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缺失

2024-07-12

价值缺失(精选十篇)

价值缺失 篇1

一、价值观的特性以及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一) 价值观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对待满足他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可见, “价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 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一个社会其基本的价值观应该是一元的, 在秩序上它具有导向性, 多元则体现在层次性上, 在层次性上个体可以自我选择、自我设定。因此, 当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 人们的价值观都会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威力, 大则影响社会发展趋势, 小则影响个人成长。让我们对中外社会发展进程作一下简要的剖析, 就会从中发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以道家和佛教思想为补充, 即所谓儒、释、道的统一。在近现代,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几次强烈的挑战:一是鸦片战争失败后, 导致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们的价值体系也同时被帝国主义的大炮彻底击溃了。随之人们进入了一段价值空间缺失期, 有人听天由命, 有人随波逐流, 人们的价值观经过一段时期矛盾、冲突之后, 最终汇聚了主流价值观, 即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 它是以反封建反传统, 提倡科学和民主为号角。“五四”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 传统价值观被不断边缘化。人们的价值观从最初的封建残存思想中脱离出来, 形成了一种遵循科学和民主的信仰马列主义的主流社会。时至今日,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 人们由于价值空间的缺失而形成的价值观、信仰五花八门。从信马列、信雷锋、信奉献到信西方、信金钱、信及时行乐。欧洲在中世纪神学崩溃以后, 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以前, 人们的价值体系全部受到了震荡。一战二战后, 人们的价值体系再次发生变化, 人们缺少了理想中的自由和民主, 随之出现了嬉皮士、朋克这样颓废的一代。这些就是人们价值空间缺失的有效例证。

(二) 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心目中对事物价值的观点或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评判是非、美丑、爱憎等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指导着人的行动, 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机制。由此可见, 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准绳, 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论述, 认为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价值既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又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主体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能成为价值客体。而对这些价值的不同看法, 就构成了不同的价值观, 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知识价值观以及人生价值观等。另外, 价值观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可以简单地说, 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社会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就造成价值观的冲突, 从而导致行为的失衡, 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价值空间缺失对不同群体行为的影响

人, 作为社会的主体,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今天, 人们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击溃, 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形成, 也就是处于本文开篇所说的价值空间缺失阶段, 一些违背常理、匪夷所思的价值观就会充斥到他们的头脑之中, 由此产生了许多越轨的行为。由于社会群体的不同, 在这里, 我们姑且将其分为成年人与青少年两类来剖析一下价值观对他们越轨行为的影响。

(一) 对成年人的影响。

处于价值空间缺失阶段的成年人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这项空白, 与青少年相比, 多年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使成年人对待这个问题更加慎重与理性, 尽管这种社会环境与他们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抵牾, 甚至格格不入, 但传统的价值观理念早已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他们有许多困惑和茫然。他们在思索, 为何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与他们的思想相距甚远, 他们有时也会在口头上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困惑和不满, 有时也会做出一些轻微的越轨行为, 但由于他们头脑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本身的阅历与经验, 因而不会作出太大的危及社会的行为。与成年人相比, 青少年对价值空间缺失所作出的反应更多以犯罪的形式来体现。这个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后背力量, 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基所在。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看到, 近些年来, 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犯罪手段之多样, 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虽然青少年犯罪原因很多, 但本文认为这种价值空间缺失起着内在的、根源的作用。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和考察的问题。

(二) 对青少年的影响。

如果说成年人对待价值空间缺失是以困惑和茫然以及些许的越轨行为来填充的话, 那么青少年用肆意践踏社会行为规范来形容则更为贴切。弗洛伊德曾有这样的理论, 人的个性分三个部分:一是本我, 二是自我, 三是超我。本我 (它) 与生俱来, 是一个人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包括性的要求, 对食物和其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品需求, 这些需要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自我 (我) 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有意识的理智的部分, 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 使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平衡;超我 (高于我) 的发展是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社区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结果, 是一个人的个性中内在化以后的社会文化。

人的个性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形成, 如果这两者间有一个比重过大, 这个人的个性就不正常, 如果本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 他就可能不惜犯法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超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 而本我的要求受到过分压抑, 那么这个人就会精神焦虑, 会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因此, 对于青少年而言, 他们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善变的、承受能力是脆弱的, 当他们处于价值空间缺失时, 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用理性和慎重来对待, 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填补、去发泄、去张扬个性。在他们心目中, 道德、法律早已荡然无存, 况且青少年自我控制意识较为淡薄, 极容易在这种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产生过激行为, 直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其实这种趋势从青少年的思想、言行之中就会体现出来。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社会文化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生活习惯、传统观念及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重大, 导致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上升, 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就是以价值空间缺失为切入点来分析它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空间缺失,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黎明.中国的危机[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8

[2].刘少杰.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第2版

[4].宋素敏.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的思考[J].邢台市专学报 (综合版) , 1995

[5].张鹏.试论当代青少年的失范现象[J].中国政治学院学报, 1994

看当代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缺失问题 篇2

30号

刘玲珑

看大学生价值观缺失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亲身感受了我国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肩负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浪费、向往小资生活等现象。究其原因为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中传统价值观的缺失,因此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感化教育”,让大学生真正知辱明耻。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价值观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大量外国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传文化。大学生肩负祖国未来的重担,有是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年轻群体,其价值观受西方价值观的冲击表现尤为明显,大到民族观念,集体观念,道德修养,小到节约遵守纪律等身边小事,无不表现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今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大家都亲身经历的。相应的,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更为优越,衣食无忧,没有经济负担,而大家似乎忘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来之不易。在食堂中普遍存在浪费现象,有些人甚至觉得“别人没吃完就不好意思吃完”,大学生面对浪费现象表现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我由此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亡国国民对同胞,对战士的冷酷麻木。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不就是几粒米,至于被说成亡国国民吗?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生活艰辛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优越感。以为一碗饭、一叠菜就是几毛钱的事,缺乏对粮食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这是价值观的问题①。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浪费的严重问题,我不禁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现在大学生生活太优越,忘记了那份艰辛;还是因为随着中国入世,大学生长知识开眼界了就忘记了最初的勤俭节约„归根究底是大学生在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中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最近电视剧<奋斗>热播,展现了80后的青年对梦想的执着,为生活奋斗。大家都在剧中的几个主角中找到了自己的缩影,却忽略的现实中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缺失,向往小资生活。调查显示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25.4%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大学生更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而非精神生活的提高。前不久我们班组织参加了一次劳动课,我们的任务是倒出堆积成山的花盆里的泥土,然后搬运到特定的位置。这么一件看似容易的任务,却使大家哀怨连天,连连叫苦,但是也不是不愿意做,只是平日都没什么做过体力活,一节劳动课都让大家吃不消了。我也暗自惭愧,平时花农培土种花等都使轻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而易举的事,怎么自己就不行呢,当今大学生向往的小资白领都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受过良好教育,待人接物优雅得体,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注重生活质量,这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享乐主义的倾向②。我不使提倡大学生都“上山下乡,劳动再改造”,而是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养尊处优。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藩篱,开始注重自我价值,开始急切、大胆、广泛地涉猎各种西方文化,开始树立起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由于对思想解放理解的肤浅,由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存在着诸多偏颇之处。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步全面,许多大学生不但强调自我价值,而且开始注重社会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内在矛盾性。当然两重性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③。

作为一名大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缺失问题。大学生心灵的底色都是纯净的,用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感化教育,让大家真正知辱明耻,把大学生心灵上面沾染的杂尘拂去。

参考文献:

1、武汉科技大学“一粒饭教育”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新华网)

2、张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

3、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 向往“小资生活” 乐意“享受孤独”(江门日报)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武汉科技大学“一粒饭教育”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新华网)新华网武汉4月17日电(记者李鹏翔)“李老师,回来后很累,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浪费有罪,对浪费的漠然无知更是有罪,我决定将生日请客的钱全部捐出。”

这是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4级学生谢静在20岁生日前夜11时52分给李灿华老师发来的短信。刚从国家级贫困县返城的谢静痛心地说,对浪费的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耻辱!而在武科大校园,反浪费的“一粒饭教育”正在全校展开,教学楼下和食堂外“一粒饭教育”的展板前人头攒动、不少人唏嘘不已,留言簿上很快签满了激动的话语……

100个大学生饭碗,吃干净的不到10个

饭桌上,土豆烧鸡和糖醋鱼各吃了两块,土豆剩下一大盘,油麦菜吃了不到一半,米饭也只动了一两筷子。刚吃完午饭的晓燕说:“一份菜也可以吃饱,但是吸取营养单一。饮食要„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才行,我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近期,武汉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在校园3个餐厅随机抽查了100个学生饭碗,发现吃得较干净的不到1/10。随后进行的问卷调查则显示,有3%的同学每次用餐都会有剩菜剩饭,67.8%的同学承认自己偶尔会有剩菜剩饭。

“为了减肥,每次都刻意留一部分。”“番茄不能带皮、青椒不能太辣、香肠只能纯瘦,否则只能扔掉了。”饭菜质量不高、食欲不好、吃不习惯、就餐环境不好、减肥、别人没吃完就不好意思吃完、从小便养成了剩菜剩饭的习惯等,大学生们随便可以找出无数浪费的理由。

“我自己花钱买的,爱吃多少吃多少,你管得着吗?不就是几角钱嘛!”一些同学还“理直气壮”。

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标语下,学校聚怡餐厅服务员小陈每天都熟练地把剩饭菜倒进泔水桶。她说:“天天都是这样,一日三餐下来,这里的4个大桶都不够装。”参与调查的04级材料专业的王毅同学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仅南园一个食堂每天回收14桶剩饭菜,按正常售卖每桶折算200元计,浪费金额2800元,一年下来就是100万元。

贫困乡村体验,大学生一路无言

在对校园食堂浪费进行调查后,武汉科技大学精心组织了15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代表赶赴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新屋村进行体验教育。乡村的一切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大学生们一路无言……

在村民石常海家,房梁上吊着两条已被熏黑的腊鱼,摸上去硬邦邦的。石常海告诉同学们说:“这是家里唯一的两块肉。过年时办的年货,哪舍得吃?”

