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能力建设

2024-06-15

实验室能力建设(精选十篇)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1

1 主要做法

1.1 明确发展思路, 确定实验室建设在事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实验室能力建设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检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实验室检测在疾控机构应对处理诸如“非典”、禽流感、三聚氰胺、甲型H 1 N 1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印证了实验室在整个疾控体系建设中的极端重要地位。因此, 我们始终把加强实验室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突出地位, 在人员、政策、技术、经费等各方面向实验室倾斜, 横向对比保证实验室重点发展, 纵向决策保证实验室优先发展。每年都选派专业人员去上级单位或大专院校进修学习, 根据需要积极安排技术人员参加由各级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讲座或技术培训班, 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按时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 通过多种学习, 不断提高专业队伍技术素质。并因地制宜广开渠道吸纳高学历高水平专业人才, 为实验室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2 不断加大投入, 打造实验室更高发展平台

仪器设备属于实验室的硬件, 是实验室能力和水平的体现[2]。基于如此认识, 我们立足国家对公共卫生工作日益重视的新形势, 充分用足用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制定了“扩展服务、合理创收、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 并以此为指导, 确定了实验室短期、中期及长期发展规划。尤其2 0 0 6年单位整体搬迁后, 每年投入上百万元, 按照技术上先进, 时间上先急后缓的原则, 充实改善实验室装备, 增加科技含量, 促进实验室能力提升。至2 0 1 2年已先后更新或新装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电位滴定仪、薄层色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自动核酸分离纯化仪、全自动荧光定量P C R仪、微波马弗炉、微波消解仪、纯水处理仪、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细菌分离培养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2 0余台件, 按照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仪器装备率达县级A类标准1 0 0%, 地市级A类标准8 0%。投资2 0 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空气净化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和P C 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为提高中心在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分析检测能力搭起了更高的技术平台。2 0 0 8年在辖区率先取得了三聚氰胺的检测资质, 为当地数家乳与乳制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质量检测, 既保证了乳制品卫生安全, 又免除了他们需每周多次向上级质监部门送样带来的不便。2 0 0 9年全运会赛事期间, 按照全市安排对运动员和体育官员下榻的多家酒店及盒饭配送单位进行了一日三餐食品安全检测, 检测各类食品3 7 8份, 对可疑食品建议调换3 7份, 确保了与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2 0 1 0~2 0 1 1年, 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综合示范区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检测标本2 0余万份,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2 0 1 2年4月, 又与上级单位共同完成了济南市有关部门委托的药用胶囊中铬的检测工作, 为本地区毒胶囊事件的排查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健全质量体系, 保证检验检测科学准确

按照“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3]的要求, 为使实验室工作真正创品牌、铸精品, 我们在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同时加大了实验室内涵建设。依据I S O/I E C 1 7 0 2 5:2 0 0 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 N A S-C L 0 1-2 0 0 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标准要求, 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确立了“严谨、诚信、规范、准确”的质量方针, 对全部检验检测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 保证各项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可靠。2 0 0 6年1 2月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复审和国家实验室认可, 检测项目涉及食品、生活饮用水、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等领域1 9 5项。2 0 0 8年5月通过扩项评审, 作业场所检测项目扩展到1 1 0项。2 0 1 2年2月通过扩项评审, 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达到1 0 2项。2 0 1 2年1 0月通过了食品检验机构现场评审。至此实验室共有9 3个食品标准7 9 9个检测项目和3 3个产品标准5 1 8个检测项目保持实验室资质认定, 8个领域3 2 0个方法参数获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每年完成食品、生活饮用水、作业场所有害因素、传染病等各类样品检测上万份, 配合做好各类人员预防性体检和健康监护数万人, 为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2 体会

在重视加强实验室建设, 全力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过程中, 我们深刻体会到, 要坚持不懈的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实验室人员的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学习新技术、驾驭新仪器的知识和本领;要按照职能要求, 充实改善实验室仪器装备水平, 目前许多检测工作已进入微量甚至是痕量分析水平, 必须保证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保证实验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合理调度和控制工作负荷, 满足试验对环境、人力等方面的要求。只有真正抓好实验室能力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疾控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疾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实验室人员、设备、检测能力、环境条件、质量管理等方面。本文就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进行分析探讨, 以期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钱洪智.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8 (8) :1985.

