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

2024-07-04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精选三篇)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 篇1

一、英国文学作品对《圣经》典故的引用

《圣经》作为人类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存在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也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受其文化内涵的深远影响,英美文学作品无论从主题思想的确立还是从叙事结构的安排都可显露出大量借用圣经意象的痕迹,从而使得英美文学整体上表现出了深刻的隐喻性和朦胧的象征性。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便对 《圣经》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并时刻不忘将《圣经》的典故巧妙地引用于其剧作的创作之中。莎翁在其创作中始终不忘将《圣经》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也正因如此,莎翁的创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意蕴深厚,深受世人的赞赏。

当然,单单就英国文学对《圣经》的引用远远不局限于莎翁一人,著名作家托马斯 · 哈代在其著作《德伯家的苔丝》 中也有意引用圣经典故。哈代在其著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男主人公为了顺理成章地抱苔丝过水坑,他便先抱了其他三个女人过去。而在成功抱得苔丝之后,男主公便暗自说到“用三个利亚来获得一个拉吉”,这句话正是源自《圣经》,而主人公话语的表现也正是作家对《圣经》典故巧妙引用的佐证。除此之外,十七世纪的著名作家弥尔顿和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 · 勃朗特在其作品中也大量地引用 《圣经》。无独有偶,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圣经》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从而成就了英美文学独特的《圣经》文化现象。

二、美国文学作品对《圣经》教义的延续

美国现代小说家福克纳对《圣经》文化的喜爱也可见一斑。其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圣经母题的出现、圣经叙事结构的援引和变异、圣经意象的借用,足见福克纳对《圣经》的重视和欣赏。在其著作《押沙龙!押沙龙!》中,作者借用《圣经》文化来谴责农奴制更具有批判性,同时也使得《圣经》中的仁慈、博爱等教义更深入人心。除此之外,福克纳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正是借用了《圣经》典故,使《圣经》 文化与其创作有机融合,并对其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美国另一外著名作家约翰 · 斯坦贝克在其著作中表现出来的对《圣经》文化的钟爱也丝毫不逊色于福克纳。

斯坦贝克在小说《愤怒的葡萄》中以汤姆 · 乔德一家为代表,把当时农民的生存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并没有在《愤怒的葡萄》中将农民的生活描绘成地狱,而是从生活的积极面展示贫苦人反抗的勇气以及他们之间相互扶持的友谊,《愤怒的葡萄》在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心酸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人世间的友爱、新生和希望,因为乔德一家最后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愤怒的葡萄》将人们向往自由的精神实质和《圣经》中表现出来的基督教义的蕴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完成了基督教义的延续。

由此可见,不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它们在不同的叙事视野下都大量地渗透着《圣经》文化传统,进而说明,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也恰好论证了英美文学虽不同根但同源,因此在长期发展和相互交流过程中逐渐由分流走向合流,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但两者的相关性也绝不仅局限于此,突出表现便是两者在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多元文化气质的一致性。

三、英美文学文化气质的一致性

英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相继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传统,英美文学受其影响,在各自发展进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对人的解放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美文学头格外强调人的价值和对人的启蒙与解放。

与中国文学不同的是,英美文学在历史进程中还凸显出一种敢于批判和反思的文化气质,而这种文化气质正是中国文学所遗缺的,也是英美文学的伟大之处。英美文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批判、反思意识的文化气质,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径,更为中国文学的革新提供了契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审美传统出发还是从文化气质着手,英美文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地呈现出了一种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很大程度上激活了本土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世界文学内涵,值得我们关注和深究。

摘要: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向世界文坛展示了英美文学的丰富内涵、人文主义情怀,还向世界民众呈现了英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英美文学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深受其影响,英美文学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之上也逐渐形成了诸多相关之处,本文则主要从英美文学的圣经传统、文化气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揭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 篇2

试分析左思对咏史诗的创新之处。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此后文人也都有咏史之作,曹魏时王粲、阮璃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但班固以来的咏史诗,大抵是“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一诗咏一事,在史事的客观复述中略见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咏史》诗,既受前人影响,又有一定创新。

具体说来,左思的咏史诗多自抒胸臆,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抒怀的新的创作道路,成为后人效仿的范例,这是左思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陈祚明曾评价为“创成一体,垂式千秋”。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又如“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最能表现左思气概。钟嵘《诗品》置左思于上品,评其诗日:“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他的诗多引史实,故日“典”;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故日“怨”;而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故日“精切”;他的诗能起到讽谕作用,故日“得讽谕之致”。总之,左思咏史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被称之为“左思风力”,有再现建安风骨的意思。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 篇3

一、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人物塑造方法, 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让读者欣赏评价。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 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写外貌, 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与神韵。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 赶忙抬起头, 却见一个凸颧骨, 薄嘴唇, 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从而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毒害之深。在她这里, 一切都是夸大了的, 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 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 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作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 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 只留下一个“凸颧骨”, 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 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 失去了做人的骄傲, 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

2.写语言, 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 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两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

范进因没有盘缠, 走去同丈人商议, 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 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 就是中相公, 也不是你的文章, ……像你这尖嘴猴腮, 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 就想天鹅屁吃!……”

……

胡屠夫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 如今却做了老爷, 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这两处语言描写, 把胡屠户一副无耻的嘴脸刻画得十分逼真。既有前面臭骂范进尖嘴猴腮的话, 也有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赞扬。把“小女在家长到三十多岁”一提, 胡屠户的话越发显得不知羞耻。

3.写动作, 应精选动词, 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朱自清的《背影》里有一段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缩”“倾”六个动词, 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父亲买橘时穿越铁路、攀爬月台的艰难和努力, 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4.写神态, 应抓住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生动的描摹。

(1) 表现不安。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

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 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戳到, 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2) 表现悲愤。如茹志娟《百合花》中对新媳妇的描写: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 劈手夺过被子, 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 半条盖在他身上。

(3) 表现惊恐。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菲利普夫妇得知卖牡蛎的老水手是于勒时的神态: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

5.写心理, 也应抓住细腻的地方进行描写。刘和刚演唱歌曲《父亲》时, 评委以及不少现场观众都感动得哭了。歌词写道: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歌词内容完全是一段心理活动描写, 而“抚摸你的双手”“鬓角露了白发”“眼角上添了皱纹”就是几个生动的细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和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 这首歌才打动了所有的人。

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 是奥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 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文中四次提到“军大衣”, 而“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 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 而是遮掩因辱骂将军而心冷胆寒的心理。一“脱”一“穿”的细节, 不仅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而且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使主旨得以升华

文学作品中人称的变化这一细节也能深化主题,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一个细节, 就是鲁迅回到家见到闰土那一瞬间, 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分明地叫道:‘老爷’!”这个细节使作品大放异彩, 主题也因此更为深刻。另外, 人物的衣饰也能折射出时代的背景。《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衣饰的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这段描写, 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 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 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 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就活现在我们眼前, 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毒害。由孔乙己的破长衫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 真可谓一叶一世界!

其实, 古人也深悟细节生情之三昧。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归有光怀念早逝母亲的细节描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 却如林纾所言:“震川之述老妪语, 至琐细, 至无关紧要, 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 匪不流涕矣。”

文学作品中如果没有细节, 就等于人没有了血肉。没有细节的文学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 也不值得欣赏品味。细节可以让一花一木现出光彩;细节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作为教师, 也应当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抓住身边的每个细节, 去寻找生活中、学习中的美。

参考文献

[1].顾霞光《课文里的“瞪眼“细节》, 《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5期。

上一篇:中职生成长下一篇:UP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