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024-08-1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精选十篇)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1

一、调整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及其要求

(一)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解决了长期困绕国人的吃饭问题, 农民收入也实现了相应增长。但随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农业连年增产而农民增收缓慢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这些矛盾最基本的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只有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 才能使问题等到根本解决。我国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保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标准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农村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够保证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 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以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标准为导向, 科学统筹, 逐步推进。

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途径

(一) 农村第一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农村第一产业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农村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其他农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指农村大农业内部农 (种植业) 、林、牧、渔之间的比例关系。

1、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途径

(1) 种植业存在的问题。我国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 但粮食生产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 无法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经济作物具有经济价值高商品率, 经济作物的种植对于增加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我国目前经济作物占的比重小, 经济作物的种植不明显是我国种植业存在的一个硬伤。发展农业要既优且专, “优”指的是发展地区特色农业, “专”指的是将地区特色农业推广发展为主导产业, 但我国农村种植业发展缺少地方特色, 即使有特色农业, 也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 难以形成地区主导产业。

(2) 种植业的调整途径。保障主要粮食产品的供给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前提, 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时, 发展优势、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点, 逐步使经济作物在粮食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区资源优势、环境优势, 发展地区地区特色农业与主导农业, 进行产业化经营, 逐步形成地区主导产业, 这样才能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促进农民增收。

2、林业、畜牧业、渔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途径

(1) 林业、畜牧业、渔业存在的问题。当前林业发展的三重问题:一是重伐轻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也不符合农业生产结构原则中资源合理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二是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不能够有效地形成产业链, 导致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不能够塑造产业品牌;三是林业生产中的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 科技推广程度不够, 零散的经营不利于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

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为:畜牧疫病较多是养殖业的重要风险, 多种疫病的频繁发生使畜牧养殖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 个别养殖户由于养殖或防疫技术不过关, 栏内畜牧大量死亡甚至空栏。在畜牧在饲养期间, 饲料价格和出售价格等存在不少变数, 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对经营户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这使得生产经营者不愿意发展畜牧业。

渔业存在的问题为:重捕轻养是渔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这不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新型的鱼类病害频频发生, 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鱼类病害已日益成为渔业养殖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另外, 由于大量药物、饲料的无序使用, 致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降, 渔业养殖投入品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制约了渔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调整途径。在林业、畜牧业、渔业调整过程中, 有三个基本的调整途径:一是改变生产方式, 改变重伐轻植、重捕轻养的生产方式;二是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 这是应对植物疾病和动物疫情的根本措施;三是注重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程度低, 这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也不利于应对市场风险, 注重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发展农业的必走之路。

(二) 农村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对策

1、农村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第二产业是指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但是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很低, 不能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二是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 农村特色工业少, 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特色优势;三是农村工业科技含量低, 产业化链条短;四是我国城乡市场分割的现实使得农村工业并不能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合作。

2、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整对策

发展农村工业, 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立足于农村实际,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以此可以加深农业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 使农产品快速增值;因地制宜,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工业, 以“稀有独特”取胜;调整农村工业布局, 防止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生产, 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 加强与城市工业的分工与合作, 以此促进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对策

1、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服务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农村生产的过程中, 主要重视农业产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在农村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又紧紧重视农村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 不重视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发布, 不重视农村金融、农村法律等服务内容。

2、农村第三产业的调整对策

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 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从长远看, 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等服务业对于保障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 建立农业服务专门机构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途径, 这是优化农村服务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运行质量的必要选择。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一)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能够与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的经营方式和运作机制, 它能够有效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系列问题, 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具大推动力,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围绕农业产业化进行。

(二) 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

1、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

由一大批承包农户组成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基地农户应达到一定数量, 并能达到一定批量的商品产量和商品产值。如果不能带动一大批农户并生产一定批量的商品, 表明生产基地还没达到一定规模, 就形不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 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化龙头企业布局。引导促进龙头企业推进技术进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创出一大批农产品名牌, 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 并在全国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形式,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四、结束语

“农民很苦, 农村很穷, 农业很危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 应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有效利用资源,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农民增收,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不仅能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 也能使得农村三大产业规模化发展, 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石.试论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1) .

[2]、周向平, 高顺全.立足本土,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J].中国林业, 2010 (10) .

[3]、绥滨农场畜牧水产科.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EB/OL].http://www.bql.com.cn/ArticleList.aspx?id=24061&CategoryID=414&ColumnID=412, 2010-02-18.

[4]、韦开华.巴南区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B/OL].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67205, 2004-04-06.

[5]、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6]、林木西, 王慧.工业化的“二元结构”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DB/OL].中国乡村发现网, 2010-08-09.

[7]、赵邦宏, 邸文祥.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业科技开发, 2000 (5)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 篇2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0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农村产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化,附加值不高,企业带动作用力不够强;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3

禾冈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38年,村民容忍之、容焕章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荷塘党支部。容忍之作为地下党的重要联络员,为确保潮连、荷塘交通线的畅通,不断和反动势力作斗争,抗战期间以“德源商号”为联络站,成立抗先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该村还有很多有志之士加入由欧初领导的珠江纵队第一支队,进行武装自卫。1944年,容忍之以“德源商号”老板身份转移国民党反动派视线,帮助林锵云、欧初领导的珠江纵队顺利在塔岗村码头横渡西江,安全挺进粤中根据地。

改革开放后,禾冈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发扬先烈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推进革命老区经济建设。

1992年,禾冈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仅51万元,人均收入仅为225元,村民生活仍比较困难。为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党支部带领各村小组长和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前往中山、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认真总结,找出自己经济滞后的问题所在。通过多方面的探索,该村党支部带头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耕作模式,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经济的模式。

该村充分利用自身地域的优势,以土地资源做文章,先后征收300亩土地作工业用地,进行开发利用,招商引资,鼓励村民逐渐由单一的农作转向务工、经商和开办企业,促使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同步增长。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2.9亿元,人均收入10300元,集体两级经济纯收入500万元。前后20年,禾冈村的人均收入翻了40倍。

