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2024-06-23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精选九篇)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篇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 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实现零距离对接的综合应用能力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正逐步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新方法, 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反馈, 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 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 是高职学生就业后的主要学习方式, 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共同要求, 因此, 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研究在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的内涵

(一) “项目驱动式导学”

是借助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规定了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指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 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是为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 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

是指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 教学过程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项目内容来自实际工作过程, 学生通过学习正是为从事某职业必须经历的典型情境做知识技能上的准备;二是实施的方式以具体的项目为学习内容,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引导和协作学习为辅, 使学生以学习者和工作者的双重身份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在其中体验该工作的方式、方法、特点, 以全面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是实施的过程为双轨运行, 前一个阶段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 后一个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课堂导学、网络平台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具体实践等系列环节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螺旋递进式的全面提升, 进而逐步实现由他控到自控, 再到无监督学习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的教学设计原则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教学设计是实施项目驱动式导学的重要环节, 既包括对整体学习内容的设计, 也包括项目实施中过程与方法的设计、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等因素。

(一) 能力目标明确, 并与工作项目紧密相联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中, 典型项目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和训练项目, 应当具有完整性、综合性和代表 (典型) 性的特征, 同时要源于真实, 又经过教学加工, 以满足教学需要。这样, 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 学生可以接受某一职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训练。

(二) 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学习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分析任务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 驱动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咨询活动, 到课本、到其他资料中查找并学习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的作用既是一个被咨询者, 同时又是一个引导者, 负责整个教学进程的设计和组织, 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

(三) 创设学习情境和配置学习资源

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多种个性化和易用性学习的资源;教师要积极创设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合作学习”, 组员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工程项目。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学习。

(四) 知识目标明确, 并有利于应用性知识系统的建构在项目驱动式教学过程中, 适时安排教学计划中涉及

的专业知识, 应做到知识目标明确, 体现“必需、够用”原则, 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 围绕项目所用;所以, 知识应由过去的学科系统排序改为按照工作过程排序, 同时又符合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 实现关键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五) 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来评价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的以培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 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来评价学生学习活动, 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三、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构建

要想让高职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 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支持, 自主学习环境资源的建设包括硬件环境的建设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其中硬件环境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校园网等的建设, 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 要提供易用、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建设较完备的学习资源库, 提高资源对学习者的适应性。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络课程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材料。建设网络学习系统, 它是一套可用于hitemet和局域网在线学习系统, 可以承载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系统支持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 让学生在一个学习环境中可以完成课堂学习、向教师提问、提交作业、同学之间在线交流、单元测验等学习任务;系统支持网页、流媒体、虚拟实验室等多种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发布和修改。可以用于学习者在进行真实环境的实验之前先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从而更轻松完成真实环境下的实验, 而不是取代真实环境下的实验。

(二) 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高职教育中在项目驱动式导学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实施“项目导学”的教学过程一般有七个行动步骤———确定项目主题、工作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示范阶段、在线讨论制定计划、条件准备、实施计划、评价反馈。其中前三个阶段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 后四个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通过项目驱动式导学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螺旋递进式的全面提升, 进而逐步实现由他控到自控, 再到无监督学习的理想状态。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 能力培养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1. 在确定项目主题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开发一个与职业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项目主题, 项目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应同时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元素,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应由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共同确定。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参与人员来实施项目, 并唤起所有参与人员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 工作任务提出阶段

主要通过创设模拟职业情境出示工作任务, 使学生初步了解做什么、学什么, 有什么实际用途。对照现有的知识或能力基础, 创设认知矛盾, 使其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诱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欲望。

3. 任务分析示范阶段

该阶段借鉴了学科中心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有什么意义, 该任务相关的岗位知识, 以及具体该做什么, 大致需要用到哪些技术和工作方法。介绍用于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的组成和使用要领, 传授基本自主学习策略, 并就其中重难点的操作技术进行粗略示范。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设情境, 如用Flash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4. 在线讨论制定计划阶段

制定计划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学生搜集信息来决策, 如何具体实施完成项目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学生要充分熟悉教师所提供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如校园网、互联网上所提供的课程内各知识单元的链接导航、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的导航、下载工具以及帮助查询系统等。学生明确任务后, 一般以大组或小组的方式进行工作, 约3~5人为一组, 小组合作学习, 制定工作计划。教师根据需要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导学咨询。

