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感训练

2024-08-13

中学生语感训练(精选十篇)

中学生语感训练 篇1

一、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相结合

1. 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 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 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 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 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都有插图, 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可以如此, “课文”也可以如此, 如《两只鸟蛋》一文中的“抬头、投向”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 引导学生把生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程度, 是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 在字、词教学中, 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学生有关的知识、生活经验来理解词义。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的“自言自语”一词, 我先引导学生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后, 再让其自言自语一、两句话。这样, 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 一接触到“自言自语”一词, 就会想起课堂上的情景, 自然而然就会用了。

二、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 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 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 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做什么”或“怎么样”, 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 (什么) 是谁 (什么) ”;“谁 (什么) 怎么样”;“谁 (什么) 做什么”。教师要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按一定的程序教学, 即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此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如《雨点儿》一课中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雨点儿飘落下来”, 再抓住是“从云彩里”这个词理解“雨点儿”与“云彩”的内在联系, 再让学生练习把句子说具体, 体会修饰语的作用, 从而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意思。

三、培养咬文嚼字的能力

1.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进行“换词”比较, 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表现力。运用比较法, 要让学生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 再换词比较, 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 (1) 这句话写什么? (乌云) 乌云怎么样? (乌云压下来) “压下来”是什么意思? (降下来) 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 (满天、黑沉沉) “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 (云多、云层厚) 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 越降越低, 好像要靠近地面, 课文用了哪个词? (压) (2) 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 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 (物体小, 一般用“降”;落到地面, 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 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 (3) 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 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 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 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 (1) 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 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 它会怎么想? (要下雨了) (2) 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 (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 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 从而领会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 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 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 如《乌鸦喝水》一课中的“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中的“到处”一词的教学, 先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到处找水喝, 他会到哪些地方找水喝呢?” (田野里、草地上、小溪边、房前屋后) 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 不管是田野里、草地上、小溪边、房前屋后等, 只要是“许多地方”, 都可以用“到处”表示, “到处”可以指许多个地方。最后, 要求学生用“到处”说一句话, 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四、引导语言实践

1. 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读成诵。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 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其一, 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在指导朗读时, 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 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 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 要发挥老师的范读作用, 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 要熟读成诵, 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学生朗读时, 要求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 迅速协调, 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 能开拓思维, 激发情感。

2. 以读带说, 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 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 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 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 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 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 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 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样, 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得确切, 说得流利、通畅。教师要在帮助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 在训练“说”的过程中, 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思维, 把对书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 再现情境, 意会内涵, 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 让“读”、“说”相得益彰。

3. 要重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训练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和吕淑湘都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执教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语感的。

一、加强朗读训练,把握语感内涵

一篇文章经过初读、精读、复读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这就是感情朗读。、想象朗读,入情入境。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而想象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内心视像”,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上达到与作者共鸣。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表情朗读,体验情感。表情朗读能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深化认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记叙文,在教学中我就告诉学生用深沉悲痛,哀婉缓抑的语调进行表情朗读,将当时那种巨星损落,天安门广场人民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肠断心碎、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品词析句法,训练领悟语感

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个句子的中心句,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此时,我就紧抓这个中心词,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发出同样的疑问,并以“谈《水浒》、谈‘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领悟到伯父受到“爱戴”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对旧社会的痛恨及对人民的热爱,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又如教《苦柚》一文中老华侨对小姑娘说:“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教师提出:为什么苦柚子会变甜?经过思考,学生不难理解:小姑娘善良诚实,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老华侨深受感动,所以内心倍感甜蜜。

三、抓住精彩片断,增强语感训练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写得很精彩的片断,这些片断内容生动,语

言形象,引人入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概括,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林海》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短点儿的„„”《凡卡》中描写乡村夜晚的美景:“天气真好,睛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月光曲》中描写茅屋内清幽的氛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让学生精读、诵读这些片断,揣摩与品味语言,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的文章中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四、把握语感功能,促使整体感知