产业结构调整为禾冈村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村其它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育方面,该村在2001年投入25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能容纳400人入托的全日制幼儿园,切实抓好幼儿园的教学质量,2007年8月被评为江门市一级幼儿园;2008年投资200万元增建禾冈小学教学大楼、铺设硬底化校道及完善教学设备配套,学校水泥运动场改建为规范化的运动场,同年11月被评为江门市一级学校。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从2006年起,村委会先后投资70多万元整治垃圾池、下水道,重新修整村道和桥梁;2007年,投资160万元建成占地13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设施和村委会办公场所;投资60万元建造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09年,投资63万元在村口新建1个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文化公园,该公园在2011年被评为“江门市十大公园”之一。

在治安维稳方面,该村设有治保会和治安巡逻队,在村内主干道路安装治安监控,建有治安亭,随时掌握村内治安情况,使村民生活更加安定,2012年被评为“平安社区”。

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村委会重视对公益福利事业的投入,逐步搞好村民福利事业,特别是老年人的福利。多年来,通过社会热心人士、企业家捐款和村集体资金的积累,从2007年下半年起,对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改善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定期对孤寡老人和特殊困难的群众发放困难补助,在节日期间还发放慰问金。同时,还为所有的农业人口购买城乡医保,参保率达100%。

通过干群的努力,如今的禾冈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浓厚,设施完善,老年康乐中心、三良文化中心、禾冈文体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及小型绿化公园等一应俱全,先后被评为“江门市卫生村”和“广东省卫生村”。2008年还获得“江门市文明村”称号。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又一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4年中央1号文件, 就是重点阐述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城市化的快速进程,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只有在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充分合理化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策略, 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依附性和规律性。由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配第提出, 经亚当·斯密斯、富拉斯蒂埃等学者进行理论完善的著名“配第-克拉克定理”已成为经济学业内的普遍共识。“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劳动力总是由经济效益低的产业向经济高的产业流动。

根据我国现在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广大农村的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旅游等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产业。由于三大产业之间的收入和成本差异, 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已成为历史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各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在广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流向共经历过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左右, 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提出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广大农民开始摆脱整日面朝黄土, 背朝天的生活,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种植的生产格局。第二阶段是1985年左右, 中国农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有力推动下, 粮食生产取得了丰收, 粮食供给制度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大力提倡农民进行非农业生产。此时, 大量农村入口开始向第二产业流动。第三阶段是1995年左右, 国家提出科教兴农战略, 大力推动农村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更多的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工厂, 走出田地进入城市, 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涌入。

2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我国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受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给广大农村劳动就业带来相应的问题。

2.1 农民不愿从事基础传统的粮食种植业

从国家长远战略而言, 传统粮食种植业在维护社会稳定, 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科技革命的影响, 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 开始不愿意从事传统的种植业, 尤其是粮食种植业。虽然国家取消了农业生产税, 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 农村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还是大都选择了吸引力更大的城市, 留在农村的基本全是老弱妇孺, 他们生产力和接受外来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滞后。一般而言, 他们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技能进行耕作, 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相应影响。这些直接导致我国粮油等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乃至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2.2 农村自身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尤其是一些懂技术、有经营理念的农民的流失, 给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了致命打击。虽然改革开放初期, 一段时间内, 农村集体企业异军突起, 甚至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信息沟通等方面与城市工业的差距明显, 这使农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 农村由于缺乏旅游、餐饮、社会福利等配套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不愿意留在农村生活, 这样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就地流转。

3 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3.1 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鼓励发展多种种植业

我国的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 不能顾此失彼, 本末倒置。一方面, 国家要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尤其是粮食生产高科技方面的投入, 确保粮食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同时要严守1.2亿公顷的耕地红线, 遏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耕地的无休止的征用, 国家还要制定出合理的粮食作物收购价格, 保障农民的种植粮食植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国家还要鼓励农民根据自身区域特征和气候因素有选择的种植收益高、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经济作物, 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体系, 吸引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就地就业。

3.2 努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吸引劳动力回归

推行农村产业化结构的优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发展与本地域关联性强、附加值高、科学技术有优势的产业, 特别是一些朝阳产业。注重农村企业的结构化调整, 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综合素质, 做好环境保护, 加强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根据本区域特征, 立足农村, 依托城市, 发展诸如农家乐等现代旅游业;还要做好产业成果的宣传, 吸引劳动力回家乡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

3.3 推进城镇化建设, 创造良好居家生活环境

目前, 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的原因是因为城市有较好的居家、医疗、教育生活条件,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人或者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城市人。而另外一方面, 大城市的准入门槛较高, 农村人口更面临房屋价格高, 户籍限制严等诸多不利因素。而小城镇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系列的问题, 小城镇农民的进人经济和心理门槛相对较低, 而且也能提供不错的生活条件, 因此有必要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 在小城镇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的整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有利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 但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只有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加大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 全面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吸引力和创造力。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积极回广大农村就业和生活, 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晓嘉, 刘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政大学学报, 2006, (2) :33-37.

[2]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22-23.

[3]林善炜.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9-92.

[4]富拉斯蒂埃.2001年的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5-6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篇5

发布时间:2003-7-30 来源:辽宁农业信息资源平台

2003年07月29日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提出严峻挑战,现代科技革命正以空前的力量冲击着所有的产业并掀起全球性的产业革命,震撼和改变着世界产业结构,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决定着21世纪国际的竞争格局。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尽快实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内在素质不高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必须遵循与生产力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市场导向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效益、质量第一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使调整工作陷入盲目,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后果。要制定明确的调整目标,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积极发挥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利用价值规律(主要是竞争规律和价格规律)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力争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向全球发出的“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丹波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倡议所确立的三个基本目标,即稳步增加粮食生产,确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这个前提下,使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二是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及初、中级产品,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促进城乡经济交流。

三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其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九亿农民靠土地吃饭的局面。五是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律,实行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话概括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才能提高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致的原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话概括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才能提高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既不能让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急于求成,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根据农村资源状况,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基本途径。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情况不同,使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各有其特点。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第三,根据市场要求,采取市场导向的原则。

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发生着经常性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超前意识,要以市场需求的变动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安排各产业的生产规模,既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又要强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

第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各种产业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违背生态规律的要求,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农村各产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状况,应当特别强调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合理确定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

