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

2024-07-20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精选三篇)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 篇1

1. 家庭贫困的因素

“门第”偏见在一些农村是根深蒂固的。我校学生虽然基本来自附近自然村, 但其中有三四个自然村有手工业, 如生产小五金等, 而没有手工业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的自然村的孩子生活则相对不宽裕。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觉得自己很寒酸。久而久之, 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家庭经济富裕的孩子的活动圈子, 自卑心理随之慢慢滋长起来。对待这些同学, 应告诉他们, 出身没法选择, 这也不重要, 要求他们不要有不如人的思想, 同时还告诉他们自古寒家出英才, 以此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并鼓励他们。我还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将名人的故事、名人的奋斗历程鼓励他们。

2. 教师带来的自卑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会出现接受能力慢、计算正确率低、遗忘快、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老师再来一句“哎呀, 都说三遍了还不会用”“太笨啦”“怎么就不开窍呢”等有损自尊的话, 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久而久之, 学生就真的觉得自己就很笨、很无能, 在求知路上, 他们就会低下自己的头说:“老师都说我不行!”

新时期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 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是: “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 关爱学生, 亲近学生, 体贴学生, 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 给学生讲解应有耐心, 由浅而深, 由特殊到一般, 由形象到抽象; 对学生的提问应循循善诱, 言语中肯而平和。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 及时鼓励学生, 适当表扬学生, 和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信心。

二、内在因素导致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内在因素已经成为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 所以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

1. 身体上的缺陷带来的自卑心理

如身体致残、脸上长痣、青春期出现在脸上的青春痘等。本人留意这些学生的行为特征:含胸低头走路, 刘海留得特别长, 可以遮住大半边脸, 说话很小声、小心。在我教过的一个男生甘某, 因七岁的一场火灾, 令他右脚跛了, 右手萎缩, 且全身都是伤疤, 包括脸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 他找了个角落位置。身为班主任, 尽管我看到他也很恐惧, 但还是主动跟他了解一些情况, 开始时他看我的眼神有敌意, 几句话就敷衍过去。我纳闷是不是我太好奇引起他的反感? 我仍然留意他: 发现他虽然自惭形秽, 但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每次考试的成绩不错。于是我借这样的机会接近他, 聊学习上的问题, 避开他敏感的话题不说, 平时要学生帮助他提水、协助他做值日等, 慢慢发现他不排斥我了, 我才真正开始做甘某的思想工作。

2. 数学基础差导致产生自卑心理

农村薄弱初中, 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基础很弱, 而数学的知识技能就更薄弱了。一个班中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大, 一个新知识点, 从概念到应用, 一节课后能基本上掌握的占不到班上的40%。加上这些学生课后没有及时复习、消化和巩固, 造成不懂知识过多积集, 时间久了, 自卑心理就会产生了。

作为科任老师, 我们要及早发现这种情况, 并要及时采取对策。比如, 从七年级开始教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采取“笨鸟先飞”的方法挤时间, 合理安排每天的空余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晚读前抽时间到班级走一走, 了解当天学生情况, 及时帮学生解疑。此外,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即使他们的想法不全面, 也要及时表扬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 得到无穷的鼓舞, 自信心就会慢慢地又回到身上, 数学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3. 自身意志薄弱, 失去竞争意识

在一个班级中, 有一类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约有1/4左右, 他们的学习成绩中偏上一点。每次考试, 他们的成绩与班上的优等生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刚开始时觉得很不服气, 但两次、三次考试后, 差距就出来了。这时, 他们的自尊心很受挫伤, 言谈中不自觉的流露出颓废的表情: “我真的不如他!”认为自己在别人面前矮了半个头。

遇到这种情况要找他们个别谈心, 单独辅导, 偶尔给学生写写小纸条, 激励激励他们, 要使学生能及早走出这种困扰。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有目的性地组合, 开展合作交流, 互动探究, 有意识培养团队意识, 以“帮助———扶持———共进”为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同时鼓励他们不要只看到自己短处, 敢发言、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又消除自卑心理。

4. 性格内向, 自我封闭

进入初中阶段, 学生的心理障碍暴露得更明显。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造成学生不适应这种现状, 像一个茧一样把自己封闭起来。

