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2024-07-18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精选十篇)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篇1

一、鞍钢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

1. 雄厚的企业实力。鞍山钢铁集团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作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子, 拥有辉煌的历史, 几经沉浮, 在我国冶金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鞍钢通过改革改造, 企业的主体技术装备改变了陈旧落后的面貌, 达到当今国内先进水平, 部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这里可以完整地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时, 鞍钢的厂区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 注重采用环保新工艺、新技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在厂区绿化面积已达到33.2%, 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冶金工厂。

2. 良好的区域旅游业基础。鞍山除了鞍钢工业旅游资源外, 还有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如东北明珠——千山, 亚洲名泉——汤岗子温泉和世界最大的玉佛等。此外, 近些年鞍山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客观上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食、住、行、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

二、鞍钢工业旅游发展概述

“九五”期间, 随着鞍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和鞍钢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 鞍钢工业游专题旅游项目呼之欲出。1998年德国一批游客来鞍山参观鞍钢, 看到鞍钢蒸汽机车极为高兴, 认为鞍钢发展工业游将吸引大批德国游客。1999年, 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工业游的消息对鞍钢领导层产生触动。1998年和1999年, 鞍山市社会各界组织的大中小学生、妇女、军人、老年人集体参观鞍钢的团队络绎不绝, 鞍钢开展工业旅游已成现实。于是, 1999年10月, 鞍钢在征得鞍山旅游主管部门的同意后, 果断做出决策, 成立钢花旅行社 (后为钢星旅行社) , 确定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使鞍钢工业之旅成为现实。

1998年, 开始全力打造“鞍钢工业之旅”旅游品牌。2001年, “鞍钢之旅”工业旅游线路被辽宁省政府、省旅游局授予“辽宁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光荣称号, 2004年, 又以高分入围“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行列。鞍钢工业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独特性, 目前由钢星旅行社独家经营, 已经成为鞍山市五大旅游品牌之一。

目前, “鞍钢工业之旅”拥有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热轧等六条旅游线路, 具体的线路设计如下。一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 (1780机组) ;B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大型厂。半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 (1780机组) ;B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钢星旅行社在这几年的经营中采取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google、baidu等著名搜索引擎都可以搜索到鞍钢工业之旅的相关信息, 可以说鞍钢工业之旅已初见规模, 在省内外小有名气。

三、鞍钢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鞍钢工业旅游目前已经走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但近几年却并没有大的突破, 仍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 如: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配套, 旅游服务功能也不尽完善;游览线路较为单一, 许多新上项目还没有对游客开放;入境游市场没有放开等问题。总结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可以在基础线路中增加一些更有人文气息的行程, 例如记录鞍钢发展历程的小型博物馆, 鞍钢产成品的陈列室, 也可以安排游客在旧厂房亲自参加生产等, 让游客领略鞍钢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和中国鞍钢工业的发展史。还要设计一些能够反映鞍钢特色、小巧精致的旅游纪念品, 供游客购买留念, 而且这也是旅游创收的好方式。

2. 鞍钢工业旅游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仍需加大力度, 可以借助自己在中国冶金业的地位, 利用鞍山钢铁集团的影响,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在开拓旅游市场的过程中, 积极发挥鞍山钢铁集团遍布全国的市场销售网络的作用, 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宣传促销队伍和网络。

3. 鞍钢、玉佛苑、千山风景区和汤岗子温泉代表了鞍山旅游的四大特点, 即宗教文化、工业旅游、玉佛文化和休闲健身, 要想使鞍山的旅游业更有吸引力, 就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钢星旅行社就工业旅游和常规旅游结合已经设计开展了一日游和两日游线路, 但由于“鞍钢工业之旅”是由钢星旅行社独家经营的, 这就使得这种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应该加强鞍山市各旅行社的协作性, 不能因为工业旅游由钢星旅行社经营就放弃了对这一综合线路的开发, 必要时政府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从宏观上促进各旅行社的合作。

4. 从鞍钢工业之旅的前期发展看, 把本地团体旅游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是很成功的, 但是目前这个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工业旅游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扩大目标市场。鞍钢工业之旅下一步应该注意对散客和境外游客市场的开发, 尤其是境外市场, 这才是工业旅游长期、良性发展的巨大动力。

5. 目前鞍钢工业之旅的游客专用通道还不够完善, 应建设先进完备的游客接待中心, 在必要线路上增设高档公共卫生间,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摘要: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已被列入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在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开展工业旅游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鞍钢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及其发展概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工业旅游,鞍钢,优势,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蕾蕾: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J].人文地理, 2003, (6) [1]李蕾蕾: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J].人文地理, 2003, (6)

[2]冯颖李悦铮.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4) [2]冯颖李悦铮.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4)

天津工业旅游发展分析 篇2

工业旅游不是“工业”与“旅游”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渗透到旅游的诸多要素中,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旅游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当工业与旅游业发展较成熟时,工业旅游才会应运而生。天津作为一个传统老工业城市,近几年来随着整个城市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向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天津,天津的工业旅游逐步发展起来。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1.企业自发组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到中国工业企业参观的对象大多是官方和业界人士,严格来讲这种形式的参观接待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工业旅游。我国真正的工业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对外开放了卡车生产线、红旗轿车生产线、捷达轿车生产线及汽车研究所样车陈列室。北京三元、燕山石化、燕京啤酒等企业纷纷对游人开放,国内其他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工业旅游项目。

2.政府规范管理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农业旅游这一项目,到2004年3月底,全国340多个企业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报验收的要求。在汇总和审议验收结果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在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诸多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通过政府的规范管理,促进工业旅游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我国工业旅游发展规律分析

以国家旅游局审核批准的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的工业旅游点在地域分布上与工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即在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较快。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03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经济发展强劲的浙江省11家企业入选,数量为全国之最。传统工业重省河南省10家企业入选,位居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吉林省分别有9家和8家企业入选,位居第三和第四,山东与广东、安徽均为6家,并列第五,上述6省共有56家企业入选,占全部示范点的50%以上,而经济基础较弱的西部地区则寥寥无几。

2.从行业分布来看。在103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当中,入选的大都是行业领先者,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酿造类企业最多有18家,其次是汽车、机车、船舶、飞机制造类和水力、发电类,均为12家,石油、煤炭、矿物开采类8家,陶瓷类、医药类、电器类和钢铁制造类各7家,食品饮料类、工艺品类各6家,服装、鞋帽、纺织品类4家,日用品类3家,烟草类、港口类各2家,其他2家。

由以上数据对比,可看出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往往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企业所在城市自身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工业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自身往往已经成为旅游城市。(2)企业本身有品牌,有知名度。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么是高科技类产品(如卫星发射基地、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要么是公众所关心的、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化产品(啤酒、汽车等),能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介于二者中间的生产企业则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3)企业开展工业旅游与产品生产不发生冲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大或者开展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进行宣传,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如青岛啤酒)。

三、天津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旅游发展与天津城市工业发展不协调。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均诞生在天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生物工程、电子仪表等现代高科技产业落户天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冶金、医药、纺织、机械等行业为主,150多个工业门类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群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然而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命名的103家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天津仅有一家(天津天士力集团)。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批复的77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天津无一家入选。截止到2008年,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00多家,天津仅有6家,甚至落后于部分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

2.对工业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工业企业明显存在计划经济的意识痕迹,侧重政务接待和商务接待,对大众客源市场重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客上门,不利于新兴工业旅游的发展。

3.工业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参与性不强。目前工业旅游的产品内容大多局限在对现有厂房“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与游览,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游客参与性的旅游活动,难以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游客体验不到应有的乐趣。

4.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工业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其一,从业人员基本是工业企业分流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旅游专业学习或必要的岗位培训,也不具备旅游行业的从业背景,总体上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较低。其二,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游客游览的心理需求,忽视游客参与和娱乐的需求。其三,在景点的选择组合、路线的组织等方面没有专门的规划,完全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考虑,认为旅游活动是“副业”,不能影响正业,因此存在不科学的地方。

5.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滨海新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滨海工业游目前正呈明显的升温趋势。跨国企业在滨海新区形成的聚集效应,构成了其优越的工业旅游资源。此外,为满足和适应旅游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滨海新区旅游环境及服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塘沽有涉外宾馆约20家,星级宾馆约10家;旅行社约15家;海上旅游船50多艘。另外,大港区还被确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

天津工业旅游发展分析(上)正文目录

工业旅游不是“工业”与“旅游”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渗透到旅游的诸多要素中,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旅游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当工业与旅游业发展较成熟时,工业旅游才会应运而生。天津作为一个传统老工业城市,近几年来随着整个城市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向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天津,天津的工业旅游逐步发展起来。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1.企业自发组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到中国工业企业参观的对象大多是官方和业界人士,严格来讲这种形式的参观接待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工业旅游。我国真正的工业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对外开放了卡车生产线、红旗轿车生产线、捷达轿车生产线及汽车研究所样车陈列室。北京三元、燕山石化、燕京啤酒等企业纷纷对游人开放,国内其他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工业旅游项目。

