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与信用机制

2024-08-02

基准与信用机制(精选八篇)

基准与信用机制 篇1

关键词: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其核心是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 通过信用信息的记录和传播, 建立起一套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使守信者受到褒扬, 使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戒。信用信息的开放服务与保护相关的机制框架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信息开放服务与保护机制可以奠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处在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阶段, 公共信用信息是信用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目前各行业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平台, 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整合和交换共享。随着信息的逐渐整合, 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服务与保护机制面临滞后和缺失问题, 公共信用信息如何开放, 才能进一步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怎么保护, 才能不侵犯信用主体的隐私和商业秘密等, 避免信息滥用, 这都需要相应的一整套机制来规范和指导。本文主要从当前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面临的机制问题分析, 探讨建立的途径和对策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现状问题

只能借鉴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相关法律以及各主管部门的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不能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给出清晰的指导。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对政府信息的公开有一些规定, 但具体可以公开哪些公共信用信息内容却无法给出清楚的解释;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相关法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和保护没有统一的规范和约束, 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和保护缺乏正确的指导。

第一, 法律法规对公共信用信息没有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解释。公共信用信息如何定义, 涵盖范围是哪些, 这是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框架的基础和核心。目前我国陕西省的《陕西公共信用信息条例》对公共信用信息进行了界定, 并明确了信息的涵盖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机制框架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地方性法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全国性的更加权威的法律法规的指导, 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明确界定和认知解释存在一定的障碍。

第二, 公共信用信息内容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标准和规范其实是对信息范围内容的更进一步细化, 明确每项内容包含的数据指标及其格式标准, 才能更加细致的确定每项信息内容如何实现开放与保护, 才能更清晰针对不同数据指标标准和格式进行开放与保护机制的研究。

第三, 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服务的对象、方式和渠道没有明确的机制。公共信息开放服务和保护不能一刀切, 需要按照开放服务对象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方式, 信息开放的范围、内容和渠道都应是是有所区别的。

第四, 个别政府部门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重要性认识不清楚, 有些部门的领导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将监管中收集整理的公共信用信息当成本部门的私有资源, 拒绝对外开放共享, 或是为了获得利益, 出售相关信息, 导致公共信用信息的滥用和泄露。

第五, 一些部门内部信息管理不透明。有些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 信息管理不够透明, 朝令夕改, 比如某些行政处罚今天已经做出, 明天可能又撤销了, 这就导致有些部门不愿将这些信息开放。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导致利益寻租的产生。

第六, 企业和个人的担忧。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也会让一些企业和个人产生担忧心理, 企业担心自己的商业秘密被泄露, 个人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另外还有些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担心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后果, 极力阻止信息的公开。也有些企业和个人担心有些有争议的信用记录公开会给信用主体带来不良后果, 比如由于相关部门的疏忽、错误或是监管人员的滥用权力, 导致一些有争议的信用记录产生并公开, 会加大对信用主体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认为我国的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和保护框架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 制定公共信用信息相关法律法规, 给予公共信用信息明确的定义, 确定公共信用信息包含的内容范围, 开放和保护的内容范围和方式。

一是公共信用信息定义。公共信用信息应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使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企业和个人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二是公共信用信息涵盖范围。公共信用信息按照信用主体不同, 信息涵盖内容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主体为例, 进行分别分析。

企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主要有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资质许可信息、认定认可信息、专利发明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税收信息、违规违法信息、欠费欠税信息、荣誉信息等。根据公共信用信息的定义, 信用信息内容是可以反映企业和个人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信用状况的, 信用状况主要指信用主体的能力素质和意愿,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 是否具备相关的登记注册、审批、资质、许可、认定认可、资产负债、税收信息等都反映企业的能力素质, 而企业是否违规违法、欠费、履约则可以反映企业的意愿性。因此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涵盖的范围应主要从以上这些方面去体现。

个人:按照以上对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的分析, 个人公共信用信息主要包含个人身份信息、户籍信息、证件信息、教育信息、纳税信息、社保信息、不动产信息、专利发明信息、违规违法信息、欠税欠费信息、荣誉信息等。

三是明确信息开放与保护的内容和方式。针对不同的信用主体, 信息的开放对象不同, 开放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差异。

企业: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可以面向社会公众、交易对象、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等对象开放。由于企业要面向社会提供相应2的0服14务年, 企第业9的登期记中注旬册信刊息反映一个企业的真实性, 应该面向社会 (公总众第提5供6查4询期。) 由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要对企业进行监T管im, 企e业s的审批、资质、许可、违规违法、欠费等信息可以对其开放, 方便监管。企业的资产负债、税收、专利发明等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 应属限制性信息, 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相关审查, 可以依法提供, 并对查看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企业还可根据需要授权金融机构、交易对象等查询企业公共信用信息。

个人: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金融机构等。个人信息由于涉及个人隐私, 每类信息的开放都必须依法依规, 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需要对个人某些信息进行相关审查, 必须按照相应的审批文件, 依法查询相关的个人公共信用信息。而企业、金融机构等则需要得到个人的授权才能查询相应的个人公共信用信息。

第二, 制定公共信用信息相关的标准规范, 细化公共信用信息包含的具体内容, 规范各项内容格式等, 应以反映信用主体的能力素质和意愿为依据, 明确公共信用信息包含的数据项和数据的格式。为方便信用信息开放服务, 数据项格式和内容必须统一标准, 为保护信息隐私、商业秘密等, 某些类别的数据格式需考虑简化内容, 如企业和个人的专利发明信息, 对专利发明的设计内容应尽量少涉及, 应主要侧重于专利发明证书标号、颁发时间等内容。

第三, 国家层面必须出台对商业秘密和隐私信息更明确的界定。

个人公共信用信息中包含着个人隐私, 在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中必须采取措施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在西方发达国家, 都有专门的法律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专门统一的对个人隐私进行界定和保护的法律, 个人隐私的保护只是在一些法律解释中得到体现。为保证信息开放中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隐私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

同个人信息中包含个人隐私一样, 企业公共信用信息中也包含着商业秘密, 因此, 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也涉及到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信息开放与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关系, 也是法律需要进行平衡的重要内容。

第四,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与保护。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也是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依法征集企业、个人等信用主体的公共信用信息, 对各部门征集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加工, 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 面向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开放服务。

二是确保准确性。公共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应对来自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清洗、比对, 对于差异化数据和错误数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进行调查核实并予以更正, 确保征公共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同时, 需保证信息主体的异议权及更正权。对于通知或N查O询.知9悉, 2的01信4Fi用n信an息c, e信息主体认为不正确的, 有 (权C提u出m质ul疑at并iv要e求ty予N以O更.正56。4征) 信机构应及时组织调查, 对于确属失实的信息内容, 应根据信息主体提供的相关材料, 及时对其信用信息予以更正。

三是确保时效性。公共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应及时更新信用数据库, 并对数据来源单位提出数据更新要求, 以保证信用信息的新鲜及时, 对于经过较长的时期而趋于陈旧的信息, 应当予以删除, 特别是对于超过一定年限的负面信息, 应当予以删除, 而不能再提供给信息需求者, 以保障信息主体免遭不必要的风险, 维护信息主体的隐私权。

四是信息安全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采取适当的足够的安全措施, 保护数据库中公共信用信息, 使其免受无根据的更改丢失窃取或破坏。如果基于征信机构的管理不善或故意泄露, 造成信用信息受损及其他利益损失的, 征信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或后果严重的, 应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对公共信用信息的整个流程的所有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 方便追溯相关人的责任。

第五, 加快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在各领域的应用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应用, 应加快建立规范的应用机制。建议以市场化机制为主, 培育第三方评级市场, 促进信用报告在行政审批、招投标等领域的应用, 引导企业在商业交易活动中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 个人就业、消费等环节使用信用报告等。政府应加强对第三方评级市场的监管, 更加规范化的信用信息开放应用, 可以促进信用信息的保护。

第六, 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的宣传教育。必须加强对社会公众宣传教育, 营造全社会更加重视公共信用信息状况, 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使得信用主体更加关注本身的信用状况, 积极参与自身的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中来, 更好的利用自身的守信优势, 注重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消除信用主体对信息保护方面的担忧。另外对公共信用信息来源部门的宣传教育将有利于信息开放共享和保护工作, 使其了解信息开放共享的益处, 并进一步重视信息保护工作。

