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

2024-08-13

理论基础(精选十篇)

理论基础 篇1

一、概念分析

早在1980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 (SFAC No.3) 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该公告将其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

全面收益与传统净收益不同, 它涵盖的范围更广, 能真正体现会计的反映职能。因为全面收益不仅要求确认构成其主要来源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而且要求确认传统净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 从而更好地反映并报告发生 (而不是实现) 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

显然, 全面收益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会计系统不断适应会计环境的必然结果, 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为全面收益的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由于会计理论本身并不完全一致, 其中也不乏理论障碍。

二、理论基础

全面收益是对传统净收益的突破, 是由会计目标决定的。显然, 传统净收益在会计的发展史上曾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适应了当时会计环境的要求。但是,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与原环境适应的会计系统必须进行变革, 在新环境中实现其目标, 进行功能性扩张。为此, 这首先需要深化会计理论研究, 为会计实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1. 会计目标。

按照信息论与系统论的观点, 会计可以看做是一个信息系统, 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通过会计自身的特定程序将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这是会计系统的总目标。但是, 具体经济环境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人们使用会计信息后达到的效果不尽相同。于是, 出现了两种影响广泛的会计目标:反映受托责任目标, 这通常与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相吻合;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导致了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的形成。

事实上, 这种对会计目标的人为划分, 有利于人们观察不同会计环境中会计目标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可否认的是, 从会计的发展史来看, 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割的, 而是彼此融合的。这一点, 从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主要用货币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这是会计的本质所在。会计环境的变化不会改变这一本质, 但会影响人们对这一本质的认识。从全面收益的定义来看, 反映所有的影响会计主体净资产的交易、事项和情况, 符合会计目标, 或者说, 会计目标要求核算全面收益。

2. 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功能的扩张。

通过简单的历史考察, 不难发现, 会计的功能得到了大大的扩张, 主要表现在纳入会计系统、用货币来反映的经济活动和现象越来越多。会计功能的扩张是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目标的必然表现。会计理论研究者也愈发重视对会计环境的研究, 也有学者从会计环境逻辑起点来研究和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经济环境的激烈变化和创新对会计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早期的会计主体形式简单, 经济业务也不复杂。与此相适应, 会计技术 (当时很少有系统化的会计理论) 简便易行, 其中历史成本的基础地位得到稳固, 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历史成本有证据客观、容易复核等优点。当经济环境变化, 如物价变动剧烈时, 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特别是收益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事实, 更不能提供全面收益, 因为当时没有会计理论和现实基础。但是,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理论会首先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进行升级深化, 为实现会计功能的扩张提供理论支持。

3. 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现代会计的核算基础, 也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权责发生制是实现会计目标和会计功能扩张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 正是权责发生制的出现, 使得许多会计概念、程序和方法成为可能, 当然也包括全面收益。但是, 人们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大多数仍旧停留在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 有待进一步深化。

事实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和FASB已经将权责发生制扩展到交易、事项和情况, 也即全部的会计确认。笔者认为, 可以从会计的基本概念来理解权责发生制。“权责”代表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 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本质, “发生”是这种经济利益的增减变化。所有会计事项的发生最终总会影响资产和负债项目。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资产负债观更受重视的原因所在。收益表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过程, 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为了核算全面收益, 即全面反映交易、事项和情况对会计主体净资产的影响, 必须彻底贯彻权责发生制。否则, 全面收益并非“全面”。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是全面收益的基本理论基础。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不难发现, 如果只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要想彻底遵循权责发生制是不可能的。于是, 出现了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属性, 如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这些计量属性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权责发生制的贯彻。但是, 它们只是针对不同的具体项目, 而公允价值的出现使计量属性的面貌焕然一新。事实上, 前面几种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都是从各自角度来探寻公允价值。从目前的实际看, 可以仅保留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 其他都可以降级为获取公允价值的技术手段 (张白玲、杜孝森, 2009) 。

公允价值的出现使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成为可能, 能够反映企业的所有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 也使核算全面收益成为必然。总之, 会计目标——会计环境变化导致会计功能扩展———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为全面收益的出现和核算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三、理论障碍

1. 实现原则。

在传统收益的确认中, 实现原则非常重要。实现的含义是非现金资产或权利转化为货币, 这显然有收付实现制的痕迹,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它把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时间范围缩小了。因此, 要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全面收益, 必须对实现原则进行突破, 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进行确认, 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已经不再强调实现原则,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 会计实务处理也逐步摆脱了实现原则的干扰。但是, 实现原则也并不是完全失去了意义, 当报表使用者更关心企业的现金流量等信息时, 也在潜意识地运用到实现原则。如此看来, 实现原则是可以和平突破的。

2. 稳健性惯例。在会计理论中, 几乎没有哪个概念比稳

健性惯例更有争议的了。长期以来, 稳健性对会计实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中仍然强调稳健性, 并在基本准则中作出具体规定。但是, 遵循稳健性惯例产生的非对称会计信息, 已经使其存在根基受到巨大挑战。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早已指出, 稳健性惯例充其量是处理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中不确定性的一种较差的方法, 甚至是最差的方法, 它将导致会计数据的歪曲, 应将稳健性惯例逐出会计理论的殿堂。

人们进行决策需要客观中立的会计信息, 任何非中立的会计信息都会产生不可预测的消极影响。会计史学家认为, 会计职业是在“破产、倒闭、舞弊和争议”的企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个环境使会计人员充满了“强烈的灾难意识”, 并与他们喜好簿记上的低估有着极大的关系。事实上, 当时的会计人员意识到一些资产价值已经发生变化, 尤其是减值, 所以减计资产价值, 稳健性惯例由此产生。当然, 后来学者又为稳健性提出了种种辩护。

但是,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会计反映资金变动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不管是资产升值还是减值, 都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 用公允价值计量。忧患意识并不是我们任意降低资产价值的理由, 必须有充分的证据。目前, 存货计量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是对减值存货的公允价值计量, 但不是对所有存货的公允价值计量。事实上, 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应该像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按公允价值计量, 这样才是贯彻了权责发生制, 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收益。因此, 要充分核算全面收益, 必须突破稳健性惯例, 一切以客观、充分的证据为基础, 如实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而不是将升值资产和减值资产区别对待, 这样才能提供众多利益相关者所需的中立的会计信息。

当然, 有学者认为突破了稳健性惯例, 可能会影响会计实务, 助长盈余管理, 这种担忧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一问题也伴随着稳健性惯例。这不是也不应该是会计理论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

四、小结

本文讨论了全面收益核算的理论基础和障碍, 从中我们发现会计理论本身的不一致会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所以有必要继续深化对基本会计问题的研究, 净化会计理论, 使之真正内在一致, 逻辑严密。另外, 要改变人们对会计理论功能的认识, 如果担心完善的会计理论会引发盈余管理等在会计准则具体操作执行中出现的不如意的现象, 无疑是对会计理论功能的不切实际的奢望, 非但不能解决会计实务问题, 也会使会计理论研究裹足不前。

参考文献

[1].张白玲, 杜孝森.公允价值会计基本概念辨析.财会月刊, 2009;31

[2].杜孝森, 张白玲.论公允价值会计与权责发生制.财会月刊, 2009;34

[3].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理论基础 篇2

内容摘要:物权行为理论是物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物权行为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简单的阐述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三大原则:独立性、无因性和公示性原则,并简要的分析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关键词:债权行为物权行为独立性无因性公示性……

物权行为谓之物权之设定、移转、变更或消灭为目的之行为。也即以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为要素而成立的法律行为。此在契约而言,即为物权契约。物权行为理论为德国法学家萨维尼首创,虽不被所有法学家认可,但仍被德国等少数国家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建立以及在德国民法典中的完善被认为是大陆法民法学中最辉煌的成就和德国民法中最难理解的基本概念。

