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24-07-31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选十篇)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篇1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包络分析

自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来,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力度, 同时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也不断增加。然而, 就现状而言, 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较为低下,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也呈现出不和谐状态, 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近年来, 关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产出能力如何, 以及运行效率等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 评价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究竟处于何种水平, 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相关研究成果, 综述具体评价效率指标、主要分析方法与模型的选择、造成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的改进策略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为我国开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架构: (1) 相关概念界定; (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 (3)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分析方法与模型选择; (4) 实证研究; (5) 简要评述。

1 相关概念界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常是指最小的行政区划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在广义上是指县一级的医疗机构和小型社区卫生医疗站 (或者医疗救助中心) 。现机构的大致定位是: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 (所) 为基础。其中, 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识, 有学者围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来定义。如林淑周、魏梅霜 (2013) 认为,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功能不同于二、三级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 它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范畴。它以便民为原则, 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还有学者基于区位分布与举办主体来认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白景明、刘军民等 (2010) 认为,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 大量的基本医疗卫生功能需要依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室) 等机构来完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广泛、贴近群众, 直接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医疗需求, 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综上所述, 多数学者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 即由政府举办, 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不以营利为目的, 并且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效率是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核心概念, 通常我们将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称为效率。效率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 给定数量的产出, 要求投入的最小化。尼古拉斯·亨利将效率定义为:以最少的可得资源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追求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大化。 (2) 给定数量的成本, 要求产出的最大化。曼昆 (2005) 认为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获得最大化的产出。 (3) 给定的资源投入应最大化地满足人类的愿望与需要。如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认为, 效率是社会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即“帕累托最优”。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效率的理解和定义不同, 但对其本质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我们通常将效率理解为,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最大化地满足人类的愿望与需要。

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医疗卫生资源下, 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各项目、成果同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即投入与产出比) , 并通过探究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制度与医疗卫生服务运行各要素之间的适应程度, 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产出的最优化。

一般来说, 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理解有两类:一类是通过计算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来描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如杨文芳 (2010) 根据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医疗卫生机构的产出效率。用卫生资源千人占有量来度量医疗卫生资源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 将各地的医疗卫生资源作为投入要素, 医疗卫生服务对象的数量作为产出。另一类是通过建立可量化的完整的指标体系来界定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如宁岩、任苒 (2003) 将效率分为技术效率、生产性效率、配置效率, 对研究同类问题提出概念上的区分汪云、陈霞等 (2008) , 指出应从制度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来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效率。

在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评价中, 存在着两种评价标准:一是强调满意度等软指标的医患双方的主观评价标准, 二是重视投入产出分析和量化数据的测量的客观评价标准。

2.1 主观评价标准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主观上的评价标准主要考察的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资源投入是否满足其需求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 何坪、刘平、潘传波等 (2013) 将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患者受益情况等作为具体指标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而对患者的满意度的考察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费用以及诊疗效果等方面。汪云、陈霞等 (2008) 还认为可以考察医疗卫生服务交易者 (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患者、医疗保险机构等) 的主观感受, 以及是否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等考察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

2.2 客观评价标准

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和量化数据的客观测量模式, 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

在对投入指标的选择上, 所有投入的相关指标一般是围绕医疗卫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描述, 借鉴对医疗机构评价的相关指标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投入指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 对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如冯增哲、刘建波、刘桂娟 (2007) , 将开放床位数、大型仪器设备拥有率等作为投入指标, 以此研究某县的4个乡镇卫生院; (2) 对医疗卫生财政方面的投入。如李文辉、黄小平、唐力翔等 (2011) 从资本上的投入, 将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等作为投入指标; (3) 对医疗卫生队伍方面的投入。如罗良清、胡美玲 (2008) 使用DEA方法, 选用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等作为投入变量, 从宏观上比较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生产效率。

在对产出指标的选择上, 同投入指标类似, 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所有产出指标通常也是借鉴对医疗机构评价的相关指标, 对其服务情况进行动态的描述性分析。产出指标按照不同的主体通常可分为两类, 即基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的产出指标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年住院人次、年门诊人次等, 以及对患者而言的产出指标包括治愈率、医疗费用等。 (1) 基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的产出指标。白景明、刘军民等 (2010)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入构成:基本收入, 包括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刘利、贺向前、王钊 (2010) 选择年住院人次、年门诊人次作为产出指标进行评价。 (2) 对患者而言的产出指标。周建元、段蕴钢 (2007) 从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需方利用进行评价, 包括患者满意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以及患者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反应与利用三个指标。周小健、姜管徐 (2010) 将治愈好转患者数作为产出指标。

3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分析方法与模型选择

对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研究, 分析方法上总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基于生产函数的参数类方法, 另一类是非参数的秩和比法 (RSR) 以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周建元、段蕴钢 (2007) 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与德尔菲法分析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赵宇 (2013)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28个省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了比较和综合评价。秩和比法 (RSR) 是一种非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多指数的综合评价、统计预测预报、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汤少梁、刘娜 (2012) 运用秩和比法对江苏省13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在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研究的模型选择上比较常用的是DEA模型或者与之相结合使用 (如DEA-Tobit模型) 。 (1) DEA模型的使用。2004年, 国内学者黄奕祥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广东乡镇卫生院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 将DEA方法引入了医疗卫生领域。目前, 国内已经比较系统、成熟地利用DEA模型来评价研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率问题。李玲、王健 (2008) 运用DEA方法对2006年我国公立医院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刘海英、张纯洪 (2011) 采用了三阶段DEA调整医疗服务产出方法, 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径向扩张技术, 测度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 (2) DEA模型在对数据的选择上通常是截面数据, 但也有部分学者采用面板数据。如冯华、刘霞、应向华等 (2009) 对2008年16所医院规模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2000~2008年16所医院资源配置和医疗效率的平均值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刘海英、张纯洪 (2011) 选择2005~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医疗机构作为研究样本。 (3) 也有不少学者采用了其他模型进行研究, 如TOPSIS模型、SFA模型等。王建琼 (1996) 运用潜变量方法及其可靠性构建单因子度量模型, 以此选取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益评价指标。赵剑冰 (2007) 选取了辽宁省47个样本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率进行评价。周小健、姜管徐等 (2010) 应用TOPSIS法对医院2005~2008年反映医疗效率的八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4 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的研究相当广泛, 但主要是针对大型综合医院、公立医院的评价研究, 对于应用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研究相对较少。从已有文献中可知, 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率低下的现象。钟祥海、黄鲜桃等 (2011) 运用DEA模型评价广西1165所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 发现广西多数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偏低, 未能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孙群、武文博、郑小华等 (201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东中西部四省乡镇卫生院效率进行研究, 得出四省样本乡镇卫生院效率普遍不高,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出有待增加的结论。

