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2024-09-02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精选九篇)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篇1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时机选择能力,T-M模型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基金以它收益稳定、风险低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央行近日发布的《2007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 城镇居民投资基金热情连续六个季度刷新历史纪录, 对基金的投资偏好明显高于股票。由于基金在现代资本市场上作用的凸显, 对它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大多集中在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有很多, 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Fama (1972) 认为, 基金业绩可以通过基金的两种预测能力进行分析:一是“微观预测”能力, 指相对于各股票整体而言, 预测个股的价格走势的能力;二是“宏观预测”能力, 指预测整个股票市场的总体价格走势的能力。前者通常称为证券选择能力, 后者称为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证券选择能力的体现, 主要看基金经理能否识别那些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下, 主要体现在基金经理能否识别那些期望收益明显偏离证券市场线的股票, 并预测与股票收益相关的非系统性因素或具体股票的特征因素。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体现则要看基金经理能否预测市场组合未来的实现情况。如果基金经理相信他能够预测市场收益情况, 他将根据期望的市场走势调整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 在预期市场收益上升时增加组合的风险水平, 下降时则降低组合的风险水平.通过高风险资产和低风险 (或无风险) 资产之间的不断转换来战胜市场。本文将围绕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展开实证研究。

Treynor and Mazuy是最早对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做出显著贡献的学者。他们认为, 如果基金能够预测市场收益。那么, 当它认为市场收益高时, 将持有更高比例的市场组合。反之, 则会减少市场组合的持有比例。因此, 组合收益和市场收益之间会呈现出非线性的函数关系。

国内对基金的相关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沈维涛、黄兴孪 (2001) 用风险调整指标方法、T-M模型、H-M模型, 对1999年5月14日至2001年3月23日期间交易的70只基金的周净值增长率进行了分析, 发现经风险调整后, 有60%的基金业绩优于基金基准组合的业绩, 有70%的基金具有不显著的择时能力。张新、杜书明 (2002) 在剔除新股配售因素后, 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型分析了1999年12月31日到2001年9月28日上市交易的22只基金的21个月的净值增长率, 发现各个基金均未表现出优异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H-M模型对开放式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分析:

其中Rp, t为基金收益率, Rm, t为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 Rf, t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 β1为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系统风险, α为常数项, ε为随机干扰项。他们认为,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二项式系数β2来检验。β2>0, 基金具有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β2<0, 则反之。

2、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4年1月至6月发行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 共15支, 这是考虑到基金经理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主要表现在对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把握和预测上。评价期间选择2004年10月28日———2006年6月2日, 这期间股市经历了下降和上升的过程, 从2004年10月28日的1342点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 再到2006年6月2日的1695.58点。这有利于考察基金经理的时机把握能力。

3、基金收益率的计算

基金收益率的计算考虑到基金分红, 计算公式为:

其中Rp, t为基金收益率, Rm, t为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 Rf, t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 β1为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系统风险, α为常数项, ε为随机干扰项。他们认为,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二项式系数β2来检验。当市场为多头走势时, 即 (Rm, t-Rf, t) >0, 这时市场收益率大于无风险收益率, 如果β2大于零, 由于 (Rm, t-Rf, t) 2为正数, 因此, 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溢酬 (Rp, t-Rf, t) 会大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酬 (Rm, t-Rf, t) ;反之, 当市场呈现空头走势时 (Rm, t-Rf, t) ≦0,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溢酬的下跌幅度会小于市场投资组合风险溢酬的下跌幅度, 这样, 基金的风险溢酬 (Rp, t-Rf, t) 仍会大于市场投资组合风险溢酬 (Rm, t-Rf, t) , 因此, β2可用于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β2>0, 基金具有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β2<0, 则反之。

4、市场基准组合

由于2005年4月8日以前, 我国股票市场没有统一的反映股市走势的指数, 因此本文将2005年4月8日做为分界点, 之前的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借鉴周泽炯、史本山 (4004) 的做法, 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为基础拟合一个市场基准组合, 其中40%随上证指数变动, 40%随深圳成指变动, 剩余20%按年收益2.52%投资于国债 (2004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3年期的利率为2.52%) 。而200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很好的解决了沪、深两市指数互相隔离的问题, 反映了我国股票价格的整体走势, 可以作为分界点之后的市场基准组合。

5、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无风险利率选择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不考虑利息税) , 2004年10月29日前为1.98%, 按52周折算出周收益为0.0381%。2004年10月29日起为2.25%, 折算为周收益为0.0432%。本文的数据中, 基金净值取自于和讯网 (http://funds.money.hexun.com/) , 其余数据由笔者整理得出。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使用Eview5.0对样本基金进行回归分析, 将以上提到的各个数值代入到T-M模型中, 得到回归方程系数和一系列统计指标,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有13支基金的大于零, 占到总样本数的86.7%, 仅有诺安平衡和长盛动态的为负数。但是在这13支基金中, 只有有2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占样本总数的15.38%, 说明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 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的值位于0.5152——0.8110的区间内,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四、结论

