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文化

2024-08-07

羌族舞蹈文化(精选八篇)

羌族舞蹈文化 篇1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按照《说文解字》一书记载, “羌,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 从羊, 羊亦声。”羌族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 羌人以牧羊为主, 在很早以前羌族就有了原始农耕, 并形成了农牧文化的雏形。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羽翼的日益丰满, 羌族民间舞蹈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 一般无乐器伴奏, 舞者边歌边舞, 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 变化也比较自由, 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而支撑着羌族舞蹈文化的羌族文化大体来看,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巫教文化, 高原耕牧文化两种类型。

1、巫教文化

在羌族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羌族创造了其民族特有的巫教文化。羌语“莫恩纳莎“即羊皮鼓舞原来就是祭神、驱鬼、求福等法事活动中, 由巫师表演的舞蹈。直至今日, 这种巫教文化在羌族仍然盛行。在羌族屋顶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供有五块白色的石英石, 它们分别象征着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而这些都是羌族自古以来巫教文化的遗风。同时“释比文化”给羌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高原耕牧文化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历史上也经历了迁徙, 一部分迁入中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岷江上游, 即四川阿坝茂汶羌族自治县等高原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居住环境, 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与此同时, 羌族的先民自古游牧的生活方式已在古书中记载,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羌族人民也开始慢慢的开始掌握农耕文化, 正是由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相互交错, 也是为羌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羌族舞蹈的文化功能

1、实用性功能

羌族舞蹈作为羌族人民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趣味创造出来的混杂的庞然的精神载体, 其舞蹈充分体现着羌族人民在舞蹈的辅助下, 逐步走向先进文明的进程。

战争性的舞蹈。羌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在历史上, 羌族曾屡遭匈奴的侵扰, 从而致使羌族人民不得不出征抵御敌人的侵略。因此也导致了羌族人民开始以抗敌、迁徙等来延续氏族部落的生存。

图腾性舞蹈。羌族自古以来就以牧羊为生, 羊可以算是羌族的图腾。作为图腾文化而言, 它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心理创造, 他们利用图腾崇拜来解释和说明这他们自己的文化, 从而也通过舞蹈来表达人们对图腾的崇拜。

2、生活功能

作为舞蹈的生活功能, 泛指舞蹈作为人类文化生存的方式。民间舞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到调剂民族心理平衡的作用。对于羌族来说, 舞蹈是一种存在于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中的构成部分。

宗教性的舞蹈。对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羌族人民来说, 宗教活动已经成为羌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羌族来说舞蹈仿佛给予了羌族人民一种神奇的魔力, 人们利用它可以去达到各种各样重要的和真实的目的, 例如:羌族人民通过舞蹈祭祀神灵, 祈求天神下凡附体, 将鬼怪邪魔赶走, 保求羌寨的平安幸福。

社交性的舞蹈。忍木纳.耸瓦羌语的意思为;:“尊敬客人, 以礼相待”。它是羌族人民迎送宾客的礼仪性舞蹈, 多由老年人来表演。表演时, 男男女女分别站立成扇面形, 并面向宾客, 用小指扣住两侧人的腰带, 通过歌词的赞美, 以此来表达羌寨人民对宾客的尊敬。

娱乐性的舞蹈。作为羌族自娱性舞蹈很强的莎朗舞, 羌语意思为:“唱起来, 摇起来”, 其中“胴体环动”就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群众在跳“莎朗”时, 男女个分成一排, 并围成圆圈。起舞前, 并由男女先后轮唱一遍舞蹈的歌曲, 以此烘托气氛。从莎朗舞的动作表象看, 它多以踏、悠、摆、转等动势组成, 而这些动势也向我们传递出羌族人民的民族性格, 以及由民族性格所决定的粗犷欢腾的舞蹈风格对于羌族舞蹈而言, 羌族人民利用舞蹈来实现这他们的心中的愿望, 通过舞蹈来表达着人民心目中的情感, 传承羌族那古老而美丽的文化。

三、羌族舞蹈的审美意蕴

综上所诉, 我们不难看出, “民族文化”一词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符合整体, 它是一个民族以其特有的方式营造出来的。在“民族文化”中, 洋溢着一个民族发自灵魂深处的共同热情, 体现着一个民族全方位的生活的综合脉络, 实现着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高度协调。

我们在了解学习羌族舞蹈的同时, 我们不难在舞蹈中看出羌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以及舞蹈中所透露出来的重要价值。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民族精神价值

羌族舞蹈中的战争性舞蹈, 展示出羌族人民英勇善战, 坚韧与自强的民族性格。

2、道德文明价值

羌族的莎朗舞、忍木纳.耸瓦舞等都展现着羌族耕牧文化的全过程, 反映出羌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

传承文化舞动新风

——汉唐古典舞之我鉴

文闫静

摘要: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也曾被称之为是“歌舞之邦”在没有文字的时候, 就已经有舞蹈的存在了。舞蹈动作是人类最原始的时候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各种事情的手段。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 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丛汉唐古典舞近年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和推广来阐述创办汉唐古典舞的重要性。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来分析汉唐古典舞形成的原因, 从而进一步了解其风格特点, 并且结合实际的课堂训练和舞台实践对汉唐古典舞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戏曲舞蹈与汉唐古典舞审美情趣汉唐古典舞存在的不足

—、汉唐古典舞的形成

我是千千万万个舞蹈爱好者中普通的一员, 和他们一样我热爱舞蹈, 能为舞蹈而生, 为舞蹈而狂!屈指算来, 我和舞蹈已经结下了二十年的情缘, 学习古典舞也有整整十多年了。在深深迷恋的同时, 我的心里总觉得我们的古典舞缺点什么。

后来上了大学, 我接触并学习了新学派——汉唐古典舞。我恍然大悟, 我找到了它缺少什么!缺少的正是历史!从殷商的铜器上就早已出现了手拉手, 围圈起舞的舞蹈场景。这就充分说明, 在夏、商、周时期, 甚至早在半坡时期就有舞蹈的存在了。而我们当今的舞蹈只让我看到了建国以后从戏曲发展而来的舞蹈。那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舞蹈不要了吗?难道他们不属于中国历史传统吗?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就这样被我们轻易的抛弃吗?

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孙颖教授在5 0年前构画创办中国古典舞时就发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戏曲和舞蹈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在中古后期, 城市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社会上出现了靠卖艺为生的职业艺人层, 他们之间互相竞争, 想要适应城市市民的趣味, 必须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宫廷艺术的豪华, 村民艺术的粗糙都不合城市市民胃口, 加之以宋元之际民族矛盾日益激烈,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的腐败贪婪又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频繁的农民起义意味着下层干政的要求。在这种时候, 宫廷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朝夕不保, 无暇也无心尽日歌舞升平。南宋取活、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

3、文化艺术价值

对于羌族舞蹈来说, 羌族舞蹈的传承主导着应该是“释比”, “释比”在羌族舞蹈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羌族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人物, 通过“释比”对羌族舞蹈的传承, 使我们在舞蹈中了解着羌族文化, 保护着这羌族舞蹈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一块古老的瑰宝, 是羌族人民劳动的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云中羌寨, 是羌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羌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消教坊, 宫廷舞蹈随之衰落, 形式要求出现能以针砭事态人情、表现力更强的新形式、新品种, 舞蹈、歌舞、音乐、演唱、百戏、滑稽戏只有熔于一炉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而且只有打破宫廷的、市民的、村民的、宗教的、世俗的各种畛域, 使得各个阶层都能接受,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艺术的商品价值,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古典戏剧形式——戏曲。”这就充分说明在戏曲之前就早已有了舞蹈的存在, 而现在的古典舞却是在借鉴了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就等于把原始时期至宋元时期这段历史全部丢掉了。

