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

2024-07-27

认知语言学视角(精选十篇)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

关键词:意象,特征,分类,感知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意象强调这样的事实, 概念源于对感觉经验的表征, 尽管感觉经验也许经历形成和重组这样复杂的过程, 但它的原型功能是表征环境。

1 定义

意象不是通过直接感知, 而是通过记忆和想象对某事物 (尤其是一个可视物体) 的心理表征;一个心理图片或印象;一个想法, 概念。也可用描述形容词来修饰。由任何感官 (不仅仅是视觉) 和器官感觉引起的心理表征。[1]

2 特征及与感知的区别

意象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2.1 意象源于感官对周围的直接感知经验并是其概念上的类似物, 具有间接性。

这是因为首先概念图式使我们的感知只对感官体验的有限范围做出反映。正如我们浏览一部书只是为了寻找一定的题目。基于过滤经验基础上的意象只能不完全甚至歪曲地反映环境。如把月光下灌木丛的影子误认为潜伏的鳄鱼。其次经验感知经历格式塔完形, 抽象, 框架, 比较, 分析等过程一但进入大脑就会为认知提供原料。这些感知一但形成相关意象进入认知模式, 它们会经历图形和背景, 范围, 方位, 视角等的重新建构。[2]

2.2 几乎所有意象是由文化和个人历史建构的。

意象是在社会中建构的并溶入到社会结构中。由复杂意象组成的圣诞老人的传说是由许多叙事者和听众共同加工的结果。每一次讲述都以文化定义的叙述图式对它的内容进行选择, 重构, 抽象, 歪曲和重新框架。这样一代一代, 每一次讲述使这个传说偏离原来具体的意象, 接近对环境感知的类似物。

莱考夫 (Lakoff) (1987) 认为区别心理意象与感知是很重要的。感知有更丰富的细节。概念化和想象力与感知互动形成意象。[3]

兰盖克 (Langacker) (1987) 对感知与意象的区别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他区分了与周围环境相关的认知事件和自主认知事件。前者是“由于刺激感官引起的”。后者是在没有感官刺激的情况下激起的相应感觉意象。自主认知事件也许有或没有与环境相关的对等物。如情感和概念就没有。[4]

3 分类

兰盖克 (Langacker) 区分了暗喻, 感觉意象, 以及由于对某一背景情景进行不同建构激起的各种规约的, 转瞬即逝的意象。最后一种意象是更狭义的。兰盖克 (1987) 指出它是“指为了思想和表达的需要以不同的意象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一个想象的情景进行建构的能力。”我们对一个特定的情景的建构可因图形和背景的关系, 具体化程度, 范围和视角不同而不同。如对同一情景的建构桌子支撑着钟 (The table is supporting the clock.) 与钟在桌子上 (The clock is on the table.) 就是在图形-背景关系上侧重点不同的意象。[5]

Palmer (1997) 区分了源意象 (a source image) 和建构意象 (a construed image) 。前者是指从感觉经验, 认知模式或情景即时获得的意象。后者是指对一个模式或情景建构的一个特定意象。它来源于详细程度, 组成成分的相对突显性, 图形和背景的关系以及观察它的视角。建构意象为源意象的理解提供框架。源意象一方面为建构意象增加具体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过滤又失去了它的某些具体内容。如当我们在展厅看一款新车时, 我们只看到它华美的一面而忽略了它做工和安全方面的缺点。[2]

4 对意象的理解

Finke, Ronald A. (1989) 回顾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对心理意象进行的研究, 总结了5条原则其中2至5条尤为重要。为我们理解意象提供了基础。

感知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Perceptu-al Equivalence)

意象与感知在一定程度上的功能是对等的。当想象物体或事件时, 视觉系统上相似的结构会被激活, 就象真的看到了相同的物体或事件。

空间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Spatial Equivalence)

意象要素空间上的排列与物体和它们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物体表面或实际物质空间的排列是一样的。

转换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Transfor-mational Equivalence)

想象的转换和物体的转换具有一致的动态特征并且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

结构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Equivalence)

心理意象的结构与实际感觉物体的结构是一致的, 是井然有序并可以重新组织和构建的。[5]

基于以上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意象”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概念之间的重要中介, 具有间接性、文化性并与个人经验有关。正确理解意象, 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Z].Oxford:Claren-don Press, 1969:666.

