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义务教育

2024-07-07

初中义务教育(精选十篇)

初中义务教育 篇1

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并且发展迅速。很多心理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危机期”或“矛盾动荡期”,甚至有人把它比喻为“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条小船”。随着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初中生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自我意识高涨;情绪情感产生矛盾,有时对一些外在力量予以排斥;日常生活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发生转变,孤独、压抑的心境随之产生等等。总体来说,初中生个性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消极成分占很大比例,因此,特别需要父母、教师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所以,在初中阶段实践个性化教育对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教育领域内的个性是与共性相对的概念,包括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及社会性。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有优劣之分,教育应当发展优良个性,转化不良个性。个性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并且表现在行为层面。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教育史上个性化教育的思想自古就有。早在公元前5世纪,孔子就认为学生“有的长于德性,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西方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助产术”被认为是最早的个性化教学。当代更有众多流派和教育实践探讨了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了关于个性教育的多元化观点。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个性化教学落实在具体的学科、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呢?

第一,历史的个性化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也要防止由“教师中心”的极端滑向“学生中心”的极端。所以,在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起到科学联结活动双方的关键的引导作用。

第二,尊重学生,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确定学生的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这一点已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识,故不赘述。

第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应当把学生的个性看作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不同的智商水平以及“情商”的差异,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基点和起点。然后,教师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做”的分层次教学,做到扬长补短。

第四,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教师担心学生的答案与“教参”、考试的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就将教参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没了学生的思想。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便解放了教师,倡导教师的素质发展带动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敢于把自己对历史、对生活的真实想法、真实理解讲出了,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灵活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必像以往一样看权威的眼色、看考试的风向教学,要求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当然,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难的话题。通过对于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个性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把个性教育看作仅仅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教育是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个性化教育的对立面是“划一性教育”,而不是集体主义教育,个性教育是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2.个性化教育要将学生的个性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里,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育,还要注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广义的教育活动而言,则必须面向社会开放,不断从社会中汲取养料,利用社会的各种成果来实施个性化教育。

3.教育者本人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由于教师的个性、思想、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对受教育者有着示范作用所决定的。

初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篇2

为了实现办好腰铺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切实保障本地区适龄学生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目标,为建设和谐学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好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在规范管理与创新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努力实现规模与效益同发展,教师素养与学生素质同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同提升,把腰铺中学塑造成南谯区的特色窗口学校。

三、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资料员:xx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办学条件优质均衡。

我校通过近几年一系列的基础工程改造,使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学楼教室充足,采光好,安全设施齐全;教师办公室进行全面翻新,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学校食堂条件部分得到了改造;完成了校园音响系统的改造??但学校在硬件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重点工作是完善教学设施和专用功能室建设。在教学设备上我们要增加理化生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课能正常开设;急需添置复印机、传真机、多媒体教室,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专用教室建设上我们主要是缺少理、化、生实验室,还有会议室、阶梯教室,新建音美器材室、校史室、心理咨询室等专题室,但由于学校的整体搬迁正在运作中,目前为避免重复建设,暂时尚未制定具体的落实计划

(二)规范学校管理,保持管理水平优质均衡。

1、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在新学期里我校把《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列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由安保处、教导处会同团总支具体落实到各年级、个团小组,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的楷模,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要求,用教工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守信、明礼、进取的人。

2、规范教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学校行政经常巡视检查。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充分利用上课规定时间加强学生的学习,不搞加班加点,学校严禁教师为学生个人购买教辅用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不搞重点和非重点班,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平等、良好的教育。学校对以上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严格的管理来促使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三)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保持教育质量优质均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是学校的第一要务。由于近两年初一优质新生部分流失,造成教学生源质量下降,与同类学校质量竞争处于明显劣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将不失时机的开展“危机感、忧患意识、我是学校的主人、校兴我荣、出谋献策”活动,统一全校教职工思想,团结协作、和谐共进。力争实现三个年级教学质量在全区处于中上游水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学校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1、对考试学科分年级制定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2、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写好听课点评,积极学习人家的长处。