美国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 篇2

美国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启示 -调查报告

关键词:信用信息 征信体系 国际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四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不断扩大的信用交易规模,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经济已经成为“信用经济(Credit Drive Economy)”。在此次赴美考察信用体系过程中,通过与美国征信企业及行业协会、征信监管机构的官员和世界银行专家的交流与讨论,我们的一个突出的认识是,信用信息是信用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征信体系的本质是为信用市场提供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机制,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以及信用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了解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将有助于解决我国信用体系设计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促进我国征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征信活动是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活动,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是征信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 征信活动是围绕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和使用而展开的。在美国,作为征信活动的主体,征信公司通过广泛地采集各类信用信息,根据信用市场的需求将信用信息整理、加工成为信用报告、信用评级、信用评分、信用监控等一系列信息产品,为金融部门、工商企业、投资机构等提供信用信息的咨询服务,成为它们评价消费者和企业信用状况并进行授信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见,征信活动的本质是针对信用信息的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活动。 征信公司之所以能够从事信用信息的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具有权威性的信用报告,关键在于征信公司能够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用信息和数据,并形成规模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从而非常全面、完整地掌握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和信用行为特征。在美国,各征信公司信用信息数据的规模和丰富程度是非常惊人的。从数据库的数据总量来看,邓白氏公司(Dun & Brastreet)在美国的数据库拥有7000万个美国企业的数据,覆盖了全部美国的企业;而益百利(Experian)、全联(Trans Union)和Equifax这三大消费者征信企业在美国的数据库中,消费者信用档案的数量则分别高达2.4亿份、3亿份和1.8亿份,平均每份消费者档案有20个信息项目。 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还体现在信用信息内容与来源的多样化方面。就信用信息内容而言,消费者的信用信息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以益百利公司的数据库结构为例,一是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社会保障号码及征信公司赋予的个人代码;二是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包括信用卡、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分期付款、租赁等信用交易及其付帐记录,既包括正面信息,也包括拖欠、收帐等负面信息;三是公共记录信息,如涉及个人财产、犯罪的法院判决记录、个人破产信息、欠税信息等;四是查询信息,这是根据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要求设置的,用于记录和监督消费者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使用目的,以保障消费者信用信息的使用符合法律规定的用途,避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不必要的侵害。相比较而言,企业的信用信息内容比较复杂,以邓白氏公司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的结构来看,其信用数据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九类信息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企业的基本信息,分为三类,一类是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电话及邓氏编码(D-U-N-Number)的身份信息,第二类自然状况信息,如企业的规模、雇员人数、业务范围、年销售收入等;第三类是组织信息,包括企业的总部、主要投资者、分支机构及企业的部门结构等。第二部分数据主要涉及企业的信用记录和状况,一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各种收益率、发展趋势和信用等级评定情况;二是企业的付款和银行记录,主要包括企业各种应付帐款情况、付款记录与特点、银行开户及贷款情况等;三是法院及其他公共信息,包括诉讼、判决等法院记录、欠税情况、破产记录以及企业在政府的登记注册信息。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主要业务领域、品牌等。 征信公司信用信息的来源也是十分广泛和多样化的。从企业信用信息的主要来源来看,既有从公开的信息渠道获得的,如政府、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也有专业化信息公司提供的,例如有专门从事收集地方法院判决信息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公司;还有许多是向银行、金融公司、投资者和各种工商企业采集的,如银行贷款情况、帐款拖欠的记录等,特别是拖欠帐款的信息一般是由债权企业提供,需要征信公司向债务企业核实后录入数据库。从消费者的信用信息来源来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零售企业、租赁商、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等授信机构提供的消费者信用交易和付款记录;二是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的公开信息,如税务机构的欠税名单、法院对个人拖欠借款、破产、犯罪等方面的审判和裁决信息、公用事业部门的收费记录等;三是其他信用信息报告机构提供的信息,如住房租赁者协会提供的消费者房屋租赁信息等。 从征信公司的信用信息内容和来源的多样化可以看出,征信公司是把分散在社会生活中各个角落和各种机构中的、有关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能够全面、真实、详细地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的数据档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信用信息加工成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产品,并反馈给各种授信机构和其他信用主体。可见,征信服务是建立在对信用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信用信息资源就成为征信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二、信用信息的使用与共享机制,是征信活动得以进行的制度保障 如上所述,信用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来源也比较复杂,而且在采集与使用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许多非常敏感的问题,如工商企业的商业秘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以及事关国家安全的机密等。如果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征信公司就会在信息采集方面遇到很多障碍,甚至无法采集其所需要的信用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对信用信息的使用不进行必要的限制,而任由征信公司滥用信用信息,就会危及到工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因此,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就成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需要从五个方面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第一,信息基本法,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用来规范全社会各种信息主体采集、传播和使用信息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第二,针对政府信息、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以满足社会对特殊信用信息的合理需求,并依法保护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制订和实施《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美国国家安全法》、《企业法》《隐私权法》、《统一商业秘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政府机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披露和公开其掌握或反映自身状况的各种信息,并对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给予严格的保护。这种信息公开的制度为征信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丰富的信息来源,为征信服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 第三,针对信用信息内容的法律规范,以保证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美国,这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公平信用报告法,此外在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准则、信用修复机构法(Credit Repair Organization Act)等、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Gramm-Leach-BlileyAct,以下简称GLBA法)等法律法规中也涉及到一些信用信息的规定,由此构成了对信用信息内容的法律规范。在信用信息的内容方面,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中非常强调信用信息的完整性,除对拖欠、欠税、破产等负面信息和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使用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外,对正面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使用则没有过多限制。 第四,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共享范围方面规定,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在信用信息使用范围方面,《公平信用报告法》对征信公司的信用报告规定了明确的使用目的(PermissiblePurposes),即只能用于与消费者获得信用、贷款、就业、保险等法律允许的用途。而在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围,特别是消费者信用信息的共享方面,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一是严格界定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及其相关的保护措施,二是对于非隐私的个人信息则允许银行、工商企业与第三方之间进行共享,但它们必须告知消费者拟共享的信息内容和对象。在这方面颁布的GLBA法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作出了明确规定。该项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应在与消费者建立客户关系时告知其拟同第三方共享的、有关消费者的信用信息内容;消费者有权决定其信用信息不能与第三方共享。如果消费者在被告知后30天内没有表示不同意共享,则金融机构有权将消费者的信息同第三方共享或向第三方机构“出售”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而且GLBA法还对金融机构告知消费者的时限、方式等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GLBA法的颁布,意味着信息共享的范围会比以前更广泛,效率也更高(以前金融机构的信息若同第三方共享,必须取得消费者的同意),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共享范围也开始主要由消费者个人决定。 第五,防止信用信息滥用的相关措施。在美国,各种信用信息能够进行充分交流和共享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相关的法律规范中对滥用信用信息的行为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和惩处措施。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中对违反信用信息使用目的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惩罚措施,包括违法者必须承担的赔偿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与此同时,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还要求征信公司必须建立信用报告查询记录系统,对所有购买和查询信用报告的企业及其使用目的进行记录。这个记录不仅可以让被征信人(消费者或企业)能够了解自己的信用信息的使用情况,而且为被征信人和征信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地防止征信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对信用信息的滥用。与此同时,公平信用报告法还对滥用信用信息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滥用信用信息的企业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惩罚。 在这样的法律框架和制度条件下,美国信用市场中形成了以征信公司为中介的信用信息共享的格局,征信公司不仅能广泛收集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授信机构、贷款人、企业或其他组织都能够自愿地向征信公司提供和反映信用信息,从而使征信公司能够全面掌握每一个企业或消费者信用状况的全貌,并据此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报告、评估等项信息服务。根据美国消费者信用信息行业协会的`资料,美国征信企业平均每个月接收的消费者信用数据总量高达20亿条,仅全年销售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就达11.4亿份。 三、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有助于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激励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 信用信息共享实际上解决的是信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为信用交易的各方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也对整个社会信用规模的扩张和信用行为的规范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首先,信用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信用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在美国,由于征信公司能够收集和汇总全面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征信公司能够方便、及时地为银行、工商企业提供信用信息和相关的信用报告,从而大大减少了银行、工商企业的相关业务活动及其授信成本。例如,美国各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在对消费者发放贷款时,向征信公司购买信用报告的成本不足1美元,一般仅为0.5美元左右。而且由于采用了互联网等在线服务方式,获得信用报告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实际上已达到了同步的程度。 其次,信用信息共享直接促进了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信用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集中。在信用信息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授信者能够更加全面地、准确地了解信用申请者的信用状况,减少或避免授信者因缺乏信息或仅凭主观判断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有利于授信者把握授信的风险程度,并根据不同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额度和利率水平,从而做出合理的授信决策。在美国,对于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和个人,银行、信用卡公司和投资机构可以优先给予其信用支持,而且通过更为优惠的利率鼓励其使用各种信用资源。其结果是,银行贷款等各种信用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集中。二是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优质的信用产品和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可使授信者发现更多的潜在的优质客户,也同时面临着失去其已有的优质客户的风险,因此每一个授信机构都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就促使授信者必须以更加优惠的价格、更好的服务为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产品。其结果是,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就成为银行、商业企业等授信机构竞相追逐的重点,也因此能够赢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得到更为优惠、满意的信用产品和服务。事实上,这对于信用领域、特别是银行之间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全面共享信用信息对失信者具有惩戒效应,并能够消除或抑制多头、过量借贷的不良动机。当授信机构能够共享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违约行为等负面信息时,授信机构就会要求那些有负面信息的申请者支付较高的利率来获得贷款或规定更为严格的赊销付账条件,这既是授信机构防范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失信者的惩戒。因此,在美国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获得良好的信用记录以获取低成本的信用资源。信用信息共享不仅仅需要知道企业和个人的负面信息,更需要了解它们的总体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因为,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多头借贷来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而这种多头、过量借贷的企业和个人一旦不能履行债务或宣布破产,其给授信机构带来的损失将是很大的。例如,香港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共享只限于负面信息,而近年来由于多头、过量借贷而导致的个人破产出现了快速上升趋势,香港每名个人破产者平均向12个金融机构举债,欠债总额达到月薪的55倍,而美国个人破产的欠债平均水平是月薪的21倍。因此,全面的信用信息共享才能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起到惩戒和约束的作用。 四、经验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征信体系发展和信用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开放、透明和公平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 美、英等信用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信用信息是征信活动开展的基础,而规范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征信企业公平、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并为全社会提供征信服务的基本制度保障。目前,征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的历史,但至今行业规模依然较小、市场信誉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未确立信用信息公开、共享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征信企业无法稳定、合理地从银行、工商企业、政府机构收集和获得相关的信用信息,因此很难掌握和了解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全貌,并提供令人信服、权威的信用报告,征信企业在获得和采集信用信息方面仍然处在弱势地位。因此,政府在促进征信体系发展和信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当认真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进信用信息资源合理使用,而不能简单地用建立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来解决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更不能用其来替代征信体系的制度建设和从事社会化征信服务的征信企业。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考虑到我国有关信息使用和传播的法律规定还十分缺乏,信用信息共享会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订或修订,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在着眼于长期制度建设和法律规范完善的同时,目前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和共享问题。 首先,必须对征信行业可以收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没有明确立法,因此,有必要对征信机构采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内容,采集方法和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对禁止采集和使用的信息作出清晰的界定,在确保征信公司不侵害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信息主体的正当权益前提下,使征信服务获得充分的信用信息。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一些主要做法。 其次,尽快明确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办法。特别对工商、税务、法院、技术监督、统计、中央银行等掌握信用信息的政府部门,需要尽快明确其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为征信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能够公平、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政府的信息资源创造条件。 第三,尽快明确对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的信息等特殊信息的保护措施,保证征信企业能够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 (三)打破信用信息垄断,注意防止征信服务领域中可能出现的利用信用信息的寻租行为 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还很薄弱、而信用信息来源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有些掌握和具有一定信息优势的部门或行业,已经出现了利用所具有的信用信息优势地位,采取收费、指定代理机构、或利用自身信用信息资源直接开展咨询服务的倾向。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防止这种利用信用信息进行垄断和寻租现象的蔓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和规范政府相关机构的信息公开办法,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明确与信用信息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政府机构不能参与建立和经营征信机构,也需要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的投资行为,从规范征信服务、明确信用信息产品的内容、鼓励综合征信服务等角度来制订对征信企业的管理办法。 (四)培育和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企业的发展 作为信用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市场中介,征信企业是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信用信息全面共享的重要基础。鉴于我国征信服务业发展已经起步,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约束,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快征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在征信服务领域,应当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国内民间资本或私营企业投资征信服务领域。征信服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竞争行业,一方面需要在数据收集、信息分析、经营管理以及市场信誉等方面进行长期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以加快技术进步和整合市场中已具有的优势资源,以取得征信服务的权威性和规模效益。美国的邓白氏、益百利、环联等征信公司都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能够从私营的、地方性公司成长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公司,既有其自身长期积累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民间资本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合并大量的地方性征信公司,加快了其集聚和集中征信市场优势资源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其优势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鼓励民间资本和私营企业进入征信服务领域,对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和成长壮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其次,鼓励以采集地方信用信息和服务于地方市场的征信公司发展。当前我国信用市场还不是十分发达,经济活动中对各种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还比较小,而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形成全国性征信公司的市场条件尚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征信公司从地区市场起步发展,特别是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市场起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相比较而言,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范围内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的机制的形成和协调难度较小,可以为征信公司采集信息和提供征信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且可以降低征信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征信公司而言,它们也可以比较迅速和有效地把握市场需求,形成征信公司的数据库系统和经营服务模式。在地方性征信公司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各个地方征信公司的合并和集中,最终形成能够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服务体系。 (五)尽快制订涉及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的技术标准,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效率,为信用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美国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为了保障各种信用信息主体与征信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征信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效率的提高,由相关行业协会出面协调各大征信公司共同制订了征信行业的信息采集技术标准、信用报告的标准文本等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征信公司的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便于社会各方面为其提供来源丰富的信用信息。目前我国各地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征信服务的企业已有上百家,但整体上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缺乏信用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基本的服务规范,极大地影响着征信服务行业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和信用报告提供的自动化,也制约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要积极参与和引导征信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如信用信息采集的格式与标准、征信行业服务规范、信用报告标准文本等,以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流通效率,促进征信服务的规范化。