第五,寻求整体发展,采取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促使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增量型向增效型转变,尤其要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经营模式转向集约经营模式。农村经济不仅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实现质的提高,要强调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确定产业之间的合理比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第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第六,根据农民要求,采取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农民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自主安排生产的过程。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决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瞎指挥。

第七,寻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面临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食物的多重压力,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采取符合WTO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6

关键词:零星土地;速生杨树;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83-2

1999年8月,农业部颁发的《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的若干意见》,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指导思想,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不仅要调整生产结构,还要优化生态环境;二是不仅是数量的增减,更突出质量的提高;三是不仅要满足农村地区市场需求,还要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四是不仅要使农民的综合生产力提高,还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达到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农村农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1 开发零星土地营造速生杨树,主要原因是

农村地区多半属半丘陵半低矮山区及半平原地区,由于丘陵多、山坡多、沟多、河多、滩多,零星土地资源丰富,为速生杨树林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其实散生杨树也是一笔巨大林业财富,农村很多地区已营造成片杨树速生林。不能小看和忽视零星土地栽植速生杨树林在农村地区生产中的经济地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内容。零星土地散生杨树虽然每年各地区村民都进行栽植,但仍有很大的种植发展空间,虽然发展杨树产业已受到农村各级部门的重视,但各乡镇路旁、河旁、村旁、宅旁、沟旁和其他零星土地营造杨树利用率仍然很低,如果把这部分闲置的零星土地进行充分改造,加大营造力度,充分利用起来,对振兴和繁荣农村地区经济和促进农民收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零星散生杨树林木生长迅速,成材早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路旁、河旁、村旁、宅旁、沟旁等零星土地散生的杨树具有比成片杨树林分成材早、材质好、生长快、经济利用价值高等特点。经调查统计,在近似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某一个村路旁散生10年生小钻杨平均胸径29.1cm,单株材积0.452m3;生长量远远超标,而该村河滩地成片营造的10年生平均胸径只有21.1cm,单株材积0.1483m3。勉强达到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规定的杨树速生林标准。

1.2 散生杨树在瘠薄土质有很容易成长

虽然喜水喜肥是杨树的生物学特征,但是只要能满足水分要求,散生的杨树对瘠薄土质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在无土层的石砾河滩,杨树的生长速度仍相当快,同样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在土质瘠薄的立地条件下,为什么散生的杨树也能生长发育正常、速生丰产?可获得充分的光照是散生林木正常生长的首要条件,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四周无竞争树木,能够保证散生杨树侧根的延伸扩展可吸收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此外,散生杨树都属个体农户分散管理,由于面积小,株数少,便于经营管理,常常管理例如追肥防治病虫害及抚育管理、客土改良、旱时灌水,这些必要的经营管理措施而成片林木却难以实现。所以,瘠薄土质营造的杨树仍可达到或超过规模经营的速生丰产林标准。

1.3 开发营造零星杨树的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农村各乡镇村民利用零星土地栽植或营造杨树速生林。以唐河县的一个镇为例,在2000年前,该镇人均拥有杨树仅一株多一点,全镇杨树总数仅为3万株左右。经十多年开发建设,现在这个镇拥有杨树林100万株,已成为该镇村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初步预算,到采伐期人均仅杨树纯收益可达5000余元,每株可获纯收益百余元,可称为投入少,收益大的一项重要脱贫致富措施。

2 散生杨树产业与当地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实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

杨树是农村地区的适生树种,也是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虽然是速生杨树培育的基本目标是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滩涂、河堤、田埂种植的树林,同样具有增加覆盖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生态屏障的作用,同时兼具生态、防护效益。由于杨树生长寿命较短,种植培育砍伐周期快,一到时期就必须更新。发展速生杨树,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这些项目的主要造林树种都是杨树。根据不同林种设计不同的造林模式,农村地区种植速生杨树,适时利用,及时更新。不仅仅获得培育林木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保证相对高质量的、稳定的生态效益,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林业发展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3 营造速生杨树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当前,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存在于农村地区速生杨树产业发展,存在生态和经济风险。一是因为树种太单一,因为市场需求不是单一的,单一种植杨树,其市场和经济风险也是相当大的。现在市场对杨树的需求很大,将来林业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影响将是巨大的。二是农村地区大多数是速生杨树,生态防护林也是种植速生杨树,大面积纯杨树林,一般级的病虫害,易迅速传播,一旦有毁灭性的病虫害,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三是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规模小、设备落后、新产品开发迟缓等问题。这就造成资源浪费、木材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就是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特别是对外地区调进木材的管理。

3.1 对宏观调控精确把握,对市场需求全面预测

林业资源的培育和成材利用需要较长一段的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速生杨树等林业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對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当地林业部门,要组织各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对宏观调控精确把握,对市场需求全面预测,为林农、林产品企业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让他们树立市场意识,把握市场的变化,确保他们对速生杨树林种植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职能部门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调好各种产业政策,建设并完善好市场体系,对当地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而充分编制,对相关的林产品标准进一步完善。

3.2 探索当前形势下的税费政策和资源管理政策

新形势下农民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经济选择,是在农田发展杨树速丰林。农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取得经济收入,而只是把种植杨树看作一种长效的经济作物而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杨树作为林木,必须按照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方式来对它进行管理。农民交了农业税后是否还要交农业特产税和育林基金,农田里种植杨树采伐指标如何管理,采伐后是否一定要更新造林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认识、管理种植杨树后的农地和农地上种植的杨树,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及早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办法。

3.3 推进多树种、多品系的混交造林

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规划多林种协调发展,无论对于速生杨树林还是生态杨树林都非常重要。首先,生态防护林国家有一定的投入,造林树种选择一定要在兼顾景观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采用多树种造林。其次是要多品系混交造林,定向培育的杨树速生林的同时,应适当引导发展一定比例的速生树种例如泡桐、刺槐等。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四旁造林其绿化美化的景观价值要大于木材的价值。要多树种乔灌结合,注重四季景观搭配,积极引导、示范和推广美化庭院造林绿化方式。

4 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各地区没有绿化、闲置的宅旁、河旁、路旁、村旁、沟旁零星土地随处可见,大小不一,规模不等。见缝插针种植杨树,不是难事,只要通过修坝拦洪或挖沟排洪,甚至易受洪水冲袭的河滩地,都可以加以利用,产业前景不可小觑。如果农村有政策将这些闲置的零星土地承包或拍卖给当地村民栽植杨树,不但可实现绿化,而且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世锴.杨树大径材培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2] 史广海,等.杨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M].沈阳:新华印刷厂,1997.

