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基础实验

2024-08-26

电子基础实验(精选十篇)

电子基础实验 篇1

一、Multisim软件的特点

M u l t i s i m主要采用图形方式创建电路, 形象直观、操作方便, 同时提供多种虚拟仪器, 在电子线路编辑完毕, 借助虚拟仪器可以直接进行电子线路仿真分析及电子技术课程辅助设计工作。Multisim软件方便的操作方式, 直观的电路图和仿真分析结果的显示形式非常适合于电子技术课程的辅助实验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用Multisim进行仿真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各元器件选择范围广, 参数修改方便, 不会象实际操作那样多次地把元件焊下而损坏器件和印刷电路板。使电路调试变得快捷方便。对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电路都能应用, 不仅能用于对单个门电路或触发器电路特征和原理进行验证, 也能够用于对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进行验证。软件不但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等元器件, 还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调试测量工具:各种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指示器、分析仪等, 是一个全开放性的仿真实验平台,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验器具完备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可以在任意组合的实验环境中, 搭建实验。可用常规的调试方法如测量各点电压、电流, 波形等来调试和测量电路。对于较大规模的电路, 可分级接线和调试。通过元件复制或单级电路的复制来完成整个电路的组装, 因此也适用于较大型的设计性实验。

二、应用举例—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

下面就利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作为工作平台对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进行分析。

温度是工业、消费类和计算机应用中最普遍测量的变量之一, 而热敏电阻是监控这种物理条件主要手段之一, 本课题通过对温度监测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仿真制作, 得出该测温放大电路温度系数和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通过参数调节设计, 可方便实现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该电路可广泛应用, 特别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 实现温度的调节, 采用E D A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调试, 从而实现电路的优化设计

设计采用的是廉价的热敏电阻, 在几十度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经线性化处理后是完全可以替代昂贵的Pt、Cu电阻及集成温度传感器, 且其灵敏度远高于Pt、Cu电阻, 只要正确控制流过热敏电阻的电流, 可使其长时间不间断工作。从而使电路大大简化, 无疑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简单易行, 其温度测量范围也较宽。电路由桥式测温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滞回比较器组成。

1. 滞回比较器的原理

从电路输出引一个电阻分压支路到同相输入端, 形成正反馈, 就称为滞回比较器。其电路原理图及电压传输特性分别如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传输特性具有滞回线形状。如果设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电压分别是U0H和U0L, 这个电路产生的两个门限电压UTH和UTL分别为

UTH和UTL为输出电平跳变时对应的输入电平, 常称UTL为下门限电平, UTH为上门限电平, 而两者的差值

称为门限宽度, 它们的大小可通过调节R2/RF的比值来调节。

2. 滞回比较器

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01输入由A2组成的滞回比较器。设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为U0H, 输出低电平为UOL, 参考电压UR加在反相输入端。当输出为高电平U0H时, 运放同相输入端电位

当ui减小到使u+H=UR, 即

此后, ui稍有增加, 输出又从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由上述分析可见差动放器输出电压u01经分压后A2组成的滞回比较器, 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UR相比较。当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信号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 A2输出正饱和电压, 三极管T饱和导通。通过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情况, 可见负载的工作状态为加热。反之, 为同相输入信号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 A2输出负饱和电压, 三极管T截止, LED熄灭, 负载的工作状态为停止。调节RW4可改变参考电平, 也同时调节了上下门限电平, 从而达到设定温度的目的。

3. 滞回比较器电路调试

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3所示。

将频率为100Hz, 幅度3V的正弦信号加入比较器输入端, 同时送入示波器的X轴输入端, 作为X轴扫描信号。比较器的输出信号送入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微调正弦信号的大小, 可从示波器显示屏上到完整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到输入正弦波变成了方波输出。

本实验从对温度进行监控和测量的设计目的出发, 通过认真考虑实际的可行性来进行电路设计, 仿真,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制作。此次设计, 主要是单元电路的选择和调试, 而热敏电阻、集成放大器的选择, 直接影响着实验的结果, 对差动放大电路的调试和滞回比较器的调试, 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并且要防止干扰, 合理设计电路结构, 使其满足监测的要求, 并能够进行温度监测和报警。本实验也运用了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了研究, 方便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与调试, 提高了电路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三、结束语

