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24-07-2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精选十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1

1艺术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资源优势及缺陷

1) 精神文化有传承、有内涵, 但缺乏传播载体。学校精神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富有生命活力的精神文化状态, 是经过历代师生努力奋斗而积淀、凝练、发展而成的较为稳定的学校传统、教风学风和理想追求, 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几十年艺术教育办学史的艺术高职院校, 大多形成了传承已久、富有人文内涵的学校精神。这缘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倡导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一方面为培养文艺人才创建艺术学校, 一方面“推陈出新”“出人出戏出精品”, 培养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往往兼有舞台演员和艺校教师双重身份, 经年累月传承熏染, 艺术学校的学校精神由此形成, 其核心就是“德艺双馨”, 其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观照下艺术从业者审美价值取向和职业规范要求的标准, 即“学戏先学做人”“学艺必先修德”。这一标准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职业操守和艺术水平的最高要求, 突出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职业目标和思想境界。然而进入高职时代, 学校精神传播载体殊为缺乏。传承载体弱化, 诸多新扩建校区的艺术高职院校, 将经费、精力和关注点投在专业建设上, 较少有学校在筹建新校区时将校史馆、艺术博物馆、 校训主题公园等规划进去, 在新校区里感受不到艺术传承的精神和气息。传承主体弱化, 老教师的逐渐退出和年轻教师的陆续加盟, 使学校精神的传承力下降, 年轻教师对校史了解有限, 对专业教学以外的学校精神传播兴趣不高, 满足于上好本专业知识课, 学校教育从原来的“人文式教育”进入到“技术式教育”。

2) 环境文化有资源、有体现, 但缺乏布局整合。校园环境文化是文化校园建设的一个生态系统, 是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物质承载和固化, 能体现学校精神、学校形象、师生精神、校风学风和舆论倡导, 良好的环境文化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励进步、塑造心灵、引导成才的作用。艺术高职院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包括校训精神、名师大家、 明星校友、行业规范、职业标准、专业要求等, 然而校园环境文化布局和整合较为薄弱, 大多艺术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景观和绿化有规划有设计, 校园自然景观优美, 绿树花草、假山池塘尽显生态之美, 但缺少学校人文精神, 文化艺术气息不浓, 仅限于制作摆放校训石、明星签名石, 教学楼道张贴名师名家、明星校友和剧节目演出照片, 零星制作一些名师和艺术雕像, 这些环境文化建设缺乏明晰统一的设计理念, 缺少艺术性设计和布局, 产生不了环境文化和整体性优势, 本应该以艺术取胜的艺术院校, 在校园环境的艺术性方面却有短板。

3) 制度文化有继承、有出新, 但缺乏大学视野。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 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艺术高职院校有着中专时期规章制度的基础, 进入高职教育后, 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在制度文化方面有所完善和创新, 制度建设有较大提升, 但受原有的中专办学思维和眼界影响, 制度建设既缺乏高等教育视野, 也与职业教育要求有一定距离, 特别是在德育教育和文化校园建设方面, 较之于专业教学规章制度显得更为薄弱。在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执行、组织机构队伍落实等方面也较为薄弱, 使得艺术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执行力度受到影响。简言之, 艺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有较大缺位, 缺少大学精神的支撑。

4) 活动文化有特色、有优势, 但缺乏内涵提升。活动文化即狭义的校园文化, 专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师生课外文化活动以及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活动,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影响广泛、具有周期性、活动性、娱乐性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艺术高职院校的活动文化因其专业优势和学生特长而具有艺术方面的优势, 文艺表演、演讲朗诵、美术摄影等文艺活动较之于其他院校艺术水准较高。然而艺术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只注重专业艺术素质体现, 在表现和传承学校精神特别是大学精神的意识方面较为薄弱, 活动内容体现专业技能充分, 活动气氛热闹有余, 但主题鲜明、内涵深刻、引人深思、给人启迪的优秀活动缺乏, 活动的师生参与面也有限, 且活动给人以扩展版的中专文化之感。

2艺术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经验及路径

1) 顶层设计规划应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文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是顶层设计规划, 核心是弘扬学校精神, 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 路径是选择实践载体。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统一于文化校园建设中, 构成文化校园建设体系。文化校园建设非一日之功, 需要循序渐进, 应明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核心理念、培养途径。顶层设计立意要高, 要体现艺术职业教育的全局性视野、远瞻性目标, 体现艺术高职院校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方面的多元作用和长远影响。必须要结合艺术教育专业特点, 也要切合实际地提出文艺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更要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 力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 学校精神文化应具有艺术性、职业性。学校精神是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文化校园的终极指向就是学校精神的凝练、升华和传承。艺术高职院校脱胎于艺术中专, 有着数十年艺术教育史, 办学史上名家大师、明星校友、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形成积淀深厚、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校精神。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院校, 其校训精神反映出艺术人才在思想道德、审美价值、艺术水平和修身自律四个方面的高度融合, 体现了艺术性特点和职业性要求。校训校史教育应形成体系, 其载体有校训石、校史馆、校史画册、学校宣传片、 校园环境标识、网络虚拟展示馆、微信微博多媒体推送等, 活动形式有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校情教育、班级主题会等, 常态化向学生讲述校训校史的历史底蕴, 帮助学生学习和领会校训精神和校史文化。

3) 教师校友文化应具有示范性、传承性。教师文化是教师个人与集体间形成的组织氛围, 优秀的教师文化有利于培养人才,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是艺术专业教学的特点, 由优秀教师群体效应而产生的教师文化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有示范性和传承性。校友们对于母校的感恩和支持扩大母校的影响, 他们的艺术影响力和职业影响力让在校学生仿效, 而使校友文化发挥其示范性、引领性、传承性作用。做好教师校友文化, 首先要成立校友会, 建立校友网络联系平台, 主动联络和凝聚校友, 回母校举办讲座、学术交流、参观考察、捐资捐助等, 回馈母校, 影响学生, 助校发展。还要展现名师校友和教师风采, 特别是杰出名师名家校友和在职教师的事迹成就, 通过网络新媒体、宣传片、校史馆、校友墙、明星石、明星壁挂等载体, 以图文影像等形式展示展现, 让学生在知名校友的榜样引领下努力进步。

