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措施优化

2024-09-04

节能措施优化(精选十篇)

节能措施优化 篇1

1 变频低压供电控制电路设计

1.1 继电器低压供电设计

暖通空调中继电器供电所需的电压为220V, 该低压供电设备输入端元器件在组成结构上包括6个。其中SB1表示PLC控制暖通空调电路中的停止操作按钮, 在输电线路中起到接通电源开关的作用。SB2表示暖通空调PLC控制电路中的正向起动操作按钮, 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为了保证其他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定了电流保护器FR, 速度继电器控制电路不同的分支机构, 一般在反接控制电路中加载两个, 分别为KS1和KS2, 速度继电器主要控制空调电机内部转子的运转速度, 当监测转向运转速度发生变化时, 速度继电器便会自动调节电动机内部的运转速率, 使之满足空调设备需求。继电器在输出端有3个接触元器件, KM1表示三相点击正反向中的正转控制的接触器, KM1与KA1以并联形式连接。

1.2 分配存储区地址设计

空调分配存储区的地址时, 要以输入元件存储区、输出元件存储区以及供电设备的类型进行划分。其中在输入元件存储区内1~6供电编号顺序进行分配, 其中停止操作按钮、正向起动操作按钮、反向起动操作按钮、电流保护器、速度运行控制器分配存储区的地址依次从0.00至0.04。在输出端存储区地址分配上, 正向控制接触器、反向控制接触器以及电阻控制接触器的分配地址以10.00的间隔区域作为一个控制单元。在中间继电器存储区的地址分配结构上, 在存储空间地址间隔以200作为间隔频数进行动态地址分配。

1.3 外部控制电路图设计

外部控制电路设计结构属于空调供电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施。共有6个输入元件和3个输出元件, 但没有在电路图中进行设定。主要是因为在经过输入点和输出点在适当位置调整后, 能实现多功能的空调供电系统运行功率的控制。由于KM2和KM3之间串联, 为了防止空调内部电路系统中电感元件的短路, 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所以在KM2和KM3之间设定了软件和硬件程序的互锁, 互锁程序的设定在终端控制器内进行相关代码的输入, 实现暖通空调全自动控制的电路系统。

2 暖通空调节能优化措施

2.1 变频器故障及检修

暖通空调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变频器跳闸现象, 根据实际分析由于电机在运行过程中, 会使周围灰尘的覆盖至电动机变频器的内部, 导致散热不良最终出现跳闸的现象。变频器采用的是制冷系统, 主要是将通风管道中的热量传递出去, 但附着在变频器内部的灰尘无法排出, 导致变频器内部积聚大量的热量, 出现跳闸的现象。如图1所示为变频器内部结构图, 在现有暖通电机结构模式中, 设立了正转、反转、外部故障处理装置、报警预警系统以及零速信号。所以在节能优化措施上采用制动电阻原件, 减少暖通空调的负载功率, 原有空调最大运行功率可达5500W, 但在通过对继电器、电机等设备全自动化改造后, 运行功率可达几百瓦, 甚至几十瓦, 优化了暖通空调的内部结构。

2.2 变频定子线棒故障及处理

原有暖通空调电动机内部转子经常出现断裂, 主要是因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转子笼条会随着向心力的不断增大, 使其与机身顶杆分离。主要是因为电机组连接线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 当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空调负载所带的电机电阻逐渐减少, 导致热量积聚增加。在整改模式上将电机引出线接头处部位采用并联方式, 增大引出线的截面积。根据焦耳定律可知, 电阻并联求解为R=R1R2/R1+R2;再根据电热公式, Q=I2Rt, 使其能够有效地减少发热量。对定子线棒断接处, 将断接处与电机外接部位进行补接。但由于接头处存有空隙, 再加上转子向心力的增大, 出现定子线棒脱离电机的现象。但现有模式中采用镍铬合金焊接方式, 镍的熔点在1400℃, 铬的熔点在1800℃。当两种金属在融合后, 使得合金的熔点在1700℃, 这样便会减少电机内部定子线棒出现断裂的现象。

3 结语

通过对暖通空调节能优化措施的分析研究, 使得对该结构的优化类型有了重新的认知。优化暖通空调内部电路以及对设备零件设施的故障处理, 加强了暖通空调的节能措施, 并且这种节能优化模式改善了原有空调运行大功率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洪广欢.中央空调系统建筑节能方案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郑忠明.浅谈暖通空调如何节能.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节能措施优化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节能环保技术;探究;

1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性

加氢裂化装置节能优化 篇3

关键词:加氢裂化;能耗分析;节能优化

1 概述

加氢裂化装置具有原料油范围宽,产品品种多、灵活性大、轻质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突出特点,在炼油板块中是不可替代的。加氢裂化装置是高能耗的炼油行业中的关键装置,而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同时也越来越为社会关注,所以加氢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也日显重要。其节能降耗对于企业的环保及增效创益至关重要。降低能耗是提高装置运行水平的重要任务,要树立节能意识,实现节能效益最大化。

2 加氢裂化能耗分析

2.1 加氢裂化能耗组成

加氢裂化装置能耗主要是水、风、电耗、蒸汽消耗、燃料消耗等,其用能与炼油其它装置一样,可归纳为能量的转换和传输环节、能量工艺利用环节和能量回收环节。其相互关系如图:

EP总供入能;EW直接损失能;EB转换供出;EU有效利用能;EAR吸热反应热;ET热力学能耗;EUD利用环节散热;ERE放热反应热;EI回收排弃能;EUO非工艺流体有效动力;EO待回收能;ER回收循环能;EE回收输出能。

2.2 加氢裂化能耗分析

加氢裂化装置能耗与装置规模、原料及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氢油比、催化剂、负荷率、反应压力、转化率、主要设备特性以及是否有节能设施有关。装置组成越复杂,能耗越高;催化剂性能好,装置能耗低,装置的负荷率越高,能耗越低;操作压力越高,能耗越高;转化率越高,放热量越大,燃料消耗越低。

加氢裂化装置能耗中电耗约占30%~40%,升压用电在能耗中所占比例很大,燃料消耗约占30%~60%,蒸汽消耗装置差异较大,比例在5%~20%不等。加氢裂化装置总输入能量多,低温热较多。

3 节能措施

管理、技术、地理位置和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着能耗的合理性。结合工艺、操作、设备等因素,加氢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工艺流程

①综合考虑炼厂节能平衡,根据原料、产品性质制定流程、措施,采用上、下游装置的热联合技术、实现装置物料直供。如加氢裂化装置进料采用常减压装置直供热料,可降低加氢裂化装置的加热炉负荷,减少燃料消耗,同时节约常减压空冷、水冷耗能。

