是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更是体现护士礼仪和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 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侧重了解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提高沟通技巧和能力, 防止在护理环节中由于知识贫乏等原因为患者造成伤害,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共同完成医疗护理任务,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奕.护理人员礼仪素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7:218.

[2]晏红, 赵国勇, 沙燕, 等.谈护士礼仪规范培训的方法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20:267.

[3]朱明月, 邓琼丽.护士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及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 (学术版) , 2011, 10:137.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4

【关键词】管理应用;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22-02

1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的地位从辅助医疗,从属医疗转变为共同合作。护士不仅是简单的护理技术工作者,而且还要充当教育者、协调者和管理者,这给护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也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现就笔者对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作初步探讨如下。

1.1高尚职业情操,现代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要求护士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坚持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 对患者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把为患者解决问题作为护理的最终目的,病人需要什么,护理工作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做到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要把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需要作为护士行为的准则,以患者的满意程度作为检查、衡量和评价护理工作的标准。整体护理是一种观念,是护理发展的方向。

1.1.2仪表端庄大方,态度和蔼可亲。 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仪表端庄大方,护士要注意自己的的姿态、坐立、行走和持物形象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构成了护士白衣天使的外在形象,影响着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有良好文化礼仪修养的护士,会让病人有轻松安全感,使病人保持最佳的治疗状态,加速病人的康复转归。

护士穿着要整齐、洁净、得体、大方,给病人一种舒服、愉快、亲切和乐于接近的感觉。举止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态度和蔼,与人相处面带微笑,给病人美感,称呼得体、亲切,给病人以好印象。

1.1.3良好心理素质,和谐医患关系。 整体护理主要是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心理学知识,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首先护理人员自身要有良好心理素质,一个自身素养与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可给患者以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护士要培养广泛的知识情趣,不断丰富自己,陶冶自己的心灵,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1.1.4扎实理论基础,娴熟技术操作。 护理工作的核心是医疗行为,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卫生学、医学管理,乃至人文、地理科学以及边缘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艺术学和美学等。

由于现代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通过进修、自学、短期培训等方式使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还要勇于钻研业务,技术不断创新。

另外,整体护理模式中,护士是一个独立的工作者,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增加,工作的独立性增强了,护士就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工作。

1.2护理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护理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勇敢、主动、客观地反省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勇于打破旧的护理格局,利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人性化管理,真正行使自己的职能[2]。一个好的护理管理者,除了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要精通护理技术,熟练掌握专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技术操作,把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护理管理理念,重视信息沟通,广泛耐心地倾听护士们提出的各种建议。要懂得爱护自己的下属,知道如何关心她们的家庭、生活、子女的健康等,让护理人员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充分肯定护士的工作成绩,用热情来感动她们[3]。在病房中,要安排一些身体好、精力充沛、知识丰富、有远见的护士,来承担科室主要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困难面前走在前,荣誉面前躲在后,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护士们树立榜样。展现在护士和患者面前的形象,永远是一个面带微笑、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护士。

1.2.1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步骤。 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加强护士服务礼仪的培训和语言的运用。要求护士仪表要整洁,端庄大方,举止文雅,动作轻巧,着装整齐,与病人交往应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使护士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相结合。要做到患者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在科室内还要积极开展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主的三基训练活动,并定期组织抽查,通过这种有效的护理工作方式,使护士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都有相应大幅度的提高,纠正不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护患心理状态,真正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1.2.2人性化护理的技巧。 除了用药物解除患者的痛苦外,护士还应让病人从自己的语言中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的感觉。我们力求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使患者步入病房就有归家的感觉。在病区内,放置详细的入院介绍及有关疾病知识手册,教会患者使用床头铃,便于护士对输液情况的了解,也不影响同病房其他人的睡眠。要运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等五常法,对病区环境和药品进行管理,确保护理人员和患者环境的整洁与舒适,药品的摆放得到规范,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与患者交谈中,护士应面带微笑,认真倾听病人讲述,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让患者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表述出来,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可提高护患间的相互了解,使病人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1.2.3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在工作中,应具有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患者一种安全感。因为病人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将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使护理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31-32.

[2]许乃芬.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66-68.

[3]梁洁材.做卓越的卫生管理者.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

[4]左月然.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44.

[5]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7(5):40-41.

