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

2024-08-04

生态环境问题(精选十篇)

生态环境问题 篇1

1 对于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对于城市建设, 作为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 而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自然景观则是人们主观向往的物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与自然城市景观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同样两者之间也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在人们所生活的空间里其最主观的思想就是可以引导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也对所存在的环境条件给予一定的影响力。在城市建设中作为一个可连续发展的过程, 而在城市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中是两个可以相互影响的空间与时间的演变, 并且可以得到创造城市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各种要素。在城市建设环境的基础的本质就在于人们主观的思想对物质的显现。所以, 以合理科学正确的建设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本质在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统一的并不存在矛盾, 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2) 在城市建设的生态系统中它是属于经济、自然和与社会相复合的生态系统, 所包括在环境系统以及生命系统中, 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生活的环境与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环境建设已经成成为宏观的指导方案, 在优化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 组织城市建设空间环境的重要策略, 因此就必须要重视具有生态观的思想。也只有提高了生态环境的主观意识, 才可以更好的指导城市建设在未来的建设中以打造生态环境城市的方向前进, 并且建立起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当前, 对于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广泛地得以应用;

3) 在自然界城市建设所占的空间是很小的, 但是却集中了大量交通、人口等方面, 并且也建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 对此就会产生很多损害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 对原始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改变, 也改变了城市物理化的环境, 比如在城市里的温室效应以及土壤板结等情况。在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当中, 对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是会不断地影响环境的自身变化,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在生活、生产方式的形态, 与此同时, 通过其它途径给环境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健康状态, 从而引起了公害。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人工生态环境系统是比较脆弱的, 并且在生态过程上是需要耗竭性的,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因人口高度的密集性, 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并不是完全开放的, 它主要的表现就是需要其它生态系统全面的支持, 需要大量的人为输入物质与能源力量, 同样在城市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所产生大量的废物也需要通过其它生态系统进行消化处理。

2 加强提高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 在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作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绿色生态问题, 这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在城市建设的规划当中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得到了全面的注重, 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就会向人们主观意识的方向进程, 对于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 不断的改善。对此, 在环保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指标, 从严管理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充分的开展生态环境的检查活动, 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环保法规和法律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部门必须要进行依法的从严处理。在环保等相关单位的全力积极配合下, 严厉打击给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违反环保法规意识的行为;

2) 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 同时涉及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每个不同层面, 所以, 需要把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也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依托。充分全面的坚持以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调整合理的用地需求, 优化用地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化, 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可以转变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和根本方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治理环境结构性污染的关键因素, 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方法。在加强提高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服务与技术产业, 改变原料利用的结构, 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加强提高应用太阳能以及生物能等方面的清洁能源;

3) 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城市中必须要全面的被社会大众广泛的接受作为主要基础, 运用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力量, 奠定绿色环保与生态建设基础的力量。也只有通过应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共同参与才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和环境与人类之间相协调发展的目标。所以, 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 大力倡导生态文化, 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 还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危机感、责任感, 使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人人心。

3 结论

总而言之, 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急于功利的问题, 而是需要通过长期而久远的阶段任务, 作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过程。然而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计多复杂的问题, 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机制、主要理论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加以解决。所以, 在建设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则需要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科学合理综合实践地加以进行。

摘要:生态环境是在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方面和谐发展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但是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经济系统, 以适当合理的处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有效途径, 从而达到绿色自然和谐的可待续发展城市环境建设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大多数的生态环境的惨造破坏, 主要就是表现在人口的增长,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稀缺, 所引起对土地资源需要日益的增加, 过渡的开发土地资源并且受到了破坏, 同时也破坏了以土地资源在内生态环境, 也损害了土地的生态系统所长期拥有的良性循环。对此, 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要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必然联系, 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邹良楠.保持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对策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9) .

[2]庄志强.浅谈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问题[J].科技资讯, 2008 (2) .

[3]许迎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D].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2005.

[4]吴子安.浅谈绿化与城市建设[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0 (5) .

浅谈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过度的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结果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生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最后将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人类的影响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是不可忽略的。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过多的认为参与,如西北地区干旱、多风,土壤风蚀,水土流失,荒漠化;东南地区多暴雨。这些自然蕴蓄过程虽然缓慢,但后果不堪设想。

社会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社会改造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人们在改造社会这一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城市建设方面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从平地到高楼大厦,从土路到柏油马路、高架桥、高铁等一系列变化,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只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修建公路、砍伐树木、搭建工棚、乱排污水、乱弃染料、堆放废石弃渣等,破坏地表植被,污染水资源,使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甚至引起雾霾、温室效应等现象。

2、矿业开采方面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人们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大规模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但是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造成的土地和植被破坏;矿区固体废弃物的分散堆放和综合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废弃,又对耕地水土等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同时,矿石自燃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大气严重污染。尤其是凿岩放炮、矿石装卸、大量无轨设备及各类小型凿岩机具等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噪声和粉尘污染而且水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矿区的开采活动造成地表水系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淤塞下游河流,污染严重,失去生态平衡。

3、土地利用方面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我国现已超过16亿人口,房屋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工业厂房不断剧增,一系列的活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绿色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全国森林每年的生长量约为2.1×105 ,而采伐量达到4.0×56,将出现森林赤字,照这样下去, ,许多林区将无木可采,同时,加上自然灾害等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沙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大地表面变得质量破碎。

4、人民生活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达到小康型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耕地、疏干排水、排放废料废液,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植被覆盖面积降低,裸露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不断恶化,降低了区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农村人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仍有2/3的农户以木柴和秸秆为原料,每年都要烧掉5.2×108t秸秆与67×107 木材,其热能利用率只有12%左右,这也会导致滥砍山柴,破坏

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保護生态环境的对策

面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破不容缓,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对策。

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政策不太完善,导致人们有机可乘,因此我国要制定、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走依法治国道路,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严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开采矿业方面,做到必须手续完整,按照程序开采,禁止过度开采。做到“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二、提高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我国科技落后,我国现在大多数都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污染型企业,排污比较严重,严重污染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壤资源等。因此提高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变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理解不深,要进行相关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使大家感受到每个人都与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息息相关,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号召广大人民保护环境,以及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宣传“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政策。

结束语:

生态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高天熙.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A]

[2]. 熊锐浅. 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与探索

[3]. 吴述仁. 浅谈生态环境问题 [A] .2001

[4] .郭晓利,宇文威胜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A] .2001

作者简介:王琰,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刘磊,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老师。

许萍萍,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鲁晶晶,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篇3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煤炭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目前煤炭产量已突破了27亿t。这种巨大的需求使得采矿业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但是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总体而言,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而由于采矿活动使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 地下水位下降, 引起地表缺水严重;地面植被破坏, 土地功能退化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等, 这导致了矿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根据煤炭开采现状分析, 我国东部煤炭资源已趋于枯竭, 开采重心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面对东部资源耗竭和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现状, 如何解决矿区废弃地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土地破坏

我国煤炭开采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露天开采直接挖损煤层上方的表土和植被, 这对土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二是井工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 而我国煤炭产量的95%都为井工开采。因此, 土地塌陷是采煤损毁土地的主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采煤塌陷造成土地破坏总量已超过400万hm2, 并且仍以3.3~4.7万hm2/a速度增加。三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 (如排土场, 尾矿, 矸石山等) 对土地的压占。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历年累计堆放的煤矸石总积存量约为45亿t, 年排出量3亿t, 规模较大的矸石山将近1 600座, 占用土地约1.5万hm2, 并且堆积量还以1.5~2.0亿t/a的速度增加[1]。

1.2 植被破坏

煤炭开采导致了地面植被破坏, 尤其是森林植被的破坏, 使得矿区土地及其临近地区的生物生存条件破坏, 生物量减少, 如陆生动物因栖息、觅食受到影响而迁移, 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功能及稳定性下降[2], 生物多样性减少, 种群消亡或更替等。通过对山西轩岗煤矿矸石山的野外调查表明, 排矸8 a后的物种由原来7科32种降至4科6种, 30 a后只恢复到6科22种[3]。

