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组合形态

2024-06-30

空间组合形态(精选七篇)

空间组合形态 篇1

一、办公空间的构成分析

办公建筑功能在办公建筑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 不同的功能要求决定了不同的设计方式和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在办公建筑中, 办公功能与办公空间形式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正是由于建筑功能作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推动着建筑空间形式的不断发展, 使得建筑功能的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

1. 导入空间

导入空间是人们进入办公建筑的起点, 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所谓办公建筑的交通枢纽, 是指考虑到人流的集散, 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过渡及其有序衔接而设计的在交通中起过渡作用的空间。比如, 门厅空间、门户空间等都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在这里, 导入空间作为办公空间的起始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 除了需考虑到其本身应具有的交通枢纽作用, 还要将其作为整个办公空间的有机组成部门予以考虑。并且导入空间作为人们进入办公区域的最初必经区域,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 通行空间

通行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过道。通道, 虽然它们在办公建筑中不是直接的办公场所, 但是它是连接各个办公场所的联系纽带。通行空间可以分为水平通行空间和垂直通行空间, 一般情况下, 走廊属水平通行空间, 而楼梯属垂直通信空间。对于走廊和楼梯的设计, 考虑到不同的功能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设计样式, 并且新颖的通行空间设计可以在办公建筑空间中起到美好装饰效果。

3. 业务空间

业务空间是办公建筑空间的核心部分, 是发挥个人和团队能力, 安装办公设备的物质空间。在设计业务空间时, 重点要注意到人们业务活动的生产性和效率性, 另外也必须考虑到人们在业务空间从事业务活动时需要的舒适感。根据办公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的业务空间的不同, 在业务空间的布置上一定要考虑到工作实际, 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功能区域有机配合。

4. 决策空间

决策空间是办公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门。它是对单位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并作出决策的重要场所, 典型的代表地点就是管理层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一般清楚下, 每个单位都会有大大小小许多会议室, 当需要召开会议或是传递某些经营政策时才会被使用。

5. 休憩空间

在办公建筑内, 会安排一些场所供员工休息, 这些场所通常以休息室或茶水室的形式存在, 这类空间多采舒适的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 阳光充足、照明多用柔光, 目的在于让每一名员工在休息时感到舒适、放松, 以便有更好的精力参与到工作中来。

二、办公空间的组合形态分析

建筑空间一般有内外空间之分, 在这里, 本文重点论述办公空间的内部空间组合形态。内部空间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将其与外界分隔开来。在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上, 除了要满足一定的业务活动需求外, 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审美要求。

1. 空间的体量

办公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是办公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 在空间的布置上要以实际的业务需求和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能力和感觉为基准。办公空间的大小须根据公司的需要, 而不能盲目追求办公场所的空间大小。同时, 在空间的形态上要考虑员工的工作舒适感, 正如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一书中讲到:“我们可以忽视空间, 但空间却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

2. 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尺度问题表现为建筑空间的高度, 这里有绝对高度 (实际高度) 和相对高度之分。选择合适的高度对办公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大部分的办公建筑高度为3m—6m。空间的绝对高度对员工的精神感受影响较大, 过低会让人感到非常压抑, 会营造一种精神紧张的工作氛围;过高会让人感到不亲切, 工作氛围较松散。而相对高度是指空间绝对高度和面积的比例。因而, 相对高度不能仅仅考虑到顶盖的高度, 还要考虑到办公场所的平面面积。当高度和面积处于适当的比例时, 会给人一定舒适、亲切的感觉, 更利于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下努力工作。

3. 空间的形状和空间比例

不同的办公空间形状和空间比例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空间形状和空间比例的安排上, 要充分考虑到业务活动的生产性和效率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人的精神感受和工作的舒适性, 只要将这些方面统一起来, 才更能体现出办公空间的业务功能, 这点在业务空间的设计上应充分体现。所谓空间比例, 对于一般的办公建筑空间来讲, 就是空间的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 先要处理好整个建筑的比例关系, 从形态组合入手来确定具体的长、宽、高。

4. 空间围与透的关系处理

在办公建筑空间中, 要考虑到围与透的关系。只围不透让人感到气闷, 在整个办公区域会营造出紧张、情绪焦急的工作环境。只透不围的空间会让人感觉身处室外, 缺乏工作的安全感。因此, 在设计办公建筑时, 可将业务空间面对室外风景优美的一面, 将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引入室内, 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工作环境。

三、办公建筑的外部体形和空间的关系

建筑的外部体形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外在反映。有什么样的内部空间, 会在建筑的外部体形上得以某种程度的反映。对于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 它不仅包含了内部形式和组合形态等情况, 还必须符合办公建筑的功能性。因此, 建筑的外部体形不仅能反映出建筑的内在空间形态, 还必须反映出建筑的功能。办公建筑是人们工作的地方, 在功能的规定性下, 要给人一种工作适度紧张而又舒适的感觉, 因而在整个建筑造型上要体现出一种大气、严肃、适度紧张的工作氛围。