信用担保风险与财政补偿机制优化 篇3

(一) 信用担保风险现状

1、经营风险突出。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统计, 有近23.7%的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 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中小企业在4 年内退出市场。我国中小企业与美国类似。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导致风险经营较高, 从而给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带来很大的风险。

2、风险过于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担保风险没有在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合理的分散, 过分集中于担保机构, 从而造成了担保机构的风险高度集中。我国的担保法律不健全, 担保机构实力过于弱小, 处于弱势地位, 商业银行在贷款担保的放大倍数, 风险分担比例等问题上与担保机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很多受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银行, 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比例最多愿意放大2 倍, 一般为存一贷一, 更有甚者在受理担保基金后全年贷款只有一两笔, 金额不足担保金的30%。这些情形无形地增加了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 使得“企业—担保机构—协作银行”三方关系扭曲为“担保机构—企业”间的信贷关系。

3、违约风险高。我国中小企业违约风险高主要表现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1998 年6 月底, 中国工商银行对350, 041 户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信用等级在A以上的只有57, 088 户, 仅占16.3%, 而86.7%的行业信用等级在BBB级以下。信用等级是衡量一个企业信用高低的主要标志, 也是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主要考虑的指标之一。

(二) 我国当前财政支持信用担保体系现状。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实践之路, 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支持与引导, 其中财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也应看到财政的不落实、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担保机构的道德风险对财政补偿机制的影响

(一) 道德风险。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我国中小企业违约风险高,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已有学者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在spss13.0软件的帮助下, 对中小企业公司财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最后的得分情况来判断其信用等级。结果, 绝大部分调查文献的结果都表明了同一个结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财政补偿。

(二) 信用担保机构中“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与防范

第一步:中小企业申请对象。由于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 信用记录不健全, 与银行、担保机构相比, 其对自身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项目风险大小掌握着更加真实充分的信息。在信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正常的融资方式应该是公开透明的。然而,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 信息还处于不对称状态, 这就非常容易使中小企业采取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来追求代价最小的融资方式。

第二步:项目评审阶段。在这个阶段极易出现银行有意转嫁风险的动机, 因而有意放松贷款条件或放松对企业的资信调查、信贷审查与审批, 使那些风险高, 本不该获得担保贷款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 加大担保机构的风险。

第三步:担保的协议阶段。这一阶段极易出现银行利用其强势地位将风险转嫁给担保机构, 自己承担很小的风险。这样加大了担保机构的风险, 也容易出现银行对其监管的不力。

三、担保机构与银行间的博弈

关于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问题以及风险分担比例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有一个规范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杨国梁认为, 担保行业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和保护, 分散和化解信用担保风险的社会机制的建立缺乏来自法律的强制推动和约束, 是银行在担保业务中不愿多承担风险的主要原因。王素莲认为, 央行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与商业担保机构展开更多的合作担保业务, 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分担比例上与担保机构积极的合作。张胜利、狄娜认为, 担保机构处于弱势地位, 无力与商业银行对等谈判风险比例分担问题, 而银行在没有受到社会 (如法律、法规) 强大压力下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风险控制原则。

四、风险补偿机制的设计

(一) 基于风险自留的风险内部补偿机制

1、风险内部补偿。风险自留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担保机构内部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 有计划地对预计风险的自我承担。在有计划的风险自留内部补偿机制中, 对损失的处理会有很多种方法, 有的会立即将其从现金流量中扣除, 有的则将损失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摊, 以减轻对单个财务年度的冲击。

2、信用担保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2003 年7 月美国coso在普华永道的协助下首次提出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报告, 报告首次从体系上规范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要素和层次, 将全面风险管理从理念发展落实到了实际操作层面, 将coso报告和新巴塞尔协议进行融合。我国学者提出的构建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以此为鉴, 可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3、建立担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 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制。建立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制有利于增强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项目经理对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负责。对在保项目履行保后跟踪负责制, 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 采取应对措施, 对出现代偿项目积极、主动配合保全部门进行清收;第二, 审、保、偿分离制度, 即直接办理担保业务的部门与项目评审部门分开, 形成横向制衡的约束体系;第三, 项目评审委员会决策机制。所有担保项目经过业务部门初审或评审部门详细审核后, 必须连同项目材料报送项目评审委员会。只有通过项目评审委员会才能出具保函承担担保责任。

(二) 基于以政府财政为主导的风险外部补偿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部补偿机制, 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具有长期稳定的补偿资金来源, 应当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担保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只有政府合理的持续介入, 才能保证我国信用担保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政府财政贴息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贴息率的倒数是资金的放大倍数, 运用贴息的手段, 实际上就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方式, 它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规范。贴息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性倾斜, 它只是填补了给予倾斜支持的项目所能承担的比较低的利率和商业性贷款相对较高的利率之间的缺口, 并且是通过经济杠杆体现政府的政策性倾斜的。另外, 担保补贴也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政策运用方式。政府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 给它一定的补偿, 就是填补担保理论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间的缺口。实际上, 就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 还是按照市场化交易机制来运作的。但是, 通过政府财政对担保补贴的持续进入, 一方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成本, 提高了担保的外部效益和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很小的一块财政补贴资金, 通过经济杠杆效应, 将产生的相当于财政补贴资金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规模资金引入需要给予的担保机构。因此, 建立政府财政外部补偿机制, 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外部补偿目标, 而且也可以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 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人民收入、使社会结构更加稳定以及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信用担保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信用担保,机制,补偿

参考文献

[1]顾海峰.金融交易信用担保风险形成外部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2]顾海峰.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担保风险形成内在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3]罗晓芹.略论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

[4]陈小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

[5]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 2001.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与制度建设研究 篇4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然而, 由于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 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 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 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履约意识较为薄弱, 导致建筑市场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 未经许可擅自开工建设, 擅自修改设计文件, 肢解工程发包, 拖欠工程款等;一些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 不正当竞争比较突出, 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些信用缺失问题, 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 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十分重要和紧迫。

本文基于建筑行业信用链理论深入分析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成因以及信用缺失对建筑市场信用链的影响, 并从企业的立场探讨建立信用机制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 旨在减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不诚信事件, 理顺建筑市场秩序, 确保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 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现状分析

1.1 建筑市场信用链的构成

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 失去了信用, 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 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这种存在于市场交易相关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相互作用称为信用链。从广义上讲, 信用链包含了从个人、企业、行业、政府到整个社会各个相关环节的信用关系。以信用链的眼光来看待信用, 就是去寻找他们关联中的独立, 独立中的关联。信用本身是相关环节之间的一个作用结果, 信用的收益也是相关环节加权之后的获益。

建设项目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图1 所示的建筑市场的基本信用链。其中, 业主 (消费者) 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承包商和分包商 (工程任务承担者) 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劳务、设备和材料供应单位;劳务人员, 目前主要是以农村务工人员为主。