2.政府规范管理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农业旅游这一项目,到2004年3月底,全国340多个企业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报验收的要求。在汇总和审议验收结果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在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诸多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通过政府的规范管理,促进工业旅游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我国工业旅游发展规律分析

以国家旅游局审核批准的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的工业旅游点在地域分布上与工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即在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较快。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03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经济发展强劲的浙江省11家企业入选,数量为全国之最。传统工业重省河南省10家企业入选,位居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吉林省分别有9家和8家企业入选,位居第三和第四,山东与广东、安徽均为6家,并列第五,上述6省共有56家企业入选,占全部示范点的50%以上,而经济基础较弱的西部地区则寥寥无几。

2.从行业分布来看。在103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当中,入选的大都是行业领先者,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酿造类企业最多有18家,其次是汽车、机车、船舶、飞机制造类和水力、发电类,均为12家,石油、煤炭、矿物开采类8家,陶瓷类、医药类、电器类和钢铁制造类各7家,食品饮料类、工艺品类各6家,服装、鞋帽、纺织品类4家,日用品类3家,烟草类、港口类各2家,其他2家。

由以上数据对比,可看出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往往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企业所在城市自身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工业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自身往往已经成为旅游城市。(2)企业本身有品牌,有知名度。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么是高科技类产品(如卫星发射基地、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要么是公众所关心的、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化产品(啤酒、汽车等),能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介于二者中间的生产企业则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3)企业开展工业旅游与产品生产不发生冲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大或者开展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进行宣传,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如青岛啤酒)。

三、天津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旅游发展与天津城市工业发展不协调。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均诞生在天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生物工程、电子仪表等现代高科技产业落户天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冶金、医药、纺织、机械等行业为主,150多个工业门类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群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然而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命名的103家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天津仅有一家(天津天士力集团)。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批复的77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天津无一家入选。截止到2008年,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00多家,天津仅有6家,甚至落后于部分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

2.对工业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工业企业明显存在计划经济的意识痕迹,侧重政务接待和商务接待,对大众客源市场重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客上门,不利于新兴工业旅游的发展。

3.工业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参与性不强。目前工业旅游的产品内容大多局限在对现有厂房“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与游览,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游客参与性的旅游活动,难以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游客体验不到应有的乐趣。

4.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工业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其一,从业人员基本是工业企业分流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旅游专业学习或必要的岗位培训,也不具备旅游行业的从业背景,总体上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较低。其二,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游客游览的心理需求,忽视游客参与和娱乐的需求。其三,在景点的选择组合、路线的组织等方面没有专门的规划,完全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考虑,认为旅游活动是“副业”,不能影响正业,因此存在不科学的地方。

5.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滨海新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滨海工业游目前正呈明显的升温趋势。跨国企业在滨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公共管理;可持续

由于城市生态旅游对促进当地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即所谓的绿色GDP,和社会的社会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对促进公共物品的均等化以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具重要作用。所以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和发展。

一、目前昆明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状况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昆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轻、重工业比为44.6:55.4,去年重工业的发展快于轻工业6.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950户,全年净增了61户;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01户,比2007年增加24户,在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等方面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八成,虽然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一个城市最宝贵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主要是靠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旅游型昆明城市目前发展状况

自从在1999年昆明举办世博会后,整个云南省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以省会城市昆明为龙头的城市,定位清晰,着眼未来发展的战略考量,大力做强做大旅游业的发展,并由此推动了一系列副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兴盛、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环境得到了改善与可持续、民族风情手工艺品等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目前昆明一個5A级景区石林以及多个著名的景区,如翠湖、金殿,昆明动物园、云南民族村,以及云贵高原上的明珠—滇池等组成了旅游组团,让游客目不暇接,据昆明相关旅游管理部门统计,2010年来昆旅游总人数1543.8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海外来昆旅游人数36.8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1507.07万人次,分别增长6.1%和8.1%。由此可见,旅游业不仅给昆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与繁荣,同事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产品的发展,而最重要的是给昆明的环境带来可持续的发展,符合当今的生态理念发展,不仅仅是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在没有损害后代人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种旅游规章制度,使旅游产业更加的可持续,也给后代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昆明城市化发展与生态旅游业的矛盾现状

(一)旅游业逐渐被城市化压缩与侵蚀。主要表现在当地官员强烈的极端的政绩观的驱动下,拍拍脑袋就决策的任性下,大兴土木,不断的发展大都市圈,往瓶颈的城市外延不断的扩张,如昆明提出要建立环滇池城市带,给滇池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二)对旅游业的发展转型认识不到位,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认为旅游仅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副产品,对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还是工业化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旅游业的发展被忽视甚至停滞的发展,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应让位于大工业的昂首阔步的发展。

(三)没有建立起旅游业与工业发展的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独立于外面世界的个体,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必然就导致一个城市的发展杂乱无序,弱化了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定位不清,无序发展,所以就会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四、城市化发展与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合理的布局城市产业群,和规划好城市空间结构。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上,面对旅游业的发展,要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使其产生的外部效应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不应以牺牲一座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城一片,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管理者,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考量,做到例外工作原理,比如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民众的意愿和汲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管理。

(二)吸收借鉴外国优秀经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层次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产品,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因地制宜的打造休闲、度假、避暑、避寒的世界级产品,要着眼于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生活平台和附加值转变。“这个附加值就是云南的清风、明月、气候和婀娜多姿的风情。使旅游业呈多样化的发展,提高一座城市的整体吸引力。

(三)守住城市工业用地的底线,确保生态与环境确实得到保护,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城市工业化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加强沟通,而不是权力部门化,提高信息沟通方便度,如昆明市在1998年就发布了《昆明市旅游业监察条例》主要是为了加强昆明市旅游业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条例》和《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有关旅游业的法规规章。有力的促进了昆明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总之,就像国家主席习近平如是说也;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得真的是那么的娓娓道来,让人眼前一亮,好像找到了一座城市发展的指路灯,认识到生态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生态旅游破坏的不可恢复性。因此,城市工业化发展一定要和生态旅游相互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理念才是大道至简。(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1998年1月

[2]李丹:风景名胜区警惕建设性破坏,《光明日报》,1999年1月19日

[3]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105-108.

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篇4

一、工业旅游产业概念的理解

1、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 有关认识主要来自于1990年代末期大众传媒关于工厂观光或工业旅游的新闻报道。国内学者对工业旅游概念尚无统一意见, 有的从顾客需求角度给出、有的从工业旅游产品供给角度给出、还有学者从工业旅游的目的、内容等角度来定义。王宝恒认为工业旅游比仅仅是旅游产品, 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独特的工业企业活动, 并由游客将处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两者相联系, 给出了工业旅游的定义: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 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 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 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 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工业生产旅游是企业一项专业活动, 主要由企业或政府主导, 以企业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经验、生产成本等为吸引物, 意在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从发展阶段上来看工业生产旅游表现为三个层次:流程型浏览、互动性参与、主题型体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主体主要是政府 (以欧洲国家为代表) 和大财团、地方公共咨询部门 (以美国为代表) , 主要以工业遗迹为主要吸引物, 意在保护工业遗产, 主要表现为地区工业博物馆、创意产业园、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主要是国外) 等形式。

2、工业旅游产业。

工业旅游产业是一个地域上分散的产业, 但产业内企业个体表现出了现实的垄断属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应国家产业布局要求, 工业旅游存在地域垄断;二是对开展工业旅游的工业企业来说, 一旦行业领先者开展工业旅游, 容易形成特殊的行业垄断。

工业旅游既是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价值链向两端延伸的结果, 又是旅游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 西方发达国家将工业旅游产业称之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工业旅游产业就是提供工业旅游这一服务性产品的企业集合。

二、工业旅游产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关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工业旅游不同与旅游产业内的一般的观光旅游, 具有依附性, 知识性, 多重效益性和重游率低的特点 (戴道平, (2002) 。因此, 开发工业资源, 不能一味按照传统旅游资源对待, 必须考虑工业旅游资源特性、特定区域条件、工业企业所具有的行业特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开发原则和模式。

(1) 从工业旅游发展阶段出发探索开发工业旅游资源。曲薇薇、黄安民提出了工业旅游发展在时间上的三个层次, 并结合不同的工业企业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旅游开发建议。认为从发展阶段上来看工业旅游表现为三个层次:流程性浏览、互动性参与、主题性体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和所处行业不同的特点, 在开发工业旅游时从三个层次上做出适合的选择 (曲薇薇、黄安民2003)

(2) 针对特定城市或产业来探讨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具有动态性、易达性、科学性、地域性和多效性五大特点, 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有都市综合型工业旅游、特色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名胜旅游区的工业旅游三种模式 (李娜娜, 王乘云2009) 从工业旅游产品模式的理论认识研究出发, 对中国各工业旅游示范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和抽象化研究, 结合城市资源特点和工业企业所处行业特点, 提出了目前中古工业旅游开发的十种模式, 并对每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发展特点的归纳和案例的举例分析。另外, 曾艳 (2008) 、杨振 (2009) 、方卿 (2006) 、杨凌 (2007) 等分别针对老工业基地、内蒙古、重庆、安徽省、泛珠三角地区的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探讨, 就如何开发和壮大工业旅游提出了自己分观点。

