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意义

2024-07-18

血糖监测意义(精选十篇)

血糖监测意义 篇1

关键词:低血糖症,血糖监测,急诊抢救

急诊抢救中, 加强血糖监测, 尽量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 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抢救护理记录只记录患者血压等四大生命体征, 并无血糖监测提醒。我们在急诊抢救中采取加强血糖监测临床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12月急诊抢救室就诊的意识障碍者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2009年3月-2010年9月抢救室就诊时为意识障碍患者及急诊入院后诊断为低血糖患者。干预组:2010年3月-2011年12月抢救室意识障碍就诊者及急诊入院后诊断为低血糖患者。

方法: (1) 急诊抢救室护理登记表上除四大生命征监测外, 增加血糖监测值一栏;对相关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统一病例筛查标准及监测时间。 (2) 血糖检测:均取末梢血液, 采用雅培血糖仪试纸及血糖监测仪。同时抽取静脉血送检生化。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组间比较采用χ2,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般情况:对照组检出低血糖患者25例, 干预组检出31例。低血糖症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发病平均年龄70.9岁。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末梢血糖监测常显low, 而静脉血血糖值0.14~2.78mmol/L;在本研究低血糖症病例中, 有基础糖尿病29例 (51.79%) , 因恶性肿瘤 (胃肠道肿瘤、肝癌、鼻咽癌、胰腺癌等) 导致13例 (23.21%) , 其他还有脑血管意外 (7例) , 严重感染 (4例) , 中毒 (药物及酒精) 1例, 甲亢危象 (1例) 。

低血糖患者早期诊断率提高, 见表1。

低血糖患者在急诊就诊时检出率有显著提高, 干预组后漏检1例为25岁感染患者。由于低血糖的早期诊断, 使患者从就诊至开始使用葡萄糖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干预组中96.77%患者在就诊10分钟内得到针对性治疗, 对照组中72%在就诊时开始针对性治疗, 其中1例因行头部、肺部CT等其他检查, 8小时后才得到进一步治疗。

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血糖筛查运用后增加高血糖患者的检出。加强血糖监测后高血糖患者, 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检出增加, 干预组检出合计12例。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 减少了医疗过失行为的发生。

讨论

低血糖症起病相当隐匿,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年龄、低血糖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及个体对其反应性等, 因此, 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特别是老年及危重症的低血糖症患者, 诊断特别需要依赖临床医师的经验及辅助检查, 临床上易发生漏诊、误诊, 甚至易造成严重后果。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葡萄糖。严重低血糖时, 患者迅速出现脑细胞缺糖, 血糖下降至2.5~2.8mmol/L时, 大脑皮层受抑制, 继而波及皮层下、自主神经中枢, 甚至累及延髓。持续时间长者, 可引起不可修复的脑损害, 故而及早识别, 及早治疗, 迅速解除脑细胞缺糖状况, 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2]。通常, 常规抽血检查报告距离就诊30分钟~2小时, 而末梢血糖监测最多需要1分钟, 可迅速早期筛检出低血糖症患者。低血糖患者开始治疗时间明显提前, 本研究中部分意识障碍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意识状态恢复, 留观后直接离院门诊随诊, 节约了检查及治疗费用。

本研究中的低血糖症患者, 大多有基础糖尿病病史, 常因过度控制饮食或合并感染等因素导致低血糖, 因此, 急诊抢救中应对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同时, 随着肿瘤性疾病发病率上升, 肿瘤等恶性消耗性疾病所致低血糖症病例增加, 临床医师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营养及饮食状况进行评估, 在急诊抢救中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血糖监测[3]。

临床上造成低血糖误诊、漏诊原因主要有: (1) 医师思维较局限, 由于医师工作资历、临床经验不足, 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 合并多系统问题, 而临床医师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尤其合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患者, 常思维定势于某一系统疾病上, 先寻求头部CT或其他检查, 而忽略了末梢血糖监测这一简单筛查手段, 造成低血糖症的误诊、漏诊。 (2) 急诊抢救工作繁忙, 医师询问病史不够详细, 忽略糖尿病、服用降糖药物等重要病史, 家属对相关病史不了解等。由于加强血糖监测观念的提出, 同时登记表上增加血糖监测栏, 强调了护理人员的参与, 医护之间进一步加强配合和相互监督, 低血糖症误诊大大降低。我们在急诊抢救中加强血糖监测后, 血糖异常的检出数增加, 特别是低血糖患者检出率;筛查出的低血糖患者得到了早期救治, 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何龙泉, 袁媛, 徐竞.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脑病23例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 11 (4) :345-346.

