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2024-07-21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精选十篇)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1

1 数字鸿沟的涵义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又称信息鸿沟, 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数字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是由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掌握的多寡而产生的差距现象, 是信息技术在普及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状态。数字鸿沟是传统社会信息占有不平衡现象在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化的产物, 也是网络时代贫与富、弱与强、落后与先进差距的全新表现形式。2000年7月, 世界经济论坛组织 (WEF) 向8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交专题报告《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当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虽然数字鸿沟仅存在于信息技术领域, 然而由此引发的消极影响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体现得尤为凸出和严重。

2 数字鸿沟的体现

2.1 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十分巨大, 其数字鸿沟甚至越过了国际间的经济差距。

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7%, 但网络用户却占世界总量的80%。发达国家平均6.8人就有一人为网络用户, 而发展中国家平均440人才有一人上网。全球90%的电子商务额被发达国家垄断。美欧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全球信息技术总投资的75%。目前国际互联网全部网页中有81%是英文的, 其他语种总共不到20%。根据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上网人数在2000年7月就已达到1.37亿人, 而整个非洲这一年仅有311万因特网用户, 并且还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纽约市拥有的电话线终端超过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数量, 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在英国, 每100人有30台电脑, 而象马拉维这样的国家, 每10000人才有1台电脑。目前收入最高国家中的l/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86%, 其互联网用户数量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中的1/5人口只占有全球GDP的1%, 其互联网用户数量仅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0.2%。可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用户数量上的差距比GDP的差距还要严重。

2.2 我国内部的数字鸿沟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受文化层次、职业分布、个人收入、生活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普遍。作为发展中国家, 由于信息社会化水平较低, 数字鸿沟在我国的体现尤为突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 在我国4.57亿互联网用户中, 从学历层次来看, 大专以上的占23.2%, 初高中占68.5%, 初中以下的仅占8.4%;从性别比例来看, 男性占55.8%, 女性占44.2%;从年龄构成来看, 主要集中在20-39岁这一年龄段, 占用户总体的53.2%;从职业结构来看, 学生、职员、自由职业者分别占总体网民的30.6%、16.2%、14.9%, 而农林牧渔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农村外出务工者分别占总体网民的6%、2.9%、3.5%;从收入结构上看, 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占总体网民的60.9%, 月收入500—1500元的占总体网民的34.5%, 无收入网民占总体网民的4.6%;从城乡结构上来看, 城镇网民占总体网民的72.7%, 农村网民只占总体网民的27.3%。

3 数字鸿沟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深入推进, 数字鸿沟在急速的扩大, 对现有的社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成为诱发新的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根源, 危及着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阻碍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严重影响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参与水平和网络民意的公平性、公正性。数字鸿沟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3.1 数字鸿沟降低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性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推动了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渠道。应该说通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可以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可以在政府制定政策时更充分的汲取民意, 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用功能。然而由于数字鸿沟的横亘, 使众多信息贫困者的利益要求不能畅通地输入政治决策过程, 更不能有效影响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继而造成信息贫困者与信息富有者在有关政策上所持的价值目标发生根本冲突, 政策因得不到众多民众理解而变得难以执行, 从而降低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性。

3.2 数字鸿沟局限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代表性

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需要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条件和测量社会的重要指标。民主的三个维度, 即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可以通过政治水平来衡量。数字鸿沟的出现对政治参与构成巨大威胁, 局限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代表性, 同时抑制了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处在数字鸿沟一边的信息富有者可以自己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广泛表达民意、参与国家政治, 然而处在数字鸿沟另一边的信息贫穷者则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这样使得网络民意的逻辑起点是“数字鸿沟”下的社会公众, 而不是所有的社会公众, 所以网络民意具有代表的明显局限性。

3.3 数字鸿沟拉大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差距

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 一方面受过良好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计算机设备的人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获得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 从而主宰网络社会的“喉舌”;另一方面一部分买不起计算机甚至对计算机感到恐惧的人则根本无法承受互联网这一奢侈品, 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其毫无意义。获取和支配信息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差距不断拉大。对后者而言, 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将会不断加深, 进而导致其政治不参与。更为严重的是, 互联网可能使传统的“草根政治”成为昨日黄花, 处于边缘化的信息贫困者将被彻底排除出政治领域, 引发全国性的参与危机。

3.4 数字鸿沟可能加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指的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 在协商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集体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为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体制外的动力,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然而, 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 人们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无形中将广大民众分为了不同的群体, 可能加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 这也必将影响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4 我国跨越数字鸿沟的对策思考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正承受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 消除数字鸿沟的任务非常迫切。面对数字鸿沟的冲击,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结合国情, 借鉴和利用别国的先进成果和有益经验,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循序渐进, 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

4.1 跨越数字鸿沟, 必须普及网络教育。

面对数字鸿沟的挑战, 政府必须推行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和扶助政策, 对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投入更大的力量, 普及网络教育, 使他们具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 以消除数字鸿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普及网络教育是我国跨越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一方面, 加强校园的信息化,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校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多媒体计算机, 让每位教师都能把计算机技术融入他们的课程教学中, 并提供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内容和教育软件;另一方面, 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 建设当地的网络基础设施, 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 通过远程教育, 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现代网络技术的价值, 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技能培训, 提高其吸收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4.2 跨越数字鸿沟, 必须发挥“后发优势”。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 要想跨越数字鸿沟, 我们必须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 在信息化进程中, 我国与发达国家或者说国内的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有理由相信, 新的信息时代将打破所有旧经济的规则, 也将消除发达国家在旧经济中的资本和体制优势。因此, 通过后发优势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鸿沟, 后来居上。因为落后, 可以学习先行者积累起来的知识、技术、治理与经验, 从而少走弯路, 通过后发优势的捷径缩短差距。同时, 因为落后, 就有追赶的动机, 有较为充分的激励去努力奋进。

后发优势不仅仅指技术的引进和填补。信息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集合体, 是全社会的一种系统工程。单纯技术上的引进和填补, 不进行观念改进、没有社会文化的更新和社会配套体系的建立, 就不能形成后发优势。单纯的技术只是一个空壳, 也许能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 但由于缺乏应用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基础, 因此将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近年来, 许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便是一个明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采用市场办法发展信息化。通过政府先行, 带动信息化发展,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4.3 跨越数字鸿沟, 必须发展信息产业, 健全信息市场。

当今时代, 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柱产业, 信息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信息化水平的核心指标。由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发展中国家国内的数字鸿沟日益突出, 并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如何发展信息产业, 提高本国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必须本着统筹规划, 联合建设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成立全国性的协调小组, 负责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针政策和整体发展规划;制定有关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 规范行业行为;建立不同层次、合理布局的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和分工协调、资源共享的发展机制, 避免低水平的地区和部门重复建设;引入市场机制,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培育和健全信息市场。

4.4 跨越数字鸿沟, 必须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 参考他国成功经验。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的依照国际惯例行事, 全方位介入国际大市场, 执行统一的“国际标准”。所以, 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的问题上, 我们也必须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同时参考他国成功经验。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 国际通行政策主要是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所谓竞争政策, 就是在基础设施领域, 通过允许更多的企业进来参与竞争, 降低购买和使用的成本。20世纪80年代, 美国成功使用竞争政策提高了本国的电话普及率。我们现在也完全可以利用竞争政策, 为公众提供价格适当的通讯服务, 从而降低上网的门槛。普遍服务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落后的、偏远的、贫困的或欠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设计一套合理的集资办法, 在透明公正的条件下, 通过恰当的方式让企业为此承担一定义务。20世纪90年代, 美国就是通过这一政策让更多的公众用得起了互联网。我国政府也可以利用普遍服务政策,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投入,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通讯建设, 构建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信息化基础平台。通过利用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 逐步解决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数字鸿沟。

摘要:试图通过对数字鸿沟进行初步探析、研究, 从普及网络教育、发挥后发优势、发展信息产业、借鉴国际政策等方面提出我国跨越数字鸿沟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群体极化,后发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旭.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学理论, 2008, (8) .