总之, 在办公建筑的实际过程中, 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下, 需对整个办公建筑地的环境进行了解, 并对建筑中的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分析和合理规划, 在有限的办公面积中进行合理布置和搭配, 充分考虑到人这一主体在建筑中的感受, 营造出更好、更舒适的办公环境。

摘要:在办公建筑的空间设计中, 空间设计的形态组合是最为关键的, 它关系到办公建筑的功能能否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 本文试从办公空间的构成入手, 重点阐述了办公空间的内部组合形态以及办公建筑的外部体形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关键词:办公建筑,空间设计,组合形态

参考文献

[1]芦伟.巩玉发.《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探析》.《中外建筑》.2006年第5期.

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方式 篇2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时使用黑色、蓝色墨水笔,字体工整;;

3、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地址栏,属于个人的,填写实际居住的地址;属于单位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签注的地址;

4、申请方式栏,属于由机动车所有人委托代理单位或者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除在“”中划“√”外,还应当在下划线处填写代理单位或者代理人的全称;

5、机动车所有人的签字/盖章栏,属于个人的,由机动车所有人签字,属于单位的,盖单位公章;

空间组合形态 篇3

关键词:空间句法,定量分析,城市空间形态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首次提出空间句法理论。空间句法在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交通、城市犯罪空间、城市网络结构和模式的演变、复杂建筑环境下的空间认知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国内的城市规划行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多处于形态研究的哲学方法层次和思维原理与方法层次, 两者仍属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中的第一、第二层次, 至于第三层次的技术性方法, 起步较晚。空间句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定量研究正是一种技术性方法。

1 空间句法基本理念及所涉及的主要计算变量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 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是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一种工具[2]。空间句法着眼于自由空间的表述, 具有拓扑关系的连接图是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 空间句法通过基于可视性的空间知觉分析, 根据城市环境的自由空间所呈现出的情况, 对应采用三种分割方法, 分别是轴线方法、凸多边形方法和视区方法。本案例通过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分析, 采用的是轴线方法。

轴线方法将所分析片区的相关交通线提取出来, 定义每条交通线为一个单元空间, 每个单元空间视为一个节点, 运用这些节点构建轴线拓扑关系图, 计算相关变量。空间句法的基本变量有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集成度、可理解度。

1) 连接值Ci:

表示系统中与第i个单元空间相交的其他单元空间的数目。其表达式为:

Ci=1jRij

其中, i为第i个单元空间;j为与i相连接的单元空间;Rij为第i个单元空间与第j个单元空间相连接, 数值为1。在实际空间系统中, 某个空间的连接值越高, 则表示其空间渗透性越好[4]。

2) 控制值Cvi:

表示单元空间之间相互控制的程度。其表达式为:

Cvi=1j1/Cij

其中, Cij为与节点i直接相连的节点j的连接值。

3) 深度值D:

指在一个空间系统中某一单元空间到其他空间的最小连接数。设空间上一点到其他任一点的最短步距离为d, 最小为1, 最大的最短步距离为s, 最短步行距离的节点数为Nd, 则深度值可表示为:

D=d=1sdΝd

深度值是计算空间形态集成度的中间变量。在具体应用时, 常用平均深度值D¯这一指标, 即:

D¯=d=1sdΝdn-1

其中, 当d<s时, D¯为局部平均深度值;当d=s时, D¯为全局平均深度值;n为考察空间系统的节点个数, n-1反映了在考察的节点中最多有n-1个节点与指定节点相连[3]。

4) 集成度Ii:

集成度反映了一个单元空间与系统中所有其他空间的集聚或离散程度。如果空间系统中集成度高, 则这个空间的可理解性和空间渗透性也较好。集成度Ii的计算公式为:

Ιi= (n-2) /2 (D¯-1)

5) 可理解度:

可理解度用来描述这种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的相关度。如果空间系统的连接值和集成度高, 则该空间系统的可理解性好。

2 案例分析

2.1 分析介绍

本案例以武汉鲁巷广场周围约11 km2范围的空间为研究对象, 进行空间句法的形态分析。

具体分析试验步骤如下:

1) 综合概括基地的交通网络, 删除细小弯曲道路, 对部分同属于一条道路的折型道路变曲为直, 以突出自由空间的结构特征。

2) 提取主要交通路网, 将路网抽象成轴线地图, 并给轴线编号。

3) 将各交通轴线转化为单元空间, 即单元节点, 建立轴线拓扑关系图。

4) 统计计算相关变量。

5) 绘制不同粗细的轴线关系图解。

6) 结合图解, 得出结论, 并作相关评述。

分析中选取的基地路网、提取的交通轴线图以及最后生成的由不同粗细轴线组成的关于计算变量的关系图解, 分别见图1~图3。

2.2 分析总结

从图2, 图3可以看到, 交通轴线1, 19, 21, 17, 20, 7, 8, 2的连接值、控制值和集成度都相对较高, 深度值相对较低, 在图3中其所对应的线形相对较粗。由此推断:

1) 轴线1, 19, 21, 17, 20, 7, 8, 2所分布的区域空间渗透性较好, 可达性高, 可理解性好, 其分别对与其相连的单元空间具有较大的控制权重。

2) 这些城市空间有较强的城市物流、人流的空间分布趋势, 内部的人类活动最活跃。

对比实际情况, 珞瑜路、民族大道、关山路、虎泉街和鲁磨路共同围绕鲁巷广场, 这些道路周边分布有大学校园、世界城光谷步行街、鲁巷购物中心、华乐商务中心、武汉华美达光谷大酒店等大型商业文化空间。在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中又有家乐福、大洋百货这样引领众人消费的旗舰店。这一方面吸引大量人流、物流, 同时也要求流通渠道的畅通, 加上珞瑜路、民族大道、关山路、虎泉街和鲁磨路本身城市道路等级就较高, 所以图3中有明显粗线分布的区域在实际中也是空间可达性高, 可理解性较好的城市空间, 这与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

在上面的分析中得出鲁巷广场附近片区是该城市空间系统中空间可达性最高的地带, 也是人们活动强度最剧烈的地区。在图3中我们看到该片区交通网络基本上以经济发展程度表现出差异性, 交通网络通达能力围绕鲁巷广场向四周递减, 在鲁巷广场区域内交通网络最优, 这样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内空间的集聚能力, 同时几条粗的轴线延伸到周边地区, 起到联系中心与周边的功能, 加强城市内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从这些延伸轴线可以看到, 城市空间表现出逐渐向片区东南部发展的趋势。在东南部轴线21, 20, 7, 15, 25, 11的集成度较高, 空间可达性较好, 轴线分别对应的交通干道是关山路、关山大道、光谷大道、雄楚大道、新竹路和佳园路。由此可见, 鲁巷片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是较合理的。当然鲁巷毕竟是正开发建设的地段, 一些地区的交通路网不可能短期内建设的很完善, 城市的空间形态也不是尽善尽美。笔者认为, 鉴于该片区南面临湖, 北面有大学校园和东湖磨山风景区, 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往东南发展固然是对的, 但也要加强与西部旧城区的联系, 逐渐形成一个结构功能完善的良性城市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易增林, 李本新, 肖高铭, 等.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J].测绘通报, 2008 (2) :44.

[3]李江, 郭庆胜.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2003, 36 (2) :69-73.

[4]Jose Julio Lima.Social-spatial segregation and urban form:belem at the end of the 1990s[J].Geoforum, 2001, 32 (5) :493-507.

浅谈《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篇4

一、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互动——艺术的融合

艺术学院里学科间的界限是极其模糊的, 各专业的知识相互交叉, 学生自由跨学科选课, 这一宽泛度对我们艺术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纯艺术学科、设计学科及建筑学科交互在一个大视觉的概念下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视觉空间去自由表达。美国艺术学生的想象力都非常的丰富, 这都的源于从不同艺术领域获得知识和营养。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中, 首先, 平面构成部分加入色彩创作成分, 在平面布局上进行色彩创作, 完美结合。然后, 循环渐渐, 再进行立体空间形态设计。在平面布局和色彩使用上就能体现空间感来, 色彩的空间感主要是通过色彩心理学来完成。三大构成的完美结合, 这就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与互动。

从平面构成入手再到空间构成诚然是必要的, 如室内设计方向的, 须抓住形态及空间构成手法基本相通的原理, 对要素进行分割、积聚、组合, 再根据室内设计的专业特性, 进行课题设计, 突出空间秩序与空间感。在立体空间教学练习中, 也可渗入专业设计特点, 比如给予一定的材料、尺度限制要求, 而这要求又和室内设计的有条件限制设计相一致, 因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类同, 均受材料、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制约, 而符合人的空间尺度比例又是其中的关键。对这些因素的强调, 为专业设计打下了基础。立体空间构成的模型制作, 是当代室内设计创造新形象的手法之一, 在训练中, 以室内常接触的木材、塑料等材料, 进行艺术与技巧综合练习, 熟悉材料的性能及其寓意, 为日后的模型表达打下基础。

二、操作实践——艺术课程的灵魂

教学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 而是实践性的自我发掘过程。实践是艺术学院课程的灵魂,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提高动手能力, 并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从而进入职业轨道。