4、加强备课组合作,优化教案和学案。

5、作业要精选,有质量,批改要明晰,反馈要快捷。

6、辅导时间要用好用足有效,评讲要清晰。

7、考试准备要充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全动员,全力以赴。

8、考试要严格,考出真水平。

9、定期召开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努力抓好学生的补思想、补习惯、补学习工作。

10、加强学生家长培训,取得家长的支持,家校联动,形成教学合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持师资队伍优质均衡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坚决杜绝在岗上网玩游戏、聊天,参与家教、赌博,歧视差生、体罚学生、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等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现象。校值日必须每天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学校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促使全校教师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2、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对行政将进行增负加压,提出了工作要求:行政中层干部要成为教学上的能手,管理上的高手,应对多种事务的多面手。形成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

资料意识。每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再由校长室进行考评,以此来促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加大力度实施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工程。对于骨干教师学校提出要求:真正成为学校教学的带头人,能挑得起重担,担得起责任,做得好榜样,考得出成绩,真正做到一份荣誉,一份作用。要求青年教师能开得出好课,带得出好班,处理好问题,考得出成绩,写得出文章。要求全体教师师德高尚,敬业勤业,争先创优。出工出力,出力出效。

4、健全规章制度。依据南谯区的师德考核办法和年度学校工作考核条例,学校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出台了《腰铺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包括师德、评优、晋级、考勤、考绩等各方面,督促教师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层层考核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六)通过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保持教改推进进度均衡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探索课改的新方法。近几年先后派出十多名教师外出学习,本学期我校又将派出体育、数学两个专业的教师各一名到合肥和安庆去学习。通过课改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将坚信不移地践行课改理念,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持学校软件发展均衡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宣传橱窗进行重新规划,分块到各部门,有专门负责,月月更新。今后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校园网建设。

2、利用校园广播开展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3、特色建设。学校将利用学校手球队的示范作用,创办小手球特色学校。利用腰铺境内的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来发掘、发现、整合校本教学资源,发挥其教育功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爱校、爱国,努力学习,成人成才。

我校将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在南谯区高位均衡发展中不甘落后。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8月25—31日)。成立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开学教职工会进行专题培训,明确创建要求,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2、全面实施阶段(9月1日—9月底)。根据建设方案的目标和措施要求,制定推进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完成的时间节点,并逐一落实到位。

对话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标;生活经验;自主探究;科学价值观

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既为我们初中数学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积极元素,同时又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此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笔者不才,愿结合自身对于新课标的粗浅感悟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试就新课标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借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此充分激发起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向我们表明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格外注重这一点,力求使数学知识点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章内容涉及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点,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入手,首先向他们一一展示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自行车的三角架等等。之后,又引导学生根据印象认真回忆“相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而言,三角形具备哪些特征,使得它广泛应用在一些对安全标准要求较高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不但大大激发了初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强力的探究兴趣及学习欲望,更使得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与引导下真正融入具体的知识点讲解活动中,从而切实保证了当节数学课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二、大胆运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进步与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成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确保自身的教学内容有意义、富有挑战性之外,更要着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这一数学科学探究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进步与发展。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将教材上所罗列好的相关数学概念、定义、结论等生硬而死板地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利用白纸裁剪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的图片;之后又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裁剪出的图形进行“折一折”“叠一叠”的活动,并同小组成员一起探讨这些图形共同的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分析、归纳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能从上述图形的折叠活动中归纳出他们共有的一个特点:这些图形若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归纳出这一特点之后,我趁势向他们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但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活动,还切实促使了他们科学探究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显著进步与发展,而这一切都为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树立数学科学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

