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辨能力

2024-07-16

提高思辨能力(精选十篇)

提高思辨能力 篇1

一、创设“有意错误”教学情境,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 加深学生记忆的轨迹, 教师把“有意错误”教法, 一般使用在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 或用在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展示困境, 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思维,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节时, 在完成基本的探求后, 设置了如下问题:已知△ABC两边a=3, b=4, 求c.问题刚一提出, 就有一名同学在下面喊出了“答案”:c=5.笔者没有放弃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 作了下面的困境展示.当时的课堂教学片段如下:

师:很好, 老师赞赏你的勇气, 你能向大家讲一讲你的思维过程吗?

生:我是灵机一动, 看到两直角边为3和4, 斜边当然是5.

师:没错.两直角边为3和4时, 斜边是等于5的, 可题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生:…… (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 是不是老师弄错了?) (站起来一名同学)

生:老师, 我认为你这道题弄错了, 应该给出△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师:噢, 看来今天我真的犯错了.其他同学是这样认为的吗?

全体:是.

师:那老师纠正错误, 就加上△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这时的c等于多少?

生甲: (理直气壮) c=5.

生乙:不对, 我认为当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没有确定时, 不能确定c就是斜边.

师:那你说怎么办?

生乙:分类讨论.当∠C=90°时, c=5;当∠B=90°时, c=?

师:非常好, 题目中没确定∠C=90°, 不能自己搞潜在假设, 我们要吸取这次教训.

生丙:老师, 还有一种情况:∠A=90°, 此时c=?

师:你们同意吗?

全体:∠A=90°不可能, 因为b>a, a不可以为斜边.

师:但我们还是要赞扬这名同学的质疑精神.

如此施设疑点, 学生多次失误, 整个课堂紧张又活泼, 增强了数学课堂的活动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体味了乐趣, 提高了思维品质.

二、设置“陷阱”追问,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在教学中设置“陷阱”追问, 可以让学生参与找错纠错的活动, 使学生在“疑中生趣”“错中生奇”, 获得“发现”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 设置“陷阱”追问, 一般用在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典型错误, 有意识地设置“陷阱”, 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辨析, 以错悟错,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例如 下列满足两根之和为2的方程为 ( ) .

A.x2-2x+4=0 B.2x2+4x+3=0

C.x2-4x-5=0 D.x2-2x-2=0

同一问题, 两种结果, 是什么原因?到底哪一种对呢?疑问由此产生, 学生处于积极思维之中.此时马上又追问:错在哪里呢?疑问又进一步产生, 学生便处于迫不及待地找出错误原因的状态之中, 原来……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自己所设计的圈套, 然后引导学生去找错、纠错,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不断追问与反思, 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 明确了根与系数的关系适用的前提条件是方程要有两个实数根, 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养成了严谨的思维习惯, 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得到发展.

三、树立反思意识, 减少失误, 提升自主探索能力

反思是对教与学过程的深层思考, 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一个概念、定义时可问:定义是怎样引入的?能否换一种方式?若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或增减会怎样?学习定理或公式时可问:定理或公式是怎样提出的?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逆命题是什么?是否成立?结论不变, 条件是否可以减弱?条件不变, 结论能否改进、推广?解完题可问:主要应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这种解法还能解决哪些类似问题?这种解法是怎样想到的?依据是什么?有无更简单的解决方法?结论可否改进、推广或引申?改变部分条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对教与学过程的深入反思, 不仅能巩固知识、方法, 避免错误, 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方法和策略.

作为新世纪的新型教师, 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发现学生错误中的闪光点, 挖掘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 巧妙利用,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最终让错误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 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贺祖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中小学数学, 2001 (9) .

[2]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6) .

思辨能力的培养 篇2

钟红军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说:“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可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堪称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也是历史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由于长期受“教材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的过程中有着许多误区:一种是表面上鼓励学生质疑,却按照自己的思路预先给学生的质疑进行思维定向,甚至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学生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另一种则是教师袖手旁观,撒手不管,听凭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随意驰骋,放弃了对价值判断的引领作用;还有一种是沉溺于无数“小切口”的探究,不见深层次的思维,沉溺于形式的创新,回避了对历史规律的探寻,回避了对人类生存发展终极意义的思考。更不可取的则是哗众取宠,依据错误的价值观念得出错误的历史结论,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向歧途。

1、具备独立的人格品质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根本前提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学大都囿于统一的思维模式里,板着同一副老面孔,用同一种教训人的腔调面对学生,时间一久,学生变成了被动容纳各种知识点的容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品质。我们的历史教师感叹:不论是义不独生的邓世昌、愈挫愈奋的辛亥志士、玉石俱焚的抗日英烈都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每每讲到这些教学内容请同学阐发内心的感受,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学生有着惊人一致的标准答案:“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奋奋斗。”僵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无数毫无个性的标准答案如同标签一样陈列于课堂上、试卷中,却无法变成血液融入学生的心灵。

真正具有历史思辨能力的学生,不会因自己的年轻而放弃思想,敢于用自己的心灵和历史对话,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和前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吸收别人的学说和理论,但是杂取各家,为我所用,而非顶礼膜拜,独尊一术,真正实现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因懂得独立思考而个性张扬的生命。

2、拥有正确的的史学价值观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必备基础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必须时时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正向度发展。即要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对学习中原有的观点提出质疑、提出问题的确应当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产生的关键,但如果认为历史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就必然要从全面质疑和彻底否定传统历史观点开始,则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离开史实去质疑,甚至通过质疑颠覆史实的现象。如,某位教师在处理《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显然是出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目的,用了不少的功夫,来让学生得出“《马关条约》的一些内容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如果日复一日的在这样的所谓“创新”意识的熏陶下学习,其精神上和思想上最终将会潜移默化地结出什么果实呢?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切忌不顾甚至背离教育的应然宗旨,为所谓的“创新”而刻意求“新”的倾向,否则必然将“质疑”、“批判”、“反思”引向粗鄙化。

3、立足深遂的历史与人性反思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终极追求

有位老师在讲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段历史时,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特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能不能为董存瑞设计出一个更好的炸碉堡的方案?”授课老师显然忘记了向学生讲授这段历史故事的主旨是为了什么。假如学生经过热烈地讨论,真的找出了一种两全的炸碉堡的方案,那么,这位老师究竟是应当为学生的“聪明创意”而赞赏有加呢,还是为董存瑞的“思维反应迟钝”而喟然长叹呢?而一旦如此,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主题还能落实吗?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我们对人类发展所追求的主题目标也应是我们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追求的终极目标:由追求生存到追求生活;再由追求生活到追求生命意义。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对自己的属性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反思和探究过程中,不断增加情感、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意义,不断地完善人的本身。

4、形成开放的文化视野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重要条件

一些所谓“天才型”的学生不是某个学校,某个老师教出来的,却实实在在是某种环境滋养出来的,某类学者型的老师引领出来的。我们无法言明“精神导师”型的教师应当有哪些思想,但其言谈中对情感和思想的强调是非常明显的,这思想应当是人类文明所赋予的一切正义的、高尚的、理性的、科学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人类最优秀的思想要靠我们自己在学习中、工作中广泛地汲取,不断地增加养份,否则根本无法对付培养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学科。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时,我们还要注意防止以下的思维定势:

要么为中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量、思想深度、写作水平预设“上限”。孰不知教育工作者的这种“心理上限”,正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束缚和压制。而教育提供的空间无限,学生发展的境界才能无限。

提高思辨能力 篇3

关键词:《高级英语》 思辨能力 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语教育界的关注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确立了高等教育的使命,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科学知识的简单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分析技能”。这一宣示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既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具体要求。200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思辨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学界的共识。

学术界对思辨能力的内涵和界定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思辨能力是通过反思,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是非真伪利弊做出评判,从而形成独特见解的能力。国内学者黄源深(1998)提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强调“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综合素质发展,影响人的素质”。文秋芳(2006)指出:“外语专业学生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孙有中(2011)认为英语专业要摆脱目前在学科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就必须以思辨能力为导向,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行动研究的内涵与方法

“行动研究”这一概念始于二战时期,20世纪50年代经开始进入教育领域。70年代,国外行动研究进入了炽热化的发展阶段。90年代,陆续有学者将行动研究引入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中,并对构建高等外语师资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初探(王蔷,1992;吴宗杰,1995;庞继贤,1998;黄景,1999)。行动研究的定义层出不穷。Dave Ebbutt(1983)指出:“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转引自王蔷,2002)王蔷(2002)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中列出数十种定义,纵观种种,可以归纳为:行动研究是一种为了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参与和开展调查与研究,通过一系列步骤而完成的系统的反思性活动。

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行动”,有目的、有理据、有监控、有反思的行为。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简要概括为“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行动研究的特征:身份双重性、结果应用性、环境真实性、研究反思性、流程系统性和模式动态性。

Kemmis和McTaggart(1982)提出的行动研究基本操作流程被视为经典。他们认为,行动研究是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组成的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本研究我们按照发现问题——确认问题——计划方案——实施方案——反思调整的五个环节来开展。

三、如何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旨在通过赏析名家名篇,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巩固和夯实学生语言技能。笔者所在学校,《高级英语》教学历时三个学期,总学分为18,总学时为288学时,不论从其所占课时比例,学分比例,还是从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度来看,它都是英语专业教学的“半壁江山”。

(一)發现问题

笔者自2013年9月开始承担2011级英语专业(1)(2)班的《高级英语》教学工作,所使用的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五册。经过4个星期的彼此熟悉和适应,笔者发现以下问题:1.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过多,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对所学内容似懂非懂,无法自己提出问题,亦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2.课堂讨论和课后作文中表达的观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视角单一。

问题出在了哪里?笔者苦思,最后得出如下猜测:1.教材太陈旧;2.内容太晦涩;3.模式太单一。逐一分析,笔者所在学校《高级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新编英语教程》(第三版),该套教材荣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三届优秀教材二等奖,是众多院校选择的英语专业教材,并且在根据使用情况不断地作出修订;一大部分文章虽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但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都是今日中国发展进程中凸现的问题,这样的时代背景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至于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适当提问和讨论。

(二)确认问题

笔者邀请两个班级共51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对已完成的一个月的《高级英语》教学进行回顾反思,然后通过匿名纸条的方式告知教师自己的感受和存在的问题。经过整理,得出以下信息:《高级英语》课程内容庞杂,难度略有增加,但还是在可以理解的范畴。学生被淹没在预习复习做练习题之中,但课堂上仍无法和教师一起“激情澎湃”。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吞噬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地踏步的成效消弱了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费克米兰(1995)曾说“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取决于老师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环境”,英国学者杰克兰特(1954)指出,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改善。(转引自范连颖,2013)意识到学习者思维的水平影响着其语言水平,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笔者决定对2011级英语专业的两个授课班级展开行动研究,对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作出一些调整,以改善教学环境,干预语篇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三)制定计划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决定作出以下干预:时事新闻分享,让手机进入课堂,作者观点评析,辩论写作相結合,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多样化。

(四)实施方案

1.时事新闻分享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活动,教师决定引入“sharing time”(分享)环节。按照学号先后顺序,每次正式上课前由一名同学利用3到5分钟时间来分享自己近期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文章、言论、故事或新闻,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总结和评价。四个星期之后,半数学生已经有了上台分享的经历,课堂内容多了一些大家熟悉的话题,氛围轻松不少,但偶尔提到某位同学课堂上分享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记忆模糊。另外,个别同学准备得特别不充分,或者话题略显无趣,有点浪费大家的时间。部分同学抱怨按照学号顺序压力很大,很焦虑。

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笔者对接下来8个星期的实施方案做了新的调整:1)由原来的学号顺序变成自愿报名。每周最后一次课提前安排第二周要分享的三名志愿者,要求他们至少提前两天在班级QQ群里公布他们要分享的话题和内容,这样其他同学就可以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特定话题的理解;2)听众需要认真倾听,除了和教师一道完成总结外,还需要给分享者提出至少三个问题。这就会让其他学生的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走下讲台的方式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但也为新的问题埋下了种子。部分同学在选材时,读到的是汉语故事或者新闻,转述成英文时出现了一些不地道的表达,以至于影响到听众的理解。

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将分享话题缩小到时事新闻范畴,且必须是最近一个星期的新闻。分享者还需要将原报道中的词汇做一些处理,难度太大的书面语直接替换为大家较熟悉的口语词汇,并且提前在黑板上写下新闻的关键词和可能会影响理解的词语。经过一学期的分享,“sharing time”成为学生最期待的课堂活动之一。

2.让手机进入课堂

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大学课堂上的“低头族”都表示无奈。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时代,引导正确使用移动设备的效果应该好过坚决制止。尤其对于在传统教室开展的教学活动,手机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必备Apps:BBC新闻、金山词霸、微信、QQ。因为没有多媒体环境,遇到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就将相关直观信息发布到QQ群,这就避免了难以理解的问题。笔者重点分享BBC新闻使用情况。英语专业学生深谙读原版报纸杂志的重要性,但阻力重重:要么是无法轻易免费得到国外的新闻资源;要么假想《经济学人》《国家地理》根本无法读懂。手机App BBC News恰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两大难题。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刷新,教室里即便断网也可以正常阅读。这里的新闻囊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习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去随意添加或者选择新闻话题,然后得到最新的推送。读不懂考验欧盟承受力的难民问题,可以去读中国大力庆祝9.3胜利日,读不懂科技报道,可以去读最新关于睡眠不足的健康报道。教师要求所有同学写下新闻中的难单词,鼓励其先猜后查。同一话题,不同报道,不同视角,这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提供了训练机会。

3.作者观点评析

师生共同学习完课文后,教师挑出文中作者的部分观点,征询学生的看法,对观点予以完全支持赞同或部分支持或完全反对。因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怀疑论者”,对所有论断全盘否定,也不是过于开放,轻易接受所有观点。比如,在“Two Words to Avoid, Two Words to Remember”(Book 6 Unit 1)中,作者指出应该记住的词为 “next time”, 需要避免的词为“if only”,当笔者问及是否所有学生都赞同这一观点时,有学生表达了不同意见,如:不是所有人的生活中总有“next time”的机会的,也有人认为“next time”只不过是找到了逃避责任的一个借口而已。她们的回答引发了大家又一轮的思考。又如在 “The Science of Custom” (Book 5 Unit 12) 中,作者写道“Every child that is born into his group will share them with him, and no child born into on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globe can ever achieve the thousandth part.”该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或互联网问世之前应该是合理的,但却不符合如今的真实情况。中国人也像西方人一样庆祝圣诞节情人节,共享西方文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习者逐渐地意识到作者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真理,也可以质疑可以挑战。这种和作者的对话会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辩论写作相结合