平面构成部分的教学, 打破传统应用颜料绘画的方式, 直接应用材料进行主题创作。如:点的表达可用碎纸、小花朵、米粒、小糖果等相对小物件来表现;线的表现形式可通过绳子、毛线、树枝等线形事物来呈现;面可用一片树叶、一张纸、片状的橡胶泥来完成。这种直接与直观的操作方式, 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 表现内容也更丰富。色彩构成部分的教学, 就由色彩创作来完成, 主要注重的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能刺激大家的视觉感官。实践操作也是直接用实物表达, 如色彩的过渡, 可用彩色铅笔、粉笔、彩色气球的排列表现。色彩的通感练习, 如用色彩表现一种心情, 一本书, 一部电影和一段音乐等。色彩创作也包括肌理练习, 在户外捡一片树叶、一缕青苔、一块岩石地等来直观的表现, 这样我们可以更贴近和发现自然。立体空间模型的制作, 可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建筑、环艺、雕塑方向的可注重室内室外的空间感。平面专业方向的就注重视觉冲击力, 进行广告和产品设计。服装专业方向的主要研究的是材料之间的对比和形态的空间感。空间形态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自由而有趣的设计创作环节:旧物改造或废物利用, 这可以使学生再重新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 大胆的展开想象进行创作, 此过程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看出在操作过程中, 空间形态构成的理念已深深渗入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中。

三、旅游考察——艺术灵感的源泉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产生是具有某种机缘性的。

艺术来自生活, 来源于大自然。我们要用心去感受, 在其中寻求灵感。旅游或艺术考察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自然元素的运用不仅使产品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得到提升, 而且使人们内心的自然生态情怀被再次唤醒, 这样的设计方式为各个设计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设计的造型、色彩搭配、表面纹理和设计理念, 都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头就像翠鸟的喙, 因为喙非常细长, 当它从空气进入水面的那一瞬间产生的阻力非常小, 几乎是无声无息, 因此设计师们就从翠鸟身上得到了设计灵感, 把新干线的车头进行了改装。德国公司Sto.Seeking把荷叶表面结构特性糅合在涂料生产当中, 生产了一系列自洁式涂料。

灵感是能量积蓄、压缩、爆炸的过程, 是内心深处的积累, 是一种气场酝酿。大牌设计师全是博物馆、艺术节、全球稀奇旅游地常客, 他们本身的艺术修养都极高, 更高的是从艺术作品里高效提炼灵感的职能技巧。所以在此重申旅游考察的重要性:提高设计师的艺术修养, 储存设计素材, 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 同时激发设计师的艺术灵感。

四、总结

鼓励学科间的交叉, 通过开放的跨学科的批评方式和讲座形式能开发个人的审美能力, 高度个性化的性格和观点能够使课程更加充满活力, 也可以促进和鼓励学生对其他理念的尝试与创新。同时, 学生一定能从各学科的交叉影响中获得灵感;实践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加强与补充,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对材料的利用和技术开发的应用。

我们知道, 当今是个灵感稀缺的年代, 重复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吞噬着创意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也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 大众对快餐的生活方式, 也未必喜欢。数量的积累只能填补空虚, 而创意的独一无二性可以击碎空虚。我们设计师们应该把设计构思立足于本民族、立足于世界, 使设计的创意灵感多元化。

摘要:以《空间形态构成》教学为例, 浅谈教学的几大注重点。首先, 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互动, 增强跨学科选课的自由度;其次, 注重实践操作,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是艺术的灵魂;最后, 旅游考察, 艺术灵感的源泉, 艺术来自生活, 来源于大自然。我们要用心去感受。

关键词:空间,构成,艺术

参考文献

[1]朱曦.来自大自然的灵感[J].跨世纪, 2008 (12) :64.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篇5

城市空间形态体现了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 是判断城市属性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20 世纪30 年代以来, 受现代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逐步走向功能主义的极端, 极大地忽视了传统自演化而成的城市空间形态的价值[1,2,3], 并持续、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工作。基于此, 本文尝试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整理, 以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城市传统空间形态的主体性和内在规律性, 并在规划和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对这些形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所述“城市空间形态”一词, 与“城市肌理”的概念相同。综合意大利的穆拉托瑞、卡尼吉亚学派, 英国学者卡尔·克罗普夫, 齐康等不同时期学者对城市形态的定义, 本文认为城市空间形态是由大量建筑物组成的地段、街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等城市空间要素组合在一起的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密度、不同质地以及多尺度多层级的整体性外貌和城市视觉特征[4]。

2. 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综述

19 世纪, 城市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当前在城市空间形态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框架体系。苑思楠借鉴理论科学领域对人类知识类型的普遍分类方式, 将以往研究划分为“理论模型构建”和“现象学研究”两大类, 其指出是通过探索事物自然现象背后的隐含规律和深层运作机制, 构建起一个理论模型;后者是对事物所呈现出的外在现象特性和规律的认知, 是人们认知事物经验知识的累积。两者彼此相异又有关联, 按照时间维度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历程[5]。