②采用热高压分离器工艺流程。热高分操作温度一般在240~260℃,该操作温度高于氯化铵结晶温度,避免氯化铵阻塞管路。充分利用能量将高温热油直接送到分馏系统,提高了反应产物的热能利用率,降低高压空冷负荷,降低能量损失。同时避免稠环芳烃在高压空冷管束中析出、沉积和堵塞,使高压空冷结垢,降低冷却效果,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③采用炉前混氢方式。 加热炉为混合进料加热炉,换热流程及换热器设计简单,传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小,加热炉负荷小,节能效果好。

④回收利用低温热。对于高压加氢裂化装置来说,如果能将100℃以上的热量充分回收加以利用,则装置能耗可降低10%~20%。可将尾油、重石脑油等热料直供给下游PX、乙烯装置。航煤、柴油、分馏塔顶等温度合理优化利用,减少冷却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循环水量,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⑤合理使用助剂。采用高性能阻垢剂可有效避免高压换热器传热系数下降,空冷器管壁结垢等现象,减少循环氢压缩机出入口压差,确保了装置长周期运行。加热炉采用蒸汽除灰器,及时除灰,防止加热炉排烟温度升高,降低加热炉的效率。

3.2 工艺操作

①保证装置的高负荷率。加氢裂化装置的加工负荷对综合能耗有很大的影响,保持装置高负荷运行对于节能降耗十分重要,是降低装置综合能耗的前提,装置负荷率低,操作困难,很难进行优化操作。

②保证新氢高纯度。对于高压加氢裂化装置而言,新氢纯度每下降1%,反应部分能耗约增加7%。新氢纯度偏低可采取适当排放废氢、降低分离器温度增加分离效果以及降低循环氢中的硫化氢含量等措施。连续排放废氢虽然可以提高循环氢纯度,但大量排放废氢很不经济。新氢纯度下降会增加新氢压缩机和循环氢压缩机的负荷,装置能耗增加。

③控制适宜的氢油比。氢油比影响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反应深度、催化剂寿命和装置能耗。氢油比的大小或循环气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氢分压和油品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以及分布,并且还影响油的汽化率。循环气量的增加可以保证系统有足够的氢分压,有利于加氢反应。此外,过剩的氢气可起到保护催化剂表面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防止油料在催化剂表面缩合结焦,同时,氢油比增加可及时的将反应热从系统带出,有利于反应床层的热平衡,从而使反应器内温度分布均匀,容易控制平稳。但过大的氢油比会使系统的压降增大,油品和催化剂接触时间缩短,从而导致反应深度下降,空冷风机电耗增大,循环机负荷增大,动力消耗增大,反应炉超负荷。

④结合实际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燃料气消耗。控制合适的热高分温度,温度越高,溶解氢量越大,补充氢的用量也就越大,反应加热炉的负荷也会增大。分馏系统控制适宜的回流比,降低塔顶负荷。适当增加中段回流,利用中段抽出的热量同时又降低塔顶负荷。

3.3 设备、设施节能措施

①采用液力透平。利用液力透平将液体余压回收再利用,驱动机泵,从而降低电流,节约能耗。

②新氢压缩机采用无级气量调节系统。采用无级气量调节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压缩机做功,避免氢气返回的问题,减少空耗进而降低电机电流,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③增上变频电机。对于大功率的机泵,增上变频电机,是很好的节能措施。空冷采用变频可以根据温度及时而调节空冷风机的转速,节约能耗。对于功率大于10kW,负荷低于额定值的70%的电机,采用变频调节器,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④采用空气预热回收系统,选用新型节能的燃烧器,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⑤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高效换热器、分馏塔、压缩机、空冷器、泵、加热炉等都有直接的、明显的节能效果。

3.4 其他

①采用新型催化剂。催化剂的选用,决定装置的操作压力、温度,目的产品的收率,氢气的消耗以及装置能耗。应用新型的催化剂可使工艺操作灵活,产品质量好和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②采用窄点技术对换热流程进行优化。利用窄点技术提供的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法,优化换热流程,能有效的利用中、低温热源,减少燃料用量,降低装置能耗。

③采用新型保温材料。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有效地保温,充分利用自身热量而降低热损失。

4 结束语

节能降耗是很重要且很大的課题,加氢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应该是从降低工艺总用能耗着手,从工艺流程设计上考虑, 同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次考虑能量回收和转换传输环节的改进。通过对加氢裂化装置能耗组成进行分析,实施节能改造、优化操作,以降低装置能耗。应不断采用先进技术,选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换热流程,实行工艺优化、用能优化和节能生产。要关注细节,认真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注重同类装置节能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常抓不懈,齐心协力,把各项节能措施落实到位,发挥到最佳状态,以达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提高装置运行水平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利.加氢裂化装置工艺流程优化设计探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39(10):10-13.

[2]韩崇仁.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437-447.

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措施探讨 篇4

1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

1.1 将节能设计与整体建筑设计相结合。

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 其是整个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的发挥还与建筑的设计形式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在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中应该与整个建筑相结合,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暖通空调的功能。目前在很多建筑设计中, 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 会使用玻璃幕墙和玻璃顶棚, 但是这种设计方法的保温性能较差, 对于暖通空调来讲就会消耗大量的热能, 所以为了配合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 应该对屋顶和外墙的导热性进行合理的计算。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暖通空调的节能性, 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屋顶和外墙材料, 并且使用适宜的施工方式, 为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创造有利的条件。

1.2 采用复合供暖系统。

冬季供暖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功能, 而暖通方式的设计尤为重要。供暖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在室内空间较大的情况下, 复合供暖既能够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同时又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复合供暖主要是散热器和空调相结合的方式, 以散热器为主要供暖公式, 空调为辅。如果单一使用空调供暖, 不但成本投入较大, 并且布置比较困难, 所以复合供暖既能够保证供暖的舒适性, 又能够确保经济性。复合供暖总体投资小, 管理比较方便。针对室内南北方向以及人员活动区来进行散热环路的规划, 在南向阳光比较充足的区域可以调节为小流量, 而在北向应该调节为大流量供暖。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特点来调节和控制, 在人员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调节大流量供暖, 在人员活动较少的区域调节小流量供暖。在散热器供暖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调节空调的供暖温度, 二者相互结合, 可有效节约能源。

1.3 根据不同空间高度, 采用合理空调配置。

暖通空调的设计内容以两米为界限, 一般来说, 不到2米的室内以维持温度和湿度为主, 建议使用热源辐射的供暖方式, 较空调供暖而言, 可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保证室内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而高于2米的室内, 设计则以防止热量外泄为主, 设计时注意不要有送风口或回风口, 通过减少空气对流, 防止热量外泄。此外, 对于天窗或屋顶网架, 为防止其结露, 需设置高速风喷口进行辅热。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措施