语感具有直觉性感受和想象性感受功能。善于运用语感功能可以使学生愉快掌握故事梗概,达到整体感知。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根据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首先,弄清楚借尾巴的起因、结果,然后根据课文反复运用相同句式的表现手法,借助三次借尾巴的经过,抓住“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说明鱼、牛和燕子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最后在直觉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凭借对话,抓住“姐姐、伯伯、阿姨”等称呼,突出体会“您”、“告别”等礼貌用语道出小壁虎的委屈、伤心、焦急的心及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对话训练。通过这三个步骤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还领悟到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五、贴近现实生活,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推敲,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显然,要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语言能力,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泉水”。因为感知不是目的,贴近生活、运用实践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有时,当热气腾腾的油汤倒在手上,你会怎么样?当烧红的铁铲掉在衣服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现在不是热气腾腾的油汤,也不是烧红的铁铲,而是比它们不知烫多少倍的熊熊烈火燃烧着邱少云的肉体,想象一下,那该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呀!接着,我抓住描写的语言,引导学生再造想象,想象在烈火包围着的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再造想象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形象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唤起学生鲜明的视觉形象。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训练 篇3

一、有情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情感渗透到课文朗读过程中,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提高对认识、加深记忆、感受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家名作,很多内容尤其是一些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的古典诗词和诗歌散文等都是有情朗读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要有意识地进行有情朗读和语感培养。如在学习九年级上第一单元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有情朗读,尤其是对于课文中的高潮部分“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更是要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将海燕积极抗争、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有重点的有情朗读,将学生引入了一种美好的情境,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反复诵读,丰富语感

良好语感的培养需要多读、精读、反复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就会更到位。文章中的每句话、每段字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要求学生对一些精美的片段进行反复地朗读,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作者蕴含的深刻感情,才能与作者真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准确传情、提高认识、丰富语感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尤其是对于课文中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等更要进行反复诵读,可以采取同桌对读、小组齐读等方式进行,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丰富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品词赏句,提高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只有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进行推敲、揣摩、细细咀嚼、品味,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中的每个词句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蕴含着作者一定的情感,如果不进行仔细推敲,只靠表面理解,可能与作者要表达的意义相差甚远,无法深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仔细地研读、揣摩、品味,正确理解它们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这样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如在教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偷偷地”、“钻”进行仔细地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通过对小草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对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等句子的赏析,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深刻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品词赏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帮助。

四、实践运用,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多读多说,只有在多读多写中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提高,但是语感的培养仅仅靠多读多写还是不够的。俗语有云,实践出真知,在阅读教学时,还需要教师注意将读写结合起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应用、强化练习,这样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如在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看家乡,说变化》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搜集家乡变化的具体事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演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演讲时要事例准确、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学生通过对家乡变化的深情描述,不但回顾了旧生活的艰辛,而且对未来美好生活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写出活动日记。通过演讲、写作等系列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活动效果。

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4

一、加强朗读训练, 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

朗读要求正确读好词句, 如词和词组要连读, 要把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分读得完整, 不可以打乱等。严格训练词句的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 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 读起来就不顺口, 可以凭借语言直觉来判断正误, 这样语感就容易培养起来了。在加强朗读的同时还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连成一片”表示林广树多, 学生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的树林, 几百里连成一片, 多像大海里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 林鸣谷应, 那声响多像大海里喧腾涛声。这样, 学生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小兴安岭的树林是多么形象而又贴切, 同时敏锐的语感也就蕴含其间了。

二、注重朗读指导, 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读书时学生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通过认真的阅读, 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活力, 发展感悟能力。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一课时, 于老师总是说:“这一段你能读好吗? (生跃跃欲试) 老师还是不放心, 再练练吧!”一遍一遍地练, 一遍一遍地试, 好了还要再好。教师自己的语感敏锐了吗?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上看出来。学生要充分朗读, 入境入情。于老师说:“翠鸟们,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唱歌给老师听!你们是怎样捕鱼的?”于老师不是在给学生上课, 而是听一群可爱翠鸟的歌唱, 看一群可爱翠鸟的表演。学生入情入境, 感悟深刻。大纲要求, 小学生要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把握住了总的基调, 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这样敏锐的语感就会在朗读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课程标准还特别指出, 有感情地朗读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都是培养语感所必要的。在朗读过程, 形象和感情融合在一起, 学生通过朗读, 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明确, 二是调动。首先, 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 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其次, 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 扩大视读广度, 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 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细咀嚼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敏锐的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敏锐的语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 它是经过学生在长时间的读写实践中, 对纷繁的语言现象不断进行比较、揣摩, 对精美语言进行欣赏后获得的。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以《雨中》一课中的“雨帘”一词为例, 学生要有必需的生活实践, 明白帘子是什么一种东西, 在脑海中才能再现如“雨丝做成的帘子”的表象。可见,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 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 这与语文素养的特征高度吻合, 从而使语感的培养在新课标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 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 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 语感不断得以积淀, 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有系统、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典型的语言图式, 使他们在课内文本教学和课外美文阅读中感受这种语言图式, 以此来规范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结构,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 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写的训练, 指导写的方法, 开展多种运用语言的途径。比如讲故事、写日记、做摘抄、编小报、诵美文、编故事等语言学习活动。这学期,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 然后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 编辑, 抄写, 插图, 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的手抄报不论好坏, 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 相互学习比较中, 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几次, 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 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篇5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语感 篇6