2、关于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对工业旅游产业概念进行界定的文献稀少, 应月芳认为工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提出工业旅游产业化是指工业的开发和旅游紧密的结合起来, 工业充分考虑到为旅游服务, 并从中获得利益。

在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时, 我国学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目前工业旅游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社会效益大而本身经济效益小, 因而在建议中大都提到了应该注重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问题:戴道平 (2002) 和应月芳 (2002) 提及工业旅游能扩展企业销售、应该为企业创收, 任宣羽 (2007) 对工业旅游经济效益进行探究。曲薇薇、黄安民 (2003) 分析了上海宝钢集团工业旅游现状, 得到了1997-2001年宝钢工业旅游利润率, 得出了工业旅游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但他们没有对比其他工业企业工业旅游利润情况, 而且缺乏行业数据。

3、关于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的研究。

法国是工业旅游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50年代, 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们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 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 一些厂家开始收取一定的费用, 逐步演化为工业旅游项目, 这是普遍认同的工业旅游起源说法。目前, 以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法国汽车工业企业, 成为法国吸引旅游者人数最多的工业旅游项目, 每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英国是世界工业旅游的先驱国家, 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目前不仅许多工业革命时代的企业和生产资料 (如蒸汽机等) 已成为人们参观的对象, 而且一些现代的工业企业也越来越收到了游客的喜爱。美国现代工业及其国际型企业的旅游开发也是很有代表性, 如在汽车制造、钢铁制造、集装箱运输与石油炼化等领域。在美国, 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有在规定时间向公众开放的制度, 许多著名的企业成为旅游胜地。华盛顿的美国国家造币厂, 每日吸引游人成千上万, 游客不仅可在此了解造币的历史、钱币的生产过程, 以及钱币的真假鉴别, 而且还能带走一张刚印刷纸出来经过特殊处理无法流通的纪念钞票。休斯顿的宇航中心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三、工业旅游产业的主要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在于研究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 而定量分析则是量化事物之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定性来研究我国的工业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周期, 而又结合四批共345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情况进行量化研究, 探讨我国工业旅游的区域集中程度、空间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产业绩效。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实证分析发事研究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则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在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时, 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在讨论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政策设计时, 通过规范研究来探讨其发展路径。

3、产业组织与战略分析相结合。

本文以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结合旅游业的特点, 综合运用竞争战略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分析方法, 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

四、工业旅游产业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1、综上所述, 虽然工业旅游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 但是国内学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相对落后, 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部分文献在探讨工业旅游发展时, 隐约涉及了工业旅游产业的问题, 并没有对工业旅游产业的组织形式和绩效等进行探讨。本文把握两条主线:一是纵向上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探讨工业旅游产业所处的产业发展周期及阶段性特征, 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二是横向上对截面时间点上工业旅游现有的产业组织进行分析来论述我国工业旅游的组织发展和优化。最后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梳理, 之处研究不足之处并对工业旅游产业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2、本文首次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工业旅游新兴产业进行分析, 并提出优化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相关建议。以产业的成长发育理论为基础, 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形成方式、发展阶段和成长路径进行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介入点, 详述了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最终提出了优化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建议。

3、本文运用但不局限与产业组织的分析, 融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组织分析之中, 从产业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角度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研究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对工业旅游产业形成、工业旅游产业SCP分析上具有创新性的贡献, 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提出的政策建议具可课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宝恒, 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2]、王宝恒, 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及风险提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

[3]、曲薇薇, 黄安民.工业旅游时空开发层次分析[J].资源.产业, 2003, (03)

[4]、李娜娜, 王乘云.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9, (01)

[5]、曾艳, 泛珠三角工业旅游合作的构想[J].商场现代化, 2008, (10)

[6]、杨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报会科学版) , 2009, (01)

[7]、方卿.论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J].出版科学, 2006年04期

[8]、应月芳, 论工业产业旅游[J].北方经贸, 2002, (02)

浅析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篇5

[关键词] 工业旅游 企业发展 积极作用

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以工厂厂区风貌、工业生产过程、工人工作场景、先进管理方法为旅游吸引物,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从而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旅游形式。工业旅游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洲,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相当成熟,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生意非常红火。我国工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前景非常看好,一些有远见的大企业陆续启动了工业旅游项目。四川长虹集团公司率先利用其电器生产流水线,开发了工业旅游产品。随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大型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等,也纷纷加入到工业旅游的行列。

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加以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开展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工业旅游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众多知名大企业陆续进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收入:一是从开展产品直销,扩大主营产品销量中获得收入;二是从门票、纪念品销售中获得收入;三是可以从饮食、住宿、娱乐、交通、购物等服务环节获得收入。法国雪铁龙公司、美国造币厂、德国奔驰公司都利用工业旅游为自己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宝钢、一汽、海尔也依靠工业旅游的开展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工业旅游能够提高企业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就是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效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客观价值,可以由产品的功能、耐用度、技术含量等指标来衡量;二是产品的主观价值,这是由顾客主观判断的,主要来自于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对产品和企业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高预期、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可等方面。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有助于紧跟市场发展趋向,不断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完善售前和售后服务,从而使产品的适用性更强,客观价值更高。同时,在工业旅游过程中,企业通过对顾客的各种感官刺激,提高了企业和产品形象,增强了顾客购买信心,减少了顾客购买成本,降低了购买风险,缩短了顾客接受企业产品创新的周期,产品的主观价值相应得到提高。

3.工业旅游有利于树立和展示企业形象。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是封闭式的,由于顾客不参与生产过程,所以对企业的了解不多,感觉神秘而生硬,有很大的距离感。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向游客展示企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内涵丰富的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与企业亲密接触的平台,使游客近距离地深入了解企业,对企业有了正面的认知,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为企业做了不花钱的广告,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企业亲和力。尤其是当消费者对企业有不正确或负面印象时,如何树立企业的市场形象,光靠干巴巴的文字、生硬的广告宣传往往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而开展工业旅游,顾客通过直观的感受,在亲身体验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企业有新的认识,全新的企业形象逐渐就树立起来。

4.工业旅游有利于稳定和培育客户。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前,都希望看看这件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整个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这种需求是潜在的。开展工业旅游就是对这种潜在需求的满足。游客在参观游览工业企业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对整个生产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对企业有了全新的感受,产生信任感,增加了认可度,逐渐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通过这些客户的宣传作用,又可以引来了一批感兴趣的客户。更为重要的是前来参观的小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企业未来的客户,从小培养他们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企业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未来市场。另外,企业通过工业旅游可以接触到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通过与游客的交谈、或设置留言薄、意见箱、问卷调查等方式直接了解游客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和进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5.工业旅游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向游客展示企业先进的管理、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开放的车间、透明的生产和现代化的流水线,因此这些企业往往会不断吸收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美化厂区和生产车间,改善生产条件,创造和谐的生产环境。很难想象一个管理落后、生产秩序混乱、厂区破旧的企业能够开展工业旅游,即使勉强开展也难以为继。此外,由于企业的生产流程都是透明的,使得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要经常暴露在前来参观的游客面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游客对企业形象的认知,这就形成一种压力和挑战,使得员工必须时刻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这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篇6

工业旅游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加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2001年,《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的出台开启了发展工业旅游的序幕。2004年,青岛啤酒厂工业旅游项目成为首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主要分为工业遗产游和现代工业游,其中现代工业游根据生产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性工业产品和消费性工业产品。生产性工业产品如机床、鼓风机、重工等企业的产品,这类产品多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再生产,远离生活领域,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较远。而消费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日用品等,这些工业产品是直接消费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众旅游吸引力更高。

1. 工业遗产类。

2006年4月18日,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共识文件。此后,国家文物局发出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迄止2006年5月25日,我国共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2358项,其中包括工业遗产171项。

2. 生产性工业产品类。

生产性产品类的工业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以参观企业历史展览和生产线为主,仅限于团体预约参观,接待规模有限,尚未面向大众游客开放。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宝钢集团开发的工业旅游产品。

3. 消费性工业产品类。

消费性工业产品指是直接消费产品,如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等,这些产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普通民众所熟悉,大众旅游吸引力较高,此类工业旅游开发的市场基础较好。我国2004年至2007年评选出的345个工业旅游示范点中,食品、饮料类企业最多,达52家。

二、工业旅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工业旅游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强的特点,通常娱乐性较弱,不同于休闲、度假等大众旅游产品,而是属于小众的缝隙市场(利基市场),特别是生产性工业产品,远离日常消费领域,兴趣群体较少,市场容量有限。工业旅游吸引力通常局限在省际、市际等较小尺度的区域内,吸引力半径范围较小,多吸引本地游客、一日游或周末短途旅游者。正因为工业旅游吸引力的特殊性,缺乏大众市场,产品又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并不成功。