一般认为德国民法把通常认为是一个合同的物权设立和移转行为,分解为两个行为的做法,起源于中世纪的德国“普通法法学”。在17世纪德国法学家为了解决德国法制不统一问题,编纂了一本《实用法律汇编》。在书中,德国法学家们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所有权的有效移转应具备两个条件:名义和形式。所谓名义,即私法上的契约。当事人为了达到所有权移转的目的而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即债权契约。这种契约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变化甚多。形式,就是物的实际交付或其他代替交付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物权契约,因为交付具有一个契约的特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契约,一方面包含有占有的现实交付,另一方面保含有转移所有权的意思表示。这本书确定了一个“名义与形式相一致的取得所有权的原则”强调取得所有权应有其合法的依据,但该书强调原因和移转实际的区别。可以说此书对萨维尼创造物权行为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初德国法学巨匠萨维尼认为:以履行买卖合同或其他以所有权转移的合同为目的的交付,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事实的履行行为,而是一个特别的以所有权转移为目的的“物的契约”。从萨维尼的思想中发展出了一系列对德国民法物权体系具有决定意义的规则。这些规则与法国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物权法和财产法的规则是不同的。这些规则概括起来为:物权的变动除了需要具有债权契约以外,还必须要有专门的物权变动为唯一内容的物权契约。物权契约是独立于债权契约之外的,债权契约仅能使当事人负担交付标的物和价金的义务,而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后果。只有通过以所有权的移转为主的物权契约,才能实现所有权的移转。事实上,这些规则后来成为了德国物权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内容:独立性、无因性和公示性。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逐一论述: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又称为分离原则,指权利主体承担的移转标的物的交付义务的法律行为(一般称为契约或合同)和其完成物权的各种变动的行为是作为两个法律行为的,并非一个法律行为。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即物权行为,是两个行为。这实际上是把交付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契约。按法国民法法系或英美法系的法律逻辑,当事人的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与其履行义务的交付行为存在于一个法律关系之中,前者是后者发生的原因,后者是前者发生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即交付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合同。交付行为本身具有意思表示,又具有外在行为。交付的目的是完成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或转让,也就是交付行为有其自身的合意存在。这里的合意指民事权利主体创设、转移、变更、废止物权而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此意思表示与债权契约中的意思表示是有明显区别的。债权行为的合意是为了使对方负有一种交付物的所有权的义务。债权行为和后面的交付行为即物权行为各自有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因此他们是分离的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关于物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台湾学者王泽鉴认为物的买卖中有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同时存在。其中根据民法买卖条款规范的是债权行为,而根据物权编中的登记或让与合意规范的是物权行为。不应该认为这两种行为互相抵触或者没有区别。根据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德国民法典》第873条规定,移转土地所有权或在土地上设定某项物权或移转此项权利或在此项物权上更设某物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由权利人及相对人对此种权利之设立或变更成立合意,并登记于登记簿。第929条规定对动产所有权之出让须有所有人将物交付于取得人而且双方就所有权转移达成合意。我们从这几条也可看出它是不同于债权合同的另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也必然演绎出其无因性。既然其为独立性的契约,物权行为的效力自然不受作为其原因的债权行为的效力的影响。无因性又叫做抽象性,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原因行为而独立成立,即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消不能导致物的所有权变更的当然无效或被撤消。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也是由德国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著名罗马法学家萨维尼提出的,他认为为了履行买卖契约或其他以移转所有权为目的之物的交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行为,而是一种以移转所有权为目的的物权契约。此种物权契约往往是以债权行为为其原因的,将该原因从物权行为中抽离但不因债权行为的欠缺或不存在而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因为物的.所有权的移转是物的合意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的结果。故物的履行行为的效力只与物的合意成因果关系,而不与债权行为成因果关系。当原因行为被撤消时,依此原因行为所为的物的履行行为却不能当然失效,因为当事人之间的物的合意并未失效。物的取得人因此而取得之物权不能随之而撤消。萨维尼曾断之为:“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

自从萨维尼的无因性理论被提出后就经历了学者们的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论。关于其优缺点各有说法,根据学者们的见解现将其主要优缺点归纳如下: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在客观上使物权行为与其原因行为分离开来,概念清楚,每个法律行为的效力容易确定,每个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非常清楚,有助于准确的适用法律。例如在我国,《担保法》将登记作为抵押合同、将交付作为质押合同的形式要件,因此,如果未登记或未交付,不仅抵押权、质权不能设立,而且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本身也是无效的。在当事人有过错而未登记或交付的情况下,利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没有必要的法律上的救济手段。但是在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原则时,由于登记、交付只对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起决定作用,虽然没有登记、交付,物权设定变更、消灭的效力不发生。但债权行为仍可成立,一方当事人仍因债的关系而承担法律责任。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依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是基于当事人自己的物权契约,即当事人关于物权变更的意思表示。因物权契约不计其债的原因,第三人获得之物只依物权契约,而不依其原因行为,物权转移前手的法律行为原因不能影响后

手的法律行为,故原物主不可依债的原因而向第三人追夺物之所有权。

由于该原则在债权行为无效,被撤消或未成立时,出卖人由物的所有人降为普通债权人,丧失了其在物权法上的对物的支配的权利,严重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违背了交易活动中的公平正义,从而也成为大多数国家否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基本根据之一。另外,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具有过高的技术性要求,难以为公众所掌握,这也是多数法学者提出拒绝物权行为理论的主要依据。

物权行为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公示要件主义原则。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物的合意乃是对物的交付行为中存在的意思表示的抽象,所以必须有一个具有公示性的行为来表达或者说是记载这一物的合意,否则就会给第三人带来不利的损害,影响交易的安全。公示行为应具有物权的一般的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和能充分表示该物的合意成立的效力。若没有该公示行为物的合意不能成立,物权的设立、变更、和废止也应无效。从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公示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登记和交付。对于动产来说,一般只须交付即为公示;不动产则需要到专门的登记机关作相应的登记,才能达到公示的效果,否则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总之,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简单的说是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债权行为)是没有绝对关联的学说,它抽象的把物权行为从债权行为中分离出来,认为物的合意与债权行为中的合意是有区别的。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对《德国民法典》起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流性的观点以及一些立法草案所表现的作法是对这种观点予以否认的。我国现行民法并未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从未来市场经济需要建立的精确、细致、安全、公开的法律制度着想,我国立法还是应逐步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中的一些合理的观点,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台)史尚宽《物权法论》荣泰印书馆1979年版第17页

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页

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页

参见姚瑞光《民法物权论》第118页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五册1991年10月第6版138页

参见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载〈〈法学研究〉〉第三期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五册1991年10月第6版

业主自治的理论基础 篇3

业主自治的理论基础在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我国的物权法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物权法》是私法,业主自治体现私法自治。业主自治就是要由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制定管理规约,作出有关决定,管理他们的共同财产和共同事务。”

物权法第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专有所有权、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成员)权。专有权是“区分所有权的‘单独性灵魂’,也是区分所有权结构中的单独所有权要素。其含义是指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享有的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的专有部分主要是指业主独立的空间以及有独立的出入门户的住房,在法律上表现为以产权证登记的面积为准。“共有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共有权的客体,即共有部分,指区分所有建筑物除专有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及不属于专有部分的附属物。共有部分既包括供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使用的全体共有部分,也包括仅供部分区分所有权人使用的部分共有部分。

建筑物的区分所有人的成员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基于同一栋建筑物的构造、权利归属及使用上的密切关系而形成的,作为建筑物管理团体中的一员而享有的权利。”与专有权及共有权明显不同的是,专有权与共有权是财产权,而成员权是业主们基于共同的财产利益而形成的身份权,是各区分所有人就共同关系事务如何做出决定,以及该决定应如何被执行而享有的权利。同一建筑物内的区分所有人享有参与订立管理规约的权利;对有关建筑物的重大事项享有表决权;对物业管理人有选聘和解聘的权利;请求正当管理共同关系事务的权利;请求收取共有部分应得利益的权利。各业主在行使其成员权时,有遵守共同决议和规则的义务,接受管理者依约管理的义务。

由此可见,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是一项单一的权利,而是由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专有权、共有权及成员权等三要素构成,因此,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同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也具有一体性,专有权、共有权及成员权,是相对独立而又不可分离的权利。其中,专有所有权具有主导性,表现在区分所有权人取得专有权就意味着取得了共有权与成员权,反之,丧失专有权就意味着丧失了共有权及成员权;区分所有权人专有所有权之大小或价值,将决定其共有权比例及成员权的大小;专有权变动的效力及于共有权和成员权,处分专有权,也就同时处分了共有权和成员权。