[6]王萍,杨庆玲.现代化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思考.护理管理杂志,2003,3(3):2.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5

1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爱岗才会敬业, 一个不安心护理工作的护士, 一个不热爱护理事业的护士是不会全身心投入到护理事业当中去的, 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需要的却是一个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尊重的护士来做,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护士全身心的投入, 护士必须摈弃一切私心杂念, 必须能将患者的生命视做自己的生命, 患者的痛苦视做自己的痛苦, 尤其是急诊手术, 病情瞬息万变, 手术中随时需要护士的配合, 特殊药物特殊器械必须心里有数并提前做好准备, 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漏洞, 只有心理稳定才会临危不乱, 才能准确无误的完成手术的护理和抢救工作。

2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

在工作中产生慌乱情绪的经常是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 专业知识不够熟练, 护理基本功不扎实, 没有提前熟知手术过程, 从而导致手术中丢三落四, 晕头转向, 一遇到危急情况就更是不知所措, 而在手术中护士手忙脚乱是手术的大忌, 有些手术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 护士的护理出现上述问题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不信任感, 也会分散手术医生的注意力而影响手术进行。所以一个合格的手术室护士不仅要熟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 还要经常学习新理论、新知识, 以适应不断进步的手术要求。

3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每一台手术前心里都要仔细想一想, 做到手术过程烂熟于心, 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一一想到, 要做到不轻视任何小手术。如果你有轻视思想, 那一根针一根线都会出现大问题。所以要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行动上巡回护士要做到提前探视患者, 和患者彼此熟悉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患者的特殊情况以提前制定护理措施, 并准备好特殊的抢救设备和药物。洗手护士配合医生准备好特殊器械, 并熟知手术过程, 对于新开展的不熟悉的手术要提前请教手术医生并查找相关质料做到心里有数, 决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临危不乱, 从而成功配合医生出色完成手术。

4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平常心

手术室有很多的日常准备工作, 包括消毒、灭菌、各种器械液的更换配置以及器械的护理。这些平淡, 乏味的工作与名利决无关系, 但却为手术的安全进行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而这就要护士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这些也正是稳定心理素质的重要来源。

5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健康的身体

手术室工作长期无规律而且工作强度大, 紧张度高, 一旦手术要求护士的精神要高度集中, 这就要求护士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以应对这种特殊的工作。

6稳定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强烈的急救观念和良好的应急能力

很多手术涉及到急症患者, 要求护士有严格的自我约束精神, 马上到位, 马上投入, 在手术迅速开展的同时配合医生施行抢救, 做到稳, 准, 快而不乱。

浅谈护士长素质与护理质量管理技巧 篇6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完美诠释护士长角色

护士长的工作目标是达到患者满意、科室护士满意、医院领导满意。管理学家Mintzberg认为护士长承担着十种角色: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1]。

1.2 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护士长自身行为是护士的模本, 护士长的优秀职业道德、人格魅力、丰富学识、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护理技能等都时刻影响着护士。因此, 护士长需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 成为学习上的带头人, 技术上的排头兵。

1.3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第一线的窗口, 作为急诊科护士长, 需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压力,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处理护理纠纷时, 应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换位思考, 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

1.4 精湛的业务技术

在急诊急救工作中, 抢救技能是首位, 急诊科护士长除具备先进的急救观念和丰富的急救知识外, 还应具备娴熟的心、脑、肺复苏技能, 不断巩固和更新急救理论, 夯实业务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医疗护理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种急性创伤的抢救原则等, 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知识学习, 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1.5 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

急诊科的特点是病人呼叫的随机性强, 批量突发的患者多, 护士长从接到呼叫、外派车辆到院内有关科室的分诊救治, 均体现了其策划和协作能力。急诊科的急救护理质量是工作中的重点, 这就要求护士长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和应急能力等综合素质, 始终将抢救患者生命视为重中之重。另外, 要善于结合每位护士的心理做思想工作, 在批评对方时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在工作中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并作出准确的决策,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护理纠纷;护士长作为护患关系的代言人, 要对下属以诚相待, 尽量满足群众利益, 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 与相关人员联系, 善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1.6 良好的身体素质

急救护理工作任务重、强度大、要求高且多种救治工作在急救车上进行, 使得救治工作的技术难度大。作为急诊科护士长常高负荷地处于急救工作的前线, 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急救护理的领导工作。

