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系统

2024-08-11

景观生态系统(精选十篇)

景观生态系统 篇1

公路生态景观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问题, 因而可以使用模糊法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1,2]。在模糊评价中, 权重是体现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数值, 具有权衡比较不同评价因子间差异程度的作用[3]。只有通过加权综合, 才能揭示不同评价因子间的内在联系, 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和符合实际情况, 应用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多媒体数据表征景观要素的情况,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评价中的权值, 应用模糊法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将为公路生态脆弱区景观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2 模糊评价法

传统公路生态景观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评定, 存在模糊性、难以直接量化, 因此应用模糊评价[4]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是可行的。模糊评价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集。影响评价对象取值的各指标组成的集合称为评价指标体系集, 评价指标体系集通常用字母U来表示, , 即评价指标体系由n个指标组成。

2.2 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集E, 即给每一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等级并赋分值。

2.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集W, 即权重集元素数为n个, 与评价指标个数相同。

2.4 按照已经制定的评价尺度,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不同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指标的评定往往会得到不同评定结果, 因此评价结果通常用对ui评价指标作出ei评价尺度的可能程度的大小来表示。这种可能程度称为隶属度, 记作rij, 因为有m个评价尺度, 所以对第i个评价指标ui有一个相应的隶属度向量, 用Ri表示,

其中, i=1, 2, …, n。评价对象Rk的评价指标集的隶属度可以用矩阵R表示。如下:

在矩阵R中, 元素, 式中d表示参加评价的专家人数, dij是评价对象中的第i个评价指标fi作出第j评价尺度ei评价的专家人数。rij越大, 说明对fi作出ei评价的可能性就大。

2.5 计算公路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得分。计算公式是:ET为评价尺度向量的转置。矩阵S反映了评价因素得分。

2.6 综合评价。G为生态景观的评价结果, 对应评价尺度集可判断生态景观的优劣程度。

3 公路景观评价系统研究

公路景观主要表现为路线线型流畅, 具有韵律和连续性;路线要和地形融为一体;充分利用风景资源, 视野要多样性, 减少施工影响, 它涉及到公路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和公路建设影响综合评价[5,6]。

3.1 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经过专家分析、讨论, 建立了该路段的评价指标集 (公路自然景观, 两侧绿化树种, 边坡绿化等) 。

3.2 建立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集。

将评价指标分成5个级别, 每个级别对应相应的分数, 如表1所示。

3.3 评价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将公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

3.4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将评价尺度和评价指标列成调查表发给专家, 由专家进行打分, 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求取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4 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系统评价的实现过程通过查看某一桩号两侧的空间属性信息、多媒体信息以及自然属性信息, 对该桩号处的各种信息进行评价, 由评价结果和评价的各项指标的范围及语义, 较匹配的给出该处的恢复意见。

通过图1可见, 公路两侧自然景观的评价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 基于模糊推理的公路景观评价系统评价分值总体略高于专家评价的分值, 但两种方法之间的值差接近, 无显著偏离。系统评价分值曲线变化介于专家评价分值的最高与最低值之间, 两者最高值基本一致, 最低值, 专家评价的分值较高, 但变动的幅度不大。公路两侧自然景观系统和专家的评价结果一致。

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 采取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增加绿化树种种类, 尤其是较好的防护边坡植物;对公路生态景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工厂进行关停;对公路本身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破坏进行合适的景观设计与恢复等。

4 结论

模糊评价法克服了对公路生态景观难以定量的分析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有利于掌握评价对象的相互关系、差异程度, 易于对生态景观进行评价, 通过加权综合, 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和符合实际情况。实现结果表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公路生态景观评价准确且直观、易操作, 评价结果与公路所处的生态景观一致。

参考文献

[1]史文中, 贺志勇, 张肖宁.2002.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J].中外公路, 22 (5) :1-3.

[2]刘兆金, 朱琼.2002.公路环境评价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J].交通环保, 4:15-17.

[3]曲大义, 王炜, 邓卫.2000.基于系统层次分析法的公路网规划项目建设序列论证[J].中国公路学报, 13 (3) :64-68.

[4]Daniel Z.Sui.1992.A Fuzzy GIS Modeling Approach For Urban Land Evaluation[J].Compute, Environ.Urban Systems, 16:101-115.

[5]朱唯, 朱铭.1999.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 (S0) :29-30.

景观生态系统 篇2

文昌校区景观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与调整-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昌校区内各个功能体空间结构的解析,以及对整个区域内景观环境状况进行定性评价,提出了对该功能区的较为合理的改善和调整方案.作 者:王卓 徐明珠 张利杰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010,“”(2)分类号:X2关键词:景观 生态系统 缀块 廊道 绿地

城市景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16-01

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它兼有两种生态系统。一种是以自然景观要素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壤、植物;另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生态系统,类似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亚系统。根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特性,目前所用规划的一般程序为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程序。

2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

1)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成功的规划与设计在于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因为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而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做到这一点。2)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是景观生态规划及管理的基础。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结果,概括地反映规划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就是景观生态图。3)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其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或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分析的方法有整体法、因子叠合法、数学组合法、因子分析法。4)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据景观规划目标和课题研究对策,综合各种各样的设想和方案,拟订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这是规划设计工作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阶段。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天然灾害的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水系、滨河地区、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和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指城市中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灾害敏感区包括城市可能发生的洪涝区、地质不稳定区和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城市中首先保護环境敏感区,对不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②绿地规划。保持绿化环境,这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衰退。城市绿地可分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交通绿地和风景区绿地等。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生态绿地不仅数量要多,而且分布均匀。根据景观的集中与分散格局规划,生态绿地的空间配置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过集中使用土地,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植被和廊道,同时在人类活动区沿自然植被和廊道周围地带设计一些小的人为斑块,如居住区和农业小斑块等。另外,城市中的绿地廊道最好与道路廊道结合起来,即在道路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③建筑景观规划。一个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因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还要考虑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布局。就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对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总体构思,确定城市建设艺术的骨架,体现城市美学要求。美有自然美与人工美之分。起伏的地势山丘、弯曲多变的江河湖海,富有生息的树木花草之美为自然美;建筑、道路、立交桥、雕塑之美为人土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才是城市总体之美。5)规划方案评价、实施和调整规划方案初步拟订后,请当地政府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和各方面的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论证和评审。规划工作者要根据评估、论证和评审意见认真研究,作必要修改,最后形成规划文件(包括图件和报告)。在实施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检查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实际效益,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对原规划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或修改,使它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环境。