1.2 信用缺失的成因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 市场信用环境不佳, 是信用缺失的历史原因。有些企业从不规范操作, 而以压价、压级、垫资、拖欠工程款、随意改变工期, 把工程项目中利润较大的强行分割出去, 使用不合规材料、工艺等方式赚取中间差价, 以致目前某些企业仍保留着这样的行为习惯和侥幸心理。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 也有政府决策随意性、行政执行缺乏规范性、行政行为缺乏诚信等原因, 再加上业主的一些失信行为, 共同导致了整个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问题。

2信用体制建设目标及基本原则

2.1建设目标

在信用制度建设中, 制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如果目标制定存在着不准确或者错位情况, 将直接导致制度效果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建设中, 需要将目标制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通过建筑市场交易平台的建立对建筑交易的风险以及成本进行降低;第二, 对建筑施工不同方面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 通过约束方式的应用帮助守信者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而失信者在市场中难以获得发展、生存;第三, 促进建筑从业人员不断对自身的信用意识进行强化, 能够自觉的对信用形象进行维护;第四, 政府需要对整个建筑市场的信用情况进行掌握, 在此基础上对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第五, 对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进行维持, 并对行业信用实现科学管理。

2.2 建设原则

在对信用制度进行制定以及创新的过程中, 需要做好制度变迁方式以及类型的注重, 通过科学原则的落实促进信用制度作用的更好发挥:第一, 统一规划。在我国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建筑市场信用制度的建设, 避免存在重复建设以及管理过于分散的情况。需要在前期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对统一的建设方案进行制定, 保证不同行业以及地方都能够保持相同的步调, 共同对该制度建设提供支持与努力;第二, 分部实施。制度不是一件小事, 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利益的分配, 当制度出台之后, 立即要求整个社会都作出一致性协议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 盲目的改革也将具有着较大的风险以及波及效应。对此, 在信用制度制定完毕后, 则可以在我国部分省市首先进行试点, 通过试点过程的经验总结, 结合已有经验按照分部、分阶段计划的方式在全面逐渐展开;第三, 政府导向。对于建筑信用制度来说, 其可以使用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强制性制度变迁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在该模式中, 政府是对该制度的重要推动者以及倡导者, 在政府导向作用的指引下在市场中进行运作;第四, 协调配套。制度无论是创新还是落实, 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此, 在保证制度具有良好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同时, 也需要保证建筑信用制度同其他不同制度间能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以及配套性, 以此使建筑市场信用制度能够形成一个协调配套、功能全面的系统。

3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总体设计

4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具体策略

4.1 完善信用管理法规

目前, 我国在建筑信用工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具有着非常不成熟的特征, 很多工作还是需要政府进行牵头与引导。而随着信用管理工作迫切性的提升, 我国也需要能够尽快地对信用管理协会进行建立。并充分联系我国建筑市场实际, 根据该行业未来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对市场信用管理法规进行建立。同时, 由于建筑市场信用的相关要求以及内容都已经渗透在行业管理法规当中, 对此, 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则需要包括有以下几个层次, 即国家建设法律、信用服务标准以及建设部门的规章制度。目前, 我国已经对一定数量的法律进行出台, 并涉及到了建筑市场信用管理, 对建筑市场中不同主体的义务、权利以及行为进行了规定。与此同时,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 我国目前在相关法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以及不足, 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对此, 立法机构则需要积极联系我国建筑市场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完善与修改, 以制度的科学完善为我国建筑信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4.2 市场信用数据库

市场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 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 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既包括正式的, 又包括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包括有关信用的法律 (如契约法) 、信用管理制度等, 非正式的信用制度则包括信用信息、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在信用制度中, 信用信息是重要的基础内容, 在建筑市场中, 主要的信用信息包括有市场行为记录以及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在对政府制度建设中重要作用以及地位进行明确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对信息系统进行分别的建立, 如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公共披露系统、以行业为主体的自律维权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内控信用信息系统以及以服务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信息系统等。通过上述不同主体系统的建立, 则能够共同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筑市场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其中, 政府主体系统包括有信用档案数据库、市场监管系统以及不良行为公示系统等。其主要包括有建筑从业人员、市场主体的年检记录、资质评审以及不良信用记录等。对于这部分系统而言, 需要尽早建立、逐渐完善, 并通过建筑市场交易大厅以及工程建设信息网的方式向社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发布;行业协会主体系统中, 所涉及到的行业协会则具有建筑协会、监理协会、装饰协会以及造价咨询协会等, 即根据协会的不同对不同的维权信息系统进行建立;企业主体方面, 则需要通过风险内控系统的建立更好的帮助企业对即将交易的对象进行选择, 以此对经营风险进行减少以及避免,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信用服务系统则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 不仅包括有从业人员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记录, 还包括有财务状况、资信评估以及基础资料等, 是一个综合特征较强的信息数据库。此外, 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 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对信息进行获得:第一, 由不同方主体为获得市场准入所提供的相关资料, 如年检资料以及资质评审资料等;第二, 不同统计工作中形成的资料;第三, 由市场主体所报送的资料;第四, 从税务、工商以及司法等部门所查询到的资料;第五, 从不同级别建设主管部门获得的发布信息等。

4.3 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在国际范围内, 有很多著名的机构对建筑企业实施信用评价工作, 无论是在评级方法上还是评级指标上都处于同一框架之中, 而仅仅在个别指标以及行业分析方面对建筑企业的特殊性进行了考虑。同时, 在建筑市场中, 除了对融资信用以及企业信用情况进行评级之外, 项目信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评级内容, 不同信用主体如承包商以及业主等, 都通过该项目而开展工作。对此, 项目信用评级工作也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以此避免信用能力不足的项目进入到市场之中。同时, 企业资质评审同建筑市场信用评级间也具有着一定的联系, 并在具体评价内容以及目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对于资质评审这项工作而言, 其可以说是企业开展信用评级工作的重要基础, 也是行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 信用评级主要是由评级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对建筑企业的客观信用以及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中经常出现的失信问题而言, 则更多的是发生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对此, 我国现阶段所开展的信用等级工作的重点即是根据该标准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行为进行考察与评判。

可以说, 从对建筑市场秩序进行规范以及整顿角度出发的信用评级工作具有着较强的强制性以及行政色彩, 且在需求动力、评级目的方面都同其他国家具有着一定的不同。对此, 在对国外相关经验进行积极借鉴的基础上, 需要加入不良行为记录以及行为规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更好的满足我国现时期的发展需求。具体实施方面, 则可以由政府委托部门、民间机构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分别开展。为了保障该项工作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以及可信性, 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措施的采取:第一, 政府方要加强监管, 对于提供信用评价不实的评价机构, 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 通过在市场上公开的方式对这种机构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第二, 形成评级竞争机制, 避免出现垄断情况。在对评级制度进行建设的初期, 需要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选择少数企业以及评级机构开展评级试点工作, 并对评级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严格与完善。而随着该项工作的开展, 则可以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 促进评级工作的蓬勃发展;第三, 加强信用评价人员管理, 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的实行对征信人员的上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如果发现其存在失信以及违法行为, 则需要严格进行查处。

4.4 建立工程担保制度

在我国现今建筑市场发展中,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 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建筑信用目标进行实现的一种方式。对于该制度来说, 其开展的目的就是要将失信行为的事后弥补转变为提前预防, 以此为基础促进市场管理能力以及基本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个工程而言, 其包括有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质量保修这几个阶段, 且在不同阶段中都具有相应的担保如履约担保、保修担保以及投标担保等。通过担保品种及担保额度的实现, 则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覆盖, 更好的对市场信用情况进行实现。约束对象方面, 则主要为业主以及承包商, 即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对建筑的承包商以及业主共同进行经济制约。此外, 我国政府也需要建立起以此为基础的信用评估机构建设, 通过必要布局以及规模的形成促使银行、保险系统与建设部门合作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5 信用机制在建筑市场中的应用效果

自从建立信用机制以来, 一部分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行为被公开曝光, 这说明我们的信用机制在逐步完善, 并且在建筑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 全国各省市都非常关注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和资信管理。

5.1 江苏省加强企业资质动态核查

2013-2014 连续两年, 江苏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通过建筑市场信用平台实施, 不仅加快了企业和人员库数据归集进度, 同时确保了企业动态核查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将企业的信用结果应用于招投标环节, 2014 年4 月1日起,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招标发包的, 建设单位已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纳入了招投标环节, 经过近一年时间, 目前全省有11 个市已经将信用考评结果应用于工程招投标, 共有1339 个工程项目 (标段) 在招标时将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纳入了招标环节。

5.2 安徽省基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2015 年底, 安徽省建筑市场基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依托市政务信息数据库整理和沉淀的154 个数据来源、44.2 亿多条数据, 同时通过加大市直各单位信用信息的共享交换力度, 多渠道征集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数据414 万条, 建立信用记录。

5.3 重庆市建设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

重庆市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于2015年6 月18 日通过验收评估, 顺利投入日常运行, 实现了部省建筑市场与诚信信息的互联互通。该运行一年以来, 共有523 家建筑企业通过了验收评估, 年末从业人数达到了494.32 万人, 全年共完成总产值15.93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6.1%, 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增长势头。

以上三省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建设只是全国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但是足以说明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诸如上文“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擅自开工建设、违规发包转包、不正当竞争行为”正在逐步减少, 新的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正逐步建立, 我们所采取的信用机制建设措施的确卓有成效。

6 结束语

建筑市场的繁荣发展, 离不开良好的信用制度建设。信用链的良性循环, 决不是单个企业 (业主或承包商) 的事情, 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待于各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舆论的有效监督。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企业、建筑市场监管机构能够引起重视, 共同推进信用体制建设, 以便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明.北京市完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41-45.

[2]周其胜.美国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及其启示[J].建筑, 2009 (05) :77.

[3]李文.关于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外建筑, 2009 (03) :102-103.

[4]刘静, 毛龙泉.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不足的机理及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155.

[5]程丽红.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9 (02) :99.