在本次行动研究中,改变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举措是将辩论和写作有机糅合在一起。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遇到的大部分作文是议论文,即:选择立场,支撑观点。这和辩论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学习完一些较有争议的话题后,教师布置学生在已有作者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辩论加深理解。如:以“Appetite”(Book 6 Unit 8)为例,作者告诉读者欲望不应该得到满足,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对某种东西的强烈渴望。作者发现并非所有同学同意这一观点,就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以“Desires should be satisfied”和 “Desires should not be satisfied”为题展开辩论。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强调辩论的要求和原则:不盲目攻击,不盲目信服。所有发言者必须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不同意见不偏激,不狭隘。辩论前,学生需要搜集大量资料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辩论中,要能敏锐地发现对方反驳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辩论后,再对双方观点进行梳理评析。这不仅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句酷批改网上完成以“Desires should (not) be gratified?”为题的作文。这时,写作练习成为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五)观察反思

在整个研究进行中,笔者邀请学生建立学习历程档案,包括书写学习日志,描述主要学习内容,活动过程,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参加的每次活动根据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收获进行评价。此外,项目团队教师一起对30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和提出的建议。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匿名评价。经过一年的行动研究后,通过以上三种手段的混合使用,加上教师的观察日志,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

从学生层面来讲:1.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提高了。87%的同学认为《高级英语》课程并不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民主又和谐。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讨论和活动,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2.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从以前的“没有想法”,到“相信作者的权威”,再到“质疑作者、挑战作者,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意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愿意倾注时间精力去培养它。对于部分基础比较薄弱、将来不打算从事和英语相关的工作的同学而言,这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开阔了视野,其价值远远超过技能的培养。3.语篇赏析能力得到了提升。83%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一年的训练,语篇分析能力增强,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

从教师层面来看:1.促进了外语教师的课堂创新。让分享、阅读、辩论和写作走进语言技能课程课堂,丰富活跃了单一的精读教学。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积极学习,主动反思,增强了专业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思辨能力是当今大学生竞争的软实力。语言学习者很容易沉浸在语言技能的锻造上,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learning-centered”和“idea-centered”的教学理念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来讲是不错的选择。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教师的思辨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技能与能力之间的有效平衡;对正常教学任务的干扰,等等。这是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和课程改革研究的重心已经由对目标和方法的研究转移到以教师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架起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桥梁。它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敏感性,提高了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nne Burns. 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Guide for Praction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2]陈向明.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意味着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14,(4):3.

[3]范连颖.课堂教学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50-152.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黄景. 行动研究与在职外语教师[J]. 外语教学,1999,(3):13-16.

[6]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7]庞继贤. 外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106-110.

[8]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8):49-58.

[9]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文秋芳,周燕.評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 外语学刊,2006 ,(5):76-80.

[11]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995,(2):48-53.

[12]詹姆斯·H·麦克米兰,时长江. 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此类研究的评论[J]. 呼兰师专学报,1995,(4):77-80.

培养创新思维增强思辨能力 篇4

仅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事例为据,阐述其培养创新思维、增强思辨能力的几种策略.

一、求异:坚持答案结论的多样性

改变定势的思考模式和僵化的操作程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问题答案不限制、不规定、不求统一结论,.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真正进入“创造”的世界.例如,教授《游园不值》,教师问:“小扣”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了“轻轻地敲”、“急促地敲”、“慢慢地敲”、“由慢到快地敲”……有的学生说“诗人修养好,访友轻轻地敲门”.从“小扣”一词使学生认识到诗人的修养,从揣摩声音、品出内涵,联想到春色,多元思辨,理解诗意.

二、求变:讲究方法途径的多变性

鼓励学生善于“另辟蹊径”、“殊途同归”.例如,在识字教学中,不只是引导学生运用偏旁部首分析部件条块组合、新字旧字对比等方法,而鼓励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如奇特联想、描述、编谜等,如教学生认识“省”字时,不只停留在让学生说“上面一个少,下面一个目”合起来就是“省”,而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有名学生说:“上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来看去,用点心思,省些时间.”在教学中对同一个内容,指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三、求活: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

规范数学语言 发展思辨能力 篇5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97-002

数学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对象内部规律的真实性,以精密的数学语言准确地对其进行描述的科学。然而,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数学思辨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干巴巴地回答,书面表达也缺乏条理,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长此下去,就谈不上数学能力的培养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思辨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注重概念性教学,夯实思辨语言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交流或解决数学问题时出错或产生困难,原因往往在于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只有掌握了数学核心概念,学生才能真正开展数学思辨活动。

【案例】苏教版第八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片断:高的拓展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画高的位置都不一样呢,(指板书)有的是从这个点画的,还有的是从这个点画的。这里也有个平行四边形,老师也想画高,我找了个特殊的点,请看!

特殊在哪儿?(这个点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从这个点可以画高吗?(学生通过思考后知道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也可以画高)(师演示画高)

我在这条边上再找个点画高,可以吗?(师演示画高)像这样画下去,能画多少条?(无数条)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条边上有无数个点)

那我从这个点(下边和右边的交点)画高,我可以向哪条边画高?(上边)

可以吗? (引导学生争论,深化理解高和底的含义)

生1:不可以,因为这个点不在刚才的边上。

生2:可以,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没有固定是哪一条边,也没有固定是哪一个点。

生3:是可以的,但这样画出的高,底就变成了上边。

师:理解得真透彻!(师演示画高)

那我从这个点出发,还想画不同的高,可以吗?

生4:不可以,再从这个点向对边画出的高就和刚才的高重合了。

生5:可以,因为这个点是下边和右边的交点,它有两条对边,所以从这个点还可以向左边画高。

师:说得真好!(师演示画高)

现在,我想从左边上的一点画高,应该向哪条边画呢?(右边)像这样画下去,能画多少条?(无数条)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难点。本片断中,教师从概念的多重层次、多个侧面、多维结构去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内涵,设计了“画、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边之间的距离”的实际问题,学生经过辩论,展开数学思辨活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高”的本质内涵。

二、规范数学化表达,凸显思辨语言的严谨

学生数学语言思辨能力的强弱往往体现在能否善于选择富有严谨和规范的数学化语言来展示数学观点。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片断: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面,请大家把长方体盒子放在两张课桌的中间。请同学们再次观察长方体盒子,不要移动身体,你一次能看到几个面?

交流:(请同桌的两位同学说)

生1:我看到左面和前面。

生2:我看到右面和前面。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我看到左面、前面和上面。

生4:我看到右面、前面和上面。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长方体,不同的学生看到的面却不同呢?