因此, 在《丝路花雨》、《敦煌彩塑》等类似舞蹈相继问世时出现了问题, 那就是这些舞蹈决不是戏曲舞蹈, 可它又是古典舞, 这两者之间怎样揉和再一起使其成为中国的古典舞呢?这让我们又更进一步发现由戏曲发展而来的古典舞所存在的缺漏, 因此它还不能担当起“古典舞”这种内涵深奥、厚重的名称。

那古典舞到底是什么样的舞种呢?“古典舞不是历史上某些舞蹈在当时已有的名称, 和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一样, 是后人认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哲学、文学、艺术作品, 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而给予的名称, 而且是若干种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的总称。”它是我们传统的文化, 是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几千年所创造的艺术, 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古代传统。前面之所以加上“汉、唐”两个字是因为汉、唐两必将永远屹立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

[2]罗雄岩.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

[3]高师《艺术概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阿坝州羌族萨朗舞蹈现状调查 篇2

关键词:阿坝州 羌族萨朗 现状 原生态

生活在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民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众多灿烂的文化艺术。而这些文化艺术往往是通过语言、表达、造型等方式塑造与表现,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萨朗舞蹈是羌族人民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上的活化石。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羌族先民们用祭祀、神力、庆喜的形式来表达对民族的崇拜与信仰。在今天,已发展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舞蹈艺术,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进一步较为完整地了解阿坝州羌族舞蹈的现状,我们深入四川阿坝州羌族地区调研采风,先后走访了汶川县、理县、茂县。在汶川县文化馆、绵虒地区、赤不苏地区等地进行调查,在对阿坝州羌族舞蹈现状逐一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现状分析与探究。羌族萨朗在祖辈中流传,在羌区极为流行和普及。按照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其代表性舞蹈分为以下四种:

1.喜庆萨朗,羌语称“席步蹉”,是喜庆时所跳的舞蹈。主要流行在四川阿坝茂县,男生在前排,引领女生站成圆形,具体人数没有严格的限制。先是男生在前,带领整个队伍,舞蹈步伐变化较多,整个小腿带有控制性的落地,轻巧灵活,男女之间相互对唱对跳,情绪高亢、氛围非常热烈。

2.忧事萨朗,羌语为“仁沐那.耸瓦”,汉译“跳铠甲”,也可以称之为“铠甲舞”。整个表演过程气势澎拜,舞者重心向下沉,是在有威望的老人过世的丧葬上或纪念族里英雄时所跳。男人们头上带着皮盔,手里握着武器,身上披着牛皮制作的盔甲,站成两排队。整个舞蹈是由族里成年男子跳的舞蹈,表达出对逝去的民族英雄及有威望老人的悲痛,更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3.礼仪萨朗,羌语为“巴绒”,是羌族妇女过“瓦尔俄足”节日时所跳的舞蹈。在节日这一天,羌族的老幼女性都会盛装打扮,聚在一个地方,领舞的是族里公认跳得最好的带头,后面的站队次序是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往后排序。整个舞蹈过程没有音乐伴奏,是由所有的表演者一边唱一边跳。年长的妇女会对青年女生说“悄悄话”,教授年幼女生生活方面的知识,以及勉励的话语。

4.祭祀萨朗,“布兹拉”,也称“莫纳恩沙”,此舞的音乐既不是数字音乐也不是歌唱,是由释比手持铜铃,男子手持羊皮鼓打出的节奏作为伴奏。“布兹拉”也有原来的释比的巫术文化,发展成为了现今自娱性民俗舞蹈。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有單、双、三、群体等形式。

一、汶川县文化馆羌族萨朗调研

汶川县文体广新局吴茜老师,从小生活在汶川羌族地区,常年从事收集并整理羌族原生态舞蹈素材。在汶川县文化馆,她带领羊角花艺术团的演员们展示并教授我们羌族原生态萨朗。在她收集与整理的素材中,较为突出有代表性的原生态羌族萨朗一共为9段,这些素材分别来源于汶川、理县、茂县的各个地区,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进行了稍加整理。九段羌族萨朗歌舞名称分别为:1.“仁木窜萨”茂县唱的歌,汶川的舞蹈动律,男女都可以跳。2.“沙哟啦西”属于汶川县的羌族萨朗歌舞,男生引唱一句女生接唱一句,再一同合唱的表演形式。3.“俄罗萨基”茂县的舞蹈动律。4.“萨哟啊哟勒” 这一首是融合了汶川县、 理县、茂县。其舞蹈动律动有多处共同之处,同手同脚,同体转动。5.“依拉梅达”理县唱的歌,汶川龙溪乡的舞蹈动律。6.“松勒”茂县唱的歌, 舞蹈动律属于汶川,其舞蹈队形为块状,从头至尾没有变化。7.“曾母曾”茂县萨朗歌舞。8.“莫捏萨萨”属于汶川县萨朗歌舞。9.“恩贝朗吉”茂县萨朗歌舞,舞蹈步伐较为特色,从头至尾,舞蹈步伐一直为“十字步”。

羌族萨朗舞蹈在体态风格上,多以身体右侧起舞,右侧动作幅度与力度偏大,身体左侧动作幅度偏小。同体轴转动律动存在于劳作,重拍在身体右侧,身体轴转时,胯部随着身体有小范围转动,身体小臂体态为划小“八”字。整个体态发力过程是由肩带动前臂,再带动小臂与手。在肩部动作时,以右肩带动其他。同时,配合脚步,同肩同脚一起舞动。胯部动作最为风格性,胯部一般与脚步相配合,随着身体,由大腰部至肩部同体轴转时移动。甩胯:胯部始终由左向右甩出,重拍在右。转胯:身体不发力,由右胯带出转动,做划立圆。腿部划圆:舞者直立或者微蹲,膝部自然弯曲,小腿放松,以膝部为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划圆。顺时针划圆后,停留的脚呈开胯;反之,逆时针划圆后,停留的脚呈关胯。

二、绵虒镇羌峰村地区萨朗歌舞及民俗

羌锋村是羌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羌年特具代表性,能够较为真实地给人们呈现出羌年的过程、祭祀仪式,以及仪式之中的艺术。尤其是羌年的最高祭祀仪式“国若”,汇聚了美术、雕刻、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

