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课堂艺术

2024-07-07

生物教学的课堂艺术(精选十篇)

生物教学的课堂艺术 篇1

教学语言是传递信息、师生对话交流思想认识以及沟通感情的桥梁,无桥难以过河,没有好的语言,师生之间就像隔着一条大河,隔岸相望,交流沟通就十分困难。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唤醒沉睡的心灵,能激发生命的动力而催人奋进,能使学生感到甜蜜与幸福。

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俄罗斯有一句谚语 :“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其实,语言艺术本质上就是一种智慧、智能,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而课堂语言又是教师文化素养、思维方式、教学理念的表现,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国教育学者李如密先生也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综合地反映了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的许多语文特级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情有独钟。特级教师于漪说 :“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自己的口头语言生动、活泼、优美,就能给学生以熏陶,大大提高学习效果。”确实如此,听许多特级教师的课,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他们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优美、有趣。

但是,当下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并不能令人满意。在听课中我们经常看到 :不少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平淡乏味,不生动,缺少感染力 ;有的教师教学言语不清晰,表达欠准确 ;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啰嗦、冗余,有的呆板,缺少情趣 ;有的不流畅,缺少激情。对于这些问题,许多教师并未引起重视,更没注意课堂教学语言基本功的锤炼,以为只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就可以了,同样也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显然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更没有改进自己问题的行动。

作为语文教师,课堂之上语言乏味,语音不准、絮絮叨叨、繁冗拖沓,缺少语言魅力,让学生提不起精神,怎么说都是应该改变的 ;更何况教师语言与行为本身就是学生的表率,对学生应有示范性,岂可忽视?

这样讲,不是说不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而是说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加强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本身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语文课堂语言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载体,也不仅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工具,它还是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示范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科学性和艺术性方面应有高标准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语言的特性,找到锤炼教学语言的有效方法。

语文课堂语言是一种专业性语言,因此,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街市的调侃,不同于拉家常的随意,不同于哄孩子睡觉的重复,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追求准确、清晰

所谓“准确”,就是指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能准确、清楚地表情达意。语文学科当中有许多知识概念以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问题,教师讲解或引导学生概括表达时,不可含糊其辞,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效率。

所谓“清晰”,就是指教学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逻辑层次,凡是涉及到实质性内容的概念与话题,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每个判断的主宾关系都要揭示清楚,表述问题时,要紧扣话题内容,思路清楚,表达时要明白易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清晰。他还曾指出过一个课堂教学情况 :学生无法听懂,无法对课堂教学内容感兴趣,究其原因是授课教师讲课毫无条理性和逻辑性,无法讲清相关概念。这说明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对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说,学生写一篇作文《谈理想》,大多数学生对理想的概念未做出解释和界定,教师讲评时,也不能解释清楚理想是什么,这样的作文训练,怎么能提高教学效率呢?其实,在这种议论性作文教学中,准确清晰的界定概念是很有必要的,这是议论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在讲评时能够准确并有艺术性地加以引导,学生写这类作文就有了思路,也明白了这类作文的写法。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追求规范

语法规则是国家语言机构根据地域说话习惯制定的要求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性约定,也是语言现象与特征的客观存在。汉语的组合规则,要求语言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要有规律性。例如,语素组合成词和短语,再组合成句子,都要合乎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规律,语言学家对语言现象和其特征进行了归纳、整理,把它们描述出来,用以指导语言表达而形成语言运用的法则,这种法则便于规范人们的语言行为,有利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符合这些语法规则。

因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程度,假如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不规范,学生理解接受知识就会变得很困难。

另外,语文教师作为语言工作者要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正如前面所说,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时期。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认为,儿童学习语言,获得语言能力,大部分是通过在没有强化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语言示范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果教师教学语言不规范,学生语言就会受到不良影响,更何况在学生心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语言不规范,学生也就跟着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将不规范的语言变成坏习惯。

近年来,国外一些教育家十分重视教师语言对学生的这种示范作用,他们认为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提出“要使每一堂课成为语言训练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受语言水平高的教师长期熏陶的学生,其语言能力显然要强于一般学生。因为学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追求艺术美感

美感是人感知事物后产生的一种美好的喜悦的心理感觉,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到美的对象后,产生一种综合性愉悦的心理反应。教学语言的美感,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在听到你的语言后,引起一种感动和喜悦,产生赏心悦耳、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对你优美的语言产生欣赏和喜爱的心理。

从心理学看,美感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统一体,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相互诱发、相互渗透,从而形成符合规律的自由心理运动,是一种非概念认识所能表达或穷尽的自由感受。而富于魅力的教学语言正是语文教学语言带给学生美的感受的主要因素。那么,教师如何打造富有美感的课堂教学语言呢?