区分所有权的复合性和一体性决定了区分所有权人对于建筑物的维护、修缮与管理必然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因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必须组织起来,对所属物业进行管理,对共同利益进行维护。为维持该共同利益关系、尤其为保证共用部分的使用秩序及整个物业区域的生活秩序,全体业主必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团体组织,而将单个业主作为其成员,以凭借该团体组织的力量,共同管理共用部分和其他共同事务并保证社区秩序的稳定,从而维持物业正常存在状态和方便业主利用,此即为业主自治。正如我国台湾学者戴东雄所言,于区分所有权人复杂的相互关系上,如何维护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为第一优先,要维护全体人之共同利益,莫过于管理方法之健全合理。要管理方法之健全合理,亦将专有所有权,共用部分持分权及成员权结为一体,始能竟其功。

区分所有权的复合性和一体性决定了业主自治是业主整体的自治,全体业主都当然是业主自治组织的成员,业主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业主公约所作出的决议,代表了全体业主的共同意志,其效力当然及于全体业主,包括对该决议不予赞同的业主,或者决议后才加入的业主。

业主基于其对所购物业的专有所有权,而产生了对物业区域内共用部分的共有权以及作为业主团体一员的成员权,从而也使全体业主组成一个团体(自治团体或者管理团体)行使对物业的自治管理权成为必要与可能。故此,业主自治即是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基础而产生的。

理论基础 篇4

学校不仅是传授青少年学业知识的地方, 还是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5,6,7]。所以, 学校是对青少年自杀及相关问题开展干预的最适当且最可能有效的环境。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杀预防分为3种类型: (1) 普遍性干预。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和/或教师、家长, 目标是从整体上增强与自杀行为有关的环境和个体保护因素, 提高青少年自我检出以及教师、家长早期识别、正确应对的能力。 (2) 选择性干预。针对目前尚未表现出精神障碍症状、正暴露于公认的自杀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将来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干预。 (3) 针对性干预。针对自我报告/筛选出有自杀意念或曾经有过自杀未遂史、表现出某些精神障碍亚临床症状的高危青少年进行自杀干预[8,9]。

1 自杀预防干预

1.1 普遍性干预

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普遍性干预面向所有在校青少年, 根据干预内容大致可分为4类[10]。

1.1.1 自杀教育课程

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与自杀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青少年对自杀知识的了解 (包括与自杀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抑郁症、自杀的预警信号) , 消除对自杀的种种误解并学会求助。

1.1.1.1 青少年抑郁知晓计划

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讲座、讨论、观看录像、小组互动等, 通过一次时长3 h的课程, 为青少年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如症状、诊断、治疗及人们对抑郁症的态度等, 干预结束6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 该课程增加了青少年对抑郁症的知识, 改善了对抑郁症及其治疗的态度, 但并不能证明知识的增加能够促使抑郁青少年进行求治[11]。

1.1.1.2 自杀预防的心理教育项目

该项目在时长2 h的课程中, 除了讲解自杀相关知识, 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外, 还包括促进同伴救助的知识, 如识别并正确应对自杀的预警信号、对自杀行为的应对技巧等, 使学生在面对同伴的自杀行为或消极情绪时能够及时制止。该项目的效果评估指标包括自杀知识、自杀态度、应对方式和绝望程度, 而不包括自杀行为发生率的变化。干预结束2个月后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 该课程可显著增加全体学生的自杀相关知识, 改善对自杀的态度, 但是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和绝望程度无明显改变[12]。

1.1.2 社会技能训练课程

自杀青少年往往存在各种生活技能, 如问题解决技能、困难应对技能和适应认知技能的缺乏, 因此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 通过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压力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内在心理机制来减少无望感、抑郁和自杀倾向[10]。

Zuni生活技能发展课程是基于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设计的, 干预课程为期1 a, 每周2次。目标是通过生活技能训练降低青少年抑郁和绝望程度, 减少自杀行为[13]。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立自尊; (2) 识别不同的情绪和压力; (3) 增加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减少自我毁灭行为; (5) 学习自杀知识; (6) 自杀危机干预训练; (7) 设置个体和集体的目标。

1.1.3 对“守门人” (父母、教师) 的训练课程

通过对父母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自杀知识水平, 改善对自杀、抑郁症的认识和态度, 提高对抑郁和自杀危险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干预技巧、前期危机处理危机能力以及转诊能力[10]。

1.1.3.1 “守门人”计划

该计划是针对学校教职人员进行的普遍性干预。该计划干预时间为1 a, 由2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对学校教职人员的培训。增加学校教职人员的知识, 改变态度, 发展技能, 为潜在的有自杀风险的学生提供危机干预。 (2) 危机干预。接受培训的教职人员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自杀高危学生的支持网络, 为他们提供咨询或治疗。主要包括发现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后及时制止;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主要是家庭支持;提供适当的帮助, 并为其预约治疗, 如社区或校园的医院、咨询机构。干预结果显示, 该计划显著增加了学校教职人员的自杀知识, 改善了他们对自杀高危青少年提供帮助时的态度[14]。

1.1.3.2 自杀、选择、意识、援助 (SOAR) 项目

该项目是对学校教职人员的普遍性干预, 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对自杀的态度, 增加自杀危机干预知识, 提高移情和倾听技术[15]。该项目每年定期对教职人员进行培训 (既有曾经接受过培训的, 也有新加入的) , 并且每年定期评估1次。

1.1.4 青少年的自杀筛选

使用自评问卷等筛查工具选出可能发生自杀的高危青少年, 筛查指标主要为抑郁、物质使用、近期和频繁的自杀意念、过去自杀意图等。

Shaffer等[16]设计了3个阶段自杀高危青少年筛选程序, 根据填写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 筛选出可能处于较高自杀风险状态的学生 (符合下列阳性标准之一者——抑郁、心境恶劣、酒精或物质滥用、反复出现的自杀行为或既往自杀未遂) , 将其纳入第二步的计算机化的青少年诊断性访谈, 以剔除实际无自杀风险的学生。经过第二步的访谈, 具有较高自杀风险的青少年被纳入第三步的简短临床评估。虽然结合哥伦比亚自杀问卷和访谈能够识别有自杀风险的学生, 但是访谈者并不能保证被剔除的学生在其他的情境下不会产生自杀风险[17]。

Scott等[18]在一项关于自杀风险筛查问卷计分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研究中同样使用了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 将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任一项者纳入第二步筛选: (1) 过去3个月内有自杀意念; (2) 既往自杀未遂; (3) 5项症状中至少有3项 (不快乐或悲伤、焦虑、社会退缩、易激惹、物质使用) ; (4) 哥伦比亚自杀自评问卷中有任何一项为“差”或“很差”, 并且愿意与专业人员交谈。全部阳性青少年及部分阴性青少年进入下一步的诊断性评估, 通过面对面的青少年诊断性访谈, 将最终的阳性青少年纳入研究。

1.2 选择性干预

选择性干预的对象是有共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青少年, 所以共同危险因素的筛查成为该型干预的关键。由于青少年自杀与很多因素有关, 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多角度识别危险因素[19]。

Ayyash[20]将自杀相关危险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类: (1) 个体发育因素。该因素聚焦在个体的心理、生长史等, 其中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抑郁、绝望和物质使用。 (2) 微系统因素。该类因素可能会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 进而增加青少年的自杀风险, 包括家庭史, 如家庭成员自杀未遂史、父母精神病理学因素等;丧失, 如亲人去世、分离、离婚或被遗弃等;家庭功能, 如家庭结构、家庭沟通模式、亲子关系、家庭凝聚力等, 其中与青少年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消极亲子关系和不良沟通方式;同伴因素, 如同伴的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等;学校因素, 如学校教学成绩。 (3) 外部系统因素。这类因素虽然不会直接造成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但是会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其中对青少年自杀行为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是媒体。 (4) 宏观系统因素:包括文化差异、种族差异等。

1.2.1 再次连结青少年自杀预防项目

该研究通过对有高度辍学可能、同时包括多种行为问题青少年进行为期2学期的社会心理干预, 如风险评估、短程危机干预、社会技能训练、家校联系强化等[21]。

1.2.2 个人成长课程

面向有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的青少年[22]。该干预课程为期10个月, 由2个部分组成: (1)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建立社会支持; (2) 通过技能训练改善自控力、决断力、人际交往能力、自尊等个人抗逆资源, 增进高危青少年与学校的联系, 进一步巩固社会支持。

