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结构

2024-06-30

消费需求结构(精选十篇)

消费需求结构 篇1

一、江苏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最终消费是衡量消费变化走势的总量指标, 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2012年,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54058.2亿元, 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15385.6亿元, 占28.5%;政府最终消费7329.0亿元, 占13.6%;资本形成总额为27258.0亿元, 占50.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4085.6亿元, 占7.6%。可见,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居民消费是除投资以外的第二大构成要素, 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出现回升, 但仍偏低。

2003年至2011年间, 江苏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31.4%一路下滑至2010年的26.4%, 2011年开始回升, 2012年升至28.5%。居民消费率虽有上升, 但仍偏低。自2004年以来, 江苏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30%, 江苏的居民消费率不仅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也低于全国平均值。以2011年为例,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 2011年美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72%, 日本为60%, 印度为59%, 韩国为53%, 俄罗斯为48%。据同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5.4%, 广东为38.9%, 浙江为36.4%, 山东为28.6%, 而江苏仅为27.6%。

2.居民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投资出口贡献率波动较大。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1年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03年至2010年间, 江苏居民消费贡献率均低于30%。2008年以来稳步上升, 居民消费贡献率大幅增长, 2011年提升至33.7%, 9年来首次突破30%, 2012年继续上升至37.4%。

2003年至2012年间, 与其他需求贡献率比较,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平稳, 贡献率落差17.1个百分点, 而同期投资贡献率落差34.7个百分点, 出口贡献率落差35.9个百分点。

3.城镇居民是居民消费的中坚力量,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急需增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2005年末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50%, 2011年末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1.9%, 比2003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增强, 使城镇消费市场不断壮大。2003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率有所上升, 由2003年的19.8%震荡上升至2011年的21.2%, 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则是一路下降, 由11.6%大幅下降至6.3%。从居民消费内部结构来看, 2003年至2011年, 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63.2%升至77.1%, 提高13.9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由36.8%降至22.9%。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的1.2倍, 2011年扩大至3.4倍。

二、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基本特征

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由2704元增至8655元, 以2002年为基期, 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由6709元增至18825元, 年均增长12.0%, 比农村居民慢0.7个百分点。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为12.5%, 比城镇居民 (12.2) 快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由2003年的2.48:1缩小到2012年的2.18:1。这说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的变化, 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范围的缩小和城镇范围的扩大。

2.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

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支出占纯收入/可支配收入比重, 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 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折线图呈现剪刀状。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在2005年至2007年的3年中快速上升至0.730, 然后缓慢下降至2012年的0.709;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由2003年的0.724一路下降至2010年的0.626, 然后微升至2012年的0.634。自2006年开始,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虽然10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要快于城镇居民, 但由于历史上二元经济给城乡居民消费带来的差异是巨大的, 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的差异, 不足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越来越大的差距, 2003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相差4005元, 2012年差距已经扩大到10170元。

4.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除家用汽车外城镇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基本趋于饱和, 以后的购买主要用来更新换代。随着家电下乡政策落下帷幕,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明显增加, 部分耐用品如彩电、手机、洗衣机的拥有量已经接近城镇水平, 但与城镇相比, 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如农村居民家庭中仍有近30%没有冰箱、近20%没有淋浴热水器, 空调拥有量不及城镇居民家庭的1/3、微波炉不及1/2, 电脑和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差距更大。

三、江苏居民消费需求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 根据2003年到2012年江苏城乡居民家庭分组人均收入和消费结构数据, 进行了计算, 分析结果如下。

(一)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1. 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反映的是居民新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份额, 反映了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顺序和新增购买力的投向。2003-2012年江苏城乡居民年平均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585和0.746。即每增100元收入, 城镇居民有58.5元用于增加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有74.6元用于增加消费支出。

2.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均最高。

农村居民食品边际消费倾向为0.256, 城镇为0.199, 都是8大类消费项目中最高的, 表明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食品需求, 提高饮食水平和质量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后的首要考虑。

3. 文教娱乐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

教育文化娱乐10年间的年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城镇为0.100、居第二;农村为0.107、居第三。2012年, 城镇居民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跃居首位, 农村第三, 表明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 居民对旅游、教育等的支出不断增加。

(二) 基本消费支出分析

2011年及2012年江苏城镇居民年基本消费支出分别为7187元和7903元, 占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2.8%和42.0%, 农村居民年基本消费支出分别是5504元和6510元, 占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1.5%和75.2%。

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越高, 说明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比例大。反之, 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比例大。2011年及2012年城镇居民用于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均超过57.0%, 而农村居民则不足29.0%, 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差距较大。

(三) 、各类商品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析

1. 城镇居民各类商品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析。

食品支出的比重最大, 享受型消费需求较低。近两年, 从各类商品基本消费支出占其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 食品的比重最大, 2011、2012年分别为64.31%和66.01%, 即这两年各有64.31%和66.01%的食品开支是满足生存型消费需求, 只有35.69%和33.99%是满足享受型消费需求。这反映了食品类消费支出的刚性, 若从保障供应的角度来说, 食品支出则是最需关注且不可忽略。

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略超50%, 刚性需求与营养保健需求基本相当。2011、2012年医疗保健基本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2.99%和51.74%, 说明江苏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 刚性需求和营养保健基本上是对半分, 现有医疗制度虽有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但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支出比重低, 发展和享受型需求强烈。2011、2012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的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别为28.76%和21.57%, 表明江苏城镇居民用于发展型教育的比重超过70%。交通通信基本消费需求占实际消费的比重为15.01%和21.41%, 说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交通和通讯类消费比重占了3/4以上, 主要表现在私家车的大量涌现。

2. 农村居民各类商品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析。

农村居民的各类商品的支出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支出较少。各类支出中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大多在70%以上, 比重最低的是交通通讯, 2011和2012年分别为61.66%和66.71%, 最高的是医疗保健, 2011和2012年分别为88.55%和89.79%, 这一方面说明这两年农村居民受不乐观收支预期的影响, 减少支出, 增加储蓄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 需求的弹性分析

1. 收入弹性。

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杂项的收入弹性值大于1, 说明这3类商品的城镇居民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其他各类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都在0-1之间, 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 居民对各类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 但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各类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虽大于0, 但均远小于1, 说明农村居民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增长率远低于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有很强的储蓄倾向。

2. 价格弹性。

从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来看, 农村居民各类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普遍较低, 城镇居民各类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明显大于农村居民, 说明城镇居民对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敏感程度高于农村居民, 即各类商品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农村居民。

四、影响江苏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 消费环境因素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众多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中, 产品质量位列第一, 有94.3%的被访者认同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售后服务、商品价格分列第三、第四位, 分别有88.7%、87.3%的被访者认为其严重影响消费。本次问卷调查中, 有89.4%的被访者认为“商家诚信度”很重要, 直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 在众多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中位列第二。

(二) 消费观念因素

本次问卷设题调查居民今年有意向消费的六大项目的资金来源, 六大项目分别是家用汽车、家用电器、住房及装修、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旅游休闲, 调查结果表明, 资金来源中全额为自家储蓄的比重过高。在今年有意向购买家用汽车的家庭中, 有68.9%的家庭准备依靠储蓄全额付款, 家用电器为95.4%, 住房与装修为55.0%, 文化教育为93.6%, 医疗保健为60.0% (另有36.6%的家庭资金来源为储蓄加医保) , 旅游休闲为92.4%。重大消费主要依靠储蓄, 造成消费倾向偏低, 即期消费受到挤压, 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释放。

(三) 心理预期因素

心理预期包括对收入的预期和对支出的预期, 本次问卷调查中, 有84.1%的被访者认为对收入的预期很重要, 将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在众多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中位列第五。有72.3%的居民对预期支出不乐观, 表示要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 用于购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不时之需,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四) 人口结构因素

根据《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江苏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5%, 既超过老龄化社会国际通行标准 (7%) 4.5个百分点, 也超过了同期全国 (9.4%) 2.1个百分点, 江苏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一方面年轻人口的负担加重, 另一方面, 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退休或面临退休, “四二一”模式的家庭结构, 导致父母增加储蓄自我养老意识的增强。因此, 人口结构变化是江苏消费率持续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五、扩大江苏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健全居民增收长效机制, 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外, 还应加大支持力度, 落实具体措施, 争取在信用、网络、信息、服务、品牌和文化“六大消费”方面取得新突破, 全面扩大江苏居民消费需求。

