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间作

2024-07-12

玉米花生间作(精选十篇)

玉米花生间作 篇1

一、2010年昌图县花生、玉米间作情况

1. 地块情况。

间作地块在古榆树镇劳动村公路东大片地;地块集中连片、交通方便、沙土地, 以往正常年份清种花生亩产230千克左右。

2. 种植模式与产量、效益情况。

间作面积1020亩, 采取花生、玉米8︰16和10︰10两种间作形式, 其中8︰16形式650亩, 10︰10形式370亩。示范区共种植玉米620.5亩, 亩产775.9千克, 亩产值1241.45元, 总产玉米481.4吨, 总产值77.02万元, 亩纯效益704.45元, 比清种玉米亩增产123.6千克, 亩增加效益141.76元。种植花生399.5亩, 亩产286.7千克, 亩产值1605.52元, 总产花生114.5吨, 总产值64.12万元, 亩纯效益873.52元, 比清种花生亩增产58.5千克, 亩增加效益211.6元。玉米、花生混合亩增加效益169.11元, 总增加经济效益17.23万元。 (单位面积成本、效益见下表)

单位:元、千克、千克/亩、元/千克

二、主要集成技术与增产机理

1. 选用良种

示范区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及地力条件, 引导推广高产品种。玉米选用耐密植、产量潜力高、抗倒伏、品质优良的品种辽单565号, 花生品种选用昌花1号和铁花1号品种, 这两个品种在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优良, 比当地老品种白沙1016增产7%~10%。

2. 种植形式

全部采取花生、玉米间作, 采取垄作和大垄双行两种栽培模式, 间作比例为8︰16和10︰10形式。其中8︰16形式650亩, 10︰10形式370亩。风沙区清种种玉米产量不稳不高。在风沙区按常规形式清种玉米, 产量低、效益差,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小、稳产性能差;今年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775.9千克的较高水平, 原因之一是花生玉米间作形式, 改善了玉米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也为在较瘠薄的沙质土壤上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种植株数提供了条件。风沙区种植花生重、迎茬的问题是影响花生产量和效益的因素之一, 间作玉米形式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 能够促动风沙区玉米面积的扩大, 在玉米茬上来年种植花生可以解决花生重茬的问题, 隔年种植花生可以解决迎茬问题, 进而避免重、迎茬, 是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之一。

3. 机械深松耕整地

示范区整地采取机械深松耕20厘米以上、再旋耕起垄的措施, 旋耕进行了细耙, 彻底清除根茬、石块, 耙后及时镇压。。这种整地措施使耕作层达到了理想的深度, 达到土壤细碎、平坦, 提高了土壤蓄墒保墒能力和供水、供肥性能, 是示范区玉米、花生双增产的有利因素。

4. 农肥、化肥配方施用

示范区, 亩施优质农肥1.5立方米, 花生田亩施三元复合肥 (N、P、K各15%) 35千克;或硫酸铵30~40千克, 过磷酸钙40~50千克, 硫酸钾5~10千克。玉米亩施50%长效三元复合肥 (30-10-10) 50千克。这种施肥方法是在土壤化验、作物需要和施肥试验数据基础上确定的, 做到了农肥、化肥相结合, 养分全面, 是当年增产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

5. 精细播种保苗

花生大垄双行栽培, 床底宽90厘米, 床面宽70厘米, 床高12厘米。床上播种两行花生, 小行距40厘米, 穴距15~17厘米, 亩保苗8500~9000穴;采用机械播种、施肥、喷药、一次完成。玉米用57厘米小垄种植, 株距29~33厘米, 采用精量播种施肥机一次作业完成播种和侧深施肥, 亩保苗3500~4000株。花生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增加了耕层温度、减少了水分损失, 亩增加种植株数200株, 为花生获得高产创造了三个条件。精量播种玉米, 确保全苗, 为达到较高收获穗数提供了保障。

6. 适时收获

花生采用适时收获, 9月15~20日前收获完。玉米采用适时晚收措施, 在10月1日以后收获。花生收获过早, 则籽粒饱满的差, 收获过晚则烂果、生芽果容易增多, 容易造成田间冻果, 都影响产量和品质, 适期收获是保证花生收获产量的条件。辽单565号玉米品种, 活秆成熟, 在籽粒外观表现酷似成熟时, 茎秆中的养分还在继续向籽粒输送, 适时晚收可以提高玉米籽粒饱满度, 从而提高产量。

三、推广价值体会

玉米间作大豆技术要点 篇2

1、间种模式:二行玉米间作二行大豆

2、播种时间:要求作物均于5月1———15日同时播种,浇水出苗,能提前种植更好。

3、种植规格:2米为一带,每带种植玉米、大豆各两行,两行玉米间距0.6米,两行大豆间距0.4米玉米与大豆的行距0.65米。玉米塘距0.35米,每塘留苗2株,每亩密度1650塘3300株。大豆塘距0.33米,每塘留苗4株,每亩密度1740塘6960株。玉米品种“农大62”,每亩用种2.5公斤。大豆品种“8157”每亩用种5公斤。

4、施肥水平:玉米亩施肥25个养分的复合肥40公斤或45左右养分的复合肥20公斤为种肥,苗肥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穗肥每亩追施尿素25——35公斤。

下等肥力地块种的大豆,亩施复合肥8——10公斤为种肥或每亩施苗肥尿素5——6公斤,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不施肥。

5、病虫害防治:坚持无公害栽培原则,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高效低毒防治。玉米、大豆出苗期均要及时防虫保苗,玉米面期应重点防治好钻心虫,后期应重点防治好蚜虫。大豆出苗期、花夹期均需认真防治好食叶食花虫。

6、玉米剪熊降株高:在中高等肥力的地块(苗情)中,玉米散粉结束后要及时剪除天花,降低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减少大豆的遮阴程度,促进两种作物的增产。