[3] 郑世锴.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4] 王志高,等.速生丰产林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苏北地区杨树丰产林发展的调查与启示[J].林业经济,2006,1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7

1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一定的时空结构中农村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质的联系就是各产业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方式和途径, 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方向和内容;量的比例就是这种联系之间的数量关系, 即各产业在社会总资源分配和社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系统。从纵向来看, 农村产业结构的要素构成和功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横向来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别,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产业调整, 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 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 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台。因此, 产业结构优化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存量和增量问题

2.1 农村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存量和增量问题

农村第一产业结构主要是农林牧渔各产业的结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是农业份额下降, 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升。但是具体到大农业范畴, 又各有升降。简单地讲就是种植业份额要下降, 林、牧、渔业的份额要上升。在这一升一降中就存在一个农业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调整问题。种植业的调整主要是存量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巨大,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种植业中的劳动力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所以在结构调整中, 首先要注意调整种植业中的耕地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 同时还要注意增量的控制, 因为今天的增量就成了明天的存量, 如果不控制好现在的增量问题, 不仅今天的调整工作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且今后的调整工作将会越来越困难。林、牧、渔业的调整则主要是增量问题, 因为林、牧、渔业中本来资源存量不足, 所以增量的调整问题就显得重要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林、牧、渔业的结构调整中不存在存量调整问题, 其实在林、牧、渔业中也存在存量调整问题, 比如在林业中, 经济林比例较低, 用材林比例较高, 林业内部长短结构欠佳。在调整增量时要注重结构优化问题, 不能使新的增量成为将来不合理的存量。

2.2 农村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存量与增量问题

农村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来说是盘活存量, 用好增量。我国的乡镇工业从总体上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总体规模不够大, 而如今进一步发展又困难重重。所以应该遵循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并重的原则。首先, 要盘活存量, 乡镇工业要大发展, 大提高, 就必须充分利用结构调整的机遇, 加大力度搞好结构调整, 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产品进行调整, 要着重在企业资产的存量调整上下功夫。对于结构的调整, 能否促使存量资产科学合理的流动和重组配置是关键。要大规模推进存量资产的重组, 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结构优化, 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 鼓励将经营不善的企业交由同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进行托管经营, 盘活存量资产, 将存量资产进行合理重组, 形成规模效益。同时要改变乡镇工业分散的局面, 将分散在各村落的工业企业集聚到小城镇上来, 在小城镇建设乡镇工业园, 形成集聚效应。

其次, 要用好增量。我国过去在发展乡镇企业是一哄而起, 一哄而上, 缺乏宏观调控力度, 结果导致乡镇工业结构趋同, 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消耗大, 低水平、低层次重复建设, 既破坏了环境, 又浪费了资源。在乡镇工业增量资产上, 一定要吸取以前的教训, 不能重蹈覆辙。对于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的产品和企业不能批准立项, 对于环境污染大的行业和资源消耗大的产业, 也不能再批准立项。对新建企业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 努力做到高起点、高收益、低消耗、低污染, 避免盲目性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鼓励乡镇工业将新增投入主要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加快引进高效、低耗、轻污染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发展绿色工业品产业。一是发展为绿色农副产品提供生产资料的配套产业, 如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生物保鲜剂;二是发展节能型和环保产业。

2.3 第三产业的存量与增量问题

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来说, 所占比例较少, 发展也较快, 但力度仍然不够, 与我国国情相类似的印度,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50%, 在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也超过了30%。而我国第三产业在农村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只有25%左右, 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重要是增量问题, 但也不能忽视存量问题。因为我国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而且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较低, 大部分集中在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业, 且规模较小, 主要是以个体、私营为主。乡镇企业中, 第三产业也只占17.8%, 也就是说, 规模化、企业化的第三产业比重偏小。所以, 在我国第三产业今后的发展上, 要控制资本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 增量的流向, 适当控制农村交通运输业和商贸餐饮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房地产、技术服务、通讯、教科文卫等产业, 同时也要处理好存量的问题, 走规模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层次。

3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存量的调整与增量的优化不能失之偏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坚持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 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 做到量效并重, 协调发展, 既要激活现有资源要素, 又要提高增量要素的效益。

(2) 实行以倾斜投资为主的增量调整和优化, 以优化要素组织结构为主的存量调整。在当前农村要素资源短缺而总体效益不高的情况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存量调整为主, 增量扩张为辅。通过投入必要的增量激活存量, 以整合和集成现有资源重点, 而新增的要素要配置在效益高的地方。

(3) 鼓励以存量引进增量。运用市场机制,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吸纳社会上的资源, 做好以资源换项目, 以存量换增量的文章。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搞好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 积极发展一批乡镇工商小区,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力求做到你发财我发展, 达到变存量为增量的目的。

(4) 重视知识和技术进步在改变农村各产业的存量和增量中的作用。产业结构可以通过产业之间资源存量的比例关系表现出来, 也可以通过资源存量的流动得到表现。资源要素在农村各产业之间的配置则直接改变着产业结构, 而知识和技术进步则可以通过改变产业的存量和增量,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

(5) 从追求外延粗放式的规模扩张, 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从追求增量为主的发展, 向调整存量与增量并重的方向转变。

总之,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资源重新配置和重组的过程, 在调整的过程中, 有的行业要削弱, 甚至要消亡, 有的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村产业资本的存量和增量问题。

摘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说到底就是一个存量如何优化和增量如何扩张的问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后, 认为在目前我国农村要素资源短缺而总体效益不高的情况下, 应以存量的优化为主, 增量的扩张为辅, 以激活存量来引进新的增量。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8

1 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 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我国国土的生态安全, 解决国家要绿色生态、要“被子”的问题, 这是一切退耕还林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另外, 在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时, 还应该考虑到退耕还林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现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工作中应该秉承“退的下、还得上、可致富、不反弹”的建设理念, 尤其要注意生态和经济2者必须同时兼顾, 过于侧重于任何一方都偏离了退耕还林的预期目标。