1.3 水系破坏

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和裂缝, 使地表水渗漏加速, 地表径流减少;而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采煤井巷系统及采空区诱发顶板岩体的开裂、剥落和位移, 从而破坏了煤系地层的储水构造, 改变了煤系地层裂隙水的自然流场及补、运、排条件, 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出现大面积疏干漏斗, 使水源枯竭或河水断流。而且河道、湖泊的干涸使水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条件, 造成了大量水生物种的绝迹。

1.4 水污染

矿山开采后如尾矿库、矸石山等固体废弃物的堆放, 经过氧化、风蚀、淋滤过程, 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地表或地下水体。另外, 矿区废水 (矿井水、洗煤废水、矿区生活污水等) 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同时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1.5 大气污染

矿区矿井排风、煤层瓦斯抽放和矸石山的自燃、煤与煤矸石在运输或破碎过程中引起的粉尘以及矿区燃煤锅炉、炉窑燃烧产生的烟尘严重污染矿区空气环境。

1.6 土壤污染

由于矿区废渣 (矸石山、炉渣、粉煤灰等) 的堆积, 其含有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 通过径流和大气飘尘, 造成土壤污染, 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土体结构、肥力等发生根本性改变, 还可能引起土地贫瘠、沙化、盐渍化等;另外, 矿区废水大量外排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2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地再利用

2.1 污染治理

2.1.1 水污染治理

矿区废水波及面广, 危害大。目前对矿区废水的净化技术有混凝沉淀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中和法。李堂军[4]针对矿区废水的污染现状, 指出在兖州矿区对矿井水进行分类达标排放, 而且实行了闭路循环;李东峰[5]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乳化油污染的治理技术;另外, 乔庚[6]提出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同时, 对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而对矿井水采用JSQ型一体化净水器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矿区废水经处理后实现原位利用或排至地面, 直接作为工业、建筑、绿化等用水。矿区废水的再生利用, 不仅减轻了水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还进一步解决了矿区缺水的情况。

2.1.2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 同时也是营养元素不断循环、更新的场所。因此, 矿区土壤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 矿区土壤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重构方面, 土壤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通过污染治理和修复来恢复土壤性能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2.1.3 大气污染治理

针对矿区废气以及其产生的危害, 尤斌[7]、李东峰[5]、陶忠明[8]等进行了探讨, 将其解决方案归纳总结为:大力发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 如兴建瓦斯发电厂或是将瓦斯气体用作化工原料、民用的洁净燃料等;锅炉房采用高效除尘器、低氮燃烧器、烟气脱硫装置, 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 也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有效地改善了矿区大气环境质量。

2.2 生态修复

2.2.1 植被修复

植被修复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再造的“血库”, 是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的基础。所以, 培育和繁殖植被的技术很关键, 它一般是根据植被恢复的目标和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现场植被调查等而确定的[2]。如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 播种栽植较容易等特征的植物。而且应尽量选用优良的土著种或先锋品种, 并注意乔、灌、草的比例与空间结构的配置。

2.2.2 水系修复

采煤对矿区地表水系造成严重影响, 对矿区地表水, 特别是源头区进行生态修复十分必要。矿区地表水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清淤、下垫面修复、绿化等。而针对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涉及疏干排水破坏地下水均衡, 通常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工程, 堵截外围地下水的补给[9], 并可将矿井水回灌补充地下水, 健全水文生态系统。

2.3 矿区土地再利用

对于矿区废弃地, 治理后的土地用途除了用于农用地外, 还可以从废弃物资源化, 废弃地生态化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其生态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历史文化及科研教育价值, 并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再利用, 势必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实现矿区经济的复兴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3.1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主要是恢复被破坏的土地,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维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复垦措施主要为工程复垦、生物复垦和生态工程复垦。常用的复垦技术有疏排法、直接利用法、挖深垫浅法、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等。房家臣[10]在资兴煤炭矿区的建设中针对塌陷区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治理模式为:第一, 地表破坏较轻的区域, 发展集约化农业生态模式;第二, 面积广阔的废弃土地区域, 依照土壤状况, 发展果草林生态模式;第三, 常年积水区域, 发展农林渔禽生态模式, 实现水土空间的重新配置。

2.3.2 旅游休闲设施建设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若将矿区废弃地进行重新整理, 开发利用, 可以为矿区城市提供广阔的腹地, 这是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的最佳选择。针对矿区废弃地的具体情况, 可以发展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和矿山公园, 将水系、绿带等生态用地融入城市发展空间。如徐州市九里区对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进行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景观旅游区。唐山开滦煤矿凭借其百年采矿遗迹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功建立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不但解决了废弃矿山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恢复, 而且把历史文化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 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伟大战略[11]。

2.3.3 文化居住工业设施建设

对工业废弃地的治理和再利用可以在不增加新用地的前提下, 获得大量的建筑用地, 为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生态环保的工业园区场地, 为房地产开发提供场地, 如开发特色居住小区, 也可以建立大型休闲教育基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娱乐学习的场所和空间。还可以将具有特殊地学研究意义的废弃场地, 建为地学科普类园区;还可以兴办有特色的生产企业, 发展多种经营, 吸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缓就业压力。

3 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的不足和对策

针对我国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有不足之处: (1) 我国有关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法规缺位, 现行制度不完善, 生态恢复仍然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状况; (2) 有关矿区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学科问题凝练不足。 (3)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的革新缓慢, 而且对于生物复垦研究成果还较少, 生态工程复垦理论上可行, 但实际上操作困难; (4) 矿业开发中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 追求短期效益的现象, 开采方式粗放, 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致使矿山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环境立法、执法, 以法律手段保护环境, 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2) 建立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如研究区域水环境及地下水位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等; (3) 积极开展防治政策研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并出台优惠政策, 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 可以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投向市场,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4) 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来看, 环境问题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系,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改善生态环境, 如发展旅游业等; (5) 强调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偿性, 并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的探讨, 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希望通过构建煤炭开发与经济、生态、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加强技术革新, 并转变观念结合市场需求将废弃物资源化、废弃地生态化, 走上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逐步实现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振兴, 李娟, 董宁, 陈科.煤矸石的环境效应和综合利用的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9 (3) :104-106

[2]范英宏.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 2003, 23 (10) :2144-2152

[3]张建彪, 闫美芳.山西采煤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恢复和重建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4) :10668-10670

[4]李堂军.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与适应性对策[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00

[5]李东峰.绿色开采创新理念与矿区可持续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 2009 (5) :161

[6]乔庚.东坡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及治理[J].科学之友, 2010 (2) :13-14

[7]尤斌.淮北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3) :26-27

[8]陶忠明, 等.霍林河矿区的生态修复与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33 (2) :1-2

[9]雷兆武, 孙颖, 杨高英.有色金属矿山废水管理与资源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33 (4) :40-41

[10]房家臣.可持续发展下资兴煤炭矿区的建设[J].当代经济, 2010 (6) :116-117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篇4

一、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3.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4.危害:⑴对生物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酸雨分布:⑴北方相对较轻:北方气候较干,降水少,且土壤呈碱性;⑵南方酸雨问题严重:

5.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

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5.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

技术)

二、赤潮问题

⒈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

⒉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⑵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⒊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⒋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

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三、沙尘暴

⒈概念:

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

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⒉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⒊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

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

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

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

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

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

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4、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②使农作物受灾

③造成人畜伤亡

5、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四、荒漠化:

成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

人为:滥伐、滥垦、过度放牧。

分布: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

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五、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

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

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

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

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

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七、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

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

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八、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

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

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

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

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篇5

关键词:垃圾填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8-009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8.048