5. 条件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为了完成工作计划而进行各种内容上的准备, 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需要的物品与条件的充分准备, 如资料、手册、模型、试剂、实验仪器等等, 二是在完成任务计划过程中获取、处理或者解决这些内容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者能力。

6. 实施计划阶段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 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要求小组长对该组项目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 教师跟踪每组的学习情况, 参与讨论, 及时进行技术技巧的辅导。鼓励和促进学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以积极的学习行为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阶段的任务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完成, 有些项目也可以通过网上虚拟的实验室进行。

7. 评价反馈阶段

项目成果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项目完成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 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 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完成情况、自主学习的能力、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此阶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小组成员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 在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利用网络学习系统, 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供了充实的学习资源, 并以资源的课堂浏览与使用为依托, 进行网上多元交流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针对不同内容选择最适合的交流与学习方式, 发挥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优功效。在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相应学科的教学质量, 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摘要: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式导学教学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创设学习情境, 知识目标明确, 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来评价学生学习活动。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项目驱动,导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20 (2) :78-83.

[3]杨同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王英玫.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合理利用网络教案与导学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媒介素养、“信息节食”。

2、学会“信息节食;学会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3、掌握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网络基本准则。

2、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三、自主学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已成为我们重要的_________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_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 ___________。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________,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课文讲解

1、网络生活基本准则:道德与法律

2、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②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五、归纳小结、读知识点

六、课堂练习

(看多媒体)

七、作业布置

《合理利用网络》导学案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网络基本准则。

2、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二、自主学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已成为我们重要的_________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_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 ___________。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________,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选择题

1、八年级小文利用网络帮同学订书、买书;在网上结交了很多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朋友,并在交流中解决了自己不少生活中的烦恼。这说明小文()

A很有经济头脑,想利用网络购书省点钱

B善于利用时间,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C利用网络为他人服务,享受网络生活

D利用网络为自己牟利

2、①网络是把双刃剑②要拒绝成为网络的 俘虏,要做网络的主人③只要有网络在就会出现青少年沉迷网吧的现象④儿子没有能够抵挡住网络的诱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漫画给我们什么警示?

依托网络资源构筑大学英语导学模式 篇3

大学英语教育界日益重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 在这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学生缺少英语自主学习的真实语境。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必须创造更多地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真实语言环境。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自主学习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大学英语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激发, 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新教学模式有效补充、延伸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网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的自主学习。学习者自行、主动利用网络, 运用元认知知识和能力, 调控个人动机和行为来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这一定义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语言水平和学习特点, 依托网络平台, 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从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中挑选合适的学习内容,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一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要求其有效地发挥学习自主性。但是,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 加之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面对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 学生无从着手, 无法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权威, 更加无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刘金侠 (2009) 认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教师合理、正确地指导、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 将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师职能的转换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不介入其自主学习过程, 不依托网络资源构筑大学英语导学模式, 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理论依据

认知科学的学习观和自主外语学习理论是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传统的教学关注的是“怎么教”,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最大化的知识;而认知科学的学习观却更多地关注学习本身, 认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帮助者、监督者、咨询者、组织者, 而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认知科学的学习观主张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 他们应该主动进行信息加工、意义建构;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管理整个学习过程的目标。

自主性理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洲被提出。Holec (1981:3) 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具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Little (1991:4) 认为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 (刘欣2013)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即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能力。

2 大学英语网络导学模式的构建

网络导学模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 在课堂内外提供交流空间。对于已掌握的语言知识, 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进而达到巩固和提高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借助于网络平台, 构建多途径、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合理结合, 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 既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在大学英语网络导学模式中, 网络平台是资源数据库, 是学生交流学习经验的场所, 同时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 就课堂内外的学习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课堂面授、自主学习和网络平台, 学生逐步了解、适应并管理大学英语学习过程, 掌握、应用各种语言学习技巧, 运用具体方法去解决各类学习问题, 从而逐步提高元认知策略能力, 即自我反思、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结合现代网络技术手段, 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能力为目标, 构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导学平台+QQ群”的“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大学英语网络导学模式。