Multisim软件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形象直观, 而且可以从网上下载, 它提供了内容丰富、品种齐全的元器件库和多种虚拟仪器设备, 能对各种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混合电路进行多种分析和仿真。通过实例, 可以看到Multisim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广阔前景, 其方便的更改电路和元件参数的能力, 使我们得以更快更好的了解电子电路的各种性质, 同时缩短设计电路的时间, 节省材料。这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全新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工具。利用计算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应是电子类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路而红.虚拟电子实验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总结 篇2

一学期很快过完了,这学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做完了“数电”、“模电”两大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通过这两科实验我学会了许多关于电子技术的知识。“数电”实验。刚开始时我觉得它是最简单的实验,以为好对东西书上都有,而且实验的过程是很简单的。但是慢慢的我才真正的意识到,其实每次的实验都是有其严格要求的。如:电器元件的检测的重要,电路设计与链接等等,每次都需认真的去对待,只有真正的去做了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在理论课上我们学了许多东西,但是太多也就显得复杂不易懂,好多时候上完课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似的。而从“数电”实验课上,通过亲自动手做,在实践中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如果在做“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的实验室,尽管在书中介绍了其相关芯片的作用,但是一个芯片有那么多的引脚,且其有各自的功能,要想仅通过看就掌握其功能是很难的。但是在这次试验后,通过动手操作我很容易就学会了其主要芯片的原理,左、右位移(环位移)以及串/并行数据转换器。

“模电”实验。这科实验有别于“数电”实验,实验室理论基础很多,而且大多显得都比较复杂。在做实验时测量的数据较多,波形测试较多。所以似乎这科实验显得很复杂,但是这科实验涉及的电路及元器件较为简单,所以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实验重要的时通过严格的操作过程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以及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进一步加深所学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直分为电路分析(以下简称电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下简称模电)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以下简称数电)3门课,是我院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追求自身系统的完整性,这3门课有部分内容重复,且相互衔接松散,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通常是以课程内实验出现,完全依赖于理论课的进程,且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多、学时少、应用性弱的矛盾。实验内容更是以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的问题。所以,学生对做实验普遍不重视、兴趣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结合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中心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情况,经过综合分析: 应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看待,将电分、模电、数电三者实验课程合并为1门名为《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明确该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把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中摆脱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对其进行优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融会了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知识,优选了其中的典型实验;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突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管理,更新教学手段等措施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时数,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电类专业人才,为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建议从以下已方面进行改革。

一、实验课堂教学组织的改革

在科学发展史上,实验和理论互为依存,理论是实验事实的总结,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同时还是判断、修正错误的依据,也是发展理论的起点。从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看,实验教学理应受到教学管理者、施教者、受教者的重视。但是,当前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不能同步。表现在:理论教学中的元器件知识和基本电路理论没有得到实验的及时验证,而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没有得到理论的指导和合理解释,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理论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环节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为宗旨,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探索了一种“理论→实践→理论”教学模式,改变现在传统的单一理论验证实验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是以教师针对本次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巩固,然后在让同学实际操作,讲解与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得到巩固加深。之后,教师再针对实验进行补充知识的讲解。从“牵着学生的手往前走”转变到“鼓励学生自己往前走”,

二、这门课程对应的教学用板的改革创新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教学用板几乎都是以厂家的形式定制教学用板,其实验内容固定、单一,未必适合现代教学实验实践内容。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元器件的损耗老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及时更新维护。检查教学实验板的好坏和线路是一项繁杂的工作,而设备老化、故障较多时,会浪费掉大量的不必要的实验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原有实验设备组数少,不能保证一人一组,且更新换代很慢,陈旧的设备早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要求。

针对这些情况,应对解决的方法为:学院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定制开发新的教学实验板,不再使用厂家自定制的,使教學实验板更具有通用性,功能更齐全。学院再设立一定的实验室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从源头彻底解决制约开放实验室的根本问题。这样就可以对教学实验板、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

三、学生的综合应用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设备采用的是集成化、模块化的综合实验板。学生在现在的实验过程中只需按照实验的要求选择实验电路板,选择测试仪器,不需要具体选择电路元器件,搭建电路,这样学生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实验,但掌握不了实验中元器件的参数识别、性能测试和选用,掌握不了基本单元电路的安装方法、调试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上对学生进行完全开放。具体做法是:给学生一些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并自带器件和实验工具,学校提供实验仪器、场地。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另外学生除完成规定的必选项目外,还可以自选内容,设计调试一些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甚至可以实践一些感兴趣的课外电路。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实验内容,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实验室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了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工程应用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还解决了实践学时少与综合性、设计性课题难以付诸实现的矛盾,使少学时内完成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成为可能,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验教材和讲义PPT的改革

