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的阐释

2024-06-09

文艺心理的阐释(精选六篇)

文艺心理的阐释 篇1

特殊之一:人生重要转折点之一

高考是人生付出代价最少而最有成效的转折点之一。有人会说, 高考成功并不代表着人生的成功, 但有你未找到另一条成功之途之前, 高考的成功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目前走在教育之途中的你的最大的成功。

特殊之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是我不爱你, 而是你必须理解, 爱有多种表达方式。”其间,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个“爱”的接受障碍的问题。一般人只会去着眼于评价付出爱的一方的付出方式是否得当, 很少人去评价接受爱的一方, 评价他们对爱的接受是否合理。就说高三的问题, 因为高三的特殊性, 父母、学校与老师会有一些特殊的爱的表达式, 或说会有一些更严格更苛刻同时也是更全面更细致的要求与爱, 然, 同样是爱你们而做出的决定, 不同的方面在你们那里得到的回应完全不同。对于父母的爱, 同学抵抗较多, 这其实就是在心理接受上不同反应的结果。对于特别时期的爱不妨可以尝试作如下理解:恰是因为高三了, 有关方面才会对同学们有所更高要求;恰是高三了, 对同学们的爱才会更苛求, 也可以反过来, 正因为我们苛求你了, 你们应该明白, 这里面有更特殊的爱。譬如不少的学校从暑期就开始高三的学习了, 有些同学因为是暑期, 是非正常教学时段, 就自以为还可放松自我要求, 此想法大谬不然, 暑期上课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正因为是高三, 课时紧张, 才需特殊处理学时, 才需暑期上课, 所以暑期不是用来放松的, 而是用来紧张备考的。不过事分两面, 反过来说, 所有太过特殊的“护理”对异常敏感的高三学子来说, 都会增加他们无形的压力。当父母太过殷勤时, 孩子会自动把父母的殷切归结为对自己的要求, 懂事的他们总是担心辜负家人对他们的期望, 对不起家人为他们付出的一切。这样, 心里的压力也就会越来越大, 让他们不堪重负, 不能够正常施展个人能力。在这一点上, 我感谢我的爸妈。他们给我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氛围, 使我的压力很小。只要尽力就行了。父母说了这句话让我感觉像吃了定心丸, 自己肯定会尽力的, 心理压力减少了就能从容地应对高考。高晓静, 这位就读于中北大学外语系的才女谈论起自己的家庭时喜欢用“宽松”这个词。晓静在家学习时, 父母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小, 不让声音传到晓静的房间里。晓静的父母并不反对晓静看电视, 相反如果遇到好的新闻, 还会叫晓静一起看。晓静上网查查资料, 甚至看书看得累了, 想换换脑子聊聊天、打会儿游戏, 父母也不横加干涉。

特殊之三:特殊的课堂与课余

其一, 类军人时代的到来。高三是临阵前的“秋点兵”, 是箭在弦上待发之迫, 故而更需周密严谨。很多的高三学生与家长都默认一个“高三动作”, 即“一切行动听学习”, 除了学习之外, 一切都可以放任。于是纪律松懈、行为失范、学习时间随意调整或延长等均成为高三“可原之情”。这样的高三动作其效怕是适得其反的多。“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 为何?从某一层面上说, 因为除了指挥官与领导阶层, 对宏大的军事安排非单一的军人、个人所能洞悉, 如在考验生命的战场上我行我素, 首先面临的即是生命之虞, 而后是国家的利益的折损, 所以, 谁也放任不起。高三的紧迫尽人皆知, 家长和学校适当地调适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劳逸搭配也是合于情理, 但如果唯学习论, 一味放任纵容, 对高三学生来说一方面是莫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制造了错误的信息, 容易让学生在行为习惯上产生“放任感染”, 最终仍是影响了学习。

其二, “兴趣学习”终结时代的到来。要变孩子气的学习为“需要学习”, 四川省成都市数学 (文科) 单科第一名王聪曾这样描述高考:“高考不是让我们去找兴趣, 对某一科没兴趣也没办法, 同样要面临高考的检验。不过一定不要去讨厌数学, 那样对自己不利。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其三, “满堂灌”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必讳言, 为提高课堂密度与效率, “满堂灌”许是高三不得不采取的必行策略。高三, 时间的紧迫与知识系统的庞大, 使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基本失去了吃一堑再长一智的余地。应对方法:记好笔记, 课后促紧巩固、及时反思。

其四, “补差”意义非常时代的到来。很多教师都会跟学生强调“短板效应”在学习上的危害, 实然, 对于一大批同学来说, 造成高考一憾的因素不是强项科目的发挥, 恰是弱科这一“短板”的致命一击, 所以, 高三这一年, 补差意义非凡。

其五, 系统学习与方法学习时代的到来。高三前我们汲取的较多是知识的碎片, 而高三就是化零为整, 把知识的片点形而成为知识的“群”。高三的课堂听什么?———听方法、听策略、听系统性的知识梳理, 让高一、高二零乱而难成体系的知识零件, 加上高三的系统与方法之血肉后, 成为能自行增长的生命体, 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要教”。

其六, “抓住导师就是抓住未来”最强效用时代的到来。高三, 每个学校基本上都会注意设置相对最强阵容的师资配备, 因此, 为学生的要有效利用这难能可贵的学习资源, 但前提是放下不必要的伪自尊, “不择手段”坦诚学习。什么是伪自尊呢?每人都有虚荣心和自尊心, 或多或少, 但明智的人让“自尊”激励自己前行, 从而获得更久远更高贵的自尊;不明智的人以“自尊”伪装自己的强大, 结果令自己更不堪一击。作为学生, 在大庭广众之下告诉老师:“对不起, 我还不懂, 辛苦再讲一遍。”这不是丢脸, 恰是尽了做学生的本分, 是受教育者最大的成功, 因为只有他坦诚勇敢地说出这一句, 他才获得做人根本上最大的自尊和最久远的自尊。

