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材料

2024-07-15

地方材料(精选九篇)

地方材料 篇1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社会对适应性强、宽口径、有一定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精深,外语应用能力良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1]。材料类专业学生为了更准确地掌握专业领域前沿资讯和信息,提高专业技能,必须要学好专业英语[2]。材料类专业英语是材料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部分,是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也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材料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使该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和常见的材料类专业英语词汇、专业术语,自如的运用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相关英语文献,熟练的进行学术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本论文中,笔者针对目前材料类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材料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 地方本科院校材料类本科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迫在眉睫

当前,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上,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发展迅猛。国内材料领域的研究必须紧随国际趋势,加快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培养材料类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准确获取材料领域第一手资料和国际前沿信息。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材料专业领域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趋于频繁,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等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时还有较大困难,比如由于英语水平较低,在听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时只能理解很少一部分内容,写学术会议和论文摘要时感到很困难等等,挫伤了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参加学术交流的效果。由此可以得出,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更新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专业英语实际应用的迫切需求。

2. 地方本科院校材料类本科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教材缺乏

相对于其它专业课程来说,国内出版材料类专业英语的教材较少,选择范围窄。英文原版教材具有内容丰富、英语地道、插图生动等优点,但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且大多数英文原版教材多以阐述原理为主,加之其专业性强,难度较大,价格昂贵,对相当多的数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供了几本国内外出版的教材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觉得原版教材太难懂,不适合本科生教学;有的学生觉得国内教材内容以科普性的文章为主,表现形式单一,还有的学生认为教材的更新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2 教学形式简单

材料类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多采用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课堂上教师播放课件PPT,读一遍,然后翻译一遍,把生词和复杂句式挑出来讲解一下;学生做笔记,记录自己不懂的、不理解的知识点和生词。该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贫乏、课堂氛围不活跃,缺乏课堂上的互动,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末倒置,学生缺乏综合训练,尤其是说和读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2.3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来自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的学生,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对他们学习英语造成了障碍。据调查,笔者所在的广西区地方高校大二下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比例不足40%。专业英语具有专业词汇多且难、句子长且复杂、翻译难、文章逻辑性强等特点[4]。对于多数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理解起来更困难,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专业英语学习。

2.4 考核方式单一

据笔者了解,一些地方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英语的考核凭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来确定最终考核成绩,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不设口语和听力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再次,无法客观地反映与评价教学效果。

3. 地方本科院校材料类本科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3.1 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来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多样等优势。比如笔者在讲解智能材料这一小节内容时,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播放了“play with smart materials”视频,开启本小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较快,不方便学生记录重点信息,传统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板书提供充足的时间让教师清楚透切地向学生传递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便于学生记录与掌握知识点。在材料类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使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2 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解决专业英语教材缺乏的现状,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突破教材内容和篇幅,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加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教材内容之前,可以花几个学时向学生讲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子特点)以及专业英语的翻译。在课程的最后,增加国际学术会议摘要、期刊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如何做口头报告、如何制作报告的PPT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专业英语课程的应用性,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3.3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教师应综合运用启发式、提问式以及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要多设问,多提问,给学生以充分时间思考所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布置下一节课程的课后作业,无形中促使学生预习和自学该节课程的内容,教师在讲解该节课程时,采取精讲的方法,只讲解比较难的章节、句子或者词汇。另外笔者认为可以设置机动课时,如参加学校或学院邀请的材料专业领域内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邀请境外专家授课等,并设定相应学分,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4 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正确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由于专业英语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所以笔者认为,专业英语课程的成绩考核应该体现综合考核。一方面平时成绩(含上课出勤率、作业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占30%,另一方面考试成绩占50%,另外增加机动成绩占20%,如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等,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的训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结语

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是材料类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尤其对地方本科院校材料专业学生而言,是增加其综合竞争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需要拓宽思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地方院校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6(4):426-429.

[2]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57-60.

[3]李小红.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33-34.

地方病交流材料 篇2

开创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新局面

鸡西市卫生健康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鸡西市辖三县(市)六区,总人口158.5万。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市历史上曾经是地方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80年代初地甲病患病率为12.41%,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区覆盖近58万人口。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综合防控、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全民普供碘盐、农村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9年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基本消除状态。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建立防治工作齐抓共管机制

(一)履行政府职责到位。鸡西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计划”紧密结合,建立了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防治地方病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部门协作配合到位。制发了《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文件,强化各部门职责任务和制度要求。教育、发改、水务、盐业、市场监管、广电、移动通讯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全力落实,强化推进,有力增强了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三)防治网络队伍到位。建立了以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为中心,以市、县两级综合医院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治网络和层级稳固、专兼职结合的防治队伍,注重培训指导,提升岗位技能,为全面做好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防治任务高质量完成(一)坚持源头治理,实施改水工程。针对地方病农村高发特点,为从根本上治理,我市持续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对病区村进行改水,近三年全市完成投资893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90处,有效解决了1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我市农村饮水工程累计完成率达到91.7%。

(二)强化干预措施,实施普供碘盐。坚持不懈地落实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这一行之有效、简易安全的主导措施,采取监管和宣传并举,确保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碘盐质量。我市食用碘盐覆盖率保持98%,销售碘盐合格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99%,相关知识知晓率保持90%。