女生覃某, 2010年秋入学新生, 她一人独来独往, 在路上见到我们都绕开一个大圈, 早早避开。向学生了解, 说她不喜欢与别人交谈, 就是同桌也说不上几句。于是我们试着接触她, 老早看到她, 叫她过来帮发学生作业本或试卷;有时要她跟我去领饭票, 转交给生活委员; 请她帮转交钥匙给另一位老师等;课堂上提问她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并静静地聆听她的回答,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后来发现得到肯定的她坐得很端正, 腰板很直, 整节课都很认真。这位女生经过我和同学们两年的帮助, 现在初三阶段学习尽管很紧张, 但她已经可以拿不懂的问题向同学请教向老师请教。尽管数学成绩不是直线上升, 但她在学习中已找到了信心, 从这个学期她主动参加篮球赛, 我知道已经走出那个圈子。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还会出现新的原因,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总结, 并找出相应对策, 帮助学生走出自卑的心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 “今天, 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 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时代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急切呼唤着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我们要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包容学生,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昂头走路,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好教师教学的8大智慧.

[2]王呈祥.师德新观察——如何做教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儿童自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篇2

一、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

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父母喜欢批评孩子,或者说批评多于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正比。

孩子越大,父母越挑剔,早就忘记了孩子学走路时的赏识心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的判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们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画都画不好!”“真没出息,脑子用来做什么的?”这些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每当尝试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不行,还是不去做了吧。”

自卑感又导致形成孩子胆小畏缩、懦弱谨慎、优柔寡断的性格。案例一就是这样。当自卑感象根一样植入孩子的心灵,并影响孩子的行为时,他已是个被自卑打败的孩子了,自信在他身上荡然无存。

二、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

一般在高水平、高学历的家庭中,家长由于自己的事业有成或本身性格要强等原因,对孩子的期望也比一般家庭高。可谓高起点的家庭希望孩子也有高起点,获取高成就。这样的家庭,即使父母很少批评孩子,也会从言谈举止中向孩子传递着高期望的信息。然而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翻版,他有自己的智力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

案例二还是比较民主的家庭,但由于鼓励中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期望倾向,在不断鼓励中,孩子的压力相当大,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在无意中追求完美,苛求自己,给自己定高标准。一旦达不到父母或自己的要求,则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而还有不少家庭,如果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则打骂者有之,逼迫者有之。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最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为,父母的期望是越高越好,当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预定的目标时,并体验着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时,孩子还能自信么?

三、把孩子放入横向或纵向比较中。

家长最爱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看到孩子的成绩,便说:“你看,隔壁的某某这次考了92分,你怎么才81分?”在亲友前面,大众场合下,比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你堂弟多听话,学习多努力,哪象你,天天看电视,作业也不好好做,什么时候也能象他一样啊!”

有一个调查资料表明,孩子在回答“最烦父母做什么事”时,排在前三名的是:叨唠,批评,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家长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学习的马达。

实际上,拿孩子与他人比,只能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你所期望的目标。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

另一种是纵向比较,这一次比前几次考得差了,这学期不如上学期了,家长又叨唠开了:“你看,以前你都不错的,现在怎么退步了,真是让人生气!”家长往往只看成绩,不去分析原因。为什么现在不如以前好,也许现在的课程进度加大了,难度增加了,也许到了新环境不太适应,也许因某事出现波动等等。比如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就有一个学业上、情绪上的顺利衔接问题。所以,家长要找原因多分析,多关注孩子的心灵,解开孩子身上的“死结”,而不是一味地比较,批评。

四、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多。

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都有喜欢尝试、敢于探索、好奇求知的愿望。如果那个时候父母能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多活动,让孩子多干他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事事为他做好,事事包办,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我想,也不致于因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与同年龄人拉开距离,并产生自卑感。因为,孩子毕竟要融于社会,适应集体。比如,在幼儿园,当别的孩子们都会系鞋带了,而他还在那儿为系不上鞋带等着老师来系,听着伙伴们传来嘲笑声时,他的心里会好受吗?当擦桌扫地,而他却连抹布都不会拧而遭到同学嘲笑时,他不会产生自卑感吗?

所以,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事事亲躬,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心理,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自信,觉得大人是强大的、能干的,自己是渺小的、无能的。一旦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了不同,别人会的自己不会,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怪自己笨手笨脚,因为不会,所以继续仰仗大人的帮助,变成生活的低能儿。

自卑怎么办?

