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2024-07-22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精选六篇)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篇1

一、金融后台中心的出现

1、中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的分离与外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金融产业呈现出前台与后台业务加快分离和后台业务部门分工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金融机构后台业务不断被独立出去和外包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并呈现出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新态势。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市场中, 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 年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

中国的金融外包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IT外包 (即ITO) 。至2005年, 中国银监会才允许金融机构把某些业务流程外包 (即BPO) , 随着金融后台服务规模和产值的不断扩大, 将进一步推动金融后台业务向产业化趋势发展, 形成更多的独具特色、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专业化的各类金融后台服务产业集聚区。由于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呈现出科技含量高、高级人才密集、吸纳就业量大的特点, 它成为国内各大城市争相引进的对象。

2、金融后台中心的业务范围

我国银行外包的业务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知识处理外包 (KPO) 。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呼叫、灾备、票据支付和清算、金融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和处理、定损理赔、市场开拓、贷前贷后调查、档案管理和微处理、现金集约处理等都不同程度地从前台业务中剥离出来, 交由专门的子公司或其他公司去运营。

二、武汉建设金融后台中心的历史机遇

目前, 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公司和证券机构纷纷投巨资建设面向全国或区域的后援服务中心和运营中心, 国外的许多金融机构也纷纷将自己的部分后援业务或办公部门迁移到中国内地。

国内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佛山、杭州、南京、青岛、武汉、成都、西安、铁岭等13个城市提出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比较其他城市, 武汉建设金融后台中心自有其优势。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 武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都处于前列, 并且在金融组织体系、市场功能和市场基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部地区首选城市;武汉是全国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武汉光谷已经形成以光通讯、激光、IC、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以及网络信息和创意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具有先进完备的通信基础设施, 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建立提供了软硬件支持;武汉的生活成本、人力成本较低;同时, 武汉地区无极端气候条件, 具有稳定的地质结构, 非常适合打造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三、办公建筑新类型——当前金融后台用房的设计要求

1、小组工作制是金融后台业务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社会中, 追求高效率的办公自动化、小型化、合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而导致了人均面积减小, 办公密度增加。金融后台业务内设业务处理、业务管理、行政人事、技术保障等多个团队, 分别由管理人员、专业化作业人员和流水化作业人员三大类人员组成。其中又以流水化作业人员最多, 其工作模式一般以一个组长管理10—12人的工作组为最小单元, 与工厂的生产小组相类似, 因而金融后台业务的办公方式常被称为工厂化办公。营运中心工作人员呈现女多男少的特点, 男女比例应按照3:7估计。

这种工作方式的趋势有以下使用要求:可以灵活分隔模数化空间满足各部门不同人数和各种配比;内部视线可达性好、透明度高的空间实现便捷高效的管理和良好的内部交流;为社交活动、非正式交流和休闲活动提供易达的场所和空间缓解紧张高效的办公带来的压力;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更能留住人才) ;低运营成本、低投资成本, 增强后台办公的成本效应。

2、功能组成

要求提供高效、集中、工厂化的办公空间, 同时要提供灾备中心、数据中心、档案室、服务器房、员工休息厅、接待室、员工娱乐室、机电设备房等功能性空间。

3、设备要求 (见表1)

四、金融后台中心设计基本规律

1、分类:定制与标准

金融后台中心按照使用者的确定与否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定制办公楼, 即业主已经确定了将来使用该建筑的金融机构, 建筑的体量、外观、平面都要满足该机构的具体需求;其二是标准办公楼, 即业主对未来使用者不确定, 建筑需要灵活的面积组合和空间分隔, 模数化而便于修改的立面, 满足多个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2、定制办公楼——以武汉交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为例

(1) 项目概况

交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所属用地位于光谷软件园区西南角, 基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具体使用功能配比等数据都由交通银行提供, 需要设置5000人规模的营运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灾备中心 (ECC) 、档案中心。

(2) 先决条件:建设规模、建设周期

明确的使用者往往希望项目建设周期短, 预算小, 能迅速投入使用。基地面积又相对充裕, 故而最后选定了标准层面积大, 高度控制在11—13层的体量模式。层数较低, 相对土建及安装的周期较短, 成本较低, 能满足尽快设计建造并投入使用的需求。同时可以在同一楼层安排多个部门, 部门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3) 设计原则的探索

第一, 内部平面规律:千平模块与特殊功能的组合。根据交通银行的管理经验:10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面积适合一个部门使用——这成为设计单元模块的出发点。灵活而透明度高的空间往往指向柱距较大、外形近方的大空间, 对于金融后台的需要来说, 就是在留足设备管线和卫生设备的情况下, 有清晰的交通模式和整齐的坐席分布。从效率出发, 坐席模块约1.65m×1.6m, 每十个坐席设一组长为一个小组, 小组模块之间允许两人并排通行, 故至少为1.2m。因而, 本案选用9m×9m的柱网, 以27m×36m为一个基本模块, 每个坐席配置标准接口与工作平台, 给出三种典型的组合:在卫生设备极少的情况下, 开放空间可达960m2, 能容纳148人;在只有一个卫生间 (6便器) 的情况下, 开放空间约885m2, 能容纳126人;当卫生间按规范设置, 同时设置会议室和多个经理办公室的情况下, 开放空间约720m2, 能容纳100人。本案高度在50m以下, 平面呈L形, 每层由四个模块连接而成, 每两个模块以一个垂直交通核心筒为中心形成主楼的一翼, 主要办公空间出入口相对分散, 自然围合出内院。数据中心、灾备中心 (ECC) 、档案中心这些有设备和出入口特殊要求的房间较易局部扩大平面并分别管理。垂直交通运作效率较高, 高峰时段较易疏散人流。而且模块连接处还可以整合辅助空间。

