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模式

2024-09-08

交叉模式(精选十篇)

交叉模式 篇1

一、刑民交叉的基本形态

刑民交叉案件中的“刑民交叉”实质上是源于刑法和民法都对该法律事实作了相应的规定, 且竞相要求适用于该法律事实, 从而造成实体法上的交叉。同时, 不同实体法又必然要求在程序上适用相对应的程序法, 从而又造成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交叉, 故该类刑民交叉案件有实体法上的交叉和程序法上的交叉。

(一) 实体法上刑民交叉的基本形态

1.按照民法规范的性质划分, 包括刑事犯罪与一般侵权行为的交叉, 刑事犯罪与民事违约行为的交叉, 刑事犯罪与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的交叉, 其存在的问题是在案件的处理上由刑法规范吸收民法规范, 还是刑法规范与民法规范各自适用。

2.按照法律事实的数量划分, 包括单一法律事实引起的交叉, 复合法律事实引起的交叉, 其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法律事实引起的不同法律关系在刑民定性问题上应单独定性还是分别定性。

3.按照法律关系的主体数量划分, 包括双方主体交叉, 多方主体交叉, 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归属于上述问题一并解决。

(二) 程序法上刑民交叉的基本形态

1.依据刑民交叉案件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所处审判阶段的不同, 分为刑民审判程序交叉, 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交叉, 刑事追赃与民事执行程序交叉。

2.根据犯罪嫌疑发现时间的不同, 可将刑民交叉案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此类案件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即民事损害赔偿请求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并且同刑事案件一并解决, 其成立与解决都依附于刑事诉讼;二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发现犯罪嫌疑, 将案件移送相关部门按刑事诉讼程序处理的案件, 依照“先刑后民”原则暂时中止民事诉讼的审理, 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才能继续民事诉讼的审理, 或者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先审理刑事部分, 再审理附带民事部分, 最后一并判决;三是民事诉讼完结后司法机关发现该案中包含的犯罪嫌疑, 而按刑事诉讼程序予以追究的案件。[1]对于此类案件, 我国现行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相应的处理规定, 争议较多。

二、“先刑后民”审理模式的起源与弊端

纵观我国法制史, 封建社会时期律典的特点是以刑为主, 刑民不分, 以定罪判刑的刑事手段来调整绝大多数社会关系。即便有户婚田宅关系的规定, 也不是民事法律的规定, 而仅仅视为刑法的一个部分。随着社会进步, 刑法的调整范围逐步缩小, 民法的调整范围逐渐扩大。至19世纪清末以沈家本为代表的修律大臣考察了西方法律制度后, 参照西方法例来修改传统法律, 开启了刑民分家、重建司法等一系列操作, 传统的刑法方在多国法律的杂交中逐渐解体, 民法、刑法才实现分立。但我国古代“重刑轻民”“刑胜于民”的法律传统从观念上仍然对我国当代的立法和司法起着潜在的制约作用。

传统法学理论认为, 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之所以采取“先刑后民”, 主要基于两个理念:一是公权与私权并存时, 强调公权优于私权。当犯罪行为与民事侵权并存时, 立法者认为犯罪本质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犯, 即便是存在被害人的情形时, 也是认为是对整个社会的侵犯, 而非简单地对个人的侵犯。因此, 只有国家对该犯罪行为追究进入提起公诉阶段时, 才允许私人就其民事赔偿部分提出请求, 被害人首先要服从于国家追究犯罪的需要。二是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 强调效率优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立法者关注的是国家资源的大量投入, 因此强调简化诉讼程序, 节省人力、物力, 强调及时有效地处理案件。所以民事诉讼要在刑事诉讼启动后才能进行。①

正因为如此, 长期以来在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过程中, “先刑后民”被执法机关奉为一项解决刑民冲突问题的基本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无限扩大。这种将“先刑后民”视为司法原则而不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做法, 产生了各种负面现象。“先刑后民”适用的扩大化主要会带来很多弊端。

(一) 滥用规则恶意拖延乃至规避民事审判

首先, 实践中有很多当事人罔顾司法制度的严肃性, 利用“先刑后民”原则恶意规避民事审判的现象。例如:通过不正当手段人为地制造存在犯罪嫌疑的假相, 将普通的民事案件转化为刑民交叉案件, 利用“先刑后民”的规定中止正在进行的民事案件, 从而达到拖延民事案件的审理、逃避民事责任的目的。②这种“以刑止民”的做法正是利用了法律在细节规定上的空隙, 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 而且如果出现错案造成被害人的损失司法机关还将面临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其次, 为了保护地方和部门利益, 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在当事人的要求或在利益的驱使下, 以“先刑后民”为由越权干涉经济纠纷, 将本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纠纷、债务纠纷立为诈骗案件, 为一方当事人追债讨款, 故意混淆经济纠纷与诈骗案件的界限, 谋求私利。

(二) 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民事权益

刑事诉讼中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 那么刑事审判程序就无法进行, 这必然阻碍民事诉讼的启动, 受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将遥不可及。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的刑事破案率约为60%, 有相当部分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长期未被抓获。按照现行“先刑后民”的规定, 只要犯罪嫌疑人未被抓获, 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就无法立案, 被害人的权利就无法保障。同时在刑事审判实务中长期存在强调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追究, 忽视对犯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和执行兑现的倾向, 有些法院以对被告人苛以刑罚为由而拒绝被害人民事赔偿请求权;有些法院则以被告人满足被害人提出的民事损害赔偿要求为量刑情节而减轻被告的刑罚。不论前者的以刑罚代替损害赔偿, 还是后者的以赔偿折抵刑罚, 这都让犯罪分子以人身自由换取经济暴利成为可能, 使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大大削弱, 导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三) 浪费司法资源和降低诉讼效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时反而程序繁复, 导致司法成本的增加。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诉讼参与人往往有双重身份, 具有多种职责, 再加上庭审程序、调查重点、认证规则等的不同, 很容易产生角色混乱、条理不清、重点模糊的局面, 增加庭审难度。[2]且往往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者被告人的赔偿能力短期内难以确定, 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到庭等因素会拖延案件的审理, 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 在刑事部分先审判以后, 再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民事部分。从这一角度来看, 必然会导致诉讼成本的增加和诉讼效率的降低。

(四) 使裁判的既判力产生困境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 经常出现同一法律事实不构成犯罪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构成民事侵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这是由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证据规则上的差异造成的。“证据确实、充分”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要求必须排除所有合理怀疑, 而“高度盖然性”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要求优势证据, 刑事诉讼对证据证明力的要求高于民事诉讼。而刑事诉讼却不能适用民事诉讼中的推定规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并不当然影响被告人的行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构成民事侵权, 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后果。这就势必会使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间产生判决上的冲突。

(五) 违背民事赔偿优先和债权优先原则

《刑法》第36条、《公司法》第215条及《证券法》第207条均规定了当被告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刑罚中财产刑的执行发生冲突时, 应当优先满足民事赔偿责任, 由此确立了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刑法》第60条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 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 经债权人请求, 应当偿还。”由此确立了债权优先原则。“先刑后民”明显与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债权优先原则发生了矛盾。虽然为保障被害人民事权利的实现, 法院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 可依上述法律规定判决自然人被告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再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但对于公司犯罪只能处以财产刑的情况却无明确规定。

(六) 违背诉讼的内在规律

从诉讼法律关系的实质来看,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本是互相独立、并列存在的, 并不涉及谁先谁后的问题, 而是由于不同的部门法对同一行为或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随之产生责任竞合问题。而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各自依据的部门法是并列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部门法, 主要体现在:1.刑法是制裁犯罪行为的法律, 旨在预防和抑止犯罪, 故刑事责任是惩罚的承担, 而不是损失的赔偿。民法旨在解决民、商事主体之间的纠纷, 对私权利进行救济, 因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责任。2.刑事责任的承担实行罪责自负的原则, 其他的任何没有参与犯罪的人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责任的承担包括自己责任和替代责任。3.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上实行过错归责原则, 而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上实行过错责任 (包括过错推定) 、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归责原则。由此可见, 刑法与民法、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是并列的部门法, 不存在适用上孰先孰后问题。故“先刑后民”绝对化违反了诉讼的内在规律。

(七) 部分类型案件无法适用

有的案件无法适用“先刑后民”, 如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犯罪必须是在实施了侵权行为基础上, 情节严重的才构成刑事犯罪, 因此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先认定民事责任是否成立成为必要条件。故只有适用先民后刑, 即先判断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再科以刑罚处罚才符合案件的特点和审判规律。再如我国刑法规定的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 其中区分这两罪的关键在于确定林木的权属性质, 而确定林木的权属性质又是一个民事判断的问题。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一样, 这类问题有很强的专业性, 即使不用考虑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审限的不同, 就是在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以及可采取的司法手段上, 也让刑事审判法官很难驾驭这类案件的处理, 难免会出现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的情况。上述列举的种种弊端使理论界和司法界对“先刑后民”能否作为一项司法原则产生了反思, 并进而对其能否作为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惯性做法产生了质疑。

三、国外司法中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考察

当前国外立法对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规定主要分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种类型的做法, 分别对应平行诉讼模式和附带诉讼模式。

(一) 平行诉讼模式

平行诉讼模式是指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完全分离, 将民事问题交由民事诉讼解决。在英美法系国家,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严格分离, 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由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存在依附关系。被害人只能在刑事案件审结后, 才能依照民事程序, 提起因犯罪行为而追偿损失的赔偿之诉。[3]此种诉讼模式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典型案例如美国的世纪审判——O.J辛普森杀妻一案英美法系的刑事优先是建立于刑民分立基础上的时间优先模式, 同时兼顾刑事审判中对被害人的赔偿。

