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实践

2024-08-17

落地实践(精选十篇)

落地实践 篇1

电网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同步实施。然而,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土地资源日益稀缺, 原有电力设施对城市建设用地具有分割作用, 制约了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加之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执行主体不同, 两者各有侧重, 难以协调统一。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以盘锦电网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样本, 深入探讨了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的主要措施。

电网规划有效落地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合理选择负荷预测方法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负荷预测工作的核心在于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 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 采用有效的算法, 以真正反映负荷变化规律。因此, 电力负荷预测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 兼顾城市定位、产业调整、发展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同地区适用的预测方法也有所不同, 需根据各地区的电网发展实际和规划边界条件, 综合选用适用的预测方法。

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的立足点是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 而变电站站址和电力走廊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要实现这一目标, 准确预测电网负荷水平是必要条件。因此, 合理地选择负荷预测方法, 提高电网负荷预测准确度是电网规划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学规划目标网架, 线路廊道资源综合利用

以海量明细数据基础, 总结城镇化过程中的电网发展规律, 结合供电分区分类探索城市电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科学制定远景目标网架, 合理选择应用典型供电模式, 制定差异化的电网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

要使电网规划真正有效落地, 与城市总体规划做到深度融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电网规划项目站址用地和线路走廊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一管理, 形成强制性的约束条件, 予以控制和保护。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要求, 配合地方规划建设主管部门, 开展配电网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与地下电力电缆管沟规划和综合管廊研究等工作, 落实后续电网建设所需的站址廊道, 提升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 既降低了电网建设投资成本, 又化解了建设阻力,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深化政企合作是电网规划有效落地的关键

首先电网规划要依法编制。强化“政府主导、企业主刀”的电网专项规划工作机制, 固化政府审批发布模式, 确立电网规划的法律地位, 避免政府和企业规划“两张皮”现象。帮助政府编规划, 主动承担电网专项规划编制和专题研究, 积极配合能源和电力规划编制, 确立战略目标、落实边界条件。其次电网规划依法保护。一是专业编制, 组织市政规划设计单位, 超前开展规划项目选址选线工作, 编制以城市规划为底图的电网设施“落点定线”规划。二是有效衔接, 通过相关政府专业设计单位将“落点定线”成果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规划、环保规划、交通规划、空间规划中。三是依法保护, 促请政府加强电网规划项目站址通道资源的保护, 建立督察督办机制, 提高电网规划“刚性约束”的地位和作用, 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盘锦电网规划有效落地的实践

采用大用户加自然增长法和负荷密度法预测用电负荷水平

(l) 盘锦市产业结构以石油化工为主, 其中以辽河油田和华锦集团为代表的大用户用电比重占65% 以上, 大用户用电量趋势主导着盘锦电网的供电需求。根据盘锦市用电结构特点, 盘锦电网负荷预测以大用户加自然增长法为主。为保证预测准确, 一是开展月度电力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制度。对盘锦市七个重点发展区域的经济项目进行行业分类管理, 建立入驻项目信息档案。按月开展现场调查核实, 实现负荷预测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二是开展负荷密度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分行业建立企业负荷密度数据库, 定期维护更新。并作为预测新增用电项目负荷数据的依据, 提高负荷预测精确度。三是针对盘锦市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建立大用户信息档案, 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政策变化, 及时开展负荷分析研究, 定期编制《盘锦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在实时跟踪分析的基础上, 及时修正负荷预测结果。

为提高长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远期预测工作进行校核。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功能分区为依据, 参照国内外同类功能小区负荷密度合理确定负荷密度值 (k W/m2) , 分别测算出各功能分区负荷, 选取同时系数后汇总整个地区的供电负荷。基于土地利用性质的负荷密度法是对城市远期发展饱和负荷的一种成熟预测方法, 保证了负荷预测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结合。

通过采用上述两种预测方法分别对盘锦电网“十三五”负荷进行预测, 全社会最大电力和用电量结果分别为1813 兆瓦/122 亿千瓦时和1776 兆瓦/119 亿千瓦时。结果基本相符, 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

合理规划网架, 构建以500k V变电站为中心的220k V环网分区供电

针对盘锦市地处辽河平原, 域内水系密布的特点, 充分利用城市架空走廊资源, 在满足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条件下, 结合辽宁省500 千伏电网规划进行500k V变电站布点, 构筑220k V网架结构。盘锦城市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 东部以金廊为带、西部以银带为线, 南北以双台子河为分界线构成城区南北两部分。

据此构筑盘锦电网未来的220k V主干网架结构:以双台子河为界将盘锦220k V电网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南部以鹤乡500k V变电站为中心形成鹤乡~新立~兴隆台~南环~田庄台~鹤乡和鹤乡~辽河~荣兴~鹤乡的2 个220 千伏双环网结构, 北部以北宁500k V变电站为中心形成北宁~双台子~盘山和北宁~天河~曙光2 个220 千伏环网结构, 66 k 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 形成双电源高压配电网络。

2.3 多措并举, 确保电网规划项目用地落实到红线坐标

为使规划高压走廊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平衡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 切实落实电网规划变电站和高压走廊的用地。具体做法是:

一是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编制了《盘锦市变电所选址规划 (2008 - 2020) 》, 将规划变电所用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以具体用地红线 (含控制点坐标) 的方式落实下来, 对规划的站址和路径加以保护, 并确保电网项目用地指标的预留和控制, 形成强制性的约束条件;

二是全面落实省电力公司与市政府签署的《关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落实征地、动迁工作框架协议》, 创造良好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 提高地方政府对电网建设项目的重视程度, 扭转在电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变电所建设选址难、线路走廊选线难、布点难、低压出线难、选址土地落实难、线路动迁政策处理难、前期工作开展难等“七难”问题;

三是创新服务理念, 转变电网建设项目申报模式。与市发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我市电网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调动有独立审批权的各县、区 (经济区) 政府支持电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各县 (区) 政府在申报电网建设项目的同时, 将电网建设项目的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进行规划控制和保护。同时制定和下发《盘锦供电公司变电站址和线路走廊保护管理办法》和《盘锦电网供电负荷预警管理办法》, 构建业扩报装、电力设施迁改、可研立项、项目前期、投资计划、开工建设和生产运行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 在解决电网项目前期和施工受阻问题上加强联动, 进一步细化规划项目站址和线路走廊保护工作, 强化管控的刚性原则;

四是建立会商协调机制, 确保电网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市政府调整了电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担任, 小组办公室由市经委改设在市发改委, 组织协调能力更强, 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电网建设领导小组, 实现了地方项目管理与电网项目管理的有效衔接, 并建立了日常协调机制, 强化了全市电网建设组织体系。在电网建设过程中, 因城市发展规划调整涉及电网建设用地变更的, 城市规划部门应及时与供电部门协商, 提出解决方案, 履行会签程序后,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方可实施。

上述措施的落实确保将电网规划变电站用地和高压走廊落实到红线坐标, 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效衔接, 也是电网规划真正落地的具有可操作性可靠保障。

结语

电网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环节, 要使电网规划有效落地, 电网企业要主动调整规划思路, 努力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智能电网, 力求电网规划、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谐, 使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

一是坚持滚动规划机制, 开展电网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定期对比规划, 分析制约规划方案、规模、投资落实的因素, 总结规划实施效果, 分析电网规划适应性, 从而提出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水平的建议。

二是开展电网发展诊断分析工作。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从电网规模、安全可靠水平、利用效率、经营状况、政策环境等方面系统评估电网现状, 诊断电网薄弱环节, 查找影响电网发展的主要原因, 正确把握电网发展方向, 推动电网科学发展。

落地实践 篇2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打造风景优美、底蕴深厚的校园环境为宗旨,形成“小手拉大手,你我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辐射带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目的:

1.加强环保教育,培养正确的环保观念。

2.养成爱惜资源、善用资源习惯及培养勤俭美德。3.推行垃圾不落地活动,使校园、社区、兰州更美丽。

三、实施方案: 1.国旗下讲话、倡议书

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垃圾不落地”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明确目的,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达到人人皆知。并向全体师生发出一份倡议书,倡议“不让一片纸张落地,你我共同努力”。要求大家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宣传“垃圾不落地”,加强环保教育,培养正确的环保观念,做到“垃圾不落地”,提高自身素质,使垃圾减量并减少二次污染。