第二, 外观规律:二选一。大体来说, 金融后台建筑外观无外乎两个不同的外观选择方向:一是借鉴中国近代经典银行建筑设计;二是体现企业公司总部的现代化形象。前者着重刻画竖向线条, 追求挺直的建筑立面效果, 注重对称的构图、有节奏的序列, 细部装饰简洁, 顶部处理略有收缩变化, 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风格 (Art-Deco风格) 。后者厚重体块与玻璃幕墙的穿插形成虚实对比, 通过新颖多变的构图处理强化建筑标识性。业主的目标取向最终决定一个工程的外在形象。

第三, 设备规律:银行的要求。除了对于净高、荷载、用电、空调的要求外, 数据中心需在数据中心机房周边设置防火、防爆墙。银行还需要在地下室配置一定比例的专用设备用房, 见表2。

由表2可知, 金融后台建筑配置的设备用房, 特别是电气设备用房, 具体面积都比普通办公建筑的需求大, 需要在设计时预估足够空间。

3、标准办公楼——以光谷金融港项目1.1期为例

(1) 概述

在3—5年之内, 光谷金融港计划吸纳20至30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入驻, 建设信用卡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电话银行中心、灾备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可以吸纳周边院校的大量人才, 也可以与周边研究机构互相支持。

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很多因素都不明确, 金融港的开发建设只能随着这些因素的明确根据市场变化而逐步调整完成。但每一期开发都有统一规划, 保证其内部功能的完整性。

(2) 先决条件:建设规模、建设周期

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和先开发后吸纳的策略注定了该项目整体建设周期较长。同时由于其建筑单体设计需要一定程度的普适性和可分割性, 选择在首期开发中建造标准的办公楼无疑是最合理的。

(3) 设计原则的再探索:核心筒的位置与平面

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标准高层办公楼的目标客户是金融后台的营运部门。不同于传统高层办公楼, 它同样需要从前面提到的原则出发, 设计灵活、通透的开放空间办公。而高层办公楼设计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标准层面积、柱网尺寸和核心筒的位置。

传统高层办公楼核心筒的长向与标准层的长边平行, 公共走道长, 所得办公空间进深小, 易于分割成面积70m2—400m2的小间使用, 整个标准层办公区域呈环状;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往往远离城市中心区, 常为大客户租买, 其下限至少是一个外包服务部门所需的1000m2, 不要求进深小, 而要视线通透, 因此其典型核心筒布置应该将核心筒长边垂直于标准层的长边, 将标准层一分为二, 才能适应金融后台服务的特殊需要。最后金融后台服务的标准层办公楼标准层面积确定为2000m2 (7×4跨) , 估计核心筒加上环形走道会占掉3×1.5跨的面积。该平面亦可兼顾分拆使用的可能性。柱网首选8.4m×8.4m的柱网尺寸。

根据金融后台人员密集的特点, 在核心筒的设计上, 适当提高卫生间的设置数量, 并且在男女比例上可在装修阶段根据业主要求分层调整;在交通组织上, 适当提高电梯配置数量, 减轻人流高峰的拥堵。

第一, 外观规律:对Art-Deco的继承与发展。在没有既定使用者的情况下, 外立面设计考虑武汉节能规定及造价因素, 玻璃的使用量就一定要控制。而且大空间办公并不需要大量自然光线, 当外墙布置小型办公室或者会议室的时候, 也需要一定量的实墙面用于布置家具和工作台。又本项目外观设计的启动时间晚于交通银行项目, 因而在了解了银行的心态后, 着重强调的是在Art-Deco风格的构图基础上的现代感和实用性方面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对建筑头部、竖向线条和转角的处理以及整体色彩的选择上。最终方案以深色框架限定出标识位置和建筑边界。

第二, 设备规律:常规上的加强和预留。由于不能准确的知道使用者对于设备的要求, 标准的办公楼仅能根据前一项目的经验预留足够的地下室空间, 预留的设备吊装孔的位置要靠近柴油机房, 并方便设备进出。

考虑到办公楼可能分层分批租售, 故采用了可以分层控制的VRV空调系统。楼层多而高, 每层面积大的特点不利于VRV空调系统室外机集中放置, 因而每层单独考虑了放置VRV空调室外机的空间, 其结构净尺寸需留足1.5×4m, 建筑外观上也需设计既遮挡室外机, 又保证进出风顺畅的细部。同时, 在地下室又预留独家使用时安装中央空调的扩展需求。

五、展望未来

1、标准办公楼的风险与机遇

开发风险:针对金融后台特点开发的标准办公楼, 在全球金融业不景气的情况下, 面临着客户不足的风险, 资金回流时间越长对开放商越是不利。设计风险:标准办公楼难以完全切合特定大客户的需要, 而金融企业往往重视体现自身品牌。当整栋楼出售给一个客户时, 就可能出现另设设备用房、局部加固、一二层外立面修改等二次建设, 同时可能因为局部不能修改或者修改成本过高的关系而有失去一个大客户的风险。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开发标准的金融后台办公楼, 如果能在保持标准化平面的适用于大多数金融后台业务要求这一优势的同时, 在外观上结合好普遍性和灵活性, 既能切合金融企业的整体气质, 又能在个别方面随最终使用者的品牌特色而调整,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更快的“开发—销售”速度, 以及更低的建设成本。

简而言之, 开发标准的金融后台办公楼需要追求的是:精简、快速、灵活、创新。

2、金融后台外包业务的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2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大家知道,迄今以通常的方式作出的因果性表述,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而且是借助于确

定的时间关系。“A与B有因果关系”,一方面意味着一个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时间意义上)意味着过去与将来的关系。因此,因果依存性的表述还不是明确地给出的。倒还不如说,这种表述的意思是,结果概念根本不能独立出现;结果概念只是某物产生自某个原因的一个表达式,也就是说,不与原因一起出现,结果概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人们还进而这样表达时间规定性的表述:将来绝对明确地依赖于过去,或更确切地说,从任何一个时间段落出发,整个世界都可以完全地被确定。虽然这对我们来说,在日常经验中是很自然而然地出现的,但对于我们认识现实来说,要把这点分析清楚,却毕竟是困难的。