1.3 针对性干预

针对性干预的内容与普遍性干预一样, 但由于干预对象已经出现与自杀相关的行为更加明确, 故干预更具有针对性。

1.3.1 自杀认知行为干预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降低自杀易感者对应激事件近期和远期的应激反应, 减少自杀行为。虽然CBT-SP的对象是近期有过自杀未遂的青少年 (<90 d) , 但理论上该干预方法同样适用于有过自杀意念的青少年。Stanley等[23]对110名最近有过自杀未遂的青少年进行了3个阶段共12节的认知行为干预, 分别为初期 (1~3节) :安全计划 (提供应对策略和支持资源, 避免干预对象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心理卫生教育 (包括自杀行为的本质、抑郁情绪的作用, 生命的意义、树立希望) 。中期 (4~9节) :个人技能训练 (包括情绪管理、压力耐受技术、认知重建、建立目标和运用社会支持等) 、家庭技能训练 (包括家庭问题解决能力、矫正家庭沟通模式等) 。后期 (10~12节) :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预防自杀行为再发。目前此项目正在实施中。

1.3.2 强化人际-心理治疗项目

目标是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的自杀风险[24]。干预时间共6周, 每周2次, 包括一次50 min面对面的授课和一次30 min的电话随访。心理治疗师主要针对人际冲突和消极应对这2个主要问题进行干预。

1.4 综合性干预

由于单一类型的干预效果较局限, 目前, 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项目往往是整合了不同干预类型或是同一干预类型的不同成分, 现详细介绍如下。

1.4.1 自杀预警 (SOS) 项目

该项目包括2个部分:面向全体学生的自杀知识课程和自杀危险因素筛选[25]。筛选工具及标准为哥伦比亚抑郁量表 (Columbia Depression Scale, CDS) [26]分数≥16, 或青少年抑郁情绪简要量表 (Brief Screen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BSAD) [27]分数≥4。SOS降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机制是: (1) 增加学生对抑郁症状的理解和认知, 形成积极的态度, 以此降低学生的自杀倾向。 (2) 该计划中的自评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评估自己可能经历过的抑郁情绪或自杀想法, 促使他们去寻求帮助。虽然SOS结合了筛查程序, 但由于筛查是匿名的, 无法继续进行干预和随访。干预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估, 结果显示, 干预组抑郁和自杀的知识、面对问题时的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自杀企图明显降低, 证明该项计划在不同年龄、种族及宗教背景和性别的高中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不足的是, 干预并未增加青少年的求助行为, 可能与评估指标不敏感有关, 还需要对此方案的长期效果进行进一步的随访研究[25]。

1.4.2 南埃尔金高中 (SHES) 自杀预防计划

该计划不仅包括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性干预, 而且通过筛查对有自杀风险的学生继续进行针对性干预[28]。普遍性干预为自杀相关知识的教育课程, 目的是使青少年正确识别并帮助有自杀风险的同伴, 改变对自杀的态度, 增加求助行为。针对性干预则是强化上述课程。

1.4.3 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

该计划是对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实行的普遍性干预, 整合了自杀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守门人”计划[29]。它由针对青少年的辅导 (RAP-A) 和针对家长的辅导 (RAP-P) 组成。RAP强调: (1) 培养良好的自我感觉; (2) 积极的思维方式; (3) 有效地解决问题, 尤其是人际关系问题; (4) 建立并会利用社会支持网络。RAP-A由11节课组成, 包括自尊、思维、情感、人际、问题解决、支持网络等领域;RAP-P由3节2~3 h的课程组成, 涉及自尊、应激、共情、冲突处理、依附与独立等领域。

1.4.4 教师关注和应对、支持训练项目

该项目通过筛查, 对有高度辍学可能的青少年进行两部分干预[30]。第一部分干预称为教师关注 (Counselors CARE, C-CARE) , 具体内容包括: (1) 潜在自杀风险测量; (2) 通过简短的激发性的辅导课程, 来强化青少年的移情和支持、巩固他们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求助行为、增加其得到帮助的途径; (3) 在青少年与学校、家庭之间建立支持性的网络连接。第二部分称为应对、支持训练 (Coping and Support Training, CAST) , 这部分干预以每组6~7人的小组形式, 在6周内通过12次, 每次时长为1 h的课程, 对青少年进行生活技能训练, 使青少年能够从家庭或其他信任的成人那里获得技能和支持。3次评估分别是在第一部分干预结束后、第二部分干预结束后以及基线评估后10个月。

2 自杀预防干预的理论背景

2.1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与行为相关的社会认知来减少抑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由认知行为理论衍生出以下几种自杀相关理论。

2.1.1 理性情绪行为理论

ABC情绪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的重点:A是诱发性事件;B是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即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运用理性情绪理论, 改变对诱发事件非理性的看法或观念, 形成积极观念, 减少消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发生[31]。

2.1.2 认知三联理论

DSM-IV将自杀意念及行为归为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所以从精神医学角度而言, 抑郁症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精神疾病。抑郁个体习惯化的负性超价观念的认知模式, 使他们在感知世界时容易得出消极的结果, 对自我、世界和未来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 构成了抑郁的消极认知三联[32]。

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通过帮助青少年识别并挑战消极/错误想法, 使青少年意识到在抑郁情绪的开始和持续过程中消极想法和低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从而正确认识个人能力并提高自尊, 学习管理社会事务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 社会认知理论

该理论认为, 自杀行为是个体认知因素与社会应激因素, 即负性生活事件如重大的灾难、日常生活烦恼、长期的适应不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发生适应不良和/或社会环境失调时, 通过干预防止青少年发生异常或有害的行为[33]。

2.1.4 应激-易感素质模型

该理论认为自杀行为是应激事件作用于自杀易感素质个体身上的最终结果, 而上述CBT-SP正是通过改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认知歪曲等, 来降低应激事件的破坏性作用, 从而保护具有自杀易感素质的青少年[34]。

2.2 发展情境理论

该理论是发展系统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自杀行为是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的情境变化间的持续交互作用的结果[35]。情境包括物理环境, 如家庭地理位置、学校设施等;社会成员, 如家庭成员、同伴、教师等;个体自身, 如举止、言语表达等;随时间推移的情境的变化, 如周围环境的改变、社会成员的改变等。

2.3 人际-心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归属受挫和自我累赘感会导致自杀倾向[36]。如IPT-A-IN项目, 通过识别症状、了解自身人际问题并认识由此产生的心理学症状等方法, 调整人际关系, 改善抑郁症状[37], 减少由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

3 自杀预防干预的效果评价

青少年自杀预防计划的3种干预类型各有利弊: (1) 普遍性干预的研究对象不需要筛选, 避免了由于被甄别导致的有损名声的副作用;但样本量较大, 实施成本很高。 (2) 选择性干预的研究对象更具针对性, 针对的是有自杀危险因素的青少年, 样本量需要较小;不足之处则是标签作用而产生有损声名的副作用, 因此需认真考虑并处理伦理道德问题。 (3) 针对性干预的目标人群是有过相关自杀行为的青少年, 针对性更强, 样本量更少;但是由于筛选需要青少年自我报告以及后续的诊断评估, 因此需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自杀筛选工具, 而且目标人群的社会耻辱感会更强烈, 如果干预的形式为团体活动, 对象多属于高危个体而缺乏健康的角色模式, 小组运作会受到影响[29]。此外, 有研究指出, 在学校中实施自杀干预, 有可能会使没有自杀想法的青少年产生自杀想法[38]。