[2]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794.

血糖监测是良好控制血糖的手段 篇2

血糖监测的指标与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

由于轻中度高血糖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水平的惟一方法。血糖监测的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代表长期血糖的指标,一类是点血糖指标。前者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后者包括多点的餐前、餐后和睡前血糖等。

血糖不能长期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原因很多,诸如患者教育的普及力度尚不够广泛、医生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尚待进一步加强、患者没有认识到长期规律的血糖监测和治疗的密切配合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等。

为什么以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的疾病。以组织、器官已经出现了损害再做出糖尿病诊断,则为时过晚。利用血糖引发的特征性病变诊断是合理的。但血糖是一种连续的变量,用一点血糖的水平作为疾病的诊断切割点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的确立是一种相对水平。

在群体中,血糖水平的切割点可因种群、年龄、性别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正常与异常高血糖状态之间的切割点是人为确定的,但对临床防治至关重要。糖尿病诊断切割点划定的主要依据是血糖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同时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需要,也要考虑卫生经济学、人群对疾病概念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意义

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是出现有对微血管损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的血糖值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在轻中度升高时一般不伴明显症状,不通过检查血糖很难发现早期的糖尿病状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是平时了解血糖波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血糖监测对慢性并发症防治是有益的。

患者出现的“三多一少”往往是晚期症状,有糖尿病症状的血糖值和血糖控制目标值之间的距离太大,因此必须监测血糖才知道其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仅凭症状治疗,贻误了治疗的时机,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经历了早期不监测血糖仅凭自我感觉放任高血糖长期存在的过程;还有些患者虽然医疗保健条件很好,只是不懂得血糖控制的意义,没有把血糖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的临床意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查,其中男性82例、女性68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8岁,均明确论断为糖尿病,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年,排除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1.2 仪器

拜耳公司生产的手掌式血糖仪及配套检测试纸。

1.3 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24h血糖仪监测12次末梢血血糖,依据血糖检测的结果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24h连续监测末梢血血糖,首先能客观地反应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同时依据血糖检测的结果及时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串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便于患者痊愈。

3 讨论

说说血糖监测那些事 篇4

血糖监测有哪些内容?

血糖监测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因为血红蛋白的寿命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能够反映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预测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缺点是不能反映血糖的即时变化,而自我血糖监测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反映抽血时的即刻血糖水平,并且,通过多时点血糖监测还可以得到患者全天候的血糖变化信息,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只测空腹或者餐前的血糖不能全面的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

血糖监测的时点及意义

自我血糖监测不可能像动态血糖仪那样做到全天候实时血糖监测,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临床上往往选取某些能够反映血糖变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进行血糖监测,这些血糖监测时间点有: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0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也可间接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还可以帮助决定治疗和睡前加餐的调整。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检测餐前血糖便于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将要摄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临床上,对于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最好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指从吃第1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了解饮食及用药是否合适,指导调整饮食及用药,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此外,餐后2小时血糖还能够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人体在进餐后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

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凌晨3点血糖 凌晨2~3点血糖是一天当中人体血糖的最低点,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由于降糖药物用量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降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所致。两种现象的临床处理截然相反。

随机血糖 指任意时刻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进餐的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

在选择什么时候测定血糖方面,一天内不同时间点多次监测血糖比在每天同一时间点监测血糖效果好,因为前者更容易反映一天血糖的变化规律,而后者无法获知其它时间血糖的控制情况。

如何安排监测频率?