关键词:范读 揣摩 品味 诱发语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教师范读,学生感知语感

小学生年龄小,读书经验少,让学生对言语文字感兴趣,适应语感直觉性的特点,教师范读至关重要。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老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郁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等体态语言把课文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情感体验。同时,根据范读时的轻重、缓急、停顿、语气、语调,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加上有意识地模仿,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二、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是自己揣摩表达自己感悟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品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发现,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文本。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

三、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描述的语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时,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 一位细致、敏感的游客,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优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学生带着情,带着景来朗读课文,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中学生语感训练 篇7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胸中装有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 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自古以来, 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 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征, 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 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 假如不读, 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 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 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 而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就不是好的语文课。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 大多文质兼美, 适合朗读。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 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朗读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语言之美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 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他的这一观点我极为赞同, 而且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范读, 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如讲《天上的街市》时, 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 在朗读过程中, 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 因为那美丽的街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唤起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联想;有的同学为“牛郎织女”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学生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约会的情境。不必赘述, 学生们能很容易体会到诗人的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光明前景的美好愿望。在朗诵中, 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 欣赏《与朱元思书》的充满生机的画卷, 感悟《登飞来峰》的气势与胸襟……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 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二、朗读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学生出声读, 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 方能有抑扬顿挫, 读出语感, 体会词语的妙用, 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 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 而且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在不经意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我在设计《羚羊木雕》朗读时, 让学生结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分角色朗读。学生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积极分析人物当时处境和心情。可见, 斟酌朗读的过程, 反复朗读的过程, 也是学生领会文章、分析文章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 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课堂效果非常好。

三、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正所谓“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 还要进一步展开联想与想象, 进行必要的练笔, 加以巩固读的成果, 这样, 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 在写中发展。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学生反复诵读后, 我这样引导: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 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 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 一名同学由对老师的不理解到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一名同学因为家庭亲人的不幸而感到苦闷, 通过学习后也看开了, 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了, 语感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四、朗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在阅读方面“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积累, 自然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勤于积累, 方能后积而薄发。而积累的过程如同化蛹为蝶, 想成为蝴蝶, 必须经过成蛹的过程, 相对于蝴蝶短暂的翩翩飞舞而言, 这个过程极其漫长, 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朗读、背诵引导学生品味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学习的过程, 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 更是培养语感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最好的佐证。除此以外, 我还布置学生背诵课外优秀语段, 在课前轮流背给全班同学听。

五、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进一步锻炼语感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 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思维所运用的载体正是语言。所以, 朗读不单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 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 自然意味着智力的提高。那些高谈阔论、令人折服的政治家, 话锋犀利、语言缜密的名律师, 妙语连珠、使人感动的演说家, 逻辑严密、富有创意的大学者, 莫不是智力超群的佼佼者。而一个口齿不清, 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的人, 要说他思维敏捷、智力超群, 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 通过朗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朗读课文, 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各种句式, 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从而促进说话。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 而且是一门艺术, 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有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 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 语文教师对课堂上的范读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定要认真对待, 并要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 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 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 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 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谈谈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训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训练

语感训练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 抓晚了他们就会产生不良的习惯, 再想矫正就要费很大的精力。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多读,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 阅读量不够大, 而语感训练主要是在阅读中进行的, 朗读训练是培养语感敏锐性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所以, 语文教学必须诱导小学生广泛阅读, 既要读教材, 还要读歌词、儿歌、故事等课外读物。只有多读, 才能有助于他们正确把握规范的语言常识, 使他们准确理解语言的含义。笔者在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一) 仿读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模仿。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因此, 在教学新课文时或让学生听录音, 或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让学生模仿录音, 老师的读法、语气把课文读好。范读的文章不宜太长, 应短小精悍, 富含情感, 语言生动。

(二) 创设情境朗读

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笔者根据这一特点, 充分运用录音、视频材料启发学生想象。语文教师应把学生引领进现实生活, 丰富学生的实际感受, 让他们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悟出感情, 读出感情。