[2]Palmer, G.B.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e[M].Austin:U of T Press, 1996:47.

[3]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444.

[4]Langacker, 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ties[J].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12.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2

教师认知视角下的语言教学-评《教师认知与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的`行为,教师对教学有自己的知识、看法与观念,语言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类,也不例外.最近,Simon Borg出版了专著<教师认知与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2008),该书全面总结了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现状和方法,体现了语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教育学视角,对语言教师教育具有很大启示.

作 者:高强 GAO Qiang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刊 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32(5) 分类号:G42 关键词:教师认知   语言教育   外语教师发展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人体词 篇3

关键词:人体词;认知隐喻;认知转喻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07-02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帮助我们运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用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使人类不断认识新事物、新概念,成为一种给万事万物命名的主要手段(转引自廖艳平,2007)。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是以自身为中心,通过感受体验来认识世界。隐喻思维是人脑与客观世界在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认知能力(Lakoff & Johnson,1980:37)。

人类根据经验建立起来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是人对自身及外部世界体验与感受的产物,是长期联想积累的结果,具有广泛共识的集体意识。人体作为人类最熟悉的部位,在长时间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对身体的各部位已形成特殊感受体验,在有关人体词的表达中具有潜在的隐喻性。

除隐喻外,转喻亦被认知语言学描述为同一认知领域内的“邻近性”的关系。而有关人体词的转喻最常出现的就是以部分代替整体和以整体代替部分两大类。本文旨在从隐喻与转喻两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知识分析英、汉语人体词的使用。

一、认知隐喻理论

(一)认知隐喻论回顾

对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最初隐喻仅被看作是一种言语的修辞效果,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只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或增强语言的雄壮。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他们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表达思想,丰富语言的思想主旨。1980年出版的Lakoff & 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人类长期生活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维度,面对相同的世界,受到相同自然规律的约束,因而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和认识大致相同,对经验的概念化、对抽象概念的归纳及语言的表达也基本相同。人类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类总是通过一种经验域的事物来说明另一经验域的事物。即隐喻实质上是从一个认知域跨越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人们用清楚、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抽象的概念。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较陌生的事物,从认识人类自身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

(二)隐喻的分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三个隐喻的基本类型。

1.方位隐喻

人类的空间方位感知是一种基本的能力,空间经验亦是人类较早获得的基本经验,来源于人类身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由此获得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很多有关方位的名词,如上下,前后,这些表相反方向的方位词在被人们用于隐喻表达时产生了积极与消极;正面与反面的对比效果。人们常说业绩上升,成绩下滑。这是因为在长期人类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向上比向下费力,当人醒着或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我们直立行走,生病或疲累时坐下或躺下。因而“上”属积极意象,“下”则属负面。将这些方位概念投射于情感,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就会形成“方位隐喻”。如,英语中的常见表达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真诚地)中,“bottom”一词所表达的方位概念,是从心的最底部不难理解为“真诚地”。需要注意的是隐喻的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并非任意搭配,必须是以事物的性质与身体和外部世界的交换经验为基础的。

2.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即实体感知与思维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等无形的状况化为有形的实体。实体隐喻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和物质。例如,THE MIND IS AN ENTITY这一隐喻就是将MIND(心智)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有关人体词的实体隐喻便是用人体的部位来比喻其他物体,例如“头”,与头有关的隐喻非常多。由于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由它构成的隐喻有a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脚(foot)”也有相似表达,the foot of a wall(墙角处)。

身体词的“冗赘”可以构成隐喻,人体器官或部位的数量是固定的,如果描写一个人具有超过正常数量的器官,就是“冗赘”(朱芙蓉,2004)。而多出正常数量的器官从某种意义上展示了新的功能,它是一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在另一个隐喻的映射。“两面派”、“三只手”等常用语的表达中,前者指的是玩弄手段,不真诚的人。后者指的是扒手。采用冗赘的手法,说明从一个起点域的概念隐喻可以映射到另一个目标域。英语中也有,例如His fingers are all thumbs.译为“某人笨手笨脚”。正常人不可能十根手指都是大拇指,英语也是利用人体词的冗赘达到夸张的效果,建构成“不灵活”的概念隐喻。再如“to be all ears”描述全身长满耳朵来比喻“全神贯注地听”等。