[2]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2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童孟进,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王占波、副处长杨梦琳一行莅临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就该院肿瘤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开展工作进行了考察和指导。

考察结束后,童副厅长一行与校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周志立副校长致辞,他对童副厅长一行莅临调研和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省科技厅多年来给予河科大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科技厅对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工作、平台和项目建设给予更多的帮助。

听取汇报后,童孟进副厅长对一附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省科技厅将大力支持医院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3

关键词:士官;任职能力;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7-01

士官院校作为军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普通军事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外,还拥有自己的特色。士官院校是以培养能胜任岗位任职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装操作以及必备的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训练、管理、生活中的技术问题。

一、基于士官任职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士官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军队院校最大区别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士官院校特别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岗位任职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没有解决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原来不是主要矛盾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实验技术队伍薄弱,缺乏专职的实验教员;实验室数量多,但规模偏小、设备利用率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利用率较低;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内容陈旧不变,学员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许多的问题。

1、思想认识跟不上教学改革步伐

传统观念导致学校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搞好教学是主要工作。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和对满足任职岗位人才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整体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至于一些实验室资金缺乏,设备老化,实验项目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要求。

2、实验室设置和管理难以满足教学改革需求

现在,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比较混乱,功能单一,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3、没有专职的素质过硬实验教学队伍

多年来,我校一直存在对实验室“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把申报经费、购置硬件等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工作。一旦实验室建成,特别是通过上级验收以后,实验室便变成了教研室的附属物,加之后期机关重视程度的下降和管理计费的减少,致使实验室利用率很低。特别是大部分实验室根本就不配备专门的建设、管理、维护人员,而是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交给教员兼任,教员只能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搞建设、抓管理。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员既要按照教改思想革新授课方法、制作动画、撰写教学设计,又要编写大量的教改教材、建设重点课程……,长期疲劳过度,也是导致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开放程度和使用率难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要求

由于实验经费有限,大部分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它任务,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对本专业的学员开放,更不会对外专业学员开放了。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随着士官院校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更多的满足岗位任职需求的优秀士官人才。实验室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必需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 ,兼顾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有效提高实验室组织管理水平。

1、更新观念,跟上教改思路

士官院校的教学体制应趋向于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和实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士官教育的培养目标,士官院校的实验室绝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的道具,更是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操作性功能的技能培训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当成普通教学辅助手段,而要充分加强重视。

2、建立高素质的专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队伍

实验教员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员动手实践还能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从教员队伍中优选一批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好的教员,成立专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队伍,并从政策上、制度上给与实验教员充分的保障。

3、强化科学化管理理念

(1)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

(2)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提高利用率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但又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 ,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在专业、学员队、系之间有效开放。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员动手操作能力 ,变学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为军队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士官院校的职能。相信在基于任职能力的教学改革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士官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长远的发展,不断满足新任务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公民.应对大众化教育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经济师.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4

1 广西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状

1.1 人员情况

广西各级CDC目前拥有1 000多名包括微生物、病原学、寄生虫、理化、毒理、临床生化检验等学科的检验人才队伍, 其中广西CDC拥有监测检验人员210人, 地 (市) CDC平均为20人, 县级CDC为平均为7人。

1.2 实验室情况

具有一定的检验能力, 但能级差别明显。自治区CDC通过了实验室国家级认证/认可;桂林市CDC等三家地 (市) 级CDC先后通过了实验室国家级认可, 大部分县CDC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省级CDC近1 000项检验项目, 地 (市) 级CDC平均为259项, 县级平均为140项。建立起了艾滋病、流感、霍乱、伤寒等网络监测实验室。

2 广西各级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

2.1 不同地区及不同级别CDC检验人员素质差别较大, 高素质人才不足

2008年底广西地 (市) 级CDC有1 797人, 其中实验室人员290人, 占地 (市) 级CDC总人数的16.2%, 每个地 (市) 级CDC平均有实验室人员20人, 实验室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29.9%;县区级CDC平均有实验室人员7人, 与地市级CDC比较, 实验室人数占总人数和实验室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实验室人数的比例更低。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实验室人员都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自治区和地 (市) 级CDC, 桂北和桂西的县级CDC实验室人员学历以中专为主, 因此实验室人员素质差别较大。全区地 (市) 级CDC仅有2名正高, 县级CDC无正高, 仅有2名副高, 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则更少。此外, 有的县级CDC领导对实验室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 导致检验人员流失或者不重视检验人员的引进, 有的县CDC检验人员数量仅2~4人, 甚至比不上中心卫生院检验科的力量。

2.2 检验能力不强, 高精端检验技术掌握有限

在认证/认可项目与2004年卫生部、发改委颁布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中所确立的检验能力项目差距较大, 尤其是在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食品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饮用水安全方面差距较大。各市、县检测能力不平衡, 全区能达到绩效考核标准中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在85%以上的单位不足4成, 勉强达标, 个别市级和30%县级CDC 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不到标准规定的50%。广西各级CDC除了个别检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外, 检验技术一般仅限于开展常规项目的检测, 许多检测病原分子生物学, 病毒分离与鉴定技术, 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与鉴别技术落后于先进省 (市) 。但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水污染事件时他们又要承担查明食物中毒原因及监测生活饮用水的任务。疾控系统日常检验工作都未涉及这些健康危害因素检验项目,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以他们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难以承担相关的检测任务。