(三) 分角色朗读

课文中的描述对象常常不止一个, 而每个对象的性格特征又各不相同, 朗读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让他们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语速和强弱进行朗读, 突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在课外阅读《啄木鸟和大树》这篇文章时, 让学生分担啄木鸟和大树的角色, 促使学生去理解啄木鸟耐心劝解, 大树蛮不讲理、不听劝告的特点。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训练语感。

(四) 作业后自读

多读, 笔者除了让学生多读课文, 多读课外书,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外, 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作业后, 把作业多读几遍, 让学生凭借经验、直觉来判断自己的作业中有无错误。读后把感到别扭的词语, 读不通的句子改正过来, 这也是最常用的语感训练方式。

二、多听,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辨析力

这里多听指的是让学生多听规范的话。如果学生平时听到的话很规范, 就会形成语感定势, 一旦接触到不规范的语句, 就会感到别扭, 这也是基本的语感。小学生和家长、同学、老师接触最多, 对前两者说话的规范性我们很难把我调控, 但对于语文老师自身说话规范性是可以自控的。老师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有起有伏、有板有眼的对话就是对学生极好的熏陶。平时, 笔者在语文课中特别注意自己说的话是否流畅、是否标准, 也尽量要求学生把话说规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说得好的及时表扬, 并让学生跟他学说一遍。如果说得不准, 必须随即指出, 并运用模仿的方法再说, 直到说得“顺耳”。有的学生还会说的颠三倒四, 不够完整, 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 判断正误, 并加以改正。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辨析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自然也就强了。

三、多积累, 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学生一开始说话就已经向周围的人学习语言, 学习别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说话的表情, 并在说的训练中增强对语言、生活的感受。因此, 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挖掘这些通过间接手段获得的生活积累, 包括对词汇、对句子、对内容的积累。低年级学生主要让他们积累词汇。如《月亮湾》教学时, 课文中有“绿”这个词、笔者让学生说出你还知道哪些绿颜色, 学生会说出“草绿、嫩绿、浅绿、葱绿”等等, 再问学生:你还知道“绿油油”这种结构形式的词吗?学生能说出“笑眯眯、乐哈哈、香喷喷、甜蜜蜜……”再如《月亮湾》中有飞来飞去这个词, 我就让学生说出几个含有“来、去”的词语: ( ) 来 ( ) 去。这样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把从间接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进行整理, 归类, 培养了学生语感的丰富性。

四、多比较,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辨别优劣、正误, 提高鉴赏力。语感训练中的比较应形式多样, 可以是师生比较、生生比较, 还可以和音像资料比较, 和播音主持的对话比较, 还可以是相同内容不同表达方法上的比较。如 “花瓣上清水滴滴, 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与“花瓣上有清水, 荷叶上有水珠”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发现前一句突出了雨后, 荷花、荷叶像被清水洗过一样, 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美丽。而后一句就表现不出雨后荷花的美丽, 也没有动态感, 显得平淡无奇。再如《我的家乡》一文中“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这句话写了青山、绿树、小桥的倒影, 其中“倒映”一词反衬了河水的“清”, 清清的河水勾画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如果换成“河水很清”, 就显得很空洞、很单薄, 根本不能凸显河水的清、河面上的美, 表达效果就差远了。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悟语句的优劣了。

五、结语

有的人说话悦耳动听, 有的人写文章文通句顺,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 需要语文教师及早训练, 通过多听、多读、多积累、多比较, 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牟好梅.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的路径方法分析[J]文科爱好者, 2013 (4) .

中学生语感训练 篇9

一、语感的定义

目前, 关于语感的众多定义中, 绝大多数认为语感是人在理解语言时的较强的感受力, 主要表现为听、读两项能力。笔者认为, 实际上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 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 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在心理上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直觉性。

这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 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 在一刹那之间, 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 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

2. 同化性。

同化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阐释和说明客体, 即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所谓语感就是主体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 是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言语意义再创造, 既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 又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

3. 整体性。

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 已经舍弃了对语音、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 所以, 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 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语素意义与非语素意义、内部语境意义和外部语境意义等的总和。

4. 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简单判断上, 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迅速的感悟, 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言语内容与形式的真善美和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同构, 将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和谐共振, 感应相融;反之, 则与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异构, 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 无法共鸣。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言语材料的大量积累并对此进行逻辑分析, 找出言语规律, 并灵活地运用语言, 从而在语用层面上借助直觉思维以形成语感。由此可见, 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 而抓住了直觉思维训练, 则又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关键。