在退耕还林完成后需要对后续产业进行调整。后续产业主要针对受到退耕还林影响的农户后期的产业发展, 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退耕农户的经济增收, 最大程度将退耕带来的经济损失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 目前后续产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包括发展模式还未成熟、发展导向模糊、统筹机制缺失、技术服务不足以及品牌意识不强等, 对此应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大力发展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林下产业以及非农产业, 从而实现退耕农民的增收。

2 退耕还林对农业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由于耕地减少, 退耕区域内粮食的产量明显下降, 但是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避免粮食总产量下降, 甚至出现上升。例如, 对农作物结构的调整, 以种植高效农作物, 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来替代这一部分的损失, 尽量控制大面积种植的谷类粮食。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 即谷类粮食的产量更稳定, 而马铃薯等高效农作物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退耕还林直接减少了可耕地面积, 农耕土地转为其他用途。退耕还林使得坡耕地的林木、草木覆盖率上升, 土地利用出现较大的改变, 退耕还林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增加, 但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体现, 因此退耕农户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畜牧业发展同样需要依靠耕地种植, 只有大面积的耕地种植才能提供充足的饲料, 但是随着耕地变少, 供应的饲料急剧下降, 因此导致饲料价格上涨, 不利于畜牧业发展。针对此类问题, 可以采取林草带共同发展的方式, 不断提升牧草的质量, 改变以往过于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种植模式, 向农民传授养殖技术保证牧草的产量处于较高水平。

退耕还林后, 原本一些进行种植的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 并积极投身到二、三产业当中。第一产业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而渔牧业以及高科技农业的农民数量明显上涨。从表面来看, 退耕还林减少了土地面积, 压缩了农业的发展空间, 但是退耕还林同样是农业向更加合理、更高科技的生产模式转化的催化剂, 是挖掘农业发展潜力的有效方式, 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向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转变的保障, 农民从二、三产业也获得了较好的收入, 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并且减缓了农业种植负荷的生态压力, 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一些地区还产生了地下水源。以上因素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对策

为了应对退耕还林带来的农业波动, 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以经济作物、林业以及畜牧业等种植养殖业替代传统大面积的耕地种植, 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 转型需要较长的时间, 并且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众多的困难, 因此在短期内必须发展后续产业, 从而维护现下农民的根本利益。

种植耐寒、耐旱植物。退耕还林虽然改善了水土流失等不良的生态环境, 但是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实施,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降雨量少, 因此这些地区的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干旱问题, 着手建设水利工程, 并且引导农民开展耐寒、耐旱农作物的种植, 以缓解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过于迎合退耕还林, 导致农业经济难以获得发展。退耕还林的本质就是改善生态环境,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最终还是服务于农业发展, 如果因为退耕还林导致经济滞后, 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 良好的后续产业支撑尤其重要。

退耕还林具体实施中应该有原则地选择退耕区域, 将一些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适当保留下来, 充分利用土地, 类似坝子地等边缘土地,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后续产业, 以保证退耕农户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都是因为生态承受力已经到达临界点, 经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匮乏的地区, 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同时面临诸多的困难, 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观察市场动向和本地的产业优势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 畜牧业和林业都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

4 结束语

退耕还林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以及农民的承受能力, 其主要的难点体现在退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循序渐进, 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关系, 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朝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绪敖, 查芳, 何家理, 等.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11) .

[2]陈尔也.退耕还林后农村产业演进及后续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 2013 (27)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9

1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的关系

农村产业结构之转变唯有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下才能全面完成, 而其效果也唯有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最终的验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整, 这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运用混合农业结构的改造, 让其过渡至农村各产业门类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最后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一旦工业方式以及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得到成功的运用并且发展成为主导性方式之时, 我国农村就能够实现从混合农业往现代农业的彻底转变。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实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产业的比例将有所下降, 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将上升, 从而让各产业形成有序移动, 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 能够稳定农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 持续改进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能够在保障农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让别的产业实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而支柱产业的贡献也会相应增加。

(3) 能够改进我国的就业结构, 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更趋合理地流动。在农村产业结构实施调整之后, 不仅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工作, 而且还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性聚集流动。以往, 因为农村产业十分单一, 不但无法得到全面利用, 反而还会出现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挑战, 让此问题有了极大地缓解。

(4) 能够进一步繁荣农村地区经济, 加快农民群众的增收步伐。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之中非农产业比重构成近年来正在逐年提升,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5) 能够改进区域布局, 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利用。在实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之前, 农业生产往往被限制于有限的耕地之中, 而耕地资源中的绝大多数被用在粮食生产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变动, 让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度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变得更加多元化。特色产业之形成让区域布局变得更为合理, 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快从分散生产至集约经营之转变。

(6) 推动农村产业内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这就十分有利于解决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乡镇企业可以将收入运用多种途径投入到农业产业之中, 而农业产业之发展反过来则可为非农产业之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从而推动非农产业实现新的发展。七是能够推动科技推广以及应用。科技创新可以说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新科技得到推广应用之后, 会推动新产业的产生与旧产业的消亡, 从而让产业结构得到更好地改进, 进而让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从原有的经验型往科技型加以转变。

3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改进经营理念以改进我国农业领域产业结构

(1) 要全面而深入地调整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以及饲料粮之间存在的关系, 以求把以粮食、经济作物为其主体的二元化种植业的结构切实转变成新的以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为重要主体的全新的三元化种植业结构。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发展畜牧业等行业, 重点是要抓好商品化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发畜产品相关加工业。要更加全面地对待特种畜禽业以及蜂产业等农业产业, 积极提高畜产品出口的份额。要不断推进林业的新发展, 创建出更为齐全的林业生态工作新机制。