绵虒地区羌族人民的服装平常都是蓝黑色调为主,女孩在结婚时会着装粉色的服饰。他们戴的头帕不仅是极具特色还有一定的讲究,绵虒地区的人们缠着十字头帕(里面是“人”字形状)。民间艺人给我们介绍,年轻人戴的是黑色头帕,上年纪的老人佩戴的则是白色头帕。当地人民佩戴的腰带也有男女之分,女生的腰带是多样图案提花,腰带花纹具有对称性,颜色鲜艳。男生的腰带提花花纹样式不一,不具有对称性,颜色较为单一,是黑白两种颜色。他们的围腰在汉族俗称“围裙”,腰带的花纹是“羊角花”为主,也会绣上“金瓜”和“蝴蝶花”等花纹样式。美丽鲜艳的围腰,不仅仅是装饰,也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在劳作时,可以把随身物品放在围腰里再向上包裹起来,从底部向上翻,两边的裙角在腰带边一上一下打结,这样物品不会掉出来还便于劳作。

nlc202309081225

绵虒地区萨朗舞蹈表演是男女分开各一半,男生在前女生在后,队形为圆状或横排。在表演过程中,通常为男生引唱女生接歌合唱。第一首是田间劳作时,唱跳的歌舞《篙草歌》,男女分开手拉手围成圈,逆时针转跳。男生在前领舞绕圈,后面的人跟随绕圈。先上右脚,左脚跟随,再踏右脚。手臂前后规律性摆动,当重拍在右脚时,手臂往后摆。反之,左脚在前时,手臂往前摆动。脚步沉稳有力,其中脚的颤动和跺步最具特色。第二首是丰收时的《打麦歌》,男女分成两横排对立而站,男生引唱,女生接歌合唱。男生脚步沉稳,女生虽然与男生动作一样,但力度偏小,脚步没有踏实,重心稍微偏上。表演时,上右脚踏步,轻抬左脚再用力踏踩右脚,手部动作幅度较大,与脚步一样,重拍在右手,配合脚步来回做“八”字绕圆。重拍在右时,身体往下沉,头随身体往下,上左脚时,身体直立,男女对视。第三首是《出嫁歌》,只有唱没有跳,是在女儿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对女儿的一些闺房话语。歌曲大意为,妈妈教女儿持家之道,嫁去男方家里之后要勤快。第四首是老人过世才能唱的《罗罗切》,歌词大意是给过世的老人换新衣服、头帕、衣服、腰带、裤子和鞋子等,从头部到脚,身上所戴的配饰都换成新的。男人在前排,女人在后排一起歌舞,动作一样,男人动作幅度大重心向下,步伐较为沉稳。男生领舞,后面一人用左手搭住前人的右肩,依次围成圆形而站。右脚带动左脚向前跳搓步,左手搭肩,右手由身体带动左手向上摆,身体向摆动方向提膀腰,胯部随之小幅度摆动。跳搓步4次过后,双脚在原地跳动,身体由前至后180度来回跳转,然后重复。原地转动时,跳4次为一个来回,抬起双手随着身体摆动。

来到美丽的阿坝州羌族地区,不仅仅是学习与体验它的民族风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和启发,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精神粮食,深刻的认识到文化需要传播,发展需要创新。把我们自己的民风民俗带上舞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传承下去。我们将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习和创作羌族萨朗舞蹈,在专业上具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在今后作品的创作编排中也有了坚固的基础与铺垫。

少数民族舞蹈是舞蹈领域乃至文化领域中一颗绚丽的明珠,但较为偏远和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文化經常被忽略。阿坝州多个地区的羌族萨朗歌舞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虽然近几年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加,但没有对其本质的挖掘和较为详细的田野调查报告,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对阿坝州地区羌族萨朗歌舞文化展开实地考察,研究其生活习俗、文化、舞蹈,挖掘整理羌族人民灿烂的传统萨朗歌舞文化,通过对当地文化馆资深羌族舞蹈专家的学习和绵虒地区民间艺人表演萨朗歌舞文化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如下:

民间传统萨朗舞蹈具有很强的自娱性,一般在大块空地上进行。跳何种舞步,重复多少次,跳多久,转几个圈等没有严格的要求。表演者穿着民族服饰,队形为大多为圆形,也有横排。舞蹈动作可以分为顶胯、转胯、踏步、跺步、脚划圆、小臂划圆、同手同脚等。另外,其萨朗歌舞在动作形式与音乐节奏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演者边唱边跳,固定的音乐节奏配合固定的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程序性。

挖掘传统舞蹈文化,有利于将其传承与发展,但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谨此希望为传承和发展阿坝州羌族地区萨朗歌舞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羌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篇3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以及“羌”的来历。“羌”字的音义就应该与羊字有极深的联系。这是想当然。从字形上看, “羌”自从羊从人, 开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释“羌”为, “西戎牧羊人”。徐学书先生认为这是汉代中原人的观点, 他正确反映了汉代河湟羌人的经济特点, 然而却与先秦时期羌人经济面貌不符 (先秦时期羌人主要从事农耕兼营游牧与狩猎) , 并非“羌”字的本意。并且在羌族社会中传承延续了千百年的宗教乐舞, 正是在流动的艺术形式中, 折射出各民族十分独特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同宗教尤其是原始宗教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 羌舞中的祭祀性舞蹈端公舞就曾留下这样的传说“端公祖师在西天取经的归途中, 因疲劳困顿睡着了, 经书被白羊啃食, 失去了所取经文。后经一金丝猴指点, 买下白羊杀之, 食其肉, 取其皮作鼓, 做法时以击鼓为节奏, 经文便能全部记起。为感谢金丝猴相助之恩, 遂将意思的金丝猴头奉为祖师, 以猴皮作帽。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 端公打羊皮鼓、戴猴皮帽的传统便是从这个传说中衍生出来。”

宗教乐舞从娱神到娱人的嬗变, 实质上就是由巫术活动向艺术活动转变的历程, 并且宗教舞蹈是以身体律动为形式的艺术, 这本身就决定了它必然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在音乐伴奏下, 形体按照节拍有规律的运动, 或低头含胸、扭身摆跨或挺腹提臀、弯臂屈漆, 整个身体造型表现出平衡、蕴籍的美。从舞蹈本身的审美表现来看, 这些都直接来源于原始乐舞的听觉美感, 使人们在审美认识中已经充分体验到了心理上的审美愉悦。宗教的实用性目的驱使乐舞不断发展, 乐舞又以期古朴多姿的律动意蕴装点着宗教祭仪。人类在想象和幻想之下, 不仅看到了宗教日趋于成熟, 乐舞本身也日益突现其审美属性, 而且更全身心地体验到了纵歌狂舞是强烈的审美快乐。羌族地区曾有这样的风俗;每逢春耕之际, 一群妇女在固定的屋子里跳裸体舞, 并有表现妇女产婴过程的动作, 借此以求来年的庄稼如同人类繁衍子孙一样, 兴旺昌盛。从羌舞的跨不动律可以看出, 在远古时期, 语言受一定限制时, 男女之间求爱的方式也以舞蹈形式出现, 双方靠舞蹈动作来交流情感, 这些在后来流传的许多民族舞蹈中都有遗存。那么可否设想, 羌舞胯部的特殊动律也是远古时期表现性爱的一种舞蹈动绿的遗存?从绘画艺术也可以看出, 从古到今对女性的描绘, 人们的审美意识总以丰满、曲线、特别是夸张女性的胯部为美的特征。这同原始时期以射猎、畜牧为事的古羌人以丰满、肥壮为美的意识是一致的。羌舞中的胯部动律仍保持了羌族先民妩媚中又不失豪放、粗犷的性格及原始的审美观念。胯部往复转动的韵律之所以独特, 与后来生产发展的羌族精美的服饰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羌族妇女腰带上坠着长穗、串珠和各色彩带, 随着胯部往复转动时, 别有一番女性的柔美韵味。其次, 慢歌快舞使“忍木那。耸瓦”又别于羌族任何一种舞蹈形式。其缓缓抒情的歌声, 简单古朴的唱词, 伴以急促的动作, 对比非常鲜明, 所产生的和谐效果, 使“忍木那。耸瓦”别具一格。