2.1 城市模型理论

19 世纪和20 世纪上半叶一些欧州经济和社会研究学者提了最初的城市模型。如1826 年, 普鲁士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土地使用区位模型 (regional land use model) , 首次将距离和空间关系因子引入经济学领域。20 世纪初, 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 从劳动成本、交通成本以及聚集经济三个因子对工业活动的成本进行综合评估, 借此为工业寻找到最低成本的区位。1933 年,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 , 认为城市的供给与支撑能力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等级规模, 从而使均质区域内呈现“金字塔”形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1945 年, 乌尔曼和哈里斯提出了多中心模型 (multiple nuclei model) 。到了1960 年代, 阿隆索提出了城市级差地租—空间竞争理论, 并建立了相应的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模型。这些早期的城市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 而在真实世界中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存在, 同时这些模型也忽略了城市中存在的大量复杂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20 世纪下半叶, 早期城市模型一度被行为学与空间分析学派模型所代替, 他们旨在尝试解析在现实状态 (而非理想状态) 下的空间经济行为[6]。如梅尔文·韦伯 (Melvin M. Webber) 的“行为相互影响”的城市理论 (The City as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否认了同心圆模型, 认为城市形态而是由聚落组团和城市场所区域组成的集合体。与行为学派差不多同时期出现的空间分析学派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某些理论, 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建立城市空间模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空间分析学派城市模型为劳瑞模型 (The Lowry Model) [6], 它是在1964 年针对匹兹堡地区而开发的, 是最早的交通/ 土地使用模型之一。但是劳瑞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静态模型, 忽略了城市交通与用地系统的发展变化。

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 系统科学、混沌理论、分形几何学以及复杂性理论被逐渐应用到城市形态学研究领域, 极大地变革了人们对城市的理解, 出现了大量复杂性城市模型。如Eigen的催化网络、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Haken的协同理论以及Mandelbrot的分形几何。并进一步触发了自组织城市理论的形成[7]。Peter Allen对城市实例的研究表明:村镇和传统城市内部存在纯粹的自组织机制。复杂性理论为人们对城市自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规则形态的解释提供了有效的工具[10]。

2.2 现象学研究

直接对城市空间现象进行描述是理解复杂城市空间的另一种方法, 也是进行城市设计的前提条件[8]。19 世纪末, 奥地利的卡米罗·西特首次对城市外部空间进行系统性分析, 提出了“矩形、放射形、三角形”3 个城市外部空间的基本体系, 并成为城市实体空间形态描述分析中最主要的理论源流。

此后, 城市道路网络的现象学研究受到学者的关注, 并促进了城市道路网络设计从城市与建筑设计行业的剥离。但在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受到城市规划设计者们的格外重视的同时, 街道空间的艺术性和社会文化功能则被忽视[9]。例如Hagget与Chorley两位学者指出现有的街道网络分析技术过于注重交通职能, 却严重忽视了街道场所性功能[10]。因此这种现代主义的规划方式和相应的网络形态描述方法随后也受到了诸如雅各布斯、亚历山大等城市主义研究者们的质疑。于是, 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城市中作为活动场所的街道空间重新引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 并着手建立起新的街道网络分析与描述体系。如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认知的五个基本要素并将街道作为城市意向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空间要素[11]。日本的芦原义信基于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P空间 (积极空间) 与N空间 ( 消极空间) 的定义, 从使用者的感知角度对空间的品质和特性进行评价。这些城市空间理论使得人们对于道路网络的关注从单纯的交通功能重新回到街道的城市场所性功能和对街道空间的体验中来。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这一时期的城市街道研究大多采用定性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 因此研究结论往往由于过于含混而引发歧义。

鉴于上述问题, 一系列新型的城市空间系统量化描述技术随着学科的交叉被逐步引入并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行业中。例如1983 年, 英国伦敦大学比尔·希利尔教授及其同事提出了空间句法理论及相应街道网络空间分析技术。英国史蒂芬·马绍尔 (Stephen Marshall) 基于“路径结构分析” (route structure analysis) 技术, 针对整体层面的网络和网络环境下的路径, 提出了连接性、连续性、复杂性、深度等形态特征参量的量化描述方法。2003 年朱塞普·伯瑞索 (Giuseppe Borruso) 在对英国Swindon和意大利Trieste两个城市进行中心区边界研究时, 通过分析网络密度这一量化描述参数的空间分布模式对城市边界进行识别和定义[12]。Meta等在《空间、密度与城市形态》研究中, 也运用了网络密度这一参量对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定义[13]。由此可见, 城市空间形态的描述技从早期单纯的基于美学和功能的分析描述方式, 逐步发展成为更能全面反映城市空间场所特征、更具科学性和明确性的定量描述方式, 并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研究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

3.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城市形态研究起步于20 世纪30 年代, 并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停滞期, 重兴于1980 年代初。早期的国内研究以对国外理论引入和综述为主要, 而后随着国内学者研究广度和深度的提高, 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渐涌现。

