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2024-08-07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精选十篇)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1

一、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设计缺乏标准化

目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都缺乏统一标准, 这是当前电力网络建设和运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现有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不能满足设备之间接口困难, 甚至不能连接的问题, 各厂不同系列的产品造成产品型号复杂, 备品备件难以实现, 设备运行率低。缺乏开放性和交流, 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 重复开发, 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所以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能包容电力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考虑和支持电力运行功能的要求。

生产厂家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 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 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而用户过分追求技术含量, 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 但产品并不过关, 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仍能不断使用。有些厂家就产品只组织技术鉴定, 却不搞产品鉴定, 导致有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起码的质量保证措施, 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 造成设计漏洞较多。有些外购件的生产更是缺乏管理, 因而导致部分投产的电力问题层出不穷。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电磁兼容问题) 是一个非常重要, 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传统上的电力自动化设备出厂时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手提电话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 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 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 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众多电力产品因种种原因未能经过这些严格的试验就草草进入到电网的装备环节, 将来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要出问题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电力产品接口缺乏标准化。接口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力网络需要大量设备, 这些设备的接口更是种类繁多。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 需要软件人员花费很大精力去协商通讯规约和数据格式等问题。

2. 电力自动化系统组织模式存在问题

一个电力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话, 不仅可以节约材料, 节省投资而且由于系统功能全、质量高, 其可靠性高、可信度大, 更便于运行操作。因此, 把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关意义十分重大。伴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增多, 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技改工程,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选型都应该严格执行有关选型规定, 力求做到选型规范化。经选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好, 而且要求生产厂家具有相当技术实力, 有一定运行业绩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但从实际来看这个问题也是不理想的。

3. 现行的电力管理体制与电力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时出现的问题非常复杂, 常常得许多单位和部分同时协作解决问题,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 造成一旦有设备缺陷若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时, 就往往发生推卸责任, 互相扯皮的情况, 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而且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三不管地带”, 不利于开展工作。此外, 综合自动化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 仍需要规范。因此电力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 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而谁都不管的现象。电力自动化专业的明确, 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 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4.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

电力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 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 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 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维修费用昂贵等一系列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 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二、解决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的对策

1. 多方协作, 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设计标准化。

为了保证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避免系统因缺乏统一标准而出现问题, 必须确定适合于系统发展的统一条件和一致规范, 并使这种一致规范和条件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各生产产家要在故障录波与通讯控制器、无功装置与通讯控制器、保护与通讯控制器、RTU与通信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主站、小电流接地装置与通讯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讯接口上做到统一行业标准。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 协调数据格式、通讯规约等问题。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 则因缺乏标准化而给电力系统带来的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

2. 科学设计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

在电力网络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上要做科学、合理、有效, 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从专业角度来讲,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可分为如下几种:

(1) 分布式设计:分布式设计的系统所有的控制、测量、保护、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 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 不相互影响;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 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

(2) 可扩展性与兼容性: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 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湘接口, 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 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3) 简单可靠:为大幅度简化二次接线, 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传统的继电器, 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的接线。使开关柜内接线简单, 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3. 加强对设备厂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严格落实行业标准, 做到产品不合格决不能进行运营一线。

4. 建立一批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专业维

护队伍, 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彻底脱离依靠厂家才能维修的局面和出了问题“三不管”的现象。

综上, 相信油田电力管理部门注意了上述几点,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定会扎实、有效、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罗毅.电力系统安全监控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1]罗毅.电力系统安全监控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高爱国.工业变电站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 , 2005.[2]高爱国.工业变电站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 , 2005.

[3]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 02[3]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 0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遥控系统;监控;调度;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大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所以电力调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水平也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就是指借助电网运动化和数字化会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电网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人们的在用电量上有更高需求的同时也使得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部件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会使得整个电网有瘫痪的风险,这样就会出现大范围停电现象。

因为人民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为了保证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产生停电现象,所以就必须要对电力的供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在停电之前贴出通知,电力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严格的控制。

1、电力调度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期,最早是为了解决电网在工作中很难控制的一些问题,在那个阶段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系统信号进行及时的控制,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接点遥控或者是其他装置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电网频率予以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通常我们所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通常就是指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其自身的优势,保证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上的电力供应。

2、电力调度自动化分析

在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研究之后,相关人员得出了如下结论。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中,要想有效的提高电力调度控制和管理的工作质量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只有这项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才能更好的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的工作中,它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在节能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行业的发展就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电力调度方面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

通常所指的电力调度是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以计算机作技术作为主要的依托,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条件,将电力调度作为调度工作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它的运行方式也是有着自身独到特点的。

2.1、信息采集与命令系统

该系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系统的出现也是当今系统发展过程中一个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运行的过程中它主要是通过电厂、发电终端以及相关的设备对运行中相关的信息予以有效的整理,这样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计算机集控平台,从而可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远程控制。

2.2、信息传输环节

信息传输是整个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信息传输工作中,因为信息传输技术的不科学而引发了许多的工作控制失误,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是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电磁波通信等新方式的产生,信息传输控制工作逐渐得到改善与优化,为整个电网调度系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指导基础。

2.3、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环节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从技术标准、管理策略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整个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功能,需要在工作中收集分散在各个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实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的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将结构显示给调度员,产生相关的系统控制方法。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1、西门子SPECTRUM系统。

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

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司和工业用户。

2、CAE系统。

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APP、COM于一体。

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3、VALMET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三、自动化系统技术的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网络分布也越来越广。

电力系统网络的运营与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传统的人工抄表、监测技术已经不再满足目前日益发达的电力系统现状。

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目前应用的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对在系统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记录与处理,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四、电力系统应用互联现状