生5: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的位置就不同。

生6:是呀,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说,这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就不同。

师:说得真到位!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长方体,都能看到3个面。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8: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刚才,有同学说只看到2个面呢。生9:我也不同意。如果我坐在长方体盒子的正对面,而且身体往下蹲一蹲,我就只能看到前面一个面。

生10: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语气中突出“最多只”)

(生10话音刚落,生7带头鼓起掌来)

在该片段教学中,教师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而直观的探索平台,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思辨活动中,不断规范数学化语言,彰显思辨语言的严谨性。

三、构建激励性语场,追求思辨语言的灵动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时,教师不妨少说一点,多听一些,当学生从“争议未尽”到“意犹未尽”时,就抵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地间。

[案例] 苏教版第七册《找规律》教学片断

师:我们身边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有很多,看谁找得快!

生1:墙上磁砖与接缝的排列。

生2:衣服上的条纹是间隔排列的。

生3:学桌与凳子的排列。

生4:学桌和凳子的个数一样多,和今天学习的不一样呀。

生5:中间物体和两端物体一样多。

师:是啊,怎么会一样多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看谁能说服

初中作文多元思辨能力培养思考 篇6

由上边的例子可见, 中、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或形式上虽年年都有变化, 但都或明显或隐秘的贯穿着思辨色彩的立意。这些“开篇容易、深入则难”的考题, 虽然文字直白, 但其内涵丰富, 思辨性较强, 要写好它们, 光有文字基础和写作技巧是不够的, 还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 会独立思考, 更要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从今年的中、高考阅卷中作文反映出来的思维问题可以看出, 考生思维上的毛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思维浅薄, 深度不够;思维混乱, 条理不清;思维单一, 片面僵化———缺乏思辨性是高考作文的通病。而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作文闪耀思辨的色彩, 走作文内涵发展之路, 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当前务必思考的问题。

那么, 什么是“思辨”呢?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 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 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 无污染, 在国内市场上很畅销。有一年, 在苹果成熟的季节, 一场冰雹袭来, 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预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 看来只有降价处理, 自己承担经济损失了。

但是杨格具有出色的应急智能, 善于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他拟定了一段广告词, 结果使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 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杨格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清香爽口, 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 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 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 谨防假冒!”

多么神奇的思维魔力!

思辩, 亦作“思辨”。最早语自《礼记·中庸》:“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意为谨慎的思考, 明确的辨别,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考辨析, 看问题不人云亦云, 不囿于成见, 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很大关系, 要让作文闪烁思辨色彩, 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也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避免绝对地看问题;要联系地看问题, 避免孤立地看问题;要发展地看问题, 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怎样去思辨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重视多向构思训练, 让思辨更多维

作文的构思立意应充满理性的思辨, 应讲究匠心独运, 应讲究哲理的智慧。要敢于突破思维的定势, 大胆求异, 或反弹琵琶翻新曲, 或超前预测见创意, 想人所未想, 发人所未发, 构建一种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态。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应该有着“峰回路转”的惊喜, 应该有着“留连忘返”的蕴蓄, 应该有着“一气呵成”的畅快。如果一篇文章单调呆板, 了无新意、浅陋苍白、幼稚粗糙, 那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思的“匠心独运”, 思辨深刻, 其实就是思维多向性的具体体现。即我们看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个角度, 而应该用多向思维, 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研究, 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使文思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思想长出翅膀来, 这样的文章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如2011年广州市中考考作文题《游戏》: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60分)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 有挑战, 有快乐……面对游戏, 我们思考, 我们选择, 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要求: (1)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2) 600字以上。 (3) 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本题既有初中生的情趣, 又有理性的思考;既可以照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又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写出思维深度来, 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写。而且指向性比较明确, 成绩略好的学生都很容易找到写作思考的方向, 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审题, 而且立意方向可以多样化, 可以从多角度思维、立意, 使思辨更具全面性:

这篇“游戏”命题作文的提示语考生们必须细读。以省略号为界,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 有挑战, 有快乐”, 题目文字本身提供了起码四种作文选材立意的方向———:

一是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 或者说是在游戏中我们成长, 这种立意很大众化。

二是游戏有快乐, 或者说是在游戏中我们感受快乐, 享受快乐。

三是游戏有规则。这个对于考生而言有难度, 游戏规则的表层不难写, 但是要写出游戏规则的深层含义, 即内涵及其价值意义, 恐怕就不是一般考生所能驾驭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 写成议论文的可能性比其它的要大。

四是游戏有挑战, 游戏产生竞争, 产生挑战, 促成发展, 形成进步。

以上题目所列举的四种选材方向, 出发点都很积极, 都很健康。题目的省略号还意味着:“游戏”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方面绝不限于题目所提及的四方面, 还可以有许多, 比如游戏有过程, 游戏有趣味, 游戏有教育意义……

省略号之后, “面对游戏, 我们思考, 我们选择, 我们评判。”这是暗示考生写写游戏所给的感悟!它可以成为区分一档文与二档文的分水岭。关键就是考生要写出你面对游戏, 作出了怎样的慎密思考, 作出了怎样的理性选择, 作出怎样恰当的评判。

又如《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 题材相同, 同是写“雪”但构思、立意却相差甚远。一代伟人毛泽东站得高、看得远, 描绘了一幅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的“北国雪景”图, 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表达了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诗人岑参想象奇特, 描写了边陲特有的“胡天飞雪”图,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而使我们认识到《沁园春·雪》反映了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胸襟, 豪迈的气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却显得缠绵悱恻。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 使学生感悟到即使针对同一题目、同一题材, 也应该选取最佳角度, 写最能表达自己心声的, 最能反映自己思想的作品。

借此,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雪”为题, 利用多角度思维写一篇散文, 揭示出“雪”的特征。学生运用多向思维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主题一是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品质;主题二是赞美雪的温暖大地, 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主题三是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表掩饰世间的污秽;主题四是鞭挞雪的冷酷无情, 它所到之处千山枯寂, 万木萧条……如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会解放学生的思想, 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这样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 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 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 通过长期的训练, 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重视联想思维训练, 让思辨更广阔

指导学生仅仅领会多侧面、多角度、多方向思维是不够的, 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产生联想和想象, 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完整地去思考。如课本中的韩愈的名作《马说》, 此文通过批判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来谈论“人才被埋没”的问题。“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封建社会如此, 资本主义社会如此, 社会主义亦如此。所以在《马说》一文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充分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多向思维来谈“人才”问题。当然, 作者韩愈选取的角度也是很独到的, 介绍“人才”怎样才不被埋没?如何才能发挥其作用呢?同学们积极思考, 并能从不同方面来思考。一些同学认为:是千里马, 就去跑就去奔;是人才, 就应该敢自荐。不必缩手缩脚, 否则岂不误前途。而另一些同学则反对: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是真正的人才无须自荐。“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不就是明证吗?还有的同学谈到怎样使人才发挥其作用时说:对待人才应该是“尊之以高爵, 养之以厚禄, 任之以重权”;而且一些同学认为:真正的人才是不会在意“高爵厚禄”的, 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有施展才能的环境……更有敢言者, 见解不凡, 他们认为现实社会中一些领导虽认得人才却不用之, 怕危及个人的利益, 使得人才外流, 造成国家、企业的浪费……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联想, 就是从作文题目的要求出发, 展开对这个题目的内涵和特征的了解和把握。读完命题, 考生不妨想一想,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命题提到的事实有相似之处, 若能快速准确地举出两三个典型事例, 第一步就做好了。当然, 为了避免形似而神不似, 我们可以把话题材料的内容进行分解, 若各小点对应相似, 整体必然神合。如中考优秀作文《走出自我》:其主体部分有三大内容:

一是“走出自我, 给他人多一份关爱”;

二是“走出自我, 为社会奉献价值”;

三是“走出自我, 为自然增添一份绿意”;

本文就是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三方面联系生发开的。

当然, 考生要注意的是, 不应站在单一角度选择同类材料, 应多角度联想, 扩充材料的涵盖面, 为揭示问题实质作好量的准备。如:“1+1=?”可以根据想象的不同而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1) “1+1=2”,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机械呆板的, 不求有功, 毫无创新墨守陈规之人。

(2) “1+1>2”由此可以想到人多力量大,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例。

(3) “1+1<2”由此可以想到一些人干工作互相推诿、敷衍塞责, 猫多不拿耗子的事例。

(4) “1+1=?”, 由此可以想到像一些经营投资者的失败或成功。到底等多少?由于是未知的, 则可小、可等、可大。

(5) “1+1=1”由此可以想像到: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根绷紧的弦;一贯的诚实+一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中华民族的腾飞。

又如以“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有个同学联想到了春秋时的鲁国丞相公孙仪吃鱼的故事:公孙仪喜欢吃鱼, 但人们送的鱼却一概拒收, 理由是收人之鱼, 必去迁就别人, 徇情枉法, 最终导致罢官免职, 连自己吃鱼的机会也没有了。由此联系社会现实, 借用公孙仪的故事, 告诫掌权者不要贪“鱼”而落水, 应像公孙仪那样严于律己, 才能长久地买“鱼”吃。作者进而由此及彼, 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机制:该办的事, 不送“鱼”也照办;不该办的事, 送“鱼”也不办。

在议论文写作中, 应运用联系的观点。善于由此及彼, 由实到虚, 发现试题材料与现实人生的联系, 分析这种联系的科学性, 避免“一叶障目”或仅“就事论事”的毛病。

三.重视求异思维训练, 让思辨更新颖

对待客观事物, 我们必须要明确:客观事物是具有两重性的。而这正是作文思辨逆向性的物质基础。正如荷花, 在周敦颐的笔下它可以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但在刘禹锡的眼中则是“池上芙蕖净少情”;竹子, 亭亭玉立, 四季常翠, 是它的“长”, 但纤细娇弱, 难耐风雨, 容易弯腰折枝则是它的“短”, 我们虽然可以赞美它品质高洁, 但从思辨的逆向性来考虑, 也可以批评它容易低头弯腰。这样的理解, 会让我们感受到思维的完整性与创新性。

如以《滥竽充数》寓言材料写作文, 可有多种立意:

(1) 批评南郭先生的“充”、“装”、“混”, 抨击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

(2) 批评齐宣王爱搞“大合唱”, 吃“大锅饭”。使有才能的人被拒之门外。

(3) 指出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充”, 与那299个苟且相安, 知情不报的“乐师”有很大关系, 批评现实生活中同事之间的互相包庇, 官员中官官相护的现象。

(4) 肯定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 能采取主动离开, 腾位让贤, 颇有“自知之明”。

其中, (1) 则是历来多数人的立论; (2) 、 (3) 两则着重分析南郭先生能“充”、“装”、“混”下去的原因; (4) 则既未指责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也未从批评齐宣王的角度议论, 而是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 针砭时弊,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再如要求学生从“蜜蜂采花酿蜜”这一现象, 谈谈自己的启示。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只有辛勤劳动, 才能有收获”这一主题。这是很简单平面化的思维, 这时教师就应适时点拨:蜜蜂采花酿蜜虽行程远, 终日忙碌, 体现出它的勤劳, 但是你别忘了蜜蜂需要采多种花蜜, 才能酿出佳蜜吧, 这又能反映什么主题呢?另外, 蜜蜂酿蜜也有分工的不同;还有蜜蜂酿蜜如此辛劳, 那它自己又能享受多少呢?……经过老师的引导, 促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转向立体化, 得出的主题是:做事须博采众长;才能来源于广博的知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社会分工不同;不论做什么, 都应立足本职工作, 不应该三心二意;社会需要奉献等等。这样学生就能确立自己认为最有必要、最有把握的议论角度, 写出的文章就不会千篇一律, 而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又比如, 有一个作文题《沙子的启示》。有很多同学写“沙尘暴, 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也有很多同学写“沙子团结起来力量大, 可以修桥梁、盖大厦。”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多角度思维, 写“一粒沙子虽小, 也能把你的脚磨出血泡, 砂轮也能磨铁嚼钢, 小事物从来都不能忽视。”有的写“沙子借助风的力量周游世界, 自己的力量虽小, 却可以借助外界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写“沙尘暴, 是沙子联合起来的结果, 它们毁坏了庄稼, 污染了环境。所以, 坏东西团结起来就不是好事了。”有的写“当年那么多的沙子, 只有这一粒被风刮进了蚌壳, 成了珍珠, 可见机遇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同学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深入挖掘, 思路开阔, 这些立意都是求异思维的奇葩。

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 作文中如果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 会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 转换思维角度, 另辟蹊径, 从而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

有人认为, 思辨是中、高考议论文的“核元素”。的确, 作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辨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多元化的思辩训练。思辩力增强了, 作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文章也一定会卓尔不群!综

参考文献

[1]周庆荣.初中创新作文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3) :38—39

[2]蒋挺大.最作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127

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分析 篇7

一、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的教学目标体现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 而听和说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只有多听多说, 会听会说, 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所以, 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一味灌输是不可行的, 教师的一味灌输, 对于学生的学习说来, 只是提供了听英语的条件, 而说英语的时间被占用了, 听课变成了机械式记忆老师的讲述, 机械式记忆的英语就是僵化式英语和“哑巴英语”。要扭转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得多、说得少的问题就必须强调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说英语的时间和机会。

其一,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基础, 在课堂上和课外, 创设一些相应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和活动。如课堂上穿插介绍一些有关的英文小诗、对话和英文歌曲;定期组织英语比赛和表演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 积极参加有益于提高英语思辨能力活动中去, 到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英语思辨能力。对于参加这类活动, 很多学生会犹豫, 会有害羞和回避心理。学生的思想问题需要教师能够注意到, 并通过积极地宣传鼓动工作、谈心的方法及搞试讲的方法让学生放下包袱, 培养英语学习的语感和临场表达感。当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后, 教师应以赏识的态度和方法给学生以品尝到学习收获的喜悦感, 让学生突破不敢口头表达英语的思想顾忌, 成为敢言敢辩的英语表达者。