总之, 羌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为:浑厚、有力、粗犷、健美, 具有明显的山地民族舞蹈特点。节奏鲜明强烈, 舞蹈多为外在的直接表现。踏地、跺脚、抬腿及小腿灵活为其动作特征, 联臂踏地为节, 圆圈起舞为主要表现形式, 上身和手的动作较少, 舞姿不多。有韵律美而缺乏造型美, 有动态美而缺乏静态美。

羌族舞蹈既富有时代感, 又不失其民族特色是其审美意识发展的趋势。21世纪或更远的将来, 民族的审美标准 (意识) 既不可能一成不变, 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的传统, 而最能代表其民族的, 独特的艺术作品, 往往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杰出创新二艺术的开拓, 首先在于开拓的思维。

当然, 羌族舞蹈真正的泉源是群众生活, 它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处于不断的无变化之中, 使其审美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 加工后的舞蹈也要能被群众所接受, 只有能为群众所接受的艺术加工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的艺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习传统, 珍视传统, 又要根据其时代需要, 勇于革新, 努力创造。这样的作品, 不但符合羌族人民的审美要求, 也会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 这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独有的艺术, 因而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审美要求。

摘要:羌族舞蹈是在羌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其宗教舞蹈不断传承, 具有独特的审美习惯和风格特征。羌族舞蹈既富有时代感, 又不失其民族特色, 是其审美意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羌族,羌族舞蹈,宗教舞蹈

参考文献

[1]罗雄岩.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

[2]马宁, 钱永平.羌族宗教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3]秀花.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

[4]康玉岩.令人关切的羌族舞蹈[N].中国文化报, 2008.

羌族舞蹈文化 篇4

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曾经说过, 民间为舞蹈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环境, 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体现, 特别是对于民间舞蹈, 往往是民间风俗结合在一起, 因此, 在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时, 必须注重对民间舞蹈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羌族, 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羌族民间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 为更好的了解羌族文化, 促进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本文从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的概述出发, 对其保护与传承自强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羌族民间舞蹈概述

(一)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随着历史的不断更迭, 羌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当前的阿坝州羌族是古羌族发展至今继承最完整的一个分支, 阿坝州羌族和当今的藏族、彝族等多个民族都是兄弟民族, 在历史渊源中都是出自古羌族,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这与羌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联, 羌族经常群居在半山处, 山脉环绕, 羌族人民又如居住在白云中。在羌族文化中, 羌族舞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羌族的迁移, 羌族舞蹈也发生了很多变迁, 在外界因素及内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 羌族舞蹈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在古代, 羌族人民在宗教信仰下, 不管是祈愿求雨, 还是占卜丧葬、驱鬼辟邪, 都会通过舞蹈进行, 羌族最早的羊皮鼓舞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羌族人民利用对舞、集体舞、独舞等形式来跳羊皮鼓舞, 从而展现出对神明的敬仰。

(二)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现状

发展至今, 羌族的舞蹈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现在羌族民间舞蹈的根据是圆圈舞, 这在羌族被称作“萨朗”, 而在羌藏地区则称为“锅庄舞”。羌族萨朗是围绕着“摇起了、唱起来”进行的, 在跳萨朗时, 男女围成一个圆圈, 男子起调, 然后男女轮流唱一遍舞曲, 再由一名男子领头带领其他人一边歌唱一边跳舞, 羌族萨朗时而平和时而激昂, 给人留下一种震撼视觉的感受, 这就是羌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当今羌族的民间舞蹈源于羌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历史的演变中, 萨朗舞曲本身形成了独特的形式, 根据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可以将萨朗分为集会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喜庆萨朗、忧事萨朗等几种情况, 其舞蹈表演形式大多以集体舞蹈为主, 并且有很多动作不是依靠手部进行动作的, 而是针对腿部和膝盖进行舞蹈变化的, 一般而言, 羌族萨朗的步伐分为起步、进行步、结束步三个部分。

(三) 羌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和现状对比

对比羌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及现状, 可以发现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是在当今的羌族民间舞蹈中, 有很多羌族古代舞蹈的影子, 尤其是在羌族信仰“释比”上面, 可以说释比文化对羌族舞者有很大的影响, 不管是在古代, 还是在当今社会, 在羌族舞蹈中有蕴含着丰富的释比文化。

二、羌族民间舞蹈的保护

(一) 羌族民间舞蹈的动态保护

对于羌族民间舞蹈, 是一种动态文化, 其产生和发展与羌族民族群体、社会生态环境等有很大的关联, 羌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 不仅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的限制, 还需要舞者在新时代中进行创造, 因此, 羌族民间舞蹈在保护传承过程中, 必须动态进行。在新环境下, 应该积极的改善羌族民间舞蹈的生态环境, 并培养良好的民间舞蹈保护者, 真正保护羌族民间舞蹈的美。在羌族民间舞蹈保护过程中, 政府主导虽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政府干预过多时, 很可能无法引起舞蹈专业者的认可, 因此, 在保护羌族民间舞蹈中, 要坚持“爱祖先血脉, 强中华魂魄”的思想, 继承羌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弘扬时代精神, 使得羌族民间舞蹈更加满足于现代发展需求。

(二) 羌族民间舞蹈的多种开发

随着各个民族的发展, 我国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 其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价值、哲学思想也越来越丰富, 这使得我国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在新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对于羌族民间舞蹈, 其发展虽然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等因素的限制, 但在新时代, 羌族民间舞蹈和释比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其舞蹈更加体现出迎接新生活、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作用, 羌族民间舞蹈蕴含着羌族人民独有的审美观念、精神价值、文化底蕴, 因此, 在当今社会中, 应该实现羌族民间舞蹈的多种开发,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促进羌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三、新环境下羌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一) 与经济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区进行舞蹈表演具有良好的效果, 阿坝州羌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羌族文化特色, 在进行羌族文化保护与继承中, 应该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将羌族民间舞蹈融入旅游业中, 通过旅游业提高羌族民间舞蹈的影响力, 通过羌族民间舞蹈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以此实现旅游业发展和羌族民间舞蹈传承的共同发展。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开创独具羌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通过羌族民族文化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视线, 让游客在旅行中体验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

(二) 利用教育体系传承羌族民间舞蹈

为实现羌族民间舞蹈的良好保护和传承, 可以将羌族民间舞蹈融入教育体系中, 使羌族民间舞蹈变成舞蹈教学中的一朵民族之花, 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群体的认可, 从而极大的促进了羌族舞蹈的发展。利用教育体系传承羌族民间舞蹈时, 应该注意舞蹈现代性和原始性的有效结合, 不能将其简易化、符号化, 要在学习羌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 这样才能让更多学生体会到羌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美, 才能更好的掌握羌族民间舞蹈。

四、结语

羌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羌族民间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因此, 为实现羌族民间舞蹈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伍方圆.浅谈羌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的成因[J].黄河之声, 2013, (16) :132-133.

[2]罗雄岩.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2) :167-168.

[3]马琳.立足本土文化, 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 2012, (03) :125-126.

