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地下生命线

2024-07-15

关注地下生命线(精选三篇)

关注地下生命线 篇1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市政基础设施, 使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它解决了管线直埋带来的诸多难题, 是市政管线建设的趋势和方向。它又被称为“共同沟”, 是指为电信、电力、燃气、供水等各类公用类管线盖一个共同的“房子”, 位于地下约3米处, 这个“房子”一般小可通人, 大可通车。

地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地下钢筋混凝土的隧道内, 各种管线林立、纵横交错。这些管线向城市的每个角落源源不断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 这里既是城市的“主动脉”, 也是“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一般分为干线、支线、缆线管廊, 干线主要建在城市道路中央下方, 是“主动脉”, 支线、缆线主要建在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 是“毛细血管”, 整体构成一个系统的地下管网系统, 覆盖城市每一个角落。

综合管廊的系统布置主要以超高压电力电缆、供水及供热干管走向为依据, 规划服务地区的干线管廊系统;以高压电力电缆、供水及供热配管走向为依据, 规划服务地块的支线管廊系统;以干管和支管的混合走向为依据, 规划兼具上述功能的干支混合管廊系统, 形成管廊的层次化, 以更好地为管线和地块服务。

相比传统直埋管线的优势:

和传统市政管线地下直埋方式相比, 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管线的统一管理, 日常养护、扩容和改建省去了土建费用, 并且能够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 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较小, 并且不会产生噪音, 这些都已经取得了工程界的共识。但很多人认为城市综合管廊的初期投资太大, 不利于该项措施的推广。事实上,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寿命都在50年以上, 绝大多数的设计寿命为100年。很多市政专业管线在管廊的服务年限内, 需要多次的翻扩建。如果各类管线地下直埋的投资加上管廊服务年限内各市政管线翻扩建工程费用乘以预期次数进行求和计算, 则各管线的投资总和与管廊的初期投资相比, 差距并不大。

和传统直埋管线相比,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以下优点:

1.确保道路功能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 确保道路交通通畅。

2.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各类市政管线集约布置在综合管廊内, 实现了管线的“立体式布置”, 替代了传统的“平面错开式布置”, 管线布置紧凑合理, 减少了地下管线对道路以下及两侧的占用面积, 节约了城市用地。

3.确保城市“生命线”的稳定安全, 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的作用犹如“动脉”对于人体的作用, 是城市的“生命线”。“生命线”由地下综合管廊保护起来, 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 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对管线的腐蚀, 增强了其耐久性。同时地下综合管廊内设有巡视、检修空间, 维护管理人员可定期进入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管理, 确保各类管线的稳定安全。

4.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都可以直接在地下综合管廊内进行, 大大减少路面多次翻修和工程管线维修的费用。

5.改善了城市环境。地下综合管廊的设置, 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蜘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 消除了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减少了路面、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 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环境。

6.增强了城市的防震抗灾能力。即使受到强烈台风、雨雪、地震等灾害, 城市各种生命线设施由于设置在地下综合管廊内, 因而也就可以避免过去由于电线杆折断、倾倒、电线折断而造成的二次灾害。发生火灾时, 由于不存在架空电线, 有利于灭火活动迅速进行, 将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行动与目标: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部署, 按照各部委出台的文件要求, 自2014年起,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 计划3年内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计划到2020年,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 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直辖市每年5亿元, 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 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一共补助3年。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 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截至2016年4月, 已经有25个城市入选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名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 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 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 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为了加快综合管廊的建设进度,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再次下发通知, 自2016年4月19日起, 实行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展周报制度, 以落实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的工作部署。

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取决于什么?

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布局, 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建设区域选择及适建道路和入廊管线选择等方面的情况。

1.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根据国内外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 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即可开始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目前广西人均GDP和市区人口两个条件均满足的地级市有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

2.适建区域选择。根据综合管廊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 适宜建设综合管廊的区域包括:交通运输繁忙或者地下管线较多的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铁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城市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者河流的交叉处、过江隧道等;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重要的公共空间;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_南宁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南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飞燕/摄)

考虑广西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各地城市建设的现状, 广西的城市综合管廊适建区近期宜以城市的新城区、高铁新区和旧城改造区为主, 其中旧城改造区应以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铁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为主;远期再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设经验, 扩展适建区范围, 扩大综合管廊建设规模。

_广西首条建成的综合管廊——佛子岭路综合管廊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3.适建道路选择。综合管廊适建道路选择, 可以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布局决策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选出对城市道路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因子;然后选择专家调研法, 确定各指标的相关权重。