因此,按照这种借助于因果关系表述的因果概念,任何事件都应是按因果规律发生的。如

果存在某个事件,那么,人们根据这种规律就可以作出推论说,它有某个确定的原因,结果完全决定于这个原因。因此,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想称之为“因果链条”的联系。把“链条”一 词附缀到因果联系中,显然是以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为前提的。所以,因果概念的内容可以表述如下: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按有效的规律毫无例外地发生的。

提及因果,我们自然想到“因果报应”、“起因与结果”“发生与发展”等等,那么简单的理解就是种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先来讲几个个很小很常见的例子。

例如:今天早上你贪睡,或是昨晚睡的太晚,熬夜了,上午上班就迟到了,那么你的上司会生气了,罚你的工钱了。在这里“因”就是贪睡与睡的晚了,“果”就是迟到了,又有“因”就是迟到了,“果”就是上司生气了罚款了。这是短暂的可以应验的因果例子,而且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这里又涉及到了“因果”具备一个时间概念,有短暂的,必然有长久的,“因果”就会依据“种子”产生相应时间的“果子”。

例如:你对某人说了一句脏话,骂了他,他生气了,可能他还会骂你,你的口业就造成了他的生气。“因”就是你的口业,“果”就是对方生气了。这个就是立即见“果”的“因果”。

再例如:你有一个月的时间打乱的生活规律,不在正常应当吃饭的时间吃饭,结果生病了,拉肚子,精神不好,消化不良,去了医院,医院查出你的肠胃出了问题,那么“因”就是不规律的膳食,“果”就是肠胃生病了。这里的“因果”在一个月内显现,那么我们此时可以联想到更加时间久远的“因果”,会很容易理解“因果”在时间的上关系。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家认为,世间万法都由因缘而起,因而事物本身虽无自性,但因果关系却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因,是能生,是生起某一事物的原因;所谓果,是所生,是由某种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世间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也就是说,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所导致的结果。从时间角度考量,因果之间有个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即先有因,后有果。这在佛家称为异时因果。时间的先后可长至隔世,即以生命的轮回转世角度来看,前世的因,可影响为今世的果;今世所作之“业”,也可成为后世得果之因。这样就形成所谓三世因果报应说。这种异时之果,在佛家则称为异熟果。然而,从事物存在的空间关系来考量,则可看到,因果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如同两捆互相依傍着的芦苇,只有互相依靠,才能倚立起来,其中缺任何一方也不成,缺一方则另一方也不能成立,这就是互为因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因果又是同时存在的。

佛教的因果论与业报说相结合,构成了因果报应的宗教理论。以因果报应说来解释现实的社会生活,会遇到很大的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行善者常常不能得到好报,而作恶者却往往反而比别人生活得更好。那么,就此看来,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佛教传人中国后,这个问题常常是儒佛之间发生争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然而,佛教所说的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来看,如上所说,是通三世的。有了三世说,就能比较圆满地解释因果报应问题了。

由善恶业因引起的苦乐果报,并不一定是在当世就完成的,这时的因果关系是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关系,也就是说,今世的业因将在来世获得果报,而这来世的果报,在现世却是无法去证明的。

通三世的因果报应论,是佛教因果说的特点之一。古代印度思想界,对因果关系有许多不同的论述,如有些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某一造物主所创,于是这一造物主即成为世界万物的根本原因。这种因果论,在佛教看来是“邪因邪果论”。有些派别则干脆否认因果关系,认为世事万物都是独立存在之体,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存在,等等。

佛教的因果论,强调的有两点:第一,因果关系在宇宙间是普遍存在的。世间任何事物无一例外,都逃不脱因果律。第二,因果关系是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事物之间互为因果。就甲乙两者之问的因果关系来说,从某一角度看,我们可以说甲是乙的因,乙是甲的果;但从另一角度来考察,我们也可说乙是甲之因而甲为乙之果。两者之间,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如此因果相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了整个宇宙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说的因果论,实是佛教理论学说的基础。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说的因果论,对佛教整个教义学说的确立,是极为重要的。对于这样一种因果规律纵横交错互相影响,可以说生命的过程包括生命本身,无时无刻都在受着过去现在未来无数细小的因果乃至同时组成的相对巨大的因为结果而成。不止是因果规律,这里同时还涉及到其他几大规律如 “放大”,“阴阳”,“存取”,“无常但有规律可寻”,“整体不停断进化中”,“本源归一”等几大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肉眼难以直见,但是又在粗物质遇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起效的规律,相对较为恒长,而这些规律对世界生命的稳定构造亦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

这里说到一点发觉规律,运用规律,仅仅可以指导生活改变命运,但是离真正乃至向上,掌握规律,打破规律,创造规律依然远之又远,可以说浩瀚宇宙之伟大至深至极绝非单凭言语交流即可完全明了。

掌握规律是可以做到的,打破规律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又说到了因果,是个人福慧的造化,俗称天分,创造规律,是要多么大的福慧呢,要多么严格的要求自我,要多么长久的修缮福慧,时不我待,我们是应当马上去积累善缘善因得善果的时候了。

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这如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波浪;生与死,只是某一阶段、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

我们在前生,思想与行为,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才能感到福乐的善果。

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从前,能够安命,决不怨天尤人;为了未来,能够奋发向上,决不懒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是三世因果论的一大优点。还有,从无限延续去看,受苦与受乐,都是行善与作恶的结果。善行与恶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与受乐,并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任何悲惨的境遇,就是地狱,也不要失望,因为恶业力尽,地狱众生是要脱苦的。反之,任何福乐的境遇,那怕是天国那样,也不能自满。因为善业力消尽,还有堕落的一天。所以真正的三世论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满了希望,而又不断的向上精进着。从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国家,在历史的延续中,也从来就符合这因果升沉的规律。