除了以上的改革计划外,为了构建符合电子技术发展要求的、层次化的教学体系,打造系列化、立体化的特色教材,全面实现多媒体、网络化的现代教学方式,建设虚实结合、激励学生创新的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现代化电子设计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构建了符合电子技术发展要求的、层次化的课程体系。

(2)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相互配套,实现了教材立体化。

(3)教材与课程体系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4)实际实验与计算机仿真实验相结合,提高了实验综合效益。

(5)建设教学网站,实现了课程教学网络化。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加强本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不断的创新,为培养实践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7(1):33-35

[2]吴仕宏.《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7)

电子基础实验 篇4

一、我国当前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于构建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例如在电工电子实验平台中用到的EDA技术得到了很大的重视,Multisim等工具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利用。但是,新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改变当前基础实验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平台阻碍了新技术和平台的应用,并与当前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不适应,不仅不能满足高校在教学资源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用人方面对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经过分析发现了以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

在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中,时间和地点制约了教学实验的有效进行,学生不能通过实验室进行操作和练习,只能看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而教材中实验理论较抽象难懂,学生没有通过实际的练习去验证实验原理,就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和实验原理及步骤,加大了实际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教学难度。实验课堂上学生因为没有提前进行过练习,对实验步骤和使用的仪器等较生疏,很容易出现差错,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量,还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出现学生在课程完结后仍然处于迷茫的状态或者课程未教授完的现象。

(二)缺乏灵活的实验教学

大多数高校的基础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是实验箱这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固定了实验的内容和项目,使学生的实验操作陷入了固定不变按照要求进行测试、连线的被动状态。实验的项目和内容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三)学生缺乏对仪器的熟悉和了解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受实验时间和地点以及仪器数量的限制,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和了解大多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而获得。因而,学生对电工电子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等没有很好的了解,更无法达到熟悉的要求,在实验操作中往往会因为仪器设备的不熟悉而出现各种失误和问题。

在基础实验教学中构建虚拟的电工电子实验平台能够有效地改变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

二、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设计

(一)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组成部分

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和虚拟仪器仪表系统构成了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

1. 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

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是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关键因素,主要由虚拟电路、虚拟数字、虚拟模拟和虚拟高频这四种电路系统组成。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具有指导实验操作的作用,包含了对实验内容、步骤、原理等的查阅和分析,且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对学生的预习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的界面比较容易操作和学习,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选择实验课程—选择实验项目—查看实验原理、步骤—进入仿真电路界面—用万用表测量观察测试点的电压、电流,用示波器观察测试点的波形—分析电路的工作特性”。通过该流程的操作能够对教材中的实验原理进行验证,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对电路的参数进行修改,以观察电路所具有的特征。

2. 虚拟仪器仪表学习系统

学生对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的练习可以通过虚拟仪器仪表学习系统而进行,主要是对示波器、发生器等常用仪表仪器的了解和练习。

(二)构建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方法

1. 实现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的方法

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的实现和开发要对实验界面、原理、步骤等方面进行加工,以及设计制作实验的表格和电路的仿真,依据的软件是Multisim和VB。

Multisim软件具有能够模拟实验效果的特点,能够对实验电路的创建带来很大的便利,还能仿真分析电路的性能,且元器件库内容充足,包含了无源和有源器件、模式和数字器件等多种器件。而且还拥有种类丰富的仪表仪器,有万用表、直流电源等较通用的仪器,还包括了实际实验室少见的仪器,例如数字信号发生器等,这些仪器可以对实验效果进行直观的演示。

VB的图形界面的编程能力非常强大,主要在实验界面的制作中用到。

2. 如何构建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

虚拟仪器仪表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的是Labview,一种实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的总和,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所开发,其强大的功能使其在当前的虚拟仪器中用于最快的发展速度和最广的使用范围。Labview界面中创建出的虚拟实验仪表仪器和实际的仪表仪器在功能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仪器中常用的器材是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虽然不同的发生器和示波器拥有不同的面板和功能,但是这些面板和功能在大体上是相似的,因此主要功能的实现是开发中最主要的问题。例如,参考了SS-7802示波器开发的虚拟示波器,功能的实现主要包含学生实验用到的波形水平、垂直和触发控制的考虑。

(三)Web在电工电子虚拟实验中的实现方法

虚拟实验得以实现和应用的关键在于网络,实现虚拟实验的重要模式在于以Web为基础的浏览器。

Web的接入服务、实验环境的开放、动态的网页都是Web主要提供的。客户端机安装的软件主要有Labview、Multisim这种专业的软件,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主要是为了客户端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安装。