1. 追求自然流畅的语言美。这一般很难确切地说出其特点,但这种语言不雕琢,不做作,不故作惊人之语,不刺人耳目。例如,许多优秀教师的语言,不徐不疾,娓娓动听,让人感觉和谐悦耳,给人美的享受。

著名语文教育家,原全国中语会会长苏立康教授的语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语言,所有听过她讲课和讲座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感到她的讲解让人听后十分舒服,有一种仿佛听音乐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易于为听众所接受,也便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深处思考而不觉疲惫。怎样打造这种自然流畅的语言美呢?

(1)备课要充分。有人可能会问,备课充分与自然流畅的课堂语言有什么关系?这关系还特别大。人的语言自然流畅,源于人的思维,源于头脑准备的充分,认真仔细充分地备课,使你讲述的内容烂熟于心,各种知识和内容能够融会贯通,当讲述和回答学生的问题时,自会行云流水、对答如流。

(2)锻炼思维和语言的条理性。课堂讲述性语言应该有层次性,有逻辑性,有条有理,这些除认真备课以外,也要不断练习、演习。青年教师刚刚开始讲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试讲,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指导,如何点评,都应一步步设计好,并加以试讲,这样按部就班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自会提高。

另外,教师应经常参加一些演讲和公开课竞赛活动,这样可以锻炼临场应变的能力,会使教学语言更加自然流畅。

(3)不断提升文化文学理论素养。表面看,自然流畅的语言是教师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实,这与教师个人的文化、文学、理论素养密不可分。学养、学问是语言表达的内在根基,有积累,在表达时才可能源源不断地提取。所以,语文教师不应满足已学的各类知识,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各类知识营养。有人说,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杂家,这是有道理的。教师修养的提升,是不断学习、积累、磨练、融会贯通、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说出自然流畅的教学语言,必不是难事。

2. 追求风趣灵动的语言美。风趣常常和幽默连在一起,这里之所以将风趣与幽默分开来讲,因为风趣虽有幽默的因素,但二者还是不同的。《辞海》中关于风趣的解释为 :“风尚志趣,也指风味情趣,后多指语言、文章幽默诙谐的趣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幽默或诙谐的趣味(多指说话或文章)”。《辞海》关于幽默的解释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由这些比较可见, 《辞海》对幽默的解释突出了运用艺术手法和要达到的目的,而诙谐灵动则没有特别的艺术手法的强调。

但是,人生语文认为,把幽默与风趣作为追求教学语言美的手段方法来研究,有分开来加以阐述的必要。而把风趣与灵动合在一起来讲,因为风趣诙谐的语言常常与灵动的语言个性分不开,二者虽有区别,但联系紧密,灵动的语言有利于形成风趣的语言特征。

风趣的教学语言不死板,不沉闷,时常伴有趣味横生的语言点染,它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种表现。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种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一些教师的课很精彩,而一些教师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语言上是否风趣灵动。富有教育机智的风趣灵动的语言,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紧张沉闷问题。

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和灵动性,教师乐观活泼的个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学得轻松,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毛泽东主席的讲课和讲演就是典范,1921年他到安源工人夜校给工人讲“工”字时,曾这样讲 :“‘工’字上面一横代表天, 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我们工人阶级顶天立地。工人是英雄好汉, 是社会的主人。”这不仅使大家感到学文化很有意思,而且还宣传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增强了工人的自信心和斗争精神。

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风趣灵动起来,除读书学习,有意积累以外,还要广泛收集与学习与文本有关的笑话、故事、对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

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断句时这样讲: 从前有位富豪生性吝啬。在聘请家庭教师时首先声明膳食供给很微薄。不料,先生一口答应下来。而富豪也与家庭教师爽快签了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可是,当吃第一顿饭时,这位老师就提出强烈抗议:“太不守约了!明明写着‘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此话一出,这位富豪目瞪口呆, 无言以对。学生听到这个段子后,捧腹大笑, 当寂静下来之后,又频频点头, 在愉悦中明白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把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使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这对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的教师来说,更应加以借鉴。用故事讲道理,妙趣横生,能极大地引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也能发人深思,其教育意义深远。