2.1 大学英语网络导学模式

大学英语网络导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手段”由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组成;“辅助教学手段”由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导学平台和QQ群组成。在传统的课堂面授模式中, 首先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大学英语导学、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跨文化交际四个部分。在自主学习环节, 学生根据网络导学程序自主安排学习, 利用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实践。QQ群使互动交流更为便利。大学英语学习策略部分主要采用“示范+练习”法, 由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就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分门别类进行示范讲解, 学生反复操练来完成;同时贯穿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环节, 要求学生课下在网络导学平台进行大量实践练习, 参与QQ群讨论, 及时分享学习心得和交流学习难点。

2.2 网络导学平台

网络导学平台为师生提供辅助教学服务的场所, 教师与学生在此进行网络互动式教学活动。系统为学生提供网络导学程序, 如元认知策略能力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每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然后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记录学习过程;最后, 平台的教学反思版块引导学生反思是否达到即定目标, 审视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 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还提供辅助学习支持功能, 如熟悉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自学与课程相关的辅导材料, 网上提问、在线练习、讨论学习等等。另外, 系统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支持功能, 如发布课程信息、布置作业、答疑解惑、在线测试、开展讨论式学习等等。平台使大学英语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方便师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 也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由、开放的互动交流场所。

2.3 QQ群QQ群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创造了一个讨论型、合作型的学习环境和场所。

教师或学生可及时讨论、学习、发布、共享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信息和成果, 教师能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给予学习指导和反馈建议。大学教学课时紧,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不多, QQ群一方面成为学生表达学习感受的场所, 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的场所, 另一方面又是教师督促、追踪学生学习情况, 提出指导意见, 辅导答疑的场所。在这过程中, 学生提高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借助QQ群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需求, 因材施教,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结论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相结合, 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堂内外学习有效融合。这既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迎合学生追求新事物、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网络平台上, 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和适应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学会计划和安排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新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效果远远好过传统课堂上被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金侠.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外语学刊, 2009 (4) .

[2]刘欣.论网络依托型ESP教学模式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J].外语学刊, 2013 (2) .

教育教学导学案 篇4

一、课题导入

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由此导入新课。

二、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

(2)出自自学提示题(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自学指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1953年12月)(周恩来当时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

2、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哪些国家的赞同?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得到印度、缅甸的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经过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而且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由它享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③1971年10月,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有力支持下,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冲破了美国设置的重重障碍,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尼亚、阿尔及利来等23国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关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历史意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中日建交的时间是什么?(1979年1月1日)(1972年9月)

2、中美两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坚持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①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②我国还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的活动)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2001年12月11日)

三、测标(分层练习)

阅读分析材料: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2年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请回答:

1、《联合声明》中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怎样重大的损失?

2、日本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对过去侵华的罪行“深刻的反省”。中日建交30多年来,日本恪守《联合声明》的精神了吗?请举例说明。

四、课堂小结:(略)

五、补标(作业)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B)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

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请回答:

(1)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 答:万隆会议,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2)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原则? 答:“求同存异”

(3)会议结果如何?这次会议反映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被称作什么?

答:周恩来的发言博得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有力推动了亚非会议取得成功。人们把这次所表现出来的亚非国家要求摆脱大国政治干涉、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称做“万隆精神”。

六、教学反思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篇5

一、学习模式导学

在学生入学后, 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前的各种教育和指导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前的具体指导, 明确教学目标, 引导入门, 导学先行, 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必要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

1. 学习模式教育。

即让学生了解电大办学的基本情况, 了解现代远程教育, 了解电大的教学过程和基本环节, 倡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明确现代开放教育现代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性质。

2. 专业学习技能培训。

要学好该专业所必需的学习技能, 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具体来说, 如能从网上了解《人类与社会》教学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细则, 了解《人类与社会》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等, 掌握浏览并下载网页, 运用google、百度搜索相关信息资源, 通过QQ、BBS进行网络互动讨论, 会下载点播各类型音像文件资源, 学会在线学习测试, 会进入阅读网络电子图书馆, 会通过网络技术寻求教师和同学的远程帮助等, 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3. 专业学习计划指导。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工作、家庭和学习基础与学习时间等情况, 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工学情况, 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和确定学习任务, 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自主决定对导学的需要, 自主决定对教学辅导的选择,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效率和能力。

二、学习方法导学

在开放教育模式下, 信息技术是主要的教学信息的载体, 网络所能提供的信息不论在质还是在量方面都要优于教师个体。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系统, 帮助学生实现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与社会》学习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 纸质资源通读。