三、基础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

设计和开发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前进行练习的平台,基础实验的整体教学模式是先预习再实训。学生在进入实际的实验室之前,要先在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上进行练习,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一)虚拟仪表仪器学习系统

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自主使用虚拟仪表仪器学习系统进行仪表仪器的了解和练习。该系统丰富的元器件库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器件,如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学生通过元器件库提供的器件分析仪表仪器的原理和结构,也可以练习如何使用相关仪表仪器。在进入实验室以后能够快速上手,减少失误,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最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对Labview这些虚拟软件的应用和了解,能够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提供很大的便利。

(二)电子虚拟实验系统

实验箱和虚拟实验进行的电压和电流测试是形似的。二者对于电压和电流的测试分析都只能看到电路符号,实现方法也都是连接线的改变,在测试点上连接示波器和万用表。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建立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先仿真再实训”,能够使实验效果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基础实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技能,因此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实验项目和内容进行大胆的实验,使思维活跃起来,激发思维的发散性和思维的创造性,随意进行电路的改变,并认真观察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操作兴趣和思维发散能力。

既然是用于教学中,那么教师的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在实际实验前通过该平台讲解原理,展示仿真操作,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基础实验教学中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是学生拥有预习平台的前提保障,能够减少实际实验中操作的失误,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虚拟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并不具有实际实验的全部特点,主要的操作还要依据实际实验而获得,因此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对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合理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技能,促进基础实验教学的良好发展。

摘要:当前很多高校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实训设备、实验室利用、实验课程设置和学生对技术的要求不相符,单一的教学实验不能满足学生与时代发展的需求。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有效节省了实验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和资金,而且在后期维修方面也非常便捷,优化了基础实验教学的数字信息,提高了高校的教学水平。从当前我国的高校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基础实验教学中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设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基础实验教学,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1]孙俊卿,罗云林,黄建宇,等.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6):119-122.

[2]汪兴海,黎漫斯,凌云峰,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虚拟仪器仪表实验室构建[J].系统仿真技术,2013,9(3):283-286.

[3]冼凯仪.虚拟电子实验台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18(2):44-48.

[4]施正寅.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2.

电子基础实验 篇5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材编写的思考

为了满足合训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深入研究合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授课讲稿及教学、科研经验,编写出版了《电子技术基础》,该教材使用后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材在内容选取、结构编排和方法讲授等方面均独具特色。

我校以往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按照电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分别实施,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电子技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后续专业课程对其具体知识点和掌握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以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两门课程分别实施,使用教材为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在非电类专业中,本课程是扩充知识面的通识课,后续专业课很少涉及其内容,所以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合并为“电子技术基础”一门课程,按60学时实施,使用教材为自编教材。

新制订的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针对所有专业统一 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此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兼顾电类与非电类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对本课程的不同教学要求,二是如何解决学时少与知识点多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基础课,市面上配套的优秀教材很多,一般原则是首选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经典教材,没有合适的再自己编写。通过调研,发现现有教材都是按照电类与非电类专业来分类的。电类专业要求的内容、学时较多,而非电类专业涉及的知识点又难以满足电类专业的要求,无法满足新的合训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因此需要着手编写。

合训分流人才培养突出强调:一是厚基础,即培养学生宽广的科学文化基础,打牢长远发展根基;二是强军政,即培养学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三是指技合一,即指挥和技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指挥员素质,尤其是对海军这个高技术兵种来讲,指挥和技术岗位是很难区分开的。大学培养的主要是一种学习方法,要打牢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根基,尤其是科学文化根基。

基于此指导思想,经过反复研究,确定教材包含的知识点应满足电类专业对本课程较高的教学要求,不能少;但在较少的学时内,可以对知识点的叙述和讲解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通过进一步深入研讨分析合训专业与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认为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要求知识点的掌握不但包括“是什么”,还要有“为什么”;而对培养目标是海军各岗位初级指挥军官的合训专业学生,更应强调宽广的知识面,弱化知识点的深度,即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比如电路功能、电路组成、分析方法、指标计算等,淡化“为什么”,比如电路的产生背景、构成规则、优缺点分析、改进措施等,以解决学时少与知识点多的矛盾。

确定了本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后,又将其细分为必须的、重要的、扩展的、参考的和自学的等几个部分。经过精简、归纳、优化和取舍,确定出本教材的结构体系并落实在教材目录上。