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造成医疗卫生机构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1)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方式的影响。唐娴、廖菁等 (2010) 采用DEA方法测量医院技术效率, 以测算出的总技术效率作为因变量, 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发现可通过提高人均工作量, 缩短平均住院日来提高医院技术效率。 (2)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方面。庞瑞芝 (2006) 通过运用DEA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评价249家医院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我国城市医院经营效率不高, 并且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是医院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之一。 (3) 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姚红、胡善联等 (2003) 运用SFA模型对上海市45家医院技术效率进行评价研究, 发现医院效率的高低受到上级拨款等因素的影响。 (4)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李建、张丽芳、王小万等 (2013) 对我国东部6省79市乡镇卫生院整体运行效率进行了DEA分析, 指出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成为影响各地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

在对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的策略上, 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 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方面考虑, 冯华、刘霞、应向华等 (2009) 提出应控制卫生技术人员数、提高护理人员以及正式员工的比例。 (2) 从制度层面出发, 何坪、刘平、潘传波等 (2013) 认为针对全科医师不足、基本医疗效率较低, 基本药品供销不及时等问题, 建议从改革人事制度、拓宽医疗卫生机构的筹资渠道、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等入手, 创新管理机制,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陆璐、王烈等 (2008) 在评价研究沈阳市卫生院经营效率时, 指出卫生院应该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 以科学评价为基础,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3) 基于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与配置方面, 赵宇 (2013) 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提供的主导作用, 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事业,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此外, 李晓燕、谢长青 (2008) 利用DEA模型对黑龙江各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对效率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黑龙江大多数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处于规模递减状态, 因此, 减少农村卫生机构的资源投入是提高黑龙江农村卫生服务效率的关键。

5 简要评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清算结束后的处理办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财政补助经费指标

B.撤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C.合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单位或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也由移交接收单位或新组建单位核准处理

D.分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单位,并相应划转财政补助经费指标 A B

C

D

答案解析:合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单位或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2.新制度“专用基金”科目不包括()。A.医疗风险基金

B.修购基金

C.奖励基金

D.其他专用基金 A B

C

D

答案解析:新制度“专用基金”科目包括医疗风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和其他专用基金,但不含修购基金,故选B。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旧会计科目衔接中,由于新制度未设置“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和“开办费”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的以上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新账中的()科目。A.“事业基金”

B.“专用基金” C.“固定基金”

D.“本期结余” A B

C

D

答案解析:新制度未设置“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和“开办费”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的以上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期末时根据职工人数、场地面积等合理可行的分摊标准计算并分摊至医疗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时,贷方应记()。A.医疗卫生支出 B.待摊支出 C.医疗支出 D.公共卫生支出 A B C D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期末时,将待摊支出科目余额按照职工人数、场地面积等合理可行的分摊标准计算并分摊至医疗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时,按照计算的分摊金额,借记“医疗卫生支出(医疗支出、公共卫生支出)”科目,贷记“待摊支出”科目。5.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财政授权支付下,受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B.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C.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D.本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小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按照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对于A,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照其所列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对于B,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对于C,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按照实际提取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对于D,如本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按照两者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按照批复额度,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科目的是()。A.财政应返还额度

B.库存物资

C.应缴款项 D.应付工资 A B

C

D

答案解析:应付工资不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科目,应采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7.下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位价值虽未达到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的规定标准的,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管理权限批准后进行对外投资

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在建工程的管理除按基层医疗制度执行外,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D.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建和租赁,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经过科学论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批准 A B

C

D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制度规定,严格禁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外投资。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财务管理体制。A.集权式

B.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D.混合式 A B

C

D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下列有关“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账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财政直接支付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财政基建设备补助支出等,应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借记“医疗卫生支出”、“待摊支出”、“财政基建设备补助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B.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应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

C.为购建固定资产等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资本性支出,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相关明细科目

D.其他方式下,实际收到财政拨款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A B

C

D

答案解析:C项处理不正确,为购建固定资产等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资本性支出,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相关明细科目。其他各项都正确。10.下列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财务制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C.会计报表附注主要说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资产变动情况、基本建设情况、绩效考评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D.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接受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A B

C

D

答案解析: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资产变动情况、基本建设情况、绩效考评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旧会计科目衔接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有尚未确定应上缴或留用的医疗收费,应将相关款项从原账中的“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转入新账中的()科目。A.“待结算医疗款”

B.“其他应付款” C.“预收医疗款”

D.“应缴款项” A B

C

D

答案解析: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有尚未确定应上缴或留用的医疗收费,应将相关款项从原账中的“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转入新账中的“待结算医疗款”科目。12.下列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的收入,属于“其他收入”核算范围的是()。A.医疗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

C.上级补助收入

D.利息收入 A B

C

D

答案解析:“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的除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接受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D正确。13.下列关于业务收支结余的计算,正确的是()。

A.业务收支结余=门诊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

B.业务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公共卫生支出-其他支出

C.业务收支结余=住院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

D.业务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医疗卫生支出-其他支出 A B

C

D

答案解析:按照《制度》第五章的规定,只有选项D正确。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公共卫生支出是医疗机构业务之外的支出,因此选项ABC均有错误。14.下列不属于“专用基金”科目的核算范围的是()。A.医疗风险基金

B.有偿调入固定资产

C.职工福利基金

D.奖励基金 A B

C

D

答案解析:B项属于“固定基金”的核算范围,其他三项都是“专用基金”核算范围。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材料成本、维修费、其他公用经费等属于()。A.医疗支出 B.待摊费用

C.公共卫生支出 D.其他支出 A B C D

答案解析:公共卫生支出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材料成本、维修费、其他公用经费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以下应转入新制度 “事业基金”科目的有()。A.原账中的“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

B.原账中“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

C.按照地方有关规定不再继续提取或保留住房基金和留本基金的,原账中“专用基金——住房基金”、“专用基金——留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

D.按照地方有关规定需要继续提取或保留住房基金和留本基金的,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住房基金”、“专用基金——留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 A B

C

D

E

答案解析:新制度未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的“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按照地方有关规定不再继续提取或保留住房基金和留本基金的,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住房基金”、“专用基金——留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明细科目。但是,按照地方有关规定需要继续提取或保留住房基金和留本基金的,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住房基金”、“专用基金——留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专用基金——其他专用基金”明细科目。故选ABC。

2.下列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A.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并按要求编制赤字预算