如前所述, 青少年抑郁知晓计划[11]、自杀预防的心理教育项目[12]等自杀知晓课程已经被证实能够增加青少年尤其是有自杀未遂史的青少年[14]掌握抑郁和自杀的知识, 改变态度, 增加求助行为, 但是有一些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39], 提示单一的自杀教育课程其干预效果是不充分的[40]。Zuni生活技能发展课程、个人成长课程等社会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绝望程度、减少自杀和自杀未遂行为、改善情绪、增加问题处理技巧以及自控力等, 但目前还不清楚是该计划的哪一部分降低了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守门人”训练提高了学校教职员工及家长识别有自杀风险的学生的水平, 使转诊成为可能, 但是只有将对青少年进行的干预和“守门人”训练相结合, 才能真正减少青少年的自杀行为;青少年的自杀筛选中, 筛选工具的阳性预测值只有30%~60%, 因而, 对自杀高危个体的识别还需要专业人员花费时间作进一步的临床评估[41], 另外筛选的效果还与自杀高危青少年能否接受到后续的精神卫生服务有关[42]。有研究发现, 同自杀教育课程和父母训练课程相比, 学校教职员工 (校长、心理教师、教导主任) 对筛选项目的接受度更低, 所以只有自杀教育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守门人”训练课程、筛选程序结合, 或将普遍性干预中的若干成分与针对性干预或选择性干预相结合, 形成多水平、多系统的综合干预, 才能长期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43]。

干预效果还取决于其他相关因素。从上文对干预项目的介绍可以看出, 每项研究的评估指标、测量工具、评估随访时间等各有不同。目前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干预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自杀知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对自杀/抑郁的态度、自杀行为 (自杀意念、自杀未遂) 、无望感、求助行为/方式等。随访时间的长短、评估的时间点从数月到数年不等。测量工具多为自评的经典问卷或自编问卷, 所用工具的信效度和敏感度也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除以上因素外, 对学校领导进行有关自杀知识的访谈显示, 学校规章管理方面的因素如当发现学生有自杀风险时, 学校是否有明确清晰的应对流程、是否有学校教职人员的团队合作;学校领导对自杀干预课程的重视、支持度;教职人员是否有足够的培训;学校所在地区对自杀干预的重视程度均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44]。所以, 学校的配合度、学校和政府机构的相关支持政策以及多种资源的利用度 (如医院、社区) 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干预结果的准确性[39]。

上述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各种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项目, 为我国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 他们的干预方案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文化。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和预防需要采取个体和环境、医学和教育、预防和早期干预相结合的多系统、多水平、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各种健康危险行为中的核心位置。

热工理论基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热工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自然界及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内涵丰富、公式数量多、联系工程实际范围广,是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和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能量转换的理论基础、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及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受到相应的分析、计算能力及一定的实验技能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实验,掌握热工基础的测量内容和实验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并能合理分析实验结果和书写实验报告。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4学时)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热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自然界能源的来源及其利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基本状态参数、状态方程、热力参数坐标图。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

重点内容: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

难点内容: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概念正确理解。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4学时)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功、热量,热力学能、膨胀功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以及在示功图中的表示。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功和热量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

重点内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热力学能、焓、熵的物理意义,热量、膨胀功、技术功的数学表达式及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方法。

难点内容:膨胀功、技术功和轴功的区别。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6学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卡诺循环组成、卡诺循环热效率、卡诺定律、熵方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重点内容: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及卡诺定律的含义,掌握熵方程的推导过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

难点内容:准确理解卡诺定律并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其热力工程(4学时)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比热、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定义、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的特点和状态量和过程量计算方法。

重点内容: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定义,定压过程、定容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方程式。

难点内容:热力过程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第五章 水蒸汽(2学时)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的状态参数表和焓—熵图、水蒸汽的热力过程。重点内容: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状态参数的查取方法。难点内容:湿蒸气区水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第六章 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4学时)

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重点内容: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汽耗律的计算方法,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和优优缺点。

难点内容: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的分析。第七章 气体的流动(4学时)

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管内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喷管效率、绝热滞止概念。

重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绝热滞止概念。

难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 第八章 气体动力循环*(2学时)、混合加热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的组成、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燃气轮机增压内燃机及其循环的组成和特点。重点内容: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 难点内容: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第九章 流体的物理性质(2学时)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流体作为连续性介质的假设、流体的密度、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的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重点:流体的粘性

第十章 流体静力学(4学时)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计示压强、液柱式测压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曲面上的总压力。

重点: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应用。难点: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第十一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4学时)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流体的分类。流线与迹线、流管、流束、流量、流线方程。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系统与控制体、连续性方程。

重点: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连续方程。难点:系统与控制体、输运公式。

第十二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8学时)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及应用。动量方程及应用。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圆管中流体的层流流动。粘性流体的紊流流动。圆形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非圆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综合应用举例。

重点:粘性流体管内流动能量损失的计算及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难点:动量方程及应用、圆管中流体的紊流流动。第十三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6学时)

平面流动的伯努利方程。有势流动、速度势和流函数、流网。几种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几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平行流绕过圆拄体无环量流动、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卡门涡街、物体的阻力、阻力系数。

重点:速度势和流函数及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难点:边界层的分离

第十四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4学时)

传热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等基本概念。

重点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基本概念。难点内容:传热过程的分析。

第十五章 稳态导热(4学时)

稳态导热、温度场、温度梯度、导热系数等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的导热分析和计算。

重点内容:傅立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原测和过程和三个边界条件的建立方法,单层及多层平壁、园筒壁和肋片稳态导热时温度分布规律、导热量、热阻的计算。

难点内容: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三个边界条件。肋片导热问题的简化分析。第十六章 非稳态导热(4学时)

非稳态导热的特点及计算,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重点内容: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集总参数法计算非稳态导热问题。

难点内容:集总参数法简化分析,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第十七章 对流换热(6学时)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热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重点内容: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等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难点内容:准则方程式的适用条件和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的确定和计算。

第十八章 辐射换热(4学时)

辐射、热辐射、吸收率、反射率、穿透率、黑体、黑度、灰体等基本概念,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兰贝特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角系数的定律和计算两固体表面间、多表面间辐射换热计算、遮热板原理。

重点内容:黑体的四个典型的基本定律,灰体、黑度的基本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结论。角系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遮热板原理。

难点内容: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

第十九章

传热过程和换热器(4学时)

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等概念,传热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重点内容: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传热计算方法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难点内容:复合换热概念、平均温差法换热器的热计算

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安排

1、习题

演做习题是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十分重视对这个环节的训练,利用配套的“热工理论基础”习题集和教材中的习题。每次布置作业时,精选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结合工程实际的习题,特别是课程后期,选择有综合性,工程性强的习题。

对有些综合性的题目,学生有时感到棘手,但要坚持只给提示,让学生看书,甚至查阅其他课程书籍,先不予讲解,启发他们运用已学会的知识,通过迁移来解题。

2、实验 本课程实验教学学时为12学时,以下实验项目任选6项: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实验;

CO2临界状态观察及p---T---v关系测定; CO2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关系测定;伯努里方程演示实验; 沿程阻力实验 局部阻力实验; 流量计流量系数测;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固体表面黑度的测定;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

除上述实验项目,还可根据学生科技活动的课题开设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

3、现场教学

为培养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进行理论教学时,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锅炉房、实验室的发电厂的模型,制冷装置循环,这种有机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和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又例如在讲述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分析以往学生反映抽象难懂,增举一个散热器、省煤器、锅炉等:分析它们存在的传热现象,由实例分析和计算,使学生接触的基本概念、原理不在是枯燥空洞,而是富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理论,从而加深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从实例的比较中,他们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对能量应从量和质两方面综合评价,才能真正找到节能途径。

4、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丰富的图、文、声等处理功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眼、手、耳等多种感官的直接感觉,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傅俊萍,衣晓青.热工理论基础.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本教材是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规划教材。教材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整合为一本教材,减少了原三部分内容的重复部分,使教材的思路更具系统性,缩短了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的混淆程度,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教材:

[1]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自1995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材对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创建了热工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使教材即加深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反映了学科的发展动态。

[2] 孔珑.流体力学.第三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3] 杨世铭.传热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书自1998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专利预警基础理论研究 篇6

【关键词】 专利预警;预警体系;预警指标

一、专利预警的概念

专利预警在实质上是一种危机预警。企业专利预警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判断与本企业主要产品和技术相关的技术领域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信息、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其他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侵权争端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发出警报。专利预警是以专利情报分析为基础,系统地对关键性的专利指标及其他指标所蕴含的信息进行评价,判断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由专利诱发的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报警。专利预警按层次和范围可划分为:国家专利预警、行业专利预警和企业专利预警,但其本质和思路是相同的。