教材内容按照先模拟后数字的顺序编排。模拟部分按照器件、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集成放大、电源的顺序展开,数字部分按照逻辑电路基础、组合电路、时序电路、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顺序展开。与现有教材重视细节、容易忽略整体概念相比,为了强调“是什么”,弱化“为什么”,在结构上做了以下安排:

将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这几个知识点合并为一章,即“放大器基础”,突出系统,强调不同放大器的组成、特点、分析方法、应用场合的联系与区别;

将负反馈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这两个知识点合并为一章,即“反馈电路”,突出强调正、负反馈在电路中的不同应用和功能;

将数制与编码、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集成逻辑门这几个知识点合并为一章,即“数字逻辑电路基础”,淡化逻辑函数化简技巧、集成逻辑门内部电路原理分析,强调逻辑门外部特性;

将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这两个知识点合并为一章,即“时序逻辑电路”,减少触发器内部电路原理分析,突出功能讲解,弱化内部结构,强调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

将“电子技术基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为三大类,分别是器件、基础电路、集成电路应用。以系统结构为主线,以电路功能为核心,以分析方法为重点,从设计的角度讲授某一电路的获得过程,站在系统的高度解析电路及其局限性,并获得重新构造电路的思路。同时简化器件内部机理的介绍,弱化缺乏工程背景的解题技巧及公式记忆,强化器件的组合应用与接口扩展机制。

器件部分

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译码器、加法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这部分内容编写着重突出各种半导体器件不同工作状态的条件、特点和应用。半导体器件偏置电压不同可以使其工作于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特性,应用于不同的电路,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基础电路部分

基础电路主要包括三极管构成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例如共发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主要介绍基本原理、电路中主要元件的作用和分析方法,强调直流分析与交流分析的独立。对典型电路进行分析时,不做繁杂的理论推导,只介绍工程估算方法、定性或定量的结论。例如直接给出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模型,而略去推导过程;直接给出放大器频率特性曲线,略去其画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很多概念具有独立性,相互关联少,难学易忘,在习题中精编了部分单元电路级联的综合电路,通过比较、识图、分析和计算,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集成电路应用部分

模拟集成运放的应用突出其线性及非线性状态的电路组成、分析方法的不同,突出线性工作状态负反馈电路的组成规律、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数字集成电路突出中规模集成器件的综合应用,精心编排内容体系,科学设置知识层次,遵循由分析到设计,由单元到综合,由点到面的顺序层层推进。

电子基础实验 篇6

关键词:实验课;学习兴趣;实验过程;教学效率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技学校电气、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许多知识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易理解。从课程开始讲授PN结、二极管特性到三极管放大电路,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以及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与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很大不同,所以,许多学生就已不能理解知识内容,跟不上教学过程,逐渐丧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较差。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认为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课应紧跟课程内容,在边学边做中掌握知识

学校组织教学一般是先讲授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后,才开始进行实验课教学,存在实验课滞后的现象,造成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不能理解,导致缺乏做实验的动力和兴趣,往往事倍功半,学习效果难达到预期目的。

在学生一开始学习PN结、二极管特性时,就组织学生进行二极管特性的实验课教学,让学生做测量PN结单向导电性和二极管正反向伏安特性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与电阻的伏安特性比较,认识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在初中欧姆定律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概念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视野的开阔。

在做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实验后,学生对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理解就会容易很多,通过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的影响实验,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反馈的概念、反馈的方法、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等。总之,通过实验降低了理论知识的难度,教学效果良好。

有些实验课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器件特性时,拿一些万用表和相应的器件即可,让学生在边学边做中掌握知识。

二、实验课教学中应确定任务目标,确保实验效果

在组织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实验的最终结果和实验数据,而忽略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理论知识的联系,做完以后印象不深,没有达到实验目的。笔者认为,把一个实验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目标,降低实验的难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一个个目标,体会完成任务的快乐,注重实验细节,与理论知识融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设计任务目标时,要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做二极管特性实验时,可以把实验分成以下几步:首先测量二极管(PN结)的单向导电性,第二步测量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最后测量二极管的反向伏安特性,同时在测量时要让学生观察电压变化时电流的变化情况,针对正向导通电压,反向击穿电压等关键点知识做到充分认知,根据测量结果画出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曲线,与书上的曲线进行比较,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注重实验细节,测量电路的连接,万用表挡位的选择,电压的调节,实验数据的读取,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三、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不论实验的难易,实验过程都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提供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测量步骤,只是适时调控学生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实验方向,注意学生操作安全。并不是说实验时只能学生个体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几个学生一组共同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的每个步骤都要亲自操作和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在做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实验时,学生连线不同、调试方法不同,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方法的融合,达到相互提高,从而加深每个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课教学非常重要的步骤