C.医疗收入原则上当日发生当日入账,并及时结算;严禁隐瞒、截留、挤占和挪用,如果实在情况紧急特殊,可以现金坐支

D.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绩效考核,并按要求报送绩效考核报告 A B

C

D

E

答案解析: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故A错;第二章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在编制收支预算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故B错;第三章第十九条中规定,医疗收入的现金不可以坐支,故C错。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报告包括()。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成本报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A B

C

D

E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业务收支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等有关附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包括: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会计报表重要项目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说明,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的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下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对应收及预付款项期限超过3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核销

B.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采取“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等管理办法,并建立辅助明细账,对各类物资进行数量、金额管理

C.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记入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记入当期支出

D.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者发生固定资产毁损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处理 A B

C

D

E

答案解析:以上说法均正确。

5.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以下有关旧制度“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向新制度科目衔接说法正确的有()。

A.如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尚未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并将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

B.如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后,应将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后予以核销

C.如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尚未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应将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后予以核销

D.如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后,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并将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 A B

C

D

E

答案解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新制度未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账时,如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尚未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并将原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批准程序后,应将新账中的“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后予以核销。AB正确,CD错误。

6.下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净资产管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余)和未弥补亏损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不得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 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用基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D.财政补助结转(余),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年滚存的有限定用途的财政补助资金 A B

C

D

E

答案解析:以上说法均正确。

7.根据基层医疗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编制期包括月度、季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报表的有()。A.资产负债表

B.收入支出总表

C.业务收支明细表

D.净资产变动表 A B

C

D

E

答案解析:净资产变动表的编制期是按进行,所以D项不正确,其余三项都正确。8.下列项目中,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特点的有()。A.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层层落实责任 B.合理划分收支,体现职能定位 C.规范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D.结合实施绩效工资,设立奖励基金,建立激励机制 A B

C

D

E

答案解析:以上项目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特点。9.下列项目中,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用基金的有()。A.医疗风险基金

B.职工福利基金

C.奖励基金

D.固定基金 A B

C

D

E

答案解析:专用基金,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医疗风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和其他专用基金等。而固定基金,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形成的资金占用,不属于专用基金。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编制的2011会计报表包括()。A.资产负债表

B.净资产变动表

C.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

D.收入支出总表 A B

C

D

E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编制的201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业务收支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和净资产变动表。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未弥补亏损,即固定基金、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余)不足以弥补的亏损。()

答案解析:未弥补亏损,即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的亏损。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缴纳的印花税直接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缴纳的印花税直接通过“其他支出”科目核算,而非“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3.有偿调入和接受捐赠的需要安装的设备,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物资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

答案解析:无偿调入和接受捐赠的需要安装的设备,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物资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本科目(××设备安装工程),贷记“固定基金——在建工程占用”科目。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借款,可以发生融资租赁行为。()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借款,不得发生融资租赁行为。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明细科目金额的合计数应等于原账中“药品”科目余额加上“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后的金额。()

答案解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明细科目金额的合计数应等于原账中“药品”科目余额减去“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后的金额。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除按照本制度执行外,还应遵循先建设后移交的财务管理制度。()

答案解析:

以上表述正确。

7.“医疗收入”科目核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和药品收入三类。()

答案解析:“医疗收入”科目核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药品收入是门诊收入和医药收入一级明细下的二级明细科目。8.应收医疗款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而应向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收取的和与医疗保险机构结算的应收未收医疗款项。()

答案解析:以上表述正确。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于年末将业务收支结余扣除限定用途结转下一继续使用的资金后,转入结余分配,年末结余为负数的,不得进行分配,应由事业基金弥补,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的,转入未弥补亏损。()

答案解析:按照新制度第五章规定,结余为正数的在提取专项基金后转入事业基金;结余为负数的,不得进行分配,应由事业基金弥补,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的,转入未弥补亏损。10.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时,应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工程),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占用”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在建工程占用”科目。()

答案解析: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时,应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工程),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占用”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在建工程占用”科目。

11.上级补助收入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基本建设补助收入、设备购置补助收入、人员经费补助收入、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

答案解析:按照《制度》第三章规定,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基本建设补助收入、设备购置补助收入、人员经费补助收入、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属于财政补助收入,而上级补助收入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等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财务核算机构或人员,不可以委托代理记账。()

答案解析:按照总则第六条中规定,对于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实行会计委托代理记账。

1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新制度设置了“预收医疗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基本相同。()

答案解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新制度设置了“预收医疗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有所不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的“预收医疗款”科目中的预收住院病人医疗款和医疗保险机构预付并需结算的医疗保险金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预收医疗款”科目;应将原账中的“预收医疗款”科目中的医疗保险总额预付且不需结算的医疗保险金余额转入新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

14.新制度未设置“应缴超收款”科目,但设置了“应缴款项”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中的“应缴超收款”不同。主要区别是:旧制度中的“应缴超收款”科目的核算范围比新制度中的“应缴款项”科目的核算范围大,包括了按照规定应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的全部款项。()

答案解析:新制度未设置“应缴超收款”科目,但设置了“应缴款项”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中的“应缴超收款”不同。主要区别是:新制度中的“应缴款项”科目的核算范围比原制度中的“应缴超收款”科目的核算范围大,包括了按照规定应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的全部款项。15.“事业基金”科目,用来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所形成的资金占用。()

答案解析:事业基金科目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设置的用于弥补亏损的净资产,包括从结余分配转入资金(不包括财政基本支出补助结转结余资金)等。用来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所形成的资金占用的,应是“固定基金”。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浅析 篇3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

一、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高效进行。总结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人员方面

财务管理作为基层医疗管理机构中的枢纽,关系到医院资金的流动状况。但由于医院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管理意识不足。此外,他们所学专业都属于医学专业,欠缺与财务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便会导致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知产生较大差距,可能会出现管理人员和财务工作人员意见难以达成统一的状况,甚至,会出现危及单位的财务账目问题。

2.财务从业人员方面

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个管理体系中,相关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社区以及乡镇医疗机构的财务从业人员取得学历的方式为函授,夜大等,也可能是是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是由学医人员转换岗位调到财务部门。这便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的处理各种基础财务问题,更不必说一些复杂的财务工作了。进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会计信息质量差、财务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

3.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欠缺一个系统性的、较完善的、适用性强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所以,就会导致医疗机构的各项收入没有按时上缴、支出没有按时上报申请的情况多有发生。如此进行下去,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个财务环节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模式,有许多潜在隐患,值得我们引起注意。