1. 工业遗产类。

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距今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因此工业遗产的价值往往被人忽视和扭曲。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城市现代化的片面理解,导致“大拆大建”,一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工业建筑群都被彻底拆除。工业遗产的历史延续性和地域完整性难以得到有效体现,特别是与工业社区的联系非常松散,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上都是割裂的。原有老工业区里保留的工业建筑遗迹所代表的工业文化,成为商业文化包围中的“孤岛”。工业遗产因为体量和占地面积较大,保护资金需要巨大投入。目前多为政府的社会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保护资金缺口较大。此外,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对GDP增长的带动,导致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对房地产开发的利益追逐,使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被夷为平地,工业设备设施被拆毁。

2. 消费性工业产品类。

消费性工业产品类主要为食品类和汽车类,主要活动为参观企业博物馆展览、参观生产线、品尝产品等,产品设计是纯粹的供给导向,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工业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体验虽较生产性工业产品类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参观时间短、参与性差、旅游体验粗浅等问题。一些工业旅游点仍处于较为初级的“走马观花”观光型旅游产品阶段,游客仅停留一到两个小时,对所参观的项目印象不深,难以对企业的生产流程有深入了解,更无法体会企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内涵。

3. 生产性工业产品类。

从供给角度分析,生产性工业产品类的资源依托主要为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此类企业中旅游处于非常次要的位置,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主题,企业对于旅游的观念认识非常局限,缺乏发展动力。另外,生产条件对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旅游的障碍。而从需求角度分析,此类工业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容量有限。

三、工业旅游发展策略

1. 工业遗产类

(1)创新再利用形式。

针对工业旅游吸引力具有小尺度范围的特点,应将工业旅游资源与休闲相结合,将工业遗产地进行再利用。工业遗存,可以建立高科技园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现代博物馆、文化中心、公园,甚至可以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但是,再利用过程中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博物馆,而应广义地理解为集展示、休闲、商务、娱乐为一体的生活生态博物馆。如中山的岐江公园、广州的信义会馆、太古仓码头、白鹅潭滨水游憩区等,都是以工业遗产为依托,在保留地方特色和工业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了充满创意性和实用性的新功能。

(2)通过展示和解说提升旅游体验。

解说是一种服务,并不是单纯的教育过程与信息传递;解说员应提供更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以提升听众的游憩体验;解说试图帮助人们了解造访地的文化和特性,培养欣赏的能力,进而激励人们产生对遗产保存、资源保育及环境保护的承诺。在工业旅游开发中,应结合科技手段,提高参与性和娱乐性,营造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氛围。如德国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多采用全息影像、触摸屏、投影等方式,再现当年工业生产场景,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能够使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饱满、深刻。

(3)保障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渠道。

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投入大而产出慢,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如果工业旅游开展后效益良好,政府可以考虑制定相应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2. 消费性工业产品类。

消费性工业产品类企业面向大众市场,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客户忠诚度、挖掘潜在客户。但工业旅游产品目前主要停留在单纯的观光层面,即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游”,对其他要素的利用不足,导致游客在工业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1—2小时,缺少亲身的参与,对企业和工业文化难以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应丰富工业旅游产品的内容,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将工业生产和旅游消费的链条连接起来,增加旅游收益和产品附加值。

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可以参考广东和上海等城市的做法,建立专业的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促成了上海八号桥、杨浦创智产业园区等多个新型工业旅游景点的建设,把宝钢集团、上海大众公司、洋山深水港大桥等闪光的“点”连结起来,通过工业旅游年票等形式串联成各有侧重的组合线路。工业旅游促进中心负责制定工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整合工业旅游资源,接待方式分政府、企事业单位、旅行社和散客等形式,国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分开统计。收入情况主要监测门票收入、旅游纪念品收入和旅游带动收入三项。建立数据库和动态信息系统,加速信息化进程。

3. 生产性工业产品类。

生产性工业产品比较特殊,生产条件存在制约,存在对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同时缺乏大众市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容量有限。在此情况下,应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争取使工业旅游成为企业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建立企业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是此类企业开展工业旅游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第一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6-19.

[2]马宁.工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及其开发模式与策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3]俞孔坚,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8:12-15.

[4]彭芳.我国工业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篇7

(一)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工业遗产是指, 兴起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继工业革命之后的, 具有科研价值、艺术审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利用价值的工业遗存。广义的工业遗产是指具有科研价值、艺术审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利用价值的, 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技能、工艺流程、大型工程遗址、冶炼遗址、古代资源开采等可以体现出人类文明进步的遗存。

(二) 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遗产旅游就是以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具有体验性、趣味性、教育性、知识性的, 可以满足旅游者感受工业历史的心理需求的新型旅游。这不仅是工业旅游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广义上的文化旅游, 是再利用与保护工业遗产资源的有效方式。

二、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政府缺乏高度重视, 公众参与度比较低。

我国在工业遗产上的保护还只是出于初始时期, 人们还不能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在短时间中, 再利用与保护工业遗产得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明显, 因此难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再加上相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重远轻近的观念, 导致我国很多工业遗产遭到拆迁, 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牺牲品。而在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 通常是由设计师与政府来决定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 公众参与度低, 缺少完善的社会参与体系。

(二) 资源缺乏整合, 资金融通渠道较窄。

我国的工业遗产资源不仅种类丰富, 同时涉及范围也非常广。但是, 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方面, 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各个城市在利益的视角下, 结合自己的经济目标与地理位置, 各自规划, 各自开发, 最终造成了城市之间的不良竞争, 形成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效率不高以及开发质量较低等问题。当前, 我国的社会融资系统尚不能对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引进的渠道过于狭窄, 通常是各级政府与国家的财政系统来划拨资金支持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当前的资金不能满足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进度、规模以及范围的需求, 导致旅游项目与服务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 开发模式单一, 产品缺乏特色。

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在开发过程中, 过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 使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缺少一定的导向性, 在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中不能充分挖掘出地方特色文化, 最终导致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单一, 产品缺乏特色, 同质化现象严重, 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

三、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政府主导, 提倡公众参与。

1. 对工业遗产实施全面普查。

政府应该将与工业遗产开发相关的组织部门进行完善, 建立工业遗产评定及普查机构, 对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进行实地调查, 对选择具有明显特色的、独具历史代表性的工业遗产进行拍照、记录, 进行等级划分, 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

2. 提供财力支持。

在地区发展的财政体系中纳入工业遗产开发费用, 并且保证资金的落实到位;对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成立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基金协会, 吸收多方面的资金, 用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3. 提倡公众参与。

一是开展各种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活动, 例如开展与工业遗产相关的知识竞猜、竞答活动, 排演各种与工业革命、工业历史、工人事迹等相关的情景剧、小品等。二是将工业遗产相关知识融入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 同时由学校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工业遗产。三是在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过程中、在工业遗产旅游信息的搜集过程中, 引导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献计献策, 建立有效的社会公众监督评价机制与公众参与体制。

(二) 加强政府引导, 开展区域一体化合作。

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相关的各个政府部门应加强沟通, 统一组织规划形成各个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协会, 由各个省市的代表来构成会员结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统一规划要由各个政府部门负责编制, 并要设立单独的监管规划落实情况的部门;对于规划中涉及的各项管理条例与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家法律进行合适的完善, 要落实部门责任制度, 规避开发中的管理不到位、产品缺少独特性、资源浪费、规划无序的问题, 实现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市场共建、联合开发的顺利开展。我国的工业遗产种类非常丰富, 并且遍布全国各地,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具有各自的特点,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形成独特的开发之路, 就要形成区域联动效应。我国的各个省市不仅内部要突破区域限制, 同时在省市城市之间也要有效联合, 在历史文化的引导下, 依托于各个城市的工业遗产资源, 做好工业遗产旅游跨区域的统一规划开发, 并要充分呈现出开发地区的特点, 严防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重复性、无序性的开发。

(三) 丰富开发模式。

工业博物馆模式是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特色与创意不明显。工业遗产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内涵, 要善于挖掘其潜在的灵魂, 这就需要在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之前, 对当地的内部属性、区位条件、气候特征、历史文脉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掌握, 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社会文化与自然资源特性, 实现开发的整体性、完整性。最后通过整体的评价与感受, 选择适合当地的开发模式。

1. 建立景观公园。

对于占地面积非常大的、依托于城市存在的工业旧址, 由于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可以通过景观公园的方式进行开发。在这方面可以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对于开发地区的标志性景观、植被、水体、地貌以及建筑造型等多方面元素进行综合考虑, 来促进改造的成功。

2. 打造与购物相结合的商业区。

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中尚没有非常成功的与购物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对于比较集中并且位于市中心的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与城市建设统筹进行, 在保留工业遗产旧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例如, 根据区位分布、建筑风格与仓库大小等特征, 改建成影视中心、咖啡馆、酒吧或者商店等现代购物、休闲、娱乐场所, 并经过一定的规划统一, 形成休闲娱乐场所、美食街或者商业街。