基准与信用机制 篇5

2006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 旨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带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到2014年, 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 占GDP比重达5%, 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细胞, 文化企业是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投入要素, 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获取商业利益的组织, 不仅是创新动力的主导者, 也是文化创新的践行者。但是, 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创新氛围、政府激励政策、资本市场服务等外部环境影响, 还受缺乏抵押、经营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等内部环境影响, 造成了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影响文化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融资体系, 更需求健全的资信评级机制, 资信评级机制是拓宽文化企业融资途径的重要保证。因此, 只有通过运用政策杠杆, 引导人、财、物的流动, 综合融资的各项服务, 形成集中优势, 才能支持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产权融资的发展。

二、文化企业信用评级

(一) 信用评级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 企业信用管理和社会征信系统建设是保持信用经济稳定运行所必要的重要架构, 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信用评级是由专业、独立的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 通过对企业考察、调研和分析, 对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用专用符号或文字进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1860年, 标准普尔的创始人Henry V.Poor率先开始金融信息服务和债券评级, 1909年, 穆迪公司的创始人John Moody创造了第一个债券资信评级方法, 1913年, 惠誉国际创始人John K.Fitch首次开始使用AAA到D级的评级系统。信用信息体系不仅是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工具, 同时还是促使交易主体进行重复博弈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产权、信息不对称, 及我国历史、制度等特有的原因, 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来源不可靠、行业企业参差不齐、部门监管缺位、社会信用及风险转移机制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征信信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 实现了风险管理工具在授信审批流程的刚性控制, 降低了信贷审查过程中人力和资源的成本, 减少审批环节, 缩短评审时间, 提高信贷审批的工作效率。

(二) 文化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

1. 行业背景与企业竞争力

2003年9月, 中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 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等10个大类。由于文化产业类别较多, 企业性质、市场竞争、服务产品、地域范围的差异较大, 直接影响到企业信用评价。

2. 企业财务与经营状况

文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能力是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 直接影响文化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但是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小型文化创新类企业, 在初创期财务指标不会太理想, 这时就不能按传统的资产、负债、利润等来衡量, 而是要看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注重研发投入、品牌价值、市场发展前景等指标。

3. 信用记录与履约能力

文化企业以往的融资、担保、还款情况是企业信用和履约能力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信用记录和履约能力不仅降低文化企业融资的成本, 还能降低融资方的风险。文化企业的融资还贷的记录往往较少, 因此, 可以根据业务实施中的商业信用与履约情况来判断。

(三) 文化企业信用评级的作用

1. 信用评级有助于提升文化企业经营能力

信用评级对文化企业的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发展前景, 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信用风险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能使企业进一步明确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 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从而得到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

2. 信用评级有助于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

无形资产融资具有专业性强、风险大、变现能力差、监管难等特点。90年代初, 我国开始探索无形资产担保融资, 《担保法》等相关法规的完善, 以及企业资信评级工作的推进, 有助于理顺产权融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降低无形资产融资风险, 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到无形资产融资的积极性。

三、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融资

(一) 无形资产担保融资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两类。社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特许权, 土地使用权等, 自然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自然资源等。《担保法》第75条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设定质押;《物权法》第223条也规定“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2008年, 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并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正式启动无形资产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2008—2013年, 全国累计实现专利、商标、版权质押融资1600多亿元, 其中, 2013年知识产权担保融资达到687.53亿元, 同比增长79.46%。2014年, 江苏省首家由银监会批准的文化产业专营银行机构———无锡农商行太湖文化支行揭牌, 为近40家文化企业融资15亿元, 推出股东信用贷款、版权抵押贷款、影视通等文化金融产品, 拓宽了无形资产担保融资的形式和渠道。

(二)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估值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估值是融资的前提和基础。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 在评估时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 包括无形资产的寿命周期, 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该资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将采取的行动;该资产的现金获取能力, 以及维持该资产获利能力而支付的预期维护成本等;资产特许使用期、租赁期等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2014年,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统一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估计方法,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 (质) 押贷款等业务。

四、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与无形资产融资的对接机制

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对无形资产融资起到了信用评价的作用。传统的无形资产融资担保以及资产评估主要是针对融资标的而言, 但是商标、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寿命周期、授权收益净现值、投资回报率等跟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文化企业信用评级解决了企业层面的综合评价的需要, 通过企业信用评级与无形资产融资评估和担保的对接, 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系统分析和评估无形资产价值和融资风险的需要, 拓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途径。

根据融资及管理的需要, 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与无形资产融资评估和担保的对接需做好如下工作:

(一) 设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机制

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 从信用、经营、发展能力的角度, 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办法、标准, 设立独立的信用评级及征信网络,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无形资产融资担保、反担保和再担保服务。

(二) 设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融资保险机制

加快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培育,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创新型文化保险产品开发力度, 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设立文化产业保险组织机构, 推动无形资产执行与侵权险种创新, 促进文化产业保险业务发展。通过优化运营模式, 简化理赔程序,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 完善保险服务功能与平台,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意识, 使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机制更加完备。

(三) 设立无形资产管理和运营机制

优化市场环境, 不断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引导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 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资产运营机构, 参与到无形资产的管理过程中, 提升无形资产的运营绩效, 降低融资方和投资方的市场风险和可变现风险, 有效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五、小结

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完善和有效监管, 是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融资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无形资产融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将文化企业征信与无形资产评估相结合, 建立以市场导向、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多元化投入与交易的融资担保运作方式和风险管理机制, 可以有效的降低无形资产融资风险, 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和知识成果的转化。

摘要:资信评级不仅是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工具, 还是拓宽文化企业融资途径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分析文化企业信用评级的目的与作用, 阐述了信用评级与无形资产融资的对接和运营机制, 结合中小文化企业的特点, 提出了促进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融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无形资产,融资

参考文献

[1]A Arrighetti, F Landini, A Lasagni.Intangible Assets and Firm Heterogeneity:Evidence from Italy[J].Research Policy.2014, 43:202-213.

[2]谢黎伟.美国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24) :40-44.

[3]苑泽明, 姚王信, 高婷.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需求、供给与实现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5) :78-82.

基准与信用机制 篇6

伴随着货币虚拟化的发展, 虚拟经济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纬度。以货币虚拟化为基础的金融虚拟化以及对金融虚拟化正负功能影响的探讨层出不穷, 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执一词, 但不可回避的是, 虚拟经济作为脱离传统“实体经济”范畴的新范式, 在整体经济中的比例膨胀与金融虚拟化的不断扩张息息相关。金融虚拟性作为当代金融的一个突出特征, 其演变历程中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态势, 在经济虚拟化和全球化的催化下, 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由弱变强、以几何级数膨胀的趋势和规律。

从人类经济发展史的脉络看, 任何经济逻辑中都留有人类的烙印, 人们不仅参与经济活动, 而且干预甚至掌控经济的内生过程, 这个过程也匹配着人类经济制度的衍生过程。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因此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诺思, 2000, 第110页) 经济是一种复杂的制度安排, 任何制度缺陷的存在都会使经济偏离正常的轨道。货币虚拟化发展趋势和信用的不断创设为金融虚拟化扩张提供了内在动力本源, 而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规避行为所引发的金融创新则为金融虚拟化扩张提供了外在制度条件。下面我们将从金融虚拟性扩张与广义信用制度关系角度探讨当前金融虚拟化如何从不同层面突破信用制度框架。

二、正向动力: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

金融活动依托货币运动与信用创新实现对实体财富和虚拟财富的优化配置。货币是金融最原始的形态和萌芽, 也是金融产生的内在本原, 信用则为二者的过渡创造权利与义务的外在制度保障。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的伴生与互动共同构建了金融虚拟化的正向动力激励。

金融虚拟性的扩张过程内始于货币虚拟性的内在特性外化, 货币虚拟化的趋势是在商品的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并使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的材质上不断与实物背离的过程中实现的。“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马克思, 1976, 第95页) 货币起源于商品之间的联系, 使直接物物交换的自然过程转向了以货币为媒介进行间接交换的社会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也孕育着信用。信用从一开始就具有替代货币流通和支付形式的原始冲动。

贵金属货币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它出现之前, 商品交易是单纯的物物交换, 偶然性的存在使商品所有者面临诸多交易“瓶颈”。货币虚拟性无论内在特质还是外在表现都受到货币形式原始状态的制约。此时, 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延续更多依赖于一种社会契约。“尽管这些条款也许从来就不曾正式被人宣告过, 然而它们在普天之下都是同样的, 在普天之下都是为人所默认或者公认的。” (卢梭, 2002, 第39页) 贵金属货币的出现虽然缓解了商品内在矛盾, 并使后者外在的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却只是为货币虚拟化外溢提供了可能。之所以是可能, 除了实物货币自身价值的存在限制了价值虚拟表现外, 不成熟的信用关系也从外部环境上制约着货币虚拟化的发生。这种可以与之结合并内化的制度框架, 直到信用货币条件下才使货币虚拟化外溢成为可能。

信用货币 (银行券、法币等) 对贵金属货币的替代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货币虚拟化受货币材质的限制。尽管金本位、银本位或双本位制度是信用货币得以流通的基础, 但公众对信用货币的认可度和信誉性仍存疑问, 这种疑问在国家权威性和银行信用性的双重作用下被成功地解答了。此时, 公众对信用货币的认可, 已经超脱了实物商品或服务范畴, 转而将前者提升到了国家和银行的信用层面。考夫曼 (Gorge·Kaufman) 有如下叙述:“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发行纸钞 (随后被称为通货) 的权利被转移给政府, ……或者可以这么说, 通货仅有名义价值, 而且它的供给完全由政府决定。” (考夫曼, 1998, 第15页) 银行信用可以创造货币, 从而使货币数量实现多倍增长, 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非现金结算制度的建立, 为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提供了前提, 在此前提下的货币增长并不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长, 而是通过银行信用扩张来实现的, 这使得原本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演化为纯粹的价值符号, 货币实现了虚拟化的外溢。