实验课后学生交实验报告,有些学生相互抄袭报告内容,没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是否一致,很难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教师在实验课后,抽出一定时间,让每个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是否一致,小组中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发表他们的不同想法,最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着重对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上来。例如,在做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实验后,对有无负反馈时电路的放大倍数的测量数据、有无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不同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验证所讲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负反馈的相关知识。

通过实验课教学时间的调整,实验内容的分解,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强化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等手段,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兴趣和教学效率都有较大助益。

作者简介:马增玉,男,出生于1965年,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阳煤培训中心技工二部教师,长期担任机电专业课教学。

论基础实验教学在电子专业的运用 篇7

实验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表现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下面我们从详细介绍一下在电子专业中运用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 能够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电子专业人才。电子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电子专业开展的目的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校开展电子类专业的重要目标。实验具有考查理论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的作用, 所以这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立足于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 基础实验教学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基础实验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正确反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把这些知识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 基础实验教学可以降低电子专业课程的难度, 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基础实验教学主要借助实物工具或者现代化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知识, 为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供条件。电子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比较多, 非常抽象、空洞,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目前电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扩招以后,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要求学校领导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电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 实验课时比较少, 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大部分学校的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验课时和理论课时是包含一起的, 这就导致电子专业的实验课时占整个专业教学的比例较少, 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任务重, 课时少, 不能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 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比较差。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理论教学中理论或者规律的验证, 各科课程之间的实验缺乏联系性和综合性, 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二, 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比较偏重理论, 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电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化, 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比较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电子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 使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第三, 实验教学考核办法不完善,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电子专业由于实验课时较少, 课程考核都是把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放在一起的, 这就容易让学生忽视实验的重要性, 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 很难考核出学生的实验水平。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传统, 实验内容都是教师制定的, 必须在一定时间完成的, 实验步骤、实验用品都是教师规定好的, 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第四, 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 实践意识薄弱, 在课堂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忽视实验教学, 不利于实验的设计,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善电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解决对策

在电子专业重开展基础实验教学是提供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 学校必须切实加强电子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电子专业基础实验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改善对策:

第一,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根据难度的不同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必做的基础性实验、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创新实验三类。基础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基础部分, 是学生学会处理实验数据、探索课本理论基本规律的重要途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实验, 有利于学生归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创新实验是教师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一种实验, 它更加强调个性化培养, 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

第二,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指导学生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实验中去, 不仅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形象化, 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验教学课中,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教与学实现互动,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针对不同课程的大纲要求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 电子专业除了设置期末考试以外, 还可以进行操作考试或者设计实验思考题, 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三, 大力推广开放式实验教学。所谓的开放包含两种暗含义, 首先是实验指导老师只负责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的审查和评价, 由学生独立根据实验任务书的要求拟定方案并完成实验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是指实验室实行开放式运行, 进一步满足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 加强电子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宣传, 让教师逐渐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同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从而创建一支责任心强、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

综合上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子科技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对于电子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 学校只有加强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 才能实现电子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电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因此基础实验教学在电子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础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是为社会培养实践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在电子专业中运用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出发, 深入分析了目前电子专业中基础实践教学的现状, 并提出改善的措施,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基础实验教学,电子专业,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电子基础实验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既重视理论基础, 又强调实验实践的课程, 其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对理论部分的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内化知识。同时, 实验教学不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 教师要重视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实验手段, 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1《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1.1 教学方式简单, 形式单一

当前, 在开展《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时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主要步骤和方法, 有的教师还会先给学生演示一遍实验过程。而学生在实验时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模块化的标准实验箱, 只需要清楚地记得电路该如何连接。长此以往, 学生并不能体会实验的目的, 也无法掌握实验反馈的理论基础知识, 实验能力也无法提高。

1.2 陈旧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过多

很多学校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教学时未能与时俱进, 选择的实验内容较为陈旧, 甚至很多内容已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被淘汰掉, 实验内容缺少先进性。同时, 验证性实验占了课程的大多数, 只有为数不多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出现在教学中。比如, 在低频电路部分的实验安排中, 几乎所有实验都是对电路的验证性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 而缺少了对实验过程的思考,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实验考核时主要依据学生反馈回来的实验报告。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具有局限性, 教师只能片面的从实验报告中看到学生的实验结果, 而并不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过程。同时, 这种评价方式也容易造成学生抄数据、编数据的现象发生, 使得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