(二) 附带诉讼模式

附带诉讼模式是指在解决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问题时, 被害人可以选择刑事附带民事方式, 也可以单独以民事诉讼进行, 但刑事诉讼已经开始尚未宣判的, 民事诉讼应当延期审理。这种模式以法国为代表, 还有德国与意大利等。但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体现。在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上, 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待刑事判决生效后移送民庭处理的方法。比如奥地利刑事诉讼法第366条规定, 刑庭认为刑事诉讼所取得的结果尚不足以据此对补偿要求做出可靠评判, 可通知民事原告人通过民庭解决, 而且对此不得提出申诉。第368条规定, 若对夺走的物品的所有权有争议难以证明, 也要通知当事人通过民庭来解决。南斯拉夫刑事诉讼法第107条规定, 如果民事诉讼会大大延缓刑事诉讼可转交民庭。罗马尼亚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 被害人可对刑庭终局判决尚未解决的民事诉讼或所发现的损失, 向民庭起诉。[4]我国台湾2002年“刑事诉讼法”第496条:“附带民事诉讼之审理, 应于审理刑事诉讼后行之。但审判长如认为适当者, 亦得同时调查”, 第504条规定:“法院认附带民事诉讼确系繁杂, 非经长久时日不能终结其审判者, 得以合议裁定移送该法院之民事庭”, 该“刑事诉讼法”不允许检察官参与附带民事诉讼。

(三) 经验的借鉴

从这些域外法的规定来看, 上述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平行模式的缺点在于对同一案件先后投入刑事司法资源和民事司法资源, 这在司法资源匮乏的国家是不可取的, 另外此模式不能使受害人的损失及时得到补偿。附带诉讼模式的缺点在于程序的不确定性。但这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在贯彻刑事优先的同时考虑到了民事部分的公平处理。在刑民交叉案件中, 对刑事优先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作了一些适当的限制, 主要有:1.刑事诉讼是重要的, 民事诉讼不可以过分延缓刑事诉讼, 否则转交民庭。2.刑事诉讼的证据规格更高, 诉讼程序更严谨, 应与民事诉讼区别开来, 刑诉不直接对民诉有约束力。应当改变原来附带民诉中若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冲突一律适用前者的做法, 刑事案件之重要不等于滥用刑事法律。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若无法得到公正的民事审判, 则分离民诉而刑诉继续。4.刑事诉讼是全面保障当事人权利的, 附带民事诉讼同样有精神损害赔偿。[5]适度的刑事优先在实现打击犯罪、保证社会公共利益之同时, 兼顾到了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 体现出实体刑法之谦抑和程序法上的权力约束与控制, 凸显了现代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 是设立我国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值得借鉴的经验。

四、我国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的立法完善

我国目前有关刑民交叉案件的相关处理规定均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出现, 其位阶较低。笔者认为, 对我国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的完善必然应涉及到立法层面上的完善。该立法完善既应包含对法律规定的明确和细化, 也应包含着立法上的创新。

(一) 审理模式的立法细化

作为一案的审理是否必须以另一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这一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在法律层面上的细化, 笔者建议可将《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78条修改为:“同一法律事实或相互牵连的不同法律事实分别涉及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 按照下列方式予以处理:1.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 刑事案件的审理终结后, 再审理民事案件。2.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 民事案件的审理终结后, 再审理刑事案件。3.民事案件的审理不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可以分别进行。”进行立法修改需要较严谨的程序和时间, 因此, 在进行立法修改之前, 可以先考虑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刑民交叉案件的适用证明标准和相关的程序问题 (包括起诉状的送达、答辩状的提交、举证期限、审理期限等) 做出明确规定, 改变目前只适用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而应兼顾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 并适时的引用民事法律有关规定, 由此设立区别于刑事诉讼的特别诉讼程序。民事诉讼对刑事诉讼也不应是盲目保持一致, 可以在对刑事部分做出无罪判决的同时, 对民事部分做出赔偿损失的民事判决。[6]如:意大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民事部分并不完全依附于刑事部分, 刑事部分对民事部分只有指导作用。为了及时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民事证据的有效性, 若犯罪嫌疑人在逃, 被害人可独立提起民事诉讼, 通过公告送达应诉通知等法律文书, 对民事诉讼请求进行缺席审理和判决, 可避免因刑事诉讼迟迟不能启动而对被害人造成更大伤害。当然, 同时也应明确被告的反诉权。另外, 应当在实定法上允许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③以保证包括对刑事被害人精神创伤在内的全面保护。

(二) 赋予被害人选择权

我国有学者认为, 通过保障受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选择权, 可以逐渐使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转化为民事诉讼方式来加以解决。[7]笔者认为这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允许受害人行使选择权, 选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独立的民事诉讼, 对于保护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权有如下意义:其一, 为提高诉讼效率, 降低被害人的诉讼成本, 允许被害人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获得救济。当民事诉讼过分延缓刑事诉讼时, 可将民事部分转交民庭或由原告另行起诉。在此情况下, 审判组织可以变更, 但要注重原来刑事诉讼的指导价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若无法得到公正的民事审判, 建议公诉机关对民事部分撤诉 (在公诉机关进行公益的民事公诉时) 或者建议原告另行起诉, 法院裁定中止附带民诉, 从而分离民诉、继续刑诉, 保证刑民两诉都得到正确处理。④其二, 赋予被害人选择诉讼程序的权利。被害人在公诉程序以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独立进行, 各自适用不同的证据制度, 避免由证据制度冲突而带来的判决矛盾。

作为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典型的法国, 强调附带民事诉讼并非刑事诉讼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 刑事诉讼可以附带、也可以不附带民事诉讼, 是否附带, 当事人享有选择权。按照该国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和第四百二十六条的规定, 如果受害人首先选择单独向民事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则失去向刑事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即法国人所说的一句格言:“途径一经选定, 不得折返”, 但当受害人首先选择刑事途径进行诉讼时, 由其做出的选择仍然可以撤销, 即有权转向民事法院进行单独的民事诉讼。在我国, 允许被害人就犯罪行为引起的损害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处理:一是被害人选择附带民事诉讼方式的, 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 法院一审判决之前提出, 当事人可以就民事赔偿问题先于刑事判决单独达成调解协议, 如达不成调解协议的, 民事判决须与刑事判决同时做出, 或后于刑事判决做出。另外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害人的诉讼请求, 仅限于赔偿损失, 而不包括返还财产;[8]二是被害人选择独立提起民事诉讼的, 既可以在刑事追诉程序启动之前, 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过程中或者刑事审判之后向民事法庭提出, 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进行审查, 如果决定受理的, 可以按照被害人提供的证据材料按照民事证据规则依法判决, 没必要等到刑事案件的审理或审理终结以后;当然, 法院如果认为出现为审理民事案件所必要的情况时, 可以先中止民事程序, 待与此案有关的刑事诉讼审结后再继续进行。

在现行立法的框架下, 可确定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形包括:1.一审法院只审理了刑事部分, 对民事赔偿请求未作处理;2.被害人在一审程序中未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而在二审程序中提出民事损害赔偿请求的;3.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提出民事损害赔偿请求的;4.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中民事赔偿的数额不能弥补全部损失的;5.刑事部分因证据不足被判无罪, 被害人请求民事赔偿的;6.因精神损害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

在未来建立解决刑民冲突的机制, 完善相关立法时, 应当确保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 否则应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规定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 既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 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结后, 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以供当事人选择。同时改变目前刑事绝对优先的传统模式, 对下列情形应当允许另行起诉:1.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2.当事人的赔偿请求不单独针对被告人, 还有其他负纯粹民事责任的人;3.因犯罪行为遭重大经济损失, 民事权益急需救济的;4.单位犯罪造成损失的;5.其他与犯罪有关, 但不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结为依据的。6.赔偿没有满足实际损失的。

参考文献

[1]江伟, 范跃如.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N].人民法院报, 2005-01-26, (2) .

[2]江伟, 范跃如.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N].人民法院报, 2005-01-26, (2) .

[3]樊崇义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330.

[4]马贵翔.确立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选择权的构想[J].法学论坛, 2002, (5) :106.

[5]蔡桂生.刑事优先原则的双维度转型[J].法学研究, 2001, (3) :36.

[6]谢佑平.刑事诉讼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50

[7]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J].法学研究, 2001, (6) :65.

平面设计软件交叉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篇2

一、平面设计领域现状及交叉教学的必要性

平面设计软件通常可以分成矢量图和位图两大类,平面设计被广泛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的矢量图形设计软件是Illustra-tor(AI),位图设计软件是Photoshop(PS)。大多数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基本上是围绕这两个软件设置的。但是,许多学生尽管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在遇到具体设计任务时,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选择,因为他们没有从课堂的学习中获得有用的体验。造成这种局面,主观因素是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客观原因是一直以来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几乎都是“独立的”。学校并没有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使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实现有机地交叉,并在这种交叉的前提下提供进一步升华的可能。实际上,两款软件不仅在设计方式方法上有相近之处,而且许多设计效果在各自的软件中都能分别得以体现。但是每款软件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领域,要想完成一幅优秀作品的创作,常常需要借助两个甚至多个设计软件,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实现。所以,应该通过对AI与PS两款设计软件中的主要工具、菜单项及各种操作面板等重要知识点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两种设计软件的共性和特性,针对不同的设计案例,打破一门课程只教授一款设计软件的传统教学定式,进行交叉教学。

二、交叉教学具体方式方法

目前,平面设计课的教学内容大多只强调基本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课上模仿老师的案例来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制作的步骤完全遵循教材或教师的示范,最终的作品效果完全一样,既无个性更谈不上设计创新;也就是说,学生不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完全没有发挥自身创造力的余地。实际上,设计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软件的操作技巧和方法,而是综合培养学生审美、个性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技能课程。为了改善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平面设计课交叉教学是联系诸多课程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交叉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教学实践经验,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完成对相关课程知识点的归纳。在对知识点进行划分时,不但要做到同一门课程中的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更重要的是要确定不同课程中知识点之间的互补关系;只有准确划分知识点并确定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叉教学才能有效实施。因为,知识点的孤立教学不仅是刻板学习的根源,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分割的首要原因。同样,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过多地展开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教学,又会造成教学活动的负担过重;但是在两门相关课程中展开相关知识点的交叉教学就可以避免这种“超负荷运载”,这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而且可以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快速地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两款软件的共性是既可以从工具箱中的工具、面板及菜单命令等操作方面进行归纳和提炼,也可以从应用角度进行划分。例如操作方式上:两款软件工具面板中隐藏的工具都能通过长按鼠标左键找到;都有用法相似的魔棒工具。从应用角度上,两款软件都可以用钢笔工具抠图或者画外形,只是具体调整节点的快捷键方法不同而已,两款软件都具有裁剪、缩放及变形功能等。两款软件特性也比较明显:AI是矢量图形设计,放大后,图像依然清晰,可同时新建多个画布工作,选择工具选择的是对象,单个图层可以包含多个对象。PS主要是处理位图,放大后模糊,只能新建一个画布,选择工具选择的是区域,一个图层只能包含一个对象。PS主要应用于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广告设计等多个领域。AI广泛应用于CIS企业形象策划、室内外装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插画设计和印刷制版等领域。两款软件协同运用面广泛,可以制作逼真的3D文字及各种特色招贴、包装及网页等设计。在应用上,通常的做法是:把PS处理好的图片导入到AI中,跟文字、图案一起组成排版内容,最终在AI中完成排版工作。如果设计中一旦需要修改,操作非常便利。