经济信用化使经济过程逐步摆脱了经济主体自身积累的依赖, 转而依托外部资金来源的融资。由此, 资本支付手段的职能被部分货币所有者创新为价值增值的手段。生息资本, 进而虚拟资本开始登上经济舞台。客观地讲, 虚拟资本的产生是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双重作用的结果, 它亦成为金融虚拟化的开端。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 能够带来预期收入的资本。它是由债券 (汇票) 、国家证券 (它代表过去的资本) 和股票 (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 构成的。“它们所代表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 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 并不是代表资本, 那么, 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 (马克思, 2004, 第451页) 对资本增值无限制的追求与自有资本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限制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从而抑制了虚拟经济的发展。此时, 为虚拟资本发展保驾护航的信用制度应运而生, “还有一种促进集中的力量, 这就是信用制度。” (齐威格, 1997, 第280页) 通过信用的媒介, 一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可以由货币资本家贷给企业经营, 使虚拟资本的积累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的积累, 从而也就推动了金融虚拟化的蓬勃发展。

无论是贵金属货币还是信用货币, 他们均是在一国内部以贵金属作为储备而介入金融活动的。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 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核算也仍然以国际公认的世界货币——黄金作为交易的货币汇兑基础, 可以说, 此时的货币虚拟化仍然提留在一国母体内部, 还没有具备占领全球金融贸易活动的能力。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维持着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 这成为虚拟资本跨越国界进行世界范围资本配置的障碍。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以及美国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 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使国际虚拟化能力终于装备在货币身上, 金融虚拟性也随之超越国界限制, 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来发挥其强大的虚拟化功能。

三、逆反动力:金融虚拟化对信用制度的规避动力

金融虚拟化过程随着对信用制度成熟和完善要求的不断提出而发展, 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辩证联系。虚拟资本产生之前, 金融虚拟化相对独立于信用制度之外, 它的运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货币内生虚拟性突破各种束缚发展壮大的自然发展过程;虚拟资本产生之后, 金融虚拟化一方面得到了实现虚拟性外溢的强大信用保证, 另一方面自身的独立性又始终成为突破制度设定的框架在更大范围实施虚拟性扩张的内在冲动。

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约束。诺思 (North) 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影响的框架, 它们确定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讲, 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尽管金融虚拟化要求信用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制度保障作用, 但这种制度保障的存在也意味着将金融创新抑制在已知制度框架内, 客观上又为金融虚拟性的扩张套上了一副无形的“锁链”。毕竟金融虚拟化源于货币虚拟化所表现的商品经济 (或者说市场经济) 内在矛盾的作用与外化, 是一个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客观过程, 制度的衍生则是人类寻求自身价值实现得以保证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是人类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遵循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辩证地讲, 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落后于金融虚拟扩张的, 这就决定了早期金融虚拟化所推动的信用生成在虚拟性膨胀后又反过来成为制约其内在发展的桎梏。由此可见, 金融的内在虚拟性仅仅表征着金融具有虚拟化的倾向与能力, 而其虚拟化程度是否显著则受到不同历史阶段制度 (尤其是信用制度) 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这也为金融机构规避信用约束, 实现虚拟创新提供了动力来源。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 (E.J.kane) 于1984年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创新就是指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制度的管制以期达到理论最大化的目标模式。规制型金融创新意味着内在市场自发力量与外在市场机制相结合共同回避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所寻求的金融创新行为。凯恩的理论实际也为我们诠释当前金融虚拟化的全球性扩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金融市场的微观行为主体——金融企业或机构与宏观规制主体——政府和银行之间, 存在着自由与管制的博弈。金融企业或机构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整体, 其寻求的是以市场力量的自发运动来维系其价值创作、增值过程, 实质上是金融虚拟化得以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企业或组织制度层面的体现。而以金融稳定为宏观目标的政府和银行则必须兼顾双面责任, 即一面保持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动力, 为金融企业或机构提供信用制度支持;另一面要对这种动力实施管制, 使其限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内, 即设定并实施的规章制度框架。金融企业或机构通过创新来规避管制, 一旦危机金融稳定, 政府又会加以管制, 这种管制将导致新一轮的规避行为。管制和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交替, 形成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

从当前全球虚拟经济发展的态势看, 金融虚拟性的规避创新主要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设与泛化表现出来。广义的金融衍生品不仅仅涉及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合约, 而且应当涵盖基于实体标的产权证券化或债权证券化所形成的混成组合型衍生产品。这种宽口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交易是对既定制度规范圈设框架的突破, 它使国家决策和信用规制的对象“进化”得虚无化, 从而为金融虚拟化的膨胀与扩张提供了一种逆反动力。

四、金融虚拟化对信用制度的僭越

从理论上讲, 当前金融虚拟化的扩张是失去了有效信用控制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非货币化之后, 所有的货币形式都失去了自然控制其在市场中流通的数量机制,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面对货币的不断虚拟化显得力不从心。此时, 各国的货币发行主体必须依靠国家制定的信用制度来控制各国信用货币的供给量, 约束金融虚拟化的扩张。然而, 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得任何一个进入世界经济大家庭的国家和地区都失去了独立有效控制信用供给的能力。金融虚拟性扩张使国别信用制度一方面无法再为金融虚拟性提供强有力的信用保证, 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金融虚拟化在全球的扩张。因此, 实现对信用制度多方位、全角度的僭越越来越成为金融虚拟化在全球扩张的必然要求。当前, 金融虚拟化扩张对信用制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一国虚拟化货币主导国际信用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所设定的是以美国为中心国家, 欧洲和日本为边缘国家的世界经济格局。在这个框架内, 经济货币格局表面上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 但实质却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货币体系。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发达国家都在试图维持两个固定比率, 即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和美元与各国货币的固定比率。尽管1973年固定汇率制度的解体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率“脱钩”, 但各国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关系却固定下来, 并且成为当今全球国际汇兑的主体, “美元金本位”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现行国际金融秩序。例如, 从美元在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的比例来看, 美国的国际贸易只占全球国际贸易的13.5%, 而以美元计价的国家贸易却占全球国际贸易的近半数, 政府部门的国际资本流动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 有的国家甚至国内也采用美元计价。在国际汇兑中也不例外, 世界上大概40个国家的货币采用钉住美元或钉住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

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的独霸地位使这种一国的虚拟化货币支配着国际金融体系。各国储备的不再是黄金和美元, 而是只有美元或美元资产 (以美元计价的外债) 。这就使美国政府或企业可以凭空创造出各种金融虚拟工具来实现以前“金本位”下无法平衡的国际收支逆差。从下表所表现的美国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到200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看, 2005年的7915.08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逆差与1973年的71.4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顺差相比, 32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增长了大约112倍。在这些经常项目中, 除了美元外还存在着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外债。另外, 与1973年44.86亿美元的金融项目逆差相比, 2005年美国7854.49亿美元的金融项目顺差较之1973年增长了近176倍, 从而实现了美元的巨额“出口”。尽管美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债务人”, 但他却成功的使美元触角伸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这表明一国在拥有国际“铸币权”的条件下, 可以使一国虚拟化货币不再受到任何国别信用制度的约束, 彰显了金融虚拟化扩张对信用制度的突破和国际信用制度的严重缺失。

2.“美元金本位”引发各国信用货币的膨胀

美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各国在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储备为主。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32年里, 经常项目逆差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元大量无节制的外流, 贸易顺差国获得美元货款, 除留在各国商业银行境外金融机构的美元头村外, 大部分回到本国按照美元与本国货币的汇兑比率兑换成本国货币。大量美元的涌入必然促使本国货币管理当局增加本国货币的供给, 从而使本国信用货币出现膨胀。这一点对于国际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显得尤为明显。以中国为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43.3% (新华网) 。按照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的比率计算, 中国累计发行了近10.4万亿人民币, 即使中央银行用短期债券对增发的人民币进行对冲, 也会导致银行间市场的扩张。作为仅次于现金的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 短期债券使银行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地对冲才能使这部分现金始终停留在银行间而不扩散到民间市场上。另外, 各国滞留下的大量美元则作为国家的外汇储备通常以购买美国等货币开放国家的政府或大企业债券保存下来。 (刘骏民, 2007, 2) 这些债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拟资产, 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外汇储备国的金融风险。比如我国经济在2008年初所遭受的美国次贷款危机的影响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 一国的信用制度在外来国际货币的冲击下不仅显得非常脆弱,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为国外虚拟化货币在本国的扩张提供了信用服务。

3. 金融衍生品泛化加速信用规制对象虚无化

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信用行为和关系, 其借助的工具就是对信用货币供求机制的有效管理来保证信用的维系。然而, 随着金融虚拟化的不断扩展, 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变得逐渐虚拟化、缥缈化。金融衍生品的泛化则使信用规制的箭头更加无所适从。在以往货币金融工具和普通证券阶段, 由于金融交易是以实体经济的存量作为交易基础的, 尽管具有一定虚拟性, 但它仍然受到实体经济的制约。期货与期权、指数期货与期权等从出现就是十足的虚拟资产或产品, 不仅其质是虚拟的, 而且从量上也是交易者想象的结果, 具有绝对的虚拟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 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带着众多投机者对未来虚无缥缈的预期冲击着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1849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BOT) 就正式推出了远期和期货交易。当今, 金融衍生品交易正在爆炸式地增长,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 9 9 5年载文称, 国际金融市场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 并且还将不断增加。2004年有组织金融衍生合约交易总额为1143.9万亿美元, 比2003年增长30.7%。货币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7.2万亿美元, 比2003年增长62.7%。利率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1043.2万亿美元, 比2003年增长31.3%。股票指数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93.5万亿美元, 比2003年增长23.4%。场外衍生市场交易未清偿合约名义金额在2004年6月底比2003年12月底增长11.6%, 达220万亿美元 (2004年世界统计年鉴) 。以上数据说明,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壮大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几乎可以无限设计, 只要符合人们短期牟利的投机心理, 人们就可以不断地实现金融创新的泛化。