3.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即通过一个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蓝纯,2005)。结构隐喻基于我们的肉身体验成系统对应,如:上下、进出、实体等,属于我们概念隐喻的基本面,没有这些概念我们无法说清很多概念。例如有关“人生”的文化共识,“人生是旅程”。我们将人生视为有目标的活动,并且具有到达目的地的途径,做人生方向的选择时,我们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错误即是“误入歧途”;错了之后醒悟即是“迷途知返”;毫无办法就是“走投无路”。这些结构隐喻都是借助“旅程”这一概念来帮助人们理解“人生”这一抽象概念。

(三)常见人体词的认知隐喻

1.称谓人体词

人人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从认识自身向外扩散。相对于内部器官的内隐形,外部器官是外置可视的,更容易被感知和利用,因此人类常会首选用外部器官隐喻身边事物。人体词可用于称谓中指称整个人,从认知的视角看,这是人体词在隐喻认知模式下发生转换,由人体域向称谓域的投射。汉语中有大量从人体词转化来的称谓语,例如:“手足”指代亲近的兄弟姐妹;“左右手”指代最为得力的助手。人体词的隐喻使用与人体词在人体躯干系统中所处地位有关,由于在人类的长期生存经验中,手与脚是人类极为亲密可靠的劳动工具,难以想象没了手足的人将如何正常生活与劳动。因而用“手足”指代同胞弟兄正是利用了手脚本身与人体的不可或缺性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人们用“左膀右臂”表示得力助手,在人类长期的劳作中发现左右臂膀的协调工作带来无尽的便利,用左、右膀亲密无间的配合形容高效得力的助手。

2.隐喻人体词表达情感

汉语常用人体词来表达情感,两个人因为某事起了争执的时候,会说“起口舌之争”,用“口舌”比喻激烈的言语冲撞非常形象。“披肝沥胆”用来形容对人忠诚,“肝”与“胆”相附相生,互为表里,这是对结构隐喻的成功运用。汉语有“肝肠寸断”“心如刀割”比喻伤心至极。“肝胆涂地”形容竭尽忠诚。英、汉语中都有许多与“心”相关的词语喻指勇气、宽厚和热情等。如:break one's heart使人伤心至极。中国人认为,人是用“心”而非“脑”思考,所以有“心想事成”“心有灵犀”“心照不宣”“推心置腹”“心有余悸”等与心有关的词语。

二、认知转喻理论

转喻与隐喻同为人类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都是跨认知域进行认知活动,利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不同在于:隐喻侧重两个范畴间的相似性,转喻侧重两个范畴间的相关性。赵艳芳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Radden & Kovecses(1999)给转喻下了广为学术界认可的定义: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转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转喻目标)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芸,2011)。ICM的认知模型分为两类:整体与部分的转喻;整体的部分与部分间的转喻。事物——部分转喻,这一转喻涉及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互代,如“brain drains”(人才外流),用人体的器官“脑”代替人才。再如:“She has got five mouths to feed.”“five mouths”用人体吃饭的器官——嘴巴来指代使用这一器官的人,这里的本、喻体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具体可分为七类。工具转喻:工具和使用者间的互代,提到“教鞭”人们自然会联想“教师”;因果转喻;生产转喻;控制转喻;领属转喻;容纳转喻以及地点转喻。英语中用“耳”转喻某种能力”如“have an ear for something”,这是典型的因果转喻。汉语中常用“耳”与“目”连用转喻为见闻,如“耳目一新”也属因果转喻。

三、结语

有关人体词汇在意义转用有转喻隐喻两种。这些词汇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实现该功能,含义深刻且极富表现力。本文列举出部分人体词的使用,帮助读者理解转、隐喻作为有效认知手段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妙。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nh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蓝纯.认知语言学及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李芸.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廖艳平.英汉人体词“head(头)”的隐喻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熟语学习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4

一传统的熟语观

1熟语意义的不可组构性

很多学者认为熟语具有不可组构性, 因为整个熟语的意义不是构成该熟语的单个单词意义叠加而来。如构成熟语kick the bucket各个单词的语义与该熟语整体意义毫不相关。另外熟语的不可组构性还表现为一旦对熟语进行不同的句法操作, 它就会失去其非字面意义。如把John kicked the bucket变成被动结构The bucket was kicked by John, 它的语义就不再是“约翰死了”[1]。