3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规划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尤其重要。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规划建设生态绿地系统,使城乡绿地与城市结构有机结合。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空间、大气、水体、土地、生物于一体的综合建设,形成“城市-绿地-乡野风光”相结合,富有生命韵律变化的景观。通过构筑多层次的城市生态绿地,疏通城乡自然系统的能流、物流、基因流,改善生态要素间的功能和网络关系,从而扩大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能力和承载容量。

在生态城市绿化的实施过程中,苗木的种类、规格、外形、栽植与后期管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对立基之本的土壤却少有要求或敷衍了事,要么土壤质量差,各种建筑与生活垃圾混杂其中;要么贫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养料;或者土壤合格但深度不足,难以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以现有管理制度与管理条件,奢谈通过后期施肥来改良土壤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也想回填好土,却突然发现,占用无数耕田(具备良好土壤)的城市,竟然到了“无土”可用的地步。

3.1城市绿地指标的拟定

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是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有:国民经济水平、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自然条件等。

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拟定出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在拟定指标是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的绿地指标很高,我们只能参考不能照搬,中国的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绿地指标拟定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

3.2选择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

选择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又是绿地系统规划中一项重要工作。在绿地指标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布局,使其生态作用最大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保持绿地的连接度。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城市是由基质、斑块、廊道构成的。一般城市绿地的斑块之间的连接比较松散,廊道本身的宽度以及厚度不够,不能很好地连接板块形成良好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绿地的连接性不好,造成城市动植物的流动受阻,使城市生态群落的稳定性降低,生命力减弱。在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绿地系统规划中,要适当加宽带状绿地的宽度,注意其群落厚度的建设,同时注意系统之间要很好地连接,强化生态廊道的作用,尽可能使整个城市的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3加大块状绿地,减小分散的零碎绿地

根据生态学原理,在城市中,绿地的面积越大,生长在上面的植物群落越容易达到丰富的程度,种群的稳定性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地一般都布局的比较分散,而城市开放空间的绿地面积偏小,不能很好发挥其生态作用。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应从整个城市的层面上统一规划其绿地。

居住区35%绿地是否合理也值得商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把更多的绿地放到城市开放空间中,把更得多的居民吸引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去,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加各阶层人的相互交流。

3.4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

树种的规划是城市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树种的规划对整个城市良好生态系统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须认真研究。

树种规划的原则树种要丰富。从生态的角度看,树种越丰富,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种群的生命力越旺盛。城市的气候、土壤、等植物所需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树种的选择应该考虑树种的丰富性,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增强其整个群落的生命力。

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苗源多,易成活,有地方特色,应作为城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乡土植物易于临近区域的群落能流、物流、基因流的交换,形成本地原生生境或近似的原生生境,这是生态学所极力推崇的。

关于城市中大草坪的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草坪风”席卷中国大地,各大城市争先恐后的在城中广建大草坪。

随后,一些学者对这种大规模建设草坪活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①从生态学角度看,树木的生态作用远远大于草坪。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草坪的综合成本远远大于树木。③从适宜性上看,有些城市不顾具体情况,到处建设大草坪。生态的环境应该是自然环境与人和谐共存,生物与人共同健康生长,为了自然和人类的健康,所以我们不因为生态的原因就完全否定草坪,但是也不能到处乱建大草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禁止大树移植;大树进城是很常见的事情,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许多省市的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树移植威胁到移出地区的生态环境。从长远的利益考虑,也不利于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大树经过断根剪枝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恢复后的生命力也不够旺盛,相应的生态能力也会降低,寿命减短,这些都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

4结语

景观生态系统 篇4

民俗旅游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俗旅游资源较为集中,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并带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的区域。民俗旅游区是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综合应用,是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的差别对一定地域进行的旅游区区域划分。

目前对民俗旅游区的划分种类很多,但主要是以民俗旅游资源为划分依据的。有以民俗旅游单体资源为基础的单项区划,也有以多种民俗旅游资源为基础的多项区划,另外还可根据民俗旅游资源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进行划分。如壮族民俗旅游区、傣族民俗旅游区、苗族民俗旅游区以及皖南民俗旅游区、陕北民俗旅游区等。

民俗旅游区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国内对民俗旅游区开发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俗旅游区功能区划、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而从民俗旅游区自身来说生态性特征极为明显,因此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构建景观生态系统在民俗旅游区开发中的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2 景观生态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生态系统,它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具有“融合性”“中久性”和“有序性”。它主要研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植物、大气、水体、岩石、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以及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系统是个泛地域尺度的多层次水平地域综合体概念的统称。空间结构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现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景观生态系统最本质的属性是其整体性。景观生态系统要素、元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整体性形成的纽带,这种纽带的特征又决定于元素、要素的秩序,即结构状况,可以说,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本质地体现其整体性的特征。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其功能的特征及其发挥,影响着其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各种流程及其形式。对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首先是对个体单元空间形态的考察。从空间形态、轮廓和分布等基本特征入手,可以区分出斑、廊、基及缘4种空间类型。这4种类型反映了各级各类景观生态系统个体间最基本的空间特性,我们把其称之为空间结构元素。元素类型不同,空间形态不同,基本的功能性质和特征也不同。斑又称斑块、拼块、嵌块体等,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景观生态系统单元。廊也称廊道,是具有线状或带状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长宽度的对比是其最基本的空间特征,是功能特征综合性的指示标志。基是一定区域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而优质性很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往往表现为斑、廊等的环境背景。基的空间形态及特征,主要取决于其中斑、廊的分布状况,基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措施选择。缘又称过渡带、脆弱带、边缘带等,是指景观生态系统之间有显著过渡特征的部分。景观生态系统在地球表层上的渐变特征,是缘的发生基础。从空间角度看,缘所占的面积比重小,边界形态不明确,但其特殊的空间位置,又决定了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可替代几率大;竞争程度高;复原几率小;抗干扰能力弱;空间运移能力强;变化速率快;是非线性关系的集中表现区、非连续性的显现区及生物和功能多样性区。