(一) 改变居民消费观念, 发展信用消费

适度消费信贷, 可促进储蓄转化为消费, 并推动居民将未来预期收入配置到当期消费, 使居民消费快速升级。首先要加强宣传, 加深居民对信用消费的认知, 从而接受信用消费, 主动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其次, 政府应该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采取银行降低贷款利息、甚至免息的政策, 刺激消费;第三, 加强消费信贷的立法工作, 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规范消费信贷各方当事人的市场行为;第四, 完善个人信用征集系统,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消除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 加强消费信贷服务, 如在农村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在城镇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

(二) 加大对信息消费的支持力度, 加快形成江苏网络消费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以C2C为主, 而江苏B2C电子商务走在全国前列, B2C企业特别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在旅游、房产、家装、建材、美食、人才、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 都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性知名网站。同时江苏流通企业网点、服务、品牌优势明显, 具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根据江苏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可以着力支持大型流通企业等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提升, 网络化发展, 促进线下线上交易齐头并进。一是支持购物中心、连锁企业加快建立有实体经营支撑的网络交易平台, 实体店和网上店相互促进, 融合发展。二是推进专业市场网上交易, 向集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于一体的贸易中心发展。三是鼓励建立中心商务区电子商务公共平台, 为核心商圈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交易和服务, 扩大中心商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各种服务性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高。2012年江苏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7.4%和32.2%, 相对来说都不高, 未来发展潜力还很大。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前提下, 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 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有望大幅度提高。一是选择一些重点行业, 如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率先突破, 取得进展;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来消费主体, 带动旅游、住宿、餐饮、商贸等多个行业发展;三是以开发区、旅游区、特色产业等载体优势, 促进商务旅游和消费。

(四) 细分消费群体, 分层次培育消费热点

细分消费群体, 实施差别化供给。依据城乡消费不同特点, 选择旅游、教育、文化、信息、通信、家电、汽车及住房等作为消费热点, 进行差别化供给, 并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消费产品。低收入群体消费水平较低, 可以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中等收入群体对收入和价格都较为敏感, 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降低产品价格来释放他们的购买力;高收入群体以享受型消费为主, 可以提供个性化、精品化的消费产品。重视老年消费, 且人口基数大, 要为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食品、旅游、娱乐、养老等方面提供专门服务。

(五) 积极促进文化消费,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扩大居民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 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一是加大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 注重科学布局, 通过土地、场地使用费减免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体育娱乐等消费领域, 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二是加大对公益性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政府采购与补贴力度。通过政府采购渠道选择购买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 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 以免费或是低价方式提供给消费者。采取激励措施支持承办单位举办提供低价门票、折扣门票的文化活动, 培养居民文化消费习惯。三是降低江苏网络文化资源费用。探索网络文化资源收费的新机制, 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消费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节目补贴等形式返利给版权方与企业, 鼓励实行网络文化资源收费的差别化模式, 鼓励版权方和企业适当让利给网络文化资源消费者。

(六) 优化消费环境,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一方面,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在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的同时, 加大消费市场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各种不法行为。依法反垄断、反歧视, 加快清理抑制消费的过高垄断价格。另一方面, 引导品牌消费。品牌产品代表质量和信誉, 通过品牌消费, 从正面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 品牌消费也有利于品牌的发展和做大, 引导经济的转型升级。

摘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是社会各界共识, 本文根据江苏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分析江苏城乡居民消费特征, 对江苏居民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对南京、苏州、徐州、扬州、淮安、常熟、宜兴、海门、东台等地千户城乡居民家庭专项问卷调查结果, 剖析制约消费需求因素, 提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对策建议, 对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江苏“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国锋.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2]刘黎清, 肖佳印.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与预测, 2005 (2) :82-85.

[3]谭志雄, 尹希果, 梁艳菊.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扩展线性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5 (10) :71-75.

[4]江苏省社科院课题组.增强江苏经济发展中的消费动力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07.

[5]黄赜琳, 刘社建.基于ELES模型的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6) :51-58.

[6]魏贵祥, 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统计研究, 2009 (2) :2-7.

[7]包明楚等.江苏城镇居民消费需求问题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 (4) :25-27.

大学生消费结构 篇2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2.调查目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及其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消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看法·认识):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4..针对消费的不合理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对策·应对方法·解决方案):

社会和学校应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正确消费;

在校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树立正确消费观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5.需要加强的教育(学校的作为):

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6.给我们的启示(收获):

消费需求结构 篇3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1)12-69-03

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将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研究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剖析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状况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09年比2005年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总的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趋缓,消费结构变动不尽合理。

(一)居民实际消费性支出增速趋缓

2005~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增速趋缓。五年中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实际增速为7.34%,其中2006年增速最快为10.9%,2007年、2008年增速逐年下降,2007年增速比2006年低4.7个百分点,2008年增速比2007年低4个百分点。2009年增速回升到10.4%,但仍比2006年的增速低0.5个百分点。

1.消费性支出增速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民消费意愿不强。2005年~2009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明显慢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二者相差13.6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9年比2005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表明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2.居民消费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2005~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率为29%,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相比,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如2006年欧盟居民消费为56.4%,日本为56.9%,2009年美国为70.8%。

(二)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不尽合理

根据消费统计学理论,将“生存性消费比重是否下降,发展、享受性消费比重是否上升”,作为判断消费结构是否趋于优化的依据。五年来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

1.生存性消费比重上升。2009年生存性消费(食品、衣着)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3.2%,比2005年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上升1.4个百分点。2005~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30%~34%之间,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北京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富裕阶段。

2.发展性消费比重下降。发展性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9年比2005年降低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下降2.0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在医疗保健类支出中,除保健器具支出比重上升外,药品费和医疗费等支出比重均下降。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3.享受性消费比重小幅上升。2005~2009年,享受性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缓慢上升, 2009年为29.5%,比2005年仅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通讯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居住支出比重则下降0.7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一)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测定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依据北京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测算北京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1.人均基本消费需求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过半,居民发展和享受性消费需求有待提升。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占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57.94%,即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大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较高层次的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则仅占42.06%。消费层次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于较低水平。如在2006年,美国、英国、日本居民人均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别为27.16%、20.42%、14%。

2.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基本消费需求的支出不足四成。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为10367.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比重为38.78%。表明,2009年为满足生活基本需要所需支付的货币量占可支配收入的38.78%,剩余的61.22%可支配收入用于满足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和广义储蓄(股票、债券、借出实业投资等)。

3.食品消费性支出中基本消费需求的比重超七成,居民食品消费以健康为主。八大项消费中,基本消费需求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最高的两项目是食品和医疗保健,分别为73.59%和67.06%,表明,这两项的消费内部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的支出高于其发展、享受支出。

4.交通通讯消费性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占主导。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中基本消费需求比重为38.19%,表明该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了61.8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北京城镇居民对汽车、手机等交通通讯工具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如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9.6辆,比2008年增加30.4%;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12.7部,比2008年增加11.1%。

(二)居民消费需求投向分析

消费需求投向系数是一组反映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余可支配收入消费投向的指标,它表明消费者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余可支配收入投放于各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项目的比例。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依据北京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测算北京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投向系数,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投向系数具有如下特征:

1.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剩余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7.6%,居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意愿低于广义储蓄意愿。北京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投向系数为0.476,远低于上海(0.542)和广州(0.685)的居民消费需求投向系数。北京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的剩余收入中,用于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为47.6%,北京城镇居民把绝大部分剩余的可支配收入(52.4%)转为广义储蓄(包含非消费性支出、储蓄、投资等)。说明,北京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更倾向将剩余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增加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

2.可支配收入结余投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意愿较强的是食品、交通通讯、衣着。投向系数分别为:0.194、0.076和0.059。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医疗保健等的消费需求投向系数较低。