(三)持续跟踪病情,开展各项监测。我们每年都坚持开展盐碘监测、儿童孕妇尿碘检测、儿童甲状腺超声检查及大骨节病、克山病监测。目前我市8-10岁儿童无甲状腺肿大病例,儿童、孕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我们还开展了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农林场共计810个监测点,对水碘中位数超过10μg/l的4个乡镇所辖的所有村开展全覆盖检测,为我省绘制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分布地图和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准确数据。

(四)评价防治效果,开展现症调查。组织市级调查指导组,深入县区、基层,对630家医疗卫生机构700余名业务人员进行了现症病人的诊断标准、确诊流程、调查表规范填写等培训指导。全市共调查病区村(社区)594个,搜索复核现症病人碘缺乏病41例、大骨节病3383例、克山病19例,现症病人均为老病例,自2010年起,我市无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新发病例,达到基本消除状态。

三、广泛宣传,形式多样,畅通防治知识普及绿色通道

(一)开展常态化阵地宣传。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做为前沿宣传陈地,每年都坚持开展防治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健康讲座、电子显示屏、固定宣传板、宣传单、宣传折页等方式开展日常宣传,将宣教工作常态化。

(二)开展多元化媒体宣传。将免费公益宣传作为相关部门硬任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利用碘盐包装袋、控盐勺等新途径,播发、登载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注重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开展多样化活动日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日,采取搭设彩虹门、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咨

询点、组织专家义诊等方式开展一条街宣传;制作宣传展板,在中小学校、社区、乡镇集中摆放宣传;印制防治知识雨伞、围裙、水杯、环保袋等宣传品向居民发放宣传,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开展讲座宣传,努力确保宣传效果。

地方材料 篇3

关键词 材料力学;地方农业院校;教学策略;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20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科,如机械、水利、土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相关学科知识构架中,处于链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也是部分高校的一门考研专业课,并且有些理论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长期以来,材料力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点建设大学,经过61年的发展,学校立足新疆,面向“三农”,服务社会。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既要为国家培养和输送进一步深造的人才,又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如何培养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实战力、创新力以及满足进一步深造的科研能力等,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是目前教育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针对材料力学课程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建议。

1 课程目标分析

1.1 知识目标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概念及任务,掌握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并能够对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计算。

1.2 能力目标

1.2.1 建立简单力学模型

现电脑仿真技术高速发展,在大多数建筑结构物进行仿真计算时,都要用到简化过的力学模型,如简支梁桥模型等,这就要求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1.2.2 对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

材料力学在相关学科的知识构架中,处于连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该课程,可自行设计简单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问题。

1.2.3 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基本构件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还应尽可能合理发挥材料的力学I生能和降低材料的消耗量,达到节约成本和减轻结构自重。前者要求多用材料,而后者要求少用材料,怎样合理解决二者的矛盾,是学习材料力学的主要任务。

1.3 素质目标

首先是对本课程及专业的兴趣和热爱,要不断学习,并与时俱进:其次是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一步深造或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2 面临的困难

2.1 材料力学课程知识点较难理解和掌握

材料力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等,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生难以掌握,如涉及的应力、应变、应力状态等概念。

材料力学认为破坏是从点开始的,强度计算要求求出一点的力,一点是数学上的抽象,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这是微观:然而,对于宏观又要解决真实的工程机构的强度问题。所以,材料力学是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细观力学。

2.2 学时减少,内容增加

各专业新增课程的开设,导致已开课程学时减少。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课程做了相应的改版,增加了新内容。工科专业在各门课程学时的平衡上普遍遇到困扰,材料力学也不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课程信息量大,学生将难以接受和消化:倘若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课程系统的完整性将得不到保证,容易丧失该课程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2.3 学生基本素质差异较大

学生本身基础的不同、对未来发展定位各异,导致对选修基础课程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的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作为地方普通的农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有一定的比重,有些授课班级是民汉合班,这又加大了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差异。

3 课堂教学优化措施

目前,材料力学课程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体系,是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笔者从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材料力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3.1 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应强调概念和结论、弱化推导过程,并且要以学生为主、重在应用。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流程见图1,

3.2 教学策略

3.2.1 以日常及实际工程构件实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进行力学思考,如请同学们观察教室中矩形截面的梁是怎样放置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扁担为什么要做成中间粗两端细:为什么吊运长构件时,其吊点不设在两端等,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习效果。

3.2.2 合理解决构件安全与选用材料、降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圆截面轴受扭时,为何可设计成空心:自行车车架为什么大部分形状是薄壁圆管:假如圆管的形横截面在面积上和实心杆的截面相等,在抗弯强度上有何优点等。

3.2.3 引导学生总结材料力学计算公式之间的共性,增强学生信心,减少畏惧心理

强调材料力学的根本任务和4种基本变形,帮助同学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巩固和扩充知识。

3.2.4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最大主观能动性

针对学生特点,无论是课前提问、课堂讨论还是课堂练习,将尽可能多留时间给学生,注重少推导多实践的原则。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总结为辅。

3.3 教学手段

3.3.1 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模型、实物、动画演示4种基本变形、强度破坏断口形状等,让学生有主观认识。

3.3.2 讲授法

由于材料力学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并且较为抽象难懂,为更好地掌握课程进度,让学生最大程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建议课堂教学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3.3.3 任务驱动法