4) 校园环境文化应具有自然性、人文性。艺术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 大多占地不大,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空间较为不足, 比较重视“自然性”的花草树木培植, 而忽视“人文性”的环境文化的布设。建设校园环境文化, 就是要在保持校园环境自然美的前提下, 提升校园环境的人文内涵, 增加人文美, 即优化校园环境布局, 使“自然”与“人文”更融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首先要规划区域功能, 根据学校建筑布局, 划分行政办公、教学学习、阅读自修、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休息就寝等区域功能。在各类功能区创设相应的办公文化、学习文化、休闲文化、运动文化、寝室文化设施和艺术化标语牌, 建设内涵丰富的“墙面文化”“大厅文化”“楼宇文化”。重点要美化校园中心广场等公共环境。校园雕塑主题应符合艺术教育特点和校园环境需要, 应根据学院艺术教育的文化特征和仿古建筑布局, 设置充满艺术性的人物塑像、纪念性雕塑、寓意雕塑和装饰性雕塑等, 强化校园的文化氛围, 营造昂扬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风貌和文化气息, 增设以“艺术”和“历史”为主题的校园雕塑, 凸现校训精神。

5) 学校节庆文化应具有专业性、参与性。节庆文化以其风格各异的特色活动和特色项目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体现师生广泛参与的群众性, 是校园文化发挥魅力的生动舞台。 节庆文化要以学院章程为依据, 在制度性、规范性、专业性、 层次性和参与性上下工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庆纪念活动、综合展演季、先进典型颁奖盛典、开学毕业典礼、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节、校运会、军训、校园读书月、心理健康月等活动已成为常规性主题节庆文化项目,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项目要进一步提升人文内涵和人文关怀, 扩大师生参与面和影响面, 使师生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切实收益;同时要适应时代特点和艺术学生特点, 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化活动要更体现专业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结合, 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文化要体现百花齐放, 加强对社团的业务指导、 规范管理和培训考核;志愿服务文化要体现学生的艺术专业能力和水平, 让学生在奉献社会中获得进步和快乐。

摘要:总结文化校园建设的经验并提出新的思路方法, 对于推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艺术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 对于推进“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语境下的文化校园建设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高职,文化校园,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晗龙, 唐家玮, 陈桂芝.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5) :48-50.

[2]王骞.文化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诉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70-72.

[3]衣俊卿.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 :1-2.

[4]王霁宁, 王洪志.论高校文化校园的构建[J].辽宁经济, 2012 (3) :80.

[5]王霁宁, 李晓月, 王洪志.实现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要把握几个根本点[J].大学教育, 2012 (5) :90.

[6]王剑, 赵玉娟.大学文化的追根溯源[J].文化学刊, 2009 (4) .

[7]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责任有限公司, 2007.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2

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祝贺你成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员!报到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请新生于9月9日(8:30-16:00)到学校报到、注册(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请提前与学校联系。

报到时请携带以下材料: 1.正式录取通知书;

2.户口迁移证:考生可自愿选择,如愿意将户口迁移至学校的,凭录取通知书到属地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开学报到时将相关材料(户口迁移证、一寸彩色免冠照一张和二代身份证复印件)上交户籍办理窗口(报到现场)。除入学当年规定时间内其它时间不能再将户籍迁至学校。

3.学生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学生成绩单、思想品德鉴定、毕业生登记表、体育健康卡等材料;共青团员还包括入团志愿书、团员证等材料。

小学毕业生需填写《初中学生学籍信息采集表》,同时请原学校保留学籍,以便学生学籍能在学籍管理系统中顺利转入。详见:附件二

4.交费回执:凭“交费回执”到班主任处换取学费发票。

二、报到时,由学校组织统一采集新生信息,须拍摄一寸免冠照(费用自理)。新生入学3个月内,学校将对学生进行体检、信息复核,如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按规定取消学籍退回生源所在地。

三、新生统一入住校内学生公寓(6人间),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200元。学生公寓实行集中管理,公寓内统一供应洗浴热水和直饮水(费用自理)。考虑到学生年龄和安全管理等情况,请家长不要将贵重物品交由学生使用和保管。

公寓全套床上用品由高教园区统一招标,厂家按招标价格470元/套(床上用品清单详见:附件一)在报到当天现场供应,学生自愿购买。学生公寓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如卷发棒、热得快、电茶壶、电饭煲、电炒锅等。

(下文见背面)

四、为加强管理,学校规定中专学生未经请假不得离开校园,如有必要外出需向班主任请假。在校期间学生严禁染发、化浓妆、佩戴饰物、抽烟等,校园内禁止使用智能手机,公寓内配用固定电话。学生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学校将根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中专段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届时请家长给予支持和配合。

五、因学生年龄尚小,又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再加上艺术专业学习特殊性,学校建议家长为您的孩子投一份“学生平安险”。每生每学年大病险、平安险共40元。六年可一起投保,在报到现场自愿购买。

六、报到当晚将举行新生家长会,请新生家长届时拨冗出席,会议具体时间地点报到时另行通知。

七、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新生在9月10日-9月14日将组织为期一周的军训,届时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军训服一套(报到现场自行购买,价格为70元/套,含迷彩服、长裤、汗衫、帽子、腰带和鞋子各一件)。