[2]邵培仁, 张健康.关于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 2003 (1) .

[3][美]提姆.鲁克.应对数字鸿沟——计算机世界里的严峻现实[M].梁枫, 译.载李惠斌主编的《全球化与公民社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淦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9) .

[5]刘晓苏.数字鸿沟的政治学思考——以发展中国家为例[J].理论与改革, 2002, (1) .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2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能 ②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③把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在一周内提出10万多条反馈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拟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新疆天山天池附近修建煤矿的项目,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并经科学环评后,被环保部门否决。事件表明,“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不可取。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 开展网络问政,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民意,可以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打造一个民间智囊库。政府实行“网络问政”()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决策利民 D.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4.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建设,为此国家开展了论证工作。三峡工程论证划分为地质地震、水文与防洪、泥沙与航运等10个专题。论证领导小组聘请了全国各行各业第一流水平的412专家、21位特邀顾问,分别组成 14个专家组,参加这一世界水利建设史上少有的论证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 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当长期坚持下去。(1)材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通过哪种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2)请你谈谈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5. 2010年6月1日,贾庆林出席“第三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要深入落实“请人民走进政协,让政协走进人民”的工作思路,更加务实、更重实效地发挥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中的重要 1 作用,把推进民主协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①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我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取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

7.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推出教育调查。作为一名高中生,你想把你的关注和心声带上“两会”,带到我国最高决策殿堂,可选取的途径是()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社会公示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8. 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不久便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化了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A.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 B.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 C.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D.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9. 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徐州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从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

网络问政之规范:《半月谈》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选取的两个热点声音。

声音一:一个个“萝卜坑”其实是一个个蚁穴,让泥土变得蓬松,给政府公信力大堤带来了极 大的危险。(近来不少地方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因人设岗”“量身定做”的丑闻相继曝光,被网友戏称为“萝卜招聘”)声音二: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的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所花的吗 ”

(3)网民网上留言质问、批评政府体现了公民哪种政治权利和自由 请简要说明正确行使这种权利的要求。

10. 2014年浙江省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此之前浙江省教育厅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征求民众意见,积极召开专家论证会。这样做有利于(①公民参与监督听证会,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②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③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①④)D.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2. 答案:(1)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2)针对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虚假信息;同时,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民主决策。解析:

3. 答案: C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政府。政府实行“网络问政” 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决策利民,A的说法是错误的,B、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4. 答案:(1)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它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本题以三峡工程的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决策知识的理解。(1)材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可以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决策的民主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等角度分析其意义。5. 答案: B 解析: 公民行使权利是通过人大代表行使而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④错误。6. 答案:(1)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2)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解析: 该题考查民主决策,第一问:考查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C.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第二问:评析类试题,考生要看到科学民主决策必须要听取民意的重要性,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但是又要看到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不仅仅是政府听取民意,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7. 答案: A 8. 答案: C 9. 答案:(1)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2)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3)①民主监督权。②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3

[关键词] 公民;政治;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61-1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公民的民主、平等和自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逐步增加;公民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的程度明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在逐步提高;公民的政治敏感性在逐步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政治责任感在逐步增强等。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实践中依然是不完善的,存在很多问题与阻碍。如果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多的实践创新,就会牵涉到民主政治制度基础的稳定性。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但具体的关于规划参与行为、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的行政程序缺乏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规定。其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缺乏制度保障,使公民对公共管理活动的满腔热情一次次淹没,直到全部丧失。再次,政府提供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单一,只有传统的选举、政治协商会议、职代会、村民自治等,缺乏一种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参与系统。虽然互联网参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仍未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二)政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制约公民的政治参与。完整的政务信息是实现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前提之一,然而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公开,例如在选举投票中对候选人的不知情使选民无法做出正确选择。目前,阻碍政务公开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经济、技术条件,而是政务公开的义务主体——政府的主观限制,各级政府不愿公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不愿因信息的公开而改变现有工作流程。然而,政府信息化进程不能止步,解决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公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进,但是仍然任重道远。

(三)公民政治参与期望过高与政治效能感低并存。所谓政治效能感,是指一个人是否相信政治变迁是可能的,相信自己的参与可以影响政治决策。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客观上要求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这使得一部分公民希望自己的利益要求表达之后,政府决策就能尽快实现,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期望值过高。一旦要求不能满足,就认为自己不能影响政策的制定,对政府产生失望情绪,不愿再积极参与了。因此,我们应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对其参与给予积极回应,以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效能。

三、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构建合作、参与型政府治理框架

为了克服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和困境,政府应该积极从体制和制度上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为公民有效地政治参与提供支持。

(一)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拓展参政渠道。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机制越健全,公民接受政治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实施政治参与行为的主动性就越大。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造就了一批参与型公民,公民参与政治的量和质较以前都有很大程度的变化,但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毕竟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要发展经济、降低政治参与的成本,保证公民具备政治参与的物资基础。同时,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与形式,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相关参与制度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渠道。一是完善和规范社会公示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开是参与的前提,只有社会公众真正具有了知情权,才能最终落实公共决策的参与权。二是完善和规范行政听证會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话语权。三是完善和规范行政责任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这些制度既是保证行政行为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又是保障和推进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民间组织建设,逐步优化公民政治参与的外部环境。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努力加强民间组织的参与:完善民间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其自治地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有利于民间组织参与决策的外部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非政府组织发展具备良好的法律保障;创建正当的程序,保障民间组织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

(四)培育具有主动参与精神的公民。现代政府需要积极性的公民,因为如果要维持行政国家的地位,就要成为一个有活力的民主政治,而不是一个维持僵化管理的机器。因此,为了在民主行政中扮演一个角色,公民观念必须重生。这种新公民观念的重生需要我们塑造三方面的素质:一是具有成熟的思想与公民意识,具备主体意识和成熟的思想来为公共事务与决策作判断,同时也能深刻认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采取积极参与的行动。二是具备实践公民资格的能力与智慧。三是能够承担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李雪卿.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4

关键词:公民,网络政治,法制,有序

一、网络技术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公民表达自己观念的方式变得多元化, 信息公开、微博问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当表达途径变得多元化的时候, 管理体系与制度也应该进项相应的升级, 当管理体系落后于现实情况, 必然会有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讲, 网络技术确实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治清明也是公民勇于网络参政的根本因素。但是也存在一些公民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思想迷惑, 无法正视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 发表不当言论, 哗众取宠, 干扰了网络民主政治的进程, 造成不良影响。

在政治参与中,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处理好网络技术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障碍

在现阶段, 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进程中受到阻力与障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公民素质偏低, 受到我国现阶段教育水平的限制, 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仍然是少数, 部分公民在无合适途径宣泄自己情绪的同时, 往往会在网络中宣泄, 网络是一个相对自己而且缺乏管制的平台, 这种宣泄容易以政府为对象并且带有个人浓厚的感情色彩。

第二, 政府网络政治参与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必要的网络监督手段。网络具有隐匿性以及开放性, 正是这种隐匿导致了“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现象的出现, 对自己的不当言论无需负责导致了个别公民不当言论的大量宣泄。发泄之后无人知晓, 但是可能在网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造成恶劣影响。

第三, 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 我国网络立法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时至今日只有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4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条例》, 2000年9月25日由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几部法律,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可以看出来在网络立法方面存在大量空白, 甚至在最近的10年,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快的十年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中最大的困境与障碍。当做错事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时候, 可能就是对不当行为的一种变相鼓励。