目前,我国应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CC一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它由部分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合作而成,充分利用了标准化技术为软件提供接口,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实时数据采集的方式,在不同的服务器分布相对的应用功能,即使在某一区域发生故障,也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体现出更多的成熟的特点,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中。

SD一6000~量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支持平台,具有较大屏幕与调度自动拨号功能,在信息的传递时具有高实时性与超高质量的人机界面,是目前国内相对先进的的EMS系统,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已经得到应用。

OPEN一2000,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监控与数据采集功能、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功能等软件,把调度与管理等应用于一体,具有开放型与分布式的特点,适合于省高调等新一代管理系统。

此系统维护方便,已经在我国部分的市调项目上得以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模块化与分布式。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

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2、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

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六、结束语

电力企业逐渐涌入了市场化的发展大潮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和竞争者都在实际的工作中引入了调度自动化系统,这样就可以对信息进行查询等操作,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1杨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0(23)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平台;设计

由于电力系统不同,导致系统对于电力对象的侧重点的关注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的开发都是以独立的解决方案作为主体。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一体化主站平台被推出,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数据的实时分流、数据交互、跨平台以及对资源的二次防护工作不到位等诸多缺陷,例如说,网络节点难以对应用运行的节点进行区分;不能保证应用集成的无缝化;各节点对于数据的接收与管理工作不一致;图形系统的实用性较差;二次安全防护的处理不到位等。为了较好的解决综上所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设置一套全新的综合应用的信息平台,在“大对象”被确定的基础之上,把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广义上来讲爱的继承性和封装性得到提升。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一)智能保护。目前,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于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运行的研究,与此同时,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引入了多种理论,比如说,综合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自适应等理论,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应该将分层式分布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装置作为主体,这样就能够在各种变电站中进行应用。

(二)信息平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中,应当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电力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加强其规划的设计、运行的分析、故障的诊断以及警报的处理等多个方面中的应用。采用实用性软件,来保证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使其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三)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配电网指的就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技术以及电力设备等相结合,对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以及事故的状况等进行实时的监测、计量、控制和保护,从而使得电力部门中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机的融合,以此来保证供电质量的提升,与用户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使其各种用电需求都能够被满足,使供电的经济性、合理性被提升。事实上,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涵盖了电力系统中全部的数据流以及控制方式,以此来保证企业供电水平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成本降低,电力系统能够一体化的运行。

(四)故障诊断。对于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其绝缘监测的方法,应该进行详尽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电气设备要尽可能的进行开发,促使其能够自动的检测出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并进行警报或自动修复,从而全面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水平。

二、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应用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实时信息交互的基础之上,要遵循TCP/IP协议,以及C/S服务器模式,从而保证数据采集、处理、操作与转发等一系列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完成。

(一)模型应用。综合应用信息平台是否能够成功的采用取决于模型的选择是否正确。通过将对象、属性等关系,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电力系统的资源与其全面逻辑信息视图进行描述,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模型法。在此综合应用的信息平台设计中,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都要进行支持,并且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建立统一的投资资源的模型以及数据字典。

(二)继承关系的实现。我们通常所述的继承关系的实现能够分为以下的两种形式来实现:一种就是在派生类中的存储属性与关联;在基类中基类继承中的属性与关联的集成必须归于基类,与此同时,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另一种形式就是,将基类中的属性及其关联都扩充为派生类,将原先固有的属性向关联性转变,将属性集成、及其关联都在派生类进行存储。

从维护类结构的复杂性来看,一旦改变了基类的定义,例如说,属性的改变,则应当采用方法1,将基类的定义进行修改便可,维护较为方便。但是如果采用的是方法2,进行基类或者是派生类的定义,那么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将数据的查找作为出发点的话,要对于基类或者是派生类中某一对象的属性及其关联,那么就应当采用方法1,在派生类中进行相关位置的确定,从而得到比较精准的数据。假设属性同关联性之间是间接的继承关系,就会导致数据的查找变得更为繁琐;但是如果我们采用的方法2进行查找,那么只要是在派生类中进行数据的搜索,那么就会使其准确性和查找效率被提升。在系统中数据库的生成能够通过改变继承关系,使得数据字典能够自动的进行数据库的生成,并且使得结构最小程度上被改动。所以,对于结构问题的维护我们并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如何使访问速度被提高。

(三)应用管理。在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性的应用。因此在进行分层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分组的管理也需要进行强化。不论在何种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中,其设计的基础就是C/S。通过对软总线的广义上的应用,就能够使得各节点和数据之间实时的共享与访问。如果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想要实现信息的交互,那么就需要通过协议来进行转发,通过信息共享的模式来进行平台作用的发挥。在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过程中,分组设计的模式被逐渐的重视起来,从而使得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以及电能量集抄的自动化能够得以实现。通过采用此种设计方式,使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能够真正的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也能够软总线来使得信息的交互被实现,进而组建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

(四)用于现场运行的情况。某地区电力局将两个集控站的系统相互作为备用,每个集控站的系统使用平常硬件采用正常配置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集控站都单独运行。但当其中一个系统功能出现问题时,另一个集控系统作为替补,必须将出现问题的系统功能完全承担下来。这样互相备用的方式,必须保证两个集控站的参数与图形保持完全一致,由平台来进行保证,这样就可以省去做接口的程序。

结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我们能够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随着经济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中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十分的迅猛。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带来了监测水平的提升,同时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加的稳定、快捷。

参考文献:

[1]邢建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硅谷,2012,(22)104+123.

[2]粟亚力.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2,(14)72+74.

[3]蒋忠.基于综合应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平台设计策略概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264.