充分利用学生希望“学以致用”的特点,精讲多练,将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中。

3.3.4 实训作业法

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作业的基础上,布置实训小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如开始学习梁的弯曲变形前,让同学们观察身边建筑物梁的截面形式。

3.3.5 自学辅导结合法

利用精品课程及相关教学网站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自学平台,让学生体会、总结、归纳各章的知识点,以及各章之间的联系,以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具有完整性。

4 结语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工科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根据材料的课程特点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材料力学》课堂教学应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和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强调概念和结论,重在应用,弱化推导过程;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多样化。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边疆工程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

地方材料 篇4

如何加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2,3],培养地方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办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要求我们围绕着地方应用型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完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真分析自身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在广泛调研省内外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行了系列的探索。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社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实际和我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制定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校内外并举,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了实践性教学比重,并将工程实践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4,5]。本文结合本专业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谈谈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体系构建的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做法。

1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应用型学校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地方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业需求为导向,邀请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地区高分子材料企业需要,又符合高等教育的教育规律,具有系统与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使毕业学生能够胜任地区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部门工程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岗位。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实际状况,每年会同高分子材料企业工程人员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和修订。具体的做法是重新构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三部分组成课程体系。本专业按照“1 + 2 + 1”分段式安排课程教学活动。即在大一期间修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大二和大三主要进行专业课程模块 ( 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部分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大四主要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 实践类课程采取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 论文) 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践模块贯穿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坚持产学研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针对目前现状,为了深化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与化工学院联合六安市科瑞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辉润粉末材料有限公司、六安市环境检测中心等企事业单位提出建设“材料化工实训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该实训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建设为集教学、科研、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强的实训基地,有助于材料化工类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训与创新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而使毕业生尽快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岗位的要求。

3 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安排,加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训练,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专业基础实践 - 专业综合实践 - 创新性实践”的层次化、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综合性实践、设计型实践的设置,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进行高分子材料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真正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 1 改革教学体系、制定建设规划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新的模块化教学体制,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训练模块、综合能力培养模块和创新意识培养模块。重组和优化实践内容,引入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编写高分子材料专业实用的实验教材( 讲义) ,实现知识与能力、技能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在编写实验教材时按照理论验证性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安排,通过合理的设置实验内容,让学生从熟悉基础理论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开始,到最后可以通过查询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归纳和小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促使其素质全面提高,以便于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具体问题。另外,还要改革现有专业实习( 实训) 设置不合理,实习( 实训) 过程监管不到位,实习( 实训) 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建立一种专业认识实习( 实训) 、顶岗实习( 实训) 、毕业实习( 实训) 和“走出去,请进来”三个阶段双向实习( 实训) 的三维立体模式,构建符合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实习( 实训) 课程体系。

3. 2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开放实验模式

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及时向学生介绍高分子方面最新科研动态、先进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自主创新意识,建立开放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并重,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 3 加强科研促进教学、充实更新实践内容

结合高分子相关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强的特点,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引领实践教学改革。同时要求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工业应用密切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特色,实验内容反映的是当前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研究的真实过程。高分子专业现在开设的水性涂料的制备、聚合物基太阳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新型羽毛用清洗剂的合成等实验项目就是来源于本专业教师的研究成果。

4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高素质的“双能型”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为了建设一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将企业生产实践融入课堂教学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实施专业教师“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快速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努力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打造成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建立与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培养培训制度,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业务基础好、有培养潜力的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到企业挂职,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也积极鼓励企业研发人员来校开展研究工作。在积极推进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技术中心,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定期安排专业课老师到企业一线进行调研、培训,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与现场管理方法,掌握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培养教师职业素养; 固定聘请一些企业一线专业骨干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实践、实训等教学的兼职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等。

5 结 语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接触工程实际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逐渐形成了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我们将继续坚持地方应用型办学理念,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监控和评价体系,全方位保证应用型教学体系良好运行,培养地方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9-70.

[2]刘宇艳,刘宇婷,刘立洵,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统化实验体系的建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9-11.

[3]唐颂超,王婷兰,王庆海,等.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中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8(9):69-71.

[4]李雪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实践教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8-129.

邮储银行服务地方金融汇报材料 篇5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自2008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三农的总体要求,高举普惠金融大旗,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和运用邮政金融独特的网络优势、品牌优势、信誉优势、服务优势,依托遍布城乡的171个物理网点和快速扩张的atm自助终端体系,持续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持续加强业务创新和服务创优,持续推进涉农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邮储银行积极履行使命,准确把握定位,贷款、存款、结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农村金融,已成为我市金融支农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俯下身段、深耕细作,信贷支农成效显著。

邮储银行作为党中央明确提出支持?三农?建设的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始终把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分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开展?阳光信贷?活动,为地方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从无到有,信贷业务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成立4年多来,邮储银行市分行信贷业务从无到有,从小额贷款到小企业贷款,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打造多元化的融资通道。截至2012年7月31日,贷款结余2万户、金额19.84亿元,银行自营网点存贷比达到30.52%,全板块存贷比提高到9.3%,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行信贷投放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虽总量不大,但我行贷款客户数量多、金额小、服务覆盖面广,为?贷款难、融资难?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贷款渠道。