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随尺度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出不同特色的组合形式,如斑状散布型、格状组合型、交错替代型、环带组合型、平行条带型、中轴对称型等,各自均有独特的发生过程和整体功能特征。具体分析:斑散布型指具有突出的优势基,其中散布一种或几种类型不同的斑或廊的组合型。其基本的空间特点包括:斑的分布规律、斑的多度、斑平均面积及总比重、斑间距离等。这些特征对组合形式的整体稳定性、抗干扰性、多样性、功能特征均有直接的指示意义。格状组合型是由较规则的矩形单元镶嵌组合而成的,往往由人的主观目的活动而形成,该型具有规则而清晰的边界线。基本空间特征包括矩形斑或廊带的大小及数量,格状单元的完备性、单元类型的多样性等。交错替代型是沿一定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单元重复交替出现而组成。通常出现在两个高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地带,基本空间特征是单元类型种数及其面积对比、交错类型间的边缘特征等。环带组合型是由几种景观生态系统以环带形式相连接组合而成,从中心到外圈,各种类型特征有逐步过渡的特点。根据物质、能量流的主要方向,可划分出内聚式环带与辐散式环带两种。条带对状组合型是以主廊道为轴向两侧依次对称出现相应呈条带状的斑或各种廊的组合形式。该型的基本空间特征为:高程替变规律、各单元的长宽比、各边界的特征等。枝状组合型是最为常见的组合型。它发育在树枝状水系基础上,由不同组织水平的廊及散布其间的斑组成,基本空间特征包括:分枝复杂度、单位面积枝的密度、枝宽度、长度、枝缘曲度等多方面。

3 民俗旅游区景观生态系统模式

3.1 民俗旅游区中的景观生态系统元素

在景观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根据民俗旅游区自身的特色,构建斑、廊、基、缘是景观生态系统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民俗旅游区开发中可以引入这些元素对民俗旅游区进行整体规划。

斑是指散布于民俗旅游区内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同时又有一定的集聚组合性。旅游区内的各单一民俗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斑与斑之间的空间组合,形成斑群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

廊是连接斑与斑的走廊与通道。旅游者通过廊进入斑,完成旅游过程。廊是民俗旅游区中的大动脉,具体是指旅游区内的交通线路及服务设施。廊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着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决定着斑的功能发挥。

基是斑依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基是斑的支持系统,是民俗旅游区的主体。具体包括民俗旅游区的基础设施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辅助设施系统。民俗旅游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旅游区的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的优劣。

缘是指民俗旅游区与外界环境的过渡地带,从广义上可以作为旅游区的外延部分。因此缘可以作为旅游区抵御异质文化的屏障,一些对旅游区有较大影响的旅游吸引物如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项目等均可以放在缘内加以控制。

3.2 民俗旅游区中的景观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根据民俗旅游区景观生态系统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斑、廊、基、缘的内涵,从民俗旅游区具体的情况出发可以构建以下6种民俗旅游区景观生态系统模式:

1)斑散布型。斑散布型适用于在旅游区内有一地域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及其他相关辅助设施较为完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呈放射状散布在这一中心区域的周围。旅游者由中心出发,通过廊到达斑,完成旅游过程。

2)格状组合型。格状组合型是指各斑及其所依附的基在品味与质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民俗旅游区内没有优势的斑和基,整个旅游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均衡,斑、廊、质组成了格状的空间模式。

3)交错替代型。交错替代型是指在民俗旅游区内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品味较高的民俗旅游资源,整个旅游区在空间上以廊来连接途径,呈现交错替代的格局。如在某个区域以曲艺民俗为主,而在其相邻的地区又以饮食民俗最为突出。

4)环带组合型。环带组合型是指在民俗旅游区内不同性质的民俗旅游资源呈环状层层相连。这种组合形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旅游资源层层向外扩展,成为辐散式环带;一种是旅游资源层层向内聚收,成为内聚式环带。

5)条带对状组合型。条带对状组合型是指在民俗旅游区内有一条主要的交通干道,贯穿整个旅游区,而交通干道两旁则有规律的分布着条带状的斑廊组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旅游区区位条件好,民俗旅游资源品味平均,分布均匀。

6)枝状组合型。枝状组合型是民俗旅游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布类型。各民俗旅游资源斑通过大大小小不同等级的廊呈枝状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民俗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网。

总之,景观生态系统是民俗旅游区开发所要遵循的重要系统。传统的民俗旅游区开发模式大多是构建在功能区划、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上,而忽视了景观生态系统在旅游区开发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系统在民俗旅游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6种民俗旅游区中的景观生态系统开发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民俗旅游区的开发,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摘要:介绍了民俗旅游区的概念及划分,深入探讨了景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了民俗旅游区中的景观生态元素,阐述了民俗旅游区中景观生态系统模式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民俗旅游区的开发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民俗旅游区,景观生态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景观生态系统 篇5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公路生态景观评价系统研究

针对公路景观评价中评价结果难以定量的问题,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公路生态景观进行评价.该方法运用信息系统管理景观要素,首先由专家通过景观要素的`属性信息、空间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集及其对应的评价尺度集,然后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向量,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而计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选取全州至桂阳路段进行生态景现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李仙玉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广东,肇庆,526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4)分类号:U4关键词:模糊评价法 公路生态景观 评价

景观生态系统 篇6

关键词:景观水体;生态净化;去氮除磷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3-49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8-05

城市景观水体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具有承载水体循环、改善区域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和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实用生态价值较高,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中明文规定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及地下井水。然而,过去许多的公共绿地、公园等场地所设置的景观用水水源大多数来自市政自来水,由于没有考虑其运行成本,加上没有配备相应的水处理循环及净化系统,许多城市景观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发臭,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景观功能尽失,严重影响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水资源,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通过海珠区儿童公园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工程的建设,介绍人工节水型生态净化系统设计的一些理念和基本设计程序,并通过该工程实例研究生态净化系统的一些净化能力特性。