本文取2004年1—6月上市的15支开放式基金做为分析样本, 对它们是否具有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2004年10月到2006年6月的数据, 得出我国目前大部分开放式基金具有一定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的结论。从文章的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已经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市场走向, 从而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和风险控制, 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这对只有六年历史的一个新兴开放式基金市场来说是令人振奋的。但也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 因为从2005年6月起, 资本市场形势一片大好, 股指一路攀升, 基金净值也相应的水涨船高, 基金的投资技术没有受到大的考验。因此, 基金管理者应该继续完善投资技巧, 积累经验, 从而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资本市场上继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孔爱国, 刘武.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检验——对基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J].复旦学报 (社科版) , 2001, (05) .

[2]沈维涛, 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 2001, (09) .

[3]汪光成.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 2002, (01) .

[4]Treynor J, Mazuy K.Can Mutual Funds Outguess the Marke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6.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篇2

联想是学生常用的思考方法,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只要教师抓住知识的联想点,精心设计,定向质疑,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训练学生思维时,要求学生联想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将有关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共同性。从个别概括出一般性,又从一般性推导出特殊性,使他们找到知识的联系性,最后形成概念。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使学生不但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深度,而且从中训练了思维的方法。

提问是解疑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时机掌握也仅仅是提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2]

把握师幼互动时机提升区域活动能力 篇3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呢?是不是活动中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呢?恰恰相反,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需要有准确地表现游戏动作和角色,教师对孩子起到一种示范作用。我觉得最适当的做法应是,教师以平等的、大朋友的身份,很自然地成为孩子们亲近和受孩子们欢迎的参加者,然后利用自己的角色不断引导、启发幼儿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在区域活动中只有有效把握师幼互动时机,才能很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在互动中激励幼儿区域游戏热情

教师的现场指导对幼儿游戏的开展十分重要,它决定着游戏的进程,幼儿活动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找准时机,适时介入。如果教师发现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如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介入,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介入,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介入,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介入,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及时介入给予鼓励。

其次:教师的出现与介入要体现艺术性。介入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过程,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调解员。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提供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老师则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

再次:教师要以鼓励、肯定作为指导幼儿区域游戏的基本方法。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二、在互动中提升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扮演角色自由交往。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比如,我在参与“理发店”游戏时,发现小理发师在给顾客理发时,总是使用同样的工具,理同样的发型,很是乏味。于是我主动提出:“师傅,我想请你帮我做个形象设计,我该理怎样的发型,我的脸型适合哪种发型?”小理发师象个很有经验的理发师一样,给我开始设计,不断地向我介绍如何保养头发,哪种发型更适合我。我也适时地提出问题,他还一一解答。他忙的不亦乐乎。为鼓励他的耐心态度,我主动与他握了握手,非常真诚地说:“谢谢你,你的服务态度真好!”他也客气的与我道别。这让他体验了怎样待人处事,老师适时地鼓励和引导,对幼儿的交往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在这种有情节的活动中,交往机会多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三、在互动中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企业选人的首要标准是能与人合作。的确,在当今社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教师应重视为幼儿同伴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探索中自由充分的表达,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如:在音乐区,孩子们可选择热闹的“音乐伴舞”场面:小动物为小朋友敲鼓,打锣;小朋友们则在有节奏地音乐声中唱歌跳舞,合作地非常快活!这样的环境使幼儿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们相互协商,有的当小乐手,有的当小舞蹈演员,有的当歌星,在有伴奏有歌曲有舞蹈的快乐氛围中,融入了他们相互合作的眼神与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四、在互动中激发幼儿再创造的欲望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具有创造性,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耐心启发和指导。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避免简单快速的告诉孩子所谓科学上的正确答案,而是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想法,积极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认识事物和揭示知识异同的求知情境。如:为幼儿创设求异创造的物质环境,比如:在“绘画区”里,我提供了一些小印章,孩子们在发现小印章可以组成非常特别的画面,还可以用来装饰画面以后便不在满足于此,一大箱应有尽有的材料诱发了幼儿的创造动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印出花纹来呢?经过尝试,他们发现各种纸、水果、瓶盖、有花纹的橡皮泥工具、鞋底、玩具车车轮都可以印出不同效果的画面。丰富合适的材料使幼儿饱满的创造欲望一触即发,在经验—材料—成品之间,思维在对材料直观感受的刺激下,伴随着创造的冲动走向联想,并在经验的土壤里孕育出花朵,丰富变化的材料环境成为幼儿的创造乐园。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篇4

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甚至生存的必要能力,已经被提升到战略角度广泛研究。技术创新战略按照技术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按照进入技术市场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追随战略[1]。大部分学者对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技术来源不同的3种战略的选择上,对于企业进入技术市场的时机选择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