2.3 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不足和数量偏低, 部分装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目前包括自治区疾控中心在内的各级CDC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与国家规定实验室基本配置标准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年卫生部组织的绩效考核中自治区疾控中心2008年A类 (开展常规工作必配) 仪器设备配置率仅为82.69% (指标要求≥90%) , 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为94.56% (指标要求≥95%) , 上述两项指标均未达标;市、县级疾控中心A类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均满足要求的平均分别为27.8类57.4台 (件) 和23.8类42.3台 (件) , 与国家规定的市级57类115台 (件) 和县级39类61台 (件) 比较[5], 设备种类和数量仅达要求的50%~60%。

广西各级CDC实验室国债项目建设完成后, 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 部份实验室装修经费不到位, 导致迟迟不能搬入新的实验大楼, 受现有的实验室面积及业务用房等实验环境条件限制, 导致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到位后缺乏安装条件, 无法开箱安装;此外, 由于不同地区及不同级别CDC实验室人员素质差别较大, 有的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根本无法正确使用已配置的大型精密仪器, 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2.4 部分县级疾控未获得计量认证资质

由于缺少正常经费拨款, 有一些疾控中心特别是县区级CDC日常工作开支难以为继;另一方面, 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产品检验业务量日益萎缩, 各级CDC有偿服务收入大幅下滑, 而实验室在仪器检定、校准和认证评审等方面又需投入大量的经费, 使得目前广西还有部分县级CDC未取得计量认证资质, 检验数据不具备法律效力。

2.5 生物安全存在隐患

主要表现在部分CDC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不合理, 环境与设施 (生物安全柜、紫外灯) 未开展有效监控;实验室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操作不规范, 血清库 (菌种室) 储存与管理存在隐患。

3 对策

3.1 大力加强检验团队建设

实验室能力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一种综合实力, 该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主要包括: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团队精神、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等。而提高实验室综合能力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制度建设。根据卫生部、发改委确定的地市级CDC必须开展A类检验项目数226项, 县级A类检验项目数118项以及绩效考核要求A类检验检测项目开展率在85%以上, 经过量化测算:地市级CDC必须配备最少要配置25名、县级CDC至少要配置12名以上检验专业人员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

3.2 加大投入, 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尤其是要加强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和有毒物质检验设备的装备。目前实验室设备装备主要参考卫生部下发的《中西部实验室装备清单及参考价格》, 清单上部分检测仪器设备较为陈旧和落后,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检测, 特别是病原微生物仪器设备方面考虑的较少, 此外, 食品检测新标准规定必须使用的一些仪器设备也未列在参考目录, 应加强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和有毒物质检验设备的装备。

3.3 加强实验室建设, 提高检验能力

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法 篇5

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验证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总局)赋予省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第三条 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

第四条 安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依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

第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建立并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相关记录,包括:

(一)实施能力验证的有关文件;

(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质证明;

(三)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确认记录;

(四)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名单;

(五)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

(六)能力验证结果和后续处理文件。

第六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于每年年底向国家总局报告下一的能力验证计划,包括:名称、目的、能力验证的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素设计、组织单位、实施时间、拟参加实验室的范围和数量、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资质证明和审核材料等。

第七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和关键技术要素方面领先,并具备可持续性。

第八条 安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省局确定其作为能力验证的提供者。

省局鼓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利用经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

第九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应当向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能力验证结果离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向国家总局通报能力验证计划的完成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后续处理措施等有关事项。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省局在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后向有关方面通报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同时向社会报告能力验证结果,定期公布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名单。

第十三条 达到满意结果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时,可以免于该项目的现场试验。

鼓励各有关方面利用能力验证的结果,优先推荐或者选择达到满意结果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承担省局委托、授权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

第十四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和能力验证的实施过程实施有效管理。

第十五条 对于能力验证的结果可疑或者离群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机构,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也可视情况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关项目的资质认定或者认可,暂停其承担省局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直到完成纠正活动并经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确认后,方可恢复或者重新获得认可以及承担省局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

第十六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者泄露机密的,省局应当取消其承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格。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弄虚作假、进行串通,经查属实的,能力验证组织者视其结果为不满意。情节恶劣的,省局应当取消其相应项目的检测资质资格,并报告国家总局备案。

第十七条 省局可以采取组织专家评议、向实验室征求意见、抽查档案、要求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报告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等方式,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进行申诉;对违规行为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或者国家总局进行投诉。