2.1 选择科学的设计参数。

为了实现暖通空调节能降耗的目标, 需要从节能的角度对建筑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因为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大小除与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室外气象参数、室内发热散湿量有很大的关系外, 室内设计温、湿度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空调系统的负荷大小,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气象状况和建筑物的特点, 结合供冷供热的具体要求对设计参数进行科学的确定。

2.2 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 变频空调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说变频空调是空调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暖通空调的节能降耗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在冷负荷相当的情况下, 使用变频空调器消耗的功率仅为定频空调器的66%, 因此在中央空调等大型暖通空调系统中, 我们应当大力推广变频技术, 尤其是在大型公共区域, 其节能降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2.3 加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力度。

为了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暖通空调系统应当加大对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研究, 积极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泵系统、地热热泵系统等节能新技术, 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2.4 对空调的新风量进行控制。

空调的新风量是影响空调节能降耗的一个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新风量过大的情况下, 必然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 导致耗电量的增加。因此, 根据空调环境做好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的调整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过渡季节, 室内一般不需供冷或供热, 空调系统可全部采用新风, 这将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

3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暖通空调施的施工管理不够严格。

暖通空调的后期施工对节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施工水平会影响到设计质量。在实际施工中, 由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 在安装施工中仅凭自己的经验, 而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操作, 所以会与设计意图相悖, 由此与节能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差距, 影响到节能效果。这就需要加强对安装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操作, 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节能设计的优化效果, 提高暖通空调的节能性。

3.2 后期使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我们如果要做好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 就需要在后期的管理与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在最近几年中, 虽然节能与环保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高新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项目前期做好充分的土质考察, 全面考虑可能会遇到的阻碍。其次就是要做好预备方案, 对于地下可能存在的一切构筑物都要有所准备, 做好预案, 以便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根据方案进行处理, 尽量避免管道出现偏移问题。当然, 对管道埋设的位置要反复测量, 避免施工时人为的原因产生给排水管道线路工程出现偏移。

结束语

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提高运行效率。所以应该进一步优化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水平, 不断创新设计理念, 采用新能源, 做好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后期运行管理, 确保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柴秀宇.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方法探微[J].科技创新导报, 2015-9-11.

[2]仲训禄.浅谈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5-10.

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论文 篇5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不仅对暖通空调有更多需求,而且在城市中的暖通空调的使用情况也增加了能量消耗的水平,这是城市的消费能耗的一大比重。所以,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需求已经在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的大背景下体现得更为迫切。能源消耗大是暖通空调中的一个特点,如果能够合理的对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进行优化设计的话,对能源短缺现状的缓解情况而言无非是有积极的意义。

1概述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的设计

节能减排的理念是暖通空调的主要设计基础,实际的应用中的标准就是在暖通空调工作的过程中有热舒适度的指标来进行评判,对该指标有影响的有很多原因,不仅是温度和湿度,而且还有气候、辐射以及劳动强度等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够全方位的把这些因素给协调组合起来,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的目的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体现。同时具备空气调节、采暖以及通风等功能集成在设计理念内就是暖通空调,故而暖通空调的系统中能够有效的调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环境的舒适度进行提高,在建筑工程中成为了比较重要的系统。对于暖通空调中的设计重点就是针对室内的温度以及风量进行合理的设定,必须要在对人的舒适度为基准对室内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温度的设定,新风量的减小以及利用空气热回收等新的技术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另外,需要对整体和局部关系进行处理,集中的空调系统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时候必须要采用高效比的机组才行,分散式的系统相比集中式的系统而言,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以及自动化控制程度都不如集中式系统。不过不同的暖通空调系统中有不同的应用,集中式的系统中应该符合使用功能以及投资成本的情况;而分散式的空调系统中应该使用在功能和时间都和空调建筑房间不同的情况。

2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优化设计探讨

在我国各大的工程中,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优化的理念还是做得不够好的,有不少的原则以及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案没有注意,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上更是不可能了。

2.1优化暖通空调中节能减排的原则

(1)技术性的原则。节能减排是作为技术上的暖通空调需要做到的重点原则,如何才能够让节能效应达到最大价值化,这就需要在技术性原则的指导之下找到暖通空调设计中哪些地方是能量消耗最大的,随后对优化设计进行一些改进。随后,需要对比前后的优化设计的效果,对技术性原则的指导性进行充分的调动。(2)动态性的原则。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根据暖通空调工作的情况对其修改达到最符合不同室内设计的节能减排效果;与此同时设计节能减排的优化工作时候也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所以利用动态性的原则来对节能减排的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如此才能够很好地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的工作之中,对最有效果的设计标准进行更好的表达;这不仅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能够对暖通空调中的节能减排优化设计的发展达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整体性的原则。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符合建筑工程上的原则基础之上,需要整体性去考虑暖通空调以及节能减排中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把暖通空调中优化设计的规划工作在整体性上去仔细分析相关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这样才能够对节能减排下的暖通空调运行的积极性进行足够的评估,否则建筑工程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2.2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

首先,需要采用变频的技术;暖通空调系统之中利用到变频节能的技术之后,能够对系统消耗的能量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并且能够对运行的模式进行更为灵活的选择,最终可以对运行的成本进行节约。另外,暖通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于优化,对系统中的不足之处要进行补充。变频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来说,主要是考虑到这几个原因。第一,室外的气候变化以及湿度会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甚至还要考虑到室内的人使用建筑物时候要考虑到的一些影响;第二是需要留出一定空间的冗余,这是考虑到暖通空调设计工作时候,设计的使用寿民进行延长和减少系统运行之下的压力的因素。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工作可以根据室内的使用者的需求考虑,这是科学运用变频节能技术得到最大的优点,如此便能够对额定功率下的暖通空调全负荷工作的恶劣情况进行避免,并进行工作状态下合理功率的选择,最终能够节约能源。其次,合理设计空调性能的系数。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行业中的设备中是非常复杂的,必须要对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要控制暖通空调的性能参数在合理的范围中,这也能够相应的控制能源消耗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之中必须要注意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要参考空调整体性能的系数是否在设计的要求,否则根本发挥不了节能减排的功能;安装的质量也是需要去把关的,冷却水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的安装工作也必须要去认真考虑。湿度以及温度的参数调节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所以暖通空调性能系数的设计合理重要性不言而喻。

3结语

目前社会发展的迅猛也让人们对节能减排的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要对暖通空调中节能减排的设计工作进行优化的处理,以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更为详细的指导。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的实现是从不同方面去考虑的,总结而言就是本文所阐述的重点;不仅要合理考虑空调性能的系数,更要全面控制空气的风速、温度以及湿度等,为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条件,让设计方案更好的落成。

参考文献:

论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篇6

关键词:空调工程 节能技术 优化

中图分类号:TU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100-01

现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均能源占有量稀少与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显得越来越短缺,特别是现在使用空调的人越来越多。空调自身的含氟制冷剂本身就会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而且空调工程的高能耗问题还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就更要求我们去寻求一条节能的道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空调的节能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

1 空调工程节能现状分析

1.1 空调冷热源系统

纵观总体,我国虽然能源拥有量相当多,但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缺少,能源供应比较紧张。因此,空调工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节能研究,首先要注重能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其次要提高空调机组本身的效率,把一些被浪费掉的能量回收起来并加以利用,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

对于空调整体而言,要想节能,就必须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而且能保证空调冷热源系统正常运行,然后采取有效地自动控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常用的制冷机组有溴化锂吸收式蒸汽机组、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机组、离心式压缩冷凝机组、压缩冷凝机组和螺杆式压缩冷凝机组。而离心式制冷机组和螺杆式压缩冷凝机组的能耗相对比较低,在运行的过程中耗电也比较少,是大众的选择。

1.2 水或空气输送系统

越来越多的空调全年运用的总能量积累起来约占总的用电量的40%,在这40%里面水泵的耗电量就占据了20%~25%。在空调工程中,水是通过水泵来输送的,因此就可以通过变频调速来改变水的输送速度进而进行节能调试,也可以通过阀门来控制水的流速,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在整个管路中阀门是调节管路特性的主要部件,阀门自身的阻力会增加水泵的扬程,增加耗电量,所以空调在是实际工作中都尽量避免通过阀门来调节阻力。在空调工程的水循环系统里,水流量的大小决定于空调的冷热负荷和循环水的温差,温差越大,循环水的流量就比较小,水泵的耗电量也就比较少。此外,还可以加强水管的保温工作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空气的输送则是主要依靠于风机,空调工程的风机主要有空调风机、排风机、送风机等,这些风机的所有耗电量在整个空调工程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做好风机的调节工作同样显得相当重要。

1.3 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

近几年来,我国的风机盘管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是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消费的需要,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一些旧的生产规范也无法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以往的生产行业标准生产出来的风机盘管性能单一、风量不足,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参数和理论相差较远。这样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影响了空调工程的正常工作。要想彻底的提高风机盘管的工作水平,首先要从提高暗装机组的送风电压开始。暗装机组是风机盘管的代表,它的性能直接的决定了风机盘管的利用和消费。随着科技大发展,国家和一些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起这一问题,新出台的我国行业标准(JB/T4283-91)《风机盘管机组》对产品的风量、单位风机的工作效率、噪声、水的阻力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证空调工程系统更好的工作,工作人员已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空调工程节能优化新技术

结合当前我国空调工程节能的现状,近几年我国开发出了几种空调工程节能的新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2.1 太阳能制冷空调

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势在各种能源的利用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太阳能安全、卫生,也是近几年科学研究的热点。在空调工程中太阳能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制冷。太阳能与所触及的物体表面相互传热,通过热能的传递以供其他物体取暖,而这个人中间介质通常是水。制冷方面一般要先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或者光能,然后再进行制冷。目前太阳能的制冷技术效率还比较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1.1 太阳能墙取暖

太阳能墙是一种新型的取暖方式,它整个墙体和空调系统相连,并且在正面墙壁里都设有通气孔,在取暖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通风的目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取暖器设备,它不是单存的储存能量。空气进入到太阳能墙里面后将被加热,然后沿着风管上升,并在所配置的风机配置里循环利用。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但加热的温度不高。

2.1.2 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分为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傳统的制冷方式是采用单级的溴化锂,目前研究的空调系统的制冷方式多是采用双级的溴化锂。该装置可以大大地降低热源温度,适用性较广,但效率比较低,不过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双效溴化锂的机组综合经济效益大大得到提高。这种系统更适合于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对节能优化有重大的意义。

2.2 变频技术的应用

变频技术是空调工程节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空调工程都是通过控制压缩机来调温的,在开启和关闭压缩机的过程中就浪费了一些额外的能量,而且会增加压缩机的磨损,缩短压缩机的寿命。新型的压缩机都是采用变频技术来控制的,在压缩机里装入变频器。使用的时候先采用较高功率以迅速达到所要求的温度,等到温度达到要求后就用变频器相应地降低工作功率,使整体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增加室内的舒适感,同时又可以节约能源。据不完全统计,新型的空调工程节能可达20%。目前,采用变频系统的空调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市场,在日本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3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也是空调工程节能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土地的温度相对比较稳定,在冬季可以作为热源散发热量,在夏天可以作为冷源降低温度,将此运用到空调工程中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的性能。地源热泵可以利用土壤源热泵、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热泵来作业。在底下埋入管道,在管道里灌入一定的介质,热能直接在土壤的表层和管道之间交换。不过长期使用后土壤的性能会下降,一段时间后得更新成新的土壤。

底下水泵是利用地下水的温度常年几乎不变的原理来制作的,这将有利于热泵的运行。在底下埋入管道与地下水进行换热,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源使用。在整个操作中要注意防止打下水被污染和管道被腐蚀,投入使用之前要对地下水的整个水文资料做整体的分析。此外,也可以利用地表水泵,将湖泊、池塘和海洋表面的水来换热,也有利于空调的节能优化。但是地表水的使用过程中对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投入更深入的研究。

3 结语

另外,还有分布式冷热电联产技术、蓄能技术等也在快速发展着,并对节能优化也有相当的贡献。我国的空调工程在近几年得到一定得发展,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果。但距离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得差距,能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节能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刚.建筑节能与节能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13).

[2]郎四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颜全生.中央空调节能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15(1),91-93.

配电网节能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 篇7

绿色低碳、节能降耗已成为当今社会在能源应用方面的主要发展潮流, 在供电企业中, 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降低线损是其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体现,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损耗约占电网损耗的50~60%, 是电网节能降损的关键板块之一。本文将主要针对当前时期配电网节能降损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其中包含有对配电网开展技术改进以及优化电网工作状态等方法。

1 近年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成效

1.1 技术层面

随着电网改造资金的不断投入, 配电网规模及技术水平较之以前已有根本性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配网网架结构变得更为合理可靠。近年配电网改造的资金投入相对充足, 新建及改造的起点较高, 配网规划水平稳步提升, 原来局部存在的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迂回供电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2) 新型节能设备的逐步推广。其中以S9、S11等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的广泛应用为典型代表, 主要得益于国家对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的强制淘汰, 使得损耗较低的新型节能变压器获得了销售市场。

(3) 智能电表的大量安装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智能电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 除了具备传统计量功能外, 还具有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硬件的完善为实现电量实时分析, 及时发现配网中的“出血点”,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2 管理层面