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 篇5

一、悠久的羌族民歌, 灿烂的羌族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千百年来, 羌族人民在岷江上游这一特殊的地区生产生活, 世代繁衍, 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民歌, 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羌族文化, 发展了社会经济, 推动了社会进步。羌族民歌的形成, 与羌族人民农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 人们自古就喜欢用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互之间进行交往。在羌族村寨, 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 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和婚丧嫁娶都要唱歌, 青年男女更是多以唱歌来进行社交活动。在羌民歌中, 酒歌、情歌、山歌、劳动歌为数最多。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与悠久的历史, 使羌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朴、深厚、独特的民歌。羌族民歌使得羌族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口头传承形式代代相传。羌族民歌曲目丰富, 种类繁多, 风格古朴, 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 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而经久不衰而保存至今。羌族民歌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情操,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 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之中,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羌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 所以历史悠久、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羌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的表达方式多样, 大多不受场地的限制,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 在山上还是在田间, 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 你都能听到羌民在唱歌。

1. 羌族民歌的分类。

羌族民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酒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巫师歌、耍山调等八类。 (1) 情歌, 在羌语中称为“柔西”, 它是羌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 主要是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时所唱的歌曲。羌族青年男女常常对答互唱, 以表达男女间高尚纯洁的爱慕之情。情歌有试探歌、求爱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等种类, 例如《郎上山来姐下河》等。 (2) 酒歌, 在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 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羌族生活中的喜、庆、婚、丧、节日等都离不开咂酒。“有酒歌儿多, 无酒不起歌”。演唱时, 主人和客人轮流对饮对歌。其旋律优美, 节奏缓慢, 歌词较长, 或表达祝贺、吉祥之意, 或叙述家史、追忆祖先的业绩。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等。 (3) 山歌, 在羌语中称“拉那”或“拉索”, 是羌族人民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的歌曲。它有抒情山歌和劳动山歌两种, 数量极多, 节拍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羌族山歌, 语言简练, 具有鼓舞劳动情绪, 使人充满劳动的喜悦之情。抒情山歌婉转优美, 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龙窝山上云重云》等。 (4) 劳动歌, 是羌族历史上最早的民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皮歌等。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其中有的节拍规整, 接近歌舞曲, 有的节拍自由, 近似山歌。有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有的节奏舒缓, 曲调悠扬, 节奏明快, 气氛热烈。对于羌族民族来说, 歌声是劳动的伴侣, 劳动离不开歌声。 (5) 风俗歌, 主要是指葬礼安魂、祭祀和婚礼祝愿时唱的反映民俗、礼仪方面的民歌。祭祀歌由巫师说唱, 曲调单纯沉闷, 婚礼祝愿歌又称喜庆歌, 内容大多是吉利、祝愿的词语, 单调古朴淳厚。 (6) 时政歌, 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 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 诉说羌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它的歌词鲜明深刻, 一针见血。如《卡普歌》。 (7) 巫师歌, 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如《永别歌》。 (8) 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 青年男女上山游玩, 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现存的羌族民歌以1~5类歌曲为多,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它正好说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与民歌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 具有独自的审美情趣, 浓郁的民族特色。

2. 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 调式独特。羌族民歌原始古朴, 音域不宽, 属我国民族调式。采用调式以羽或徽调式为主。 (2) 音阶主要有3种, 它们是四声音列、五声音阶、五声性六声音阶, 多用五声、六声音阶。 (3) 旋律中广泛使用中立音和“音腔”, 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4) 演唱形式上, 可分为“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对唱”几种, 其中又以“合唱”“重唱”等形式最多。 (5) 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 有四言、七言诗体两种, 其中四言诗体较常用。 (6) 羌族民歌在旋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自的特色。它源于生活, 人们不断地从纯洁而真实的民歌中得到欣赏、启示, 这是作曲家笔下的作品不能和民歌相比拟之处。羌族民歌正是以它独具特色的特点和风格, 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羌族民歌保护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物质文化例如建筑、器物、服饰等等是以物质形式作为载体传承下来, 非物质文化则主要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的语言作为载体传承下来。对于羌族这样一个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来说, 口口相传的羌族民歌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 羌族人民就有歌唱的习俗, “以歌代文”, 用歌声来记载、传播民族文化。在辛勤的劳动中, 歌唱大自然, 歌唱生活, 歌唱美好未来。羌族民歌的产生、传承、发展、演变都与羌族人民的生活轨迹紧密相关, 羌族民歌的唱词、唱腔及其表现形式都是羌族人民生活的直接表现, 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民歌几乎涵盖了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等诸多方面, 在其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羌族民歌是羌族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和基础,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羌族民歌表现了羌族人民的道德情操、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等, 承载了羌族民间的传统文化, 是羌族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社会, 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研究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生、传承、发展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四、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

羌族民歌和羌族传统文化一样, 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歌的影响非常大。羌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羌族民歌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方面:地震中, 一些知名的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不幸遇难, 羌族乐器、端公的法器、羌族服饰等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如:曾为北川羌族民歌的收集、整理、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市级非遗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以及2006年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 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都在地震中遇难。这些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的去世, 无疑给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民歌的传承带来困难。物质文化方面: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遭损毁, 重要的文化场所垮塌, 羌族文化、民俗等文物被埋于废墟下。汶川特大地震, 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 其文化载体处于消失的边缘。一旦羌语民歌消失将导致羌族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消失。失去了羌族民歌就意味着失去了羌族文化。

五、羌族民歌的保护对策

对濒临灭绝的羌族民歌实施抢救性保护, 这是传承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根据对羌寨民歌现状调查, 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羌族民歌的特点与羌族生产生活实际, 采取如下方法对羌族民歌进行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1. 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 多渠道地开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

缺少资金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碍之一, 单靠国家资助是不够的, 羌族地方政府应通过打造羌族民歌、羌笛、羊皮鼓舞等羌族文化品牌, 自筹资金实施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 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出台加强对民歌的保

护政策, 尤其对民间文化传人要予以重点扶持, 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 发放基本生活费, 发挥其羌族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样, 有利于带动一批羌族年轻人学习羌族文化, 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全力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在羌族村寨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

不断增进羌民族全民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4. 建立阿坝州州、县两极羌族民歌艺术馆, 举办民

歌培训班, 专门培养资质条件较好的民歌爱好者接受音乐培训。克服羌族民歌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之一, 对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应对羌族民歌进行全面保护, 以推动羌族音乐艺术的保存和传承, 促进羌民族文化的重建和发展。

摘要: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 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但无本民族文字, 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的直接表现, 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关键词:羌族民歌,羌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显彪.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羌族建筑空间文化要素研究 篇6

关键词:羌族,传统建筑,建筑类型,聚落

1 羌族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

羌族的祖先原居住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湟一带,在战国时期由于受到来自秦国的严酷军事压力而四处迁徙。在秦汉时期,西北的羌族人逐渐向南迁徙,并最终定居于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区,社会形态也开始由游牧业向农业转型。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羌族建筑开始向藏族建筑的形式靠拢,这种情况也出现于其他的少数民族中。唯有位于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古建筑仍旧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由洞穴向窑洞、板筑和石砌逐渐演变,并最终留下了如曲谷、黑虎等将古羌风格延续至今的寨子,现如今这些寨子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羌族由于自然环境、人文等因素,造就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造技艺。材料以石为主,与汉族的以木料为主,追求“盛德在木”的建筑选材原则大相径庭。羌族建筑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 帐幕式、窑洞式和干栏式,风格古朴。