我们这一世遭遇的种种不幸,是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得很安稳、很自在,一切称心如意,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因。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

(1)、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神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子,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

(2)、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马上去真心忏悔我们的业障,不去杀生,多去行善事,真正的发心,不求福报的状态下去行善,你会得到更多的福报。

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多种好因,可得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一生做好人”,这个的标准倒底是不是大众的认定;如果仅是自己认定的,掺杂有抱怨情绪,那么,还须自我反省检查,改过迁善,则终将获得幸福。让我们懂得做好的念想,好的希望,那么别人的不好的念力也不会加注在你身上,你也能向着美好的方向行走。这里的念力指的还是一个广义的念想思维,下面列举一些不好的念力念想供大家参考以避免:不孝心、不恭敬心、层次心、职业区别心、嗔恨心、无望心、玩世不恭心、欲望心、强求心、利益心、杀伐心、报复心、轻慢傲慢心、等等(这里将贪嗔痴慢六尘等编成了适合于大家理解的词汇,不当之处,自作忏悔。)

善事恶事,让我们直接避免不去做一些损自己福报的事情,福报就是那么多,损的用的慢慢会耗尽,若不一直处于节约与补给状态,就像煤油淡水能源,会慢慢

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3-0130-06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是思想政治工作向前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走向、所显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形势及其显现出来的趋向走势。“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变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以日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及其沿着这一状态运行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论域的一个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必须要研究的内容。“为了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中,其所呈现的规律。有基本规律和一般规律之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起根本作用,决定其本质和根本方面的规律,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这一规律突出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所以,我们把这一规律简称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适应性发展规律。

一、适应性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之所以呈现出适应性发展规律,是前沿发展的必然,其原因是:

1.适应性发展规律具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要素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具有“联系”、“所与”、“事物”、“条件”这些要素。而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则具有这些要素。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中,“适应”是“联系”要素,它把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事物”要素,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客观实在,是社会性事物;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所与”要素,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是该规律所给予的,是该规律所给予之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发展”,是“条件”要素,因为如果没有思想政工作的“发展”作为“条件”,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就失去了制约它存在的因素,它是否发展就失去了基准,没有衡量的参照物了。该规律也就形成不了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规律,正是靠特定的联结方式把这些要素联结起来了,从而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

2.适应性发展规律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深层本质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内在的最本质的联系。我们要确定所认识的对象性事物是不是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就要分析所认识的对象性事物是否反映和体现了前沿发展最本质的东西。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自我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初级本质,前沿适应性的自我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二级本质。而适应性发展规律,则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深层本质联系。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规律体现和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深层本质联系呢?

(1)适应性发展规律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在存在价值上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有没有存在价值,关键是看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能不能满足和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要。而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适应性发展规律,就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在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也只有在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发展。可见,适应性发展规律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之间的价值联系。

(2)适应性发展规律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在服务性发展上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和上层建筑其他部分一道共同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只不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在建设社会和谐思想关系方面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罢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适应性发展规律。正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在为社会和社会成员服务的性质上的发展,在服务性发展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联系起来了。

(3)适应性发展规律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发展上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本质是发展的动态和动态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本质是适应性的自我发展。而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既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最根本的性质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动态和动态的发展,也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是要在适应中实现自我发展。可见适应性发展规律既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本质,又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本质,在发展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前沿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了。

由于价值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关系上具有整体性,服务性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第一要义,所以,适应性发展规律反映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深层本质联系。

3.适应性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为什么呢?

(1)适应性发展规律中的适应与被适应关系是一种内在联系。在适应性发展规律中的适应与被适应关系,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和非前沿两部分,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包括对思想政治工作非前沿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非前沿发展之间关系发展等的适应,这种适应与被适应关系,实际上是思想政治工作内部上述诸方面之间的联系。

(2)适应性发展规律中的动力生成关系是一

种内在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是要拥有一定动力的。而这种动力的生成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内在矛盾运动,来自于社会需要,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自组织力等。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内在矛盾运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自组织力,无疑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内在关系,而社会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各要素,特别是前沿的根本要素直接伸向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它也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内在关系。可见,适应性发展规律中的动力生成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

二、适应性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而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

1.适应发展的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首先要适应其发展的方向。因为发展的方向,不仅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位,而且关系到事物发展的走向,同时影响到事物发展的最终指向。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其主要内容是:

(1)发展方位的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是处在一定的方位,即一定的方向位置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首先是在发展的方位上适应,看看思想政治工作处在时代坐标的哪个点位上,在国际社会坐标的哪个点位上,在地区坐标的哪个点位上,在社会事业坐标的哪个点位上,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用其方位来框定自己发展的方位。

(2)发展走向的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走向,即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走势,一定的线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必须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走向来确定自己发展的线路和走势。

(3)发展指向的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都有自己的指向,即发展最终所指向的对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必须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指向来断定自己发展的最终指向。

如果对一个事物发展的方位明确了,发展的线路即走势清楚了,发展的最终指向明了了,那么,该事物发展的方向也就确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正是从发展的方位、走势、指向上来予以适应。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除用其发展方向来框定自己发展的方位、确定自己发展的走向、断定自己发展的最终指向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以适应:

(1)价值取向上的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朝什么方向发展才有价值和有多大价值等类似问题,在前沿发展中,是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必须加以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上的适应,是指要确认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朝什么方向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社会思想关系和谐的需求,以对此需求的满足作为前沿发展的价值标准,以对此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作为前沿发展最大价值的指向。

(2)学科发展方向把握上的适应。一门学科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发展方向,它是学科内在矛盾运动轨迹所呈现出来的走向。如何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发展方向呢?我们可以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方向的适应上来加以把握。这种把握,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方向的要求作为期望状态,即作为标准,去衡量前沿在研究对象上的研究现状,把由此而产生的偏差作为学科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就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发展方向上予以适应。