(1) 供电企业对线损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多数企业已经建立完善了线损管理工作机制, 落实管理流程和职责,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并加强了考核考评。通过定期开展线损分析, 过程管理不断得到强化, 能够跟踪分析线损相关指标执行情况, 及时开展降损督导工作。

(2)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得到显著加强。近年来, 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 计量装置的精度及质量, 关口计量装置的安装覆盖范围及密度进一步拓展, 为线损率的细化计算与分析提供了基础保障。

(3) 配网线路各相负荷的不平衡情况得到改善。配变终端的大量安装应用, 使得配电变压器对各相负荷情况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监测成为可能, 为相间负荷的调整与改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间负荷的不平衡情况得到改观。

2 近年配电网节能降损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配电网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目前配电网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国供电企业众多, 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这类的巨无霸, 也有仅对乡镇甚至更小范围供电的地方小水电供区。单就线损管理的水平而言, 也是千差万别, 不同供电企业之间、同一供电企业不同地域之间的线损率完成情况差异巨大, 多数企业能够将配网线损率控制在10%以下的正常水平, 但也有供电企业完成情况较差, 甚至达到了30~40%, 这样高得离谱的不正常水平。

(2) 节能降耗投入受限。针对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电网降耗的内在潜力, 必须从管理细节入手, 不断加大节能技术的投入, 注重节能设备管理, 加强日常节能指标控制, 以保障变电所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8以上、10k V线路配出线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8以上。

2.1 发展模式

规划不一, 为了适应我国环境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 供电单位务必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模式。主要考虑到如何降低配电网的网损, 优化配电网供电安全能力, 简化高压配电网络。可以通过合理选取加强高压配电网或者提高中压配电网的转供能力来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安全能力。

2.2 管理体制

我国国土辽阔, 受到经济、气候、习俗等因素, 不同区域差异比较大, 所以单一的配电技术不能够满足各个地区的供电需要。因此, 相关制度必须落实, 来和规范管理各个地区的配电网络, 适应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 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比如很多地区电网缺乏一个完善的消防标准, 使得电网中变电站和建筑不能够很好的兼容;在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标准中禁止10k V以上的力电缆随桥梁一道敷设, 这样电力电缆不能够通向城市电网, 限制了城市通道资源的综合利用。

3 配电网现存主要问题

结合实际, 认真查找电网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 同时分析电网降耗的潜力所在, 才能明确降耗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目前电网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电网本体。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偏低;变压器负荷率偏低;供电线路闲置设备存在空耗;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运行方式不合理;部分S7型高耗变压器仍在运行。还有周边环境问题:附近村屯破坏、偷电、盗电现象时有发生。

(2) 电网降耗的内在潜力。在变电所、10k V线路投入无功补偿装置, 逐步淘汰高耗能配电变压器, 使电网经济运行;另一方面, 在用电设备上进行治理。逐步采用节能电动机、节能配电箱, 使电能消耗降低;最后, 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合理调整运行方式, 杜绝闲置设备空耗, 防止窃电现象发生。

(3) 电网降耗的主攻方向。针对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电网降耗的内在潜力, 必须从管理细节入手, 不断加大节能技术的投入, 注重节能设备管理, 加强日常节能指标控制, 以保障变电所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8以上、10k V线路配出线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8以上。

4 配电设备的合理选用

4.1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

配电变压器容量一定要依照这个地方现阶段的情况以及趋势来判断选取, 假如容量选取太大, 就会发生空载过大, 变压器使用成都低, 损耗变大。相对而言选取的小的话, 就会使得其过载, 损耗一样会变大, 情况加重时将会使得变压器过热以及烧毁, 所以, 配电变压器一定要依照安装地区日常负荷以及最大负荷进行正确选择。

4.2 配电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4.2.1 选取非晶合金铁芯型设备

该设备所选材料为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来制造, 其相对硅钢片作铁芯设备空载消耗降低80%上下, 空载电流减少大概85%, 节能效果现在相对不错。

4.2.2 选取卷铁芯全密封型设备

该种类型设备作为这几年才研发出来的全新的低噪声、损耗型变压器, 因为这种材料不存在接口, 并且所有磁通磁化方向和硅钢片轧压方向一样, 这样能够很好将后者能力进行显示。如果环境一样, 这种材质同叠片铁芯做对照, 空载消耗减少7~10%, 空载电流能够减少50~70%。因为变压器高低压线圈在制造的时候, 会使得其于芯柱上接连缠绕, 并且非常的结实, 这样有助于提高其防盗的能力。

4.2.3 有载自动调容设备的选用

该设备即让变压器的线圈进行串、并联来连接, 同时该设备低压线圈里面存在有载调容开关, 并且于低压那一面还存在电流互感器以及自动控制器, 这样将会使用前者来检查其运行时的情况, 后者可以参照负荷自动调节档位。

4.3 所选用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

变压器在安装的时候, 不仅仅需要满足地区以及环境, 同时也应当思考是否可以把其放置于紧靠负荷中心地方, 让供电半径最大程度减小, 最好控制在500m里。而负荷相对不集中的地方, 我们也可以把很多的负荷最大限度掌控在500m里面。

5 低压供电网结构的优化

5.1 对老旧低压计量设备的改进

低压计量设备改进不仅仅要对表计以及表箱进行改进, 同时还有进出线改进: (1) 降低表计计量误差; (2) 装上封闭表箱, 能够产生优秀防窥电能力; (3) 将进出线进行换新能够降低导线破损以及接触不良造成的不良影响。

5.2 确保低压三相负荷平衡运行

平常的设备中大多使用是Y, yn0这个型号, 如果三相负荷发生平衡, 零线处无电流。一旦负荷产生数量变多, 这样就会让这一数值出现失衡。如果其出现失衡, 那么低压绕组以及二次零线里面就将有零序电流经过, 这样就将提高变压器消耗。所以如何使得其数据得到平衡, 非常有意义。

5.3 加大无功补偿力度

这一数值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他们分别是二次变集中、10k V线路分散以及随变压器还有随机补偿, 这里面第三者是其中相对来说最好的一种手段, 同时作为现实中供电单位常用的一种方法。 (1) 需要将补偿的电容器安装在适用于其的集中补偿设备的变电站上, 这回让无功变得平衡。 (2) 使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法, 让系统其中地方无功功率就在原本的地方平衡, 这样既可以使得电压消耗减少, 同时也可以让有功消耗减少, 此外也能使得负荷变动进行的时候得到其最低补偿, 防止补偿过度。 (3) 加大动力使用者无功补偿, 新的使用者也应当参考这些方面。

6 改善供电电压水平

改善供电电压的水平, 这个是从根本上对于配电网节能降损问题的解决办法, 电压的升高或是降低都会使得供电设备出现大的电能损耗, 所以, 我们一定要做好使用者日常的监控工作, 使用无功补偿等方法, 将一大部分的使用者电压标准维持在符合额定电压标准当中, 优化电压层次, 避免电能损耗。10k V和低压电力使用者波动程度是额定正负数值7%, 低压照明使用者则是-10~7%。额定电压所能够接受的波动程度中, 如果提升电压, 则相应的电流会变低, 由于电脑的消耗同电流平方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因此, 我们在功率输送的时候可以恰当增加他的电压, 这样有助于减少线路消耗。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如果想要减少线损首先需要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从而可以减少管理线损, 并且能使其于已有设备挖潜, 使得其可以调节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使得设备的使用次数得到升高, 并且在无功补偿设备投运等方法减少配网装备预判损耗。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配电网革新以及更好的改造, 电网整体得到很大提升, 设备的档次更上一层楼。参照电网革新重建工程, 将上述方法使用到现实里, 将会对配电网节能降损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袁海臻, 高小钧, 杨春权, 等.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 2015, 23 (1) :58~61.