2 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2.1 完善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主讲实验内容, 学生听后按部就班的进行动手实践,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实践热情不高,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因而实验教学的质量往往不高。因此, 教师要转变观念, 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于实验教学中。例如, 在设计多级放大电路实验中, 就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回顾单级放大电路是如何设计的, 然后教师循序渐进的层层启发, 让学生逐步理清设计多级放大电路的要点, 从而突破思维难点。

另外, 教师也要注重丰富实验教学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特点, 合理的引入现代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例如EDA技术、CAD制图技术等。通过这些直观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局限, 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2 增加新的实验内容, 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也需要将陈旧的实验内容进行删减,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前沿的、典型的内容, 如EDA实验、数字系统实验等等, 让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在日后有机会应用到。同时, 还需要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 增加一些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可以增加诸如设计简单交通信号灯、简单数字时钟、简单数字频率计等综合设计实验。让学生带着任务目标去查阅相关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 选择恰当的元器件, 做出设计原理图, 然后进行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在这种开放式实验过程中, 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虽然这种综合设计性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它将过去按部就班的实验过程变为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 对于推动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 改革考核方式, 加强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

要转变过去单一的以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的实验考核方式, 采取多种有效的评价机制, 全方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不但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操作技能的熟识程度, 更要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例如, 可以采取“答辩”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可以让实验小组派出答辩小组长对实验进行介绍, 然后教师对其中的设计思路、原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提问, 所有组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新颖的考核方式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从而有效提高实验的质量。

3 结束语

总之, 在新的时期教师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 不断优化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实情的实验教学之路, 让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实验, 促使其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伟芳, 陈小平.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11 (6) .

电子基础实验 篇9

1 电子类包含有哪一些

电子类学科它的课程大概包含有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从工字就可以看出这一门是比较偏向于实际操作的, 那么里面主要有电动机、工程安全用电、电路和磁路等。从电子技术的电子就可以看出它是门比较高级一点的东西, 里面主要包含有模电和数电、EDA等等。我们在实验时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水平又可以把实验分为三个: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这就是实验的三步骤。只有开始把一件前人已经做好的东西去进行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明白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可以想想比较全面的东西和实验, 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己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验和创造。这就是我们实验里面的三个步骤, 其实就是拿来运行, 应用, 创新。

我们只有全方位的进行模式改革和创新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只有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岗位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顶尖的理论或者是顶尖的人才,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更多的是需要技术人才, 没有哪一个企业想要一个只会理论不会实际操作的人才。

之所以要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因不单单只是为了检查你是不是认真听课和上课, 更多的课程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自己动手和思考然后得到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为了鼓励和帮助大家培养一种自我意识, 如果自己不能进行自我控制, 首先我们就可以借助外力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最后就会成为习惯了。

2 实验演示仪设计的原则

现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讲解一般都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图片教学, 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实验知识和实验原理。目前为止, 对于电子技术的基础实验只有一些独立的课程来进行实验, 病没有相关的多媒体演示课程来进行实验讲解。多媒体实验讲解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但是却没法代替实验中带来的直观性。但是在进行实验前对于一些事情还是要进行相关的讲解来让学生清楚实验的内容等。

实验中所用的一些原件器材较为笨重, 并不方便进行携带和进行实时讲解。所以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直观的实验器材为学生讲解实验室非常有必要的。

实验演示仪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方便携带, 不能够笨重到不能够携带的地步。这是因为在教室进行讲解时, 教师只有一个人, 如果携带大量的实验仪器, 不利于上课, 并且教师一个人也不能够搬动这些仪器。所以这些实验演示仪一定要简单, 实验演示仪最重要的就是轻便, 对于一些功能可以舍弃。但是要保证一些重点的功能要具备。其实实验演示仪就相当于原始仪器设备的一些简单版本。可以称之为原始版本的简单化。

实验演示仪第二点就是整个实验演示仪的原理构成要简单, 一些操作要简单, 如果实验演示仪的操作或者构成很复杂, 那么进行设备的调试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 如果把时间花费在调试设备上面就会相当的不合算。浪费大量时间进行设备的调试还不如让同学去实验室进行实验。而且如果实验演示仪构成简单也方便检查和进行故障排除, 简单的实验演示仪可以清楚的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元器件的功能和作用。从而让学生对于元器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如果实验演示仪突然出现故障, 因为实验演示仪构造较为简单还可以实时进行元器件的更换,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很多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原理的讲解。