2 护理管理技巧

2.1 营造积极乐观的工作氛围

作为护理管理者, 急诊护士应多运用商量、探讨的语气与护理人员沟通, 使护士充分感受到尊重。日常工作中, 对于护士工作的亮点要及时表扬, 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出现工作失误时, 应特别注意批评的时机和方法, 尊重护士的情绪和感受;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要善于倾听并给予肯定, 做到相互理解,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

2.2 绩效评价, 弹性排班

急诊科护理人员常时间的超负荷工作, 易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焦虑等反应。护士长应科学灵活地安排班次, 当危重患者增多时, 可适当增加夜班人员, 以减轻值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当护士出现不良情绪时, 可考虑给予适当休息。此外, 还应建立绩效评价标准, 对护士多表扬, 少批评。

2.3 加强业务培训

由于急诊科涉及的病种多且病情复杂, 抢救设备精密, 护士长需提高护士的业务培训, 加强巩固护理基本理论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另外, 通过定期对护士进行模拟训练以及急救技术配合训练, 培养护士掌握扎实的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如医院有条件, 作为护士长可选配护士外出进修深造, 便于提高科室护士的综合水平。

2.4 加强心理素质培训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复杂, 常处于应急状态。护士长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培训, 注重培养护士对职业压力的承受能力, 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节, 培养急诊科护士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2.5 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计划

随着医院和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 护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 护士长应根据护理部和科内的具体工作计划, 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护理工作计划, 并确保实施, 从实际工作出发, 可根据情况变化而稍作变动。工作计划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项, 使得执行者按计划执行, 保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综上所述, 只有提高护士长自身素质, 并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 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建立高水平的护理队伍, 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摘要:护理管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主体, 提高其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有效保证, 掌握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 旨在改善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士长,素质,护理管理,技巧

参考文献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7

在《首先要打破所有条条框框》一书中, 作者将护士满意度的指标归纳为“Q12”。这个指标体系指出了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可以把这些因素归为7条:①倾听护士的主诉;②尊重护士;③承认护士在努力做好工作;④制订可行的目标;⑤展开公开的、诚实的沟通交流;⑥鼓励护士独立思考和行动;⑦允许护士提出不同意见。这些指标表达了护士对管理者的期待, 也揭示护士管理者如何改进管理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减少护理人员流失。

另一方面国外一些健康促进组织也归纳7条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的要素[1], 也就是病人对护士的期待, 即:①尊重病人隐私和人格尊严;②善于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③富有协同配合能力;④对于投诉和咨询能及时受理和解答;⑤积极对待病人及其家人、朋友;⑥注重病人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⑦让病人参与决策, 如有延误及时通知病人。

以上两方面内容和目前很多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手段有着密切的联系, 护理管理者和护士之间, 护士和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质量构成了促进服务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 有研究发现, 如果护士长能够让这些推动因素平衡并不断关注这些要素, 大多数护士会表示对工作环境满意甚至很满意。这样, 他们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 达到甚至超过病人的要求。人们经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这充分说明护理在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每天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护士, 病人的饮食、起居、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环境状况, 护士了解得最直接、最清楚, 能否及时把握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医生, 对治疗及康复十分重要。因此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是最重要的。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

1 增强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控制意识

1.1 加强质量管理, 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1]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标准》, 有了服务业质量管理的世界性标准, 将有助于把我国医院的质量管理推向世界水准的新水平。

1.2 反复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护士长对全院三级质量控制网络成员进行整体护理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培训, 召开护士大会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和医德, 医风教育, 增强护理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2]。

1.3 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护士长的质量控制意识, 领导艺术, 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应通过学习、培训、学术交流来提高护士管理水平, 强化质量控制意识,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完善护理质量体系

2.1 完善医院护理质量体系, 组建质量控制小组

通过培训使每位质量控制成员了解质量内容的细则, 掌握质量控制标准, 做好质量控制分析, 使护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2.2 抓好各个环节

拟定各科室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调查标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 使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了解更加深入, 管理目标更加明确, 也使护理服务的各个环境污染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有效地发挥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职能。

