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特征

2024-07-31

角度特征(精选九篇)

角度特征 篇1

一、时评与其关注的角度

时评关注角度广泛, 思想深刻, 在读者中有良好的口碑。综合各报刊实践,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注政府执政

这类时评对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对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吏治水平、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探讨。其中, 反腐是时评中长盛不衰的一个选题, 也是对中国官僚体制的一个监督。更多的时候, 时评起着“警钟”的作用, 抨击丑恶现象, 呼吁清正廉洁。

(二) 关注法制建设

这类时评主要是一些涉及立法和司法的问题, 立法为公, 执法为民, 违法必究, 具体包括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是否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执法机关的效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执法程序是否公正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等, 如《上书是宪法性权利, 审查是宪法性义务》, 这篇时评针对广东的孙志刚收容致死事件。文章强调了在法治进程中, 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越来越强, 特别是近年来, “违宪审查”这个概念屡屡出现在媒体和人们的言辞中, 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也逐步从字面走向实质。其他时评, 如《法治的软弱让媒体喧宾夺主》、《“刑讯有功”论》、《执法机关怎样挽回“影响”》等都属于此类。

(三) 关注市场竞争

这类时评主要是对社会公平和效率、平等和垄断、事业和企业竞争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人“战斗思维”的根源是什么》, 作者描述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件:日常生活中, 在银行工作的人被称为“金融战线工作者”, 在报社工作的人被称为“新闻战线工作者”, 在学校工作的人被称为“教育战线工作者”, 在法院工作的人被称为“司法战线工作者”。也就是因为这一现象, 引起了作者的思考:“战斗思维”的结果。这种所谓的“战斗思维”以及出现的真正原因是在诸多领域, 我们长期缺乏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 民众也不信任既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 于是乎, 大家热衷于采用“私力救济”获取资源。文章最后, 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让一切社会机会、资源分配趋于公平, 让人们的诉求有节制、有理性。在此作者还举出了美国大学听名人演讲时在名额有限时的处理方法:抓阄, 使得“能去的人固然兴高采烈, 去不了的也不会怨天尤人”, 用这种“平等”的方式来解决根深蒂固的“战斗思维”问题。同类文章, 如《让出版回归市场》、《非卖品应终结》、《“国有资产”靠垄断保护?》等。

(四) 关注公民权益

这类时评主要涉及公民的具体权益, 主要是关注弱势群体, 如《患者终于成了“消费者”》表达了作者对落后的医疗制度思维的抨击。不止是医疗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与之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浮出水面, 住房, 教育, 农民工, 养老, 就业等问题也一直是“时评”关注的热点。如《是谁对开发商囤地沉默不语》、《香港房价那么高百姓为何不心忧》、《保障性住房别成了开发商的肥肉》、《解析“廉租房”成为最热流行语》等, 都在详解为什么住房难, 挖掘深层次原因, 大胆抛出观点, 揭露各环节出现的不良现象。

二、时评的特征

(一) 因时而评, 新闻性强

新闻评论是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事实来发言的, 因此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时评, 像新闻报道一样, 紧密配合当前形势在新思想, 新经验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刚出现的时候, 就阐发隐含在其中的意义并加以提倡。如果一篇时评仅仅只有时效性, 没有针对性, 那也不能称其为时评。所谓针对性是指:为什么要写 (发) ?针对什么而写 (发) ?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等, 都应当十分准确。如:关于珠三角打工断指责任问题, 媒体因此刊发的时评就有明确的针对性———就是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劳动法, 使工伤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进一步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因而, 那一篇篇如檄文般的时评, 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 缘事而发, 寓理于事

准确性和说理性是时评的重要特点, 准确性不仅包括真实与否, 还包括科学性, 它要求作者命题要明确, 选取由头要准确, 分寸把握要适度, 分析要服人等,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多用摆事实 (或变化) 、多对比、多讲道理等手法, 让读者信之、服之, 这样才能影响和启发广大受众。

(三) 内容贴近, 体裁广泛

“除了编辑部自己努力以外, 我们请求作者们在给我们稿件的时候, 也务必注意到广大读者的呼声, 尽量把文章写得有条理, 有兴味, 议论风生, 文情并茂, 千万不要让读者看了想打瞌睡。”

时评的写作主旨是记载民生现状, 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反映社会普通大众的苦难和惨痛, 宣达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因此新闻时评的目光更多地是落在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 内容广泛, 而且接近百姓的生活, 这也决定了时评的体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四) 大众视角, 公民写作

刘少奇说, 一个新闻工作者“要采取忠实的态度, 把人民的要求、困难、呼声、趋势、动态, 真实地、全面地、精彩地反映出来”。

总之, 新闻评论在论述的方式和形式上, 在语言的使用方面要简洁有力, 风趣幽默。叙事明白清晰, 描写生动活泼, 人物对话和事情经过的穿插要精炼简洁。注意形象化的描述, 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这样读起来才能如身临其境, 有强烈的现场感, 受众才有兴趣阅读新闻评论文章。■

角度特征 篇2

汉语言文学专业

军旅作家出身的温亚军,早年曾在新疆居住十余年,其小说背景大多是奇丽神秘的西部荒漠。其短篇小说《驮水的日子》(《天涯》2002年第3期)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小说讲述了一个上等兵赶驴下山驼水、将一头倔驴变成了一头温顺的驴故事。作者借助独特的审美体验,赋予了小说中驴以灵性,同时描写了边疆士兵生活,表现了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小说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人与动物的冲突、融合、分离,讲究的是一种生命哲学,处处充满对生命的体悟与关怀。小说的叙述语言灵动、平缓,又深情、虔诚,叙述中充满着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活观,对生命怀着珍惜和敬畏之情,同时这种对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的思考富有深度,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生命意味。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语症候,而小说中的人与动物的思想交流、情感共鸣就显得理想化、难能可贵了。借助生态批评的方式,分析小说的内在的艺术审美特征,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小说传达的形而上的情感。