法学专业的石玉清随口问这个村13岁的殷晓日:“长大想干什么?”小晓日沉默了一会,小声说:“想当厨师。”“为什么要当厨师呢?”“能给妈妈炒白菜吃!”全场一片寂静,刚刚还好奇的小石一下愣住了,背过身,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03级法学专业学生胡帆说,两个情景让她愧疚万分:当大伙儿在村民家吃完饭离开时,做饭的女主人马上将剩下的菜吃了个干净,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神情是那么自然;小孩子拿着大碗吃饭,吃到最后,脚尖都立起来使劲扒干净最后一颗饭粒,而同学们却将村民精心准备的红烧肉剩下许多,原因是太肥。

“一粒饭教育”直击大学生价值观

“破落的院子,没有棱角的土屋,残缺不全的屋顶,走访完这个家庭,我已不忍心再回头,这就是穷困的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胡帆说,在写这篇《贫困无声》的走访感受时,自己常在梦中惊醒,抑制不住泪流满面,而她真切的感言又让她寝室的女生们掉泪。

食堂浪费的惊人数字、校园与乡村生活强烈对比的感言和照片,让武科大的很多同学深受震动。

一位网名为“清水悠悠”的学生在校网站上留言:“看罢图片,一声罪过!我们真的富有到可以轻视粮食么?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一种崇高、一种教养、一种习惯!”

带队赴阳新的武科大党委副书记杨杰表示,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生活艰辛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优越感。以为一碗饭、一碟菜就是几角钱的事,缺乏对粮食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杨杰表示,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讲,不能只讲灌输,更要注重“情感教育”,“一粒饭教育”就是用大学生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知辱明耻。大学生心灵的底色都是纯净的,教育要做的就是,把上面沾染的杂尘拂去。(完)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张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1 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他们亲眼目睹了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由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于是他们对现实进行了理性定位,这表现在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他们在政治上做“平常人”,拥有“平常心”,务实性参与,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1.2 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1.3 自我意识

“成人”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之一。“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开始独立面对困难,独立面对快乐,独立面对社会,在各种矛盾的碰撞中,在与各种复杂问题的交战中,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稳健。

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个别的当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自我独立的执著表明他们有极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个性。

1.4 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借口,轻理想重实惠,缺乏远大理想。

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将理想目标进行世俗化理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意义、伟大理想等概念只是变得“隐性”了。

1.5 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于是不少大学生不断给自己“充电”,树立起二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不具有真才实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一项对上海重点学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发现:73%的大学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6 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以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游戏化”味道。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给爱情以强大冲击,使爱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变成了利益权衡。道德责任感的淡化,不求天长地久,但要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观,把价值观引向畸形的、虚无的误区,由此造成所谓的“精神表层化”的现代病,同时爱情也由传统的“爱情独占”观到“爱情多元”观。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2.1 自觉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市场机制的建立,唤醒并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地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改革的艰难复杂,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的激烈竞争,提供了各种参照,这一切都逼着他们去思索,去亲身体验,去认真比较,去慎重选择:究竟哪种价值标准最正确?价值取向怎样才?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了鲜明的自觉性。

2.2 实务性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空头”、形式主义、“神万能”、禁欲主义已不屑一顾。他们爱美,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们关心事业,关心家庭,关心时事,关心环境,关心经济政策,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总之,今天的大学生讲实效重现实,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如有些青年过分看重“关系”、享受,金钱、地位和眼前,他们欣赏高尚但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少了一点人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2.3 两重性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藩篱,开始注重自我价值,开始急切、大胆、广泛地涉猎各种西方文化,开始树立起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由于对思想解放理解的肤浅,由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存在着诸多偏颇之处。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步全面,许多大学生不但强调自我价值,而且开始注重社会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内在矛盾性。当然两重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性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2.4 可塑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对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他们注重事业、立足奉献,他们自强进取、诚信交往。他们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思考的一代”、“走在改革的最前列”。中国社会正在变革中发展、进步,正在走向现代化,这也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化和成熟提供了宏观背景,客观性的环境条件。所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5 多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价值观已不再独领风骚,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权力;有的重原则,有的重“关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特征与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多元化社会格局相关,使得社会现象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1 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军政训练、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3.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3.3 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4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 向往“小资生活” 乐意“享受孤独”(江门日报)

2日前,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沈旭、张帆撰写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系统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显著特点。报告显示,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向往“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25.4%的大学生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享受孤独”。

张帆和沈旭采取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收集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400余人次的有效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部分生存状态。注重享受 追求自我

“我特别羡慕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乡村生活,有一片牧场,有好多小猫小狗,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剩下的生活就是看看书、喝喝茶。”关于生活方式,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向往“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占据被调查学生的最大多数,同时有25.4%的大学生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

不难发现,大学生向往的“小资”和“白领”都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优雅得体,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注重生活的质量。这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希望在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自我个性张扬和自我风格的树立。

对“自由职业者”的向往(13.4%)可能更多地源于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接纳。而传统精英式教育导向追求的“轰轰烈烈的伟人生活”则呈现出势单力孤的状况,只有6%的被调查者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大学生个人行为方式调查中,把“享受孤独”当作普遍而自觉的行为方式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访群体的82.6%。有心事时50%以上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写日记、打游戏等自我消解的“封闭型”排遣方式。

对于朋友之间的关系,大学生言语中明显流露出对于距离的渴望:“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嘛!”“和室友的关系就像住在一起的房客,不会过多干涉。”“知心的朋友也没法达到彻底的沟通,只可能在某些方面上进行交流。”

调查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疏离感的上升,这种疏离感来源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信任机制的相对落后。后现代的孤独将个体的灵魂交给了书籍等私人化的物质载体,个人主义成了现代大学生的行为法典。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既然大学生把“走单”作为自己主要的行动方式,那么,他们对于学校集体活动的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参与程度又有多高?

比如,在学校干部竞选中,大多数学生的参与主要是间接关注式,42.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参加竞选但关注选举结果”,另有59.7%的大学生表示不经常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背后隐含的是大学生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冷漠。此外,对于班里、学校发生的公共事件,大多数人(71.8%)持着一种“不甚关心,但听无妨”的态度。

调查认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自我理想与家国梦想交织的责任感已经轰然倒塌。新时代的部分大学生群体赋予“责任”新的含义。责任,已不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转而呈现为一种建基于成本收益模型上的社会经济学。

调查中,九成以上的学生在信仰方面也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超然物外”的游离态度。调查显示,在对于入党动机的调查中,“积极争取”的占到38.0%,“无所谓”超过50%,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了一种中庸态度。

对于时下关注的“大学生未婚同居”和“同性恋”等社会现象,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表现出“不褒不贬”的淡然态度。

浅析价值空间缺失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空间缺失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都会出现旧的价值体系崩溃,应运而生的就是一种新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新价值体系产生和旧价值体系崩溃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价值真空的阶段,本文喻之为价值空间的缺失。处于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体——人,因为价值空间的缺失而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极易因价值空间缺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价值观的特性以及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一)价值观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对待满足他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可见,“价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一个社会其基本的价值观应该是一元的,在秩序上它具有导向性,多元则体现在层次性上,在层次性上个体可以自我选择、自我设定。因此,当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都会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威力,大则影响社会发展趋势,小则影响个人成长。让我们对中外社会发展进程作一下简要的剖析,就会从中发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和佛教思想为补充,即所谓儒、释、道的统一。在近现代,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几次强烈的挑战:一是鸦片战争失败后,导致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价值体系也同时被帝国主义的大炮彻底击溃了。随之人们进入了一段价值空间缺失期,有人听天由命,有人随波逐流,更有人不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欺凌而满怀“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的报国之志,人们的价值观经过一段时期矛盾、冲突之后,最终汇聚了主流价值观,即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它是以反封建反传统,提倡科学和民主为号角。“五四”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传统价值观被不断边缘化。人们的价值观从最初的封建残存思想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种遵循科学和民主的信仰马列主义的主流社会。时至今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今天,人们由于价值空间的缺失而形成的价值观、信仰五花八门。从信马列、信雷锋、信奉献到信西方、信金钱、信及时行乐、信土地山神的欧洲在中世纪神学崩溃以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以前,人们的价值体系全部受到了震荡,甚至连海明威这样的大作家早期也曾因价值观的迷惘而不知所措,犯了许多低级的错误。一战二战后,人们的价值体系再次发生变化,随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人们缺少了理想中的自由和民主,随之出现了嬉皮士、朋克这样颓废的一代。这些就是人们价值空间缺失的有效例证。

