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成本与财政税收

2024-07-26

税收成本与财政税收(精选十篇)

税收成本与财政税收 篇1

1 税收遵从成本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1.1 税收遵从成本的组成因素

所谓税收遵从成本, 就是指税收行为在遵循既有的法律和规范的基础上, 发生的一切除了税收款项相关的经济支出。税收遵从成本因其发生过程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计算和统计都相对困难, 也给我国的税收总体管理带来了不便。就目前我国在遵从成本方面的研究来看, 我国的税收遵从成本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货币成本、时间成本、非劳务成本、心理成本等, 但是有一些学者和研究单位也将以税收筹划成本、贿赂成本和诉讼成本计算在遵从成本当中。

1.2 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

税收遵从成本是在依法纳税的过程中发生的, 是一种纳税人负责和承担的款项, 其主要的干扰和影响因素是“心理成本”和“非劳务成本”, 因为这两种成本不仅难以测量和计算, 还容易发生变化。遵从成本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不仅自身会发生变化, 进而还会影响到政府的税收。就目前我国的税收状况来看, 具体的影响税收遵从成本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即税收体系的成熟程度、税收环境安全程度、税收立法稳定程度、税制简化程度、征管部门专业化程度、个人纳税意识程度、中介组织完善程度等, 根据具体的税种的不同, 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中还会包括税率的高低、税收腐败程度等。以上因素对税收的遵从成本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 既有正相关, 也有负相关。下面笔者将对较为常见的影响税收遵从成本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2.1 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税务机构设置的变化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就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和变化, 最突出的表现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的组建, 有了这两套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我国的税收管理工作也逐渐的步入正轨, 开始沿着更加制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 该类机构的成立, 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纳税人的浮动那, 使得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中要包含更多的管理费用, 也就是遵从成本的支出, 这无疑是同降低纳税成本的原则相悖的。

1.2.2 科技发展带来的税收征收手段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对于税收来说也是如此, 高新技术的引用, 使得现代征税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是, 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说, 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 这也就导致了一定的成本浪费。此外, 由于一些税收软件的不完善和不统一, 导致在征税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软件进行升级和革新, 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本浪费, 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通过规范税收管理的相关法规来避免。

1.2.3 税收服务发展滞后

税收服务应该包括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和税收机关的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国税收服务, 尤其是税收专业服务例如税收信息服务、税收环境服务、纳税技能服务等方面, 存在诸多不到位的现象, 在服务中质量不高、不规范、不专业。另外, 有些税收部门为了提高业绩, 违反法律法规提供一些有偿服务, 这都严重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当然, 由于我国税务代理出现时间不长, 代理行为还存在较多不规范的现象。种种问题都加重了我国的税收遵从成本。

2 我国税收遵从成本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税收遵从成本的时间成本较高。首先, 纳税人申报纳税, 申报表多, 填报纳税表时间长;其次,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不够先进, 不能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采用电子化申报, 还需要纳税人到纳税申报机关或银行缴纳税款;最后, 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够强烈, 又不主动去熟悉了解相关政策。这些都导致时间成本提高。

二是货币成本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我国税法法律法规的完善, 加之竞争驱使的企业规模化发展, 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向税务顾问进行咨询或交由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办理纳税事宜的现象将不断增多, 这必将导致货币成本不断提高。

三是税收遵从成本的心理成本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伴随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将变得更加复杂, 纳税人了解税法将越来越困难, 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现代人产生的各种焦虑以及不满情绪愈发严重, 心理成本必然增加。

3 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建议

3.1 深化税收体制改革, 构建简单高效的税收体制, 减少纳税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要构造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少减免的税制结构。简明的税制可以清晰界定税收义务, 减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减少纳税人在征税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劳务成本以及各种费用, 进而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税务机关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定期提供纳税咨询服务;规范纳税程序, 加强税务服务人员再教育, 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探索研究更加简单明了的税收表格以及高效快捷的电子化纳税申报系统。方便广大纳税人。

3.2 加强立法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国有关税收的法律不多, 一方面应该加强立法, 另一方面应该改善现有法律法规。这一点可以效仿欧美以及澳大利亚等, 将税收遵从成本最小化写入法律。

3.3 加强普法意识教育和宣传

政府应该改进税法的宣传。相关研究表明。对税法知识的了解和税收遵从程度高度相关。政府不仅要在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中做好本职工作, 还应该将税法宣传和教育工作常规化。政府的各项工作应该落到实处, 将宣传工作做到全年税收工作的始终。知法方能守法, 只有了解税法, 才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事, 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学习、了解税法的成本。

综上所述, 上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所学知识, 对我国税收的遵从成本进行了分析, 诸多不足, 还望批评指正。

摘要:税收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学界和有关部门对税收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对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旨在为我国的税收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雷根强, 沈峰.简论税收遵从成本[J].税务研究, 2002 (7) .