3. 追求形象生动的表达美。形象,在这里指课堂教学语言用词用语有表现力、活灵活现 ;生动,在此指教学语言具有活力,能感动人,教学语言的生动美,指教师的语言表达有活力、有感染力,常常能感人肺腑。

教学语言的形象和生动,常常结合在一起,不易分开,因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共同的特点。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的语言描绘事物,讲解概念,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感动学生,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美,二者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陶醉在教师语言描绘的意境之中,从而对上课的教学内容流连忘返,产生“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教学境界。

例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诗时,在品味“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句时,李玉华老师曾有如下的讲解 :

我国的重阳节,有家人或朋友相聚在一起赏菊饮酒、插萸登高的习俗。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也是重阳节。今天我们再看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词人在沉闷孤独寂寞之时,又赶上重阳节,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相对照,更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 ;重阳佳节之日,她孤零零地躺在纱帐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夜凉风袭来,词人更会增加一层冷清之感,岂不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在这里,教师的教学语言利用相关联想和对比联想,为学生描绘了古人重阳节家人或友人聚会的情景,描绘了词人在此时刻孤独难耐的境遇,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这自然有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连载完)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的一生。文章重点阐述了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教师语言艺术追求的目标与艺术方法。

机械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篇2

关键词:机械教学、课堂提问、作用、种类、原则、艺术

课堂提问又称“设疑”,它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今国内外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给课堂提问的一定程度的重视,都在追求提问艺术的完美,乃至出现了提问为核心的“问题教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观点虽有点偏面,但反映了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质量在很大适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从事机械专业的各专业课教学十多年,对机械教学中课堂提问有一定的认识、实践和体会。

一、课堂提问在机械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是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辩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因此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以下作用。

1.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吸引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职高学生跟普高学生相比,相对来说“双基”较差,尤其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好多学生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被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吸引。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有时还可以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上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讲、思索,学好机械专业课就有了基本保证。

2.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激发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涅指出:“离开了学习者的动机……不能引起学习。”同样,离开了教师的激发,动机只能处于潜伏状态。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动机时,人体内必然出现一种张力系统。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这样,就会使学生精神振作,迫使学习者追求问题的解决。这种由提问而引起的张力移动,就是动机的激发。例在高职班《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一节复习练习课中,先利用Authorware多媒体展示一组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如下图)。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一题。并提出以下问题:(1)先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这些组合体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和两个视图上的各线面的含义。(2)然后想象出物体的形状。(3)借助已知视图,利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补画出第三视图。……

3.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定向作用,可以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开动思维机器去主动寻求答案;当学生思维方向不明确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被认知的对象,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去思考;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关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新的蹊路,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产生顿悟与突破;当学生要对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整理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将思维进行有条理的收拢,得出圆满的结论。这样,富有艺术性的提问,促使学生的思维按:“启动—定向—活跃—收拢”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4.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诱导作用,可以诱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

“夫子循循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学生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给学生指明清晰的思路,并诱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自然地深入到教材中去,从而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教学局面。

5.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强化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机械专业课教学中通病之一是没有重点、难点,平铺直叙。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强化重点和分散难点,使教学跌宕起伏,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通过师生对所提问题的求解,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6.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反馈作用,可以促使教师适时地调控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情况,或检查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的感知、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或变革内容,或调整进度,或改变教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发展,同步运行。

7.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实践作用,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示才智的机会。

学贵有疑。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明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明疑,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其进取精神会得以提高。此外,学生通过明疑,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二、机械教学中提问的种类。

在机械各专业课教学中,提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种类,结合当前机械各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践,依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方法,可以把提问分为以下几类:

1.回忆性提问

主要是使学生联想所见所闻的事或回忆已学过机械知识。教师经常用到的关键词是:“什么是”、“写出”、“说出”等。如(1)回忆日常经验。例在《工程力学》“力矩和力偶”这一课题教学中,“我们用手转动门进行关门或开门,手作用在门的什么位置,小臂与门的相对位置如何?”(2)要求是与否的问题。例在“力矩和力偶”这一章复习课中,问“力矩和力偶矩在平面力系中作为标量还是作为矢量,正负号规定是顺正还是顺负。”(3)概念、规律、表达式、单位、常数等的回忆问题。例“什么是力偶”。知识水平的提问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它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