不同的技术市场进入战略对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技术市场领先进入企业可以获得市场上稀缺资源的控制权,通过垄断首先获取利润,设立较高的进入门槛,并且取得供应商和客户较高的忠诚度。甚至还可以制定标准从中获利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跟随者则能够吸收领先者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规避风险,对领先者的产品进一步改进获得更好的市场反映。此外,领先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打破原来的市场,而跟随者可以不花成本直接享受领先者创造的新市场。鉴于领先与跟随各具优势,企业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进入策略。

针对企业进入技术市场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企业的研发因素和企业内外的环境因素。Heidrun C.Hoppe and Ulrich Lehmann-Grube(2004),他们认为企业选择跟随策略的机会与研发成本正相关[2]。但是,仅仅将企业的研发能力作为影响因素显然过于局限,更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内外更广泛的环境讨论企业技术市场的进入策略选择。Y.H.Farzina,K.J.M.Huismanb and P.M.Kortb(1998)提出,企业最佳技术创新的时机与市场条件、公司技术水平和创新过程本身的特性有关[3]。Joseph T.Gilberta and Philip H.Birnbaum-Moreb(2002)从行业、企业和产品3个层次分析领先或跟随理论的战略应用[4]。

虽然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的选择受到来自企业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对企业选择领先策略或跟随策略的影响程度不同:企业采取领先策略时一般重点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因素,而采取跟随策略时则一般会重点考虑企业进入新近市场后的后续经营能力,即企业有无能力充分发挥跟随者的优势。所以,本文将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将之称为企业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划分为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两个方面,讨论它们对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讨论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建立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矩阵模型,讨论处于两种不同能力条件下企业的策略选择,并通过双方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都较强企业的技术市场进入战略选择;第四部分给出结论。

1 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

罗伯特.M.格兰特认为,企业选择领先技术创新或者跟随技术创新,即企业进入技术市场的时机选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补充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营销[5]。所谓企业的补充资源是指政府和企业的其他外部环境能够提供给企业的人力、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安同良认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6]。根据以上的观点,本文将企业能力分为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两大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的选择。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先机[7]。对这类企业来说,他们具备选择领先进入技术市场的资本。企业的经营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创新的后续工作中能否成功进行大规模生产、营销的能力。对于经营能力很强的企业,尽管它没能够迅速采取领先创新战略进入市场,却有能力在后一阶段,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出色的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重新取得市场主动权。

1.1 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能力理论是关于企业以内部资源和能力形式存在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保持和更新的理论[8]。基于此,可以认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的基本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补充资源应用能力两部分决定。

(1)企业的基本创新能力

企业的基本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其中包括研发资金投入能力、科研人员数量、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个数;企业规模和产品的性能。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资金规模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程度。从历史经验总结来看,一个大规模的企业,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更具有承载专门技术创新的能力。产品的性能直接反应了企业创新的质量,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产品性能直接反应了企业的创新质量高,企业的创新地位在行业内也必然较高;高产品性能会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和潜在顾客,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使企业可以持续地进行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企业意识到通过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可以增加利润后,便会更愿意继续创新。

(2)企业的创新补充资源

企业的创新补充资源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的资源投入。企业的创新补充资源主要有:企业的外部人力补充资源或企业的潜在创新型人力资本输入(主要参考指标是企业所在地研发机构和高校的数量);政府支持程度,包括政策上的支持或资金方面的帮助;环境地位,如企业所处地理环境下的创新大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产学研合作程度。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拥有优质的创新型人力资源或能够负担创新带来的高额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经济的创新模式,成为企业一种有利的创新资源。

1.2 企业的运营能力

本文中企业的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大批量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和在市场上对该新产品营销的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生产能力两个部分。

企业营销能力决定着企业对新产品推广的能力。当企业的营销能力很强时,企业在市场上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于这类企业,即使他们在创新方面未能取得领先优势,也能够通过出色的营销获得市场,从而后来居上。企业的营销能力主要由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品牌知名度和企业的分销能力来衡量。

企业的运营能力的另一个体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样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拥有强大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快速、高效、低成本地为市场提供新产品和相应的服务。生产能力主要用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柔性和产品质量来衡量。

2 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矩阵模型

2.1 双方静态博弈模型

通过对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将企业按照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强弱分为创新能力强运营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运营能力弱,创新能力弱运营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弱运营能力弱4种类型。

根据罗伯特(2001)的观点,对于低运营能力高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选择领先性技术创新战略,首先进入市场,制定标准,掌握新产品的市场主导权。对于高运营能力低创新能力的企业,则建议采取跟随型的技术创新战略,利用其强大的运营能力,低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引领市场[1]。对于低运营能力低创新能力的企业,因为其创新能力不够,无力进行领先创新,故一般会采取跟随性战略。(见图1)。