三、交叉教学应注意事项

并不是什么学科都可以进行交叉教学的,要根据学科的性质,选择具有相关知识内涵的学科进行整合。平面设计软件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基于设计师开发出来的,因此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操作与传统绘画有太多相似之处,只要了解素描、色彩再现物体的规律,就能在电脑中设计出理想的视觉形象。只是鼠标代替了画笔,软件中的调色板较手绘时所用的更加丰富、便利,作品的色彩搭配和整体美感,也遵循美学原理和形式法则,电脑效果的制作原理与人们的视觉原理是一致的。所以,平面设计软件的`工作原理为交叉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要使交叉教学能顺利展开,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范例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只有保证教学手段的科学合理,才能避免学生机械化学习,真正参与到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当中。为了保证案例的实用性,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走出课堂与企业进行合作,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设计的实际流程和需求,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平面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自身学习上的不足,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及自主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结语

学科交叉与渗透教学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历史学科 综合性 语文 音乐 地理 政治

【基金項目】此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规划课题《学科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13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65-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随着智慧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不仅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更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甚至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在学校教育的层面,就是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以训练和发展人的综合素质。

历史新教材正是体现了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融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学科的知识,紧跟各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最新成果。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和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强调公民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历史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拓展学科的外延。既要注重本学科内部知识的纵深挖掘,又要注重学科间的横向关联,使各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历史学科应该怎样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呢?

一、用语文学科凸显历史教学的“文学范”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首先,语文是历史学科的语言基础,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工具。语文功底的扎实与否和语文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是否正确和深刻。其次,历史和文学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源于某些历史背景、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任何历史内容都可以用某种文学形式记录下来。另外,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史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强化语文的工具作用,增加语文对历史的表现力,既能生动地还原历史、增加趣味性,又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左传》是先秦文学的优秀作品,又是春秋时期及以前的重要历史典籍。《史记》既是史实,又开创了纪传体的体例,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而《资治通鉴》的不少篇章就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内容。这说明,历史的演化史,也是文学的进步史。因此,历史教学中引入语文内容信手可得。如:讲秦亡汉兴时,可联系《过秦论》。在这一教学中,利用文学的方式演绎历史事件,可以重新构建和丰富历史教材的内容,使枯燥的历史知识从冷冰冰的书中又变得栩栩如生。综上所述,要学好历史就必须处理好它与语文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适当改变过去那种学科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是很有必要的。

二、让音乐学科增加历史教学的“韵律感”

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能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提升智力、调节情绪。课堂上响起适当的音乐,还能调节氛围、激发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讲授乐坛雄狮贝多芬的作品《第三交响曲》时,除了介绍其创作背景,还可以播放《第三交响曲》音乐,让学生在雄壮激昂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和体会拿破仑的英雄业绩,从而将此作为引子,进而介绍拿破仑人物资料和相关的历史知识。同理,我们也可以播放《第五交响曲》让学生欣赏,品味音乐之美,感受贝多芬从心底发出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也可通过情境设置,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进行体验式教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力求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用地理知识掌握历史进程的“方向性”

方向感和空间感,是人的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位和空间是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着特定的地理位置。要想对历史事件追根溯源,有深刻的印象,就必须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这也充分体现出地理和历史两大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

学习中国历史,就要注意和明确地理位置。比如,长江、黄河流域,秦岭、淮河,长城以北、以南等。涉及到的具体知识如:位于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位于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沟通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最早水利工程;三国后期至南北朝,黄河流域的四次统一;两宋时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种植区域等。这些历史,无不与山脉、河流、所在地的地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而中国古代南方经济赶超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地理因素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南方人口的不断增加(北方人民南迁),气候温湿,降水量大,日照时间长,交通便利,土地广阔等,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地理知识来学习历史更是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用政治知识研究历史进程的“规律性”

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发端、演化与更迭本身就是一部充满火药味的斗争史,政治矛盾的激化与转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发掘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背景、评价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分析朝代更迭的原因、对历史发展结果进行横向比较时,研究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财富分配状况、阶级斗争激化程度、社会主要矛盾的稳定性等,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分析总结任何国家革命史的重要依据。如,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就要运用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大大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得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阶级力量的平衡性被打破。为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和保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资产阶级就要千方百计地在政治上当权。在这一根本原因的推动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用政治的思维和知识来解释历史背景,才能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有深刻的理解。

医疗设备交叉巡检模式探讨 篇4

1 医院的分区管理以及巡检制度

根据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2], 其中包括了医疗设备的定期巡检制度。医疗设备的巡检管理根据临床工程人员的数量进行分区管理[3]。医院设备维护人员有三名, 整院分为三个区:A区为7个楼层病区, ICU病区;B区为2个楼层病区, 手术室, 放射科;C区为1个楼层病区加门急诊。巡检工作的定期进行, 可以排除重点平台医疗设备的潜在故障,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4]。采用上述制度之后,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更加有效, 但同时由于采用分区巡检方式, 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2 分区巡检存在的问题

2.1 值班时段故障不能及时解决

随着医院发展, 医疗设备的配置类目和数量持续上升。尽管每月进行科室业务学习, 但对于实体的医疗设备, 非本区维护人员, 情况不熟悉。因此, 在值班期间, 非本区的设备发生故障后, 跟使用人员的沟通不能及时到位[5]。使用人员由于熟悉本机的操作, 以及过往的故障经验, 往往能给出很关键的故障信息。与使用人员接触极少情况下, 沟通模式的不顺畅, 使得信息的收发不对称, 导致在第一时间难以了解设备故障。探明故障后, 采取维修的方法, 又需尝试, 成功几率降低, 还可能存在故障扩大的风险。通常需要电话咨询该区的设备管理员, 在该区设备管理员指导下, 有可能会完成设备的维修, 但也延长了维修时间, 相应的增加了病人的等待时间。若该区设备管理员因种种原因联系不到, 又无替用设备, 直接导致临床无法操作, 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2.2 问题忽略

由于采取分区管理模式, 各维护人员是本区的唯一巡检维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在进行日常巡检中, 容易会忽略掉一些细节问题。第一, 设备管理细节忽略, 比如设备财产标签的丢失, PM标签等。第二, 对于故障现象的忽略。正常使用设备的突发故障, 还是极少的, 大部分故障都是由于零部件的轻微磨损, 或者金属的疲劳逐渐累积形成的, 巡检工作的目的就是早期发现征兆。比如, 设备的异常声响, 由小到大, 会习以为常, 因此不能进行深入的检查, 然后进行必要的配件备用。第三, 计量工作。由于人员紧张, 医工人员由其中一人同时兼任计量人员。非计量人员所在的区域, 医疗设备临近计量、计量标签丢失等情况可能被忽略。

2.3 缺乏监督

巡检每一个责任区域后, 做书面记录, 并由所在科室负责人签字, 设备科科长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核。作为分区的唯一设备管理人员, 其预防性维护工作或巡检工作是否到位, 没有现场的监管措施和监管人员, 工作的有效性不能确认。因此有可能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上存在安全隐患。

3 交叉巡检方案

为避免上述巡检弊端, 在目前的分区巡检管理制度下, 进一步延伸, 采用交叉巡检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月度:A、B区设备维护人员巡检A区的医疗设备, B、C区的设备维护人员巡检B区的医疗设备, A、C区的设备维护人员巡检C区的医疗设备。

第二月度:A、C区设备维护人员巡检A区的医疗设备, A、B区的设备维护人员巡检B区的医疗设备, B、C区的设备维护人员巡检C区的医疗设备。

第三月度依次同第一月度。由于医院设备的添置是有计划进行, 并且频度不高, 故双月循环可以完成整院的巡检。

4 总结

通过实行交叉巡检, 有以下六个优点:第一, 避免了过度检查, 避免所有人员一起巡检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第二, 所有的设备维护人员, 可以了解整个医院的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 对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等及时得到更新。完成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第三, 同时加强了各设备维护人员与临床一线的联系, 以得到充分有效的沟通同时, 有利于设备的现场培训, 使设备得到合理使用。第四, 医疗设备维护人员之间, 相互监督。同时在共同监督管理下, 各设备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加透彻。第五, 相互合作, 也有利于各设备人员之间的沟通与技术交流。第六, 计量人员的同时兼顾, 可以检查到设备的计量情况, 以便顺利完成年度的计量工作, 最终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

医疗设备交叉巡检是医疗设备巡检模式的一种延伸, 是科学化, 精细化管理的结果, 也可以作为PDCA管理模式的其中一个环节, 可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完好率。

摘要:探讨医院医疗设备采用分区巡检管理之后产生的后续问题。就目前医院巡检制度, 具体实施方法, 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分区管理之后如何再联合的问题, 提出交叉巡检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人员配置, 轮换机制等实施方法, 最终确保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医疗设备,巡检制度,交叉模式

参考文献

[1]汤黎明, 赵海洋, 刘铁兵, 等.医院医学工程技术管理规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12-157.

[2]牛巧灵, 王凤, 张恩科.从应对医院等级评审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部门建设[J].中国医学装备, 2010, (9) :39-41.

