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2024-07-26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精选十篇)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1

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 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但就现状来看, 屋面防水工程仍然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如何提高屋面的施工质量, 克服质量通病、保证不漏, 是广大建筑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2 屋面防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设计方面

设计是屋面防水工程的首要环节。如果设计人员确定的防水方案不科学, 选择的防水材料不恰当, 细部构造不合理, 将会增加防水施工的难度, 出现工期长、费用高的现象, 甚至还会使屋面过早地产生渗漏。因此, 防水设计是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前提。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对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认识不够。有些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只习惯于文字说明, 既没有将屋面工程作为重要的分部工程, 又没有详细地设计施工图纸, 也没有给出做法大样, 从而严重制约了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

屋面排水设计不合理。屋面防水设计应重视排、防结合, 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如果不重视排水或排水不畅, 使屋面长期处于水的侵蚀中, 会加速防水层的老化和霉烂, 使防水层遭到破坏。目前, 多数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未能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暴雨强度、屋面汇流面积等因素确定雨水管的管径和数量;同时对屋面的汇流分区、排水坡度, 包括天沟或檐沟的排水坡度, 表达也不够清楚。

防水层厚度不确定。根据屋面的防水等级, 确定屋面的防水标准、设防要求、防水材料的种类、道数、厚度和构造要求, 是屋面防水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但是, 设计人员往往忽视这些内容。有些设计人员的施工图中仅注明了防水材料的名称, 而对其厚度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有的则只写上“三毡四油”, 不仅未注明防水材料的厚度, 甚至连选用材料也未注明, 造成施工时无所适从或随意施工的现象不断发生。

防水材料选择不当。有些设计人员不熟悉防水材料的性能, 仅从厂家说明书或现有的资料中查找选用;有些设计人员甚至从未见过自己所选用的防水材料, 将不相容的材料组成了多道防水, 这也是造成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

找平层的设计不够细致。为了使屋面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结合, 减少因温差、变形和负荷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找平层应平整光滑, 具有较高的强度, 并且应设置分格缝。目前, 多数图纸未将找平层的技术要求、分格缝的划分、分格缝的填嵌材料等内容表达清楚, 致使找平层厚度不足、未设分格缝或分格缝内没有填嵌密封材料, 甚至有的将屋面一次性抹光作为找平层。

2.2 施工方面

施工质量低劣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时, 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找平层与细部节点施工质量低劣。找平层作为防水工程的第1道工序, 施工要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 表面应平整光滑、强度高, 为防水层的施工奠定基础。但是, 有的工程将浇注的屋面混凝土板一次性抹光作为找平层, 这样做不仅厚度不足, 而且又不设分格缝;有的工程水泥砂浆找平层表面平整度较差, 凹坑积水, 面层粗糙不光滑。由于屋面找平层均暴露于室外, 夏季烈日暴晒、冬季冰霜侵蚀,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覆盖养护措施, 往往会产生表面酥松、脱皮起砂、空鼓开裂等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工程细部节点的阴阳角未做成圆弧状, 致使防水层在施工时就已出现裂纹。

防水层的厚度未达到规范要求。有的工程防水层的厚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要求, 尤其是防水涂膜的厚度及沥青胶结材料的厚度不够, 且涂刷不均匀, 厚薄不一。有的工程重点防水部位的附加层没有做, 且收头位置的做法也不正确。

未设置施工隔离层。当屋面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块体材料时, 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有的工程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直接置于防水卷材上, 这样会因温度、变形和负荷等作用极易破坏防水层。

3 提高防水设计质量

设计屋面防水应满足以下要求:屋面应形成连续的完全封闭的防水层;防水层不会因基层的开裂和接缝的移动而使防水层损坏破裂;防水层能承受因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 如光、热、水汽, 臭氧、紫外线等有害物质作用引超老化, 能够长期地保持防水性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 应将屋面防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3.1 设计指导思想明确

防水层设计应保证在一定使用年限内不能渗漏, 方案选择应充分考虑材料、施工的可靠性及使用时易出现的问题, 应满足社会功能要求。设计时认真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 根据不同等级要求, 选择不同等级的可靠性指标来进行设防。同时应有合理的使用年限、合理的造价, 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到地区条件、材料资源以及找平层、保温层、保护层共同作用的效果

3.2 设计防水层应考虑到基础、结构、屋面基层

结构的变形会导致防水层的开裂, 当地基沉降在允许范围内时, 屋面防水层的整体性受沉降变形与温差变形叠加的控制, 总变形超过防水层的延伸极限就会造成开裂而漏水, 因此不同的地基、基础形式应采用不同的设防, 结构刚度的弱强对防水层影响也大, 如装配式结构单层工业厂房, 假设板缝处理不严, 板面无配筋, 则板缝就会有明显的裂缝, 固此应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在施工时, 基层找平层质量也尤为重要。如果其强度不足, 表面未养护, 将直接拉裂防水层, 加上温差影响, 会导致其破坏, 因此, 找平层砂浆的强度须严格要求。

4 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施工做法

4.1 防水材料的选用

经过改进设计, 防水材料选用目前比较成功的改性沥青卷材, 厚度选用4mm厚, 必须是一等品以上产品, 材料进场均经过严格验收, 所有资料必须符合要求。

4.2 施工单位的选择

工程虽然由土建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 但防水施工可另外通过招标确定有防水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 并存主体结构完工前拿工具体的防水施工方案和施工资料控制措施, 对施工人员要求人人有防水施工上岗证, 严格按规范施