三、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分析

第一, 公民通过网络技术参政议政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合法行为。合法是参政议政甚至是一切活动的大前提, 政治与法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存在矛盾与冲突。合法的政治参与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进行的, 网络参政符合宪法规定也就是符合宪政精神。网络政治参与的合法性不仅包括内容合法, 也包括技术合法, 即使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也要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秩序化。

第二, 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而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部门情绪, 更不是为了蛊惑人心。有序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在法律赋予的权利的框架内, 自主的、理性的发表自己言论, 通过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来影响国家的行政行为, 为的是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

第三, 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应该是一种双向协调的政治活动, 政府与公民都是活动主体。公民通过合法方式阐述自己的合理诉求, 政府也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反馈公众达成双向有序互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让政府与公众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直接对话。宪法赋予公民平等自由、参政议政的权利, 政府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得以实现。

四、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立法状况分析

法律是一切活动的准绳, 也是政治活动的准绳。当前我国缺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 是网络政治过程中存在无序的主要原因。为了切实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以及维护政府的权威, 网络立法势在必行。为了保障公民有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加强管理, 完善相关法律也是必由之路。寻求网络秩序与自由的平衡点也就是寻找立法的切入点, 除了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之外, 政府的法律法律, 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也是完善法律的重要途径。

网络立法要尊中我国现实情况, 逐层推进, 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在完善立法的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引导人们文明上网, 法律作为“他律”的重要手段, 经引领人们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保障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同时不打击公民积极性。为我国法治化进程、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许耀桐.政治变迁应从激进化转向渐进化——新政治观还须加强的两个方面[J].人民论坛, 2012 (31) .

第五课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篇5

第一框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教师提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作为公民,对于国家大事,应该如何当家作主呢?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一)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

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项政治自由,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1)政治选举:阅读教材第3页《知识窗》

(2)政治结社:在我国,公民参加共产党或者民主党派,都是政治参与。活动:学生介绍“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人士”

主要介绍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在工作中以及各种政治生活中的情况。1,民革: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2,民盟:从事文化,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高级中级知识分子 3,民进:教育,文化,出版工作高级中级知识分子 4,民建:经济界人士 5,农工:医药卫生界高级中级知识分子 6,致公: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 7,九三:科学技术界高级中级知识分子 8,台盟:台湾省人士

教师提问:经过与他们的交流,同学们对于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人士有了怎样的认识?(复习:政治面貌有哪些?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青团员,港澳同胞,群众(现称普通公民)等)

教师:从他们的身上,其实就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行动和奉献,也就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体现。

(3)政治表达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言论: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但也不能突破一定的界限,否则构成诽谤罪。出版:中国比原来开放多了。李承鹏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集会:群体性事件。表达诉求的事件不断增加。原本的处理方式是瞒报少报,可现在的网络是非常发达的,那种被动的应急处理方式只会让事件更加复杂。表达诉求也需要有理有据合法合情合理,否则诉求也是得不到解决的。“医闹:大闹大给,小闹小给,不闹不给”的处理方式也是让人特别寒心的,违法乱纪的人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将“正不压邪”,受苦的是整个民众。

游行示威:往往和集会结合在一起,也是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教材《阅读与思考》

教师:公民政治表达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操作平台》

教师强调重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所谓“有序”,即指“依法”。依法是有序的必然方式。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自主,理性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求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体现,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民主的实现与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

教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经济决定政治的政治 学

原理。

教师提问:说说身边居委会选举的变化。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小结:居委会选举的变化和居民关注度的上升,就是直接的体现。因为 小区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和每位居民,都有切身关系。

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利益的多元化。各阶层为谋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就会谋求通过政治参与影响公共决策。(经济决定政治)

上海政府网站:

翁铁慧,分管教育。市长信箱。(2)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广阔途径。

教师讲解:公民利益的越来越多元化,使听证会等各种民主形式,成为了时代和人民的选择。

(3)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教师:依法治国在立法本身,也要依据《宪法》进行。

举例:教材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第一条就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宪法》保护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相关链接》

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

小结: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第二框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导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需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公民政治参与问题上的具体化。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是要在完善现有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和政治参与方式。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1)坚持党领导的政治参与原则;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失位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2)坚持法治化的政治参与原则;

扩大参与、健全法治与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参与只有在稳定而有序的社会中才能健康地扩大,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社会离不开有效的法治,而法治的真正实现又有赖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使预期的政治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依法、有序地进行,注重规则和程序,而不能随心所欲、无法无序。历史经验证明,无序无法的政治参与方式将会使社会付出较高的发展成本,对社会的稳定、和谐甚至人心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学活动:《操作平台》讨论。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评:稳定不只是速度上的要求,更是要结合法律规范下的良性发展。(3)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

公民的政治参与,“扩大”与“有序”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的,“扩大”要求“有序”,“有序”利于“扩大”。

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有助于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1)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公民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更加突出,公民的政治参与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也将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教师提问:市场经济中体现公民政治参与较多的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价格听证会制度。同学们把你们所了解的听证会制度,彼此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

教师点评:时下越来越多见的价格听证会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体现;但同时,听证会往往变成“涨价会”,则说明了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还有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如何使听证会更科学有效,有待于实践。

(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3)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

(4)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

课堂小结: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支持和参与。

第二节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一框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根据《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一)我国的选举制度

教师讲解:

我国的选举制度,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制定。(1)平等性。

A《宪法》和《选举法》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投票权。

B“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C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名额,按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有适当的原则进行分配,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的平等。

(2)广泛性;

A我国有99.97%的18岁以上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全国的参选率一直都在90%以上。

C全国各个民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代表当选。(3)真实性;

《刑法》和《选举法》保证选举真实性。

(4)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教师讲解: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教学活动:《相关链接》: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教师讲解:选举制度从根本上受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制约。

(二)投出庄严的一票:

公民参加选举,必须依法进行登记;

公民参加选举,才能维护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学活动:《阅读与思考》

讨论:对这几位同学的说法,你是怎么认为的?

第二节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 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一、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人民通过选举出的人民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履行参与决策的重要责任。教师举例:上海市和全国人民代表的人大议案;教材列举的政协议案分类。

二、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机会?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举例:居民委员会、共青团、学生会等。附资料:

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关于民主的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让君主把自己看轻,而把老百姓放在最尊贵的位置。很多人为了证实民主在中国古已有之,都会将孟子这句话拉出来作为佐证,好像康有为也有过类似论断(而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改良主义下的君主制拥戴者)。可孟子的这句话,真的是一种民主思想或民主观念吗?

