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固定外固定

2024-08-11

手法固定外固定(精选十篇)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32例, 男103例, 女29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63岁, 平均41岁。其中短斜型99例, 横断型33例, 所有病例均为无血管、神经损伤的闭合性锁骨骨折, 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h, 最长3d。

1.2 整复方法

以右侧为例。患者取坐位, 一助手一足踏于凳后缘, 膝顶住患者背部正中, 双手握其双肩外侧, 向后徐徐牵引, 使患者挺胸、肩部后伸。术者站于患者对侧, 左手握住患者右手徐徐抬起使上肢外展并向上屈肘, 此时术者的右足踏于凳上, 膝部顶住患者患侧腋窝部, 左手挽住患者右手, 同时用左肘压住患者弯曲的肘部, 以杠杆原理向外上方牵引, 与背部助手同时用力以纠正重叠移位的骨折断端;同时, 术者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捏住两骨折端, 在骨折端推按, 调整正、侧方移位, 使之复位。

待将骨折移位整复好后, 嘱另一助手代替术者用右手压住患侧肘部于术者膝上, 左手握患者腕部, 保持右臂外展90°位置。这时术者用圆柱形分骨垫挤住锁骨内、外侧骨折端, 上压一方形棉垫, 用胶布固定, 再压一内衬脱脂棉或毛巾的硬纸板做的半月形软夹板, 大小以覆盖锁骨内、外两端为宜, 两侧腋窝用毛巾折叠三层做衬垫, 以自制10~12cm宽棉布绷带用斜肩加后“∞”字缠绕法固定。具体操作:绷带自患侧肩上方经背后由健侧腋下绕于胸前, 再经患侧肩上方绕患侧腋窝, 从后向前绕, 以此斜肩式固定法缠绕, 接着由背后从健侧腋下向前穿过经肩前上方, 由背后经患侧腋下向前至患侧肩上方, 用后“∞”字固定方法缠绕, 两种方法交替缠绕10-12层为宜, 松紧度以患肢无麻木、疼痛和皮肤苍白或发绀及桡动脉搏动正常等压迫症状为度。以此方法固定6-8周, 期间每周定期复查1次。

2 结果

本组132例, 经1-2次手法复位, 固定6-8周, 配合服用配方中药, 均达近解剖复位, 外观无畸形, 触诊均无明显骨性突起, 骨折全部愈合。随访4-12个月, 患者通过功能锻炼, 患侧上肢活动及肌力均恢复正常, 肩关节无疼痛, 功能正常。

3 讨论

锁骨骨折以中1/3及中、外1/3连接处最为多见, 完全性骨折的近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后方移位, 远端因肢体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 形成断端短缩重叠移位。锁骨骨折后采用手法整复普遍原则是沿移位成角的原路退回, 其复位比较其它肢体骨折较为困难, 原因是锁骨远、近端都有韧带和肌肉相连并与相对固定的肩关节和胸部相连, 无多大的活动范围, 因此对于短斜型及横断型重叠移位者, 纠正移位较为困难。

在各类教科书中提到膝顶复位法属于牵引与对抗牵引的方法, 向后上的扳提的作用力较大, 而向外的牵引力较弱, 往往因远侧骨折端向外的牵引力不够, 影响手法复位[1]。因此, 笔者在应用膝顶复位法整复的同时, 配合膝顶肘压法, 运用杠杆原理向外牵引远端骨折端, 解决了用膝顶法对骨折远端牵引力不够的问题, 从而使复位较为容易。锁骨处于皮下, 在整复过程中手感即可了解骨折对位情况, 但复位时切忌手法粗暴, 以防骨折断端伤及锁骨下神经及血管或刺破皮肤造成严重后果。

锁骨骨折经手法整复后, 充分的固定仍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外固定。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首先用内外分骨垫提挤住骨折端内外两侧, 上压一方型垫, 以防锁骨断端向内、外及上方移位, 再用半月形纸板垫连肩内、外扣住后, 以布带斜肩加后“∞”字式交替缠绕固定10-12层, 达到有效固定骨折断端, 防止再次移位的目的。因采用外固定方法治疗骨折, 患者主动性较大, 所以就需要患者充分配合, 治疗期间, 尽量避免上肢抬举过高, 睡眠时应仰卧, 取半卧位。骨折整复固定后, 要经常检查外固定的松紧度及小压垫是否有效, 如有不适, 随时调整[2]。

手法复位治疗锁骨骨折, 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可免去手术带来的副损伤及二次手术的痛苦, 但有一定的适应证, 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粉碎性骨折及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端或外1/3有移位的锁骨骨折应选择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多为横断或青枝骨折, 因幼儿有较强的塑型能力, 用患肢悬吊加斜肩式固定3-4周即可。

参考文献

[1]陆裕朴, 胥少汀, 葛宝丰, 等.实用骨科学 (第三版)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562.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篇2

外固定支架现已成为骨科相应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骨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 接,并在骨折断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为骨折 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锻炼需 求,是一种良好的骨科手术治疗技术。此法既不是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却起到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手术前后的护理相当重要,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 发症的发生,使伤肢尽快恢复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多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感到 非常紧张和恐惧,对骨折后伤肢功能的恢复痊愈有顾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优点,并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 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心、肺、重要脏器 功能的检查,X 线片。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1.3 患肢的固定 骨折患者骨折断端在移动时极易使 邻近的血管神经受到二次损伤,多数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伴有神 经血管损伤,所以搬运时须用夹板或石膏托做临时固定,防止 加重周围组织损伤。