[4]陈云河.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平台的搭建与设计[J].机电信息,2013,(24)140-141.

[5]蒋宏图、袁越,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5):113-116.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篇4

1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概述

1.1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定义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 (包含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 通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 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设备及信号处理技术, 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路的自动监控、测量和微机保护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许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 替换了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 替换了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运动屏, 用微机保护替代常规的继电保护, 改变了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联系的缺点。

因此,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就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在变电站的综合运用。

1.2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内容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内容包括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 (如继电器、断路器等) 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

实现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 确保变电站的顺利运行和安全。当发生事故时, 由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完成瞬时状态下电气量的采集、监视和控制, 且迅速切断故障并在事故后完成恢复正常操作。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内容还应该包括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 (如断路器、变压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监视等) 。除将变电站采集的信息输送给调度中心外, 还要输送给运行方式科和检修中心, 方便于为电气设备的监视和拟定检修计划提供原始数据。

近年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大部分具有串行通信功能, 所以它的保护动作信号可以通过串行口或者局域网络通信方式输入计算机。

2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应用与操作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把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 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个设备之间的配合, 达到信息共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社会中也越来越重要, 我们为了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 在变电站中采用了微机监视。变电站采用微机监视后, 无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的变电站,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CRT对断路器和隔离器进行分、合操作, 对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进行调整和控制, 对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 同时还要接受远程操作控制命令, 进行远程操作是为防止计算机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 在设计时, 应该保留人工的直接跳、合闸手段。

2.2 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包含配电网分析自动化、自动制图、自动馈线化、设备管理和信息分析, 它通过智能软件从后代数据库中获取资料, 对信息进行实时化传递送, 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

配电网是电缆、配电变压器等设备构成, 是电网系统的组要成分, 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 配电网的控制大部分都是依靠手工的方式完成的, 既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又有很多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能使用孤岛自动化技术来替换从前的手工方式, 但是它还是存在着缺点:对电网的分配使用、设备的设计使用仍不是很完善。所以, 为实现对电网更好的正常运行, 对电能的分配、监控和对配电网自动化的改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随对电量需求的增加, 电力系统实时监控和及时数据采集就更加重要。近几年来, 电网调度自动化在设备、规模以及专业技术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从发展历程看, 原本的遥测与遥信功能已被现在的无人值班监控系统替换, 并且搭载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控制理论的智能化软件已在开发当中。

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也从里面获取了很多发展, 先进技术不仅可降低人员使用, 而且可减小事故发生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还可以精准的调整和控制电网, 防止电力系统麻痹, 招致大规模停电。

3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 DMS系统的概念

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立D M S系统。D M S就是配电管理系统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 它的作用在于110 k V以下的配电系统,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和平台内部的多个子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网状信息管理类似, 基础平台只负责简单的接口服务, 但是子系统包括控制、分析和规划模块。不同的模块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DMS基础平台除了有基本的硬件与操作系统内核以外, 还可以提供例如数据库系统、信息传递、人机界面、实时环境等等基本服务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DMS具有管理和控制结合的特征, 是个能够扩充、移植的开放式、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应做到每个功能模块的维护和扩展对剩下的模块影响达到最小。这应该要求操作系统、人机通信、数据库管理、网络协议等一定采取国际标准或者工业标准。

3.2 建立DM S系统的条件

建立完善的D M S系统是个系统工程, 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具有一定的条件, 才可以用最少的投入, 建立起功能强大、实用、可靠的DMS系统。其基本条件如下:

首先解决系统建设问题, 新建以及改建的变电站应该按照系统配置, 具有“四遥”的功能。

有效利用现有的通信媒体或者通信网络, 并且同时采用电话电缆、光纤、无线通信等方法, 建立DMS子系统。

3.3 DMS系统的特点

D M S系统功能散步在很多数据库、应用服务站与工作站中, 服务站与工作站通过局域网或者广联网互联。

为了迎合配电网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需要有一套能完全控制和管理配电网运行的一系列功能软件, 各个模块以及它的功能间能够相互合作。

DMS主要关注的是确保电质量, 快速确定故障部位, 及时的解决故障, 恢复线路输送电与怎样减低网损。

D M S的核心是M O S A I C数据库控制系统, 它可以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达成实时运作。

3.4 DMS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 (DA) 的功能:事故设想、操作管理、线路的动态着色和局部追踪、临时性的网络改正、设备定位、故障诊断隔离与恢复。

地理信息系统 (DIS) 的功能:对配电网设备的资产、设计、施工、检修等进行有效管理, 为配电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库平台, 支持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其他子系统功能的实现。

配电工作管理 (DJM) 的主要功能:配电网统计报表管理;配电网工程设计;配电网运行工作管理;配电网施工计划;施工工作管理;配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需求侧管理 (DSM) 功能:电力的供需双方一起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 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 降低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

3.5 DMS系统的优点

通过DMS系统, 使电气设备的保护和控制能够优化, 消灭大面积停电故障, 提升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可以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以达到现代电力系统技术的要求。

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主要技术指标能全天监控, 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全厂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流、电压、电量、功率等各种运行参数, 达到电力平衡、负荷监控、精确计量和节约用电等很多功能。

D M S系统可以对电气故障进行识别、隔离、负荷转移直至恢复供电, 实现整个过程自动化控制。建立快速电气事故处理机制, 让故障停电时间降低, 对生产装置的影响也能降低。

DMS系统可以让工作人员全方位掌握整电力系统的运作情况, 及时作出反应。

建立DMS系统后, 使现行的运行操作和变电值班模式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方式, 以达到减少人力的目的。

电力系统离不开数据共享, 为了达到数据共享, 我们就必须能同时做到监控和保护。S C A D A能达到这个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S C A D A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 如果我们能够让S C A D A在电力系统中全方位运用, 那么对我国电力系统一定能够有很多帮组。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D M S系统和SCADA系统的帮助下, 会改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同时, 我们要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 也不要忘了对传统设备和技术的改进, 这样才可以提升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唐雪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发展历程[J].技术与市场, 2008 (6) :53-54.