其七, 自学成才时代的到来。这个“自学成才”的意义并非在于强调脱离教师指导, 而在于强调在老师的指导学校的规范之外的时间里, 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走读生之所以要走读, 目的绝大部分在于此吧, 所以如不自觉, 走读的意义便丢失了。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 自学的意义非同小可, 共时共性的学习是拉不开多大差距的, 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拉开最大差距, 这是教育的规律。个性化的学习的含义不是不要老师指导, 而是同学们必须在无“监视”状态下达到最佳自觉学习状态, 即寻找最适合于个性需求的学习时长、学习环境、学习方案、策略等来进行自主自力的学习以求达成最个性需求和最大化的学习成效的学习。

其八, 自我救助时代的到来。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成功暗示”。心理医生的效用, 需要时间为前提, 缓慢反应;再者, 外因仍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 他救未若自救。

高三学生增强信心的方法:1.增强学习实力;2.不打疲劳战;3.高考目标明确适当;4.积极自我成功暗示;5.转移挫折感, 如参加体育活动, 班级才艺展示、找老师或同学倾诉等。

文艺心理的阐释 篇2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再加上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极容易产生剧烈的社会心理变化,人们的幸福感不再跟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出现逆行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幸福悖论。建设幸福中国和让人民幸福已经成了中国解决温饱之后的重要目标,幸福感一词逐渐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自 1879 年心理学独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主要承载了三个使命: 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充实人类的生活和培育天才儿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面对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心理学家把研究的中心放在了通过深入研究心理问题以找到缓解或治愈的方法上。这种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的做法,使得心理学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在这一阶段心理学研究仅仅关注于消极的心理问题,缺少对人类积极思想情绪的探究,同时也导致对其他两个使命的研究停滞不前。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 对该现象进行了描述: “由于社会公众及心理学家对积极因素缺乏重视, 同时他们固有的消极、病态的观念,导致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如何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了解太少。然而事实上,对人性积极面的关注更有助于积极面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最初萌芽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在自家后院与五岁的女儿除野草时产生的。当时他的女儿顽皮地将种子抛向空中, 影响了塞里格曼除草, 于是他骂了女儿几句。年幼的女儿跑到爸爸身边, 说: “爸爸,在我三岁到五岁的时候,我特别爱发牢骚, 时常抱怨这个不顺心, 那个不好,但是五岁以后, 我决定不发牢骚了, 那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因为时常还是会忍不住想要抱怨。但是爸爸,我觉得,既然我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发牢骚,你也可以不再总发脾气。” 此时, 塞里格曼茅塞顿开,他发现女儿身上聚集着积极能量,她在积极发扬自己的优秀品质,促使她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从这一天开始, 塞里格曼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从此,他开始了对积极心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总幸福 指 数 = 快乐 + 参与 + 意图。 塞 里 格 曼 和Csikzentmihalyi 于 年 1 月发表了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自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 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 主张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其核心思想在于突出人与生俱来的积极因素,强调的是人类以美德为出发点,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平衡,进而激发人自身的优秀品质和美德, 发挥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社会和其他人, 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对于积极情绪体验, B.L. Fredrick 提出了拓延—构建的理论,认为爱、满足、自豪等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具有拓展某些瞬间的思想行为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智力、体力、社会协调性等[3] 。后续很多心理学家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积极情绪体验有很多种, 目前被热点研究的积极情绪是幸福感。

( 二) 积极的人格特质

在充分地问卷调查之后, Hillson 和 Marie 将积极的人格特质与消极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区分, 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 ( 1) 正面的利己主义: 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 ( 2)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指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支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帮助, 能够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交往关系。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积极的人格特质多种多样, 乐观是最多被关注和研究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乐观和悲观的区别代表了不同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归因的态度,有悲观型和乐观型解释风格之分。但是盲目乐观也会产生“乐观偏差”,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别人的风险要小。如何调节乐观和现实的矛盾,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现实的乐观”,除了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会成功, 也要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克服种种障碍,经过不懈努力把未来成功的可能变为现实,即在对待发生的事情能够保持理性的乐观。

( 三) 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是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 可以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环境和积极的社会小环境, 前者包括完善的国家法律体系、社会道德体系等, 后者包括稳定的社会、和谐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等。

三、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阐释

从近些年报道的新闻来看,越来越多中下层收入的人开始产生生活不公平的抱怨, 一些人甚至出现了极端扭曲的仇富思想。而另一面,有些富人却丝毫没有看到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付出, 缺乏对弱者的关心,冷漠对待社会。同时,越来越浓厚的竞争氛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幸福观。社会上激烈的竞争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反而让人们在精神上更加不幸福。回顾前文所述的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不难了解积极心理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

年塞里格曼出版了《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一书, 首次提出了“真正幸福论”,阐述了三种不同的获得幸福的路线: “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其中“快乐生活”指面对过去,要有满足、满意和安宁的积极情感; 面对现在, 要有躯体愉快( 指直接且相对短暂的知觉上的欢欣) 和复杂愉快( 是指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乐趣) 的积极情感; 面对未来, 要有乐观、信念、希望、信任和信心的积极情绪。“充实生活”则指充分利用并发挥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 充实地度过一生。“有意义的生活”指参与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并为之服务。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积极和正面的环境中, 积极正面的品质和美德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目前对幸福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涉及快乐感的研究,即以快乐论幸福感为研究对象; 二是涉及人类潜能的研究,即以实现论幸福感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上分类,对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发展而来,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而心理幸福感则是由实现论演化过来的,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