[2]宣磊, 杨晴, 莫海峰, 等.配电网节能降损应用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 (5) :235~240.

探析油田电网节能降损优化措施 篇8

以大中型油田为例题来说明, 主要能源消耗品种为原油、天然气、电、成品油等, 其中电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能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对于油田整体而言, 电网节能已经不仅限于在油田电力系统本身的优化和技术改造创新, 而应着眼于电网内各重负荷用户对电网损耗的影响分析, 使之成为电网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电网损毁及耗费能源的构成

电能在油田生产输送和分配过程中, 各元件都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能损耗。包括变电站及线路升降压变压器等产生铁损和电晕损耗构成的固定损耗;变压器、输配电线路、电缆的铜损构成的变动损耗;还有就是计量表的误差及窃电等构成的管理损耗。

2 如何制定措施降低电网的损耗及能源浪费

2.1 要优化调整电力网络, 对边远配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 10k V电压级的配电网的网损占了整个电网网损相当大的比例, 尤其是偏远油田远离油田网中心。理论计算表明, 配电网升压改造一个电压等级后, 负载损耗能降低至少64%。对原有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 尤其是偏远油田的配电网, 采用110k V或35k V的高压输电线路。

2.2 优化调整电网的经济运行方式

对均一配电网, 采用闭环运行既可降低线损又可增加供电可靠性, 对非均一配电网避免出现循环电流宜采用开环运行。吐哈油田主供电网以110k V中心变电所为中心, 依托110k V丘陵变电所及110k V鄯善油田变电所形成了110k V系统主供电三角环网, 依托35k V生产点变电所及35k V温米变电所形成35k V系统供电环网。通过对油田主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及经济性、可靠性分析评价, 合环运行方式不仅提高了油田主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而且能够减少主网线损, 每年可减少损耗36.68×104kwh。

2.3 合理的加大导线截面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 保持输送负荷不变的情况下, 加大导线截面, 可减少线路电阻, 达到降损节电的效果。以L G J70导线为例, 导线电阻为0.46Ω/k m, 更换为L G J95导线后, 导线电阻降为0.32Ω/k m, 线路损耗较更换前降低28.3%。

2.4 改善电网的变电设施

应当制定变压器减容和合理的选用措施, 配电变压器的自身损耗是配电网络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各采油厂电网中尚有许多S7、S L7等非节能型变压器在运行。其铜损和铁损高, 且老化严重, 维护工作量增大。加之, 油田原油生产初期形成的电网, 因其“宁大勿小”的设计思路, 造成现有变压器容量过剩, “大马拉小车”现象非常严重。而且, 大部分配电站均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 配电变压器运行效率较低。

通过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将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改为一台运行, 一用一备;母线运行方式采用单母线并列运行, 提高单台变压器的使用效率。

回收停用的油井变压器, 从用电系统中拖离, 并断开相应的配电线路, 以减少相关的系统损耗, 调整优化电网布局。油田目前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66500k V A, 空载变压器约9 750k V A, 通过停运空载变压器, 将减少损耗34.3×104kwh。将负荷率较低的变压器更换为小容量节能型变压器, 充分发挥效率, 彻底解决变压器的低效率高损耗的问题。2008年, 油田将在用的超过10年以上的S7系列10/0.4k V电力变压器共计9 965k VA, 全部更换为S11系列节能变压器后, 减少损耗69.8×104k w h。油田负载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为20%左右, 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容量, 使其达到规范规定的平均负荷率在0.3以上, 则调整后减少损耗665.5×104kwh。

3 合理配置电网相关装置

3.1 优化电网无功电压

通过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 在保证各结点电压合格的条件下, 以网损最佳为目标, 动态集中控制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和变电所无功补偿设备投切, 达到全网无功分层就地平衡, 全面改善和提高电压质量, 降低电能损耗。

3.2 减少无功功率损耗

针对抽油机负荷及功率因数变动幅度和频率变动大的特点, 合理采用可控硅智能控制器, 代替传统的交流接触器控制, 投切响应时间小于0.02s, 从而完成抽油机不稳定负荷完全补偿, 可使单井线路平均功率因数稳定在0.7~0.8以上。吐哈油田目前共有抽油机1163口, 采取单井就地补偿后, 抽油机的平均功率因数由0.59提高到0.75, 累计降低损耗350×104kwh。为弥补低压分散补偿容量的不足, 还应在配网高压侧安装高压补偿容量。油田目前10k V电力线路合计约为300k m, 经过高压补偿后, 则降低损耗500×104kwh。

4 大力创新并引进新型的节能技术

在采油系统中选取高转差率电机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等新型电机, 同时广泛采用电机软启动和变频技术, 提高运行效率, 降低空载损耗;实施带电作业提高供电可靠性, 降低因线路停电检修及接入对原油生产造成的影响, 为采油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1 降低电网损耗的管理措施

在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加强节能工作组织领导, 分解落实节能定额指标到基层, 形成运转有效的节能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4.2 建设数字电网, 提高电网综合自动化管理水平

建设以调度、变电、配电自动化等系统构成的地理信息自动化系统, 随时监测电网状态, 最优化调配电力资源, 实时进行输配电网重构和负荷转移, 使无功补偿达到最佳配置, 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降低电网损耗。

4.3 推广用电需求方管理DSM技术

通过油田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 创造有利于DSM实施的环境, 制订如企业内部的峰平谷电价和功率因数考核等制度, 引导内部单位改变用电方式, 积极采用成熟、高效、先进的节电技术和负荷控制方法, 达到削峰填谷、节约电能、降低生产综合总成本的目标。

综上所述,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油田电网发展情况来说, 需要大力改革并引进先进技术, 采取规范管理制度, 积极有效地进行油田电网节能损耗的优化措施改革, 提高油田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保证油田电网可以安全有效地工作, 为油田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成果。