2.适应发展的性质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在适应其发展方向的同时,还要适应其发展的性质。只有在发展性质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才能抓住根本。才能真正地带动非前沿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才能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整体的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为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的培养、社会思想关系的和谐服务。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没有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性质上的适应,其发展就无从谈起。

由于事物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事物发展呈现出或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性发展,或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性发展,或经旧质到新质的质变性发展,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性质,主要是指:

(1)适应自然属性的发展。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必须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所处的现实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相适应。

(2)适应社会属性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属性,是指它以什么社会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属性的发展,是指适应其指导思想的发展,适应其所服务的阶级需要的发展,适应其所服务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适应各种体制改革的要求等。

(3)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更新。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与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更新的程度、范围、层次、强度等方面相适应。

(4)适应系统质的发展。事物的性质可以区分为自然质和系统质。自然质,是指事物本身的质;系统质,是指由事物所在系统所规定的质。前沿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更新,就是指适应思想政治工作自然质的发展。而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质的发展,就是适应思想政治工作所在系统,例如所处的思想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乃至社会系统对思想政治工作质的新规定、新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性质,除在内容上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的适应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性质,首先要正确认识其发展是什么性质,只有正确确定了其发展的性质,才谈得上对其发展性质的适应。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我们应当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基本矛盾来确定其发展的性质。当然事物的结构,即事物的联结方式也决定事物的性质,它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事物的基本矛盾与事物的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

(2)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性质的变化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着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相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在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中,也就与其发展的性质相适应了,前沿本身也就发展了。

3.适应发展的状态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还包括对其发展状态的适应。因为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一定状态之中的事物,事物本是在过程中得到表现的,而事物的过程是通过事物的

一系列状态来显现的。不能把握事物的状态就很难把握事物的过程,不能把握事物的过程就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适应性发展规律的内容还包括适应发展的状态。

状态是指事物实体的状况和态势,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物体状态和事情状态,即物态和事态,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状态也是既有物态,也有事态,主要指事态。但是,不管物态、事态,都有量、质、个性、优势、熵流、结构等,所以,事物状态包括量态、质态、结构态、个性态、优势态、熵流态等。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状态,主要是指:

(1)适应发展的量态。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与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发展状况和态势相适应,即与其在量的标准和限度发展上相适应。

(2)适应发展的质态。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与思想政治工作质的发展状况和态势相适应,即与其在质上的水准和层次发展上相适应。

(3)适应发展的结构态。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结构的发展状态相适应,即与其在结构的有机程度发展上相适应。

(4)适应发展的个性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个性。应当说,事物的个性,是事物深层的质的表现。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自己的个性,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发展的状态,就是它的个性鲜明程度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状态相适应,也要与其在个性鲜明程度的发展上相适应。

(5)适应发展的优势态。事物的优势,是指事物的出色状态和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出色状态和特色。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优势态,是指前沿发展要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出色状态和特色相适应,即与其在优势明显程度的发展上相适应。

(6)适应发展的熵流态。熵,是指系统无序的量度。熵增加就意味着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大。要使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系统就要加强与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从外界吸收物质、信息、能量以抵消系统内熵,这种从外界吸收的物质、信息、能量就是负熵流。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熵流态,是指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信息的吸收量和消化量相适应,即与其在信息开放性的发展上相适应。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状态,除了上述方面之外,还要求:

(1)适应发展状态的“关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达到特定的状态,其性质和形态就会发生变化。这个特定的状态就是“关节点”。例如,量的发展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结构的局部的发展状态有可能带来全局性的变化;结构的整体发展变化可能带来性质的变化等。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状态的适应,也要从“关节点”上相适应。

(2)适应发展的态势。这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发展状态的形势上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相适应。适应性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从更大、更远的方位和角度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适应。

(3)从积累优势上适应,以取得大的发展。前沿积累的优势越大,其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水准就越高,向前发展就越快。

(4)着手于量上适应,着眼于质上的发展。前沿发展着眼于量上适应,等于为质的发展积蓄力量,创造条件,为质的发展集中力量,最终实现质的发展。

4.适应发展的关系

适应性规律上述内容的要求,都会导致对适应发展的关系方面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上述适应,也需要导致从发展的关系上相适应。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关系中生成的,也是在关系中存在的,更是在关系中显示自己的,同样,也是在关系中发展自己的。

由于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所以,关系发展也表现在内部关系发展、外部关系发展和内部与外部之间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发展,当然要适应这几个方面关系的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适应在这几个关系中都共同存在着的关系发展的诸方面。它主要是指:

(1)适应空间位置关系的发展。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空间关系,即各自是否处在该处的位置上。空间关系发展,就是它们逐步接近各自的位置,比较到位。前沿发展适应空间位置发展。就是前沿各要素和前沿与其他事物在位置上要到位,要各处其位,各安其位。

(2)适应时间序列关系的发展。事物的各要素和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着一个先后的顺序关系和时间持续关系。时间序列关系的发展,就是事物各要素和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在时间的出现上,既遵循先后的顺序,又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同时还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时间序列关系的发展,就是在这些方面予以适应。

(3)适应系统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之中,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思想上层建筑系统之中,思想上层建筑处于上层建筑系统之中,上层建筑处于社会系统之中,可见,它们都处于系统关系之中。系统关系发展,就是系统的整体性更明显了,层次性更合理了,开放性更深化了,自组织性更强了等。这里,整体性中存在着协同关系、相干关系:在层次性中有等级序列关系;在开放性中有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关系;在自组织性中有着不断调整的自我调整关系,逐渐走向有序的有序化关系,自组织过程与外力推动之间的关系等。前沿发展对系统关系的发展的适应,也就是从这些方面加以适应。

前沿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关系的适应,除了上述内容的要求之外,还要求:

(1)前沿通过关系调整来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发展。上述各个方面关系的发展,都将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发生变化,使其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产生相应变化。前沿应当根据上述发展了的关系来调整自己的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以主动适应其关系的发展。为此,前沿发展中要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关系与自己现有的诸多关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发展了的关系对自己关系的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调整关系才能与其相适应,以发展自己等。