小说中驴的性格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一,驴从不断地摔挑子、不愿意下山驼水变成后来在上等兵手里说走就走、说停就停的可爱模样,表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磨合、探索的、互相适应的过程。小说中在下士手下,驴根本不愿意驼水干活。在上等兵手里,刚开始驴也是有脾气的,可是一连几天被上等兵强逼着必须驮够四桶水才能休息之后,驴就被驯服了,没有了脾气。在这个调教的过程中,上等兵没有辱骂驴,没有抽打驴,只是耐心的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驴:你必须驮水,每天四趟,这是你的工作。由于上等兵的爱惜和耐心的调教,以后的日子里,驴没有了那份暴烈,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下逐渐熟悉了驮水的线路、工作细节。于是驴变得心平气和,接纳了上等兵,和上等兵亲密起来。第二,当上等兵为驴起了个名字黒家伙时,驴一开始不明所以,等慢慢听惯了才对这个名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小说能够突破人与动物的界限,让人与驴在思想交流方面毫无障碍。第一,驴听得懂上等兵的话,比如上等兵会对驴说“走吧”、“你自己回去吧”、“路上不要贪玩”等等。因为驴熟知上等兵走在山间小路上的节奏,驴就完全信任上等兵,上等兵也完全信任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驴是听得懂人话的。第二,在往返山路驮水的过程中,驴是富有人性和灵性的,它就像一个善于合作的伙伴、朋友。驴“到了河边,上等兵只需往驴背上的桶里装上水就行,水装满了,驴驮上水就走。”第三,上等兵和驴亲如手足,爱如恋人,交流起来自然比其他士兵更容易、更亲密、更有趣。上等兵对驴的感情愈益深厚,这一点可以从上等兵为驴起了个叫黒家伙的名字上看出来。上等兵把驴视为连里的一员、战友。这样一来,上等兵和驴的关系又近了一层,这反映出人和动物亲如一家的理想状态。

通过大自然这个媒介,小说表达了一种人与驴的感情共鸣。第一,上等兵和驴产生过许多次情感的共鸣。有一次,上等兵在山沟里拉稀,没有跟着驴,可驴独自将水驮回送到了目的地。驴像人一样富有感情,这时它以为上等兵因为它自己独自回到连里惹得他生气了,于是驴流露出伤感,可当它感受到上等兵没有生气而是激动的喜悦时,驴又转悲为喜。可见,驴和上等兵的感情非常深厚。这样深的感情使得上等兵不能自拔。第二,上等兵与驴之间的情感媒介与人际交往的媒介不同。上等兵和驴亲密无间,他亲吻它表示表扬它的勇敢,而它甩尾巴表示高兴。另外,上等兵和驴分别的那一天,驴下山走得特别慢,在上等兵眼里,驴这是对他的依依不舍,后来驴又在下山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向上等兵,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是依靠各种无声无色的媒介载体来传达的。

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相处充满美感和诗意,融入自然,才能更好地体会“生活在别处”的韵味。第一,在作者富有感情的笔调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与深情。例如上等兵“不再牵它了,让它自己走,他跟在一边,一人一驴,走在上山或者下山的小道上”,这是一种人与动物达到的知心与欢快。虽然小说故事单薄,人物简单,但语言充满诗意,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真情的意境。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作者在部分描写景物的地方追求诗性思维,善用诗意感觉的语言来渲染氛围,能叫读者的感情进一步投入到小说的故事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感染力。第二,作者描写驴的眼神的时候,写道驴的眼神如女人一般温柔多情,湿湿的。这样的场景就像是人与人之间才有的恋情或者其他的感情,那种含情脉脉的眼神似乎是在传达一种立于人世之上的美的形式。这样的存在无疑是真实感人的,它不属于人类本身,也不属于自然界,它属于宇宙,是和谐统一的宇宙孕育了这种跨越时空、见诸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其他自然界的生命一样神圣而有魅力。其一,小说中写到的自然界的生命并非只有驴,还有山间的各类生命,包括青草、小昆虫等。在穿插这些灵动的小生命的时候,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宜人,如“被嚼碎的青草的芳香味”,“小昆虫振翅跳跃”,“风钻入草丛拱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黑家伙”的身影“竟是这山中唯一的动点”等等,这是远离尘世,天地一合的感情。现世的功名利禄、幸福痛苦都被淡出,在充满灵性和善意的大自然中,和驴一起度过的时光让上等兵十分留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又重复说了这个山中唯一的动点。这象征着生命的灵动,旺盛的生命。其二,《驮水的日子》中的名字是“下士”、“下等兵”,只有一个有名字的是那头叫“黑家伙”的毛驴。自然界的生命就是温亚军小说中没有姓名、然而影响着一切的东西。什么样的故事,看来并不是温亚军真正关心的,他需要表达的是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是一种突然来自心底的深沉的情绪。

小说的人物设置成对出现,在对比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终将战胜困难。第一对是上等兵与下士、新兵。在上等兵接手赶驴驮水这个工作之前,是一个下士 在做。俩人形成鲜明对比,下士比上等兵等级高,因此下士脾气倔,没有耐心,与驴搭档负责全连的运水工作时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与下士相反,上等兵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脾气好。他积极迎接挑战,不急不恼,对驴有耐心和同情心,注意调教的方式方法。最后与驴达成默契,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运水工作中和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另外,上等兵考上军校与驴分别时,准备接手驮水工作的新兵与上等兵相比,也显得没有耐心。结尾写这个新兵意味深长。总有人永远学不会与自然交流,这浸透着生命独特感悟的悲凉,永远是自然界的矮者。从反面衬托上等兵的可贵之处,告诉人们要有与自然和善共存的道理。第二组人物是连长和司务长。司务长眼里只有钱,注重利益,目光短浅,因为一条牦牛的钱可以买两头驴的缘故就没有买本应该买来驮水的牦牛,而是选择了更加便宜的驴。后来,下士没法赶驴去驮水时,司务长又主动找连长希望下山用驴换购一头牦牛回来,他却没有想到要与驴达成一种共识,对自然与动物没有感情,心思不够细密和敏感。他与动物无法建立一种共鸣,在动物面前就像一个失语症患者。与之相反,连长显得更通达。他没有同意司务长换购牦牛的意见,而是主张调教驴,另外连长很聪明,他看出问题不仅在驴身上,而且还在下士身上,于是把负责驮水任务的下士换成上等兵。连长对驴的驮水能力以及上等兵的能力深信不疑,而且也十分支持上等兵连夜调教驴的作法。