很多老师认为:数学只是一门纯理科的学习科目,并不像语文、政治、历史等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只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公式、学会怎么解答数学题目就可以了。这其实是对数学教育的一种错误认识和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并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学习知识,又要把德育教育中的相关理念充分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协调与统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能受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熏陶与感染,从而真正树立科学、端正的数学价值观念。这既是适应素质教育先进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以往自身的落后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将新课标的先进观念、先进方法等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相信,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度与力度,进而为初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王芳群.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作者单位 四川省甘洛县田坝中学)

贵州西部初中义务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篇4

一、学校的教学管理

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教学管理的:学校对我们的管理是否严格。其中有58%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得很严格, 36%的学生认为能够适应, 其余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有着自己的看法, 认为严格的占大部分。从侧面说明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 教师大多认为只有对学生更加严格的管理, 才能有学习成果的产生, 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 学生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

尽管在这样严格的教学管理之下, 我们在调查各班班主任管理情况的提问中, 仍有80%的学生认同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班主任的管理很民主, 能够细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与要求, 愿意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但还有20%的学生认为有些班主任独断专行, 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 不愿意受到这样的管理。这说明学生更喜欢民主的管理模式。所以, 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更多的沟通与深入的了解, 教师应该理解学生, 对人公平, 更公正地处理问题。

三、学生犯错误时的处理方法

在对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犯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初中生正处于生理成长期与心理叛逆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十分关键。在对于学生犯错误的处理方法的调查中, 据我们在贵州西部地区的2000份调查问卷, 学生犯错误时采取说服教育方式的占71%, 打骂学生的占29%。这就证明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采取过激的手段。但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以说服教育为主, 确保学生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但在贵州西部地区打骂学生已成家常便饭, 学生父母也已经习以为常, 根据我们调查, 分析这种现象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四、学生的学习目的

任何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都是有目的性的, 但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环境下, 学生上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贵州西部地区的学生上学的目的又究竟是什么。据我们的统计调查, 有45%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意愿, 为了成为父母心中的知识分子, 多受父母左右, 会有较明显的功利性。剩下的55%的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 在问卷中主要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 以及对知识的向往, 这证明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的。

五、关于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

在贵州西部的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其中有48%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很重, 认为学习负担较轻的占49%, 认为学习无负担的只有3%, 这说明贵州西部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重。目前, 我国社会一直在倡导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 然而在面对升学率的问题时, 许多学校将减负当做一纸空谈, 我们必须重视从实际意义上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 我们相信一定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综上所述, 目前贵州西部的中学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中, 虽然打骂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学生对于教师的课程还是比较满意的, 并且大多数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确目的, 大部分班主任的做法称职。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 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并且一定要杜绝打骂学生的现象, 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更要适当地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压力, 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中学生涯。

参考文献

[1]沈海驯, 李丽.义务教育公平与民众的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 2010 (12) .

[2]陈明礼, 朱玉江.苏北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 .

[3]冯华.广西实验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化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

初中义务教育 篇5

2011年9月7日,曹顾张初中文化栏又多了一项内容,《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要点》,这是再一次涉及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宣传,深得人心。

义务教育经费使用事关民生,为了及时传达党的好政策,让人民政府的关怀温暖人心,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会积极宣传,并把相关内容张贴到文化栏上。„„公用经费可以用来干什么?目前学校还能收哪些费?“两免一补”内容是什么?„„每一位师生心里都有明白帐。为了让家长、社会都知道相关内容,学校还通过家访深入农户进行宣传。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通过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去告知。实实在在的宣传,使家庭有些困难的家长把孩子又送回学校,这是义务教育经费给老区人民带来最大的实惠。许多家长通过书信或电话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教育局和学校,提升了党和政府、教育部门的形象。

不仅如此,曹顾张初中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实行的是裸公示制度。大到工程款项,小到一支铅笔,全部公示。就拿寄宿制贫困生补助来说吧,从曹顾张初中寄宿制贫困生补助发放领导小组成立到方案出台,从评议到调查核实,从寄宿制贫困生补助发放名单公示到发放补助存折,过程全部公开,结果一律公示。