(二)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心目中对事物价值的观点或看法,它决定着人们评判是非、美丑、爱憎等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指导着人的行动,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机制。由此可见,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论述,认为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既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又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主体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能成为价值客体。由于主体的需要多种多样,比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而客体及其属性也具有多样化、无限性,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形态的价值,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审美价值、人生价值等。而对这些价值的不同看法,就构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知识价值观以及人生价值观等。这些不同形式价值观相互整合,就构成了人们的价值观体系,所以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尽相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本体作出的反应密不可分,对行为具有统率、主导的作用。

另外,价值观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可以简单地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就造成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导致行为的失衡,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价值空间缺失对不同群体行为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今天,人们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击溃,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形成,也就是处于本文开篇所说的价值空间缺失阶段,一些违背常理、匪夷所思的价值观就会充斥到他们的头脑之中,由此产生了许多越轨的行为。由于社会群体的不同,在这里,我们姑且将其分为成年人与青少年两类来剖析一下价值观对他们越轨行为的影响。

(一)对成年人的影响。

处于价值空间缺失阶段的成年人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这项空白,与青少年相比,多年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使成年人对待这个问题更加慎重与理性,尽管这种社会环境与他们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抵牾,甚至格格不入,但传统的价值观理念早已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有许多困惑和茫然。他们在思索,为何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与他们的思想相距甚远,他们有时也会在口头上发泄一子自己心中的困惑和不满,有时也会作出一些轻微的越轨的行为,但由于他们头脑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本身的阅历与经验,因而不会作出太大的危及社会的行为。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对价值空间缺失所作出的反应更多以犯罪的形式来体现。这个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后背力量,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基所在。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看到,近些年来,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之多样,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虽然青少年犯罪原因很多,但本文认为这种价值空间缺失起着内在的、根源的作用。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和考察的问题。

(二)对青少年的影响。

如果说成年人对待价值空间缺失是以困惑和茫然以及些许的越轨行为来填充的话,那么青少年用肆意践踏社会行为规范来形容则更为贴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步入社会时间较短,阅历和经验较为肤浅,心理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刚刚接受了一些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在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的时候,处于社会转型期,有许多东西与他们刚刚建立一些的价值观念有太多的不一样,所以青少年迷失了自我,他们要找到自己,张扬个性,于是他们会走向极端,走上一个令他们能够痛快发泄的道路。

弗洛伊德曾有这样的理论,人的个性分三个部分:一是本我,二是自我,三是超我。本我(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包括性的要求,对食物和其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品需求,这些需要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自我(我)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有意识的理智的部分,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使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平衡;超我(高于我)的发展是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社区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个性中内在化以后的社会文化。

人的个性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形成,如果这两者间有一个比重过大,这个人的个性就不正常,如果本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他就可能不惜犯法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超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而本我的要求受到过分压抑,那么这个人就会精神焦虑,会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因此,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善变的、承受能力是脆弱的,当他们处于价值空间缺失时,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用理性和慎重来对待,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填补、去发泄、去张扬个性。在他们心目中,道德、法律早已荡然无存,况且青少年自我控制意识较为淡薄,极容易在这种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产生过激行为,直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其实这种趋势从青少年第思想、言行之中就会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黎明[微软用户1].中国的危机.改革出版社,1998,6.

[2]刘少杰.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

[3]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宋素敏.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的思考.邢台市专学报(综合版),1995,2:12-15。

[5]张鹏.试论当代青少年的失范现象.中国政治学院学报,1994,4,(79).

价值缺失 篇4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价值缺失

价值是一个关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哲学范畴, 一个特定事物的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 价值来源于客体, 取决于主体, 产生于实践。职业教育的价值总是与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相联系, 总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和个体相联系。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 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训, 使其能从事和胜任特定职业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 并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的用人及人力资本价值积累的需求,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这是职业教育价值的内涵所在。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则可能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认识误区和负面影响, 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职业教育价值的缺失。这种认识误区和价值缺失主要表现在:

第一, 就业导向强调了职业教育社会价值中的经济价值, 从而导致个体价值中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的缺失。就业导向的基本逻辑是: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 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 因而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这一逻辑的基本前提是只是从经济的视角来理解职业教育的功能。职业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 但其核心功能是育人。从经济的视角来强调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是无可厚非的, 但必须警惕一个倾向, 即在这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指导下,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在教育的视野中。过度关注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忽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使得以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性教育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 职业教育的逐利性、机械性和效用性, 使得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不可避免地把属于人的精神和意义层面的缄默存在排斥在教育之外。也就是说, 如果职业教育抽掉了职业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变成一种“职业培训”, 这就扭曲了职业教育的真义。职业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而且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因此, 职业教育不能把就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 就业导向注重了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价值的缺失。我们不否认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中心、以胜任就业岗位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是,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职业岗位的所需能力、知识、态度要求作为构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依据, 并把职业能力看成静态的, 将“技能”的获得等值于获得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岗位需要什么, 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 教师就教什么内容;岗位不需要的, 教师就不教, 学生就不学;甚至在就业导向的要求下, 少数职业院校片面强调上岗能力, 以达到所谓的与企业的“零距离”目标, 职业教育也就容易被矮化为一般的就业培训。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的美国也出现过, 杜威批评说这是“工艺教育”, 它使学校忽略学生系统地学习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职业。针对现行职业教育的这一弊病, 杜威以葛雷学校为例指出:“在学生离开学校以前, 他都有机会学习较多种类职业中的任何一种职业的专门过程。……使得他从事的无论什么工作都真正成为一门职业, 一门终身的职业, 而不仅仅是一种只是为了工资才去做的日常工作。”殊不知, 这种狭隘的能力观, 已经制约了教育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绝不是授人一技之长、谋一工作岗位的功利性教育, 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

第三, 就业导向关注了既定的职业岗位及其人才需求, 从而导致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这一基础价值的缺失。在就业导向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许多职业院校明确提出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专业, 有的院校甚至明确提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种提法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很合理, 但仔细研究却发现, 这是违背教育规律, 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一方面, 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信号只是一种外在表现, 而且是瞬息万变的, 今年需要的人才, 明年就可能已经饱和, 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周期的。从培养人才质量的角度看, 也需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 否则专业建设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如果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设置专业, 职业教育只能永远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 永远跟着劳动力市场走, 始终处于应付状态。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才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 产业结构的布局决定着专业设置的科类结构, 而技术结构的构成决定着专业设置的层次结构。因此, 仅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来调整专业是不科学的, 必须对引起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保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也有违学生的生存发展权利。因为这种职业教育是以现在的工业为标准的, 它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职业教育, 使学生屈服于现今经济制度的要求和标准。然而, 随着社会职业不断变化, 会使得受到狭义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训练好了, 但他们掌握的技能却早已不适用了, 并且很难实现职业间的转换。这也许正是少数高职院校就业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难言之隐。

弥补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价值缺失的路径思考

职业教育价值外延主要表现在本体性内在价值和工具性外在价值。职业教育本体性内在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个体的价值, 从职业教育产生之日起, 就存在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谋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可以清楚地发现, 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择业、学业、精业、转业、创业等需求, 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贯穿职业教育始终, 是职业教育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价值所在。当前, 职业教育的本体性内在价值, 集中表现在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的价值上。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外在价值是价值主体对社会的价值, 表现为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总是呈现为出于技术目的、振兴工商业目的和强国战略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人才的需要。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工具性外在的价值主要在于满足人力资本的投向分流、生成、调解、储存和提升等需求。

为此, 要弥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价值缺失, 其逻辑思路可以是完善职业教育价值外延的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力发展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就业、再就业和创业成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点。坚持以就业为价值基础, 以创业为价值超越, 关注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民愿望的应然价值选择, 也是职业教育本体性内在价值之所在。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运用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分流、生成、调解、储存、提升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不但可以使我国从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同时, 职业教育还会对解决人口负担、社会安定、政治稳定有着不可估量和替代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本体性内在价值和工具性外在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 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在追求社会价值实现的同时, 必须要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业教育是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价值超越

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一种进行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 是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 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广义的创业教育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 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理解和倡导的创业教育, 首先, 是一种教育理念, 即对创业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其次, 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 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教育, 培育具有开拓个性的人才。人类职业教育实践的历史进程表明, 职业教育从只强调“就业教育”扩展到关注“创业教育”的转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历程”, 也是对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价值缺失的一种补偿和超越。诠释这个“历程”和“超越”, 就是对职业教育活动中确立创业教育导向“何以需要”和“有何价值”的追问。

众所周知,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 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提高人的主体性,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人通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必经阶段。基于此, 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都重要。”因此, 培养、发展教育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所以, 旨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具有创造力的职业人才的创业教育, 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终极目的的必然要求。

诠释创业教育的价值, 它不但是对“就业教育”价值的一种辩证性超越, 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市场经济所催生的, 促使人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一种内在要求。第一, 从个体价值来说, 一方面, 创业教育有利于引领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创业教育的实施, 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 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也是人生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认识到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另一方面, 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 必须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使学生能够积累创业知识和经历创业体验, 而且能教会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商业意识、产业意识和个人内在需要,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第二, 从社会价值来说, 创业是繁荣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大学生是创业的原始力量, 他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通过创业教育, 催生更多的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 以创业来扩大就业, 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第三, 就职业教育本身来说, 创业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 促使职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自立自强品质的养成和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它也可以促使职业教育本身沿着“依托产业办学、校企合作育人”的方向, 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和仿真或全真的实训基地, 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既是一种生存教育, 也是一种发展教育;既是一种创新教育, 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其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的功能和意义都契合了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 是对以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价值缺失的补偿和超越。

参考文献

[1]徐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J].教育与职业, 2006, (5) .