[2]薛菁.企业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0 (1) .

财政与税收 简答 篇2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①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②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或将相关企业合并并消除外部性③政府承担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的主要职责,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④政府消除信息不对称。

【3】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1)三种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2)我国养老保险筹集模式:部分积累制。

【4】公债偿债资金的来源:①设立偿债基金②依靠财政盈余支付③通过预算列支支付④通过举借新债支付。

【5】公债的主要功能:①弥补财政赤字②筹集建设资金③调控宏观经济运行④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6】预算编制的程序:①首先由国务院下达关于下一预算草案的提示,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部署②其次,各级地方政府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预算草案报国务院汇总③再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在每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做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方能成立。

【7】财政管理的主要内容:①预算管理;②财政收入管理,又包括税收管理,政府收费管理和公债管理③财政支出管理

【8】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①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②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③原体制下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④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我国财政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28-01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税务理论与实践探究的深入进展,有关于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税收遵从成本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财政

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研究税收遵从成本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而我国对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于先进国家,目前我国税收成本通常被分为三类:经济成本、税收遵从成本和管理成本,本文就税收遵从成本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展开探究。

1税收遵从成本的组成因素

税收遵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了遵从既定的税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在办理纳税事宜时出现的除了税收和税款的经济扭曲成本以外的费用支出。在财政税收遵从专业领域的主流研究报告看,税收遵从成本主要由货币成本、心理成本、非劳务成本和时间成本构成,下面分别详细论述这四种成本:

通常意义上,货币成本指的是纳税人在纳税的途中经由税务代理机构所办理纳税事宜所付出的中介费用或者询问税务顾问所支付的享受咨询服务的费用等。货币成本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税设备经费:办税设备主要是一些为办税服务的硬件设施,例如地税部门的税控收款机,国税部门的防伪税控机等等,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次性投入,其费用会在一定时期内分摊;企业所安排的办税人员经费。这个项目的支出是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时不可或缺的开支,一般把此部分的费用划拨到企业的管理费之中,无法分隔开,大中型企业都会有专门的办税员工,绝大多数都是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税务代理费用的产生与纳税人委托代理行为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纳税代理服务的出现,也显著地为纳税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心理成本主要指纳税人因个人纳税后未享有相应的报酬而出现不满情绪或担心错误地理解税收规章会受到处罚而出现的焦虑情绪。心理成本的表现明显,但测量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从过去的来源扣缴到如今的纳税申报有了一个显著的改变。税收制度的公平程度与纳税人的心理平衡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纳税人能够负担个人所承受的税收额度,出现不良情绪的几率就会越低;税收政策普及程度越高,纳税人就越有信心纳税,从而会消除焦虑心态。

非劳务成本主要是在纳税活动中电子计算机、电话、传真等通讯设备的成本和专门拜访税务机关所产生的交通费用等,这一项看似与税收遵从成本的关联不大,因而容易被忽略、不加考虑。

时间成本是指纳税人自行搜集、保存必备的内容和数据,填写纳税申报表所消耗的时间价值。主要有个人纳税人、无偿援助者和公司纳税职员在办理纳税事宜的途中所消耗的单位时间价值和时间数量的乘积。

2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

税收遵从成本是纳税人自行负担,也是在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遵从成本会影响到政府税收收入等因素,另一方面,遵从成本会随着多项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前形势下,对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税收环境安全程度、税收立法稳定程度、税收制度简化程度、征管部门专业化程度、中介组织完善程度和个人纳税意识程度,也包括税种的不同、税率的高低和税收腐败程度等。其中不少因素与税收遵从成本呈现负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序开展,我国纳税服务体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从税收遵从成本的视角来分析,企业认为税收信息服务可为其节省非劳务成本和时间成本,税收征管部门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为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员节约了时间成本。依据我国税收改革的整体推进,影响税收遵从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税收法制不够完善。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统一的税收法律体系,《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是现行的规范,其他税法明显丧失了规范性、针对性,损坏了税法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使得执法上出现随意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税收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同时,执法上的随意性直接造成公众对纳税公平的质疑和对税收征管的抵触,这明显增加了心理成本。