7、适时收获:玉米全生育期约130天,大豆全生育期约117天,大豆青食可提前20天。适时收获,以能增产增收。

黄姜、早莴笋、鲜食花生间作效益高 篇3

为化解黄姜种植风险,离市场较近的城郊地区,可在黄姜行间秋季移栽早莴笋,次年春季早莴笋收获后及时点播鲜食花生。此模式可在基本不影响黄姜生长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可增收5000元以上。其技术要点为:

1.黄姜种植

选深厚、肥沃、疏松和未种植过黄姜的旱地,提前深翻炕垡。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4000公斤以上的优质农家肥或火土灰、200公斤黄姜专用肥,将地再次深翻耙平后,按80厘米宽起垄。10月中下旬播种黄姜,每垄播双行,株距20厘米,播深1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8000穴左右,需黄姜种250公斤。第二年春季黄姜出土前,用“克无踪”或其他苗前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或在黄姜齐苗后中耕除草。黄姜苗高20厘米左右时,用竹棍搭“人”字架,架高1.5米左右。黄姜封行前注意经常除草,严防草荒。黄姜茎蔓超过架高后,割去顶蔓,防止疯长。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加强对黄姜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挖除,并撒石灰粉消毒,同时全田喷施“可杀得”,或用“根腐灵”灌根。秋季黄姜茎蔓枯死后,撤除竹架,清理地表茎蔓与枯叶,每667平方米追施2000公斤猪粪水作越冬腊肥,随后浅耕盖肥。第三年春季黄姜出苗前,结合中耕除草,再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黄姜齐苗后搭架,具体管理与上年基本相同。秋季黄姜茎蔓枯死后,撤除竹架,清除地表杂物后开挖收获。两年生黄姜如果投入管理得当,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收购价格,产值可超万元。

2.早莴笋种植

黄姜属茎蔓类植物,春季出苗晚,早期叶小而少,行间空隙大,非常适合套种。可选“西宁莴笋”、“白尖叶莴笋”、“春秋二白皮”等早熟、耐寒、抗病、高产莴笋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10克。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冷水浸种,低温催芽,种子破胸后播种育苗,苗床面积12平方米左右。幼苗出土后2~3叶期及时间苗,3~4叶定苗,保持苗间距离。育苗期间,结合抗旱治虫每7~10天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一次,促苗健壮生长。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黄姜播种后(或姜园清理后),选生长健壮一致的莴笋苗带土移栽于黄姜行间沟中,每条沟中移栽一行,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4000株左右,栽后及时浇“定根水”。莴笋苗返青成活后,每667平方米用500公斤稀薄粪水追肥提苗,越冬前再追一次猪粪水。莴笋膨大初期,每667平方米用20公斤复合肥(溶入1000公斤粪水中)再追肥一次。莴笋生长后期,打掉基部叶片以利通风透光。若发现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应抢在发病初期及时喷25%“甲霜灵”500倍液或10%“速克灵”2000倍液予以防治。次年3月中旬至3月下旬及时收获腾茬,每667平方米可收获莴笋2000公斤、产值4000元左右。

3.鲜食花生种植

黄姜种植后的第一年,茎蔓生长量不大,可利用行间空隙,夏秋季再种植一季鲜食花生,以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具体方法是:在早莴笋收获腾茬后,在垄沟中撒施火土灰,然后深翻一遍。花生播种前将土垡打碎,土肥混匀。鲜食花生品种应选株型直立紧凑、早熟、结果集中、粒大饱满的优良品种,如“鲁花八号”、“鲁花九号”。播前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打窝播种,每条垄沟中点播一行,穴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4000穴左右,每穴播已发芽的种子2粒,播后用土杂肥盖种。花生出苗后,适时中耕除草,注意病蟲害防治。对苗期蓟马、蚜虫,可喷“万灵”等对症杀虫剂予以防治;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土蚕快杀”灌根;对青枯病,主要靠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农业措施予以防治。花生果仁饱满后及时收刨,清洗后抢早上市,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鲜花生250公斤、产值近2000元。青花生秧晒干后,还可粉碎做牲畜饲料。

(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熊飞 邮编:442200)

花生—芝麻间作模式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选用稳产性、抗逆性较好的花生、芝麻品种。花生选用中花4号, 该品种生育期较早, 株型紧凑, 株高中等, 抗病性、抗逆性较强;芝麻选用鄂芝5号,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 抗逆性较强, 丰产性较好。试验地属岗地黏土, 地势平坦, 肥力中等, 整地时施花生专用复混肥900 kg/hm2作底肥。

1.2 试验设计

花生行间种芝麻, 设6个处理, 分别为:花生、芝麻间行比为6∶2 (A) 、6∶3 (B) 、6∶4 (C) 、5∶2 (D) , 6行花生 (CK1) , 6行芝麻 (CK2)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小区长6.67 m, 宽2.00 m, 小区面积13.34 m2。

1.3 试验实施

花生于4月29日播种, 开沟定距穴播, 穴距20 cm, 每穴播健籽3粒, 留2苗, 9月2日收获。芝麻于5月18日播种, 开沟条播, 定苗后, 株距20 cm, 每行留苗33~34株, 8月25日收获。花生和芝麻分小区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 CK1花生产量最高, 为5 539.73 kg/hm2;处理A为5 434.78 kg/hm2;处理B为5 187.41 kg/hm2;处理C为4 962.52 kg/hm2;处理D为4 692.65 kg/hm2。芝麻产量以CK2最高, 为721.59 kg/hm2, 其他处理产量随着种植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 随着芝麻种植行数的增加, 芝麻产量增加, 而花生产量呈递减趋势, 处理A、处理B、处理C花生产量均比CK1低, 处理D减少了1行花生, 产量也比CK1低。说明在花生行间种植芝麻对花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种植行数越多, 影响越明显;降低花生密度也会使花生产量减少。