(三)居民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1.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民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用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居民收入变动对商品消费性支出变动的影响程度。根据北京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可计算八大类消费品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计算得到,“杂项”支出的收入弹性最高为1.01,表明当收入增加1%时,杂项商品的消费性支出将增加1.01%,即北京城镇居民杂项商品消费性支出的增速高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衣着”、“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交通通讯”消费性支出的收入弹性较高,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在这些项目上的消费性支出增长速度较快。即居民收入增加1%,这四类商品的消费性支出增速均在0.77%以上。而“居住”、“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性支出的收入弹性较低在0.5以下,表明这些类别的消费性支出受收入的影响较小,其消费性支出的增速远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下面从各类消费性支出绝对额的变化方面来分析。依据居民各类消费需求总量,结合收入弹性系数计算当收入增加1%时消费增长绝对值。

计算后发现,当收入增长1%时,食品消费增长绝对值为51.64元;而收入弹性最高的杂项类商品消费增长绝对值为12.57元。从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变动情况来看,收入增长后消费增长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食品、交通通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杂项、居住。

2.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变动影响居民的消费决策,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方向和程度,对各类商品消费性支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利用消费需求价格弹性来判断和比较价格变化对商品消费性支出变动的影响程度。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包括自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根据北京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测算居民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

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价格弹性特征:

食品、交通通讯和衣着的自价格弹性较大。八大类商品自价格弹性的数字均为负,说明各类商品的消费性支出都会随其自身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除食品类外,其它七类商品的自价格弹性系数大于交叉价格弹性系数。食品的自价格弹性最大,其次为交通通讯和衣着,表明这些类商品的的消费性支出受其自身价格变动影响较大。自价格弹性系数后三位的是杂项、医疗保健、居住,说明这些类商品的消费性支出受自身价格变动影响较小。

食品对其它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最大。所有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符号均为负,说明某类商品价格的上涨(下降),均会引起其它类商品消费性支出的减少(增加)。食品对其它类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最大,表明食品价格的变动对其它类商品消费性支出影响最大。食品对衣着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12,表明,如果食品价格上涨1%,衣着消费性支出将会减少0.12%。对其它商品交叉价格弹性位列第二、第三位的是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

三、制约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变动趋势不尽理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消费心理预期增强, 致使储蓄倾向上升

近年来,高企的教育、医疗、养老开支加大了居民的预期支出,成为挤压居民当期消费的重要因素。以教育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动辄上万元,大学阶段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每年也高达万元,约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在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类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居民控制当期消费成为不得已的一种理性选择,大多数居民不得不增加储蓄。

北京城乡居民投资消费意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两年内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向呈重储蓄、轻消费、慎投资的格局。在居民预期支出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二)房价过高,挤压即期消费

高企的房价大大增加了居民购房的预期支出,对居民即期消费具有很大的“挤压效应”。目前北京市“房价过高,房价与居民收入不匹配”的现状,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大部分居民为提高住房购买力,不得不为购房积聚资金,削减其他消费。

(三)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制约消费性支出的增长

在八大类消费的交叉价格弹性中,食品对其它类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最大,系数累计为-0.63,表明,当食品价格上涨1%时,其它类消费的消费性支出累计减少0.63%。2005~2009年八大类消费中食品的价格涨速最快,2009年食品价格比2005年上涨33.5%,五年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均高于其它商品。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变动对各类消费的消费性支出影响的情况下,2005~2009年,因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其它类消费的消费性支出累计减少21.11%。

(四)规模较大的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偏弱

在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除“居住”外中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性支出均低于全市人均消费性支出。在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性支出均低于全市人均消费性支出。通过低收入户人均八大类消费的消费性支出和全市人均八大类消费的基本消费需求可知,低收入户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均低于全市人均基本消费需求,其它消费的消费性支出也只是略高于全市人均基本消费需求。中低收入户医疗保健人均消费性支出也低于全市人均基本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兰芳,《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尹世杰,《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消费需求结构 篇4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期, 凯恩斯认为通过实施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提高有效消费需求, 会拉动生产、就业、个人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事实证明, 促进消费的举措快速修补了被大危机毁坏的生产链条, 改良了与生产力不协调的生产关系,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 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 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和增长。刘尚希在《当前经济社会政策应聚焦到消费上来》 (2008) 中认为, 消费率低下既损经济又害民生, 提升消费率是化解经济、社会矛盾的共同钥匙经济。李文龙在《拉动农村内需为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2008) 中认为, 加大农村投资, 促进农村消费, 才能为经济增长积蓄后劲, 但又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同时, 中央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 张维迎认为, 越救市落后生产力越得到保护, 而落后生产力越要保护, 就越需要救市。如此一来, 经济结构就越低劣落后, 而它就越需要凯因斯主义去挽救它。因此他认为凯因斯主义的刺激消费措施不仅不会解除危机, 反而正是这种危机形成的关键原因, 因此反对政府救市。

笔者认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而调整消费结构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核心所在。因为随收入提高而产生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 是导致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动因。库兹涅茨在其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现代经济增长》中认为, 产业结构趋势和产值使用格局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 后者包括最终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钱纳里对不同国家工业化经验的研究已经证实, 在工业化进程中, 消费需求对工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消费结构通过需求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因此, 消费结构升级会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的增长。如果人们的消费总量增加了, 但消费内容并不是以现代工业品为主, 而以一些生活必需品为主, 那么很难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如果消费结构升级, 降低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比重, 提高工业品的消费比重, 企业才能摆脱困境,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本文采用近代国民消费需求代替近代中国消费需求, 并将近代国民消费需求结构分为两类:一是粮食, 来反映农业产业;二是工业品及服务, 包括衣服、房租、染料灯火及杂项, 来反映工业服务业, 本文用粮食占总消费的比重表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是指近代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与国民所得的比重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以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二、中国近代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宏观变化

巫宝三、刘佛丁、王玉茹等人对中国近代产业结构都有深入的研究, 张东刚在消费结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以他们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巫宝三, 《中国国民所得, 1933》, 中华书局, 1947;巫宝三, 《<中国国民所得>, 1933修正》, 社会科学杂志, 1947。

资料来源:张东刚, 《近代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总额估算》, 南开经济研究, 1999.2 注:加星号年份的数据是根据前后年份数据推算而来, 方法是算出时期内的年均增长值, 然后加上前期数值。存在的问题与理由:这样做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由于研究的是整个宏观消费需求变化, 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这种误差, 而且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在短期内不会突然变化, 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关理论已说明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很强, 则本文将通过这一点建立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回归模型, 然后根据所得模型推算产业结构。本文用农业占国民所得比重表示产业结构, 用粮食占总消费比重表示消费结构, 建立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回归模型。根据表2和表3中的数据建立农业比重N与粮食比重L的回归模型, 估计模型得:

变量粮食比重L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 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用该模型预测1917年~1936年的农业比重。预测值见表4的预测农业比重项。1931年~1936年的原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见表2) , 预测误差率最大为4%, 最小为1%, 可见用该模型预测的效果很好, 在5%的水平上完全可以接受。这样就可以观察1917年~1936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长期趋势 (图1) 。

注:加星号年份的数据是根据前后年份数据推算而来, 方法是算出时期内的年均增长值, 然后加上前期数值。这样计算会有一定的偏差, 但因为宏观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在短期内一般不会突然变化, 可以认为有一定的稳定性。

从图1可以看出, 中国近代1917年~1936年期间, 一是粮食占总消费的比重与农业占总收入的比重的变化趋势非常吻合, 说明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同, 这一点与经济理论相符和;二是从变化趋势看, 除1927年和1930年以外, 粮食占总消费的比重都处于60%以上, 而且1927年和1930年的粮食比重业也接近60%, 农业占总收入的比重除去1927、1928和1930年外, 也都在60%以上。三是在1917年~1927年间, 粮食比重由74%下降到59%, 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农业比重由74%下降到58%, 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工业与农业比例由1917年0.35上升到1927年0.72, 这说明在这期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了一定调整, 近代工业化进程也有了一定发展。四是在1927-1936年期间, 粮食占总消费比重和农业占总收入比重还是缓慢上升, 虽然幅度不大, 也将近4个百分点, 工业与农业比例在1927与1930年间变化不大, 此后略有下降, 说明这一时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放缓, 经济增长也有些放缓。