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

1.提高财务部门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每一个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专业的财务工作素质。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部门的工作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也有益于整个医疗机构的良好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实现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强调医疗机构在进行财务工作管理人员招聘时,注重其是否具备专业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强调工作人员在按照会计准则按时、认真、准确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定期组织财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管理人员的总格素质提升。

2.形成完善的基层卫生机构核算信息体系

作为医疗机构的核算、监督管理的必备条件,一套完善的基层卫生机构核算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了整个单位的经营活动的正常、良好运行。准确掌握单位的各项收支活动记录会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例如,有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采用沈阳丰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核算软件和用友财务软件,对门诊开方到收费室、中西药房、住院部的关键科室实行了电脑记账,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

3.更好的发挥基层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控制职能

财务控制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工作相关人员对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把控,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避免单位产生财务问题。其中,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完成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工作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按照目标核定、收支核准、绩效考核、超支不补、结余按要求使用的基本原则完成对预算报表的编制。这有利于执行国家的各项医疗政策、财务政策,保证单位的合法、合理化。

(2)加强财务科室收入支出的管理工作

基层卫生机构的收入由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其中,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而药品收入被并入到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作为新会计制度要求下的重点、难点,分为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补助收入。在实际工作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共卫生支出的以下问题应进行重点检查:①公共卫生支出科目缺少明细科目。②没有按照规定列出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支出。③缺少基本公卫支出支出明细附件。④没有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编制基本公共卫生辅助专账。

总结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艰巨任务,需要凭借各级人员在严格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共同学习、努力、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在良好的轨道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杨玉敏.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浅析.财经界(学术版)[J].2016(04).

[2]鲁风涛.医疗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完善.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J].2016(15).

[3]赵云丽.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策略.经济研究导刊[J].2016(07).

[4]杜艳香.浅析以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完善.中国总会计师[J].2015(07).

[5]徐洁.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2015(15).

作者简介: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篇4

1 调查的对象

九处乡镇 (街道) 医院所辖区域的94个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

2 调查的内容

(1)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紫外线灯、消毒液配备状况。 (2)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紫外线消毒记录、消毒液更换记录情况。 (3)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计数分析。 (4)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桌面菌落计数分析。 (5)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紫外线强度检测。 (6)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空气消毒效果。

3 采样、检测方法

3.1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采样、检测方法

采取换液前使用中的器械 (压舌板等) 消毒液。在无菌条件下, 用无菌吸管吸取1mL, 加入9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普通营养肉汤采样管中混匀, 送实验室培养, 进行菌落计数。

3.2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桌面消毒效果检测采样、检测方法

采样应选择在消毒处理以后进行。采用棉拭子法, 用经过灭菌处理的5cm×5cm的标准规格板,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采样面积100cm2, 连续采样4个, 用浸有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抹各5次,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位后, 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混匀, 送实验室检验, 经培养后, 计数细菌菌落总数, 并计算物体表面细菌数。

3.3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紫外线强度检测方法

用UV-B型紫外线强度计对农村社区一体化诊所治疗。测定紫外线灯的紫外线强度 (测量头距离紫外线灯管约1m) , 并记录监测数据。

3.4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空气消毒效果采样、检测方法

应在消毒处理以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采样高度距离地面1.5m, 采样点设置按下述原则:室内面积小于或者等于30m2, 于内、中、外对角线上取3个点, 两端距离墙壁1m;室内面积大于30m2, 四角和中央取5个点, 四角各点距离墙壁1m, 将90mm直径的普通琼脂平板放在采样点处, 将平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旁边, 暴露15min后盖好盖, 6h内送检, 经培养后计数细菌菌落总数, 并计算每立方米空气细菌数。

4 判定标准

(1) 治疗室的紫外线强度≥70μW/cm2即判定为合格。 (2) 治疗室的工作台桌面消毒效果: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 治疗室的空气消毒效果: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4) 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液的含菌量≤100cfu/m L, 未检出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 为合格。

5 检测结果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治疗室全部配备了紫外线消毒灯, 安装位置、高度合理, 开关均在治疗室外部墙壁上, 消毒期间对人员无任何损伤, 配备合格率达100%。常用器械 (压舌板等) 全部使用消毒液浸泡, 消毒液的使用率达100%。

其中有82个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消毒记录完整, 并且每天对治疗室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 占86.2%。有79个一体化诊所每月更换一次器械 (压舌板等) 消毒液, 并有记录, 占84%。

经检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 消毒液中的含菌量≤100cfu/mL的诊所有87个, 合格率为92.6%, 全部诊所均未检出致病菌。有89个诊所治疗室的工作台桌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合格率为94.7%, 全部诊所均未检出致病菌。有90个诊所治疗室的空气消毒质量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 合格率为95.8%, 全部诊所均未检出致病菌。紫外线强度≥70μW/cm2的诊所有88个, 合格率占93.6%。

6 检测结果与分析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 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后新建基层医疗服务单位, 新建设的房屋,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病房布局合理, 医疗设备、器械配备比较齐全, 每个一体化社区诊所覆盖五至六个自然村, 是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服务面向社区农村居民, 在一体化诊所内就能实现新农合报销, 是一项比较完善的便民、利民、惠民工程。从检测情况看, 治疗室紫外线强度、工作台桌面、空气质量和使用中的消毒剂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0) 。但是,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医护人员, 主要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医生为主体, 他们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控制院内医源性感染的学习还不够, 认识上还不到位, 掌握的不够全面, 有13.8%的一体化诊所没有紫外线消毒记录本或者没有记录紫外线消毒情况, 不能说明是否对诊所内治疗室进行过紫外线消毒。有部分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更换新的消毒液, 没有记录消毒液更换时间, 有7.4%的诊所没有按时更换消毒液, 致使消毒液的含菌量超出了≤100cfu/mL的国家标准。

有6.4%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紫外线灯长期使用, 紫外线照射强度低于70μW/cm2的标准, 由检测结果可知, 治疗室空气、工作台桌面仍达不到满意的消毒效果。通过现场调查, 部分一体化诊所的医护人员, 基本的消毒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还不知道紫外线灯有使用时间的限制, 普遍认为紫外线灯亮, 能够有紫外线照射就能达到消毒效果;消毒液不需要经常更换, 就能够有效的达到消毒效果。