引导学生首先从教材纲目体系入手, 掌握教材理论知识结构, 然后概要浏览教材, 把握教材全貌, 了解学习重点难点;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标识或批注;以摘写读书笔记等办法加强识记, 难点段落要仔细研读, 疑点问题要分层解析, 为有的放矢地听取教师面授或个别咨询做准备。

2. 检索网站辅导文本。

现代社会知识大量来自互联网, 各级电大网络资源极为丰富, 而且这些资源都是经过课程责任教师精心制作完成的, 通过浏览网站的文本资源, 可帮助学生明确课程重点, 排除难点, 化解心中的疑团。

3. 浏览电子类音像资源。

电子音像资源多为名师授课,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感受名师点拨, 享受优秀教学资源。

4. 参与教学互动。

通过前期的学习, 带着问题出席面授讲座, 或小组讨论, 或出席网上师生间的各种教学互动, 寻求对方帮助, 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现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5. 完成平时作业。

在基本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尝试练习应用, 完成平时作业, 进入初步消化、基本吸收、大致应用境界。

6. 期末复习。

期末进行总复习, 再次消化, 以便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 从容参加期末考试。

三、教学资源的导学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丰富, 如何从大量资源中有效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一方面要对教学资源的提供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 介绍资源的数量、质量、特点、使用方法、获取方法和对资源质量的评价, 另一方面要对资源的运用策略进行指导, 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和筛选信息, 如何有选择地、快捷地、有针对性地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 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评价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 介绍课程资源来源。

要对课程资源的原始拥有情况进行归类性的介绍, 一般说来, 《人类与社会》的学习资源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学校定期提的各类资源, 有纸质版的, 也有电子版的;二是电大系统网站类资源, 有中央电大、省电大、市电大, 还有兄弟电大的;三是社会开放类资源, 如书报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网页、电子图书馆、师生同学之间互动信息等。

2. 指导评估筛选资源。

要以各种方式介绍本课程资源的数量、质量、特点、获取方法、运用方法及教师对此的评价意见, 供学生参考。

3. 导加工处理资源。

教学资源有的可直接使用, 有的可删改整合, 有的可取其意向思路, 有的可得其参考启发, 还有的可先行储存, 以备后用。总之, 要指导学生学会对所有课程资源进行加工处理。

4. 指导消化吸收资源。

资源中的许多内容是针对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的梳理、诠释和发挥, 学生或反复阅读, 领悟其义, 或细细揣摩, 品味其意, 或汲取精髓, 灵活运用, 真正实现内化。

四、学习过程的监控

《人类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综合知识较多, 内容充实, 条理清晰, 但大多数内容并不深奥复杂, 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提供的各类自主学习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松散性, 教师必须适时地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1. 通过现代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可以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 如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交流形式, 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和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

2. 及时批改讲评作业。

根据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印刷品习题和网上习题解答, 并及时批改和讲评。形考成绩作为记载学生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 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学习辅导。

3. 指导学生复习, 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做好期末复习, 通过出示复习要求和复习要点, 督促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和主要知识点, 紧扣复习大纲, 全面总结系统复习, 重点突破, 集中答疑, 模拟检查, 提高复习质量。

对学习过程的监控,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使学生养成看书、查找资料、做笔记、提问题、大胆实践等自主学习的习惯, 使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经过实践, 该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通过网上讨论和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 学生普遍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比较新颖、自主, 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感到《人类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比较有趣, 收获较大。通过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强化, 学生掌握了上网寻找课程学习信息和资源的方法等必需的学习技能, 知道了在碰到学习中的困难时该如何寻求帮助, 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1.

[2]谷泓.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3, 3.

开放教育财会课程导学效果的探索 篇6

“导—评”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对课程导学以及教师教学一体化的完整的活动程序设计,将教学活动结构框架的三个导学模块(网络、课堂、评价)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通过“导”在活动程序的不同阶段和模块运用中,帮助、推动学生“学”,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再主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使之浑然一体,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目的。

一、导——以教师为主导,推动学生“学”

1.导向:导学习观念与专业方向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 育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对它有所了解,教师必须发挥向导作用,引导学生入学后由“传统的学习观”向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观”转变。在这里主要通过介绍远程教育的特点、专业和学制,使学生对所开的课程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自主、合理、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2.导能:指导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技能