请新生按规定时间来校报到,提前恕不接待。来校报到时请务必注意交通、财物、人身安全。

咨询电话(除暑假外每个工作日): 0571-87150087、87150064(学生处)

0571-87150140、87150098(教务科)0571-87150116、87150181(招生办)

附件一:学生床上用品配置清单(每套)附件二:初中学生学籍信息采集表

附件三:中专及五年一贯制学生资助政策与流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招就办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篇3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现有会计、财务管理、信用管理三个专业,其中,会计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省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信用管理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

会计系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4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教学,特殊性,个性化

1 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1 对普高学生和附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数据统计

1.2 调查数据分析结论(见表1,2,3,4)

通过问卷和交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类学生:更感性、随性,更追求学习过程中的快感,更张扬个性;而普高类学生:则显得更理性、自控力强、学习的功利性强,更内敛。

如果课堂枯燥乏味、或老师不被学生喜欢,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会坚持听课,或课外补课;而艺术学校附中的学生则采用睡觉、逃课的方式对待。

首先,我们得承认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其次,我们对艺术类学生文化课的要求、内容、形式都应该有别于普通高中。只有在这两个前提下,才能具体地探讨艺术类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

2 艺术类学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四个改变

2.1 认同学生,走进氛围,改变自己

艺术类学校(附中)的学生大多是感性的,比较随性,喜恶分明,有强烈的被认同感和认同感;一方面需要被周围的环境认同,另一方面也需要认同周围的环境。这是由艺术类人群必备的特质所决定。

调查发现,目前艺术类学校附中的学生与文化课老师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相互不认同的现象;文化课教师觉得这些学生只知道唱唱、跳跳、弹弹、画画,其他什么也不知道,还疯疯癫癫;而学生则觉得老师就知道一些没用的东西,吹拉弹唱啥也不会,没艺术味道,还刻板古董。这一相互不认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相互不认同的原因是双方的,但需要改变的一方主要在教师;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艺术类的人群,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只有融入到环境中去,才会对环境有所改变。笔者认为,改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表。一个人的外表是与人交往的第一印象,学生对老师的发型、服饰等关注大于上课的内容,有个性的、有气质的形象是获得学生认同的第一步。

二是语言。现在的学生经常说“老土”、“out”“hlod住”等词汇,老师不一定都能知道这些网络语言,但起码应该表现出对这些新东西的兴趣。否则,跟学生交往会出现语言障碍。其实,知道这些,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何况在网络时代,不管你是否认可,它总是会铺天盖地地来。

三是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了解个大概,最好能有自己相对拿手的才艺,否则会被学生“瞧不起”。

要欣赏学生的才艺。艺术类学生通常会在文化课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专业,比如唱上一段、做个舞蹈动作什么的;有的老师会觉得疯癫,甚至会把它误解为是对文化课老师的“示威”。调查发现,其实学生的这些行为是很单纯的,大多是想表达“觉得自己文化课学不好,但有自己会的东西”这样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认可欣赏就满足了。

2.2 从感性入手,改变教学形式

艺术类学校当前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是传统的讲授法;这一方法在普通中学已经不常用了,面对更为感性的艺术类学生,采用这一方法就愈加显得陈旧与落后。

目前,全国的普通高中正在利用课程改革的机遇,进行着大规模的强有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力图一改知识传授型的课堂为能力培养型的课堂。从某个层面上讲,艺术类学校更适合开展类似的课堂教学改革,因为艺术类学校具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艺术类学校的文化课要求程度低;二是艺术类学生更具有活跃气氛的天赋。

笔者曾经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做过大胆的尝试。撇开教材内容的排序,自己选择了江南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的特征进行比较,结合学生对音乐、画面、影像的敏感性,来激发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这一尝试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是从中获得教与学的乐趣,同时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都随风飘散。由此可见,艺术类学校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是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关键。

“江南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比较”的教学设计如下:

素材:草原风光的图片、影像,奔马,腾格尔的歌、马头琴;龙井茶园风光的图片、影像、采茶、采茶舞曲、竹笛。

目的:通过图片、音像等素材让学生对区域特征获得感性的知识;通过图片的比较,能直观地感觉到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图片、音像、PPT软件)。

具体实施:第一步,通过PPT展示两个区域的图片和音像。让学生读出两个区域景观的不同点。第二步,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判断分别反映了是哪两个区域的景观。第三步,把音乐与图片、影像错位配对播放,让学生领会到文化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第四步,让学生试图模仿这一对比方法,比较自己熟悉的两个不同地区的特征。

教学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而且都非常活跃;上课睡觉或懒洋洋的景象不复存在;学生们觉得所学知识有用(课后学生交流时说:原来上文化课还挺有意思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知识面的,增加了文化课学习的自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图像与音乐错配时,学生都能嚷嚷:“老师,音乐错了”。调动思维,学生对模仿比较的参与也非常积极,相互间交流自己去过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去过西藏的同学模仿着做了一个PPT,而且这位学生有自己的发现,认为服装也是有地域差异的。

由此,笔者认为,不管是哪一门文化课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奋点来发现新的教学形式;比如语文、英语等可以编排课本剧(音乐剧、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文化课学习。同时能将艺术生的特点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快乐感。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利用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目的不是要排练出优秀的课本剧,不在于课本剧(音乐剧、话剧)的质量如何,而是要注重于排练的过程,通过过程来实现对文化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3 改编或编写符合艺术类学生的校本教材

文化课教师面对普通中学的教材时,大多会有这样的疑问:艺术类学生为什么要学得这么深?学这些内容是否对艺术类学生有用?