1979年版的《辞海》,上面对民主的定义是:“指多数人的统治。在古希腊,民主指人民(自由民)掌握国家政权。”今天,我们对民主的概念已更为清晰。所谓民主,简单来说即“主权在民”,也就是我国《宪法》第二条所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为贵……”其实仅是一种儒家对君主专政的“训政”,要求君主体恤民情,关心民瘼,为老百姓谋福利,这种思想在专制时代固然“民本”,也很了不起,但说到底仍只是一种教化君主采用什么手段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已,而绝不是让君主把权力交给人民。而“主权在君”,那还叫民主吗?如果说民主还包括民治、民权、民生等观念,“民为贵……”顶多就是其中的“民生”一项,而没有“民治”、“民权”的“民生”岂会长久?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看到过短暂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而后者在“君主的体恤”下还恩威并施着“民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家法”,大兴文字狱。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那“君主之轻”,实在是一种“贵民”们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第二节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框

依法参与民主管理

随着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在日趋提高。其中参与民主管理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教师总结:依法参与民主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接参与,就是通过选出的代表参加管理,如第一组同学所采访的白老师,在区人大提案、参与区人大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的作用:另一种是直接参与,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第二组同学所参与的见习居委会主任活动,即通过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组织实行基层民主,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就属于这一类,同时我们各行业的人员在各自的行政、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实际上也是分别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实例:

【多媒体显示】案例:某女士向新闻晚报反应,她当初因为环境优雅、闹中取静而选择了宝山区的某小区,可是入住后不久,恼人的事情就来了:每天早晨六点不到,小区里就有很多老人起来晨练,三三俩俩放着录音机或是做操或是跳舞,而同时,小区里很多年轻人晚上工作要加班睡得很晚,早晨工作时间是九点,不用早起,可是不到六点就会被无处不在的晨练音乐声吵醒,痛苦不堪,在找老年人多次交涉未果后,年轻人在听 到音乐声后会往下泼水扔东西,老年人毫不相让,音量调得更大,使小区里的对峙乘水火之势。很快这种情况反映到了居委会。

师:同学们,这是今年年初报纸上登载过的一件真实的事例,大家都做过二个月的见习居委会主任有了一些初步的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经验,那么请大家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个居委会的主任,你们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

学生可能提到的建议有:实行民主管理,增强小区里每个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特别是让老年人参与体会小区管理的不易,增加他们的理解;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在双方互相谅解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等。

师:确实这件事在居委会充分听取民意,与双方充分协商和征询意见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年轻人停止了不理智的行为,老年人也充分体谅了年轻人的苦衷,变分散晨练为有组织的在固定地点的集体晨练,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同学们可以再结合书本41页的阅读与思考中的四村小区居委会的事例思考这些小区居委会民主管理经验给我们了那些启示呢?我们把它作为课后思考作业布置给大家。

第二节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框

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一、公民监督的必要性

【问题】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是为了保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问题】怎样从民主监督的目的来归纳出它的必要性?

【说明】只有日趋完善的监督机制与公民的具体监督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各项国家权力的行使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并取得最大的收益。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是一种责任感和勇气的表现,而除了通过监督机构外,公众的直接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最重要的方式。

二、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教师讲解:监督机构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公众的直接监督。公众的直接监督是各种监督机构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础。【板书】

1、直接监督是最重要的方式

【举例】关于把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 纳入人大监督机制的探讨 【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监督方式? 【学生发言】略

【总结】公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参与民主监督是一种间接监督,而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则是一种直接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权力监督机构,在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

2、通过监督机构参与民主监督

3、舆论监督是直接监督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相关链接》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6

关键词:政治文明;公民;有序性;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91-0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它反映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文明为政治参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参与政治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而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政治文明的建设。

一、政治参与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概念的基本界定

1.政治参与。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所持的政治视角和思维方式不同,对政治参与含义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不同。概括国内关于政治参与的有代表性的诸种说法,结合当前各国政治参与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及重大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主要内涵包括: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而普通公民就是以从事非政治性工作为主业,而又有必要介入政治活动的人,这样就将政治参与者与政治职业者区别开来。二是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以及重大的公共政治生活。政治参与并非囊括所有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它主要是指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也就是政府的活动。三是政治参与是一种多目的、多形式的政治行为,是客观的政治活动,而不包括主观的政治态度。四是政治参与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并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五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和非法的政治参与皆是政治参与。现代国家普遍确认公民的主人地位,因而,政治参与是体现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活动,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物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广义上说包括依法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有秩序的参与行为。有秩序、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和真实体现。政治文明的一切建构最终都要通过政治行为体现出来,政治行为文明应成为政治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参与作为政治行为的方式的组成部分。政治本身就是“众人之事”,因此,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是一种群体行为或涉及群体利益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程序和规范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政治行为文明的程度。因此,“有序性”就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之根本。在政治行为范围内,有序才有文明,无序则无文明,政治行为建设就是要围绕着如何加强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这个中心来进行,切实有效地推进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而无序、失序的政治参与必然产生负面作用,不仅会造成社会价值与人们追求理想的严重冲突,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政治衰退,还会出现秩序混乱、权力失控及国家、公众利益的严重受损,甚至酿成政治暴力和政治动荡,以致军事政变、战争等。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也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赋予了民主的新意义,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政治文明。胡锦涛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完善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又是一种有序的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一切其他形式的具体化的国家权力,都是由这一最高权力主体产生和派生的。追求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表现。只有公民进行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才是民主政治的成熟形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国家各级政权机构选举实施的必要前提。例如,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最一般、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只有公民自觉地参与选举,选举活动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并选出能够代表人民执掌权力的人。因此,公民参与选举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决定着选举的成效。按照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在政权政治的层面上,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的方式来行使和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的。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代表进行自我管理。其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决策民主化的基础。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决策必须反映人民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人民的意愿。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相继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决策建立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民主决策,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够主动地向政权机关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进行广泛的利益表达。这种利益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参与。再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监督权力的基本途径。由于公共权力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因此公共权力极有可能被私人滥用,也就是说,人民选举出来的权力掌握者,也有以权谋私的可能,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对权力的掌握者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尺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也只有理性的、自主的参与政治,选择理性的行为参政,才可以使参政者的意愿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而参政行为的不理性,则会使执政局不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参政者的意愿,耗费大量社会资本,引发社会动荡。亨廷顿指出,在政治系统内部,政治稳定与否取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比率。[2]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分化加剧,利益差异也呈多元化,但是各种利益之间缺乏一种完善的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利益诉求的渠道不够畅通。如何防止“参与危机”和“参与爆炸”,避免政治参与的失序,是中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政治参与中出现的无序状态对和谐社会的创建起着消极的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表现为政治参与的被动化和表面化还比较普遍。政治参与的实质是人民政治权益的实现,其基本形态是群众当家作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表现为缺乏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缺少对社会公共事物的责任心。即使参与也是流于表面的宣传鼓动、组织号召和从众行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的制度落实还常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还时有发生,如越级上访、非法集会抗议、蓄意滋事、聚众闹事、冲击公共机关、暴力对抗围攻等。[3]公民参与的无序,如果超出了现有政治制度所能承受的力度,就可能引发动乱,失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局势。无序参与是国家稳定的大敌,带来的是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悲剧。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推进民主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政治参与必须依法有序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正常功能和作用,实现它作为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的手段,维护公民自身的利益。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依据宪法所赋予的权利,通过法律所规定的管道,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向政治系统表达各种利益要求;人民选举并实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制定法律将人民群众中共同的意愿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为法律规范;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监督相关国家机关依法对社会进行的公共管理与司法活动,从而实现、发展与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在实际中,公民的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尚缺乏一些法定的具体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扩大,势必促进各项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通过自主、理性的方式,有序地进行。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教育的普及以及广泛的传播媒介的增加,人们的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在高涨。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举措。

1.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种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公民的有机结合。人民群众政治素质的高低,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高低。只有成熟、理性的公民才能真正地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如果参与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达到应有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导致随大流毫无主见的政治参与,容易引起政治参与的失败和政治的不稳定。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4]从我国的社会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强,更由于建国以来,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对民主制度的践踏,使人民对政治心存偏见。尽管改革开放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人们的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证明,政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公民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信念,提高公民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水平,形成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模式的重要保证,必然对政治参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致力于基础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政府有责任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引导和培育公民的民主价值观念,创造适宜政治参与、包括网络政治参与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对群众进行法律和管理培训,使他们增强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放弃过激行动。