其二, 教师要注意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表达。学生在开口讲英语之初, 出现语无伦次、磕磕巴巴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的表达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以和颜悦色的态度, 宽容鼓励的口吻提示学生, 让他们尽快从口语表达的困境中走出来。教师要切忌在这个时候批评学生或对学生进行生硬性的当着其他学生面的纠错, 切忌在这个时候放任一些学生嘲笑口语表达出错的学生, 因为如果教师不是这样做, 二是采取相反的作法, 会使这些学生强化开口讲英语“丢人现眼”“没面子”的错误心理, 甚至于再也不想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进行英语口语表达。而学生敢于开口表达英语是学生能够进入自主性学习的一个标志, 是培养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必不可收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只能培植这样的良好教学氛围, 没有理由去破坏这样的教学氛围。在教师的培养和鼓励下, 经过一次次口语表达训练, 具有了相应的口语表达经验, 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自然会从中提高。

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语言的习得需要品味和反思, 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只不过记忆了语言的形式和条条框框, 但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交际需要并不都是约定俗成的, 会有多变化, 要熟练应用就必须有灵活掌握和得体输出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 以学生自己所喜欢的消化方法思考和加工加工语言材料。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输入”语言知识, 还要给学生“反刍”和语言的机会, 例如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提供“反刍”和语言的机会。

分组讨论可让学生以相互谈话和随意交流的形式进行话题的口语交流, 在这种形式下进行口语表达, 学生的心理压力最轻, 能够充分挖掘其潜在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且讨论的性质接近于争辩, 你发表你的意见, 我讲出我的看法, 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普遍得到锻炼, 当然, 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会运用和提高英语思辨能力。

分组讨论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当中谈话的机会, 在相互谈话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既能够锻炼开口讲英语的胆量, 大小不敢开口讲英语的顾虑, 又能够使得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更加开阔, 活跃和激发思辨能力, 发展学生消化和理解语言的个性思维。

分组讨特别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起到自我充实和自我补充的效能, 从中发现自己的语言知识的不足之处, 即使进行纠正和填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富有教学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学生扎实的识别语言、词汇、语法方面的正误和差异的能力可以在这样的形式下完成。

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节奏和特色的掌控人, 每位教师都应该以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负责的责任心来探讨和采用适合提高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方法, 这就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主动, 由拘谨变为活跃、由消极变为积极, 其中的方法和路径很多, 关键的遗患是看教师能不能有意去求索。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07) .

通过辩论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 篇8

为研究辩论与培养思辨能力的关系,国外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辩论对学生思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Jackson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参加辩论的学生思维能力测试上得分高于未参加辩论的学生(Colbert,1995)。Allen等(1999)进行的19项综合定量分析发现,参加辩论者比未参加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更强。国内也有不少相关研究,刘航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测评,并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探究这一发展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受试者具有良好的良好的思辨能力[1],通过借鉴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论述了英国议会制辩论对学生的认知技能,认知标准及对情感维度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2]。虽然辩论能够较好提高思辨能力的观点还受到少数学者反对,认为缺乏有力证据证明,但不少研究者认为辩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一观点非常相似,认为辩论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具有正相关性[1]。

一、两个重要概念

1、辩论

从古至今,辩论一直存在并广为人们所用: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现代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中“司法制”里法院的审判,皆对辩论有所运用。《现代汉语词典》对“辩论”的定义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3]美国贝茨学院(Bates College)的布兰姆(Robert J.Branham)教授提出,“辩论是立论、论证、反驳及答辩的过程。”[4]综上,不妨将“辩论”定义为:在同一问题上正反双方为达到本方所持立场的目的而运用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立论、论证、反驳和总结的过程。

由此可见,辩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理解、分析、论证、驳斥和总结的能力。

2、思辨能力

在国外,思辨能力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便已开始,最近20年,西方国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更为重视。《德尔斐报告》(1990)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其导致的结果是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这种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5]。其中不难发现,思辨能力的核心技能即为分析、评估和推理能力,这三项能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辩论与思辨能力的关系

思辨能力的三大核心技能为分析、评估和推理能力,下文将以《德尔斐报告》(1990)为依据,试着就思辨能力的三大核心技能和参与辩论这一过程来分析论证辩论与思辨能力的关系。

共性一:论证

分析是思辨能力的第一大核心技能,分析是为证明某一观点而对其进行论证,分析其本质和内涵例如:分析其产生问题的根源、这一问题的本质等[6]。而辩论正是将分析这一技能进行应用,辩论首先是立论和论证,即根据本方所持立场提出支持本方的观点,并提出观点的论据。接下来,作者将就一道辩题阐释辩论与思辨能力的第一条共性:分析能力。

辩题如下:This house would grant those diagnosed with terminal illness the right to choose to access treatment that have not completed clinical testing.“绝症患者应有权选择使用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新药物或疗法”。正方辩手的立场是绝症患者应有权选择使用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新药物或疗法;反方辩手的立场是绝症患者无权选择使用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新药物或疗法。

这一辩题的背景如下:身体上,绝症患者已身患绝症,疼痛缠身,极度渴望得到治愈,而就当前的医疗水平,无治愈绝症患者的方法。此时,有一门新的治疗技术,有望将绝症患者治愈,但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使病情更糟糕,甚至直接死亡。绝症患者是否有权决定自身接受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治疗?政府目的应是保护绝症患者,找到治愈绝症患者的最可行方法。

正方辩手可从绝症患者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法律规定人人享有基本的权利,享有生命利益支配权:即生命权人能够依法支配自己的生命利益;也享有自由选择权:即人能够在不伤害其他人的前提下,有权依法决定关于自身的选择权。无论绝症患者身体状况如何,同样有权获得生而为人的生命利益支配权和自由选择权,因为绝症患者属于人的范畴,并且并未伤害他人,只是尽力寻求自身生存的可能,政府不应该剥夺其权利。其次,从结果的角度考虑,即使是出现副作用或者严重后果,承担后果的都是绝症患者及其家属,而非医生等其他人;并且这种治疗方法有治愈的可能,能给绝症患者及其家人希望。再从相反角度思考,如果绝症患者无决定权,而决定权属于医生,那么绝症患者便被剥夺了决定权,相较于普通的健康人,这对绝症患者是一种不公平。

反方亦可从绝症患者的角度论证本方观点:本方承认人人享有生命利益支配权和自由选择权,但即使人人享有生命利益支配权和自由选择权,有些人仍无法对自己负责,无法理智做出和自己生命利益相关的重大决定,绝症患者则属于此列。下面也将运用到思辨的分析技能,论证如下:身体上,绝症患者长期遭受绝症的折磨,变得虚弱;精神上:由于长期的身体折磨,导致精神萎靡,相较身心健康的人,头脑迷糊,无法做出理智判断;心理上,由于身患绝症,内心焦虑,担忧,恐惧,因此可能做出冲动的决定;但是人对生命的渴望惊人: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新药物或疗法犹如最后一根稻草,一抓住便不会放弃,所以,不管新药物或疗法是否成熟,接受治疗后结果如何,绝症患者依然会选择治疗,因此,出于对绝症患者的保护,绝症患者无权使用尚未完成临床测试检验的新药物或疗法。反方的立场是只有医生有权决定绝症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因为医生经过了专业培训,知识经历丰富,能够就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等各种因素进行整合判断。也按照正方的思路,从结果的角度考虑,医生经过权衡利弊做出的决定更能保护绝症患者,减少对绝症患者造成的危害。并且现在社会医学研究方面,科学家需要人体进行试药,有的不法商人需找到试药人,于是他们趁虚而入,给经济上贫困而无法支付高额治疗的绝症患者提供免费的药物,因此,科学家和商人找到了免费试药人,而绝症患者很可能成为二者做实验的小白鼠。以上便是辩论对思辨技能运用的第一步:分析。