2.2 效益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单纯种植花生或芝麻收益相差不大, 花生收益9 417.54元/hm2, 芝麻收益9 380.67元/hm2;花生行间种植芝麻后, 花生收益有所降低, 但是芝麻的收益随着种植行数的增加而增多, 总收益增加。处理A、处理B、处理C总收益分别为10 272.11、10 523.01、10 404.80元/hm2, 分别比单种花生增加854.57、1 105.47、987.26元/hm2, 比单种芝麻增加891.44、1 142.34、1 024.13元/hm2, 其中处理B总收益增加幅度最高, 分别比单种花生、芝麻增加1 105.47、1 142.34元/hm2;处理D减少了1行花生, 芝麻只种2行, 总收益分别比单种花生、芝麻降低了339.80、302.93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花生行间种植芝麻, 比单纯种植花生或者单纯种植芝麻效益更高, 虽然芝麻对花生的产量有一些影响, 但从总收益上看, 芝麻行数的增加对提高总收益有一定帮助, 其中花生芝麻间行比为6∶3这种模式较为合理, 可比单种花生或芝麻增收1 050元/hm2以上。这种间作模式以花生为主作物, 花生密度没有降低, 只是在花生行间适当种植芝麻, 利用两者生长空间的差异, 达到调整种植结构、丰富农产品种类、增加单位面积收益的目的。

采用花生芝麻间作模式应当注意:一是品种选择。花生应当选择:株型紧凑、直立的品种, 给芝麻的生长留出一定空间;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 荚果充实较快, 后期芝麻对其影响较小;抗逆性强的品种, 对干旱、渍涝及各种病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芝麻应当选择单杆、株高中等、早熟、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既能保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 后期也不会因为荫蔽对花生的成熟造成较大影响[3,4]。二是播种期的确 (上接第53页) 定。花生出苗较慢, 芝麻出苗快, 花生早于芝麻播种, 两者播种期相差10~20 d为宜[5,6], 要保证花生封行之前芝麻达到5~6片叶, 使两种作物在苗期互不干扰, 均达到壮苗标准。三是加强栽培管理。田间管理要精细、及时。花生、芝麻都力争一播全苗, 保证足够基本苗数;苗期及时破壳松土, 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及时间苗、定苗, 避免形成高脚苗, 培育健壮植株;花生和芝麻都是喜温作物, 尤其是芝麻对渍涝较为敏感, 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增加通风透光, 雨后及时清沟排渍。

参考文献

[1]王健, 蔡崇光.花生、芝麻间作高产高效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 2002 (1) :44-45.

[2]彭兴东.地膜花生套种芝麻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01 (10) :17.

[3]曹小娣.芝麻花生间作效益好[J].农业科技通讯, 2007 (4) :33.

[4]陈欢梅.小麦芝麻花生套种效果好[J].农村新技术, 1995 (9) :32.

[5]黄卫国, 李长青.花生间芝麻两油双丰收[J].河北农业, 2009 (2) :16.

玉米花生间作 篇5

一、合理确定播带

一米一个播带,播种三行小麦,留60厘米空档,在空档内栽两行三樱椒,麦椒间距20厘米,麦收后每三个播带在麦茬中间点种一行玉米(隔行三樱椒种一行玉米)。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小麦

1.1选用品种。冬小麦宜选用高产、抗倒品种,如众麦一号、矮抗58等,播期一般在10月8日~15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5~17万。

1.2整地施肥。整地时,要施足底肥,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注意氮、磷、钾配比,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小麦专用配方肥50千克,硼锌肥1~1.5千克;同时要搞好土壤药剂处理,预防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用3%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均匀撒地表后翻入土壤。

1.3种子处理.为预防苗期病害,还要进行药剂拌种,拌入杀虫剂的同时,每20千克种子用适乐时乳油20克拌种,可有效预防纹枯病、全蚀病的发生。

1.4化学除草。为了避免对套种及下茬作物生长造成危害,麦田化学除草应选用残效期短、除草效果好的药剂,一般选用10%的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毫升,兑水30千克,在11月份杂草1~3叶期施药防治,施药时避开预留行喷雾。

1.5化控防倒。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起身期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0%壮丰安乳油3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

1.68肥水管理。如12月上中旬土壤墒情差,要搞好冬灌,确保苗期安全越冬,小麦返青期不追肥浇水,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复合肥10~15千克,若抽穗后干旱,于小麦扬花后10天浇水,以后不再浇水。

1.7病虫害防治。3月中下旬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及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每667平方米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加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75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5月上中旬防白粉病、锈病、穗蚜及干热风危害,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加水30kg喷雾。若扬花期遇连阴天气,每6678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赤霉病。

2.三樱椒

育苗移栽,合理密植。翌年3月上中旬,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块,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每栽植667平方米三樱椒需苗床20平方米,播种量150克左右。

育苗时,用七份肥土与三份腐熟的牲畜粪配成营养土,每10平方米营养土加氮、磷、钾各含15%的三元素复合肥1.5千克、硫酸锌30克、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将营养土掺匀、摊平、踩实、浇透,每10平方米床面,用40%甲基异硫磷10毫升兑水10千克均匀浇在苗床内。待水全部下渗后播种,在种子上覆盖细干土0.7~1厘米。然后喷洒辣椒苗床专用杀草剂,盖上一层地膜,再插入棚架后覆上棚膜,四周用土封严。一般出苗前不放风,待长出4片真叶后再放风。3~4片真叶间苗,苗距4~5厘米。以后要加强苗床管理,及时放风、揭膜、除草、防治病虫害。待苗高15~20厘米,展开叶12片以上时移栽(一般苗龄60~80天)。定植时,株距15~2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8000~10000株。

2.1肥水管理。三樱椒高产栽培,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追肥比例7:3。每667平方米底施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40~50千克。

三樱椒定植后,需连浇两水,确保成活,促苗早发。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干旱时小水勤浇,苗期地表达到见干见湿,切忌大水灌。三樱椒抗逆性较差,喜温但不喜渍,较耐旱,若田间积水半天以上就可能造成三樱椒死亡。所以在雨季要搞好田间排水工程,切实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2.2防病虫害。三樱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病毒病等,由真菌性病害引起的炭疽病、疫病等可选用58%雷多米尔6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液喷洒;由细菌性病害引起的如疮痂病、软腐病等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00倍液喷洒;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可选用病毒A6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粉剂1500倍液喷洒,同时加入吡虫啉或啶虫咪以杀灭传毒害虫。用药时应选用2~3种,交替或混合使用,7月上旬到8月下旬,有病无病需7~10天喷一次药,雨前要注意喷药,以达防病之目的。