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税收征管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然而,群众对新式征管模式还比较陌生,需要适应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因缺乏统筹规划,各地区自主设计一些税收征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方便和需要随时更新、改进系统软件,开发新技术系统又会增加较大的成本,构成浪费。

税收服务发展落户于时代的需要。一般来说,税收服务应当由税收机关的专业服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构成,而我国的税收专业服务,包括税收信息服务、税收技能服务和税收环境服务等存在诸多不到位的现象,缺乏规范、专业、高质量的配套服务措施。个别税收部门为了要提高自身业绩,好大喜功,违背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提供一些有偿服务,这损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征税工作的权威性。我国税务代理起步、发展较晚,代理行为本身也欠规范、不完善,上述種种漏洞都增大了我国的税收遵从成本。

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税务机构设置的变化。1994年我国开展了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改革,这样有利于确保中央与地方的收入稳定、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过针对纳税人而言,就构成了较大的负担,纳税人迫切需要在两个级别的机构注册、纳税,就增大了人力、物力成本和纳税人的时间成本,明显不利于税收遵从成本的降低。

3结语

我国税收遵从成本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同时,面对税收遵从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和货币成本不断加大的态势,亟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以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给纳税人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薛菁,王金国-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03) . 

[2]李梅超-税制复杂性与税收遵从成本关系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 2012,(01). 

[3]黄名伟,梁海滨-税收遵从成本对企业纳税遵从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逃税模型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2010,(13) . 

我国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财政税收,成本,税制,原则,应对措施

通过进一步梳理目前财政税收工作流程, 我们发现在财政税收工作中的费用支出有两大部分, 一个是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费用支出, 在各部门开展与财政税收相关工作时, 会产生一些必要的行政费用;另一个体是社会纳税人在纳税时, 产生的奉行费用, 这两项费用是支出的主要部分。其中税务行政费用, 是最重要的支出项目, 这部分就占了总财政税收成本的80%左右。与我国不宽裕的财政情况相比, 我国财政税收成本是非常高的, 仅仅财政税收费用支出一项就占去了大部分支出份额。财政成本问题是当前社会最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只有不断降低财政税收成本, 才能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1 我国财政税收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税收管理机构设置不协调

自1994年起, 我国就把国税和地税分开了, 各自缴纳的税收制度导致了税务机构设置上的极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的税收征管体制, 极大的增大了税收成本。因为机构分散, 使财政税收成本加大, 虽然增强了一部分收入, 但支出成本与收入成本不成正比。主要表现就是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基础设施投入过多、建设项目增加, 而社会纳税人还要分头去两个税务局办理纳税事务, 这也间接加大了纳税成本、浪费了时间。再者, 各种各样的税务规定增大了纳税人的纳税难度, 也会增大财政税收成本。

1.2 相关部门的成本意识较为淡薄

在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危机意识, 面对国家经常划拨的巨款奖金, 以为自己是财政部门人员, 国家不缺钱、单位不缺钱, 在这样陈旧的观念推动下, 各级财政部门人员, 就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成本核算意识, 而事实上, 国家划拨的奖金是用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上的, 并不是给财政部门的, 各级财政部门有的还恶意扣压, 导致社会建设得不到发展, 个别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各种浪费, 这也从另一方面, 大大的增加了财政税收行政费用支出;有的政府部门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在分配资金时, 不合乎规定, 重成效、不重成本, 使大量资金得不到科学利用, 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现象, 很容易滋生贪污腐败。

1.3 税制和税收政策不完善

我国税制和税收政策体系存在较大的缺陷, 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了税收成本居高不下。从整个行业来看,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与政策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不够完善的制度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我国在税制改革上进行了多次调整, 但还是不够完善, 税率复杂、税收不公开、交税纳税宣传教育不到位都是不完善的体现。社会逃税漏税的想法和心理不断加强扩散的主要原因就是, 无法理解的各种税制、复杂的税率, 让纳税人和纳税企业让人无从计算到底要交多少税, 特别是对税额计算更是无从下手。过多的税负给税收工作良性开展也带来较大难度, 同时也加大了各级监督管理难度, 纳税成本成倍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

2 财政税收实施的基本原则

财政税收效率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不断加大的成本又为健康发展埋下了许多不安定隐患, 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财政税收是国家职能, 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降低财政税收成本, 才能有效保证税收顺利开展。

2.1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国家征税应当遵循效率原则, 简单理解就是必须减少社会承受的额外负担, 以最小的额外负担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率, 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税收经济效率原则一方面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增加社会总量收益, 通过国家征税, 让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使各项经济机制能够完善和运行;另一方面是在不影响税收负担的前提下, 实现税收收入的最大化, 要以节省征纳双方费用为原则, 进一步提升税务行政管理的效能, 以最简便的税制完成操作。