3. 开发创意产业园。

工业遗产建筑通常规模比较大, 占地面积也很大, 建筑的外表通常用简单、大气的方式来修饰, 内部结构规整、空间较大, 同时也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工业文化, 这些有利的因素都可以作为设计者的创作素材, 可以开拓的空间非常大, 利于开发创意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唐璐.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开发 (IH-TCD) 模式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 2013

[2]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D].湘潭大学, 2006

[3]崔向东, 于富业.阜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名城, 2011, 4

[4]武红艳.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 2010, 3

[5]戚红年, 曹荣林, 赵宏伟, 时成九.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0, 9

[6]尹文娟.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24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篇8

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两方面,其中前者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涉及到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对区域振兴的影响、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工业遗产公园游客受益和经历分析等[2]。我国工业旅游兴起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工厂旅游方面,包括工厂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开发条件、项目设计、开发模式和对策建议等[3]。纵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产业融合角度研究工业旅游的文献较少。工业旅游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入研究工业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机理、过程和模式,才能把握工业旅游的本质,促进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旅游的内涵及产业融合特征

(一)工业旅游的内涵

目前,对工业旅游的内涵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基于供给的角度,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4];二是基于需求的角度,如阎友兵把工业旅游看成是“了解某些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5],张利华则从体验需求角度提出工业旅游“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让游客在时间的流逝中享受体验”,从而实现“工业旅游非凡的教育意义”[6];三是基于综合的角度,如王宝恒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7]。

比较而言,笔者更赞同王宝恒的定义,因为工业旅游源起于市场需求,是人们需求观的发展拓展了旅游资源的范畴,使工业资源成为了旅游资源,并通过二次开发转化为工业旅游产品,再与旅游市场实现对接。这种对接表面上是资源和市场的对接,但在深层次上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对接。这种定义凸显了工业旅游产业融合的属性。

(二)工业旅游的产业融合特征

工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一种现象,体现出产业融合的自身特征:

首先,工业旅游是一种需求型融合。工业旅游与传统的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产业融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以需求拉动为主动力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属于一种需求型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原来仅作为工业生产的工厂进入了旅游者的视野,他们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更是对里面的情况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种求知、求新和求奇的心理需求推开了工业企业的大门,在利益的驱动下工业主动向旅游业“示爱”,两者的融合即在“两情相悦”的条件下产生。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它改变了工业企业单一的产品输出方式,提升了工业的综合价值,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提高和享受的需要。

其次,工业旅游是一种延伸型融合。厉无畏把产业融合分为三类: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8]。工业旅游属于其中的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通过产业延伸赋予原有产业新的价值功能,使其竞争力更强,形成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在融合前,工业企业的职能仅限于生产工业产品,其价值链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等几个环节,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各个环节的增值。随着工业资源被纳入旅游业的范畴,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工业企业会对原有价值链进行解构以向旅游业延伸,工业旅游以一种新业态的方式成为了旅游业的一部分,工业企业有了新的利润来源,新的价值链体系得以重构。

再者,工业旅游是一种扩展型融合。按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可划分为吸收型融合和扩展型融合。前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产业,原有产业被吸收到共同的产业中。吸收型融合则相反,它是在产业的交叉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而原有产业仍独立存在。按照这种解释,工业旅游属于扩展型融合,因为工业旅游作为工业企业的一种附加功能,它不改变工业企业的产业隶属性质,工业和旅游业的边界仍然存在,旅游只是工业资源功能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处理好旅游开发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让一方影响了另一方的发展,两者应有机融合成为“化合物”,而不是简单叠加的“混合物”。

二、产业融合视角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工业旅游发展的内在基础

工业旅游的发展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把原本不相干的工业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但工业旅游的真正产生是内部因素在发生作用,即工业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具体说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工业旅游的效益必须大于其成本;二是在生产要素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在旅游上的效益必须大于投资在工业上的效益。值得说明的是,发展工业旅游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间接效益如旅游的发展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带动工业产品的销售等。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第二个方面。假设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工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时需要考虑这些既定的生产要素如何在旅游开发和工业生产之间进行有效分配,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考虑资金要素,因为人才问题也可以通过资金要素来解决。假定某工业企业在生产上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为K,其中K1用于工业旅游开发,剩下的K-K1用于工业生产。工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投资在旅游开发上的边际效益(MR1)等于投资在工业生产上的边际效益(MR2),即MR1=MR2。如果MR1>MR2,则可将原来投资于工业生产的一单位资金转移到旅游开发上来,从而增加总的收益和利润,因为这时工业生产边际收益的减少小于旅游开发边际收益的增加;相反,如果MR1<MR2,则可将原来投资于旅游开发的一定资金转移到工业生产,总收益将会变大。最后,由于资金在不同用途上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上述调整过程可以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即MR1=MR2。

在现实中,部分工业企业在发展旅游时存在一些顾虑,开发动力不足,这可以用MR1<MR2成立的情况来解释。因为在一些工业企业看来,工业活动作为主业始终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旅游业作为副业,它的开发可能会影响主业的发展,甚至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同样作为产业融合的产物,农业旅游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农业旅游和传统农业相比可以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而工业旅游相对与工业活动来说其地位较低。但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工业企业在发展工业旅游时即便不能亏损,也把它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他们比较看重工业旅游的间接效益,即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对工业产品的广告宣传效应。

(二)工业旅游发展的外在动因

对于一般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木德夏总结为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两方面,前者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和观念创新等,后者有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和需求变化等[9]。对于工业旅游而言,因为它属于需求型融合,其发展动因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工业企业进入旅游行业的门槛不高、技术进步在其中起的作用相对较小等。

1.主动力: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由开始单纯的“养眼”转向了集“养身、养心、养智”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参与和体验逐渐成为了主导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拓展了旅游资源的范畴,工业旅游由“犹抱琵琶半遮面”走进了旅游这个炫丽的大舞台。它集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特性迎合了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成为备受青睐的产品类型,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市场大有作为。

2.源动力:

企业利益的驱使。外因要依托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企业这个微观主体。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发展工业旅游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优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这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两个部分的融合尽管仍存在产业边界,但可以相互促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引导力:

政府政策的导向。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工业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指引,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政府通过放松规制,创造制度环境,制定产业融合的政策,使得不同产业间的生产要素得以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同时,政府也可以整合相关资源,在工业旅游的规划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和合作发展等方面营造一个良好平台。

4.支持力:

文化技术的创新。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是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创意是产品的生命。工业旅游应打破“展厅———生产线———购物点”的常规模式,走主题化发展道路,并通过文化创意元素的植入为游客营造一个难忘的体验空间。现代科学技术增添了工业旅游的魅力,衍生出科技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业态,满足了人们求知、求新和求奇的心理。另外,科学技术的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促进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三、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分析

一般而言,产业融合要经过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然后到市场融合等几个阶段。工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也大致遵循这个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这个过程可描述为:资源———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业务重组———企业群体———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与旅游业最初是两个不相干的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旅游资源观的变化,工业资源打破边界被纳入旅游资源范畴,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由此进入第一层面。在这个层面,工业企业没有对工业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符合旅游市场要求,也不接待一般的游客,只是接待与企业有特殊关系的人群到企业参观学习,工业旅游发展处于资源利用的初级阶段。当市场规模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个别敏感度较强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有利可图,于是依托各类工业资源(建筑环境、设施设备、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等)营造主题空间、设计游览线路和提供食住服务,两大产业的相关要素在这里融合共生,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形式———工业旅游。在产品融合出现以后,工业企业需要调整内部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指定或设置相关部门对旅游业务实施经营管理,并通过价值链整合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生产经营体系的耦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先是在个别企业出现,当更多的企业跟进从事工业旅游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新的产业和市场就形成了。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旅游的诞生起源于市场需求,在经历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等几个阶段后再回到市场融合(见图1)。

分析工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进程,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融合的主推力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市场需求带来的旅游资源观的改变和新领域的拓展,科学技术在这里仅作为旅游资源要素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融合的结果是业务和价值链的延伸,这种延伸不会产生旧业态的退化、萎缩乃至消失的现象,各自产业仍独立存在,融合只是部分融合。三是两者的融合凸显了一个“新”字,是在工业企业内增加了一个新板块,在这新板块中实现了两个系统的要素融合,而这个新板块对旅游业来说也是新的。所以,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在“增加”基础上的融合。四是两者的融合从资源融合开始,以市场融合为终点,是一个动态的由点及面的过程,其中有些环节的融合可以同时进行,如第二层面的产品融合和第三层面的业务融合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工业旅游的发展不能就工业旅游谈工业旅游,要充分利用工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属性,从自身资源条件为出发,延伸产业链,开发多类型、多层次的产品形式,使静态的资源要素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精彩表象为游客提供感官享受;二是通过深厚内涵为游客提供心灵体验。精彩表象可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体现,以形成对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多重刺激;深厚内涵可从企业文化与科学文化两方面入手,使工业旅游更深入人心。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深厚的内涵营造相辅相成,一表一里,最终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生理和心理的享受。以上这种既层层深入、又层层统一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像一棵橄榄树,在这里总结为“橄榄式”模型,具体见图2。