一套不适合学生的教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当教材确定的时候,就算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教学手段来改变教学方式,也只能算是在规定的圈子里跳舞,放不开手脚,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教材是需要针对性的,艺术类学生用普通高中的教材肯定是不合适的。在没有现成的适合艺术类学生教材的现状下,改编或编写校本教材是唯一的选择。

改编或编写校本教材的行动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原则;其次,筛选课程内容,搭建教材框架;再次,确定教材的内容形式;最后,具体的编写。

以地理学科的《中国地理》内容为例。中国地理主要是讲述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用图片等手段来直观展示差异性是切入口,依据学生对艺术敏感的特点,多选用照片、服饰、音乐、民歌进入教材,最后才归纳到自然地理的差异(山川河流、植被、地形地貌)。同时给艺术类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黄土高原上,隔着黄土沟站在黄土梁上两人的对歌音像(可用电影《血色年华》中知青对歌的片段),就能充分体现陕西民歌中“吼”的特点;不仅能掌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还能理解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把文化课的教材固定在纸质的课本上,音像教材的开发更能体现艺术类学校的特点。

2.4 改革现有的招生模式

艺术类学生参加普通高校类的招生考试,其实是抹杀了艺术类考生的特点。高考是“指挥棒”,如果这一招生方式不改变,艺术学校的课堂教学行动就无法实施。

改革的方案一:要求考试院(考试中心)为艺术类考生单独命制一套试题,其他的保持不变。

改革的方案二:扩大自主招生的权限,把文化科目考试的命题权放给学校,或者类似专业科目的做法,实行艺术类高校联合命题的方式,文化科目的成绩可以在艺术类高校中通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我院实际,为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维护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和秩序,保证我院普通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校名和校址。学校校名全称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并以此校名颁发学历证书。校址(含校区名称)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280号。第三条 办学性质、类型和层次。性质:公办;类型:全日制普通高职;层次:普通高职(专科)。第四条 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体制,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 成立由学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和规定,研究并决定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六条 招生就业处是学校具体负责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在招生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制订并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办学条件、专业特色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学校发展规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招生分专业计划,负责制定分省生源计划;组织和落实新生录取工作;组织招生工作改革的调查和科学研究。第七条 成立由纪委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录取监察办公室,负责监督招生录取的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八条 根据教育部核准的招生规模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制定以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为依据。每年的招生分省分专业计划,经学院办公会议讨论审定,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以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分专业计划。第九条 招生就业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招生生源计划寄(送)到各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校招生工作办公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室,并按规定时间向社会公布。第四章 录取规则和办法第十条 我院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外一般为110~120%;省内首轮投档一般为1:1。具体按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同分时平行志愿按名次先后)择优录取。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投档,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投档,以此类推。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其中眼视光技术专业只招收有专业志愿考生,不招收专业调剂的考生,如有专业志愿可录取的考生不足10人该专业不开班,个别填写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按其专业志愿顺延),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第十二条 对于最低录取分相同考生的处理。按名次先后和相关单科成绩高低录取。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语文、外语、数学;理科为数学、语文、外语。单考单招单科顺序排列:专业理论、语文、外语、数学。第十三条 我院对于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第十四条 我院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除应用日语专业以日语为第一外语、中德合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以德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外,其他专业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第十五条 我院所有专业没有男女生比例的限制。第十六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我院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第十七条 我院对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第十八条 新生入学后,我院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我院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五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和住宿费、书籍费等。我院按浙江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对学生收取学杂费。每年公布招生计划时同时公布收费标准。第二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前可持有关证明在当地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在入校后向学生处申请办理贷款、缓交等手续。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六章 招生咨询及录取查询第二十一条 我院招生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咨询:

1、学院网站(http://

4、招生办市区办事处: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109号(邮编:310012)第二十二条 我院招生录取接受社会和广大考生的监督,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信函或电话向学院招生录取监察办公室反映情况或投诉。投诉电话:0571-86929912。附 则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自2014年5月起生效,由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我院以往的招生工作文件和规定凡与本章程有关条款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6

扎马步也称地盆势,有两个目的:一练腿力,二练内功。扎马步之重要性有“入门先站三年桩”之说。在徒弟还没练就一定基本功就开始传授花架子的,要么是外行,要么就是成心骗钱的害人精。

在影像界也同样。看一位导演的作品,除了从创意、情怀可以看到导演个人天赋以及对生命领悟的深度,影片第一眼让人留下印象的,往往是导演的视觉基本功好坏。凭这一点,便要追溯到英雄的出处了。

今年刚刚获得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卢晟,被誉为“世上最美城市宣传片”导演的林旭坚,都以扎实的视觉基本功,赢得业内口碑。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摄影系,前身为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摄像专业。2007年,电视艺术学院成立摄影系,目前拥有影视摄影、照明艺术两个专业方向。

摄影系教学注重实践创作,目标是培养拥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于影视行业的摄影与照明工作人员。本期入选的学生作品多为该系学生大二期间创作的课程作业。但从中可以看到扎实的影像基本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7

近几年来,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全省已建有各类高等学校80所(含筹),其中高职院校44所,占了56.41%,成为浙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依托和高等院校扩招的主要载体。如何使我系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我系的办学质量,形成我系的办学特色,不断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实现我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1 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思维和新的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一种课堂教学同企业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用相长的课程类型、结构与制度。其功能是具体引导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学校与企业两种育人资源和学习环境中得以强化提高。它既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机制,也是造就和培养适应现代化。

2 创新、创业的关系

所谓创业是指所有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特征,能够增进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活动。创新是指理论、方法、技术或制度等某一方面的发明、发现、改进或改造,原创性是创新的核心。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必须通过创业来实现价值。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无创新既无发展;创新也是创业的灵魂,无创新很难创业。德鲁克(1985)就曾说:“今天的大企业,除非它们拥有创新能力,否则将难以生存下去”。

创业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创业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动力,创业是创新的发展结果,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

创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新的行为、活动和过程,同样,创新必然要通过创业来实现。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3 我系工学结合的特色“三重视”