五、结语

虚拟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其虚拟性, 它可以凭空创造、无中生有, 基于它脱离实体经济的特性给予国家经济表面的繁荣或泡沫, 使国家信用在调控国别信用行为和规避风险方面变得软弱无力。金融虚拟化扩张表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而这种投机性背后却隐含着无法估量的危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金融虚拟化已经在宏观领域支配着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 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中国外汇储备的巨幅增加都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 任何国家都可能成为金融虚拟化支配或牺牲的对象, 谁也不能逃脱。既然不能逃避, 那就勇敢面对。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加速国家金融、信用体系的成熟, 完善对金融产品和工具的信用规制等措施, 保障我国金融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3] (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 2002

[4] (英) 乔治·考夫曼: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5] (美) 保罗·齐威格:资本主义发展论[M].商务印书馆, 1997

[6] (美) D·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发展经济学的革命 (中文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基准与信用机制 篇7

募集速度之快、募集资金之多是大多数学者都意料到的,但隐藏在背后的风险与矛盾是很多学者意识到,但没有提出的问题。风险是地方政府到期却无力偿还的风险,矛盾是地方政府多达174亿元的负债与能承受负债的能力是否相符。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中之重,分析政府独自发行债券应具备的能力与相应的信用机制的构建。

一、江苏省地方政府大力发行债券的动因

1.城镇化建设。2013年底江苏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1%,远远高于其他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趋加速,地方政府大力启动城镇化规划、建设工作,公共设施建设、道路、环境污染等建设并与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并驾齐驱。如此多的生产、生活需要量,需要地方政府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市化建设跟上人员的需要。据估算城镇化建设未来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可见,地方政府仅仅依靠国家的拨款根本无力支撑大额的经济建设开支,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自筹负债,来弥补资金需要量的不足。

2.政府政绩工程。另一方面,有些政府领导为了干部考核指标,不惜大力投入本不该建设的项目,只为自己的政绩美观,年度总结报告中有可写的内容。道路修了挖、挖了修,造成无端浪费。这样贴金的政绩工程,再多的金都不够。为了弥补资金的缺口,地方政府不得不大力发行债券,以解燃眉之急,然而留下的是无端的后患与矛盾的越演越烈。

二、江苏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必要性

1.土地财政时代已过。政府资金在过去的十几年主要依靠出让土地,稀缺的土地资源导致开发商开出高价获得土地。表面上是开发商付出的高价,实际上都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导致房价不断增高,不利于国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限制政策,推进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因此,地方政府的这个融资渠道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融资金额逐年下降。为了跟上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量,地方政府只有另外寻找合理有效的融资手段,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是切实可行的。

2.市政建设的需要。江苏省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人口比较密集,所需建设的公共项目较多,主要包括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与装饰、安装、市政、仿古建筑及园林绿化、房屋修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据统计,仅仅一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2014年江苏将预计投资690亿元。随着江苏各地区的市政工程的大力实施,税收的收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政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大量资金。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用负债的形式筹资所需资金能满足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

3.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处于高水平位置。负债规模大并且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债务类型,债务到期都是需要偿还的,这就是所谓的债务风险。目前政府面对既要建设又要偿债的双重压力,发行债券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可选途径之一。

三、江苏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严格的运行机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需要提前设计好一套整体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政府债券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运行机制应该着重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之前,应就预计发行数额、发行主体、发行方式、发行期限、利率进行充分研究、论证。不能没有规划无限制地发行,认为筹资数额越大越好,这样只会加大政府债券风险,阻碍政府债券的健康发展。发行主体可以本着先从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开始发行,比如先选择南京、苏州、常州作为试点发行市,成功发行后再推广到其他省市。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一样,偿债能力也会因此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全省没有主次的同时发行,容易造成有些落后的市区无力偿债,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阻碍政府债券的发展。

2.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债券的资金用途,资金是用于公共物品的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在使用筹集的资金时,应该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支出使用资金,建立资金的运用与管理制度,将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按步骤按计划地应用到相应项目中。

3.地方政府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地方政府在发行债券时,需要严格控制发行数量。并不是筹资数额越大越好,筹资数量过大会加重财政风险,政府在发行债券是应该充分考虑偿债能力。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筹集资金。偿债能力决定负债能力,过低的偿债能力必然导致债务逾期率高,借新债还旧债现象十分普遍。而债务逾期率过高,也会导致政府无法按期履行还债责任,影响政府声誉,使地方财政财务状况更趋恶化。

结合债务偿还期限,财务分析上一般采用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来分析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负债率 = 债务余额 /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债务率 = 债务余额 / 当年可支配财力;偿债率 = 年度还本付息额 / 当年可支配财力。按照省政府5号令要求,各地应将负债率控制在10%以内,债务率控制在100%以内,偿债率控制在15%以内。

4.设立专门的债券管理机构。目前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地方债券管理机构对债券进行管理。随着举债数额的逐渐增大,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增设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发行债券涉及的全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总结经验,为政府债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5.社会公众具备充分的应债能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具备的能力不仅仅包含政府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广大居民的应债能力。不同地区的居民的理财观念会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有些居民愿意把多余的资金存在银行,认为这样最安全、保险,而且随时都可以使用。有些居民喜好把钱投入股票证券市场,认为收益胜于一切。还有些居民喜欢买国债,国债风险低,收益比银行高。那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否会被居民接受,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信用度,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大力开展信用建设,只有信用体系跟上去,居民才会放心购买地方债券,社会应债能力必然提高。

四、江苏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构建信用管理机制

1.严格管理信用评级。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有必要进行信用评级,是对于购买者是否购买提供信息参考。该评级是针对于发行方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程度等级。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购买前了解债券的信用等级,可以帮助投资者对于债券的可靠度进行了解,从而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信用评级可以减少筹资成本,因为等级高的债券容易得到居民的青睐,能够以低的发行利率发售。居民总是在收益与风险间进行抉择。信用评级高意味着居民所要承担的风险低,因此居民愿意以较低的收益购进债券。

为了增强公信力,地方政府需要严格管理信用评级机构,规范评级机构的评级方式、运行机制,设置全面的评级指标体系,确保评级的准确性。

2.构建信用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披露。地方政府设立相应的信息平台,进行债券信息的披露,包括发行前的计划、预算;发行过程中的进程、筹资数额、提前赎回等事项的披露;发行后的资金使用情况、政府财务现状、建设状况进行信息公开。必要时政府应该考虑设立对居民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居民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提问,并帮助居民解答。

基准与信用机制 篇8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与瓶颈在于农村信贷体系中的关键性的机制缺失。一是信用机制缺失导致农村信用体系难以建立。分散的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信用互动关系, 对农户的信用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 这导致金融机构在给农户贷款时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担保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农户缺乏符合规则的抵押品, 同时, 农信社等金融部门执行多年的农户联保贷款在很大程度上是失效的, 五户联保往往演变为实质的“联而不保”, 联保的失效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难以保障。 (1) 三是农业保险机制缺失, 导致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都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规模较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受气候和疫病的影响较大, 但是目前能够承接农业保险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机构都很少, 这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质量直接造成威胁。

农村金融问题除了受这三个瓶颈因素制约之外, 还有两个因素也对农村信贷规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一是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缺失。由于农村贷款的风险较大而利润较低, 很多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 1999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在县以下基层地区的几万家分支机构迅速撤并, 给农村地区的信贷留下很多空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 截至2008年10月, 我国尚有2800多个乡镇为零金融网点服务, 有8900个乡镇只有一个金融网点; (2) 而那些留在农村的金融机构, 也出现严重的资金外流问题, 往往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每年从农村流出的资金达几千亿元, 造成农村地区严重的“负投资”问题。 (3) 如何使农村资金不外流, 如何使流出的资金再流回农村, 是目前农村金融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二是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政府支农资金运作机制, 使其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现在各级政府的支农资金总体规模庞大, 但是使用效率低下, 如果将庞大的财政支农资金加以整合, 用于农村金融机制创新, 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综合以上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 机制缺失是核心问题, 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机制构建成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关键。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通过系统的机制构建和金融创新, 使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利益诉求得以对接, 成功解决了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机制缺失问题, 其运作模式具有代表性和推广意义。

二、翁牛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组建背景及外溢效应

1.翁牛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组建背景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部, 总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 辖12个乡镇 (苏木) 和6个国营农场, 总人口47万, 农牧业人口40万, 粮食年产量12亿斤, 是全国500个产粮大县之一, 家畜存栏260万头, 是内蒙古全区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也是全国整县推进有机农业第一县。翁牛特旗既是农牧业大县, 也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截至2007年底尚有贫困人口21万, 占农牧业人口的50%左右。近年以来, 翁牛特旗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迅猛, 产业化和规模化趋势明显加快, 农村金融供求缺口逐渐明显。从贷款需求角度看, 农牧民贷款的需求总额很大, 户均贷款需求量达到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有些养殖业大户的贷款需求额度达到数百万元。但是从贷款供给角度看,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农户贷款额度从3000元 (三级信用户) 到7000元 (一级信用户) 不等, 农信社惜贷现象严重, 其贷款量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的贷款需求。翁牛特旗农信社多年以来推行农户联保贷款, 但是由于信用机制存在缺陷, 导致农户联保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农户联保都是假联保, 现在农信社的农户联保贷款已经停止, 基本以担保贷款为主。由于翁牛特旗农信社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风险约束下降低对农牧民的贷款供给, 导致翁牛特旗的资金外流现象非常严重。据翁牛特旗人民政府统计, 每年翁牛特旗的金融机构居民存款总量达25亿元, 而翁牛特旗金融机构在旗内的贷款总量则为14亿元, 有11亿元资金流出翁牛特旗。

2007年开始, 翁牛特旗在人民银行翁牛特旗支行、翁牛特旗政府的扶持与协调下, 开始组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 选择在乌丹镇东园子村进行试点, 东园子农民信用互助协会成为内蒙古第一家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2008年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得到迅速推广, 截至2008年10月末, 翁牛特旗已成立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57个, 入会会员2030人, 会员缴纳信用互助基金1030.3万元, 翁牛特旗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专户到位资金140万元, 农信社为会员累计发放贷款12600万元, 其中发放设施农业贷款1500多万元, 发放养殖业贷款11100多万元, 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信贷可及性和户均收入水平。