根据综合管廊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可以选择城市空间因素、道路交通因素、市政管线因素、经济性指标等作为评价道路适建性的指标因子。每一个指标因子依据其作用大小又可再分出下一级子因子, 如城市空间因子的下一级因子可再分为区域重要性、土地开发利用现状、规划开发利用强度三个子因子。将参加分级的所有指标因子以评分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 再根据指标因子的影响大小赋予权重, 每个因子的得分乘以该因子的权重即得到该因子的贡献率, 所有因子的贡献率全部加起来, 就得到评价道路的综合评级得分。

通过上述方法, 我们可以在划定适宜建设和不适宜建设的得分标准后, 把城市道路分为三级, 即适宜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以及不适宜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 最终在城市适建区选出适合建设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

4.入廊管线选择。根据容纳管线的类型, 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三种。对于干线管廊, 从道路的重要等级及所纳入管线的功能而言, 应尽可能多地纳入管线;对于支线管廊, 仅考虑将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及给水 (再生水) 管线纳入;对于缆线管廊, 仅考虑将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纳入。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市政基础设施, 使管线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统一管理

的目标得以实现

它又被称为“共同沟”

是指为电信、电力、燃气、供水等各类公用类管线盖一个共同的“房子”

时间轴:

2013年9月6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提出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2014年3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强调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应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

2014年6月3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2014年10月18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合肥市组织召开“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 提出把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主要着力点。

2014年12月26日

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年1月4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通知》。

2015年4月8日

通过竞争性评审选出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等10个试点城市, 并在网上公布。

2015年5月22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2015) 。

2015年5月26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2015年8月3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面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15年12月20—21日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视为继高铁、水利、棚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领域。

2016年3月24日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城市管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2016年4月22日

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竞评工作在北京举行, 最终确定了广州、石家庄、四平、青岛、威海、杭州、保山、南宁、银川、平潭、景德镇、成都、郑州、合肥、海东等15个试点城市。

2016年4月

南宁市成功入选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三年试点期内将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2亿元。

2016年5月24日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时强调, 要积极探索PPP模式, 通过完善回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管廊建设。

2016年7月之后

广西首条建成的综合管廊——佛子岭路综合管廊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计划到2020年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

关注生命,热爱生命 篇2

班级:八年三班

班会时间:2008

班会地点:八年三班

班会主题:《关注生命热爱生命》

组织单位:班委会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指导教师:张进

班会目的:

1、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2、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它充实,焕发光彩。

3、增强应对挫折的勇气,培养笑对困难、挑战挫折的乐观精神。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不断增加生命的分量。

班会准备:

1、查阅报刑杂志,收看电视或利用网络资源等,获取全世界及我国一些人(特别是孩子)由于轻视生命、忽略生命而舍弃生命的资料(较详细的),他们的轻生给周围的亲人与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影响。

2、做二项调查。①调查一个婴儿从形成受精卵到生产的过程(可以找父母或医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父母、亲朋都做了些什么?②调查自己身边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是怎样度过一生或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的。他们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分析:

1、当代的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因此,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

2、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不读书也能跟着走进二十一世纪的殿堂”等消极处世观念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同学缺乏理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教育活动内容:(班会内容和议程)

1、师导入:世界是美好的,她的美好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生命,而且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关注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吗?(现场调查)今天,让我们来关注自我,关注我们的生命。

2、师: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课件展示:

a 小孩分娩的部分画面;b 公园里孩子们自由欢乐的画面;一家人团聚时的欢乐场景。

3、师: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合提示的问题,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问题:

a 小孩出生前,要在母亲肚子里呆多长时间,这段时间里,妈妈应注意些什么?妈妈的身体状况与情绪有怎样的变化?爸爸应注意些什么?b当得知妈妈怀了小孩后,周围的亲人有怎样的表现?c 小孩出生后,爸爸妈妈表现怎样,亲朋好友表现怎样?

4、生:学生朗诵抒情诗《热爱生命》。

5、师:生命是美好的。但有很多人却无视它的存在,轻易的舍弃它。①课件展示部分学生的调查资料(放音乐)。

资料⑴一个初中生,他的父母因为对他希望很大,所以要求很严格。而这个学生成绩也不错,但似乎不能让父母满意,为此,常与父母闹矛盾。终于有一天,这个学生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卧轨自杀寻求解脱。

资料⑵一个高中生名王哲,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生。但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与一个本校同级的同学发生了误会。而这名同学比较刁蛮,为此,屡次找王哲的麻烦,导致王哲的成绩不断下降,并要挟王哲:“如果不当众向他道歉,他就永远不会放过他”。王哲一想到自己是三好生,要当众道歉,而且现在成绩也一落千丈,就对那位同学一肚子气,因此,暗下决心要除掉他。于是王哲寻找了一个机会,除掉了他,然后自杀了。

资料⑶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就占了25万。在这些自杀的人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据世界太平洋保险组织专家分析,这些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素质差,承受困难的能力差。

②讨论(学生公开发表自己意见)

a以上那两位同学的做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b 他们的这些行为给周围的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c 他们的这种表现是热爱生命的体现吗?