[2]王宁.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气时代, 2002 (10) .

[3]刘素云.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向导, 2013 (26) .

[4]杨新民.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1.

[5]朱义勇, 宣晓华, 黄晓明, 等.配电管理系统 (DMS) 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要求[J].浙江电力.1997 (5)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 篇5

班级:20094091学号2009409141姓名:武晨宇

摘 要:应用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构成的视觉信息自动化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它能对不宜接触、危险隐蔽等场合进行大范围、多自由度,可移动的临近报警。

关键词:CCD摄像机隔离开关断路器。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转变为弱电的模拟量或数字量;二是将设备的状态变为“0”或“1”的开关量,这一传统的模式基本上解决了自动化的需要。但是,有些问题依靠上述信息量仍无法解决,需要另辟途径。笔者研究发现,利用工业电视提供的视觉信息,应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将有可能迅速地辨别图像或将多个相关图像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发出处理指令,进一步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本文将对此做一些探讨。基本构思

在发电厂和大型变电站中,特别是112开关结线的枢纽厂(站)中,有大量的继电保护压板,有的数百甚至上千个,这些压板的联通或开断位置随变电站和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运行规程中规定,值班人员应掌握并保证压板位置的正确性。由于值班人员难以熟记而造成的错误甚至酿成继电保护误动作和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采用电视摄像方法,直接摄录压板盘面,应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判别各个压板的位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继而发出语音、图文警报。解决了被判别的器件难以引出电信息的困难,原因为:

a.摄像镜头可以选择在适当位置,采取旋转方式,水平或上下移动方式,必要时可设多个镜头,再加焦距的自动调整等,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具体到检查压板,可设计成小车推动的方式。

b.摄像镜头的防雨防尘问题,目前生产的工业电视系统已给解决。

c.被监视物可考虑适当的颜色,还应设参考点CK或条形码等,便于识别。

d.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有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

e.包括相同与不同作用的多个摄像头,可以进入已有的分布式监控网路,也可以形成独立的监控网路。必要时,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f.每判别一次,可打印存档备查,保存图像记录。

从以上论述可以描述出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视觉信息辨识监控方法。利用CCD摄像机、经视频放大,高速图像数字采集,计算机处理,输出监控信号,打印报警控制等构成视觉信息辨识监控系统(如图3)。其核心是:将系统各部分采集的实时监控视觉信息输入计算机,与事先存入计算机系统中各部分的正常或极限状态的基准视觉信息进行比较辨别,以及对各相关信息的逻辑推理判断。

近几年来,工业电视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已开始兴起,如锅炉火焰、水位,输煤系统、变电站以及施工现场的监视等等。无论哪一种,都只是将远距离的现场画面集中传送到值班室,便于人们监视,这是普通的工业电视,与以往不能及时看到现场情况相比,无疑是进了一大步,但很明显还存在问题,一是它依赖于人们频频的调视和长时间监视画面,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二是不能快速地将各个相关画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按本文前述的设计思想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它也可称为智能型工业电视。视觉信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a.视觉信息能够识别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据此就可绘出实时的一次运行方 1

式结线图,通过屏幕显示器显示或打印,它无需依靠辅助接点,相对独立于现行的自动化系统。

b.利用视觉信息实现五防功能,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地刀);防止带接地线(地刀)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前四种防误操作,主要是判别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开合状态,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判断,进而达到防误操作目的。第五项是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此项主要在检修工作期间防止检修人员和值班人员误入非检修的带电间隔进行工作和操作。这些功能是可以利用视觉信息来实理的,能够做到跟踪值班人员操作的全过程,识别人员进入操作的部位是否正确,操作的步骤是否正确。当人员走近某隔离开关时,即可判别是否该隔离开关有操作任务,还可以根据其时断路器的位置判别能否操作。并及时发出语音报警。它不同于现行的“五防”装置,不给值班人员增添更多的操作,如携带钥匙进行操作等,它不依赖于众多的辅助接点,且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五防”功能。当然,“五防”中不一定全部采用视觉信息,如接地刀闸与隔离开关紧邻,利用机械互锁既简单又可靠,应该保留。

c.电厂的输煤系统,利用视觉信息,实现重点部位监视,遇有故障,诸如发生堵煤,皮带跑偏等,立即自动报警。

d.煤场储煤量的自动辨识计算。任意形状的煤堆,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加以处理计算。

e.对锅炉的水位,可进行自动识别报警。

f.对于变压器的油面、风扇运行状况,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引线等均可以摄像自动监视。

g.根据需要,可对设备的某些部位以及人员不能进入的较隐蔽部分进行监视,异常或故障时自动识别报警。

h.重要场所的火灾、防盗等自动报警。

i.继电保护和系统自动装置中压板、重要的切换开关位置正确性的监视检查。

j1现场发生事故时,自动启停录像数据,实现事故图像自动记忆,捕捉到现场发生事故过程的全部录像,可获得分析事故所需的宝贵资料。

k.如果配合红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还可实现更多新的功能。从以上可看出,利用视觉信息可以实现很多的自动化功能。当然,研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和困难,相信都是可以逐个解决的。例如:并不是每个监视对象都要设置一个CCD摄像头,选取合适的位置安装,扩大视角,或者研究某种方法经转换成为集中的被视信息,则一个摄像头可监视多个对象,就可以减少CCD的数量。某些情况下可以外加光源,特殊情况下可应用红外光源等等。结论