2. 理解性提问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至今已学过的知识,领会技能要领。可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知识,弄清它们的含义和之间关系。对理解性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用你自己的话叙述、比较、说明、对照、解释等。如(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各应用在什么场合。”(2)让学生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你能讲述一下钢能进行热处理的根本原因和热处理三个阶段的意义吗?”(3)对比。“试比较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异同点?”(4)说明。“请说明简化后铁碳合金相图主要的特性点和特性线的含义。”理解性的提问,除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的知识,能比较或对照事项的异同外,还要求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学生要正确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

3. 应用性提问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工程中问题。可用来鼓励和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精神。应用性提问,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如运用右手法则和右手螺旋法则判断蜗杆蜗轮的旋转方向和旋向;举例说明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运动特性。应用性提问,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某些知识应用于某些具体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确定正确的答案。或从某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基本原理。

4. 分析性提问

主要是让学生透彻地分析理解,推断事物或现象的动机与原因,授引有说服力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分析性提问,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如为什么说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由五刃六面组成;分析说明刀具五个主要角度的变化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等。对于此类问题,要求学生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资料和现象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或得出结论。

5. 综合性提问

主要是让学生寻求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综合性提问,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预测、如果……会、鉴别、总结、论述等。例如:假如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的?总结提高机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措施。论述使用中心架和跟刀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综合性提问,考察的是学生对某一课题或内容的整体性理解,要求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类问题最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6. 评价性提问

主要是让学生寻求评价。可用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材料或信息的价值。教学中常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及你对……有何看法等。如(1)要求学生判断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问题。“你谈谈在解决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问题时,试分析比较几何法和解析法的优缺点。”(2)要求学生判断思想价值。“你认为刚体、质点和平衡等力学模型,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评价性提问,要求学生对一些观点、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判断与选择,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机械教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提高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日本,一些教育家把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并认为“重要的提问”具有以下特点:①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②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③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④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个具体目标;⑤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徒劳的提问”存在以下通病:①目标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的能力大小;④用语不妥,意思不明;⑤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在机械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使每课提问都成为“重要的提问”,教师必须遵循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

1.紧扣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例如,教学中可以先设问,诱导学生;再反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最后又进行到追问、深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习题的提问,更要善于沿着一条思路,培养学生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例举李世维主编《机械基础》§4-1钢铁材料教学中,按照“分类→典型钢号→主要用途→性能要求→化学成分特点→热处理工艺特点及相应组织”这一主要线索来提问,运用归纳、小节的方法去梳理、概括、归纳各部分内容,将分散的内容集中、繁杂的内容高度概括,以达条理、系统、精练又便于记忆的目的。

2. 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机械各专业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善于不失时机地安排提问。要抓住知识的疑难发问,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识结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善于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思考题迫使学生思维,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3. 问题精炼、明确的原则

教师提出时语言简练,题意要明确。为此,教师必须从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切不可灵机一动,信口设问。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原设计,要根据从学生中反馈来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变通,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量力性原则

授课中,教师要以实验现象或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培养高度”进行设问,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思索后能够回答,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选择提问对象时,也要注意层次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5. 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则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问时态度要亲切慈祥;要有民主作风;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错者要鼓励,有创见要赞扬;要善于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音调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组织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认和修正。教师提问应持乐观态度,要充满信心,使学生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变换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同学生进行交流,以达到最佳的对话效果。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由于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各异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课堂提问也无一定之法,全在教师用心而为之。

参考资料:

1. 施量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教学课堂中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

为适应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中问答是英语课堂师生间最有效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表面性提问多、深度问题少;习惯性提问多,启发性问题少。多年的英语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英语的教学质量。因此,深入研究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的设计,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有效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所讲的英语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而且巧妙地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自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锻炼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英语课堂的提问还可以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锻炼英语交流的技巧。因此,科学而具有技巧性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配合教师进行英语学习,达到高效的英语教学效果。

二、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1.课堂提问要有合理性、广泛性

课堂问题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已有的学识水平、生活经验,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问题难度大小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率,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会导致学生思维怠倦。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合理的问题,提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要集中于个别学生,要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对知识难度大的提问,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果只提问好的学生而冷落学困生,就不会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地站起来发言;如果老师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他们的创造之火就不会点燃。