3.玉米

玉米喜光喜肥,而三樱椒则不耐强光和高温,玉米和三樱椒套种可以充分发挥高秆作物的边行优势,同时玉米可以为三樱椒遮一部分光,降低夏季田间温度、改善小气候,减轻三樱椒“三落”现象和日灼病,有利于提高三樱椒产量。

3.1品种及密度。玉米宜选用适于套作的如先玉335、滑玉12、伟科702等品种,株距以25厘米为宜。

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木薯,大豆,花生,间作模式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 又称树薯, 块根是其主要营养贮藏器官, 淀粉含量可高达40%, 是世界上三大薯类作物之一[1,2], 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热能来源, 为全球约8亿人口提供基本的食粮[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类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由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缺, 甚至日趋减少, 人类必须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措施, 以缓解粮食、资源与环境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间套种具有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 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产量的特点[4]。

间套作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土、肥和劳动力等资源, 是实现高效农业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5]。合理的间套作, 将空间生态位不同的作物组合在一起, 使其在形态上一高一矮, 叶形上气圆一尖, 叶角一直一平, 生理一阴一阳, 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等[6]。据统计, 全世界农作物间套作面积达1亿hm2以上, 在种植面积一定的前提下, 可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一般比单作增产20%左右[7]。间套作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8], 合理的间套作, 可以增加土壤覆盖率, 有利于保持水土[9]。豆科/非豆科间作, 因2种作物特性不同, 特别是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作用, 倍受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 分析不同的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 探索木薯与大豆、花生最佳的间套种模式, 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木薯试验基地进行, 种植前取小区0~20 cm土层土壤样品, 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试验区土壤肥力中等偏低, 基本理化性质:p H值5.19, 含有机质0.81%、碱解氮58.58mg/kg、速效磷19.60 mg/kg、速效钾44.58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木薯品种为华南8号, 取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大豆品种为华夏1号, 取自海南省农科院;花生为海南省儋州市地方栽培品种。

1.3 试验设计

种植模式为每个小区木薯分别与大豆和花生间作,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T1:每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3∶3) ;处理T2:每3行木薯间作2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3∶2) ;处理T3:每2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2∶3) ;处理T4:每2行木薯间作2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2∶2) ;CK:木薯单作, 即不间作作为对照。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木薯种植规格为行距1.0 m, 株距为0.80 m, 每行木薯种植7株;大豆和花生种植规格为行距35 cm, 株距为15 cm, 每穴大豆或花生播2~3粒种子。

1.4 田间管理

在木薯种植后60 d追施复合肥300 kg/hm2, 花生在苗期追施复合肥225 kg/hm2, 大豆在开花后施用尿素60 kg/hm2, 在大豆生长期间, 用氧乐氢菊乳油配制成2 000~3 000倍液喷雾, 以防治蚜虫和食心虫, 并结合中耕除草。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木薯成熟期, 每小区取10株调查其株高、茎粗, 测定收获指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以及鲜薯产量;在大豆成熟期, 每小区取20株测定和调查其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以及荚果产量;在花生成熟期, 每小区取20株测定和调查其主茎高、单株果数、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以及荚果产量。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均按小区测定并折算为公顷产量。

1.6 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0和DPS v7.0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的木薯的株高、茎粗、收获指数、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等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与CK相比差异也不显著;处理T1、T2、T3、T4之间木薯鲜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但处理T1和T3与CK差异达到显著, 处理T2和T4与CK差异不显著, 其中以处理T3鲜薯产量最高, 较CK增产40.3%, 处理T1次之, 较CK增产38.9%, 而处理T2、T4分别较CK增产28.3%、31.7%。

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大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的处理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并不大, 株高、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在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处理T1与其他3个处理的单株荚数差异显著, 而处理T2、T3、T4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T1、T2、T3和T44个处理的荚果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处理T1、T32个处理的荚果产量均高于处理T1、T2, 处理T1、T22个处理的单株荚数也高于处理T2、T4。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1%水平差异极显著, 下同。

2.3 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各处理的主茎高、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荚果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但处理T1、T3的主茎高、单株果重、百果重和荚果产量都比处理T2、T4的要高。

3 结论与讨论

木薯虽有投入成本低、易种、管理粗放等优点, 但经济效益较低, 如果纯种木薯, 则会因效益低而逐渐被弃种。据估计, 在华南9个省木薯主产区, 木薯间套作短期作物占木薯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10]。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下, 间套作可增加产量的稳定性, 减少农业投入, 培肥地力;在较高的生产水平下, 间套作能够充分利用光能资源, 增加作物总产量[11]。本研究结果表明, 以木薯种植行距为1.0 m, 株距为0.8 m的种植密度, 每2行或3行木薯, 分别间种2行或3行大豆或花生, 其中以每2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间作模式, 木薯鲜薯产量最高, 大豆、花生的荚果产量也最高, 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这与韦民政等[12]以每畦种植2行木薯间种3行大豆模式 (C模式) 的纯收入最高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本研究仅局限于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木薯与大豆间套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时空结构, 至于木薯与豆科作物间套作所涉及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变化、光合生理及作物之间的互作与竞争等, 将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ANSSON C, WESTERBERGH A, ZHANG J, et al.Cassava, a potential biofuel crop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pplied Energy, 2009, 86 (1) :95-99.

[2]TAYLOR N, CHAVARRIAGA P, RAEMAKERS K, et 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in cassava[J].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4, 56 (4) :671-688.

[3]ANNA BURNS, ROSLYN GLEADOW, JULIE CLIFF, et al.Cassava:The Drought, War and Famine Crop in a Changing World[J].Sustainability, 2010, 2:3572-3607.

[4]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刁荣生.作物栽培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6]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7]宁堂原, 焦念元, 安艳艳, 等.间套作资源集约利用及对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4) :159-163.