(2) 要积极改进以前所固有的农业区域结构, 落实好农业区域之间的彼此分工以及协作关系, 从而更好地体现各个区域具备的比较性优势。

(3) 在改进农业领域产业结构中必须紧密联系本地产业化经营之实际, 从而实现当地农业的二次飞跃。应当说, 农业领域的产业化经营已发展成为农村产业一体化的一项关键性举措, 这就要坚持为农村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基础上, 分别应用各不相同的经营手段, 把基层农民的实际生产状况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联系, 从而运用全社会力量以帮助广大农民尽可能地摆脱在市场竞争以及谈判过程中所处之弱势地位, 真正做到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发挥的主动性。要尝试建立以政府部门的投入为补充、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投入为辅助,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为主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经济投入机制。

(二) 努力改进现有的农村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

(1) 要努力破除社区以及村庄之间的种种限制, 应用市场化之导向, 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推动农村企业的专业化创建之进程。要以促进城乡各类企业的彼此联系为基础, 要多种类型、多种规模的企业间形成更趋规范化、科学化的彼此协作关系。

(2) 要积极克服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出现的城乡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机制之对立与冲突。要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状况, 落实更加全面、更为开发的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对我国农村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断进行更新升级, 其主要形式是要运用技术改造的方式来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品所具有的质量以及性能。要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经费投入, 全面引进与培养一大批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改制作为切实调整我国农村企业产权结构的有效举施之一, 应当在详细评估农村企业现有资产总量的前提下计算出村民、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的各自贡献等, 并由此而折合成为相应的股份形式, 进而将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

(3) 要积极建设小城镇, 这项措施是切实改进我国农村工业布局的必要之举。鉴于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力量过于分散等因素, 应当通过全面开发小型城镇, 加快乡镇企业从原来的分散逐渐予以集中, 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地实现连片化发展的新局面, 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 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以改进社会化服务功能

为了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服务业体系, 必要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服务业加以全面改造。改造以往农村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服务农村群众的网络建设。这就要求抓好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成立当地农村的经济信息服务体系。要以该体系为主体, 在各大城市及销售站成立经济信息服务站, 立足于科学抉择, 切实沟通我国服务业的产、销两大体系。其次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所具有的相关服务机制。最后则是要积极创设条件, 从而让农副产品的信息传达实现准、新及快等效果。

(四) 强化农村基础建设以改进农业产业结构

(1) 要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基建以保护耕地。要认真做好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加强防洪和蓄洪建设工程建设, 消除其中的隐患, 力争尽快实现达标。要大力加快水库除险以及加固等工作, 切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要将扶贫开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视为提升农民群体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来抓。要积极强化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 特别是要切实改变贫困地区在生产、生活上的条件, 提升财政收入以及农民收入。要大力强化对农村耕地的保护, 全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 将农田保护具体落实至农户以及责任人, 设置明确的标志。

(2) 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要将发展林业与保护森林资源视为防御旱灾、涝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之一来加以实施。要形成更加齐全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以及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化系统之中, 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农村地区的环保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为主要纽带的现代生态农业管理模式。

(3) 要提升农业投入以及招商引资等力度。商业银行贷款、农业开发以及扶贫等资金均应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农业加以倾斜, 从而保障农业项目资金得到配套与落实。要积极开展良种工程建设, 强化先进性、实用性技术的推广力度, 推动农村科技网络的建设, 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 并且强化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一直以来困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大。因此, 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能够让每地都能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化产业, 从而实现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之状态。唯有如此,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才能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 进而得到更高的收入, 推动当地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摘要:推动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尤其是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为了实现经济发展, 必须立足我国农村的具体状况来进行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本文探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的关系, 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

参考文献

[1]金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 2012 (7) .

[2]牛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 .

[3]郭坤, 王德勇.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J].商业经济, 2012 (6)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一、城镇化引致的异质性金融需求

所谓金融需求的异质性,是说城镇化建设所引致的有效金融需求,既不对应于当前以大城市、大企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系统,也不对应于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或者消费为扶助对象的政策农贷制度。其服务需求主体所能够承担的金融制度成本以及所能够给金融制度带来的风险可控程度,既不符合城市商业金融系统的存在逻辑,也不符合传统政策农贷的存在逻辑,具有明显的异化特征。其需求曲线与现行的两种金融服务系统的供给曲线不具有可交区间,亟待通过某种辅助手段来上移需求曲线,或者下移供给曲线。为此,有必要确立“政策引导性的城镇化金融服务系统”。

(一)农村城镇化引致异质性金融需求的先验描述

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就地转换、农村土地和其他要素禀赋的转变以及农村资源的重新配置,其结果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居民收入结构多元化以及公共资源配置空间结构均等化。而金融作为引领其他要素资源重新配置方式的前导要素,必然适应于推进城镇化寻求制度创新。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工业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到镇域乃至村(居)社区的转移,农民依托其潜在企业家才能实施创业,还是微观经济主体的隐现更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镇基础设施供给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展等等,都会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化转换,以及劳动、土地和农村其他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些都需要金融服务发挥预调甚至引领作用。规模庞大的、持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居民收入结构从单一的劳动收入到资本要素收入的转变,意味着新型的农村金融应该实现从服务于传统小农家庭的生产和消费向服务于城镇居民的包括理财服务在内的多元金融服务需求转变,从政策农贷性融资模式向以集体公用土地、居民自建住房乃至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抵押融资模式的转变。对于金融发展而言,劳动力结构转换、农村土地资本化、居民收入增加以及收入结构多元化等动态调整,都构成服务于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机构的重要决策变量,蕴含着巨大的金融机会,也意味着金融在体制、机制和业务方面的巨大空白,更加意味着收益与风险的共存。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需求的微观分析

工业产业链条向镇域乃至村(居)社区延伸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引致了镇域(村居)经济的难以经由现行两种金融系统获得满足的异质性金融需求:(1)镇(村)居民依托(集体)宅基土地、自建住房以及小企业股权等为初始积累进行创业,并由此产生由自有资产向资本要素转变的需求,亟待金融体制发挥引领作用,需要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要素禀赋的变化灵活地进行产品创新;(2)大量的中小企业、居民创业企业和涉农企业聚集在镇区或者社区工业园区,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的主体,产生了具有典型的小额信贷特征的(微)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亟待对应的金融机构为之提供融资(担保)服务;(3)工业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公司化农业的诞生,引致了不同于传统政策农贷的农业金融需求,也为商业金融嵌入现代农业奠定了行业基础;(4)农业产业化之后,农业经营风险问题开始为农业经营者所关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险需求,但农业保险因为起步成本过大,使得该领域的金融服务出现空白;(5)镇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也就提高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需求。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服务需求规模的增加以及结构的调整,为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了更大的风险收益空间,同时也亟待现行的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通过大胆创新,建构适合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长效机制。