羌族建筑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体现了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且羌人将信仰与空间结构相糅合,中心柱演化成了室内空间中的精神象征。这种表现形式,与羌族的历史经历密切相关。羌族先辈中大多数是从西北迁至岷江上游定居,虽然生产方式已经由游牧转为了农耕方式,但很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仍被保留下来并与农耕文化相结合,成就了羌族文化建筑空间上的鲜明特色。

羌族的单体建筑,布局合理有序,与我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相似,呈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院落形式。由于地处山地,因地形因素羌人为适应环境又将汉族建筑形制加以智慧的引用。在汉族四合院形制的基础上,羌族的“四合院”进一步向上或地下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羌族退台式合院样式。

建筑聚落注重一体化布局,在空间形式上类型丰富、灵活多变,如理县的桃坪寨、通化寨,汶川的龙溪寨是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 如茂县的黑虎寨,汶川的羌锋寨、布瓦寨是以碉楼为中心的空间; 如茂县曲谷、西寨都是以该寨的王太昌官寨为中心展开布局的空间形式,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空间环境。

2 羌族传统建筑类型

羌族传统建筑主要类型有石砌房、羌寨、碉楼、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

2. 1 碉楼

碉楼多建于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 m ~ 30 m之间,主要功能用以御敌和贮存。碉楼的形式主要有四角、六角、八角,有的高达十三四层,材料多是石片和黄泥土。修建时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不绘图、吊线、不用柱架支撑,砌得平直整齐,外观也很美观。其就地取材的土石墙面,与本色的木质材料相配合,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映衬,给人以古朴、素雅的美感。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2. 2 羌族民居

羌族民居,历代为人赞颂,或为典籍或为流传,曰“邛楼”曰“碉房”曰“板屋”,均不同程度触及民居概貌。然多底层蓄养、2 层住人、3 层罩楼、晒台。羌族民居无论量与质都是羌族建筑体系中分量最重者,自当为羌族建筑核心。

碉楼民居是碉楼与民居最好的融合,内部有门和民居部分相通,有的拆去碉楼1 ~ 2 面与民居空间内墙,仅留碉楼外部转折的墙体和民居外墙共同形成外部围护。一座高耸的碉楼下紧连着一座住宅,空间形态及特征十分明显,从空间组合,结构受力,材料使用,空间分配等彻底融入一体,是羌族民居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2. 3 羌寨—羌族聚落

村寨聚落的形成首先是人类需要聚居的本性所决定的。人类共同生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相互协作,更好地实现繁衍、防御、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源于此聚落形成了。人类聚居以及聚落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是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生存进化的过程。

羌族村落的形态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其中包括带状村落和圆形、多边形村落,其中圆形和多边形村落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大。平原面积大、河流较少、地形完整、开阔平坦是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由于这些自然环境,村落形成多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为中心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造就聚落形态的差异,村寨的形态体现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羌族传统村寨的选址忠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在羌人艰辛的生活环境和颠沛流离的迁徙生存状态中,大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所依,因此聚落要朝向神的方向,对朝向的选择是他们信仰的表达方式。在羌人的风水理念中,要“门对槽,坟对包”,“槽”即是山间的空隙。无论是住宅还是聚落的选址都要避开山体的遮蔽,以便透过山间,遥望到远处连绵的雪山。羌族聚落的布局无一不是面对远处的大雪山,如龙溪乡阿尔村的阿尔寨。

2. 4 索桥、栈道

1400 多年前为便利交通,羌民就创造了索桥( 绳桥) 。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石柱与木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多则数10 根,少则数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竹索扶手,高出桥面1 m多。羌族地区山高谷狭,交通险阻,羌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与智慧还架起了竹索桥、“悬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桥,开凿了栈道。今天在羌族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栈道遗存。

2. 5 水利筑堰

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仍在造福利民,由于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这一举世闻名的工程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3 现代羌族建筑类型

根据对灾后重建的羌族聚居地建筑现状调查,现代羌族建筑主要有下面5 种形式: 修旧如旧型、传统风貌型、现代碉房型、生态型、川西民居型。

1) 修旧如旧型: 在地震中受损较小的部分羌族传统的石砌碉房、夯土碉房、木质吊脚楼等建筑。按受损前建筑原貌恢复或基本按原貌加以复建,室内功能布局、建筑风貌与原建筑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2) 传统风貌型: 以汶川县东门寨为代表,外观风貌仿传统石砌工艺、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表平贴片石修建,内部功能和布局则根据现代生活和旅游接待需要布局,底层一般设客厅、餐厅、客房、电气燃料厨房、卫生间、二楼客房和晒台。在内部空间设置中,几乎已不再有精神信仰的物质体现。

3) 现代碉房建筑: 此类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或近方形,外观风貌特征为: 高1 层~ 3 层的单户或连户平顶建筑,外墙用白色或浅黄色涂料饰面,部分房屋外墙上绘制红色装饰纹饰,房顶上砌供奉白石神的尖角状房顶角,内部功能根据现代生活需要布局,仿现代城镇民居或商住建筑,设客厅或商铺等。这类建筑在岷江上游河谷公路干线沿线随处可见。

4) 生态型: 此类建筑为3 层楼房,一般为4 户连排或少数为单户建筑。以现代新型轻钢建筑材料构建梁架为建筑结构,用当地石材、木材、黄泥及少量混凝土等修砌墙体,以蓝色玻璃彩钢瓦搭建人字坡屋顶,建筑平面布局采用现代城市别墅。目前在茂县杨柳村试点,正待推广。

5) 川西民居型: 此类建筑风貌以人字形坡屋顶的川西民居风貌为基调,一般分为3 层,为满足居住采光和发展旅游食宿接待的需要,窗户一改传统为防御的小开窗形式,采用大玻璃窗,考虑羌族特有石砌墙体建筑风格,外墙局部贴彩色外墙砖或石片,屋面为青灰色琉璃瓦。

以上这几种现代羌族建筑形式,除第1 种修旧如旧型外,其余4 种都没有较深入的研究羌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其研究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分解与重构,进而创造出新的羌族建筑文化,而更多的是从某一种已有建筑风格和形式上予以模仿,有急功近利之嫌。

参考文献

[1]季富政,宋绍南.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试析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 篇7

一、北川羌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1. 食物种类丰富多样, 饮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的烙印。

北川羌族饮食种类多样, 主食有玉米、荞麦、洋芋、大米, 其吃法更是丰富多彩, 如玉米:将嫩玉米磨浆做成玉米粑;玉米晒干磨成粉做玉米蒸蒸、金裹银、打搅团、玉米汤圆、玉米面疙瘩、玉米面馍等。副食中肉类以猪肉和羊肉为主, 也吃牛肉、鸡、鸭、鱼肉等。蔬菜中有青菜、莴笋等上百种家种蔬菜, 还有蕨菜、椿芽等百多种野生菜以及牛肝菌、羊肚菌等多种野生菌。此外, 还有当归、独活、天麻等药材。这些品种多样的饮食既有属于农耕区的, 也有牧区的;有南方生长的, 也有北方盛产的;有平原地区种植的, 也有山区野生的, 充分体现了北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的区位特征。