(下周一,五年级二班国旗下讲话。)

2.在“红领巾广播站”中,专门开辟专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3.主题班会

召开一次形式多样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并邀请3到5名家长参加,进行充分的宣传发动,真正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下周二下午第一节课开展。一、二、三年级班会主题:征集一批环保标语;四、五、六年级开展环保知识竞赛。)4.班级黑板报评比

各班围绕“垃圾不落地 兰州更美丽”,制作环保主题黑板报。并进行参观,评比。

(下周一下午下班前德育处进行检查。)5.环保义务劳动

大队辅导员带领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义务劳动。捡起街头的垃圾,并提出号召、倡议。在“垃圾不落地 兰州更美丽”横幅上签字。

6、进行全校大扫除,做到从教室到楼宇,从操场到厕所,不留死角,校园环境干净、文明、整洁。

7.每班选出一名热爱劳动、爱护环境的环保标兵。

四、总结

让理论落地 让实践开花 篇3

一、一些教学现象的对比

1、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泛化现象:

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课始,出示了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儿童公园”的精彩画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个儿童公园太漂亮了!里面有许多的玩具。

生2:我发现了这儿有过山车。

生3:还有碰碰车。

(老师分别予表扬,表扬他们的金睛火眼,真会发现问题。)

师(耐心地):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3: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玩荡秋千。

生4: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着急地):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还有摩天轮,上面的小朋友们在和我们招手呢。

师(有些失望):还发现了什么?

……

(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数学信息”。)

[思考]

这则案例中,该老师对此教学环节的处理是直接切入:“图上有什么动物?小兔是怎样排列的?”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图画就表示3个2。在课伊始就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个几的表象,目标明确,让创设情境为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几个几”服务。抛弃了一些故弄玄虚,毫无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真实、有效,让一些盲目的泛化现象得到理性的回归,充满着数学的真实美和智慧美!

2、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与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相对应,把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针对最近发展区(学生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如一位老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首先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下定义,其次通过动手操作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模型,闭上眼睛摸一摸,睁开眼睛看一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有几个顶点?(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回答)

思考:

这个案例,整个活动,学生用了极少的时间就完成了。在此活动中,老师紧紧抓住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来展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大胆猜想、尝试、动手操作和同伴互助一步步地完成圆的面积推导。通过这样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学会学习,真正促进了发展。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追求本真的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关注情境创设、注重启发引导、重视合作交流,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情境是为数学学习服务的,它不仅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更不应脱离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除了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和直观形象情境之外,更多的要立足于数学知识的本质,创设已有知识情境。课堂学习不是仅有发现,还少不了教师的传授。应把以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为特征的发现学习和以主动接受为特征的接受学习合理整合,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形式是为实效服务的,合作学习重要的是在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2、开展真实的研究。教学研究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内容,也不是人云亦云的时尚话题。它就是我们工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专家一直给我们倡导的“问题即课题,工作即课题。”实践中有什么困惑,我们就研究什么。有了困惑,我们必须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而实践就是获得答案的唯一途径。

3、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应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保持职业不倦不殆的活力,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还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让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让读书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让教师更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创造更多的奇迹。书读多了,内心就必定有多种零碎的积累,有不少灵感的火花,有很多跳荡的佳句,滔滔言辞中就会充满了机智、诙谐,就会以一种人格修养的魅力感染他人。而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知识储备,会使任何一个人都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对于一个教师,更将是受益无穷。

总之,本真的课堂是关注人的课堂、关注本的课堂、关注效的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前行中,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的本质回归,凸显着浓浓的数学味,达到促进新课改理念与数学教学的和谐,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文化载体强化实践落地 篇4

程式化推进, 提供制度保障

胜利油田在文化建设中力求制度化、规范化。从2003年起, 通过制定实施胜利文化建设规划, 把长期发展目标与阶段性工作任务结合起来, 既立足当前, 又着眼长远。油田坚持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2003、2004年为“企业文化建设年”, 2005、2006年为“胜利品牌建设年”, 2007、2008年为“和谐文化建设年”。2009年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深化年主题活动之中, 强化运行, 强力推进。油田每年召开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2011年12月举办了首届胜利文化年会, 评选表彰了“胜利文化实践创新奖”、“胜利文化英才奖”, 产生了积极影响。

系统化创建, 突出个性特色

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勘探开发文化、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社区文化等专项文化, 特别是“廉洁树胜利形象, 勤政促油田发展”的胜利廉洁文化建设和“胜利践行安全, 安全成就胜利”的胜利安全文化建设, 见到了明显成效。在70个二级单位, 大力创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胜利子文化。在油田3480多个基层队, 以“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兴家”的“四聚”理念为指导, 培育弘扬催人奋进的团队精神, 创建富有人情味、温馨和谐的家文化。在油田16000多个基层班组, 广泛创建“班组小文化”, 把文化延展到了油田的神经末梢, 使班组成为文化建设的最前沿阵地, 使胜利文化的创新发展有了最丰厚的土壤。

项目化运作, 深化课题研究

油田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 针对胜利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成立项目课题组, 进行立项研究。胜利特色制度文化、胜利和谐文化、胜利基层家文化、胜利铁军文化等项目课题研究, 取得了创新成果。特别是从2010年起, 由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处牵头成立了胜利心田工程项目部, 并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合作, 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研讨, 形成了胜利心田开发的理论体系, 推进了心田工程的优化集成和深化实施。2012年, 油田成立了优势转化工程项目部, 立足于秉承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创新研究, 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文化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仪式化教育, 增强文化认同

胜利油田把举行文化仪式作为胜利精神的重要传承手段, 突出增强胜利文化的认同感和感染力。坚持对新员工进行入厂教育, 对功勋团队和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对老石油、老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在重要节日举行庆典活动, 特别是2011年隆重召开了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 评选表彰了“十大科技成就”、“十佳功勋队”、“十大标兵人物”。并以此为契机, 深入开展“做胜利人, 传石油魂”、“我的油田我的家”等教育实践活动, 组织举办模范人物“艰苦创业、创新奉献”事迹报告会, 弘扬了石油石化优良传统, 增强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些年油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外闯市场队伍越来越多, 胜利员工无论走到哪里, 都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把胜利精神、胜利作风带到哪里。

有形化传播, 强化教育熏陶

胜利油田扩大文化教育阵地, 打造文化传播平台, 让员工群众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直观形象的教育。陆续建成了华八井、营二井、坨11井、孤东大堤、王为民事迹展览馆等一批爱国家爱油田教育基地, 特别是结合油气生产现场外观形象的标准化建设, 着力对河50丛式井组、垦东12和老168海油陆采平台等示范参观点进行改造提升, 使之成为胜利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展示胜利品牌形象的亮丽窗口。油田把党建思想文化工作向社区拓展延伸, 在180多个居民小区形成了以“党员服务社”为支撑平台的社区文化主阵地。《胜利》月刊、胜利日报、胜利电视台、胜利新闻网、胜利手机报等媒体开设胜利文化专栏专版, 及时宣传报道油田和各单位文化建设的动态情况、先进经验。油田还组织开展了“基层员工群众文化创作成果展评”活动, 探索发展胜利工业旅游文化, 选择胜利油田有代表性和观赏性的教育基地、矿区和生产现场, 组织“胜利一日游”, 让社会各界认知胜利油田的巨大贡献, 感受胜利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体化展演, 丰富精神生活

胜利油田经常组织开展消夏晚会、歌咏比赛、摄影集邮、书画展览和体操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丰富了员工群众的精神生活。注重发挥工会文联和各级文化站的作用, 调动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 编写胜利文化故事, 以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 创作形成了很多文化精品。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油田新年音乐会、春节联欢晚会和老年京剧演唱会, 成为胜利文化的新名片。2012年4月, 中央电视台到胜利油田录制“五一七天乐”节目, 员工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唱响胜利之歌, 传播胜利文化, 展现了胜利队伍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落地实践 篇5

研究与实践

——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分公司为例

一、厚植深根,构建独具特色的“万邮文化”理念体系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始,“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名词出现,它推动企业管理由“以物为重”转向“以人为本”,强调把企业建成具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命运共同体,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追求和灵魂,带着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