第十九条 下列用语的含义: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指从事能力验证的设计和实施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参加者,是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校准或者检测能力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结果可疑,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能力验证结果界于标准认可值(或者中位值)之间的结果。

本办法所称的离群(即结果离群),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明显偏离标准值(或者中位值)的结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安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负责解释。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6

关键词:形态学 实验室建设 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53-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加强实验室、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专科类学校在教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教学一直从属于理论教学。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有各自的实验室,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不高[1]。同时,各高校实验室功能单一,仅仅用于满足教学的需要,没有充分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2]。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本科类医学院校较早进行了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山东大学医学院在全国率先对形态学实验室进行了重组合并,改变了实验室分散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形态学实验中心[3~4]。其后,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全国多所高校稳步开展起来,如安徽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做法,打破学科界线,也对形态学各有关实验室进行了合并、统一规划和建设,创建了形态学中心实验室,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中心实验人员、实验室、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调配和使用。新疆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等还将数码互动系统应用于形态学实验教学,就如何发挥教师在数码互动系统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率;如何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扬长避短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5~6]。南昌大学医学院建立了断层解剖学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课程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7]。

作为新近升格的医学类专科学校,为进行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1 实验室建设

1.1 硬件建设

目前,我校形态学实验中心已建成500余平方米的人体科学馆一座,将原来按课程分别陈列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和病理学大体标本集中陈列,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病变标本时与正常标本进行对照。除常规标本外,解剖学还有断层标本、塑化标本、铸型标本等,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人体科学馆内陈列的标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课程教师从当地医院收集、制作而成的,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另外,除两个原有的普通显微镜室之外,我们新建了两个(共计64座)数码互动显微镜室,用于正常人体组织学和病理学切片标本的观察。经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与使用普通显微镜室相比使用数码互动系统具有全程实时监控、方便教师指导和师生交流、便于实验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1.2 软件资源建设

为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教材质量,根据课程发展动态和特点,我们邀请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和临床病理医师参加编写了《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和《病理学实验指导》,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与临床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因网络教学具有便捷性、趣味性,并且便于师生的互动和交流,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大体标本图片库、切片标本图片库放到校园网上,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使用,初步尝试开展网络实验教学模式,并实现资源共享。

2 制度建设

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为进一步规范形态学实验中心各项工作,我们建立了多项形态学实验中心有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维护及维修、损坏赔偿等制度。

3 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我们选派病理学青年教师到临床学习外科病理诊断工作,为今后的外科病理检验工作储备人才;安排了一位解剖学教师去医院CT室上班,了解临床有关工作对解剖学知识的需求,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所有本科学历教师均参见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提高个人学历层次;今年还引进病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名,使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除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功能外,我校人体科学馆也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并结合多媒体投影系统播放科教片,向公众宣传医学科普知识。我们还将馆内的一些典型标本制成图片,与安庆市科技馆合作开展人体科学专题图片展;我们还组织科普宣传队进入社区进行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从而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索人体科学奥秘的热情,增强了人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的意识,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目前,人体科学馆已成功申报成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通过加强对形态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资源的整合,对目前的形态学实验教学管理进行改革,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向社会公众开放实验室并对其进行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对于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社会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庆.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46-48.

[2]蔡景红.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社会服务[J].成功(教育),2011(11):195-196.

[3]马保华.关于我校基础医学综合形态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5-126.

[4]张庆莉.运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创建国家一流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81-83.

[5]刘万珍.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医学形态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5):94-95.

[6]南瑛.数码互动实验室在形态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11-12.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7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近几年来, 就业市场上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这极大地促进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 许多高校依托自身优势, 开展了专业化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 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高水平, 这与我们各高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整体形势看好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正因如此,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成功就业了, 但就业质量不高, 工作几年后才有所起色。因此, 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 一定要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目前, 许多高校都通过一线市场调研、一线市场策划以及校企合作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忽略了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其实, 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对人才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力度, 从仪器购买, 到软件开发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财力。这些举措帮助我们培养应用性营销人才提供了保障。

1、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都是先从理论教学开始, 为了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 许多高校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以长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以前, 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 理论课往往都不附带实验, 现在我们在理论课安排的同时, 也增加了实验课时, 例如以前《市场营销学》我们安排是56课时理论教学, 现在我们安排了48课时的理论教学和8课时的上机实验, 从效果上来看, 这8学时的上机实习效果明显, 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2、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节约实践经费。