7 工作思路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的消毒管理工作, 更好的控制院内感染, 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一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消毒管理培训计划, 以乡镇 (街道) 医院为单位, 邀请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市级医疗机构控制院内感染的专家授课, 加强对所辖社区一体化诊所的医护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控制院内医源性感染知识的培训。二是全市农村社区一体化诊所, 要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消毒检测工作规范》《消毒剂定期更换、记录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医护工作者对消毒工作的法制观念, 能够掌握《消毒技术规范》并熟练操作,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增强控制院内感染的责任心。三是强化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消毒的监督管理[1,2]。乡镇 (街道) 医院卫生监督执法中队, 要加强对一体化诊所的监督管理, 采用定期发放消毒剂、紫外线灯管的方式, 实地查看一体化诊所的紫外线消毒、器械消毒液更换情况, 对存在问题的一体化诊所, 限期令其整改, 定期通报辖区内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消毒的状况, 防止因不消毒和消毒不彻底而引起的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四是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和消毒质量检测, 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加以整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的紫外线强度、工作台表面、治疗室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检测, 列为日常感染管理检测的范畴, 定期开展日常感染检测工作, 同时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进行消毒技术指导, 卫生行政部门将疾控中心感染管理检测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乡镇 (街道) 医院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诊所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新峰.疾病预防控制三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242-24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准备材料目录 篇5

4、项目培训材料:接受县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的201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2次培训的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日程表、培训小结等;本乡镇每年两次培训公卫人员及乡村医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资料,包括培训通知、签到表、培训教材、照片、培训小结。

5资金管理:建立本资金管理制度、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统计表。

6、项目协作机制建设材料:包括每年四次接受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工作指导的有关记录、资料,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技术指导的工作记录和有关资料。(由考核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

7、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和活动资料:(1)健康档案:包括卫生室的各类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0-6岁儿童、孕产妇、一般人群)健康档案花名册(纸质、电子版);(2):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总结、重点人群干预策略、专兼职工作人员、活动场所及设备目录、印刷材料出入库及发放记录(12种,含四种中医药内容)、音像播放记录(6种,含2种中医药内容)、公众健康咨询活动记录(9次,含1次中医药内容)、宣传栏更换记录(卫生院12版次、卫生室6版次,含1次中医药、1次减盐防控高血压内容)、健康知识讲座记录(卫生院12次、卫生室6次)、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专题记录(2次,讲座、咨询活动、宣传栏均可),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必须涵盖《规范》中规定的7项内容。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篇6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实践;探索

一、前言

在1998年,国家颁布了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这个制度对于正处于转型初期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级政府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加大了投入,基层医疗机构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健全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证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出现经济漏洞,从而使基层医疗卫生财务机构走向正规化。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出现的问题

1.专业会计从事人员少并且业务能力强的少

出于编制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匮乏,由于规模小,业务少,政府不愿招聘会计人员,导致了有很多会计无证从业的现状。并且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于会计的培训少,部分人员对于培训敷衍了事,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从业人员普遍业务能力不强,电算能力差,还有很多都是手记,有些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机软件都不会使用。

2.财务管理不规范

在财务管理方面,漏洞很多。首先是发票的问题,管理不完善,签字不完善,白条入账;计提费用不规范,有的提,有的不提,标准也不统一,很随意;滥发津贴、奖金;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限,账实、账账、账表等与事实不符,也有少部分用电子表格做报表的,公式使用混乱,数字出现错误;有一些账务处理不及时,收支不配比,财务信息失真。

3.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松散,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相关制度,很多制度也只是虚设而已,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多卫生院采用的还是家庭管理模式。做账很随意,缺乏监管。

4.资产管理不当

很多卫生院并没有固定的资产明细,以及一些账目往来的明细,对于自身资产不清,盲目采购,导致积压过期或者是浪费。

三、基层财务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意义

对于基层财务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有利于规范基层卫生财务机构的管理现状,纠正基层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错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直接资金,集中核算符合基层卫生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堵塞漏洞。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管理,能够规范财务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的准确性,有利于保证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核算的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1.成立集中核算管理机构

政府的有关部门,推行相关管理条例,成立集中核算管理机构,在原有的预算管理权、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保证不变的前提下,对于乡镇的卫生院进行集中管理,单独核算,成立集中核算管理办公室,开设集中管理账户,同意电算化管理,负责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2.集中核算管理的实施

财务集中制核算实施后,对于单笔超过1000元的支出需要审批制度,大额款项报销必须银行转账支付,各项支出必须公开化,做到有据可依。药品要实行零差价销售,要款集中支付。针对于村镇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资金,实行一体化管理,以保证村医报酬。通过这种集中核算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合疗基金和公卫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也避免了经济犯罪的发生。

加强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实现电算化管理,使财务资料以及进出明细更加清晰明了,使财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是有效。同时,加大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避免暗箱操作,经济犯罪的发生,让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3.加强对于外部财务监管制约机制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财务人员统一受上一级的行政部门的管理,与本单位牵连较少,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于本单位的制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财务程序审核上,能够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来自外界的干扰减少,能够保证严格审核,确保各项收支的准确性,避免鱼目混珠现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来源、使用和分配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预算执行力和约束力也得到强化,有效防范了挪用、挤占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资金的调动与使用,如果没有相关管理条例或者办公机构的制约,账目报销以及进出账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公款私用的情况,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监管机构,才能保证财政资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荣军,强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4).

[2]吕崇喜.论如何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9).

[3]方木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2011(1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覆盖了金华市的7个县 (市) 、2个区的31家县级医院、84家乡镇卫生院检验室。

1.2 调查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等法规要求确定调查内容, 并编制成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为实验室基本情况、人员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生物安全组织和管理、实验室活动记录、个人防护用品、意外事故处理、废弃物处理等9个部分。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金华市卫生局统一组织, 要求各调查对象如实填写《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求调查表》, 对部分调查表信息进行了电话核实, 并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核查和询问。

2 结果

2.1 基本状况

调查发现8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了三大常规检测 (主要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其中40家乡镇卫生院还开展乙肝两对半检测;31家县级医院除了开展三大常规和乙肝两对半检测, 还有18家县级医院进行了HIV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肠道致病菌等样本检测。

2.2 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从事检测的人员共计499人左右, 其中县级医院326人、乡镇卫生院173人, 不同级别实验室专业人员职称构成比不同, 县级医院高、中、初级职称具有较好分配比例, 分别为6.7%、30.4%和52.8%, 其他无职称人员为10.1%;而乡镇卫生院没有高级职称人员, 以初级职称和其他无职称人员为主, 分别为63.6%和26.0%。

2.3 实验室防护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根据GB19489-2008中BSL-1和BSL-2相应要求, BSL-1有独立工作区、有防节肢、啮齿动物的设计、门有可视窗、入口处生物安全标识、高压灭菌器, 而BSL-2增加了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等相关设施配备, 结果见表1。