2.1.4 皮肤准备 手术前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 携带的细菌。因四肢皮肤生长着大量的毛发,隐藏着大量的污 垢和细菌,再加上有一些开放性伤口,极易引起术后伤口的感 染。所以术前应严格备皮和清洁皮肤,备皮范围为骨折部位上 下超过 2 个关节,并向上下远侧延伸 6 cm。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密切观 察生命体征,术后平卧 6 h,禁食禁水 6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 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2.2.2 体位 保持患肢抬高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 流,减轻肿胀。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 30°,下肢骨折 术后用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 20°~30°。

2.2.3 患肢的观察 术后早期应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有瘀血、肿胀,感觉运动功能及术区周围 肿胀是否进行性加重,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妥善处理。本组病例术后患肢远端血供良好,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

2.2.4 外固定支架有无松动 术后定时检查支架牢固程 度,各螺丝钉及固定针的松紧度。保持其稳定、牢靠,保证切实 可行的功能锻炼,以免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外支架的 松动而导致骨折部位移动,影响骨折的愈合。

2.2.5 预防针道感染 由于外固定支架的螺针直接与体 外相通,容易继发感染,所以应重视针孔护理。保持针道干燥是 防止针眼感染的有效措施,所以应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 时针眼处无菌敷料换药,用 75%酒精滴针眼 2 次 /d,并用消毒 纱布覆盖,切忌用碘伏制剂清洁,因为碘会腐蚀金属。可用 2 cm~ 3 cm 敷料垫在支架与皮肤之间,防止针孔处皮肤与外固定支架 接触。本组病例中有 2 例发生针眼处渗血,因发现及时,每天用 无菌棉签擦拭针眼,用 75%酒精滴针眼 2 次 /d,针眼处换无菌 敷料。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没有发生针眼感染。

2.2.6 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能预防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且能刺激骨折处的骨痂生长,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应耐心说服 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克服疼痛,加强主动肌肉收缩训练。护理人员必须鼓励和协助患者做肢体肌肉的主动伸屈锻炼,加强 骨折远近端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3

关键词 孟氏骨折 手法整复 夹板外固定

资料与方法

1984年以来,收治孟氏骨折患者87例,其中男71例,女16例;12岁以下(含12岁)54例,12岁以上33例;受伤机制,76例为间接暴力所致,11例为直接暴力所致;受伤至就诊时间,49例为受伤当天,28例为伤后第2天,10例为受伤3天以后就诊。伸直型59例,屈曲型22例。

伸直型复位手法:复位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可行臂丛麻醉或者不麻醉,一助手握住患肢之上臂中段,术者一手握住患肢之腕部,另一手环握肘部,拇指抵于患肢桡骨头之前外方,肘伸直做对抗拔伸牵引3~5分钟,前臂旋后同时,拇指按压桡骨头向内向后挤压,同时迅速将患肘极度屈曲,桡骨头即复位。因桡骨头复位后屈肘时顶住肱骨小头,故不能再向前脱出而稳定。桡骨起到支撑的杠杆作用,借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的作用,前臂各肌肉得以恢复平衡,从而使尺骨骨折自动复位,回到平行的位置。倘若残留尺骨骨折端部分的前后错位,术后稍加提按手法即可达到满意的对位。

屈曲型复位手法:复位时患者仰卧,肩外展70°~90°,肘伸直,前臂旋前,一助手握持上臂下段,另一助手握腕部,两助手进行拔伸牵引,持续1~3分钟,以矫正重叠移位。术者两手握患者前臂,两拇指置于尺骨骨折向背侧成角突起部,向掌侧按捺,以矫正成角畸形,然后术者双手在尺桡骨间隙进行挤捏分骨,以矫正桡侧移位,然后拇指按压整复脱出之桡骨头。

固定方法:将桡骨头前外侧放置厚薄适宜的葫芦形纱压垫,掌侧放置分骨垫,用胶布将其固定在局部皮肤上,然后放置掌背侧夹板,用绷带包绕数圈后再放置尺桡侧夹板。桡侧夹板需够长度,并有塑性,以抵压住桡骨头处的葫芦垫。绷带缠绕后再用3条寸带扎缚。伸直型采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屈曲型采用肘关节伸直100°~12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后改屈曲位屈肘90°固定。

结 果

疗效评价标准[1]:①优:不痛,可从事正常体育活动,X线片复位满意,桡骨头发育正常,肘伸屈,前臂旋转正常,本组52例。②良:剧烈活动和劳累后不适桡骨小头半脱位(小于1/2),活动正常,本组27例。③可:活动时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复位仅达1/3以下前臂旋转功能小于50°~100°,本组6例;④差:经常痛,少用或不用患肢,复位失败,前臂旋转功能不到50°,本组2例。优良率达90.8%。

讨 论

孟氏骨折为意大利学者Montaggia在1814年首先报道2例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故而命名。本病病情复杂,手法复位难度大,成功率低。