应用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构成的视觉信息自动化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它能对不宜接触、危险隐蔽等场合进行大范围、多自由度,可移动的临近报警。

a.它无需在设备上直接连接传感器,也无需从传感器上连接大量的电缆。

b.对设备的一些重要监视信息,可以代替值班人员进行巡视,还可做到准确的定期巡视,自动记录文字和图像,在一些恶劣天气下不受影响。

c.及时捕捉到事故全过程的录像,这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

d.除了独立发挥作用外,某些方面这一系统可以作为现行自动化系统的补充和备用,显示出相得益彰的效果。用不同的信息源描绘出的实时运行方式结线图,比用同一信息源的双重化要好得多。

e.视觉信息可以跟踪人的某些行为,必要时给予提醒或告警,发挥重要的监护作用。f.关于投资问题,应分成两部分看,一是工业电视系统,二是上升到图像识别的智能型系统。已经安装工业电视系统的,再增加视觉信息自动化部分,其投资是不大的。实际上, 2

即然要搞工业电视,就应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136-2

0 引言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在此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在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中,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的优势

1.1 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转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极大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可以及时获取电力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有效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提高了电力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1.2 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及生产力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增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生产力,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进而提高了电力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 强化工作效率

电力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电力设备以及电力能源生产与输送的整个过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新时期电力能源需求的日益加剧,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正是新时期转变管理方法的必然要求,通过应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自动监控和处理程序,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目前,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用到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根据电力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及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系统按照类型划分主要包括交换型、数据采集型、电源型、安全防护型及其他类型这5种。其中,交换型采用的是调度交换设备及中心行政交换设备;数据采集型主要采用的是一次SCADA数据采集前置器及二次电量数据采集前置器;电源型主要采用的是逆变电源、电源分配屏、蓄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源等;安全防护型主要采用的是一、二区网络安全、纵向加密装置和网络防火墙、一二区向三区传输数据、网络隔离装置UPS等;其他类型指的是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主站五防系统以及一体化的计算机平台。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监控内容主要是主站系统,即自动化SCADA、电能量、OMS系统、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主站五防系统以及一体化的计算机平台,同时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由于监控的自动化设备数量及种类较多,这就需要采用全面、统一的数据采集形式来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集中监控与管理(详见图1)。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与被监控设备的数据交换及处理是通过兼容性较强的各类接口来实现的,其中部分设备通过配置远端传感器等方式直接采集相关数据,而对于交流电源、配电设备及蓄电池等未配置监测单元的设备则需要配置电压、电流感应器等来实现对自动化电源运行数据的采集。同时电力机房的温湿度数据采集、水浸告警、烟雾告警、门禁、机房图像监控、蓄电池与UPS电源的监测应设置告警节点接入并分别设置遥测采集模块采集电压电流值,达到及时、有效的采集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3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

3.1 监测中压配电柜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有效监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真空断路器等,并详细、完整的记录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及信号,监测过程中有关的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电能等;所涉及到的状态信号发出设备部件有断路器、复合开关、储能弹簧等;位置信号的发生有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及隔离手车位置等;所显示的故障主要包括接地故障、跳闸故障、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及内部故障等。

3.2 监测变压器

系统对变压器的监测主要是利用通信方式,通过固定的现场总线RS485的通信接口对变压器恒温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获取的相关数据及信息机传输至监控计算机上进行整合处理,在此监测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参数是三相绕组的温度变化;主要的监测信号包括超温报警信号、故障报警信号及冷却风机停止及运行信号。

3.3 监测直流屏

系统对直流屏的监测主要也是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测,在此过程中设计的主要参数涵盖了母线电压、过电压、储电池电压、电流及内阻等;主要的监测信号包括失电报警、单体电池失效告警等,报警信号有浮充、均充等;所涉及到的故障信号主要有直流故障、控制器故障、高频开关电流模块故障等。

4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

4.1 人机界面的实现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可定义自动采集综合信息,以网络组织图、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等为主要视图表现网络的拓扑结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观、便捷的浏览整个监控网络界面上的被监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同时在界面中标注出警示信息,包括颜色、声音等,通过告警越限数据准确调整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保障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数据处理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定义自动化电源、环境数据的门限值等数据,当某些数据超出门限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告警,同时系统会将实时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利用IP网络传输到综合监控系统中,服务终端自动存储并处理各种数据,并根据处理数据的实际情况以告警的方式提供给相关工作人员。另外,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故障管理,主要是对告警配置管理、告警监视、告警信息处理等,运维人员在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后自定义告警级别、类别等,分析告警信息并进行故障定位,从而有效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5 结束语

总之,电力资源需求的加剧使电力安全生产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再者电力安全生产离不开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支撑,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等特点,必须确保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这就必须加强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以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确保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并提升其质量,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的安全生产。

参 考 文 献

[1] 马树梅,汪霄祥.浅述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3-3.

[2] 陈景达.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5-5.