二、专利预警的基本要素分析

1.警源。警源是指导致风险发生的根源性因素,企业需要将专利风险中的某些关键性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些因素如果发生异常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甚至使企业陷入危机。专利预警的警源除包括专利因素外,还应包括市场因素、法律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等。

2.警兆。警兆是指专利风险发生前的征兆信息或风险因素的异动。任何专利风险的出现都会有预兆,通过对所收集整理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对专利预警指标值的监控对比,判断企业是处于正常状态或危机状态。

3.警情。警情是指专利预警的警源中各种因素的不良变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威胁。警源是辨析警兆发生的依据,警情则是警兆出现后企业受风险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化。由于警情在爆发之前必然有警兆,分析警兆及其报警区间便可预报警情。

4.警度。预警系统会根据实际警度值与警度临界值的差距,判断是否发出预警信号以及发出哪一个等级的预警信号。警度临界值设置的准确性是保证专利预警准确有效的关键,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预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专利战略目标的一致,避免出现预警失误或失效。

三、专利预警的基本原理

根据佘廉教授的企业预警预控管理理论,企业的危机预警管理的活动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预警分析,即对企业内的各种逆境现象的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并由此做出警告的管理活动;二是预控对策,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大逆境现象的早期征兆进行早期控制与矫正的管理活动。专利预警主要是针对专利的产生、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而建立。

专利预警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专利预警监控、分析和专利风险预控、处理。在确定专利风险警源后,选取关键性的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和分析各指标的变动情况。根据警度的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损害。在企业摆脱风险危机后,预警系统继续实施预警监控,专利预警监控与分析是专利预警的基础,专利信息的收集、整理对专利预警机制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专利预警的目标和作用

1.识别陷阱,规避风险。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通过全面而严密的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可规避在先技术、防范侵权风险、抢占市场份额、节约研发时间和经费,识别和预控专利运作风险。我国企业通过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建立起完善的专利防御体系,实现制造优势向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转变。

2.警示风险,快速应对危机。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实时跟踪相关专利情况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关键信息,利用企业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动态发布警情监测报告。

3.完善制度,规范市场。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的专利风险管理意识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专利纠纷的应对能力,完善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最终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政府通过监测和预报重点领域、重要行业或者重大研究课题的专利状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完善,维护国家信誉、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4.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力。专利纠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建立起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在开发某项技术或产品时先检索、分析在先专利,寻找技术空白和技术发展趋势,主动避开并超越在先专利,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幼陵,代晶.企业专利预警警度评价的探讨.工作研究.2005(5)

量化投资理论基础概述 篇7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 随着股票、债券、期权、期货以及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以有价证券为标的物的现代投资学作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在以流动性为主要目的的金融市场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一方面能够为投资者转移风险, 一方面又能够凭借市场的波动获取客观的超额回报, 如何专业化进行投资以及构造低风险高利润的资产组合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了包括企业政府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普遍重视。

从广义上讲, 现代投资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 其一是以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的以价值评估为核心的价值投资, 其代表的投资策略使用者是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量化投资学, 其基础理论是借助数学建模的理论基础, 广泛使用概率测度, 统计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投资标的物进行模型建立, 设定投资策略并由程序来进行择时, 估值和选股。其理论基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马克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模型理论。

二、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 量化投资理论是严格基于经典投资理论的两个假设而建立的, 这两个假设分别是市场有效假设和无套利机会原则。市场有效假设认为, 在现代有效金融市场中, 市场是不可能被打败的, 也就是, 不存在超额回报, 回报与风险必然成正比。市场中天然蕴含着一个风险与收益交换的机制, 其中投资者提出需求而市场提供供给, 在一个有效地市场中, 风险回报机制也意味着超额回报由承担超额风险而来。

与市场有效假设紧密相关的是无套利机会原则, 也就是金融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无风险套利机会并不存在。主流的金融理论主张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因为一旦市场能够被预测, 那么它就不再有效, 获取超额回报可以不再承担多余的风险。而投资者会蜂拥而至, 最终抹平无风险套利机会, 市场将重新恢复有效。

事实上量化投资在的基本核心在于其从理论上完成了关证券价值和交易流程的完整概念梳理, 并且通过数理模型的方式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出来。最关键的是, 量化交易理论认为投资在市场中关于收益与风险的机制是动态的, 它并没有排除掉资产回报是有可能超额并且可以预估的这种可能性。在以市场有效假设和无套利机会原则为基础的理论上, 量化投资对市场风险和收益模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量化投资的发展现状

从量化投资的角度, 为了更好地测度和衡量金融市场风险回报架构, 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量化模型概念, 也就是beta回报和alpha回报, 其中beta回报用于测度市场风险敞口, 而alpha回报用于测度超出市场回报的那部分收益。所有的证券和投资组合收益都可以被看做由市场部分的beta回报和非市场部分的alpha回报组成, 市场部分的beta回报是源于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敞口的基于市场基准风险的收益, 与量化模型无关。而alpha回报则是那些超过平均市场回报的超出收益, 这取决于量化投资的主动投资水平。

量化投资模型可以被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其中标准金融模型是静态的, 在该模型中变量的分布不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路径, 而是依赖于一个随机分布。因此, 从标准金融模型的角度上, alpha回报和beta回报都被视作是静态条件下的常量, 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 我们也可以将市场视作一个动态模型, 在动态模型中, 变量的变化会受到历史数据的影响, 而alpha回报和beta回报的概念在不同的动态模型中需要被重新定义。例如, 在线性动态模型中, 我们常常发现长期的均衡会伴随着短期的动态, 也就是alpha回报和beta回报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此外, 如果考虑应用非线性关系和更高阶的统计形态 (例如偏态和峰态) 或者非正态分布来对模型进行修正, 我们会发现资产的风险收益回报并不是简单地使用alpha回报和beta回报的线性关系就能够准确描述的。

从金融市场有效性的角度, 动态模型蕴含着更好地对预期收益的可预测性。但是, 并不能说静态模型就不能够更好地去衡量和预期风险收益的大小, 如果能够的到更准确的alpha值的话, 静态模型往往能产生极大地利润同时还可以避免掉动态模型的高昂交易成本。而通常来说, 在考虑无限的可投资机会时, 捕捉市场机会需要在允许的架构内充分使用建模方法进行最优化来对风险收益做出权衡。将大量的资本委托给自动化模型和最优化算法来进行交易需要极大的信心, 所以定量模型的稳健性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量化投资是二十世纪以来在传统金融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依靠计算机技术, 数学建模理论和概率分布统计优化等应用的一门交叉学科, 在经历了世界范围的市场波动的考验之后, 量化投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本文对量化投资的基本原理和其理论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量化投资,alpha收益,动态模型

参考文献

[1]Alizadeh, Farid, and Donald Goldfarb.2003.“Second-Order Con e Programming.”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vol.95, no.1:3-51.

[2]Axtell, Robert.2001.“Zipf Distribution of U.S.Firm Sizes.”Science, vol.293, no.5536 (September) :1818-20.

[3]Paul Wilmott, Introduces Quantitative Finance,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Publish, Chichester, 2001.