1 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就目前各个国家及地区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来说,主要并在较长时期内都会采取的处理方式就是土地填埋。之所以选择这种填埋方式是因为它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例如操作工艺简单、花费低廉等。虽然这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长时间的稳定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就比如我们生活中正经受的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等。土地填埋这种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除了对人们生活的环境以及身心等构成威胁之外,对垃圾进行填埋需要足够的土地,这就会使许多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因此,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以忽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尽可能地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总体来说,对垃圾进行集中填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填埋场将垃圾集中处理之后,大多数有机垃圾将会通过垃圾填埋场内部微生物的厌氧降解活动使垃圾最终被转化为气态而存在,而填埋产生的填埋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填埋气体中存在的主要成分甲烷和二氧化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其体现大致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1.1 加重温室效应。就当下我们已经知道了解的三十多种温室气体组成成分中,其中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氮是最为重要的。由此可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一定会导致温室效应更为严重。

1.1.2 大气污染严重。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严重影响到附近地区空气的质量,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隐患。

1.1.3 周围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坏。由于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会对植被根系周围的氧气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生长在填埋场附近的植被受到不良影响,致使植被生长困难,甚至影响植被无法正常生长。

1.1.4 污染地下水。垃圾中有一些有机的污染物具有挥发性,随着气体的流通不可避免地会迁移到地下水附近,这样地下水就会受其影响被污染。

1.2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所谓的垃圾渗滤液就是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带有的水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水分,比如下的雨水或雪等,除去垃圾以及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在经历了垃圾层以及覆土层之后而形成的浓度较高的一种废水。简单来说,垃圾填埋场中的污水渗透主要是由于降雨而造成的,其次是因为垃圾自身带来的一定的水分,再有一部分就是垃圾被降解时生成了一定的水分。正是这种垃圾渗透液,不仅严重威胁到了附近的水源,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周边的土壤以及生长的植被。除此之外,这种垃圾渗透液带来的破坏给生态环境的恢复增加了一定的

难度。

1.3 垃圾填埋容易产生的其他问题

垃圾填埋场除了会导致上述两种问题之外,还容易产生一些其他的问题:第一,垃圾填埋场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第二,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因为将垃圾填埋之后,垃圾会不断降解,再加上对垃圾进行填埋时并没有将其压缩均匀,这样一来,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化后地面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而且还给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三,会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隐患。

2 生态环境问题的恢复与治理途径

面对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恢复与治理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2.1 设计处理工艺,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污染问题而言,我们可以采用防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然而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其处理工艺的设计问题。为了减少渗滤液产出量,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渗滤液回灌。这一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垃圾中微生物的活性,垃圾中的有机物可以得到进一步快速的降解,继而也就加快了垃圾填埋场稳定化的进程。除了这种办法之外,还可以选择在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其垃圾渗滤液一并处理掉,但这种处理办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要确保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相适应,从而避免其他问题的出现。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精心的设计对降低环境污染会起到一定的

作用。

2.2 建立导排气系统,减少填埋气体量

垃圾填埋场中填埋气的多少取决于填埋时间的长短,填埋的时间越长其含量就会越少。有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周边植物受其填埋气体的影响甚至都不能够继续生长。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填埋气体的量,为了使其周边的植被能够正常生长,有必要在垃圾填埋场建立导排气系统。

2.3 恢复已经关闭的垃圾填埋场周围的植被

为了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必要恢复并治理已经关闭的垃圾填埋场周边植被的生长。通过恢复与治理,一方面可以减轻垃圾填埋场造成的各种污染情况,另一方面对改善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环境状态还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虽然有一些关闭的垃圾场可以为我们所用,无论是用于农业、林业还是用于办娱乐场所,在开发和利用之前都有必要对其周边进行恢复与治理。之所以说其十分必要是因为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场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同时对进一步改善垃圾填埋场周边地区的景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这样做可以使公众更加的认同和支持这种对垃圾的处理办法。在对垃圾填埋场周边地区的植被进行恢复工作时,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开展:

2.3.1 针对垃圾填埋场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对其做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可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来最终确定其开发用途。要想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一定不可以简单随意地对其进行规划。

2.3.2 进一步改良垃圾填埋场的最终覆盖层。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已经关闭的垃圾填埋场的顶部盖上一层最终覆盖层。但是我们在对其周边植被进行重建的过程中可以在对最终覆盖层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基质改良。

2.3.3 正确选择树种。由于垃圾填埋场难免还会有很多影响植被生长的不利因素存在,这就有必要对树种进行筛选。一方面要考虑选择的树种能够适应垃圾填埋场的气体及污染,并且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另一方面选择的树种应该具有比较强的抗旱性。

2.3.4 在垃圾填埋场首先种植草本植物,在种植一定时间后再种植乔灌木。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垃圾填埋场存在较多的气体,为了使其树种能够免受气体的侵蚀,最好在种植前在表层撒上一些木屑。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城市固体废弃物采取土地填埋的方式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不仅对生态环境產生了负面的影响,而且更严重的是威胁到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丽,王腊春,朱晓东.南京市生活垃圾现状及综合处理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1,(4).

[2] 黄铭洪.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国刚,曹杰山,汪志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J].环境保护,2002,(4).

[4] 刘传江,杨文华,杨艳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鹏远(1982-),男,浙江温州人,供职于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垃圾生态卫生填埋技术与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篇6

1 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1 人口膨胀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 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 预计到2050年将达90亿。

1.2 能源危机

目前世界三大化石能源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 发达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番, 预计到2050年世界三大化石能源将基本耗竭。

1.3 森林面积锐减

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而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森林面积锐减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增加, 气候异常, 物种消失, 温室效应加剧。

1.4 土地严重荒漠化

全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3500万km2, 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不容忽视, 不仅破坏土地资源, 而且导致气候异常 (沙尘暴) , 物种消失, 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1.5 自然灾害频发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

1.6 淡水资源日益枯竭

全世界的淡水量占水资源的2.5%,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80个国家水源不足,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 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2002~2006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207.2、2131.3、1856.3、2151.8、1932.1亿m3, 人均用水量分别为:429.3、412.9、426.0、432.1、442.0 m3/人。联合国规定, 人均水量在2000m3以下为缺水国家, 不足1000m3为严重缺水国, 等于或小于500m3为生存极限缺水。依此标准, 我国正在步入缺水国家行列, 人均用水则是处于生存极限缺水状态。

1.7 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随着温室效应逐渐加剧, 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 预计30年后还要上升1.5~4.5℃。其主要危害会造成气候异常、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预测,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 到本世纪末全球将升温1.1~6.4℃。而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 一旦超过2℃全球变暖就会无法控制, 世界将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到那时即使人类想采取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 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留给我们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区区6年!要阻止最可怕的暖化灾难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唯一的途径就是全人类携手采取最坚决的行动[2]。

1.8 臭氧层破坏

1985年, 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 约2400万平方公里, 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其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 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 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1.9 酸雨出现频繁

酸雨是指雨水中的p H<5.6, 主要是因为人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SO2和NOx引起的。目前酸雨污染在北欧、北美和我国西南地区比较严重。其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 动植物死亡, 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1.1 0 污染物排放量剧增

现今主要的污染物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各种化学废物, 包括有毒、有害和危险废物;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 农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排放造成的污染等。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COD为3028.96万t, 氨氮为172.91万t, 重金属0.09万t, TP为42.32万t, TN为472.89万t;废气中SO2为2 320.00万t, NO为1 797.70万t, 烟尘为1 166.64万t, 工业粉尘为764.68万t;工业固体废物为4 914.87万t;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t[3]。

严重污染的大气是肺癌高发的元凶。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因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中写道:到2020年, 由于污染, 中国预计在城市地区约60万人过早死亡。因大气污染, 每年2000万人患上呼吸道疾病, 550万人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总的健康损失将占GDP的13%。”造成大气污染的元凶主要是工厂的废气和汽车的尾气。“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在中国, 每年有200万人死于癌症, 而重污染地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空气良好的地区高4.7~8.8倍。如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就已跃居恶性肿瘤之首, 其中大气污染最重的石景山区, 肺癌死亡率比全市平均值高30%”[4]。