孟氏骨折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Babo氏以桡骨头脱位方向分为:Ⅰ型(伸直型)、Ⅱ型(屈曲型)、Ⅲ型(内收型)、Ⅳ型(特殊型)。临床上Ⅰ型、Ⅲ型多见于小儿。

伸直型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孟式骨折病情复杂,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原因多为年轻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体检时马虎和小儿因疼痛哭闹对体检不配合;加上摄片时X线球管中心线未以肘关节为中心或体位不正,以致于骨折和桡骨小头脱位不明显。另外小儿桡骨骨骺尚未出现,肱桡关系难以看清,读片时未加注意,而造成误诊。有的病例尺骨骨折已临床愈合,而桡骨头脱位仍未得到诊断及治疗,因肘关节功能障碍,进一步检查才发现脱位,而延误了治疗。我们认为对儿童的尺骨上1/3骨折必须仔细检查桡骨头是否同时脱位,凡有明显重叠或成角移位的尺骨上段骨折,摄X线片必须包括肘关节,以免遗漏。

正常情况下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相对,桡骨干纵轴向上延长,一定通过肱骨小头中心,应仔细查体和观测桡骨头纵轴延伸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中央,必要时加拍健侧肘部X线片加以对比,如有向外或向上偏移,应诊断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如X线片上仅有尺骨上段骨折,而无桡骨头脱位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桡骨头处有无压痛。注意,对桡骨头脱位后,由于伤后的活动检查,致桡骨头自行还纳者,也应按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处理。闭合复位时,应根据骨折线及骨折移位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先整复脱位,或先整复骨折。一般原则是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后整复尺骨骨折,但若尺骨骨折为稳定性骨折,或尺骨骨折为斜形骨折、螺旋骨折向背侧移位者,则应先整复尺骨。因背向移位的尺骨抵住桡骨,以及变位的骨间膜的牵拉,使脱出的桡骨头难于复位,故应先将尺骨骨折复位,消除阻碍后,桡骨头才易于复位。

手法整复时,拔伸牵引要充分,因骨折的重叠及桡骨头不同方向的脱位,大部分伴有环状韧带撕裂,肱桡关节囊撕裂和尺桡关节脱位。只有充分的拔伸牵引,才能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在拔伸牵引的同时旋转前臂,使嵌插在桡骨头处的软组织还纳,才能将桡骨头顺利复位。关于肢体的位置,我们将前臂固定于中立位,这是利用内在平衡相互协同的办法,防止骨折的再移位和桡骨头的再脱位,增加其稳定性,再加上分骨垫和外固定使其处于外在的平衡状态,符合CO系统生物力学基础及动静结合原则[2]。

本组无1例桡骨头再脱位,而尺骨骨折均达到功能复位标准,且无1例转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总之,我们认为本方法是治疗孟氏骨折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武文臣.孟氏骨折伴橈神经骨间背侧支损伤的治疗.中国骨伤,2002,15(5):268-269.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4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

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在所有骨折中约占6.7%, 多发生于中老年, 女性多于男性。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卫生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66例有移位Colles骨折, 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中男19例, 女47例, 年龄6~84岁, 平均43.1岁, 左侧25例, 右侧41例, 其中11例住院治疗, 受伤原因:平地摔伤59例, 高处摔伤3例, 车祸伤4例。按Lidstrom (1959) 骨折分型, Ⅱ型38例、Ⅲ型25例、Ⅳ型3例。

1.2 治疗方法

(1) 治疗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法及目的, 取得患者的理解并能配合治疗, 有助于达到理想的复位, 对精神紧张, 疼痛耐受差以及一些老年患者, 可行患腕局部利多卡因麻醉。仔细阅读X线片, 复位前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能顺利复位。 (2) 复位方法:患者取坐位, 肘关节屈90°, 术者双手握患者手掌部, 两拇指置于其腕背部, 助手双手握患者肘部做对抗牵引, 牵引时宜逐渐加大牵引力量, 忌突然暴力牵拉, 持续牵引2min以上, 待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平齐或略超过尺骨茎突时, 缓慢用双拇指向掌侧按压桡骨远端并同时屈腕, 重叠移位、背侧移位或掌侧成角即可纠正, 此时, 在保证持续牵引的同时将腕尺偏, 术者拇指按压远折端桡侧, 矫正桡侧移位, 经上述手法骨折一般均能复位。 (3) 固定方法:复位后立即X线透视, 对复位不满意的, 可根据透视情况再次复位。复位满意后, 将患肢置于略旋前, 腕部掌屈尺偏位, 石膏放置于桡背侧固定, 远端以掌指关节为界, 1周后复查X片, 如出现骨折移位, 及早再次复位, 无异常伤后2周改小夹板固定于功能位, 伤后4~5周拆除外固定, 复查X片,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根据骨折愈合程度指导行功能锻炼。

2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 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骨折愈合, 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良, 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较满意,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尚可;差, 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不良, 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功能受限。本组病例优50例, 良11例, 可5例, 优良率92%。

3 讨论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3cm以内, 向背侧移位的骨折, 受伤时腕部呈背伸位, 骨折部位多在骨松质与骨密质的交界处, 此处为力学上的弱点, 故而易发生骨折。通过手法复位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其复位标准是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0~1.5cm, 有10°~15°的掌倾角, 20°~25°的尺偏角, 复位时争取一次成功, 切忌为了达到解剖复位而反复整复, 从而加重损伤。如患者系伤后立即就诊的, 经X线明确诊断后, 我们强调及时复位, 可有效减少血肿及并发症。对就诊时间较晚以明显肿胀的, 可待5~7d后肿胀消退再行复位。