2熟语意义的任意性

从熟语意义具有不可组构性出发, 我们无法从构成该熟语的单词的意义来猜测该熟语的意义。也就是说其意义具有不可预测性。正如单词与词义之间具有任意性一样, 熟语作为一个整体就好像是一个较长的单词, 其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也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因此熟语的意义独立于概念系统, 储存于人的心智词库中, 像一个单词的意义被列入词典中一样, 我们见到一个熟悉的熟语, 头脑中就能自然地反映出它的意义[2]。

3熟语为死隐喻观

学者们认为熟语曾经是隐喻性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了其隐喻性。把熟语看作是死隐喻的观点似乎与认为熟语不可组构的观点相一致, 因为熟语似乎在词汇层面上具有凝固性, 具体表现为一旦对熟语进行不同的句法操作它就会失去其非字面意义, 这方面一个经典的例子是kick the bucket (实际上这个熟语来源于转喻) , 如把John kicked the bucket变成John kicked the pail就无法保持其比喻意义。因此频繁地用熟语表达非组构性的比喻意义, 使对于熟语进行非字面解释高度规约化、凝固化, 似乎熟语与其比喻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这就使人们似乎可以不去分析字面意义而直接理解熟语[1]。

二传统熟语观的不足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 很多学者之所以持有上述观点是因为他们把研究限定在少量的熟语上, 不能对熟语特征进行全面的理论概括。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很多熟语的单个单词对于解释整个熟语的意义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观点正好与熟语意义的非组构观相反。如心理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对语言分析的结果显示, 人们认为熟语spill the beans是可分析的, 因为beans指“想法”或“秘密”, spill指“泄漏”秘密。再如熟语lay down the law也是可以分解的, 因为构成它的单词的意义可以用来解释整个熟语的比喻意义。所以, 熟语意义并非是任意的、不可组构的, 而是有理据的、可分析的。当然也有部分熟语是不可分解的, 如kick the bucket和shoot the breeze等[3]。认为熟语为死隐喻的观点, 混淆了常规隐喻 (conventional metaphor) 和历史隐喻 (historical metaphor) 的概念。常规隐喻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一部分, 而历史隐喻则是指已经长时间消亡的隐喻。认为熟语为死隐喻的观点的错误在于把认知中最活跃的事物看成是那些有意识的事物。反之, 那些真正活跃、强大的隐喻是那些自动到无意识的隐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把“爱情”看作是“旅程”, 因而在理解LOVE IS A JOURNEY这一隐喻时几乎是无意识的[4]。

三熟语的理据

与传统上认为熟语的形式与其特殊的整体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的观点正好相反, 认知语言学认为熟语的意义不是任意的, 而是有理据的。熟语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表达式, 而是人概念系统的产物, 产生于人们概念系统中对于世界的一般知识。换句话说, 多数熟语具有概念性, 熟语的理据来自于人的概念系统中的认知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隐喻、转喻和常规知识等[5]。毫无疑问, 掌握熟语的认知机制有助于熟语的教学与学习。

1隐喻

概念隐喻可以把两个不同知识域联系起来, 那么概念隐喻是如何为熟语提供理据的呢?以After the row, he was spitting fire.为例, 这里fire (火) 这一知识域被用来理解anger (愤怒) 这一知识域。也就是说, anger这一抽象概念用ANGER IS FIRE的概念隐喻来理解。句子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中概念隐喻LOVE IS FIRE在起作用, 这里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之火已经熄灭, 标示着他们之间爱情的终结。再如, 在The painting set fire to the composer’s imagination.一句中的概念隐喻IMAGINATION IS FIRE, 作曲家的想象力是火被画点燃;在The killing sparked off riots.一句中CONFLICT IS FIRE, 冲突 (暴乱) 是火由杀人事件而引发;在Don’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中ENERGY IS FUEL FOR THE FIRE, 人的精力被喻为燃料因两端燃烧而过渡消耗, 所以本句意思是“不要过渡操劳”;在The team played so well that the crowd caught fire.中ENTHU-SIAM IS FIRE, 球队打得好点燃了人们的激情。仅从字面意义上, 上述各句中熟语的意义难于理解。而在概念层面上, 上述各句中不同的抽象概念如愤怒、爱情、想象力、冲突、精力、激情等通过人们的概念系统与“火”联系在一起, 这样概念隐喻把本来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 使人们可以用一个概念域 (如“火”) 来谈论另外一个概念域 (如“爱情”、“想象力”等) 。因此, 许多熟语 (尽管不是所有的熟语) 的整体含义取决于概念系统, 也就是说在概念层面上是有理据的, 理解它们时需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机制。