1景观水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海珠区儿童公园一期工程人工湖水处理项目涉及的治理水域面积约780m2,平均水深大于0.6m。景区水体岸线示意图见图1。

为更充分地利用好周边地理环境,设计出一个节水生态水体净化处理方案,重点调查了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1.1水源条件的影响

该景观水的水源主要为自然集雨水或附近的河涌水。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整治河涌的力度,但由于河涌受污染的时间长且污染物成份复杂,大多河涌水质指标还达不到景观水质的要求。另外,广州地处珠江流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此,造成河道水源中所含的氮(N)、磷(P)、碳(C)和钾(K)等元素较高。

1.2面污染源的影响

景观水体地势较低,雨水的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将周边植被中的N、P、K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汇集到景区水体中,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1.3社区周边环境活动的影响

相对于周边整体开放的大环境(大量污水及中水汇入),景观水体环境容量显得较为弱小,水体自净能力差。水中自然生物群落极少,生物多样性差,不能建立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健全的生态链系统以消除周边环境活动持续带来的污染源。

1.4景观湖面及岸线特点

景区水域面狭长、水体流动性较差,出现死角的区域较多,各种污染物较易沉积在该处,成为湖中的一个内部污染源。

1.5蓝绿藻入侵

水体富营养化时,蓝绿藻繁殖速度极快,并消耗掉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影响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死亡。

2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设计

2.1水质生态净化系统方案优化

为更好地了解景观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利用水动力学一水质模型定性、定量预测分析水体的水动力学特征、全年水质变化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水质维护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工程设计,水动力学一水质耦合分析流程见图2。

根据水动力学一水质模型模拟的水体流态情况、水质时间及空间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儿童公园景观湖水维护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工程,采用了“水下地形改造(清淤)+护坡堤岸改造+生态建设”的优化方案。

2.2项目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图3是儿童公园景观湖水水质生态工程技术路线。

表1是湖泊生态净化系统构建方案具体措施及规模。

2.3入湖污染源整改措施

为有效控制湖区面污染、构建水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在湖岸缓冲带构建透水路面、浅草沟、雨水花园等,减少入湖的面源污染及外界因素对湖区的影响,恢复湖岸水生生态系统。

2.4生态净化系统中物种的选取

水生植物的筛选原则为:对N、P及有机物去除率高、适于污染水体环境生长且种源来源方便。不同植物种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和水体净化效果存在差异,且随生长期而变化,因此要对水质进行充分分析,在不同水域合理选择及搭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之间的协同性,达到生态净化的目的。本项目环湖净化带植物群落配置见表2。

水生动物配置应充分考虑其活动的空间结构和采食对象,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其放养模式(重点考察种类、数量、雌雄比、个体大小、食性、生活习性、放养季节等),提高其生物净化效果。项目中动物种类主要选择鲢鱼、鲤鱼、鳜鱼、罗非鱼、虾、螺蛳及贝类等来延长食物链,完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中营养向可食性动物蛋白转化。

3景观水体生态净化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为便于分析评价该方法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分别在湖区4个不同部位取样化验,对总氮、总磷、氨氮及CODcr等指标进行了考察。

3.1对COD的去除效果

系统对COD指标的去除情况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景观水体经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净化后,CODcr由原水的101mg/L降至8.92mg/L,去除率为91.2%,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

3.2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知,系统对TN、TP及NHd-N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TN由原水的5.69mg/L降至0.276mg/L,去除率为95.1%;TP由原水的0.322mg/L降至0.038mg/L,去除率为88.2%;NH4-N由原水的2.28mg/L降至0.071mg/L,去除率为96.9%。

4结果讨论

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对富营养化的水中各类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cr去除率达到91.12%;TN、TP及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95.1%、88.2%和96.9%。

由微生物治理、水生植物净化和生态系统重建等水质改善与水体修复技术构建起来的景观水体生态自净系统,是一种符合节能低碳的社会建设理念、能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和城市面貌的水质净化技术。

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对于污染负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过其承受能力时不仅会降低水处理效果,还会造成基质的堵塞。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对污染负荷较高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减轻生态系统的处理负荷,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此外,温度的降低也会影响生态净化系统的水质净化效率,因此该系统在冬季的处理能力有所降低。

景观生态系统 篇7

1“天人合一”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战国时的管子就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不管古时还是现代, 都在强调人与自然协调, 人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我国古文化也常云:“人杰地灵”“一人为大, 一大为天”都包含了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 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 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个设计方案, 都需要考虑到:它是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 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遵循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 还是违反自然生态的发展。因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要顺应自然循环规律, 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因地制宜, 而非因“宜”制地。

2“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 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 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而“借”则是指园内歪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着, 园外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 使实现超出园外, 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 古斯凌空的胜景, 绿油油的田野之趣, 都可以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 为我所用。这样, 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 随机因借, 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3“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学意义上讲, 可持续性是为达到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之间的一种平衡, 从而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将可持续的理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 从而扩大景观设计的领域, 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

3.1 和谐统一的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城市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掌握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从而减少人工改造自然的盲目性, 这恰恰也是生态设计的体现;同时要注意把握具体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要尽量避免对原生态的破坏, 充分了解景观设计环境生态特征, 从而尊重环境内其他生物、生态的需求。其次, 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 要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尽量使用绿色能源, 减少污染能源的使用, 而减少环境污染公害。总的来说, 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场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以生态发展为基础, 尊重生态环境, 加强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加强对环境的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提倡和使用。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在利用绿色手段, 考虑自然因素, 营造绿色环境的同时, 表达出环境发展的原始美, 即人类、生物与自然的深沉次和谐美。

3.2 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再生即可认为是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包括减低资源的消耗和推行清洁能源、加大材料回收力度。在生态规划中, 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 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大量应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等, 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再者就是针对改造过的“废料”, 再次加工使用, 塑造新的景观。如城市除了挖方的土源外, 矿渣、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作种植土或人工造山, 避免了矿渣垃圾等废弃物暴露造成空气污染或是塌方的危险。