首先,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1)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即将文化课(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课(培养创业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结合学生自身,广泛深入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学院里组织的SYB创业培训、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加深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大学生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要通过班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组织宣传和学习各项就业政策和措施,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要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并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生党支部学习和党员教育活动,发挥好学生党员特别是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抓好大学生创业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邀请他们和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与兄弟院校进行联谊,激发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意识。

(2)是通过校园文化来完成。即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成立创业俱乐部,精心挑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愿意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服务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从2009年学院创建创业园到目前为止,建筑与艺术系先后开设了5期创业教育班,培训人数为120人,创业人数18人,创业者占培训学生总人数的15%。开设创业型店铺8家,占创业园总店铺的62%。组织各种创业竞赛,如“创”世纪创业项目征集比赛,“我的职业生涯”,彩陶制作比赛,模拟淘宝经营赛等。通过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的活动来带动每个同学的创新创业的能力。

(3)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特别是在创业方面已有一定成就的本校毕业生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给学生更多直观体验。

其次,重视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调动大家创新创业活动的同时联合院心里中心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帮助大学生在理性的角度上面对创业压力,调整好创业心态,通过举办的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抉择、开拓创新的品质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排除障碍、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心教育,使之在创业途中成为赢家。

再次,重视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创业实践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还要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需求状况和需求条件,以便及时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理论,我系积极创建大学生产学研社会实践基地,形成相对稳定、利于互动的创业实践情境,包括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企业家论坛、参观考察成功企业、科技园,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等,以利于创业实践团队的培养。

4 取得的成绩

4.1 创新创业意识得到强化

建筑与艺术系大学生以专业为特色,在创业园内支持着一批具有“高职品味”与“专业特色”创业的项目,目前已成为我院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亮点。

2011年6月2日,萧山工商局领导莅临大学生创业园指导工作。萧山工商局领导在创业工作联络室与我系“数巢”多媒体公司、“绿色心情”工作室、“炳烛斋”、“天天快递”等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工商局领导对我系学生创业园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就我系大学生创业给予全力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与意见,对指导我系大学生创业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的目的不仅是教学环节之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使我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强化。

4.2 学习风气得到提升

建筑与艺术系大学生不仅思维灵活,更是在学习中这种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创业有道,学习得道。在创业园建设中,我系大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积极上进。以自己的努力,获得多项奖学金,将店铺经营的更好,同时学习上也取得着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思想觉悟上,积极为入党做着准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掌握和运用了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锤炼思想道德,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建筑与艺术系的特色建设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着力提高了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业园的经营提供了学习理论上的指航标。

我系大学生创业园汇集了建筑与艺术系多个专业的学生,有装饰、园林、设计等专业。每家店铺都有着与自己本专业或疏或远的联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专业上的帮助,创业与专业更是相互补充与发展,专业知识应用于创业中,创业中得到的专业性经验与知识又能充分应用于专业的学习上,互补的关系,让我系在大学生创业园集聚了多种专业性人才。

4.3 示范效应

4.3.1 经济效应

店铺的收益用于补助勤工俭学,减轻学院负担。我系在创业园拥有11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店铺,这不仅成为了我系的一大特色,同时也在我系的经济效益上带来了帮助。店铺的每月收益促进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这减轻了院系的经济负担,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4.3.2 社会效应

创业园的建立也对我系的人才输送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我系的建筑装饰专业与亚厦装饰有限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因此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作品很是感兴趣。而创业园给了我院学生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时候,可以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4.3.3 链式反应

不仅每年为用人单位输送了很多人才,并且每年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自己创业。我系07届设计专业的赵丹同学,就是我系自主创业的典范。创业园带给我院大学生不仅仅只有经济上的效益,更为他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不是只有就业才是今后的出路,创业同样是条罗马大道。我系创业园帮助学生提高了创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在今后创业道路中少走歪路。

5 存在的问题

5.1 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意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拥有一定的商业经验,然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还十分缺乏,当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基本上属于“理论派”,“实践派”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在企业的就业经历。因此教师对企业运作的不熟悉,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十分不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虽然聘请了一些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教师,但多以讲座形式进行,没有形成体系,同时缺乏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5.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内容落后,脱离实际

目前,高校基本上进行的是就业教育,但仅限于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解释以及具体的应聘技巧等,将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的还很少,已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课程数量也极其有限。据对部分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进行调研,开设创新管理类课程的学校约占1/3,开设创业类教育课程的学校仅占1/20,将二者结合的则更少。

摘要:在如何使建筑与艺术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我系的办学质量,形成我系的办学特色,不断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本文主要从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我系工学结合的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学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屈晓婷,秦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情境设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8).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深化高校改革[OE].

[3]张婷.蒂蒙斯创业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6):51-5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8

一、把握专业特点,以期对症下药

1、由于艺术类专业强调灵感的特性,正式上课的时间,学生找不到感觉,进入不了状态。

非上课时间学生在灵感状态中,想象活跃、创造意识清晰、体验真切,因此很多学生喜欢把设计创作的作业安排在午夜进行。久而久之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遵守教学秩序的散漫情绪显然是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大忌。

2、在理论素养方面:

现存的理论教育方式的陈旧和枯燥是学生不易接受导致理论素养欠缺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艺术类的高职生将个性特点和理论的条框对立起来,形成学习理论的固定思维,就是枯燥无聊、高高在上。因此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民族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出现信仰危机和颓废的人生态度。

3、在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上:

艺术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的影响,往往容易产生强调自我、个性张扬的特征;生活方面优越感强、不拘小节,缺少计划和控制力;在自我管理和控制方面,过分强调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特征,忽视集体性原则,因此多表现为纪律性较差,视野过窄,协调能力不强,不善沟通,不利于形成对自己健康成长有利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4、在心理素质上:

存在较多的功利心理、依赖心理和自大心理,不关心集体,不易为社会接受,承受挫折能力较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在学业、人际关系及对将来的就业和恋爱、家庭情况预测等方面遭受挫折时便会产生极端情绪,苦闷、压抑、不安、焦虑。

二、专业特点对党建工作的影响

受以上这些特点的影响,对入党会产生如下几种不正确的思想:首先是“入党无用论”。部分艺术类高职生认为“自己毕业出去以后不进国企、事业单位,在公司里是靠技术、专长和才能立业,不需要靠政治立业,只要技术业务有成就,就有前途”,这种思想就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入党问题上却表现得很无所谓。

其次是“入党吃亏论”。部分艺术类学生认为入党后会议多、社会工作多,“清规戒律”多,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而且做党员要事事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因此,他们感到入党吃亏。

第三是“高不可攀论”。部分艺术类高职生认为党和党的理论都高高在上,入党条件又很高,自己虽然有一定的专长,但其他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文化素质更是薄弱。因此,思想顾虑重重,徘徊与观望之慢慢放弃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念头。

由于存在以上思想,许多艺术类高职生在入党的态度和行动上也不积极,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做好艺术类高职生的党建工作刻不容缓。

三、抓住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艺术类高职生的党建工作

1、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艺术类高职生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追求独特性、新奇性,思想活跃,较情绪化,感情流露直白等。这些既是管理的难点,也是可利用的优势。要做好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从根本上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引导、帮助和服务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做好这样的引导工作。其次是加强纪律教育和合理安排好各种专业课教学,避免那种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随心所欲的松散的“师徒教育”造成教师本人对学生的思想模式影响较深的情况,从教学和管理制度上克服散漫现象。

2、科学合理地配置好党支部,抓好早期党建工作。

以浙江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为例。考虑到艺术类高职生只有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存在周期流动快的特点。所以学院将部分本科班级和高职类学生放入一个党支部,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让本科的大二或大三党员坚持做到对高职生的“三早”工作,即在高职生大一时早教育,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在新生中进行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引导其尽早树立入党观念。其次是早培养,尽早动员和选拔那些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及早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早发展”就是贯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那些成长较快、素质较高的积极分子早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党的组织建设,又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和谐发展。

3、进一步完善培养制度和考核机制。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必须完备培养制度和考核机制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以浙江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为例,在高职生的党建工作中正在实行或努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建立清晰的学生党员发展进程记录。在学生入学开始就以各团支部为单位,建立好每个人的入党情况和进程记录,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工作进行了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 (2) 实行联系人培养机制。定期结合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情况召开支部会议,分析情况并进行具体的分工,指定每位党员同学分别联系不同的申请人,及时进行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并定期到联系班级开展入党知识普及、理论知识宣传等活动。 (4)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在各种学生活动、学习竞赛、学风建设和综合测评中,适时地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在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的同时,动态地考核他们。 (5) 完善班级同学监督制。入党发展对象必须经过班级随意抽取的同学的全部认可才可加入党组织,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注意收集同学对发展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并敦促其立即改正和提高。 (6) 坚持思想汇报制度。由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支部作书面思想汇报,以加大考察的力度。

4、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成才教育。

以生为本,多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名师名作,不定期举办师生习作展;按照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采风、写生及汇报演出等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党的有关文艺方面的论著和讲话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党组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队伍而努力。

其次,可以对入党申请人、人党积极分子实行网络化培养,申请人可以向党组织递交网络化的人党申请、思想汇报等材料。可以利用QQ、QQ群、校友网、邮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培养。在发展党员时,党组织可以对发展对象进行网络公示等,这些网络化手段都将大大简化了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

摘要:艺术类高职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这些特点影响着他们对党的认识和态度, 这就为艺术类高职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与挑战。为此, 需要根据其特性大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艺术类高职生实际的党建的新思路, 创造性地开展艺术类高职生的党建工作。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东宽.坚持标准, 把好大学生组织发展的政治质量关[J].皖西学院学报, 2002 (4)

[2]邓艳葵.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思[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3]黄艳梅.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J].桂林电子工学院学报, 2002 (4)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

目前, 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从现实来看, 尽管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好, 却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职业品质、职业素质欠佳。如何培养“职业人”的优势品质, 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 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对大学生要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近年来, 随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逐步深入,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品质的培养。

(一) “职业人”的概念

国内许多学者对“职业人”进行了界定。综合多种论述, “职业人”是指从事社会中特定的相对稳定的职业, 直接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 受过职业教育, 具有从事特定职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素养等职业资格, 并能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而在高职院校提出的“职业人”理念是指其培养目标有明确指向———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工作岗位。教育过程就是按照行业工作岗位 (群) 的工作过程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实施教育, 从而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经过高职院校的培养, 毕业就能就业, 实现从学校向行业的“零距离”过渡。

(二) “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优势品质培养, 是学院对高职教育特点、学生特点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所产生的必然成果, 是多年来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育方式和“职业人”规律不断深入探索的结晶, 是实现“全时空”塑造、“全方位”转化的系统构想, 是一项具有开创新意、富有战略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专业优势品质与专业优势技能培养共同构成“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现“一体两翼”的纵深发展。

因此, “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优势品质与优势技能并重, 并同为“职业人”培养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二是“品质与能力”是对“做人与做事”要求的概括, 是“职业人”事业成功的个人素质的两个基本点。职业教育的过程, 既要重视人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 也要重视人的社会品质、职业品质的培养。三是“职业人”品质, 即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道德和素养, 是特定行业特定职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 而“职业人”优势品质是在基本要求之上的规格更高、层次更高、更具有竞争力的职业素质, 是能够使“职业人”提高就业能力、不断进取、达到成功的保障, 是“职业人”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 “职业人”优势品质是符合人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律的。具体分析如图1。