[8]WILLEY R.Intercropping-Its importance and research need.Part I.Comp-etition and yield advantages[J].Field Crops Abst, 1979, 32:1-10.

[9]陈显双.浅谈木薯的间作和套种[J].广西热带农业, 2003 (3) :36-37.

[10]黄洁.木薯间套作与高效利用技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5.

[11]焦念元.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6.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篇7

玉米与绿豆间作是齐齐哈尔市泰来及杜蒙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种传统耕作方式,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为了推广玉米与绿豆间作技术,增加二者的产量,于2010年进行了玉米与绿豆不同间作方式的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春季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试验地进行,海拔141m,年平均气温3.37℃,土壤类型为碳酸黑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001%,全氮含量0.141%,水解氮250mg·kg-1,速效磷0.149mg·kg-1,pH6.9。

1.2 材料

玉米品种嫩单13购自种子商店,绿豆品种绿丰2号为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育成。

1.3 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8个处理,分别是绿豆与玉米的比例为1∶2、2∶4、4∶2、4∶6、6∶4、2∶1、玉米单作(CK1)、绿豆单作(CK2)。3 次重复。行长5m,绿豆和玉米均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大垄垄距0.98 m,玉米株距30cm,绿豆株距20cm,于5月23日播种。在玉米收获期从每小区选取10株玉米,调查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和产量。在绿豆成熟期从每小区选取10株绿豆,调查其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和产量。 试验地的田间管理均与大田生产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合理的间作比例和种植密度是间作复合体系获得高产的前提。试验结果表明,当绿豆与玉米2∶1间作时,玉米的单产最高,为9 100kg·hm-2。其高产的原因可能是玉米单垄种植,通风光照条件好。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间作比例下,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变化不大,在2∶1间作模式下,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单穗粒重明显高出其它间作比例。

2.2 不同间作模式对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6∶4时,绿豆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1 130kg·hm-2。单荚粒数、荚长、主茎节数和百粒重这4个性状并没有随着间作比例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这几个性状主要受基因的控制,而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株高随着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变小而有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玉米的株高是绿豆株高的6~7倍,对绿豆产生了郁闭作用,个体植株为争夺更多的阳光所致。而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则随着绿豆与玉米间作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可见绿豆与高秆作物间作比例较小时对绿豆的生产不利。

2.3 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生产是一种经济行为,根据产出农产品的价值来决定最适合的间作模式,表3 是以1hm2的间作体系为例,以2010 年玉米2.00元·kg-1、绿豆14.00元·kg-1的价格分析各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无论是玉米净种或者是绿豆净种,其产值都不是最高。总产值最高的间作模式是绿豆∶玉米为2∶1。在玉米与绿豆间作模式中,虽然绿豆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总体上有所下降,但通过复合群体结构的合理布局与调整,使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弥补了由于绿豆生产力下降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整体上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产力,增加了总体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绿豆间作与玉米大豆间作一样,虽然在整体上达到了增产的目的,但这种间作优势是以牺牲绿豆产量为代价。因为在玉米绿豆间作模式中,玉米的株高相比绿豆有着绝对优势,能够对绿豆产生荫蔽作用,从而影响绿豆的光合作用,表现为绿豆植株徒长,结荚稀少;第二个原因是在这种间作模式中,玉米的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强,从而使绿豆在争夺养分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绿豆与玉米间作模式的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

绿豆与玉米间作是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和绿豆生产一种典型的种植方式。该研究是在总结了当地多年来玉米绿豆间套种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采用玉米与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通过合理配置各复合群体的结构,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进一步挖掘单位土地的产出能力,是实现种植业高产高效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试验条件所限,试验所设的小区面积较小,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玉米和绿豆不同比例的间作模式的探索是初步的,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尚有待于深入研究而不断完善和充实。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豆、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绿豆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绿豆和玉米分别单作相比,绿豆、玉米间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2∶1时,其复合群体的总经济效益最高;绿豆与玉米间作模式的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这是受到负边际效应影响的结果。

间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8

所谓的套种就是在前茬作物生长发育后期,在株行间播种或者是移栽后茬作物的方法。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自然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作物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间作套种作用、玉米套种方式的基础上,从考虑选用玉米品种是否适合间作套种、间作套种玉米带宽控制适度、合理控制套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四个方面就间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为地方农作物栽培实现丰产、高产提供借鉴思路。

1 间作套种的作用

1.1 充分利用光照、热量等等自然资源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温度在其生活周期和正常成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贵州地区农作物栽培可利用的生产热量有限,如果在一茬作物收获之后,再栽培中晚熟品种,恐难以按时成熟,进而影响到下茬作物的生长。如果能够充分发挥间作套种的优势,在一茬作物生长后期套种其他作物,就可充分利用光照、空间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亩产量。

1.2 有利于避开自然灾害

间作套种可有效提前农作物播种期,避开特殊季节的自然灾害。以玉米为例,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玉米播种期,避开可冬季来临时候的早霜侵袭。尤其是在贵州,如果在小麦收获之后再种植玉米的话,很有可能会遇到七月天的阴雨天气,造成芽涝,也容易感染其他病虫害,影响玉米亩产量。但是采用间作套种技术,可有效提前玉米生长期,待到雨季来临时,玉米已经开始拔节,此时不仅不怕水涝,而且就其生长阶段特点来看,还需要大量的水费,这样就达到了趋利避害的栽培目的。

2 玉米套种方式

套种土要分布在一年一熟,热量有余,而接茬复种两熟热量不足或不够充分的地区。前茬作物除小麦外,还有马铃薯、油菜、蚕豆等喜凉作物。近些年,贵州发挥地缘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经济作物与玉米套种模式,比如,云南省农科院油料所承担的大豆与玉米套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测验玉米折合亩产量639kg,大豆折合亩产量109kg。绥阳县蒲场镇儒溪村村民创新大田种植模式,在玉米田中套种蘑菇,同样获得高产,为科技致富新路创新思路。茂兰保护区社区发展管理科引导农民用稻田试验种植蓝靛,经过几年来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玉米等作物套种马蓝及加工新技术,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门路。