总而言之, 景观设计当中运用到生态规划的方法, 不仅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特色, 也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梦想:自然景观与人性化设计、生活环境与生命环境、城市发展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中国梦, 是每个人生活的幸福感, 这种生态景观的规划, 本着“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让景观不再是城市中孤立的特定用地, 而是让其消融, 进入千家万户, 依伴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景观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出现了人口、交通、资源、水质、环境、生态等不和谐发展的负面影响, 为解决此类问题,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营造良性的生态循环、美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环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一、“天人合一”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二、“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三、“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昊.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南京理工大学, 2012

景观生态系统 篇8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 (旧约全书) 中, 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美丽的景色。在德语中, “景观” (Landschaft) 本身的含义是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 (T urner, 1987) , 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 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他当时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 或者是科学的新分支, 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过去的生态学主要研究“垂直关系”, 即在一个相对一致均质性的空间内研究植物、动物、大气、水和土壤之间的关系, 而景观生态学的特殊性则在于它注重研究“水平关系”, 即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基于欧洲区域地理学和植被科学研究的传统, Troll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

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研究所的Langer首次对景观生态学做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Zoneveld进一步发展了综合的景观概念。他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把景观作为由相互影响的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来研究。Vink (1983) 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是一个控制系统。因此, 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把土地属性作为客体和变量进行研究, 包括对人类要控制的关键变量的特殊研究。总之, 景观生态学是新一代的生态学, 主要强调异质性, 重视尺度性, 高度综合性。

2 景观生态学分析内涵

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 区域部分的绿地系统规划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态方面的规划与控制;而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则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在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思考同时也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相关规划作整理以确定可用用地。

2.1 绿地斑块

城区景观中一切非线性的绿地, 根据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城区绿地斑块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易接触到的类型, 其功能、规模、布局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有最重要的影响。

2.2 绿地廊道

城区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绿地, 河流两侧自然林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等都可视作绿地廊道。

景观大道是贯通整个景区的客流通道, 是景区物质、能量、信息内外传达的走廊, 而且是营造景区独特的审美意境、引导游客酝酿情绪, 逐渐进入最佳审美境界的导向空间。旅游景区廊道通常有3种类型:区间廊, 指旅游景区与客源地及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方式、路线与通道;区内廊, 指旅游地内部的通道体系;斑内廊, 指斑块之间的联络线, 如景点的参观路线。

引景空间 (prelude space) 是游客从景区以外的空间进入景区之前进行预旅游体验的特定地带, 是旅游空间与非旅游空间之间的缓冲区域 (苏平等, 2001) 。引景空间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 使游客收回思绪, 消除杂念, 渐入佳境, 思想感情乃至身心与主景区的氛围、内涵逐步接轨, 从而融汇到景区的氛围之中。引景空间在功能上与廊道具有同一性, 由于其更多表现为景区与景区外空间之间连接的重要因素, 因此可将其作为区间廊的一种。

2.3 基质

城区景观中的基质是指城区中城市绿地以外的区域, 主要是人工的元素, 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组成。

2.4 其它非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分析工作

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在现状分析的时候应该同时对现有已编制的控规、地块征用批准情况、具备改造可能的地块、相关政策等各方面相关规划、计划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 分析出可能调整为绿地的“准绿地地块”, 为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3 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3.1 优化整合现状斑块

3.1.1 扩大斑块面积

一般来说, 斑块中能量和矿物营养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 大斑块比小斑块拥有更多的动植物和更完整的食物链, 其生态价值也更高。在规划中, 应将相邻的各个小斑块尽量整合为较少数量的大斑块,

例如可以将相邻但相对独立的、现状较分散的自然生态林地规划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生态林地, 扩大斑块面积, 提高生态价值。

3.1.2 优化斑块边界形状

斑块的边界形状一般都不是平滑的, 而是弯曲凹凸的, 具有最小周长面积比的形状 (例如圆形) 不利于能量与物质的交换, 相反周长面积比越大越有利。在规划中, 应尽可能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扩大周长面积比。

理论上, 最佳斑块形状应该具有多种生态学效益, 通常与“太空船”形态类似, 即具有一个近圆形的核心区, 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 (图1) 在规划中, 结合周边用地状况与地块划分, 在易

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 应该有意识的将规划绿地 (绿地斑块) 形状与最佳斑块形状靠拢, 即在核心区域外争加边界长度和边缘突出部分。 (图2)

3.2 拓展和新建生态廊道

3.2.1 拓展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与其能够发挥的功能紧密相关, 根据研究, 12 m是一个关键值, 廊道宽度在3~12 m时, 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廊道宽度大于12 m, 则有内部种开始出现, 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根据研究, 廊道宽度在12~600 m宽度范围内, 其生态学意义可分4级定义。 (见表1)

在规划中, 结合国家相关规范, 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提出以下规划思路。

(1) 城市绿地中沿道路景观绿地、绿地通廊等较窄的绿地廊道应尽量大于12 m; (2) 沿重要交通设施廊道的绿地 (例如铁路、高速公路等防护林地) , 以及次级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 规划应不小于30 m, 尽量大于60 m, 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3) 重要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 以及主要山体廊道, 在非城市规划建成区部分应超过100 m, 并尽可能的拓宽, 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3.2.2 新建生态廊道与踏脚石原理的应用

踏脚石原理简单来说, 即是在斑块间没有廊道或难以靠廊道连接的地方, 加设一行踏脚石 (小斑块) 来增加景观连接度, 并可增加内部种在斑块间的运动。换而言之, 踏脚石原理就是通过连续的小斑块达成廊道的作用。

在旧城区中, 由于建设现状和改造难度的原因, 要想在绿地结构上形成联系各主要斑块的生态廊道往往非常困难, 这种情形下可以有意识将“踏脚石”以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形式布置, 替代廊道的作用, 形成联系度较好的绿地网络结构。

4 结语

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余杭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可以总结出, 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主要应用于以下三方面。

在规划目标上, 区域层次以区域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 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基础上, 建立优化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城区层次上, 通过优化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 (斑块、廊道) 而调整或构建良好的景观生态结构, 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规划分析上, 应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帮助分析, 区域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是较为宏观和大规模的生态因子, 城区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则是由我们平常所及的绿地、道路绿化等因子所组成。

在规划手法上, 区域层次主要着眼于构建宏观的、结构上的景观生态系统;城区层次主要着手于绿地系统的构建和具体斑块、廊道的处理, 例如在绿地斑块、廊道控制上引入景观生态学的佳斑块形状理论、踏脚石原理等应用理论, 优化和创造良好的形态, 增加景观要素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莫倬雄.某山地城市城乡系统规划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11) :15-18.