[2]刘夏亮.7:14的尴尬——职业院校学生成才还需要什么[J].成才与就业, 2007, (4) .

[3] (美)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27-245.

[4]明立军, 等.职业教育价值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1) .

价值缺失 篇5

一、 基础教育改革:公正价值的优先性

基础教育承担培养国民基本素养、提高整个国民基本素质的任务,起着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个人而言,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基础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公共性本质。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所有人享有受教育权利,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尽力提供适合个人禀赋的教育,它关涉社会公正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公正价值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价值选择,教育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应依赖于改革公正价值的实现。

第一,就个人价值而言,基础教育是为人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它决定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而在决定个人今后的生存状态方面,如所处的社会阶层、所享有的个人发展机会、参与社会事物的权利和能力、收入与财富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开始就失去教育权利或者不能享受其应该获得的教育机会的人,很容易被推向社会的边缘。而被推向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容易被剥夺,也无法获得应该得到的教育机会,陷入到一个可怕的教育与贫穷的循环当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始终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这是为了保证那些最有需要的人(因为他们的处境最为不利)能够从这些认识世界的工具中受益。” [3]基础教育改革关系到每个儿童生命的成长,关系到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基础教育改革的公正性保证了所有儿童无论其身份、地位或其他社会条件的差别都获得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受教育权成为现代社会基本人权之一,教育成为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个人价值的最伟大工具。

第二,就社会价值而言,基础教育相比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国家投入回报率是最高的,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价值。首先,关注弱势、推进教育公平是缩小地区、阶层发展差距的根本途径。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先天底子薄的国家,让广大人民接受平等、公正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为他们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其次,教育通过其筛选功能保持社会阶层的流动,教育的公正、公平保证了阶层流动的合理性。任何社会都是存在差异的,在一个公正的自由环境里,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阶层才有可能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避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利于建立一个和平共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社会。再次,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国在新世纪确定教育制度和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追求公平、效益、质量的全球性基础教育重建运动中,教育公正成为主导价值和首选价值。美国在世纪之初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勾画出新世纪美国教育改革蓝图,重申了美国公立学校应不分地区,不论家庭背景、没有肤色之别地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格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英国建立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区”,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和土族地区,通过政策倾斜和特殊扶持,使这些地区儿童和其他地区儿童一样,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不遗余力推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策略,保证即使最贫困或偏远地区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些改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保障所有人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尤其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正和教育平等成为各国努力追求的理想态势和发展方向,公正价值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和优先价值。

二、 基础教育改革中公正价值的缺失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经费不足问题、农村辍学问题、均衡发展问题、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代课教师问题等等。造成以上不公正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当前人们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观点,上述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我们认为,用资源不足解释上述状况是没有理由的,公正问题关涉资源的分配问题,与资源总量大小无直接关系。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公正价值的忽视,政府责任不到位,把经济价值、效率价值、功利价值等放在首要位置,甚至牺牲公正价值。同时,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博弈,社会和教育腐败也是加剧教育不公问题的重要因素。

1.政府责任缺位、错位、越位。首先是缺位,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承担起责任,也就是政府为老百姓教育买单。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未到达这一标准。高速的经济增长与低位徘徊的教育投入构成强烈的反差。而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地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别,加剧了教育不公。其次是错位,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引入市场竞争,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扩大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推行教育消费和教育服务理念,也就是受教育者自己花钱买教育,因此义务教育收费一直当作合理行为而存在。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借学校乱收费,学校成为政府的钱袋子。最后是越位,管了教育不该管的。有些政府把学校当作“政绩工程”来抓,对少数学校过度投资,锦上添花,而非重点学校景况却是雪上加霜。

2.利益主体的多元博弈。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一个利益的驱动,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利益的调整。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有时候利益一致,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教育改革的背后存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强势集团往往成为改革主体,在改革为自己取得一定利益后,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又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当前的重点校、重点班名亡实存,择校问题愈演愈烈,一方面存在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供给者,另一方面存在具有一定社会优势的需求者。强势集团凭借一定的物质资源或社会资源占据丰富的教育资源。

3.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受到社会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我国教育改革一直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在人才培养上是精英主义教育模式,层层选拔,级级筛选。资源投入上向城市倾斜,向城市重点中学倾斜,而本来资源匮乏的农村分配到的资源更少,加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负担,加剧了城乡差距。发展模式上,盲目追求效率和速度,忽视公平,结果一定程度上带来资源的扩张,也导致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尤其是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受到损害。引入市场化改革,缓解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但是扩大了我国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强化,现实地将那些因社会地位、地理环境等原因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排除在新的市场机制之外。最后是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政府好大喜功,追求政绩工程,热衷打造重点学校,加大校际之间发展的差距。学校则急功近利,追求近期利益,片面追求升学率,编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人为制造教育内部的不平等。

4.社会腐败与教育腐败。教育处于社会大环境下,而不是在真空里。教育不公正往往是社会不公正的体现。社会腐败就是破坏教育公正的一把利刃。权力和金钱以资本形式进入教育市场,成为谋取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工具。教育腐败成为当前社会腐败的一个主要表现。我国学者杨东平曾在媒体指出,北京成为全国择校的重灾区,“条子生”、“票子生”泛滥,金钱和权力肆意践踏教育公平教育公正的理性。北京仅仅是全国择校问题的一个缩影。教育内部腐败也在侵袭教育公正,例如学校课外补习班泛滥,学生花钱买座位,“因材施教”演变为“因钱施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由于个人私利驱动,失去一个教育者应有的道德和良知。

三、 基础教育改革公正价值的重建

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国家行为。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要求,作为人的重要基本权受教育权利的保护是国家和政府不可以推卸的责任。在教育公共性面临市场经济挑战现实背景下,坚守公正价值优先性的取向,是国家和政府的必要选择。“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必须追求教育正义,……教育正义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行动的底线伦理,国家、政府和教育本身的教育行动必须首先追求教育正义,必须实现和保证教育制度的正义性。”[4]

1.重建政府责任,确保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确保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责任首先在政府。最新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基础教育改革走向公平正义的一项重大法制举措。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较充分地体现了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指出政府义务教育责任的核心是其投入责任,强调了政府的义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责任。具体规定了政府的违法责任,并试图建立问责制度。但是如何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是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学校和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是:一要完善素质教育质量检测标准体系。义务教育应该有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检测标准。二要细化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的责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和投入比例,保证新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有效运行。三要落实义务教育问责制,建议把义务教育责任的规定落实到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当中,督促各级政府重视落实,对无法落实责任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理。

2.建立公正的教育决策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一是建立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参与决策的机制。教育改革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利益上冲突是必然的。有必要建立有益于不同利益群体合理表达的平台,尤其是让社会弱势群体能自由表达自身需要和利益要求的渠道,这是保证政策合理公平的坚实基础。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重大教育决策,可以实施决策听证制,保障公众获得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决策代价的权利。二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的配套政策。主要措施是加大中央和省对西部地区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消除城市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政策,使公立学校成为接纳民工子弟入学的主渠道;规范和建设好农民工子弟学校,改善城市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更为广泛地动员社会救助等。

3.规范学校市场行为,建立有效的教育腐败预防和惩治机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自身尚未发育成熟,教育市场还存在许多法律和国家管理未及的灰色地带,市场机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恰当引入,必然加大教育腐败的风险。“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防范改革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这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5]因此需要加快教育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市场行为,建立一套防治教育腐败预防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教育公正的实现。

4.树立全面人才观,坚定不移动地推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指的就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也是提高国民基础素质的公共性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有内涵,公正价值取向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不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学生基础上去成就另一部分学生的片面升学教育。公正的教育不能通过剥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去增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保障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人的应试能力而去牺牲其他能力的教育。公正的教育不能为了近期功利目标,割裂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而是尊重人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丰富性,为人的未来发展负责。

从国家到各级政府和学校,再到社会具体的个人,都承担着教育公正价值重建的责任。只有把公正价值看作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教育只有朝着公平方向发展的时候,才会缩小阶层差异,促进社会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其“社会公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2.

[3] 金生鈜.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5(20):3.