3 间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注意事项

在玉米间作套种过程中,其生长发育情况不单单受到生产、栽培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套种种类及栽培方式的影响。为了保证在间作套种过程中实现高产,栽培技术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环节。

3.1 考虑选用玉米品种是否适合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的玉米品种适宜为丰产潜力大的中熟、中晚熟品种,一股以最适播期的上限期至最适收获期的下限期之间的日数作为选择品种生育期的依据。成熟期过早,不利于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成熟期过晚,又容易遭受不利气候的影响,不但产量不稳,而且还会给下茬作物适期播种造成困难,甚至会影响后作产量。

套种玉米的前作选用矮秆早熟品种,能减轻前作对玉米的阴蔽;玉米选用矮秆品种能减轻玉米对问作矮秆作物的影响从而减缓共生期内作曲之间争光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

3.2 间作套种玉米带宽控制适度

在间作套种玉米时,一定要实现控制好播种套作农作物的带宽。往往是以玉米的株高作为带宽的标准,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玉米种植边行优势,改善作物间的光照条件,有利于两种作物更好更快地生长。比如说在小麦田间作套种玉米时,小麦不超过8行占地1~1.2m,玉米播种2行占地0.9~1m,合计畦宽2m左右的中等行距能同时发挥小麦玉米的边行优势,提高产量。

3.3 合理控制套种密度

栽培地间作玉米种植密度的控制,要本着“相互兼顾、全年高产”的原则、统筹兼顾两种种植作物栽培特点,实现两种作物年产量丰产双赢。具体密度指标的划分,可以综合考虑玉米栽培占地面积、比较相同条件下单作玉米栽培密度来确定。一般来说,间作套种农作物总株数要在单作密度的1倍左右,也就是说当间作玉米占地50%时,可考虑栽培株数接近于单作水平;当间作玉米占地50%时,可考虑栽培株数接近于单作水平;当间作玉米占地40%时,可考虑栽培株数接近于单作90%以上;当间作玉米占地30%时,可考虑栽培株数接近于单作80%以上;当间作玉米占地30%以下时,可考虑栽培株数接近于单作70~80%以上;

3.4 加强肥水管理

间作套种作物,作物间存在着相互争肥、争水的问题。由此,非常有必要加强间作套种地的肥水管理。如果是小麦地间作套种玉米,可在玉米播种之前1周,结合浇水施肥为玉米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小麦收获之后,要及时中耕,促苗浇水,重施拔节肥,这样有利于玉米快速地生长发育。

摘要:在分析间作套种作用、玉米套种方式的基础上,从考虑选用玉米品种是否适合间作套种、间作套种玉米带宽控制适度、合理控制套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四个方面就间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为地方农作物栽培实现丰产、高产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玉米,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小春,杨文钰,樊高琼.小麦不同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玉米苗期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67.

玉米花生间作 篇9

关键词:玉米,马铃薯,间作,病害控制

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这是目前国内外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之一[1,2,3]。玉米大、小斑病发生流行尤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面积推广玉米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杂交种,到1970年种植面积达75%以上,又遇有利发病的气候条件,玉米小斑病T小种大流行,减产165亿kg,产值约10亿美元,从而引起国际广泛重视[4]。生物多样性的应用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水稻、小麦、大麦和蚕豆等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控制病害方面有很多报道[5,6,7,8,9,10,11,12],朱有勇等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表明,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高达94%[5]。利用小麦和蚕豆物种多样性控制小麦锈病和蚕豆叶斑病的效果可分别达到39.6%和39.7%[12]。该文选用玉米和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多样性优化种植对病害的控制效果试验,旨在为玉米与马铃薯优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探索物种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玉米品种宣黄单2号和马铃薯品种米拉作为供试品种。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2~2003年在云南省宣威市进行,设置3个试验点,即虹桥乡、板桥镇和格宜,每个试验点要求选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的环境。每个试验点均设7个处理,A(2∶2):2行玉米插2行马铃薯;B(2∶3):2行玉米插3行马铃薯;C(3∶2):3行玉米插2行马铃薯;D(4∶2):4行玉米插2行马铃薯;E(4∶4):4行玉米插4行马铃薯;CK1:单作玉米,CK2:单作马铃薯。

每点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由于行比不同,处理A、D、CK1、CK2小区面积为60 m2,处理B、C为75 m2,处理E为80 m2。A、B、C每小区3个播幅,D、E每小区2个播幅。

1.2.2 种植规格及田间管理

单作和多样性种植玉米均采用双株直播,株距43 cm,行距50 cm。施用农家肥22 500 kg·hm-2,复合肥40 kg·hm-2作为底肥,孕穗期追施尿素150 kg·hm-2。在整个生育期进行2次田间除草。马铃薯采用单株直播,株距33 cm,行距50 cm。施用农家肥30 000 kg·hm-2,专用复合肥40 kg·hm-2作为底肥,中期培土1次。试验小区不进行病害防治。

1.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于7月开始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玉米10株,调查苞叶及其上下2片叶。玉米大、小斑病每隔15 d调查1次,直到收获。病害分级标准按植病研究方法[13]中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调查和测报法规的标准进行。试验小区产量为实测产量。

该文中土地当量比的计算采用蔡承智等[14]人提出的产值当量比进行计算。所谓产值当量比,是指间混作中各作物产值之和除以同样地块上各作物单作产值总和的一半。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m代表作物数,Y′i代表同等面积内单作时第i个作物的产值,Yi代表单位面积内间、混作中第i个作物的产值。文中LER=多样性种植中玉米产值+马铃薯的产值/0.5×(单作玉米产值+单作马铃薯产值)。当LER>1,表明间作玉米和马铃薯彼此互惠有利,有间作优势,单位面积的间作产量比单作产量高;当LER<1表明作物间存在明显的竞争,间作无优势。(LER-1)×100则是间混作的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病害的控制效果