远程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与文字、音像、电视教材、计算机和因特网相关的学习技术,还要掌握以下技能: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技能;与他人合作与联系的技能;与资源管理人及其他学习者交流的技能;工作管理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此外,还应学会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比如小组学习)以及更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交互式活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技能是远程教育中学生“能够最有效地跨越师生之间时空障碍”的关键。

3.导探: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有待解决的问题为载体,指导学生选择探究主题,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媒体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开展网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沟通、协商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新旧知识相协调,实现认知结构的重构。此外,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研究,利用网上资源库、资源区,拓宽知识范围,并鼓励他们谈学习的见解、体会,启发他们去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评——加强网上学习,严把形成性考核关

形成性考核成绩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条重要途径。形成性考核内容除了平时作业、期中测试完成情况,还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学生个人学习计划制定、网上交流、听课、学习笔记、多种媒体资源利用情况、网上答疑、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的次数和内容等纳入形成性考核范畴。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形成性考核分数达到40%。在这里为了使学员适应远程教育的理念,本人在教学中加强网上学习,作业占10%,填写个人学习计划给予5分,听课占3分,小组讨论占2分;网上交流占20%,其中包括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和网上讨论。由于目前远程教育普及率还不是很高,有些地区如和丰、铁厂沟缺少网上学习条件,主要应以面授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听课、学习笔记、参加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和期末测试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的主要内容,量化打分,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衡量、评定学习效果,打出比较合理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所以,针对教学对象不同要严把形成性考核关,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篇7

有研究者认为:导学教师的角色很难用传统教育中的“班主任”来概括。导学教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员”,协助学生自主选课的“策划员”,帮助学生学习的“咨询员”,学生心理的“导航员”,日常事务的“管理员”,鼓励学生学习的“啦啦队员”。

导学教师:在我国远程教育环境中,引导、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其学习目标的一类专职人员。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指导、咨询服务、情感关怀、管理服务等非学术支持服务。

那么导学教师是谁?做什么?作用是什么?从研究层面来说导学教师是为学生提供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师角色。导学教师是为学生提供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承担着课程学习辅导和个性化学术支持辅导。保持学生与校本部的联系,负责学生学习的监督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行政管理问题。导学教师起着学员与学校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管理学生日常事务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各项工作,保障正常办学秩序。

2 导学教师管理工作的定位和现状

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开展,导学教师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思想教育和学习管理服务的专职工作者。二是从招生到毕业,教育、管理、服务。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归属感。四是需要具有爱心、诚心、责任心的团队。

目前,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导学”概念日益普及,各地电大都已构建起相对完备的导学教师队伍。调研发现,开放教育导学教师呈现出4个基本特征:一是构成来源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导学教师2类。专职导学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管理与服务,兼职导学教师一般由某专业任课教师兼任。一般来说,省级电大的开放教育学院,学生人数众多,以专职导学教师为主,如天津电大直属学院、上海电大开放教育学院;而各地市级分校及教学点,由于学生人数少及考虑教学成本,以兼职导学教师为主。如天津电大西青分校、安徽电大黄山分校。二是年龄跨度较大,导学教师年龄有的高达60多岁,有的刚刚20多岁,天津电大直属学院的导学教师是以20~30岁的青年大学生为主,而上海电大各分校的导学教师以50~60岁的退休返聘老教师为主;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各地电大对导学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及综合素质等任职资格有相应的要求,大部分导学教师都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一定的教育经验。如天津电大导学教师队伍注重吸纳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上海电大及其各分校则侧重具有普通高校或相关行业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退休人员。四是有正式事业编制身份的导学教师较少。各地电大的导学教师多属于非事业编制的其他合同制教师或临时聘任教师,其福利待遇相对不高。

电大导学教师的工作职责涵盖了学生电大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繁、杂、碎”的特点,总体来说,导学教师的工作职责包括助学支持服务、日常管理、招生服务3个方面。

2.1 助学支持服务

导学老师要熟悉和掌握自己所负责的班级和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资源、课程考核等情况。导学教师要根据所负责班级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导学员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

2.2 日常管理

导学教师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相关的事务进行管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即建立学生的学籍档案,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二是学生出勤管理,即导学教师要负责学生出勤管理,做好学生出勤记录,督促学生按时到校上课。三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导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四是学生的咨询与信息服务,导学教师要对学生网上或电话咨询提供服务,及时向学生发布学校相关信息。五是学生的评优奖励及活动组织管理,导学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评优奖励活动如中央电大优秀毕业生和中央电大奖学金评选推荐工作,此外还有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参与。