2 不断发展经济下的对策

2.1 实施清洁生产

1989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2.2 发展循环经济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 循环经济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了“循环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活动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 (简称3R原则) 。

2.3 实施IS O14001标准

环境管理需要标准化。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TC207) , 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TC207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节约资源,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 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 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绿色消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绿色生活, 环保选购;重复使用, 循环再生;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5]。

3 提高认识, 促进环境保护共识的达成

在环境逐步恶化的今天, 人们渐渐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然而, 在这一问题上, 目前人们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由于个人及小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些人不愿就环境问题改变或停止现有发展的脚步。于是出现了部分人强烈呼吁保护环境, 而目光短浅的另一部分人依然我行我素, 甚至认为环境问题只不过是危言耸听而已。

黑格尔说“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 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 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6]。费尔巴哈更是把人提到了神的地位, 认为人可以征服一切, 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任何财富[7]。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 使得今天的人们普遍认为,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人们尽知自然的一切奥秘, 没有科学技术解决不了的难题。人类不仅不再敬畏自然, 而且对自然展开了肆意的践踏、盘剥和摧残。而事实上, 自然界是及其复杂的, 它包含着无限的奥秘, 无论人类认识进步到何种程度, 都不可能完全把握宇宙中的一切奥秘。因此, 人类应该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打消那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敬畏自然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的价值, 尊重生命的意义。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均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古印度文明的衰败、玛雅文明的毁灭、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恶化等, 都是人类不适当的农业开发造成文明衰退的典型例证。因此恢复对自然的敬畏, 努力做到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十分重要的。

事物都有两重性, 这就是“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打开了装有各种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8]。同样,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身与环境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关系, 人类自身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实践, 正不断深刻的领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信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过程中, 我们不懈的坚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4 关于应对现代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

4.1 环境问题呼唤新的智慧体系

目前环境问题呼唤新的智慧体系。传统的智慧基本已经丧失了束缚和指引欲望和技术的能力, 此时之回忆逝去了作用, 欲望成游戏的主导;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智慧体系。

首先, 由于缺乏智慧指引和束缚, 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于是对自然的索取就越来越深入, 而这就给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样技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 建构新的智慧体系能够直接束缚和指引欲望和技术, 从而缓解目前的环境问题。其次, 我们要重建新的智慧体系, 也是为了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虚无主义情绪。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要死者”, 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总避免不了死亡, 而人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都无能为力。

我们所要建构新的智慧体系并不是复兴传统的智慧, 而是一个全新的智慧体系。一方面, 我们要去整理传统智慧中的有价值的部分。传统的智慧之所以被抛弃, 是因为它基本上已经无法适应人类今天的欲望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去发展和接纳新的智慧。我们要发展新的智慧, 以适应欲望和技术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重视学者们的哲学研究, 给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去推动智慧的发展。当然, 我们也要善于借鉴外来的智慧, 吸收其他民族智慧中有生命力的东西。

4.2 新的智慧体系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

新的智慧体系的建构及作用都离不开技术手段。因此, 我们要重视完善技术手段, 尤其是制度的设计。首先, 新的智慧体系的建构需要有比较大的学术自由和信仰空间。一是思想家们需要有自由的空间来探索, 竞争。思想家也有种种类型, 所见并不一致, 于是有竞争, 所谓“百家争鸣”。其次, 我们要完善对环境保护的机制。一要靠法律。“法律作为智慧的语言是典型的权力话语。法律规定了人的权利和义务[9]。”

只有这样, 新的智慧体系才能建构起来, 并不断得到完善,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从而抑制环境问题, 从而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

摘要:环境问题是这个时代的热点问题, 已引起全人类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涵盖许多复杂的方方面面。今天, 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能否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乎所有地球生命的未来。本论述就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现状进行讨论。

关键词:环境问题,污染,全球变暖,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李锐锋, 等.论环境问题对社会安全的影响JOURNALOFNAVAL UNIVERSITY OF EN GINEERING[J].2010.Vol.7 No.1 Mar.73.

[2]陈中, 陈初越.中国正变成世界垃圾场.1.5亿人沦为生态难民[J].南窗, 2005 (2) :11-15.

[3]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布“南京发展绿色经济”课题组.对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考, 2010 (4) 22-2.04.

[4]张玉林.环境信访展示的环境污染与纠纷[J].调研世界, 2001 (12) :10-14.

[5]顾海珍.环境投诉去年增三成[N].北京晨报, 2007-02-04 (2) .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7]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34, 4.

[8]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210~21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和国家不断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出台,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加深以及新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果, 以2012年为例, 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7917元/人, 比2008年增加3156元, 年均增加789元。农村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0.7%, 较08年增速的8.0%多出2个百分点, 2012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量较大,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达到3447元/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484元, 增长16.3%。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财政的增长, 优化了农村地区就业和产业架构。城镇建设进程显著, 我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52.57%, 比2008年的45.68%增加6.89个百分点。尽管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虽然呈现出积极向上状态, 不过依然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由于人口、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差异性;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还很低, 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区域依然存在,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向社会发行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底, 我国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达到81 397个, 相关金融服务已覆盖52万个行政村, 各类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 据不完全统计将近9012多万户农村居民获得相关贷款支持。但农村地区平均贷款额度和城市地区比较尚有距离。此外, 全国仍然有很多乡镇无银行网点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部分金融服务的制约,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金融服务优化进程缓慢, 解决我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处于迫在眉睫之势。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大量外流

牢固的农村经济基础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保障, 农村经济受困于自然环境等因素, 尚属于高风险的弱质经济领域,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然呈现发展出速度缓慢的状况, 农村经济主要还是依靠第一产业。由近几年农村地区金融的成长规律来看, 金融服务机构数量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 导致借贷难, 支农资金不足, 也影响了金融服务机构对农村地区市场的信贷投放, 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其具体表现为: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的规模化程度偏低、现代化程度偏低, 农业回报率远达不到预期,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比较高。鉴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在农村地区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城市的条件下, 同时政府对其补贴措施不够合理, 再加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挤出效应, 农村经济和农民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而抑制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农村金融无法健康成长, 根据资金流动性的和有外流的渠道, 直接而明显的就是资金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 根据上述农村经济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农村地区金融体系运行的环境遭到破坏, 市场活动受到限制, 农业地区金融效率不容乐观, 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备, 信用环境较差。

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决定着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是市场活动信用保证和基础, 农村地区信用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当前, 我国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与诚信意识的淡薄, 农村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构不完备, 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 这些现状与当今农村经济真实发展水平不相当, 这也归根于我国征信制度研究起步较晚, 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农户信用度的评判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缺乏征信数据, 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依赖农村信用社进行信用评级工作, 由于信用信息采集相关专业人员匮乏,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人员参差不齐对国家制定的征信信息收集指标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导致信用资料的收集不够及时, 采集信用的方式依然是按照日常调查方式进行收集, 采集效率十分低, 信用数据更新速度较慢, 缺乏时效性, 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农户和企业的最新信用状况。加之复杂的人情关系和农户的不配合, 信息采集可靠性低。信用环境则与公众的道德观念和诚信理念息息相关, 诚信是所有金融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而这种诚信观念一般无法短时间内形成, 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较差的局面, 另一方面农村个人和企业诚信意识还很淡薄, 认为“贷款就是利润”的农户和企业还有很多, 在借款之前就产生了就不去归还的想法, 或者将已经到期的贷款进行再投资等等, 绞尽脑汁的去逃避农村金融债务, 拒还贷款。这些行为对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和诚信文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部门的授信风险。