3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3.1 做好检查与反馈工作

护士长每月组织对本科室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专项检查, 每季度进行全院综合质量检查, 每年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查, 根据各项检查细则和评分标准, 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发到护士手上, 让她们找出缺点, 改正不足。护士长要经常巡视病房, 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随机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及时改正, 使护士不能有松懈思想, 起到自我约束作用。

3.2 健全护士长夜间查房制度

每周1次大夜班, 1次小夜班查房, 每次查房后必须把存在的问题反馈到护士中间, 针对近期护理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强化护士长夜间查房时检查工作质量情况, 做到白天护理工作与夜间护理质量控制相结合。

4 强调关键信息

通过适当的语言和行动来强调关键信息, 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护士长有时认为过多的规范用语会把护士变成机器人, 其实关键不在于要规范每个句子和用词, 而要确保在和病人接触中的关键词语的使用。例如, 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总要拉帘子, 关门和轻声说话, 医疗界人士都知道这些做法是在保护病人的隐私, 然而病人可能对此毫无察觉。试想, 如果医护人员说:“我关门是为了保护您的隐私”, 这对病人的满意度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病人很可能不会再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怀疑。

护士需要在服务和人际关系方面不断接受教育和培训, 比如每周护士会议要通告大家重要事项, 每月做一次全面回顾, 要充分利用时间, 推动护士的进步和成长。

5 改变护理队伍的文化氛围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我们陪伴病人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和最痛楚的日子, 作为护理管理者, 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让每个护士认识到这一点, 要创造和保持一种关怀病人的氛围[3]。护理管理者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将是护士和病人满意的提高, 最终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要改变护士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改变护士长自己。比如改变护士长容易激动或紧张的情绪, 充满活力, 思路开阔, 能力突出, 善于从新角度看待老问题, 护理管理者要成为改革的推动者, 首先要想想怎么召开护士会议, 准备讲话以推动你的护理队伍踏上改革之路, 还要策划一下每周一期或半月一期的护士会议, 为了争取他人的支持, 一定要让护士参与文化氛围的创建, 你很快会发现, 关于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最棒的建议正来自于你的团队和你的病人, 从长远角度看, 护士参与决策使领导者的工作更加轻松, 此外还会推动护理团队的整体表现。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懂得保持平衡是进行长期文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护理管理者只有重视护理团队建设, 不断提高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 才能使护理团队提供优质服务, 创造优良业绩。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2]肖凌.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 (4) :68-69.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8

量化绩效考核最初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 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 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效的一种衡定标准[1]。我国医学模式目前已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护士职能和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平均分配工资体制已不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2]。目前, 量化绩效考核逐步在推动护理服务和质量中应用和发展起来, 成为客观、全面评价护士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工具, 是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评价手段。现将该院自2009年开始实行量化绩效考核以来的发展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量化绩效考核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量化绩效考核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 以优化的控制手段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群体性、连续性、有效性进行总体评价, 从而起到发现护理人员的素质、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差距[3], 为护士在岗位中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提供最客观的价值依据, 以保证用最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 保证各护理岗位人员更合理、有效。

1.2 一般资料

对该院169名护士进行量化绩效考核, 年龄21~51岁, 平均 (27.8±2.2) 岁, 工作年限1~13年, 平均 (4.6±0.5) 年, 其中护士89名, 护师57名, 主管护师23名, 包括护士长14名。文化程度:本科46名, 大专57名, 中专66名。正式护士55名, 合同护士114名。

1.3 考核的方法

考核标准按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及标准》[4]和各个科室工作目标和不同岗位、工作性质制定。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每月进行自查、领导考核、患者评价, 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到公正、公平, 随时记录和评分, 并及时反馈, 实施激励机制, 对考核优胜者给予表扬或奖金, 对不好的协助分析原因, 给予鼓励和支持, 并进行适当的处罚。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情况比较

按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成绩显示, 169名护理人员中考核优良 (>90分) 155名 (91.7%) , 合格 (80~90分) 14名 (8.3%) , 差 (<80分) 0名 (0%) , 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平均为 (94.6±2.3) 分, 自2009年以来逐年呈不断上升趋势。

2.2 患者与护士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比较

表1显示, 量化绩效考核前后在患者与护士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 明显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成就感, 规范了护士行为, 能更好、更细致的将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实现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3 讨论

3.1 量化考核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 为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量化考核的实施为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护理目标和工作内容, 有效地强化了护士的岗位责任和安全意识, 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 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用真心去引导、护理每一位患者, 做到处处以患者为先、时时为患者考虑、事事与患者沟通的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为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5]。