从设计的角度论述创造性思维特征 篇3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思维形式及阶段 现代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1 创造性思维特征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创建性。它是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思维形式。通过这种思维形式,人们可以在设计的现状和以往设计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揭示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对设计新的认识结构,并使得设计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的设计概念和模式。它是设计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

2 创造性思维在设计中的四个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设计创作过程,在它的运行中有其独特的思维活动程序和规律。对这个过程的理解,笔者对其在设计方面有价值的利用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论,同时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这一基本活动特征。

(1)设计的资料收集及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是围绕问题,积累素材,收集资料和前人对同类问题的研究成果,理出问题头绪的过程。

(2)设计的思维酝酿阶段。这是在积累一定的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具体的问题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考验,力图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的阶段。

(3)创造过程中的豁朗阶段。这是经过对前期活动充分的酝酿之后,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在脑中突然呈现,使问题有可能得到顺利解决的阶段。

(4)设计最后的验证阶段。这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设计趋于完善阶段。

3创造性思维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就是创造物的一个过程,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因而设计师应对思维科学,特别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有一定的领悟和掌握。想要使创造性思维与现代设计更好的融合,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创造性思维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并且能够通过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获得创造性思维在现代设计中的穿插。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设计的活动过程,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4怎样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在现代设计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设计师应当倡导突破思维常规、发挥创造个性,运用适当的思维方式,协调好创意思维与技法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强调创新贵在自然,尽量从多层次、多角度的方面去培养创造性思维。

无论从设计的本身出发,还是从设计的意义出发,创造性思维无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与以往设计思潮不同的思维模式,打破了旧的观念束缚,更加注重形势与风格,将具象转为抽象。提出新的观点:(1)表现比再现更重要。(2)创造高于审美。

时代赋予了艺术设计新的特征,探讨走在时代前沿的艺术设计思维方式也成为前沿的设计探讨问题。新时代、新设计需求新的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造与沟通。

在现代设计中有很多优秀设计案例,成功的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如建筑界的精英,他们都是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中之一就是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该设计将大厦创造性的比喻成向上生长的竹子,使得设计更赋生命力。另一位就是雷姆·库哈斯他对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就在于他创造性的运用了结构主义风格,并将其运用在建筑领域,他设计的西雅图图书馆的形式一度曾十分流行。该作品的创作来源于库哈斯对图书馆及其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反思。设计的另一个建筑是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波尔多住宅。这座建筑反映了超现实主义对库哈斯的影响,也反映了库哈斯在探索用建筑反映下意识的尝试。

5总结

综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研究以及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在设计领域的分析,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对我们设计来讲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最为当代年青的设计领域的学生,以后也会成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生阶段应当抓紧时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意识,多读这方面的书籍,多思考,多实践。也许这是我们要用一辈子时间去领悟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生阶段就努力下功夫去更全面的认识他呢?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当中我们涉及的就不只是意识的问题,而会更多的考虑技术,功能,社会价值,社会责任等等其他更为理性的东西。学习,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用创造性思维做指导,吸收更多这方面的养分,创造出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设计作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6.4.

[2] 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3.

[3]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从中国文化角度解读武术文化特征 篇4

关键词:中国文化,武术,武术文化

1 关于中国文化特点综述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概说,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和研究,梁漱凕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提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韦政通概括为十大特征,最后张岱年先生从宏观上提出七大特征学说,他认为中国文化特点可以阐述为:(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道德主义特征;(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陈江风提出了: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特征,追求和谐统一的特征以及延续性和凝聚力特征。一些学者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邱丕相先生在《中国文化类型与传统武术》一文中提出中国文化是和平内倾型的文化;是儒道伦理型的文化;是艺术审美型的文化。总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见解,但总的来说通过深刻学习中国文化我们从宏观上可以把中国文化的特点理解为:天人合一,顺天应物;家族伦理本位;贵和尚中。

2 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解读武术文化中的道德、人伦与中庸的思想。中国文化是根,武术文化是其一个分支,从中国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的渊源。一些学者也曾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的烙印是武术文化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可以说中国文化和武术文化都是对人、事、物的生活态度和处理方式的解释和规范指导。

2.1 以和为贵,道德至上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中国文化中贵和尚中思想使武术的发展层层递进,武术文化的道德至上是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具体体现。源于儒家仁义道德的社会伦理之光,在对武术的人文化成中,将原本散发着残忍气息的技术,衍变改造为“仁者之艺”的“君子之争”,并通过武德体现出对武术后学的道德培养;在神态上,要求“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内宜鼓荡,外示安逸”等;在技术上,表现为比试的“点到即止”原则和“舍己从人”策略;在武术行为规范上,呈现出“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等。

我们从《中国武术史》的记载中也可以了解到武术中的独特的文化属性,从开始的”术”演变为”艺”,后来上升为”道”,这就赋予了武术层次递进,逐步成为一种道德而为人们所理解,即崇尚武德,上升为学习做人做事。目前在学校武术教育中也强调学生武德的修炼,这与中国文化的重人伦的文化特点是紧密联系的。中国文化注重人的道德的修养,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德性文化,所追求的是德与智的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十分注重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注重任何人关系的和谐,“仁义礼信勇”正是武术特点的概括。因此武术中的武德修身与中国文化中的人伦和道德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武术中有许多关于武德的规范和要求,武谚曾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术礼节等都体现了一定社会对“武”的约束和要求。但在如何赋予这些传统礼仪以现代意义的方面,可能就要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头了。

2.2 百家争鸣,兼收并蓄

中国文化从古到今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说,文化的兼收并蓄赋予武术也有这样的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在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129种,拳械套路近5000种。武术能够历久弥新,派别林立,多种技法流派并存,其奥秘就在于武术文化吸纳了中国文化中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国文化从孔孟显学并行天下到儒道佛三家并立,都造就和体现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蓄的气派。虽然武术在发展中也有派别之争,产生门户之见,但在大的走向上还表现出团体宗族派别之间的融合,这充分体现文化的兼收并蓄特点。