产业结构模型, 反映了近代经济增长的缓慢进程。究其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 本文认为近代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导致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也就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即经济增长 (图2) 。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一是收入, 二是价格。因为恩格尔运用恩格尔系数认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从而消费需求层次也会上升。另外, 价格的变化也会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和收入预算限制来调整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因此, 本文认为, 近代工业化进程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中国近代收入分配不合理, 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 减缓了产业结构升级;二是, 中国近代价格体系的不合理, 导致人们调整了其消费量和消费结构。如果中国近代收入分配和价格体系合理, 自然会引起消费结构合理调整,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也会加快。显而易见, 应对当前经济危机, 如果单纯采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措施并不能治本, 关键要促进现代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化和适当降低商品价格, 才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升级, 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最终表现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白鹏:中国消费结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2]林白鹏张圣平等: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3]阿尔文·汉森:凯恩斯学说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4] (美)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5]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等: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6]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 1933[M].中华书局, 1947

[7]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 1933修正[J].社会科学杂志, 1947

[8]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篇5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消费升级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住宅、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优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消费支出城乡居民

正文:

一.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 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到199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50.1%,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67.7%下降到

58.6%,从贫困提高到温饱水平。从1995年到199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0.1%下降到42.1%,进入到小康阶段,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58.6%下降到52.6%。从1999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42.1%下降到37%,进入到富裕阶段,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从52.6%下降到43%。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表明我国居民花在食品支出方面的钱占总消费的比重下降,消费总支出中更多的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

2.实物性消费支出中,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上升,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

明显下降。耐用消费品方面,我国居民对于房屋及汽车的消费支出大为增加,尤其是住房支出。自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很快。据统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提高到10.2%,住房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5.43%提高到7.71%。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占总支出比重高于城镇,自1993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3.9%至16.4%的高水平上,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位居第二。非耐用方面,2001年,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为63.3%,比1990年降低了18.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53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明显。

3.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上升,消费总支出中更多的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城乡居民为满足生存需要在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额虽在不断增加,但支出比例不断下降,相反,为满足居民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2001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为26.2%,11年间年均上升1.5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居民全部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441元,比上年增长9.7%,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24.8%提高到28.1%,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性支出、交通通讯支出份额上升较快。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5年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年均增长15.5%,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此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由1993年的9.2%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13.8%,平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各类消费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已位居第二位。从农村居民看,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也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14.5%,比同期人均纯收入增幅高3.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7.6%提高到2005年的11.6%,年均提高0.33个百分点,居食品、居住之后的第三位。另外,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十分迅速,比重不断加大,在2001年到2005年之间,就由8.61%上升到12.55%。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1993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56.89元增加到600.9元,增长了9.6倍。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由2.7%上升到7.6%,年均提高0.4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27.17元增加到168.1元,增长了5.2倍,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3.5%提高到6.6%,年均增加0.25个百分点。

二.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食品消费比重依然偏大,恩格尔系数仍然偏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更有进入富裕水平的趋势。可是,虽然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我国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早在1993年,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11.4%,法国为18.3%,荷兰为14.6%,加拿大为15.7%。因此,我国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比重仍有下降空间。

2.教育、医疗、住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导致居民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受到一定抑制。我国教育的支出比重过高,在发达国家教育的支出比重都很低。其中法国最低,只占0.63%,最高的美国为2.41%。这些国家公共财政对教育的大量支出代替了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使居民不必花太多的钱在教育上。在医疗保健方面,由于医疗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医疗收费过高以及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居民的医疗保障支出不断增长。住房方面,由于预期房地产价格将会继续大幅上升,许多家庭抑制其他消费,以积攒首付款和支付月供款。过高的首付款和月供支出明显挤出了工薪阶层的消费需求,绝大多数购房者纷纷削减了其他消费。因此,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挤占我国城乡居民其他消费的重要原因。教育、医疗和住房这“三座大山”,抑制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对整体消费需求以及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严重偏低,恩格尔系数相对偏高,消费结构调整较慢。从消费水平看,自1978年以来,农民消费各年的增加额均低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之比1985年为1.71:1,1990年为2.03:1。1995年为2.32:1,2000年为2.79:1,到2004年扩大为3.7:

1。城乡居民消费的绝对额差距由1985年的164.13元扩大到2004年的2166.30元。从消费结构看,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在1985年时为4.5个百分点,在1990年时为4.6个百分点,在1995年时为8.5个百分点,在2000年时为9.7个百分点,到2004年为9.5个百分点。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都在呈扩大趋势发展。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严重偏低。2004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85.8元的水平,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2.1元低2166.30元。农民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39.01%。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2004年农民生活每100元消费支出中,有47.2元用于食品消费,只有52.8元用于衣着、居住、购买家庭生活设备与用具、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生活。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7.2%。较城市居民的37.7%高9.5个百分点。这表明农民消费结构还不合理、调整较慢,食品以外的消费不足。从消费水平看,农民消费增长缓慢的根源在于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造成的。

三.完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建议

1.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户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一方面,加快产业调整,广开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进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采用包括提高职工工资、增加下岗工人补贴和离退休金在内的各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其购买力,刺激社会总需求。同时,国家还需采取措施改善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尽可能地缩小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保证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再降低。就我国而言,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同时其消费总量亦处于社会总体消费的基础性地位。

2.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发挥财政在教育投资中主渠道的作用,壮大财政实力是增加教育投资的根本保证。另外,政府还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包括住房、医疗、失业、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逐渐树立消费信心。特别在住房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强化房地产价格管理,遏制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要让广大消费者买得起房,放心大胆其他消费。

3.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要为农村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和厂商要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乡村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以及信息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目标,积极办理农业生产与经营所需的消费贷款,积极支持农民购买冰箱、彩电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力支持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试办助学贷款,积极发放农村建(购)房贷款,以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针对农村消费信贷风险较大的状况,金融机构可以在贷款农户中建立信用机制,对于较大额度的消费贷款,需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参考文献:

1.刘青芝《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现存问题与优化对策》

2.唐玲,《我国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八期

3.余明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百度文库,《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5.《我国教育住房医疗“三高”使居民不敢消费》腾讯新闻

消费需求结构 篇6

关键词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第三产业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normalit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originally relying mainly on investment and exportled becomes unsustainabl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consumption should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pulling power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Nowadays China's main problem is that dem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leads to imbala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low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leads to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expand the share of consumption and to upgrad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upgrad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Key words demand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sumption; tertiary industry

1 引 言

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必然要进入新常态阶段,在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当中,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以及出口拉动,消费的作用被低估和拉低,这种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1-4].消费不仅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还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难于调整,根源在于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动不好[5-8].作为需求方的最终需求与作为供给方的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因此,为了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必须提高消费需求.本文的贡献在于,由于中国当前经济存在双重结构失衡问题,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是,通过扩大消费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发展该产业,通过升级消费结构从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2 中国当前经济面临双重结构失衡问题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从最终需求角度划分为消费、投资和出口,从最初要素投入角度划分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统计部门核算地区生产总值(GDP)时,最终需求划分法对应于GDP核算的支出法,三次产业增加值划分法对应于GDP核算的生产法..从最终需求看,相对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而言,我国及多数省市及区县的经济发展中,存在消费比重偏低而投资或出口比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见图1,资源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看(见图2,资源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相对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而言,我国及多数省市及区县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

近十多年来,上述这两个结构性问题(简称双重结构失衡)同时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迄今尚未找到解决两个结构失衡问题的方案[9-11].将双重结构失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时就会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双重失衡的应对之策,就是要通过扩大消费比重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3 中国的三次产业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不同

从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角度考察三次产业产品的特性,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各类产品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明显不同.这里:消费依赖度(Consumption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消费上的比重;投资依赖度(Investment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投资上的比重;出口依赖度(Export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出口上的比重.因为从最终需求看,“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所以对任何一个行业,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100%.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次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的最终需求(又称最终使用)部分,分别整理出各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和出口依赖度(见表1).从中发现:尽管不同年份各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略有变化,但总体上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nlc202309051121