在城市形态解析方面, 武进探讨了中国城市形态发展的主要特征[14]。齐康从建筑学角度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马振华等分析了汉正街区域街巷形态的历史演变, 揭示了街巷空间形态的复杂性与街巷生活的丰富性之间的关系[15]。进入21 世纪, 一些基于复杂城市理论为的自演化模式下城市形态生成机制的研究逐步兴起。如黎夏等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 (CA) 城市模拟模型。陈彦光借助分形几何、混沌数学等数学理论与相关系统思想, 探索形成复杂结构的简单规则及其数学描述方式。

在城市形态描述与分析方面, 自1990 年代中期以来相关研究便愈加丰富。如马非将城市空间形态分解为“群落”“骨架”“界面”三要素, 并运用“类型—形态学”的分析方法, 对福州旧城形态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深入研究[16]。罗丹青等通过对通风、日照、采光三项居住空间环境指标的定量化研究, 探讨了实现比现行底层住宅更高密度的方法[17]。此后还有部分学者开始借助GIS等新技术对国内城市开展实证分析和研究。如段进等利用空间句法工具对天津、南京、苏州等城市的拓扑空间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18]。朱东风借助于集成了GIS和空间句法工具的研究平台, 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拓扑形态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索[19]。

由上可见, 我国在城市空间形态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与国外相关研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深度尚不够, 大多数仅停留在表面问题上; (2) 对于城市形态的形成动力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对相关要素的罗列上, 缺乏对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探讨; (3) 现有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化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尚显不足。

4. 总结与展望

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主体性和规律性特征,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予以重视。同时, 需要创新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 更综合、更科学、更精确地理解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内在的演化生长机制, 为科学地做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

摘要:按照“模型构建——现象学研究”的分类方法总结回顾了两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理论的发展历史, 并介绍了当前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谈建筑单一空间与组合空间的设计 篇6

关键词:建筑,单一空间,组合空间,设计

影响建筑空间的划分与组合及外部形体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 它既受功能、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制约, 也受人精神和心理不同感受的影响,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建筑的性质与功能

建筑空间的内在形式及外部形体组合的特征与建筑的性质及其所担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按建筑性质与功能的不同, 习惯上划分为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每一类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都因功能不同而在体量、形态、空间质量等方面受到制约。

1.1 量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 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量的大小, 是根据功能需要确定的。具体表现在建筑空间的面积和体积上。如居住建筑中的起居室和厨房, 前者因要满足全家人生活需求, 就要比后者在面积上大得多, 原因在于起居室所担负的居住功能较多, 而厨房功能相对单一。而功能同样单一的影剧院、会议厅, 因功能不同, 服务的人群数量较多, 在面积和高度上又比住宅中起居室和厨房大得多, 因此公共建筑由于其功能的不同与居住建筑相比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都要大一些。同样是单一空间, 一座组装飞机的车间厂房, 则又比一般公共建筑的空间大得多。

从以上可以看出, 不同使用性质和功能的建筑, 其空间的容量也不同, 甚至相差悬殊。因此, 无论是单一空间, 还是组合空间, 使用功能与性质对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量均有较大的制约性。

1.2 形的制约

由于建筑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不同, 对于空间形状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就是形的制约。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 我们可以把空间设计成任何形状, 如长、方、圆、三角、多边、不规则形等。选择何种形状, 应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和一定的技术要求, 如三维动感影院 (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拥有集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于一体的四维动感影院) , 则需用圆形球形空间;室内运动场等多采用橢圆形;影剧院的平面及剖面为符合其特殊视、听要求而采用多种形状设计。其他诸如一些特殊建筑, 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等也有着独特的造型, 如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等。可见, 建筑的功能也是制约其形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质的制约

建筑空间的功能还包括给人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空间环境, 除满足避风御寒、采光、'通风、日照等要求外, 还应在温、湿度、防尘、防震、洁净度等建筑物理技术的诸多方面给予质的保证, 这也使得空间和形体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为防晒的遮阳措施、开窗的大小、室内声学的反射和吸收构造等, 均反映在内部空间形式和建筑的外部形体上。

因此, 无论是单一空间, 还是组合空间, 都因建筑的性质和功能不同, 而在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变化上受到来自量、形、质等方面的制约。

2 技术和材料对空间与形体的影响

无论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还是外部形体的塑造都需要用相应的技术和材料实现, 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建筑物理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材料种类和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物理技术

建筑物理技术是解决建筑室内空间质量及实现节能、节地等目标的学科。它的运用不但有效地改善了内部空间环境的质量, 也给建筑形体带来一定的特色与变化。如掩土建筑、太阳能房、以及生态建筑等在内部空间和外观上均有自己的特点。

2.2 结构技术

功能对空间的影响中有量的制约, 这方面与结构技术有直接关系, 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空间, 特别是很高或很大的空间形式, 没有结构技术作保障, 是难以实现的。对于大型的单一空间, 如体育馆、音乐厅、会议中心、展览馆等, 或复杂的高层组合空间, 在外部形体上受结构技术的制约更大一些。许多结构形式如空间网架、悬索、薄壳等可以形成大型的单一空间, 框筒、束筒等结构体系可以建造很高的建筑, 它们均在外部形体中显现出现代结构技术的高超与精美。