但是,当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存在优势时,企业往往很难做出战略选择。此时,企业的条件允许企业采取领先型的战略,而其在运营能力方面的优势又使企业即使在跟随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市场优势。领先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收益:领先进入技术市场的企业可以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在市场上独占先机,获得丰厚的利润。企业甚至还有可能制定行业的标准,使企业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但是,新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网络外部性的影响,对顾客需求了解得不完整,这些都很可能使企业在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之后最终还是血本无归,甚至丢失了原有的江山。处于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在选择进入技术市场时机时,很难简单做出决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取双方静态博弈模型来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为了简化双方静态博弈模型,本文做如下假设。

(1)假设技术市场为双寡头市场。两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均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即均处于企业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组合矩阵的区域。

(2)各企业在技术市场上制定技术标准的概率相等。

本文引入一个与本文研究对象甲的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当的公司乙,对甲、乙进行双方静态博弈。

2.2 甲、乙企业不同决策状态下得益及博弈均衡分析

如果甲和乙均选择领先型的战略,那么甲、乙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时,将会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为产品做宣传。此时,因为甲、乙企业存在着竞争,他们投入到市场上的广告费用比单个企业获得市场垄断地位时投入的要高。同时,由于竞争的存在,甲、乙企业在产品价格的制定上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价格不能定得太高。甲、乙主要付出的成本是研发成本CR和大量的广告成本AC1。甲、乙主要的收入是价格P1下的产品收入和通过制定标准带来的收益。假设甲公司能够制定标准的概率为q1,则通过制定标准能够给甲可能带来的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收益为q1×A,其中A为制定标准的企业赚取的利润。那么,根据假设甲、乙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售出产品的收益为:

为了静态博弈讨论的方便,并根据对以上各变量与领先策略下各变量关系的分析,对各变量做简单的赋值:令P1=7,q1=0.4,A=10,CR=3,AC1=2,则S1=6。

如果甲和乙均选择跟随战略,因为甲、乙均拥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出色的营销能力,所以,在市场上,甲、乙双方处于竞争的需要,除了会投入部分广告费用(本文认为,在双方均采取领先战略时,广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为尽可能快地打开尽可能大的市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广告的宣传作用;而双方均采取跟随策略时,因为顾客已经对新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企业采取广告营销,充其量只不过是进一步提高本公司的知名度。所以,此时的广告投入要比领先战略下的少)、营销费用外,一般还会通过低价措施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很明显,与领先战略下的价格制定不同,跟随战略下的企业因为失去了领先进入市场的先机,其产品价格本身就会比领先战略下的低,再加上竞争的作用,跟随战略下的企业的产品价格会更低。综上,甲、乙主要付出的成本是生产成本M,营销成本mar和一部分广告成本AC2。甲乙企业主要的收入是在较低的价格P2下的产品收入。那么,甲、乙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售出产品的收益为:

根据对以上各变量与跟随策略下各变量关系的分析,对(2)中各变量做如下简单赋值:P2=5,M=2,mar=2,AC2=1,则S2=1。

如果一方选择领先,另一方选择跟随,此时,选择领先战略的企业为了打破原有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并为新产品做宣传,除了投入必要的研发成本还要投入一定的广告费用。但是,因为此时该企业在市场上并不存在来自其他企业的直接竞争,所以此时的广告费用的投放力度没有双方均选择领先战略时强。同时,正因为在市场上该企业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所以它能够制定标准的概率和单位产品可以制定的价格也会相对高于双方均选择领先战略的情况。选择领先战略一方的收益为:

其中q2为甲能够拥有标准的概率。

对于选择跟随战略的企业,同样因为不存在直接的竞争,无需再通过广告投入来参与产品竞争,其产品单价的制定也会高于双方企业均选择跟随性战略的情况。此时,选择跟随性战略的企业只需通过出色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来后发制人。所以,选择跟随战略一方的收益为: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双方静态博弈研究的方便,可以对(3)、(4)中的变量做如下赋值:

得到,S3=10,S4=2

综上,可以得到得益矩阵(见图2)。

由图2的得益矩阵分析可知,如果甲选择领先的战略,那么乙通过比较自己的得益也会选择领先的战略(6>2);如果甲选择跟随的战略,那么乙通过比较自己的得益会选择领先战略(10>1)。所以,无论甲选择领先的战略还是跟随的战略,乙都会选择领先战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甲两种战略下的不同得益,甲也会选择领先的战略(6>2)。因此,甲乙两公司经过简单的静态博弈后,最终的纳什均衡为甲乙公司均选择技术创新领先战略。

3 结论

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对企业根据自身能力规避风险并在新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考虑,建立了企业的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矩阵模型,并对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有如下建议:创新能力低下的企业可以选择跟随型的创新战略;创新能力高但是经营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可以选择领先型的创新战略;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都较高的企业,经过双方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证明,建议采用领先性战略。

摘要: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策之一。在分析企业能力的基础上,从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两方面构建了企业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矩阵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企业的技术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企业在不同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组合情况下,企业可采取的技术市场进入战略。

关键词:企业能力,创新能力,经营能力,领先战略,跟随战略

参考文献

[1]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7).