平均而言,第一产业产品的消费依赖度(83.4%)高于投资依赖度(12.5%)和出口依赖度(4.1%),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会大一些.对第二产业产品而言,消费依赖度平均为24.7%,接近四分之一,而投资依赖度平均为50.5%、出口依赖度平均为24.7%,后两者合计占75.3%,说明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大幅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一旦经济驱动模式切换为消费拉动型,那么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就会相对降低下来.对第三产业产品而言,消费依赖度平均为82.5%,而投资依赖度平均为6.7%、出口依赖度平均为10.8%,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一旦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那么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及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就会大幅提高.因此扩大和升级消费是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上述的表1,所揭示的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呈规律性分布的根本原因在于三次产业产品属性的不同,但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所提供的40个典型经济体40个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墨西哥、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台湾地区、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在考察期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合计占全球GDP总量的88%,全球人口总数的65%,能够合理地代表全球经济.在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整理出各经济体17年各年度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结果见图3(资源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图4(资源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和图5(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

从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的总体情况看,第一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63.9%,投资依赖度平均为6.4%,出口依赖度平均为29.8%,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依赖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二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24.6%,仍然接近四分之一,投资依赖度平均为26.7%、出口依赖度平均为48.7%,后两者合计占75.4%,说明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将拉高第二产业比重和增长速度,当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自然结果必然是第三产业比重和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79.2%,仍然占主导地位,投资依赖度平均为5.8%、出口依赖度平均为15.0%,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球也将拉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经济结构双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双重失衡的关键在于通过扩大消费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 需求结构引致三次产业结构不同

的机理及模拟结果

4.1 机理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当然适用于省、市、县、区等范围)的经济最终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c)、投资比重(i)、出口比重(x)组合的不同,意味着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模式的不同.由于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的不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不同模式必然导致汇总到各次产业的最终需求总量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总到三次产业的最终需求总量的结构不同必然引起三次产业总产出的结构不同,三次产业总产出结构不同引致三次产业初始要素投入结构的不同.三次产业的初始要素投入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即通常所说的三次产业比重.

4.2 模拟方法

令三次产业对最终需求中的消费、投资、输出的依赖度矩阵为

4.3 模拟结果

为揭示最终需求结构的不同对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的机理,这里分别采用保持消费、投资、出口2个因素不变(令其取值分别恒等于1)而改变另外一个因素(令其取值分别为1~13的自然数),并利用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依赖度矩阵(D)和映射向量(proj)进行模拟.其中D和proj的具体值分别为

D=73.321.84.9

19.052.728.3

78.99.811.3.

proj=(2.34 1.00 1.00).

从表2的模拟结果看,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净进口到自给且呈持续增加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持续降低,由自给逐渐沦为净进口,第三产业增加值持续增加,说明扩大消费有利于来拉动第三、第一产业的发展而挤压第二产业的发展.(当然本模拟的初始条件是消费、投资、出口分别为1的一个情景,在此不容易同时考虑连续的c,i,x因素,下同).

从表3的模拟结果看,随着投资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净进口转为自给且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由自给转为净进口并且逆差绝对量逐渐扩大,说明投资拉动模式必然抑制第三产业发展.

从表4的模拟结果看,随着出口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为净进口且逆差绝对数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说明出口拉动模式下有利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综上,消费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比重偏低是造成中国多数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以全国三次产业为例,如果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1995~2011年间依赖度矩阵和投影向量的平均值(即保持中国经济运行技术水平不变),用联合国统计司提供的世界消费、投资、出口在1970~2012年间的平均份额(见图1)来进行模拟,那么结果为第一产业比重为14.6%,第二产业比重为20.5%,第三产业比重为64.9%,与中国2013年三次产业的实际比重(9.2%:42.6%:48.2%)相比较,第三产业将上升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将下降22.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将略微上升5.4个百分点.

nlc202309051121

5 启 示

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针对全国及多数省市县区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双重失衡问题,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最终需求结构不合理,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偏高,导致消费需求依赖度高的服务业和农业比重偏低,投资依赖度高的工业比重偏高,我国消费的这种状况急需改变.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费不仅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也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整个产业结构,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需要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而消费结构升级,又要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所以,从供求关系层面上解决我国当前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沈利生.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怎样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12):82-114.

[2] 张蜜.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183-184.

[3] 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路线与产业政策[J].求索,2011(10):9-11.

[4] 周红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31(12):110-114.

[5] 梁向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4(6):99-103.

[6] 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5):778-783.

[7] 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03-110.

[8] 熊勇清,李鑫,黄健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国际市场抑或国内市场——基于“现实环境”与“实际贡献”双视角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30(5):134-143.

[9] 杨岚茜.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元发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1):59-70.

[10]孙得将,李江帆.生产服务业比率时序稳定性研究:1996~2009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10):35-48.

[11]蒋佳林,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2013,28(5):134-148.

与消费结构适应的生产结构研究 篇7

关键词: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农民收入,消费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GDP已经名列世界第三。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反映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 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生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居民消费能力必然不断升级换代, 消费结构必然随之发展变化。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 比2006年上升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

一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消费结构现状

第一, 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第二, 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第三, 医疗、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第四, 衣食在消费中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 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出现较快的升级过程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房价偏高住房成交量萎缩。第二, 高油价将导致汽车销售萎缩。第三, 教育、医疗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二产销不对称的分析

1. 消费拉动生产的能力有待提高

(1)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居民对未来的住房、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的预期大增, 将过多的收入用于防范未来风险。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和支出预期上升, 使得人们倾向于更多的储蓄。当期消费过度转入远期消费, 导致当前消费需求不足, 既对当前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适度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也客观上阻碍着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

(2) 过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到2007年2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2.78万亿元。高储蓄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3) 保守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的制约。人们“攒钱消费”的传统思想, 严重的制约了提前消费, 信贷市场的发展。

2. 生产消费脱节引起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消费升级过程中, 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供给结构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发展。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 它应该随着消费品供给结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 厂商应该敏锐地观察到新的消费热点而及早地进行事前投资, 否则就会跟不上消费需求变化的进程。而我国消费品生产行业正是因为投资方向的失误而在一次次的消费升级中错失良机。经济增长不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投入资源的增加, 另一个是来源于效率的提高。如果不是靠投资效率来维持增长,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增长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3. 产品结构升级规划引导滞后导致生产低效率造成消费不足

氢能汽车已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 目前缺乏的只是技术标准支撑, 这使生产者无能为力, 政府部门超前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平台的构造将尤为重要。

4. 贫富差距明显导致出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市场和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 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 达到了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 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这样势必出现两个市场两种生产。比重较大的居民收入较低必然导致消费能力不足。

三、据消费结构优化生产结构的对策

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当前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应当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 抓好住房、汽车生产

偏高的房价与收入两极分化密切相关,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多数居民现时消费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处理生产消费结构失调的重要措施, 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这些产品和现实消费结构是适应的。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石油短缺涨价将使汽车消费成本上升要求尽早调整生产结构, 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车既经济又环保。

2. 推行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消费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消费。我国外汇储备已超万亿美元, 税收总额巨大持续增长, 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准备了基本条件。

我国工资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大概在10%多一点, 而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工资收入占的比重则高得多。另外工资占企业成本比重更低, 我们是20%, 美国等发达国家是50%到60%。通俗地说, 就是老百姓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过度时期出现了“储蓄过多、消费不足”的现象。 (1) 工资水平太低,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只是被少数人占有, 实际是富裕了一部分人, 而国民收入差距扩大, 这样, 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 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 (2) 工资水平太低, 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于解决温饱问题, 那么个人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投资, 或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 (3) 工资水平太低, 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 多用低成本的劳动力,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低工资政策并非主张要采取高工资政策, 而是认为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效率相适应, 有利于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 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对接

(1) 发展与消费结构适应的生产结构, 注重生产结构升级换代。从总体上判断, 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 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 使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 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 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引导高收入群体, 创造投资环境, 促进大额消费;改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提高购买力。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是消费品结构调整的过程, 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在人们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依次上升, 这使消费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2)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部门要以高远的视觉洞察产业发展方向和动态。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是必要的, 这样做有利于较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但是实践证明, 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性, 其对产业发展的调节往往滞后, 因而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鉴于此, 中国坚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实行政府的宏观控制, 即发展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就能克服单纯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3) 做好宏观市场细分, 针对各个消费群体制订不同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首先, 城乡消费结构变化的主题不同。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主题是增加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消费, 而农村则是增加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消费。其次, 不同收入阶层消费增长空间不同。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传统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服务上;中、高等收入家庭主要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居住乃至奢侈品消费。最后, 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热点也不同, 如中老年偏重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消费, 年轻人偏重于服装、娱乐、教育、时尚消费。要区别对待不同市场, 分别加以引导和扶植。政策引导主要是税收、信贷支持。