共性二:评估

评估是思辨技能的第二大核心技能,评估是对立论过程进行评估,或者对论证进行质询,从而判断论证是否有力。评估方面包括评估论证的可信性,相关性,逻辑和论述者本人的动机,主观因素及是否带有偏见等[6]。评估可信性的方法包括证明论据来源,即证明列举的数据,引用的专家观点,常识和个人经历等的真实性;相关性评估即评估论据和论证的联系;逻辑评估即评估前后论述的逻辑关系;为防止论述者带有主观感情色彩或者对这一观点本身带有偏见,因此需要进行对这一观点进行充分了解,并能够对论述者进行质疑。根据以上辩题,从辩题的相关性和逻辑进行如下评估:

从相关性上进行评估,正反双方均根据辩题中明确的利益相关者,即绝症患者进行论证,均与辩题相关。从逻辑上进行评估,正方从正向进行剖析,假设人人享有生命利益支配权,绝症患者也属于人的范畴,因此也理应享有生命利益支配权。反方就正方的逻辑思路进行驳斥,绝症患者是人,但有其特殊性,绝症患者的特殊性体现在作为人,这个群体中的多数人缺乏了正常人具备的分析力,判断力,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做出的判断极有可能出于冲动和冒险心理。从结果的角度考虑,正方从承担后果的主体方面论证绝症患者对自身生命利益的支配有绝对的权利;反方从绝症患者还是医生谁能做出最正确的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医生更能做出和合理决定,并指出绝症患者可能受到一些科学家和商人的引诱而上当受骗。

共性三:推理

推理是思辨能力的第三大核心技能,推理是评估的结果,包括整合可信的,相关的,前后逻辑强的分析,从而最终下一个结论[6]。根据以上辩题,对正反方的已有论述进行推理:

相关性方面,由上可得,正反双方均具有相关性,因此不做讨论。逻辑上,正方的分析有理,逻辑清晰,但是反方进行了驳斥,人即使有生命利益支配权,但由于绝症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心理脆弱,神志不清,难以做出理智判断,反方这一点上成功将绝症患者驳倒,因此绝症患者是否有能力做出理智决定这一点反方更具说服力。从政府最终的目的考虑,正反双方哪方能做出最有利于绝症患者治疗的决定?正方绝症患者做决定相较于反方医生做决定,医生的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有利于绝症患者,且绝症患者可能受到一些科学家和商人的诱骗。综上推理可得,反方更具说服力。

综上,辩论过程运用的技能正契合了思辨能力的三大核心技能,辩论的过程将分析,评估和推理技能加以实践运用,因此,辩论是思辨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结语

如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的症状,如何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德尔斐报告》(1990)为依据,通过分析思辨能力的三大核心技能:分析、评估,推理和参与辩论这一过程需要运用的技能来分析论证辩论与思辨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辩论过程运用的技能正契合了思辨能力的三大核心技能,辩论是思辨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4-28.

[2]罗蓓蓓,王盛.以英国议会制辩论为手段促进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89):84-85.

[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万江波.当议议会制辩论赛及其影响—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赛制研究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1):128-139.

[5]Facione,P.&N.Facione.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CCTST:Test Manual[M].Millbrae: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4.

[6]Facione,P.,N.Facione&C.Giaacarlo.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CTDI Test Manual[M]Millbrae:California Academic Pres,1996.

大学英语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篇9

高校教育体系正在随着社会进步不断优化, 而在近几年, 社会上对于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高涨, 所以提高人才综合素养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急需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良。在笔者的观察中, 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并未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加以关注, 而是更多地倾向于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单一的课程设计,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们缺少对英语运用能力提升的兴趣, 仅仅是为了学而学, 而不是为了用而学, 思辨能力较弱。当然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因为在高考之前仅仅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教育模式, 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一问题造就了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思所想, 整个班级中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最后只能回归单方向的授课而无法激励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2 思辨能力的定义

由于我国教育领域, 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关注, 对思辨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依旧比较模糊, 正是因为这样, 高校英语教师才无法设计出培养思辨能力的课程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活动。而大学生作为将要步入社会的卓越人才, 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能力, 对此, 高等教育有必要将思辨能力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 学者们试图对思辨这一能力进行科学的定义。在上个世纪, 思辨能力被定义为在认知某一事物的基础上, 结合事件进行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 做出有效的判断。而近年来, 思辨能力被定义为在不断重复思维过程之后, 形成自己对世间万物独特的视角, 依托这个视角来解决和看待问题的能力。

3 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 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社会现状, 在完成学业后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占据社会的一席之地, 这就需要有对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思维。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一些学者意识到了思辨能力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但现在高校教育的现状是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从日常学科的学习中孤立出来, 与思想政治课结合在一起。这样会导致思辨能力培养与日常生活脱节的问题, 不利于学生们边学习边思考。而大学英语课堂, 作为一个可以大胆创新, 深入探究的课堂, 需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学习中来。

在大学英语教育思辨能力的培养当中, 需要学生们能够正确评价目前的学习进度;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英语知识;能够在纷繁多样的学习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复盘, 同时给老师反馈;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想法, 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可以在学生资助培养思辨能力时加以引导,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增强思辨能力。在课堂上, 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 让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自主安排学习进度, 并给予多样的学习资料,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掌握知识, 培养思辨能力。

4 思辨能力教学过程中的缺陷

4.1 英语教师投入精力有限

由于在现在的教育系统中, 大部分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考核都是以课时来评判的。如果想要在原先的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 那就必须对现有课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这需要教师投入比以往的更多精力。而对于高校教师, 高校的年末评价中科研能力更加重要。所以相对于课程设计改革, 教师们更愿意在科研方向努力。所以在思辨能力的培养上难免会投入精力不足。

4.2 教育方式落后

因为负责教材选择和课程设计的老师无法直接接触到教育教学过程, 导致现有的英语教学脱离实际, 没有摆脱原有的填鸭式教育, 仅仅是单向教学, 无法做到思辨能力的提升。教学模式传统没有新意, 缺少能让学生交流观点与想法的途径。没有平台可以表达, 自然表达的欲望也降低了。不能有效地鼓励学生们培养自我的思辨能力。

4.3 课程设计单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由于课程设计单一, 教师在思辨能力的培养上没有关注,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 因为高考的评判标准, 大部分学生在听和写方面能力优良, 但在说和读方面能力薄弱, 有了自己的观点也无法借助英语表达,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从学习成果检验来看, 大学普遍将期末成绩考核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标杆, 不将思辨能力归入考核范围内, 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5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