2.2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政策公平与否, 决定了税收制度能否正常运转, 国家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 进一步调整分配结构, 用公平透明的税负矫正收入分配不公, 缩小极大的悬殊差别, 良好的税收政策能够有效保证社会稳定。可以说, 税收公平原则是我国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最主要的原则, 也是需要把握的重点方向。只有合理公平的税收, 才能调动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减轻纳税人经济负担, 对维护社会稳定, 保证经济发展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在各级财政税收中, 只有充分把握好以上两个大原则, 合理进行税制改革, 才能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3 如何降低我国财政税收成本

3.1 精简税务机构并调整布局, 实现减员增效的目标

通过协调统一的国税、地税共同工作, 达到减少成本的目标。为了进一步从本质上减少纳税人纳税成本, 需要进一步做好机构调整, 降低税务机关检查成本, 通过建立国地税联合稽查的机构, 得以人实现减轻检查成本的目的, 大大避免了纳税人被重复稽查的几率;通过调研合并地理上相邻、经济水平相近的征管机构, 以减少征收成本;在经济发达地区, 要加强征管力量, 避免税款不必要的流失, 也可以把一个地区相同业务的税务成立联合办公区, 使纳税人一次完成国、地税的纳税申报。

3.2 培养税收成本观念, 净化税收征纳环境

全面提高税务人员职业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执法程序, 确保税收工伤有效开展;不断提升工商、银行、海关和公安各部门配合力度, 通过完善的协护税网络和制度遏制各个部门争利的现象, 全面治理税费不分和以费挤税情况的发生;税务部门还要不断加强宣传引导, 全面提高社会整体纳税意识, 各级党政干部也要学好税法, 不能政府干预税收;税务机关也要加强成本意识, 在工伤中, 时刻把成本核算、纳税成本和税收负效应放在心理, 时刻提醒自己, 在为国家工作, 为社会服务。通过对制度的不完善, 拿出合理的全年分析、预算, 各部门按预算执行, 并把税收成本列入考核体系, 合理分配资源、完善奖惩制度, 从本质上改善和提高税务工作整体效率。

3.3 优化税制结构, 完善政策, 建立简繁适度的税制体系

本着累进税率成本效益原则和以公平公正透明原则, 可以逐步缩小个人所得税级次、拓宽应税收人级次、区别勤劳所得与非勤劳所得税率的方式, 通过科学方法简化税率的档次, 体现社会公平、纳税清晰。

4 结束语

虽然财政税收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财政支出, 但却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财政税收成本。随着我国不断调整改进制度、政策和体制, 税收政策也有了长足发展, 在各级税收工作中, 需要各级人员加强成本观念, 创新改革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 不断加强完善税收管理体制, 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降低税收成本的效果, 解决财政税收成本居高不下的课题, 从而提升我国财政税收效率, 保证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凤轩.财政与税收[J].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9) .

[2]郭春芳.新编税务管理与文书手册[M].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4.

财政与税收 篇5

✿财政特征:1是国家的经济活动2阶级性与公共性3强制性与无偿性4平衡性

✿市场失灵表现在:1外部效应2公共产品3垄断4信息不充分5社会分配不公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实现手段:1预算手段2收入手段3支出手段4提高财政收入资源配置的效率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实现手段:1区分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2制定法律保证规则和过程的公平3加强税收调节4完善转移支付体系

✿稳定与发展职能实现机制与手段:1确定宏观调控的征途目标2确定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财政工具(扩展性.紧缩性.中性)

✿规模大农业项目由政府财政投资:1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科研活动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特征:1财政投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目的性很强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由国家设立的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负责统筹和管理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社会保险资金筹措:1基金积累制2现收现付制3社会保险税4混合制

✿财政收入分类: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2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3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3价格对~~的影响 ✿国债的财政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国债的金融特征:安全性高,流通性强,收益稳定,免税待遇 ✿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宏观调控

✿国债种类:1按期限长短(长中短)2按流动性(可否转让)3按发行地域(国内外)4按发行凭证(纸,记账式)✿国债发行价格:1平行发行2折价发行3溢价发行

✿国债发行方式:1承购包销方式2公募拍卖方式3直接发行方式

✿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财政结余4国有资产的投资收益5偿债基金

✿国家预算的形式:1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3功能预算和部门预算

✿预算管理体制的形成:1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2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预算管理体制3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4分税制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简称,是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政策分类:1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分类(①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按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①扩张性财政政策②紧缩性财政政策③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1税收2财政支出3国债4财政预算