2.3 天人合一,顺应天物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的特点凝炼了武术的追求中和的文化思想。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合一”等,就为中国武术文化打下了思想基础。

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同时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按照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并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达到练功的目的。其次,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也是动功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又圆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所以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嵋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总而言之,不论是武术的套路演练还是攻防技击,不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体现出中和中庸的文化思想特征。

2.4 以土为本,落叶归根

以土为本,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发生出来的国民精神。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人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以人为本,靠天吃饭,种土地收粮食。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周易》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礼记》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这就很鲜明的告诉我们古代人所追求的是在自己土地上从事周而复始的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定和稳定,这样一种特征使武术的发展中也具有以土为本,落叶归根的特点。

在武术的桩功练习中也有明确的体现。武术桩功要求习武者以大地为根,头顶天脚立地,正应验了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就不能成其身的中国文化特点。

在武术套路的创编中,武术中的运动路线起身、收势在一个点,面朝一个方向,体现了天人合一、落叶归根的文化特点和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的思想。

2.5 宗法制度,外姓不传

中国文化的宗法制度使武术技能形成以宗族为中心进行口传身授的文化特点。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中国人受“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的影响,使人们的家族观念浓厚,家族血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武术运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观念中造就了区别于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文化特征即宗族中心。例如:武术技能的传授历来就有“传内不传外,外姓者不传,有过习武经历者不传,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武术中的太极拳中也是按姓来分的,如陈、杨、吴、武、孙,南拳中的蔡李佛拳等,这些都充分体现武术受古代宗族观念的影响之深。从现代意义上来讲,宗法制度使武术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

2.6 内倾重道,玄妙神秘

既然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倾文化,武术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武术在此更体现了”道”的精神,修炼过程中讲究身心俱炼,求道求内劲内气内功。武术的运用技术主要以内外的整体和谐为特点,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使武术也成为一种“终身之艺而体悟不止”;这里要说明的是武术的内倾性具有难以划定、比较的特点。但是从发展意义上来讲,内倾性不利于武术的科学发展,有些拳术强调的内功内劲内气过于玄妙神秘。如: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如愈老愈功夫深。若以这些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所谓内涵来评判武术竞技水平的的高低既不可行也是不足取的。我们在解读武术文化时要辨证对待这一点。争取在竞技武术发展中改造这种玄妙的神秘。

3 结语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加大了宣传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武术也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中国文化其他元素,承认并理解武术所涵盖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高度融合的精神,消除“师道尊严”、“宗族中心”甚至“玄学”的负面文化。我们应该看到武术文化传承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武术的发展道路更加规范更具特色,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5]王岗.武术发展中的“文化围城”现象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5(11).

[6]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邱丕相.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编著,武术文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谈中国文化的特征 篇5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对中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了避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使人不至于因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行为。中国地处于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相互影响、制约,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在维持善良人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三达德,《中庸》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1]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华传统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此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3]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即带着父系血缘关系残余跨入奴隶社会,血缘关系通过家族组织影响很大,家庭成员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而且特别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亲属关系转换为宗法性的伦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规范人们社会心理和行为。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4]百行孝为先,孝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尊君、敬长、尊上,用孝道规范人生行为,理性地践行忠孝观,《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慤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6]荀子的“三不从”强调孝子应慎重思考,从维护家庭利益出发,理性地分清对错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过孝亲忠君传输下去,从社会心理层面、行为规范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塑造了独特的伦理传统,即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注重的是个人的德行修为,而不是要靠强制性法律约束,这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称为“德性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说它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即德智双修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张德(道德)、智(知识)双修,通过知识积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指不断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指对知识的学习,从此处可看出“德性”为尊,“道问”为次。后世朱熹、陆九渊虽就尊德性、道问学孰轻孰重有过争辩,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传统,仍以“德性”为尊,“道问”为次。明朝归有光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尊德性者,非以专于内而不兼乎外;而道问学者,非以徒鹜乎外而忘其内也。德性不离于事物,则尊之者不离于问学矣。”[7]讲以道问学、尊德性为一,智性与德性不可分开,主体可借助求知途径达到自身道德的升华。西方的智(知识)性文化,只是单纯地探讨宇宙的终极实在,以及宇宙的客观构造,关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则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将此转为对内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励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体悟以人为中心的宇宙真原,这是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董仲舒认为:“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8]天地人三者共同构成万物之根本。张载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9]此篇把人与万物合为一体,把人伦贯穿到天地万物之中,把天道及天命道德内化为人的本性,从个体之德发展到家庭,再推及天下,形成互助互爱的一家人,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这种注重道德人格,培养道德情操和精神节操的伦理性,鼓舞人民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有利于社会、人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道德基础,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弘扬的人文渊源。随着西方积极探索精神式的近代科技兴起,中国文化的道德人伦内敛型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仍是自身的德性修为,而不是外在世界,国民缺乏科学的探索精神,因此自然科技的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

总之,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重点探讨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两种文化主流,克服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冲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今后我们更进一步坚持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宋·朱熹等.四书五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9.

[2]黎翔凤著.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3.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66.

[4]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27.

[5]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

[6][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29.

[7][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别集卷一《应制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00.

[8][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209.

从技能角度看乒乓球运动的专项特征 篇6

1 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特征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是运动员能否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2]。它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三方面因素: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如图1所示) 本文主要将从技能方面阐述乒乓球运动的专项特征。

2 技能能力特征

2.1 运动技术特征

乒乓球运动技术的特征:击球工具的多样性、技术动作多样性、技术动作细腻性、竞技能力的个性化、技术构建的立体化、女子技术男性化。

2.1.1 击球工具的多样性特征

球拍一般分为直拍和横拍, 乒乓球运动对球拍的大小、形状和性能没有很大的限制, 加上胶皮也不尽相同, 所以整个球拍就具有了多样性。例如:底板有含碳和纯木的, 功能有弧圈加快攻、快攻加弧圈、防弧圈等等。胶皮更是怪异多样, 有正胶、反胶、长胶、生胶, 这些胶皮不同, 击打出来的球的性能也不同, 有的下沉, 有的拱等等。所以在发球、接发球、相持中击打出的怪异多变。