中邮万州分公司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依高峡,傍长江,怀平湖,在雄胆智谋、开放包容、勤劳团结的地方人文文化的影响下,在集团公司、市分公司的领导下,在全体万邮员工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奋斗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万州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万邮文化,即是鼓励创新的文化,增强开拓进取的动力;崇尚学习的文化,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秩序活力的文化,凝聚团队协作的战斗力;感恩包容的文化,培育和谐企业的向心力;追求卓越的文化,打造创先争优的软实力。

万州邮政从2009年开始酝酿、2010年形成《万州区邮政局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1年根据《重庆邮政邮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进一步完善,2013年修订《万州区邮政局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结合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以企业愿景为舵,进一步摸索出了促进企业文化宣贯、提升管理能力、培养管理人才的系列办法,逐步明确的建设纲要和目标,构建了系统的万州邮政企业文化应用理念体系。

二、全面持续,推进内涵丰富的“万邮文化”宣贯落地

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宣贯落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员工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促进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全面协调发展。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宣贯落地时立足三大困境,坚持三大目标,结合四大影响因素,推出四种落地途径。

(一)立足三大困境,认清万邮文化宣地的现状

困境一:员工对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分公司的全体员工,当前对企业文化有了认识,加深了理解,处于管理层次的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生产力,但向文化要生产力要得不够,文化作为软实力,对员工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有促进作用,对经营业绩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够。

困境二:文化宣贯工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不够。分公司企业文化形成了文化体系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由于接触、参与的多能较快的接受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开始向外传播,但在传播的过程偶有流于形式,变成喊口号;相反,基层往往被动地根据上一级的要求采用学习培训、报道宣传等普遍的宣传方式接受和传播企业文化,既没有深层次的与本部门实际情况结合,也没有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无法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导致自上而下有余,自下而上不足,让企业文化的大众化发挥不够。

困境三:百年央企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已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企业领导的重视下逐渐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并随着岁月流逝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但将文化传播出去的手段和方法却未紧跟时代的步伐,局限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二)坚持三大目标,坚定万邮文化的落地方向

企业文化不是喊的一个口号,也不是一排死的文字表述,它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强弱离不开企业文化宣贯落地时坚持的目标。万州邮政企业文化落地时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人为本,因而,落地的第一个目标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制度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员工的言行,另一方面,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实现目标凝聚、价值凝聚、理想凝聚。

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基础,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因而,落地的第二个目标是凸显企业文化的外显,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方面要加强视觉识别(VI)的建设,要求万州邮政的从业人员上班期间统一着制服、统一标准化装修、标准化营销话术、进行广告宣传等;另一方面,加强行为(BI)和理念识别(MI),营造好“规矩人性、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秩序活力”的企业氛围,传递好“尽职尽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开展多方面的企业公关活动等。

最后,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企业把那些促进企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提炼出来,上升一定高度,成为具有管理功能的系统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即我们的企业文化,然后再用于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推进企业经营。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而,企业文化落地的第三个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一方面,万邮文化的宣贯落地要深入企业的经营实际中去,落到经营结果数据上、经营的绩效考评上,另一方面,开发文化力,向文化力要生产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第一竞争力的竞争优势。

(三)结合四大影响因素,明确万邮文化宣贯落地的抓手 1.以“促进发展”为根本指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宣贯落地要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当前,万州邮政已建立起很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也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在重点业务发展和市场占有率上有一个稳定的水平,拥有较强的企业实力和市场声誉,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佳贵教授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来看,万州邮政当前处于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文化理念,因而,企业经营发展水平影响企业文化宣贯落地的效果,正如,联想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落地也正是基于联想在经营管理中放眼高处,一个接着一个目标的实现。处于发展成熟期的万州邮政的万邮文化的宣贯落地要以“促进发展”,追逐强局梦想为根本指向。

2.以“领导先行”为核心关键 企业文化宣贯落地成败关键在于领导作用的发挥,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宣贯落地中充当五大重要角色。一是学习者,企业文化是个复杂、抽象、富有时代气息的系统工程,若企业领导者不加强对企业文化学习,在落地指导过程中易带入很强的主观性;二是调研者,万邮作为一个老国企,已在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企业领导应当深入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认真开展调研,了解企业文化原有的精华和糟粕,便于在宣贯落地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发有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三是宣传者,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先行实践者,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愿景、价值观的定义,对先进模范人物的评选表彰等形式都有利于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些具有广泛基础的文体活动的开展,更能将企业文化与群众生活联系在一起,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四是倡议者,企业领导者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不是靠企业领导的职位权力,而是以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和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去感化员工;五是执行者,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离不开企业管理体制的支撑,企业领导是企业管理体制的制定者,也是企业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决策者。

3.以“全员参与”为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宣贯落地要注重“全员参与、全员落实”,需要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共同践行。注重全员参与,扩大认同基础,企业文化理念宣贯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它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涉及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个一角落。企业文化理念宣贯需要全员参与,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理念宣贯和落地效果。要以广大员工为主体,共同培育,共同建设,逐步形成全员共识,把共识倡导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知行一致的共同规范。通过培训,员工能正确的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的确切含义以及文化管理办法,进而引导员工采取符合文化的行为。

4.以“循序渐进”为基本方法。

企业文化宣贯落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不断完善。企业文化落地的效果需要不断的评估,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查,便于及时纠正和改进。要立足企业实际,在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落实文化要求、开展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形成文化管理的良性循环,实现文化建设与企业中心工作一体融合。

(四)借用四种途径,彰显万邮文化落地效果。

1.文化传播、落地无边。

构建传播平台,做到传播工作组织化,载体形式多样化,传播内容可视化。整合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利用党群办、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成立宣传小组,明确分工,活动策划、资料收集、文案编辑、剪辑推广,人人各司其责,敢担当、有作为。万州邮政一方面依靠文件、宣传栏等传统宣传的形式,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理念传播载体,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新媒体万州邮政微信平台、企业网站、内部刊物等载体,将已经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广大干部员工,及时让员工了解,取得员工的支持。同时,企业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活动,如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企业文化演讲比赛、企业文化周等互动性强的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让员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万州邮政也积极培训和挖掘企业内部的先进行为,以涌现的先进人物为原型拍摄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可视化宣传。

企业通过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等,实现了对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使企业干部员工了解、熟悉、掌握企业文化知识、文化内容、文化内涵、文化精髓,提高知晓率,扩大知名度,增强干部员工的认同感。这犹如一粒种子撒下大地,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推广的第一步,也是宣贯的一项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万州邮政组建兴趣小组,搭建企业内刊《万邮人》、《万邮简报》、邮政电视台、邮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文化宣贯的平台,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演讲比赛活动,推动崇尚学习的万邮文化落地,开展了“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企业之歌传唱”活动,推动秩序活力的万邮文化落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演技比赛、“万众创新”演讲比赛,推动了鼓励创新的万邮文化落地;开展里建言献策活动,推动了追求卓越的万邮文化落地;开展了节庆党庆活动,自主拍摄企业宣传片、网点营销转型情景示范片,根据员工真实故事拍摄小品《罗江河壮歌》、《转型进行时》,推动了感恩包容的万邮文化落地。这一系列的宣贯落地措施,也获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罗江河壮歌》在重庆邮政企业文化建设阶段性成果汇报晚会中荣获最高奖项——特等奖,原创歌曲《万邮人之歌》荣获重庆邮政系统企业之歌金奖。

2.文化培训,落地有声;

一方面,万州邮政将企业文化培训摆在重要位臵,不断加强全员学习。万州邮政在日常的培训中,在全市率先建设视频会议系统,长期坚持对全分公司员工开展文化理念、从业素养等方面的周学习、月学习和学习感言交流活动,常组织员工学习余世维、曾国平等著名学者、专家现场讲解的《阿米巴经营》、《当好部下的艺术》、《领导商数》、《从责任走向优秀》、《中国式管理》等优秀课程,开拓员工视野,解放员工僵化思维,帮助扭转落后职场行为,让企业文化在全员中入脑如心、努力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同时为避免培训流于形式,既严格要求了培训记录,也加强了考核,把好培训效果关,切实提高培训实效性。

另一方面,员工行为是企业文化的潜在表现,通过文化培训,规范了万州邮政员工的行为,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让万邮人展现出一种较高的素质,切实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员工通过参加多形式的文化培训活动,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的差异化培训,如内部的轮岗交流机制,加强了内部的沟通交流,使万州邮政充满活力,也让员工在实际业务技能上实现了一专多能。