2. 饮食原料就地取材, 饮食文化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北川羌族多样的饮食中, 其原材料大都出自本地。由于县域内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因而饮食文化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主食, 在羌族聚居的西北部因海拔在1 000米以上, 气候温和, 土壤瘠薄, 主产玉米、荞麦、洋芋等, 其食品则主要以此为原料, 再根据各自的食用习惯和爱好制作而成。但在羌族散居的东南部, 一方面海拔低于1 000米, 气候条件较好, 可以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另一方面交通相对便利, 又深受汉族的影响, 主食以米饭为主, 玉米、洋芋、荞麦之类的食品较少。副食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特点, 如在菜品上西北部多食新鲜山野菜, 而东南部则以家种蔬菜为主。

3. 饮食风味朴实自然, 饮食文化体现出显著的自然本色。

北川羌族聚居地集中在西北部的山野中, 其食品的鲜明个性就是质朴、自然、本味。食品菜肴原料来自纯天然、从不施用农药化肥;制作烹饪过程简单朴实, 没有刻意加工雕塑的痕迹, 淋漓尽致地展现饮食文化的自然本色。如副食中的山珍野菜, 对其烹饪仅仅是根据其特点和食用习惯进行简单的炒、拌、炖而已;野菜加工, 多数是放在烧开的水中燎煮一下捞出来, 在清水中漂洗, 把苦涩水漂洗掉, 使其不涩嘴, 口感好一些, 晒干待用;或者用盐腌制在坛子内密封待用, 不用经过复杂的工序即可。

4. 饮食特色体现时尚, 饮食文化凸显现代旅游价值。

北川羌族的主要食品和各种“乡土菜”、“山野菜”、“森林菜”如玉米、洋芋、薇菜、青蕨、香椿、山核桃花、山药等, 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是现代人们追求大自然风味的喜爱食物;北川羌族饮食的一些传统制作方法, 如砸酒的制作、馍馍的制作等都可以带给游客体验的乐趣;饮食习俗也具有浓郁的地方丰韵, 如羌人饮咂酒不用酒具, 而是将酒坛开封, 用一根细竹管咂吸, 咂饮时以长幼为序, 轮流咂饮, 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 直到味淡为止。这些饮食文化不仅能让游客品尝到“吃什么”, 更能体验到“怎么吃”。这些由饮食文化带来的乡村游、体验游, 充分展现了现代旅游中人们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追求体验的时代特征。

二、北川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基础层次———佳肴品尝游。即边旅游, 边品尝佳肴; (2) 发展层次———饮食医疗保健游。即用食物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美容养颜, 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有病治病, 无病强身, 延年益寿的功能; (3) 更高层次———饮食文化旅游, 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2]。

羌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然而, 能将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则极为少见。目前对羌族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基础层次层面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

目前对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基本上停留在旅游餐饮的发展阶段, 美食旅游开发尚未引起重视, 因而资源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表现在原有的涉及北川的旅游线路中, 餐饮仅限于满足旅游者的口腹之欲, 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挖掘, 还没有任何线路把品尝北川羌族的地方饮食作为一项旅游活动来安排, 更谈不上医疗保健游和更高层次的旅游。此外, 对盛产于北川深山中的多种山野菜还未曾进行开发利用。

2. 旅游餐饮经营水平低、制作水平不高。

据初步调查, 北川原有的旅游餐饮, 不管是宾馆、酒楼、路边餐馆还是农家乐, 无论高中低档, 经营格调缺乏个性, 经营品种雷同, 食物加工、制作水平不高, 缺乏创新意识和特色品牌。如北川羌民自制的烟熏豆腐干, 色浓、质柔、细嫩、口感好, 深受游客喜爱, 但到目前为止还都是“裸卖”, 没有任何包装和品牌。

3. 品尝旅游为主, 文化韵味不足。

目前对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以品尝佳肴的基础层次为主, 各种档次的旅游餐饮经营者呈现给游客的往往只是菜肴的色、香、味、形, 游客用完餐后, 留在印象中的只是一时的美味, 而对菜肴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基本的了解。如大凡到过北川小寨子沟的, 都知道其咂酒好喝醉人, 可是对咂酒的制作工艺、使用场合、宗教和文化内涵却少有游人知晓。

4. 以享受为主, 参与性不强。

由于北川对羌族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还停留在为“食”而“制”的阶段, 呈现在游客面前的都是些制成品。食品的采集、制作全是当地“劳工”的“后台”工作, 没有将其过程向游客开放, 目前几乎没有食品品种是让游客亲自制作的。因而缺乏参与体验性。

三、北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策

1. 开展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整理研究工作。

投入一定人力、物力, 对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 对其中特色菜肴的用料、烹饪、营养、特点、传说、典故等, 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 使之系统化、完整化, 在此基础上, 编撰成册, 作为饮食文化工作者和有关人士的重要工具书, 还可据此编一些专题性的小册子, 作为旅游宣传资料[3]。

2. 研究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加强科学研究, 一方面, 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研发以北川所产绿色食物、中药材为原料的多种特色食品, 在此基础上组合有关旅游产品, 推出品尝游、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美容养颜专项游;另一方面, 把一些特色食品如玉米、洋芋、荞麦、山野蔬菜和药材作为重要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加工, 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精装商品;同时注重增加文化含量, 拓展旅游市场, 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3. 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

注重文化内涵, 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 将整理好的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故事典故、风土人情等融入到特色餐饮中, 让游客边吃边听、边偿边思, 使游客乐在其中, 在用餐的同时又能增长知识。如在用餐间, 配备专职人员介绍有关食品、菜品的用料做法、保健功能、历史渊源和用餐讲究等, 让游客通过品尝羌家饮食, 了解羌家菜肴、特色食品的制作、故事和待客礼仪, 领悟羌民的民间文化。

4. 开发乡村体验式饮食旅游。

品尝美食虽能让人身心舒畅, 但制作这些食物则更会让人联想到进食美味的愉悦心情, 更能生动、形象地让游人了解相关知识, 体验其中的乐趣。开发体验式的饮食旅游就是要结合北川的乡村旅游, 让游客除了吃正宗的羌家饭外, 还要参与到食物的采集、制作中去, 如亲自动手烤羊、烤鸡、烤洋芋、烤玉米;制作荞麦凉粉、咂酒;亲自上山采摘野菜并加工等。

5.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做好不可再生的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如设立专门饮食文化研究中心, 或组织相关专家从多角度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整理[4];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 因为食物原材料的采集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状况, 只有保护好生态, 才能永续地拥有大量的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

6. 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

首先, 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 着重介绍北川羌族特色饮食, 如腌腊野猪排、羌家扣香碗等, 激发游人到了北川一定要品尝的愿望。其次, 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中, 突出饮食文化的特色, 重点推出特色餐饮品尝, 或设计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 如羌家山野饮食体验游、羌家饮食保健游等。最后, 在羌年节、祭山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 可以把羌族饮食文化当做一种富有特色促销项目推向旅游市场。通过多方宣传营销, 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6.

[2]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 2001, (6) :67-70.

[3]王刘刘.论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 :57-58.