血糖监测是确保血糖控制安全达标的必要手段。而血糖监测的频率很有讲究,过多、过少皆不科学。一般来讲,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如妊娠期间)、血糖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血糖监测。

如何安排血糖监测的频率,这要视病人的具体病情而定。

对于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隔1~2周选择一天,测一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血糖不稳定、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每隔2~3天就要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点),以便于准确地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具体包括下列病人:

1、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一天注射≥4次或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特别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更换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次数等情况下,应每天测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

2、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者。

3、计划怀孕或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4、经常有无症状性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糖尿病人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

5、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6、新近诊断糖尿病的患者。

7、日常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的患者。

总之,血糖监测的频率十分灵活,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灵活安排。

血糖控制的目标值

众多循证医学试验证实,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人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但也要看到,严格控制血糖势必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而后者可以诱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增加死亡率。因此,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应当兼顾风险与效益,个体化因人而异。总原则是,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量使患者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血糖水平。

2011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规定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3.9~7.2 毫摩尔/升(70~130毫克/分升),非空腹血糖 <10.0 毫摩尔/升(180 毫克/分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但老年人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松,空腹血糖不超过8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 毫摩尔/升就可以了。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发症、同时患伴发其他严重疾病及糖尿病病史多年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可以进一步放宽。与此相反,对孕妇血糖控制则要求比正常人更加严格,要求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0%。

小链接

别被广告词忽悠了

通过双眼皮手术,可以使眼睛显得更加有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显得更加饱满。同时,也显得女孩更加秀美、妩媚。特别是对于喜欢化妆的女孩来说,双眼皮的眼形妆容保持更加持久,眼神也更加出彩。

目前,无论我们打开报纸或是登陆网站,都会发现“双眼皮”的广告铺天盖地。“高分子双眼皮”、“PC定位”、“生物焊接”、“韩式微创”、“韩式无痕”等等,这些非医学的广告词汇,对于打算做双眼皮手术的女孩们充满了诱惑,似乎高科技、高水平、高技术就在其中。这些名词不过是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段,商家牟利的工具。

那么,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双眼皮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抬眼皮的肌肉腱膜部分的分布于眼皮上,当肌肉收缩,即我们睁眼时,形成皮肤皱襞,即双眼皮。因此,我们做双眼皮的出发点就是使抬眼皮的肌肉腱膜与皮肤形成粘连。

对于眼睑皮肤比较紧致,眼皮比较薄的人来说,采用“埋线法”的手术方式就可以形成双眼皮。所谓埋线法,就是在眼睑外侧做一个1毫米的小口,将医用尼龙缝线埋置于皮肤与肌肉腱膜间,使粘连形成,继而形成双眼皮。

广告语言中,“高分子双眼皮”、“PC定位”、“生物焊接”等即属于此类。“韩式微创”、“韩式无痕”等方法,是指在眼皮上做三个约3毫米的小口,去除部分皮下的眼轮匝肌,以使抬眼皮的肌肉腱膜与皮肤形成粘连。

对于眼睑皮肤比较松、眼皮比较臃肿的人来说,首选的手术方法是切开法双眼皮。这种方法即是在距睑缘6~8毫米设计重睑线,适当去除松弛皮肤,皮下的部分肌肉、脂肪组织,将皮肤与抬眼皮的肌肉腱膜固定,形成双眼皮。

双眼皮手术的恢复时间约2~3周,可能因医生的技术水平与自体组织的恢复能力而有所不同。希望每一个爱美的女孩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找到对你认真负责的好医生,从而拥有一双美丽的双眼皮。

专家提示

上面我们谈到几种延缓眼睑皮肤衰老的对策,包括日常的护理、微创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这几方面的治疗既有所不同,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几方面的治疗交替进行或配合实施,将取得最好的效果。

血糖监测意义 篇5

关键词:妊娠早期,空腹血糖,妊娠期糖尿病,预测价值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个独立类型,认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症风险也随之增加,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巨大儿几率更高,阴道自然分娩难度加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风险更高[1]。早期筛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是降低妊娠后期不良风险的关键[2]。现将本院产检的孕妇妊娠早期空腹血糖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在预测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常规产检的193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1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另1422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8±1.2)岁;初产妇352例,经产妇163例;其中274例(53.20%)早期空腹血糖≥5.0 mmol/L,201例(39.03%)早期空腹血糖≥5.1 mmol/L,152例(29.51%)早期空腹血糖≥5.2 mmol/L,99例(19.22%)早期空腹血糖≥5.3 mmol/L,76例(14.76%)早期空腹血糖≥5.4 mmol/L。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2±1.5)岁;初产妇852例,经产妇570例。