[4] 劳凯声.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

论民族认同价值观的现状与缺失 篇6

第一, 当代青年学生民族认同较高。青年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社会教育的影响, 都民族特征和身份都能够准确辨别, 对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基本掌握, 对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积极认可的态度, 并使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习惯当中。首先在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方面, 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中国特有文化以及中国古典文化都比较了解, 对本民族的道德规范都表示认同和接受, 并积极实践。经调查显示, 绝大数青年学生认为中华民族相比国外各民族更具有特点, 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中华民族特色在当代社会仍然是很重要的。其次在实践参与方面, 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在世界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怀有激动、自豪心理, 而对国际上发生的有损于中华民族利益事件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 而且在国家地区人民遭遇灾难的时候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由以上问题可以表明, 青年学生有较全面、客观的传统认知和民族文化, 基本上都能够以成熟的心态和理性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具有较高的民族认同和强烈的民族荣誉感。

第二, 青年学生民族观念存在弱化倾向。如今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方面因素影响, 青年学生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的很明显特点, 就是民族文化认同程度较高, 政治经济方面较低, 民族特征认同程度较高, 而对当代民族认同价值观较低。这就表明青年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很强的自豪感, 但在民族意识上并不成熟, 对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表示很难接受, 渴望改变, 对祖国强大的愿望强烈, 这样就容易出现意识反差, 再加上对西方国家价值观与文化思想的影响, 更促使了青年学生偏激的思维方式, 导致青年学生对民族认同逐渐弱化。

第三, 青年学生存在有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念。当民族观念融入另一种新的民族观念的时候总要面临激烈的民族摩擦和文化冲击, 进而给社会造成很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 几乎所以人对外国拍卖中国文物事件表示反对, 一半以上认为抵制对中国有过不当行为的法日属于狭隘民族主义。青年学生的抵制想法表明其自身存在着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念, 没有形成真正的开发融合民族认同观念。调查中发现, 有些宗教氛围浓厚地区学生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存在民族偏见, 强烈反对其他民族文化, 或者对民族融合问题持有悲观、消极态度, 逃避现实, 这样不但会削弱本民族认同, 同时也会表现出自卑情绪。他们因自尊的需要, 为了维护本民族观念会对主流文化民族有偏见。

第四, 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年学生民族认同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它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想的成熟而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的民族认同价值观是存在差异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讲, 学生的民族认同呈上升趋势, 高年级学生的民族认同普遍高于低年级学生,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更多的民族信息和更多的交流机会, 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并逐渐开始探索民族认同。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对民族认同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全面、更广泛, 从表面逐渐深入到本质。由此可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认同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二、青年学生民族认同存在的问题

从普遍情况来看, 当代的青年学生都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通常对自我比较关注, 对国家民族方面问题的谈论较少, 但在国家民族利益受损的情况下, 对维护民族文化以及国家领土完整方面都有比较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所以在当前社会和平发展的环境下, 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价值观体现出行为选择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富有公平正义感、理性代替极端等等特点。然而受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 青年学生民族认价值观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 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或许是因为对和平、稳定的刻意强调, 导致很多人没有忧患意识、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 缺失信仰等等不良情况。很多青年学生喜欢标新立异, 行为乖张, 追求自由和个性化行为, 凡是以自我为中心, 忽略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部分学生集体荣誉感低下, 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方面表现出消极态度。虽然会即兴评论国家、民族事件, 但不会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 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由于受愤青族以及网络因素影响, 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例如2003年的西北大学事件以及2010年的69圣战事件, 学生表现出来的极端爱国行为虽然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但整个事件也严重影响到国内民众。极端民族主义在青年学生当中的影响是很大的, 其号召力巨大, 危害巨大。极端民族主义行为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和政治发展, 同时也破坏力社会的核心稳定, 而且盲目的抵制、排外还可能会导致国家再次步入封闭, 所以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制止极端民族主义在青年学生当中的蔓延。

第三, 青年学生民族认同感缺失。当代很多青年学生很少甚至根本不关注国家民族事件, 只是整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例如学校的新闻频道关注率很低, 更多学生沉迷于娱乐频道, 整日都是上网、追星之势, 对国家民族事件缺失表现的漠不关心。青年学生民族认同感缺失相比极端民族主义以及民族认同感低下危害更大, 严重可导致民族精神逐渐削弱甚至民族的分裂解体。所以青年学生民族认同感缺失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

三、增强青年学生民族认同价值观的对策

1. 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青年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思想, 让青年学生体会到中国56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是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另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增强青年学生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

2. 通过传统节日以及重大社会事件开展民族教育实践

就实际情况来看, 青年学生对国家性以及民族性事件都比较关注, 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另外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认可和支持态度。要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不仅要鼓励学生参加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还要利用社会重大事件给予正面教育和引导, 这样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同时也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民族观, 免受极端主义的影响。

3. 强化全球化素质教育, 促进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全球化形势下必然引发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 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挑战, 也是机遇。当人们的外部生活逐渐一致化的同时,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宗教、文学等内部传统就会更加珍惜。民族文化在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后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方向。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才能对民族文化产生紧迫感和使命感。所以在全球化的环境下, 民族认同感需要和全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 强化全球化素质, 提高全球意识, 促进形成开发融合认同观。

结语

多元化文化环境下的文化互动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极有可能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对一个民族来讲, 失去了民族认同就意味着可能失去民族之根。所以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要不断加强民族认同意识, 克服一切影响青年学生民族认同价值观的负面因素, 探求实现民族认同的方法、途径, 让当代中国青年有一个正确、成熟的民族认同价值观, 以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摘要:民族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 是一种民族认同意识, 属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民族认同结构胶复杂, 相关定义有很多种,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民族认同属于民族意识, 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认同的成分主要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民族卷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民族认同就是人们对本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我国有56个民族, 各个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舞台上各显神通,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从狭义层面上来讲, 民族认同是对本民族的认同;从广义层面来讲, 民族认同是指中华民族统一整体。本文就从广义层面来分析探讨青年学生民族认同价值观的现状与缺失。

关键词:青年学生,生民族认同价值观,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小芳, 林红华, 邓涛.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认同价值观教育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11) :31-32.

[2]陈茂荣.“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 123 (4) :38-48.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缺失与建构 篇7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成为他们政治观的理性选择,高效、公正、互利成为他们追求利益的基本价值原则,敏锐、乐观、理智把握成才与择业机会成为他们主要的价值追求,求新、求变、求质成为他们在消费领域价值目标的具体展示。当代大学生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来自多方家长的宠爱、精神教养方式的错位和学校以分数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使一些学生缺少参与真实生活的机会,导致价值观的缺失。少数大学生在学习、社交、择业、婚恋、消费等方面所造成的抑郁、偏执、孤独、敏感心理症状将继续增多,见利忘义、公德虚无、轻生自杀、吸食毒品等现象则可能成为社会负潮流中不可忽视的支流。

1. 理想、信念观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少数大学生具有逆反心理,对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产生怀疑。

2. 学习、职业观的缺失。

近几年就业压力极大,大学生在择业时所体现的区域性、盲目性、滞后性等诸多问题也逐年凸显。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甚至自己未来想选择的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只能通过父母去完成,极易造成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的错位。如果专业思想不巩固,努力就失去了方向,作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心理、知识和能力积累和定型的大学时光,很快就在内心的迷茫和消磨中悄悄流逝。在职业选择上,一方面重视所选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择业面又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择业者选择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企业。

3. 恋爱、消费观的缺失。

大学生随着性生理、心理发育,寻找知音的共鸣日益迫切,大学是一个恋爱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在恋爱期间学业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关心,使恋爱成为学业追求的动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和“游戏化”味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观。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吃得高档、穿戴时髦、玩得够派、抽烟名牌之辈。在一些大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档消费甚至浪费消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4. 人格、生命观的缺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大学生人格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失落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退化、裂变事件,已向社会提出了警示。例如大学生“伤熊事件”、大学生“火烧自家房屋事件”、大学生行凶杀人事件、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由于国外暴力、色情文化的大量渗入,由于国内学校、社会对学生分数的独尊和对文凭、金钱的崇拜,游戏人生电影中江湖砍杀镜头的灌输、情感电影中殉情者的执迷,使许多青少年从小就向往草莽英雄、少男钟情,少女怀春,自杀逃避,成为时尚。进入大学后,一旦生活不以其意志为转移,他们就会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命,也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5. 幸福、自由观的缺失。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无善恶,全在后天耳濡目染。有些大学生在消极价值观的影响下,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人生的价值在于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力”,“为赚钱可以不择手段”,“遇到危险情景,不必多管闲事”。也有的学生依然留念过去那种“轻松、悠闲”的缺乏竞争的环境,把与世无争、难得糊涂、活得潇洒看做是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他们并不执著为什么活着,而在乎怎样活着。