摘要:针对我国油田电网的发展现状, 存在着诸多如环保, 能源损耗, 效率较低等较多问题这一状况, 根据油田客观环境以及工作当中人员的能力技术特点, 从油田发展的先阶段水平及油田电网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 结合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油田设备应用的实情, 本文将具体阐述有关油田电网的节能降损问题, 以推进优化措施的改革。

关键词:油田电网,节能降损,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威, 吴红文.可视化与网络技术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J].石油科技论坛, 2008, (01) [1]刘威, 吴红文.可视化与网络技术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J].石油科技论坛, 2008, (01)

机组冷态启动节能降耗优化措施 篇9

华东某厂装设单机容量630 MW超临界参数机组。由于机组容量大、参数高,机组冷态启动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减少机组启动期间辅机电量、燃油(煤)和水等能源的损耗,对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发电部利用精益管理工具,不断总结经验,转变传统机组启动观念,对机组启动各环节进行了优化控制,采用无电泵上水、单侧风组启动和提前启磨投粉等各项措施,最终实现了节能降耗。

2 机组启动的优化措施

2.1 无电泵上水

2.1.1 采用静压上水

利用这一上水方式,可以减少电动给水泵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辅机电耗。由于注水时系统压力低,所以便于操作,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强度。同时,这一方法还能避免注水时由于系统压力高、阀门节流等原因造成的工质对系统阀门冲刷引起的损坏。

2.1.2 利用汽泵前置泵上水

该厂机组配置1台35%出力电动给水泵,额定功率9 100 kW,额定电流973 A;2台50%出力汽动给水泵,每台汽动给水泵设置额定功率615 kW,额定电流为69.1 A;汽泵前置泵1台。在传统的启动过程中,锅炉上水采用电动给水泵上水,因电动给水泵功率大、锅炉上水过程中给水流量较小,所以,电动给水泵一直运行在低负荷工况,系统节流损失大,电泵功效低,从而造成电能的极大损耗。采用优化措施后,机组冷态启动点火前,先利用一台汽泵前置泵给锅炉上水至贮水箱和分离器,进行锅炉冷态冲洗,直至水质合格且具备点火条件。通过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发现,采用汽泵前置泵上水对于降低给水泵电能损耗具有积极的意义。

2.1.3 利用辅汽冲动小机上水

锅炉点火前,利用邻机来辅汽冲动一台小机给锅炉上水,直至锅炉转为干态运行后,利用本机四抽冲动并入另外一台小机。由于邻机辅汽汽源为四抽供气,汽源压力和小机正常运行时的压力相当,因此,单台汽动给水泵运行既能满足锅炉启动过程中上水的需要,又达到了机组启动全过程中均不启动电动给水泵上水,极大地节约辅机电耗的目的。

2.2 单侧风机启动

在传统的启动方式中,锅炉吹扫、点火和升温、升压的过程中均使用两侧风组运行方式,这样就损耗了较大的厂用电量。同时,由于启动初期锅炉燃烧所需风量小,两侧风机不易调节,就导致实际风量大于预期风量,增大了炉膛排烟量,引起受热面超温,因此不得不提前投入减温水。锅炉冷态启动初期,炉膛温度低,投入燃料少,无需大风量,而该厂单侧风组出力完全满足机组启动初期的需要。锅炉点火后保持单侧风组运行,并网前再启动另外一侧风组并入运行。

2.3 提前投入磨煤机运行

在传统的锅炉启动过程中,为保证锅炉受热面的安全,要求燃料投入幅度不能过大,同时还要保证合理的升温、升压速率,所以需要多支油枪稳定运行。当锅炉热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启动磨煤机投粉,这就造成机组启动一次燃油耗量巨大,成本大大提高。

该厂锅炉配置4层油枪,分别是A,B,C,D层,其中B,C,D层各配置出力1.2 t/h大油枪8支;A层配置出力25 kg/h微油枪8支。经过多次探索操作方法并进行设备技改,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用燃油点火,投煤粉升温、升压的操作措施:锅炉点火初期,投入B层2~3支油枪对锅炉进行加热,然后依次投入A层微油枪,同时利用暖风器对磨煤机进行预暖启动。磨煤机启动确认煤燃烧器着火正常后,依次退出B层油枪和A层未投粉燃烧器油枪,维持A层投粉燃烧器带小油枪运行,逐步提高磨煤机负荷风开度,保证锅炉正常的升温、升压。第一台磨煤机启动后,可以维持到机组切缸和暖投高加结束,然后视运行磨煤机出力和加负荷情况启动第二台磨煤机。经过这一项操作优化,每年机组启动可以节约燃油约120t。

2.4 尽量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2.4.1 合理安排人力,优化操作方案

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好人力,控制启动各节点衔接紧凑,并不断地优化操作方案。运行班组在机组启动前,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操作票,清点操作、通讯工具,认真了解设备状态和存在缺陷,充分进行操作分析和预想,并组织做好人员分工工作,明确职责;在启动过程中,要合理组织人员操作,有序地安排各项辅机启动,使启动过程各节点按照既定的启动时序紧密衔接,尽可能地缩短启动时间,减少能源损耗。

2.4.2 严把试运行关,提高设备可靠性

相关人员要严把试运关,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因处理缺陷造成启动时序延迟。在机组启动之前,对于辅机试转和联锁保护试验要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设备可靠备用、联锁保护动作正常。要及时发现设备和系统存在缺陷,并进行消除,以保证机组启动的过程顺利、紧凑。

2.4.3 提前投入除氧器加热,提高给水温度

在锅炉上水冲洗前,投入除氧器加热,逐步提高给水温度。在锅炉冲洗中预热水冷壁,提高点火前水冷壁的温度,增加炉内温度,缩短启动时间,从而减少燃油用量。

2.4.4 充分预暖汽缸

当蒸汽达到相匹配的压力和温度时,应尽快投入汽缸倒暖,并且保证暖缸充分。这样可以有效地缩短汽轮机的暖机时间,提前并网,加快升负荷速率,从而缩短启动时间,节约启动耗材。

2.4.5 蒸汽加热提高暖机效果

机组冲转前,要选择合适的真空,以使充足的蒸汽进入汽轮机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暖机效果,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2.5 其他节能优化措施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优化措施外,机组启动还有其他一些节能优化措施:①控制机组排水量,减少锅炉热量损失。②点火前抽真空时,可以利用邻机循环水。③锅炉上水后,可以先开式冲洗1h左右再启动炉循泵进行循环清洗,这样可以将锅炉水系统内沉积的杂质通过开式排放带走,防止由于炉循泵启动过早将杂质带入锅炉系统内进行循环而使冲洗时间和耗水量增加。④2号高加是否可以提前投入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锅炉点火起压后,缓慢投入2号高加,可以加热给水,起到提高蒸发量、控制管壁温升率、提高水冷壁水动力稳定性的作用。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已将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作为能源战略目标。燃煤电厂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支柱,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大户。因此,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节能增效这条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提高,开拓前行!