(2)前沿发展要放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了的关系网中来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网中的前沿发展。前沿的发展只有放到发展了的关系网中来考虑,才能实现。为此,在考虑前沿发展时,一是要考虑已经发展了的关系网与前沿发展有什么关联;二是要认识前沿在发展的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三是要认清发展了的关系网结点对前沿发展产生的竞争性和协同性的具体表现等。前沿发展要根据这些来采取适应的措施。

三、适应性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我们揭示前沿发展规律,目的是要根据规律

的要求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为此,我们还需要认识该规律的总的基本要求。

1.前沿要在适应中实现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实现发展,之所以是适应性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因为前沿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适应,就不能走向发展。其具体原因是:第一,只有与其相适应,才能在发展的关系中为自己铺就发展的前景;第二,只有与其相适应,才能获取发展的需求,从而产生发展的动力;第三,只有与其相适应,前沿才能从中得到发展的条件,才能把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前沿在适应中实现发展的要求主要是:

(1)在适应中把握发展的动力。前沿适应性发展规律要求前沿在适应中实现发展,首先是要求在适应中把握发展的动力。前沿要在适应中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看到前沿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需要中的地位和功能;要在适应中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从中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价值,从而看到前沿发展的价值。

(2)在适应中把握发展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给前沿发展带来的机遇,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所营造的发展环境,所造就的发展舞台,所蕴含的激励发展的各种挑战等。

(3)在适应中把握发展的前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适应性发展中,要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任务,展望自己的发展趋势等。

2.前沿要在发展中实现适应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只有在发展自己中才能实现适应。因为不发展自己,就不能去适应已经发展了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发展了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发展,前沿只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不断地与其相适应;因为适应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以实现自己所处的系统的发展,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真正达到适应的目的:因为我们讲的适应是积极的主动的适应,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在发展中实现适应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适应。

适应性发展规律对前沿在发展中实现适应的要求主要是:

(1)以发展实现适应的目的。前沿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自己和所处的系统的发展。我们讲的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是单纯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是不断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的适应。以发展实现适应的目的,就要把适应的目的指向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指向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不断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发展,以前沿发展求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以前沿不断发展求思想政治不断发展,以前沿持续发展求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等。

(2)以发展实现适应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要在发展中实现适应,还要以发展实现适应的过程。因为前沿发展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过程,不是被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所裹挟的,而是发展的互动过程:不是被动发展的过程,而是主动发展的过程;不是仅对现状的适应过程,而是对未来期望的追求过程;不是对现有事物的维持过程,而是对将来事物的创造过程。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过程,应当是一种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发展的适应过程,是一种对未来执着追求的适应过程,是一种不断打破现状进行创造的适应过程,是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3)以发展实现适应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基本规律要求在发展中实现适应,还要求以发展实现适应的结果。这种结果,不仅是实现了适应的目的,即达到了适应目的的指向物,而且还实现了适应的发展。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适应,包括对思想政治工作以创新求发展的适应,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适应本身也要发展。为此,适应性发展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适应,是一种破除现状的适应,是一种自我否定的适应,是一种自我革命的适应,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适应,一句话是适应本身得到了发展的适应。

群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产生,发展,基本规律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社会需求是与人的社会活动紧密联系的, 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社会活动被某种需求所驱使, 需求一旦被人所意识并驱使人去行动时, 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社会存在是群众文化生存的基础

根据历史唯物土义的观点,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 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而是让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群众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

群众文化只是因为有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文化活动, 有了能展开文化活动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生存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种形式, 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当人类跟生产资料 (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相结合构成了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执著地反映到群众文化中来。固然, 群众文化与其它意识形态一样, 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促进的或阻碍的作用) 。有时, 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改变以后, 反映这种旧的基础的群众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存在, 并发生一定影响。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有依赖性, 所以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 群众文化也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二、社会的变革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外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予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的调整和变革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从而也就推动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 社会的变化就是由这种矛盾运动引起的。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史则昭示了群众文化变化的根本原因 ( 不是唯一的原因) 在于社会的变化与革新。

原始公社时代全民性的群众文化表明的是集体劳动、狩猎和对自然、祖先、图腾等方面的祟拜, 反映的是对自然的依存和矛盾关系。由于生产力的进步, 产生了剩余劳动。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逐步发展, 原始公社逐步解体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 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奴隶主不但占有生产资料, 而且还占有生产者 ( 奴隶) , 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尖锐对立。奴隶社会的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了阶级的对立。例如在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14至15 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 16 世纪进行的宗教改革, 为了向几百年禁锢人心的天主教神学相对抗, 群众文化就表现了发掘和利用古典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盛唐时代, “贞观之治”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变革, 变革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生产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并给当时的群众文化灌注了新生的因素, 在宫廷与民间, 国内与国外, 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的促进下, 平民文化出现了民间歌谣、曲调、舞路、绘画、雕塑诸艺并茂的大好局面。文化品位与格调也随之变化, 如民间歌谣虽基本沿袭汉代, 但在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等方面却远非汉代可比。明代的平民文化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资本主义正在萌发之时, 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特点。如通俗文学取代了占文、诗、词等旧体文学的地位而成为中同近占文学史上的主要内容, 民歌为明代“一绝”。明末西学输入, 市民阶层的扩大, 又使文艺市场四处涌现, 民间文艺、工艺商品化走向日趋明显。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表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 从此群众文化出现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与蓬勃发展。

三、人的社会需求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因

人的社会需求催发群众文化的萌发。“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酵的产物。但是, 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等大自然的恩予, 开始亲自生产他需要的消费品时, 人类的文化才开始了。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自然性需求是人作为一个有机体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其持点往往呈现出周期性, 如饮食、睡眠、配偶等。社会性需求为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要求, 或个人为适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社会需求。这类需求是后天习性的, 如交往的需求就是人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如社会需要以艺术来陶冶人的情操, 人们就举办系列群众文化话动, 凡此种种, 就发生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大可.文化价值及其民族样态[J].文艺争鸣, 2010 (01) .