2.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有情趣、有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在愉快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教师既要着眼于课文,也要注重巧妙地设计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以教授What should I do? 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讲青少年的烦恼,所以在教授这篇文章之前我就问学生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Do you have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Do you have time for your hobbies?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他们多有感触的事。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产生共鸣。学生侃侃而谈,心中久聚的烦闷也舒缓轻松,问题得到了解决,英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课堂提问要有梯度性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梯,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搭设的“脚手架”,让学生步步攀升,问题的解决也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取整体教学法,用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是阅读前的“盲听”,在听力之前,设置2至3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只听不看阅读材料就回答问题。然后是阅读中的fast reading和 careful reading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所给的问题,通过问题和答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最后是阅读后提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引出课本之外,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不同的观点或价值观发表自己的看法。

4.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教师设置的每一个问题要富于思考性、启发性和发散性。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引发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从而到解疑的一个探究活动的过程。有些语法教学或词汇的辨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又有代表性的习题,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性或差异性,然后得出语法现象,同时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怎样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要揭示矛盾,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鼓励。在提问的多样性中,各种新颖、独特,甚至创新的见解可能就会在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出来。

6.课堂提问要有鼓励性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如:Try it again!Dont give up!That is right!Your pronunciation is quite good!I agree with you!Congratulations!“Good!”“Wonderful!” “Great!” “Super!”“ Cool!” “Well done!”“Very clever!” “What a clever girl or boy!” 等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既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自卑心理,又加强了学生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使他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三、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提问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是决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也是影响教学内容开展和教学进程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伟红.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之我见[DB]. http://www.zytxs.com.

生物教学的课堂艺术 篇4

一、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方法

1. 比较异同提问法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之间, 前后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之间, 往往都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 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这类知识呢?利用比较异同提问法, 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区分识别相关知识间的异同,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能从中发现相关内容和知识的特点, 强化“双基”过手和落实,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 事实现象提问法

兴趣是中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导入新课的第一要务, 也是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和取得成功的第一时机。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时, 我常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利用相关的生物事实和生命现象, 切实、巧妙地提出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和兴趣, 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这种方法就是事实现象提问法。

3. 解决问题提问法

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 在于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的生物学问题, 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或新情景问题。因此, 每当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和知识之后, 就应该及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提出新情景问题或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解决问题提问法。解决问题提问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灵活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感悟和体验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快乐。

二、课堂提问艺术的实施策略

1. 提问的语言要具体, 准确, 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教师提问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的问题表述一定要语言清晰, 意尽连贯, 尽可能地运用生物学科术语。提问不仅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有些教师提问语言比较随意, 缺少明确的指向性, 结果学生的回答, 都不是教师所要的答案, 自然教学中就会有很大的出入, 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大打了折扣。如浙科版必修2“减数分裂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课的引入中, 有教师一开课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当时学生一头雾水, 有人说“我是妈妈生出来的”更有甚者说“我从教室走过来的 (注:当时上公开课不在教室, 而在校阶梯教室) ”……其实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回答: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过来的。所以问题只要转变成“你知道生命的起点是什么?”就非常明确了。

2. 巧施评价, 创建和谐课堂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在于唤醒与激励, 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尤其在青年时期[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 在提问后进行及时评价, 在评价中传达赏识情感, 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即使是错误或不够准确的理解, 教师也应去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久而久之学习者就会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赏识, 也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这样师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情感交融, 这种良好的情感交融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 从而形成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

3.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不能只集中在几位“常客”身上,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都能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对那些胆小羞怯, 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 尤其要注意引导。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都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 生物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就是要利用合适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的重点, 不时变换提问方式, 精心组织提问语言, 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并培养学生发现、研究生物问题的勇气与方法, 真正让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

摘要:利用比较异同提问法, 总结归纳、区分识别相关知识间的异同;解决问题提问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灵活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感悟和体验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快乐。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艺术,提问技巧,注意的问题,提问艺术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品江.问题导学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2, (10) .

[2]裴志刚.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谈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艺术[J].大众文艺, 2010, (20) .

[3]严生红“.问题解决”——激活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金钥匙[J].中学生物教学, 2011, (12) .