所有患者复位满意后, 即给予前臂桡背侧石膏托将腕关节固定于中度掌屈尺偏位, 同时将前臂略旋前, 不提倡过度掌屈尺偏固定腕关节, 避免因血运障碍造成严重肿胀及拇长伸肌腱缺血、坏死、甚至断裂。早期石膏外固定的优点是石膏能均匀与肢体接触, 不受硬性压迫, 不阻断血流和淋巴回流, 利于消肿, 充分利用了石膏的良好塑性而达到了模槽效应, 保证了骨折端的稳定性。因为桡骨远端骨折后, 必然伴随腕部伸肌腱的移位, 导致局部肌腱粘连, 进而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外固定后第一天即开始手指活动, 重视肩肘关节功能锻炼。有报道Colles骨折外固定后因不主动锻炼肩关节致肩周炎的。经手法复位外固定后, 一般疼痛均能缓解, 交待患者如出现肿胀明显, 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复诊, 调整外固定, 预防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如无异常, 1周后复查X片, 了解骨折位置, 出现骨折再次移位, 可再次复位。伤后2周时改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此时骨折虽未愈合, 但骨折处已发生纤维粘连, 适当活动不致发生骨折移位。改用了小夹板固定, 实际上就是解放了部分腕关节的限制, 不但使手指活动范围加大, 也可开始逐步活动腕关节, 可有效减少腕部组织粘连, 避免出现腕关节僵直。复位后4周去除外固定, 摄X片, 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程度指导进一步功能锻炼。Colles骨折复位后不论采用何种固定,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恢复腕关节的正常功能。因此, 早期积极合理功能锻炼, 功能恢复多较理想。通过观察, 我们认为这种石膏外固定配合小夹板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 安全性好, 且功能恢复理想的方法[1,2,3]。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2]罗家良, 李永炬, 何胜文, 等.牵抖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J].中国骨伤, 2003, 16 (10) :583.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5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41例踝关节骨折,男 39例,女2例,年龄10~5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48小时。致伤原因:跌伤39例,撞伤2例。按照Lauge tansen分类法:旋后内收型5例,旋后外旋型15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前外展型8例。其中外踝骨折21例,内踝骨折10例,雙踝骨折7例,三踝骨折3例;患者均表现踝关节有明显的肿胀疼痛,压痛明显伴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5小时内就诊,复位前仔细询问受伤病史,查看患肢外形及仔细阅读X线片,分析损伤机制。遵循闭合性骨折常规手法复位的原则进行复位,尤其在肿胀未明显之时,常可获较好的对位。先对抗牵引,后与损伤机制相反施手法,并在骨折对位稳定的位置上夹板或石膏固定。如旋前外展型应牵引后内翻,并在内翻位上超踝夹板或前后石膏托、U型石膏托固定;旋后内收型骨折则牵引后外翻,外翻位固定;旋前外旋型骨折则牵引后内旋前足内翻挤压,内翻位固定;旋后外旋骨折则牵引后内旋前足至外翻位固定。跖屈型骨折,先跖屈位牵引,再按住胫骨下端后缘(后踝)骨折片,背伸踝关节,复位后以前后石膏托固定。肿胀消后更换1次石膏托,3周后改为功能位固定。踝骨折先行纵向牵引,必要时在跟腱两侧向下推压后踝骨折块,使后踝骨块复位,然后背伸踝关节,内翻(或外翻)内旋(或外旋)复位内、外踝,复位基本满意后行U型石膏托固定,保持踝关节于复位后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塑形干燥。将下肢屈髋屈膝抬高30°,并注意观察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感觉情况。定期复查拍片。3周改为功能位U型石膏固定,6周开始功能练习,8周负重行走。

结 果

本组41例,随访时间3~12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治愈率为100%,未发现致残或其他后遗症的发生。

讨 论

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的原则是采取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折块使之复位。而复位的基础则是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包括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和胫腓下联合韧带,以及周围的关节囊,通过他们将力传导到骨折块,以此来牵拉及旋转骨折块而使之复位,并能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6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7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43.6岁,骨折类型:内收型13例,外展型37例;对照组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为17~69岁,平均年龄44.1岁,骨折类型:内收型12例,外展型38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确诊为肱骨外科颈骨折,且为新鲜单纯性骨折,同时排除开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及病理性骨折。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患者全麻后仰卧位,垫高骨折肢,肩关节前侧入路,逐层切开至肱骨近端充分显露,清除血块后进行骨折复位,然后以交锁髓内钉进行固定。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坐位,骨折肢中立位,由术者与助手配合完成复位,两名助手顺着骨折肢纵轴拔伸牵引,术者于骨折侧双手紧扣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妥当后使用预备的小夹板以固定,同时注意保护神经和血运。患者若骨折肢无痛即可遵照医嘱开始功能锻炼,通常21 d可小幅度肩部活动,28 d后适当增大肩关节活动幅度,42 d后复查X线片若无异常则开始大幅度肩关节锻炼,64 d后就可肩关节负重活动。