2.4 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检验人员个人防护装备以帽子、口罩和乳胶手套最为普遍, 县级医院配备率分别在83.9%~93.5%之间, 乡镇卫生院在42.9%~83.3%之间, 县级医院配备和使用率均明显高于乡镇卫生院 (具体见表2) 。

2.5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与管理情况

按GB19489-2008相关要求,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只有26.2%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5.0%乡镇卫生院建立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理程序, 9.5%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了生物安全检查。在生物安全培训、人员岗位培训率上, 乡镇卫生院均低于县级医院 (具体见表3) 。

2.6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情况

54.8%的县级医院检验室建立了消毒灭菌操作程序, 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 而乡镇卫生院只有27.4%建立了此程序;74.2%县级医院、66.7%乡镇卫生院配有放置废弃物专用容器或包装物, 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乡镇卫生院人员技术素质较低, 培训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 乡镇卫生院没有高级职称人员, 中级职称仅为10.4%, 检验人员主要以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为主。现场询问和核查发现, 乡镇卫生院无职称人员工作流动性较大, 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专业技术学校培训, 甚至没有上岗培训和生物安全培训, 缺乏生物安全相关知识, 责任心不强。周冰[1]等认为, 良好的专业训练和技术能力对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基层实验室人员资质的管理, 加大对实验室人员培训力度, 是保障生物安全的第一关。《条例》中也明确规定“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 方可上岗。

3.2 生物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

设施、设备是生物安全防护的主要手段。设施、设备配置不当, 则容易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 或引起病原微生物对环境污染。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各检测项目应在何种级别的防护实验室操作进行了严格规定:三大常规应在BSL-1进行, 乙肝两对半、HIV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检测均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柜对于BSL-2是必备防护设备。表1结果显示, 县级医院只有58.1%实验室配备了生物安全柜, 而乡镇卫生院只有1家配备了生物安全柜, 很多医疗机构检验室没有达到防护要求。Pike[2]发现, 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率高达82%, 一般认为是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扩散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气溶胶而引起。实验室最有效、最常用的防护设施是生物安全柜, 它可使感染性是气溶胶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而不扩散, 从而起到防护作用[3]。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配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分别为77.4%、35.7%, 根据有关规定, 实验室内有感染性且可能被扩散的废弃物最好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3.3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意识淡薄

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实验室人员的最后一道物理屏障,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把可能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的威胁降低到最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实验室均储备了帽子、口罩和乳胶手套、防护服等, 配备齐全, 但未充分利用。通过现场查看和提问发现, 检验人员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时, 没有按要求在危害评估基础上, 按不同级别防护要求,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4]。现场收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时, 个别人员也未按要求穿戴手套、帽、口罩, 防护装备形同虚设。

3.4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根据我国法律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法人责任制及实验室主任和项目责任制度。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并有专人负责生物安全工作, 定期开展检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已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分别为80.6%、26.2%, ;建立感染的应急处理程序为71.0%、25.0%。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很多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些机构的生物安全工作还流于形式, 建立了制度但无人监督落实。

3.5 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实验室消毒和医疗废弃物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最后环节。为保证环境、社会的安全无险, 实验室废气、废液只有经过滤、消毒后才能排放, 废物也要分级、分类收集, 定期回收, 统一处理。一些特殊的生物垃圾 (血液、病毒、细菌等) 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浸泡消毒后再作为一般生物垃圾处理;废弃物的利用 (针头、刀片、玻璃等) 要统一放于利器盒中清运[5,6]。表4结果制定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的, 县级医院为54.8%, 乡镇卫生院为27.4%;相当一部分检验人员对消毒液应配制成何种浓度表示不清楚, 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放置针头等废弃物专用容器。实验室生物废弃物处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检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容乐观。当务之急, 各医疗机构应对检验室新上岗人员任职资格应严格把关, 并尽快提高在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完善并落实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层实验室财政投入, 改善硬件设施, 对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机构立即责令停改整顿, 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组织生物安全专家,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感法规, 尽快制定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模板, 以便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周冰, 覃晓.关于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5, 6 (5) :40-43.

[2]Pike RM.Past and present haaard of working with infectious agents[J].Archives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1978, 102 (7) :333-336.

[3]周乙, 庄辉.实验室感染与生物安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 (3) :215-217.

[4]胡云建.检验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防护[J].新疆医学, 2011, 41 (6) :137-140.

[5]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J].Control Clin Trials, 1996, 17 (1) :1-1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篇8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09年山东大学卫生研究基地调查和2011年欧盟“亚洲健康和公平疾病风险研究”项目基线调查数据,由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两次均调查了山东省莒南县、梁山县和平阴县三县辖区内的所有乡镇卫生院,2009年为43家,由于莒南和平阴乡镇行政区划改变的原因,2011年变为35家;两年度所调查的村卫生室的样本量均为140。

1.2 方法

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和机构文件收集。两次调研的定量调查资料收集完成后,均使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均进行二次录入。经过数据逻辑校对和整理后,用excel 2007和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的功能开展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乡镇卫生院还是村卫生室,2008年各项功能的开展都很不乐观,开展三种疾病管理和筛查的乡村卫生机构都很少,尤以精神疾病管理功能突出。新医改后,随着国家对这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强调,开展比例具有大幅度的提升,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心理和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两项功能外,其余各项功能的开展均在90%以上,接近于100%,这两项开展比例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员能力不够和人员数量不足方面。

2.2 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量

从表2可以看出,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最多,精神类疾病最少,这可能与高血压更易筛查,老百姓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更高有关系。2010年被乡村卫生机构纳入管理的患者比例均在50%以上,村卫生室的管理比例要高于乡镇卫生院,全部高于60%。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6-7家乡镇卫生院有关于三种慢性病患病人数或者管理人数的准确统计数字,表明在新医改实施前三种慢性疾病的系统管理还未得到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重视。随着新医改的逐步实施,乡村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对慢性病的系统化管理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就统计数量而言,较2008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指该疾病系统管理人数占该疾病患病人数的比重

2.3 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管理的主要内容

经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乡村两级机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对病人家庭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二是督促病人按时复查、取药;三是填写病人高血压治疗记录卡。基本上都可以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到一次年检,四次随访。目前卫生机构随访的形式较为灵活,以电话随访和面对面随访相结合的形式。

对于精神疾病的随访很难达到实质性的帮助,尽管目前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已经把这项功能开展起来,但开展质量较差。目前乡村卫生人员的数量和能力都远远达不到精神疾病管理的专业要求,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过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精神疾病知识的强调可以让乡村医生树立起管理精神疾病意识,知道自身能力的不足,也可以在以后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展开此项培训。