[2]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3]曾凡.中国文化英雄与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J].中州学刊, 2010 (03) .

[4]夏成美.群众文化与和谐社会[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0 (02) .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篇5

为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北京大学生村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中公教育大学生村官考试预祝广大考生能在大学生村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要素

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二者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实体性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对于生产关系的构成,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把握。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判断各种社会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从再生产过程的动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分别形成的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构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wt.mc_id=bk282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物质关系。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篇6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是改革的攻坚期,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方略,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然要求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在以下七方面实现转变: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由注重发展规模转变为注重发展质量;由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机制创新;由注重提高筹资、报销水平转变为注重提高基金的保障绩效;由注重出台政策措施转变为稳定政策, 提升管理能力, 实现规范、科学、精确管理;由“三从三到” (制度从无到有, 覆盖面从小到大, 保障水平从低到高) 式的“人人享有”转变为“人人公平享有”;由“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分散决策和自愿参保, 转变为依法推进、依法参保, 增强制度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概括地说, 就是要以“民生为本、公平至上”为主线, 以增强制度的公平性为主题, 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为主要任务, 以建设公正和谐医保、维护国民健康权益为目标,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把这些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目标融入到医保的各项制度、政策、机制、办法和实际工作之中, 无疑是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

二、《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保险法》是基于现实, 在总结既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验, 充分协调和体现多方利益诉求之后制定的, 是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大法, 它的颁布实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社会保险法》确定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根本方针、主要政策和基本框架是正确的, 可行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把医疗保险的全部问题一次性解决, 少数条款还不明确, 甚至存有争议。比如说, 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居民医保的筹资机制、费用分担机制、付费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具备的基本构件, 是涉及到制度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当前, 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加快《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等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除了要做大量调查研究和论证协调工作外, 还必须对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估, 总结经验, 把握规律, 把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符合医疗保险客观规律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上升成为法律规定, 确保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行。

三、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中央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大体系”之一和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之首, 表明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在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三年来, 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特别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 高歌猛进, 进展尤为迅捷。无论是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 还是提高保障水平, 改善管理服务, 都是前所未有, 着实令人惊叹!但也毋庸讳言, 相对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而言, “三医联动”的另外两个方面显得有些迟滞, 某些方面 (如公立医院改革) 甚至还没有“破题”。国际经验表明,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一靠政府, 二靠医保。如何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医药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和监督制约作用, 形成“倒逼机制”, 促进其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则是医保制度建设一项责无旁贷的重大任务。

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当前, 我国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 突出表现:一些地方在“办好事”的口号下出现了一些违背基本医疗保险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的做法;医疗保险的基本方针在有的地方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萌生了“泛福利化”倾向;相当多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 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保障绩效大打折扣;还有些地方假“完善制度”之名, 频繁调整政策, 朝令夕改, 使制度的稳健运行受到严重挑战;此外, 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可行的筹资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基金支付制度改革刚刚起步, 不少地方对这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行动还不自觉, 改革力度也不大, 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助推医改的功能作用, 等等。面对这些任务和挑战, 只有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医保基本方针, 巩固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才能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按医疗保险客观规律办事。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需要人们去不断探索、发现和总结。只有真正认识、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坚持按规律办事, 才能认识自然、改造世界并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为一项基础的、重要的社会制度, 医疗保险也是如此。我体会, 按医疗保险的客观规律办事, 最基本的就是要透彻认识和准确把握医疗保险制度是由哪些要件构建而成的, 其内在机理和发展逻辑何在?这些看似基本常识的问题, 于今确有重提乃至强调的必要。简言之, 可以把它概括为支撑医疗保险的“三大支柱”:一是统筹机制。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统筹, 所依据的原理就是“大数法则”。统筹的范围大、人数多、基金的规模就大, 共济与抗风险能力就强, 而这个“大数法则”对应的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对于大概率事件, “大数法则”就会失灵。正因为参保人员发生大额医疗费用风险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靠“大数法则”筹集的基金才能发挥抵御风险的作用, 实现多数人帮助少数人, 健康人帮助有病人的目的。小病是大概率事件, 且不会形成费用风险。如果连小病 (很少的费用) 都要去保, 那么有限的基金将被进一步分散, 真正的大额医疗费用风险得不到保障, “大数法则”就丧失了应有的功能, 这不仅有违“保基本”的要义, 而且也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本来意义。基金统筹的范围也并非越大越好, 必须与经济发展状况、医疗消费水平和经办管理能力相适应。就我国目前情势而论, 则以地市级统筹为宜。二是分担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各类保障制度的根本区别和特殊效应就在于责任 (费用) 分担机制。如果没有医疗费用分担机制, 或是个人分担比例太小, 医疗服务提供方和患者就不会有合理、规范、有效的医疗行为和就医行为, 以及控制、节约医药费用的压力和动力。国际经验表明, 个人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低于25%-20%, 患者的节约费用意识就会明显减弱, 不合理的诊疗、用药等行为就会明显增多。因此, 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 一定要适度, 避免掉进“福利陷阱”。三是第三方付费制度。因为信息不对称, 医疗服务提供方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而单个的参保患者只能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机构不可能自发形成对医疗行为监督制约和对医疗费用有效控制的机制, 必然导致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不合理现象的普遍发生, 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引入第三方付费制度, 是国际通行做法——既是特殊规律使然, 也是人类智慧体现——第三方 (医保经办机构) 代表全体参保人员的利益, 以团购优势和相应的话语权与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谈判, 从而改变医疗服务提供者“一方独大”、患者个体“势单力薄”的格局, 制约不合理的医疗行为,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并尽可能地寻求和维护各方的利益平衡。这“三大支柱”是医疗保险最基本的制度构件、内在机理和发展逻辑, 揭示了医疗保险的客观规律。只有把握好这“三大支柱”及其相互关系, 坚持按医保客观规律办事, 才能确保制度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才能保障民众健康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如果只讲“办好事”而不讲按规律办事, 只讲提高保障待遇而不讲责任分担, 只讲加大投入而不讲如何支付、如何提高保障绩效, 只讲就医“方便最大化”而不讲严格管理, 只讲“医保漫游”而不讲就地就近就医, 严格首诊制、转诊制, 不仅不能长久有效地保障民众健康需求, 还会把医保制度建设引入歧途, 导致旧体制的回归。到最后蓦然回首, 才发现“我们所建成的东西, 不是我们所奋斗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语) , 则晚矣哉!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