二、金融服务从城市向镇域延伸的阻碍因素

在中山市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服务并没有伴随工业制造业链条向镇域延伸而同步跟进,金融服务供给结构也没有能够应对城镇化所引致的金融服务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作出及时调整,金融在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应对和引领农村要素禀赋转变方面出现了体制、机制乃至业务开展方面的较大空白,真正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金融制度供给严重匮乏。换句话说,金融服务向乡镇延伸渠道受阻,城乡金融服务依然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状态,与城乡居民金融服务均等化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课题组(2009)调研结果分析,从金融服务供给来讲,城乡金融服务供给的二元状态可以提炼为四个方面的矛盾:一是镇域经济发展要求金融支持与当地金融资源外流之间的矛盾;二是为镇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体系单一导致的金融垄断与村镇企业以及居民对于便利性需求亟待金融竞争之间的矛盾;三是金融资源体外循环与金融资源最优配置之间的矛盾;四是金融产品单一,不能适应镇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居民创业企业以及农业企业对于适合性金融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更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要素禀赋的转变所引致的金融服务的异质性,在于其既不同于以城市为核心的商业金融,也区别于以农户为对象的传统政策农贷,决定了为其服务的金融体制不宜在现有二元金融系统内单一依靠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造来完成建构,只能通过创新金融机构体系来确立。对此,国家应转变其金融资源优先配置战略目标,摒弃新型金融机构准入歧视,通过政策倾斜,创新改革试点,创建专门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异质性金融服务需求的层次递进、结构合理的金融服务体系。

然而,以往的金融体制改革,无论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还是以小农生产单位为对象的政策农贷制度创新设计,都是在不改变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选择基调的前提下推开的,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服务需求的草根性与国家宏观金融目标以及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以至于金融服务链条向乡镇经济延伸受阻,可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金融约束制度,抬高了金融机构及其网点布局的准入门槛,也因此抬高了金融机构及其网点设置的边际收益曲线,反向激励现有的金融机构为追求高收益而把有限的网点资源优先配置到城市中心区。二是金融服务向乡镇延伸,所面对的是高风险的小额信贷,意味着业务开展的风险可控程度降低。风险分担与分散体制的缺失,是金融机构向乡镇供给金融服务的制度瓶颈。调研结果显示,风险厌恶型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在零损失经营绩效评价理念导引下,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对于在镇域和村(居)社区开展金融业务极度慎重。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拒绝赋予其基层组织以放贷资格,可以风险可控程度释之;商业性的农业保险产品在农村地区的艰难推进,也同样是遇到了产品推介初期阶段的风险瓶颈问题,即业务规模经济临界点之间的风险分担与分散问题。而小额信贷风险分散体制的建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解金融机构的风险顾虑。

三、为镇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制度安排

中国现行金融制度主要体现为两条线:一是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二是以传统农户生产与消费为扶持目标的政策农贷制度安排。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理念悖理于城镇化的商业性金融需求,而长期形成的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也难以为城镇化提供金融服务,导致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制度缺位。

(一)大金融制度(机构)进驻小城镇的前景不乐观

20世纪末期以来专业银行制度商业化改革的结果是,银行机构的厂商目标逐步淡出了“计划金融”时代的社会责任,向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变,但是国家金融约束制度并未松动,以至于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并不能根据金融机构的容纳能力来布局分支机构或者网点;而以稳定为第一目标的现行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大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偏好,以至于商业金融制度变迁更加强化了国家以大城市、大工业为信贷资源配置导向的金融制度安排。因为分支机构审批被作为一种短缺资源来配置,风险规避偏好激励大金融机构优先把有限的分支机构资源配置到城市中心地区;在资金依然属于短缺要素的垄断格局中,资金配置菜单成本刚性的存在成为大金融机构配置金融资源的重要决策变量,激励大金融机构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和金融制度资源优先且集中配置到大工业项目中去。

就应对城镇化引致的金融需求而言,创新金融制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共生共存问题,即如何处理金融资本与小工业资本在收益问题上的合理分割;二是解决小额融资的风险可控问题。对于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共存共生问题,在金融垄断格局中,大金融机构资金面对风险可控程度高的政府项目或者单笔收益高的大项目已经应接不暇,更无暇顾及既存在高信息不对称风险、又存在高菜单成本刚性的小企业融资项目,即便小企业的资本收益率能够在支付金融资本利息率之后还有所剩余,甚至愿意支付更高的回报率也是如此。课题组(2009)的调研结果显示,各大商业银行机构在中山市的分支机构设置了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部门,但其最小成本化融资规模(零边际收益融资规模)要求的小额信贷规模标准下限是300万,能够达到如此贷款规模的中小企业除了部分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外,寥寥无几。2009年,各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山市区域内针对企业融资最小单笔融资金额是50万,是由农业银行贷出的,而中国银行的属地中心支行最小贷款规模是1000万,能够达到如此贷款规模的企业不再属于小企业之列。大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曲线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曲线之间没有交叉点(见图1),由此决定了乐意分割小企业资本收益的金融机构必然不可能是现行的大商业银行机构。因此,强迫大金融制度(机构)给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小企业乃至居民创业企业发放信贷,无异于按着牛头喝水,其制度成本太大。

(二)小型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供给的优势分析

实际上,在中山市的发达镇区,比如小榄镇,已经积累了适合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确立了由村镇银行、政策性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小产权交易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的新型金融服务系统,其核心机制在于针对小额信贷提供风险甄别功能。其中,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创业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涉农企业的增量融资而言,新型金融机构已开始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成立于2008年底的小榄村镇银行,以灵活的利率和抵押方式为农业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居民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相对于小额贷款机构而言,村镇银行除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之外,还拓展了储蓄业务,创出了一条政策导引性的城镇化金融制度路径。小榄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标志着“小额信贷”概念在中国开始突破“只贷不存”的法律限制,改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瘸了腿的金融机构”境况,成为除农信社和邮储银行之外的小额储贷机构;另一方面标志着小额信贷机构开始了其“去穷人银行化定位”的创新历程,开始摒弃其完全的扶贫功能,面向发达地区的新型镇域经济全方位铺开。小榄村镇银行开业以来运行健康,2009年利润超过400万,把当地中小企业、农业企业以及居民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改革与创新试验的成功典范。