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序化。邓小平曾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5]为此,要高度重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并用法律的形式将成熟的制度固定下来,使得任何领导人都不能随意更改或置之不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建成法治国家,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进而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实现公开化、平等化和非暴力化的政治行为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着重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和监督制度,赋予人大实际可操作的监督权、质询权和罢免权等。同时建设权力的制约机制,权力如果不分开就是集权,就会导致专制或独裁。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法治,要树立宪法的权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直接民主领域,真正体现民主的真实内容。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而面对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民的民主意识虽有很大的提高,但政治参与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民的素质不高,不适宜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而农民本身的民主意识单薄、自治观念不强,不能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的落实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同时,目前国家所能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还远不能适应多种阶层民众政治参与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变公民政治参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使公民的政治参与不只停留在公民行使选举权这样的间接民主的范畴内,而是要逐步尝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进入到更多的直接民主领域。在参与的主体上,除了可以扩大公民个人的参与外,还要扩大以团体参加的政治参与。而且在参与形式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性等特点,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民”的政治参与也在逐步加大,“政治博客”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电子政务平台成为网络政治参与基本途径。因此政府要主动应对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发展要求,建立电子政府,创造电子政务平台。而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对政治认同的危机、直接民主的失度,以及政治斗争的失控。在网上直接表现为政治谣言、政治牢骚的广为流传和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网络攻击等。要使这些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有序,就要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注册参与”,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以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也体现网络政治参与自主权的选择性。[6]在不断拓宽和创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政府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树立政府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度。通过举办听证会、新闻发布、民意调查,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与公民就政策问题的形成、备选方案的拟定、政策方案的选择等进行磋商和谈判。进而逐步扩充、加大、增加和提升政治参与的形式、途径、领域、机遇、层次和质量。

总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国家、社会三者良性互动的形式,既是政治制度完善的需要,也是政治制度完善的结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内容。如何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开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16(1).

[2]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 蔡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1):172.

[4] 列宁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7

一、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内涵及意义

(一)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内涵。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者, 以及在劳动力市场和生活机会分配上竞争力较弱的、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社会群体, 如失业女性、农民工、低收入者、智障与残疾者、下岗工人、农村贫困人口等。在社会生活中, 弱势群体缺乏职业竞争力, 社会适应能力差, 缺乏创造财富能力, 是社会上无权势、无地位、无人脉关系的特殊群体, 常处于社会生活的边缘。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朱镕基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 此后弱势群体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指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合法权益, 弱势群体通过选举、投票、组织社团、参与社团组织、与领导人接触等方式对政府决策、公共政策等施加影响的政治行为。在政治民主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 弱势群体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权利意识等不断增强, 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制定。[1]

(二)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意义。

第一,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提升社会活力的现实需要。所谓充满活力是指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妥善处理, 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得以充分发挥。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就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利益诉求, 要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让弱势群体有序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 以激发弱势群体的创造活力。第二,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求。现实生活中, 弱势群体在资源、机会、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长期被排斥于主流社会的边缘, 其利益需要、政治诉求无法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在告状无门、上访无路时, 弱势群体就可能采用极端、甚至暴力的手段发泄情绪, 这导致干群矛盾、官民冲突、群体性事件等屡屡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拓展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渠道, 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 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 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许多渠道, 但是这些制度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弱势群体仍面临着政治参与渠道较窄、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 无法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不能实现政治参与的愿望。

(一)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

当前, 我国公民主要通过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等参与政治, 但公民政治参与中面临着参与制度不完善、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比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不合理, 人大代表不能完全代表选民的利益, 等等。以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为例, 按照选举法规定农民代表为815人, 但事实上农民代表仅有252人, 农民代表进入人大参政议政人数的减少, 导致了农民政治参与的边缘化, 使农民在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以信访制度为例, 信访制度是公民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政府、社团、司法、人大等部门反映情况, 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呼吁解决问题的利益表达机制。但是, 许多省市将群众上访情况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直接与党政领导的升迁挂钩, 这导致地方政府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截访”, 甚至通过雇佣“黑保安”、私设“黑监狱”等方式迫害上访者, 以“围追堵截”的方式对待上访人员。这些说明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存在种种弊端, 比如, 机构设置不合理, 部门之间职能交叉,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考核机制不健全, 等等。

(二) 政治参与中间环节多, 信息传递失真严重。

我国有着庞大的政府机构, 机构纷繁复杂, 管理层次过多, 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 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失真的问题, 导致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此外, 在社会管理和信息反馈上, 下级政府会有意迎合上级政府的意图, 甚至从本地或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汇报工作, 常常是报喜不报忧, 这些导致政府内部的信息反馈严重失真, 上级政府很难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与利益诉求, 无法制定出符合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公共政策。

(三) 政治参与渠道狭窄, 信息堵塞情况严重。

当前, 弱势群体可以通过人大、政协、妇联、工会、上访等参与政治, 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愿望, 但是由于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这些政治参与方式的门槛过高、办事程序复杂、参与成本过高, 令弱势群体望而生畏, 只好通过越级上访、暴力抗法、非法集聚等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此外, 政治参与渠道窄化导致政治沟通不畅, 社会矛盾集聚, 也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日渐紧张。

(四)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多, 政治参与行为极端。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是衡量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由于自身局限性与外部环境复杂性, 弱势群体多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而不用符合宪法、法律、政策、条例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越级上访、暴力抗法、非法聚集、围攻政府机关与行政人员等是弱势群体常用的政治参与方式。比如, 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问题上, 弱势群体常以越级上访的方式向高层领导反映问题, 想通过行政命令、领导批示等方式解决问题。此外, 在利益受损、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 弱势群体会将原因与责任归咎于政府和领导干部, 并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身上, 用“打”、“砸”、“抢”的方式进行暴力攻击。比如, 有些失地农民、拆迁户、利益受损者会通过游行示威、广场静坐等方式给政府施加压力, 以迫使政府解决问题。[2]

三、解决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方法措施

当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较为明显, 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增加成了不争的事实。为此, 应拓展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渠道, 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一) 通过民主制度建设拓展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民主是按照平等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制度特征。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权利, 就必须不断完善民主制度, 使社会管理、公共决策等能充分地反映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应摒弃“官本位”、“官商勾结”、“权力本位”等腐朽的专制思想, 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政治文化, 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二是应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理确定人大代表的比例, 扩展人大代表的覆盖面, 使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三是应完善参与沟通机制, 完善政治沟通程序, 健全公示制度、听证制度、抽样调查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应完善党务与政务公开制度, 贯彻落实信访条例, 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以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推进社会公正建设。比如, 干部任用之前, 必须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行基层调研时, 应充分听取弱势群体的愿望与呼声, 以准确把握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3]

(二) 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现代社会中, 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开展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 国家权力、社会关系等都要在法律秩序中运行, 人们要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冲突、解决社会纠纷。因而, 应将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创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同时, 应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立法工作, 制定与出台《公民参政法》《公民举报法》《舆论监督法》《社团法》等法律法规, 使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有法可依。应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等机构的作用, 使弱势群体能够充分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可以发挥工会、行业协会、社区等社会团体的作用, 通过这些社会团体引导弱势群体参政议政, 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 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收入分配调节, 不断拓宽弱势群体的就业渠道, 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 为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4]

(三) 通过网络政治参与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开辟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网络政治参与成了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博客、BBS、新闻网站等自由发表政治言论, 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此外, 在网络空间中, 公民政治参与有着平等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 这打破了现实政治生活中社会精英对话语权和政治议程的垄断, 极大提高了政治参与的民主性与社会性, 推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就弱势群体而言, 他们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源进行现实政治参与, 导致他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 而网络则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新渠道, 提高了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中的地位。因而, 政府应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公开, 调动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 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应加强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建设, 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互动, 以更好地推进公民政治参与。[5]