羌族舞蹈文化 篇8

一、天神与人——羌人的原始宇宙观

1、自然崇拜引发的天神崇拜

羌族古老神话大多是反映羌族原始初民力图解释自然, 征服自然的愿望, 或者关于人类与天神斗争的神话等。羌族是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灵崇拜民族, 所以他们崇拜的神的种类繁多:有天神、土地神、山神、牛王神、火神、羊神、角角神、白石神等几十种, 在羌族神话传说中处在万神的首要地位, 得到人们最多崇拜的就是天神。

羌族创造的这么多神, 也表现出来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 以及他们朴素的宇宙观。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且征服自然的愿望[1]。比如, 羌族神话《开天辟地》中, 阿补曲格和红满西一起创造大地和人类。他们用青石板造天, 用大鳖鱼造地, 再用鳖鱼的四条腿把天撑起来, 然后把家中玉狗放到鳖鱼耳中让鳖鱼不能动弹, 这样天地就一直安稳下来。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于想象征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为羌族的漫长的历史, 那时候的人民生活条件比较艰辛, 所以人民都喜欢把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都当做神, 用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顺从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

2、乱伦与禁忌——兄妹成婚的人类起源

在羌族神话中, 不论以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邪恶为主的神话, 都紧紧围绕着“人”这个话题。所以, 在羌族神话故事中“人”的话题就直接指向很多兄妹成婚的神话了, 羌族神话中兄妹婚的故事很多, 兄妹结婚生子的神话, 直接反映了人类历史上, 曾经存在过的血缘婚制。这种血缘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乱伦的羞耻和自己接受的禁忌惩罚。

在羌族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例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 天上有九个太阳, 把大地都晒燃了。只有两姐弟爬到一颗大柏树上, 才没有被烧死。后来, 为了重造世界, 发展人烟, 姐姐和弟弟商量好, 各人背二扇石磨到山顶上滚下来, 如果两扇磨子合在一起, 两人就可以成亲。 结果两扇磨子滚到河坝后, 果真合在一起, 两人就成亲了。过了几年, 姐姐有小孩了, 生下来一看, 是个不成人的古怪东西。 弟弟生气, 用弯刀把它砍成块块到处乱撒, 第二天起来, 只见到处炊烟升起, 从此就有了人烟。

汶川、理县等地有一则神话叫《太阳和月亮》, 说洪水过后, 只剩下两兄妹太阳和月亮了, 为了人类的繁衍, 天神阿巴木比塔通过磨石相撞、烟火相合暗示兄妹, 兄妹俩就结为夫妇。天神阿巴木比塔因两人为人类繁衍立下功劳, 想要奖励兄妹去天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觉得兄妹结合有悖伦理, 觉得羞愧和不安, 决定要守护人间, 从此便白天黑夜对这个世上的人们轮流进行护佑, 此后“太阳”和“月亮”不再相聚。

兄妹成婚直接目的是为了繁衍人类, 兄妹往往用种种难于实现之事来占卜, 以验证兄妹成婚是否符合天意, 这是用巫术的方法来克服羞耻心理的行为。通过兄妹结婚来繁衍子嗣, 这是羌族先民对人类是怎样繁衍生息的一种很质朴的理解。

“婚姻的出现, 说明人类已由蒙昧状态进入有意识状态。这婚姻尽管是神赐, 但这神实际上是人本身”[2]。《白虎通 •嫁娶》说“婚姻者, 何谓也? 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从羌族兄妹为婚神话中, 可以看到他们的媒, 是天神或者是石墨, 这种婚姻其实已经走出了原始群婚阶段, 他们的儿女就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妹婚表明人类已从蒙昧的群婚制转向了一夫一妻制, 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已形成。

二、植物——羌族与羌族神话的自然崇拜

羌族神话故事《羊角花的来历》中说人类的模样是天神阿巴木比塔照着他自己的样子, 用羊角花木 ( 杜鹃花) 拼凑而成的。而神话《造人种》则告诉人们, 人的身体是天神阿补曲格用羊角花枝塑造而成的。并且, 在川西北岷江上游, 羌民居住的各村寨附近, 都会有一片苍翠的树林, 羌民们叫它“神林”, 即神灵栖居的地方。从这三则事例, 可以看出, 羌族人民对植物的天生崇拜和注意。

“羌族万物有灵的信仰具体表现就是自然崇拜——凡是自然界的现象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 羌民均视为有神灵的主宰”[3]。《羊角花的来历》和《造人种》两个神话表面是说人的样子的来历, 但是从神话的深层文化模式来讲, 人们的“万物皆是神灵”的想法则由此表现出来了。

从羌族的信仰体系可看出, 原始人一般是把神灵设置到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食物中, 原始初民每天与植物亲密接触, 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来历也赋予给植物了。所以说“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主要源于人类生活对于超人的自然神秘力量的依赖”[4]。

三、释比——羌族神话的巫文化渊源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使羌族以天神、山神和家神信仰为中心, 他们祭拜天神或自然神的仪式诸如祭山、治病、驱鬼、除秽、以及对死人的安葬和超度, 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的活动一般由羌民里地位超高, 具有神性意义的释比来完成。

释比法事是羌族宗教仪式中极负影响和神奇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释比法事与巫术同源, 具有神秘的自然崇拜和超人性的宗教感召力,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化, 是一切文化的源头, 神话不过是对巫术的阐释。

羌族著名的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不仅是羌民族的民族史诗神话, 更是释比上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比在请神敬神和还愿时都要说唱该经典,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羌族神话传说与释比经典在某一个点上是重合的。《木姐珠与斗安珠》频繁地出现在羌民的各种重大的节庆场合, 我们可以这个方面来看待这个事情, 其实, 人们定期举行某种仪式来祭祀神灵, 实际上是在唤醒人们关于神话的记忆。主持祭祀的释比通过舞蹈和诵经的形式来完成这样的仪式, 那么, 神话与巫术就已经是水乳交融的状态了。

并且《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羌族社会人与神的密切关系, 真实地反映出羌族人民的婚恋观, 也给我们展示了羌民族的历史、习俗、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 具有鲜明的史诗特征, 加上释比在祭祀上做古老的唱诵演绎, 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个古老民族复杂、深奥的精神世界。

四、“神性记忆”——羌族神话的文化模式

羌族神话是羌族原始先民在逐渐适应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 经过几千年的流变, 产生和形成的。“羌族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历史、生活习惯、社会风貌、山川风物、道德品质, 羌族先民以这些自身特有的心理和现实的客观事物为基础, 通过想象和幻想, 用简洁的语言编织成故事, 艺术地勾勒出异于其他民族的风俗画和风景画, 正是羌族的古神话传说, 长于将地方风物, 本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信仰……作为作品的内容, 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的追求, 所以就必然突出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6]。

今天, 我们以全新的观点来阐释它永久魅力背后的因素。从一系列的羌族神话, 我可以慢慢摸索到一点点线索, 羌族神话传说以接近历史的真实通过口传, 生活在岷江流域的羌族有着相似的相同的神话传说, 统一了民族成员的认识, 使民族成员有一个代代相传共同的记忆。这也让所有的羌民有了一种同源的神性记忆, 这种记忆“就是他们从神灵的世界走到现代生活世界的全部历史”[5], 是羌族的族群记忆, 更是荣格说的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玉堂:羌族创世神话的读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年1期.

[2]左宏阁:“兄妹为婚”神话传说的启迪[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增刊第41期P3.

[3]倪震:羌族的树神崇拜[J].巴蜀文化, P33.

[4]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p440.

[5]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P86.

上一篇:施工企业营改增分析下一篇:激活思维有效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