✿税收的形式特征:1税收的强制性2税收的无偿性3税收的固定性

✿税制构成要素:1纳税人2课税对象3税率

✿税收分类: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①流转课税②所得课税③资源课税④财产课税⑤行为课税)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3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4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从价税从量税)5按税收的管理权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6以征收实体为标准分类(实物税货币税)

✿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中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转移交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负转嫁的形式:1前转2后转3混转4税收资本化

✿税负转嫁的实现条件:1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2价格的市场化3商品供求弹性

✿商品税:是指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提供个人和企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课征的各税种的总称 ✿商品税的一般特征:1课税对象是商品和劳务2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存在重复课税4税负容易转嫁 ✿增值税的特点:1按增值税额征税避免重复征税2具有征税的广泛性3具有税收中性

✿增值税类型:1消费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3收入型增值税4生产型增值税

✿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应税劳务

✿消费税特点:1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2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3纳税环节具有单一性4因属于价内税而具有单一性5一般没有减免税规定

浅谈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篇6

【关键词】财政;税收;关系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所谓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如发行货币获得的收入,公债取得的收人以及税收取得的收人等等。总的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包括利润收入、债务收入、税收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利润收入主要是国有企业税后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即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和国际债券,并向外国政府、国外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借款等取得的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税收的内涵和特征

2.1税收的内涵

人们通常习惯将税与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根本上来说,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执政职能,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经济保障。由于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决定了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2税收的特征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是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来进行强制征税,这主要表现在纳税人依法纳税是其最基本的公民职责,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是其最基本的工作职责。税收的无偿性表现在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纳税人是无偿获得国家的回报的,即不需要将税收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从纳税人那取得收入而付出任何代价。但税收的征收并不是随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征税对象收取不同的税收,这是在征税之前,国家就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规定了的,即具有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其必须要有强制性,没有强制性,无偿性就缺乏保障,只有依靠国家的治权力,才能依照法律强制性地从征税人那里进行无偿征收。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税收不可随意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缺少标准依据,就会致使国家经济生产无序,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因此,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共同体现税法的权威性。

3.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最为稳定的部分,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实现了83080亿元的收入,比2009年同比增加14562亿元,增长率为21.3%。其中,税收就占了财政收入的88%,共计73202亿元,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可见,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主体。

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决定了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从民那取得的税收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为民提供各种服务时,公民作为纳税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总的来说,税收和财政是不可脱离的一体,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手段,国家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了公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另外,税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税收,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以及纳税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如通过税收收入情况,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了解行业结构的变化,看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中捕捉经济发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4.正确处理好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其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税务部门应该思考的,如何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发挥税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税务工作者需要努力和提高的。

4.1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财政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国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国家的财政支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税收可以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和谐。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是相关部门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4.2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分配调节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人的基本来源,是国家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最为主义和规范的形式,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强化分配与调节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我国各个地方的税务部门来说,合法征收应有的税收收入,确保依法治税的有力执行,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准备。

4.3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

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相关税务部门应优化纳税服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税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作用,通过国家财政和税收,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4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当前,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阻碍我国税管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税务部门应加大对税和税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税法制度,以身作则,做到严格守法。加大税法的执行力度,对于违法者,严惩不怠。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对于个人所得税,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的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机制。因此,在继续完善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制度的前提上,应建立纳税人编码实名制。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银行、海关、公安以及法院的配合,对纳税人的账户进行全面的监控,防止税源流失。

4.5调节个人收人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现阶段,我国现行的税务体制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要内容的,并以行为税、财产税、资源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税收作为调节居民贫富距离,缩小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现行的税务体制还不够完善和合理,征管力度有限,使税收政策在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还有不足,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就拿所得税来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存在征收项目少,收入规模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达到税收对个人收入调节的作用。因此,完善现行的税制结构,尤其是扩大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税基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例,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更好地达到调节的功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参考文献】

[1]韩永文.财政与税收政策需协调一致.财经界,2000(4).

[2]石坚.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税务研究,2002(9).

[3]贺众.收入分配理论、现状及调节措施.税务研究,2002(12).