[2]Heidrun C.Hoppe,Ulrich Lehmann-Grube.Innovation timinggames:a general framework with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21(2005):30-50.

[3]Y.H.Farzina,K.J.M.Huismanb and P.M.Kortb.Optimal tim-ing of technology adop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Control Volume 22.Issue 5,May 1998,Pages 779-799.

[4]Joseph T.Gilberta,Philip H.Birnbaum-Moreb.Innovation timingadvantages:From economic theory to strategic application[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ume 12,Issue 4,January 1996,Pages 245-266.

[5](美)罗伯特M.格兰特.现代战略分析:概念、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安同良.企业技术能力:超越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J].当代财经,2002(1):62-65.

[7]赵文红,李垣.企业家导向与创新选择:企业能力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08,26(2):401-408.

“好时机”贵在“好把握” 篇5

面对熟透的黄豆果实,可以选择在早上收割,也可以选择在中午收割,只有把握好收割的时间,才会让一地黄豆拥有颗粒尽收的“好时机”。此情此景一定会让小和尚为自己之前的莽撞暗生愧意,也一定会让他倍受启发——收获的“好时机”贵在“好把握”。把握得当,会让你满载而归;把握失当,会让你劳而无功。

这个故事也会让教育工作者感同身受———教育的“好时机”贵在“好把握”。把握巧妙,会让你柳暗花明、点石成金;把握迟钝,会让你处处被动、束手无策。如果说教育是雕刻心灵的艺术,那么“好把握”才会让教育过程的“好时机”幻化成种种无痕的雕琢。 “好把握”如影随形,教育的“好时机”才会不断呈现, 育人者和受教育者才会陶醉其中。

“好时机”往往稍纵即逝,“好把握”贵在“一击即中”。一是即时捕捉个性化施教契机。每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都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更别说各种教育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育人者只有尊重和珍视这些差异性和独特性,善于并勤于细致观察、悉心了解、用心对比、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即时捕捉到、把握好各种有效的“教育时机”,才会让自己的施教活动有的放矢。二是即时捕捉情感型感染方式。 每个学生的情感都会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育人者只有以诚相待、以真感人,学生才会从中看到信任,才会在最需要点拨、转变、激励的时候,相信、 感激育人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才会让育人者的施教努力直接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摆脱窘境、困惑、干扰,将精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有优势的事情上,从而培养自信、走向成功。

“好时机”往往忽明忽暗,“好把握”贵在“一举两得”。一是善于“刚柔并济”,在优化教育对象内在心理素养时既可以柔性疏通,又可以刚性批判,尊重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需求,引导他们相信自己、欣赏自己,激起兴趣点、关注点。二是达到“冷暖自如”,激活一个突然出现的“育人契机”,既需要“热激励”,因人而异,用好肯定、赞许、佩服等暖如春风的正面方式, 予以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充满进取的力量;更需要 “冷处理”,因事而异,通过委婉的否定、冷冽的批评、 直接的反对等反面手段去考验和强化,让他们清醒地认识自我。

“好时机”往往出人意料,“好把握”贵在“一针见效”。教育过程不应只关注孤立的体验环节,更不应只倾向于单向的激励过程,各种教育因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矛盾抵触的,也有友好融合的,育人者的任何一个施教设想都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既不伤害其他,更不应破坏现有的秩序。一是 “一腔热情”即时感化。在契机出现时即时唤醒主要教育对象,让其感觉到接受帮助的必要性,从而放弃自己原本一直坚持的做法,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并坚信育人者的付出是无私的。二是“一厢情愿”即时温暖。在彼此尊重、相互协作的氛围里, 育人者可以有效地进行诱导、协调,使各种教育因素发挥各自潜能,形成有效碰撞,迸发出超出设想的 “火花”,使“契机”催生出奇迹。

准确把握奖励的时机 篇6

一、提前奖励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改正得快些,有的学生可能总改不了。后一类学生不是不能改,而是没有毅力,无法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言行。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需要找到其软肋,然后提前给予奖励,让这看得见的奖励作为其改正错误的动力。

新学期来临时,语文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每天早上背一篇《日有所诵》上面的内容,并且规定,凡背会的,在中午完成作业后就可以出去玩。喜欢打乒乓球的小A最爱在课堂上弄出一些响声,严重扰乱大家听课,我们教育过很多次,他就是不改,不过,作业还是能按时完成。第一周,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在组长那里签了“背”之后就出去玩了,他如坐针毡,因为他没有《日有所诵》(他的开学第二天就不见了,不敢向父母再要钱买)。看到这种情况,我问他:“想不想要一本《日有所诵》?”“当然想了!”“牟老师奖励你一本,不过你得改掉不守课堂纪律的毛病,否则,我随时收回。当然,要保护好书哦!”他想了想,使劲地点了点头。第二周,我发现他上课时竭力控制自己,基本没犯错误,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当然,在乒乓球桌前也是玩得欢。……