目前,我行各项业务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尤其是信贷业务更是步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信贷投放年均增长率均在100%以上,各项信贷投放金额和结余金额均居全省邮储银行系统第三位,小额贷款累计投放金额和结余金额自2008年7月份开办以来一直位居全省邮储银行系统第一名,尤其是2012年上半年投放量同期增长122.37%。截至2012年7月底,我行累计发放5.2万户、金额53亿元,其中小额贷款3.5万户、金额32亿元,小企业贷款88户、金额

3.6亿元,贷款质量优良,有效缓解了全市5.2万户农户、商户、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难题。其中,县级以下区域贷款份额占63%,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根植农村、扶植农户,信贷?输血?三农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七大户(植户、养殖户、农产品流通经营户、农药化肥经销户、副食百货零售户、小型机加工户和农村小企业户等)的融资需求和县域经济发展,启动实施信贷?三进工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5.35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同比增长65.63%,增速比各项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速高2个百分点;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各级机构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截至7月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8.22亿元,同比增长75.8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三)多措并举、广拓渠道,扎实执行?两小?战略

1、与团市委合作,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程,重点扶持有经济实体的、有资金需求的农村种养殖青年群体,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2012年1—7月份全辖这方面贷款有350户、约1500万元;累计发放此类贷款约890户、6600万元。

2、与财政等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担保基金模式?下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进一步做好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种养殖户信贷资金需求工作。

3、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合作。通过与农委等有关部门联系,筛选出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合作化龙头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双向对接,加大涉农信贷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通过专业合作社渠道,累计投向农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330户、金额1100万元。

4、与工商局、个私协合作,通过?联合开展助企促发展?活动。以?三进活动?为载体:送贷进企业,通过走千企入万店,筛选一批重点服务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通过银企恳谈会、产品推介会、?政银企农?对接会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三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产和商铺抵押等贴身差异化的融资服务;送贷进市场,深入当地集中交易市场,分层分类,逐个市场联合推介邮储银行的贷款产品,使更多的商户享受三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产和商铺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等优质贷款服务;送贷进农村,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养殖种植小区为重点,送贷到田间地头,送贷到农家庭院,及时为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多户联保、自然人担保等贷款融资服务。

5、与各级农广校合作,利用农广校通过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时机,联合召开?信贷支农推介会?,主要针对农机具经销户、粮食收购户、种植户、养殖户、加工户、运输户、化肥农资户等,已累计开展推介会32次,效果很好,收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农广校和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6、积极探索信用村建设。如颍州区袁集镇四十铺村是市远近闻名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集散地,截至目前,我行已累计对四十铺村废品回收加工户和种植户发放贷款循环发放贷款1200万元,并且重贷率达到70%,信用很好,没有发生过一笔逾期,取得了预期效果。业务开办以来,通过信用村模式累计发放贷款约占总贷款量的30%,达到9.6亿元。

7、积极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农村,抓特色产业已成为地方致富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我市农村特色产业呈现?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地方区域发展趋势。邮储银行结合地方经济特点,选择较为成型和成熟的产业,比如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根据他们的贷款需求,培育和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我们走访当地工商局、镇行业协会等单位,深入村镇经营及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锁定目标客户,划分产业板块,确定诚信区域,及时有效提供金融支持,促进这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共确定十大产业,累计投放贷款5亿元,1万户农民受益。

8、推进惠民工程,将小额贷款业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以?小额贷款惠三农?、?小额贷款进万家?、?小额贷款助您发家致富? ?小额贷款’富民惠农’?、?春肥行动?等为主题的惠民工程,全力为广大城乡地区融通资金,为广大农户、个体户解决融资难的困境,积极扩展服务领域。

9、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千村入万户?活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坏境,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通过召开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对接会、理财沙龙、投资者座谈会等形式,推动?金融知识进千村入万户?活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10、实施阳光信贷政策,夯实服务三农基础。坚持?阳光信贷?承诺,让客户了解邮储银行的办贷流程,对信贷服务实行?信息、流程、监督?三公开,增强银客双方互信;出台了?信贷从业人员八不准?,全行主动融入当地金融环境,将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相结合,把有限的资源向信贷服务?三农?倾斜;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有效缓解基层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11、做好支持返乡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通过开展全方位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和?诚信优质客户群?,给予利率优惠、增加贷款额度等优惠政策。在法律要素齐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通过?创业信贷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实施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启动了?‘走千村、进万家’信贷支农活动?、?春风行动?、?送金融知识、送货款下乡?活动、?春雨行动?,认真安排和部署信贷支农活动的具体指标和项目。各级高管及信贷员共进入790个行政村的250000户进行宣传推介、上门服务。?送金融知识、送贷款下乡?活动中,共发放《种养殖读本》60000册;2011年初,向农村赠送《现代快报》3000份,既送知识,又送资金和致富信息,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不贪大利、不嫌烦琐,基础金融服务深入人心

邮政金融发端自邮政网络,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担了具有公共性质的普遍服务工作,依托遍及全国的储蓄及汇兑网点,向城乡居民提供存款、结算等基础金融业务,成为沟通城乡金融的主要渠道。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邮储银行改制成立伊始曾意味深长的说道:“„我们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工作,维系农民工和他家里人的最重要的服务渠道是邮政储蓄银行,我们只要碰到进京工作的农民工,你可以问他一下,他都用一种绿卡,用这个卡可以把他的收入汇到远在天边的家里,家里人只要骑自行车就可以在乡镇拿到自己子女邮来的钱,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网络„”