4.3 分隔缝的设置及做法

分隔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 屋面转折处, 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 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 使防水层因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处, 以免板面开裂, 分隔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 当大于6m时, 应在中部设一“V”型分隔缝, 分隔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 当分隔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 并设排气孔出气, 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 分隔缝处应加200~30mm宽的油毡, 用沥青胶单边点贴, 分隔缝内嵌填满油膏。

4.4 屋面找平层做法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的做法, 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 再在结构层上用l:6水泥膨胀混凝土找坡, 再做25mm厚l:2.5水泥矽浆找平层, 建筑找坡时, 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 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铅线拉直, 打点, 池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 浇筑时, 一定要用滚筒滚压, 使其密实。

4.5 屋面隔离层的做法

要认识屋面隔离层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霜雨较重、湿度大、腐蚀性较强的地区, 施工单位要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

4.6 维护管理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 施工单位要向建设单位作出有关使用、保养、维护的说明, 施工单位要定期回访。使用单位应认真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非上人屋面决不可堆放杂物、上人、饲养宠物, 否则不仅仅造成使用功能的烦恼, 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5 结束语

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总体上讲, 防止屋面渗漏, 设计是前提, 材料是基础, 施工是关键, 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 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 才能保证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 才能给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摘要:屋面防水工程位于房屋建筑的顶部, 它不仅受外界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与地基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的变形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分析了当前住宅建筑防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屋面防水,建筑工程,防水材料

参考文献

[1]祁军.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辽宁建材, 2005 (3) 71.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2

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通病分析和控制措施

集料质量是保证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不合格的集料,必将导致不合格的`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发生的原因应当说是多方面的,但是路面集料的质量管理失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沥青路面质量管理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即在集料加工生产阶段介入质量控制,在外购材料沥青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近几年我省大都使用新疆克拉玛依生产的石油沥青符合质量要求),集料质量管理是关键.本文对沥青路面集料质量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通病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作者项目管理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作 者:甘富延 作者单位:青海省公路局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U4关键词: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集料 质量控制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渗水;原因分析;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142-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外墙渗水作为高层建筑的通病,严重影响着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居住的舒适度,极大地降低了房屋建筑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分析高层建筑外墙渗水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 高层建筑外墙渗水原因分析

1.1 混凝土水灰配比不当

对于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中,水灰比也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这是因为不正确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内部存在大量的气泡。当水灰比较大时,那么混凝土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水,当温度以及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游离水就会被吸附掉或者是蒸发掉,那么就会留下细小的气泡,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当水灰比较小大时,就会导致混凝土成分配比失衡,造成混凝土过于黏稠,这样不但不利于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同时也会导致搅拌时带入大量的气体分子,导致成型后的混凝土气泡较多。

1.2 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

对于多数建筑材料来说,其热胀冷缩性质均较为明显。砌体的线膨胀系数要小于钢筋混凝土,这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温度作用下,砖砌体的热变形程度要小于混凝土。这两种建材的热变形程度不同,将会直接导致结构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在大型的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整体结构较大,混凝土的比热容较小,导致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度不均匀。而温度不均匀就会产生热应力,这种无规律的热应力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较大。而造成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太阳辐射强度,因此我们在施工前要考察温度因素。由于混凝土刚度大,比热容小,因此当气温上升较快的时候,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值将会不断升高,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变形值就会产生裂缝。

1.3 外墙面砖以及外墙门窗处渗水

外墙面砖处渗水是因为外墙面砖处产生了裂缝,主要是因为面砖堆砌过程中由于空鼓或者砂浆不饱满,导致面砖与砂浆之间形成空间,当水体渗入到这一空间内就会被保存下来,然后沿着裂缝慢慢渗入到墙体内部,从而导致外墙产生严重的渗水情况。

同时,面砖勾缝过程中如果未按照施工标准,选用的勾缝剂也没有达到质量要求,也会造成外墙面砖处渗水;对于外墙门窗,如果在施工中将门窗的孔洞尺寸留的过大,那么当门窗装好后就需要较多的填充材料进行塞缝,塞缝时候如果选用的材料不当,就会导致外墙门窗处密闭性不好,容易产生渗水现象。同时,外墙门窗未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结构的安装方式不正确,都会造成倒返水或积水等问题。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水如图1所示。

2 高层建筑外墙渗水预防和控制措施

2.1 严格按规范施工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外墙施工质量,提升外墙防渗水效果,应该进一步规范施工过程。

在砌筑墙体的时候,砌块之间的衔接要平整,且上下砌缝要交错分开,从而有效保证灰缝的饱满程度。对于朝向外侧砌筑的墙体来说,要采用平整度以及平面度较好的砌块,不应采用破碎或者残损的砌块。

如果砌筑过程中砌块模数不符合,应采用实心砖或素混凝土调整砌块模数,从而使整个砌块模数达到实际要求。对于已经砌筑完成的墙体尽量避免在上面打孔、凿眼,对于施工中留下的孔洞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修复,从而提升整个墙体的防水性能。

2.2 控制水灰比以及引气剂的质量和含量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因此在满足施工后混凝土能正常脱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降低混凝土中气体的含量。