化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篇5

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教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 者:张美兰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第十三中学,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

 

机械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篇6

关键词:机械教学;课堂提问;种类;基本原则

一、课堂提问在机械教学中的作用表现

提问就是指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的这一过程,它是师生间互动的主要表现方式。

高校中开设机械教学课,所教授对象是高职学生,他们与其他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往往基础不太好,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能够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就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将自己的无意注意转变成有意注意,从而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机械专业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重难点不凸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重难点,还能加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自己所学。

对教师而言,提问还具有反馈作用。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一些不足,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在解答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机械教学中提问的种类

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法,可以把提问分为回忆性、理解性、应用型、综合性以及评价性这几种类型,以下将简要探析这些种类的具体表现:

回忆性提问就是在设置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知识或者联想自己平时所见所闻,从而进行思考。例如机械教学中学习《工程力学》“力矩和力偶”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用手转动进行开关门时,手作用在门的哪个位置,小臂与门的相对位置又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立马回想自己平时开关门时什么样的方式,并结合本课内容进行思考。此外,还可以提问一些基本的定义,巩固学生所学。

理解性提问就是让学生比较或者解释一些知识,看看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是否已经完全理解,是否搞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例如让学生比较“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异同点”,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让学生解释“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它们分别应用在哪些场合”等等。通过这些理解性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解释和描述,能够将课本上的所学转化为头脑中的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综合性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创造性的组合连接起来,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这一提问类型经常用到“推测、如果……会、鉴别、论述”等词语。综合性提问类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某课时知识的整体性感知与理解,可以锻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发散他们的思维。

评价性提问就是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标准,让学生根据这一标准对某一问题进行评价。机械教学中评价性提问例如“请你谈谈在解决平而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问题时,试分析比较几何法和解析法的优缺点”,通过评价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判断,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

三、机械教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提问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提问必须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它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如果课堂提问是信手拈来,没有精心设置,那么势必会影响其效果,甚至还能有弊无利。例如,老师设置提问过多,或者问题难度系数太高,这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害怕“被提问”,对本来就枯燥的机械教学科产生厌烦感。由此看来,要想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让提问变得有意义,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逻辑性。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要与内容息息相关,紧扣教学重难点,此外,难度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机械教学时,老师可以寻找一个线索来进行提问,并层层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学会概括归纳,学会总结,进而巩固教学效果。

其次,课堂提问要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教师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提问,通过提问要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最后,问题的提出要有目的,要精炼。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语言简练,要明确问题的目的性。因此,老师要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明确这一问题的提出,我能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情况,否则,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此外,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太严肃,要让提问变成师生互动的一个媒介,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活跃课堂气氛。对待学生的回答,老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并作出适当地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答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总之,课堂提问有一定的艺术性,它对机械教学发展与改革有着不可估摸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科学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合理设置问题,巧妙运用提问,从多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伯艳广.略谈机械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J].考试周刊,2013,4.

[2]孙泽文.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J].教育与职业, 2004,7.

生物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篇7

一、归纳小结法

教师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 以增强学生记忆, 加深理解,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如, “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学完后, 归纳为如下几点:2个作用 (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 2 次毛细血管网的形成, 3个比较 (血浆与原尿、原尿与终尿、肾动脉中血液与肾静脉中血液) ;1 种疾病 (肾小球肾炎) , 3 点意义。这样, 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 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完善化。

二、设置悬念法

给学生设置悬念, 主要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有一种似懂非懂、不能满足的心理, 这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堂课讲完了, 笔者按所讲内容设疑, 能达到“课尽而意不尽”的效果, 激起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

如, 学习了“蚯蚓”这节课后, 笔者提出这样的假想:“如果把蚯蚓放到太阳光下, 结果会如何?”下课后, 学生进行了讨论, 有一部分学生预习了昆虫后才找到了答案:因为没有外骨骼, 蚯蚓会由于水分大量被蒸发而死亡。

三、比较异同法

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生物知识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生物课的结尾就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构成知识网络。

如, 讲了“乳房生物反应器”, 人类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产品有许多好处, 其中就有一个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从而强调保护地球, 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另外, 还应处理好这堂课结尾与下节课导入的衔接与呼应。

四、事实震撼法

在生物课堂“收尾”时, 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 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 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 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也是生物课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如, 讲“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时, 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他从小就活泼好动, 喜欢采集昆虫, 制作生物标本, 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 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 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 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 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并于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 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被恩格斯赞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 从古至今,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 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 报效祖国。这样, 学生既受到理的教育, 又受到情的感染, 情理交融, 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幽默风趣法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 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 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 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 会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例如,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可编成如下歌诀:能用低镜勿用高, 操作规程要记牢;禁手抚摸目物镜, 擦镜纸擦效果好;勿乱转焦转换器, 载物台保洁干燥;取送镜时轻拿放, 右手握臂左托座;对光观察先下上, 先低后高最基本;实验完毕复原样, 送回原处保存好。