交叉检查重点内容 篇5

一、校园内部保卫力量建设情况,配备专、兼职保

1、是否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查文件);卫人员(500 人以上设专职保卫干部)

2、是否配备专职门卫、聘用专业保安人员。

3、有无专兼职宿舍管理老师(寄宿制学校)

二、校园技防物设施建设情况

1、有无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及监控值班记录 ;(自制电子表格表,从 2 月 10 日起,含假期)

2、监控和报警设施是否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平台;

3、保卫人员是否配备基本的防护装备(主要看着装是 ;否规范)

4、校园是否实现封闭化管理。

三、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1、是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教管中心与学校,学校与教职工、保安及临聘人员、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目标书);

2、是否建立门卫、值班、巡逻、安全隐患排查等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校舍倒塌、食物中毒、拥挤踩踏等安全事 ;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图文资料)

4、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情况(含法制教育课,看课表,图文资料)。

四、校园周边治安管控情况

1、警务室、治安岗亭建设情况(500 人以上要 8 ㎡500人以下合并办公);

2、校园及周边巡逻勤务机制建立情况,是否组织在重点时间(上学、放学、集合集会)、地段开展巡逻防控及工作效果(五位一体,校园应组织安保力量认真开展校园重点部位及周边巡逻防控工作,每日巡查不少于 6 次,夜间巡查 ;不少于 2 次,查记录)

3、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情况,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情况;

4、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及有潜在暴力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管控情况,居住在校园周边上述人员的数量、现实状况以及具体管控措施;

5、开展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情况及效果;

6、组织发动校园周边群防群治工作情况(初中每个班 ;小配安全信息员 3 名,每个学生寝室 1 名(寄宿制学校)。学每个班配安全信息员 2 名及社区信息员名单制成表)

五、公安机关责任落实等情况

1、是否明确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加强工作指导,以及每月到校工作的次数,派驻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的落实情况 ;(一月一次)

2、是否加强与综治、教育等部门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情况。

3、是否建立督导考核机制;

4、秋季开学期间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情况(渝教办(2012)70 号文件的落实重点在

1、人防、技防、物防情况,2、安保人员到位情况,3、排查整改情况,4、围墙的封闭情况,打非治违落实情况,5、消防安全,灭火器数量是否足够,是否在有效期内,6、食堂安全,食品进出货台账、索票索证情况,食品留样、隔离、证照等。

交叉模式 篇6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社会上各类培训良莠不齐,培训效果缺少保障的现状,拥有完备师资队伍和良好继续教育基础的全国学会,应当及时准确把握科技人员需求和学科前沿,建立继续教育体系,为会员提供专业技术知识更新服务。本文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开展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的继续教育策略探索为例,进行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服务科技工作者;全国学会;继续教育;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变的同时,教育也发生了从阶段性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根本性转变。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社会上“培训班良莠不齐,有的简直是没有一点可用之处”。如何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切实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继续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全国学会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具有学术权威性和技术权威性,不仅理、工、农、医、管各学科齐全,拥有从事继续教育的核心要素——完备的师资队伍,有两院院士、专家、教授、讲师、工程师、助教、助工等众多会员;有从事继续教育的基础——需要终身学习的广大会员,更有中国科协的统一指导,能够统筹安排继续教育活动,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八大以后,中国科协明确提出学会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建设能力,积极主动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通过协同配合,稳步推进,全国学会的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在协调有序开展,并进行了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策略的探索。本文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为例,对该策略进行了相关介绍。

一、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策略

在展开继续教育方面,全国学会面临着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如何进行整体策划,将会员服务、学术会议、网络宣传、科普宣传、人才评价、继续教育等各项主要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提升学会继续教育活动针对性;

二是确立怎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证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专业技术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得到针对性的培训;

三是以何种授课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授课效果。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统筹规划业务工作,以聚合思维指导继续教育整体策划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从问题出发,聚集各种有关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并从中推理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心理操作过程。

迪斯尼正是运用“聚合思维”,在建立游乐设施、出售门票基础上,利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建立的卡通形象的品牌力量,整合影视、图书、玩具、礼品、服装、商业地产等多种产品,通过品牌形象的多层次深入开发和利用,不但保持了迪斯尼的领先定位,也实现迪斯尼品牌在多领域的溢价和永续发展。在商业竞争中,聚合思维通过分析市场走向定制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为架构全新战略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全国学会开展的继续教育中,也必须从提升继续教育活动效果出发,按照聚合思维的方式,在业务活动中聚集相关信息,全面统筹规划,才能达到较好的继续教育整体规划效果。

1.继续教育与会员服务相辅相成

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全国学会,有义务也必须为会员提供学习机会,满足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而继续教育培训主题、内容、形式的确立,则主要来自学会在为会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与会员的深入交流,汇总会员对行业发展专业技术知识需求的反馈。只有通过该方式确立的继续教育培训主题,才能切实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2.继续教育与学术会议互为补充

在全国学会组织举办的学术会议中,通过大会报告,行业专家的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水平、授课能力、内容吸引力都能够得到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极为关注的大会报告,在继续教育活动中,可以为相应专家提供更长的讲授课时,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在继续教育活动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课后普遍咨询、广泛关注的行业新动态、新技术等前沿课题,则可以作为全国学会组织学会会议过程中的讨论议题,及时有效地为行业发展解决难题。

3.继续教育与网络宣传相互促进

全国学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对继续教育活动全程进行宣传报道,以及在培训前期微信公众平台将与继续教育活动主题契合的内容持续推送,对全国范围内相关行业认识、了解学会的继续教育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内容上的充实,并且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其关注量也节节高升,从而为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学会各项活动的宣传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继续教育与科普宣传相互支持

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提升培训效果编写的图文详解手册,不仅辅助了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环节的教学,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效果,更是通过之后的公开出版发行,在全社会普及了专业技术。

5.继续教育与人才评价协同发展

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部分,但是不同组织机构继续教育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必须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人才评价机制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功能,是进行人才识别、人才配置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与工程技术联系紧密的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必须对参加人员进行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评定。通过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学员进行人才评价,也能够直观衡量学会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为学会的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进行广泛宣传。

(二)结合人才发展需求,确定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立体交叉”是公路工程专业术语,指两条或多条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人工构造物。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全国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首先要对本行业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充分适应人才发展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而实际工作中,人才发展方向,正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叉公路体系相同,具有诸多发展方向。因此,全国学会建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基于此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为会员提供服务、开展学术交流、走访调研企业等业务活动中,搜集整理行业内对继续教育需求的信息,全国学会了解到不仅刚刚从事工作的初级从业人员需要继续教育培训,已经入行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甚至许多行业专家也希望学会能够邀请权威专家组织高端研修活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岗位的差别,对专业技术的关注也有所差别,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岗位转换的问题。因此培训体系也必须是立体交叉式的。

1.建立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全国学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相关人员的职业要求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岗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级研修”体系,并参照了国内外大量相关先进经验,如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以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建立员工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框架;电力行业突出全员性、独特性、技术性、适应性、超前性的行业培训特点,以保证培训可持续性,兼顾从业人员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全盘而周密设计,确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图1)。

该体系,针对工人、工程师、管理员三个不同职业序列的从业人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供了对应的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的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解决会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需求。在该体系中,等级的划分实现了不同系列之间的对等,为实际工作中切实存在的人员转岗问题,提供等级参考依据和继续教育保障,完善继续教育的交叉进行,使该体系更加贴近会员的发展需要。

2.建立基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

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为全面实现学会会员的人才评价提供了可能。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如图2),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分别针对初级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学者,全面覆盖了学会的全部会员,并在继续教育活动后为学员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作为参加对应等级人才评价的凭证。

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类别、交叉综合考虑、目标聚合的继续教育体系特色,是聚焦于切实提升学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按行多层次、不同职业序列进行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会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的新型终身学习体系,符合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需求,得到会员的一致认可。

(三)根据行业学科特色,进行多授课方式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教学体系正逐步从传统的单一教学体系向现代的复合式教育体系发展。教学方法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重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以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为主。全国学会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结合行业学科特色,充分运用专项培训、综合培训、集中授课、在线学习、专题研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试验指导、现场参观等方式,建立复合式继续教育模式。

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开展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活动实例

早在2003年美国国防部委托国家科学院调研的《面向21世纪国防需求的材料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到2020年,只有复合材料才有潜力获得20-25%的性能提升。”近年来,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由传统的国防、航空航天领域,扩展到关系国际民生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经济、科技和人类的生活。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复合材料行业所需培训量也逐渐赠大。2014年,国内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为26所,年毕业生人数仅为700-800名,高校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复合材料行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复合材料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按照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策略,于2014年8月和11月分别组织举办前沿高端研修系列的“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和工程技术培训系列的“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统筹规划学会各项工作,聚合于继续教育整体策划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采用聚合思维方式,在会员服务、学术会议、网络宣传、科普宣传、人才评价等业务活动中进行相关信息聚集,为继续教育活动进行了整体策划。

在“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中,邀请之前参加学会主办的“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技术咨询研讨会”,并做“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报告,得到与会代表高度关注的东华大学余木火教授作为授课讲师。在4个学时的培训课堂上,余教授为各位学员充分讲解了“复合材料工艺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状”,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

学会组织专家为提升该次培训活动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培训资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成型操作手册》,在培训结束后,经修改,将通过与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全社会普及复合材料专业技术,并且作为培训资料继续使用。

培训结束之后,通过考核,学会为学员颁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此证书不仅是学员参加培训,取得预期效果的凭证,更是今后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并且学会为每位学员都进行了积分记录,将对其成长轨迹进行终身追踪,及时提供服务。

学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对培训活动进行了从培训通知、开班、圆满举办的全程跟踪报道,在行业内对培训活动进行了充分宣传,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自培训通知发布的2014年10月初开始,坚持以复合材料制备为主题推送相关信息。到2014年11月24日培训开始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量也由3200人快速增长到4500人。

(二)结合行业人才发展需求,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活动

“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立足为行业专家提供高级研修平台,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Jang-Kyo Kim、香港理工大学周利民教授等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专家讲授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动态。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认可,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了解到了国际的最新科研动态,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方法,此类研修班对国内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属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复合材料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进行先进工程技术经验的普及。本次培训活动,由来自全国44家复合材料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共74位学员参加,也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工作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得到会员的高度认可。

(三)结合复合材料行业特色,进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复合材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机械等多门学科交叉,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一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一名优秀的复合材料工程师,必须在实践中体会增强体和基体材料的实际性能和加工特点,通过理论学习,更好地进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不断优化,提升其力学性能。因此,开展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复合材料继续教育活动,为缺少实践操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熟悉增强体和基体材料性能和加工特点的机会,为已有复合材料加工经验的操作人员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导,对于提升全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坚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模式,确保在理论授课环节有大量工程案例分析,在实践操作环节每位学员都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操作。树立了培训内容丰富、重实效的继续教育工作品牌。

三、结语

继续教育工作是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全国学会拥有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学术优势、专家优势和组织优势,但是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按照恰当的策略进行整体架构和策划实施。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的继续教育策略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但仍有不尽完善之处有待改进。全国学会将继续进行继续教育模式的相关探索,不断提升继续教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J].中国教育科学,2014,(3).