同时应该将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控制在技术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得超过实际工程的许用范围。普通的混凝土引气剂的含量不得超过4%,而C50、C60这样的高标号混凝土其引气剂的含量不得超过3%,应选择引气气泡小、分布均匀稳定的引气型外加剂来提高引气效果。

将水灰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外加剂中引气剂的质量对混凝土成型后气泡的多少有着重要影响,应该在工程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择质量较好的引气剂,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含松香类型的引气剂。

2.3 加强质量验收管理

在施工质量验收时,质量验收人员要根据标准规范、技术资料、施工人员的资格、施工质量评定、检测资质、自检验收情况、质量管理资料、外墙表面质量、见证取样、实体检测、质量保证资料、外表感官等验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只有满足上述内容,质量验收的内容才是符合要求的,当检验结果满足以上所有要求才能进行质量验收。在验收中要求质量验收人员能够严格执行上述验收标准,做到质量验收公正。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项目、项目分部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对子项目的质量检验评定,要在主控项目检验评定合格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人员检查施工人员自检后的工序,并记录检查结果,将记录结果上报监理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及建设方的质量主管人员,经审核通过后才能确认签字。

2.4 对高层建筑外墙裂缝进行修复

建筑工程上常用的筑外墙裂缝修复方法是压力灌浆法,将拌有水玻璃的砂浆作为粘结剂,用高压空气压缩机将粘结剂注入到建筑外墙裂缝内部,从而将产生裂缝的墙体进行修复。将水玻璃、矿渣粉、氟娃酸钠、砂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根据裂缝的宽度配置成稀浆粘结剂和稠浆粘结剂,水玻璃水泥装配比见表1。

对于小裂缝,为了提升灌浆效果,可以在墙上打上孔距为2.5 cm的小孔,采用高压空气将其压入到孔内;对于宽裂缝的墙体可以采用直接灌浆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以稠浆水玻璃粘结砂装为粘结剂,将裂缝较大的墙体连接起来。

3 结 语

对于高层建筑外墙渗水问题,只有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针对渗水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防治措施,这有这样才能偶提升高层建设防水效果。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建筑结构设计入手,加大原材料采购监控,将质量管理意识融入建筑施工中,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外墙渗漏对于高层建筑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春来,曲同成,王立民.外墙保温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8,(14).

[2] 李怀文.浅析外墙面砖渗水的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7,(34).

供热小区水耗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4

1 供热小区管网腐蚀严重, 造成水耗增大

现大部分供热小区管网敷设方式是直埋的, 直埋供热管网一般对含有酸、碱或氯离子偏高的地表土或地表水极易被腐蚀, 针对腐蚀严重漏泄的管网, 一般是很难发现的, 特别是当地表层构造为是砂垫层时, 漏泄的热水很难反馈到地面上来, 热水会透过砂垫层渗到地下, 给供热企业查找和处理漏点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 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沿着原供热小区并网竣工图的线路, 使用超声波测漏仪进行查找, 如果测试点处的声波脉冲波动较大, 则很可能此处的管网漏泄。

二是分阶段、分时段切除换热站内供热负荷供、回水联箱分支截门, 来查找和判断各分支管网是否的漏泄, 当关闭换热站联箱某一分支后, 稳定三十分钟左右, 密切监视换热站内二网补水泵的频率和补水流量的变化, 当换热站内二网补水泵频率和流量均明显下降或降至零时, 可以判定此处分支管网存在漏泄。

三是当供热小区管网走向不明确时, 我们一般是对供热小区内的生活排水井进行逐一检查, 来初步判定漏泄点, 若发现排水井内存在热水、热汽现象, 我们就对排水井周围的管网利用超声波测漏仪进行仔细查找。

2 热用户室内采暖温度不达标, 私自放水

如果室内温度达标, 热用户是不会私自放水的。因此, 保持稳定合格的室内供热温度是避免热用户私自放水的根本要素。当前, 旧有小区没有实现分户采暖的热用户还占有少部分, 低楼层热用户受顶层楼热用户排气的限制, 致使低楼层热用户循环不畅, 室内温度时常不达标;新建建筑虽然采用了分户供暖方式, 但由于供热企业对供热小区平网或温度调整不及时等多种因素, 造成供热小区末端或局部热用户室内温度不达标。一般情况下, 通常采取下列方法来保证热用户的室内温度:

一是精心平网, 通过“三招四法”平网的方法, 力争使供热小区每一位热用户室内温度达到标准。三招是:粗调、细调、微调;四法是:供热小区的平网工作首先调整换热站内供回水联箱分支总门, 再调整供热小区每栋楼供回水总门, 然后调整单元分支供回水门, 最后调整每一层热用户的锁闭阀开度大小。对于没有实现分户采暖的供热小区, 通常在顶层热用户供回水主杠最高点装设自动排气阀, 并且定期进行检查, 确保低楼层热用户循环通畅, 保证室内供热温度的达标。

二是严格按照室外温度曲线调整供热小区的供回水温度。温度曲线的调整, 应有提前预调量, 比如我厂现供热负荷1000 万平方米, 距离市区末端8 公里, 一网循环一次需5 个小时, 二级管网循环 (10 万平方米小区) 一次需1 小时左右, 因此温度的调整不能麻痹大意, 应预先及时调整。