2.1.2 技术动作多样性特征

乒乓球技术的复杂多变在于乒乓球轻而小, 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 这是其他的球类运动无法比拟的, 发球和接发球都可以制造出很多旋转。从进攻技术技术来看, 如弧圈球、快攻、挑打、扣杀、快带、快撕、快搓等等, 从最初的直板的推挡发展到直板横打。从控制性技术来看, 如摆短、劈长、推挡、放短球。从防御性技术来看, 运动员以求抑制对方进攻或减少本方的失误所使用的击球技术, 如削球、挡球、放高球等。

2.1.3 技术动作细腻性特征

在格网类小球类乒、羽、网三球中, 乒乓球技术最为细腻, 因为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台面范围小、速度快、变化多、技巧性强。它不仅对人的神经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且它要求人体参与运动的各个环节, 尤其是小臂手腕手指具有很好的感知觉能力。即我们常说的“手感”、“球感”相当重要。

2.1.4 竞技能力的个性化特征

乒乓球的魅力是充分地体现运动员的个性, 同一种打法, 一人一种风格。例如:同是直板快攻打法, 刘国梁、马琳运用起来各有千秋。刘国梁直拍正胶打法, 以速度、旋转、技巧为主, 突出了“快”;马琳的直拍反胶发球多变, 也体现了正手主动进攻的能力。王皓的直板横打也是他赢得比赛, 战胜对手的法宝。而同是横板打法弧圈打法, 瓦尔德内尔、王励勤、施拉格皆各有所长。瓦尔德内尔以速度、旋转、技巧为主;施拉格以反手突出为主要特点。如果没有特长技术, 在比赛中就难以制胜。

2.1.5 技术构建的立体化特征

现代乒乓球比赛是全方位的较量, 立体作战, 无论是近台、中台和远台都要具有一定的对抗实力。所谓立体化是进攻和防守的区域是上下左右前后的多维的立体空间。上即可指杀、放高球的技术等。下即可指回接, 削下降后期的球等。左、右可视为横向移动回击大斜线大角度的球等。前可视为近台快攻及回击短球等。后可视为远台击球。一味的强调近台快攻或远台防守;一味的强调快速或旋转都是不全面的。只有把它看成是立体空间战, 强调全面技术, 才能克敌制胜。

2.1.6 女子技术的男性化

何谓男性化意识, 主要是指主动意识、变化及应变, 全面综合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 其中包含着悟性、胆量、意志品质等诸多的品质因素, 此外, 还要建立积极正确的思想方法, 摆正主观与客观, 训练与比赛, 技术与战术, 实力与变化, 保险与冒险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以克服女线的狭隘、简单、偏激、保守、固执的通病[3]。现在女子技术男性化越来越明显了, 张怡宁、郭跃等一批女队员技术趋于男性化, 积极上手、侧身抢攻, 中远台相持等等。

2.2 运动战术特征

乒乓球的运动战术特征:发球抢攻有效性特征、接发球抢攻积极性、相持对抗的稳健性、战术套路多变性和技、战术相互依存性。

2.2.1 发球抢攻有效性特征

“抢先上手、主动发力”的前三板战术策略是我们一直贯彻的思想。乒乓球速度之快, 谁占到了主动谁取得比赛胜利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发球抢攻前三板至关重要。建立“进攻手段立体化, 全台进攻无死角”的发球抢攻战术策略。特别是到了9:9的时候, 发球方就占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新规则的实施就是要增加球的回合, 提高乒乓球的观赏性。但是我们尽量在前三、五板赢得一球。

2.2.2 接发球抢攻积极性特征

大球和无遮挡发球使得发球质量降低, 接发球运动员心里有数, 什么样的旋转, 什么样的速度都很直观。因此多用正手接发球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主动上手抢攻。遇到高球能打能冲, 低球能劈长、摆短。接发球多样化, 打乱对方的战术。我们要大胆的对于发球进行挑打和劈对方的正手等等, 扰乱对方的战术。提高“二、四板的衔接”。

2.2.3 相持对抗的稳健性特征

要建立近台能攻能守, 远台能相持的策略。随着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乒乓球的对抗已经大部分由近台最终转换到远台的相持, 所以加强远台的相持能力至关重要。建立相持进攻的变化策略。很多人认为相持就是双方运动员退台相互发力对拉的情形, 其实不然, 在梅兹给王浩放高球的那场精彩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到, 梅兹没有跟王浩“硬碰硬”, 而是巧妙的避开王浩两边都能拉的长处, 来放高球使对方不适应。我们要根据对手的长处和短处来改变自己的战术思想。用节奏、落点的变化来牵制对手。

2.2.4 战术套路多变性特征

所谓战术套路的变异性, 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实施预定战术套路时, 每一次击球都必须根据对方回球的落点、速度、力量、弧线、旋转调整战术套路;乒乓球作为一种隔网对抗持拍类项目, 与其它球类项目同场对抗相比较, 其项目最大的特点是, 双方运动员交替击球。因此, 战术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和棋类搏弈项目非常相似, 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乒乓球项目的战术套路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随机性。

2.2.5 技、战术相互依存性特征

战术是以基本技术和技术实力为基础的。技术与战术,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战术。反过来, 战术又影响技术, 促进技术的提高与新技术的诞生。如果不具某种技术, 就无法采用以这种技术为基础的战术, 例如发球抢拉战术, 如果没有掌握拉弧圈球技术, 这种战术就无从谈起。如果有了某种先进的技术, 在比赛中没有具体地实施到战术当中, 那也丧失了这种技术的价值。

3 结语

特征是一项运动的规律所在, 当我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 也就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对乒乓球运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不仅能对我们的训练提供有效的帮助, 而且也能对乒乓球运动项目今后发展进行预测。要想赢得比赛, 技术是基础, 战术是关键, 了解技、战术的特征, 我们就能在训练中更加有针对性, 实战中更加有效的发挥战术, 战胜对手, 赢取比赛。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3]蔡振华.蔡振华在2002年全国教练员会议上的讲话.