( 一) 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家 Diener 给出了较为全面和可接受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他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态度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和感受”。通俗来讲,即个体事先设定好一个标准,然后以这个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反映个人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主观幸福感具体由两部分构成,情感体验度和生活满意度。其中,情感体验度指个体对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是对生活的一个总体评价。由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构成,积极情感包括快乐、感激、宽恕、幸福等, 消极情感包括伤心、委屈、压抑等。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认知与综合评价。后续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学者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列为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

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 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标准是每个个体提前设定的幸福标准,然而,每个个体对幸福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其设定的标准也会不同, 在此标准上得出的评价结果完全是一种主观结果,具有极强的主观性。第二,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是从长期来看的一种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而非短期感觉, 因此是一个波动较小、相对稳定的标准。第三, 整体性。主观幸福感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综合评价个人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元化指标, 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 二) 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至善就是幸福”为哲学基础, 认为人应该不断奋斗、不断进取,通过实现善良来获得幸福。不同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研究者认为, 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应该从人的发展、自我实现与人生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而不应过度关注情感情绪问题。目前普遍接受的心理幸福感测量工具为 Ryff的六维心理幸福感模型,也称为心理幸福感的多维模型。六维分别包括: 自我接受、环境驾驭、个人成长、积极的人际关系、生活目的和自主性。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幸福感的对策

( 一) 树立积极的思想观念

古语有云: “思想决定行动力。”只有形成了积极的思维方式,才能追求积极的人生。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心理品质,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具有自我完善的倾向,拥有成熟防御机制和心理弹性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树立积极的思想观念,具体而言,要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情感体验及意志品质。

( 二)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学校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地方, 是孩子思维方式培养的摇篮。对于后代, 祖国的未来, 要从教育入手,通过开设幸福课程,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积极的、阳光的、与时代潮流合拍的幸福观。教育要重新思考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发展方向,把学生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 通过孩子在家庭的影响,也可引导家人的幸福观。

( 三) 健全国家惠民政策

走向文艺美学的文本阐释 篇3

综观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解读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反映论,把文学作品作为认识社会生活的教科书;实践论,把文学作品当作具有感染力的社会教化的工具;人文论,这是近几年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实施的,注重人文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诵读中的体悟自然和人性的美。最后一种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它的巨大进步是从文学的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回归,但是这种缺乏一定理论指导的诵读式体悟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审美经验和精神结构的扩展效度如何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们能怪中学语文老师吗?原来用以指导阅读教学的狭隘反映论,功利化的理论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国古典文学欣赏中的整体感悟式的诵读理论就自然介入,但其个体差异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很难整体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而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大量引进了西方经典文艺学、美学理论,但大多学者都忙于理论的梳理、综述、阐释、演绎,很少用于对具体文本的微观分析。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借现象学的还原论分析文本。笔者续貂于其后,试图在整个文艺美学的框架下,进行文本的微观实践。对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但对其研究范畴的看法相对比较一致,那就是文艺美学研究的是文学的内部规律。本文所谈的文本阐释也就不同于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传记学的解读,是美学的解读,彰显文本的美学价值,试图以现象学美学、阐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作为方法论对文本进行微观的审美阅读。

文学作为艺术品以什么方式存在呢?在因伽登看来,它是一种意向性客体,它存在于具体个人的意向性活动中,其中存在着未定点。这里的个人包括作者和读者,他没有像伽达默尔那样把作者排斥于作品之外。在海德格尔那里,作品总在历史性的叙述。同时伽达默尔认为作品的叙述永无止境。接受美学的学者伊瑟尔把作品当作召唤结构,呼唤着读者对话。由此可见,作品不是静止的存在,也不是永恒的本质存在,它是过程,是具体的阅读行为,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文学作品具体化,尤其是审美性阅读,有没有一定的路径可寻呢?审美阅读在因伽登那里是审美具体化,即读者凭借经验和想象对作品的不定点确定和对作品的空白填空,使不完备的意向性关联物完备起来而成为具体完满的审美客体。伊瑟尔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强调空白本身就是对读者召唤的结构机制。伽达默尔认为:“某个流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本文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学阅读就要重构这个问题。根据以上理论笔者以为审美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建构一个完满的审美客体,而这一客体既不是心理主义的主观创造,也不是物质主义的客观物象,是经由读者与作者创作的本文经过文本多次的交流对话,形成的完整而充满活力的审美意象。当然这一意象并不固定、永恒,它会在阅读中不断充实完善。

下面我们就借现象学的还原法为路径,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作为操作样本,把相关阐释理论运用于文本的微观分析。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形象还原

所谓形象是熔铸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生动图景,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交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虽然语言不可以直接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直接感知到形象的实体,但是语言自身除了理性意义之外,还具有音律感、色彩感、情感性和形象性。闻一多提出创造新诗格律主张中的“三美”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其中音乐美和绘画美都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悦耳性、悦目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语言自身,不借助任何修辞手段也能有声有色有形,同时读者还可以借助文学语言的比喻、象征、暗示等特性,通过联想和想象,引起对生活经验中某种情感、认识和印象的回忆,把文字符号重新还原成形象世界。

通读《归园田居》,首先诗中的田园风光和田居生活会给我们留下显著的直观印象:屋子周围有十几亩田地,田地中央有一个院子。绿野一片,绿野之中是黄顶褐墙的草屋,绿树成荫,堂前桃李罗列,远处隐隐绰绰的村落,袅袅升腾的炊烟,小巷深处传来声声狗吠,晃悠悠的桑树枝上栖着鸣唱的雄鸡,户庭没有尘杂俗事,在闲静的居室中,过得悠闲自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平和宁谧的心态和喜悦的情态。薄田、草屋,诗人却如数家珍,“十余亩”、“八九间”,有点敝帚自珍之意。后榆柳,前桃李,美好景象,得之于诗人精心的养育,一“荫”,一“罗”,可见颇费心思。远处朦胧的村落,村落里升起的轻柔的炊烟,这样的氛围,营造出一个别样的世界,其中的狗吠鸡鸣,并非车叫马嘶的嘈杂,深巷、高树影射出乡村的宁静悠远。