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第一, 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过程, 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对“职业人”品质的形成、变化、发展进行研究, 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 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第二, 是行业、企业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 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 不仅注重其是否具有该行业、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注重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该行业、企业的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因此, 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要重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品质的培养。

第三, 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本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杭州、面向浙江、融入长三角, 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换言之, 通过三年的教育培养, 使学生成为既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又有过硬的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职业人”优势品质设计

为把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落在实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由学工部门牵头, 各专业教研室配合, 学院的每一专业制定了“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 并结合四门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与“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相互呼应, 共同服务于“职业人”优势品质和技能的培养。

(一) 优势品质的提炼

优势品质的提炼是职业人素质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从笼统到精确的概括和归纳的过程。优势品质必须是2~3个精确的、凝练的、核心的形容词, 必须要经过层层推敲和细细斟酌, 才能确保其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先, 人员安排和调配。根据各分院、系德育教研室的成员构成和学工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 对工作年限、经验、任职、所带班级的专业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 以专业为单位统一分组。其次, 广泛搜集材料。各小组对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搜集, 征求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意见, 对本专业的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员工素质进行基本的概括。第三, 问卷调查征集。面向在校大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阶层进行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 确定最终作为专业优势品质的备用词。第四, 专家审核确定。学院成立专家组对各德育教研室编制而成的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中提炼的优势品质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 并最终进行审核和确定。至此, 优势品质提炼完成。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汇总如下页表1所示。

(二)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形成历经从提出到雏形、从初稿到定稿、从简单到成熟的过程。在多年实践中, 制定出25个专业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 以岗位工作的职业品质作为逻辑起点, 开发了以四门活动课程为实现载体的社会活动课程来实现“职业人”优势品质的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个性化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活动课程被纳入规定的教育计划, 与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起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四大板块。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由培养目标、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和培养进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能熟练掌握相关行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 并涵盖初次岗位定位和发展岗位定位。二是优势品质。各专业的优势品质几经调查、斟酌、修改、完善提炼而成, 每一个专业品质都结合了行业、岗位要求和学院“职业人”培养理念与精神。如市场营销的专业优势品质为“诚信、敏锐、耐挫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优势品质为“求真、求精、耐心”、物业管理专业的优势品质为“吃苦耐劳、踏实严谨、爱岗敬业、热心服务”。三是培养途径。即各优势品质实现的载体, 包括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四类活动课程。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要求有社会活动课程的设置, 该课程以学生活动形式为主。四是培养进程。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所处阶段的不同开展针对性教育, 根据“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进程逐步深入、递进, 从入学第一学期至离校前的第四学期, 每一学期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实践, 层层深入, 步步递进。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如图2所示。

“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途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四门活动课程进行。

(一) 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针对性

实施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进基于“职业人”培养的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既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具体途径, 也是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的重要内容。

第一, 主题班会的主题方向性与丰富性的辩证统一, 贴近性与导向性的巧妙融合, 使主题班会成为寓教于乐的有效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得到启发和提高认识。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教育手段。主题班会的广泛参与性、集体性, 更有利于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 使主题班会成为专业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的自主性教育。

第二, 主题班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程的实施,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促进合格“职业人”培养。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职业观念和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 主题班会活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活动, 既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 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交流, 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其内容既要体现时代精神, 与时俱进, 又要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贴近专业。其形式应根据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 可以是知识竞赛、技能比赛、交流会、讨论会、艺术欣赏、郊游、演讲、辩论、小品、表演等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二)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实施社会实践课程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一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学院将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社会活动课程板块, 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实践课程对优势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暑期以“三下乡”为主、寒假以“专业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坚持“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特长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 通过广泛开展以社会调查、时事宣讲、文化宣传、支教扫盲、法律普及、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社会、走近百姓、获取知识、强化技能。

(三) 以公益服务为载体, 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践性

公益服务活动以“立足校园、服务社区、走向社会”为目标,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活动宗旨。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幸福, 通过奉献社会实现自我, 通过专业实践体验成长, 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职业人”的人生品味和境界。

(四)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 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多元性

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社团活动是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基本载体, 是培养“职业人”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从单纯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发展为“职业人”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学院成立了二级社团和社团联合会, 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 进入“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教育系统。学院提出了社团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社会活动课程板块四大课程之一, 并成为考核课程, 要求大一、大二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进入社团文化月的活动要进行项目申报并进行答辩, 同时评选优秀社团活动和指导教师。同时, 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整合, 使社团活动规模化、项目化、专题化, 更能服务于“职业人”培养的需要。学院以社团文化月为依托,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 促进了学生优势品质培养和个体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篇10

1.1 研究对象

参加我校女足选修课的7个系453位女生。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该文所设计的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都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16份,其中有效问卷412份,回收有效率为91.5%。

(3)数理统计法:该文用Excel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实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生足球选修课的开展在我校所起的作用

2.1.1 有利于女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由于女生大多数都生性好静,怕晒太阳,怕脏怕累,对抗激烈的,甚至是室外体育课都不愿意上,没有顽强拼博的意志,这些对于她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女生通过足球选修课的学习,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她们适时地参加足球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其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水平,并且还能提高女生的柔韧、速度、力量及反应能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女生通过参加足球选项课的锻炼,重新认识足球,从心理上战胜自己的惧怕,克服各种不良心态与不适,培养学生果敢坚定、开朗豁达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1.2 有利于女生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在高职院校开展女足运动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时尚运动。女生通过参与足球运动,团结合作,可以同学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增进,并消除地紧张情绪,使她们的心情愉悦,此外,也进一步提高了其身体素质。所以说,广大女生要正确认识足球,尝试排除其各方面的心理障碍,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培养参与足球的习惯和爱好,才可以使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得以实现。