2.1.1 玉米大斑病的控制效果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玉米大斑病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而且,玉米、马铃薯间不同的种植行比、不同生育时期,控病效果不一样。从表1可看出,2002年在玉米孕穗期单作玉米的大斑病平均病情指数为24.98,玉米、马铃薯间作的不同行比病情指数不一样,其中最低的是3∶2的为16.32,平均防效达到34.7%,抽雄期、成熟期单作病情指数分别为31.96和44.44,间作中各种模式的病情指数都比单作低,最低的同样是3∶2的分别为23.15和39.14,平均防效27.6%和11.9%;2003年在玉米孕穗期单作玉米的大斑病平均病情指数为4.13,平均防效最高的是4∶2,达到22.3%。在玉米抽雄期,单作病情指数为7.61,间作中以2∶2的最低,平均防效为12.4%,成熟期平均防效最高的是4∶4为12.6%。但是在2003年出现3∶2和4∶4的病情指数高于单作玉米,这是多方面的因素的结果。从图1进一步看出,7月28日以前,单作和间作的病情指数差异不大,甚至单作玉米的病情指数低于间作,7月28日以后,单作玉米病情指数急剧上升,间作的病情指数上升缓慢。

注:表中数字均是3次重复的平均值。下同。Note:The data in the table were the average of three repeats.The same below.

2.1.2 对玉米小斑病的控制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玉米、马铃薯间作对玉米小斑病也有明显的控病效果,2002年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孕穗期间作对玉米小斑病的平均防效最高的可达31.4%(2∶2),最低的也达9.1%(2∶3和4∶4),抽雄期、成熟期平均防效最高的分别为11.4%(4∶2)和10.7%(4∶2),最低的也达到3.7%(2∶2)和5.1%(3∶2)。2003年,单作玉米在孕穗期的病情指数为2.99,低于4∶2、4∶4和3∶2的病情指数,到了抽雄期和成熟期单作玉米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61、6.77,高于间作中的任何模式。混合间作对小斑病的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孕穗期4∶2、4∶4、3∶2的病情指数均高于单作,到了抽雄期低于单作,平均防效分别从-4.7%、-5.1%、-13.4%上升到39.7%、40.5%、39.4%。另外,玉米、马铃薯间作对小斑病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玉米小斑病病情指数虽然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但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上升速度明显不同,上升速度最快的是单作玉米,最慢的是2∶3的这种模式。

2.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

从表3可看出,2002年,各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马铃薯。与单作玉米相比,增加产值483.67~602.22 美元·hm-2,与单作马铃薯相比,增加产值191.91~310.46 美元·hm-2。

2003年的试验结果与2002年相似。与单作玉米相比,增加产值413.66~569.85 美元·hm-2,与单作马铃薯相比,增加产值399.44~555.63 美元·hm-2(见表4)。

注:2002年玉米市场价格为252.94 美元·t-1,马铃薯为66.03 美元·t-1。Note:Crop values were based on market prices of 252.94 dollar·t-1 for maize,66.03 dollar·t-1 for potato in 2002.

注:2003年玉米市场价格为269.12 美元·t-1,马铃薯为68.09 美元·t-1。Note:Crop values were based on market prices of 269.12 dollar·t-1 for maize,68.09 dollar·t-1 for potato in 2003.

3 讨论

迄今对大、小斑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加强栽培措施和选育抗病品种,其中以选育抗病品种、合理利用抗病性为主要措施[15,16,17]。抗病性是寄主与病原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寄主与病原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合理的作物布局能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危害,许多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布局在遗传上增加了种植在同一块田中农作物的异质性,特别是抗病性异质性,对于流行病害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18]。玉米和马铃薯是两个不同种类的作物,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病原,而且玉米属于高秆作物,马铃薯属于矮秆作物、耐荫,它们之间的间套种改变了单一品种种植的空间格局,延缓了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速度,有利于提高它们对光照、温度的利用效率,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然而,有关玉米和马铃薯间作是如何控制病害、增加产量以及防病增产,目前在国内外尚无报道。该试验借鉴混合间作的经验[18],在云南宣威进行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田间试验,为大田多样性间作控制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试验的结果可知,玉米和马铃薯间作具有防病增产的作用,其可能原因有:

3.1 间隔效应

玉米间作马铃薯,在田间形成立体结构,一方面玉米对马铃薯病害的病原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地降低病原传播速度;另一方面,在田间带状种植的马铃薯为玉米大小斑病孢子的传播增加距离,降低传播速度。

3.2 稀释亲和小种的浓度

玉米和马铃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物,遗传背景相差甚远,没有相同的病原,它们间的间作,有利于降低单位面积上的菌源量。

3.3 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提高产量

玉米花生间作 篇10

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氮肥水平;磷肥水平;植株生长

中图分类号: S3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094-03

收稿日期:2013-09-13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编号:2011CB100400)。

作者简介:陈建斌(1970—),男,云南红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E-mail:cjbin2@vip.sina.com。

通信作者:汤东生,男,湖北保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eastuptang@126.com。作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多种作物以间作或套种的方式种植在一起,利用形态上的差异进行空间上的合理互补,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2-3]及肥、水[4]资源,增加作物产量[5],有时还起到控制病、虫、草害[6]的作用。由于资源竞争或其他化学效应,生长在一起的不同作物种群中的一种作物群体可能会对另一作物群体的生长产生限制或促进作用[7-8]。作物栽培学家过去往往从提高资源利用率[9-11]的角度分析田间生物或经济产量来考察栽培的成效,而对于相邻作物之间直接相互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最为普遍的间作方式之一,人们选择这种种植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大豆的结瘤固氮来减少氮肥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相对于玉米单作,大豆与玉米间作后,总产量和经济价值得到提高。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间作在玉米行间的大豆是否对玉米生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不清楚,特别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氮肥和磷肥是限制作物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因为作物获得高产必须保证获得足够的氮肥和磷肥。本研究将探讨盆栽条件下,在不同氮、磷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作用,旨在深入揭示玉米大豆间作的生态效应,从而为提高间作的生产效益作出初步的理论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寻单7号,由昆明市种子公司提供;供试大豆品种为滇豆6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4月在云南农业大学的温室中开始实施。试验用土取自昆明市附近农田表层0~20 cm的耕作层土壤,经自然风干、粉碎后过直径为1 cm铁网筛。然后将过筛后的土与腐熟风干后的有机肥按体积比4 ∶1进行充分混合待用。土壤混合后经测定可知,含有機质50.65%、碱解氮115.44 mg/kg、速效磷55.92 mg/kg、速效钾 117.48 mg/kg,pH值为6.01。