1.3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恢复评定标准[2]:(1)优:无肿胀、压痛,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肩部活动自如;(2)良:肩关节无自发性肿胀、压痛,只在天气变化或劳累时偶有不适,肩部活动受限不明显;(3)中:肩关节偶有肿胀、压痛等不适,且在天气变化或劳累时加重,肩部活动受限较为明显;(4)差:肩关节肿胀、压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在天气变化或劳累时胀痛更甚,肩部活动受限十分明显。

1.4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骨折愈合,对线对位理想,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外形无异;(2)好转:骨折愈合,对线对位较为理想,或骨折复位不尽理想,肩关节功能有所恢复;(3)未愈:骨折愈合效果不佳,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明显,肩关节功能无恢复迹象[3]。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为92%,优于对照组的72%(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见表2。

3讨论

肱骨外科颈属于骨折多发部位,一般指肱骨解剖颈下2~3 cm部位的骨折,位于松、密质骨交界处。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其中女性骨折概率高于男性。临床治疗所追求的是促使骨折愈合,对位对线理想,消除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外形完美,并且使肩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的改善。肩关节、肩胛骨、胸锁关节三者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肩关节活动范围面广,具有比较强的代偿功能,且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佳、愈合能力好,因此多数肩关节骨折可经过关节与肌肉的活动锻炼而促进其愈合。

在临床骨科上,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应用已比较广泛,但由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分离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及骨膜,破坏骨组织局部血供,这会负性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痂生长,此外,还会使瘢痕粘连的可能性增加,进而引起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比如关节疼痛、重要局部功能障碍等[4]。

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肱骨上端骨骺骨折后,容易引起肩关节粘连,在骨折复位固定的同时使肩关节受到的损伤最小才是获得理想疗效的保障,此外还应进行相应的关节功能锻炼。满意的外固定法一方面要保证能够有效稳定复位后的骨折断端,一方面又无障碍于患者进行关节功能活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不会影响骨膜及周围的血液供应,创伤小,不会引起瘢痕粘连等并发症,促进骨痂生成,利于骨折愈合;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不会涉及到复杂器械的使用,医疗费用相对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骨折复位后夹板外固定要注意:(1)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包扎过紧而造成肢体缺血性肌痉挛或者坏死;(2)夹板固定布带的松紧应适宜,过松固定效果差,骨折容易发生错位;而过紧则不利于血液循环,甚至引起压迫性溃疡。建议每根布带能有1 cm的上下移动空间最为合适。(3)抬高骨折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改善水肿情况,通常使用三角巾将骨折肢悬吊于胸前,睡时使用枕头将肘部垫高。(4)骨折未完全愈合之前都存在错位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功能锻炼环节必不可少,有利于软组织消肿,预防肌肉萎缩,减少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骨折愈合、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固定解除后,如果粘连严重,可行推拿按摩法或松解法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肩关节功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实施手术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50例)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和72%,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6%,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肩关节功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参考文献

[1]马莉,张金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医学信息,2015,28(6):60.

[2]粱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1):1691-1694.

[3]侯树峰.手法整复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1):78-79.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7

关键词:Colles骨折,外固定,后遗症

Colles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7%, 多发于中老年人, 现总结84例Colles骨折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 治疗4周~6周后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中男43例, 女41例, 年龄最大者75岁, 最小12岁, 50岁以上患者75例。69例有不同程度的移位, 其中嵌入短缩者19例。

1.2 治疗方法

(1) 复位:患者取仰卧位, 肘关节屈曲90°, 前臂中立位, 一助手握住肘上部做反牵引, 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 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做对抗牵引2 min~3 min, 以解脱嵌插, 恢复长度, 牵开后将远端旋前同时利用牵引力将腕关节向尺侧倾斜并向掌侧屈。 (2) 固定:复位后采取反骨折作用机制的固定即屈腕尺偏位做前臂小夹板固定, 夹板用4块, 桡侧背侧夹板稍长, 应超过腕关节, 以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屈, 掌侧和尺侧夹板稍短, 达腕关节近侧, 以利于手腕的掌屈和尺偏活动。扎上3条绷带, 松紧度要上下可移动1 cm为宜, 固定后前臂保持中立位, 三角巾悬挂胸前。 (3)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注意观察患肢肿胀及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定期复查并调整夹板松紧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复位固定后可做手指、肘、肩关节的伸屈活动, 4周~6周后可拆除小夹板。

1.3 治疗结果

1次复位成功72例, 2次复位成功12例, X线片证实达到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随访2个月~6个月, 78例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正常, 无疼痛;4例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欠佳, 掌屈、背伸受限 (20°~30°) , 腕关节活动后疼痛;1例出现腕管综合征 (掌侧碎骨片压迫所致) , 1例出现肩手综合征。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治愈率92.9%, 好转率7.1%。

2 讨论

2.1 桡骨远端存在特有的解剖结构, 正常时桡骨远端关

节面存在掌倾角10°~15°, 尺偏角20°~25°, 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1 cm~1.5 cm。这些结构均与腕关节功能密切相关, 在骨折复位时应尽可能恢复上述结构的解剖关系。当背侧皮质粉碎、掌倾角为负角、桡骨短缩大于5 mm时, 骨折复位后不稳定, 易发生再移位, 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2]。