[3] 李虹波.电力通信系统中综合监控研究与系统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2):44-45.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7

一、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构想分析

目前, 由于计算业的广泛应用, 电力自动化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更好的进行国家电网改革事业, 电力自动化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问题。提高电力自动化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电力自动化安全及可靠性、缩短电力故障处理时间等, 都能够为电网部门的工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加强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管理, 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结合电力工作的实际工作, 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构想, 是当前电力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构想主要包括监控内容、数据采集方式两部分内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包括自动化SCADA、电能量以及OMS系统等。通常情况下, 机房动环系统、一体化计算平台、录音系统的服务器及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以避免出现严重的设备运行问题。其次, 统一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自动化综合系统兼容各类接口的方式来完成与被监控自动化设备数据的交换, 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其次, 通过配置电压、电流感应器等方式采集自动化电源运行的数据, 实现对自动化设备及环境情况的采集。

二、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 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技术角度分析, 电力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功能分析, 提出建设自动化综合监控的要求, 在强调电力自动化系统综合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监控系统对主站的设备和环境都进行一定的监控, 以确保提高电网自动化运维的安全运行水平。因此, 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对于发展电力系统的工作非常重要。

(一) 监控措施分析

在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监控措施是确保电力工作安全运行的一种保障措施。电力系统的监控措施, 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电力设备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 以便可以迅速的实现告警信息及机房图纸的有机结合, 促使系统提示界面中可以出现准确的警示信息, 包括合适的颜色和准确的语言描述。电力系统的监控措施, 可以及时的为工作人员提供电力设备运行的状况, 通过一定的告警数据, 实现对电力重要设备的监控, 确保电力调度数据网、数据网交换设备及机房环境设备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下去。不断的工作实践表明, 合理、有效的采取监控措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因此, 结合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的工作状况, 深入探究有效的监控措施,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功效

在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中,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功效分析, 主要是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以便可以及时的发现电力系统在运行工作中出现的故障,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警报的方式通知值班人员, 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避免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通过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发挥的功效, 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力设备安全的集中管理问题, 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化管理水平, 实现系统综合监控管理工作。其次, 通过进行实时的综合监控, 可以全方面的把握机房的动态。并且对采集数据的精确分析, 可以及时的发现设备故障。提高了安全防护设备的运行水平, 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功效分析, 是一项不能忽略的工作。

三、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管控分析

(一) 数据处理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系统可以定义各个所采集的自动化电源、环境数据的门限值。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当采集的数据超过门限的时候, 电力系统就会及时的发出告警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各类自动化运行设备与环境设备、电源系统的监控。因此, 在具体的电力工作中, 重视数据处理的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

(二) 人机界面

在电力系统中, 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分析, 是为了促使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采集综合信息, 并以网络组织图、机房平面图及设备面板图等视图的方式, 给运维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得到设备的相关信息。通常情况下, 网络组织图能够以电子地图为背景, 显示整个传输范围内全部网站和线路的分布情况, 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时变化的图片, 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三) 故障管理

一般情况下,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管理, 主要是指报警配置管理、告警的监视、告警信息处理等功能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有电力工作人员定义告警级别、类别及告警的现实方式等。合理有效的故障管理工作,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电力自动化的不断发展, 电力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也面对着一定的挑战。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发展, 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电力信息数据资料的共享, 在满足用电用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 结合电力工作的实际状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发展, 将会极大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并为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树梅, 汪霄祥.浅述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2) .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8

在电力系统方面, 自动化一直是我国力求发展的目标之一。我国在目前的形势下, 已经推出了一些集成式的信息处理平台, 旨在协调各方面信息处理软件, 形成高效的规模化、大型化模式, 但是在投入运用后效果却不甚理想。已经推出的一体化主站平台,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节点难以区分应用的运行节点;无法实现无缝应用集成;各节点的管理、接收等数据不一致;图形系统的实用性差;二次安全防护处理不妥善;各应用运行节点无法用网络节点来区分, 在数据的管理、接收等方面各节点完全一致, 等等。因此, 在当前大数据与电力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完备、科学、安全的综合应用信息平台, 使信息处理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继承性, 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作, 对新的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进行构造,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力系统的组成

1.1 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和输电线是电力系统的两个终端, 因此,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操作的实现, 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系统, 在电网自动化的管理中, 电网调度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采集, 对电网的运行进行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 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调控电力系统。

1.3 分散控制的系统

分散控制系统主要由PCU、ES、以太网和OS组成。这四个重要的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各种信号, 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之后将得出的处理分析数据传送到PUC、ES、OS和以太网。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

2.1 模型的建立

模型的建立对于应用信息平台的成功采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采取相关标准化方法, 主要有对象类和属性等关系、对电力系统进行描述系统资源以及电力系统中的相关逻辑信息视图。在这种综合性的信息平台中, 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要以相关标准为基础, 统一建立数据字典和资源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 文章在IEC61970/61968标准基础上建立了CIM模型, 这一公共信息模型主要是在电力系统内对其抽象信息对象进行作用, 它通过对象类和属性关系将电力系统资源体现出来, 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逻辑图描述。

2.2 模型继承关系

继承关系通常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完成:第一种方法, 基类继承的属性与关联尽管存在于基类中, 但是存在着另一种衍生关系;第二种方法, 原有基类属与关联的衍生化, 即在其当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自身关联的拓展, 并将其属性转移到衍生关系中。这两种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较为简单, 因为它只是对基类定义改变的状况进行检查与处理, 并不需要修改其派生关系, 而该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在建设环境不同时, 会给设计造成较大的负担;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第二种方法, 可以在第一种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处理问题的基础上, 改变其原有的关联性。