目前, 许多学校在安排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的时候, 往往都是采取到企业一线进行实战演练的方式来进行, 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 就是能够让学生尽快上手, 熟悉一线的市场营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难度大, 经费开支也比较大。许多企业仅仅只是安排学生参观, 没有安排好学生具体的实际工作, 造成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工作积极性还比较高, 到了中后期, 就会在思想上出现松懈, 如学校与企业之间又缺乏沟通, 实习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此外, 校外实习涉及到交通、住宿等多项内容, 费用较高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们将部分在实验室就能够做好的实践项目安排到实验室进行, 可以降低我们的开支和费用。

3、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

目前, 各高校都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 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第二课堂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目前, 许多学校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都可以在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来完成。比如,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 正受到各高校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还以长江大学为例, 为了做好比赛工作, 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水平, 我们安排了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里进行了模拟训练, 许多学生通过模拟训练, 对产品的市场调研、产品的需求预测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都有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和推测。以前, 我们的许多数据都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判断, 随机性较强。正因如此, 学生的科技作品近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

此外, 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也可以为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创新竞赛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做好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 我们必须以服务好学生为宗旨, 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做到实验室真真为学生服务, 我们要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在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 主要采取的管理制度, 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奖惩办法、实验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除了这些制度, 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要根据实验内容, 精心设计每一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 保证学生在做实验时, 能够学有所长。我们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 我们订了将近10个管理制度文件, 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 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这些文件的出台保证了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实验室高效率运作。同时, 我们实验室也大面积对外开放, 鼓励其他学生利用我们实验室完成学习任务。近几年, 我们实验室还承担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实验项目, 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同时也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大对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 我们一定要加强资金和人力投入, 保证实验室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验需要买许多营销模拟软件, 统计资料等。我们在购买这些资料的同时, 也一定要熟悉这些软件具体的使用方法, 对此,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方面安排我们的实验指导教师到厂家那里学习, 不同厂家在设计软件程序时, 往往侧重点有所不同, 有些厂家侧重于消费者心理测试, 而有些厂家主要考量顾客的购买能力。因此, 我们在购买软件时, 一定要保证实验软件要结合营销实际, 有针对性, 否则, 我们购买的软件就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安排厂家或经销商到高校来进行指导, 帮助我们运用好软件。要把资金安排合理。

此外, 要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安排好实验指导员, 保证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与指导老师相互配合, 保证实验效果。

3、强化人员培训, 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队伍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看, 许多高校对实验工作人员主要采取内聘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不足之处, 但也有优势, 要发挥好优势, 这就要求我们更应在实验队伍培训上多下工夫。

为了让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首先, 要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保障支持。将实验经费开支的一部分专门用于人员培训;其次, 我们可以选送部分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国内有关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多给予他们参观兄弟院校实验室的机会, 学习先进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方法。近几年, 我们还鼓励一些专业课老师积极参加到实验室建设中, 这些教师通过培训, 增加了对实验室建设的认识, 提高了他们指导实验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 我们还要在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实验室队伍一定的扶持, 以稳定实验室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着手, 同时要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 牢记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挖掘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潜力, 真真做到为教学服务, 为把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菱等.关于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6.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8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暂行条例》要求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一般应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实验室的规模及水平;建设过程坚持勤俭办学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实验室应根据需要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凡是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验室均需努力保证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

许多高校实验室为发挥自己的技术和设备潜力,都注重实验技术的研究和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开发,从事研制新型仪器设备和元件、材料、试剂等,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由于高校管理环境下有效集中了人员、技术力量优势,许多新工艺、新技术都诞生于高校试验室科研工作中。

因为高校试验室肩负有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实验室的这两方面工作均对实验室测试试验的科学性、准确性提出了要求。由于多数高校实验室不是独立法人机构,未对外开展检测服务,在量值溯源方面相比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强制要求,但为了给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持,获取真实准确的测试数据,高校实验室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实验室试验测试水平。

在高校试验室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可有效验证测试数据准确性,寻找检测测试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高校实验室测试水平、科研能力。

2 有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Reference Material,简称RM)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且稳定规定特性的材料,已被确定其符合测量过程的预期用途。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简称CRM)则是指采用计量学上有效程序测定的一种或多种规定特性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并附有证书提供规定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和计量溯源性的陈述。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应用使测量值或赋定值在检测、分析和测量实验室之间的传递成为可能。这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广泛地用于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测量程序的评定或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使得特性可以方便地以专用单位表示。

从标准物质的定义与用途,我们了解到对于高校实验室而言,通过采购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有效达到将测量值或赋定值在高等级权威检测、分析和测量实验室与高校实验室之间传递的效果,从而为高校实验室开展准确测试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提供有力帮助。

目前,我国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依据CNAS-CL0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O Guide34:2009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认可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有: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3 能力验证

我国权威能力验证活动组织者,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监委)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委)。