让学生看着奖励前行,无形中给了他一种压力,因为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握在手里,是最怕失去的,再则,被老师收回会没有面子,所以,为了守住奖励,他必须努力地去改变自己,自然,老师再也用不着苦口婆心了。

二、及时奖励

总有一些学生在做出成绩或者在改正错误后希望马上获得奖励。对他们来说,及时的奖励就如荒漠中的甘泉。要知道,只有最需要的才显得贵重,这样的奖励会成为学生后续行为的动力,会让他把自己良好的行为保持下去。

教育家陶行知与学生围绕四块糖的故事,当为及时奖励的典型案例。陶老的奖励可谓十分及时,爱心与智慧融于其中,不但奖励有据,且奖励及时,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延迟奖励

有些学生对教师的奖励抱有极高的要求,常常要求老师奖励这样,奖励那样,让奖励变了味,成了一种交易,反而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时候,对于某一个奖励,有的学生往往会嗤之以鼻,但当他们看到多数人都能受到老师的某项奖励,往往会由“不屑”变为“向往”,此时,再吊一吊其“胃口”,其对这项奖励就会更加珍惜。当然,奖励的背后也承载着他们完成某项任务,或改正缺点,无形中也体现了教育的效果。

C班的班主任小D是美术老师,班上的学生小兵爱画画,而且还画得好,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人家中午做作业,他要么在教室疯跑,要么睡觉。小D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按时完成作业的,奖励其在黑板上画画,然后由老师拍下来,传到班级博客里。不料,小兵却说:“我才不稀罕。”小D老师把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传上去,每天放学时都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看。那段时间,大家争先恐后,四周下来,除了小兵,其余同学都展示了一次。每次展示,喝彩声不绝于耳。第五周开始,小兵也拿起笔做作业了。由于不认真听讲,导致其中午常常无法顺利完成作业。于是,上课也不得不开始认真听讲,经过一番努力,他也能按时完成了。但是,小D老师有意不给他机会,让其他同学开始第二轮的画画。又过了一周,小兵完成作业后主动向老师提出申请,小D看火候已到,便满足了他。小兵画得特别认真,最后也得到了大家的喝彩。

把握时机善教乐学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和谐气氛, 激发学生情趣, 使其乐于开口

在上英语课时, 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要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和语言环境,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 激情能带来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它们能够打动学生, 触发学生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这样愉悦兴奋的环境下, 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活跃状态, 学习效果肯定好。然后教师要创设语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打开思路, 进入角色, 切莫训斥学生, 给他们造成不良心理影响。一堂课,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 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教师可以先利用身边学生的高矮胖瘦的比较开始引入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概念, 使学生感觉语法就在身边, 一点也不抽象, 再示范句型, 后由学生跟随表演。最后, 让学生分组练习, 不少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紧接着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可进行比较的简笔画, 鼓励学生模仿造句, 进而编句型进行表演。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兴趣, 又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中轻轻松松获取了知识。

2. 通过唱、演, 提高学生兴趣, 使其乐于学习

英语歌曲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又巩固了知识。尤其七年级学生, 从入班的字母歌到星期歌, 可以把学生在快乐中一步步引入英语的殿堂。每节课前, 让学生唱一首熟悉的英语歌曲或跟着录音带学一段英文歌曲, 可以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该堂课的学习中去, 也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英语课文大多数以对话的形式出现, 富有情节、情趣, 教师可常鼓励学生自由组合, 在课后自导自演, 如学了问路后, 可让学生编写一个陌生人问路的对话 (最好用自己本地地名) 。同学们在熟练地运用问路句型的同时, 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也让学生从中体会了英语的实用价值。

二、灵活设计课堂, 创造趣味性, 增强学习积极性

1. 教案设计的趣味性

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 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 科学地构思整体教案, 把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一起, 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 使教材内容变得具体、生动, 能诱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 如在教学How much is it?一课时, 可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物品到教室, 让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用英语叙述教学内容, 让一个学生从另一个学生那儿买东西, 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为优胜者, 可以把物品留下, 错误的同学一无所获。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文具和用品举行模仿拍卖会, 反复应用How much is it?It’s…和How much are they?They are…这组句型, 同时也训练了购物口语。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意犹未尽, 对所学的买卖东西的内容能很快地应用自如。