[2]东方今报.培训班良莠不齐小老板很纠结[N/OL].http://www.jinbw. com.cn/jinbw/xwzx/cjxw/201208236010.htm.2012-8-23.

[3]郑治斌,邱燕,刘林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实践与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创新发展——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1届年会论文集[C].武汉,2013.

[4]李曼,刘荣.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在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2014,(12).

[5]关华,付立杰,周平坤.继续教育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2015,(1).

[6]袁世全,李修松,萧钧,祁述裕等.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7]郁小芳.创业思维模式及其应用[J].企业家天地,2011,(9).

[8]李立全.整合设计思维在单一产品企业设计战略系统中的应用[J].设计,2013,(2).

[9]吴志勇,李森林.行业培训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J].继续教育,2008,(6).

[10]张德鹏.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

[11]李迎春.HTSS研究所培训体系构建方案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12]刘彦军.提高电力行业培训质量的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13]胡树华.交叉学科的复合式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教学研究,2007,(4).

[14]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5]吴良义.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现状[A].中国环氛树脂应用技术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天津,2009.

[16]陈振兴.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J].科技资讯,2013,(8).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篇7

关键词:“美国研究”,交叉学科,自主模式,依赖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安全问题与文化认同问题等都超出了传统学科的知识界限。交叉学科以问题为中心, 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形成新的整体理解, 以更好地解决单一学科无法应付的复杂问题。这些交叉学科包括环境研究、脑科学、生物心理学、区域研究、美国研究、妇女研究、城市研究等。[1]

本文拟探讨美国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的种类、优缺点, 并以“美国研究”为例, 探讨其变迁过程及发展趋势, 期望为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

(一)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两种发展方向

与成熟的数学、物理、社会学等学科不同, 交叉学科以某个复杂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 大量借用多个成熟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整合来自各个学科的知识, 以谋求复杂问题的解决。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面临着两种不同方向的选择, 一种是继续保持多学科、跨学科松散联系的一面, 不刻意追求统一的研究范式或独立学科的地位;另一种是积极寻求属于自身的概念、理论与研究范式, 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此相应, 在组织形式上, 交叉学科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跨学科项目, 一种是独立的学系。美国交叉学科在大学中成为学系的比例并不高。斯蒂文·布兰特 (Steven Brint) 等人2009年对294所美国大学与学院的交叉学科进行了调查, 发现1975年~2000年间, 38个交叉学科中只有民俗研究、电影研究、医疗技术与拉丁裔美国人研究4个学科的学系化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2]

在这两种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交叉学科相应形成了两种发展模式:依赖模式与自主模式。

(二) 美国交叉学科的自主模式与依赖模式

在不同大学不同交叉学科, 一旦在上述两种发展方向上明确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固定发展策略, 那么, 这种方向的发展就会演变成该大学该学科相应的发展模式:前一方向形成依赖模式, 后一方向形成自主模式。自主模式在组织结构中拥有独立的地位, 在人事与课程上拥有自主权, 并享有独立的经费保障。在组织形式上, 设置独立的学系或项目。在人事上, 能够较大程度上控制教师的聘任与升职, 有专属的全职终身教师教授专业课程并从事该领域的专业研究。在课程上, 自主的学系或项目完全控制课程的内容、类别与结构, 整个课程结构以跨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为骨干。依赖模式在大学的组织结构中处于边缘的地位, 不能自主控制课程, 缺乏终身教师, 一般不享有独立的经费保障, 整个项目的运转依赖其他学系教师的合作。在组织形式上, 设置多个学系合作的跨学科项目, 也可能依附于某一个学系, 一般由一名院长任命的项目主任或由来自多个学系教师组成的委员会来管理。在人事上, 不能单独聘任教师, 一般采用学系间联合聘任 (joint appointment) 的方式。课程来自与之相关的各个学科, 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缺乏专业课程。[3]

(三) 美国交叉学科两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

1. 自主模式的优缺点

自主发展模式实际上突出其学科化的一面。包括美国研究在内的交叉学科或多或少都具备某种学科化的特征, 具备专业的期刊与协会, 各自领域内拥有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 设置了大量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等。但是众多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完全取得学术上的合法性地位, 长期依赖其他学科的理论以及其他学系的教师。自主模式下的交叉学科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 力求统一的方法论, 重视其自身的专业性, 逐步确立研究领域的边界, 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术上的合法地位, 为其本身成为大学独立的学系奠定基础。自主模式下的独立学系或项目最大的优点便是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 包括充足的经费、全职的终身教师、独立的课程等。自主模式的交叉学科发展模式最大的缺点在于可能重复成熟学科的弊端, 过于强调专业性, 日益成为一个孤立的领域, 逐渐失去交叉学科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征。

2. 依赖模式的优缺点

交叉学科的依赖模式突显了其多学科研究领域的一面。作为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复杂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 灵活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方法, 突破传统学科知识边界的束缚, 使得这些交叉学科在组织结构、教师类型与教育模式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在组织结构上, 依赖模式呈现出多个学系合作的跨学系项目, 使全校与交叉学科相关的学系与教师形成了一个相互合作的矩阵式网络, 最大程度上拓展了交叉学科的边界, 避免了独立学系科层制、官僚化的弊端。在管理方式上, 依赖模式更多采用委员会治理的方式, 来自不同背景教师的参与, 可以提供不同的经验与资源。在教育模式上, 依赖模式的跨学科教育更多采用跨学科团队教学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 课程由于多个学系教师的参与更具灵活性与多样性。此外, 依赖模式依靠原有学系的教师与课程, 成本较低。依赖模式的缺点在于缺乏稳定的资源保障, 在教师与课程上依赖其他学系, 使得交叉学科丧失学术上的独立地位, 成为既有学科杂乱综合的产物。

美国交叉学科这两种模式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趋势如何?下面拟从美国高校典型的交叉学科“美国研究”入手来回答这些问题。

二、“美国研究”的发展历程

“美国研究”是一个系统研究美国社会与文化, 旨在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现状及其意义的交叉学科。[4]“美国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一) 文学与历史的交叉 (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美国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 起初主要是文学与历史的交叉。1931年, 美国耶鲁大学英语系与历史系的两位教授联合开设了一门《美国思想与文明》“美国研究”方向的课程。1933年, 耶鲁大学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历史、艺术与文学系, 并授予了第一个“美国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标志着“美国研究”制度化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著名的“神话与象征”流派。这一流派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主要探寻美国文明中能够从整体上代表美国精神的人物、主题与符号等, 在整个美国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探寻统一的美国精神。[5]虽然这一时期的“美国研究”具备了一个学科的诸多特点, 包括拥有了专业的期刊与协会,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范式, 在大学中设置了诸多本科与研究生项目, 但总体上仍主要局限于文学与历史等人文学科范畴。

(二)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美国爆发的一系列事件 (如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越南战争等) 不仅深刻改变了美国, 也深刻改变了“美国研究”。[6]美国社会不再被认为是完整统一的理想世界, 美国文化不再是同质的统一体。“美国研究”开始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妇女、少数民族等亚文化群体, 种族、族群、性别与阶级等多元文化主题成为“美国研究”的研究范畴。20世纪80年代, 种族、族群、性别与阶级等成为“美国研究”的主流, 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理论也扎根“美国研究”。[7]20世纪90年代之后, “美国研究”又一次出现了新的转折, 后国家主义的“美国研究”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8]“美国研究”逐渐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

三、“美国研究”从依赖模式向自主模式的渐变

“美国研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从总体上看, 呈现出从依赖模式向自主模式的渐变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有关“美国研究”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讨论, 不同的方法论选择影响了“美国研究”在大学中的组织形式、教师类型与课程结构。

(一) 依赖模式占主导地位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初)

“美国研究”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末, 已经拥有了专业的期刊与协会,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流派。但是有关“美国研究”是否有独立的研究方法, 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争议一直不断。20世纪50年代, “美国研究”“神话与象征”流派的奠基人亨利·史密斯 (Henry Smith) 的观点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代表。“由于‘美国研究’要从整体上探寻美国文化, ‘美国研究’还没有产生自身的方法论。目前, 我们能做的是把‘美国研究’看做即有学科学者之间的一种合作, 但逐渐扩大已有学科的边界”。[9]这一时期的“美国研究”没有独立的方法论, 不具备独立学科的地位,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非独立性, 决定了“美国研究”在组织形式与课程上的非独立性。1956年, 只有5%的“美国研究”获得大学学系的地位;33%隶属于传统的文学系、历史系或其他人文社会学系;40%属于跨学系项目, 依赖多个学系的合作, 没有独立的师资与经费。在提供“美国研究”专业的100所高校中, 只有25所高校开设了一门新的“美国研究”课程, 剩下的只是历史、文学等传统学科的多学科综合。[10]从整体上讲, 初期的“美国研究”属于依赖模式, 独立自主的学系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美国研究”专业课程的比例也很少, 整个教育过程依赖其他学系的教师。