3.1 认监委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是指对某种能力或水平的建议和确认。例如实验室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2006年3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规定:“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国家认监委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该实施办法对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的组织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能力验证的参加者、能力验证计划、能力验证内容和时间、参加实验室范围和数量(境内、外的数量)等问题都作出规定。我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是通过国家级、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实验室证明并维持其检测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高校实验室验证、提高检测测试能力的有效途径。

3.2 认可委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能力的活动,也是认可机构加入和维持国际相互承认协议(MRA)的必要条件之一。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根据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相关要求制定能力验证政策和要求,组织开展能力验证活动并参加国际能力验证计划。寻求CNAS认可和已获准认可的机构必须满足CNAS的能力验证相关政策,并按照CNAS能力验证领域、频次要求参加CNAS组织或承认的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活动。能力验证活动是指用于监控实验室能力的任何实验室间比对或测量审核,例如由国家或区域的认可机构、合作组织、政府、行业组织或提供正式能力验证计划的商业提供者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能力验证计划是指为保证实验室在特定检测、测量或校准领域的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测量审核是指实验室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

CNAS按照ISO/IEC指南43等国际通行要求开展能力验证活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可以通过利用能力验证这种外部质量保证(EQA)工具,识别与同行机构之间的差异,补充其内部质量控制技术,为自身的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信息;实验室的用户、监督和管理机构、评价机构等可通过利用CNAS能力验证结果,判断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是否具有从事校准/检测活动的能力,以及监控他们能力的持续状况。

目前,我国通过认可委依据CNAS-RL06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规则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有:山西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淄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陶瓷实验室、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测中心、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山东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21家机构。

参加能力验证的高水平实验室数量越多越强,能力验证结果越具有权威性。上述能力验证提供者提供的能力验证计划中,有一部分是在签订了国际互认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开展的国际比对,通过参加这样的国际比对能力验证计划,能够更加有效验证实验室科研测试水平,为我们的工作与国际检测测试水平比较提供了有效途径。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从事的科研工作,在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了高校现有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充分发挥了我们国家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利用价值。高校实验室科研工作,应当有能力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测试数据,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高高校实验室科研工作水平,通过充分利用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物质、积极参加各自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能够帮助我们验证科研数据准确性、科学性,持续完善高校实验室检测测试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摘要:对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中,检测测试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加能力验证活动,验证检测测试数据,提高科研工作水平的方法,以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有证标准物质,能力验证活动

参考文献

[1]CNAS-RL02:2007,能力验证规则[S].

[2]CNAS-RL06:2010,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规则[S].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9

关键词:化学中毒控制,实验室,创新能力

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产性毒物, 并存在于劳动者所处的工作场所空气中, 因而,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 会造成职业中毒, 所以每个省、市、自治区都会由当地政府协同卫生部门建立相应技术服务机构, 如“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并且配备大量检测分析仪器及专业技术人员, 出具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 从而对化学中毒病人开展快速、有效、具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救治。

河南省级中毒控制重点实验室已开展:中毒的信息咨询、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与急救、中毒临床救治、毒物检测、毒性鉴定、特效解毒药品的储备和供应、中毒事件调查、宣传培训等工作, 能够为全社会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中毒信息与临床救治服务, 并对加强河南省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与控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实验室现状及发展瓶颈

由于承担工作场所各种化学毒物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化学品的毒性鉴定与评价工作, 因而实验室建立之初, 于2004年就通过了“计量认证”, 并通过2007年、2010年、2013年3次扩项, 分析检测范围从原来仅仅几十种有害化学物质, 增加到覆盖室内空气6项、工作场所空气83项、环境空气30项、水质57项、土壤及固体废弃物18项以及生物材料 (血、尿) 7项等多个范围共194项接近400种有害化学物质。

在实验室创新发展遇到瓶颈之时, 如何让实验室平稳、快速发展, 成为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完善实验室分析仪器“检测数据生产线”

在实验仪器装备上, 不但仪器的检测能力要加强, 而且选用仪器要多元化, 原因是同一个化学有害因素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法原理、多种分析仪器进行检测。如测定Hg可以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使用专门的测汞仪 (Mercury Vapourmeter, Mercury Vapour Analyzer)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 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1]。这些方法的样品预处理、检测原理、检测过程、检出限都不同, 从而导致预处理过程的便利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量样品处理的高效性上都有所不同, 当然检测成本也有很大差异。

1.2 建立长效的实验人员培养计划

实验室拥有接近400种化学毒物检测计量认证认可。对大型分析仪器上岗人员要通过认证上岗培训, 不但会操作仪器设备, 而且懂得日常维护及小检修, 熟悉仪器耗材的更换以减少仪器出问题的几率, 能够7×24 h为中毒人员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2 分析仪器设备的配备