1.2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1 h血糖10.0 mmol/L,餐后2 h血糖8.5 mmol/L,其中任何一条达到或者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研究方法

在空腹下采集孕妇静脉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不同妊娠阶段空腹血糖比较

观察组在妊娠的各个阶段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2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生10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这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近些年,我国居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3]。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现代研究还表明难产、早产及流产等不良结局都与孕妇高血糖水平有明显关系,高血糖下胚胎内糖酵解及花生四烯酸功能受到抑制,子宫环境也与正常不同[4]。母体与胎儿通过胎盘交换物质将血糖转运到胎儿,使得胎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B细胞受高血糖刺激出现增生,胎儿蛋白质及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易过度生长出现巨大儿[5]。本组中观察组胎儿出生体重要明显高于对照组,Apgar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必然导致分娩难度加大,剖宫产率会随之增加。正常来说,随着妊娠期进展,孕妇不断将葡萄糖传递给胎儿,其体内血糖水平应逐渐下降,并在妊娠晚期达到最低水平。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在妊娠的各个阶段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这说明空腹血糖增高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因监测空腹血糖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依从性也较好,用于临床妊娠期糖尿病预测具有可操作性及可靠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孕早期就已经表现出较高的空腹血糖,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可尽早进行饮食干预或药物干预,降低妊娠中晚期糖尿病对母体及胎儿的不利影响,提高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李英.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50-53.

[2]莫军,李景,刘刚,等.妊娠糖尿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6):498.

[3]黄凤友,苏丽芳,邓秋艳,等.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高危因素分析.河北医药,2012,34(3):356-357.

[4]赵丹青,杨慧霞,魏玉梅,等.妊娠早期空腹血浆血糖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性.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210-214.

血糖监测意义 篇6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金标准

临床上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 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 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 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虽然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但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比值。临床上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已有很多报道[1],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进行检测并分组分析, 探讨其与糖尿病并发症早期诊断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 (均已按WHO诊断标准确诊) 125例, 年龄45~88岁;根据入院时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糖尿病轻度组68例 (符合WHO糖尿病诊断, 无任何明显并发症患者) , 男38例, 女30例;重度组34例 (合并肾脏、神经、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酮症酸中毒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 男20例, 女14例;而中度组23例 (介于二者之间, 其临床症状也不太明显, 呈现可逆性) , 男14例, 女9例;为使试验具有可比性, 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45例 (年龄40~82岁, 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正常者) , 男24例, 女21例。

1.2 标本采集

2型糖尿病共125例及对照组45例, 均抽取晨间空腹血5 ml, 2 ml加入EDTA-K2抗凝管, 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测定;3 ml加入试管, 尽快离心分离血清, 用于空腹血糖 (FBG) 测定。

1.3 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空腹血糖, 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仪器为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是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配套生化试剂,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参考范围为说明书设定的4.5%~6.3%。记录统计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FBG (5.57±1.56) mmol/L, Hb A1c (4.96±1.52) %;轻度组FBG (6.22±1.79) mmol/L, Hb A1c (5.59±1.26) %;中度组FBG (7.74±2.81) mmol/L, Hb A1c (7.15±2.02) %;重度组FBG (11.93±3.28) mmol/L, Hb A1c (10.56±2.79) %。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和45例对照组空腹血糖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相比均存在不同的差异。轻度组值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3 讨论

血糖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中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 通常仅指葡萄糖。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 (FBG) 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 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用空腹血糖 (FBG) 和餐后血糖水平以及临床症状作为衡量2型糖尿病并发症指标是存在缺陷的。近年来很多研究报道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 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 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故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且受抽血时间、空腹、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3]。

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 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 如本文中的轻度组和中度组表明了这一点, 所以, 有关专家建议,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 并且血糖控制较为平稳, 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 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当糖化血红蛋白>9%, 说明患者持续性高血糖, 会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病变[4], 有报道糖尿病为冠心病的易发因素, Hb A1c可反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程度, 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 合并糖尿病肾病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已是众所周知的, 本文的重度组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临床上对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因此,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 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7,8]。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13-414.