5、师小结:生命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当困难降临时,我们应当笑对困难,迎难而上,采取有效的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它,战胜它。

6、学生齐唱《明天会更好》。

7、师:生命是可贵的!那么,怎样才算热爱自己的生命呢?难道说仅仅让生命存在就是热爱生命吗?

①课件展示几幅画面:

a 一些吸毒者吸毒的画面。

b 未成年人在家闲居的画面。

c “乞丐”在街上行乞的画面。

d 各种身份职业不同的人兴高采烈劳动的画面。

②学生讨论: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才算真正的热爱生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热爱生命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自己的调查及自己的感受发言)班会总结

关注城市地下那座城 篇3

10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使得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城”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星罗棋布的城市地下管线,就像是埋在城市“皮肤”下的“毛细血管”,承载着一个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输送:从城市地面到地下9米,是电力电缆、水管、燃气管、信号电缆等与居民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管线;地下9米到地下60米,是地下商城、地铁和排污管道;地面60米以下,则是深层水管道。

这个对城市至关重要的“地下城”,其建设却“欠债”不少。

根据《2011年中国城市地下管线发展报告》,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中国,每年仅公开报道的城市地下管线大小事故近千余起。每年因建设施工而引起的管线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同时还伴有人员伤亡。

“参照美国目前每年的城市地下管线事故34万起,我们只会多不会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专职副秘书长刘会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地下管线目前到底是什么样,恐怕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完全说清楚。”

掩在地下的更容易忽视

大部分地下管线建设集中在1949年以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克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下管线开始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现在规模庞大的城市地下管线网络体系。”

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复杂而密集的程度,出乎原有规划者的预料。

根据《2011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底,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是1990年的地下管线总长的8.16倍。

“以北京为例,城市地下1平方公里区域的管线平均长度超过34公里,密度最大的西城区,达到200公里。”刘会忠说。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问题逐渐凸显:施工破坏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气、停电以及通信中断事故频发;排水管道不畅引发的道路积水和城市水涝灾害司空见惯……

例如,2013年11月,青岛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由于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直接造成63人遇难、1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7.5亿元。

“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开始大规模铺设燃气管线,主要采用钢管并进行管道外防腐。”刘会忠说,“但是,由于多年运行过程中缺乏检测保养,现在有些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已经无法精准确定。”

“再加上地面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陷,地下管道的塑形变形无法满足沉降的位移,也容易导致地下管道被拉裂断开,出现泄漏。”北京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艳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由于城市地下各类管线纵横交错,当某一管线发生严重事故时,容易破坏其他相邻管网,使各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叠加,引发更大的事故。”刘克会说。

“一些缺乏有效维护和监管的地下管线,如果不重视,就会像是潜伏在城市地下的‘定时炸弹’。”刘会忠说。

埋在地下的,往往更容易忽略,问题也更难发现。

“都在管,结果都管得不太好”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底数不清、数据不准、精度不高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安全运行。“摸清家底”并进行科学管理与维护迫在眉捷。

2014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按照时间表,2015年底前,要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然后,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在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刘克会说,“全国范围的普查,既要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规模大小、位置关系、产权归属、运行年限等基本情况,还要排查出潜在的事故隐患。”

不过,地下管线权属关系非常复杂,建设单位与产权单位往往不一致,这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比如,水、电、气、热、通讯管网分别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即便是相同用途的管线,其权属单位也不同,如通讯分属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

同一条管线每个部分的权属也不同。一般公用部分属于政府或企业所有,用户使用部分属于使用单位或用户所有。如供水管道,由自来水公司或政府投资建设的主干管权属自来水公司,小区内接入用户的管线由开发商建设,权属在用户。

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地下管线资料分散在各单位或部门。各部门对管线基础数据台账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甚至,一些部门会有意或无意地设置信息利用壁垒。

因此,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许多城市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资料往往是孤立、分割的。“并且,这些数据更新也不太及时不太精确。”刘克会说。