[4]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新形势下财政的税收与监督 篇7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建设与完善, 之前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我国税收的主要作用由实现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社会总需求、改变我国的现有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国际权益以及监督经济活动等几部分组成,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监督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2 我国财政税收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税收中的财税管理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来看, 管理人员主要受业务及行政两方面的管理体制影响, 这样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端。从事财政税收工作的人员中仍然有小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财政税收执法监督的重要性, 认为这些都是纪检部门的工作, 认为纪检部门的力度加大就行了。而且在我国, 目前财政税收体制上也没有明确的约束规定, 这就导致很多从事财政税收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对财政税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财政税收中的监督监管问题

随着我国在机构改革上的力度不断加大, 相关体制在不断健全, 很多地区的财政税收管理力量被削弱, 其中不少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被撤并, 这就导致了财政税收管理队伍中人员的不稳定, 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管理水平也滞后不前。同时在我国一部分地区甚至不存在财政税收管理部门, 不存在可以落实专门管理经费的部门, 甚至连专职的管理人员都没有。如果权利失去了管理和监督, 就会滋生腐败现象, 如果在工作中的原则性不强, 相关决策不依法而行, 那么监督工作就不能实现执法为民。财政部门又经常与钱打交道,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 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不敢监督上级, 不愿意监督同级, 甚至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下级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现象的发生必然会导致财政税收执法监督和监管的不到位。

2.3 财政税收中的税收体制问题

由于财政税收这一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 这就要求从事财政税收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国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的执法行为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起到了对干部进行监督和规范其行为的作用。比如落实责任, 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等方法。而这些方法一般都是经过很成熟的考虑才能颁布,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地区的财政税收管理部门不能将政策落实到位, 从而导致了空架子、花架子的情况出现, 反而使财政税收的执法力度不严、监督力度不够。

3 对于财政税收监督作用的分析

要想使税收组织收入、调节经济职能得到实现, 必须依靠税收监督所反映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税收收入所提供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由于税收监督所处的地位比税收部门的地位还要特殊, 所以税收监督是直接保证国家可以稳妥地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 税收监督还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节职能以及保持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同时, 税收监督工作也可以通过监督, 保证各种税收的征收, 体现公平税负、鼓励竞争的原则。

4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及其创新

4.1 对于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要想对我国财政税收的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改革的体制要与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相匹配, 做到综合平衡, 从而建立全面宏观、设计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税收体制。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分配方法, 稳定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 从而建立合理、科学、公开透明的公式化资金分配制度。通过相关体制的完善, 对财政税收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4.2 对于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的创新

要根据新形势对财政税收的执法监督做出改变, 并提出新的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结合财政税收工作的需求去配备合理的干部, 对财政税收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 不能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做到对岗位职责的细分, 明确监督管理的对象, 并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提高监管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新形势下提高财政监督检查质量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 2011, (08) :109-110.

[2]李买连.我国财政监督机制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篇8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使得我国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政府部门对改革工作实际落实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财政税收体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全面构建小康型社会有着不可忽视影响。对以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所取得成效进行分析, 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创新, 可以使得财政税收工作更为良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 降低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 保障社会资源可以得到较为优化配置, 使得社会经济从以往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向集约型发展。还需要注重的是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可以保障我国政府部门财政收入, 避免政府收支存在巨大差距, 将我国政府部门具有的经济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 可以将财政税收体制创建的重要意义彰显出来, 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税收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财政税收体制不够健全

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 其中存在着较多不良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够健全。财政税收体制并没有充分性的吸收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调控的税种。因为财政税收体制中税种缺严重, 不仅降低了我国财政收入, 对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也会造成非常不良影响, 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还有就是分税制改革不够深入, 对财政税收体制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 也会导致中央和地方财权存在不均衡问题, 财政分配会逐渐向中央集中, 对地方政府部门的自主权会造成不良影响, 地方经济活动开展会受到诸多限制, 降低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地方政府部门也会巨大的负债压力。

(二) 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不完善

1. 预算编制不够严谨

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 预算编制对于财政税收工作管理成效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明确预算编制不仅仅是预算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 各个部门都需要自觉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集合事业单位整体的力量, 才能保证预编编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合理性。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由事业单位组织早开会议, 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其中, 将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到桌面上进行讨论, 经过实际论证和研究后, 才能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严格保证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规范性。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预算编制工作主要是由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负责的, 预算编制工作时间较短, 工作任务较为沉重, 财政部门具有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有限, 从而导致预算编制时间不足, 不能有效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不能将预编编制具有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2. 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编制方法过于落后

预算编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应用的编制方法, 对预算编制工作质量有着较深影响。但是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分析发现, 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 综合素质也不高。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应用传统形式的预算编制方法, 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明确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密切联系的, 财务工作人员不能依据个人的经验进行预算编制, 必须要严格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有效性, 不能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预算编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多次的进行调整, 不仅会对预算的约束性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还会降低事业单位多项资源的应用效率。