(三) 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而良好的市场秩序又以法律法规规来维护, 因此又称为法制经济。各种市场活动正常运行都需要在法律提供秩序, 一个健全的农村法律体系能够保障各类金融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法律环境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目前我国农村法律体系和法律意识的建设和严重滞后, 针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法律法规严重缺失, 例如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退出的相关法律制度、信用农业保险等领域都存在法律要素的不完备, 造成了农村地区法律环境建设的停滞。由于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等多方面因素, 我国农村地区法律环境和城市地区相比十分特殊, 种种关系交织复杂, 这就使法律的制约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常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过程中。农村地区司法、执法成本较高, 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制度、政府行政行为、行政执法工作还不够规范, 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 有些案件既使得到依法清收, 但维权成本居高不下、执法效果低, 司法执行不顺利、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尤其突出, 导致在农村地区经济案件发生时, 正当的经济权益无法有效、迅速获得相关法律庇护。农村借款人法制意识淡薄, 逃债和拖欠贷款时有发生, 形成较高的违约风险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对逃债欠债的债务人威慑手段不强, 导致金融债权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于损害, 从而出现农村相关金融机构不敢放贷状况。

(四) 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 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

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主题是由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构成的“二元金融结构 (Financial Dualism) ”。而农村地区金融主体依然存在大量缺失, 达不到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的目标, 金融种群薄弱, 金融物种数量稀少, 在农村, 基本上只有货币市场比较活跃, 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总体而言发展较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 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总量不平衡。首先, 在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 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依然呈下降趋势, 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结构不合理。其次, 短期贷款占农村贷款比重较大, 生产性贷款居多, 而中长期贷款和消费性贷款的数量却很缺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备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而导致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者遇到自然灾害那么农村居民就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风险就由农民转向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位一个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很好的预警并将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降到最低, 增强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运转质量。如今我国金融监管方面虽然通过积极探索略取得了成效, 监管机构相对独立, 但监管体系还是不够完备。农村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 而内控机制不健全, 风险较大, 农村金融监管目标不精准, 外部监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的监管理念与立法体系落后, 没有形成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型金融监管模式, 监管的内容不健全。在监管的过程中, 监管的标准和方式方法单一, 不同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 2004年12月7日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 2005 (11)

[3]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 2006

[4]刘玲玲, 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篇8

1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水环境质量堪忧

云南省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常年自然水资源总量为2222亿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其中,地表水资源量达1482亿m3,占66.7%;人均水资源量5200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多[1]。全省拥有滇池、洱海等9大著名高原湖泊,21个中小型湖泊和5474座各类水库;分布有金沙江、怒江等6大著名江河水系,且雨量充沛等,是全国闻名的水资源大省。其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以“三江并流”奇观登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然而,全省水资源普遍存在时空分布极度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开发利用和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2008年全省63个被监测的主要湖泊、水库中,劣V类水质的占12.7%,V类水质的占9.5%,IV类水质的占9.5%,Ⅲ类水质的占36.6%;61.3%的湖泊、水库水质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9大高原湖泊中,5个湖泊综合水质为劣V类或V类,55.6%的湖泊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滇池依然是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三湖”之一。6大江河水系77条主要河流的151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已受轻度污染达IV类标准的断面占14.6%,受中度污染达V类标准的占4.6%,22.5%的断面水质则达劣V类标准/重度污染水平;35.1%的监测断面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同时,在7个地下水监测站点中,孔隙水较差级占40.28%,极差级占6.94%;基岩水较差级占23.53%,极差级占5.88%[2]。2008年,尽管全省地表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较上年出现局部好转或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或根本扭转。

1.2 土地生态安全危机渐现

云南省的国土面积中山地和山区占94%,坝区面积仅占6%。2008年,全省耕地总面积607.78万hm2[3];人均耕地0.134hm2,略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但不到世界人均的1/2,人地矛盾较为突出。且2/3的耕地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全国土壤质量较差的省份/地区之一;全省有效灌溉面积153.69万hm2,占耕地总量的25.29%[3],远低于全国约40%的平均值。同时,耕地数量锐减,2008年全省耕地总量较2002年减少22.11万hm2;11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存在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面积已达3.4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8.8%[4,5],并以较快的速度扩大;主要高原湖泊、河流湿地原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乃至消失。此外,耕地土壤环境遭受不同程度污染,Pb、As、Cd等重金属含量有上升之势,一些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酸化、碱化、次生盐渍化以及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降低等退化现象。据2004年全省12个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监测[6],主要中小城市郊区和重要农业主产区的监测区内,有近20%的监测面积达不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重要工矿企业区的监测区域内,相关指标超标面积高达96.4%,超标监测点占94.2%,超标项目达71.0%,最高超标达3.1倍。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其修复的难度极高、过程慢长,乃至难以逆转。

1.3 生物多样性丰度下降[6]

云南是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0%;拥有已知的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哺乳类296种,占49.9%;昆虫1万余种,占40%以上;淡水鱼类399种,占50%;栽培植物500种,占全国的80%;收集保存有农作物种质资源约2.5万份;还有最为丰富的巨量微生物资源。但截至目前,全省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已达151种,占全国总数的42.6%;珍稀濒危动物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淡水鱼类中约1/3种类濒临灭绝,湖泊鱼类已有2/3消失殆尽;许多物种,尤其是农作物栽培品种正以较快的速度走向濒危或灭绝,或只能存活于实验室;许多昆虫、害虫天敌等种群数量骤减、结构改变;而一种植物的消失,往往会导致或加剧,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同时,以紫茎泽兰、飞机草、凤眼莲、松材线虫、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为主的外来入侵生物肆虐全省,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加剧农村生境恶化。

1.4 农村人居环境不良

相对于全国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我省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的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初步实效,但77%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居民人居环境欠佳的窘况尚未根本改观,“脏乱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集中体现在:乡村/自然村公路通达率低,路面硬化率低;村内外道路破败不堪,雨天路面泥泞、出行困难,晴天尘土飞扬;乡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垃圾泛滥,污水肆意排放;人畜禽混居、生产生活场所共用等现象突出。全省400多万农村居民饮用水仍存在困难,约42%、1514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质量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4];许多高寒山区农民生存环境恶劣,等等。

1.5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仍

云南高原、低纬、多山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和“立体气候”等特征,决定了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截至200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1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6.9%;年土壤侵蚀总量5.1亿t,平均侵蚀模数1340t/km2/·a,年侵蚀深1mm;>8°的坡耕地,年流失土壤达29.7-91.5t/hm2,年流失氮磷钾养分87-198kg/hm2。同时,以洪旱灾害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损失率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占66%;每年因洪灾损失约30亿元,旱灾损失20-30亿元[6,7]。近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频现,冬春旱象加重,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尤以生物多样性富集的滇西北、滇西和滇中地区为甚,并时常处于高森林火险状态,火灾频发;许多河流“断流”、库塘干涸,人畜饮水困难,作物大幅减产乃至绝收。2008年,全省遭受60年不遇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加之旱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5.8万hm2次[2];2009年入秋以来,全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秋冬春连旱,6大水系遭重创,9大高原湖泊水位骤降,90%以上农作物受灾,造成夏粮60%以上减产,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3亿元以上。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随着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建立以及公众质量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乃至跃居全国先进行列,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07年,据省农业厅对全省州市政府所在地和蔬菜生产重点县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测,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虽略有提升,但仍有15%左右不合格,高于全国同期水平4个百分点[8];而大部分县乡(镇)及中小农贸市场的农畜产品、水产品,尤其是设施农产品、反季蔬菜等质量安全情势依然严峻;2009年,出口欧盟的牛肝菌曾因“天然”尼古丁超标一度受损;出口日本的有机白芸豆出现“DDV”问题产品,等等。