3.示范激励、落地开花;

万州邮政在实施万邮文化宣贯落地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先进、表彰先进,用先进鞭策后进,求得协同发展。一方面,领导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并带头做好表率作用,如万州邮政总经理屈光明用实际行动践行“崇尚学习”的企业文化,不仅自己热爱学习、广泛涉猎各科知识,还亲自对员工上《真学、真信、真行企业文化》等课,他善于从自己所学中总结归纳出脍炙人口、一针见血、有深厚启迪意义的短句,如“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等,好记又易懂,在企业内部广为流传。他常向大家推荐好书——《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等,甚至将一些经典文段摘抄下来,如《道德经》、《支局(所、班组)管理要“三多三少”》、《变中求索》、《为人生准备几粒伟大的种子》挂在办公网上与大家分享。这不仅使得屈光明总经理荣获“重庆知识型职工”称号、成为复合型知识型人才的突出代表,也使得在企业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爱学、善学、主动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思想深度,也为大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建言献策积累了学识。

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中也涌现出任荣宏、程蓉、张兴媚、李新、蒋先志、刘纯喜等“感动重邮人物”、“感动万邮人物”,商贸城所主任金娟被评为“国防邮电工会金牌职工”,凉风支局长张中华参加了市公司第一届“职工大讲堂”等等。这大批优秀员工,充分展现出万州邮政勇敢转型、积极作为、奋发图强、乐观活泼的精神风貌,清晰诠释了万州邮政的新形象,这些优秀员工也在全体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中形成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4.考核约束、落地有形

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优秀文化的体现,必然是体现在企业的制度中。在推进企业文化理念宣贯落地过程中,企业要将企业文化理念形成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政策和程序,这就是变无形为有形,变柔性为刚性,形成规范化、人性化的约束机制,为企业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万州邮政制定出台了《万州区邮政局2015网点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员工岗位管理办法》、《重庆邮政对标管理活动实施方案》学习手册等,全方位的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以刚柔并济的管理制度协助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

三、生机勃勃,实现企业员工间“万邮文化”的和谐双赢

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女工工会活动、交通系统职工运动会,组织了五四青工联谊会,建军节座谈会,“唱响企业之歌,颂扬重邮精神”歌咏赛,“十佳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员工在参与活动中一方面为自身收获了荣誉,收获了幸福感、自豪感,展现了自身的能力和活力;另一方面在活动中感受了企业文化,传递了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人才队伍素质。

企业文化在宣贯落地的过程中,在集团公司、市分公司的带领下,分公司领导的重视中,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中,企业荣获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多年保持了重庆邮政“十佳企业”、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重庆市卫生单位等殊荣。

落地实践 篇6

文化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认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但认知并不只是熟记理念口号,而是对企业理念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是理解基础上的烂熟于心,内化于心。因此,文化建设首先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全员宣贯。而这宣贯,又非空乏枯燥的说教。在企业文化宣贯中,十四所坚持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把企业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价值理念及其丰富的内涵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十四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尽责、创新”。在其内涵阐释中,最高层级的责任就是国家责任,是“科技报国、电子强军”的责任,这与十四所60多年来所坚守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为了宣贯、传承这一核心理念,十四所将建所6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十四所人在承担大量大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爱国情怀、爱所情怀”,通过文化故事书、视频宣传片、舞台剧、所歌、主题演讲会、座谈会、所花所树等丰富多彩的载体展现出来。

某预警机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十四所国防科技人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创造的一个奇迹,在我国武器装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属于激发民族豪情,扬国威、振军威的产品。在该产品研制中形成了:“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以预警机精神的提出为契机,十四所开展演讲活动、宣讲活动,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空警2000》等多部电视记录片,广泛宣传、大力弘扬预警机精神,不但给予了全体预警机参研人员很好的精神激励,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产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士气,促进了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

中华神盾雷达是十四所研制的另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十四所通过调研、座谈和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不但赋予了这部凝聚了十四所人心血、承载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梦想的雷达一个好听的名字——“海之星”,而且归纳、提炼出“使命高于一切、团队坚不可摧、创新永无止境、荣誉催人奋进”的“海之星”精神,编写了《海之星》文化故事集,开展了“海之星”精神的阐释、宣传活动。

军工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使科技人员的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科技人员献身国防建设崇高事业的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科研人员从中所获取的精神激励是任何物质补偿也无法替代的。

几年来,以重点军工型号产品的研制成功、以所庆纪念日等为背景,十四所先后编写了《海之星》、《天虹》、《永远的丰碑》、《永远的怀念》、《远望》(上、下集)等军工精神系列丛书,创刊了《聚焦企业文化视点》等体现、传播十四所特色文化的书籍、期刊,策划、制作了电视回顾片《巡天》、企业形象宣传片《创新永无止境》以及介绍中国雷达技术奠基人、工程院资深院士张直中同志先进事迹的电视片《一片丹心报祖国》等。这些书籍、视频光盘,还作为十四所对外接待的材料被广泛赠予前来视察的领导和来访的客户,赢得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级领导的好评。

在所庆60周年之际,十四所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一路同行》,通过一家三代十四所人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故事,生动再现、深情演绎、深刻诠释了十四所人60年来践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该剧在全所演出近十场,场场爆满,引起全所职工的强烈共鸣,深深地激发了广大职工作为军工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爱国、爱所情怀。

此外,十四所还邀请曲作家田歌、词作家郑南创作了所歌《放歌梦世界》,把十四所人对国防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豪情、梦想、追求,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愿景写进歌词,并邀请著名歌手谭晶演唱,请爱乐乐团演奏,请艺术学院的老师深入全所各单位为全所职工教唱所歌。每逢重大活动、集会,十四所都会播所歌、唱所歌。还把所歌编成了所区电话的彩铃广为传播。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立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媒介,十四所人崇尚的价值理念变身为一个个生动的文化故事,一个个具体的物化形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多元价值背景下十四所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主题实践推进知行合一

企业文化重在实践,在于行动对理念的践行,在于通过反复地实践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能仅仅止步于职工的“知”,而要实现“知”与“行”的合一。10年来,十四所探索并构建了一条“发现一个问题,导入一种理念,建立一个规范,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作风,培育一种文化”的“六个一”主题实践路径。具体地说,主题实践活动就是针对不良文化现象,从破解某一具体问题切入,帮助职工通过主题实践,从改变行为、改变习惯入手,改变心智模式,实现文化引领;通过主题实践引导职工进行自我审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纠正不良文化现象,实施自我教育;通过聚焦并破解具体问题切入,举一反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点的深入,采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的战略,矫正隐藏在管理问题背后的文化问题;通过营造氛围,优化流程,建立规范,固化制度,提升执行力,帮助职工建立行为习惯。

nlc202309031944

基于长期以来在我国雷达行业特别是预警探测领域的引领地位,基于长期以来在雷达研制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十四所的文化中滋生着浓厚的优越感和“老大”思想。针对这种不良文化现象,十四所结合某竞标项目的流标,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题,导入“突破,从观念开始”的经营理念,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動,着力培育职工的忧患意识,促进职工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彻底摒弃“老大”思想,告别“等、靠、要”,走向“抢、逼、围”,并以“眼界决定未来”的胸怀与兄弟单位一起走向“携手共超越”。

2009年十四所新区建成,新区占地面积2500亩。为了加强新区的内部管理,把新区建设成现代化的雷达工业基地,十四所出台了一整套园区管理规章制度。为配合规章制度的执行,针对全所迁入新所区后的环境维护问题,十四所文化办组织策划了“爱国、爱所、爱岗、爱护新环境”主题实践。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百景千色——新所区”摄影比赛等一些列活动,为主题实践提供了支撑。

为了使核心价值观“尽责、创新”从理念层面转化为全员的行动,在十四所党政领导班子的倡导下,所文化办瞄准所里普遍存在的“创新力、执行力”不足的文化现象,精心策划了提升“创新力、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所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所企业文化办公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关键切入点,立足活动的可操作性,以职工习惯养成为目标,从活动意义、规定动作、方法步骤、总结闭环、效果检验等方面着手,编写活动方案和学习材料。全体所领导班子成员分头率领文化办成员逐一深入研究部、试制工厂、后勤保障部门调查研究,所长一个人就走访调研了19家二级单位。所到之处,所领导从管理、文化的角度帮助基层梳理问题,制定主题实践活动整改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年度活动阶段性结束时,各基层单位累计取得活动成果52项。为了推广各单位的优秀经验,文化办按照“共性成果复制推广”、“共性经验学习借鉴”的原则,精心选出12件成果,编写成《十四所提升创新力、执行力成果库》。此次活动先后历时两年,在提升全所创新力、执行力的同时,也在所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文化、执行文化氛围。