[2]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03.

[3]关卓辉, 黄建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 (6) :709-711.

[4]田俊华, 李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18 (6) :356-357.

[5]陈益民, 刘海燕, 张春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脏结构和NT-pro BNP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 (2) :149-151.

[6]张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 30 (10) :23.

[7]乔俊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4) :64-65.

血糖监测意义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注射胰岛素30例, 口服降糖药18例, 选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的CGMS, 美国罗氏血糖仪, 监测72 h, 记录患者血糖变化。

1.2操作方法

以患者脐旁5 cm处做为穿刺点, 碘伏消毒后将血糖探头置于皮下, 探头通过线缆与记录器相连, 受检者携带记录器72 h, 期间每日输入4次手指血糖值进行校正, 3 d后拔出探头, 经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电脑, 可获得每日血糖波动的曲线图。

2结果

48例行CGMS监测的数据与手指血糖监测的数据相比较 , 可发现指血所测不到的高血糖、低血糖以及无症状低血糖, 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共16例, 以23:00-6:00发生时段最高。

3护理体会

3.1相关知识教育

1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 就属低血糖范 畴 , 而无症状 低血糖属 于低血糖 的一类 , 血糖 <=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2]。通常见于病程较长 , 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患者, 由于代谢紊乱造成神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 使机体对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降低, 以及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的反应缺陷, 从而不产生典型的低血糖表现。此外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还与睡 眠时的低血糖 性自主神经 障碍以及大 量运动有密 切关系。

2向患者讲解CGMS的原理及监测目的, 进行实物展示, 以取得患者配合。CGMS能每5 min记录一次血糖, 可提供连续全天血糖信息, 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

3.2护理指导

3.2.1 CGMS安装前护理嘱咐患者在监测期间勿外出 , 并配合护士进行一日四次手指血糖测定, 指导患者填写生活事件记录表, 详细记录进食、服药、运动及情绪变化和低血糖反应等不适。

3.2.2 CGMS安装后护理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出血 、疼痛及探头脱出, 指导其避免活动时牵拉、扭曲和折叠。禁盆浴或把仪器浸泡于水中, 监测期间不能进行X线、CT、MRI等影象学检查, 以防干扰。

3.2.3健康教育应用动态血糖图谱可直观地使患者接受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事实,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糖尿病教育。对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 把每日3餐改为4餐, 将每天饮食总量的25%作为睡前餐, 以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对有腹泻、酗酒、食欲不佳的患者, 特别要注意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准确、时间固定、注射方法正确。在血糖稳定的条件下, 应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 餐后1 h进行运动, 运动时间以30 min为宜。睡前不安排运动,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讨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约2%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病例是由低血糖引起的。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低血糖的危害甚于高血糖, 多发生在夜间, 不易察觉, 危险性极大, 持续性较长[3]。而研究显示即使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 无症状低血糖发生也特别高, 提醒我们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和血糖控制的风险性, 所以在糖尿病防治中要积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糖尿病患者中积极开展CGMS的监测, 及时准确地反应机体内血糖值的动态变化, 及早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调整治疗方案, 降低风险。对无症状低血糖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血糖。从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等各个方面进行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 (CGMS) 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为制定更加准确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CGMS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应用CGMS过程中, 本组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16例, 以23:00-6:00发生时段最高。结论 CGMS能准确有效地监测无感知低血糖, 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无症状低血糖,护理

参考文献

[1]胡敏, 朱莹泉, 蔡丽萍.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2, 8 (6) :36-37.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Z].2013 (10) :31-32.