4.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消费能力升级

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生产力, 有针对的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教育使其成为生产力的主导。国民储蓄率较高, 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大,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存在问题是农民手中可再生性收入较少。可再生性收入直接来自于农民的生产能力, 而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优化消费环境, 增加农民对电器、电子、运输机械等耐用生产、消费品的需求;引导农村进行“居住革命”, 增加农民对卫生设施等各种附加设备、器具、用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促进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农业保险, 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消费权利。

消费需求结构 篇8

一、消费客体作为符号

在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深受索绪尔符号论的影响。他受索绪尔对语言沟通中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关系的思想,提出了符合价值概念。他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先变成符号,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由此,推翻了人们对消费概念的传统认识,人们并非消费商品使用价值而满足人的固有需求,恰恰相反的是,商品使我们产生了需求,商品从其功能性中解放出来(2000:168)。鲍德里亚的这些观点远离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轨迹,消费不再被视为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化,而是被视为交换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变。消费也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的消费,对符号的追求超过了对物的功能性追求。正是基于此,鲍德里亚对消费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的东西;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所有的物品和信息,由这时开始,构成了……一种符号化的系统化操控活动。”(2000:4)至此,在鲍德里亚的视野里,物已经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并且只有成为符号才能够被消费,符号消费成为鲍德里亚消费理论的主导逻辑。鲍德里亚把对客体的消费定义为只是对商品意义逻辑功能的消费,和物品的自然性存在完全没有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客体想要被消费,首先在功能上它的使用价值必须加上小括号或被搁置。就如同我们使用电冰箱是为了储存食物于低温中,冰箱本身不是人们消费的物体。

对商品符合价值的消费是为了追求差异性,因为只有具有差异性的暗指,如表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名声和身份等才符合现代消费的要求。这个观点也就是说在消费客体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只不过是个托辞。仍旧以冰箱为例,其制冷功能总是存在的,但人们追求的是其社会功能所传达的信息,这样的消费品能成为社会地位的符号。再如汽车,其使用价值是一种代步工具,但人们更关注其社会功能的谕旨:体现消费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每一种社会地位在理论上被一系列可以交换的符号所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是冰箱,可以是汽车,也可以是服装。这些客体在符号价值上是可以互换的。但聚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一种意义系统,一种差异系统。恰当地说,这些符号或符号物品“并不比语言学中的音素具有更绝对的意义”(鲍德里亚,1981:64)。它们只有在与其它物品的关系中才产生意义,根据一种意义编码,产生差异。

根据鲍德里亚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对象,只要它能体现出消费者的地位、声望和荣誉等。这种对消费对象的拓宽加强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如对有闲时间的分析就是很好的例子。鲍德里亚认为自由时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受到限制的时间。在消费社会,有闲被一种区分的编码,一种差异的结构所限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花费特定的时间,只是证明他们有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闲时间在经济上不具有生产性,但在符合价值方面却具有生产性,具有区分价值、地位价值和名望价值。凡勃伦说:“远离劳动的明显有闲成为人们声望的重要指标。”(2009:43)在消费社会,人们对客体的符合价值消费能体现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因而传统的社会地位定位被消费的社会功能所取代。那么人们为了保持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进行某种消费,这样与社会地位相关的需求机制被产生。

二、需求的社会生成性

既然符号消费是为了追求差异,而差异又具有社会暗指,消费者为了追求这个社会暗指而投入到消费中,由此需求被生成。借助符号价值,消费就成为一种我们可以试图加以理解的语言。于是我们知道,人们消费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物品的消费、对不同物品消费拥有的特权暗示着种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使每个人的身份得以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后的身份使新的社会等级取代了旧的不同阶级区分。一部手机、一辆汽车、一瓶香水、一包香烟,都可以成为暗示消费者社会地位、文化品位、生活水准的符号,都可以充当建构地位和身份的手段。而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总可以从很多符号的推断中得出结论,比如他的服装的质地风格,他对领带和香水的选择,等等。于是,“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界定我们自己”(瑞泽尔,2003:110)。因而,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消费符号已经成为身份建构的象征,它维护着消费社会的秩序,成为构成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这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描述的一样:“流通、购买、销售、对作了区分的财富及物品∕符号的占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我们的编码,整个社会都依靠它来沟通交谈。” (2000:71)

在符号体系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区分、符号在体系中的位置,都是通过差异来确定的。基于此,鲍德里亚认为,符号消费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过程,“物和符号在这里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2000:48)。因此,对物的消费是对社会结构进行区分的基础,通过消费差异人们将不同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人区分开来。这样的逻辑使人们要界定自我、建构身份,就要寻找差异,差异成为消费社会人们追求的目的。但对差异的追求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因为差异总是不断地被缩小,而差异又总是需要无限更新。差异的无法彻底消除,使消费的欲望也永无止境,消费被异化了关于对需求的正确理解,鲍德里亚说:“需求不能再被理解是自然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主题,不是天生的,不是本能力量,不是渴望,也不是人类的潜在性,而是被内在逻辑系统所引诱的功能。更确切地说,不是被富裕社会解放了的消费力量,而这个系统本身起作用所要求的生产系统。其过程是存在和再生产的过程,换句话说,它们之所以成为需求是因为这个系统的需要。”(1981:82)鲍德里亚提出,需求不是在自然领域中产生,而是在文化领域中产生的。需求的起源与消费社会的符号系统相关,而不是人的自然的或主观的愿望。他进而指出需求是社会差异逻辑影响的结果。既然消费者所消费的符号价值能表现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那么对个体而言,通过对符号差异的消费,就能自然地提升社会地位。在差异逻辑的影响下,消费者都想对符号价值的消费建立差异。这样,人们的需求对象就被这种愿望所影响,因而限定了消费种类。人们实质上追求的是通过这种差异建立的社会地位。但差异系统并不是绝对的,这就导致对客体消费说产生的社会意义是相对的和变化的。对差异的追求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幻想,因为并不存在绝对差异。个体建立差异的欲望会被永远搁置。正是由于差异的相对性和绝对差异梦想的不可实现性促使个体消费者不断购买,不断消费。需求就这样被激起,被差异逻辑所催生。鲍德里亚继续说,生产是激起需求和控制需求的根本,需求系统是被生产的。在消费社会的谕旨领域,就符号价值而言,任何消费对象都可以相互替换。因此,人们的欲望不可能限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对鲍德里亚而言,需求是消费力的产物,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影响到人的需求。他总结说,伴随着机器、资本和基于抽象劳动的工资系统,需求是“在个人层面,生产分工的最先进表现形式”(1998:75)。连接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的需求实际上由消费系统所产生,这样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不再是自由和权威的个体。

三、消费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丧失

现象学的代表萨特相信人有绝对的自由,很多哲学家也持有这种观点。对他们来说,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能控制自然,人是知识的奠基者和创造者。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对人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夸大理论遭到了不同理论学者们的严厉批评,如法兰克福学派和结构主义学者。鲍德里亚对主体的自由行持这样的观点:“修辞家们想说的,但却说不出来的恰恰是没有任何人存在———无人。‘人’被认为具有绝对价值,有坚不可摧的特点,有特定的力量,受到整个西方传统的洗练,这些都构成了神秘的主体。”在对大众传媒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揭示了大众传媒的真相,认为:“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了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消费社会,2000:132)因而,大众传媒凭借技术手段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编码规则传递给了消费者,这种话语霸权使消费者不自觉地跟读,进而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达成一种认同。同时,生产企业也借助大众传媒,控制着市场行为,引导并培育着社会态度和需求,从而使消费者的自由和主权成为虚有。在谈到作为符号消费共谋的大众传媒时,鲍德里亚认为广告通过丰富产品的幻影,用动人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消解了市场的逻辑,使消费者通过对广告中符号系统及其所包含编码的解读,自动依附于广告的编码规则,从而使人们不仅成为消费的奴隶,而且成为媒介的奴隶。大众传媒还成为符号的直接生产者。任何信息借助大众传媒的功能都可以被转换成为符号,可以蜕变为具有激情、意志和特点的人是缺失的,这位想把自己个性化却迷失了自己的人,这位迷失者想要通过某一名牌符号的力量,在差异扩展的领域里,重新创造一个复合的个体(鲍德里亚,1998:88)。这就是说,自由和有意识的主体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假设。在一次访谈中,鲍氏说:“容易制造的个体是现代之外的产品,他不是主体,成为一种克隆。” (1998:48在差异系统的控制之下,人们被迫地进行无穷无尽的消费,而不是具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消费客体的主体。鲍德里亚指出,每个人都无意识地致力于通过消费具有差异性的符合客体来使自己异化与某个社会团体。这种活动被认为是消费者所行使的自由权。看上去消费主体是个能动的个体,如主观能动性哲学和其他主流意识形态认为的那样,他是一个可以塑造自己的个体。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事情的表面,在更深的层次,或者在结构的角度,消费者“永远地被一种编码所控制,这种编码的作用和意义,就像语言的一样,基本上是个体掌握不了的”(1998:61)。这种差异编码存在于个体之前,这是社会整体的产物,消费个体为了异化自己所作的每个决定都将自动地使这种编码产生作用。实际上,他设法想要占有的地位总是相对的,相对于同一层面或更高层面的其他地位。这意味着,地位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然而秩序却永远不变。结果是,人们想梦想通过差异而建立的身份有这种编码所决定而永远地保持相对。