针对全面实施劳动关系合同制背景下,如何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组织策划了“提升主人翁意识”主题实践。活动中,立足员工和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结合企业特色和员工自身诉求,将主人翁意识细化为“两大类八大条标准”,并从标准宣贯、敬业爱岗、爱所如家、创先争优四个方面推进主人翁实践。最终,通过优秀主人翁故事征集、优秀主人翁评选等树立了一大批敬业爱岗、爱所如家的优秀主人翁典型,弘扬了新时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主人翁意识”主题实践,被评为十四所“管理创新奖”。

十四所坚持活动与实践“两轮驱动”推进文化落地,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在视察十四所时,对十四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特色文化倍加赞赏。在十四所所庆60周年之际,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欣然为十四所题诗一首:“八千里路云天外,六十功名家国中。海陆空天皆眼界,江山社稷乃心胸!”

落地实践 篇7

一、镇江供电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国网公司大力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即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镇江供电公司紧跟上级公司步伐,打破原有的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落地方法,创新性地以“五基”工作机制来构建有效的企业文化“五统一”落地实践模式,使公司中心工作成为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土壤”,将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根植于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

1. 公司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既是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五统一”的落地实践是深化“两个转变”、实现“两个一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建科学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提升公司软实力、提高队伍素质、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镇江供电公司严格遵循国网公司“效率优先、目标导向、实事求是、安全稳定”的原则,从“价值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标准、行为规范、公司品牌”五个维度入手,加强宣传教育、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标准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切实促进国网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在镇江供电公司的落地。

2. 发挥文化导向凝聚作用的有效手段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统一的企业文化促进了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增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决策部署的执行力。镇江供电公司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执行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以此凝聚人心、驾驭人性、塑造员工行为,并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促使公司广大职工自发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工作,同时以员工团队的良好素养外延企业的社会责任,吸引外部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提高公司责任央企的品牌形象。

3. 弘扬统一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涵盖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各个层面,涉及企业管理、经营、生产等各个领域,必须与所有的层面和领域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攻坚任务和核心业务真正融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落地工程,才能让统一的企业文化具有渗透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企业文化落地“五基”工作模式,紧密联系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将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融入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探索实施企业文化融入公司管理、制度和行为的方法、途径、模式,有效推动了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

二、镇江供电公司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工作机制

镇江供电公司以构建企业文化“五统一”(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为目标,以“五基”工作机制(基层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机制、基础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机制、基点标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基本行为约束规范工作机制、基准服务形象塑造工作机制)为抓手,构建了科学可行的企业文化落地模式。

1. 基层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机制

公司高度重视思想宣传教育,致力于统一职工的工作价值观,推进统一价值理念的落地。

(1)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周”活动,从精神文化、素养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班组文化、安全文化、廉政风险文化等方面进行宣传,开展企业文化故事征集活动,并编印成册,将“五统一”要求融入公司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公司文化环境建设,以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员工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专题网站、电子屏幕、橱窗、展板等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推广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

(2)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纳入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在主业和农电的新进员工中开展企业文化专题培训,从员工进入企业起就植入统一的价值理念。近3年来共开展新进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活动几百人次。此外,还组织各基层单位定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交流学习体会,撰写学习心得。

(3)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一是坚持以员工职业素养提升论坛为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员工职业素养提升活动,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二是精心设计“道德讲堂”载体,将企业文化“五统一”融入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不断提升干部员工投身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五统一”落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稳步推进基层组织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调控中心党支部以创新文化为重点,建设了汤大海“职工创新工作室”;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党总支以服务文化为重点,加强“两室两网”建设,组织策划了“书香营销”企业文化示范点。

2. 基础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机制

基础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机制和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公司积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推进统一发展战略的落地。

(1)明确管理职责。在公司层面,重点做好国家电网民主管理试点、省公司非核心业务外包管理模式试点及省公司配电自动化工作;在公司分管领导层面,重点做好公司“三大突破”,有效帮助基层克服困难;在职能部室和基层单位层面,做好37个管理创新课题、4个科技创新课题和46个管理突破课题工作;在班组层面,实行“一个季度一考评”,从班组的环境建设、民主管理、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评比。

(2)创新管理模式。针对公司干部员工在新的业务定位下认识上、管理上、争先上的不平衡现象,不断加强考核管理力度,在职能部室开展了“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着力从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等方面打造一个良好的公司本部。同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在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的同时,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不好的单位予以扣分并通报批评。

(3)优化业务流程。根据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调整,鉴于“五大”体系改革带来的工作模式、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的变化,结合实际运转情况,优化完善公司核心业务流程。加强对流程运转的高效性、可行性的评估。重新制定并整合相关业务的管理流程,明确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层级、管理职能、管理权限、管理信息等管理要素,形成了科学、有机的管理流程体系。

3. 基点标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公司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努力推进统一企业标准的落地。

(1)执行标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五大”体系建设后省公司编制的各项制度标准,实现对调整部门和调整岗位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的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梳理现行的管理、技术标准,及时废止与现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定位不相符的各类标准。

(2)强化标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交流座谈、标准自学3种方式,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员工开展全员培训。同时,组织开展了不定期的标准化工作检查,进一步梳理标准制度,督促基层组织有针对性地熟悉、掌握,努力做到拿标准说事、用标准做事、按标准记事。

(3)加强标准执行。制定标准体系运行示范方案,执行检查与考核等运行示范,总结经验、打造亮点,推广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建立各类运行分析月报,记录、通报、评比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或单位实施考核。

(4)完善制度体系。召开制度管理委员会对出台的制度进行集中审查;清理公司现行有效制度,加强制度周延性和严肃性,科学构建标准制度体系;建立制度执行监督常态机制,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实现规章制度的闭环管理。

4. 基本行为约束规范工作机制

公司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增强公司员工队伍的执行力.推进统一行为规范的落地。

(1)党员队伍层面。在党员队伍层面,一是各基层党支部根据年度党员评议的结果,结合工作特点,民主推选出两个党员示范岗。二是每个基层党支部结合本单位岗位实际,以党小组为单位,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以“党员联系班组、联系职工、联系青年、联系工作,带动安全生产、带动队伍建设、带动为民服务、带动创先争优”的“四联四带”活动。三是每个党员认领两个危险源点,签定危险源点认领责任书,组织安全督察队和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四是每个党员结对两名职工群众,经常与结对职工-交流,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五是每个党员参与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签定承诺书并实行积分制,在急难险重、服务群众等关键时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决定。

(2)员工队伍层面。在员工队伍层面.一是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优质服务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内质外形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零投诉。二是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并建立督办考核机制,实现执行零衰减。三是坚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到各层各级、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实现安全零违章。四是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重点工作力度,努力构建“三化三有”惩防体系,加快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现廉政零隐患。

5. 基准服务形象塑造工作机制

社会形象是企业的重要资本.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公司非常重视服务品牌建设,推进统一公司品牌的落地。

(1)“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服务队员的选拔、培训、教育、管理和考核。找准“结合点”,把开展共产党员服务队活动,与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党员服务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重点做好重大应急抢修和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跟踪服务,以及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要场所保电和爱心帮困等服务活动。

(2)“红马甲”志愿服务建设。开展“国家电网春苗之家”和“国家电网希望来吧”建设,深入推进“红马甲”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从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帮残助弱等八个方面设立八支“红马甲”志愿服务分队.设立分队长,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月度和年度,分别评定星级志愿者。积极组织“红马甲”志愿者投身迎峰度夏、重要场所、重要活动保电等工作,展示青年风采,服务公司发展。

(3)责任央企品牌形象建设。积极践行服务民生“十项承诺”,在安全供电、服务“三农”、节能减排、环保节约等多个方面下功夫。开展了职业技能帮扶、文化下乡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组建社区应急供电服务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多个小区开展广场咨询、触电急救培训、改造老旧线路、应急故障演练等活动,立体式服务广大群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三、镇江供电公司企业文化落地工程的实施效果

公司通过建立“五基”工作机制.推动了企业文化“五统一”的真正落地,将其倡导的先进理念,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众多工作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使员工与公司的价值导向及发展目标实现了高度统一,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推进“不集五大”体系建设、主动分开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

(2)以统一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各项管理工作,职工对国网公司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保障、工作思路、工作方针等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管理更加集约精益,成效更加显著,员工对公司改革发展的未来也更有信心,有效促进了统一发展战略的落地。

(3)以统一的企业文化规范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融入公司标准、制度建设全过程,实现公司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使公司企业文化落地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使工作更加精益,确保了公司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4)将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公司改革发展,将核心价值观对岗位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将员工守则细化分解,把标准化建设、班组管理和职工技术创新有机融合,将“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融入生产管理,渗透到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思考问题、改进工作。

(5)以统一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改革发展,不断改进电网检修质量、提高检修效率、优化电网结构、全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公司经受住了迎峰度夏的考验.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高考保电、“草莓”国际音乐节等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保电任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摘要:组织文化建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何落地却成为企业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镇江供电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性地以“五基”工作机制构建有效的企业文化“五统一”落地模式,使公司的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智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管理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7):37.67.