三是对供热小区水耗发生在夜间增加较大的现象, 我们利用晚间下班时间, 对该供热小区进行走访、调查。排查的方法通常是从一楼的热用户开始, 若发现排水管道长流水, 并且具有一定的温度, 基本判定此单元热用户存在私自放水现象, 然后逐一排查管道井内各热用户供回水管内流量、流速等参数状态变化情况, 最终确认放水点, 并按照供热条例的规定进行及时处理。

四是加大对商业热用户的排查力度, 防止窃水、窃热的发生。近年来, 商业热用户如浴池、洗车行、洗衣店等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想方设法的利用各种手段窃水、窃热。我们供热企业通常对这种违法行为的做法是:发现一起, 严查一起, 对屡教不改者按照供热条例有关规定, 由公安机关按窃热处理, 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时, 供热企业应加强对窃水、窃热危害的宣传力度, 使热用户在主观上对供热知识和供热条例有关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以避免窃水、窃热等危害供热安全事件的发生。

降低供热小区的水耗, 是提高供热企业经济效益的灵魂。熟话说“一举三得”:通过降低供热小区的水耗, 不但可降低换热站的电耗, 而且又可降低换热站热耗。比如, 我厂二网水耗每吨成本 (包含电耗和热耗) 大约12 元, 若平均每天降低100t水耗, 一个采暖期可直接节约100*12*180=216000 元的经济损失。此外, 供热小区水耗的增大若不及时处理, 将会严重影响供热小区热用户的供热质量, 威胁供热企业安全稳定。由此可见, 降低供热小区水耗的重要性, 其既是我们供热企业的责任, 又是我们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安荣, 孙杰, 宁国强.CJJ/T-2000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高速公路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作 者:袁泉 作者单位:浙江联顺道路筑养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1)分类号:U418.6关键词:高速公路 基层施工 沥青路面 平整度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原因;对策;措施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ast - in - place Pil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Liu Gui-ying

(Texa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Group Co,ltdShandong2530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ored piles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the accidents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ored pile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is project, we take the mud retaining wall into the hole pouring pile construction mainly.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Drilling;Bored pile;Reason;Countermeasure;Measure

1. 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 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 应用条件来选择。

(2)测定桩位。 在清理好的施工场地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 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桩位在施工前要再次查核, 以防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偏移。

(3)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是为了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 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埋设时要先挖去桩孔处 表土,将护筒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 不宜小于1.5m。其高度要满足孔内泥浆液面高度的要求,孔内泥浆面应 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筒外径大 0.8 ~ 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 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

(4)泥浆制备。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砂排土、切土润滑、冷却钻头等,其制备方法 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如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 土造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1.1 ~ 1.3g/cm3;在其他土层中成孔,泥 浆可选用高塑性(Ip≥17)的粘土或膨润土制备;在砂土和较厚夹砂层中 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 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 ~ 1.5g/cm3。为了提高泥浆质量也 可加入外掺料,如增重剂、增粘剂、分散剂等。

(5)成孔方法 回转钻成孔。回转钻成孔是国内灌注桩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按 排渣方式不同分为正循环回转钻成孔和反循环回转钻成孔两种。

(6)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并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目的是 清除孔底沉渣以减少桩基的沉降量,提高承载能力,确保桩基质量。对 于清孔方法有多种,如真空吸泥渣法、射水抽渣法、换浆法和掏渣法等。 判断清孔是否合格,首先对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捻应无粗粒感觉, 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密度小于1.25g/cm3(原土造浆的孔则应小于1.1g/ cm3);其次在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允许厚度符合标准规定,即端承桩 ≤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

(7)吊放钢筋笼。 清孔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钢筋笼大多在工地制作,要求 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 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采用焊接且应符合施 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3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 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混凝土不得小于 50mm)。可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了防止钢 筋笼变形,可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吊放入孔后拆除。若造成塌孔或 安放钢筋笼时间太长,应进行二次清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2. 成孔过程易遇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2.1缩径产生的原因。

在钻进过程中,地应力沿较软岩层释放,因而 造成缩径。在钻进过程中,钻进压力大,钻速过快,使得钻头很快穿过淤 泥、淤泥质土层。当钻速过快时,淤泥便从钻孔周围流向钻孔内,导致其 侧压力与孔内泥浆力达成平衡,发生缩径甚至卡钻。其缩径的防治,较为 有效地的方法有:(1)实行严格的管理,钻机由有经验的机长专职操作,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操作;(2)在钻到淤泥或淤泥质土层时,投入粘土泥膏,使 钻机钻进压力减为零;(3)钻速减慢让钻机在无油压状态空转。为确保钻孔 无缩径现象,在成孔完毕后应在易出现缩径现象的地层中扫孔一到二次。

2.2坍孔产生的原因。

提升、下落钻头以及下放钢筋骨架碰撞孔壁;护 筒埋设太浅;在破碎底层、松散砂层等地质进钻太快或停留一处空转时间过 长;等等。其预防措施与处理办法:勘察该工程地质情况是预防坍孔的前提 条件;提升下落钻头和放钢筋骨架时保持垂直上下,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 实,并使其高于孔外水位;如遇流砂、松散土等,适当加大泥浆比重,不要 使进尺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轻度坍孔应加大泥浆比重并提高孔内水位;如 严重坍孔,可用粘±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