2.3 招生服务

近年来,招生工作成为各地电大的头等大事。一些电大的导学教师工作职责中还包括招生任务,导学教师要配合学校组织和发动学生宣传招生,完成自己的招生任务。

从导学教师的以上职责可看出,导学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指导方面,其影响渗透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 导学教师队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国家开放大学到学习中心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如果开放教育是一栋大楼,那么导学老师就是这栋大楼的基石。然而我们作为导学教师队伍的基石却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3.1 观念认识上的不足,缺乏导学工作观念和应发挥的作用

导学工作内容没有界定,实效性不明显。主要体现在认为导学教师是低层次的事务性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尚未较好地开展。

3.2 培训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健全

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基础理论和学校制度规定居多;培训形式较为单一;考核评价标准尚未形成,评价指标体系自行制定,缺乏全面性、可操作性;激励制度和激励措施缺乏,成绩感和荣誉感不强,工作积极性未激发。

3.3 专职导学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素养不高

学校对导学教师的任职条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年龄、学历、上岗条件等)。对导学工作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不明确;对系统教学单位导学教师的待遇标准没有指导意见。

3.4 工作职责不明确,发展空间狭窄、流动性大

工作量较大,工作边界不明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导学教师队伍,能够为国家开放大学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 对导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的解决措施

随着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开放教育导学教师队伍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支撑,为加强开放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深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革,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初步形成了开放教育导学教师的管理制度。注重制度设计细化服务环节。更新服务理念,固化特色成果。加班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

(2)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有效提高了导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希望更多地组织开展导学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导学教师要立足于“四个必须”:一是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是必须熟悉全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特点;三是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为学生搭建方便快捷有效的沟通平台;四是必须全面了解所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不断增强管理水平,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带头人。

(3)构筑桥梁,发挥作用,充分带动了学生工作和校友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省级电大、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4)搭建平台,扩大宣传,有效发挥了学生工作促进招生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利.导学及其分类——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导学模式探讨(一)[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13-16.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篇8

“教学”是以一定的手段, 将某种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海德格尔指出, 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 让者, 使也, 既可以将之理解成“迫使”“强制”, 也可以引申为“激励”“诱导”。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倾向于前者, 一般认为, 学生“学”须围绕教师“教”这个中心展开, 重知识、技能和技巧, 轻思维、思想、理念。为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教育工作者从第二层含义引出了“导学”的概念, 导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诱导”下, 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创新思维的过程, 即在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什么”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学”和“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怎样培养人生的价值观念”。“导学”重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主动性的前提下成为师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从而实现学生从“被塑”向“自塑”转化。

二、从“教学”到“导学”, 小学语文教育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 小学语文教育呈现出以下鲜明的时代特征: (1) 受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等人本主义观念影响, 小学生自我意识、个体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扩展, 社会、家长对于小学生的包容性要求不断增长, 学校和教师愈加难以利用传统的威权等强制力量完成教育过程; (2) 学生、教师力量此长彼消, 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 教师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绝对优势地位不再, 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吸收更多信息, 面对着庞大的外部信息世界, 教师和学生差异性不断缩小; (3) 社会日益进步要求实现个体化、差异化的教学, 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个体的潜能。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师生、文本等教学要素要构成“学习共同体”, 因而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开放多样、不确定性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因此,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实现从“教学”到“导学”的转变, 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从“教学”到“导学”, 小学语文教育方式转变的内涵从“教学”到“导学”, 其内涵发生如下变化。

1. 导学, 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更是教育理念的重构。

“教”与“学”不再作为对立而存在, 而是有效融合, 我们不妨等一等学生, 放一放脚步, 多一些聆听, 多一些观察, 多一些思考:“让学生先开口”———以学定教, 找准起点;“善用学生的问”——平等互动, 顺学而导;“妙用学生的错”———动态生成, 化腐朽为神奇;“活用学生的题”———创设习材, 学会学习。科学地教、艺术地教, 不露痕迹地融于“导学”之中,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 导学, 意味着建构新型课堂模式。

即将传统的”以练固学、以练测学”转化为“以练导学、以练促学”, 练是载体, 导是路径, 学是落点。通过设计有效的练习, 以及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艺术巧妙地穿插引导, 达到促进学生有质量、高效地学的目的。在导练、导学的过程中, 化教为学、以学定教。教学相长、主客相生、最终使教学走向和美。