近年来,邮储银行加快了向现代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转型步伐,先后开办了信贷、对公、理财、信用卡、电子银行等新业务,产品线日趋丰富,服务功能日渐强大。体制改革为市分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各项业务蓬勃开展,企业效益快速提升。自成立以来,分行业务收入一年一大步,从2008年成立之初的利润不足2000万元,到2011年末已实现当年业务收入1.79亿元,利润8100万元,2012年预计实现业务收入2.61亿元,利润规模有望突破1.2亿元。分行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服务大众、服务三农的宗旨,通过与商业银行间的错位竞争与差异化服务,有力促进了我市金融生态多样化良性发展格局的实现。

(一)服务百万客户,做百姓放心的?大众银行?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业市场竞争行为大多遵循?二八定律?,在利润及业绩导向下更多地将金融服务资源向中高端客户、高净值客户倾斜,客观上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但市分行坚持走为?社区、三农?服务理念,不嫌微小、不计贫少、不贪大利,努力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便捷的存款、结算及理财服务,较好地处理了商业化运作与服务均等化之间的矛盾,深得广大城乡百姓的信赖。截至2012年7月底,全市邮政储蓄网点171个,对我市乡镇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个人客户数超400万户,存款余额达226.69亿元,本年累计净增39.6亿元,本年余额净增排名全省第二;活期比重36.9%,全省排名第五。其中银行自营网点个人储蓄存款44.8亿,本年净增8.1亿。根据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加的现实情况,加大?送理财下乡?工作力度,确保农民增收,资产增值。本年实现代理保险4.8亿元,代销开放式基金1.1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11.7亿元。针对个人客户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基金、理财等新型金融产品,大力推广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手段,极大的提升了客户对邮储银行服务能力的认可度。

(二)服务城乡发展,做社会认可的?便民银行? 邮政金融庞大的网络使邮储银行天然地具备开展各类便民金融服务的优势,近年来市分行积极开展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银行卡发卡工作,截至目前结存卡量已达到212.3万张,本年累计发放各类绿卡银联卡21.7万张,其中针对农村市场量身定制的福农卡发放3.9万;本年办理各类个人转账交易140亿元,个人银行卡卡消费21亿元,个人网上交易1.4亿元,满足了城乡居民需求。尤其在农村市场大力开展办卡、用卡、刷卡宣传,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惠民的支付结算渠道。市分行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持续开展农民工卡特色服务、助农取款点建设、农村地区自助机具布放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改善。

此外市分行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依托邮储银行强大的中间业务系统处理功能,开发了一系列面向企事业客户的代收代付业务,为烟草、石化、电信、电力等驻阜央企及本地商贸流通企业提供营业资金归集、销售货款电子结算、集团现金管理、代收客户费用、pos收单、网上银行等服务,为财政、社保、教育、住房公积金等各类单位提供代理非税、集中支付、代发工资、委托贷款、代发补贴等服务,截止今年7月底,实现本年累计代收代付交易金额47.64亿元,交易笔数1239万笔,大大方便了企事业单位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服务民生工程,做政府满意的?政策银行?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工作,加大惠农强农补贴力度,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各类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政策性极强、时限要求极高、任务异常繁重,补贴受助群体呈现出农业人口占比高、年龄结构老化、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服务这类客户群体时,不但银行自身计算机系统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开销挤占成本,在资金发放的密集时段往往会给营业网点带来巨大的窗口服务压力,而这类补贴资金一旦发放就会被客户全额取出用于生产生活消费,几乎没有资金沉淀,因此不少金融机构对承担这类服务望而却步,积极性不高。市分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与政府需求具有高度契合,且一直忠实于自己的企业使命和服务理念,在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部分网点办理此项业务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仍然积极承办业务,替政府分忧,保证党的好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把好事办好。

我行在全省率先开办代发各类涉农补助,从伊始我们就对政府和群众郑重承诺,所有涉农惠民账户的开立一律不收取开户费、卡折工本费,不设最低存款限额,不限制账户结算功能,不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仅此一项,我行每年均需从业务成本中额外列支费用近1000万元。7年来累计通过涉农一卡通方式发放各种粮补、综补等涉农补助超过40项,全市年均发放资金量超6亿元,300多万农民通过邮储银行及时享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市分行积极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性工作的金融服务,自2010年试点推广新农保以来,截止目前,已承担了我市8个区县中的6个区县的新农保服务工作,基于邮储银行先进的联机系统处理能力,通过总对总数据对接的方式为各级社保部门代开个人账户、代发补贴资金、代扣缴纳保费,截至目前已开立新农保及城居保个人账户98.76万户,本年代发代扣资金2.13亿元;市分行开展医保、低保等社会补助资金的归集发放,全市发放低保、医保户数超过5万户,年均代发代扣金额逾1.6亿元;承担企事业单位退休金、乡镇教师工资等资金的发放,月代发金额超过1个亿。