[2]童瑾.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188~189.

[3]赵阳.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4.(24):94.

落地实践 篇8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落地,预警,监控,信息化,大数据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管理最有效的一种工具,能够帮助经营单位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在实际应用中一直被大多数管理者经常感叹:“预算年年做,问题总不断;貌似知其法,落到实处难。”多年来,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实践与探索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预算如何有效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海量资源在内部实施及真正落地再次成为众多单位探讨的话题。

一、顶层设计优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战略导向作用

(一)借力大数据环境,提升决策数据有效性

具体来说,如果在预算编制环节,主要还是参考各业务的内部历史执行数据,缺乏对市场环境因素的参照,就会造成编制准确度差的问题,编制准确度差,考核评价体系也会有偏差,执行力度就会大大削弱,现在借助互联网构建大数据中心或云平台,对外部数据进行抽取分析,可以形成要素定额、行业数据、对标数据、历史执行情况等,均是经营预测的关键数据,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准确。其中与行业内或行业外标杆进行比较,学习他人经验一直是预算管理的要求,但很少有单位能真正做到位,即使有开展对标分析,数据也很粗浅、对标数据也非常少,难题就是“对标数据来源”,现在借助大数据环境,这一状况的改善成为可能,使预算编制的来源重新构建,通过抓取对标企业数据,加入对标分析内容,为管理决策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撑。

(二)深化数据挖掘,增强顶层设计合理性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预算编制的顶层设计也要根据自身的特性不断完善,进一步对预算编制过程和框架进行优化。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合理分配资源,向重点业务领域倾斜。而做好顶层设计,就要明确归口部门责任和义务、明确责任单位需要提供的数据和依据、明确公司资源配置的方针和原则。

我单位结合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及对大数据环境下的业界经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结合各业务自身情况,经过反复调研,对产出体系进行梳理,力求合理制定预算资源分配原则,细分出存量业务(7类业务)、增量业务(2类业务)、战略业务(1类业务),对不同业务在过程管理、实施方案、激励政策方面采取不同的模式,并分别下达不同的预算目标,完善预算评价考核体系,根据不同的项目,对资源分配也有所不同(如表1),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司资源分配的重要管理工具,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优化管理流程,可以减少经营业务活动中的管理干预,加强责任单位的“自觉度”、降低管理成本。

二、加强预警监控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落地的关键

(一)打破预算系统孤岛,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化体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单位,虽然花了大价钱购买了预算实施系统,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使用EXCEL手工编制,再将数据导入预算系统,提供给相关人审阅,在执行控制阶段也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作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有的单位对预算控制是仅定期将执行数据导出来与年初下发的预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但时效性不够导致超支的风险很大,这样的预算管理其实是“失控”的。可见仅有预算系统是不够的,还要将预算系统“用精”、“用透”,并将预算系统与在线审批、核销等其他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断桥”打通,才能有效发挥预算系统监控预警的作用。

依托目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满足信息安全的需要,也满足财务信息实时交互的需要已经不是难事。经过个性化的报表开发,预算系统可以多维度多角度的进行实时把控和分析,相关责任人可以随时查看预算执行情况和明细,并且通过预算系统与核销系统的联通实现了实时控制,对相关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在报销流程走入审批环节时有权限的相关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每一条报销事项所属项目及科目的已执行预算及剩余预算。将销售合同管理平台、CRM系统与在线核销系统、预算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对营销业务费用,严格实行与销售合同进度挂钩的管理办法,避免出现“业绩完不成,费用却花完了”的情况,从技术上彻底杜绝盲目超支的现象。在进行预算调整时,预算调整申请审批流程完结可以自动提交到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兼顾数据安全性、实时交互性,使预算信息化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二)兼顾严肃性与灵活性,优化预算调整流程

通过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和监控的颗粒度,能够有效降低预算调整的概率,但预算调整确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例外”,对于预算调整事项的触发要正确对待,特别是预算项目较多的单位,应该建立线上审批流程,在预算调整审批的流程设计上既要体现严肃性又要体现灵活性。对于涉及业务或项目执行进度等重大事项的必须要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批,对于总体预算不增加的费用调整可以在充分说明情况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在合理的前提下还需要对预算调整次数进行严格规范,超过次数要在考核上予以体现,根据各单位不同的情况应该对一些重点监控费用以及一些特殊科目都应规范不可以随意从其他科目随意调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预算调整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并进一步提高预算责任单位在编制环节的准确意识。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适用有效是全面预算管理落地的保障

(一)信息化建设提升评价结果权威性

借助互联网+环境及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前端和后端进行延伸,增强事前预测及事后对标分析,进一步夯实预算的基础管理工作,下达更加准确的预算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预算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在业务活动全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各项数据及生成的各项报表,可以增强预算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加强预算权威性,也更容易被责任单位认可并执行,以绩效考核为导向有效保障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也为今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基础。

(二)强化预算考核评价体系适用有效性

全面预算并非财务预算,预算管理考核需要渗透经营业绩、成本费用、资金管控等各个方面,并且要将定期预算与滚动预测相结合,有了实时监控的信息化平台,就需要实施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让预算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控制、分析的层面,对于没有达到预算要求的要有明确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按照利润中心的管理的主要从收入、利润、成本费用率、EVA等方面进行考核,另外对于资金占用、“两金”占用等指标也应该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非利润中心则主要从费用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情况进行考核。对于不同的责任单位要注意区分不同的考核方式,并应用一些系数调整使预算考核方法具备广泛适用性及公平有效性。比如在对资源部门的预算调整情况考核的时候,可以选取预算执行率、人力偏差、预算变更率、预算变更次数等维度按照相应的权重进行考核,同时按照各部门的不同情况设置预算科目数量、人员规模等事项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践证明合理且可行的预算考核方式是获得责任单位认可并得以有效实施的先决条件。

(三)多样化完善全面预算评价体系

预算考核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和科目,可以设置年度、半年、季度、月度不同频次的控制方式并加以考核。在做滚动预测时,滚动数据不合理的进行深入分析,确保预测数据的合理性,预测数据确定后对于完不成计划的要明确考核标准,每个月根据完成情况及考核标准,对该项指标进行线性打分,完成率低于一定标准的该项指标当月不得分,到年底再将月底得分情况结合全年的经营业绩执行情况按权重进行汇总,这样的考核机制可以尽量减小对年度业绩预计的偏差,改善了按年度评价经常会发生的“前松后紧”的状况,有力的考核导向也进一步促使财务管理的监控预警作用得到了强有力的实施,进而降低经营风险。

四、经验总结

新形势下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但如果仅仅有信息化的理念,放松了对管理理念变革的思考和实践,就会事倍功半,造成资源浪费。财务信息化只是手段,关键还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有利条件,加快了财务管理理念更新换代的频率,在“云财务”已经悄然来到身边的时代,如今在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变革”的精神,适时地借助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工具,加快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思考和实践的脚步,使预算管理理念和降本增效原则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将全面预算管理构建成企业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为战略落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程平,范珂.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5(18).

[2]相恒来.财务人员及财务工作者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J].财经纵横,2015(11).

[3]韩倩倩,潘爱玲.预算管理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综述及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05).