在村镇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同时,政策性的小额信贷担保服务公司可以为新型贷款机构发挥风险分控、分担和分散功能。另外,一个优良的金融外部环境可以提供风险分控作用。在中山市小榄镇,包括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村镇银行、政策性小额信贷担保服务公司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小额信贷的风险可控程度。这些特殊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制度创新,能够使银行机构的资金供给曲线变得平缓,使得上图中的银行机构的资金供给曲线完成从S0到S1的恢复,并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上与DD交叉,从而使得小企业融资成为可能。

(三)新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民间金融的合法化来确立

无论是通过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进行估算,还是通过对小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发达地区的各镇域经济中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民间资金,以其独特优势发挥着弥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缺口的功能。面对面的问询式调研结果表明,镇域经济中的民间借贷活动比较活跃。在课题组(2009)调研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也多次提到,当地经济中蕴藏着大量民间资金,部分在金融虚拟领域运转,部分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虽无从统计其具体规模,但明显影响着民营经济的波动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一项课题报告称,“广东省民间资本存量高达112万亿,已经动用的产业、商业和金融资本合计约0.8万亿,“未动用的民间资本,包括投资性储蓄2639亿元,加上居民持有的现金、保险资产和境外证券资产等多项溢出境内金融机构的资金,合计约4000亿元”,可形成小企业融资的资金供给。因此,通过金融制度和机构创新引导民间融资活动走向正轨,可稳定民营经济的货币供给筹码,特别是把乡村资金通过金融制度安排阻留在当地私人经济部门而不是城市经济部门,是创新金融制度安排的重要目标。

四、镇域经济对于金融机构的容纳能力分析

建构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就是要缓解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金融需求与当前金融供给之间的“结构不均衡”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讲,缓解上述矛盾,可以通过如下两条路径创新金融机构(组织)系统来实现:一是通过引进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山市各镇(村)域经济设置分支机构,或者布局网点。当然,针对这一途径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机构要赋予其分支机构信贷管理权限,扩大小额质押贷款额度,改变基层机构仅吸存不放贷的尴尬处境;二是依据各镇域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机构的容纳能力,增设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农合金融组织以及其他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中介机构等,创造更加灵活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以及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一方面弥补全国性的金融机构的服务缺口,另一方面通过“鲶鱼效应”,提高区域性竞争程度,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新兴的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大金融机构对于当地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

按照小型储贷金融机构的成本核算,要求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村镇银行,如果股东分红的年度目标定为10%,各项管理费用为200万,那么每年能够创造400万的毛利润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按照存贷利差4—5%水平计算,考虑部分坏账准备,则盈亏平衡点的贷款规模为1个亿左右,按照75%的存贷比例,盈亏平衡点的存款规模大概在115亿左右。如此匡算,一个城镇区域经济如果其贷款余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货币乘数只要不低于5,从理论上就可以容纳50个左右的具有放贷资格的法人储贷机构或者分支机构以及若干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实现盈亏平衡,而不至于导致金融机构过密化。如果考虑具有信用资质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各镇域经济对于金融机构的理论容纳能力更强数倍。根据上述分析,各镇域经济体可以匡算出当地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机构的容纳能力。对于中山市而言,即便是仅拥有5个社区、2564户居民、经济总量(11144亿)最小的三角镇,如果满足其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足以容纳10个法人储贷机构,但现实中却仅有农信社的3个网点、邮储银行1家网点在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其2008年末存款余额为6196亿,贷款余额1178亿,贷存比仅为25.6%。金融行业的特许权价值以及由此决定的上移的行业边际收益曲线,破坏了金融业发展的市场竞争规则,给后发展城镇经济留下了金融服务供给缺口。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城镇化建设进程引致了异质性的金融需求,但从中山市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服务供给状况来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绩效情况还不甚理想。城市中心区、发达镇区以及后发展镇区之间的区域金融差别格局相当典型,表明在工业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向各镇区乃至村(居)社区转移的同时,金融业并没有同步跟进,以至于阻滞了后发展镇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调研结果显示,与以大城市大企业为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战略一致的金融约束政策与小额信贷的风险可控程度等,成为金融服务业向镇域延伸的阻碍因素。

因此,为推进金融服务向镇域经济延伸,创新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1.应该落在金融约束制度的创新层次,需要监管部门应对城镇化战略放松地方新型法人金融机构的准入管制,由市场决定金融机构密度;2.在于建构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控、分担和分散机制,从体制上化解为城镇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可控问题。由于城镇化进程所引致的金融需求具有异质性,其所应对的金融供给制度既不同于长期以来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决定的商业金融,也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生产和消费为扶持对象的政策农贷,因此难以在现有的两种金融制度内单独通过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造而确立,应该另辟蹊径,构建适合于城镇化进程所引致的异质性金融需求的第三种金融制度,其核心要件在于针对小额信贷提供风险甄别机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仅仅是在中山市城镇化的案例分析基础上,对于城镇化进程引致的异质性金融需求及其金融制度创新提供合理的经济解释,其中可能引申出其他有待深入研究的学术性问题,比如适应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制度为什么不可以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就是供给导引型的金融制度供给模式、为什么政府在推动工业制造业产业链条从城市向镇域乃至村(居)社区延伸的同时却没有能够推动金融服务产业链条同步跟进等等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转载于《财经科学》总第267期)

参考文献

[1]Bencivenga.V, B.Smith.some consequences of credit rationing in an edogenous growth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3 (17) :78.

[2]刘芬华.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J].财贸经济, 2010 (5) .

[3]陆磊.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结构演变与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 2007 (10) .

[4]汤敏.农村金融完全可以商业化[J].农村.农业.农民, 2006 (9) .

上一篇:主题班会德育活动课下一篇:无线网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