2.3斜孔产生的原因。

斜孔极易发生在软硬岩层交替的层位。由于钻 进压力过大,钻头沿软弱层面偏斜而造成。孔斜轻则影响钢筋笼的下放, 重则影响桩的承载能力,这是成桩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质量事故。其防治 措施:在钻进过程中需要保持钻速均匀或加重块。对于已发生倾斜的孔, 需要扫孔纠正;若纠正无效,可在孔中回填粘土、块石等。偏孔在0.5m以 上时需要重新钻进。

2.4沉渣与泥皮过厚。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只有当泥浆比重大于沉渣比重时,沉渣才可被返出孔口,但若泥浆比重过大,又会造成孔壁泥皮 过厚,影响桩的承载力特别是摩擦桩的承载力。因此,正确地控制泥浆性 能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灌注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导管堵塞是灌注过程中易遇到问题,其防治是在组装导管时要严格检 查,检查导管内有无局部内凸,导管连接处是否密封。搅拌砼时应严格控 制混凝土骨料规格、坍落度和搅拌时间,尽量避免砼在导内停留时间过 长。另外,灌注时也应避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而破坏导管的密封圈导致 导管漏水。施工可在允许的导管埋入深度范围内,略为提升导管,或采用 提升后骤然下插导管的动作来抖动导管的办法。如果仍不能消除,则应停 止灌注,用长杆加以疏通。 埋管在灌注过程中也时常发生,导管允许埋入砼面下的最大深度与砼 拌物流动性保持时间、砼的初凝时间、砼面在钻孔内的上升速度、导管直 径等因素有关,当导管埋入砼面下的深度过大时,上面砼已初凝,使得导 管内混凝土无法顺利流动就会发生埋管。其防冶方法是时刻注意导管埋深 的控制。准确测量砼面的深度位置和勤拆导管,一般砼面每上升4m ~ 5m 就可拆除相应数量的导管。

4.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认真做好勘察设计、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万无一失。在水利工程建设 项目确定以后,有关人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 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 本,提高质量。规范建设单位市场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职责,做到责、权 分明。强化施工管理、加强监督,保证施工质量。抓好施工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5.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工程是永久性的隐蔽工程,该技术因施工过程无法观察, 成桩后不能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直接影响 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及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工项目经理工作手册》 .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7

1 领导重视, 责任分工明确

我中心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配备了相关管理人员, 负责制定医院感染工作控制和预防计划, 并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科室主任、护士长、检验科主任组成院感控制小组, 负责中心各科室院感管理工作, 形成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 每月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消毒措施落实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情况, 定期进行交流分析, 讨论存在问题, 提出整改措施, 反馈监测结果。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培训学习

根据爱婴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将《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及设立的各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张贴上墙, 定期组织学习, 并作为考核的内容, 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了院内感染防护意识和执行消毒隔离的自觉性,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加强环节的管理

3.1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低, 接触时要求工作人员衣帽整洁, 不留指甲及涂指甲油, 每接触一位产妇或新生儿, 或每进行一项操作前后均进行手的消毒, 对医疗废物应严格进行分类集中处置, 防止流失。对工勤人员也进行了相应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3.2 对母婴同室病室的管理

(1) 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每天开窗通风≥2次, 每次≥20min, 对洗漱盆、空调等过滤网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每天用消毒液拖地2次并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 床上湿式清扫, 拖布及抹布一用一消毒, 并分别晾干备用。 (3) 产妇出院后对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 (4) 病室设施均符合爱婴医院标准要求。

3.3 对产妇及家属的管理

(1) 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 帮助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法及姿势, 让新生儿从初乳中摄取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提高免疫力。 (2) 积极健康宣教, 将相关的《母乳喂养十条规定》及母乳喂养有关知识编辑成册并分发到每一位产妇, 并教会产妇七步洗手法、会阴护理方法及饮食指导, 注意头发、口腔、皮肤、乳房的卫生, 增加洗手的次数, 减少母婴感染的机会。 (3) 控制母婴垂直传播, 对HBV阳性的产妇, 其新生儿在24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4) 告知家属医院的相关规定, 取得支持和理解并尽量减少探视时间, 对有感染者禁止探视, 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感染[1]。

3.4 对新生儿的管理

新生儿皮肤柔嫩, 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应穿宽松、棉质、柔软、消毒的衣服, 每天洗澡时注意观察全身状况, 做好脐部护理、测量体质量及体温, 注意观察大便的色、量、次数情况, 建立新生儿病历[2]。保持洗澡间空气新鲜, 每天通风2次, 室温在26~28℃, 湿度在55%~65%, 使用流动水, 水温38~42℃, 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沐浴结束整理用物, 将新生儿所用用物送高压消毒, 洗澡间空气消毒后开窗通风[3]。

4 加强质量感控并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向上级学习、改进工作

(1) 中心感控小组每月对科内人员手卫生、空气、物体表面进行微生物监测2次, 每年接受区疾控中心院感监测2次。监测结果及时与科室取得联系, 对不合格者限期整改, 再有不合格者与奖金挂钩。 (2) 不断向上级部门学习新的知识及管理方法, 改进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今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而且也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桎梏。因此,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产科医护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保证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母婴同室,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6-77.