地方材料 篇6

一、“互惠互利”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高职院校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是缓解当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有效举措。是在政府部门的牵引下, 借助高职院校的科教实力及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 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地方经济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更需要面广量大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校企双方立足当地发展实际, 发挥各自优势, 创造高水平的产学合作、能够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实现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关键点是做到互惠互利, 即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都能从办学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利益, 否则, 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在实施政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 政府起引导作用, 即由政府牵头推动开放创新平台, 搭建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学校教育与产业的有缝对接, 提高高职院校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起主导作用, 即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式, 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过程, 以高校的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同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方向, 提高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学校起着主体作用, 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更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以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完成对行业内的转型需求,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服务地方产业”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产业的支持, 我院坐落于江苏省宜兴市, 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 是我国著名的“陶都”, 并建有以陶瓷产业为主、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宜兴市拥有陶瓷及非金属材料类生产企业达千余家, 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的产业部门之一, 人才需求量很大。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创建于1958年的我院陶瓷工艺 (材料工程技术) 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从建校至今, 依托陶都宜兴当地的有效资源, 已培养了数千名陶瓷工艺专业技术人才, 为当地的陶瓷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 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 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按照现代陶瓷类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 在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下, 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

三、“教学模式改革”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 还是高职院校, 都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新的考验, 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模式, 为此,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教学体系改革

为适应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不断深化以职业素质为本、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切实转变观念, 大胆进行教育创新的探索。重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引入企业案例开展项目教学, 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训练职业能力,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等项目, 支持和鼓励学生进入实训中心或基地进行科学研究, 把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教师的某项课题的研究之中, 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 加快技艺实践与专业的融合。

2. 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实践, 探索综合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 (群) 的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企紧密合作, 共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 在实践教学环节, 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 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政、产、学合作”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高职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 就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进行人才规格设计, 但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则发挥的作用有限, 因此,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必须在政府的介入下, 实现学校与产业群体的有效联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施政产学研合作的措施主要有:

1. 健全校企互动合作机制

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 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健全了校企互动合作机制, 通过多方合作共育人才,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工学结合方式始终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指导, 资助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些受资助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所资助的企业就业, 实现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紧密结合。

2.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本地区陶瓷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中兼具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技能的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承担部分校内实践教学指导及校外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并且开展专业讲座与职前培训, 同时, 学校每年都派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借助合作单位的设备、设施、项目指导培训学生。

4. 合作开发课程

校企双方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与实训指导书, 参与从校本教材名称确定、市场调研、大纲编写与审定、教材体例设计、教材编写、案例提供、审稿、论证的全过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指导学生各项实训的具体操作和自主学习。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学生技能实训、指导学生参观企业、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具体工作, 为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此外, 学院与企业开展生产项目联合开发、科研项目联合攻关, 同时充分利用学院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瓷工艺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为载体, 为企业提供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

总之, 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多种多样, 各院校应因地制宜, 结合自身特点找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时, 在实施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必须兼顾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利益诉求, 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如此才能调动各方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 共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摘要:依托地方产业, 实施政府、行业与学校积极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青睐。高职院校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满足政府、行业与学校三方的利益诉求。只有做到互惠互利, 才能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三者之间关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共同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王洪才, 朱如龙.政产学研合作:高职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9) .

[2]刘全胜, 陈玉平, 王怀宝.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1) .

[3]殷惠光, 宋思运, 朱炯等.地方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和保障措施[J].江苏教育, 2011 (4) .

让地方电视新闻更具地方特色 篇7

一、报道内容上注重本地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 国内媒介具有对全球媒介的强势, 地方媒体也有对中央媒体的强势, 而构成强势的突出因素就是报道内容的本土化。因此说, 地方电视新闻改革的根本出路之一就在于突出本土化。在报道内容上注重本地化也就成为地方电视新闻构成独家特色的首要因素。

1. 在报道内容上注重本地化是适应新闻改革趋势的要求

从新闻传播的外部环境看, 加强本地新闻是当前地方电视义不容辞的使命。十七大以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要求,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成为新时期新闻改革的核心理念, 突出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在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方面制定了具体规定, 要求新闻报道要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 这不仅促进了新闻改革的深入, 也成为新闻传播的方法论体系。作为地方电视新闻机构, 既要有全局观念, 更要思想解放, 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同时又要立足于促进本地区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用有效的本土化新闻传播满足本地受众精神文化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2. 在报道内容上注重本地化也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特征看, 本地新闻与本地受众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地方电视对此拥有“地利”优势, 成为其贴近受众的最大资源优势。所以, 地方电视新闻应该立足本地市场, 在“贴近性”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只有在题材上将本地人和事充分纳入报道视域, 让百姓充分了解和感知发生在其周围的事件, 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实际问题, 才能以独家、权威的信息吸引当地受众的注意力, 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也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报道形态上注重现场性

观众看电视重在“看”, 现场性是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所在, 也是地方电视新闻扬长避短的可行之处。

注重过程、强调参与已经成为当前受众接受媒体信息的一个重要审美追求。在这方面, 电视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电视现场报道中大量现场的情形和鲜活的同期声, 加上记者在现场的同步解说, 构成一幅声画并茂的原生态。摄像机和话筒可以带领观众走进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使观众耳闻目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此时, 电视观众的接受心理也是最为平等的, 因为他们获得了与屏幕中人物共同的情感体验, 电视与观众“零距离”,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这种“同步”犹如现场直播, 观众不再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而将目光投射到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 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享受过程所带来的愉悦。