2常规知识

作为一种认知机制, 常规关系是指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关于一个概念域 (如“手”) 的共有知识。这种共有的常规知识既包括由它所构成的比它更大的部分 (手是胳膊的一部分) , 还包括手的组成部分, 形状, 大小, 使用, 和功能等在内的标准信息。以have one’s hands full (忙[得腾不出手]) 为例, 他的熟语意义应如何解释呢?如果我们的手里在拿着东西, 我们就无法再拿其他的东西或用手从事其他的活动。熟语with an open hand的意思是“慷慨地”, 如在She gives her love to people with an open hand.一句中一个人张开手把东西给他人的形象所隐含的知识是“对任何事物都毫无保留, 可以随意获取”。这一形象与一个人在给他人东西是却握紧拳头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够给出任何东西, 因为with an open hand表明愿意付出, 而tight-fisted则意味着不愿付出。这里主要是常规知识为熟语意义提供了理据。

3转喻

下面以与手相关的熟语为例来探讨转喻如何成为熟语意义的认知理据。为下列熟语提供理据的转喻是THE HAND STANDS FOR THE ACTIVITY (手代表活动) 这一概念转喻的基础是许多典型的人类活动都是用手来做的。如put one’s hand in one’s pockets的意思是“有意地什么也不做”;be able to do something with one hand behind one’s back的意思是“做某事很轻松”;join hands with somebody的意思是“与某人合作”。THE HAND STANDS FOR THE PERSON是关于转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是转喻THE PART STANDS FOR THE WHOLE的一个例子, 在“We need more hands”中“hands”指的是“人 (手) ”。这一转喻同样适用于“a factory hand” (工厂的工人) 、“from hand to hand” (直接、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 等。“手”既可“代表活动”, 又可代表“人”, 因此有些涉及到“手”的熟语具有“控制”或“权威”之意。如“gain the upper hand” (较某人有优势, 占某人上风) 、“rule with an iron hand” (以高压手段[铁腕]统治[人或国家]) 、“keep a strict hand upon a person” (完全掌控某人) 等。因此这些熟语的概念转喻基础是THE HAND STANDS FOR CON-TROL (手代表控制) , 它又是由THE INSTRUMENT STANDS FOR CONTROL (工具代表控制) 这一转喻而来。

4多重理据

实际上, 很多时候熟语的理据不仅仅是某一种认知机制, 而是多种认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以gain the upper hand为例, 这里hand一词用于转喻THE HAND STANDS FOR CON-TROL (“手”代表“控制”) 。而upper一词的理据却是概念隐喻CONTROL IS UP (“控制”为“上”, 如I’m on top of the situation一句中on top of表示控制的意思) 。再如熟语have clean hands中hand用于转喻THE HAND STANDS FOR THE ACTIVITY (“手”代表“活动”) , clean可以从隐喻的角度理解为ETHICAL IS CLEAN (“道德的”为“干净”) , 因此这一熟语的意义为“清白;行事磊落”。而在熟语have blood on one’s hand中, hand被转喻为activity, 根据常规知识blood (血液) 被看做unclean substance (不干净的事物) , 又因为从隐喻的角度而言MORAL/ETHICAL IS CLEAN, 故unclean (不干净) 意为immoral/unethical (不道德的) , 因此在转喻、常规关系和隐喻的共同作用下, 这一熟语的意思是“手上染血, 导致他人死亡或不幸”。

总之, 传统的观点认为熟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构成, 其意义不能从其构成成分的意义预测, 因此熟语意义具有任意性。认知语言学承认熟语的意义并非可以完全预测, 但是认为熟语意义大部分是有理据的, 熟语的认知理据主要有隐喻、转喻和常规关系等认知机制。因而, 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能弄清楚所学熟语的意义是由某种或某几种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 就能提高熟语学习的速度和熟语运用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Gibbs, R.Why idioms are not dead metaphors.In C.Cacciari&P.Tabossi (Eds.) , Idioms:Processing,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Hillsdale, N.J.:L.Erlbaum Associates, 1993.