3. 导学, 是探索新路径。

善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教师谆谆善诱, 提高效率;引导———当学生迷失目标之时, 教师积极引导、指明方向;开导———当学生未进入状态时, 教师积极开导, 激活状态;倡导———当学习氛围不浓时, 教师以身作则, 积极倡导, 营造情境;指导———当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时, 教师及时提供有效支援;诱导———当学生思维未打开时, 教师积极诱导, 鼓励探究;疏导———当学生学习出现瓶颈之时, 教师积极疏导, 开掘潜能;化导———当学生学习体验不愉悦时, 教师有效化导, 重塑自信。

四、从“教学”到“导学”, 小学语文教育具体实践

笔者在学校、教研组的支持下,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 开展了导学实践, 提出了“五阶段法”的导学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比尾巴》为例进行说明, 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自主学习阶段。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能力以及地域文化特点, 设定预习内容和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等搜集动物的尾巴方面的图片和文字信息, 有条件的请家长陪同孩子到动物园参观, 通过现场观察, 进一步加深印象, 为课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并要求学生将问题记录在导学案空白处, 待小组合作学习时解决。

2. 合作探究阶段。

首先, 在小组内展示个人搜集的资料及信息, 通过讲解、讨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叙事等能力;其次, 教师提出共性、疑难性问题, 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互帮互学, 在学生合作探究时, 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 及时掌握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3. 交流展示。

通过学生演讲、课堂辩论、课本剧表演并辅以板书等, 多方位展示学生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 教师认真观察、倾听, 及时点评、指导。形成师生、生生间全体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4. 贯通整理。

笔者在前几阶段学习的基础上, 梳理课文, 简明扼要地强调知识点, 将教学内容串成有机整体, 实现收放自如。

5. 达标检测。

教师精心选择测试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后, 学生通过小组互批、前后位互批等形式, 发现问题和缺陷, 教师则及时予以总结和点评。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新形势下, 只有实现从“教学”向“导学”过程转化,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网络导学开放教育 篇9

一、明导之前提———明确开放教育本质和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导学教师施导的第一步, 是自身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有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为在导学过程中, 践行开放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自觉传递、渗透给学员, 应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 追本溯源, 固导学之教育根本

作为教师, 无论展开何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要明确和深入钻研的不是教学内容和教材教法, 而是熟悉和把握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特质和施教对象。教学中, 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 施教者不重视对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本质和培养目标的把握, 就难以真正掌握受教育者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和教材教法探索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着力于教学策略的探讨, 疏忽个人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深入探讨, 在基层电大教师中普遍存在, 近乎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迅速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实现导学教师的自我提升, 笔者以为应该从正确深入认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始。

(二) 言传身教, 践行终身学习导学理念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权利, 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是其培养目标。开放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要求作为关键关联环节的教师首先树立并践行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并在施教过程中, 将这一理念通过多种途经, 传递、渗透给广大学员。教师对教育理念秉持与践行程度, 将会通过网络、面授等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影响到学员。因此, 作为导学教师, 应明确终身学习这一理念的树立对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们国家“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意义, 以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和渗透终身教育理念。

二、研导之途径———积极尝试, 开拓创新,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以策略为支撑, 开主动施导之途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基础, 导学教师要“导”得卓有成效, “导”得有特色, 导学教师需钻研教学策略, 培养个人主动导学意识。导学教师应积极开展适合开放学员网络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 以教学策略作支撑, 在导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导学教师“导”的主导作用, 如此, 学员自学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就会提前得到解决, 目前存在的教师以回应学员提问为主的被动导学现状就会得到改善, 网络导学效果就会大大改善。

(二) 借他山之石, 探攻玉之策

在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生源呈减颓之势、生源水平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的教学背景条件下, 导学教师应积极研究国内外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策略, 结合远程教育实际大胆尝试, 探索具有我国开放教育特色的教学策略, 笔者近几年尝试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导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此做引玉之砖, 与同行交流。

远程开放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并钻研提高学员自主学习效率策略成为笔者近年开展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学中, 笔者系统研读《思维导图》①, 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 逐步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入远程课程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明显促进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具有思维导图特色的远程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开展导学工作以后, 笔者将思维导图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导学辅导逐步推荐给学员,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 设置特色主题帖, 推荐思维导图笔记法