2.1.3 是体育工作在我校全面发展的需要

依据我国高校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对女大学生提高身体健康和实现体育价值观善要求,女生足球选修课在我校的开设是完全符合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都是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女生足球选项课在我校的开设,对不断加强女生宣传教育,缓解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不够等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我校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的需要。

2.2 对我校当前女生足球选修课的现状的调查结果

在问到是否因为对足球的兴趣而选课时,结果显示如下。

2.2.1 95.2%的女学生表示不愿意选足球选修课

从这个比例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女生不愿意选修足球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足球课在室外,怕晒黑,消耗体力太大,太累,怕脏。(2)踢足球时,身体有激烈的对抗,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普遍认为足球应当作为男生的运动项目,作为女生是不太适合踢足球的。(3)以前没有踢过足球,觉得自己踢不好,没有踢球的兴趣。(4)怕足球课太难,考试不及格。(5)大学里没有女生踢足球的氛围和环境。(6)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其他项目都被选满了,不得已选了足球课。

2.2.2 4.8%的女生表示自愿选修足球课

从经过调查整理的结果来看,女生中主动要求上足球课的人数寥寥无几,而且她们选修足球课的主要原因有:(1)在中小学里踢过球,觉得考试会很轻松。(2)喜欢并热衷于足球。(3)可以使自己顽强拼博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对于这一部分小群体来说,通过足球运动可以满足她们寻求新事物和超越自己的心理,能体现自我价值,并且可以释放情绪。

2.3 影响我校女生不愿意选修足球课的原因

2.3.1 生理因素

从生理方面来说,女大学生已经进入了发育的成熟期,可是她们的肌肉力量和呼吸系统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她们才会对技术要求高,运动负荷量又较大的项目表示明显地不感兴趣,而足球运动运动量大,技术复杂,不容易掌握,因此,女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不高。

2.3.2 心理因素

从心理方面来说,对爱美的女大学生来讲,她们大多数认为足球运动量大、消耗体力大,就会担心运动过后引起食欲增加而变胖。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女生认为多运动会使小腿增粗而影响美观视觉;有的学生提心风吹日晒,使皮肤会因为上体育课而变黑变粗;有的学生不想上体育课把衣服弄脏,尤其是雨后场地泥泞的情况下;有的运动能力差,协调性不好,自卑心理较重,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对足球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2.3.3 受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女生对有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有惧怕心理;绝大部分女生认为足球运动是男生的项目,其激烈的对抗不适合女生参与;另外传统文化对很多女生的影响已根深蒂固,传统女性的教育只是为了培养能够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形象,然而足球是一项多变、快速、对抗,将个人和集体合作结合于一体的竞争项目,这与民族传统产生了冲突,从而也影响了女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2.3.4 宣传力度不够

我校对足球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足球社团招新、比赛中,尽管有组织学生之间的足球比赛,但却从未组织过女生参加的足球比赛,都是男生的比赛。

2.3.5 考核制度不完善

学校对学生足球课的考核方式是仅对于男生,而这种标准放在女生足球考核里的话,是会有一定难度的。到目前为止,学校对于适合女生足球课的考核制度和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

3 提高我校女生足球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扩大女足运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女子足球氛围

要吸引更多的女生选修足球课,爱上足球运动,就一定要创造一种让女生主动参与的女足环境。今年我校将组建第一支女子的足球队,通过训练将参加明年的省大学生运动会,要趁机加大宣传的力度,以便吸引更多的女生来参与其中。通过借助录像、标语、图展等多种媒体,用来进行足球文化的宣传,向人们宣传经常参与足球运动的好处,让更多的女生全面地了解足球运动的作用,如可以有效地发展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让女生在渲染的气氛中对足球的认识能上一个层次,提高对足球的参与意识,达到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足球选修课的目的。

3.2 足球教学要适应女生的生理特点

老师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是要和男生区分对待的,应多安排适合她们特点的练习,比如多做运球、颠球甚至过人的技术动作,不过对于女生,教师仅要求理解动作要领,技术动作能作出大概即可,多运用一些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她们学习足球的兴趣。当然,对于有足球运动基础的学生来说,要适当地提高要求。在教学中选择以踢、停、运三种技术为主要内容。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要合理,目前我们足球课由两个学期为一个周期。第一学期可以运用颠球、踢准、以及配合各种脚法与腿部动作的球操,根据节奏编排脚位控球操,抢圈等内容;第二学期可以采用2人一组的行进间一抛一接练习,2人传球跑动,根据运球节奏编排无球操,二过一或三打二的游戏性比赛游戏,当然要根据女生的生理特点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灵活性。

3.3 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强化其参与性

让广大女生认识到足球课不是为了要求女生必须掌握高超的足球技术,而是为了了解足球的文化,并享受参与的快乐。现在,对女生足球选修课的考核主要是以技术为主,虽然难度不高,但大多数的学生成绩不高,甚至有些是通过考试、补考和再补考才能通过,导致很多的女学生形成足球既难学又难考的心态。所以应该制定一套以体现女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和检验女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为主的,适合女生的足球选修课的考核内容及制度,并对技术考核难度作适当的降低,对参与和锻炼的过程多做强调,只有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足球运动的兴趣得到更好地培养。

3.4 开展女足比赛,加强校园女足的课外活动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女生愿意参与足球选修课,吸引更多的女生参与足球课与参与足球活动,我校体育部与学生会体育部应借助各种渠道宣传,开展课外女足活动,按期举行针对全校女生的足球比赛,使学生有一个感受和展示足球运动的空间,进而营造出深厚的女足氛围。加强女足校队的建设,争取在比赛中有好成绩,推动全校女足的建设,肯定女生在足球运动中的地位,鼓励女生选修足球课的信心。

4 结语

上一篇:混纺产品下一篇:多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