2.3 材料和工艺

建筑所涉及的材料种类很多,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质地色彩和加工工艺, 这些都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形式与质量, 更影响外部形体的视觉效果。

从建筑发展的过程看, 建筑空间和形体的变化无不伴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从远古东方的土木结构和西方的石砌结构, 从古罗马天然水泥的使用, 到18世纪钢铁结构的发明, 直至今天形式繁多、性能各异、色彩丰富的现代材料的使用, 都说明建筑材料是光辉灿烂的建筑空间文化和造型艺术的直接缔造者。实形态、虚形态是对立统一体, 亦称为建筑形式, 虚由实界定, 实因虚而存在, 缺一不称为建筑。

3 精神感受与心理限定

无论是单一空间, 还是组合空间, 除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外, 人的精神感受和心理上的需要也影响着它们的形式, 这也是人性建筑或是体现建筑为人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仅从几个方面探讨精神感受和心理限定对空间与形体的具体影响。

3.1 体量与尺度

一般来讲, 室内空间的体量与尺度是由其功能与建筑性质决定的。对于一些特殊建筑来说, 因顾及人的精神与心理需要, 则需做适当的夸张或缩小。如宗教类建筑, 其空间往往高而大, 典型的如哥特式建筑, 为营造一种精神的升华和与神接近的境界, 连走廊都处理得狭而高, 远远大于人正常行为所需的空间尺度。

在较为复杂的组合空间中, 常通过体量和尺度的变化来体现空间的情趣和意味, 调动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一般情况下, 高大、宏伟、明亮的空间使人兴奋、情绪激昂;尺度适中而平和的空间, 使人感到亲切、宁静、祥和;狭小低矮、转折多变的空间则使人有沉闷、压抑或离奇、神秘的心理感受。

3.2 围合与通透

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需求多种多样, 表现在空间形式上如私密性、内向性、公共性、通透性等, 这些均需通过空间与形体的围合和通透来实现。不同程度的围合与限定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定势和精神感受, 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使用主体来灵活把握。

3.3 质地、图案与色彩

不同的色彩效果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即色彩具有情绪化特点, 这在许多文章书籍中均有介绍。质地图案的不同, 也会为内部空间和室外体形披上人性化的外衣, 而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 如粗犷、细腻、原始、现代、温馨、冷酷等等。

参考文献

[1]韩继红.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J].住宅科技, 2005, (4) .[1]韩继红.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J].住宅科技, 2005, (4) .

空间组合形态 篇7

1.1 濯水古镇概况

濯水古镇坐落于重庆市东南部黔江区濯水镇内,距黔江主城26公里。

濯水古镇是由文物保护单位余家大院、龚家大院、烟房钱庄、汪本善旧居、汪家作坊、光顺号、樊家大院及其周边传统民居等构成的历史文化名镇,是2014年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重庆市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8年古镇风貌建筑和街巷空间已得到较全面的整治和修复,但此次整治、修复活动对古镇原真性和完整性有一定破坏和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变迁和城镇发展重心的转移,古镇逐渐表现为“物质衰败、活力不足、配套不完善”的危机局面,已开始危及到文物古迹的保护及传统风貌特色的延续。现今重新拟定《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保护规划》以求保护古镇传统风貌特色,恢复古镇活力,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1.2 整体街巷空间格局

古镇整体较为平坦,紧邻长江畔,沿江区域有7m-9m的高差,地势起伏较小。古镇主要街道平行阿蓬江而建,其他街巷垂直于主要街道,从镇区腹地通向阿蓬江,其体现了传统的“依水而生”的空间格局。通过对街区横向断面分析,街区场地特征体现为沿江契合与场地高差的吊脚楼建筑,主街平行岸线,但空间起承转合丰富的空间格局。

濯水古镇街巷空间形态保留比较完整,作为典型的川东古镇,古镇街巷空间形态明确,形成“一街八巷”的整体格局。其中主街宽度整体在3m-8m,由南向北在濯水古码头处分叉延伸约500m至古镇戏台广场;另有冉家巷、万天宫巷等东西8条1m-3m的巷道沟通内外,从陆地延伸至水域,局部形成码头,是古镇商贸和文化交融的通道。

1.3 本研究主要解决问题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利用Depthmap软件,通过对濯水古镇现状街巷形态的模型建立,计算出整个濯水古镇街巷体系的整合度与选择度,理清其街巷交通可达性。从而为后续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部分基础依据,一方面,准确且理性地找出核心街巷,以重点保护处理;另一方面,通过调整非保留街巷,疏通毛细血管交通,使整个古镇交通得以更加合理,减少失落空间的出现。