专利限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篇8

一、法哲学理论基础

法哲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是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来考量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在法哲学上的意义。

1. 卢梭的“社会公益”理论。

卢梭的财产观的核心是“社会公益”, 公益就是公民多数的意思, 因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总要考虑到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卢梭主张财产和正义的概念同时产生, 把正义和财产结合在一起, 其意义在于创立一种规范。在卢梭看来, 所有权一经确定, 就使财产成为真正的权利, 也同时产生对个人的限制。财产权制度的目标是公共利益, 财产权的依据来自于公益, 公益必须从全体出发, 才能对全体都适用。因此, 对专利权制度进行限制是为了社会公益也体现了社会公正。专利法本身就是国家进行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的结果。

2. 扎霍斯的“抽象物”理论。

扎霍斯通过对英国法的分析, 阐述了专利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理由, 同时他也指出:“一个发明或一个作者只能期待某种高于其他人的暂时优势, 这一优势的性质乃是一特许权, 绝不能超越这一特许权。如果超出这个特许权, 会危及他人自由和威胁分配正义。抽象物上的独占性权利增强了个人力量的派别倾向和危险程度, 因此有理由对这些权利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 或者将其中的一些加以废除。”专利强制许可等制度正是对专利权这种个人财产权的一种限制, 通过限制专利权人的权利行使期限和范围, 确保公众对专利的接触和使用, 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3.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

洛克认为, 劳动成果无论作为劳动者所有物所产生的孳息, 还是作为对痛苦劳动的回报, 劳动者对其享有所有权都是正当的。所以他认为只要不涉足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劳动者拥有劳动果实的所有权, 是劳动者的自然权利。但是正当性的劳动必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 不能在占据劳动成果的同时阻碍他人在公有领域取得劳动成果的机会。如果不对专利权进行限制就会出现大量的劳动成果被少部分人占据, 在公有领域中可以自由利用的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少, 会阻碍社会的技术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经济学理论基础

法律经济学的供给-需求规则和成本-效益规则为我们解释专利权限制的经济理性提供了理论工具, 也为进一步分析、评价以及朝着实现最大效益的方向改革专利权的各项具体的权利限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运用供给-需求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正像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说“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经济学所提供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和瑞士军刀一样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简单的任务。”供给-需求分析构成了对商品及其生产要素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专利制度为专利权人创设了一个市场权力, 为专利权人对相关市场的垄断提供了可能性。这个权利的排他性阻碍了他人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丧失了对专利的使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的技术开发。从市场的角度讲, 市场需要大量的专利技术产品, 需要专利技术的广泛传播。专利制度的垄断性可能会使这个正常的市场供求出现失衡, 可能出现一方面市场呼唤专利的大量投入, 另一方面专利权人却出于市场垄断战略无意实施专利, 引起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就专利权人来说, 他的投入是进行智力创造活动, 其产出是在取得专利权后实施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所带来的报酬。在绝对专利权的情况下, 对专利权人表面上有利的因素在两个方面:第一, 取得专利权的限制要求低, 所以在取得专利的程序环节的成本较低。第二, 由于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专利产品可以垄断高价进行交易并获得利润,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因此, 对专利权的限制可以使供给与需求保持平衡,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2. 通过成本-效益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依法清晰地界定产权, 可以为各种产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专利制度清晰地规定了专利权的归属以及专利权的转让的条件。根据科斯定理, 我们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通则: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其争端时, 无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他们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当专利权人通过协商把专利权转让给他人时, 通过法律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确认分配、救济, 促进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最大需要和利益, 并促使社会生活更富有效率。阻碍帕累托效益实现的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产权不清, 从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专利权权利限制的经济理性就在于明晰产权, 遵循交易成本最低化的原则, 以调整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 从而实现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护, 并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专利权交易中, 通过无交易成本的制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学理论基础

社会学理论的产生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中的专利制度可以表现出学科的综合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综合。我们可以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专利限制制度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所具备的合理性。

1. 从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德国的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充满冲突, 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 冲突的调节则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 而是一个强制合作的联合体。在强制合作联合体中, 作为资源的权力与权威, 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 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这样一旦冲突形成, 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 只有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专利权限制制度就是在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之间的冲突下产生的。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作为不同的团体拥有不同的价值, 追求不同的利益, 彼此对立。一旦双方发生摩擦, 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规定了对专利权的限制, 这种限制避免了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在价值交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 节省了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成本。对专利权限制也是政府通过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对社会中可能出现的摩擦和冲突直接解决的过程。

2. 从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广泛阅读及其理论基础探析 篇9

一、广泛阅读的内涵、特征及其目标分析

1. 广泛阅读的内涵

Extensive一词的中心含义是大量的、广泛的, 因此从字面上可将extensive reading理解为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自英国学者Harold Palmer (1917) 在他的著作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中首次使用extensive reading后, 西方很多的语言学家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Palmer认为extensive reading强调学习者要有大量、快速的阅读, 阅读的目的只是获取对文章的大致理解, 阅读者关注的是文本的含义而不是文本中单个词、句的含义[2]。McGregor将extensive reading简单定义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阅读相当数量的外语或第二语言材料[3]。在他们之后, 更多的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广泛阅读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不断推动和丰富着这一理论。如Grabe认为extensive reading是“持续无声的阅读”[4], Beatrice Mikulecky称其为“快乐阅读”, 认为extensive reading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快乐, Krashen则从另一角度对extensive reading进行了诠释, 称其是“自由和自愿的阅读”[5]。Davis在他的文章中对extensive reading作了这样的总结和阐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符合他们语言能力的书籍, 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阅读这些书籍, 阅读后没有考试, 阅读过程轻松愉快[6]。

可见, 广泛阅读完全不同于外语学习者通常进行的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阅读方式, 它是一种更为真实和轻松的阅读。

2. 广泛阅读的主要特征

第一, 广泛阅读的核心是大量阅读, 它既是广泛阅读的本质, 更是广泛阅读的要求。

Bamford与Day这样描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概括地说, 阅读与人类其他的后天习得能力, 如驾驶、烹饪、打高尔夫、骑自行车等没有什么不同, 练习得越多, 技巧就越熟练。不论教师教授阅读的能力如何高超, 学习者不经过大量的阅读, 他们就不会有进行顺畅阅读的能力。”[6]

第二, 广泛阅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

它要求学习者像第一语言阅读者那样进行快速、流畅的阅读。阅读过程顺畅, 没有停顿, 阅读过程中不要求认识所有的词汇, 不查阅词典, 保证阅读速度。

第三, 广泛阅读的重要原则是激发和保护学习者的阅读兴趣。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 随时停止阅读自己不再感兴趣的文章[7]。

第四, 广泛阅读使用完全符合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阅读材料。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 “可理解性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接触自己能理解的语言输入, 才能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如果阅读材料中生词很多, 句法结构复杂, 内容超越了学习者的知识框架,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遇到重重障碍, 从而无法实现大量阅读。

第五, 广泛阅读是一种学习者自主的课外阅读方式。

除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外, 学习者还可以自主决定阅读的时间和地点, 并且以适合自己能力的速度独立完成阅读。真正的广泛阅读并不只局限于泛读课。广泛阅读可以在课内进行, 但更为重要的是课外的阅读实践。真正的广泛阅读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 单纯依赖课内的时间和阅读量远不能满足要求。

第六, 广泛阅读的收获就是阅读本身[7]。

阅读之后学习者不再频繁地接受考试和其他形式的测试。不同形式的阅读和语言能力测试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无法享受阅读的轻松和愉悦, 同时也会打击他们继续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3. 广泛阅读的目标

第一, 培养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或外语阅读的兴趣。

Grellet明确指出: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 为了获取信息。Bamford与Day认为在阅读中, 学习者愉快的阅读体验会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并最终成为其不断阅读的强大动力[8]。而学习者对于外语阅读的热爱程度将最终成为他们语言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二, 提高学习者第二语言或外语流畅阅读的能力。

是否能够流畅阅读是衡量阅读者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Grabe指出通过阅读来大量接触第二语言文本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阅读效率的惟一途径[9]。第一语言阅读者流畅阅读的能力是通过大量阅读实现的。同样, 学习者要想提高外语流畅阅读的能力必须进行大量阅读。

第三, 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困难主要源于他们有限的语言能力, 这也是我国外语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主要特征。很多研究表明, 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促进学习者在阅读 (Bell, 2001;Davis, 1995;Elley, 1991;Hafiz&Tudor, 1989;Krashen, 1993;Nation, 1997) 、词汇 (Grabe, 1991;Paran, 1996;Cho&Krashen, 1994;Coady, 1997;Nation, 1997) 、语法 (Elley, 1991;Elley&Mangubhai, 1983;Tudor&Hafiz, 1989) 、写作 (Hafiz&Tudor, 1989;Robb&Susser, 1989) 等各方面的语言习得。显然, 这也是广泛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四, 增进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背景知识的了解。

对目标语国家背景知识的缺乏是阻碍学习者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有句古话: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读书无疑是扩大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 广泛阅读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使阅读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 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而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有利于更有效的阅读, 由此循环往复, 阅读能力和水平逐渐得以提高, 知识、经验也将日益丰富。