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培养其语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究竟应该如何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感呢?笔者认为, 目前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 重视语言积累, 加强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习得, 另一种是学得。语言习得, 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 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 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 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 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 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 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声朗读两个方面。有的人将阅读仅仅理解为无声默读, 造成语文课堂只能见到学生埋头看书的身影, 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重阅轻读乃至只阅不读的片面做法应该摒弃, 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

2. 强化语言训练, 突出语言学得。

语言学得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言以形成言语能力的, 母语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 “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 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 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 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 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 形成较强的语感。训, 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 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 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要让学生练, 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 于是学堂变讲堂, 教师大讲特讲, 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律的“讲”, 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 二者表现为过分执著于逐层逐段的“讲析”, 为讲而讲。“串讲”以层层剥笋的形式, 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为孤立零碎的文字符号与失去意义联系的单个词语, “讲析”用所谓的条分缕析的方法将浑然一体的作品割裂为抽象干瘪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同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 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 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 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 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 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 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 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3. 鼓励想象联想, 诱发审美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 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 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 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 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 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 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 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 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 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 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 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的不可或缺的契机, 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所以, 直觉思维往往是受主体的情感所支配、所制约。对学生来说, 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 不容易被察觉, 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 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 而通过直觉思维的训练来培养语感, 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语感训练 篇10

一、汉语声调的重要性

汉语声调具有升降曲折的变化, 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 因此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时, 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然而, 如此难学的声调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只有四个, 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 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也就重得多, 由于平均每四个音节就会出现一次相同的声调, 因此, 如果某一个声调读不准, 就立刻会被人听出来。即使个别声母或韵母发得很准确, 如果声调不准, 那么听起来仍然是不地道的汉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 留学生若声调发不准就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洋腔洋调”。而且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果几个音节的声韵都相同, 声调不同, 那么这几个音节的意义就不同。因此, 声调发不准并不是听起来不地道这么简单的问题, 它往往会导致语义上的误解。

二、第二语言语感

对于“我没吃饭了”这句话, 没有语言学知识的人虽讲不出句子错在哪, 但能确定句子是错的, 这就是语感的“神奇力量”。别看这种感觉似乎“没有一点儿根据”, 但准确性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不需要过多地学习语言知识, 仅凭长期形成的语感就能保证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从深的层次上讲, 它 (语感) 更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 也就是说, 它暗含着人类对语言的一种理性分析, 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语感是人类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判断和理性推理的融合。”可见, 语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人们在头脑中长期积累的内在语言能力的一个外部显现, 母语环境下自然造就了人们母语语感的形成, 而第二语言语感的形成条件不是自然具备的, 必须人为地去创造, 只有各种条件具备得非常充分, 第二语言语感才能够形成。大文豪林语堂先生是英语学习的成功者, 英语学得可谓出神入化, 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一再强调, 学习外语必须“口读、耳闻、手写、目视, 不断地仿效与熟诵, 在整句地仿效, 整段整篇地揣摩中, 学习者会不知不觉地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收, 从而达到像孩子学说话般地脱口而出的境界”。这样看来, 第二语言语感的形成并非易事, 非下苦功夫不断积累不可。所以,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汉语语感的训练。

三、用语感训练的方法强化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

在汉语语感训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设想将汉语语感训练应用于强化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当中, 以便有效地纠正声调偏误, 使留学生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以下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步骤:

(1) 准备好适合声调习得的语感训练语料。如: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单字、二字以上词语、短句作为语料, 要同时呈现汉字和拼音。

(2) 根据课时安排语感训练的内容。语感训练的时间由教师自由安排, 既可穿插在正课中, 也可单独开设语感课。但时间要安排得当, 根据课时制定训练内容, 并按计划进行。比如, 若语感训练在正课中穿插, 教师可以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训练, 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个声调, 或一种声调组合 (如:二声加三声) 的词语。但要在开课前安排好一整套训练内容, 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安排得合理、完整和科学。

(3) 带领学生多样朗读, 实现声调的正强化。让学生反复读语料, 做到发音准确并且可以脱口而出。为避免枯燥, 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 如:默读、出声读、慢读、快读、分角色朗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训练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

(4) 引导复述。引导复述是语感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检验语感训练是否达到目的的关键环节。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达到复述语料的程度, 那么学生的声调习得即实现了质的飞跃, 语言训练也就收到了成效。

摘要:在语音习得中, 汉语声调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点, 本文提出汉语语感训练对强化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作用及实施汉语语感训练的方法。

上一篇:成人正畸治疗临床体会下一篇:财务从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