三、报道方式上注重灵活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新闻报道形成了“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规范化要求, 而对于报道方式而言, 由于不同媒体的体制、机制和理念的差异, 具体操作形式也有所不同。地方电视新闻若能抓住报道方式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就能不断开掘出新的生长点, 增强活力, 进而赢得观众。

报道方式上灵活性的前提是坚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在革命时期对新闻所下的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影响最大、最恰当的一个定义,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的核心是陈述事实。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播观念的不断革新, 人们对新闻定义进行了某些方面的修正, 比如改为“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将新闻价值构成因素中重要的时效性问题涵盖得更确切、更全面。在地方电视新闻传播中, 首要的是向本地观众呈现新闻事件的本源, 让观众了解新闻的主体和脉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事实说话”。

四、报道过程上注重互动性

以往,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电视的强势, 也习惯了单向而被动地接收电视新闻所传播的信息。然而, “受众本位”模式的确立和传媒科技的不断进步, 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 也使新闻报道过程的交互成为可能。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应清醒地意识到, 单向的传播方式再也无法适应当前的传播格局和受众口味, 因此, 建立丰富的互动机制成为地方电视新闻栏目优化生存环境的必由之路。如以征集新闻线索的形式吸引观众参与、采纳观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摄录下的DV新闻作品等, 既有新闻的时效性价值, 也能增强其他观众的平等感并进一步激发起参与意识。可以说, 畅通的互动途径的建立, 有助于地方电视新闻更好地植根于本地观众构筑的“土壤”, 也有利于舆论导向的正确施行和舆论监督的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调查〈新闻调查〉》, 张法、吴征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篇8

一、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 是指由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付经费,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工科高等院校。

1. 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不足。

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 地方工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蓬勃发展。统计结果表明, 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 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师资力量比例仍然偏小。一是工科院校中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所占比例不大;二是本科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趋于稳定, 在各省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虽然师资队伍在持续扩大, 但总体来说高级职称比例还相对较小。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 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强于以前, 但多数集中在中级和初级职称, 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但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还较薄弱, 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团队较缺乏。

2. 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不平衡。

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受其城市经济、历史和发展定位等因素影响, 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 其发展规模和层次也相对较高, 反之较低, 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东南地区的地方工科高校, 在数量、规模和层次上都比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质量要高。这证明,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高等教育的质量起决定作用, 同时那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工科高校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特别是当今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 更需人才支撑。二是区域高校布局的需要。如各省份的省会和大城市, 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高校数量名列前茅;因此, 地方工科院校应理性分析自身区域现状, 明确使命, 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求大、求高, 要办出特色。

3. 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

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左右摇摆, 一方面迫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想走学术型的发展之路, 又想走实践性、应用型的发展之路。办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办学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趋同的毛病, 导致很多专业设置没有地方特色, 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学生普遍“重理论, 轻实践”, 教师普遍“重科学研究, 轻技术服务”, 削弱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迅速, 学校招生数量持续加大, 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在办学教育等方面, 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完全掌控的局面, 已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不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方位办学体制, 特别是我国的民办地方工科院校的良好的发展, 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教育打了一针强心剂。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已然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直接关联的教育类型, 为地方工科院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国内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有了一定成效, 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所不相适应的现象。

1.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胜任力不足。

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后盾, 首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纵向人才作为后盾, 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而这里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处在金字塔塔端, 使得这部分人成为了所需人才总量的大部分。第二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横向人才做后盾。即工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要和地方产业结构一致。源于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 很多地方工科院校都将“厚基础, 宽口径”、“一专多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但在实际培养中缺乏针对性, 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倾向, 难以凸显自身特色。地方经济发展常要求上手快, 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可因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足, 实践课时有限, 缺乏实践经验较强的指导老师, 办学客观条件也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导致其培养的人才在素质和动手能力上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 过于追求学科设置的多样性, 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统筹把握, 对地方产业变化缺乏有效应变力。

2. 地方工科院校的科研服务力亟待提升。

工科院校教育一个关键目的就是,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工科院校推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 或科研推广机构无法胜任任务, 还不能积极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与推广, 导致很多院校在地方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上没有话语权, 其实践服务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3. 教师无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教师到企事业挂职、企事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和顺畅通道;很多高校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 从学生变身老师,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只能将知识从书本搬到课堂, 从网站复制到课件, 无从谈起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服务企业和社会。

三、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 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可以有很多方式, 最有效果的当属学校与社会、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方式。同样, 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所建立的实训基地也屡见不鲜, 院校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地方和社会支持;另外, 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必然带动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学校通过与社会和企业成立实训基地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 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最近几年, 不少地方工科院校和企业已在校企合作上尝到了甜头, 工科院校根据地方需要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课程和热门专业, 培养了很多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级技能人才。

2. 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要产学研全方位结合。

产学研合作, 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配合, 为同一个目标, 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多方面合作交流, 建立一个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 同时体现出综合性优势。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已慢慢从传统的教书育人机构, 升级为与地方经济高度融合, 持续共同发展的高等科研院所;同时, 地方工科院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 就必须与地方经济融合, 与地方、企业、社会进行全方位产学研结合。

3. 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地方工科院校要融入地方需求, 订单培养模式, 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该模式仅在当前部分企业自办高职院校开展, 对于普通地方工科院校通常开展此类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并不多见。随着经济发展, 应用类工科院校无学生在就业中越来越吃香, 开展订单式工科学校学生教育, 对学生和院校, 都是双赢的行为。

4. 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类型实施相关职业技能教育。

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 技能教育有所欠缺。近年来, 积极转变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院校可选择通过对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技能教育使在校学生得到国家承认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认定证书, 有助于毕业生找工作, 也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学生, 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 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 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前景美好, 这需要以地方工科院校有效发展、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同时也需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前期给予更多支持, 从而发挥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各地的优势, 提高合作效率, 培养优秀人才, 最终提升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16-17.