在导学中, 设置“自主学习方法交流”主题帖, 鼓励学员交流自主学习方法的体会与困惑。在交流过程中, 笔者针对学员自主学习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乱入” (即学习时忽略目录和学习提示等直接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 现象, 将“目录学习法”和“思维导图笔记法”推荐给学员。“目录学习法”引导学员重视教材章节前的学习提示, 提高学习的条理性;“思维导图笔记法”建议学员在学习结束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巩固所学内容, 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实践过程中, 学员回馈, 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笔记法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思维导图的制作大大增强了知识学习的条理性,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 以“画图”法做笔记, 图文结合的创作过程增强了自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改善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 增强了持续深入学习的信心。

2. 开展特色导学, 渗透思维导图学习法

在导学过程中, 笔者用自创“自主学习过程小模式”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学员自主学习过程, 指导学员规避自主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孤独感或者网络干扰引起的“学习迷航”。以“课程重点章节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辅导, 以“图解法”为学员答疑解惑, 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辅导内容的条理性和趣味性, 提高了学员上网学习的兴趣, 获得了网上学员的积极反馈, 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作为学习工具, 用于个人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

3. 模式化教学思路, 提升导学效果

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教学思路模式化, 并将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传到平台, 学员了解教师导学思路, 把握导学节奏, 形成个人学习思路和节奏, 主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 产生张弛有度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探索不仅助力于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也在实践中提升了笔者的教学能力, 收到了“鱼渔兼授”的教学效果。

以个人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研究, 改善导学效果的体悟, 笔者以为, 梳理主动施导意识, 自觉探索开放教育教学策略, 是导学教师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习导之技能———切实研修平台指导材料, 熟练灵活操作平台

网络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所在, 熟悉并熟练使用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缺乏网络操作技能, 导学教师的“导”就无从施展, 给予学员教育理念的渗透和“鱼渔兼授”的师生网络良性互动就无从谈起。因此, 主动学习网络平台操作知识, 是导学教师导学“上岗”的前提。

(一) 避“捷径”, 系统研习辅导资料

近两年, 网络平台的不断升级需要导学教师不断熟悉和适应新平台新的路径和使用方法。但是实践中, 相当一部分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直接“忽略”网络平台上和工作群中的有关平台使用的指导材料的学习, 采取看似更为快捷的方法———遇到问题就在工作群中即时“呼救”, 寻求平台技术人员的在线帮助。显而易见, 这种做法是事倍功半的伪捷径。扎实系统地学习网络平台操作辅导材料, 是保证导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正确做法, 也是导学教师适应导学工作的硬性技术作业。

(二) 把握操作程序, 熟练使用平台

除了系统学习正确操作该网络平台的辅导材料, 导学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练习, 熟悉注册、登录平台的基本程序, 熟悉辅导界面的结构框架并做出基本的评估, 能对比国开资源进行资料的完善, 结合课程和学员实际进行平台的基本设置, 能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基本的处理 (通过合适的路径或准确的联系方式进行反应, 确保问题的及时处理) , 如此, 才能顺利展开网络导学。

(三) 熟悉平台功能, 开拓自主导学空间

明确了导学的工作要求, 熟悉了导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导学教师就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辅导内容的维护。这只是对导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达到这一步, 导学教师只能说是合格的, 要成为自己课程导学平台的灵魂, 还需要在课程基本网络的构架下, 开拓个人自主导学的空间:在平台相应的设置下, 充分把握导学教师的操作权限, 结合本地区学员的所需所求, 以符合当地技术环境的形式, 进行针对性内容的上传, 让学员在网络学习中, 感受到导学教师个性化导学的用心, 产生面授教学的亲切感, 增强网络学习的兴趣。

作为基层电大的导学教师, 如果能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 主动自觉地探索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加强自身将终身学习的理念, 渗透给每一位开放教育学员, 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尽个人绵薄之力的使命感。积极吸纳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 在开放教育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中大胆创新, 探索适合这片土地的科学的教学策略, 拥有熟练而灵活的网络平台使用技能, 那么, 他就不仅具备了作为导学教师的“上岗证”, 也储备了跟随与时俱进的开放教育共同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4, 6.

[2]张巧玲, 胡宗哲.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3) :3.

上一篇:农林牧土地资源下一篇:需求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