[4]张辉, 刘雅玲, 王继红, 等.隔网对抗 (持拍类) 项目技战术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

角度特征 篇7

关键词:《修墙》,语域理论,口语化

一、引言

文体学的发展为诗歌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把语言学的理论与文学文本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为诗歌语言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依据。“通过描写和分析作者选择的语言成分及其产生的特定文体 (修辞) 效果,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本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秦秀白, 13) 。”《修墙》这首诗描述了叙述者和邻居一起修补果园的界墙时进行的对话和思索。通过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去欣赏诗人所创造出的对话中体现的冷漠气氛, 可以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无奈和伤感。

二、语域领域的研究

语域作为语言学领域经常出现的概念, 在不同的语言学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域被认为是“根据使用目的而行成的语言变体 (Hudson, 45) 。”因此语域的选择受到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的影响, 即“语域根据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语言时所要求完成的功能来定义的 (胡壮麟, 97) ”。韩礼德 (Halliday)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语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在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对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的研究基础之上, 韩礼德指出“文化语境决定着整个语言系统, 即决定着讲话者在这一文化语境中能够说的话。而情景语境则决定着讲话者在某一具体语境中实际说的话”。 (张德禄, 1987:24) 主张把语言连同社会和人一起加以考察和研究, 从而提出了“语域” (Register) 理论。他认为, 随着其功能的变化, 情景不同, 语言的使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语域就是语言运用的场合, 由于使用目的和场合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域。他将影响人们语言使用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部分, 即语场 (Field) 、语旨 (Tenor) 和语式 (Mode) 。

三、用语域理论分析《修墙》

(一) 语场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 语言发生的环境, 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在《修墙》这首诗中, 诗人所展现的是一个田园生活的场景。诗中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两个果园之间一堵倒塌的界墙。冬天的时候墙脚下冻土会膨胀, 而有时候猎人要搜寻隐匿在石缝中的野兔, 所以墙上的裂缝越来越大。春天来了农民纷纷忙着整修果园, 叙述者首先发现墙上的裂缝。

此时谈话的话题也就显而易见:一位农民跟他的邻居讨论修补果园的界墙的事情。他们约好日子一起出来修墙的时候发现, 这堵墙的左右散落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例如“有些像长面包, 有些几乎圆的像球”这种具体的描写可以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对环境的交代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能够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墙的倒塌象征着什么?修墙过程中的谈话又象征着什么?在此罗伯特·弗罗斯特通过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心灵感应, 因此语场的建立有助于引导读者去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 去感受和体验诗人内心的声音。

(二) 语旨

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 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诗中两位谈话者之间是平等的地位, 冷漠的关系。从前面所描写的果园的景象中可以得知, 诗中的叙事者是一位勤奋朴实的农民, 而他的对话者是“住在山那边的邻居”。这样可以看出而这处于平等的地位,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此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之上, 应该尊重对方的看法和态度。在这里讲话的双方都可以自由表达, 或者选择沉默。当叙述者把修墙的行为当成一种游戏, 并且认为在这两个果园之间根本没有必要建墙。邻居却毫不犹豫地说“篱笆牢, 邻居好。”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时, 就一直在进行默默的思考:我们种的是果树, 又不是会像牛一样跑的动物;我的果树又不会跑去吃你的果子, 要篱笆干什么。他想让邻居明白自己的想法, 却没有勇气去交流, 于是只能暗自寻思或者希望对方明白。这种沉默反而又体现了另一种人际关系——冷漠, 这正是这首诗歌想要展现的主题思想。

(三) 语式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 如说还是写, 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 包括修辞方式。罗斌在研究中提到弗罗斯特“意义的声音”理论, 主张诗歌的易懂, 利用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戏剧对白和独自等形式, 与诗歌读者拉近距离 (罗斌, 1) 诗中对农民的描写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赋予他们口语化的语言, 他们是即兴的自由交谈。他们的谈话虽然单调却不乏幽默感。因为石头的形状太不规则了, 所以很不容易放安稳。他们就一起开玩笑“老实在那呆着, 等我们转过身!”这种即兴的玩笑虽然表现出邻居之间存在的一种默契, 双方的沉默远远多于交流。

此诗的口语化风格还体现在诗人对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上。弗罗斯特“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是隐晦的, 有节制的;其体验深沉而忧郁, 其表达却客观超然 (罗斌, 3) ”。在描写二人搬石头筑墙的时候, 诗人用“我们搬弄石头, 把手磨出了茧”这样朴实的语言来表现农民劳动的艰辛。在叙述者探讨筑墙的原因时, 弗罗斯特又用“我在筑墙之前先要弄个明白, 把什么圈进来, 把什么圈在外, 并且可能得罪的是些什么人家”来表现农民泾渭分明我不犯人人不犯我的传统思想。

四、结语

角度特征 篇8

关键词:学堂乐歌,产生和发展,音乐美学特征

清末民初, 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 效法欧美, 建立新型学校, 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 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 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一大批有识之士组成的洋务派, 主张眼光外放,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治国方略, 并且派出代表到世界各个先进国家进行考察和学习。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所以也是考察和学习的重点。1867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 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音乐教育, 将音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学者们就开始着重关注日本的音乐发展。最终得出结论, 要在中国大兴音乐之风, 大力开展音乐教育, 以达到唤醒民众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当时的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黎锦晖、曾志忞等前辈, 纷纷改编和创作歌曲, 一股音乐的热潮迅速在中国传开。事实证明, 当初的这种选择是对的, 学堂乐歌的兴起, 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开启了一道新的大门, 为后来的新音乐发展铺平了道路。学堂乐歌起到更多的也是一种承先启后的作用。既有继承, 又有突破;既有革新, 又有扩大, 成为了当时中国人表达民族情感的最重要的方式, 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旧瓶装新酒的音乐美

学堂乐歌最初的形式, 是借用外国民歌和儿歌的旋律, 填入中国的歌词, 使之成为中国的歌曲。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拿来主义”的特征, 但是从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音乐发展来考虑, 这种拿来是无奈的, 也是必须的。可以说一种颇为有效的权宜之计。这种旧瓶装新酒的音乐和创作, 同样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美学特征。