2.4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配备情况

2.4.1 高血压药物配备情况

2010年乡镇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5种,分别是卡托普利(94.3%)、依那普利(80.0%)、尼群地平(57.1%)、吲达帕胺(54.3%)和酚妥拉明(54.3%);平均拥有高血压药物种类数为4;77.2%的乡镇卫生院拥有3~5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与2010年相比,2008年除吲达帕胺以外,乡镇卫生院拥有率在50%以上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和2010年相同;平均拥有的高血压药物种类数也为4种,与2010年持平,60.6%的乡镇卫生院拥有3~5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没有明显的变化。

2010年村卫生室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3种,分别是卡托普利(95.7%)、尼群地平(66.4%)和依那普利(47.9%);平均拥有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数为3种,拥有2种药物的村卫生室占31.4%,拥有3种药物的占25.0%;与2010年相比,2008年村卫生室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没有明显变化,仍是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三种;平均拥有治疗高血压药物种数为2种。

2.4.2 糖尿病药物配备情况

2010年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5种,66.7%的乡镇卫生院认为可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比2008年的平均药物数量少1种。2010年村卫生室糖尿病的药物种类数为3种,55.1%的村卫生室认为可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比2008年平均药物种类数多出一种。

2.5 卫生人员三种慢性病专业知识能力情况

对乡村卫生人员进行基本诊疗知识的书面测试,作为其专业能力的一种客观反映。总体而言,2011年三种慢病知识掌握情况较2008年要有所提高,但是除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原则知识掌握比较好外,其余各项知识正确率都比较低,突出表现在三道精神疾病的测试题的回答正确率在20%以下,说明目前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工作需求,需进一步提高。

*卡方检验,α=0.05;两年度医生样本量分别为232和181;护士为200和109;防保为143和84;村医为173和137人。

3 讨论与政策建议

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的系统管理目前在三县已经开展起来,与2008年相比,乡村卫生人员对慢病系统管理的认识和管理的工作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新医改政策的推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各项功能未开展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人员能力低下、人员数量不足以及运转资金缺乏。虽然由于新医改政策中对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推动,使得基本慢病管理功能开展起来,但是这三类问题依然存在。从问卷和访谈了解到,目前三种慢性病的管理工作量较大,防保人员不足,医生护士身兼数职;人员能力和数量都不足以应对如此大的管理需求,尤以精神疾病管理突出。此外,如何使得公共卫生经费有效客观的分配给卫生机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调查时发现由于公共卫生经费的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完善,有部分机构是自行垫付资金进行公共卫生工作的推动,在后期公共卫生经费才能落实。

因此,在新医改以后三种慢性病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1)增加专职公共卫生人员的数量,缓解目前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压力;2)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系统的慢病知识培训。从最基础开始,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慢病诊疗和管理能力,以最缺乏的精神疾病知识为培训重点;3)设计客观有效的公共卫生经费支付体系,既能调动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使各项公共卫生项目顺利开展起来。只有在保证人员数量和人员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使用公共卫生经费,三种慢性病管理才能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步,在数量提高的基础上,提高慢病管理的质量,真正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减轻疾病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涂诗意,孙晓筠,徐小炮,等.山东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43-44.

[2]桑新刚,尹爱田,宋春燕,等.农村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及新农合补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606-608.

[3]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2009.

[4]Ministry of Health.WHO-CHINA Country Cooperation Strategy 2008-20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5]于贞杰,孟庆跃,涂诗意.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状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1-3.

[6]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ww.moh.gov.cn.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的统管 篇9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医疗卫生机构相对其他县区级来说单位少, 规模小, 管辖的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早在2005年3月就成立了区级卫生会计核算中心, 负责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的会计核算以及全区卫生系统的资产、票据、会计档案的监管工作。经过七年多的运行, 会计核算中心在规范部门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财力办大事、防范部门乱支乱用、逃避监管等方面,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成立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的作用

1.整合会计资源, 节约了人力成本。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 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每名会计人员可以行使多个被核算单位的会计职能。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需最低配备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 现在只需一名兼职报账员, 大大精简了人员。宜昌市伍家岗区卫生财务核算中心的成立, 大约减少了5名会计人员, 新成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只需配备报账员。以有15个乡镇卫生院的县为例, 考虑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出纳多为兼职, 测算需配备会计人员大约21名, 成立会计核算中心, 以每名会计带3~4个乡镇卫生院的账目来测算, 会计核算中心只需6~7名工作人员, 加上单位兼职的报账人员约7~8人, 一共需会计人员约15名, 与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前相比, 会计人员的数量大约可以减少30~40%。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1) 会计人员集中在卫生会计核算中心, 相互之间可进行业务交流和探讨, 对会计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2)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 能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口径, 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经济事项, 避免单位的干扰, 实事求是地把被核算单位的收支活动反映出来。

3.卫生会计核算中心能够合理调度财政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资金集中在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 有利于主管部门和财政局对其统一管理, 集中财务办大事。如宜昌市伍家岗区某卫生院因为有历史债务, 职工多年的社会保障金没有资金缴纳, 2010年在单位领导的统筹安排和主管部门的调度下, 克服了暂时的资金困难, 为职工在人事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卫生会计核算中心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住人才、更好的发展卫生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

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后, 被核算单位虽然在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上保持不变, 但失去了直接控制和使用资金的权力, 所有业务开支都必须经过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和监督, 这样单位随意支配资金的行为就会受到制约, 杜绝了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卫生会计核算中心通过对被核算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实现了对单位的开支标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多种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从而达到对被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全过程的监控, 有助于及时发现、遏制违规违纪现象, 从源头上治理了腐败。

5.能够规范和控制支出标准, 逐步趋向公平分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报销的经费, 都必须符合财政下达的列支标准, 超过标准或自立名目的开支都会被会计核算中心拒付。

卫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对财务不够重视, 削弱了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

成立卫生会计核算中心以后, 有的单位领导认为财务全都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事情, 对会计事务放手不管, 有的报账人员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降低, 弱化了单位的财务管理, 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2.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不利于实行会计监督。

成立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意义, 在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然而由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力存在差别, 财政供给又严重不足, 导致不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不同的经费开支标准, 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权因无章可循, 使监督职能弱化。