(一)里层设计———深厚内涵

里层的设计要把握工业资源的内在属性,触及人的内心世界,彰显工业旅游的核心价值,给游客带来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结合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里层设计可以从两方面来挖掘:一是企业文化。每个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它是工业旅游的精神食粮,是构筑旅游产品体验价值的重要要素。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有强大作用,同时也能对外产生正能量。这种以工业旅游为载体,对企业发展历程的展示和企业精神的传播,可以使游客得到高层次的心灵享受,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比如,海尔把“卓越运营”的企业理念渗透到工业旅游中,开发样品室、生产线和科技馆等旅游项目,开展“赴海尔观摩学习,悟企业发展之道”的主题活动,以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海尔的最新产品和“创新”这一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提升了工业旅游的内涵。青岛啤酒则围绕“情醉百年”的服务品牌,宣扬“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让游客陶醉于青啤的百年历史,感受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二是科学文化。与普通观光旅游不同,工业旅游集科普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和塑造创新环境的生动课堂,是科技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工业旅游的发展,要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植入无形的科学文化,并以现代的、有趣的和交互的方式展示出来,达到提升游客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如北京率先提出了发展“科技旅游”的构想,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中心,囊括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观光景点的发展格局;武汉则以“中国的光谷”为依托,开发了集激光、通信、光纤光缆、电脑软件、生物技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为一体的“光谷科普游”,使科技旅游成为武汉市旅游的新“亮点”;在被誉为“科学电子城”和“西部硅谷”的四川绵阳,长虹电子集团依托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自1999年推出了工业科技旅游线路以来,亦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二)表层设计———精彩表象

表层设计指通过旅游产业链的延伸,营造丰富多彩的表象来刺激人的各种感官,以形成立体化的旅游体验。精彩表象虽是初级设计,但它容易吸引游客、夺人眼球,并且表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厚的内涵。人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个方面,传统的工业旅游比较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忽视其它方面,因为这两方面承担了大部分信息的传播。然而,其它感官刺激的设计有助于游客获得更为真实和丰满的体验。比如酒类、餐饮类工业企业可充分利用人的味觉、嗅觉来设计工业旅游项目,使游客在“沁人心肺”的体验中咀嚼工业旅游的魅力。

表层设计要打破工业企业原有生产空间的限制,以里层中的文化内涵为线索,向旅游业的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渗透,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使工业和旅游业全面融合在一起,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张裕葡萄酒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成立于1892年,其前身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了四枚金质奖章。百年的积淀成就了张裕今日的辉煌。为了提升品牌价值,张裕集团依托酒文化博物馆和卡斯特酒庄,以企业文化为主线,辅以葡萄酒文化的魅力,以百年传承的酿酒工艺和清新质朴的葡萄园风情为特色,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实现了旅游业与工业的有机融合。未来,张裕集团计划在进一步丰富里层设计的同时,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以精彩的表层设计铸就“国际葡萄酒城”的梦想。这个葡萄酒城包括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葡萄酒生产中心、葡萄酒酒庄、可雅白兰地酒庄、葡萄种植示范园、葡萄酒交易中心、海纳葡萄酒小镇等七大功能区。在海纳葡萄酒小镇,不仅将建有葡萄酒主题商业街、五星级主题酒店、美酒美食一条街、4D影院和演出剧场、酒吧、葡萄酒SPA等设施,还有健身中心、婚礼堂、手工酿酒坊、美术馆和儿童游乐场等多个葡萄酒主题配套项目[10]。

五、对工业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它属于一种局部的延伸性融合,其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与规划。政府要整体规划,把工业旅游纳入区域旅游的大盘中,同时帮助工业企业转变其保守的思想观点,提升他们对发展工业旅游的信心。第二,注意里层设计和表层设计的协调统一。表层设计要紧紧围绕里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沿旅游产业链完善各种消费业态,使两者在和谐统一中丰富游客体验。第三,建设发展工业旅游的组织机构。工业企业应根据工业旅游的开发程度和实际情况,调整组织结构,设置合适的旅游业务部门,以保障工业旅游的正常运营。第四,培养既懂工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对出身工业这部分人的旅游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引进专门的旅游人才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旅游学刊,2011(4):6-7.

[2]李同升,张洁.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2):80-85.

[3]张睿,董少华.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2):36-38.

[4]戴道平.工业旅游: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有益尝试[J].改革与战略,2002(10):26-28.

[5]阎友兵,裴泽生.工业旅游开发漫议[J].社会科学家,1997(5):78-80.

[6]张利华.体验经济时代工业旅游开发探讨[J].商业时代,2011(14):126-127.

[7]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08-114.

[8]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9]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篇9

经济与文化是共生互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区域文化发展中, 旅游文化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柳州, 归属“漓江旅游文化区”, 其工业旅游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工业旅游是一种在旅游发展的某个特定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厦门大学王宝恒首先系统、全面地审阅和比较了工业旅游的概念。他的观点是:工业旅游是一个特定的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以市场为导向, 并采取产业资源的吸引力, 通过资源整合和二次开发, 提高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和将其转变成旅游资源, 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1]。广西旅游局副局长康天宝认为:“广西是中国和东盟之间旅游合作的桥头堡, 博览会能给广西的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不同形式的旅游资源将惠及中国和东盟, 使双方在旅游发展方面有更广泛的合作。”[2]柳州,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将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旅游的大规模发展。因此, 对于其发展的整体现状, 笔者通过SWOT分析的方式, 从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二、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 优势

第一, 丰富的工业资源。依靠二级和三级产业之间的相互组合和促进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的条件, 已经成熟。此外,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 包括通用、日产、雷诺, 第一和第二汽车厂, 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等将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不断注入柳州, 并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以及柳工机械和五菱汽车、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等, 这些品牌都是未来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二, 有利的交通地理位置。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 是国家规划的42个综合交通路口之一, 有三条国道, 三条高速公路, 同时衔接着四条铁路线路。作为重要的国内支线机场, 柳州机场每天有3多趟航班起降。到2020年, 柳州将成为拥有8条高速公路和7条铁路线的国内综合交通枢纽, 并将有90英里每小时的快速公交和4条城市轻轨[3]。

第三, 稳定的工业发展。2011年, 柳州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人民币, 在两年内实现了从200亿到3000亿人民币的历史性的飞跃。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增加到546.4亿, 增加了34.7%, 工业投资完成446.4亿人民币, 增长了39.7%。柳州已成为最有名的品牌和高品质产品的代言, 超过1亿产值的企业从260增加到325个, 在五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中居首位[4]。

第四, 投资少, 成本低。柳州多数工业企业都位于市区和邻近郊区, 这就不需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专门的设施。比如五菱汽车和柳州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充分利用原有的安全通道, 接入“绿色客运”供参观, 游客可以参观生产基地和企业文化博物馆。由此, 少投资、低成本成为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有利因素。

(二) 劣势

第一, 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柳州的工业旅游品牌尚未形成, 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有了旅游项目的基础品牌。目前, 柳州的工业旅游, 一些企业仅限于没有创造的展示和宣传模式, 且大多数企业开发工业旅游是单打独斗的方式, 这意味着集群优势与品牌效应没有被充分利用。

第二, 较低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般来说, 旅游专业服务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管理的水平、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上。柳州已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 虽然已经获得一些经验, 但仍不能满足现代工业旅游的要求。由于工业旅游涉及的内容比较专业, 一般旅行社的导游无法解说, 但现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岗位来运营旅游线路, 培养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接待游客。

第三, 缺乏正确的营销和规划。在柳州, 大多数从事工业旅游营销者只专注于行业或不完整的市场接待服务, 现有的营销模式局限于依靠旅行社而不是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吸引客户。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认真对待工业旅游项目, 但在具体的系统操作运行中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和缺乏战略的宏观规划。

(三) 机遇

首先, 政府支持。政府出台了相关有吸引力的政策, 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成为工业旅游在柳州快速发展的基础, 并带来柳州发展工业旅游的最佳机会。基于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柳州市旅游局推出了广西第一条工业旅游路线。此外, 柳州工业博物馆已经向公众开放, 让游客可以通过参观, 实践和互动讨论工业发展。

其次, 气候造成的影响减少。对于工业旅游, 参观游览时间几乎是由企业和游览人共同决定。一般来说, 人们在室内游览较多, 所以不存在天气可能带来的不便。与日出、雾凇等自然现象不同, 工业设施不会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消失。

最后, 新工业区创造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 柳州成立了阳和工业区, 形成了产业区域化和规模集约化的特点。政府高度关注研究和开发工业区, 以激活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工业区也为柳州工业旅游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业旅游线路。