6. 公德、集体观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在道德价值观上,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并崇尚自强进取、勤奋敬业、质朴俭约、诚信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行为规范缺乏深刻的认识,有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倾向。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他们一方面觉得集体主义应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原则,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接受个人主义,排斥集体主义,在究竟应该以个人优先还是集体优先方面,理论上不是很清楚,观念上不是很坚定;有时候强调个人主义,有的时候强调集体主义,动摇不定;在观念上承认集体主义,在实际行动和现实选择中,时常以个人利益为标准,知与行不一致。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什么选择和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得到承认和肯定,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已经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价值观为特征,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建构。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见,科学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能否掌握这些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和理论武器,来建构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体系。传统价值中的倡仁义、扬人道、讲诚信、尚礼仪、重奉献的价值取向,“慎独”、“自省”、“感悟”、“体道”的自我约束和修炼方法,今天仍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西方价值观中的主体精神、效率观念、平等思想、竞争意识、利润动机这些价值转型的产物,昭示着现代价值的走向。应合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资源和借鉴西方价值观的合理成分,使大学生逐步确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主导价值观。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体系建构。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体系建构的目标是理想、信仰、信念体系。价值观是从大量价值观念和价值知识中概括出来的根本观点,即价值观指导着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理想、信仰、信念是核心的、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所以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体系的建构,应当从理想、信仰、信念的建构入手。首先,以对真理坚信、对价值认同这两个因素为基础,形成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坚信未来美好结果的稳定的自我意识———信念;其次,在信念形成的基础上,融入主体对最高价值对象的崇拜情感,构成自我意识中对最高价值的终极追求———信仰;最后,在信仰构成的基础上,将最高价值终极追求目标化,组成价值观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理想。

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支撑体系建构。

建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必须有强大的社会支撑体系。

一是共识支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和发挥作用以社会主体的认同为基础,这个社会主体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群体。要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如建设各种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馆,使大学生有接收传统和正确价值观的校外场所。学校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要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子女的成长,多与子女交流和讨论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和睦关系。社会、学校、家庭协调一致,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共同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代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是经济基础支撑。马克思主义意识与存在的同一性告诉我们,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某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归根到底要靠它反映的社会存在来支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是公民认同,而公民认同的关键又是经济的发展,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国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学校。

三是理论支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学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是前提。首先,要进一步挖掘、整理、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其次,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发展这些理论,并用发展了的价值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再次,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的价值观,精心加以培育,使之成为新价值观的生长点。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一往无前、淡漠名利、无私奉献等就是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价值观的宏观概括。

四是政策支撑。政策是建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因素,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政策本身能起到价值导向作用,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如招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竞争意识。特别要注意发挥和运用好政策在价值观念建构中的特殊功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

五是环境支撑。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环境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自己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必须净化社会环境,制止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纯洁大众传媒;同时要大力宣传各种先进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楷模,使大学生在组织的怀抱中、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在身体力行中升华价值观。校园环境也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来实现课堂以外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团、宿舍、班集体、第二课堂、各种讲座、社会实践活动、校刊校报等方式,依靠不知不觉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特有的贴近感、认同感,起到凝聚大学生实现共同价值目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婵江.提高西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效果问题探究

[2].宋天和, 莫韦.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与模式

[3].何独明, 滕发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及科学价值观的建构

[4].江传月.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及教育对策

[5].孙浩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危害

价值缺失 篇8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性一直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并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关于人性的解析有着许多名句。《孟子·公孙丑》有言:“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丑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人, 仁也;丑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转型步法的不断加快, 我国的传统礼仪习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的传统人性价值正面临着极大的改变, 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 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缺乏明确的道德规范与约束, 呈现出紊乱与无序的现象, 并且人们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在被人们所怀疑。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从其孕育到形成在到其发展, 都深受社会风气习俗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中, 习武者的人性价值受到社会的影响, 并发生改变是必然的。

2、人性的基本含义

人性, 是人的本质特性。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良知。人性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共同约束出来的人的品性, 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性格、道德等方面。在人的自然本性方面, 人从一出生就会带有自然的本性, 在这一方面, 人人都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后天人的感知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的不同, 人的本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但是本性往什么方向发展却不是肯定的。但是人性始终是人的自然本性与以自然本性为基础的社会属性的统一。

3、社会转型期中习武之人人性价值缺乏的表现

近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 习武之人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日益增多, 习武之人的道德失范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习武之人人性道德失范, 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3.1、习武之人道德信仰缺失

社会转型期是指“传统”体制与“现代”体制交错在一起, 进而形成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呈现出“新旧道德规范并存”的道德体系, 传统体制下的道德规范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在无形中受到人们的质疑, 并逐渐失去了信服力, 而由于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尚没有形成, 因此, 在这个时期, 人们面临着道德规范选择的两难, 并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在传统体质下, 习武之人往往是正义的化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传统的“义”在于“大义凌然”在于“大爱”, 在古代多少习武之人表现出不惧生死捍卫国威的大义, 如戚继光所表现出的“封侯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的大义。传统的“义”在生命价值与道义之间, 更加重视后者, 在无数武林仁人志士身上, 那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气概, 那种以兴邦安国, 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那种“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情, 那种“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胸怀, 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 无不闪烁着“义”的光芒。然而当今社会习武之人道德信仰缺失, 人情冷淡, 对于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缺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 习武之人也不再是正义的化身。

3.2、习武之人将武术过于商业化, 利益心太重

商业化是指以某种产品为手段,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武术商业化是指借助武术这种形式, 来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近些年来, 武术的不断商业化, 尽管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与技术保障, 对中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然而商业化的开始也必然昭示着道德风险的发生。武术的过于商业化必然会诱发武术运动产生“重物轻人”、“重财轻义”的武术思想, 各种武术异化现象也会随之发生。如部分习武之人将武术作为一种盈利手段, 通过收取贿赂帮助高考学生获得一定的运动员等级, 进而获得高考加分;有的武术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校声誉, 在武术比赛中贿赂比赛执法者, 暗箱操作, 进而获得优异的成绩等。这些一系列的武术异化现象, 导致各种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发生。

4、结论

面对社会变革不断加快的今天, 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与价值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习武之人必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端正自我,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净化心灵, 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作为自省的镜子, 并正确认识人性, 并做到尊重人性、提升人性。同时, 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不能丧失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和人格, 人性的泯灭, 毁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

摘要:人性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主要在于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了广泛的约束, 进而使社会能够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良好的运转。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中, 习武者的人性价值受到社会的影响是必然的。本文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角度, 对现代社会习武之人的人性价值缺失做一思考。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转型,人性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培.浅谈当代社会中的人性缺失[J].商品与质量, 2012, (4) .

[2]沐莉敏.现代法制中的人性构建[J].时代金融, 2012, (1) .

[3]燕莉莉.浅析社会学示范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 (1) .

价值缺失 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缺失,策略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缺失的原因

一般而言, 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的评价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考察和调查读者们对公共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信息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效果;2.考察和评价公共图书馆的内部运作效率, 进一步了解内部运作的方式对公共图书馆实现发展目标是否有利;3.估算对公共图书馆人力、物力等一些的投入是否能够得到预期的服务效果, 以了解图书馆的运作效益是否平衡。下面我们主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 从社会发展大环境来看

1.由于现代因特网和电子出版物的普及和使用, 为人们提供了更快捷方便获得知识的方法, 所以人们就不会舍近求远到图书馆去看书, 随时随地上网就能浏览到自己想看的文献资料。

2.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提高, 很多人都能买得起书并建设家庭藏书, 特别是现代新型图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3.人们业余文化越来越丰富多样, 公众文化都追求个性化和假日观光旅游等, 这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 从图书馆内部环境来看

1.公共图书馆内部文献资料陈旧, 更新的速度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 藏书的结构上设计业不合理。服务内容和方法单一, 服务能力与服务层次和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不相适应。

2.公共图书馆服务手段相对比较落后, 设施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导致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服务程度较低。

3.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态度消极。这些都是造成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提升的途径

(一) 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 满足公众文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 各个地区对公共图书馆在资金投入上也是大不相同的。目前各地区财政对公共图书馆拨款上随意性较大, 资金投入缺乏法律上的保护。所以为了缓解公共图书馆经费紧张的问题, 要积极引导社会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才能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经费, 也才能提升其社会公益性服务价值。

(二)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传播文化

为了将广大群众和知识信息更好的联系起来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公共图书馆也要将现代创新技术引入到图书馆服务中去。可以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服务上,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 加快图书馆内的馆藏和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和电子化的转变进程, 使得文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方便广大群众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 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 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比如, 在公共图书馆内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对基层加强建设, 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将大量的科技知识、文艺表演、地域风俗文化等人们感兴趣的文化信息, 整合在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上, 让更多的人方便查看, 达到资源共享, 这也使图书馆的服务价值的到了巨大提升。

(三) 拓展服务领域成就多元化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升, 要推动图书馆成为当地的区域文化和人们所需的休闲空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能再提留在传统的思想方法上, 要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开拓新的领域。在加强图书借阅和文化咨询等传统的服务基础上还要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和文化平台, 将被动服务方式转化为主动服务, 利用公益性的讲座、论坛等形式, 让广大群众感受的文化生活的魅力。比如, 在图书馆内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进行地域知识讲座, 就现代最热点的话题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并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 让读者积极参与的读书文化活动

公共图书馆面对的人群来自各行各业, 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化需求, 公共图书馆并不是独立的,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订书, 去服务, 要充分的结合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 使得公共图书馆更贴近群众。多和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能对馆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良好的激励。比如, 当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内的到运用的时候, 可以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参观, 引导群众去体验和学会使用这些科学技术, 让群众体会到自己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图书馆的服务, 体现先进科学技术给文化生活带来快捷的同时有效的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

(五) 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才

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实现和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有很大的关系。一位高素质的图书馆员不仅具有对信息的收集能力、相关专业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 还要有自己的文化积累。人的能力和素质都是需要长时间在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的进行专业的培训, 加强馆员职业道德教育, 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白的自己义务和责任, 多鼓励馆员自学成才, 让馆员在业内对进行交流学习, 培养出具有超前管理能力和深厚文化知识底蕴的馆员, 公共图书馆只有拥有丰富学识和良好职业道德工作人员,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也才能让图书馆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尊重。

结束语

总之,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的发挥其公益性服务职能, 举办各种人们感兴趣的文化专题讲座和展览, 开展各种主题的文献服务, 深入到社区、企业、乡村做好延伸服务。提供快捷方便的数字资源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笑品.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的缺失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14, 05:224-225.