1. 通俗的旋律美

学堂乐歌最初的是要传播和普及音乐, 从这个目的出发, 音乐的形式必然不能过于复杂, 当时的音乐家从国人实际的音乐水平出发, 在旋律的选用、改编和创作中, 都是以简单和通俗为主。从旋律学角度分析, 学堂乐歌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 跳动音程较少, 关于和声运动的逻辑, 尽可能的淡化, 乐句与乐句之间, 起承转合的音乐进行思维也较少的体现。在曲式上几乎清一色的大调式, 大多都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 最多加入一些一拍附点。节拍上多采用和进行曲类似的四二拍和四四拍。这种旋律特征就造成了旋律的通俗性, 使得歌曲旋律简单, 节奏明快, 朗朗上口。或者更为通俗的说, 就是好学易唱。

《小鸟一起飞来了》是一首表现春光的歌曲, 其旋律来自与德国的民歌《离别爱人》。原曲是一首表现爱人离别的、带有一定伤感的作品。但是传入中国后, 对曲调进行了调整, 从D大调改为了F大调, 大调式主和弦的大三度进行。于是就从一首伤感的离别歌曲, 变成了一首迎接春天到来的欢快歌曲。旋律上没有什么复杂的设计, 整个歌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彩。用日本歌曲《樱花诀别》的旋律谱成的《何日醒》, 是一首爱国歌曲。整个歌曲的节奏规整, 就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在旋律上, 将原来的四二拍子改为了四四拍子, 去掉了原来的附点节奏, 更适合歌词内容的表达。同样还是这个旋律, 也被应用到了《今从军》中, 原曲的浮点节奏得到了保留, 使得歌曲有一种进行曲的味道, 突出了歌曲的律动特征。

2. 规整的节奏美

学堂乐歌的节奏大多较为规整, 根本原因还是音乐普及的需要。学堂乐歌在当时真正的被流传开来, 就是所具备的这种大众化的特征, 使人们能够较为轻松的进行演唱, 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节奏方面, 一段音乐通常都是反复使用相同的节奏音型, 因为歌词的内容多是叙事性的, 所以这种稳定的节奏, 有利于歌词内容的抒发, 有一首著名的《军歌》, 旋律来源于日本歌曲《日本海军》, 采用了四二拍子, 行板的速度, 进行曲风格, 整个歌曲的节奏均匀, 同时又包含力度。在附点的处理上, 将原曲的附点节奏改为了带有间歇性质的附点节奏, 同时保留每一段最后一句的休止符, 给音乐进行和演唱者都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法国民歌《月光》, 本身是一首摇篮曲, 旋律轻柔, 节奏舒缓, 特别适合轻声的吟唱, 以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传入中国后, 李叔同改编为《哀祖国》, 将音域降低了四度, 每个乐句的第四小节, 句尾的长音改为了附点加休止, 体现出国人对于祖国蒙难的哀叹和抽泣。总的来说, 无论是旋律, 还是节奏, 都呈现出一种通俗和简朴的整体特征, 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艺术水平的低下, 拿我们至今仍在传唱的《送别》来说, 也没有宽大的音域和复杂的节奏, 却有一种质朴和电影的艺术效果, 成为了中国歌曲创作中的典范作品。

二、古今融合的歌词美

前文中提到, 学堂乐歌的旋律都是从外国民歌和儿歌中借鉴而来, 但是我们在聆听和演唱学堂乐歌时, 却感觉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歌曲。除了旋律的改编之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词的填入, 歌词采用的是切切实实的“中国制造”, 表现的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味道。时代发展到今天, 我们回顾学堂乐歌的歌词, 可能觉得其平淡无奇, 波澜不惊, 但是这些歌词, 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是振聋发聩的, 是当时人们内心中最真诚的呐喊, 所以学堂乐歌也因为歌词, 获得了永恒的美学价值。

首先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表达。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大力普及音乐, 是想借用音乐, 唱出一种新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是刚劲有力的振兴中华之音。这也是学堂乐歌中, 多富国强兵题材的重要原因。夏松莱作词的《何日醒》, 黄公度作词的《军歌》、石更作词的《中国男儿》等, 都包含着炽热的爱国热情。这些词作者的文学功底都很深厚, 他们的歌词很多都是用文言文写成, 有一种力量美感的同时, 还有一种中国文字的韵律美。拿《中国男儿》来说, “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 气贯长虹。”歌词的结构规整, 气势雄壮, 全词押中东辙, 歌词重复适当, 配上进行曲风格的旋律, 相信每一个唱过此歌的人都会觉得热血沸腾。以学校日常功课为题的作品, 也是渗透着浓浓的爱国情感。当时许多乐歌词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形成一种非常别致的、且颇为统一的歌词风格, 即:在继承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过程中推出新的风貌, 在通俗浅近的语词中表现出传统诗词的深厚韵味。大约可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模仿而形成“古朴典雅”、“生动秀丽”与“含蓄隽永”的风格特点。其次是在传统诗词风格基础上又融进现代口语, 呈现出“质朴通俗”、“易解易唱”与“明白如话”的风格特点。

综上所述, 学堂乐歌被看做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开端, 除了其自身的历史和社会意义之外, 在音乐本身也有很多的创新和发展, 为音乐和歌曲的普及和推广, 发挥了巨大的功用。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重新聆听这些歌曲, 仍然能够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审美感受。它既新颖, 又传统;既质朴, 又华丽, 是古今集合和中外结合的典范。希望本文的粗浅分析, 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学堂乐歌, 同时在当近的音乐创作中能够有所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音乐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角度特征 篇9

关键词:锡剧,女性人物塑造,表演艺术,艺术特征

在锡剧作品中, 女性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 也是锡剧表演成功的关键。锡剧舞台表演以剧本为基础, 在进行舞台排演的时候, 经过导演的指导, 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所以, 锡剧的表演是否成功与演员密切相关。与其他的戏剧相同, 锡剧是根据剧本内容塑造舞台立体形象, 其中演员就是锡剧二度创作的材料, 通过舞台人物塑造突出锡剧的美学效果, 以获得良好的舞台视觉形象。