摘要: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 对消费的理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商品的有用性而满足特定需求。鲍德里亚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成为符号, 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需求的社会生成性在于符号价值, 消费的目的在于建立差异, 而差异又具有社会功能的暗指作用。在这种社会力的驱动下, 消费主体丧失了其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消费客体,需求,主体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 Jean.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ign.[M].St Louis:Telos, 1981.

[2]Baudrillard, Jean.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C].ed.Mark Post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罗钢, 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消费需求结构 篇9

2009年, 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 实施了包括提高农产品补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家电下乡, 农机下乡”等一系列刺激农民消费需求的政策。然而, 一些学者对这些措施是否应该实施表示了疑虑, 如复旦大学张军教授在《经济参考报》撰文称“由于中国统计制度的缘故, 内需不足的情况被大大地高估了”, 并进而认为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内需不足”。华中科技大学的贺雪峰教授认为“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将会使农民陷入更大的贫困”。这些善意的提醒使我们注意到了刺激消费政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从理论上讲, 负面效应的大小与农户的富裕程度、消费去向有重要的关系, 如贫困的家庭将生产资金用于购买奢侈消费品, 将会对下一年度的生计有很大的影响, 但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 情况就会不同。将所有农户视为一个整体去判断消费政策的优劣无疑是不合适的。

近年来, 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及农户非农活动和外出务工活动的增多, 农村中农户收入不平等状况在加剧, 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层。目前, 在大多数文献中, 划分社会层级的主要工具是职业及收入, 一些研究表明高收入阶层由于基本消费都已得到满足, 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阶层受收入限制, 潜在消费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 消费倾向也较低。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应高于其他收入阶层, 是消费的主体 (李春玲, 2007) 。然而, 以职业及收入划分农村的阶层有很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农户在消费模式上有非常谨慎的特征, 面对未来不可预期的灾难, 往往有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收入状况并不能反映家庭的生活实际 (邰秀军等, 2009) ;二是目前农户家庭的收入越来越多样化, 使收入情况难以厘清, 用收入作统计指标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因此, 选择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 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已有的社会分层研究成果中, 消费分层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李培林、张翼, 2000;李春玲, 2007) 。消费分层作为一个与社会地位密切相连的替代指标, 更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在食品、衣着、住房、用品、交通、闲暇等各个消费领域, 目前消费分层体系都真实地存在着 (马林芳、王建平, 2007;李怀、程华敏, 2010) 。因此, 本文将同时选择收入分层和消费分层作为农民分层的依据, 对样本户家庭的资产状况、生计策略及其后果进行对比分析, 试图了解不同生活状态农户家庭的消费潜力及政策影响, 并探讨有效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途径。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山西师范大学“农户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课题组和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农户生计和环境”课题组于2010年元月联合在陕西省安康市山区的农户调查, 调查提供了安康市3个县36个行政村1106户家庭在人口统计、资产、收入、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方面的详细数据。

与以往研究相比, 本文的发展在于同时使用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对样本农户进行了分层, 并使用这两种分层的结果对处于不同层级农户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比较分析。本文内容包括五部分, 其后续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 包括调查地、调查过程的简要说明、调查数据的简要描述和数据的分析方法;第三部分是对收入分层后农户资产、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则使用消费分层对农户资产、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一部分对收入分层和消费分层的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并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收入分层的分析结果

本节将人均收入5000元以下, 人均收入5000元-10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农户界定为低收入户、中收入户和高收入户, 并对全部样本分成三类子样本, 比较分析其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特征。

(一) 不同收入层农户收入结构的比较

在前期的试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 由于山区气候特点, 农作物主要包括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非农收入主要包括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政府发放的各种补助及其他收入。不同收入层农户收入结构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1可知, 在农户的农业产量方面, 三个收入层农户的玉米平均产量都较多, 接下来产量顺序依次是水稻、小麦、油菜。在农户的非农收入来源方面, 三个收入层农户都是外出打工所占的收入最高, 分别为6232.43元、16069.61元和27288.58元, 都占到全部非农收入的60%以上。从各种补贴来看, 低收入层获得补贴的比例比高收入层的要多, 这可能和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在其他收入来源中, 明显高收入层在这方面所得收入要多于中、低收入层农户, 这可能是因为高收入层农户手中有些能够提供其他经营活动所用的本钱, 从而能够获得一些其他经营性收入。

(二) 不同收入层农户消费结构的比较在问卷中, 我们详细了解了农户在2 0 0 9 年的各种消费支出, 不同收入层农户消费结构的比较结果如表2 所示。

在家庭月食品消费上, 三个收入层农户在食品上的消费差异不大, 月消费都在500元左右。在家庭年生产性消费上, 随着收入层的提高, 对生产的投入增大, 分别为716.74元、746.28元、873.02元。

从家庭年消费情况来看, 三个收入层农户的消费用在盖房、家电上最多, 其他消费项按照投入的多少排序也多相同, 依次是人情往来的礼金、子女上学、医药费、服装娱乐、生产技能培训。在目前家中的最大支出方面, 三个收入层农户的收入花费最多的都是建房, 所占比例分别为55.85%、60.80%、54.36%;接下来是子女上学的花费占到第二位。这说明了调查样本中的农户在消费结构方面, 用于固定资产的花费比例过大, 这可能会影响到消费结构中其他方面的消费, 至于是否有影响、影响大小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农户一年当中花费最多的事情上, 三个收入层关于子女上学、盖房、请客送礼方面的花费所占比例较大, 其次是用于看病的花费。调查样本中的农户在教育、医疗等上的开销仍比较大, 这可能与农村目前的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有一定关系。另外请客送礼方面花费大说明在某种程度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户会增加对交往性消费。

三、消费分层的分析结果

本节将家庭月食品消费300元以下, 家庭月食品消费300元-500元之间和家庭月食品消费500元以上界定为低消费户、中消费户和高消费户, 并将全部样本分为三类样本户, 比较分析其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特征。

(一) 不同消费层农户收入结构的比较

不同消费层农户收入结构的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不同家庭食品月消费区间的农作物总产量无明显趋势, 其中玉米产量较多, 产量分别为588.11公斤、664.22公斤和597.31公斤。尤其是要注意的是食品月消费500元以上家庭的小麦平均产量为120公斤, 与前两项相比明显降低。对于第二项非农业收入, 家庭食品月消费与非农业有明显的正向关系, 即家庭的非农业收入越高, 家庭食品月消费额也越多。其中, 三个消费层中都是外出打工收入所占数额最高, 分别为12196.27元、12196.48元和14073.94元。