[2]李海莲, 洪林.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1) :10-16.

[3]黄快林.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31-133.

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篇9

1 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1 加深地方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

我国地方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对于地方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经验的积累,实现了联合和跨区域的重大突破,比如我国上海、北京、浙江等银行在省内省外设立支行,扩大商业银行的市场规模与容量,地方金融事业也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性的优秀成果,极大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房展。在商业银行选择支行的分布过程中,对于各个地方的经济格局与状况、发展水平与经济政策都会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做好资金投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便后期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这样一来,就为地方经济进行持续改革提供了借鉴之处,帮助地方经济发展找到发展的正确之路,使得经济改革之路与地方差异相适应,降低经济改革的风险性。由此可见,地方金融的改革能够影响地方经济的改革质量与方向。

1.2 不断改善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质量

根据我国当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标准可知,与我国城市、农村的相关金融机构的发展质量在不断地改善,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物质支持也保障了发展地方金融事业的资金充足率,提高了地方金融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地方金融的发展质量由量的转变提升为质的突破。但是,地方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通过整理近几年各个地区商业银行的资料可知,我国当前的有效数据与以往有效数据相比有很大的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充足率从1%~6%提升到8%~9%,也就是增长了几倍,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它的不良记录也降低了很多,每年的盈利记录也在不断地突破,提高了地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国民生产总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弥补了地方经济上不足的问题,协调了我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关系。

1.3 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的金融事业改革脚步不断的加深,金融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它的服务功能也明显地增强。从整体上来看,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为我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简化了农村信贷业务的流程,降低了信贷业务的办理难度,解决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合理支配资源。

2 我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存在的矛盾及原因

2.1 矛盾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状况、政策支持不同,导致我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存在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表现如下内容。

第一,我国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采取“重金融、轻经济”的工作态度,认为将我国地方金融行业发展起来了,地方经济自然会得到提升,所以,就加大对我国地方金融业的资金投入,把地方金融事业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但是,对金融行业的定位、功能、规划、政策、环境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地方金融行业所制订的计划与地方真实经济发展情况不相匹配,这样一来,地方金融的发展脚步受到了制约,地方经济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第二,企业负债现象较为严重。在国家不为完善的相关制度之下,再加上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问题。当有些企业在面临着短暂的利益亏损时,他们会采取十分消极的态度,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税、漏税;有些信用度较差的银行在进行重组、联合时可能会承担着很大的债务问题,他们利用这个机会逃避债务,严重扰乱经济市场的发展秩序,破坏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环境。第三,我国地方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作为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与地方行业发展的依据,对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很重要的影响,我国地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不严、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不高等不良现象,这一现状将直接影响我国金融行业与经济市场的发展环境,给其他企业树立不好的形象典范。

2.2 主要原因

由上可知,我国地方金融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呢?归根结底就是地方政府与市场的沟通不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事实上,我国地方银行与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我国地方企业、我国地方银行、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不够,直接影响了我国地方信用贷款业务的正常运转。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与我国地方银行之间严重缺乏沟通,在地方政府和地方银行的交流平台的开放方面还存在不足,阻碍了政府与银行的正常沟通与交流,同时,地方政府针对地方银行所反映的问题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其重视度不够高。在地方政府干预地方银行的经营时,大多指责银行的不足,对银行的理解关心相当少,甚至有些部门的领导并未意识到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就是地方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企业管理上并不是十全十美,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上面,很多企业为了谋得更多利益,不惜在账本上做手脚,提供错误的信息给大众,这样一来,银行账本上的信息与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透明度不强,这就给很多不法经营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自然会出现窟窿。

3 促使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促进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和当地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转变经营观念,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之下,为我国的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这就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曙光。就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关系来说,地方金融事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相反地,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金融发展的保障与依托,所以,地方政府和地方银行必须厘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转变经营理念。首先,地方政府应该把银行真正作为产业来对待和发展,在发展银行产业的同时,认识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之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银行应该树立正确经营观念,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银行的发展,比如:既要看到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益,也要看到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及时采取防范风险的措施和处理风险的措施,保证银行在稳步中前进。最后,自身的完善是银行发展必须完成的工作,需要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增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及时反映问题;增强与企业的交流,降低决策的风险性,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双赢目标。

4 结论

总而言之,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要想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两者的发展缺一不可。当面对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时,需要我们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找到矛盾产生的原因,以此为切入点,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措施,为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英,田岚.地方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特区经济,2012(8).

[2]刘章发.关于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11).

[3]宋艳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与地方经济“双赢”[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2).

上一篇:综合自动化试验台下一篇:空间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