景观生态系统 篇9

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 需要我们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 “生态”这一概念也开始慢慢渗透到景观设计领域, 在近现代西方景观设计中甚至成为主流。在英语中景观设计有两种定义:表示风景时, 景观设计意味着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表示自然加上人类之和的时候, 它就意味着在一系列经设定的物理和环境参数之内规划出适合人类的栖居之地。这两种定义使我们将景观设计同环境保护、生态联系起来。

另外, A·比埃尔则将景观设计视为“一种思考方式, 一种哲学途径”, 认为是它使规划师、政治家和公众认识到一切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决定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1]。这样, 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就要上升到一个道德伦理高度, 担负起合理规划土地的重大责任。我们从“哲学的途径”来研究生态景观, 就要重新审视其观念的变迁及人们欣赏和处理景观的原因和方法。生态景观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人们应该怎么感受和设计景观”。我这里引用“诗意”这个词来说明问题。所谓“诗2288环境艺术意”就是指一种自由、和谐、理想的审美状态, 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非诗意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批判与警醒, 更是对人类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

一、自然的诗意表达

18世纪开始盛行的欧洲自然式风景园, 是人类自然式诗意表现的开端。设计师们崇尚风景如画般的景色, 提倡在自然中选择最美的片段加以取舍, 去除所有不美的因素。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人类的力量慢慢地强大起来, 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 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控制了西方思想领域, 康德、笛卡尔都成为这种思想的推崇者。另一方面, 随着思想领域的发展, 分离出现了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它提出自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能满足人的利益, 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这提醒了当时自大的人类, 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对自然环境的间接责任。虽然思想的变化并未带来景观设计艺术本位观的改变, 但人们的景观审美品味发生了转变。“云、山和水浑然一色, 海天相接, 在风中颠簸的船只……”, 唤起了人们一种诗意的情感, 告诉我们如何浪漫地感受自然力。

生态学正式创立后, “生态”一词在历史的舞台上频繁出现, 加之19世纪浪漫主义自然观的盛行, 给早期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注入了一股强大推动力。特别是在美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梭罗、国家公园之父缪尔的生态伦理思想影响下, 美国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出崇敬生命、保护荒野, 并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缪尔则是把自然的美学、保存自然遗产的价值和保护自然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19世纪, 正是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 这两位学者的早期生态伦理思想虽未成体系, 但他们力图去阻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言行,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缪尔与奥姆斯特德等人提出了需要保护一些重要景观的思想, 并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约斯迈特公园。在曼哈顿规划之初, 奥姆斯特德又在其核心部位设计了长2英里、宽0.5英里, 举世瞩目的巨大城市绿肺——纽约中央公园。此外, 在19世纪后半叶还出现了将城市公园、公园大道与城市中心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公园系统的思想。设计师查尔斯·艾略特提出在波士顿的闲置土地上建立一个开放空间系统, 征用湿地、陡坡、崎岖山地等无人利用的土地, 规划设计成公园系统。比较著名的是他与奥姆斯特德合作规划的波士顿公园系统, 他们将这些土地设计成了引人入胜、使人留连忘返的休闲娱乐公园。这些景观设计意在重构日渐丧失的城市自然景观系统, 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生态伦理思想的引入, 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

由于美国的景观设计思想的革新和进一步发展, 为了满足各个地区不同自然环境条件的需要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 以西蒙兹、哈普林为代表的设计师们, 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条件的调查研究, 开始设计适合当地环境的本土景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哈普林设计的位于旧金山北部的海滨农庄住宅区。这个设计的重点在于突出表现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模式:不仅要提供住宅, 而且居民和其他人仍然能享受野外粗犷的风景和自然悬崖的地形, 土地不受破坏, 野生资源能够获得保护。在深入研究了土地、地形、风向、自然植物等一系列问题之后, 哈普林提出基本的构想草图和纲要计划, 而建成后的社区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居住地, 土地资源受到良好的保护, 建筑设计也切合自然的环境与地形。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得以延续, 使人们从自然中得到灵感, 为激发人们的行为活动提供一个具有艺术感召力的背景环境。

二、科技的诗意缺失

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在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 并提出了新的确立生态和自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的生态伦理思想——生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 强调自然界万物的“内在价值”和道德权利[2], 反驳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最早以科学形式提出生态伦理思想的史怀泽, 形成“敬畏生命”的生命伦理思想理论;哲学家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呼吁人们以一种谦恭和善良的态度对待土地, 寻求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利奥波德希望这种方式能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

这时, 在景观设计思想领域中形成了一种科学的设计伦理观, 并且开始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设计中, 设计者提倡使用生态因子分析来完成景观设计。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 揭示了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设计方法, 预示着景观设计科技时代的来临。

《设计结合自然》肯定了自然作用对景观的创造性, 强调科学家与设计人员合作的重要性, 并逐步向生态学家先分析问题并提出可行方案, 设计师再开始设计的方向发展。但这样片面强调推崇科学的设计, 弱化了对环境美感的要求, 使设计丧失了艺术的感染力, 很难表达出诗意的境界。与此同时, 在艺术界兴起的大地艺术开拓了设计师的思维, 对人们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如设计师哈格里夫斯从史密森的艺术作品的那未完成的环和开放的螺旋中, 看到了一种新的语言。因而在他的作品烛台角文化公园中, 就有这些自然艺术元素的出现。这时的生态景观不但拥有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 而且更加完善地走向了艺术的回归之路。