[2]马丽.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研究[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 01:8-9.

价值缺失 篇10

政策研究的政治根源

从智库问题开始讨论,必然先要考察这一舶来品的制度基础和美国经验。实际上,智库作为一种政策研究的组织方式,正是在美国特殊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安排中生长出来的,并且抓住了二战前后对新型研究的需求、60年代社会政策扩张和70年代保守主义重新兴起等政治机会,得以成为美国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而从比较的视野来看,智库既不是公共政策研究场域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也并不必然要采用美国的组织方式,且本身的历史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长。智库没有发挥核心作用,或无法恰逢其时地供给政策知识,并不代表政策研究体系总体的失败。而政策研究的效能如何,最终还要取决于研究制度与权力结构的相契,以及是否有足够多的机会窗口(windows of opportunity)和进入点(access point)。

先以美国为例。智库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发明。概而言之,智库的诞生首先得益于美国独特的政治权力结构。美国民众天然就对“国家”这一权力中心不甚信任,而早熟的民主制更是造就了所谓的“党派分赃制度”,使得美国很晚才形成职业官僚体系,且专业化程度和法国、日本等国家不能相提并论,因而常有“弱国家”一说。至今,美国的联邦层面还有很多非职业官僚,特别是总统的班底。因此,国家内部的研究力量是不足的。在政党层面,由于党内初选制度的存在造成候选人中心制,以及本身组织的相对松散,民主党和共和党也无法建立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这些特征使得独立于国家和政党之外的政策研究组织——即智库——有了很大的生长空间。

此外,由于权力制衡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安排,美国的立法过程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体都要来的冗长复杂。一个草案要最终变成法案,必须先提交两院分别审议、修改和投票,还要相互审阅,进行漫长的政治协商和妥协。60年代之后,立法环节不减反增,比如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就是新设机构之一。这一复杂冗长、权力高度分散制衡的立法过程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后果,即造成了多个“进入点”(access point)和“否决点”(veto point)。这给社会团体和社会运动、工会组织、各类游说公司,特别是智库提供了相当的政治空间。包括智库在内的各类组织完全可以依靠相对较少的预算和政治资源作为“杠杆”,通过一两个节点或少数几个政治精英来进入政策过程或阻碍特定法案。这和法国、日本和中国等政策制定过程相对比较封闭、政策理念主要在政治精英网络内部形成和流通的局面相当不同。

最后,由于美国从19世纪末谢尔曼法案开始实施反垄断政策,企业之间的政治协商和集体行动本来就比欧洲要少的多。例如在德国这样的法团主义国家,特定行业都有统一的行业协会(peak association)来代表其政治经济利益,在各类政策委员会中也有集中的代表。而美国的企业从来没有统一的声音,而是各自独立从事游说活动。这也促使各类企业转而支持各类智库来推动和宣传他们自己的政策主张,而不是通过行业协会来进行政策研究或游说。

相比之下,大多数成熟政治体的权力结构、立法程序与政治协商的方式与美国不尽相同,毋宁说,美国国家容易被社会力量渗透的局面,也许是一个特例。像法国和日本这样官僚系统制度化程度高和政治精英网络相对封闭的国家,智库起的作用其实并不大,研究质量和政治影响也很难一概而论。由于历史上官僚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官僚系统内部承担了大量的政策研究工作,很少会像美国那样外包研究任务或依靠外脑。比如在日本,至少在90年代行政改革之前,官僚系统只招募精英大学的顶尖毕业生。且各部门都有研究调查的传统,定期要业务学习或去国外培训,尤以通产省等核心经济部门为盛。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开始进入高速期,背后并不是依靠智库和强大的外部专家,而是官僚本身的研究力量。当时,经济官僚甚至创建了一个新学派,即所谓的“官厅经济学”。而同时期日本的经济学界基本对政策没有影响,研究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此外在德国,政党专属的研究机构是相当制度化的,政党为其提供资金,研究质量也很高,美国式独立智库发展的空间相对也小。当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也出现了智库建设的小热潮,但政治影响和运作模式与美国智库差异甚大。这一变化,显然也和美国政治影响的提升以及新自由主义范式的扩张有关。

这充分说明,政策研究的制度安排,包括研究力量是建构在政府内部还是外部,研究者具有怎样的训练和才具,提供怎样的研究和政策话语,很大程度是由政治过程本身决定的。抛开政治情境来看智库及其他研究机构的质量和政治影响,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这只是硬币的一面。从另一面来看,政策研究一旦相对制度化,其内部的病症、偏颇和怪象,亦会反过来型塑公共政策的理念和技术,最终影响现实利益的分配。再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智库在资金来源和研究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结构转型。由于私人资本的大规模介入和保守主义力量的支持,智库日益沦为资本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概念贩售和媒体文宣代替了实证研究,且从参与政策形成的前期研究转为后期的利益分配和国会辩论并协商的阶段。这些结构转型当然是美国政治变迁的镜像,但反过来又深刻影响了具体政策的范式和分配结果,与80年代后保守主义占据主导,社会政策全面衰落和贫富差距进一步彰显关系莫大。还有一个以色列的例子。在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的外交政策研究主要依靠阿拉伯裔的情报人员,对于实际政治中的关节和情况相对了解。但此后因强调国家建构和中东局势的改变,政府转而依靠大学内部从事“东方学”的智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特拉维夫大学的夏洛学院。东方学学者惯于从文本分析中揣测推究“真实”的动机,但对于现实政治并不了解。这一政策研究方式和技术的转变,使得以色列对于周边国家政治领袖的意图出现了不少误判,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中国当下的政策研究

由此来看,简单地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够独立客观,和政府靠的太近”,而中国的智库“面临知识短缺”,“没有建设性的研究产品”,只是一个表面的批评,莫能深原其本。和上述各国的例子相类,中国的政策研究也是深刻嵌入于权力结构与政治制度之中的,而智库只是其中一部分新兴的研究力量。郑永年的这种批评,既脱离了中国当下的政治情境,也没有抓住根本的问题。

首先,尽管有学者声称医疗、五年计划等政策领域实行了“共识性决策”,但概而言之,中国的政策过程还是相对封闭的,主要的决策权在政治精英和高级官僚手中,特别是议程设定的权力。公众舆论固然对政策影响巨大,有时甚至超过所谓的西方民主政体,但并没有系统化地表达多元社会利益的渠道。特别是资本的力量近年来日益高调,但企业家也没有制度化的管道来影响政策,很多时候还是通过官僚系统内部的代理人来介入政策过程,而行业协会的作用始终是管控大于代表。此外,这些掌握政策权力的党精英和官僚群体内部也是相对同质的。或明或暗的派系斗争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即国家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和军事权力始终是相对统一的,而经济权力始终处于以上权力的统摄之下。这种权力结构有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国家权力相对集中,与法国和日本类似,不像美国不同精英掌握不同的权力基础,且有相当一部分精英没有进入国家。因之,对于从事政策研究的专家来说,不管他们是代表广泛的社会利益还是特殊利益,能够影响政策的所谓“进入点”并不多,能够利用的权力缝隙和“机会之窗”也很少。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内部已具有功能完备、规模庞大的研究力量,虽然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在执政党的建制中,各级的政策研究室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机构虽然大部分的工作是整合既有材料和撰写报告,但也有相对独立的调查能力。此外,政党的培训机构——各级党校,也部分负有政策研究功能,特别是对于政策话语建构和意识形态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影响。在这之外,非制度化的各种政策领导小组也可以就特定政策议题抽调重组分散于党内和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力量,为政策设计服务。而在政府内部,技术官僚本身的职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也是相对较强的,也许并不输于日本60年代的情形。所以,和日本与法国类似,很多政策研究的功能是由中下级官僚本身来承担的。比如,发改委内部各主要计划部门的研究能力是相当了得的,技术官僚完全可以操作复杂的预测模型,对于信息的掌握和敏感程度也远在学院经济学家之上。在这之外,具体职能部门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基本都建立了自己专属的研究机构,比如财政部的财研所,卫生部下的卫生经济研究所(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等,虽然内部也有很多闲职。而在超部门的层面,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力量最近十年都以引进博士研究人员为主。