2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2.1 深层的思想根源

(1)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已在人们心中深深根植,以至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就是国家富强与事业兴旺之唯一或全部内容;曲解“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误读发展的真正内涵和要义,将发展简单等同于增长,忽视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质量与效益,忽视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等诸领域的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2)发展经济的意愿和冲动过度强烈。云南经济,尤其是农业农村经济长期滞后和人民生活贫困落后的客观现实,以及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等,无不有力地激发和坚定了全省上下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雄心、决心、信心和勇气,以致从主观上轻视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盲目乐观”情结使然。云南山高、水长、天蓝,林密、草茂、地广、人稀,富庶的自然资源和“动植物王国”等美誉使得许多干部群众普遍缺乏资源与生态环境之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盲目乐观、夜郎自大,过度、片面尊崇和奉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理念与发展方式。第四,政绩观扭曲。一些地方干部尤其是县乡基层农村干部缺乏正确科学的政绩观,以及传统的以GDP为核心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制度的积弊,合力助推和催化“GDP至上”及以GDP论英雄、论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的盛行,仅热衷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而漠视或不惜牺牲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以及资源环境与社会成本,并进一步误导广大民众。

2.2 粗放式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素质不高、发展模式粗放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低下等,导致全省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排污与日俱增,且治理速度显著滞后于污染速度。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9],2005年,全省工业和城市废水排放总量达7.52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43.8%,排放达标率为81%。2008年,全省工业和城市废水排放量增至8.39亿t,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60.7%,较2005年增16.9%,但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43.8%[10];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7986.42万t,较上年增12.5%,排放量39.42万t,综合利用率仅47.8%;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为570.63万t,但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0%;工业废气排放量8316亿标m3,较上年增2.9%。显然,工业和城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及其无害化处理率、综合利用率或实际达标排放率的普遍偏低,以及“污染转嫁”等始终是导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重要诱因。而近来日渐升温的以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为代表的水电大开发热潮及其衍生产业的无序发展,已经并正在进一步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怒江大坝的竣工则标志着云南和中国境内最后一条“处女河”的永远消失。

2.3 剧增的农业和农村内源污染

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发展质量和效益偏低等,来自农业农村自身的内源污染、面源污染愈益加剧,并成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因。

(1)农业化学投入品持续大幅增长[3,6,9]。1995年,云南省化肥使用总量(折纯,下同)为88.02万t,2008年增至167.67万t,13年间增加近1倍;其中,尤以经济发达地区、坝区和园艺作物种植区增速最快,用量畸高。2005年,全省化肥使用量142.7万t,其中氮、磷肥用量占84.7%,使用面积分别占当年常用耕地面积的71.34%和60.38%,二者综合使用水平达432.0kg/hm2,已超400kg/hm2的全国化肥平均施用量,远超发达国家为水污染设置的安全上限225kg/hm2,而氮化肥平均利用率仅35%左右,磷肥利用率仅10%-20%。同期,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约3.37万t(成药,下同),使用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3.7%,使用水平达12.6kg/hm2,其中高毒农药比例仍占4.3%,且农药有效利用率仍普遍偏低。同时,全省农膜使用量逐年递增,但回收利用率不高,大量残膜滞留于土壤和农村地区。

(2)畜禽养殖污染日趋加剧[3]。2008年,全省大牲畜年末存栏1097.7万头,较上年增长12.7%;生猪年末存栏3187.6万头,增17.2%;羊存栏1036.8万头,增54.7%。目前已建规模化养殖场1431个,规模化养殖小区约5540个;其中生猪小区2514个,奶牛108个,肉牛418个,肉羊748个,以及10个特色禽蛋基地县。全省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畜禽粪便产生排放量亦同步大幅增长,而有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却普遍偏低,还田率仅30%左右,继而成为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农业污染源。据2008年污染源普查结果,全省包括畜禽养殖污染的农业污染源高达12.21万家,占普查对象总数的63%。

(3)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污水排放惊人。随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设施的改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全省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骤增,且成分愈益复杂化和城市化。据调查,目前全省农村每年生活垃圾产生排放量达584万t,生活废水排放量达5.84亿t[10],二者均高于城镇同期的总体排放水平。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普遍缺位,“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吹”已成为常态,导致大量生活污染物“零处理”而直接排放。

(4)乡镇企业排污。2008年全省乡镇企业达90.7万户,加之手工作坊,数量庞大;但总体布局、结构欠合理,“五小”企业、个体企业居多,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普遍缺乏环保设施及对“三废”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能力乃至意识,进而造成重度的乡镇工业污染。

(5)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对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的开发无序无度和掠夺式,盲目“填(围)湖造田(地)”,滥砍乱伐、滥垦、滥牧、滥引、滥采、滥捕等乱象屡禁不止,一些现象甚至愈演愈烈,从而加剧生态的破坏。而逐年增长的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及其低利用率,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机动车辆/农业机械及其尾气燃气的巨量排放,无序扩展的单一经济林带等,又给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新添了不容低估的空前压力和影响。

2.4 不公的农村环保投入

环境保护的显著公益性属性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完善、农村发展滞后之国情等,决定了政府公共财政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之最重要投资主渠道。近年,我国、我省的环保财政投入已有大幅持续增长,农业农村环保“零投入”状态亦有所突破和改观,但各级财政偏好城市和工业的倾向依旧突出和明显,农业和农村环保资金依然匮乏乃至微乎其微。目前,云南省环保资金投入呈现“绝对数稳定增长、相对数波浪式提高”之态势。2004年,全省环保直接投资36.76亿元,占全省GDP的1.2%,接近全国同期环保平均投资强度,其中67.3%的资金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32.7%用于工业污染治理[11];2006年,全省环保直接投资强度达1.35%,但资金大部分仍集中用于工业和重点城市,而针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乡镇工业污染、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的资金份额依然极低,加之“三农”投入长期不足和过多的历史欠账,致使大部分乡村道路、水利、饮水、垃圾和污水收集清运处理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或缺位,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十分薄弱。与此同时,环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效率不高,甚至出现被挪用、挤占、截留或虚报等现象。

2.5 滞后的环境法规与执法

建国至今,我国、我省已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或部分地方性环境规章,但相对于全国、城市与工业,全省地方性立法和农业农村环境法规滞后乃至缺位的现象依然突出。除《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及部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少数地方/区域性法规外,针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的专门法规或条款仍显不足或偏少;且现有的法规/条文原则性过强、精细度不够,弹性有余、刚性不足,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过软;较适于“有形的”点源污染或影响较大的污染事故处置,而对“无形的”、“不确定性”面源污染几乎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等,远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环保的新特点、新形势。同时,农村基层环保执法队伍的缺失或薄弱,更使执法监督难度倍增,乃至相关法规鞭长莫及或形同虚设,污染企业偷排、超排和“跑、冒、滴、漏”现象难绝,农业农村环境违法事件和污染事故呈高发态势。2008年,全省共接到环保投诉热线1308个,群众来信8842件,来访3045批次;在环保专项大检查的8259家相关企业中,有1008家亟待整改,204家亟须关停[2]等。

2.6 落后的环保科学与技术

当前,我国、我省的环境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仍显乏力,使得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和治理效率低下,成效难显。在生产加工环节,工艺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标准化程度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在污染治理方面,诸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从国外进口;“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层面尚严重滞后;农业生产领域,无公害植保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以及低碳农业等相关技术亟待创新和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亟需研究建立推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农业农村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高效、实用、快捷、低成本的生态修复、土壤修复、空气净化、水污染防治等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研究亟待加强和深化等。

3 保障云南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思考

3.1 升华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亟须以学习、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契机,积极组织全省上下各阶层,强化学习、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相关政策、法规、知识、意识或思想理念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纳入学习、培训和宣教工作之范畴,摆在更加迫切的突出位置;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与真谛精髓,充分认识和把握现阶段云南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严峻情势;全面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和科学正确的政绩观,以及资源环境之忧患意识与危机感,坚决彻底地摒弃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思维和生产经营观念;广泛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和“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使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植根于全省城乡,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素质及思想认识水平,并自觉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与生活消费习惯、切实将其贯穿于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始终,为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科学发展,有效破解农村生态环境难题奠定广泛而深厚的思想根基。