三、城市的诗意进化

1962年,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问世, 掀起了民众保护环境运动的浪潮。同时生态伦理也逐步独立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增长等问题日益严重, 居住环境也不断遭到破坏, 环境保护运动愈演愈烈, 人们开始动摇和怀疑人类中心主义是否能为生态保护提供足够的道德支撑。人们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 城市需要诗意的进化。

基于这些方面的担忧, 生态景观在城市的存在作用越来越重要, 生态景观的设计师们面对更现实的课题——如何恢复人类过度利用而且污染严重的废弃地。这种恢复性的设计计划, 需要在改造时充分考虑场地原有特征, 尊重自然生态的进化原则, 不仅要改造自然环境, 还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于是出现了像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样的景观, 它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遗迹, 整个公园基本上是凹凸不平、植被随季节的变化而枯荣。从远处看, 绿色草地上的黑色铁塔轮廓清晰, 鲜明夺目, 以明亮的拼贴画一般的海岸线为背景, 构成了具有人类工业活动寓意的轮廓。这类被称作后工业景观的环境, 是人为了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结果。它们出现和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建筑和景观本身, 上升到一种全新的人类伦理观与生存态度的层面。

从社会主义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 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再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城市, 人类正在一步一步通过自己伦理道德认识的提高, 让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地融合, 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同时让人们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让自然参与设计, 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四、对中国生态景观的诗意启迪

中国的生态伦理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所体现, 例如要做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但中国的生态景观起步较晚, 虽然不乏一些优秀的案例, 但大多数还是没有脱离形式化、口号化的设计。大量使用石材、木材, 声称自己的设计为“生态设计”;在绿化配置中一味地追求“新、奇、异”, 大量使用外来树种, 而不是用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 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为了形象工程给大地覆盖人造水泥“铠甲”, 使每年降雨量三分之二顺着下水道流走, 地下水也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如今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 需要大量公共景观绿地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闲需求, 于是城市中掀起了一股景观环境设计的热潮。对设计师来说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好机遇, 但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设计师肩负着的重大历史使命。所以作为景观设计师, 首先需要形成一种道德伦理上的责任感, 从伦理角度审视要摧毁还是要保留;其次要把设计看作是历史连续性和反射性的符号, 重新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景观的修复、改造和再生过程中贯穿生态伦理思想和环保意识;再次, 设计时也要尽量运用生态的设计手法, 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城市环境和谐发展, 构成安全、健康的城市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红卫.哈格里夫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骆天庆.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J].中国园林, 2000 (3)

[3]张红卫.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中国园林, 2003 (3)

[4]林箐.美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理论家—劳伦斯.哈普林[J].中国园林, 2000 (3)

[5]陈六汀.环境伦理:环境艺术设计新视角[J].装饰, 2001 (1)

[6]张斌.现代哲学、美学影响下的西方景观设计解读[D].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003硕士论文

景观生态系统 篇10

1.1 风景林

风景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 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的总称。通常包含在风景名胜区、城郊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防护林带和城市绿色通道等一定城市地域面积内, 具有较高美学观赏价值, 能够满足人们审美与休憩需求, 并具备相应防护功能于一体, 以乔灌草相结合形成的多树种、多林种、多功能、多层次复合结构配置的植物群落[1]。

1.2 景观生态林

景观生态林是指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外延。景观生态林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 包含多个层次、多样类型、多种功能, 是为城市服务的森林整体, 即具有建设森林的生态景观效果。其视觉外观上除具有一般生态林的绿化效果外, 更注重树种、树形、色彩、层次多样化和协调性, 强化人造森林景观, 形成人与自然、森林与环境、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现代城市森林景观与现代林业融合一体的格局。具有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生态特征, 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参差有致, 林冠起伏, 叶色各异, 季相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2]。

2 厦门市景观生态林的现状

2.1 厦门市景观生态林的对象范畴

参考《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依据厦门城市发展的现状, 市域范围内景观生态林定义为:市区周边的大环境绿地, 包括以自然山水为主体构架的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 插入市区的或与市区相邻的风景林地以及风景区、游乐区等;市域内广阔的自然型绿地, 包括远郊风景区、水源保护区、农业用地、山林地、自然植被区以及空地等。

2.2 厦门风景林地现状

厦门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 原生植被早已绝迹, 代之以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目前, 据对厦门山地植被的群落结构调查表明, 厦门岛内山地植被以台湾相思群落为主,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裸岩石头地或山顶, 主要与针叶树种马尾松混交, 而在山腰上土层较厚与乡土阔叶树种进行混交, 如土蜜树、朴树、榔榆等, 形成相对稳定复杂的群落。在群落植被类型组成有常绿阔叶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常绿针阔混交型3种。岛外林地植被主要由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地灌丛及竹林等植被类型组成。稀树灌丛由稀疏的马尾松、灌丛和草本植物组成, 零散或成片生长的竹林主要是由毛竹组成。因此, 厦门市现在的风景林地具有树种单一, 林相单调, 季相变化少, 观赏树木少, 景观价值低的现状特点。

3 厦门景观生态林建设

3.1 风景林地的规划

厦门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将厦门市风景林地划分为山地风景林和湿地两大类。其中山地风景林又分为郊野游览休闲绿地、城市背景型风景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生态控制区绿地五种类型。

3.2 景观生态林树种选择原则

树种选择是景观生态林构建的最基本工作。景观生态林建设要以山地森林植被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调查研究为基础, 遵循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兼顾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树种选择原则。为了给山地生态风景林营造提供最适树种, 必须选择符合下述条件的树种: (1) 适合本地气候条件; (2) 适合林地立地条件; (3) 适合不同林型生态功能; (4) 生长速度快; (5) 景观效果好; (6) 无公害或病虫害; (7) 对污染及盐碱有一定抗性。