浅析初中数学教育 篇6

【关键词】教育;创新;兴趣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数学对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深奥的、抽象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等于说就是难学的。有位数学名人说过:“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但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题后的深思穷究。”也就是说,解数学题不是要把自己当成解题的机器、解题的奴隶,而应该努力成为解题的主人,是要从解题中吸取解题的方法、思想,锻炼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所谓的“数学题要考查考生的能力”。实际上,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喜欢语文?要想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审题、创意,要有写作提纲,这种创意须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是自己亲身经历、所感所想的,靠杜撰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那么解决一道数学题,也必须审题,要弄清题目的已知是什么?待求的是什么?这叫“有的放矢”。“的”就是要打开“已知”与“待求”之间的通道,就是“创意”,就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沟通这种联系,或将问题化整为零、或将问题化为比较熟悉的问题。这种“创意”是一种长期数学思维的积淀,是自己解题经验的总结,是解题之后的感悟。因此,解题之后的总结是最不容忽视的。当然,解题后的总结,还应该考虑:问题是否可以有其它解法;是否可以进行推广用来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能真得会“触类旁通”。總之,做任何学问都不能贪大求全,而应精益求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进入中学,要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在理解上下功夫。数学是最讲理的一门学科,数学语言又是最严密的语言。要力求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尽快把学习成绩赶上去。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是事半功倍的关键所在。

所谓“数学学习,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是不是说反正你已拉下了好多内容没有学会,就学不好新知识了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经常给同学们讲:你们学习好的希望只有两个,一是课堂,二是你自己。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听不懂的地方,那是因为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旧知识你没学好,以至于你的思维在某一个地方卡住了,这时你要做的只是把以前和这个知识点有关的知识好好补一补。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提前预习新课,发现问题,认真思索问题的原因,看看是不是因为过去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的缘故,缺什么补什么,这样就可以保证新课能听懂了。当然,人无毅力,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决心,那是谁也没有办法的,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这个道理。要学好初中数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自信贯穿于解题过程的始终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掌握得很好,而一做题,却往往做不出来。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却又马上豁然开朗。也就是说,这些题并不是做不出来。只要认真地去思考,通过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就能逐渐发现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就是老师常给同学们讲的:“聪明的同学是一类一类地学,不聪明的同学是一道一道地学”。要知道,题海无边,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跳出题海,领会数学学习的奥妙。

2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总之,课前预习做好心理准备;课上脑、耳、手、口协调作战,提高45分钟的吸取效益;课后复习总结,充分思考与内化。相信通过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一定会成为数学的主人。

作者简介:

初探初中数学人文教育 篇7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文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为目的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存在丰富的人文素材,作为教师应挖掘其人文内涵,把数学教学与人文理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以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数学家徐治利先生说过:“数学有两重功能:一个是科技的功能,另一个是文化的功能。”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插图,还有“读一读”的阅读材料和“试一试”的研究性课题,这些材料告诉我们,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利用好课本资源并加以引申和挖掘,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文化,灌输人文理念,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为社会实践服务。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观点,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课余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数学趣事、数学家传的书籍,使他们在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发他们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并从数学家身上学到严谨、求实的精神,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崇尚与追求。

二、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数学教学,有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化,数学教学的目标日益趋向多元化。因此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引发对社会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的兴趣。

针对现实中经济决策、环境与生存、商业薪金等社会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得到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例1:南方A市欲将一些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的一种,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

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小时,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千米:

(1)如果用W,、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W1、W2、W3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能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少?