[2] 范玲.儿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45 000份尿液标本中, 质量缺陷标本823份 (1.8%) 。其中涉及男性患者4 5 1例, 女性患者3 7 2例;年龄 (4 3.8±9.2) 岁。

1.2 原因分析

按照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3]: (1) 容器因素。包括容器材质与患者尿液产生反应, 容器不干净或不透明, 容器容量<50ml。 (2) 污染因素。尿液中混有纸屑、泥土等杂物, 或混有经血、精液或粪便等。采集尿液前, 女性没有对阴道进行冲洗;从便池内或者尿布内采集尿液等均会导致尿液受到污染。其中, 在尿布内采集尿液导致质量缺陷的有95份 (11.5%) , 受到阴道分泌物影响导致的质量缺陷有54份 (6.6%) , 尿液从便池内采集导致的质量缺陷有40份 (4.9%) , 采集时不小心混入烟灰、纸屑等异物导致的质量缺陷有40份 (4.9%) 。 (3) 采集因素。主要是采集时间不佳, 包括患者采集前服用过药物或摄入过大量液体, 患者在采集前进行过剧烈运动。由于尿液镜检目的不同, 尿液采集的类型就会不同, 可分为晨尿、餐后尿及计时尿等。通常来说, 晨尿的标本最好, 但是在凌晨5:00—6:00这个时段采集的尿液需要隔4个小时后才能得到检查, 若没有良好的保存, 尿液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最好选择早上8:00—9:00的尿液标本。 (4) 标记因素。进行尿液标本标记时, 要仔细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及病例号等信息填写清楚, 并准确记录尿液收集时间, 将检验申请单及尿液标本一起送到实验室。运送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粗心等, 发生质量缺陷的情况较多。 (5) 样本量因素。进行尿液检查时, 尿量最好在50~1 00m l, 若样本量<1 2 m l, 会影响检查结果。 (6) 送检因素。采集尿液后, 要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 若耽误时间过长, 尿液标本可能会出现细胞管型发生变化或有细菌生长的情况。本实验主要是在常温下送检超过2小时或冷藏情况下送检超过6小时。 (7)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标本培养未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未按规定添加防腐剂, 未按规定储存, 如标本阳光照射等。

2 结果

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污染因素229份 (27.8%) , 采集因素189份 (23.0%) , 标记因素164份 (19.9%) , 容器因素107份 (13.0%) , 样本量因素70份 (8.5%) , 送检因素40份 (4.9%) , 其他因素24份 (2.9%) 。

3 讨论

尿液的成分、颜色、含量等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各项功能的变化, 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4]。尿液检验分析前, 涉及采集、运送、保存等多个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失误, 都可能影响到尿液质量。本次是在45 000份样本中发现了823份存在分析前质量缺陷的样本, 不合格率为1.8%, 虽然比例不大, 但对于患者任何一次的检验失误可能导致的后果都是严重的,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结果显示, 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和样本量因素, 主要在于患者自身因素, 其中污染因素是最常见的。从我们的随访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患者是在无意中导致样本污染。采集因素中, 绝大多数患者是在留取尿液样本前有服药行为, 导致结果明显异常。因我们采用的是不干胶防水标签, 所以标记因素中标签脱落或模糊的情况较少见, 最常见的是标本混淆, 即多位患者同时留取尿液标本, 而没有注意到贴着自己信息的容器。容器因素中, 主要指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杂质混进容器。样本量因素中, 最常见的是尿量不足。

尿液分析前质量缺陷的主要预防措施有: (1) 尿液标本容器。尿液收集使用清洁、透明的容器, 且收集容器不会与尿液发生反应。容器的容积要保证在50ml以上, 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开口较大, 最好应用专门的一次性有盖塑料容器。 (2) 尿液采集。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尿液采集方法正确是重要前提。要根据尿液检查的目的选择尿液采集方法。尿液标本分为晨尿、餐后尿、24小时尿、随机尿。以往晨尿通常是在凌晨5:00—6:00留尿, 但这个时间段采集的尿液距离检验时间较长, 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因此, 应将早上7:00左右的尿液当作晨尿标本。餐后尿在午餐后2小时进行采集, 主要用于检验尿中尿胆原。24小时尿用于检验尿中的化学物质。随机尿的尿液采集时间没有限制, 适用于门诊和急诊患者, 但只能反映一种生理现象, 且随机尿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剧烈运动产生的生理性蛋白尿会干扰尿液检查。因此, 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采集尿液时要先明确检查目的, 再定采集时间, 减少尿液采集时间错误导致的质量缺陷问题。 (3) 标本标记。尿液放在容器内要及时将条形码贴上, 没有使用条形码则要做好相应的标记, 避免尿液标本混乱。 (4) 标本送检。留取尿液标本后要及时将其送检。尿液标本在室温下, 半小时内就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因此, 夏天时尿液标本留置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冬天不能超过2小时。若放置时间过长, 尿液会受到细菌污染, 成分发生改变, 细胞管型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若尿液标本不能够及时送去检查, 必须对尿液标本进行妥善保存, 可在尿液标本中加入甲苯、甲醛等防腐剂。 (5) 尿液污染。对尿液标本进行采集时尽量避免污染, 女性收集尿液前要清洗外阴, 并采集中段尿, 避免月经血及阴道分泌物混入;男性要避免精液及前列腺液混入。 (6) 采集量。尿液采集量为50~100ml, 最少都要达到12ml, 不能过多或者过少。 (7) 其他问题:尿液培养时留取无菌标本。24小时尿加入防腐剂, 避免尿液标本受到强光直射, 避免尿氮素等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上述因素主要是患者对尿液检验分析前的相关环节不熟悉而导致, 我们建议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采用简明的语言或图片对尿液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性、常见影响因素、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及流程进行宣教, 在检验窗口放置醒目的标志牌。除前述内容外, 还特别注明:如果是由于患者因素导致的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不仅可能耽误病情, 重新检验也会增加费用, 浪费更多时间。