实验演示仪第三点就是设备要容易操作。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实验之后的结果, 而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做实验, 所以完全可以在学生讲解完成以后让学生亲自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实验。所以实验演示仪的相关节点一定要是稳定牢固的, 不容易脱落。最好是利用一些固定的闸刀开关等。实验演示仪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繁琐的接线的情况出现。这样学生在出现故障等问题以后还可以自己进行故障排除以及故障检修等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演示仪第四点就是附带电源最好是直流电源, 并且最好利用干电池来进行电源的选取。这是因为第一直流电源安全性能高, 第二直流电源可以利用干电池串联来进行电压的获取。

实验演示仪第五点就是要控制成本。实验演示仪的设计一定要保证成本的控制, 这样可以让教师自己去进行制造和设计。而且因为学生会经常性的使用, 如果使用高成本的原材料进行制造, 一但出现损坏就会使得更换时显得不划算。所以设计实验演示仪时一定要控制成本, 这样即使换取一些材料时也可以方便的进行采购。

3 结束语

电子类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理论和实验操作两门科目的学科, 它的理论知识很重要, 实际的实验操作也一样重要。我们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 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 让学生的思想不同。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团队的重要性, 让他们能够在一起好好的团队合作。团队合作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你做实验的时候这一点点的好处, 如果你真的能够把团队合作带到你以后的生活中去, 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电子类实验课程确实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但是我们更加有理由去做好它, 去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填补。

参考文献

[1]章艳丹, 探讨电子电子实验教学的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7) .

[2]沈晓丽, 国外高校学生能力培养[J].国外周刊, 2007 (07) .

[3]张群英, 电子电子实验教学及实验实训中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2) .

电子基础实验 篇1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所开设实验仍停留在为数不多的常规实验项目上, 仅基本满足日常实验教学。但却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且实验结果显示不够明显, 尤其模拟电子实验在测试放大器性能指标时, 由于实验电路板参数固定, 所以只能用示波器观察而已, 其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引起放大器性能的变化完全看不到。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 作为电子基础实验的补充, 完善电子实验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Multisim仿真平台简介

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电子仿真软件。拥有强大的元件库, 同时还拥有多种虚拟仪器, 不仅有实验室常规仪器仪表, 如示波器、信号源、万用表等。还有实验室不常见的仪器, 如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失真分析仪等。Multisim包含了对电路的暂态、稳态分析, 时域、频域分析, 噪声与失真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使用Multisim软件有助于学生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2 Multisim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的应用举例

Multisim具有大量的数字元器件、模拟元器件以及虚拟仪器,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庞大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

2.1 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应用举例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为基础, 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放大电路。以分析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电路输出的影响为例。在Multisim环境下建立如图1所示电路。

将上偏电阻R5作为扫描参数, 起始值11 kΩ, 结束值21 kΩ, 步长1 kΩ。观察R5从11 kΩ增加到21 kΩ, 输出电压V (3) 对应的11条波形的变化。由仿真结果可知, R5=11 kΩ时, 电路输出波形饱和失真比较严重;R5=21 kΩ时, 电路输出波形截止失真比较严重;R5=13 kΩ时, 电路输出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得出静态工作点设置在负载线中点时,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最大。加深了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放大性能的影响的理解。

2.2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举例

竞争-冒险现象不容易观察与理解。现使用Multisim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观察现象。搭接如图2所示电路。

图2所示电路的逻辑关系为: Y=AB+C 。当B=C=1时, Y=AB+C , 一旦A改变状态, 输出则存在竞争-冒险现象, 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很容易看出。

在此采用修改逻辑设计的方法, 由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可知, Y=AB+C可修改为

Y=AB+AC=AB+AC+BC

当表达式中增加了BC项后, 在B=C=1时, 无论A如何变化, 输出始终保持Y=1。因此, A的状态改变不再会引起消除竞争-冒险现象。

3 结语

Multisim仿真能够观察到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观察不到的现象, 且不受元器件、仪器仪表等限制, 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过程相结合, 能够较好的改善教学效果,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验现象的观察。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 该课程有助于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电子实验室测量仪器仪表的精度与实验电路板相对固定的参数等限制, 制约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同时也难满足学生将众多知识点整合后的实验实践。故将Multisim仿真平台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Multisim可以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ultisim仿真,数字电子实验,模拟电子实验

参考文献

[1]从宏寿, 程卫群, 李绍.Multisim仿真与应用实例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卓勤, 黄天录, 邓玉元.Multisim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TSP(旅行商问题)下一篇:磁共振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