2. 濯水现状街巷空间形态句法分析

2.1 轴线模型分析方法

濯水古镇整个空间结构呈现三街多巷的格局(图1),古镇现状以三条主街为主,包括临江的水街,居中的老街以及东部的国道G319。古镇之中建筑之间形成的外部空间关系较为自然有机,老街及巷道呈曲折网状。

通过将濯水古镇的道路骨架系统在CAD中简化加工,得到了轴线模型图(图2)。将其导入到空间句法分析软件Depthmap中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计算结果,这些图示清楚地表现了濯水古镇的街巷空间形态。如图所示,即为濯水古镇整合度分析结果(图3)。

整合度分析结果图中,轴线颜色越暖说明其整合度数值越大,反过来讲,轴线颜色越冷就表明其数值越小。从全局整合度分析结果图中可以看到,整合度最高的道路为古镇中部的老街,这里可达性最高。这些整合度较高的道路形成了“整合度核心”,一个空间结构中少数主要轴线整合度会非常高,在濯水古镇这种具有一定自然生长性质的街巷空间结构中常出现这种现象。整合度核心往往是整体空间形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而在濯水古镇中出现了“主干—枝状”的以主街为主,支巷为辅的整合度核心。

这说明,要达到这几条路有许多可选择项,古镇中任何角落都可以较为方便地到达这里,因此濯水古镇的物质经济中心更适合集中在老街沿线这一部分。

除了对其整合度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Depthmap软件还提供了选择度分析,其结果依然是以颜色的暖冷程度来代表其数值大小。如在某一空间形态中,某一空间选择度高的话,说明从另一空间到其他空间就更倾向于选择这一空间,也就是说这一空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或者说穿越功能。从濯水古镇的轴线模型选择读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选择读较高的轴线基本和整合度较高的轴线重合(图4)。

在整合度分析和选择度分析过程中,整合度最高部分和选择度最高部分出现了基本重合的状态,就更说明了这几条街巷在该古镇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不仅仅是功能上的中心,也是人们出行时更多会选择的路线。

除了整合度,选择度分析,Depthmap还提供了对空间形态中各轴线控制度参数的分析。Depthmap中某一空间的控制度高,即说明该空间可控制其他空间的范围更大。一些空间系统的行政中心或管理中心往往应当安置在控制度大的地方。如控制度分析结果图,其中控制度最大的轴线也与整合度及选择度较大的轴线基本重合(图5)。因而这里更适合安置该古镇的核心空间,以便于控制整个古镇的空间形态。反过来,深蓝色的东部后街部分较易形成“失落空间”故应当适当打通尽端路,适当增加巷道以加强与主干街道的交通联系,活化整个古镇街巷交通体系。

2.2 线段模型分析方法

线段模型是建立在轴线模型的基础上的。将濯水古镇的轴线模型导入Depthmap中,即可生成线段模型图,产生线段模型分析结果(图6)。

图示为濯水古镇线段模型整合度分析结果。从图中可观察出,线段模型整合度分析结果中整合度最高部分与轴线模型分析中整合度最高的部分基本重合。因此线段模型的分析结果更进一步证明了老街中段在全濯水古镇空间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2.3 分析结果说明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一方面,濯水古镇的空间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为老街中段,这里的整合度、选择度、控制度都是相对较高,而且人流交通对其的选择度也较大,因此,这里应当是全镇空间结构的主干,保护规划过程中将重点处理;另一方面,东部后街部分存在相当多的尽端路或者缺少毛细血管交通,故宜适当疏通,以保证与主要街道的联系。

3. 濯水古镇保护规划设计启示

本模拟一方面成功确定了古镇主要街道的空间地位后,可结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对原有老街进行保留,依附老街的主要空间结构,且可依附老街的主导空间地位,强化其主要功能,一些当地的老字号店铺、宗祠、名人故居等就可以考虑分布在老街中段;另一方面,确定了东部后街及巷道宜疏通和建立后勤功能,进行适当的分流,以缓解老街尺度不可变所带来的人流汇集情况等。通过空间句法的分析不仅可提供中心空间的判断依据,它对于每条轴线,每条道路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每条轴线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认识其空间的功能和结构以及交通关系,从而指导设计。

对于古镇保护规划,既不能刻板的原样修复,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全盘开发,应该在保护的总体原则下进行利用。空间句法可以为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古镇提供一个相对理性的理论基础和量化的条件及依据。在空间句法的分析成果基础上,设计者对于古镇的空间结构和功能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和准确地认知,继而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设计,使古镇保存自身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03)

[2]茹斯·康罗伊·戴尔顿,窦强.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J].世界建筑.2005(11)

[3]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J].世界建筑.2005(11)

[4]叶坤.基于空间句法的凤凰古城街巷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5]郑伯红,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6]空间句法访谈[J].城市建筑.2005(07)

上一篇: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下一篇:宽带网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