一、认知调整

认知心理学中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其评价引起的。也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是产生某种情绪的根本原因。自卑的人往往对事件的解释存在不合理信念,改变了这种不合理信念有助于自卑的消除。从认知上来说,首先,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我存在固我有价值!”自己身上的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每一种性格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每一种特质都是你自己独有的。

二、自我强化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学同学,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为断的成功来表现自己和确立自信,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表现自己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有自卑感受的人多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因此,表现自己还得从锻炼自己的性格入手。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三、行动起来

自卑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克服的,建立自信,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分析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四、正确认识自卑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优势的潜力,善于发掘自己的心理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潜力,人人都会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在这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

五、心理支持

自卑的人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社会支持。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他们在面临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从而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六、补偿与升华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也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教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应通过相应的补偿,提高自己的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事业有成。一个人的自卑还可以通过升华来得到矫正。升华的作用一方面转移目标,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内心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教师的心理升华主要指,当教师的需要没能满足或目标没达到时,不是消沉、退缩,而是不断努力或调整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七、积极心理暗示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默念:我可以,我一定能行!

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 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

1、正确地评价自我。自我意向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基础上。人的自我意向的形成,与以往的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2、正确地表现自我。在人群中树立一个新形象。表现自己最拿手的、容易取得成功的。有了一次成功,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久而久之,逐渐自卑就被克服了。

3、正确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坚持就是胜利”。经常使用这些暗示,自卑就回逐渐丢在脑后。

八、自我训练

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1、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

2、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3、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

4、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

5、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

流动儿童自卑感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篇3

儿童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身心正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1]的影响, 心理、行为容易发生严重的缺陷和偏差。有研究结果表明, 10%~30%的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3]。流动儿童从农村到城市, 既有别于普通的农村孩子, 又有别于普通的城市儿童, 具有自身独特的方面, 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内心都经历了一个起落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 流动儿童存在诸多心理问题[4,5], 其心理发展常呈现出以下特点: 自卑、孤独自闭、焦虑恐惧、问题行为, 而自卑是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6,7,8,9]。

1 自卑的表现

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 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 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1.1 社交回避

许多流动儿童总觉得自己家里穷、地位低是没面子的事, 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10], 担心遭到城市儿童的漠视与耻笑, 为了避免受到伤害, 他们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 喜欢独来独往, 除了少数流动儿童朋友外, 很少有关系亲密的城市儿童朋友[11]。在对扬州的流动儿童调查中发现, 有25.2%的流动儿童回答自己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城市儿童, 有18.9%的城市儿童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中有不少是农村来的孩子, 表明流动儿童的交往大多仍局限在流动儿童之间[10], 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单一性, 很难融入城市儿童的生活圈, 无法获得正常的交往需求[11]。多数流动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差, 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够, 有更高的孤独感。

1.2 自我评价消极

比起城市的孩子, 流动儿童的自我评价偏低, 流动儿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看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12]。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 23.5%的流动儿童认为在学校中处处不如别人, 5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表现一般, 没有出色之处[13]。此外, 在流动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 有44.4%的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 有41.2%的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 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评价更趋向否定[14]。而且流动儿童对于自己外貌的认可程度普遍偏低, 即使长得不错的学生, 也认为自己长相一般[15]。

1.3 敏感多疑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比较, 更加敏感与不自信[14]。在一项教师问卷中, 有超过50%的教师认为,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素质比本地学生要差一些, 他们在性格上更拘谨小心 (28.77%) 、更敏感 (28.77%) 、更忧郁 (21.23%) [13]。他们往往把同学一句毫无恶意的话认作隐藏有讽刺、嘲笑的味道, 将不同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贬低和轻蔑[16]。郭良春等[17]通过与老师和家长的访谈中发现, 流动儿童少年在班级事务和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自卑、敏感、不自信、缺乏魄力比较明显;对户籍制度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对自己不利社会地位的处境非常敏感;缺乏本地儿童由于出生地和家庭的稳定带来的安全感, 表现为行为退缩和心事重重。

2 自卑产生的原因

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 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 其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 自卑感就会日益严重。

2.1 歧视的遭遇

调查显示, 有近1/4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 因认为受歧视而自卑[18]。在张秋凌等[19]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4个城市流动儿童访谈中, 孩子们普遍反映受到歧视, 其中感受最强烈的是来自同伴交往中的歧视, 轻者表现为无意的疏远、冷淡, 重者则是有意地谩骂、羞辱、孤立。