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情景描述。以上描述的图景只是笔者脑海中的版本。在由“言”到“象”的转换过程我们经常会感到转换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版本,尽管文本已“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但读者仍有意难穷尽之憾。这都与文学语言的特性有关。索绪尔语言分为能指与所指,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所指具有丰富的意味,并不确定,杜夫海纳认为“它无边无际,开辟了一个世界,一个情感立即便能接近而思考却永远探索不完的世界”,即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这是因为文学语言是由双关、比喻、暗示、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发展而成的象征——隐喻系统。

二、问题建构

问题的提出是营构审美客体,生长意义的关键。伽达默尔认为“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的描述提供给我们最大的启发之一就是,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还要困难”,“问题的出现好像开启了被问东西的存在”。以上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造成“言”“象”转换的困难之处,正是问题的呈现之所,也是意义的生长地。障碍的形成除了文本自身的原因外,还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关。期待视野,在姚斯那里指,读者在阅读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有两大形态:其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其二,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人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生活期待视野。

我们可以就审美形式和审美对象两方面建构起《归园田居》这首诗的问题。第一,就结构而言,此诗的诗题,似乎与我们上文描述的那段田园风光和田居生活相应,同时也能显示我们通常所说的诗人热爱自然的诗歌旨趣。由此,前八句和后两句可否删去,以显精要呢?第二,诗中意象之间矛盾颇多。一二句明志,既然本性爱自然,为何会落入尘网如此之久呢?诗中“尘网”“池”“樊笼”等意象是指尘世、世俗吗?如果是,难道田园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就不是世俗生活吗?文本显示给我们如此多的未定点和诸多不关联之处,一个完满的审美客体隐没在了众多矛盾之中,我们该如何解开呢?

三、对话填空

填空并不是读者可以任由想象,天马行空,而是要建立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空白由文本生发,文本一方面遮蔽意义,一方面也在显现意义。读者一方面,求诸己,要充分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诸功能的自由协调使自己沉浸于文本情感体验中,另一方面要求诸外,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文本、他人的审美经验,以及在岁月流逝中审美能力的提高、人生经验的丰富,来拓宽期待视野。

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中心,同样形象也是阅读欣赏的钥匙。我们可以在阅读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浸淫于形象中,仿佛进入因伽登所说的“瞬间生活”,与文本相融。诗歌的前六句写了归隐田园之因。其中除了申明志向外,还概述了人生经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有人释“尘网”为尘世,有人认为是官场,笔者以为都可适用,只要是一个与田园相对的世界。对于“三十年”,高中教材注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诗人于405年当江西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后辞官,挂印归田园,作《归园田居》。”游国恩选本认为是“十三”误写为“三十”,笔者以为审美对象不必如此拘泥,诗人可能是强调时日太久,显其悔恨之情。因为志向和处境相违,诗人才把尘世比作“网”。

自我比作“羁鸟”“池鱼”。尘世之“网”让诗人丧失了自由,因而不顾他人讥笑为“拙”,庄子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意思是说当你忘了脚或腰的存在,意味着它们是合脚,合身的,反之,你就会有意识。当你一直身处田园,并不会回归自由的田园。可经历尘世沉浮,自然就感到了田园生活的可贵,因此最后两句的喜悦之情也就可以想象了。“久”和“复”照应前文,使诗人对田园的热爱真实自然,感情深厚真挚。

我们继续从文本的外在构成进入了内在的情感结构。在因伽登看来,作者和他的作品既是异质的客体,同时作品又不免带上了作者全部人格的烙印并以他的方式表达这一人格。

所以我们可以从诗的写作缘起,诗人的人生经历,思想信仰,理解和消弭诗歌意象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这首诗在审美阅读中形成的艺术形象。

诗人为何要“违己”而致病?破败的、辛劳的、听天命的田园为何能与“尘网”、“樊笼”相对呢?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颜延之《陶征士大讲述诔》)“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希谷冬陈。”(《自祭文》)这是他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同时又受正始以后批判现实、否定现实、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影响。因此,尽管诗歌的整体情绪冲淡平和,但在写退隐之由时,依然难隐愤激之情,他的本性仅有“爱丘山”的一面吗?当然不是,此句一方面为愤激语,另一方面也是为退隐田园寻找心理依据。他的田园并不属于尘世,而是由诗人自己营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尘世的乡村只是处在诗人的观赏之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因此,诗人的田园是与现实相对的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的意象充满了张力,肯定与否定的力量互相消解,同时又在消解中生长,在消解中生成新的意义。审美阅读的目的是形成完满的审美客体,如梁启超所说世间无圆满之宇宙,当然我们也永远无法达到完满的审美客体,文本中的未定点不可能一一确定,空白也不可能填满,甚至有的未定点,有的空白还没有被发现,因此对一个文本的阅读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都走在追求完满的路上。出版家王冶秋在《<阿Q正传>——读书随笔》中写他读《阿Q正传》的感悟:

第一遍:我们会笑得独自痛;

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

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

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

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

第八遍:合二为一

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

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

第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

第十三遍:你觉得他是一个镜;

第十四遍:也许是一个警报器。

审美客体在反复阅读中得到充实完善,越来越趋向完满。因此文本的审美阅读不是线段型的封闭结构,而是蚊香型的开放结构。

语误现象的心理语言学阐释 篇4

一、语误

对语误 (通常被称作是“口误”) 的科学分析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最早出现在Fromkin (1971) 所发表的一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章中。在该文中, Fromkin研究了语误被用于建立语言学论据的方式。这片论文及其背后的一些论著标志着科学界长期以来对语误持怀疑态度的时代的结束。此后, 使用语误研究语言单位在言语产生中的作用的语言学家也大有人在 (见Fromkin1980年的综述) 。研究者们不辞劳苦地在得体和不得罪朋友, 同事的情况下记录了他们的语误。