本次送检因素和其他因素约占8%。这两个因素主要是检验科内部管理不够导致。送检因素中主要问题是延时送检, 这与检验科工作量大的事实有密切关系。我们建议严格规范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规范操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带菌操作, 精细化管理即按送检样本的时间和种类分门别类, 首先是时间, 即先送的先检, 并注意是否有遗漏。然后是种类, 一般来说, 需要特殊处理的样本毕竟是少数, 因此将这一类样本单列出来, 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在初期可能会出现管理成本上升, 但只要检验科人员形成习惯, 并不会明显影响到工作效率[5]。

总之, 我们认为影响尿液检验质量的因素中, 患者自身因素是主要的, 但检验科的影响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建议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主要从取样流程考虑, 同时加强检验科的规范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栋梁, 王永波, 谢晓辉.尿液检验分析前影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4 (5) :231.

[2]赵洁.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0) :786.

[3]李雪宏, 黄海燕, 张淑贞.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 (18) :83.

[4]曾志鸿.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10) :511.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9

1 公路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的现状

首先, 一个公路工程在开工时, 施工总包单位在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基础上, 提出工程项目进行开工的申请, 同时, 施工单位还要将施工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和实验合格报告等资料提交, 有监理人员负责对其进行审查和签认, 材料质量过关后施工单位才能通过监理获得签认的开工命令开始施工。

其次, 公路工程施工开始后, 监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巡视和检查。主要是对重要部位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这需要有专门的旁站监理来执行, 并且, 工程报验申请表的检查需要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签认才能通过。通常对有质量缺陷的工程部位, 监理工程师可以直接下令整改, 整改符合要求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

再者, 有些公路工程处可能需要返工, 返工或者加固后的部位需要经过设计单位确认无质量隐患后才能签认质量验收报告, 而且整个过程中都要有监理单位的跟踪监督。

最后, 在通报监理单位进行各个子项工程的验收之前要填写分项工程报验单, 经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参加进行现场验收后, 核准相关资料, 并且要求相关监理工程师, 项目经理和业主等签字后验收完成。

总之, 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各个子单位的工程审查及完工后的验收结果中, 工程监理通过亲自审查和对相关数据资料的比对和审查, 符合要求即可验收签认, 一旦发现任何质量不合格达标的现象立即通知相关单位整改, 直至整改符合要求等, 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2 公路施工监理的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形成工程实物过程, 对在施工阶段的控制就是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到工程竣工验收的系统控制过程。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工程监理控制要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控制:

2.1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2.1.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质量控制。在开工前, 工程监理应审查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设备等, 并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设备技术性能报告, 凡是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计算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合格证明。另外, 工程监理机构特别要严控单位部门报送的各种施工材料等的质量, 对未经工程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及设备等, 工程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

2.1.2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工程监理机构应审核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等;复核控制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网等的测量成果, 同时要对承包单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验和确认。

2.1.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质量控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 工程监理机构应组织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 提出审查意见, 并经工程监理机构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2.2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 公路工程监理机构要对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查其质量, 并且特别是对新材料应用的检测, 确保工程质量。其次, 工程监理机构应该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情况。在有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设计进行调整或者是变动等等时, 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 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 并由项目监理机构签认。最后, 当遇到未经同意而变更施工方案, 和对未经审核及审核不达标的材料使用, 以及在施工中前道工序未经检验或者是验收不合格而进行下道工序的等出现其中一个现象的就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

2.3 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完工的公路工程, 工程监理机构要严格根据验收规范的评定标准和办法, 对公路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审查合格后予以签认。但是, 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 必须经过检查、试验或者是运转后再进行检查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子工程项目必须要求整改及提出整改时间要求, 直至检查验收达到标准。并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 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同时, 工程监理做好工作总结, 为以后工作总结经验。

3 结束语

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机构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来说, 监理机构不能只停留在监督与检查的要求上, 工程监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内容及要求特点等方面, 并结合以前的监理经验制定出系统而又科学合理的监理规程和实施细则及控制程序,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证工程监理在质量控制上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这样同时也能对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管和质量控制, 通过加强工序, 采取平行检查或者是旁站等手段, 保证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都在受控之内, 最终达到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目的。

摘要:对于公路工程而言, 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最为关键, 而监理监控手段是施工中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 并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顺利实现的主要方法。本文是本人对自己从事公路监理工作多年的经验总结, 通过简要介绍公路工程中监理在施工中按既定程序实施监控的质量控制现状, 重点从不同的工程阶段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实施质量控制的措施, 希望能有效的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 同时提高监理监控的工作效率, 以求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理控制,质量现状,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教峰.浅谈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的基本方法及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9) .

[2]胡晓光.高速公路监理控制重点和实践[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07) .

[3]任云峰, 乔银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控制与质检评定探讨[J].技术与市场, 2011 (6) .

[4]张建宇.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技术与市场, 2011 (07) .