3.2 量化考核为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从患者入院的一刻开始, 护理工作就开始展现它的工作职能和任务, 直到患者出院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护士作为各项护理任务的实施者, 其工作态度和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和护理质量的高低, 从而为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量化考核的实施使护士的服务理念发生变化, 将以往的单纯依赖护理制度管理护理工作的模式逐渐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6], 有利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动性, 增强自我约束力, 保证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改进,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确保护理安全。

3.3 量化考核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培训信息, 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量化考核的实施为护理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内容和计划, 为护理人员提高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以便在护理过程中能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劣, 取长补短, 不断进取,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7], 将自己个人发展空间和前景深化、拓宽, 利用自己的知识获得护士和患者的赞扬及满意, 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4 量化考核充分发挥护士的能动性和激励作用

量化考核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护理管理活动中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量化考核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局面, 增加了护士的危机感, 以激励和报酬为手段提高护士的竞争和能动意识, 不断提高自我, 使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提高, 也进一步提高被管理系统的放大功能[8],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让护士以高亢的激情、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的成效。

总之, 在以护理质量作为提高医院质量、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的今天, 通过护士量化绩效考核可有效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找出护理工作的不足和成效, 有利于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纠正护理工作的偏差、提高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 从而起到有效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月治, 施丽丽, 林一秀.量化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0) :287.

[2]方兰芳, 黄丽华.护士工作绩效考核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12, 2 (2) :30-33.

[3]王俊华, 李莉, 李春妮.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综合版) , 2011, 2 (4) :329.

[4]孙芙蓉.绩效考核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9 (27) :239.

[5]彭宗银, 杨梅.护士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 16 (4) :45.

[6]刘新荣, 隋风翔, 王静.护理临床路径下实施护士绩效考核的实践[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12 (41) :303~304.

[7]张玉桂, 刘玉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5 (15) :156-157.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篇9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儿科 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12-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模式。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同时对其自身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1、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承担的角色和自身素质的要求

1、1儿科护士承担的角色

(1)直接护理者:儿科护士在帮助小儿保持或(和)恢复健康中,要满足患儿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2)患儿的代言人:护士要主动代替患儿解释或针对其多采取的

措施提出疑问,保护患儿的合法权益。

(3)患儿和家长的教育者: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启发患儿的思维,提高患儿的智能水平;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育儿知识,疾病的预防方法。

(4)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护士应评估患儿有关营养、免疫、安全、发育、社会影响以及教育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合作与协调者:儿科护士应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协调与合作,成为患儿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桥梁,从而保证患儿获得最适宜的全方位医护照顾。

(6)护理研究者:护士应积极进行护理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来验证、扩展护理理论和知识,发展护理新技术,指导、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1、2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身为儿科护士同时要具备以下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并尊重儿童,要有较强的爱商观念,丰富的科学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拥有较强的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3]

2、儿科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素质体现

2、1改善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

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4]。首先,从群体形象入手,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老年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亲情般的关怀,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2、2提升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5]。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我科以糖尿病人为主,健康教育不仅是宣教的形式,更是一种治疗的手段,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成效,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预后。遵守操作规程,不要随意简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消毒隔离原则,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抢救病人做到忙而不乱,仔细观察病人和全面分析病情。要求各班护士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比如,治疗班除了进行各项治疗外,还要做好治疗室内部的清洁工作,护理班除了观察病人的病情,还要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一级护理和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执行医嘱及时准确,操作熟练到位。

2、3 护患沟通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及时的沟通将对患儿病情的治疗起到的巨大作用。由于患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感到非常的陌生,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闭。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网。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2、4加强健康教育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强化落实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健康、保健,尤其是初为人母者。因此,儿科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开展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天10-20分钟的专业知识学习,让护理人员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和全面。避免因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不扎实所造成的无法准确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医护回答不一致而带来的医患矛盾,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儿科病房以优质护理为平台,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将优质护理贯穿于患儿住院始终,不仅缓解了护理工作压力,而且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的良好局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3]屠燕,邓海军.护理学应试指导教材.2012,12:443.

[4] 劉庆素,安秀艳.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6(21):21-23.

上一篇:学科教学整合下一篇:测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