2. 巩固练习的趣味性

在教案设计中, 上课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环也是不可忽略的, 它可以当堂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学了很多国人名称后, 为更好地巩固其复数变化形式, 我给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中日不变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 英法变Englishman—Englishmen) , 其余均把s添。”这种巩固练习有很强的趣味性, 更便于记忆,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巩固了应掌握的知识。

3. 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作业是编写教案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 如何合理设计、安排、布置作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要保证质量, 抓住重点、难点;精心筛选, 循序渐进, 体现巩固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形式数量适中, 以减轻学生负担,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了Weather report一文后, 可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写出当地当天的天气预报, 第二天在同学面前报告天气情况。还可不定时在黑板报的英语角中展示优秀作业, 让学习小组一月出一期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问题探讨为一体英语小报。这样, 学生既获得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开阔了知识视野, 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4. 评卷的趣味性

评卷是一件极其枯燥和乏味的事情, 尤其是到了九年级阶段, 评卷讲题就更是家常便饭, 因此学生都感到无可奈何, 但是只要认真思考, 肯定会找到办法。评卷的时候, 我们应该着重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对知识的总结, 对能力的提升。像我们讲解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时, 可以把技巧归纳在一起, 而讲解每一种技巧的时候, 可以举出一些有趣味的例子, 使本身枯燥的东西增加一些亮色, 使沉闷的课堂增加一些生气。

把握点拨时机促进有效学习 篇8

点拨讲究时机, 犹如农事看重“节气”。教学过程是一块肥沃的田野。而点拨方法则是雪亮的铧犁。教师就是一位看准农时、适时而种的辛勤农夫。点拨的关键就是把握“时令”, “时令”不对, 种子再好, 耕耘再勤, 方法再妙, 恐怕也不会丰收。因此, 点拨应放在学生思维最佳突破口上, 拨动学生心灵的乐曲, 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点拨, 使其畅通

“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 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时, 正表明了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 这就是点拨的大好时机。只需只言片语, 就能拨云见日, 让学生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如《葡萄沟》一课教学时, 有学生质疑:课文中为什么写“五光十色”, 而不用“五颜六色”?此时, 学生沉默了, 但老师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 到字里行间去发现, 获得新认知。 (板书两个词) “把这两个词每个字对比一下, 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只一瞬间, 许多孩子紧皱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面露喜色, 纷纷举起手来。“我知道, 五颜六色只是写了颜色很多, 五光十色不仅颜色多, 而且还会发光, 就像珍珠一样。”“我还知道葡萄为什么会发光, 是因为这里的葡萄是挂在太阳底下的。”教师举重若轻的巧妙点拨, 使学生茅塞顿开。在乘势利导的点拨之下, 学生既学懂了词意, 又读懂了课文, 而且启迪了思维, 树立了信心, 真可谓一石多鸟。

二、在学生理解肤浅时点拨, 使其深刻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 学生也能粗略读懂, 可是深奥些的地方, 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 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这启示我们:要在“深奥些的地方”给予点拨, 使学生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 我们要点拨出重点、难点, 即点拨出关键。

如上《夏夜多美》一课, 在探究“夏夜到底美在哪儿”时, 通过看图学文, 学生纷纷发言。“老师, 我从图上看出:夏夜的公园里, 有圆圆的荷叶, 有粉红色的睡莲, 很美。”“公园里还有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 确实美极了。”“你们真会观察, 会读书, 除了这些以外, 还美在哪儿呢?”当老师作了肯定评价, 又追问了一句后, 学生们我看看你, 你看看我, 再也没有小手举起来。老师显然知道这时学生的思维停滞了, 即使再问, 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 于是顺势点拨:“同学们, 在我们身边除了景色美以外, 还看到了哪些人和事也很美?”一联系到生活实际, 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今天上午王琳同学主动把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 这件事可以说是很美。”此时老师及时肯定并再次点拨:“做好事、关心集体的同学心灵、行为都很美。那课文中的动物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呢?看看, 他们的行为、心灵怎么样?”学生此时豁然开朗, 纷纷发言:“老师, 我知道了, 蜻蜓的行为很美。自己不睡觉, 把小蚂蚁送回家。”“萤火虫的心灵很美。”“睡莲的心灵最美, 要不是她救小蚂蚁上岸, 小蚂蚁早淹死了。”“这三种动物互相帮助, 所以能把小蚂蚁送回家。”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 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精湛的点拨技巧。当学生只从文字表面来理解“夏夜多美”时, 教师并不急着告诉, 而是用商量的口吻点拨学生,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终于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文章与题目的深刻含义。

三、在学生观点错误时点拨, 使其正确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产生了错误并暴露出来, 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是教师进行点拨的好机会。我们都知道, 失败是成功之母, 错误是进步的先行官。有了错误, 了解了症结所在,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使之正确。