现在,即使是在治理水平最高的部分中国城市中,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也还没有全部提上日程。比如,32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已经或正在建设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城市有16个,占总数的50%;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已经或正在建设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城市有12个,占总数的80%。

nlc202309091416

“此外,地下管线后期维护是否运行正常,管道的检查、检测、更新有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并没有很明确的机构进行监督、落实。即便是权属单位,往往也是出了问题才补救。”刘会忠说,“由于管线权属的多样化,造成的现实是:都在管,结果都管得不太好。”

相当部分没有普查到老城区

事实上,自1949年以来,中国就已经有一部分大城市开始重视地下管线的竣工测量和建档工作,这可以看成是国内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雏形。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沈阳等逐步掌握了部分地下管线资料,这为当时的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重视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和建档工作。

早在1955年,北京市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对雨水、污水管线进行了地下管线竣工测量;1957年,北京对全市历年来埋设的自来水管线进行普查;此后,又分别于1964年、1976年、1986年,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牵头,组织各管线权属单位开展了三次地下管线普查大会战,共测绘地下管线5088公里。

“但目前大部分地下管线数据还是以档案资料形式存在,用图表呈现,需要人工去查询、翻阅。”刘会忠说,“不仅效率不高,还存在数据打架、信息不全的情况,有些甚至还是20年前的资料。”

“虽然对地下管线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落实环节还是差距明显。”刘会忠说。

据不完全统计,2000至2011年,中国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数量为253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普查数量为140个,县级市普查数量为89个。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102个城市中,已经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数量为64个,占63%;中部101个城市,约45%已经开展地下管线普查;而西部地区,这一数字为36%。

从普查的综合管线总长度看,苏州、无锡2个地级市综合管线普查的总长度在1万公里以上,烟台、绍兴、东莞、徐州、唐山、威海、淄博等城市综合管线普查的总长度在5000公里左右。

中西部虽然有76个城市进行过普查,但除去直辖市和省会外,其他城市多数只普查了几百至一千多公里不等的综合管线。“这些城市中很大一部分只是进行了部分普查,并没有进行全城区范围的全面普查。”刘会忠说。

“由于受财政经费的影响,大部分城市的普查范围主要为宽度6米以上的主干道,个别城市能普查到通行机动车的道路,但大都没有普查小的街巷。”刘会忠说,“特别是老城区,虽然在此类路段埋设主干管线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管线年代久远,更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个问题是,城市中的增量管线还在不断增加。而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之后,真正做到对地下管线信息进行动态更新管理的城市不多。

结果是,施工人员拿着辛辛苦苦从各管网权属部门收集过来的地下管网图进行挖掘,一铲子下去火花四射,要么挖断了电缆,要么挖断了地下燃气管网。

亟待为“地下城”立法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的支撑。

早在1998年,中国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未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应尽快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弄清地下管线的现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对地下管线实行动态管理。

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手段和方法、普查数据整理、数据建库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提交格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各地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

但是,总的来看,目前中国还是缺少将城市地下管线作为管理主体的法律法规。“由于相关内容零散地分布在很多法律法规中,导致其操作性差,约束力不强。”刘会忠说。

此外,在现有法律法规中,破坏地下管线的违规成本比较低。

“执法力度欠缺,也是导致城市地下管线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刘会忠说。

“在现有地下管线资料不全、数据不清的情况下,许多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拿到了施工区域的管线资料后,往往束之高阁。”刘会忠说,“有的虽然参考图纸,但并没有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或实地进行管线位置标识,导致现场施工人员虽然手中有地下管线图,但看不懂,还是凭经验施工。”

“要解决管线混乱问题,需要建立统一共用的信息平台系统,并对所有施工单位作出必须实时、如实录入所有管线状况硬性要求。”刘会忠说。

在这方面,美国的联邦法案《2006管道检测、保护、实施及安全法案》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根据这一法案,美国建立了统一的通知系统,并将“811”专线作为全美统一的“挖掘前呼叫”号码,任何参与拆迁、挖掘和建筑施工的个人或者机构,必须在工程实施之前,通过“811一键呼叫系统”获取目标区域的相关地下管道信息,并依照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施工,而美国管道管理机构在收到请求之后,必须及时提供准确的管道位置信息。此法案规定,任何一方在不遵循这些规定的情况下导致管道受损,并进而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时,都将受到民事处罚。

根据美国地下管线联盟数据显示,此前因挖掘施工造成的管线事故占总量的50%。通过“811”中心的运维,这一数字十年间降低了一半,从每年67万起降低到34万起。

上一篇:组合实施下一篇:显微(微创)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