(四)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参与是推进政治民主的必要途径, 而社会的民主程度往往与公民素质密切相关。在政治生活中, 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地位就必须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比如, 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 不断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弱势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大力推进普法教育,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 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不仅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因而, 应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所面临的问题出发,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民主政治、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素质等途径, 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向刚, 袁明旭.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

[2]赵晖.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及其消解[J].理论学刊, 2006, 4

[3]周胜龙.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4]李金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篇8

一、建国60年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也呈现出巨大的变化与发展。

(一)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感性的政治参与在这30年间,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的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但由于在经济上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 即人民的生活、工作、事业甚至个人生活都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调配。这在一定程序上束缚的人们的思想, 僵化了体制。新中国伊始, 经历了数十年来战火的人们终于盼来了中国的和平、统一, 为了能尽快的恢复生产、进行新中国的建设, 全国人民都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事业当中来,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带着极大的热情、纯朴的情感参加各种社会生活, 从心里拥护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地信任政府。因此, 无论是选举、还是参加其他政治活动, 都是不怀疑、不质疑、不提反对意见, 按“领导的意思办”, 甚至连最基本的补充意见也没有, 经常是“完全同意”、“一致通过”。依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忠诚, 我国曾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实践证明, 这种纯感性的政治情怀在短时期内虽然成效巨大, 但长期下去因缺少理性的思维就容易迷失方向而走向极端, 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

(二) 改革开放后至今———理性的政治参与

随着改革春风号角的响起,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 经济结构变的多样化, 经济成份变的复杂化, 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 由僵化变为灵活、由盲目变为理智、由情感变参与变为法治化参与。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公民主体性不断得到优化, 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政治参与时, 根据法律法规, 根据自己理性的价值判断把握自己的政治行为, 而不会为一时的情感冲动或因自我利益冲突而胡乱的参与政治活动, 而能够做到自主、理性、公正、有序地行使公民的表决权、参与权, 从而在我党的统一领导下, 公民参与已经走向了民主、法制、公正、有序的轨道,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正在积极健康地发展。

二、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显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为的主要载体, 一般说来主要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议论、政治接触、政治冷漠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我国已经成功改造并且消灭了资产阶级,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新国家。因此, 我国公民的阶级成分单纯;经济上由于采用的是完全的计划经济, 经济形式单一;技术上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 工业化低下, 科学技术尚不发达, 更无网络信息, 因此, 信息传输渠道尚不畅通;从公民的政治心理上看, 公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高涨, 思想统一, 易于领导。故此, 这一时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是比较单一的, 可供选择的方法、方式并不多, 主要是以传统的投票选举制、参加社团组织和信访的方式将自己的诉愿、建议表达出来。

改革开放后,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显现出参与主体多层次化、采用方式多样性和主体扩大化、管理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并呈现出:个体参与与群体参与并存、现实参与与虚拟参与同在、基层与与高端参与共进、建设性参与与批判性参与相融的特点。

(一)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层次化演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的制度下,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一个工业大国向信息化、后工业化的现代大国转变, 我国社会的商品市场经济已经变成逐渐成熟的完全式市场经济。因此, 社会公民由于收入、工作方式的不同, 社会阶层出现了多层化的发展趋式。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广大农民, 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 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 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 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方式上的多样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高科技成为新兴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往往和政治参与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首先, 民主时代在市场机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 造就了更多的参与型公民。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民财富和受教育程度, 为人们提供了在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中就业的机会, 也就会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其次, 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 使公民不得不诉诸政治行为来维护并进一步实现自身利益。再次, 经济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能扩大, 这也意味着政府扩大了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受到政府作用影响的公民为反过来影响政府作用, 就不得不提高参与程度。最后, 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国家, 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国家发展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 对公民个人来讲, 经济发展使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变得日益重要, 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每个公民的国家意识。进一步加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诉求。

科技的进步为公民的诉求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和强大技术支持。如通讯设备———手机的出现、计算机的普及———电脑网络的发展、卫星的升空———卫星电视的播出等等, 这些新的传媒形式都成为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利工具, 人们通过这些手段表达意愿, 执行公民监督、反馈、参与讨论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参与的权利。这使得我国目前的公民政治参与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阶段。公民的民主权利参与水平, 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者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三)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呈扩大化、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备、社会公民层次的多元化和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人们参与政治的欲望增大, 积极性不断增强, 政治参与的机会增多,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信息渠道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内容, 本质上是与政治统治相联系的。政治统治的历史逻辑是从早期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到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再到社会主义的政治统治, 最后实现全社会的政治统治亦即政治统治的消亡。政治参与的逻辑与此相符合, 即从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 最后发展到无阶级的社会的全社会的政治参与, 那时也就无所谓政治参与, 而是全社会的自我管理了。”这正是列宁所说的:“民主愈完全, 它成为多余的东西的时候就愈接近。虽然这一过程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 但它正是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趋势。”

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所规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因此,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与政治的范围和人数还在不断扩大, 直至将来全体社会成员都来进行参与。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恰恰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自从我国政府推行“政府上网工程”计划以来, 目前我国的各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的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已开通了网上政府办公、信访、论谈等等一系列的网上服务, 各别部门和地区的领导者还开通了网上热线, 并出现了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草案的网上讨论热潮, 以及支持与否的点击率查询。根据2009年4月18日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公布的消息:截至目前, 中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最新的中国网民数据, 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16亿, 仍保持全球第一大网民数量国家。奚国华表示, 据下属单位CNNIC统计的一个数字显示,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16亿, 仍保持全球第一地位, 中文网站数量已经达到287.8万。对于无线互联网经济, 奚国华表示, 目前有6.7亿移动用户, 其中有1.176亿手机上网网民, 增长率达133%。

网络使得国家领导人与公众的距离一夜之间拉近了, 可以说, 国家的领导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听到人民的诉愿, 可以做到面对面的与最基层的公众讨论最基层的社会问题, 交换意见, 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阻碍, 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千里之外的讯息。这也使得以集权为中心纵向的官僚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向着减少中间层级, 以分权为代表的横向管理方式即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发展, 使公民有机会直接与高层对话, 上书意见。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科技的发展,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将会向着扩大化、扁平化的趋势, 快速、有序地发展。

三、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主要方面

从建国以来的经验看, 尽管政治参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和地区范围内会出现突然的波动, 但是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 政治参与在人类政治历史上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是不可抗拒的。因此, 为了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且能随着本国民主化进程的加深而扩展其政治参与, 就必须注意以下四个影响政治参与及其发展的各种变量。 (1) 必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具备政治参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 必须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提高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素质。 (3) 要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政治的文明程度, 使政府能够取信于民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惟有较高的政治合法性, 才能带来较高水平的政治参与。 (4) 必须加强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在鼓励人民了解政治、吸引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 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调节机制, 以保证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另外, 根据我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 在政治参与的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有序扩大”的根本原则, 从而从根本上把握好民主的时代进程, 为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篇9

(一)人民主权理论

人民主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由于所有的公民不可能都亲自来直接管理国家,所以,人民通过选举代表来替自己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力,这就是代议民主制。然而,随着政府权力的日益扩张,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日益显现。人民选举了官员代表以后,就不再过问,正如西方学者所言:选举一结束,专制即开始。这就很可能出现代表不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人民的利益完全有可能由于代表们的背弃而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公众参与,以公众的直接参与与代议制民主相结合,来弥补代议制机关在反映民意方面的不彻底性[1]。

(二)参与民主理论的兴起

在社会生活中,参与思想一直广为流行,但在政治理论层面,直到20世纪60年代,参与民主才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主理论流派。参与民主理论认为,真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公民的直接的、充分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从政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民主生活中的广泛参与,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政治效能感,有利于形成一批积极的、富有知识的并对政府事务具有敏锐兴趣的公民,从而有助于一个参与型社会的形成。美国政治学家科恩在《论民主》中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社会在形式上实现了普遍的参与的同时又支持连续、有效和理性的参与,实质上参与者又握有政策的决定权,那么这种社会的民主不仅有广度并且有深度。