(四) 风险

第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指导下, 工业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有意识地集中开发创建有竞争力的地方旅游品牌。另外, 工业旅游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尚未成熟。那么, 大多数项目在此期间的表达形式、行程内容和服务产品上就会大致相似, 工业旅游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第二, 利润压力及商业机密。在金融危机和内部管理的压力下, 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利润压力, 这使得一些企业虽有足够资源但却没有动力发展工业旅游。而与企业主流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 很多企业不收取费用, 工业旅游的利润不高。所以企业难免要衡量投入和回报的比例关系。另外, 参观工业企业, 还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 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产进度[5]。

三、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 柳州市政府可以通过新建工业博物馆这一工业旅游亮点来展示现代柳州工业文化文明及进程。例如, 将某些产品线引进博物馆, 使游客亲身体验到工业制造的神奇和喜悦。其次, 政府主导, 注重工业旅游发展的长远规划, 在建立新工业区时考虑如何与旅游业结合。

(二)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 柳州有许多著名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品牌, 但遗憾的是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项目。因此, 可以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自己的旅游品牌, 提升竞争力。首先, 可以整合现有的工业旅游资源, 并建立城市和企业的工业旅游形象, 比如一日游四知名企业: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五菱汽车、柳工机械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其次, 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引进工业旅游专家, 对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鼓励更多的创新思维。最后, 与旅行社和宣传媒体合作, 通过媒体广告和各种商业活动, 宣传柳州的工业旅游, 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 加强营销策略

旅游业成功的关键是采取及时和适当的营销策略和措施, 工业旅游也如此。与国外相比, 中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 工业旅游产品落后于传统旅游产品。加强营销策略和宣传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比如通过精通营销和工业的综合性人才, 采纳各种适合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和客户市场的营销策略, 充分利用柳州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广泛宣传, 扩大市场。

(四) 改善基础设施, 提高产品内涵

旅游发展需要完整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一方面, 政府可以继续推动“安全柳州”的计划,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比如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酒店餐饮等旅游接待单位的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需求。另一方面, 提供完整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服务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高科技展示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让游客直观、生动、参与性提高以及经历生产的体验。此外, 还可以在柳州建立以工业产品为主的旅游购物中心, 结合产品和文化特色, 深度开发产品, 体现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样, 融合了参与性, 文化内涵和知识魅力的工业旅游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

(五) 全面推广汽车城

位于柳东新区的汽车城不仅是生产基地, 更是挖掘和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的最佳条件。建设汽车博物馆, 游客可以参观游览先进的生产流程, 了解各种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此外, 儿童汽车游乐场及汽车卡通游乐园可以成为举办汽车赛事的“迪斯尼乐园”, 游客真正体验和享受到汽车城乐趣。汽车城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又一机遇, 全面推广汽车城, 促进柳州工业旅游发展, 与桂林、北海形成广西乃至西南的黄金旅游线路。

(六) 加强保护, 科学开发工业文化遗产

企业需要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来进行工业生产和宣传环境生产, 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比如, 可以在原来的工业遗迹现场建立博物馆并保护那些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工业遗产;还可以把工业遗产建成景观公园和休闲娱乐场所。在广东中山, 一个废旧船舶工厂改建为岐江公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七) 建立导游机制和工业信息知识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工业旅游需要专业的导游讲解, 游客才能充分了解和认识工业文化, 因此, 完整专业的导游机制和工业信息知识体系是必要的。一个合格的工业旅游导游不仅要对游客参观工厂有整体认识, 在其他相关方面也必须表现专业, 这样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才会有所收获。另外, 通过现代化的工业信息知识体系, 游客可以自由自主地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四、结 论

区域文化发展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 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也为它们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 了解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的条件和主要问题, 提出柳州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对工业旅游文化和桂北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不足的是, 受到信息采集的限制, 对在柳州的工业旅游发展的条件分析可能不够全面, 更多针对柳州工业旅游特点的具体策略和建议也未提出, 比如更具体的方式是什么, 包括如何实现, 谁负责, 如何检验等等, 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旅游文化发展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柳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同时作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 其工业资源相当丰富, 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大有作为。通过SWOT分析的方式, 从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进而提出柳州发展工业旅游文化的建议, 为逐渐提升柳州旅游经济竞争力和桂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区域经济,柳州,工业旅游文化,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篇10

关键词:竞争优势,工业旅游,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活动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同时, 旅游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他们越来越希望在获得愉悦经历的基础上, 有更多独特的参与和体验, 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 特别是在旅游中能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工业旅游的崛起, 正是市场需求外在推力与工业企业发展向相关产业延伸的必然要求。

1. 工业旅游发展背景

1.1 国外工业旅游的兴起

国外工业旅游的兴起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英国是工业旅游兴起最早的国家, 不仅许多工业革命时代的企业和生产资料 (如蒸汽机等) 已成为人们的参观对象, 而且一些现代的工业企业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这种新型旅游活动的开发, 除了有企业自身关联性扩张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因素之外, 还有源于其生产活动的科技性、参与性、纪念性、教育性和差异性等特点的旅游吸引力, 可以适应不同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

1.2 国内工业旅游的发展

我国工业旅游才刚刚起步, 但也已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 四川长虹集团公司率先开放了电器生产流水线, 开创了国内工业旅游之先河。随后, 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型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聚集之地, 工业旅游也开始迅速崛起。

2. 工业旅游开发意义

2.1 对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它扩大了旅游产品的供给, 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与传统旅游产品相比, 工业旅游含有更为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 可以提供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纪念品, 进而提升旅游消费的质量和品位, 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有利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它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资源和工业企业内部的功能, 减少传统旅游开发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实现工业和旅游之间产业链的相互延伸, 有利于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特别是对当地的餐饮、交通、公共服务等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3 有利于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有助于开拓潜在的客源市场

如工业旅游往往是一种“学习型旅游”, 它的发展有利于促成“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

3.北仑工业旅游竞争优势分析

3.1 资源优势

3.1.1 东方大港的资源禀赋优势

宁波北仑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上门户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羽翼, 在国内外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这对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具有原生性的影响力;宁波一直把港口城市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 把东方大港作为宁波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北仑区是以宁波港为依托的行政区域, 东方大港是北仑区更是宁波市独一无二的财富。据我们对长三角地区游客的随机访谈结果显示, 在长三角地区的受调查群体中, 在是否有必要去北仑旅游一项, 认为有必要的占75%。

3.1.2 北仑悠久的港口历史文化积淀

宁波港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 宁波先民就活跃在中国东部海岸、太平洋之西的大海上, 拉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序幕。从吴越时代的句章港开始, 绵延至今它已越过2000多年。公元前10世纪时, 就有文献记载了宁波的造船航海历史, 宁波海上文化交流四通八达。唐代直至宋、元时期, 宁波与扬州、泉州和广州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海港。这段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之一的宁波港, 成了中国瓷器等输出的重要口岸;宁波成了东方商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 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时期。因河口、岸线的自然变迁所引发的港口、航道的位移变迁, 宁波港在其历史发展中, 演示了一条逐代位移、不断外迁的空间推移轨迹。今天的北仑港, 就是古代宁波港的历史新位。

3.1.3 北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北仑区域的地形地貌, 属于沿海低山丘陵, 山地呈半圆形环北仑港区分布, 沿海岸线地势相对低缓, 大榭岛和梅山岛分别位于本区域的北部、南部海域;拥有平原与河系、山峦与坡谷、岛屿与海洋等多样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立体空间条件, 为发展北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大小山峰海拔高度在80-650米之间, 地势平均坡度15-25度, 山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具有亚热带最典型的自然群落, 这不仅有利于以山岳森林生态为核心资源的郊野公园群的发展, 而且还有利于山岳型、森林型、水系型、滨海型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二是北仑港所依托的腹地地势平坦, 不仅有利于临港大工业的发展, 也适宜于中心城区人居环境景观的建设与发展, 以及滨海海港景观与河道水系景观的布局与构建。

3.2 经济实力浓厚

工业企业量大、类多、质量高;全区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就有近500家, 宁波市的十大百亿工程有七家落户在北仑;特别是有“东方大港”这样名闻遐迩的著名港口可称为国内少有的旅游吸引物。

最新的调查统计显示, 2010年, 长三角区域内已有11个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北仑区的本地客源市场和基本客源市场的高位收入水平, 必将有助于旅游消费的增长。

3.3 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北仑区的通达性和交通便捷程度, 为北仑区发展旅游业创造新机遇。跨海大桥改善宁波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理关系, 扩大北仑区旅游市场的辐射空间。沿海大通道的全程贯通, 把北仑区的旅游市场辐射半径延伸到山东、福建等地区, 并加大北仑区游客的到访频率和接待总量, 有利于北仑旅游业扩大市场占有规模和效度。

4. 北仑工业旅游发展策略

4.1 找准工业旅游的卖点, 提高发展工业旅游的效率

工业旅游的开展使公众和游客对企业及其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进而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企业感兴趣, 对企业文化作了进一步的传播, 特别是对企业的贡献、企业的诚信、企业的发展战略起到了传播和促进作用, 为企业营造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扩大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4.1.1 展示形象