在这种以经济决策问题为背景的教学中,题目首先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吸引了学生,其次把初中阶段的不等式、函数等教学知识及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有机地结合,马上使学生生了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责任感。这样的数学教学,能把学与人文有机地融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激发了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人的责任感。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一种工具。它不仅有自身的系统,而且渗透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之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他们产生实现自身价值欲望,因此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在学完统计初步这一章后,可以设计研讨课题:“环境与生存”的社会调查。

通过指导学生作调查报告,让他们把所学的统计学初步知识应于实践,从而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数学就在身边。在整调查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学会了研究问题方法,而且培养了相互间的合作精神,也懂得环境好坏影着人的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经过这样的研讨课题活动学生的人文价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同时学习数学的兴趣益高涨。

初中历史与情感教育 篇8

2001年, 我国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被正式提了出来, 并成为衡量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里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在情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历史情感教育, 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善于探究, 善于思索, 并把自身置于历史发展当中, 获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吸取历史上失败的教训, 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 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

⒈教师情感的表达要适当。

教师情感的表达要平和、适当, 注意情感和理性解释的和谐, 既不可毫无表情, 冷若冰霜, 也不可以情害意, 热情过火。历史是科学不是艺术, 作为教师, 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应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指导学生情感教育的标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我们应该深入到当时历史环境中去, 不能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 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教育学生。

2. 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心理和认知特征, 设计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初中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有欠缺的地方, 教师在设置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在讲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中曾设计了“匈奴在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这个思考题, 本来想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所共同开创的, 进而使他们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初一学生认知水平所限, 对这个问题显得很迷茫, 无从下手。所以, 教师在设计情感教育目标时, 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历史课上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要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情感。

情感教育, 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情感因素,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达到情感的交融, 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其次, 教师要充分备课,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最后, 教师在讲课时, 要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例如, 在讲授战争场面时, 教师语言要慷慨激昂, 把战争恢宏的场面和战争的残酷性展现出来, 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教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感情, 教师要对在历史上做出过积极贡献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思想家乃至人民群众有着深深的敬意;对出卖国家、阻碍历史发展的人物, 教师要充满蔑视, 这样学生在感染中也能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是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 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这种交流的达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自我认知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是习惯于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 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种被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例如, 在准备初一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及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两课时, 我让学生表演两个历史剧, 一个是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另一个是昭君出塞。在准备过程中, 无论是演员的挑选还是话剧的编排, 我都让学生自己去准备, 我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 结果学生非常高兴的参与到其中, 他们准备资料, 制作道具, 并且很认真的进行排练。其实, 当他们真的把自己融入到历史角色中的时候, 就会对历史人物形成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二是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 自己去探求知识。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有自己喜欢的历史问题, 教师在讲授时, 不妨鼓励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讲述出来, 并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可以趁机进行点拨, 做到师生情感上互动。当然, 还可以举行主题辩论活动, 让学生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情感的落脚点。

3.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情感教育。

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现, 教师可采用讲述法, 介绍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去探究。例如, 讲完汉武帝的大一统时, 教师可相应介绍汉武帝消极的一面, 如重用酷吏、不爱惜兵力、迷信谶纬学说等, 这样学生在评价汉武帝时就会比较全面公正, 进而也能在情感上认同人无完人的道理。此外, 天津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有许多名人故居及其它历史古迹, 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参观, 将传授历史知识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当然, 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生观看历史图片或视频录像, 对学生进行视听的直接刺激,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 初中学生很喜欢参与历史剧的表演, 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 在讲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 我中间穿插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剧表演, 学生参与热情高, 观看得也认真。这样, 把昭君出塞的过程、影响, 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 使学生对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 篇9