2.2 Colles骨折的并发症、后遗症及预防

2.2.1 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可涉及屈指肌腱和伸指肌腱, 最常见的是肌腱间或肌腱与腱鞘间粘连形成。其主要原因有:骨折后血肿、骨折块移位、瘢痕组织形成、拇外展长肌和伸拇短肌肌腱肿胀, 还可因畸形愈合的骨突及骨增生致肌腱慢性磨损而断裂。因而, 骨折的复位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早期开始手指活动、减轻肿胀以及骨折愈合后手的功能锻炼是很关键的。

2.2.2 腕部神经损伤

Colles骨折也可并发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损伤, 其中以正中神经损伤最为常见。Colles骨折后正中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0.2%~7.9%, 继而可引起急性腕管综合征。Colles骨折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多数是由于骨折整复后固定不当以及骨折断端或掌侧骨折片直接压迫引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闭合复位后不应固定于腕关节极度掌曲位。Gelberman观察在腕掌屈45°时, 时间过长, 则腕管内压力超过神经纤维存活的阈值。因此, 在去除小夹板或石膏后, 症状可立即获得改善并逐渐消失。少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须行腕横韧带切开及屈肌腱滑膜切除[3]。

2.2.3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多见于老年患者, 主要由于长期固定或患者担心运动时可能使骨折移位, 而引起肩关节及手部僵硬、活动受限。因此临床在整复固定后即应开始手指、肘及肩关节功能锻炼, 解除夹板后逐步加强关节功能锻炼至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68~169

[2]田伟.积水潭骨科教程[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124~125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54例患者中, 男148例、女106例, 年龄最小4岁, 最大91岁, 单纯桡骨远端骨折223例, 合并同侧尺骨远端骨折31例, 闭合性骨折246例, 开放性骨折8例, 新鲜骨折240例, 陈旧性骨折14例, 单侧骨折251例, 双侧骨折3例, 在门诊治疗242例, 住院治疗12例。

1.2 治疗方法

254例患者就诊后, 均行X线摄片检查, 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均采用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1.2.1 复位方法

对于开放性骨折, 严格清创缝合关闭伤口, 转开放为闭合骨折手法复位。对于陈旧骨折予以牵引折骨, 转陈旧为新鲜骨折后再整复。无移位的骨折不需整复, 可用夹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 本组254例患者的骨折均有移位。复位方法:患者仰平卧位或坐位, 患肢上臂外展, 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 掌心向下, 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 术者握住患肢腕掌部作对抗拔伸牵引2~3min, 目的是纠正重叠移位及成角移位。然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灵活整复。如骨折远端向桡向背严重移位时, 术者用双手握住腕掌部, 在持续对抗牵引下用双拇指向下压两折端之间使骨折端向掌侧成角加大, 然后两拇指稍向远侧移并扣住骨折远端背侧向下压, 同时用双手食指于掌侧向上顶骨折近端, 再同时屈曲腕关节, 此时可纠正成角移位及背侧移位, 然后再在维持腕关节屈曲状态下用力将腕关节推向尺侧, 即可纠正侧方移位, 最后施以腕部卡压及夹挤手法, 以纠正下尺桡关节分离, 及碎骨块分离现象。如骨折远端向桡向掌侧严重移位时, 可改用患肢上臂外展, 屈时, 但掌心向上, 用上述手法反向灵活复位即可。

1.2.2 固定方法

骨折整复后, 伸直型骨折在骨折远端背桡尺侧放一表带垫和近折端掌侧放一平垫, 然后放上夹板, 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 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腕关节, 限制手碗的桡偏和背伸活动。屈曲型骨折则在远折端掌桡尺侧放一表带垫和近端背侧放一平垫, 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腕关节, 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 骨突处适当垫以棉花, 以防压伤皮肤肌肉, 夹板扎上三条松紧度适宜的布带, 最后将前壁悬挂胸前, 保持固定3~5周。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1周内定期做X线检查, 如有移位, 及时重新进行复位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和垫的位置及厚度, 以防骨折端再移位。

1.2.3 中医药治疗

整复术后, 骨折处立即外敷我院自制外科接骨散 (组方:骨碎补10g、大驳骨10g、黄柏10g、侧柏叶10g、土鳖虫10g、红花10g、续断10g、乳香10g, 混合打粉后用适量蜜糖、米醋调敷患处) , 然后绷带包缠, 夹板外固定伤肢。

2 治疗结果

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1], 功能优良率达93%。本组254例患者, 除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 出现严重张力性水泡, 不得不解除外固定, 至骨折端再移位, 患者又拒绝手术治疗, 最后功能恢复欠佳, 另有16例因在固定期间怕痛而拒绝功能锻炼, 最后出现腕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恢复欠佳, 基余全部患者手法复位达解剖对位、近解剖对位或达到功能对位, 骨折愈合好, 效果良好。