[5]王振中等.通信建设工程监理 (试用) [J].北京:通信建设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组, 2009.

[6]支宝林.加强工程建设监理质量的措施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 2011.

[7]叶冬梅.建设工程质量对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研究[J].现代物业, 2011.

[8]罗维新.论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 2008.

[9]汪文军.浅谈建设工程监理中质量控制方法[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7.

形式分析和控制措施 篇10

1 造成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在电气控制电路中, 一些电子元件稍微的接触偏差, 或在有点接触和接线方面不严谨, 就会造成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 而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短路造成的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短路是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在电路使用的过程中, 将导体和不同点位之间的两点短接在一起, 从而导致电流过大, 造成了短路的现象。出现短路现象, 一般是由于在车床使用过程中, 工人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车床, 或者并不注重保养爱护车床, 甚至可能是由于车床本身的质量就存在的问题而引起的。比如在使用过程当中, 不慎将电气控制线路的绝缘体磨破;车床由于得不到保养而导致污垢堆积在接线处;或是由于电阻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 电阻过大, 以上这些实际生产活动中的现象都会导致短路, 从而导致电气控制电路出现故障。

第二, 断路造成的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断路是另一个造成车床电气控制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 出现断路可能是由于车床电气控制电路中的某些导线, 由于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弯折或磨损, 导致其中的导线断裂;或是在车床运作过程中的剧烈震动, 导致某些接线端子的导线掉落等等,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断路的出现。一旦电气控制电路出现断路现象, 那么会直接切断其中的电源, 使得车床无法启动, 停止一切生产工作。

第三, 电路接地或链接出现问题所引起的电气控制电路故障。当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中的某一个点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与地面发生接触 (通常是由于车床设备年久失修, 其电气控制电路中的某些绝缘体老化, 致使其中的某一部分与车床的金属外壳相接触) , 就会使电气控制电路出现接地故障, 如果严重的话会引起短路故障。而连接出现问题则是由于维修车床的工人粗心大意或维修知识不够, 导致电气控制电路中的某些元器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 或者某些元器件被漏接, 这都会影响电气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导致故障的出现。

2 电气控制电路出现故障的检修方法

2.1 诊断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的步骤。

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出现故障, 一般情况下有两个原因, 即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想要对出现故障的电气控制电路进行维修, 就必须先要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诊断:首先要确认故障发生时的具体现象, 从而分清故障的类型;其次要根据车床的电气控制电器原理图, 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同时尽可能地确定故障发生的区域, 缩小检修范围;最后就是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 对故障进行检修, 对所学过的维修知识与技能活学活用, 准确地找出故障点, 并且高效地进行维修工作, 力求让车床尽快恢复工作。

2.2 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

电气控制电路出现的故障, 有可能只是元器件没有接牢或接错这种简单的原因所导致, 也有可能是其中的某些隐蔽的绝缘体受到磨损, 导致出现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或断路故障等多重故障相结合的复杂原因所导致。因此在检修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当中, 就必须要具备相当的电路检修知识与机械检修技能, 了解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检修。那么电气控制电路的检修方法主要包括:

2.2.1 听闻分析法。

有一些比较有经验的车床检修人员, 他们能够通过听车床电动机、变压器等部件工作时的声音, 来判断这一部分部件是否出现故障, 还有如短路故障造成的绝缘体发烫、发热、冒烟等直观现象, 都会散发出古怪的气味, 有经验的检修人员只需要跟随气味的指引, 就能够找到故障的根源所在。

2.2.2 观察思考分析法。

有些很明显的故障, 例如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故障, 进而导致的起火现象, 只需要检修人员通过观察就能够大致分析出产生故障的原因;而有些复杂的故障, 如多重故障相结合而产生的巨大故障, 就需要检修人员通过分析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等, 从原理方面入手, 找到检修的切入点, 从而分析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因此, 观察思考分析法, 就是要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 找到分析故障出现原因的切入点, 随后通过对车床电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的思考与分析, 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排除故障, 解决问题。

2.2.3 接触实验分析法。

在确保车床已经彻底断电的前提下, 检修人员可以通过接触车床的方法进一步对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检测。同时, 检修人员还可以运用一些实验分析的方法, 如通过试电笔、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示波器等测量工具对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测量的测量法;或是对怀疑短路的部分, 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导线进行连接的短接法来进行检查。这样做能够直接有效地检测出那些比较难以发现的问题, 或是多种问题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复杂问题, 是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故障后进行检修的常用手段。

结语

对于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检修, 必须要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运用听闻分析法、观察思考分析法和接触实验分析法这三种方法, 对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深入检查与分析, 从而找出故障所在, 进行维修。并且, 在平常使用车床的时候, 就应该注意规范使用, 并且注意车床的保养, 这样就会有效地减少故障的发生。

摘要: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当中, 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 从而导致多样化的、错综复杂的故障,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故障, 就会给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影响。而车床设备电气控制方面的电路在运行过程当中经常出现问题, 这些故障必须要及时检修并且防范其再次出现。本文通过对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故障出现原因的分析, 阐释防范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的必要性, 对防范措施做出了相应地总结。

关键词: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检修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晏建新.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方法[J].科技传播, 2011 (09) :08.

[2]吕俊霞.电气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分析[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07 (05) :25.

上一篇:防治平台下一篇: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