一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疏通引导

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单纯的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升生命品质。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在初中教育中, 教师应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帮助学生疏通心理;构筑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转变观念、转变思路;对有强烈叛逆心理的学生, 应该从尊重与赏识开始, 我们应该坚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 只是他所发展的方向不同。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过程, 因此, 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学习者的心理规律。进入初中后, 学生进入了青春期, 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此时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见解和主张, 这些见解主张往往过于稚嫩, 加之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偏执、极端、叛逆的状态, 此时若不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或不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 就会引起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批评置若罔闻, 不爱与家长和老师交流, 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 笔者建议在引导与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开放自我, 将心比心。当老师发现学生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 不要“直接”禁止, 要多了解情况, 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和他们做一些有益的游戏, 通过沟通、游戏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老师再适时提醒学生哪些是应学的, 哪些是不应该学的。 (2) 分析说明, 保持冷静。老师要仔细分析学生形成这种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 并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 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说明, 与学生沟通, 这样, 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二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数学的本质应是通过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学会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方法, 并使其深化成为经验, 指导今后的日常行为。《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 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还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主要是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育过程应注重数学素质的培养, 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意识包括两个方面: (1) 数学的概念、定理、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 具有用数学的观点、心态和方法去处理现实世界中问题的意识。因此, 要实施素质教育, 应大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的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数学认知结构中, 存在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心理成分三种主要因素。这个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 就是主体把新的数学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使之与原数学学习认知结构相适应, 然后再纳入到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 是指主体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有效地同化新的学习材料时, 主体调整或改造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学习材料。

笔者认为, 在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心理成分三种主要因素中,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潮中, 教师最应关注并强化改进的因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西摩·布鲁纳认为:“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 就在于促进记忆的部分丧失不是全部丧失, 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 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 在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

三立足实际,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 深入理解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深挖数学思想方法在具体教学中的丰富内容和潜在价值。教学前认真分析研究教材, 掌握教材结构及思路, 系统分解各个知识点, 画出各概念间联系的联系图, 最好能画出思维导图, 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知识单元的特殊性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 切实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合于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 应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应尽量贴近生活, 并注意趣味性, 而案例的演算推理过程应设计成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引导学生完成规律的归纳总结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第三, 强化课堂教学实践, 激发学生主动领悟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上, 教师在揭示知识规律时应注意并使学生通过感性的体会或已有的知识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 并让学生展示并回顾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使学生自我领悟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第四, 强化数学思想的巩固, 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联想和转化功能的同时, 应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数学思想观点为指导,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 不但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关怀, 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浅析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策略方法

情感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心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所以,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借助师生的情感互动,建设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本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在主角的位置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仿佛隔了一座大山,让历史课在学生心中变成一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然后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比如在介绍北伐战争的内容时,笔者在讲完教材内容之后,又为学生介绍了军阀张作霖的一些生平故事:他是土匪出身,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最高权力指挥者。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他的评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随着笔者热情的讲解,学生们都沉浸在关于张作霖的故事中。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张智霖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更把这节课当成享受。这样的授课方式,缓解了学生的压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不仅从故事中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得到激发。教师将历史热情传染给了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教学效果怎么可能会不好呢?

可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抒发自己的历史情感,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同时,在历史课上,教师千万不能唱独角戏,要与学生多多进行互动,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才会变得坚固。

二、营造恰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通过点滴的引导逐渐形成的,而且情感的宣泄并不是像水龙头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它需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其中,情境教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当的情境犹如促使学生情感产生的温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例如在讲解《图说红军长征》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影片《万水千山》。这部影片正是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学生从中了解了红军长征所面临的困境:敌人的追赶、饥寒交迫、恶劣的环境等等。此时笔者借机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让他们懂得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教无定法,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方法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去发掘,去研究。如参观历史遗迹,可以冲击学生的视野,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形成符合课程要求的情感。学生在参与历史课堂上的过程、体会及总结得到及时的引导、评价,学生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清晰、真实,在评价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和发展。

三、巧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学生情感的流露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它需要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构建历史情境,优化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更能促使他们的情感融入历史事件之中。

例如学习《南京大屠杀》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介绍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径,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笔者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了很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及资料,做成课件给学生展示,又播放了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有关片段。当学生看到那血腥暴力的一幕幕时,仿若置身于那场景之中,眼中充满了愤怒,双手紧握在一起,恨不得马上冲上去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日军对我国的侵略,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增强。

教学目标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一篇:男性化妆品下一篇:农户参与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