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磷处理,设低磷(100 mg/kg)、中磷(200 mg/kg)和高磷(400 mg/kg) 3个水平;副区为施氮处理,分别设0、150、300、450、600 mg/kg 5个氮肥施用水平。磷肥用过磷酸钙,以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用尿素,底肥施40%,4周后追施剩下的60%,为保证均匀性,追施氮肥时先溶于水中,再按量均匀施入土中。

采用盆栽试验,试验用盆为直径为30 cm、高25 cm的PVC塑料盆,每盆用土8 kg,装盆之前将化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将催过芽的种子播入盆中,每种种子每穴播2粒,出苗后每穴保留1苗,设每盆1株玉米、每盆1株玉米1株大豆2种播种方式。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补充水分。每个处理设5次重复。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从大豆结荚初期(7月初)开始,用剪刀将大豆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分开。然后将每盆的所有植株连土倒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测定株高,将地上部和地下部植株在70 ℃下烘72 h后称重。

1.4数据分析与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绘图,用SAS 9.2软件分析数据,采用邓肯氏法进行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低磷(100 mg/kg)条件下,在氮肥施用量较低情况下,大豆对玉米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当氮肥用量增加到450 mg/kg时,大豆显著影响了玉米株高的增加。在中磷(200 mg/kg)条件下,仍然是低氮条件下大豆对玉米的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00mg/kg的氮肥用量就显著地抑制了玉米株高。在高磷(400 mg/kg)条件下,尽管玉米株高均比低磷、中磷水平下同等氮肥用量的增加许多,但氮肥用量在300 mg/kg或更高的情况下,则表现出大豆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由图1还可以看出,在同样氮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株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规律基本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改变。

2.2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低磷(100 mg/kg)条件下,除 300 mg/kg 氮肥处理外,其他各氮肥施用量下的大豆均对玉米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增强,在600 mg/kg的氮肥用量下,玉米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2.29%。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玉米地上部干质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迅速增加,但大豆对玉米的促进作用却表现得越来越弱。由此可知,在低磷、高氮条件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强。

nlc202309012229

2.3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水平的氮、磷肥对玉米地下部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低磷(100 mg/kg)水平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的抑制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抑制强度发生于氮肥用量为450 mg/kg时,抑制率达48.34%。在中磷(200 mg/kg)水平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的抑制强度持续增加,在氮肥用量为600 mg/kg时,抑制强度达36.03%。在高磷(400 mg/kg)水平下,只有在600 mg/kg氮肥用量水平下,大豆对玉米地上部生长才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低磷水平和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大豆对玉米地下部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大豆对玉米根系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物种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磷和高氮肥条件下,大豆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玉米地上部干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强;同时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大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作用减轻。

物种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环境因子作用下,生活在一起的相邻2个物种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13]。本研究表明,大豆对玉米的影响在不同的氮磷肥施用水平下会表现不同强度的抑制或促进效应。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更低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量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的目标。通过间作提高作物对光、温、肥、水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是提高农田的栽培管理水平,而不同肥料的合理搭配是重要的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维护土壤健康、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是现代农业栽培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14-16]。当前我国肥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业污染程度持续增加,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化肥使用的数量和结构极不合理,农业效率低下。因此,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下作物稳产甚至增产条件下,作物对肥料数量和结构的需求规律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Haddad N M,Crutsinger G M,Gross K,et al. Plant diver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foodwebs[J]. Ecology Letters,2011,14(1):42-46.

[2]Keating B A,Carberry P S. Resource capture and use in intercropping:solar radiation[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273-301.

[3]Morris R A,Garrity D P. Resourc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non-nitrogen nutrient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19-334.

[4]Morris R A,Garrity D P. Resourc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water[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03-317.

[5]Fukai S,Trenbath B R. Processes determining intercrop productivity and yields of component crop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247-271.

[6]Trenbath B R. Intercropp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sts and diseases[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3,34(3/4):381-405.

[7]Maestre F T,Valladares F,Reynolds J F. Is the change of plant-plant interactions with abiotic stress predictable? A meta-analysis of field results in arid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cology,2005,93(4):748-757.

[8]Callaway R M,Brooker R W,Choler P,et al. Positive interactions among alpine plants increase with stress[J]. Nature,2002,417(6891):844-848.

[9]何海军. 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玉米群体结构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1):201-205.

[10]宫秀杰,滕云飞,钱春荣,等. 玉米/辣椒间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Ⅰ.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11-114.

[11]徐 强,程智慧,卢涛,等. 间作对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2):350-356.

[12]Li L,Sun J H,Zhang F S,et al. Wheat/maize or wheat/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Ⅰ. Yield advantage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on nutrient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1,71(2):123-137.

[13]Brooker R W,Callaghan T V. The bala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lant interac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a model[J]. Oikos,1998,81(1):196-207.

[14]耿士均,王波,劉刊,等. 专用微生物肥对不同连作障碍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4):758-764.

[15]贾蕊,陆迁,何学松. 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59-63.

[16]苏琳,张仁陟,蔡立群.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3):524-52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玉米花生间作】相关文章:

间作花生08-01

辣椒间作玉米试验简报09-11

大豆间作玉米栽培技术07-20

露地笋玉米间作结球生菜高效栽培模式05-01

竹炭花生04-10

花生壳05-10

花生蛋白06-26

花生种子07-13

花生作文教案04-13

一包花生日记04-19

上一篇:学习能力内涵下一篇:设计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