5.1 通过口语训练培养思辨能力

通过下表可得知, 思辨能力包括认知技能和人格特质两个维度。通过课堂上的口语训练, 可以有效增进大学生思辨能力。

在思辨能力的人格品质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由于高考对于学生们的衡量标尺是成绩,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很少接触到口语训练, 往往是笔下能写出流畅的文章, 但是无法开口运用英语, 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阻碍了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对于一门语言来说, 熟练地运用口语是最终目的, 而现在大学生连流畅地表述都无法完成, 更不用提思辨能力在口语中如何应用提高了。在这当中, 教师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课堂上,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表达时的点滴进步, 鼓励他们多想多说, 激励他们逐渐在口语学习中表达自我的思考。对于一些在进入大学前很少接触到口语教学的同学, 更应该在他们努力走出第一步时充分表扬, 调动他们在口语表达上的积极性。在口语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出现谬误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口音不标准, 内容表达不清晰, 语法错误等问题都会出现在口语训练课堂上。不少学生不愿多尝试口语表达的原因就是在于犯这些低级错误。身为教师, 应该在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之前提醒他们,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进步都是靠着对错误的纠正积累起来的, 口语的能力高低不在于用词语法是否准确, 而是在于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除了激励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之外, 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互相交流的课堂气氛。相对于传统课堂, 令人舒适的课堂氛围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调动他们的思维。在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了, 应该到学生中去, 将原先的单向教学变为双向沟通, 尊重学生个性,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理解学生们的需求。在课程设计方面, 除了课本, 更多地将社会热点新闻引入课堂, 将学生们分为4~6人的小组运用思辨能力进行讨论, 得出一个初步的观点之后, 上交给教师评阅, 培养他们的推理归纳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度地加入讨论, 在学生思维出现停滞的时候适时点拨, 在学生思考角度出现偏差时提醒纠正, 在同学间出现意见不合时提醒他们互相尊重对方的观点。让思辨能力的培养一直维持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只有这样, 才能让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口语学习中发挥到极致。由于在大学课程中大学英语课时安排较少, 学生与教师时间的人际关系不紧密, 而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是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石。教师可以通过加入学生的沟通平台等方式, 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动态, 并在沟通平台上经常发布一些新闻热点, 鼓励学生们思考并表达。

5.2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思辨能力的方式

5.2.1 通过课堂演讲培养思辨能力

演讲这一形式不同于前文提到的口语训练, 它是在收集足够多信息的基础上, 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分类, 对论点的提炼和思维的创新都有着较高的标准。在课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并阅读大量的中英文资料并寻找感兴趣的素材进行研究, 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演讲。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 在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的同时, 也可以训练他们的中英互译能力。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 比如制作幻灯片, 总结归纳他们的观点, 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在演讲时, 可以观察学生们的准备是否充分, 观点是否新颖, 与此同时可鼓励学生们就演讲中的问题进行追问, 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 敢于发现问题, 挑战权威。

5.2.2 通过课堂辩论培养思辨能力

辩论是从双方依据不同的论题, 运用原先考察的知识, 抒发自己对辩题的理解, 揭示双方思维的异同点, 探究对理论点之间深层次的内涵, 最后殊途同归, 得到共识。英语课堂辩论跟通常的辩论又有些不同。若学生们希望在课堂辩论时较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必须在前期做非常充足的准备, 阅读大量的中英文资料, 加以归纳和总结。教师可结合课堂教材布置辩题, 学生则通过课堂上的辩论, 呈现对某个观点的认知与理解。在辩论的过程中, 思辨能力会随着不断的交流逐步提升。在口语能力方面, 能更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大学英语课堂上, 英语辩论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唇枪舌剑之中, 能促使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能让他们的英语学习不再拘束于书本当中, 而是有了更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路径。辩论可以帮助大学生们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事物的能力, 丰富自己的思辨能力, 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实力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英语教育也开始从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化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复合教育。大学英语教育虽然仅仅是在近几年开始思辨能力方向的改革, 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在口语训练和课堂活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怎样才能真正增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合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难题, 更是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共同改革才能够出现明显的提升。这需要教育系统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三方一同努力, 才能促成。

摘要:随着社会对新兴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多, 高等教育必须在原有的教育体系中作出改革。为了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中国大学英语教育也需要从原有简单的知识传授进阶为更加完善的系统教学, 其中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现在极为重要也较为缺失的一环。对于学生来说思辨能力的提高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准备。该文从社会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入手, 指出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之处, 并从口语训练和课堂活动两个方面寻求如何构造思辨能力教育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辨能力,口语训练,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李颜.思辨能力培养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 (1) :132-136.

[2]张秀峰, 杨恒雯.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4 (1) :42-47.

[3]谢菲.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 (4) :12.

作文备考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篇10

一、在难中求准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一类文要求很高,首先要“切合题意”。而学生在切题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另起炉灶,断章取义,转换话题,顾此失彼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话题和材料没有进行认真思辨,二是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难度有所增加。自从2003年首次使用关系型话题以来,2004年全国有10套题运用这种作文命题方式。2005年全国卷甲卷话题是“忘记和铭记”,考生要想切题发挥,就必须以话题为核心做相关联想,或从“忘记”中挖掘值得“铭记”的因素,或从“铭记”中搜寻需要“忘记”的因素,并把它们的相辅相成做为一条内隐的线索,紧拴住话题的两个概念。2005年全国卷丙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等也要用到辩证的思考。这种题型不容易猜题押题,能较好地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增加了审题难度。2004年高考湖北省作文话题“买镜”用的是比喻义,且涉及两个方面。从考生作文的实际看,很多文章只写了“镜”而遗漏了“买”,导致得分低。这不能不说明一部分考生思辨能力差或者忽视了思辨能力在审题中的运用。

对上述难题,教师确实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辨一番:话题的表面意义是什么?实际意义又是什么?有没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联想意义或其他深层含义?话题前的材料(寓言、故事等)有没有举例作用?提示语能不能帮助我们理解话题、拓展思路?能引起我们哪些想象和联想?关系式命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写作时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把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总之,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对作为引子的材料以及拓展思路的提示语,都要进行仔细的思辨。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二、在易中求深

有些平易的作文题十分接近生活,没有审题难度。但是,拿到这样的题目,如果不加思索就写作,则难以写出出众的好文章来;如果对这样的题目作一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辨,则有可能写出富有深意的文章来。2005年全国高考题乙卷话题“位置与价值”,题内所含的辩证关系已一目了然,而且所触及的社会生活范围也很宽泛,因此可写的社会现象、可论的观点会有很多层面,如:位置低——价值大;位置低——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大;或位置不分高低——价值不分大小等等。要想达到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考生就必须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上下功夫。

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以“忙”为话题。如果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价值取向作深入思辨——忙的目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忙,应当怎样忙,忙的结果是什么,忙给人带来怎样的启示等等,文章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如上海一考生写的《忙,不亦乐乎》,就是经过认真思辨后写出的一篇富有深意的满分作文。

三、在辩证中求新

辩证分析,是看待事物、处理问题避免简单、片面乃至绝对化的分析方法,也是作文求深创新的思辨方法。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把问题说得深刻透彻外,还能更全面地理解话题,更独到地抒发见解,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来。

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时,其中一位考生运用这种方法。该文题目是《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该文开篇托出自己对“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理解,从“做事”“做人”“涉世”三方面构筑一种人生境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诠释材料内涵,视角独特,论述精辟,放射出强大的思考力。

辩证分析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运用时要历史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普遍联系地看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掌握一点辩证分析的方法。

上一篇:迭代译码算法下一篇: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