(二) 由依赖模式逐渐向自主模式转型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美国研究”进入重大转折期, 对方法论的讨论进入新的阶段。学者对“美国研究”是进一步学科化, 还是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依然持有不同意见。从总体上来看, 这一时期的“美国研究”急于摆脱传统文学与历史的研究方法, 开始利用社会科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整合整个领域, 学科独立意识增强, 但“美国研究”经常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方法, 在方法论上呈现出折衷主义的特点。其中, 吉恩·外兹 (Gene Wise) 认为, “美国研究”缺乏共识, 成为一个只要与“美国”相关就无所不包的研究领域, 导致“美国研究”缺乏统一整合的内容, 不利于“美国研究”的发展。[11]而琳达·科贝尔 (Linda Kerber) 认为, 处于学术边缘的“美国研究”拥有巨大潜力, 能够最大程度容纳传统学科拒绝的研究领域, 而对“美国研究”领域的统一整合则是一种过度简单化的做法。[12]这一阶段的“美国研究”在方法论以及发展方向上的矛盾, 使得研究在组织形式与课程方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1992年, 独立学系所占的比例为12.5%, 与1973年相比反而下降了0.5%;依赖其他学系的跨学系项目上升到52.7%;依赖单一学系的比例从1973年的18%下降到14.3%。这一时期对“美国研究”的组织形式的调查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即独立项目 (在教师、课程与经费上也拥有自主权) , 所占比例为11.1%, 属于自主模式的组织形式依然占23.6%。74%的高校要求至少1门以上“美国研究”专业课程, 与1973年相比下降了14%;但是所占比例最大的跨学系项目已经平均要求5.7门专业课程。[13]总之, 这一时期的“美国研究”在方法论、组织形式以及课程上都出现了独立自主的倾向, 但依赖模式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 自主模式占主导地位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美国研究”学者逐步达成共识,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 “美国研究”属于一种文化研究, 有更多的学者认为“美国研究”是一个新型学科。保罗·劳特 (Paul Lauter) 认为, “美国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范式, 使其从根本上区别与历史、文学等学科, 形成了独特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美国研究”对历史情境与各种文本的重视, 利用比较与全球的视角考察多元文化, 重视跨学科视角的利用等。[14]墨瑞·墨菲 (Murray Murphey) 认为, “美国研究”在方法上的实证取向, 对何为“美国研究”的理论、解释与证据的共同理解, 使其可以成为一个更加统一的学科, “美国研究”也拥有成为大学学系的资格。[15]2007年的最新调查显示, “美国研究”学系的比例占22.9%, 独立项目的比例占15.7%, 独立的学系与项目共占38.6%, 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5%。跨学系项目占21.6%, 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31.1%。依赖历史、文学等单一学系的比例为10.8%。跨学系项目的比例大幅下降, 独立的学系或项目从1956年只占5%上升到如今的38.6%, 超过跨学系项目成为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如今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专业都会提供至少1门专业课程, 51.3%的“美国研究”专业有全职的教师教授专业课程, 1973年这一比例只有3%。[16]20世纪90年代之后, “美国研究”逐步达成的共识以及自身不断的专业化使得“美国研究”的自主模式占据主流地位。

四、“美国研究”的发展趋势:两种模式的融合

“美国研究”从依赖模式逐步发展为自主模式, 独立性增强。但是“美国研究”的学科发展并没有走向封闭, 而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以下页表中的教师与课程结构为例。在教师层面上, “美国研究”学系或独立项目也像依赖模式一样与其他学系的教师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得克萨斯大学与马里兰大学附属教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斯坦福大学附属教师的数量。同时, 依赖模式中一些跨学系项目已经拥有或正在招聘自己的全职教师, 耶鲁大学已经拥有8名全职教师。在课程结构上, 自主模式下的大学对其他学系的学科课程依然有着一定的要求, 戴维斯加州大学甚至接近一半;依赖模式下的大学正在加大对专业课程, 尤其是跨学科整合课程的要求。除了斯坦福大学, 依赖模式的整合课程也都在3门以上。

“美国研究”等交叉学科的融合式发展得益于美国联合聘任制度与新的评价制度。

联合聘任是指大学内两个学术单位通过协议的形式共同聘任1名教师的聘任制度。主要分为双元聘任 (dual joint appointment) 、主副聘任 (primary and secondary appointment) 。双元聘任的教师参与两个学系所有的学术事务, 是两个学系的正式成员, 教师的薪酬由两个学系承担;主副聘任的教师选择一个为主学系, 另一个为第二学系, 部分参与其学术活动。[17]两个学系与接受聘任的教师达成协议, 具体规定其薪酬分配、工作任务、评价程序、学术投票权等。除了正式的联合聘任制度, 教师也通过教授课程、指导学生的形式参与其他学系的工作。

交叉学科融合式发展模式下, 美国高校采取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一般会采取涉及多个学科、来自多个院系的教师组成评价委员会, 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的教师的工作与晋升进行评价。

五、美国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变迁对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启示

(一) 交叉学科发展的两种发展模式可以并存发展, 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

“美国研究”等诸多交叉学科的自主发展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 是对独立资源的追求过程, 是学科边界的确立过程, 是独立学术地位的追求过程。这些在一定程度是交叉学科发展所必需的。但如果过于追求独立, 则会走向封闭, 缺乏开放性, 缺少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失去发展的源泉与活力。另一方面, 如果过度强调对其他多学科的依赖, 可能会失去学科发展的独立性, 失去交叉学科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因此, 最佳的发展模式是既不过于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 也不过于依赖其他学科, 而是融合两者的优势。

资料来源:各大学美国研究项目网站。注:附属教师是指教授美国研究课程或者从事美国研究科研的其他学系的教师, 多采用学系或项目间联合聘任的方式。整合课程特指美国研究导论课程、方法课程与高级习明纳尔课程。弗吉尼亚大学与纽约大学的全职教师多为所在学系的全职教师。

(二) 美国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对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启示

第一, 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我国交叉学科过于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少。借鉴美国交叉学科发展模式, 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改变, 交叉学科的发展既需要一定的学科独立性, 也需要与其他相关的学科建立紧密的联系。例如, 作为交叉学科的比较教育学科不能走向封闭, 要提高开放性, 可以从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教师、课程中获得新鲜血液。比较教育学与这些学科的合作形式, 可以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学术会议、研究论坛、联合开发课程等。进一步的合作包括设置有关重大教育问题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或跨学科教育项目。

第二, 在条件不太成熟的大学, 需要更多地建立依赖模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以促进我国交叉学科总体规模的发展;但条件成熟的交叉学科可以成立独立模式的跨学科的学系 (学院) , 不断扩充学院的学科容量, 为交叉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

第三, 在课程计划上, 交叉学科要增加综合各学科知识的整合性的课程, 提高课程计划的包容性。还是以比较教育学科为例, 在课程的结构上, 除了教育类的专业课程, 还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研究方向增加其他学科课程的要求。比如侧重国别教育研究的学生可以增加相应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要求, 也可以增加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课程的学习要求。

第四, 需要创新教师的聘任制度, 突破教师归单一学系的做法, 借鉴美国联合聘任制, 促进教师在多个学系或学院任职。

成都新机场交叉跑道管制运行模式 篇8

成都新机场一期工程跑道构型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位于成都简阳市芦葭镇附近, 距成都市中心51km, 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 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航空港, 将负责成都出港的全部国际航线。

成都新机场推荐的一期工程跑道构型由三条跑道组成, 由机场飞行区西部的一组两条宽距平行跑道 (满足双跑道同时独立进近运行) , 和飞行区东部的一条侧向跑道构成。侧向跑道用于向东起飞, 一组宽距跑道在不同模式下将存在起飞和到达混用。新机场近期规划总面积21.3km2, 为三条跑道, 分别为北一跑道、西一跑道、东一跑道。其中西一、东一跑道与现双流国际机场跑道平行, 北一跑道与之垂直, 预计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具体参数为:北一跑道长3800m, 宽45m;西一跑道长4000m, 宽60m;东一跑道长3200m, 宽45m。跑道构型如图1所示。

对于前期三条跑道, 经过研究分析:西一跑道、东一跑道 (如图1所示) 满足宽距平行跑道运行要求 (根据中国民航《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两条平行跑道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1035m时, 允许航空器按照独立平行仪表进近的模式运行) , 因此西一和东一跑道可以按照独立平行离场、独立平行进近等相关要求独立运行;西一跑道、北一跑道运行过程中, 两条跑道之间相互不影响;东一跑道与北一跑道在运行过程中, 当东一跑道实行向北起飞、向北进近、复飞时, 会对北一跑道的运行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主要对东一跑道与北一跑道的向北的起飞、进近复飞以及向南的运行模式以及间隔作出分析。

东一跑道与北一跑道的管制运行模式分析

东一跑道北侧延长线与北一跑道西侧延长垂直, 跑道头互不重叠;北一跑道中心线距东一跑道头1430m, 东一跑道中心线距北一跑道340m, 如图2所示。

在跑道构型不变的条件下, 根据研究:东一跑道直线起飞离场不影响北一跑道向东离场;东一跑道向北偏置15°离场时, 起飞离场保护区与北一跑道头有重叠, 东一跑道起飞运行与北一跑道离场航空器之间航空器可能存在不满足运行间隔的情况, 对北一跑道离场航空器运行有影响;东一跑道向北进近、复飞, I类精密进近条件下, 当复飞爬升梯度大于6.0%, Ⅱ类精密进近条件下, 当复飞爬升梯度大于6.67%时, 东一跑道复飞航班与北一跑道起飞航班之间无尾流影响。

由于东一跑道起飞和进近、复飞都可能会对北一跑道向东起飞运行造成影响, 所以在跑道构型不变的条件下, 只能实施相关运行。

东一跑道向北起飞与北一跑道的运行间隔分析

东一跑道向北直线起飞时, 东一跑道向北起飞航空器标准仪表离场保护区与北一跑道头重叠203m, 如图3所示。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侧风条件下 (如图4所示) , 若存在最小尾流速度为3m/s的尾流, 其尾流涡旋的最大生存时限在2 min左右 (取140s) , 尾流最大水平侧向移动距离为:300ft×140s/20s=2100ft (约640m) 。所以东一起飞飞机的尾流在侧风条件下最多向东边扩散至距北一跑道头543m+640m-320=863m。