(三)宪政基础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公众参与是人民主权重要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都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十八大报告继续强调: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二、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选举的民主程度有限

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说等额选举已变为差额选举,选举程序日趋完善。但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程度仍然不够,中国目前的直接选举只有县乡两级,这大大地限制了中国民主选举的发展。实践中,选举还缺乏真正的竞选。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没有竞选的差额,不是真正的差额选举。实践中,候选人对自身的政治见解的介绍还很不充分,选民或代表对候选人的了解很有限,投票的盲目性还很大。

(二)参与决策和管理障碍重重

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在于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的可能的偏离”[2]。中国公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还是很有限的。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方面,公民政治参与较多的仅仅是局限在公民行使选举权这样的间接民主的范畴内,而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方面,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目前,政府采用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有:价格听证、公示、民意调查、座谈会等等,方式单一,形式主义严重。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和公共影响决策方面,公众参与透明度普遍不高,从程序到实体,都严重制约着参与效果。

(三)民主监督效能低下

公民可以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或意见,也可以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执掌者,这样一来,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这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政治力量和政治需求就对国家权力形成了牵制。公民的监督工作应该与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工作融会贯通的。它包括对决策环节进行监督,使决策的产生方式和产生程序都符合法律的规定,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对管理环节进行监督问责,能够有效督促管理人员对决策的执行,实现政府职能。同公民参与决策和管理中的问题类似,公民的监督收效也是极其不明显的。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

(一)完善选举制度

首先要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直接选举范围的扩大是使中国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的重要举措,也能使人民更直观地感觉到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实行竞争式选举。现在人大的选举制度缺乏竞争机制,要增加关于竞选的法律规定。民主选举需要竞争的激励机制。因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选民对各候选人的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而且有利于选民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得候选人在当选后能够更多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完善公民参与决策管理的机制

1. 丰富政治参与形式,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域。中国目前通过多种方式开通了一些渠道来实现公民在决策和管理中政治参与,如立法决策制度、价格听证制度、环保领域和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公民政治参与等,还有座谈会、专家论证会或领导接待日等,这些方式中制度化方式偏少而非制度化的方式偏多,这就不能完全地建立起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

2. 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要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监督权,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公开的程度,尤其是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科技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有力的载体。为了更好地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本条例,不能让政府部门过多地掌握政务信息公开的自由权,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时间、方式都要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使政府部门没有制度空隙可钻。还要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开信息的方式方法,拓宽公开信息的有效渠道。政府可以采用电子政务、政府报刊、新闻发布会、网络媒体等方式公开政府的信息,让公民能够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

3. 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回应机制。

目前各类听证会流于形式早已广受诟病。听证的意见对于听证结果的制约是微乎其微的。听证会的会议记录在听证会过后也无人追问,人们并不知道各方意见到底在听证会的决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或是起到了多大作用。因此,为了对政府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同时,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建立公众政治参与的回应机制。对直接利害关系人要直接回复,对涉及公众利益的意见可通过新闻发布会、报纸等公开媒介集中回复。

(三)发挥社会组织、媒体、网络的力量,健全公民政治参与体系

1. 进一步培育社会团体组织。

在西方国家,社会团体组织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十分便捷有效的途径。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先天不良,自身能力较弱,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规模较小、资金缺乏、人员短缺。目前中国关于社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法规还很少,并且极少数的法规还十分严格,对社会团体组织的成立要求很高,导致许多的社会团体组织因达不到要求而无法建立。政府目前对社会团体组织的管理可以说是直接干预和直接参与的,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弱化和影响了社会团体组织的自治权和活动范围,导致社会团体组织的功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不同的社会阶层建立代表其自身利益的社会团体组织,政府尤其应当注意建立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民间团体组织,使他们可以通过组织的力量加强政治参与的力度和强度,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利益。同时政府应当为各社会团体组织创造符合法律规定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利用好社会的各方面资源,多与各社会团体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合作和互动,这对于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2. 大力发挥大众媒体的力量。

大众传媒具有监督政治权力、引导公众舆论和传播社会信息三大功能,同时,又是公民社会的重要载体。在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媒体通过集中报道相关信息,从而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媒体透过披露事实的真相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来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利益。但是目前媒体传播的大多是党和国家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过分干预大众传媒,严重阻碍了大众传媒对公权力的监督。

中国政府和国家相关的权力机构应为大众媒体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媒体的新闻采访自由权利,为中国大众媒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充分、完备的平台和途径。

3. 完善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大力成长和发展中的新生事物。网络具有开放性强、自由度大、信息传播快的特点,网络政治空间里公民政治参与变得更加自由、直接与及时,减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时间和金钱乃至知识成本,开拓了政治参与方式的新渠道,实现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沟通。但是,网络公民参与也是利弊参半。网络参与也存在着无序性、极端性、群体性、迫害性等弊端。所以,要发挥网络公民参与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正确地引导网络公民参与的发展。首先要提高网民的素养,使公民在分析、获取、传递各种信息的时候更加理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使网络公民参与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把公民的网络参与纳入到法律法规管理之下,使公民的网络参与有法可依。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完善选举制度以及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媒体、网络的力量,健全公民政治参与体系。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问题,路径

参考文献

[1]姬亚平.行政决策程序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2,(8Z).

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篇10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预算体制还保留着计划经济的某些色彩,公共预算中资源配置的决策主要是由政府做出,公民一般无法直接介入预算。但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以及更多公民参与的呼声渐高,这样的预算体制已经没有办法适应近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因此,公民参与预算问题的重要性便逐步显现,政府在预算制定时除了要考虑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还需要获取关于公众对于公共产品满意程度的信息。

(一)公民参与公共预算问题的理论基础

威尔达夫斯基开创了公共预算的政治领域研究的先河。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在其代表作品《预算过程的政治》(1964)中系统地阐述了公共预算的政治属性问题,并提出如何从根本上对预算体制进行改革(1)。他认为,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实际上,在政治和政策实行过程中,无论政治家的目标是什么,预算过程都是一个政治工具。如果政治家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那么预算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如果政治家的目标是收入分配,那么公共预算也就成了收入分配的工具。预算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政治过程的核心。威尔达夫斯基还认为,在不触动政治过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对预算过程做出任何重大改变的(2)。因此,研究公共预算也就是研究民主政治,民主预算的过程研究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公民参与公共预算问题的现实意义

1. 构建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公民有权了解并参与政府预算过程

公共财政本身来自于公民向国家所缴纳的税收,政府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代表广大人民来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民对于公共预算的支配问题显然有着自己的发言权。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财政是不是公开透明,是不是由人民来批准和监督,是反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公民参与预算对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公开政府财政信息,鼓励并提高公民对预算改革中的参与程度,采用民主化手段规范政府的支出问题。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公开预算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个向公民负责任的政府首先需要公开其活动的各种信息——计划开展的活动、正在开展的活动、已经完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成本,以及为什么需要开展这些活动。毫无疑问,所有关于政府活动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关于政府收支的信息。而在过去普通的公民几乎没有相关途径来查询和了解政府的财政信息。不可否认,事关国防的财政收支在各国都是机密,但除此之外的政府预算信息显然不是机密。2008年5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就为公开预算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此外该条例还重点强调要公开的首项内容就是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按照此项条例的规定,公众可以通过相关程序来查询和了解政府的财务信息。这说明国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公民对公共预算过程的参与问题,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将这种促进公共财政良性发展的举措进一步规范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算公开是大势所趋。