Bamford与Day指出:教师们总是关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是他们又把多少注意力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确切地说是对阅读的热爱) 上呢?通过广泛阅读, 学生阅读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并且不对文章进行百分之百的细节性解读。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获取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 教师永远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和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学习者愉快的阅读体验会激发起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并最终成为其不断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 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快乐是广泛阅读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广泛阅读的理论基础分析

除大量的实验研究能够证明“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外, 这一结论的提出同样具有其理论基础。

1. 输入假说 (Input Hypothesis)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模式———“监察模式”, 它包括五大假说, 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 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即怎样习得语言, 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 学习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10]。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 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 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 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

2. 情感过滤假说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具备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一定能实现语言习得。Krashen指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11]由此, 他又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明确, 自信心强并在学习中很少产生焦虑, 他就能较为顺利地实现语言习得;反之,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 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就会产生一种习得障碍。Krashen把这种障碍称为“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 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12]。

3. 愉悦假说 (pleasure Hypothesis)

对于如何消除语言习得的情感障碍, Krashen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愉悦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只有愉快的学习活动才能促进语言习得。因为愉快的学习活动可以缓解学习者的焦虑情绪, 阻止情感过滤的产生, 使语言习得成为可能。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会逐渐建立自信, 而这种自信会转变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之后, 根据情感过滤假说,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又会促进语言习得。

4. 沉浸理论 (flow theor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沉浸理论”与Krashen的“愉悦假说”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一理论主要阐释一种心理体验———“沉浸体验”, 又称为“心流体验”或“福乐体验”。该理论认为, 当人们在一项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并全神贯注地投入其间, 就会创造出超越日常表现的绩效, 从而激活自己的潜能。此时, 人的认知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到极致, 完成任务的推动力完全来源于强大的内在动机。

上述几种理论相互关联, 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了广泛阅读的理论基础。通过上述理论可以获知:大量阅读、愉快的阅读和学习体验是实现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这些条件和因素却常常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被忽视, 结果阅读成为了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缺乏兴趣也就没有了动机, 从而无法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前提是大量可理解性输入, 而愉快的学习过程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关键。只有当学习者沉浸在自己热爱的学习活动中时才能更好地取得语言学习的进步, 而不断获取的成功会使他们更加自信, 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动机更加明确, 最终又会大大推动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广泛阅读之所以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语言习得, 提高语言能力, 就在于它符合语言习得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和愉快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Neil J.Anderson, 积极英语阅读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Palmer, H.E.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Bright, J.A., &McGregor, G.P..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London:Longman, 1977.

[4]Stephen John Powell, Extensive Reading and its Role in the Futur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Japanese High Schools.The Reading Matrix Vol.5, No.2, 2005

[5]Bamford, J., &Day, R.R..Extensive reading:What is it?Why bother?[EBPOL].http:www.jalt-publications.orgtltfiles97mayextensive.html.

[6]Davis, C.Extensive reading:an expensive extravagance?.ELT Journal, 49, 1995.

[7]Bamford, J., &Day, R.R..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2002.

[8]Day&Bamfo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tensive reading Approach[EBOL], 1998.http://www.extensivereading.neterERChar.html.

[9]Grabe, W.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Krashen, S.The pleasure hypothesis.In J.Alatis (Ed.) ,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s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行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篇10

一、期望理论

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标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 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 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 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但行为财务理论已经证明, 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 经常无意识的表现出一些与理性假设不一致的行为。另外, 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不符合有效市场的异常现象, 即证券市场并非完全有效, 这主要是由证券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套利的有限性造成的。Kahneman和Tversky (以下简称KT) 于1979年发表论文《期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 给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模型, 不同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 KT称之为期望理论 (Porspect Theory) 。

通过实验调查, KT把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三种效应: (1) 确定效应。指相对于不确定的支出而言, 人们对于结果确定的支出会过度重视。 (2) 框架效应。KT (1984) 提出了“不变公理”。按照“不变公理”, 如果人们是理性的, 那么, 他们对于同一决策问题的优先选择次序不会因为“框架”的不同而不同, 即不会因为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同。如果人们对同一决策问题的优先选择次序因为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同, 那么人们的决策就体现出“框架效应”。 (3) 反射效应。指当存在负的支出即损失时, 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具有相反的偏好, 称为反射效应。即人们对于收益具有风险规避的倾向, 而对于损失则具有风险偏好的倾向。这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悖, 可知相对于最终财富的预期效用, 人们更加重视相对于某个参照点的财富变动。

二、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行为财务学认为, 部分投资者因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的驱使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而且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全部抵消非理性投资者的资产需求。基于此, 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 (1994) 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BAPM) , 对CAPM进行了调整。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 (Information Traders) 外, 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是噪音交易者 (Noise Traders) , 他们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 他们信息不充分, 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 市场是有效的;当后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 市场是无效的。BAPM还指出, 传统的资本预算中的贴现率是以CAPM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这个贴现率是以市场有效和管理者理性为前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按行为财务的观点, 应以BAPM为基础来重新计算贴现率。

三、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 (2000) 借鉴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有益部分建立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BPT) 。BPT认为, 现实中的投资者做不到MPT中的要求: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 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边界上。BPT从心理账户的角度对投资者的决策进行了有效的解释:现实中的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资产组合, 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联系, 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了。因此, 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与MPT相比, BPT与实际投资行为更为接近。

四、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模型 (Herd behavioral model) 解释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的群体行为及其后果, 并把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归因为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以及“群体压力”等情绪的影响, 依此羊群效应模型分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在序列型模型中, 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音和其他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信息, 投资者一次只做一个决策, 即决策的序列性。在非序列模型中, 假设两个投资者之间的仿效倾向是固定相同的, 倾向较弱时, 市场总体表现为收益服从高斯分布, 倾向较强时则表现为市场崩溃, 这与传统的零点对称、单一型态的分布不一致。

五、过度自信

Kahneman和Tversky (1979) 等心理学家通过实证观察发现, 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时, 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 他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过度自信。过度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夸大结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缩小可能发生地结果的范围。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当个人面对不确定性时, 无法作出适当的权衡, 行为认知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另外, 由于人类注意、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人们不可能对所有呈现在眼前的信息进行加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通常关注与熟悉事物具有相似特征或关联的信息。另外, 人们在预测中容易过分重视显著的信息, 比如近期的新闻, 而轻视长期趋势等不那么突出的资料。Odean Terrance (1998) 研究了过度自信在证券投资中的影响, 表现为投资者趋向于过度频繁交易。该文的研究结论认为, 频繁交易会降低投资者的回报。投资者并不是证券市场中唯一受过度自信影响的人群, 证券分析师、策划师和机构投资者也同样无法避免。

六、心理账户

行为公司财务认为, 行为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 并不是权衡了全局的各种情况进行考量, 而是在心里无意识地把一项决策分成几个部分来看。也就是说, 分成了几个心理账户, 对于每个心理账户行为者会有不同的决策。Shefrin和Statman (1994) 认为普通投资者会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风险低的安全投资, 另一部分是风险较高但可能使自己更富有的投资。这是由于人们都有既想避免损失又想变得富有的心态。因此, 人们会把两个心理账户分开来, 一个用来规避贫穷, 一个用来一朝致富。而且,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 行为者往往每次只考虑一个心理账户, 把目前要决策的问题和其他的决策分离看待。也就是说, 投资人可能将投资组合放在若干个心理账户中, 不太在意它们之间的共同变异数, 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行为者在有些情况下的非理性行为。

摘要:行为财务关于公司决策中存在的行为偏差的理论比较分散, 仍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基本上以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期望理论为核心, 主要包括期望理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羊群效应模型、过度自信、心理账户等。

关键词:行为财务,理论基础,期望理论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 1979, 47 (2) :263-291.

[2]Kahneman D, Tversky.Choice, values, and frames[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 39:341-350.

[3]Odean Terrance.Volume, volatility, price, and profit when all traders are above averag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6) .

[4]Shefrin H M, Statman.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4, 29:323-34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理论基础】相关文章:

理论基础理论05-04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07-04

基础金融理论08-11

理论基础回归05-21

思想理论基础08-31

热工理论基础教案04-23

中医基本理论基础04-26

基础理论课程05-07

金融基础理论06-07

信息理论基础总结07-11

上一篇:非结构化信息管理下一篇:家庭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