总之, 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种艺术, 其中奥秘无穷, 方法很多。教师不能在教学内容讲完后就匆匆结束, 草草下课, 应该认真研究并设计结尾,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 篇8

一.亲和温馨的语言———未成曲调先有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语言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几乎成为所有学生的通爱。好的教学情境, 亲和的教学语言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

请看孙双金老师的独家创意———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画画吗?生: 喜欢!师:那好, 现在我想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片美的叶子!可以上黑板来画, 也可以在下面画。师: (极富诗意地为学生作画配上独白) 一只只嫩生生的小手, 在黑板上自由“舞蹈”, 一个个“舞蹈造型”———一片片叶子布满黑板, 这仅仅是一片片叶子在展现?不, 这是一扇扇心门在打开, 这是一颗颗心灵在舒展, 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课前导语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 但总原则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拨动其情感之弦, 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二.幽默风趣的语言———忽如一夜春风来

充满幽默感的老师永远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幽默感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语言, 老师应当是语言大师, 寓知识于快乐, 让人一笑之余, 继以深长思索。

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 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 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 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仿佛把大家带入了硕果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 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 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都会心地笑起来。

在这节课中, 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 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教给了学生, 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 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三.激疑促思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用导向性话语来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种 方法。

在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 有位老师是这样过渡的:“面临绝境时, 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要么颓废, 从此消沉下去;要么发愤, 努力振作起来!而司马迁选择了后者!从起初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到下定决心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同学们, 让我们联系上文设身处地想一想, 除此之外, 司马迁还会想些什么?”孩子们带着疑问, 积极投入到课文的研习中, 想到《史记》还没写完, 想到父亲的嘱托、想到自己出生在黄河边听英雄们的故事, 想到自己努力读书积累的资料等。学生通过思考、交流, 加深了对司马迁这个人物的了解。

恰当的衔接过渡将教学内容步步引向深入, 触动了学生心弦, 激发了学习欲望, 沟通了师生间的信息,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画龙点睛的语言———繁华落尽见真淳

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所用的时间不长, 却对这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至关重要。如果结束语设计得好, 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正如袁微子先生所说:“成功的结尾教学, 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技巧, 而且学生会主题更明, 意味犹存, 情趣还生。”

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的结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敬爱的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他的光辉形象也永远不可磨灭。邓小平, 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的名字, 他, 在大海中永生!”

好的结束语, 用点睛式的语言收场, 如深山古刹的钟声, 余音绕梁, 留给学生悠悠的情思。这个结束语, 不仅概括了全文的中心, 赞美了小平伟大的一生, 而且激起了学生对小平的无限思念和爱戴。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9

一导入语的艺术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端, 好的导入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入语的艺术, 关键是要创设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 让学生陶醉其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 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一听到猜谜语, 学生的注意力就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齐声说:“好!”我接着说“有种虫儿真奇怪, 一盏灯笼随身带, 黑夜点灯满天飞, 像星闪闪真可爱。”学生猜后我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图片:一片南瓜叶上的几只萤火虫尾部发光器一闪一闪地发出荧光。然后提问:“萤火虫体内有什么特殊的发光物质?细胞内哪些物质可能为萤火虫尾部细胞的发光提供能量?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发光是由哪种物质直接提供能量的?”我们还可以用包含一定生物学规律的诗歌、故事、成语、谚语等导入, 在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 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 引发他们对其中蕴含的生物学规律的思考。

二课堂讲解语的艺术

课堂讲解语是教学艺术中最关键的部分, 它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格调。生物教师要准确灵活地掌握语言的特点及课堂讲解语的艺术, 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及具体的实际情况, 用规范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

1. 科学性中渗透趣味性

生物课属于科学课的范畴, 在高中生物课堂讲解中, 我们应把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重要地位, 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如在讲解DNA复制需要四个基本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时, 我作了这样的比喻:把DNA复制比喻为复印一份文件, 解开的每一条母链比喻为文件的原件作为模板, 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比喻为复印文件需要的纸和油墨作为原料, DNA聚合酶比喻为把纸和油墨黏合在一起的复印机, 提供能量的ATP比喻为让复印机工作的电。