2.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刚组建产生的外溢效应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组建也在区域内对农民信用机制建设、对农信社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产业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外溢效应。

(1) 在农民信用机制建设方面,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使一个协会内部以及一个协会内的信用互助小组内部产生了很好的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和相互约束的机制, 一旦一个农牧民失信不按时还款, 则不仅会影响其个人信誉, 还对小组信誉与协会信誉造成连带影响, 从而使协会和小组内部产生了极强的监督和约束动力, 这对于区域内农牧民信用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农信社经营机制方面, 由于有了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作为中介和平台, 农信社对农牧民的授信与监督更有效率也更节约成本;同时农信社贷款管理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对贷款进行初步审查, 农信社的授信和贷款流程变得更加阳光化和公平化, 杜绝了信贷员的暗箱操作与吃拿卡要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同时, 原来农信社面对的是单一的农户, 而现在则面对协会与信用小组, 农信社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准员工”, 帮助农信社进行贷款到期催还和贷款使用过程中的监督, 极大了节省了农信社的信用监督成本与运营成本, 使经营成本外部化。

(3)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由于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存在, 使得农牧民授信额度和贷款额度得以成倍放大, 满足了那些贷款需求高、产业化程度高的种养殖大户的贷款需求, 对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东园子村在成立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之后, 一年的授信额度和贷款额度高达1500万元, 2008年重新授信为2200万元, 单笔贷款额度达到750万元, 对当地养殖大户的产业化经营有较大的支持力度。

三、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组建程序、贷款程序与风险保障机制

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实质上是一种农民互助担保组织。农民互助担保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这种资金互助担保组织的特点是, 并不在互助担保组织内部社员之间进行资金的相互借贷, 而是社员通过建立互助担保基金, 在组织内部形成相互担保的贷款需求主体, 通过放大授信额度向金融机构获得更大规模贷款。成员的资金只是起到互相担保和放大授信的作用, 而不直接在社员之间进行资金互助。

1.组建原则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就是在诚信的基础上, 把分散的、个体的农村牧区信用整合起来, 成立行业自律组织, 使农牧民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自律组织。其组建的基本原则是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由旗政府统一规划全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建设的基本框架, 出台推动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建设的专门性文件并责成相关部门制定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统一规章;乡镇 (苏木) 政府、国营农牧场具体负责信用协会的组建推动工作, 根据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宣传指导农牧民自愿加入到信用协会中来;村 (嘎查) 应该发挥牵头组建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通过市场运作, 引导农村信用社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三农三牧”, 逐步规范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运作方式。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着重强调发挥农牧民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村 (嘎查) 、乡镇 (苏木) 、县 (旗) 政府的积极推动, 配套各种风险防范措施, 在最大限度满足农牧民资金需求的同时, 最大限度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2.组建程序

以行政村、嘎查为单位成立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 由辖内农牧民自愿申请, 发起人推荐, 经当地农村信用社审核确定会员资格, 由会员选举产生理事会后, 报经旗民政部门正式批准成立。之所以要由农信社审核会员资格, 是因为协会最终要通过农信社获得贷款, 只有农信社能够对协会会员的资格进行审核, 也只有农信社能够掌握农牧民的授信额度, 以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贷款风险。

3.贷款程序

(1) 首先协会依照以上程序完成组建、审核与注册。

(2) 确定贷款信用额度, 并在协会内交纳信用互助基金。农信社为每个会员确定一个授信额度, 然后每个会员根据这个贷款额度的十分之一的比例向协会缴纳信用互助基金。比如一个牧民的贷款信用额度是20万元, 则他需要向协会缴纳2万元的信用互助基金。

(3) 信用互助基金存入当地农信社专用账户, 作为贷款担保基金。一旦有拖欠贷款, 则从基金中扣除作为抵偿。

(4) 贷款申请人在申请贷款之前, 先要组建一个贷款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担保。一旦某一个小组成员有逾期不还现象, 则其他会员首先有责任帮助其偿还。所以, 在一个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的时候, 第一还款责任人是他同一个小组的成员。在这四个步骤中, 我们可以看出, 农信社是授信主体, 它来核定每个农牧民的信用额度;农牧民信用小组成为风险保障的最基层组织, 一旦一个会员在小组内因失信而受到大家的排斥, 则其将来一旦有贷款需求时, 再也无法加入任何一个农牧民信用小组, 这对其失信行为自然造成一种压力和惩罚。

4.风险保障机制: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共建立了三道防范风险的防线

(1) 第一道防线:

建立信用互助基金保障。加入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会员必须按照农信社授信额度的1/10比例自愿交纳信用互助基金, 作为防范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保障。会员交纳的信用互助基金由会员直接存入信用互助协会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开立的专用账户, 待全部会员基金交纳完毕, 信用社汇总后以信用互助协会的名义开立一张定期存单, 按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计付利息, 作为信用互助协会为其会员担保贷款的保证金, 信用社同时向信用互助协会出具相关手续, 如出现贷款风险, 农村信用社有权根据双方合作协议扣款。互助基金期限满3年, 所有会员无贷款余额方可退还。

(2) 第二道防线:

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保障。为保证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正常运转及增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翁牛特旗政府按信用互助基金总额的10%拨出专门资金, 建立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会员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并制定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3) 第三道防线:

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机制。为进一步增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抵御风险的防范能力, 翁牛特旗政府积极协调保险公司与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合作, 鼓励保险公司开办针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会员的险种, 从而分担会员风险, 促进协会的发展。

四、地方政府行为与农村金融创新:政府如何整合资源

在中国的渐进式的转型中, 地方创新行为总是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微观经济主体共同形成了地方性的创新主体,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央计划者的改革行动, 而中央计划者总是在总结地方创新主体的创新经验之后将其适当合法化, 从而形成整个国家的集体行动。而地方创新行为主体中, 地方政府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创新者, 可以说, 地方政府创新是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得以顺利推进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 (4) 在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地方政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在其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与主导作用。政府在农村金融创新中如何整合资源, 如何在各个主体中发挥协调与纽带作用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 是地方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翁牛特模式中, 地方政府作为农村金融创新的主导力量, 促成了五个主体的合作机制的构建:

1.在农牧民和农信社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农牧民通过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这个平台, 与农信社签订贷款合同, 放大了自己的信用额度, 有力提升了农牧民的信贷可及性。农信社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成员提供有效率的信贷服务, 实施 “三优惠、一优先、一简化”政策。

“三优惠”包括:

(1) 会员贷款额度优惠。信用社按照会员交纳的信用互助基金的10倍放大量为其发放贷款。

(2) 会员贷款期限优惠。贷款期限根据会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周期合理确定。

(3) 会员贷款利率优惠。会员贷款利率执行农村信用社同档次利率的最低水平。

“一优先”和“一简化”是, 会员贷款优先:当农村信用社资金紧张时, 优先保证会员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农村信用社向会员发放授信证, 为会员办理贷款只需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合作协议需经司法部门司法见证, 明确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和信用社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农信社高效率的信贷服务实际上是基于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这个平台为农信社极大地节省了贷款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

2.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作为一个农民合作组织, 其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都比单个的农户更强, 才有更大的可能与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在这个合作机制中, 翁牛特旗政府也扮演了关键性的中介角色。

3.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与农业保险机构的合作

地方政府为农业保险机构提供较多的政策优惠, 从而促使农业保险机构有动力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会员提供农业保险, 降低了农牧民经营的风险, 从而为农信社顺利提供贷款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 通过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农信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保险机构、地方政府等主体的合作, 建立了一个“五位一体”的农业信贷体系, 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 构筑了农业信贷风险的多重防范机制, 对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 (见图1) 。

五、完善“五位一体”农业信贷模式的政策建议

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通过系统性的机制创新, 实现了农牧民与农信社、农业保险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有效对接, 构建了五个重要的机制:一是构建了农牧民信用机制, 有效对农牧民信用实施评估、监督、激励和惩罚;二是构建了有效担保机制, 有效放大了农牧民的授信额度, 降低了农信社的经营风险;三是构建了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降低了农牧民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中面临的自然风险和疫病风险, 提高了农信社向农牧民提供信贷的积极性;四是构建了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使得农村资金外流的趋势得到遏制, 农村金融领域“富投资现象”得到缓解;五是构建了政府支农资金运作机制, 使政府的支农资金更多地用于机制构建, 弥补农村金融运行中的机制缺失。“五位一体”农业信贷模式中, 地方政府起到核心和主导的作用,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与农信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保险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通过政府中介而得以构建, 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迅速改善, 一个良性互动的诚信机制正在形成。可以说, 翁牛特模式由于具备完善的政策设计和规范的运作模式, 在全国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翁牛特模式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机制, 兹提出几点政策建议:第一, 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会员的授信要加强管理, 单户会员授信额度在满足农牧民实际需求的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 避免因单户授信额度过大而给整个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和农信社带来更大的违约风险;第二, 农信社对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贷款利率不应过高, 在贷款风险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应对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政府可以用部分支农资金补贴农信社, 实行贷款贴息制度, 并减免农信社的税收。第三,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应该充分多样化, 农村要组建综合性协会, 通过综合性协会促进农村各项产业, 避免产业单一带来的过高风险;第四,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贷款用途和贷款额度要适度放开, 同时协会管理的农户规模要有适度控制, 一个村建立一个协会有时因规模过大, 由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成本过高引发的风险会加大。因此, 可以考虑在较大的村建立几个协会, 控制协会所管理的农户总数, 以降低信息成本, 提高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约束, 降低失信违约概率。

注释

1 王曙光:《农村金融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2008年。

3 王曙光, 邓一婷:农村金融领域“系统性负投资”与民间金融规范化模式, 《改革》, 2006年第6期。

上一篇:开发研制下一篇:儿童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