2.2 教育的不公平

由于户口问题和经济问题, 50%以上的流动儿童都进入了打工子弟学校学习[20]。一方面很多公办学校在招收流动儿童时都设立了门槛, 要收取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由于各方专家的呼吁、国家的重视, 财政部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 这使得各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很多家长反映借读费取消了, 孩子上学更加难了[21]。另一方面打工子弟学校不论硬件配置还是软件力量与公办学校都相差甚远。在求学过程中, 流动儿童难以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不能享受城市儿童在校的一些福利 (如医疗保险等) 。这些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2.3 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予以信任和鼓励, 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促使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能力, 从而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同时,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缓冲外界消极评价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保护他们的自尊[22]。在吴恒祥[23]的研究中, 有50%多的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总体印象欠佳。学业成绩是影响学生在学校成功体验的重要因素[24], 由于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 借读生学习生活情况如何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25], 因此, 教师往往对借读生学习放任不管。流动儿童往往存在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加之落后的学习成绩更会加深教师对流动儿童不良印象, 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4 父母的影响

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工作一般流动性强, 工作时间长, 工资待遇差, 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 使孩子们缺少家庭的关爱。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动, 流动儿童常常也跟随父母换新的环境, 熟悉新环境是一种重塑习惯的机会和挑战, 往往因为他们是从贫困地区来到较发达地区, 在适应期中很容易受到排挤。当父母失业时, 可能遭受更严重的挫折体验和经济压力, 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身心健康[26]。父母受教育程度低[27], 家庭文化环境差, 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 当孩子犯错时, 常常体罚、辱骂孩子, 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 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2.5 其他

由于经济原因, 流动儿童家庭通常居住在吵杂简陋的环境里, 他们的衣着、学习用具、普通话等也比不上城市儿童, 对自己的外貌也极度不自信;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 对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则缺乏了解和自信[15]。

3 对策与建议

自卑对儿童的伤害很大, 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 表现为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关爱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心理问题、教育问题, 还涉及到社会问题;既需要学校、家庭的直接参与, 更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1 学校

学校是流动儿童接触新环境的重要途径, 在他们的城市生活适应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8]。学校教师, 尤其是直接教育流动儿童的教师应该同等地对待流动儿童, 对孩子要有爱心, 对于流动儿童的困惑及时予以解答, 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及时鼓励和赞许孩子的成绩和长处;言传身教, 鼓励同学之间建立团结互助的友谊关系, 组织同学们参加一些集体比赛, 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在处理同学冲突时, 教师应当不偏袒任何一方, 要体现公正, 平等。学校注重与家长结合, 为家长搭建学习平台, 开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会, 定期交流, 帮助家长多学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 使子女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5]。学校可确定1名教师作为学生父母联系人[29], 遇见问题时及时跟家长沟通。

3.2 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负面评价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不能轻率地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 要多给予褒扬和鼓励。在中国, 绝大多数父母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他们奋斗的动力。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除了生活和学习, 还有身心健康。多花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倾听孩子的想法, 陪孩子参加些课外活动, 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可以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30]。良好的婚姻关系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母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3.3 社会

由户籍差异造成的政策性的“歧视”使城市流动儿童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感到心理上的失衡, 产生自卑感与不信任感, 从而在心理上抵制、排斥城市中的生活及其群体, 造成孤独自卑与人格障碍, 归属与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31]。

各级领导机关政府应该为改善流动人口境遇、生活环境做出努力,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率, 确保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得到保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加强对流动儿童监管,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 如利用网络, 建立学生信息网, 促进流动学生信息共享[32], 减少流动给孩子造成学习的连续性中断;对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学习补助应落实到每个学校, 杜绝各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赞助费, 杜绝各学校以虚假理由拒绝接收流动儿童, 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资。流动人口所在社区与工会可以携手联盟, 借鉴美国的“家庭帮助家庭计划”[29] (当一个家庭移到一个新的学区时, 让有孩子在本地学校上学至少2 a的家庭和新家庭结成对子, 最好是2家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采用一家帮一家的方式, 帮助流动人口家庭;主动为外来民工上夜课, 举办讲座, 并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以良好的行为, 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33]。

流动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而且处在心理、行为发展的转折期, 如果这个关键时期没有把握好, 出现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旦成型, 就很难纠正。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着广大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甚至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流动儿童目前基数庞大, 使这一问题更具重要意义。因此, 全社会都应该对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问题, 予以高度的关心和重视。这不但是理论上的合理“推论”, 而且存在客观的需要[34]。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祖国的希望。流动儿童也是儿童中需要特别关照的一部分, 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农民个人的问题, 也是个社会问题, 所以各部门应该相互合作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上一篇:特色培训下一篇: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