从2005年以来, 实验室购置了一大批“计量认证”所需的新型分析仪器, 带自动进样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配备石墨炉)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计 (配备衰减全反射组件, ATR,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自动热脱附仪 (ATD, Automated Thermal Desorber) -气相色谱联用仪、自动顶空仪 (Headspace Sampler) -气相色谱联用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一大批先进的检测检验进口仪器, 从而使得实验员从低重现率的手动操作时代进入高重现率的自动控制时代。

2.1 自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仪联用

在实验室分析时, 热脱附技术为下一步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提供了快速、简便、高效益低成本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痕量分析非常理想, 同样大多数半挥发性有机物, 与以往使用溶剂解吸方法手工操作耗费大量时间相比, 自动热脱附仪处理样品更加简单, 并且提高了样品的处理能力和检测灵敏度。

热脱附是一个物理、化学平衡系统, 如图2样品中被吸附的挥发性有机物经吹脱-捕集, 实现目标成分浓缩后, 再进入气相色谱仪分析。

自动热脱附仪对低沸点有机物进行前处理, 相较溶剂解吸样品, 减少了人工操作, 过程自动化, 降低了人力劳动成本, 使实验操作无毒化 (不使用有机溶剂) ;其高温热脱附功能能够分析高沸点n-C44的烃类化合物, 电子冷却功能避免了使用液体冷冻剂, 使得冷阱能够捕获像乙烷、乙烯、丙酮类似的低沸点有机化合物, 同时降低了操作成本。

2.2 自动顶空仪-气相色谱仪联用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是把样品放入密闭的小玻璃瓶内, 将其气相部分 (称作顶空, Headspace, HS) 导入气相色谱的分离柱进行检测和定量, 如图2[2]。此分析方法简单而确定, 实验室人员可以免除样品的前处理步骤, 集中精力来解释定量结果和开发新的分析方法。而且其他专业的化学工作者不需要经过培训就很容易掌握并运用此仪器完成分析工作, 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开发和数据评价。

自动顶空仪与气相色谱仪连接, 能够直接处理人体体液 (血液、尿液等) , 利用有机气体高温在液体与气体之间分配的原理, 经捕集阱富集气体中有机物后, 再加热脱附有机物传输进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使繁琐的人工预处理过程自动化。

2.3 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气相色谱仪的分离功能, 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后集串联的质谱仪将分离后的有机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提高了测定物质的准确度。

气相色谱仪分离样品中各组分, 起着样品制备的作用;接口把气相色谱流出的各组分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起着气相色谱和质谱之间适配器的作用;质谱仪对接口依次引入的各组分进行分析, 成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GC-MS联用系统的一般由图3所示的各部分组成。

3 仪器技术创新与发展

3.1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 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 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89年首次进行开发研究, 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

将纤维头浸入样品溶液中或顶空气体中一段时间, 同时搅拌溶液以加速两相间达到平衡的速度, 待平衡后将纤维头取出插入气相色谱汽化室, 热解吸涂层上吸附的物质。被萃取物在汽化室内解吸后, 靠流动相将其导入色谱柱, 完成提取、分离、浓缩的全过程。

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萃取 (Direct Extraction SPME) , 将石英纤维直接插入试样中进行萃取, 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中的分析组分;另一种是顶空萃取 (Headspace SPME) , 适用于所有基质的试样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分析组分;最后一种是膜保护萃取 (Membrane-Protected SPME) , 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分析很脏的样品时保护萃取固定相避免受到损伤, 与顶空萃取SPME相比, 该方法对难挥发性物质组分的萃取富集更为有利。另外, 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护膜对萃取过程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

固相微萃取操作更简单、携带更方便、操作费用也更加低廉, 已成为目前所采用的试样预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优点有:一、集取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 操作方便, 测定快速高效;二、无需任何有机溶剂, 是真正意义上的固相萃取, 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三、仪器简单, 适于现场分析, 易于操作。

3.2 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分析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分析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 改变了许多单一色谱法无法检测痕量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 同时, 也将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应用从测定单一元素总量逐渐发展到对其形态的分析领域。

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分析联用技术, 不但巧妙地避免了原子吸收光谱用于形态分析时所需要进行的复杂操作, 又弥补了传统的气相色谱对环境中痕量有机金属化合物不够灵敏的缺陷。所以,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那些经过加热易挥发, 且热稳定和原子温度较低的有机化合物的样品中, 比如硒、锡、铅等形态的分析。在此过程中, 如果同新兴的前处理技术, 如固相微萃取、微波萃取等联用, 便可以大大缩短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分析的作用时间[3]。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可进行化学元素分析检测, 可用来测定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其他金属、半金属、稀土金属、绝大部分卤素及部分非金属, 并可进行痕量、微量或常量测定。高灵敏度、低背景信号的特点使得具有极低的检出限, 大多数情况最低检出浓度在在ng/L或兆分之一 (Part Per Trillion, PPT) 水平, 而且每个样品检测时间在几分钟以内[4]。