因此,中国当下政策研究的组织方式与美国智库大规模影响政策的模式本是截然不同的,与中国国家权力的组织方式和官僚体系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回顾来看,目前的政策研究体系是在朱镕基时期逐渐成形、胡温时期进一步巩固扩张而成。依照与国家权力场域的关系,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圈层,而每一圈层所拥有的信息与资源、政治上的影响度以及专家的性质都是不尽相同的。最核心的圈层大略是上述的党政直属研究机构,部门领导可以直接列席政策会议;第二圈层是各级社科院、党校等培训系统,一般有自己独立的内参系统;最外层的则是各地的精英大学,没有制度化的进言渠道。从目前来看,2014年底开始的智库建设运动对这一基本格局冲击不大。对于既有的政府内研究机构如国研中心等,还有社科院这样本来就承担智库功能的机构,重组研究力量的措施并不多,虽然财政投入的确增加了。变化最大的也许要数大学系统:80年代大学与政策领域的关系相对较远,90年代学术与政治进一步分开,直到最近十年,精英大学又重新进入了政治领域的外围。而智库建设的风潮无疑用财政投入为杠杆,持续改变了大学内容的机构设置、研究导向和人员配备。

以此观之,仅仅观察一些外围的智库和学者就判断中国当下政策知识短缺,确是有失偏颇的。要全面评估政策的研究能力,也许要把三个圈层的研究机构都纳入其中;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官僚系统本身的研究能力也不可低估。话虽如此,笔者也没有否认目前智库的理念贫乏,这本来就和中国政策场域进入点不多有关,也不会成为政策知识生产的主导形式。国家外部的专家缺乏制度性的代表,往往依靠和官僚以及党内精英的私人网络来进入政策场域,所发挥的影响也差异很大。此外,这一轮智库建设的主要目的也许有三个:第一是对中国相对过剩的政策研究力量进行重组,做大做强,但目前看来成效甚微;第二是羁縻和管控科研系统的人员,用财政投入来引导社科和其他领域研究,使之处于主流意识形态框架内,宛若“丸之走盘”;第三是通过智库来进一步论证和宣传既定的政策话语,起到文宣的效果,实现政府与社会的顺畅沟通。目前看来,后两个目的是部分达到了。因此,智库和专家们若是忙于阐释解读政策而不是创造政策知识,也是中国语境下智库的“题中之义”了。毕竟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专家,而智库在不同政治体系中的功能又不尽同。

如此说来,“知识短缺”并没有抓住中国政策研究体系的内在病症,而“缺乏独立性”也许是一个更有效的批评。窃以为,影响政策研究效率和效能的最主要问题可能恰是以下两点。首先,目前三个圈层的研究机构,包括官僚系统内部的研究力量,并没有统筹整合,很多时候不免低效率重复。一个“一带一路”的研究项目,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研究机构蜂拥而上,在研究侧重上鲜有合理分工,倒是常有过度的竞争。而法国等固然也主要依靠国家内部的研究力量或官办的智库,但分工明确,不同机构之间也少有竞争。此外,为了保持差序格局,不同圈层的研究机构能够得到的信息和政治资源也是极不平衡的。结果是,它们之间少有人员的沟通,分享关键信息和资源的契机也比较少。这些都影响了政策研究的统筹和效率。其次,即便有一个如此庞大的研究系统,大部分的政策还是缺乏公共讨论的。各级研究机构和各种性质的专家与官僚系统沟通的多,对社会大众代表的少。并且由于政治市场的封闭,少数专家可能会进入个别政治精英的恩庇网络,发挥较大影响,而不是平衡公开地提供政策知识。在这种格局下,公众参与的缺乏愈发成为弊病。这恰是由于,专家往往被专业所限,并之后将要详述的社会科学本身的病症,很多时候仅有“有限理性”,而缺乏全面考察政策问题的“情境理性”。只有通过不同专业背景和代表不同社会群体的专家之间的公开质辩,在公共平台而不是封闭政治网络内进行政策技术和价值的讨论,才能避免重大的决策失误或利益分配的明显不公。比如,此前艾滋病防治问题政府一度讳莫如深,相关决策部门通过自己的网络延请专家测算艾滋病可能的爆发率及对策。然而事实最终证明,专家的测算模型参数错误,某些医疗资源发生了错误配置。如果对此有相当的公共讨论,也能邀请不同立场和见解的专家质询各自的技术方案,与大众之间民主沟通,也许这样的决策失误就能大大减少,尽管公共政策讨论又会带来别的问题,如舆论的过度影响等等。

价值缺失的社会科学

中国当下政策研究这两大病症,一方面有其深刻的政治根源,所带来的各种决策失误和形式误判,并不是说搞几场智库运动就能圆满解决。实际上,现有的智库建设正是放大了原有病症的逻辑,其绩效如何,待观后效。另一方面,尽管政策研究与学院内部的社会科学研究之间并不是必然紧密联系的(正如技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且国别差异巨大,但在很多情况下,学院系统还是政策研究的母领域,可以为后者提供两种最重要的资源: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科学权威的来源。通过这两条渠道,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和理论范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政策研究,虽然也不乏日本这样的反例(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术与政策的分离)。与此同时,社会科学和学院系统的问题也会反映在政策研究的制度和效能中。

中国的情况在近三十年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学院内部基本是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导,与政策相关的学科门类也零落不全。政策研究基本依靠技术官僚,培训也主要通过政策实践和党内系统来完成。从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科学的理念和工具为改革政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政治话语,学院体系和政策领域之间的关系也一度开始变得紧密,人员交流日频。然而,90年代情势反复,学术领域发生“去政治化”的无声巨变,与政治场域再度分离。尽管如此,党和国家内部的技术官僚和研究力量还是依靠学院系统培训,他们的工具和理念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近更是被圈入政策研究体系的最外层。

90年代至今的中国社会科学,在技术和理论资源的积累上固然不如有百年传统的西方,至今也未跳离西方的主流范式,但也绝非“知识缺乏”。三十年来的西学东渐,再加上缓慢但持续的代际更替,使得目前的社科研究在技术层面和西方特别是美国学术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目前的问题,毋宁是价值的缺席,而非知识和技术的缺位。这首先和90年代学术与政治分离,“知识分子”蜕变为“学者”的趋势相关。在此之后,“事实”与“价值”的两分完成,学者普遍退出了政策领域,在公共空间的发言也缺乏对于公共价值和弱势社会群体的关照。这也是进入本世纪之后,各种没有专业背景但充满情怀的“公知”占领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公知”的上升,包括最近几年对她(他)们的嘲讽批判,恰说明了公众对于价值的需求和焦虑。但显然“公共知识分子”已成为一种功能,一种公共空间中的特殊角色,但学院知识分子本身已无力扮演。

此外,美国学术系统的基本组织逻辑和评价标准也日益被移植到中国。“实证主义”一直是美国学术界最显著的传统,但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意外加强,还是另有原因的。当时正值学生运动平息不久,新的一代学者要挑战老一代的权威,转而支持用更为“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最终导致了计算论文数量的方式胜出。无奈三十年以降,反而从注重实践的实证主义进一步演变为形式实证主义(表现为对统计方法的滥用),使得学术系统与公共空间几近分离,创造力减弱,并被过度竞争困扰。当中国学术界也日益采用实证主义逻辑和数量评价体系时,自然不可避免这些弊病,进一步把学者束缚在象牙塔内。

另外,社会科学内部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与国家通过科研经费的分配、学科目录的调整等方式加以调控的政策关系很大。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应用性、技术性强的学科,特别是管理学和经济学,投入和规模在最近十年远超基础学科。这本是一个全球性趋势,但是参看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规模就能发现,像政治学这样的学科地位低落绝对是一个中国现象。在美国,政治学研究是仅次于经济学的,投入也远大于持批判态度的社会学。二战之后,政治学的大发展,特别是民主研究和比较政治学两个领域,为美国霸权的全球扩张输送了独特的政治话语。很多理念都是学界的原创,而绝不是简单阐释政府的说辞。相比之下,中国的政治学投入远不如管理学和经济学,甚至不如社会学,因为社会学尚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仅有的政治学研究中,国家也倾向引导学者进入公共行政层面的课题。结果是,最近的一些重大的意识形态概念和政策话语,无不出自政党本身,鲜有来自学界的新鲜思想,特别是政治学。

概而言之,去政治的态度、实证主义与数量管理以及最能提供政治理念的基础学科之不兴,都导致了中国社会科学在价值层面的贫乏。这种贫乏,不免从母领域传递到政策研究领域。政策研究本身不仅仅限于工具和技术,也包括理念、范式和“说法”,而后者总是和一套价值联系在一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价值缺失】相关文章:

缺失一角04-27

信仰缺失04-28

微笑缺失05-19

缺失现状06-12

缺失06-26

媒体缺失07-03

缺失补偿07-10

缺失成因08-06

诚信缺失08-19

市场缺失08-19

上一篇:机械化高粱品种下一篇:电器触头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