三、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考

(一) 建立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平衡合理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

想要不断促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必须要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有深入了解, 并且充分结合我国我国改革发展目标, 保障地方与中央财政的平衡性, 避免地方财权受到损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强化分税制改革, 要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相应比例进行划分, 还需要对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使得地方政府部门承担的财政压力可以得到降低。财政支出责任和地方政府部门承担的事权, 是强化财政税收改革的切入点。要提升对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重点考虑解决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面临的不良问题, 不断对地方与中央政府财政税收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协调和改良, 使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可以得到实际落实, 不断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增强政府部门对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资金投入。例如: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提升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 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健全和完善, 促使农村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注重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扶持, 使得较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不断提升, 使其可以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最后,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将中央政府所掌握的财政权力进行部分下放, 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自由权, 促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提高。

(二) 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

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 应该建立专门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促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能够在科学的、严密的系统中运行。政府应该重视实施短期预算和中长期预算规划相结合, 实施复式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复式预算体系, 需要进一步扩大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的范围, 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预算等财政性收入通通纳入预算管理的框架当中, 加强对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 成为专门的预算管理局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等预算审查和预算监督机构, 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体制的改革, 将预算监督作为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提高社会力量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作用, 保证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三) 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在上文中提到, 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政税收工作成效有着直接影响, 所以对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必须要给与一定重视。要定期性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或者充分利新媒体的优势。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微博平台, 对财务税收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在定期培训过程中, 需要使得财政税收工作人员明确财政税收的标准化流程, 如何识别票据真伪性, 深入了解财政税收的标准和指标。可以利用微信群组和微博平台为财务为财务税收工作人员讲述一些先进的财务税收管理方法, 扩展他们的知识结构, 使得他们的工作理念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除此之外, 还需要注重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将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促使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可以越来越为成熟,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艳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考[J].知识经济, 2015 (23) .

[2]黎慧杰.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4) .

[3]毛继飞.刍议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24) .

浅议中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发展 篇9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我国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一律调整为25%, 这是一种既降低了我国企业负担又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也为内外资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 在最新的财政税收制度中其区域性的财税优惠政策逐步取消, 原有的“两免三减半”政策的地区在政策期满后将税率统一为25%, 原有的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财税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并且影响正在减弱, 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 我国的财税政策的优惠性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企业进行财税筹划时应当进行全盘考虑, 进行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 实现企业自身的最大利益。

其次, 我国税法的一个重要变动是增值税转型, 这也是一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重要税法转型, 同时, 增值税转型还为企业在并购重组中进行财税筹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思路。在增值税转型之前, 企业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不允许抵扣, 在进行增值税改革后, 允许企业购进设备的增值税进行抵扣, 这一措施减轻了企业的财税负担, 同时也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落实到企业并购中的财税筹划中, 该项政策也给企业进行合理的财税筹划指明了方向:如果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 目标企业固定资产较多, 则并购后企业购买固定设备会相对较少, 可抵扣的增值税也会减少, 这不利于企业降低自身的财税负担。因此,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会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及经营的行业。

二、我国财务税收体制困境堡垒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经过新一轮的变迁和创新探索, 终于脱胎换骨, 建立了适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财政税收体制。可以讲, 我国财务税收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其体制本身固有的滞后性, 财务税收在行政体制、决策模式等深层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问题。随着这些弊端的日益突出, 企业间的财务竞争开始走向歧途, 造成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日常运作受政府干预十分严重。由于依法治企的体系在我国企业中尚未建立完善, 政府将行政管理手段用于财政税收中, 而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自主权, 最终导致企业无论大小都追求全面的现象, 不仅浪费了资源, 也因为对经营质量缺乏有效考核而造成不合理投入, 财务危机突出。

三、中国财政税收体制发展措施

(一) 健全我国财税法律制度

在中国的财税制度中, 首要的问题就是政府职能与企业公司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 要对中国财税市场制度性缺陷进行改革, 首先, 政府职能转型的迫切性较强, 需要真正把政府从市场利益获得者转型为服务职能为主, 把制定市场规则和市场监管作为首要职能。其次,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 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的制衡, 真正解决国有企业股权所有人缺位的现状。在上述体制化的问题解决之后, 需要健全财税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制度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对于财政税收的法律不断进行完善, 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同时切实增强财政税收市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对于信息披露等细则进行细化和施行, 加强制度软约束建设, 完善财税市场的制度安排。目前中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上存在着很多特点, 比如垄断性、分割性、政府参与程度深、软约束较少等特点, 对于这些特点的改革也有先后次序的优先级。