从数据访问的效果和方式这两个方面上来看, 如果是针对当前关系现状进行数据查询, 那么方法一是最快捷的;如果存在派生关系和基类之间的转换, 即间接继承方式, 那么运用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利用其派生关系来进行准确的查找。完善的数据库的建立, 使得第二种方法的数据查询更具有更高的效率, 并且更加全面。从维护类结构的复杂性出发, 一旦基类定义发生改变, 如属性发生改变, 则采取第一种方法, 只需适当修改基类定义即可, 这样对维护更为方便有利;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对派生类或者基类的定义进行修改, 那么在维护的过程中将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只是从查询数据方便的角度出发, 若想查寻某派生类的对象属性和继承关联, 这时就采取第一种方法, 在派生类中确定相关位置, 获取精确数据, 基类的定义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 这样对于日常的维护比较方便。如果关联和属性之间存在间接继承性的关系, 此时查找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采取第二种方法, 只要在派生类中就能够得到相应数据, 使查询的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查询的结果的也更为准确。通过对继承关系的实现, 可根据数据的字典自动生成数据库, 而结构的变动很少。因此, 提高访问速度要比过多的考虑维护类结构的问题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2.3 应用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 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应用。在分层的基础上, 还应加强分组管理。在各种电力的实时监控系统中, 其设计是建立在C/S基础之上的, 通过对广义上的软总线的应用, 可以实现系统内各个节点、数据的实时访问与共享。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 实现信息的交互作用, 可以通过协议而转发, 以信息共享模式使平台发挥作用。在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中, 我们提出了分组设计的模式, 实现了配电、调度、和电能量集抄的自动化。这种设计模式可以使信息平台的设计真正得到一体化的实现, 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交互通过软总线得以, 由此形成统一的电力系统应用平台。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实现

由于网络TCP/IP协议与C/S服务器模式的应用, 使得现代应用信息平台的数据传输快, 数据库更为全面, 被许多电力企业所运用, 在电力系统多元化的配电模式下, 实行模块化的部门管理, 通过监测系统的实时反馈与网络电缆的应用, 使得各个部门的数据可以利用网络节点进行存贮与交互, 并且在各个处理系统的协作中, 通过网络协议, 使得数据传输通过专有通道传输, 充分发挥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作用, 逐渐实现了其智能化、现代化与自动化。完成了电力系统的能量集抄, 使不同类型的信息平台共同运作与数据共享, 建立起一体化的信息处理平台。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与此同时, 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当中。综合应用将作为基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的业务中对信息平台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文章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之下, 建立了一种在EIC6197O标准下的CM模型, 并设计了它的分层管理模式, 同时, 对它的继承关系做了分析和探讨, 从而实现了集成过程中各系统应用平台的无缝化, 达到了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的目的。

摘要:在计算机和网络飞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国企业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输变电管理控制系统、电压符合控制系统、电网管理系统等诸多现代化软件已经应用于电力建设当中, 但是由于系统的门类繁杂, 解决模式单一, 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集成系统, 缺乏一个综合性信息处理的平台。基于上述问题, 文章针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海华.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8) .

[2]徐登强.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买现[J].硅谷, 2012 (6) .

[3]邢建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买现[J].硅谷, 2012 (22) .

[4]陈云河.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平台的搭建与设计[J].机电信息, 2013 (24) .

[5]张羿, 任安林, 田密, 等.超导电力数据监测平台技术架构与实现[J].电气自动化, 2011 (5) .

[6]安旭.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分析研究[J].科技风, 2011 (19) .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9

通常情况下,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接入子系统的时候,要实现数据采集和通信控制,需要子系统具备OPC服务器接口。但很多电力监控系统[1,2]不提供OPC服务器接口,只提供电力行业的CDT数据规约接口,因此,如何将应用CDT数据规约的电力监控系统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CDT数据规约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循环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 重要遥测量更新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量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息,可保证电力系统对远动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CDT数据主站与子站间进行以下信息的传送,信息按其重要性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和循环时间:遥信信号、遥测信号、时间顺序记录、电能脉冲计算器、遥控命令、设定命令、遥调命令、对时命令、广播命令、复归命令、当前子站工作状态。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监控系统的集成主要是对电力监控系统的遥信信号、遥测信号和遥控信号进行集成。本文将介绍将CDT电力规约经转换后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方法。

1 CDT电力规约转换为OPC接口

采用组态王KingView、OPC服务器作为转换工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1) 安装运行组态王软件KingView OPC服务器后运行组态软件开发控件模块,并按照组态王软件的提示新建电力监控系统工程。电力监控系统工程建成后,需要将电力监控系统工程转换CDT规约信号数据信息添加至组态王的数据词典,即将电力数据点保存至组态王OPC服务器中[3]。CDT循环规约对主要、次要遥测信号的传送循环时间不同,在设置串口读取CDT规约信号时,注意设置通信超时时间。

(2) 电力监控系统CDT规约信号主要是通过RS485或RS232信号传输,这里采用的传输方式为RS485传输。读取RS485信号可将串口直接接计算机串口,但是受数据传输距离限制。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转换,将RS485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通过TCP/IP传输,然后通过虚拟串口的方式将CDT规约信号读取至组态王OPC服务器中。再利用新建好的串口从虚拟串口中读取电力监控系统转换的数据。在组态王软件中选择电力监控系统后转至开发模式,然后选择设备新建一个串口[4]。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打开智能仪表选项,选择CDT串口。完成该工作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串口命名、设置设备地址,地址一般情况下是0,也可以自定义地址。完成该工作之后,需要选择对串口的参数进行详细设置。至此,才完成了串口建立、设置工作,为下面的工程进展做好了准备。CDT接口转换成OPC接口流程如图1所示。

(3) 串口建立完成之后,需要修改串口信息。新建虚拟串口以及设置串口时,需要修改通信超时时间[5],通信超时时间大约为10 000 ms,默认为30 000 ms。