3 体会

3.1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的骨折, 又称辅骨下端骨折、缠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我院骨伤科最常见的骨折, 多见于青壮年及老年人。目前, 学术界普遍能接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标准为桡骨短缩<5mm, 背伸倾斜角<10°, 关节面塌陷<2mm, 桡腕关节分离<2mm, 故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始终要以此作为标准, 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多年来, 我院采用两人复位法复位, 力量充足, 操作容易简单, 密切配合好, 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灵活复位, 成功率高, 能达到快、准、稳的正确复位, 认清摸准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绝大多数骨折患者获得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我们根据骨折的移位方向, 灵活旋转表带垫及平垫, 这对于复杂骨折, 粉碎骨折, 下尺桡关节分离, 劈裂状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2 中草药在治疗骨折中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血不活则瘀不能去, 瘀不能去则骨不能续;

瘀去、新生、骨合”。我们根据这些原理, 骨折整复术后立即外敷我院自制外科接骨散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经临床验证, 外敷中草药,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 功能恢复快。

3.3 注重功能锻炼及整复术后的管理。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一项基本原则。合理正确的整复和稳妥的固定是骨折愈合、早期完全恢复肢体功能的有效办法。整复固定完毕即嘱患者做握拳动作, 活动掌指、指间关节。此锻炼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 待拆除外固定时肢体功能已恢复60%~70%。有16例患者骨折复位固定后骨折愈合良好, 但功能恢复不理想, 出现腕关节活动受限, 主要是患者由于在固定期间害怕疼痛, 拒绝功能锻炼所致。故骨折后患者早期要注意做被动运动锻炼, 后期做主动运动锻炼, 还要多做患者思想工作, 解除思想顾虑。整复术后, 要注意检查扎带的松紧度, 特别是骨折后一周内应每天检查扎带的松紧度, 因为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加重, 容易使扎带过紧影响肢端血运, 而后期肢体肿胀消退后往往容易引起扎带变松而致骨折端重新移位。

3.4 通过本组病例得出, 桡骨远端骨折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效好, 既简便又经济。

外敷外科接骨散有利于骨折处肿胀消退和缓解疼痛并促进骨折愈合。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可达到复位、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9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桡骨下端骨折,效果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临床上十分常见, 大部分病人都可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我们自2001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此方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58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 男39例, 女19例, 年龄9-76岁, 平均年龄37岁, 左侧26例, 右侧32例, 摔伤37例, 车祸伤8例, 其他伤13例, Colles骨折30例, Smith骨折12例, Barton骨折7例, 桡骨茎突骨折6例, 儿童桡骨下端骨折3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9例, 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9例, 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1例, 双侧同时骨折3例, 受伤后就诊治疗时间1小时至5天不等。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于床上, 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肩关节外展, 肘关节屈曲90度, 一助手握住手部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 另一助手握住肘下做反方向牵引, 经充分牵引, 重叠移位得到纠正, 断端牵开后, 术者双手握住腕部, 拇指压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 其余手指顶住骨折近端, Colles骨折, 同时用力屈腕, 纠正成角, 再将骨折远端向尺侧挤压, 纠正桡侧移位, X线透视检查对位情况, 如复位良好, 视情况在不同的部位加棉垫或纱布垫, 以矫正剩余骨折移位, 在屈腕尺偏位用超腕关节小夹板外固定, Smith骨折则手法相反, 其他类型骨折根据情况相应调整手法[1]。

1.3 术后处理

(1) 应住院严密观察肢体肿胀情况及末梢血循环、疼痛及麻木情况等, 适当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 (2) 术后立即进行手指主动伸屈功能锻炼, 防止肌腱粘连, 有利消肿, 减少并发症。伸要用力伸直, 屈要用力屈曲, 争取一周内达到完全功能范围。 (3) 术后一周背部夹板翻转, 以利腕关节背伸功能锻炼, (4) 如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 应及时手术切开减压治疗。

1.4 效果评价

术后随访3个月-1a, 良好:腕关节及手指功能完全恢复, 骨折处无疼痛, 外型良好;尚可:腕及手指功能完全恢复, 骨折处无疼痛, 但外型稍差;差:腕关节及手指功能大部分恢复, 骨折处疼痛, 外型差。

2 结果

本组58例病人中, 优46例, 占79%;良好10例, 占17%, 系对位稍差患者;差2例, 占3%, 其中1例因对位很差, 行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 有效率96%。

3 讨论

3.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多数桡

骨下端骨折, 无论是哪一类骨折, 都应首先考虑手法整复, 只要骨折复位良好, 小夹板外固定是最佳选择。禁忌症:开放性损伤, 肿胀严重, 皮肤大面积损伤, 复位不良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2]。

3.2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1) 、优点:方法简便, 患者

痛苦小, 术后恢复快;医生观察病情方便;小夹板外固定能有效地防止再发生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 由于固定带和固定垫的压力可使残余的骨折端侧方或成角移位进一步矫正;可早期功能锻炼;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 (2) 、缺点:手法复位后, 需X线透视检查对位情况, 医患双方有辐射风险;小夹板固定后, 捆扎或固定不当, 骨折可能再移位;观察不仔细或捆绑太紧可压迫皮肤形成坏死、缺血性肌挛缩可致残废等;病情需严密观察, 医生需投入的精力较多[3]。

3.3 应注意的问题

(1) 骨折后要尽早手法复位, 前三周每周用X线检查对位情况, 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直至骨折愈合。同时注意调整固定垫的位置, 以利骨折复位, 防止皮肤压迫坏死。 (2) 选择棉垫的大小要合适, 放置加压点要准确, 并有胶布固定, 以防移动。 (3) 选用小夹板的型号要合适, 且要按规定顺序放置前、后、内、外侧的夹板, 先由助手扶托稳固, 术者用布带包扎, (4) 捆扎布带的长短要合适, 先扎骨折端部位的一条, 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 松紧度以布带能横向上下移动各1厘米为准。 (5) 布带捆扎完毕后, 应检查伤肢末端察。 (6) 在小夹板固定期间, 每天都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地进行伤肢功能锻炼。⑷⑸

总之,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方法简便易行, 只要手法熟练, 患者痛苦小, 治疗效果好, 费用低, 如果是适应症, 应首选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汝专, 赵华桥.手法复位桡骨下段骨折84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 3 (1) 54-55.