上世纪四十年代, 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社会保障应遵循普遍性、保障基本生活、统一性和权利与义务对应等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 形势的变化, 这些最基础、最核心的社会保险原则开始逐步被淡化和遗忘。医疗保险的泛福利化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财政不堪重负, 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医疗保险制度成为“高压线”、“高压锅”。“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是借鉴国际经验, 立足基本国情,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践、特别是十几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完善的。目前, 少数地方不切实际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 (甚至罔顾“医保目录”和政策规定, 提出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 , 有违“保基本”方针的要求。一些经过多年改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 并已普遍得到认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被扭曲, 导致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改革以来从未出现的当期基金收不抵支状况。特别是在推进门诊统筹方面, 许多地方在参保人员大病风险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 又划出一部分基金搞普通门诊统筹, 为参保人员每年报销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门诊费用, 并冠之以“扩大受益面”、“由保大病向保小病延伸”。结果是小病无须保, 大病没保住, 两头不落好。语云:“守得住, 才能行得远。”只有坚守基本方针不动摇, 才能确保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才能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也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升保障绩效的重要任务。目前, 大多数地方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还没有实现城乡统筹。由于制度分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 造成重复参保、重复补贴和重复建设的状况所在多有。根据调研推算, 全国重复参保率达10%以上, 按照财政每年每人200元补贴计算, 去年重复补贴将达200亿元以上。不仅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而且加大了社会成本, 降低了管理效率, 浪费了社会资源, 既有损制度的公平性, 又有损效率。因此, 加快实施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是一件既关系公平又关系效率的大事。质言之, 如果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不尽快按中央要求实行统一管理, 并逐步实现制度融合, 就会公平和效率两误。当前, 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些省市已经先行探索, 效果很好并积累了经验。《社会保险法》把新农合定义为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并明确“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中央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中也提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实现统一管理。所以,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 早日实现管理体制和政策制度的统一, 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完善和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应有之义, 也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筹资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 这其中, 筹资机制是第一机制, 是最基础、最关键、最要害的机制。筹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不可行, 其他机制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几年,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快速推进, 新制度、新政策、新规定纷纷出台, 调整频率很高, 突出表现在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方面。由于没有建立如同城镇职工医保制度般较为合理和稳定的机制, 又没有经过详细严谨的测算和论证, 导致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分担比例、保障范围、报销水平等政策调整过于频繁, 而且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筹资机制, 至少包括五个环节:一是筹资基数。目前, 职工医保的筹资基数是工资总额, 比较稳定合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都没有明确基数, 基本上是靠“行政决定”。二是筹资比率。职工医保的筹资比率是经过大量数据测算后定下的, 是有依据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基数没有明确, 更谈不上筹资率。三是筹资分担比例。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总额中, 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各占多大比例比较合适。四是缴费年限。医疗保险不能简单套用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为15年的规定。制定缴费年限 (包括实际缴费年限、最低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等) 要作细致地测算和论证, 不能想当然。五是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的关系。要探索把缴费年限和报销比例相挂钩的办法, 形成促使参保人连续参保长期缴费的激励机制。医疗保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保持稳定, 而首先是要保持政策特别是待遇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医疗保险政策关系每位参保者的切身利益, 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都高度关注, 非常敏感。没有稳定的政策, 没有稳定的机制, 民众心里会不踏实, 没有底, 容易刺激不必要的就医和购药行为。实践表明, 医疗保险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会引起一次医疗消费的高涨, 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 把“行政决定”转变为“机制决定”, 是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稳健运行的关键环节。

——完整系统地推进支付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关乎全局, 甚至关系医保制度的成败。支付制度首先要明确支付原则、支付范围、支付标准等, 这是“道”, 付费方式是具体的支付手段, 是“术”。“道昌而术济”。支付制度还包括实施预算管理、建立谈判机制、开展监管稽核和绩效评估、建立约束激励机制等诸多环节和内容。所以, 它既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又是一个游戏规则。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是掌控基金流向、流速、流量的“总闸门”, 是医保发挥监督制约作用的“总抓手”, 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保障绩效的“牛鼻子”, 是撬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杠杆”。可惜许多同志对此认识还很不深刻、很不到位, 行动也不够自觉、不够得力。须知如果没有支付制度的改革, 不仅门诊统筹搞不好, 而且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也难迈出实质性步伐, 过度医疗、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两过”问题也得不到根治。现在, 我们初步实现了“全民医保”, 有了团购优势, 医保经办机构是最大的“买主”。医保经办机构可以通过改革支付制度, 促进医疗、医药体制深化改革。支付制度的改革,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博弈的过程。这其中, 建立谈判机制非常重要。通过谈判, 寻求到各方的“利益平衡点”。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如同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品一样, 也不能指望一种支付方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必须学会打“组合拳”, 进行“综合治理”, 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切实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经办能力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无论是转变医疗保险发展方式, 还是完善制度、提高保障绩效、优化服务等, 都有赖于强有力的经办能力。这些年, 医疗保险经办能力虽有进步, 但人手少、经费短缺、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 切实抓好“软件”和“硬件”建设。要不断深化经办机构的改革, 走职业化、专业化、法人化的道路, 全面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使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真正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 这样才能把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和精确管理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上一篇:做好安全生产下一篇:建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