2 电力监控系统工程数据词典配置

OPC串口建立好后,要在电力监控系统工程数据词典中新建变量。新建变量时选择刚刚建立好的串口设备和相应的寄存器,参考CDT寄存器帮助示例设置遥信寄存器、遥测寄存器、遥控寄存器,如图2~4所示。在定义变量的基本属性中变量名需要根据规律顺序命名,命名需要符合CDT规约限制,采集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连接设备为虚拟串口或计算机串口建立的设备名称。寄存器需要根据读取的数据选择遥信、遥测、遥控相对应的寄存器名称。

将电力规约的所有点全部添加至工程数据词典之后,电力的所有数据就保存在组态王OPC服务器中,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将CDT电力规约接入到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V1.0,从而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有效集成,配置电力监控系统图,监测电力监控系统各个刀闸的开关信息和电流、电压、有功功率、额定功率等信息;通过调取数据库信息历史曲线,查看用电的峰谷时期;根据存储的数据信息生成报表,查看每一个阶段的电流、电压、功率信息;同时,向电力监控系统发送CDT规约遥控指令,控制电力设备的分合闸动作,实现电力监控系统集中控制,达到无人值守、减员增效的目标。

3 结语

介绍了采用组态王KingView OPC服务器作为转换工具,将CDT电力规约转换成OPC接口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和步骤。该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也可应用到其它类似子系统接入到综合自动化平台的情况。

摘要:针对煤矿地面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的CDT接口难以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组态王KingView软件将CDT接口转换成OPC接口,从而将电力监测系统接入到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平台的方法。

关键词:矿井,综合自动化,子系统接入,电力监测,CDT规约,OPC接口,KingView

参考文献

[1]李大锋,赵帅,吴峰.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1(1):84-86.

[2]钱正,王振业.KJ36A电力监控系统与iFIX自动化平台的联网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0(9):111-113.

[3]张坤鳌,龚尚福.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电力监控系统集成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6(2):10-13.

[4]王善斌.组态软件应用指南——组态王Kingview和西门子WinCC[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

随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进程不断加快,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各种类型的软件不断出现, 但是纵观现阶段出现的信息处理软件, 专业化程度都是及其高的, 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面对此种情况, 虽然我国开始加大研究力度, 推出了系列集成式的信息处理平台, 但是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效果却不如人愿。所以, 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要求, 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平台之间信息整合能力强的信息处理技术势在必行。因此, 笔者针对“基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研究”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电力事业发展趋势分析

1.1 智能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推动下, 电力事业发展开始与国际接轨, 电力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不断尝试将高新技术与电力系统相整合, 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力系统控制的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技术已经开始趋向成熟, 如我们熟知的第对于电流保护中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模糊理论、人工和智能思想等都将电力事业发展的效率大大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 电力系统的发展必须呈现智能化的发展态势, 在输电、变电中要逐步实现智能化的数变化控制系统的全面应用, 进而有效对电力进行分流处理。同时, 在输电线路故障监测、排查、维护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实现智能化, 保证智能化电网的全面构建。因此, 电力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为全面实现智能化。

1.2 自动化

在电力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有效的电力供应所指的是在智能化控制的基础上, 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需求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理、总结, 将最新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对电力输送过程中各项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反馈、调整。同时通过强化用户之间的合作, 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维护社会安定。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交错性特征的实践工作,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全部信息予以包含, 能够实现对电力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供电控制, 促进规模效益的实现。

2 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研究

2.1 模式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综合性应用信息平台的构建中, 保证其具有超强的交互性能使相关专家与学者一直的追求, 也是保证平台发挥实效性作用的关键。所以, 在构建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过程中, 对具有标准化特征的网络TCP/IP协议与C/S服务器模式进行了集中应用, 进而能够保证电力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信息的搜集、梳理、共享效率提升、准确性提高。与此同时, 对于标准化数据处理模式进行了集中处理于应用, 根据综合性信息平台所要达到本质要求以及标准化信息处理模型的根本特征, 同时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逻辑属性对信息平台的框架实现了建构。在对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研究与设计的实践中, 必须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 对信息处理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构建, 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实现发展。

2.2 信息平台继承性分析

信息平台数据处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属性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研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 对于信息平台数据的继承性而言, 主要拥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 基类中是包含着基类继承属性与关联的, 但是内部之间的衍生关系是复杂的;第二, 本来所拥有的基类属性与关联之间衍生化, 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的自身关联的拓展, 同时将其本身的属性不断的转移到所衍生的关系当中。在前者的实现上是比较简单的, 仅仅是针对基类意义转变的实际情况的一种描述, 或者可以说成是检测与处理, 并不需要对所衍生出的关联关系进行修改;但是在后者的处理上就相对复杂一些, 因为其是在前者关系没能达到一定的解决效果之后实施的改变原有关联性。

2.3 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实现分析

在综合性信息平台构建过程中, 对具有标准化特征的网络TCP/IP协议与C/S服务器模式进行了集中应用, 使得现阶段信息处理平台的传输效率更佳快速, 数据库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因此被诸多电力企业青睐并且付诸于实践当中, 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在处理各个系统中的协作关系中, 通过网络协议, 确保了数据传输拥有自身的专用型通道, 逐步对智能化、自动化进行了实现。与此同时,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能够将电力系统的能量集抄实现有效完成, 将不尽相同的信息平台整合到了同步运作的与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 一体化信息处理平台得到了实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趋势近要求, 需要将现阶段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操作管理实践中, 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继续高水平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电力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然后根据设计了一种能够将电力系统多项平台进行集中交互处理的管理平台, 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保证电力高效传输, 保证工业生产能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推进国家智能化电网的进一步建成。

参考文献

[1]赵宇.试论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通讯世界, 2015, 02 (09) :130-131.

[2]殷志锋, 周雅, 张元敏.基于EPON的电力自动化信息传送平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06 (02) :111-115.

上一篇: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下一篇:并发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