因此,由此得到的启发,我们应该关注预算支出的合理及有效性。预算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民众偏好,尽可能广泛地得到公众的支持和认可。在预算过程中,体现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整个预算过程是开放的、透明的,形成多方公众能够参与并且反映大多数人意志的预算。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存在的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一)从公民主体来分析

1. 纳税人的权力意识不强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非税收收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税收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才逐步向一个税收国家过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公民的纳税人意识严重缺乏,偷税漏税现象时有发生,更不用谈对纳税人权力意识的认识。这是我国公民纳税人权力意识缺乏的主体原因。另外,我国的宪法只规定了“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3);而一些具体法律中虽然有些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但是这些权利一方面没有详细的专门法案,同时也存在执行困难的情况。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相当多的纳税人并不清楚自己作为纳税人究竟享有哪些权利,更加不会主动关注公共财政的分配问题,也不能积极参与到公共预算的制定过程中来。公民主体意识缺失,使得预算的参与性和监督力度不足。

2. 公民参与民主的能力不足

在所有公众参与预算的方式中,让公民直接参与预算制定过程是最彻底的参与方式,也是最难运用的参与方式。从理论上来说,公民直接参与地方基层预算的讨论和公投是最直接的民主,它把公众的选择和政府意志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然而,我国现实的经济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以及民众素质等特殊的国情,都决定了直接民主存在着众多执行层面上的不合理(4)。在现实中,政府庞大而复杂的支出直接由民众来决定支出的项目和方面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规避直接民主的弊端的制度是代议民主。但现实是我们国家公民的整体民主思想并不发达,公众民主意识淡薄、参与民主的能力不足,都使他们无法正确履行自己在公共预算领域的民主权利。

(二)从政府主体来分析

1. 公共服务意识薄弱

公民在公共预算过程中参与度低下的问题与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有关。作为征税方的政府机构还未完全摆脱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公共服务及法制观念还很淡薄,似乎也没搞清楚自己征税的权力究竟来自何方和如何使用这些权力才是正确的。预算编制过程和预算实施过程中,政府对公共预算权力的偏差理解,将会在无形之中放大政府支配公共预算资金的权力。事实上,国家的公共财政收入政策是通过税收将“众人之财”的一部分转变为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必须将财政收入用于办“众人之事”。

2. 我国财政透明度极低

财政透明度是指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关于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是可靠的、详细的、及时的、容易理解并且可能进行比较的。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预算信息属于政府内部资料,不对外公开。即使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央一级财政预算信息,也只有寥寥数页而已,这其中甚至没有公布中央每年向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普通的公众无法获得充分的财政预算信息,这为公众监督预算过程设置了重大阻碍。社会公众历来是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力量。但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以公众能够获取政府行为的信息为前提。如果政府拒绝公开相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公众就无法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3. 政府预算部门的自由权力过大

我国的预算部门拥有着过于放大的自由权力,主要表现在:很多预算部门通常不在预算报告中列明二级项目,这样可以避免受预算监督的预算外资金可以先支出后报预算。如果公众不能充分及时地获得相关问题的信息,就无法对政府的财政行为做出监督,这将给政府的预算部门带来过于自由的权力。缺乏监督的过于自由的权力必然会被用来追求自我的利益,官僚及其机构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是政府预算规模的最大化,甚至导致政府开支的急剧膨胀和公共产品的过剩供给,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政府预算的效率。

(三)从相关制度来分析

1. 政府预算制定程序的不合理

要保证最高效率地利用公共预算资金,往往不能依赖政府自觉自愿而为之,必须依靠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来保证整个预算过程的公正公平。但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关于公民直接参与地方基层预算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相关规定。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省温岭市,就曾经实施过“预算民主恳谈制度”(5),并以市委文件的形式对民主参与的议题范围、参加对象、基本程序以及实施和监督环节进行了规定。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性规范文件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比较随意地改变和撤销,这一预算制度在新任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就撤消了。这带有讽刺意味的事实说明只有立法才能保障公民直接参与地方预算的权利。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形式确立来将公民参与地方预算的制度搬到立法层面上来。

2. 政府预算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按照中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预算体制上是行政部门编制和执行预算,人大审查和批准预算。我国现行的预算监督制度存在着种种无奈:各行政部门向人大提交的预算报告往往只有一份不甚详细的预算报告,人大代表在财政收支上与行政部门相比有着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他们难以通盘掌握财政收支的全部情况。纵观我国公共预算的监督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是惟一的中央级别的预算监督机构。在地方,一般由地方人大的财经委员会承担监督地方预算的职责,并没有专门的预算监督机构。上述种种情况使得我国各级人大对于预算的监督力度非常弱,很难发挥强有力的约束作用。自从1994年预算法通过以来,我国还没有出现过人民代表大会大幅修改或者否决政府预算草案的情形,但是预算报告的各种腐败和浪费现象不得不让人怀疑人民代表大会对于预算编制只是程序上的监督而做不到实质上的监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政府预算编制的细化程度和相应的审查监督过程的技术性与可操作性。

三、我国推进公民参与公共预算问题的改革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政府预算公开的进程

1. 提高公共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如果政府想要借助公众的力量对公共预算部门及各行政机构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就必须向公众公开正确的、及时的、全面的政府财政信息。政府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应该包括预算信息、资产负债信息以及各级政府的财务状况。预算信息的内容,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国防等敏感领域外,都应该向公众公布。此外,在政府预算报告中,应该保持预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否则,公众就无法根据预算信息进行决策,提出合理意见,既而通过相应机制依法规范政府行为。

2. 保证预算制定及审核过程的公开性

在推进政府财务信息公开的同时,还必须对外公开预算编制过程。政府向人大提交预算后,人大审核预算的过程应该也充分地对外公开,以使得人大代表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表述,从而使预算反映社会公众的要求。在政府编制预算阶段即充分吸收和采纳公民或公民代表的意见,无疑有助于预算的有效性,并且有利于对预算进行民主监督,达成政府预算支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民的偏好和利益相吻合的效果。

(二)鼓励并促进公民参与公共预算过程

1. 增进政府预算报告的可读性、可理解性

公民要想协助政府参与到预算决策中来,首先就要分析公民是否理解决算报告。预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铺天盖地的数据和诸多方面的考虑,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够完全胜任,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如果想要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并且积极地为报告提出意见来,政府就需要增进政府预算报告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只有使预算信息详细充分,具有普通代表和民众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预算在民意机关的审查批准才是可行的、真实的,对政府预算的公民监督才具有可操作性。如果编制预算时各笔资金的安排目的明确、去向清楚,在预算对公民公开透明的情况下,预算的违法就一目了然。

2. 拓宽公民参与公共预算过程的途径

公民能够表达他们对公共产品满意程度的渠道非常少,政府应该为公众发表意见建立合理和有效的渠道,获取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意见和信息。政府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解公众意见的良好机会。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创新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公共预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到公众的力量来监督公共预算。例如,采取预算文件公告、听证会、网络发布等形式公布财政信息,同时邀请公民留言,通过各种创新性的途径来了解和听取公民的意见。

(三)加强政府预算过程的监督及考核

1. 通过立法规定公民参与预算过程的合法途径及程序

应该加强和完善公共预算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打造一个普通公民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了解公共预算并参与公共

参考文献

①阿伦·威尔达夫斯基.预算过程中的新政治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

②丁煌.西方行政学说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1-164.

③李文经,陆有山.佘运军.论预算民主与参与式预算[J].财经论坛,2008,3(上):142-143.

④蒋巍.政府预算改革的政治考量.地方财政研究,2008,3(9):29-32.

上一篇:指导员职业化社会体育下一篇:国产手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