因而, 引进ICP-MS对提高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检测人员管理及制度

在引进大量先进分析仪器的基础上, 实验室应定期培训化学中毒应急人员, 积极做好中毒的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危害, 减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建立急性中毒事故紧急救援体系, 制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2002年以来, 先后组织并参与了某化工厂苯酚中毒;多个学校共计355人的毒鼠强中毒;某地市少年儿童不明原因中毒;某铅盐公司急性砷化氢中毒;打工者苯中毒事件共16起中毒事故及其调查处理工作。

实验室重视质量管理, 各类技术专业人员和检测人员都必须认真按照有关程序规范、作业指导书 (依据国家保准修改制订) 进行检测, 使检测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 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不断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5 结语

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地方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 开展创新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厂矿企业拔地而起, 环境的恶化, 相比以往出现了形式更为复杂的化学中毒事件。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 提高自身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浓厚的科研氛围、良好的学术风气、高效的管理水平以及健全的运行机制是重点实验室正常运转与良性循环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云欣, 李东雷, 左宇昕.ICP-MS检测饮用水中汞的方法研究.生命科学仪器, 2009 (7) , 12:19-21.

[2]顶空进样技术基础教程, 网页链接:http://www.docin.com/p-472839498.html.

[3]李杰.原子吸收仪应用新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36) :313-314.

实验室能力建设 篇10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室队伍,民族地方高校

高校实验室不但承担着“授业”“解惑”的任务,更是广大学生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场所[1]。高校实验室队伍是实验资源的管理者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吉首大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目前正处于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型时期,并肩负着武陵山片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任。目前,吉首大学在中央财政资金资助、国家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的资助下,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观。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创新型实验室队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民族地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现状

自从我国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国家对全国各高校的投入不断加大,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逐步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但是,与国家重点支持的“985”“211”高校相比,民族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创收能力、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处于弱势或劣势地位,直接导致民族地方高校师资力量较弱、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等现象越演越烈[2]。各个高校围绕其发展目标,在实验室优化布局、资源共享、实验体系的高效设计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3]。然而,民族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实践教学不受重视,实验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低,实验室队伍经常出现断层现象[4]。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人员工作负荷猛增,导致本就稀缺的进修学习机会更加变少。而高端精密仪器设备越来越普及,要求实验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信息。这种矛盾使得实验人员纷纷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单位领导的不重视更会逼迫实验人员通过转岗、调离或考学等手段而脱离实验岗位。

据笔者所知,民族地方高校有些工科专业根本没有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大学四年仅仅开设两门实验内容基本相同的专业实验课程,有些专业学生到大三还没有接触专业实验。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与实践条件不够直接相关,但与实验室队伍建设不无关系。民族地方高校实验队伍总体上已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成为学科专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之一。如何加快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对民族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二、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民族地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建议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经验,就民族地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1. 顶层设计实验室管理队伍

贯彻实践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研究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支能提高学科教学水平,能提供技术保障的实验室管理队伍。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从全校教师中遴选实验技能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

2. 革新实验室队伍思想观念

管理实验设备等资源和服务学生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是实验室队伍的基本职能。高校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十分重视,但对职称相对较低、学历不高的实验教学人员和一些工人技术人员普遍不重视。高校应该转变人才观念,将实验教学人员与普通教师同等对待,让实验室管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光荣性,并切实提高实验室教学与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3. 注重实验室队伍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实验室队伍的现状,分层次、分批次采用短期培训、定期培训、在职学习、脱产学习、请专家来校讲座等方式,对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训。通过技能培训,进一步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学历层次,扩展其知识面,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4. 建立实验室队伍的长效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实验教学人员长期专注实验教学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如工作绩效直接与职称晋升和经济效益挂钩。实验室的充分、高效利用是各个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人员应当在长效机制的激励下,让实验室尽可能满负荷地高效率运转。通过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实验教学人员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鼓励其将“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室平台的作用。奖励实验教学人员亲自对实验设备进行翻新、维护。设立大型仪器研发基金,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制度等,从制度上保障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5. 完善实验室队伍职称评聘与奖励机制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应该根据实验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设定特定的条件,给予单独的指标或者实行与非实验室人员分开评聘等相对独立的职称评聘制度。为专注实验教学的人员给予职称晋升的奖励制度,如设立“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岗位、鼓励专任教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把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工作1年”作为其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

三、结语

上一篇:中考数学复习之感悟下一篇:成人法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