2. 知识传授中渗透情感性

中学生物教学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 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如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时, 我是这样讲的:“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在我们生命诞生的那段岁月里, 起初父亲产生的几亿个精子拼命地向着目标游动, 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突破重重难关, 最后只有一个最强壮的精子能进入卵细胞, 完成受精作用, 形成受精卵。可见受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竞赛中最后的胜利者, 我们一定要充满自信, 因为生命的起点就决定了你是最棒的。一个直径大约0.1毫米的受精卵, 在母亲的子宫内分裂生长的280个日日夜夜, 母亲时刻担负着两个人的呼吸、营养和排泄,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母亲也越来越疲劳, 但一想到孩子的诞生, 就有了等待的力量, 爱也在等待中与日俱增。”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又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母亲的伟大, 实现了生物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3. 严密准确的语言中渗透模糊性

生物课堂教学语言是自然语言与生物学术语、专业用语等有机结合而成的, 是科学性很强的语言, 向学生传授知识时, 语言必须严密准确, 符合逻辑, 才能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但模糊性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也有重要作用, 它是关于认识对象类属边界和状态的不确定性描述, 是语言表现的一种基本方式, 具有不精确性以及相对性等性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生物语言的模糊性和知识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恰当地运用模糊性语言。对于教材中的模糊语言, 如“主要”、“绝大多数”、“大体上”、“基本上”、“几乎”等不能视而不见, 要让学生把它们作为关键词打上着重号, 并且举出一些典型的“反例”、“特例”加以说明。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就要强调“主要”两个字不能省略, 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生物学的实验设计题也要用到一些模糊语言, 如对照实验中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观察等。

三结束语的艺术

一个好的结尾, 能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并延伸到课后。结束语的艺术, 应该是用总结性或启发性语言, 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思索与探究。如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一位漂亮的女明星, 拒绝了许多高富帅, 却想嫁给一位相貌平平、不修边幅的科学家, 因为她认为这位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与美丽动人的她结合, 生下的孩子就会既聪明又美丽。然后问学生:“如果他们结合, 是否能如愿地生下既聪慧又美貌的孩子?”欲知结果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这样就给学生一种“教学已悄悄地走了, 思维正悄悄地来到”的感觉。

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艺术 篇10

关键词:提问,启发诱导,思维训练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效果的好坏, 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好的课堂提问, 可以提示学生思考的起点与方向, 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并能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更加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怎样的提问才会“恰到好处”呢?

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最直接的动力, 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意的提出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的问题,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要富有启发诱导性。学习过程的实质也就是认识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内因作用, 才能使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教师提问要富有深刻性和思考性, 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也就是说, 设问既要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而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问题太容易就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 而问题太难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分析学生知识欠缺点, 用提出富于启发诱导性, 不同程度、不同难度问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让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增强课堂参与意识, 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在启发诱导的同时, 又做到了因材施教。

提问要加强辨析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规律的时候, 由于受知识的负迁移, 前概念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认识模糊、易混淆的地方, 抓住关键词的突破口, 设计问题。经过对问题的辨析, 进一步揭示概念、规律的内涵。帮助学生将片面、孤立的认识转化为全面、辩证的认知结构。

提问要注意全面性。课堂提问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成为全体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的主渠道。教师应首先做到:心中有差生, 不能让提问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专利, 应鼓励差生大胆发言。提问时, 教师态度要和蔼可亲, 用信任、热情的眼光期待着学生回答, 对了及时肯定, 即使错了, 也尽可能地予以鼓励, 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反馈信息因势利导, 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思维, 而且越是肯于动脑、积极思维学习效果越好。因此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其实只要教师善于质疑、善于提问、巧妙设疑就能把隐藏在学生深层次的欲望引发出来, 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设疑不是简单地提问, 简单的一问一答,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课堂教学的阶段性选择时机, 启发在愤悱之际, 提问在矛盾之时。提问的质量要保证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起学生思考。所提问题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在于问题是否深浅适度、难易适中。问题浅, 学生无需动脑即可答出, 索然无味;问题窄, 就像大家一起钻到一条窄窄的胡同里, 几乎不会答错, 但没有思考的余地, 更无求异的可能。总之,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诱导和激发学生产生并具备“心愤愤, 口悱悱”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 并适时而有分寸地给予启发, 开其意, 达其辞, 就会收到稍一点拨, 其豁然开朗的功效。

上一篇:罗尔斯顿下一篇:IE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