语言学家们搜集了大量的自发的语误 (Fromkin, 1971;Garrett, 1975;Shattuck-Hufnagel.1979) , 探索它们在发生的时机, 方式上是否存在一致的范式。这种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这些食物不是很常见, 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偶尔发上。而且, 似乎某些人与其他人相比更爱发生口误, 而这种特别的言语方式可能是大脑机能障碍所致 (Pottr, 1980) 。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不时的犯类似的错误。有实例表明, 当我们紧张不安或感到压力 (例如, 出现在现场直播的电视或电视台节目中的表演者) 时, 或者我们疲惫, 焦虑或喝醉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语误错误。但是目前较少数研究集中在对语误的出现频率的影响因素上, 而较多地研究了这些失误本身的特性。

二、语误的类型

虽然语误涵盖的语义内容很广, 但基本种类却并不多 (Fromkin, 1971;Garrett, 1975;ShattuckHufnagel.1979) 。表8.1列举了语误的八种类型, 括号内事说话者实际想表达的内容。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转移:

是指一个音段从它适当的位置上消失, 而在其他地方出现;

2. 互换:

实际上是双重的转移, 指两个语言单位互换位置;

3. 提前:

是用本应在后面出现的音段取代前面音段的位置。提前和转移的不同之处在于, 取代前面音段的那个音段仍处在原有的正确位置上, 因而是被使用了两次。当谓语前面的音段取代后面的音段时, 我们称之为持续;

4. 增加:

是指添加了一些语言材料;

5. 减少:

是略去一些语言材料;

6. 代替:

指的是一个部分被另一个部分所取代。代替和之前所说的几种失误之间的区别是, 该类型的入侵来源在原句中可能是没有的;

7. 混合:

显然是同时考虑了几个词, 把两个要说的词项目“合并”或“混合”成一个新项目。

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些句子, 会发现, 这些口误都是发生在某些语言单位上。在一些例子中, 口误是增加, 减少或者是移走了一个音位;而另一些句子中, 口误可能发生在一系列的音位, 词缀和词尾, 整个字甚至是整个短语上。一般来说, 失误通常只发生在每句话的一个语言层面上。也就是说, 当我们像在代替中明显地说错了一个词时, 句子本身的句法, 韵律和语音方面却还是保持完整的。

三、语误的一般特性

这些语误的其他特征也值得探讨。Garrett (1975) 归纳了关于语误的四哥方面有规律的特征。首先, 相互起作用的那些成分往往是来自于相似的语言环境的, 如例句 (2) — (4) 所示:

(2) The little burst of beaden (beast of burden) .

(3) You're not a poojin pitter-downer, are you? (pigeon puttedowner) .

(4) Children interfere with you nife lite (night life) .

可以注意到, 在以上例句中, 词首的音段往往和其他词的词首音段相互换, 同样的, 词的中部和词尾的音段也是和它们相对应位置的音段相互换。而且, 当被互换音段之前的音段彼此相似的时候, 互换更易于发生。句 (4) 中/f/和/t/的互换便遵从这一规律。

其次, 相互起作用的那些成分彼此相似, 尤其是辅音总是和其他辅音, 而不会和元音发生互换或转移。涉及相似声音的失误, 如句 (5) , 通常和意义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是建立在语音相似的基础之上的。

(5) Sesame Street crackers (seasame seed crackers) . (Fromkin, 1973)

再次, 即使语误产生了新的语言项目, 这些新项目也是大致符合语音规则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混合失误来了解这个特点。当slick和slippery两个词相混合, 产生的是一个可能是词的新词slickery, 而不会产生像slikppery或slipkery这样虽逻辑上可行, 却因不符合语音规则而并不会出现的新词。

简单的说, 语误并非是偶然的, 实际上, 它们是按高度规则化的形式出现的, 那么, 让我们来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形式, 语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规律。

四、对语误的解释

1. Freud的解释

一种有趣的观点是, 在说话者心里每次出现的不只是一个观念。在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 乔治布什是这样开始他的演说的:

(6) I don't want to run the risk of running what is a lovely recession (reception) . (Newsweek, 1992)

我不想冒着风险去破坏一个愉快的经济衰退。

当然, 我们可以将之解释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声音失误, 因为这两个字的语音很相似, 但该失误也可能表现出总统正为经济衰退 (及它对于竞选的影响) 所困扰。又如, 一个学生这样来解释他为什么想要推迟参加考试:

(7) Last night my Mum lied. (Moteley, 1987)

昨晚我妈妈撒谎了。

这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语音失误, 但同样地, 该口误也许揭露的是学生自己的思维状态和愿望。

Freud指出, 心理动力因素的作用使得某些内容比其他的内容更易于出现。他认为这些失误“来自于两种不同意愿的协同——或者说是互相对立的活动”。其中的一个活动是组成说话人的有意识的意愿, 而另一个活动则是干扰前者的比较烦恼的想法或意愿。这种烦恼的想法有时可以被压制;但是在其他场合, 这种假定的内心冲突的结果是口误, 表露一些不为意识所察觉的意愿。和Freud观点相一致, 很能说明这个规律的一个例子是, 以为将军把一群受伤的战士说成是“battle scared” (被战争给吓坏了) , 其实他的想法是说“battle scarred” (在战争中受伤) 。还有一个人赞扬一个刚刚“expired” (死亡) 的同事的业绩, 其实他的本意是想说对方刚刚“retired” (退休) 。