如《搭石》一文中教学“人影绰绰”时, 问“绰”在这词语中是什么意思?学生纷纷查起字典, 争先恐后地说:“宽裕”。我反问道:那这个词的意思是人在水中的倒影很宽裕了。学生忙说不是, 但不知如何是好, 因为《新华字典》里确实只有这么一种解释。于是引导学生查词典, 终于明白了正确的意思“体态柔美”。我告诉学生:查字典确实是理解词意的一种好办法, 但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字词的意思。

四、在学生思维定势处点拨, 使其发散

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形成思维定势。此时, 教师巧妙的点拨不但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课堂上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启示:思考问题不必拘泥于一种方法, 可以多角度地去尝试。经常这样训练, 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教学语文园地里“三横王草头黄”介绍姓氏的内容时, 教师指出:“有的姓读音相同或相近, 有的姓字形相近, 如别人问你的姓, 但不知道是哪个时, 可以告诉他这个字是怎么组成的。让我们也来学一学。” (出示班中学生的姓, 让学生自由选择说一说) 学生纷纷模仿着课文中的方法说:“子小孙, 鱼包鲍, 人可何。”显然他们只会拆字法, 我就故意指出:“‘宗’和‘傅’该怎么说?”引导大家动动脑筋, 想想办法, 在沉思片刻后, 有学生想出:上面一个宝盖头, 下面一个示, 就是“宗”。但马上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对, 认为太复杂太拗口太不好听了。这时老师点拨道:“我们拆分姓的结构, 是为了让别人快速而准确地知道你姓什么, 拆得太散别人反而听不懂, 所以要力求简明, 譬如‘宗’, 可说成‘祖宗的宗’, 也可用大家熟悉的人或事物来介绍。”学生马上豁然开朗, 纷纷举手说:“朱德的朱, 曹操的曹, 毛主席的毛……”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 定势的思维再次激活, 思维之潮奔涌, 智慧之花竞相开放, 进入了一个别有洞天的知识世界。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了思维能力, 培养了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也达到了“异构文本”的目的, 体现了“超文本”阅读教学的理念。

五、在学生熟视无睹时点拨, 使其敏锐

有些课文的精妙之处很隐蔽, 看起来平淡无奇, 学生读书时, 往往一晃而过, 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这时, 我们就应把那些精妙之处点出来, 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进而深入探究。

如《颐和园》一课教学“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时设计如下问题进行点拨:“滑”字能改用“划”吗?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改, 但让他们说原因时却面露难色, 皱着眉头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心求通而未得”的节骨眼上, 我轻轻地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查字典比较比较这两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并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滑冰”“画线”等动作。此时学生稍一琢磨就恍然大悟:如用“划”字, 就表示用桨划, 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 而文中说是水面不留一点儿痕迹, 如用“划”字就前后矛盾了。而“滑”字就照应了前文, 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 而且“滑”字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用“滑”字显得很准确。

“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学生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一“滑”字, 学生貌似理解, 其实并未读懂, 而这恰恰是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的这一点拨, 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和深入品味语言的习惯。

把握好小组讨论的时机 篇9

小组讨论总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来展开的,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小组进行有效讨论的前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因为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去认真思考,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设计问题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难度适中,从而调动大部分学生乃至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情依据》一课教学时,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上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们发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哪里?你有没有碰到过人多而带来的烦恼?怎样把沉重的负担作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呢?”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二、把握讨论时机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要准确把握好时机,也就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这是让小组讨论有效的重要条件。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和得出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思维冲撞时,引导学生讨论;当教学中出现疑难问题,其理论性较强,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水平。

教师在上六年级《生活富裕不忘俭朴》这节课时,通过学生打车上学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打车上学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有类似的经历。教师课前对学生上学乘车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对学生打车上学的现象进行了调查。教师在讲到当代中学生如何做到生活俭朴时,适时提出了“你对经常打车上学现象是怎么看?”的讨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进行利弊分析的。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碰撞激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就这样的现象得出一个是非判断。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激发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同时作为一名参与讨论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了自己的观点,来逐渐影响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主动参与且及时引导

小组讨论的成效如何,与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深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及时关注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七年级思想品德《为父母分担辛劳》一课,有些同学平时在家也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但是当他做完家务后父母往往会给一些零用钱作为一种有偿劳动。时间一长就变成习惯了,每次做完家务会主动向父母要钱,学生们都认为做家务父母给适当酬劳这是很正常的事,也可以培养经济头脑。

这时教师提出了“你认为做家务向爸爸妈妈要钱好不好?为什么?”的讨论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一种责任,而父母给你一些钱或小礼物是父母表达爱或表达鼓励的一种方式,学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小组讨论时,有时学生的讨论会偏离主题,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八年级思想品德《保护环境需要道德和法律》这一课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运用了国务院发布的有关“限塑令”的材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知道‘限塑令’吗?目前‘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如何?在菜场、水果摊‘限塑令’不能很好地实施,你有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吗?”

上一篇:教师怎样与学生谈话下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