[4]刘俊勇,编著.全面预算管理[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5]贾忆民,主编.预算与资金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5.

[7]马国贤,李艳鹤.以绩效为核心做好部门预算改革的顶层设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落地实践 篇9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资源的战略高地,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IDC建设进程中,即便是已经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移动,也丝毫未有松懈。

自2009年10月制定IDC发展规划以来,中国移动在全国广泛建设数据中心一、二类节点,同时还制定了引入TOP200 (按流量排名前200的互联网企业) 的目标。在2011年,按照中国移动的既定规划,IDC建设将全面进入第二阶段(2011~2013年),其关键目标也由原来的“完成TOP200引入、提升网络体验”过渡为“创新云服务模式、打造集约化IDC”。然而在采访中,各地移动IDC建设并非如预想顺利—各地IDC的规模和速度不但参差不齐,一些省公司还对IDC建设缺乏积极性,个别地区甚至停留在规划阶段。

“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IDC的非盈利状态,使一些省公司对于前期高额的投入举棋不定,而如北京、广东等建设速度较靠前的省份,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内容提供商进驻,以此缓解高昂的网间结算费用。”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尽管移动集团高度重视IDC发展,但很多省公司在实际建设中却陷入了“先有用户,还是先有内容”的思维怪圈。

“在IDC领域,中国移动的品牌影响力有限,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会考虑用户基数、互联互通等一系列问题,恐怕在进驻移动IDC后,自身用户在调用资源时,会因网间传输造成不良体验,因此对移动IDC信心不足。”广东移动陈姓人士表示。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内容提供商进驻,中国移动不仅难于解决每年高昂的网间结算费用,而且也会因网络体验等因素无法拓展企业和个人客户群。

借力P2P缓存平台和CDN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在IDC发展的第一阶段采取了“市场+技术”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在市场层面积极推进TOP200目标的实现,面向内容提供商、独立IDC等制定了多种合作方案和积极措施;另一方面在技术角度,优化网间流量结构、提升客户的实际体验,并在一些重要节点建立了P2P缓存平台和CDN网络,以此缓解高峰时期的网络堵塞问题。

“通过多次测试和网络指标统计,我们发现在网络流量排名中,P2P流量占到了一半以上,紧随其后的是Web流量,因此我们在江苏等省建立了P2P缓存平台试点和CDN试点。”前述移动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移动人士表示,要实现对集团客户市场的拓展,中国移动就必须具备综合通信业务的能力,集团专线的接入服务必不可少。但在这方面,无论是最后1公里的接入资源,还是客服流程及机制,中国移动都不具备优势。“今年中国移动加大了对铁通的投入力度,希望会在自身的接入资源方面有所改善。”

IDC云应用市场时机不成熟

在中国移动的IDC业务创新方面,云计算被提到了首位。按照此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的说法,随着“大云”研究项目的不断深入,相关云应用将在今年纳入到中国移动IDC长远建设和服务体系中来。

“其实,中国移动对云计算的研究和规划早已启动,只不过目前在各省的IDC建设中还未真正应用,这其中牵扯的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来自市场需求和业务推广方面的考虑。”前述移动集团人士表示。

前述广东移动陈姓人士对此表示:“云计算在IDC中的应用还需要时间,尽管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国外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但其应用效果和价值链还有待观察。国内市场对于云计算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云存储比较实用,而基于云的大运算量需求并不明显。”

记者观察

电信云不会出现某厂商的“一家独大”

就在去年,正当国内电信运营商对Paa S(平台即服务)刚刚表示出有些好感时,包括IBM、HP、思科等在内的IT大亨们便在第一时间争先推出了端到端的,基于电信行业的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完整的产品组合、高密度的集成系统,在每次的方案交流中,各厂家展示的一台台密不透风的机柜似乎都在告诉运营商们:无需再费神考虑,我们已经提供了端到端的产品。

IT设备商们的心思都很明显,借助行业间的厂商合作联盟,使自身产品线拓展至“硬件+软件”,并实施全面的定制和集成,进而达到独占某一家运营商市场的目的。不过,通信行业的游戏规则并不是如此。

一些移动人士告诉记者,那些基于“统一架构”的IT产品方案显然不符合中国移动的技术架构。

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IT采购流程将会延续通信设备的招投标方式—将整个技术方案全部铺开,再逐一细化,使得每一环节都有2~3家供应商进入候选名单;同时制定出符合中国移动自身发展路线的产品规范,再“请求”各厂商予以配合。

落地实践 篇10

鹤煤公司六矿新副井为立井提升, 井筒Ø6.0 m, 井深450 m, 提升高度为432 m。提升机型号为JKMD-2.8×4, 最大提升速度8.4 m/s, 滚筒直径、宽度分别为2 800, 1 200 mm, 最大静张力335 kN, 最大静张力差95 kN;主电机型号YR630-10/1180。井架为钢架结构, 井架高25 m, 天轮型号为T-2.8, 上下2组;主提绳型号为28ZAB6V×34+NF-1670-ZZ (SS) 镀锌三角股钢绳, 实用长度为550 m/根, 左右捻各2条;提升容器为罐笼, 东码为3 t单层单车罐笼, 西码为1 t双层双车罐笼。

2 施工人员分组及职责

(1) 天轮组 (6人) :

锁绳工序, 用方木紧钢丝绳;在井口棚工作平台打拆长铁卡子和U型卡子;观察施工过程中钢丝绳的运行情况、拨绳。

(2) 罐笼组 (10人) :

拆、做楔形环;更换调绳缸;各处搭设工作平台;打拆新旧钢丝绳的联结U型卡子。

(3) 绳盘组 (20人) :

起吊罐笼;从井口棚、车房穿、拖绳头及割断的新旧钢丝绳;点动电动绳盘车的运转、抖绳。

(4) 后勤组 (4人) :

施工期间照明和信号联络问题及其他服务。

3 换绳前准备工作

(1) 天轮组将锁绳器提前运到下天轮平台处, 并且将固定锁绳器用的2根铁罐道提前摆放到2根300 mm×300 mm的方木上。在上、下天轮平台西侧护拦处, 分别提前固定1根圆木, 以防止钢丝绳磨损平台, 清理各工作地点的杂物及油腻。

(2) 绳盘组提前将电动绳盘车摆放到位, 在新副井南大门外绳盘车基础框架上, 将缠好新绳的4辆盘车组由东向西依次排开, 电动绳盘车处于中间位置。并提前接好电源, 进行试运。各绳盘车上绳的捻向必须与在用主提钢丝绳的捻向左、右、右、左一一对应。

(3) 罐笼组提前在井口大、小罐笼南北两侧框架上各悬挂2台20 t的手拉葫芦。在井口大罐南北框架东下部分别悬挂2台2 t滑轮, 以作为上新绳的导向用。准备两辆1 t空矿车, 在施工开始时装入大罐, 作为配重用。

(4) 后勤组在井口棚工作平台处、绳盘处与绞车房之间提前接通互打信号, 准备好无线对讲机, 以备天轮处与车房联系使用。在上天轮、下天轮、井口棚工作平台、绳盘处各安装2盏白炽灯。

(5) 罐笼组拆除井口棚上西侧石棉瓦、暖气包, 并在井口棚平面井架西侧2根工字钢上用木板搭设工作平台, 留设宽畅的出绳口, 以保证钢丝绳的正常运行。

(6) 绳盘组拆除车房滚筒的护绳板, 调整好绞车房天车位置, 准备拉绳使用。检查施工中所用起吊用具、绳扣、手拉葫芦、滑轮、U型卡子等材料及工具, 在确认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方准投入使用。

4 换绳步骤

4.1 上新钢丝绳绳头

(1) 罐笼组将配重空矿车推入大罐, 小罐提到井口露头时停车, 在井口大罐处搭设联绳工作平台。

(2) 绳盘组将4根新钢丝绳绳头从井口棚西侧窗户处拉入井口, 分别从井口井架南北两侧通过导向滑轮与大罐旧绳一一对应, 用14#铁丝麻固在一起, 每根绳麻固2道, 每道不少于8圈, 然后上提大罐约6 m时停车, 用1副Ø28U型卡子将新绳打在旧绳上。