3.2 优调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力度,加速推进“节能减排”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生态立省”战略和“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按照“生态与环境优先”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思路和原则,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文化等社会背景和特点,科学确定发展速度,一些地方可以率先发展,一些地方须暂缓发展,一些地方“不发展、不开发”就是最大的发展[12];加快城乡经济、工农业经济和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步伐,加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绿特新兴支柱产业、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现代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培植与发展力度,尽快扭转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及重化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过度单一、失调的严峻困局;彻底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坚决淘汰传统的落后产能以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低端产业、“五小”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桥头堡”建设战略,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中东部产业/制造业转移等过程中,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和行政审批关,彻底杜绝一切中外重污染企业在云南“安家落户”,全面打造云南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集群,力保粗放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3 科学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管理和保护长效机制,科学规划、严格审批和控制城乡建设与生产生活用地等,严厉打击和查处土地滥占、浪费、虚报等违法行为,严把耕地“阀门”,遏制耕地非农化进程;清理整治各类开发区、“城中村”和“空心村”等,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和开发力度,确保耕地占补的动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以及中低产田、坡耕地的改造,推进“沃土工程”等的深入实施,积极防治土壤污染,提高耕地环境质量。(2)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蓄水、调水、保水、高效用水”为指导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调控[6],积极推进以“润滇工程”为中心的各类大中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基础设施、城乡集雨蓄水节水工程等建设,尤其是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排病险水库隐患,大幅度提高抗旱防洪减灾能力;按“以水布局”思路,优调种养结构,大力发展雨养农业、旱作农业,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膜下滴灌、抗耐旱作物/品种等节水、保水、保土、保地力生产技术与模式;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每条江河20%的生态环境安全调水极限和40%的开发用水极限,科学开发和审慎引调水,遏制部分江河流域水电开发过热的不良势头。(3)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坚持“宜林则林、宜荒则荒、宜农则农”的原则,继续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面山绿化工程”、“防护林工程”、“坡改梯工程”等的深入实施,加强天然森林、草地、湿地等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设与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滥垦、滥牧、滥采等不法行为,遏制一些地方破坏原生态林、盲目无序发展对生态环境有严重负面影响的桉树、橡胶等单一速生经济林带的不良倾向,积极倡导、推广种植和保护具有显著水源涵养功能的水冬瓜、松树类等生态林木,有效保护天然植被、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地和自然景观资源,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广泛推行作物/品种多样化布局,大力推广“生物多样性控病防虫技术”、生物技术等,使农业生物多样性、种质和遗传基因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与高效利用;同时,加大外来入侵生物预警和防控力度。(4)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各类矿藏资源。

3.4 加快节能减排,有效防治工业和城镇污染

强化环保执法专项检查、监察和环境监测,“关、停、并、转”重污染、高排放企业、“五小企业”,彻底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和提高排污与收费标准,从源头上遏制产能过剩,实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和城镇污水治理力度,建立和完善雨污分明、生产与生活污水相分离的城镇污水排放收集管网及无害化处理设施体系[1],不断提高其实际达标排放率、循环利用率,以至“零排放”;建立健全工业和城镇固体废物、特种垃圾等分类回收与无害化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各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大幅度提高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率、回收利用率,严防“二次污染”及污染物的“上山下乡”或“污染转嫁”。大力推广新型环保洗剂,有效控制产品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与使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源头产生排放量等。

3.5 抓实源头,综合整治农村内源污染

农业农村内源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在于非点源/面源污染;同时,由于面源污染的隐蔽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治理的关键环节在源头。因此,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群策群力,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综合治理。(1)转变粗放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现代农业建设与产业化发展为契机和抓手,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加速传统农业、粗放式数量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与质量效益型转变,跳出“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怪圈。(2)严控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量。按农业部相关规定,严禁高毒、高残和“三致”化学农药、劣质农资的生产、销售、使用;在昆明、玉溪、大理、楚雄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坝区、湖滨区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重点农区,尽快制定并实施农业化学投入品禁用/限用/减量化计划;强化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素质,提高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水平。(3)着力推广普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新技术。如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综合防治等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控(缓)释肥、多元复合(混)肥、有机生物肥料与配方、平衡、精准高效施肥技术,以及光解/生物降解等可降解塑料膜技术等。(4)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环境基础设施。除了道路交通、水利饮水工程设施,更应重点探索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回收再利用系统;乡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收集管网及无害化/净化处理体系;公共厕所、卫生环保型厕所和沼气池建设等,普遍提高农村污染物无害化处置率和综合回收利用率。(5)采取工程、物理、生物、化学、农艺等综合技术与手段,积极开展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的末端治理;强化乡村工业污染整治。

3.6 完善法规,强化执法

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和部门环境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修订以及地方性、区域性、配套性立法,尽快出台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或在现法基础上,增补适于农村环保的专门章节、条款和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细化和理顺各项环境政策、法规/条文或标准,增强其针对性、适用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处罚力度、罚款限额,深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强化环保部门的责任及执法、监督与处罚权;加快国家和地方层面《生态补偿条例》等的制定实施,充分调动和激励社会各阶层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环境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乡(村)规民约等,规范农村居民自身的环保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环保专职人员缺位的滞后局面;厘清和破解高利税污染企业与地方政府畸形的利益连接/利益同盟关系,以及“立法容易、执法难”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之困局;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改进执法手段与方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尽快改革现行“运动式”、“间歇式”的环保执法传统模式,使环境监测、监察和检查更加制度化与常态化等,全面打造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云南实际的环境法治新体系。

3.7 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环保投入长效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部门环保财政资金的同时,加大地方各级财政环保投入力度,不仅保障其绝对数的持续增长,更需确保其相对数的稳步增长,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环保投资强度达1.6%-1.8%,并逐步向2%-3%的较合理水平迈进;同时,环保资金的重点投向应迅速从工业与城市向农业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倾斜。二是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并提高各综合开发项目中环保和生态建设资金份额。三是尽快建立地方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广开门路,积极引导、吸纳外资、民资和个人等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环保事业;同时,强化各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四是改革考核制度,建立涵资源环境考量与社会成本的科学的“绿色GDP”核算制和党政领导班子与干部政绩业绩考核新机制,以及明晰、可操作性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大各级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五是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以及公益性的环境事故法律无偿援助新机制。六是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排污权交易、资源环境税收[13]等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运行新体制机制。七是探索建立环境保护部门的垂直管理;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地域界线和行政区划,建立以大流域、大环境或生态区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环保新机制[1]。

3.8 强化科研,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

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篇9

1.1农业生产污染

蚌埠市不少农村大量使用高毒农药和除草剂, 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 危害食品安全, 更给附近的空气、水分、土壤、农畜等带来严重的污染, 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危害了居民的生存环境;长期使用化肥, 造成土壤酸化和物理性质恶化, 土壤大幅度板结, 其有机质含量、肥力逐步下降, 土壤质量日趋退化。化肥中的氮元素进入大气后, 导致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 造成温室效应, 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造成的水源污染, 威胁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饮用水安全;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 使人流泪、喉痛、呼吸困难, 危害健康, 秸秆焚烧很容易导致土壤表层温度急剧升高, 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蚌埠市地膜使用量大, 地膜本身无法自然分解, 残留在田间地头的地膜如果没人清扫, 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 影响土壤的保水特性, 而且残留的农用地膜在大风吹刮后, 随处乱飞, 给人们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和“白色污染”。

1.2生活垃圾污染

蚌埠市人口数量众多, 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却缺乏及时、统一的收集和处理, 有的堆在路边、水沟旁、河边, 日积月累, 越堆越多, 有的甚至把水沟都填满了, 造成脏乱差的局面。这些垃圾堆经过日晒雨淋及微生物作用, 产生刺鼻的臭味, 产生许多蚊蝇、鼠类等。