[2]陆裕朴, 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227-228.

[3]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33-734.

[4]罗治学.手法复位、小夹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9, 6 (11) :682-683.

手法固定外固定 篇10

【摘 要】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9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治疗组52例)和小夹板外固定组(对照组4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腕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腕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是值得推荐选择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支架;小夹板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040-0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生于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有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超腕关节固定,其中外固定支架治疗为代表性方法,本文将探讨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97例,均为新鲜骨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在21~85岁间,平均年龄(60.26±4.30)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在20~87岁间,平均年龄(61.03±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和骨折严重程度。采用臂丛麻醉或局部麻醉,仰卧位先行闭合手法复位,C臂机透视下见骨折处位置良好,牵引下维持骨折端位置,自第2掌骨背侧做两小纵切口,通过套筒垂直掌骨纵轴平行钻两小孔,选用掌骨Schanz螺钉并拧入。再同样在前臂骨折线以上5~6cm 处垂直桡骨干作两纵形皮肤小切口,钻孔后置入2枚螺钉,C臂机透视,如骨折处位置良好,则置入超腕关节支架固定。如骨块复位不满意或局部关节面塌陷者可经皮克氏针进行撬拨复位,待复位满意,则经皮从桡骨茎突斜向近端髓腔穿1~2枚克氏针稳定骨块,同时行超腕关节固定支架固定。以恢复其长度和掌倾、尺倾角。术中根据骨折是伸直型还是屈曲型固定腕关节于掌屈尺偏位还是背伸尺偏位。所有病人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后第2 天开始做手指屈伸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一周内摄X片,定期复查X片,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1.2.2 对照组 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采用局部麻醉或不麻醉。病人仰卧位或坐位行手法复位,确认复位成功后所有病人均采用掌背桡尺四块夹板固定。伸直型:掌侧板和尺侧板不可超腕,背侧板超腕关节2cm,桡侧板超桡骨茎突2cm。屈曲型:掌侧板和桡侧板超腕2cm,背侧板和尺侧板不超腕。固定布带的松紧以能上下移动1cm为度,复位后及时复查X线片。每两天调整一次固定布带。屈肘90°,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所有病人治疗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复位后第2天开始做手指屈伸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固定6~8周不等。

1.3 观察指标 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的腕关节评分;治疗疗效:优、良、可、差;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1] 按Cooney腕关节评分法,优90~100分,良80~89分,可65~79分,差65分以下。优:腕关节活动时无疼痛,活动范围、屈伸活动度和手的握力均正常,患者恢复正常工作;良:腕关节活动时轻度或偶尔疼痛,活动范围、屈伸活动度和手的握力均基本正常,可做有限工作;可:腕关节活动时中度疼痛但可耐受,活动范围、屈伸活动度和手的握力均受限,但不能工作;差:腕关节活动时剧烈疼痛不可耐受,活动范围、屈伸活动度和手的握力均明显受限,因疼痛不能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为(7.3±1.2)周,对照组为(7.2±1.0)周;两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腕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腕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治疗组2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但均在3月后消失,有2例针道感染发生,经处理后控制。对照组2例有皮肤压迫性溃疡,拆除夹板2周后均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时具有持续牵引的效果,可克服骨折重叠移位和桡骨短缩等不稳定因素而维持复位,相比石膏、小夹板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有优势。因此外固定支架是目前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较佳的方法。

3.1 外固定支架的优势[2-4] 外固定支架操作简单,周围组织损伤小,明显减少术后的感染机率和并发症;固定牢固、可靠;符合微创原则,手法整复、支架固定避免切开复位对骨折端的生物环境干扰,晚期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根据骨折复查情况适时调节角度和长度,减少了病人多次手术或复位的痛苦;费用少,避免了切开取内固定的二次手术,病人容易接受。

3.2 外固定支架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关节僵硬主要与早期肿胀、缺少活动有关,只要早期抬高患肢和活动手指及时拆除外固定支架进行功能锻炼[4]。第二掌骨骨折的防止方法主要是术中小心操作,常规备用细螺纹针,如术中出现第二掌骨骨折,可改固定在第三掌骨。对于桡神经浅支损伤和针道感染,只要术中规范操作和术后注重针孔护理均可避免,本组病例出现2例桡神经浅支损伤和2例针道感染,均未形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蒋协远等. 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

[2]陈凌云,胡勇斌,卢伟民,等.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52):9083-9088.

[3]岳瑞林.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6):17-19.

[4]田荣利,邓小彬,邹洪宇,等.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4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77.

上一篇:客服平台下一篇:体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