工业旅游是为企业向社会公众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与企业的广告、公关宣传等手段相比, 工业旅游带来的传播效果, 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受众的主动性。广告、公关宣传的信息传播都是被动性的接受, 而工业旅游接受的信息都是主动的, 显然, 凡是到某一个企业去旅游, 都是对该企业感兴趣, 进而才花路费门票去主动接受企业的信息。二是传播效果好。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消费者亲临现场体验、观察企业的一举一动, 比自卖自夸式的广告可信度要高得多。再者, 在旅游中大量地、集中地向旅游者传播同一种类的信息, 容易被记忆。三是传播的命中率高。

4.1.2 传播知识

旅游者参与工业旅游很大程度上是想获得相关的工业知识。在传播知识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 注重把工业的魅力渗透到旅游的诸要素中, 如发电厂选择“电是怎么样产生的”为主题安排游览线路。在具体操作上, 通过人员介绍、电视片、宣传册、图片、实物、模型等多种媒体多种传播手段来进行, 应把知识性、趣味性、易传播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用工业的魅力去感染游客, 让他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 大开眼界, 进而对本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产生好感, 进而产生一大批忠诚顾客。

4..1.3制造体验

工业旅游企业可以主要通过感官体验、角色体验来为工业魅力增光添彩。在具体操作中, 可以在安全、简便的基础上, 安排游客“当一天汽车工人”等活动, 即使简单一点儿, 也可以准备一些工作服、安全帽, 满足游客充当某种角色的愿望。

4.2 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合作, 实现工业旅游与区域旅游协同并进

大多数游客的旅游兴趣仍然集中在风光风情和历史名胜的旅游方面, 单一的工业旅游不能适应多数旅游者的消费需要。因此, 要有意识地把工业旅游作为风光风情、历史名胜游的调剂和补充, 成为综合旅游线路和项目中的一个有机环节。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 可以考虑政府与企业合作进行, 通过将工业旅游企业之间、企业到传统观光旅游景点之间、企业到市区之间进行高水平的规划建设, 达到美化、绿化、品位化的目的, 完善工业旅游客体的功能, 使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既能引导客流资源向工业旅游景点流动, 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4.3 加强企业间联合, 打造工业旅游的城市品牌, 实现工业旅游的联动效应

在一个地区内, 有旅游价值的工业企业类型不尽相同, 同类型的企业中也只有最突出的才具有吸引力, 这样可以在产品组合上形成“集聚效应”, 把几个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的工业企业组合起来形成“工业之旅”专项产品, 纳入城市旅游线路, 形成社会吸引力。

4.4 重视产品开发和设计

4.4.1 突出主题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 在市场竞争中, 有特色的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北仑区工业企业在开发旅游过程中, 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主题特色, 如吉利汽车要围绕“汽车”这一中心展开, 北仑电厂围绕“发电过程”和“清洁生产”的中心展开, 贝发集团则围绕“笔”这一中心来开发各个旅游活动项目。这样每个景点都有自己极具特色的发展主题中心, 就能增强景点吸引力和竞争力。

4.4.2 注重参与性

工业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 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应当强调参与性。旅游者除了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参观之外, 企业还应该尽可能地给游客提供直接参与生产的机会, 如在“吉利汽车”专门开辟一块区域, 游客可以在此给汽车拧一个螺丝、按一个轮胎、参加汽车拉力赛等, 通过亲自参加可以提高游客的兴致, 使其对旅游过程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4.5 重视与旅行社的合作

北仑区在开发工业旅游项目过程中应积极寻求与旅行社的有效合作, 不仅寻求与北仑区域内旅行社、更要寻求与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内重要客源地的旅行社的合作, 尽量从单兵作战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将自己纳入旅行社的线路安排中。

4.6 加强营销力度

4.6.1 加强联合营销力度

加强工业旅游企业之间、工业旅游基地与自然山水景区、主题公园之间的合作, 另外, 与政府的联合营销也非常重要。企业首先要积极研究并掌握自己所在的产业链, 分析自己在区域内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和地位, 主动选择联盟对象。

在具体旅游线路的开发中, 可以采用综合开发模式:一是可以把以上工业旅游线路与区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等相结合, 突出北仑综合旅游优势。二是北仑的工业旅游可与区域外的著名景区联合, 形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工业旅游优势互补, 客源互送的多赢格局。这样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 既可以使游客放松身心, 又增长知识, 真正做到了融观赏、参与、考察、学习、娱乐于一体, 必能受到旅游者的欢迎。

此外, 也应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的联系, 从而进入本地整体旅游营销的大盘子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业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效率, 而且还能有效缩短产品的导入期, 使其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6.2 利用媒体广告促销

电视广告不仅视听并存、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 而且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 因此, 比起报纸、广播、杂志等媒体, 传播效果最好。建议可先在省内主要城市的品位较高的电视频道上做宣传。也可与当地的主流媒体进行频道互换, 互相在电视上播出对方的宣传片, 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广告播出的时间段宜选择在晚饭时间前后进行, 这样中小学生及家长们很多会在电视机前观看或者收听, 效果较为理想。

网络广告在交互性、广泛性、针对性、易于统一性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广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能给潜在的旅游者全新的体验, 且网络用户多是学生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般平均收入高, 旅游消费支出大, 更有可能参与工业旅游。据调查, 我国18岁以上、55岁以下的中青年在网民中占到了81%, 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占到了62.5%, 这说明网民不仅数量多, 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 更愿意接触工业旅游产品, 是旅游市场的潜在客户。因此, 北仑工业旅游基地宜建立自己的网站, 或者在当前的政府网站主页下建立一级网页。同时也可以考虑与知名旅游网站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进线入网, 借船出海, 不断扩大北仑工业旅游基地的知名度。

4.6.3 策划有效的旅游公共关系活动

(1) 新闻。新闻能给人客观、公正和可信的印象, 北仑区在开发工业旅游市场的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制造新闻, 通过编写一些有关企业的故事 (文章) 或开展新颖的活动, 来引起媒体的关注, 从而通过新闻界客观、公正的报道, 吸引公众对北仑工业旅游基地的关注和了解, 最终达到增加客流量的目的。在报纸上开辟有关北仑工业旅游基地开发进展的专栏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2) 多种类型的出版物。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扩大影响面。北仑工业旅游基地应尽早采用光盘宣传, 向旅游者展示北仑工业旅游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参与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所有企业可集中在一张光盘内宣传其旅游产品, 这样既降低了成本, 又能突出整体优势, 形成规模效应。首先应向主要客源地的中小学校、旅行社、旅游局、电视台等发送, 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帮助北仑工业旅游基地在短时间内扩大影响面, 作“先声夺人”的动员。其次是在工业旅游景点随门票赠送游客, 可适当收取一定成本费, 但不应单独出售, 可将其成本包括在景点门票内收款。既是旅游者旅游的最佳纪念品, 又能提高北仑工业旅游基地的知名度。也可以刊行一系列小册子来就某个主题展开讨论, 如有关汽车保养常识的讨论等, 并在旅游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免费赠送或以游客接受的价格销售, 借以赢得公众的好感。

(3) 节事活动、公益活动。节事活动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 也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北仑工业旅游基地应利用节庆活动, 组织宣传促销, 以达到吸引目标顾客注意力的目的。从而不断扩大北仑工业旅游的知名度, 达到“巧借”之效。工业旅游企业通过提供赞助 (如赞助体育活动、弱势群体等) , 以吸引旅游媒体的报道, 赢得人们的好感, 从而提高自身的形象地位。

4.7 设计具有企业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仅应考虑其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 最重要的是应与企业的主业紧密结合。如吉利可以开发汽车模型、发动机模型、车内装饰品、车辆零件、试驾等。东方大港可推出船模、纪念衫、钥匙扣、海港大头贴等。而贝发和申洲则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直接将其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 或者稍做改进, 如申洲在其文化衫上印上申洲集团的标志卖给游客作纪念。总之, 各工业旅游企业应推出自己专利性的注册商品, 易携带、好馈送, 不仅会使北仑的工业旅游活动兴趣盎然,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且会对工业旅游产品起到极大的宣传推广作用。

4.8 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各工业景点应设置零售店、导游服务、接待服务设施, 有条件的还可配备餐饮店、会议设施, 为学校团体提供教学设备, 提供适当的娱乐项目, 使服务向纵深和横向发展。尤其要做好导游人员的培训工作。因为对工业旅游而言, 游客们所看到的大部分都需要导游人员进行讲解, 因此,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业旅游导游员, 不仅要对游客所参观的工业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而且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使游客“游有所得, 游有所获”。因此, 北仑区要使工业旅游发展壮大, 必须做好导游员的培训, 尽快培养出适合工业旅游发展的导游员。

参考文献

[1]梅林等, 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 人文地理, 2005, 20

[2]丁枢,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 2005, 5

[3]黄霞.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N].中国改革报, 2006-12-08 (07) .

[4]骆高远.我国的工业遗产及其旅游价值[J].经济地理, 2008, (1) .

[5]王丽君.长春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刘会远, 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意义评述下一篇:“水”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