Freud的观点是, 所有语误实际上都是由“无意识中被压制的意念入侵到有意识的言语输出中”所引起的。如果语误产生的是一些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那么Freud的解释可能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许多语误实际上反映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过程, 如提前口误 (用a meal mysterya来代替real mystery) 等。在后者的情况下, 似乎没有必要把口语复杂化, 把口误说成是内心冲突的结果也不具有客观性。因此, 这些比较普遍的口误需要一种新的解释。

2. 心理语言学的解释

当今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和语言学家通过对语误的研究来了解人的语言机制 (而不是他们的已是动机) 。从这个角度看, 语误就像是失语症一样, 在心理语言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各种语言障碍都可以帮助我们熟悉正常的语言功能。

Fromkin (1971) 表明, 语误中许多音段的变化及移动和语言理论所提出的观点十分吻合, 为“语音特征、因为和语素等语言单位组成了话语产生中的计划单位”的观点提供了支持。同样地, Garrett (1975, 1980) 也使用了语误资料论证了自发的句法加工器的存在。

还有另一中观点认为,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产生话语, 每一个阶段进行不同水平的语言分析。如果是这样的话, 语误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每个具体阶段会是怎样的大量的信息。

五、结语

语误是电视或电视台直接表演者的大忌, 它一般分为以上八类:互换、代替、增加、减少、提前、持续、混合和转移、

对于这些语误的基础, 语言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Freud的观点。他认为语误产生的是由于不止一种意愿在起作用, 其中一种意愿与另一个意愿竞争, 并对其起支配作用。虽然Freud的解释只适用于某些语误, 但是近来语言学家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对语误内在的心理语言过程的考察上。最常见的解释是, 我们是通过一系列独立的阶段产生言语的, 每一个阶段进行一个水平的语言分析。

摘要:语误, 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失误现象, 自发的语误 (口误) , 虽然不经常出现, 但也揭示了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计划单元的失误, 对语误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了了解言语产生过程。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入手, 对什么是语误, 语误有哪些类型, 一般特性做了详细分析, 最后对语误现象进行了阐释。

体教融合理念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阐释 篇5

1 体教融合的提出及释意

“体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也是一种正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的运动员教育培养模式。有研究者认为, “体教结合”存在一定弊端, “教体结合”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发展模式[1], 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 在当代中国都处在改革阶段, 虽然有诸如“南体模式”、“清华模式”这样比较成功的例子, 但是不得不承认, 无论是现今的哪种模式, 都有不足之处。[2]针对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率先提出了“体教融合”的基本理念。2011年9月召开了“体教结合”工作座谈会, 12月又召开了“体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 曹卫星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其中他提出抓好“体教融合”工作。2012年2月29日在南京西康宾馆召开了江苏省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的有关领导齐聚一堂, 重申体教结合的重要性, 并提出体教融合的指示精神, 再一次为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以及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促进体育与教育融合, 构建体教融合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了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需要, 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为中国独特的“教体分离”行政体制才会有“体教结合”这种称呼。我国教育与体育是两个行政级别相当的、相互独立的管理部门, 这种体制使当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训矛盾突出、后备人才缺乏以及竞赛参赛机会缺乏等问题, 因此, 如何更好地深化体教结合, 将体教结合变成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 体教融合并不意味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合并, 它要求考虑社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建立以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教师、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等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体制, 在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引导下, 充分利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源, 让体育回归教育, 实现教育与体育的双赢, 也避免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争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让人们对体教融合有一个新的认识,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体教融合范式。

2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审视体教融合

新华大字典有解, “结合”为几种事物之间发生某种关系, “融合”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的出现, 本身就体现出整合性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受人道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也提出了整体动理论的原则。因此, 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为体教融合提供理论基础。

2.1 坚持主体性原则, 以人为本

马斯洛认为, 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在适当的环境下人们能够利用并发展这种潜能, 实现人性的完满, 即人的自我实现, 在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下, 人们倾向于成为与别人不同的、独特地个体。[3]我国现在的社会强调尊重、保护和发展人的个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教结合应坚持运动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运动员的需要和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 这说明在教育中, 人是主体, 无论体育还是教育, 都应该注重运动员的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培养, 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的人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实现自我的成熟与健康。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深化,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时, 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 发展其乐观积极的人性和完满的人格。学校应抓住训练和比赛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绩之外的体验, 如尊重他人、自尊自律等,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体验体育精神。

2.2 秉承层次整合, 多样化发展

人本主义受格式塔学派影响, 坚持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 其研究对象是整体的人及其经验、行为, 他们由部分构成, 但是不等同于部分的简单相加。在人的内部, 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之间是一种整体的、动力的、功能性的关系。[4]人与外界的关系也一样, 在人性发展的最高层次上, 人能将整个自然界纳入自身, 实现与宇宙的统一。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有直接引进退役的运动员模式、联合办队或直接招收现役的运动员模式、自主招生培养运动员模式、一条龙培养运动员模式和竞技运动学校培养运动员模式[5], 后三种模式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深化“体教结合”, 促进“体教融合”, 要在统一体制和政策下, 打破部门所有、行业界限, 体育和教育部门齐抓共管, 允许多种模式共同协调发展, “不管黑猫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育与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和部署, 将权力和责任下放给各级区县和学校, 鼓励区县和学校在坚持政策的前提下, 探索适合自己培养特点的特色体教融合模式。上海市将这种体教融合模式运用到实践中,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普陀区的“一条龙培养人才网络”;徐汇区的“基地建在学校”;闸北区的“强强联手输送人才”;黄浦区的“区长主抓体制渗透工程”等等, 交通大学“目光瞄准世界大运会计划”;华东理工大学“乒乓俱乐部一条龙”;复旦大学的“排球构筑校园文化”;金融学院的“亮剑进取精神”;上海大学的“排球队完全学分制管理”;东华大学的“足球梯队建设行动”等等[6], 各个区县和学校各有指导目标和特色, 充分实现了层次整合兼多样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2.3 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