7东一跑道D类飞机飞行敏感区图

对于D类飞机, 若从跑道头开始滑跑, 其起飞滑跑离地距离至少为1016m, 大于尾流扩散距离863m, 所以可认为北一跑道的D类飞机起飞不受东一跑道起飞飞机的尾流影响。

对于C类飞机, 若从跑道头开始滑跑, 其起飞滑跑离地距离至少为657m, 在其离地时有可能会受东一跑道起飞飞机的尾流影响。

所以在跑道构型不变的条件下, 可以考虑将北一跑道D类飞机跑道入口等待点设置在跑道头, C类飞机跑道入口等待点相应地移至距跑道头200m处 (863m-657m≈200m) , 如图5所示。

东一跑道向北进近复飞与北一跑道的运行间隔分析

根据第五章分析, 东一跑道向北进近复飞时, 其基本ILS面、OAS面 (I类、Ⅱ类) 均与跑道有重叠, 所以在跑道构型不变的条件下, 无法实行独立运行, 只能实行相关运行。

东一跑道航空器向北进近着陆或复飞, 北一跑道航空器向东起飞, 东一、北一跑道夹角为90°, 北一起飞离场航线与东一复飞进近航段偏离至少30°。为使东一跑道向北进近复飞和北一跑道向外侧起飞, 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 提高运行容量, 现对东一跑道提出C类、D类飞机飞行敏感区的概念, 如图6、图7所示。

(一) 飞行敏感区的设定参数:

(1) 以跑道头后900m为敏感区上边界;

(2) 以东一跑道与北一跑道延长线会聚点垂直向南3n mile (管制间隔) +1min提前量作为下边界;

注:C类飞机最后进近速度为295km/h、D类飞机最后进近速度为345km/h;1min提前量为指令发布延迟时间。

(二) 飞行敏感区的使用

(1) 当东一跑道进近飞机飞至敏感区, 则塔台管制员不能再对北一跑道飞机发放起飞指令, 直到飞机飞出敏感区并接地着陆。

(2) 若东一跑道进近飞机在敏感区内发生复飞, 直到飞机飞过东一跑道跑道与北一跑道的正切点后8km (都按C类计算) , 管制员才能继续对北一跑道飞机发放起飞指令, 如图8所示。

东一跑道向南运行与北一跑道的运行间隔分析

根据文献可知东一跑道向南运行进近时, 东一跑道基本ILS面进近面边界与北一跑道区域有重叠 (20m) , 与跑道头600m后区域无重叠, 如图9所示, 基本无影响。

使用东一跑道以Ⅰ类精密进近向南运行进近时, 最后进近至航空器落地过程中, 进近航迹正切北一跑道头, 进近保护区见图10, Ⅰ类精密进近OAS面中的W面 (进近面) 及侧面X (进近过渡) 面。进近面保护区与北一跑道无重叠, 进近过渡面边界距北一跑道头31m, 与北一跑道滑跑离地起始区 (跑道头以内600m) 无重叠。

使用东一跑道以Ⅱ类精密进近标准向南进近运行, 进近航迹的保护区如图11中W面 (进近面) 及侧面X (进近过渡) 面所示。Ⅱ类精密进近运行时, 进近面保护区边界、进近过渡面边界均与北一跑道无重叠。

则认为使用东一跑道以Ⅰ类、Ⅱ类精密进近标准向南运行时, 东一跑道降落航班与北一跑道起飞航班无影响。

北一跑道的跑道容量分析

跑道容量计算模型

单跑道混合运行 (一起一降) :

单跑道用于起飞:

单跑道用于降落:Q3=V/S

相关参数说明:

S-五边最小排序间隔

δ-间隔裕度, 取值为1-3km, 此处取2km。

Z-起飞航空器离地时, 最后进近的航空器距跑道入口的距离。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244条规定——在仪表进近过程中, 塔台管制员给最后进近航空器发布着陆许可最晚不能迟于其距跑道入口4km。再考虑到管制员增加的间隔裕度因素=1-3km, 所以Z取6km。

V-航空器最后进近速度

T-航空器落地后占用跑道时间, 起飞为55s, 着陆为50s

W-雷达尾流间隔

P-各机型组合出现概率

Q-小时起飞/着陆架次

北一跑道独立运行

北一跑道只用于向东起飞, 则北一跑道在单独运行时的跑道容量:

由表1数据可知, 东一跑道起飞最小雷达尾流间隔

从跑道占用时间角度上计算:

北一跑道相关运行

考虑东一跑道飞行敏感区对北一跑道起飞飞机放行指令影响后的北一跑道容量 (为了保证北一跑道起飞的正常放行, 故增大东一跑道的着陆间隔标准) :

由表2数据可知, 五边最小雷达尾流间隔

从跑道占用时间角度上计算:

由于北一跑道的起飞放行指令是按照东一跑道飞机的着陆为基准, 所以在东一跑道向北满负荷进近的情况下, 北一跑道容量即等于东一跑道容量。

综上, 北一跑道容量如表3所示。

结语

交叉模式 篇9

观察近年营销类毕业生的分配和就业状况, 形势并不乐观: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 已上岗就业的学生下岗和转岗的为数也不少, 究其原因, 主要是各类学院培养的传统型人才已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不再受市场的青睐。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个性化的市场细分和日趋完善成熟的市场需求, 使中国营销人员面临着严峻挑战, 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就业岗位市场的需求就像闪亮的灯塔, 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 根据目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因此, 高职院校培养的营销人员不再是单一模式的推销员, 而是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级营销师, 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变迁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因此, 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建立立体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 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娴熟技能、开阔思路和诚信踏实的复合型营销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

一、“营销学科课程”与“交叉学科课程”联合培养

营销学科课程主要指营销专业理论课, 包括场营销学、商品学、电子商务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经济法、商务谈判、广告学、销售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式研讨、实验演示、案例分析与录像观摩、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

为丰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证教学质量,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 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网络、企业等查找、收集营销实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等;鼓励学生进行营销角色扮演, 让学生熟练、灵活和深刻理解并掌握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营销专业毕业生完成学业后, 将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营销工作。这时, 作为营销员, 不仅要有扎实的营销基础知识, 还要熟练运用行业产品/服务的知识, 才能在复杂细分的市场环境下沉着冷静、审时度势、寻求突破最后取得订单。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就是前线指挥官。在此现状下, 过分强调营销专业之“专”是对大部分学生的不负责, 是真正“胡同式教育”, 大部分学生将有被堵在死胡同的危险。

因此, 在营销专业基础课程之外, 打破学科专业的条块分割, 构建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 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良好环境中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考虑实际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学院教学资源和任课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 综合安排一些选修课程以覆盖多个学科的内容, 安排不同专业的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 尽管研究领域和方向差异较大, 但在培养学生拥有更丰富的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造就创新, 极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这些交叉学科选修课包括公司战略、工业竞争分析、战略管理与控制、资本市场、心理学、消费品市场营销、零售学、决策及伦理价值等等。另外, 营销方向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具体到为某个特定产业服务, 例如设置体育营销、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服装营销、保险营销等等, 加强学生在产业方面的科技知识深度, 提高学生个人的职业竞争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

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问, 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 结合职业资格考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使毕业生有一技之长还有多技之长, 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营销业者的高要求。

“工学结合教学”是“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的核心。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将传统教室转向教授与实训实习一体化的课堂, 将传统校内教室转向校内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课堂。一方面在校内建起实训室,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外, 深入到企业基层, 亲身体验硝烟弥漫的营销市场的运作。

“实训”是“两元制”教学, 不仅教给学生营销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掌握营销技能。在培训方式上, 以项目实战带动教学, 以案例贯穿教学, 带领学生一起做真实市场要做的项目, 如果学生遇到什么问题, 老师和学生可以当场讨论并解决。相对于学历教育的校园式模式, 实训则是市场式的、合作式的、学徒式的, 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参加营销市场的实际项目, 全面学习规范的销售运作流程和丰富的营销知识, 让他们在学院就拥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走出校门后轻松上岗。这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操作训练, 也基本结合了多数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要求。教师在实训的同时, 向学生介绍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 鼓励学生结合兴趣和就业需要努力取得多个学科 (交叉学科) 的资格从业证书, 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 能比较容易地获取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诸如营销员、外销员、证券从业人员等证书, 以提升就业应聘的竞争优势。

参与到企业实践的专业实习是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习, 在真正的战场上不仅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知识, 而且熟悉了营销市场实际运作, 锻炼了自身的沟通和营销管理能力, 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与“行业”交叉培养

中国有句古语:名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较深的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专业与行业相结合, 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 向精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从具体的就业岗位出发, 制定相应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 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实用技术, 采用项目式教学, 把具体的营销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把行业的新技艺、新观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在专业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 搭建学术平台, 将知名专家、学者请进来, 使学生们随时了解营销领域新观点和新动态。这种“专业与行业”的交叉培养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教师们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 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不断拓宽。专任教师与行业名师两支师资队伍协力推进, 获取了相得益彰的成效。

行业要发展, 人才是根本。行业订单培养模式是专业与行业交叉培养的又一重要突破:高职院校主动为一个行业的一家或多家企业的相同岗位针对性地培养营销人才, 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进行课程教育和技能训练。将营销行业人才培养工作融入行业建设中, 为企业的销售系统准备一批熟悉专业技术、熟悉产品应用、具有一定销售技巧的实用技能型营销人员。

四、“技艺”与“诚信”交叉培养

做事先做人。试想想, 如果客户不接受营销员的为人, 还会进一步接受他营销的产品吗?现代信息传播非常发达, 许多客户因不断接受信息而变得非常精明, 可以轻易察觉营销员是否诚信。客户和其他所有人一样, 都希望与诚信的人打交道。

在当代中国背景下, 诚信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有效地吸引和保留更多的客户。

诚信培养要及早进行, 学生不仅在学院要掌握专业技艺, 而且要接受诚信教育, 学会诚信做事做人。因此, 必须把“以诚信为本”的思想放在首位, 让诚信构成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 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教书育人中自觉恪守诚信、实事求是,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其次, 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 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最后, 高职院校要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 充分利用学院的一切时间和空间, 精心规划、合理搭建诚信教育学习园地, 在校园、教室、寝室、食堂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标语、格言标牌;利用校报、宣传专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诚信教育活动, 诸如名家讲座、名人访谈、诚信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让学生在学院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充分享受诚信教育, 逐渐形成“诚信立身、诚信做事”的良好习惯, 为未来的营销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品德基础。另外, 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一个世界经济贸易成员, 许多营销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外语, 所以高职营销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可以拓展市场就业和职场提升机会。但是目前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都对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择业竞争愈加激烈。择业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资源的竞争, 是学校教育实力的竞争。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建立多方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 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知识扎实、技能过硬、务实创新、诚实守信的有用之才, 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更加适应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摘要:分析当今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一些策略, 认为建立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以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娴熟技能、开阔思路和诚信踏实的复合型营销专业人才是高职营销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交叉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赵纯海.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石[C].辽宁省教育厅论文评选.