1.3农村工业污染

蚌埠市大量规模小、分布散的乡镇工业、企业迅速发展, 由于技术落后, 缺少必要的控制污染的措施, 大部分污染物被直接排放, 难以治理, 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1.4养殖业污染

蚌埠市农村畜禽养殖业易产生粪便污染且养殖场粪便堆放条件简陋, 大部分养殖场直接外排畜禽粪便, 带来了水体和空气的污染;水产养殖业, 在养殖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和肥料, 致使水体中N、P含量猛增, 水体富营养化加重, 水质恶化。养殖户经常过量使用水处理化合物、疫苗、药品等, 这些有害物又经食物链危及到人体健康。

2 改善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2.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和农民环保意识

蚌埠市环境保护局的宣传教育科应当指导和协调全市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如学校、广播、电视、传单、拉横幅等, 大力推广环保知识, 使农民逐渐认识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危害。

2.2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

除了对农村环保违法行为, 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人, 依法严厉打击, 追究责任和对优秀个人, 予以表彰奖励外, 县级环保部门要适度授权给乡镇环保机构, 环保人员要认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 要敢执法、会执法、执好法。在执法的过程中,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而且应实行全程监管, 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程监督”。将现在的事后管理改变为事前预防, 减少环保成本。

2.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应多设置一些垃圾桶等设备, 再安排一些清洁人员定期处理垃圾, 这样就会减少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可以在一些农民的主要居住区多建设几个生活垃圾堆放场地, 然后再建设配套的垃圾处理工程, 将生活垃圾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乡镇企业的排污设备的投入非常少,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主动寻求与之合作, 共同出资改进排污设备。将农村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 污水集中处理, 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2.4加大政府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针对蚌埠市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 保证在农村和城市有同样严格的环境法律约束和监督力度, 使那些污染企业无机可乘。要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农村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要素应当加入环保考核的内容, 如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数量等。

2.5发展绿色农业, 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

循环经济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以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把治理污染耗费工时与农田施用农家肥耗费工时相结合, 避免重复, 降低费用。还可高效地利用农家肥, 降低肥效损失, 从而既节约了资源, 又增加肥力、改善了土壤, 起到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风能和太阳能等利用为重点, 通过提高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通过实地调查访问, 分析目前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运用联系实际原则, 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幼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395-396.

[2]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64) :3-57.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兴化市纪荀村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农村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区域和经济区域,尽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兴化市纪荀村地处苏中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环境保护却滞后。文章拟通过对当前该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兴化市纪荀村概况

纪荀村隶属于兴化市茅山镇,是苏中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位居兴化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之首。地处兴化、东台、姜堰三区(县)交汇中心,东接宁靖盐高速,西连茅山镇,横跨陈张公路两侧,兴姜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系兴化市星火工业园区所在地。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8亩,人口3991人,总户数1283户,下辖26个村民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村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开拓,不甘落后。全村综合实力显著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14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2334万元,人均纯收入10286元。

二、兴化市纪荀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近年来,纪荀村新农村建设的加速促使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在农村兴建,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耕地土壤的质量不断下降,使适合农作物生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持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资源逐年降低,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显现。目前纪荀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18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34.2%。据调查,2010-2014年间,纪荀村累计减少耕地304亩,年均减少76亩,年均递减率为1.54%。虽然减少量有所下降,但是逐年减少的趋势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二)水资源面临危机。 “60年代饮用灌溉,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现在是黑臭难耐”,这是纪荀村水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有村民表示,村子西头和北头都有小河沟流经,不少工厂直接把污水排到沟里。“我们地下水被污染好多年了,村里的自来水颜色经常发黄”。更有村民发现,村里的小动物都变得越来越少。除了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由于利用率较低,只有30%-40%被农作物吸收,其余大部分随表土流入村庄的河流、湖泊,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水域受到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致使水质恶化。另外,乡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河道淤积,许多河段鱼虾基本绝迹,水生生物无法生长,而水花生等喜污染植物却生长茂盛。

(三)空气污染加剧。在纪荀村,空气污染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化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每年都有村民因接触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等。有村民表示,每到晚上,总有小厂偷排废气,“味道大得很,夏天都不敢开窗”。另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极不合理,大部分在田间被直接焚烧,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烟尘,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往往使得整个村庄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最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汽车,量大而集中,所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严重影响村庄的空气质量。

三、兴化市纪荀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首先,经济发展不足,农民收入偏低。一方面,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各项支出方面,负担沉重,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往往会通过盲目开垦土地、毁山伐林等方式来改善经济状况,这种不顾后果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渠道较少,农业产出增长缓慢,农民便会想到通过发展工业经济来提高收入。和城市相比,农村投资环境不够理想,仅能依靠广阔的土地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来投资。乡镇、私人企业等据此进入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其次,纪荀村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方面,农民不合理的开荒造田、围湖造田等行为,破坏了植被和水循环系统,使森林和草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只知道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增产增效,却不知道长期大量使用这些化学品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体污染,最终降低粮食产量。在工业方面,纪荀村有一些乡镇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印染厂、造纸厂、金属冶炼厂等,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缺少“三废”处理设施,污染物直接被排入到河流、空气和土壤中,再加上县级环境管理部门对于它们的监管力度较弱,在企业利润的驱动下,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无视环境污染问题,大肆从事生产活动。

(二)政治因素。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等政治因素的影响,纪荀村生态环境状况难以改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城乡长期以来存在着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这种差距不只表现在经济发展上,还表现在文化、政治、法律、环境等方面。多年来,国家政策倾向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大多用于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受到忽视。和兴化市相比,纪荀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缺乏,环保投入资金不够。

在环境管理方面,政府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立法上,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随着纪荀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可操作性不强。第二,在执法上,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够,人治重于法治。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却污染严重的企业偏袒倚重,放任自流,甚至以权压法,干扰环保部门的正常执法。第三,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一些官员只重视经济增长等这些对自己政绩有着实实在在帮助的事情,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却有意无意地忽略。

(三)社会因素。第一,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造成沉重的负荷。一方面,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的充分供应,农民通过围湖造田、砍伐树林等手段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但却由此造成土地沙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持续增加。其中许多成分危害大、难降解,依靠传统的方式根本无法处理,加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出。很多垃圾长年累月堆积在公路边、河道两侧,既破坏土壤结构,又污染水体。第二,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生态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学历,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因而很难在思想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上,为了获取最大的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产品;在日常生活上,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使农村居民居住点的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淡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四、解决兴化市纪荀村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千家万户的参与,而农民的参与有赖于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能够使其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其对自身污染或破坏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农民参与环境决策的重要思想前提”。首先,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使得年轻一代的思想中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其次,政府或者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民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切身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最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环境法制和知识的宣传,使广大民众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针对纪荀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首先,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农业建设规划。要始终坚持农业生产的洁净化,以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为原则,形成一套极具生态效益的农业建设规划,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其次,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进喷药的器械,降低农药的散失和残留,多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工业肥料对水体、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最后,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搞养殖的时候将禽畜的粪便作为农田、果园等的有机肥料,或者是利用沼气发电等。总之,要根据纪荀村的实际情况,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农业生产路子。

(三)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环境保护,很多时候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从预防到治理的有效约束。目前在纪荀村,很多个人和单位对《环境保护法》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的威严和威慑力得不到充分体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因此,在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中,应当再多增加一些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条款,适当提高环境违法的惩罚力度。另外,在数量有限的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各类法规和规章中,有一些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具体适用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立法中不断弥补和完善相关的立法空白,制定出一系列真正适合农村现实情况的易操作的高效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李书舒,陈锐. 农村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分析[J]. 生态经济,2012,(6).

[2] 孙卫鏐. 试论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保护[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上一篇:楼板设计下一篇:抗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