马斯洛强调心理学的方法论应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 他认为, 研究方法要顺应问题, 并为问题服务, 即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 因为方法必须顺应问题, 要根据问题选择方法, 而不能被方法捆住手脚。纵观体教结合的诸多模式不难发现, 都是围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寻有效地方法, 方法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践应用进行检验, 方法的中心是围绕“体教结合”为核心展开的, 而问题的中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的质量, 那么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结合在一定层面上会出现局限性, 与问题中心所对应的思想与理念应该是体育与教育的深层次结合即体教融合。因此, 从宏观来看, “体教融合”理念出现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问题的核心方法, 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之观点。从微观来看, 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虽然可以使运动员科学化和专业化, 但仍存在学训矛盾:一些运动员在繁忙的比赛时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如何解决时下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也是体教融合的目的之一。

2.4 强调训练结果, 重视学习过程

罗杰斯认为, 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 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 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因此, 重视学习过程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特点。体教结合中学训矛盾突出, 关键在于竞技后备人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绝大部分很难适应学校千篇一律的培养要求, 学校还要一味地追求和其他学科结合, 必然会形成“教非教、体非体”的情况, 这些都不是体教结合的初衷, 也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体教融合, 强调训练的结果是必要的, 我们国家需要高素质、强技能的竞技人才, 这也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如何能在保证训练和比赛的同时, 有针对行的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 成为现在体教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知识的学习, 不能仅仅依靠学校, 还要依靠人的自主学习和积极自我教育能力。这两种能力一旦养成, 会伴随人的终身, 只有把学习从外界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 才能让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在训练和比赛的间隙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努力学习文化课, 并为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应为这些特殊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配备专、兼职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掌握学习策略, 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能够准确把握训练和学习的时间, 从而做到两者兼顾, 两者并重。

3 小结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体教融合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政治淡化推动的必然结果, 国家不再强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需要, 允许省市体工队、体育俱乐部和高校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 追求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 其发展和教育需要得到了满足, 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内在动力;从个体角度来看, 体教融合承认并尊重运动员作为一个具有精神和物质利益需要的个体, 使个体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 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合理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从而成为运动员积极训练、努力参加竞赛、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 2008, 5 (29) :62-64.

[2]黄玉珍, 胡科.“体教结合”的逻辑与模式选择[J].体育学刊, 2008, 3 (15) :52-57.

[3]戈布尔著, 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24-126.

[4]王时红.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含[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30-32.

[5]吕赟, 徐长红.体教结合——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教育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3:139-140.

竞技体育悲剧心理学阐释 篇6

1 “心理距离”学说与竞技体育悲剧

“心理距离”说可以在德国美学中找到根源。但是把“距离”的概念讲得最详尽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的文章《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一种美学原理的心理学距离》。布洛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切身的”,客体能强烈地被吸引或反映出主体深层的本能,主体必须通过自然的天赋和后天反复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4]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胜利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心理距离应该是悲剧心理学的基础。用“心理距离”说来观察悲剧就会发现,悲剧是通过真人来表现的,因此在保持距离上它有先天的不利条件。但是这种不利条件却被悲剧的种种手法弥补起来了。艺术的程式化、人为化、抒情化,安排的超自然氛围,以及非现实而具暗示性的舞台演出技巧,从而把现实生活“过滤”了、理想化了,悲剧利用这些“距离化”因素,给人提供了生活本身所不能提供的壮丽和美。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主体运动员通过先天的运动天赋和后天的刻苦训练,把人体的运动潜能发挥到极限,反映出主体人征服自然、挑战极限、战胜困难的决心。但是,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因为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大多数人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竞技体育比赛犹如戏剧里的悲剧,运动员通过精彩的表演,把一部伟大的悲剧浓缩成可以表演、观众能看懂的一连串戏剧情节,通过“心理距离”,感受到竞技体育悲剧强大的震撼力。

2 竞技体育悲剧的崇高感

亚里士多德曾经深刻地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5]悲剧的崇高感是人类特定的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6]“崇高感是一种间接引起的快感,因为它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阻碍的感觉,马上就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开始酝酿,所以崇高作为一种严肃的情绪,能使人产生敬畏和崇敬。”[7]悲剧能够使人的心灵接触到崇高和庄重的美,能够唤起人们心灵中崇高庄重的情感,能够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点燃一星隐秘而神圣的火花。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生命活动,它本身就孕育了无穷的魅力和生命的价值;无数的竞技者,在体育运动中,赢得了愉快与幸福,并心甘情愿地为之流汗乃至流血。医学家们计算,一个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流出的汗水是2000-4000kg,一般要超过他(她)体重的25-50倍。对平常人来说,是很难想象和接受的。为了超越前人和对手,实现自己的价值,运动员不仅要经过长期的、以战胜自我为目标的极限强度训练,而且还要承受创新、创难动作带来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压力,甚至伤病的折磨和死亡。也许人们还记得在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的悲剧,也记得在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丹麦自行车运动员死亡的悲剧以及在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瑞士滑雪运动员死亡以及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韩国47岁马术选手金亨七在马术比赛时坠马而死的悲剧。运动员“伤残”已经是一种悲剧了,但是,当透过伤残的阴影,影射出人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是由“悲”向“喜”的升华。“悲剧是在一场焚毁价值的大火中为一种新价值的诞生发放出生证。”[8]悲剧是辽阔无比的苍穹,是充斥宇宙的暴风骤雨,是异乎寻常的英雄气魄,是震撼心灵的狂呼呐喊……。