(二) 不同消费层农户消费结构的比较

不同消费层农户消费结构的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在家庭月食品消费上, 三个消费层月消费平均额分别为233.32元、452.80元和766.83元。在家庭年生产性消费上, 随着消费层的提高, 对生产性消费的投入增大, 分别为667.58元、697.84元和860.06元。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从家庭年消费情况来看, 三个消费层农户的消费用在盖房、家电上最多, 其他消费项按照投入的多少排序也多相同, 依次是人情往来的礼金、子女上学、医药费、服装娱乐、生产技能培训。在目前家中的最大支出方面, 三个消费层农户的收入花费最多的都是建房, 所占比例分别为51.72%、55.42%和61.69%;其次是子女上学的花费占到第二位。这点说明了调查样本中的农户在消费结构方面, 用于固定资产的花费比例很大, 这可能会影响到消费结构中其他方面的消费, 至于是否有影响, 影响大小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农户一年当中花费最多的事情上, 三个消费层关于子女上学、盖房与请客送礼方面的花费所占比例较大, 其次是用于看病的花费。调查样本中的农户在教育、医疗等的消费仍比较大, 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当前农村中的消费热点。

四、结论和政策启示

目前, 随着中国农村农户生计形式多样化的发展, 农户间资产、收入、消费的不平等状况在加剧, 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社会分层。传统的使用职业或收入分层方法已不能满足于对中国现阶段农户研究的需要。本文同时使用了收入分层和消费分层方法, 利用陕西省安康市3个县1106户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使用收入分层的研究发现, 不同收入层的农户在所拥有的住房面积、住房结构、电视、洗衣机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在所拥有的电冰箱、空调、电脑等资产上存在着差异, 高收入层农户的拥有比例要多于低收入层农户的拥有比例;在收入结构上, 高收入层无论是农业收入的平均值还是非农收入的平均值都要高于低收入层;在消费结构上, 高收入层和低收入层在食品消费上并没有差异, 但在耐用品消费、子女上学、医药费、社会交往、娱乐和培训上都表现出了差异, 其中,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 家庭子女上学的支出反而减少, 这可能是因为家庭收入高的家庭需要依赖于子女的工作。另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家庭耐用品 (如盖房或购买家电) 的消费会很明显的增加。使用消费分层的研究发现, 高消费层和低消费层在目前所拥有的住房面积、住房结构和电器上并没有差异, 但在交通工具如摩托车、电动车上存在着差异, 高消费层的农户拥有的比例要高于低消费的农户;在收入结构上, 不同消费层在农业收入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在非农业收入上, 高消费层农户在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收入上明显要高于低消费层农户。在消费结构上, 高消费层的各子项目的消费水平均要高于中低消费层的消费水平。

尽管本文的研究只是对现有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补充和新的尝试, 但本文的结论对现有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仍有启示。目前, 政府在农村消费市场上的“家电下乡”和“农机下乡”等政策并没有区分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依据本文的结论可以在商品结构上做出有差别优惠的新尝试, 如对于低收入和低消费层次的农户, 在电视、洗衣机等目前有较高普及度的电器中给予较高的补助, 对于高收入和高消费层次的农户, 在电脑、空调等目前农村还不是很普及的电器中给予补助。另外,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 随着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户的住房消费会大幅增长, 因此, 适时开展农村的住房信贷也可能是未来消费政策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学者们关于农村消费市场是否需要刺激的学术讨论提供初步的证据, 研究发现, 不同阶层的农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 家庭依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确定了消费去向。因此, 本文的研究并不支持一些学者认为刺激消费政策对农民有害的观点, 当然, 在进一步的实证之前, 对这一观点仍需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怀, 程华敏.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J].江汉论坛, 2010 (1) .

[2]、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J].中山大学学报, 2007 (7) .

[3]、李培林, 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1) .

[4]、邰秀军等.中国农户谨慎性消费策略的形成机制[J].管理世界, 2009 (7) .

[5]、马林芳, 王建平.消费分层:社会发展视野中的社会分层[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11) .

[6]、我们真相信国内消费不足吗·[EB/OL].凤凰网, 2009-12-31.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篇10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 群体较特别, 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 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问题。

二、问卷情况

本调查共发放72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60份。发放以陕西师范大学的同学为主, 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为了便于最后的研究统计, 收回的有效问卷60份中男女比例是1:1, 文理科比例是1:1。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 消费总额。

统计结果表明, 该消费群体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200~300元和300~500元之间。两种极限情况200元以下和500元以上的选择较少, 此情况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二)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饮食方面支出的花费居于100~20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因此, 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 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与个人饭量有关, 但还是可以反映陕西师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三) 其他方面的花费开支。

据统计结果表明, 该群体的花费除去在吃的方面外, 其它的花费主要用于衣物等生活用品上 (见图1) 。从统计结果可估算出每月用于此方面的开支约为100元, 相对于学校的物价水平, 这个消费是合理的。

除去在吃的方面的花费, 在其他的方面:购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上网的花费;通讯开支。这四个方面的花费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显示的情况可看出:该校大学生每月花费于学习的开销集中在20元左右 (题8) ;每月上网的花费集中在10~30元 (题9) , 按每小时1元计算, 平均每天上网不超过一小时;每月用于通讯的花费 (包括手机和电话卡消费) 集中在20~50元 (题10) 。由这几点可看出该群体的消费较理性较合理, 每月有适量的学习花费而且应该较少有沉迷网络和过度手机消费的问题。

注: (1) A.B.C.D分别是题目的四个选项 (2) 具体数据代表内容参看附录问卷 (3) 表中内容指各个选项的人数百分比

(四) 勤工俭学方面。

在此方面, 该群体大部分人选择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补贴日用 (46%) 和增长社会经验 (40%) 。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有73.5%的人选择家教。从这两点可以看出, 一是该校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太高, 有将近一半的人需要贴补日用。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有近80%的人来自农村且有60%的人家庭月平均收入低于1, 000元以下;二是兼职家教是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首选工作。

(五) 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62%的人的生活费主要靠家庭提供, 这种情况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情况。而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有60%的人在1, 000元以下, 38.3%的在1, 000~3, 000元, 1.7%的在3, 000~5, 000元, 5, 000元以上的不存在, 该群体家庭月平均收入相对不高。

(六) 消费差异。

1. 男女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200~300元和300~500元这两个范围内;女生月消费主要集中在200~300元。二者的差别不大, 男生比女生略高。我们考虑到男生比女生在吃的方面花费大, 而女生在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等方面的需求又多于男生, 所以存在少许的差别是正常的。

2. 文理差异。

从文理专业性质不同来看他们的月消费额:文科专业约有1/2的学生月消费在200~300元;理科专业有43.3%的人集中在200~300元, 同样有43.3%的集中在300~500元。由此看来, 理科消费比文科消费较高。

3. 城乡差异。

在我们的调查中,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的月消费高。但在陕西师范大学中, 这种差异并不明显, 说明该校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也并不严重。

(七) 自我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有46.7%的人每月的钱不够花, 58.3%的人感觉自己的消费结构一般, 60%的人觉得需要改进消费方法。而在问及其希望每月的生活费数目时, 有48.3%的人选择300~500元, 与大部分人的月平均消费差别不大。由此看出该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追求过多金钱、过度消费的心理。

四、调查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从其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月平均消费可以看出, 该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从其自我评价中可得出此结论:虽有60%的人认为应该改进其消费方法, 并且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消费结构持中立态度, 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说明他们的消费心理不正确, 因为大多数人期望的生活费仅在300~500元之间。而存在一些不满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消费刚刚达到“温饱”, 在其他额外的消费上没有过多的钱, 所以希望消费方法有所改进是正常的。消费的合理健康与否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上的, 综合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得出结果:陕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基本合理, 消费心理健康。

五、相关思考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 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 他们像鸡尾酒一样拉开层次, 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层次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 而且也是地域差异性的反映。这点也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我们处于西北地区, 与经济发达的南方来比消费水平较低。不过相对来说, 我们出现的消费不健康问题也较少。但我们应该想一想, 是不是有了钱就应该随心所欲地乱花呢, 就不去考虑钱的来源, 也不去想如此的消费会给社会、身边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六、科学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一) 增强独立意识, 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 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 是任性的表现,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独有的概念, 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 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结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消费需求结构】相关文章:

消费物流需求06-24

石油消费需求05-12

国内消费需求05-23

粮食消费需求08-07

汽车消费需求08-07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05-14

消费需求论文提纲11-15

水产食品消费需求06-20

消费者需求层次08-10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09-06

上一篇:钢琴协奏下一篇:疾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