摘要:火力发电厂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是发电企业生产各环节努力追求的目标。华东某厂发电运行人员在机组启动过程中积极革新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对机组启动各环节进行优化控制,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机组启动,节能降耗,能源利用率,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节能措施优化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优化

在不违背现象以及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材料以及可降解资源实现建筑建设是绿色建筑的主要核心。绿色建筑设计符合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能够实现环境和建筑、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暖通空调设计也需要符合现代建筑理念, 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促进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科学合理化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动态和综合性设计。其设计对建筑物的测量以及计算具有严格的精准性。选取建造材料时, 要使用绿色生态材料以及能源, 不仅要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 还要对室外环境进行保护。在对绿色建筑设计时, 应选取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建筑场地;选取附近的水资源加以保护, 在建筑时应充分利用水资源;采取就地取材、资源的方式, 进而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资源;还要保证室内环境的质量, 从而保护环境, 降低污染。建筑师要对绿色建筑发展以及动态进行详细了解, 提高自我专业技能知识, 结合经济、环保以及能源等, 构建具有创新的设计方案, 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2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现状及必要性

由于人们文化水平以及对环境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居住、工作以及商业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由原始的简单追求向绿色建筑追求方向发展。暖通空调行业也随着人们追求的改变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 尽管发展方向明确, 但目前我国的空调研究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而且消耗的成本高, 严重阻碍了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因此, 要加大对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力度, 研究开发出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3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原则及内容

3.1 回收利用原则

在对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装置中, 会存在一些完好的、可修复的整体或者局部材料。由于暖通空调的部件具有独立性以及可拆卸性, 当暖通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单独部件的故障时, 可将材料进行自行拆卸, 给予清理和维修处理, 以便于再次利用。对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整体或者局部零件以及材料进行回收处理。该处理与再次利用原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回收并不是再利用, 尽管是对材料进行广泛的回收, 但并不是将所有的材料实施笼统堆放回收处理。所谓的回收是通过对暖通空调的材料以及零件进行分类并实施回收处理。

3.2 暖通空调节能内容

传统的风机盘管系统节能的效果不好, 还容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其节能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选取高效率的空调机、水泵、冷水机组水机组、通风机以及板式热水换热器等低能消耗产品。应按照空调系统对负荷的要求, 通过控制设备启停以及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容量输出, 节约能源消耗。在过度季节时, 可以采用全新风系统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 全新风系统是一个具有单独的空气处理系统, 能够对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 然后经由管道输入到室内。由于全新风系统是独立的空气处理系统, 进而减少了其他系统的耗能, 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暖通空调的节能内容还包括地源热泵、蓄冷系统优化以及自然通风等, 通过提高地源热泵的技术、蓄冷系统优化及自然通风等, 有效地节约能源。根据夏季与冬季温度的不同, 可以利用遮阳和提高热阻的方法, 减少热量, 还可以通过开窗通风, 提升室内空气的质量。由于冬季室外空气温度低, 对外墙的提高热阻设计就能有效地避免热量流失,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大地是非常好的冷热源, 可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 有效地提高了夏季与冬季的冷热量的转换, 进而节约能源。

4 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节能

4.1 地源热泵技术

解决制冷和供热最有效技术就是地源热泵技术, 该技术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 还能降低成本。与空气热源泵相比, 地源热泵只对土壤温度产生一定影响, 对地面、地下水位以及水质都不会产生影响, 是具有环保性的一种散热以及取热方式。温度的改变能够对地理管线的换热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如果夏季吸收的热量与冬季排除的热量处在平衡状态就不会影响地理管线的性能, 维持地源热泵的正常性能以及运作效果。在设计施工过程中, 可针对寒冷地区增加辅助系统, 将辅助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相串连, 为地源热泵提供更多的热量, 保证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持地理管线的热量处于平衡状态。由于南方温度过高, 可以在一些地区采用冷却塔制冷方法, 帮助地源热泵承受部分压力与负荷, 转化土壤中的热量, 有效地降低地理管线的温度。

4.2 蓄冷系统优化技术

实施蓄冷系统优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 降低送风的温度,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夜间时, 该系统容易积累冷量, 而且耗电量相对较低, 一旦到了用电高峰期时, 其能够自动释放冷量实现供冷, 进而减少了电费支出。由于病的蓄冷量在相同条件以及环境下高于水的蓄冷量, 而且蓄冷池的容积相对较小, 因此进会造成极少的热量损失,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4.3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能够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室内舒适度, 而且没有能源消耗和污染, 成为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在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也可采用此方式。目前, 由风压以及热压通风是自然通风的两个重要手段。风压通风是自然通风中最主要的手段, 但是建筑外的风质量决定了通风的效果。在选择施工地点以及建筑物设计过程中, 要对建筑物的格局以及朝向进行考虑, 进而能够提高通风的效果。设计前要对建筑的平面及剖面进行细节分析, 尽可能的降低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在门窗设计时, 可以采用一条直线对其进行设计, 增大开口的面积, 减少空气阻力。

室外风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在窗户设计中可以采用百叶窗等设计对风速进行控制。提升室内通风效果。热压通风主要是通过室内外温度影响空气密度的原理, 实现内外空气交换。当室内外温度存在差异时, 就会使室内外的压力不同, 进而促进空气流动。因为空气密度不同, 热空气会从顶部流出, 冷空气会从底部流入, 从而达到了室内的污浊空气和室外的清新空气的相互交换。

5 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优化措施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 应该对构造设计、平面布局以及建筑空间进行优化。以地区温度不同为设计标准, 对夏热冬暖地区的通风开口面积和房间地板面积设计时, 要保证其比例为10%, 对夏热冬冷地区是要保证比例为8%, 其他地区则为5%。同时要对室内的CO2浓度通过采集分析处理, 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保证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就暖通空调系统来看, 可以调节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空调运行负荷大小的控制以及减少室内冷热量的损失等手段, 实现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化。还可以通过控制空调的新风量, 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 有效地减少电能的损耗。还可对暖通空调设计时采用变频技术, 与传统技术相比, 变频技术空调消耗的功率仅为传统空调设计的66%, 进而能够提高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化, 降低能源的消耗, 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6 总结

经济的发展在给予我们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下, 也对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原始空调设计相比, 能够减少耗能和污染, 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节能以及环保的空间。在对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时, 要根据地域和空间的实际情况, 选取节能环保材料, 结合自然环境与系统建设, 有效地提高绿色建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上一篇:民办高校融资下一篇:直流牵引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