血糖监测有讲究 篇8

血糖监测是“信号”马

我们在治疗糖尿病中, 同样也需要一种预警信息, 那就是治理糖尿病五驾马车中五匹战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血糖监测这匹信号马是饮食马、运动马和药物马的卫士, 时时提醒、监督、纠正马儿行走的路线及承载的负荷。只有五匹战马并驾齐驱, 我们才能骄傲地甩起马鞭在抗糖路上披荆斩棘。

血糖监测是我们广大糖友终生的不可或缺的任务, 决不能仅凭每次去医院就诊时, 查一次血糖就万事大吉, 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血管中的血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它随着我们进食、运动、药物、剂量的大小而波动着。我们只是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加上匹配的药物治疗, 让血糖被动的峰谷保持在正常幅度内, 达到动态平衡。让它与生理性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餐后一、二时的胰岛素分泌相吻合, 我们就可以同健康人一样地迎接日出日落。

血糖监测的误区

在人们的观念中, 对血糖监测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我听到单位的同事说:我的血糖不高。去年体检时, 空腹血糖6.1mmol/L, 正好在正常范围内;还有的说:只是稍微高一点, 医生说不是糖尿病, 注意就可以了。这两种情况, 除了与体检前一天的进食多与运动少的因素有关外, 实际已经提示空腹血糖异常, 处于糖尿病前期, 如不进行有效的干预, 就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他们认为体检中查一次血糖就是自己一层不变的血糖标准,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是万万不妥的。这种对血糖监测极具盲目性的认识, 还大有人在。有的被诊断成糖尿病后, 觉得药不离身, 天天扎针, 严控饮食, 餐后运动, 长年如此生活太苦了。因此有“顾不了生命的长度, 只要生命的宽度了”的想法。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结果并发症如期而至找上门来。有的眼睛看不见了, 出不了门了;有的脚肿了, 一瘸一拐走路非常吃力;有的因为糖尿病足被切断两个脚趾;有的得了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坐着轮椅、定期透析;还有抛弃妻女驾鹤西去……这些历历在目的惨痛教训还在时时上演着, 偌大的糖尿病盲区, 人们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如果能接受一点糖尿病教育、学习一些糖尿病知识, 在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减低阶段进行早期干预;积极治疗糖尿病, 组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这样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 我们该如何监测血糖呢?

正确监测血糖是关键

我自己曾走过一段弯路, 血糖监测跟着感觉走, 随意性大。比如, 某次吃的量多点儿, 或吃了不常吃的食物, 或吃了升糖指数高的食物, 或运动量多了, 劳动强度大了等等感觉异常时, 我就测血糖。结果血糖不是高了, 就是低了。高的达到12.4 mmol/L (餐后) , 低的低到2.6 mmol/L。在血糖监测记录中, 血糖高高低低的极端值多。看医生时, 不能真实地将血糖波动图谱反映出来, 给医生提供的依据片面, 不准确, 治疗方案无法进行合理调整。

后来, 我读到一篇《血糖监测的黄金法则》文章, 对我的启发很大。文章告诉我们, 科学监测、节约成本之法有二:其一叫“连续阶梯法”, 其二叫“间隔完整法”。连续阶梯法就是在规律饮食、运动、用药的情况下, 选择某一天连续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7次血糖情况, 每月选几天, 做好监测记录。间隔完整法, 是在同样的前提下, 选择一天, 只测空腹血糖, 间隔一、二天, 只监测早餐后血糖, 再间隔一、二天只测午餐前的血糖, 以此类推, 直至完整地测完三餐前后及睡前的7次血糖。间隔的时间还可以规律地延长, 比如间隔三、四天或五、六天等, 这就叫间隔完整法。这种方法是在血糖稳定情况下, 节约成本的监测方法。

学习这篇文章后, 我改变了以往跟着感觉走的监测方法。采用了连续阶梯法和间隔完整法的方式监测血糖, 并结合出现的一些特殊应激性情况及时监测, 我觉得这样可以全面直观地反映一段时期内从早到晚的血糖波动图谱。就诊时, 给医生提供一个全貌的比较准确的治疗依据, 同时, 自己也能掌握一天之中各时段血糖高低, 合理调配自己的饮食摄入和体能消耗。

纠正血糖监测的五大误区 篇9

1.随便找时间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时间不是随意而定的,而是有要求的。检查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00~8:00,抽血时,患者要保证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展做监测时,空腹8~l 2小时,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而监测餐后血糖时,要求按平时饮食习惯吃饭,照常服用餐前降糖药,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两个小时。同时,要避免进食过多、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等。