3.3 景观生态林植物配置手法

在景观生态林地树种配置的平面构图上, 应以总体空间协调统一为基础, 追求局部空间的变化和特色, 形成空间变化的序列性。在空间感观上, 通过树种的组合形成不同的群落外观, 来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景观效果。通过多种不同形态植物群落的空间相结合, 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比如, 利用疏密不同的风景林与开敞的草地交错布置, 形成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序列性空间;在空间组织上, 通过分隔、渗透、对比等空间处理手法, 创造变化多姿的空间效果。立面上, 为营造富有韵律感天际线的风景林, 可利用高度不同的植物群落组合, 或冠形不同的树种组合, 结合起伏的地形来达到丰富的立面景观效果[3]。

4 厦门海沧区景观生态林建设实践

4.1 海沧区景观生态林现状

目前海沧区林业用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有林地11.39万亩, 林地中的生态防护林2.88万亩, 经济林5.2万亩, 森林覆盖率39%。现有生态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林分生长和林相景观差异很大, 沿主干道第一重山林相景观总体很差, 到处是开山采石遗留的裸露山体;虽天竺山林场经营区和二重山的森林植被较好, 但生态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 林相景观不尽人意;马尾松劣质林分、疏林地占比例很大, 病虫害严重, 林分生长不稳定, 生态防护效益较差;马尾松林分火灾危险性大。林种结构不合理, 生态防护林占25.3%, 比例明显偏小;经济林占45.5%, 比例明显偏大。海沧立地条件很差, 而经济林向山上无序扩种又疏于管理。生态林遭受严重破坏, 到处是半裸露山体景观, 与海沧区今后发展景致极不协调。

4.2 海沧区景观建设林规划建设

从2004年开始, 海沧区森林通过林分改造和林相建设等途径, 改善景观生态林和生态风景林的比例结构, 改马尾松单一树种劣质林分为多种阔叶树的复层异龄混交林。调整林地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即:蔡尖尾山一太坪山片区、文圃山片区 (西部片区) 、天竺山片区-东孚片区三大功能片区, 以及重点工程林分改造、裸露山体复绿、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布局。将海沧区的华夏文化大观园规划范围内的马尾松林, 实施林相改造, 建成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风景林 (或森林公园) ;建成新阳工业区的岩壁复绿和破碎林相的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蔡尖尾山北坡多为裸露的岩壁石头山复绿;天竺山森林公园、溪头水库周边一重山, 应建成景观生态林和生态风景林, 满足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需求。第一重山以外的集水区, 应建成高质量的水源涵养林[4]。

4.3 海沧区景观生态林树种选择

景观生态林的树种以乔木为主, 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并重。根据景观风景林的类型及立地区特征分类型设计, 以立地条件、景观生态林作为目标主导因子, 选择与之相应的树种。

(1) 山顶、山脊和山坡上部景观生态林树种:木荷、朴树、马占相思、黄连木、杨梅、枫香、铁冬青、五裂槭、土蜜树等。

(2) 山坡中部景观生态林树种:鸡爪槭、木棉、海南蒲桃、团花、铁冬青、蓝花楹、枫香、白背叶、土沉香、杨梅、潺槁树、山乌桕、铁力木等。

(3) 山坡下部景观生态林树种:火力楠、蒲桃、越南盾柱木、双翼豆、孔雀豆、腊肠树、美丽异木棉、凤凰木、蓝花楹、格木、仪花、铁刀木、火焰木、木棉、石栗、尖叶杜英、小叶杜英、小叶榄仁、樟树、阴香、浙江楠、潺槁树、台湾栾树、蝴蝶果、麻楝、青榄、海南红豆、喜树、竹柏、米老排、阿丁枫、非洲楝等。

(4) 水库及谷地水湿地景观生态林树种:墨西哥落羽杉、水翁、水蒲桃、白千层、澳洲白千层、湿地松、沼地棕、水石榕、水杉等。

(5) 林缘、道旁配景树种:火焰木、木棉、鱼木、红木、风铃木、红千层、黄花夹竹桃、凤凰木、朱缨花、非洲夹竹桃、红花油茶、刺桐、台湾栾树、美丽异木棉、高山榕、橡皮树等。

(6) 立地条件较差, 地势险要, 坡度较大的地段, 以低矮花灌木藤本为主。可选树种有双荚槐、红乌桕、杜鹃、三角梅、非洲夹竹桃、迎春、十姐妹、茶花、黄心梅、九里香、澎蜞菊、炮仗花、爬山虎、八角金盘等。

4.4 海沧区景观生态林植物配置手法

(1) 强调品种的丰富多样与协调统一。沿海城市通常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兼顾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树种选择原则。通过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配置, 形成植物群落立体结构, 营造一个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城市景观生态林。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 乔木与灌木混交。并视风景林地具体情况采用块状、带状、行间混交模式, 作为背景林地植物配置的主要模式。

(2) 营造成片自然的森林景观。上层以大乔木为主, 中层配植枝叶密集的小乔木, 下层种植灌木及地被植物, 形成自然的森林美景。以乡土植物为大背景, 点缀色叶植物, 重要的游览线路两侧、景观节点、林缘植开花乔木。依据现状条件、景观类型和赏景距离等因素对景观的要求, 巧妙运用设计手法, 以突出自然美感为原则, 形状与大小可灵活变化与组合。使中、远景充满绿色、粗旷、神秘和层林尽染、富于想象力的格调, 使近景充满自然、和谐、争奇斗艳、赏心悦目的意境。营造“春景秋色”植物景观, 春季繁花、秋季色叶、夏荫浓绿、冬阳落地的季相丰富的城市山林景观。在山间谷地溪流处, 利用小气候, 植桃树、李树、野牡丹、姜科、天南星科等植物, 营造桃花坞山谷溪涧景观色长廊。

5 结语

景观生态林建设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构建风景生态林是未来城市风景林地发展的方向。厦门原有的景观生态林, 马尾松林分占很大比例, 火险等级高、景观林相差。海沧区作为厦门景观生态林改造提升的重点区域,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 部分生态林已满目苍翠、百花争艳、景色怡人, 成为市民理想的休闲健身场所。海沧景观生态林建设, 对于整个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景观设计规划,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缪林海.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2]董建文.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3]黄全能, 蔡邦平, 刘与明.厦门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环流形势场下一篇:开放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