(3) 联系开车, 以0.3~0.5 m/s的速度上提大罐, 以旧绳带新绳的方法, 将新绳直接带过天轮, 当新绳运行到主滚筒上方时停车。绳盘组在主滚筒下侧新绳绳头处加打一组 (2副) Ø28U型卡子, 然后拆除主滚筒上方的Ø28U型卡子, 作业完毕, 继续开车, 2副Ø28U型卡子直接过下天轮, 运行到井口。

(4) 当新绳绳头被带到井口处时, 留足做小罐楔形环所需长度后, 停车。罐笼组在小罐搭设工作平台, 将新绳用Ø28U型卡子、Ø15.5 mm绳扣固定在井架钢梁上, 绳头甩到南北上层上人平台上, 准备做新楔形环。此处每根钢丝绳打2副Ø28U型卡子, 并打牢打死, 然后拆除绳头处的麻固铁丝和Ø28U型卡子。

(5) 在绞车房主滚筒东侧墙下和主滚筒正上方西侧天车上, 绳盘组通过Ø15.5 mm绳扣分别用长铁卡子将新绳拉住和吊起, 以保证新绳在主滚筒上尽量不受力。各处检查确认无误后, 联系开车, 上提小罐。此时, 派专人在井口、天轮、主滚筒处观察新绳的情况, 保证新绳不随主滚筒转动。

(6) 当小罐高出井口300 mm时, 停车。

4.2 锁大罐钢丝绳, 起吊小罐

(1)

罐笼组用Ø28mm绳扣穿过小罐, 两绳扣分别从罐耳东、西两侧穿出, 以防罐笼倾斜。与4.1步骤相同, 天轮组在天轮处, 用锁绳器将大罐主提钢丝绳锁住。

(2) 稍动绞车, 下放大罐, 使锁绳器承载。

然后罐笼组在井口拉20 t手拉葫芦, 起吊小罐, 直到小罐4个调绳缸完全不承载、可以任意转动。

(3) 在小罐上方, 搭设工作平台。

与4.2步骤相同, 绳盘组将锁在井架上的新绳拆下, 在小罐南北两侧上层上人平台, 用新调绳缸做新绳的楔形环。

4.3 拆小罐旧绳、换新调绳缸

(1) 罐笼组逐个拆除小罐楔形环上的旧绳, 去下相应的调绳缸, 换上做好的新调绳缸, 然后把旧绳反向穿入对应的新调绳缸的楔形环, 绳盘组在每个楔形环上方约500 mm处用Ø28U型卡子把旧绳卡牢, 每根绳打5副Ø28U型卡子。

(2) 4个调绳缸做好后, 回2台20 t手拉葫芦, 使小罐4个调绳缸承载。稍动车, 天轮组拆去天轮处大罐侧锁绳器。

4.4 下放新绳

(1) 井口棚工作平台打卡子罐笼组和天轮平台紧方木天轮组各就各位, 在相互无妨碍的情况下联系开车。

(2) 开动绞车, 以0.3~0.5 m/s的速度下放小罐, 使旧绳带动新绳, 同时天轮组用方木紧绳, 以保证旧绳顺利通过。

(3) 绳盘组在井口棚工作平台上, 每隔15 m停车, 打1副长铁卡子, 每间隔3副长铁卡子打一组Ø28U型卡子, 同时夹紧新绳和旧绳, 此时, 新绳要加垫1 mm的铜皮, 以防新绳损伤。

(4) 在下放新绳时, 绳盘处放绳人员要保证电动缠绳车的速度与绞车速度保持同步, 并保证绳在各绳盘上不松动。

4.5 锁小罐钢丝绳, 起吊大罐

当大罐高出井口300 mm时, 停车。起吊方法与4.2起吊小罐步骤相同。

4.6 拆大罐旧绳, 换新调绳缸

(1) 与4.4步骤相同, 在井口留足新绳后, 绳盘组割断新绳, 做新调绳缸。新绳所留长度必须考虑向上的串动量。余绳拖出井口棚, 并分别从绳盘上抖出, 空出绳盘, 以备回收旧绳用。逐个拆除大罐楔形环上的旧绳, 去下相应的调绳缸, 换上做好的新调绳缸。

(2) 绳盘组在绞车房东墙下割断旧绳, 上天轮大罐侧旧绳, 通过井口拉棕绳、溜绳的方法, 逐根回收, 而下天轮小罐侧的旧绳盘上盘车上。

(3) 罐笼组回手拉葫芦, 落大罐, 使大罐调绳缸承载。稍动绞车, 天轮组拆除天轮处小罐侧锁绳器。拆除天轮平台处的方木卡子。拆除井口平台, 打压初调大罐张力平衡。井口棚工作平台拆卡子人员就位, 在相互无妨碍的情况下, 联系开车。

(4) 绞车以0.3~0.5 m/s的速度下放大罐, 每隔15 m停车, 绳盘组拆除小罐侧的长铁卡子或者Ø28U型卡子。绳盘处缠绳人员必须保证电动缠绳车的缠绳速度与绞车速度同步。

(5) 当小罐提到井口处, 停车, 绳盘组拆除小罐上旧绳的Ø28U型卡子及旧绳, 并再把小罐联结系统排紧一边。在井口棚与绞车房之间, 割断旧绳, 用Ø28U型卡子把旧绳打到新绳上, 每根绳打一副Ø28U型卡子。

(6) 绞车以0.3~0.5 m/s的速度下放小罐, 绳盘组在井口首先拉旧绳绳头固定在电动绳盘车后, 然后反向点动绳盘车进行缠旧绳作业。当Ø28U型卡子运行到井口后, 停车, 在小罐打工作平台, 拆除Ø28U型卡子, 旧绳全部缠上绳盘车, 拆除所搭设的工作平台。

4.7 跑车调绳试运转

(1) 分别将大罐、小罐提到井口, 罐笼组对楔形环再次仔细排查、紧固一边。拆去换绳的所有设施, 推出大罐内的配重矿车, 打压调绳, 保证张力平衡。

(2) 经检查确认无误后, 联系开车, 试车3趟。无问题后进行跑车。如果绳较长, 需重新对绳, 并事先与井底联系好, 确定对绳尺寸。

(3) 经跑车确认无误后, 测量张力差, 保证4条钢丝绳的张力差在10%范围内, 否则削滚筒绳槽。

(4) 所有工作结束后, 回收所有材料、工具, 恢复副井提升。

5 实施效果

(1) 施工人员减少, 工作效率提高。

参加全程换绳的4个组人员共计40人。与以往至少需60人相比, 员工数量减少了1/3, 效率大大提高, 有利于换绳期间的安全工作。

(2) 换绳专业化水平提高。

通过将换绳施工人员分为天轮、缠绳、罐笼和后勤4个专业化小组, 施工人员工作针对性更强, 职责任务更清晰。避免在以往换绳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组织不力、专业化水平低、交叉施工作业等种种弊端, 显著提高了换绳专业化水平。

(3) 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

在换绳过程中采用了电动绳盘车, 在放绳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电动绳盘车的缠绳速度与绞车速度一致, 只需2人控制电机绳盘车即可完成, 避免了传统依靠人力 (多人) 进行缠放绳、速度不易保持一致的弊端。

(4) 换绳施工时间缩短。

采用新换绳工艺仅用时11.5 h, 同以往换绳工艺相比节约时间6.5 h, 缩短了对副井提升的影响时间。

6 结语

落地摩擦式提升机主提升钢丝绳换绳工艺复杂, 涉及中间环节多, 易出差错。由于此次换绳前期准备工作细致充分, 整个施工工艺合理, 小组分工责任明确, 配合有序, 组织严密, 精心操作, 创新采用电动绳盘车, 大大提高了换绳效率。为同类落地摩擦式提升机更换主提升钢丝绳提供了宝贵经验。

摘要:落地摩擦式提升机每2 a需更换1次主提升钢丝绳, 4根绳总长2 200 m, 质量约8 t, 受井口场地空间限制, 更换非常困难。在总结历年换绳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换绳全程工艺及工序, 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小组合理分工、创新运用电动绳盘车等方法, 使该次更换主绳工作比原来提前6.5 h。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落地实践】相关文章:

落地05-09

项目落地06-30

落地工程07-11

落地服务07-26

让战略落地04-15

落地生根材料04-29

全员生发落地05-06

散文:花开落地08-06

“珍珠”落地作文08-07

落地油回收06-04

上一篇:教师主导下一篇:Android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