一、锡剧以歌舞作为故事演绎方式

戏曲是用舞蹈表演的艺术。又被称为“滩簧”, 属于说唱艺术。作为戏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一带流行, 早期为吴歌, 发展至今被赋予了诸多的时代元素。锡剧的表演过程中, 要将其中的美学精神表达出来, 就要将锡剧中的美学元素提炼出来, 在舞台上艺术化为歌曲和舞蹈, 以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将锡剧人物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在锡剧中的女性角色多以端庄为主, 为青衣表演, 以唱为主, 呈现出女性温婉而娴静的舞台效果。在锡剧中, 所谓的 “唱”就是歌, 由于女性角色多为正面人物, 诸如贤妻良母、贞洁烈女等, 需要在唱腔上婉转而优美, 让锡剧表演更为凸显美感。锡剧的女性角色在演唱的过程中, 要遵循锡剧的艺术特质, 还要使演唱的内容与生活接近, 以使观众在观赏艺术的同时, 还能够从生活的角度对锡剧有深入体会, 从而促进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

比如, 大型清装锡剧《杨乃武出狱》中杨云芳这一角色的舞台表演就要把握真实性, 且要在表演中突出思想内涵。在锡剧的舞台表演中之所以要讲求真实性, 是要与观众形成情感上的互动。通过创造性的真实性表演, 让观众产生与真实生活存在相吻合的地方, 因此而在内心中产生信任感、亲近感。随着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表演而被拉近, 为戏剧舞台表演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杨云芳的舞台表演中, 要将思想内涵表达出来, 需要将表演所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舞台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在《杨乃武出狱》中, 杨云芳的性格比较直白、单纯, 演员要将其个性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够使观众感动。对于杨乃武而言, 杨云芳在对付杨乃武的过程中, 观众会觉得故事具有真实性, 因此而产生信任感。整个的舞台表演内容能够让观众深思, 从而在观众的意识中, 舞台人物的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二、锡剧对剧情诗意化体现舞台审美

与锡剧的古代戏相比, 锡剧的现代戏往往在视觉效果上会有所欠缺, 主要体现为演员的舞台形象缺乏韵律感。在锡剧的现代剧表演中,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内容, 包括做饭、走路等等, 要将其舞蹈化, 演员要通过将这些动作赋予艺术美感而在舞台上表达出来, 一方面塑造了锡剧人物的舞台形象,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真实的生活内容融入到舞台中, 促进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感情沟通。否则, 如果将生活行为原滋原味地搬上舞台, 或者对生活动作没有戏剧化处理, 就会使表演动作与舞台缺乏协调性。所以, 现代锡剧演员对锡剧角色的塑造, 要对角色表演建立与时代相符合的认知观, 以能够通过表演得到观众的共鸣。锡剧表演具有时代性, 能够引导观众沉浸在锡剧演员的表演情节中, 即使锡剧表演达到舞台审美诗意化的基本内容。

锡剧表演中, 女性角色的舞蹈和演唱过程也是对角色创造的过程。演员通过运用已经程式化的表演技能, 使观众对剧情充分理解, 能够对舞台角色以接纳。锡剧舞台上, 女性角色的表演中, 演唱和念词会根据剧情的需要而有所间断, 但是, 角色的表演则是持续的, 要求保持连贯性。所以, 锡剧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关乎到舞台表演效果, 表演中形体的姿态要能够跟得上音乐的旋律, 肢体的舞动要圆弧化, 这些都需要对生活动作的原状以提炼, 经过变形将艺术动作在舞台上呈现出来, 起到美化动作的效果。将生活行为艺术化, 以舞蹈动作的形式获得意会传神的审美效果, 充分表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其所发挥的艺术价值又高于生活。

比如, 《双推磨》中苏小娥的角色, 她推磨、挑水等动作都源自于生活, 但是并不是将行为的原状搬上舞台, 而是对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提炼, 经过艺术化处理, 使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可以让观众明确演员所表演的内容, 还不失舞台的和谐性, 获得传神的艺术效果。

三、锡剧女性人物要戏剧化塑造

锡剧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戏剧化, 就需要戏曲表演者能够做到表演到位, 形象传神, 让观众能够通过演员的外貌和动态的表演感知其在剧情中的地位以及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对人物塑造之前, 要能够从剧情的角度出发对人物以充分理解。剧情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对剧情的理解也要本着时代审美理解人物表演内容。

比如, 对《生死牌》中秋萍的表演。秋萍的全家都被倭寇所杀, 对倭寇满腔仇恨, 其中有一段唱:“义父呀……, 倭寇杀害我满门……”“义父呀……”的演唱, 就需要把角色的情绪调动起来, 但是, 在演唱的过程中, 要能够将需要表达的情绪把握好是非常难的。秋萍对倭寇是恨之入骨的, 而演员要将恨的情绪表达出来的同时, 还要做到艺术化, 就需要在叫板的同时, 使这句话极具艺术感染力, 能够将观众的情绪也带动起来。

将锡剧女性人物形象按照戏曲情节塑造, 在人物表演中, 不仅要求其表演行为舞蹈化, 还要注重舞蹈的身段和身形。锡剧演员所表演的女性人物, 包括面容、眼神等细微之处都要到位, 以能够通过外在形象塑造, 音容笑貌的变化达到传神的表演效果。 当所有的表演被观众所接受的同时, 还能够在观众的意识中构建为意向审美。秋萍通过简单的叫板, 就能够让观众体会到她对倭寇发自内心的恨, 加之其舞台形体塑造, 使观众在享受锡剧艺术的同时, 也使剧情不失真实感。

结语

综上所述, 锡剧是中国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锡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已经被赋予了时代特点, 形成了锡剧现代剧。锡剧是真实与艺术的结合, 且表演内容源自于生活, 却又将生活行为艺术化为舞台表演动作, 使所表达的内涵高于生活。特别是锡剧女性角色的塑造, 注重艺术形象的塑造, 同时还要通过表演中的虚实结合, 使观众能够体会到女性人物的内在思想, 以达到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丽娟.创造角色表达生活——析锡剧《杨乃武出狱》中杨云芳的人物形象塑造[J].剧影月报, 2011 (3) .

[2]张莲琴.真情入戏忘情演绎——锡剧《老屋》主角湘儿之塑造体会[J].剧影月报, 2011 (3) .

[3]尹凤娥.论锡剧的人物塑造及形体表演——《生死牌》中塑造“秋萍”的体会[J].剧影月报, 2013 (3) .

上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下一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