(二) 财政税收体制需与时俱进性

由于财政税收制定是针对特定经济环境下特定财税方面的经济行为, 所以财政税收制定本身并不具有普适性, 而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某种纳税一般都不能适用于另一种纳税行为。相应税制改革之前制定的财政税收制度, 也很难适应于税改之后的纳税行为。而且当相应的财税法律法规有所变化的时候, 原来的财政税收制度不仅会失去效果达不到减轻纳税人的税负的目的, 还有可能增加成本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 而且由于税制的改动, 有时甚至还会出现非主动性偷税、漏税、避税行为, 产生其他方面的风险。所以, 财政税收制度制定必须要紧跟财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从这个角度将, 财政税收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与时俱进性。

四、结语

财政税收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为前提, 只有市场的优胜劣汰才能让财政税收体系维持良好的运转为经济发展服务, 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环境, 有利于企业更好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丰.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考[J].北方经贸, 2014 (11) .

[2]汤晓宇.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当代经济, 2014 (22) .

税收成本与财政税收 篇10

财政税收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 也是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 科学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而作为其关键的财政税收体制创新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推动财政税收体制创新改革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也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有利于促进新型财政税收体制的转型, 更好的服务民生,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对于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合理缩小人均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提升居民幸福满意度, 进而也有利于政府政策的实行, 对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民生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 对全方面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稳定。

二、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财税体系未充分吸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税种, 造成了财政收入的损失, 影响财政收支平衡, 使得缺乏相应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建设。同时, 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完善, 使得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分配不均衡, 地方政府自主权缺乏, 影响其经济发展状况,

对于从事财政税收的从业人员要求其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当前我国大多财税管理人员是由上级指派任命, 随着领导层的人员调换, 其财税管理人员亦会随之变动, 严重影响了财政税收管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同时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在选派财税管理人员时, 不注重联系地方实际情况, 往往根据其主观臆断去判断选择, 使得财税工作效率低下, 不利于财政税收机制的合理健康运行。

(二) 财税监管措施不到位

在当前分税制的环境下, 纳税人在进行转移支付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违法现象, 资金贪污、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 使得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转移性支付缺乏合理性与规范性, 降低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对经济的调整力度,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一些地区也加大了对财政税收管理的削弱力度, 较多财税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被撤并, 使得财税管理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管理理论落后, 同时大多地方政府并未设立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 使之对财政税收的监管力度缺乏, 易造成贪污腐败现象。

(三) 财税管理控制力度欠缺

自分税制实行以来, 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财政收支失衡,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迫使地方政府采取精简机构和削减编制的方法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但是由于财税管理人员的减编,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财政管理控制力度。

由于现行的财税体制不够完善, 造成财税管理方面存在较多弊端, 其主要体现在对相关财税管理缺乏有效控制、监督措施不够完善, 同时相关财税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 违法乱纪现象较为突出, 使得财税机制的创新改革也有一定阻力。

三、财政税收体制创新改革的思考

(一) 建立健全平衡合理的分权财政税收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 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状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促进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平衡, 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应不断促进分税制改革, 科学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权分配, 适当提高中央的财税收入比例, 进而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降低地方政府的财税压力, 促进其财政收入收支平衡, 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方向和责任, 加强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二) 完善财政预算体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合理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 实行新型复式预算管理体制, 重视短期预算和中长期预算的结合状况, 扩大对国家预算的覆盖范围, 并成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和监督机构, 加强对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 提高社会对政府预算的监督作用, 保证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促进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开性。

(三) 建立精简高效的财政税收管理机制

建立新型财税管理机制, 加强相关财政税收法律法规的建设, 促进财高效财税管理体制的建立, 进而提高税收征管的有效性, 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对于地方债务问题, 要赋予地方政府相应财政支配权力, 完善其债务管理制度, 提高地方政府在投资建设过程中的自主融资权力, 激发地方财政活力, 进而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有效性, 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财政与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问题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事关国民经济的能否正常运转。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财政与税收体制, 才能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节收支平衡,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创新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我国财政与税收事业。本文将重点分析财政与税收体制创新改革中面临的难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进而深化财政与税收体制创新改革,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创新,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高峰.探讨我国财政与税收中体制创新的应用[J].广东科技, 2013 (08) .

[2]崔绍光.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4 (18) .

上一篇:观测模型下一篇:医疗器械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