3.财务日常监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相脱节, 造成财务监督盲区。

成立卫生会计核算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不再有账, 也没有会计人员, 只配备报账员, 负责本单位的日常报账和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联系。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在空间上、经济活动上的脱离, 只能通过相关单位提供的票据进行会计核算, 而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判断。如果单位用合法凭证虚列支出等, 会计核算中心则无法监督控制。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会计核算中心在衔接、配合上存在不足, 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生经济业务时, 不能及时地向会计核算中心提供详细的情况, 双方在会计信息的传递、沟通上无法保持完全顺畅, 容易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如有的单位在报账时票据填写过于笼统, 会计核算中心就无法核算明细;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增减时不及时办手续, 提供凭证给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账务处理。

5.相关负责人分不清责任主体, 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业务受到影响。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由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立, 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会计核算中心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干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业务开支的情况。

改进卫生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1) 除执行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外, 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还应完善一系列相关制度, 如《卫生会计核算中心主任 (主管会计) 岗位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账员工作职责》、《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报账须知》、《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工作流程》等,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上的顺畅。 (2) 要处理好财务制度规定和实际开支标准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 必须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一些违反财经制度的支出, 要严格把关, 预防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对一些超出标准的, 可提请有关部门批准后给予报销, 以利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任务的完成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2.深化会计集中核算体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各方面会计责任, 理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算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者的关系。

从主体上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然是会计核算主体, 适用法人负责制。核算中心和主管部门不能对集中核算单位的正常业务收支进行干涉, 也不能减弱对核算单位的日常监督, 应履行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

3.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体制, 减少财务监管盲区。

首先, 要扩大会计集中核算的覆盖面,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全部纳入进来;其次, 要制定配套的操作方法, 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核算中心的财务核算有很好的衔接。

4.统一思想, 强化会计核算职能, 实现会计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

成立会计核算中心, 每一名会计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管会计, 除做好本职工作外, 还要指导报账员的会计规范工作, 需主动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与协调, 不断消除核算中心出现的弊端, 完善财务核算体制。

5.大力做好会计业务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

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 篇10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一些城市的公立医院逐步转型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提出了不同要求, 二者在政策和管理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决定了其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与原来的公立医院有了明显的不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财务管理的重点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简化了会计核算程序, 强化了绩效考核, 突出了预算管理, 加强了预算约束。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多地强调收支活动的预算管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 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 保证财务收支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 强化财务分析, 防范财务风险, 保证收支平衡, 便于绩效考核,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一、加强预算管理, 要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合理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包括一个自然年度内全部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 在预算编制的实务工作中,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一是为预算而预算。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是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 对预算的管理职能认识不足, 没有将预算与其单位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 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职能, 使得预算独立于管理之外, 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二是过分依赖财务数据。即使一些对预算编制相对重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也是仅仅将预算的编制放到财务部门, 由财务部门独立编制, 但由于财务部门掌握信息的局限性, 不可能对所有收支都能做出准确判断, 只能单纯根据上年收支情况进行预算, 大大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管理效率。因此, 预算编制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协调, 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依据单位整体规划及各自发展计划, 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 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编制年度收支预算。

1. 收入预算的编制

准确编制收入预算, 要认真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收入的来源和构成, 根据不同的方法, 逐项编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1) 医疗收入中门诊收入应参考以前年度收入情况, 结合预算年度服务人群的增减、收费项目及标准改变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 计算出计划门诊人次和计划平均收费水平进行编列;住院收入也应参考以前年度收入情况, 结合预算年度病房的调整、医保政策的要求, 按计划病床占用天数和计划平均收费水平计算后编列。

(2) 财政补助收入, 应按照财政部门核定的人员经费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建设补助、设备购置补助、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以及其他公共经费补助编列。

(3) 上级补助收入, 通过对预算年度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分配此项补助情况综合分析, 合理预计填列。

(4) 其他收入, 可根据具体收入项目和有关业务计划合理预计填列。

2. 支出预算的编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支出预算的编制, 既要保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正常开展, 又要厉行节约, 根据预算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财政补助政策和财力可能、人员编制、开支定额和标准、物价因素等, 以预算收入为基础, 安排相应的支出, 保持收支平衡,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1) 医疗卫生支出中, 人员经费应根据预算年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工资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计算编列;耗用的药品及材料成本, 应根据年度业务工作计划、药品材料消耗品平均费用合理计算编列;维修费可根据设备、房屋的运行状况, 并根据当前的维修成本费用计算编列;其他公用经费, 按照年度人均支出水平、平均职工人数、服务量和业务工作计划合理计算编列。

(2) 财政基建设备补助支出, 是利用财政补助收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和设备支出, 要按照具体项目预算实事求是地编列。

(3) 其他支出的编列, 可参考上年实际支出情况, 考虑预算年度的可能因素合理预计。

二、加强预算管理, 要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 严格预算的执行与分析

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制预算时大张旗鼓, 轰轰烈烈, 编制完毕后大功告成, 执行成了走过场。许多单位仅仅把预算的重点放在了数字计划上, 使得预算编制完成以后, 只是一些单纯的数字和表格, 起不到任何管理的作用, 使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

经批复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是保障其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衡量有关部门核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收支预算, 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要严格执行预算, 必须强化预算的刚性机制, 坚持预算的分析报告制度。

(1) 预算执行要贯穿于计划年度始终, 将预算按月进行分解, 并逐级进行分解, 落实到具体部门科室或责任人, 然后按月执行、控制、调度。收入预算按种类、月份进行分解, 均衡组织收入;支出预算按月份、项目进行细化, 严控支出规模, 确保均衡支出。这样使每个人都紧紧围绕预算中各自的目标有的放矢, 保质高效完成各自职责任务。

(2) 建立预算分析与报告制度。年度、月度预算制定、批准后, 就成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所依据的基本准则,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做到: (1) 分析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相关负责人要分别按月度、年度分析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生值与预算控制计划值差额比例, 确保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如遇特殊情况造成月度、年度开支项目或规模远远偏离预算, 则应由相关部门提出预算调整书面申请, 按程序逐级申报并经原批准机构审议、调整通过后实施。 (2) 及时反馈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要求财务部门对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这就要求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密切联系, 各部门间积极进行沟通。根据月度或季度会计资料反映的问题和各业务部门掌握的信息, 及时分析预算项目的执行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措施。这样就建立了一个信息反馈系统, 对各部门、各科室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跟踪监控, 不断调整执行偏差, 确保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预算管理, 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确保预算管理得以有效落实

强化预算的考核, 有利于提升单位工作水平, 激发内在的活力与动力, 增强服务能力, 从而保障单位预算的顺利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绩效考核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将预算管理纳入绩效考评体系, 以保证预算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实践中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 与部门收支、基本医疗及公卫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满意度建立联系, 预算结合绩效考评、薪酬发放, 使单位预算执行切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2.

上一篇:EMBA项目下一篇:乙肝两对半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