2.只测空腹血糖

大多数患者都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测定。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以往化验血糖多要求空腹,近年的研究证实,餐后血糖的意义甚至比空腹血糖更大。首先,在糖尿病早期,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空腹血糖升高在后,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

从用药方面考虑,如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只在餐后升高,应针对餐后血糖治疗,宜选用短效药;而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长短效降糖药联合应用则疗效更佳。

3.查空腹血糖的抽血时间早点、晚点都一样 答案是不一样。在门诊经常碰到不少空着肚子、远道而来的病人到医院查空腹血糖,抽血时往往已是10:00~ll:00,其实,这时的血糖值已经不能代表空腹血糖了。

对于自己备有血糖仪的患者或者住院病人来讲,早展空腹抽血的时间可以自行掌握,一般不会因抽血而影响当天的用药和进餐。门诊患者则不然。例如,医院门诊的采血时间多在8:30以后,倘若患者到医院去化验空腹血糖,势必造成患者无法按规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由于早晨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头一天晚上的药效持续时间已过,故患者血糖可能会比平常升高。当然,如果抽血的时间太迟(超过10:00),空腹时间过长,血糖也可能比平日偏低。因此,化验空腹血糖,必须在上午常规用餐、用药之前采血。如患者平时在早上7:OO注射胰岛素。则必须在早上7:00之前采血。若是门诊患者,采血时间上保证不了,可以早晨在家正常用药和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两小时血糖,这样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

4.检测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患者认为停药后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实际上,检查血糖的目的是检查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疗效,如果停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病情加重。

为了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因停药而引起血糖的波动,验血糖当天应当正常用药,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

5.检测前过度控制饮食

有的患者为了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用药和进餐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

血糖监测意义 篇10

75岁的吴阿婆患糖尿病3年多, 平时每天服1片长效促胰岛素分泌药, 感觉良好, 并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空腹大多在5.5~6.0mmol/L, 偶尔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但近2周来, 随着天气回暖和活动量的增多, 经常于下午3~4点感到头晕, 有时站立不稳, 伴有心慌, 休息十余分钟可以缓解。由于吴阿婆还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尽管平时用药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为了明确头晕的原因被收治入院。像吴阿婆这样的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 往往要考虑可能是以下原因, 如心律失常、颈椎病、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低血糖或贫血等。住院后经过24小时心电图、头颅及颈椎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状况, 糖化血红蛋白6.5%。然而, 在对她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发现, 在早餐后2.5~3小时血糖过低, 仅为3.0~3.8mmol/L, 持续12~15分钟。此外, 夜间2~3点的血糖也低至2.8~3.5mmol/L, 尽管病人没有不适症状。显然, 吴阿婆的头晕症状跟血糖过低有关, 找到病因后, 医生采取了相应措施, 把降糖药改为短效胰岛素促分泌剂后, 病人头晕、心慌等症状消失, 再次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也都稳定在良好范围。

上述病例提示, 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主要是静脉血糖、手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而患者的自我血糖管理是通过手指采血的点式血糖监测来实现的。但此法每次检测都需采血, 患者进行一日多次检测的依从性不高, 易疏漏无症状性低血糖, 及症状不典型的低血糖, 尤其是夜间低血糖。众所周知, 长期慢性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是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为此, 这些年国际上进行了多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已经证实,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或阻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 在血糖管理时不能忽视低血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血糖接近理想控制目标时, 低血糖风险也随之增加,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严重低血糖所致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因升血糖调节机制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对低血糖反应缺陷等因素, 导低血糖症状不典型, 发生低血糖时往往不容易被发觉或者被误诊。近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血糖监测手段日益增多, 诞生了一种新的血糖监测技术——动态血糖监测。此法通过皮下植入探头每10秒接受1次来自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值变化的电信号, 24小时持续记录血糖值, 通过计算机处理, 可以画出血糖图谱。因此, 动态血糖监测不仅能反映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还能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变化, 又能避免过于密集的血糖监测带来的痛苦。目前采用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连续记录72小时的血糖值, 了解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对血糖变化的影响。同时, 可以分析不同患者的个体血糖变化特点, 对指导临床医师实施个体化的降糖治疗、有效减少血糖波动, 达到血糖理想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医药工程项目下一篇:预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