[2]订单+实训, 华育国际[EB/OL].http://www.hzeduask.com/order.htm.

[3]郭萌, 杜鹏.美国MBA市场营销课程设置对中国的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 (4) .

[4]王晓义, 杨忠直.从美国经验看中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 2004, (7) .

[5]谢导.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几点主张[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6]史长丽.构建学科交叉集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N].中国教育报, 2007-06-14.

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我们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对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和教学条件组合形式进行改革, 积极探索构建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新模式, 以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需求[1]。

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活动,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采用“对口式”专业教育和“处方式”知识技能教育, 培养人才容易适应特定岗位的需要, 但适应转换岗位需要的能力则较差。因此, 要改革过去的传统状况, 就必须走不同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道路。走不同学科重新组合的交叉培养人才的道路,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才能符合“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 符合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人才观的时代要求[2~4]。

2 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跨学科交叉培养综合性新型人才, 是指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培养, 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培养模式, 这一培养模式对于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人才质量, 以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形成此有彼无、此无彼有的联合效应,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7]。

2.1 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优势

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2.1.1 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广, 素质、知识、技能有机构成的新型人才

实行交叉培养, 可以将专业教育的专门化和综合化有机统一起来, 使学生在学到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 培养本专业、相关专业以及多专业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形成知识、素质、技能优化的有机构成, 从而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1.2 有利于改造、更新学科专业, 搞好学科建设

当前, 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中, 需要拓宽专业口径, 丰富专业内涵, 增强专业的适应性, 而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模式, 正是进行这项改革和建设的有效措施。因为培养知识、能力复合型新型人才, 必须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其中, 不同学科的课程, 不是简单拼凑的切块,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地集于一体, 甚至要求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集于一体, 这就为改造和更新老学科、老专业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2.2 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跨学科交叉培养, 主要是指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或不同二级学科专业之间, 共同培养或相互支持培养人才。从财经类院校实际出发, 可以采用两种培养模式:

2.2.1 课程式交叉培养模式

这一培养模式, 是在原有专业设置格局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增设其他学科的课程, 以扩展学科的专业面, 它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案:

在主修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中, 设置不同学科的课程: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为该主修专业的学生讲述这类课程。如规定所有会计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必修课;又如, 规定理科学生必修一定学分的文科课程。

在主修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中, 开设跨学科课程:如在金融专业中, 开设企业文化、现代管理等课程, 这样既促进教师更新知识, 又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学科交叉。

设置与主修专业无关的选修课:可规定一定学分的任选课, 实行学分制,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其他学科的课程, 鼓励学生到其他学院或邻近院校任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

2.2.2 专业式交叉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超越原有的专业设置, 在原有专业目录之外, 通过设立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等新兴学科, 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它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案:

实行文理工专业渗透交叉培养:其目的是为学科体系增添新的活力, 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理复合、文理工复合型新型人才。为此, 必须确定文科与理科、文科与理工科相结合的新兴专业, 并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建设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它既不是原有文科、理科牷蚬た谱ㄒ档囊浦玻膊皇嵌云浣屑虻サ钠创蘸蜕炯酰峭ü煌Э浦涞挠谢铣珊妥酆狭樱源锏秸搴蜕畈愦紊鲜迪治睦砘蛭睦砉さ恼嬲浮�实行基础学科综合交叉培养:该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打通文、史、哲和数、理、化的专业界线, 使这些学科在综合化的基础上, 获得视野更开阔、内涵更丰富、基础更宽厚的发展, 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 通晓文、史、哲或数、理、化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更大潜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此, 必须制订特殊的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 给予特殊政策的支持。在课程设置上, 以综合化为主, 正确处理好综合化和专业化、共同基础教育和划分方向培养之间的关系。

3 学科交叉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我们设计了学科交叉方面的调查问卷, 问卷采用单选、多选和简答等形式, 调查范围不仅覆盖了低年级学生, 也包括高年级学生,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83份, 有效问卷181份, 占总问卷数的90.5%,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跨学科选修情况以及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3.1 学科交叉调查分析

3.1.1 学科交叉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27%的学生认为开展学科交叉非常有必要, 72%的学生也认为有必要开展学科交叉, 只有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学生赞同开展学科交叉, 充分意识到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3.1.2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包含多个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这一比例占到88.1%;另外, “科学创新能力”、”扩展知识面”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学生的关注, 分别达到75%、63.1%和61.9%;只有46.43%的学生认为“巩固基础知识”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由此可见, 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科学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点,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3.1.3 跨学科选修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跨学科选修情况, 统计结果, 学生当中除本学科外, 20.24%的学生还选修了两门以上其他学科的课程;8.33%的学生选修了一门其他学科的课程。另外, 对学生跨学科选修的学科也进行了分析, 在财经类院校中, 财会专业是学生选修最多的跨学科专业, 达到48.81%, 随后依次是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其他和人文学科, 所占比例分别是:19.05%、9.52%、11.90%、5.95%, 值得关注的是, 依然有11.9%的学生选修财会、金融和管理之外的学科, 表现出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兴趣度。

3.1.4 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科交叉教学模式意义的理解, 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86.90%的学生认为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另外, 分别还有72.62%和60.71%的学生认为, 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只有8.33%的学生以获得学分为目的。这说明, 绝大多数学生想通过学科交叉教学形式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

3.2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科交叉的培养优势, 我们分别对两种不同学科培养模式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分两组:一组是接受过学科交叉培养的学生, 另一组是未接受过学科交叉培养的学生, 每组各调查50名学生, 学生涵盖文、理、工各个学科, 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接受过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学生一次就业率为96.75%, 而接受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学生一次就业率为82.37%, 前者比后者高出14.38%;岗位胜任能力也存在差异, 接受过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学生满足岗位要求的为98.73%, 岗位评价优秀率达到51.64%, 而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学生满足岗位要求的为87.43%, 岗位评价优秀率仅为8.69%;据调查, 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样存在差异, 经过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100%的学生具备了初步沟通协作能力, 其中具备优秀沟通协作能力的达到75.42%, 而采用单一学科培养模式, 学生具备初步沟通协作能力的为87.43%, 具备优秀沟通协作能力的仅为16.74%;另外, 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也较为显著, 接受过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学生中有91.75%具备初步创新能力, 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比率为63.27%, 而接受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学生只有43.17%的学生具备初步创新能力, 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仅为11.24%。由此可见,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与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4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识到:如何尽快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关键是改革创新, 加快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跨越式发展。

4.1 加强学科交叉渗透

学科交叉渗透是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 其原因在于:学科交叉边缘一般有许多未开垦的处女地, 通过学科交叉渗透有助于发现新的研究领域, 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另外, 新兴领域如果移植了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念, 可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学科间交叉渗透的优势较为显著, 但也需注意, 学科交叉渗透需要一个过程, 并非一蹴而就, 各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 相互之间可以借鉴, 切不可学科相轻;学校教务部门也应关注学科之间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另外, 在高等教育领域, 研究生教育近亲繁殖现象还比较严重, 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不被重视, 这种局面应尽快改变, 实际上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科交叉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4.2 建立交叉学科的复合式培养体系

目前, 培养体系正逐步从传统的单一培养体系向现代的复合式培养体系发展, 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交叉学科的教学实践, 采用复合式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建立交叉学科复合式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 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2.1 培养理念的复合设计

交叉学科复合式培养理念, 融合了传授培养、社会培养和人文培养三种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研为手段,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跨学科知识眼光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交叉学科培养以解决社会复杂问题和追求科学理论突破创新为目的, 注重技术性和操作性,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学科交叉、文理互补、教学互动、课程融合、教研结合、面向社会和突破创新是复合式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

4.2.2 培养方法的复合设计

培养方法的复合设计包括培养时空的复合、跨专业的复合。培养时空的复合是指通过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段, 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跨时空与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和讨论, 从而使学生具有立体的知识结构。时空复合培养方法可以通过自主交互式学习和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

跨专业的复合是指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中心等形式, 鼓励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 以此来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课题组形式可以通过交叉学科课题, 将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员组织起来联合攻关,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研究中心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与企业、科研单位合办, 为传统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

4.2.3 培养手段的复合设计

交叉学科复合式培养需运用多元化的复合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如开展跨班级培养的复合教学手段, 以选择相同课程模块的学生作为教学班, 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进行学科融合;还可以采用跨团队培养的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社团,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教学手段, 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成立研究小组, 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课题研究或竞赛活动。

4.2.4 培养内容的复合设计

交叉学科的培养内容是以多门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基础, 在课程改革中要打破旧的学科界限, 把相关课程内容融为一体, 建立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复合化的具体措施包括: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相结合, 有主有辅, 互补互助;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指导学生参与学科交叉实践活动, 如交叉科研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5 结语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优势是显著的, 但还需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通过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的共同繁荣, 同时还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 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高素质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 建立符合交叉学科发展的培养体系, 才能保证学科交叉培养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53~59.

[2]李定仁, 范兆雄.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最优化[J].教育科学, 2003 (6) :25~29.

[3]董志峰.教学基本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46~51.

[4]刘国瑜.论交叉学科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16~22.

[5]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1) :27~31.

[6]高虹, 孙炘, 刘颖, 等.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4) :112~119.

上一篇:MPEG-2编码下一篇:爱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