3 竞技体育悲剧的快感

任何人生命中的痛苦、死亡都有某种程度的悲剧性因素,都要触动人们心理深层潜伏的死亡意识,都要引起人的心理的恐惧与怜悯感。现代心理学证明,对自己生命苦难和死亡的恐惧,对别人的生命痛苦与毁灭的怜悯是人类一种原始情感的心理效应。“悲剧的心理效应可分为快感群和痛感群,快感群的各要素可以相互连接,呈现出一种快感趋向,共同构成一种综合的快感体现。与此同时,痛感群中的各感情点也可以相互连接,从本质上呈现出一种审美的痛感。”[9]奥运会是展示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舞台,也是品味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的人生驿站,当有人站在最高领奖台享受胜利的快感时,就意味着有人失意而归,就意味着领奖台某一个角落里又有一名悲情英雄的流泪,或许正因为如此,竞技体育才会显得那么令人激荡,具有如此难以抵挡的魅力。快感和痛感是从奥林匹克运动母体中带来的两种情感。竞技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取胜,就必须带来一种永恒的矛盾,竞技体育不仅仅包含怜悯和同情,还包括导致愉快和振奋的“调解”,人们在欣赏竞技体育的同时,还能获得一种回味的快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展示的不仅仅是运动技巧和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运动员的高昂的士气、坚强的毅力等,比赛的投入和关注让人敬畏,他们对胜利的渴望,振奋的精神,大声的呐喊,让人能真正地体会到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快感。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当人们从悲剧中体味到获得的快感时,就会被人类高尚、顽强的意志所折服。

4 竞技体育悲剧主体情感活动的动态平衡性与高峰逆转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一种“高峰体验”的理论,其内涵主要指出,人在进入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极度欢乐的体验。而且他认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特征是瞬间产生,转眼即逝的,因而往往逃过了人们的注意,使人们弄不清它的性质,但这样的时刻到来时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人摆脱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而且“这些特征包括暂时的时空混乱感,惊奇和敬畏感,巨大的幸福感。”[10]显然,马斯洛把高峰体验与情感的瞬间转化放在了一起加以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可以恰当地说明悲剧审美主体在情感中审美痛感到审美快感这一转化过程,而且能很好地解释为何悲剧审美高峰时主体会感受到一种痛感与快感相互交织的极大震撼。“审美主体在欣赏一部悲剧作品时,情感中会激起多少复杂的对立因素,这些对立性情感始终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的运动状态中的。”[9]“悲剧审美是一个时间序列里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审美主体在欣赏一部悲剧时,由于悲剧主人公的痛苦遭遇,致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中激起了一系列属于痛感群中的各类情感活动。”[11]大逆转是足球比赛中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当一个队以绝对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时,双方主体的情感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是当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高峰逆转的时候,观众将会体会那种逆转的刺激和紧张的快感。在第三届法国世界杯上,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巴西队与波兰队的比赛充满了戏剧性,这也许是世界杯决赛阶段历史上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大翻盘。1938年,“足球王国”巴西作为南美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赛,也正是在本届杯赛上他们开始展露出强大的实力。在争夺前8名的战斗中,巴西队与欧洲劲旅波兰队碰在了一起,这场比赛是在雨后泥泞的场地上进行的。开赛后波兰队攻势凌厉,射门命中率极高,不久就以5比0遥遥领先对手,波兰队看似已经胜券在握,孰料巴西队稳住阵脚之后渐渐稳定了情绪,在泥地上打起了流畅的地面进攻,很快就反过来控制了场上的局势。在剩下的时间里竟然也回敬了对手五球,最终以6球逆转战局。可以说,这种从痛感高峰点上瞬息转化为一种快感的过程,正是竞技体育悲剧审美主体情感的高峰逆转过程,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所在。

5 竞技体育悲剧的“净化”和“领悟”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产生来源于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被泯灭了。价值的毁灭,会引起悲剧意识,悲剧对情绪的净化在于把怜悯和恐惧转变为合于美德的思想感情。悲剧的心灵的净化是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12]领悟是继共鸣和净化以后进入潜思默想、体悟人生、提升精神等过程的更高境界。与前两种境界相比,领悟是接受者在共鸣与净化的基础上,对体育运动的内涵作出主动的思索和深刻的理解与体味;同时,共鸣常常是建立在接受者对体育信息一般认同的基础上,净化主要表现在接受者的精神舒畅和心灵的矫正,往往不能直接产生新的人生指向。而领悟则在思索和理解的前提下,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使接受者主动发生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当欣赏完一场竞技体育悲剧时,比赛场景还会萦绕在脑际,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情趣、意境可能会引起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于脑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自己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心理状态即为回味与延留,这既体现了接受者的思想变化,又对其审美趣味、精神气质、人格规范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体育运动产生直接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我们的肉体需要体育,我们的精神更需要体育,特别是在技术理性为尚的今天,人类的精神需要艺术和体育这两种东西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皈依。与此同时,我们的肉体还需要体育为之支撑起生命之帆.于是,体育就被赋予了更为丰实的存在价值,它的功能也就不言而喻。

悲剧不仅表现生活的肯定,并且也表现生活的否定,但必须是悲剧性质的否定。竞技体育根植于不断毁灭而又不断超越的奥林匹克文化,其悲剧意识正是人类生命的根基性意识,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之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悲剧心理学[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45.

[2]尤.鲍列夫[苏]著,冯申,高叔眉译.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77.

[3]楼昔日.美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6.

[4]德拉库瓦.艺术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27:27.

[5]朱光潜译.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9.

[6]王福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2001,(1):116.

[7]康德著.论优美感与崇高感[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13.

[8]章辉.悲剧精神与悲剧意识[J].文艺研究,2001:(5):150.

[9]胡泽球.论悲剧的快感的产生[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5):66.

[10]杨清.心理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56.

上一篇:机理研究进展下一篇:学术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