[2]Nunberg, Geoffrey, Ivan A.Sag, &Thoma Wasow.Idioms.Language, 1994 (3) .

[3]Gibbs, R., Nayak, N., &Cutting, C..How to kick the bucket and not decompose:Analyzability and idiom pro-cessing.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89 (28) .

[4]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5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概括--《认知语言学》述介

W. Croft & D.A.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xv+365pp. 1.前言 作为剑桥语言学系列教材之一,<认知语言学>由W.Croft和D.A.Cruse合著,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Croft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语言学教授,所著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和Typology and Universals()早为我国语言学界所熟知.Cruse退休前是曼大的语言学高级讲师,所写Lexical Semantics(1986)是该领域研究最早的专著.从全书看,两位作者的.学术背景,对本书的写作有明显的影响.

作 者:廖巧云 Liao Qiaoyun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8(2)分类号:H0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篇6

关键词: 意象图式 事件域认知模型 词块教学

1.引言

人们对词块教学很困惑,费了好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正确的理论工具。

2.现代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2.1意向图式理论

国外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象图式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方式之一,这种认知模式对语义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Lakoff & Johnson,1980; Langacker,1987)[1]。

意向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展示出了意义的体验观。

意象图式是我们的感知相互作用和运动中产生的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使我们的经验有连贯和结构(Johnson,1987)[2]。

Saeed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层次上的认知结构,是人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简单的认知结构包括路径、容器等。意象图式是隐喻下面一种更为基本的而且更为原始的认知结构层次,它将我们无数次类似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语言表达这样的更高层次上的认知域连接起来[3]。

没有意象图式,人们就不能理解和表达经验,就不能把不同的经验域联系起来。所以图式给人的经验以完整结构,赋予词语以意义(Morinoto,2007)[4]。

Morinoto 和Loewen认为意象图式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如下促进作用:

(1)高效性。

(2)借助意向图式,学习者可更好地掌握词义的内部结构。

(3)学习者可以不再仅依靠二语词汇与母语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去学习二语词汇。

(4)有助于学习者对单词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

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是借助意象图式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从而也就形成了语义网络。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加以描述和解析(王寅,2005)[5]。

2.2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

国内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提出了反映认知与意义关系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为词汇变化、语义、句法等做出了系统解释。他认为,人们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知世界,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存储于大脑中,这也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人们在对许多事件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出事件的抽象概念结构,并逐步形成各种语言表达方式[6]。

词块中各语言组成部分并非任意地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组合是有着理据的,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意义不是天然地包含在语言中,它是通过人的理解而形成的,而人对意义的理解是以对事物的认知为前提和基础的。运用意向图式和事件域认知模型这两个基本的认知方式,就可以找到词块的组成成分跟其习惯意义之间的联系,通过词块的字面意义( literal meaning)理解出它的习语意义(idiomatic meaning)。

3.意向图式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在词块教学中的运用

3.1运用“动词词义+方位词意象图式+事件模型理论”程式教学短语动词

例如教学短语动词turn to...时,先让学生说出动词turn的词义“转身”,引导学生体会方位词to的意象图式为路径图式,即“到……处”,把这些词义综合起来得出字面意思“转身到……”。再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当你无法做出一道题时,你会转身(turn)到某人处或网络(to somebody/the internet)寻求帮助(事件域认知模型中所包含事件的目的),因此,我们理解出turn to...的习语意义是“求助于……”。

再如短语动词get away with...中,动词get意为“变得;得以”,方位词away的意向图式为距离图式(“远去”),方位词with的意向图式是连带图式(“带着”),综合起来会得到get away with...的字面意思“带着……得以远去”。运用事件模型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小偷偷走东西后得以远去,便是小偷做了坏事而不受惩罚,是事件模型中事件的结果。于是我们推知“做坏事而不受惩罚”便是短语动词get away with...的习语意义。

3.2运用“每个词的词义+事件模型”式子理解俗语的意思

例如对于俗语Get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我们先看各个词的词义:get“拿到”,the“那”,wrong“错误的”,end“端头”,of“的”,the stick“这根拐杖”。把词块get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的各个词的意思综合得到字面意义“拿错了这手杖的端头”,综合出字面意义“拿错了手杖的端头”后,再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如果有人“拿错了手杖的端头”,就是把防滑的尖头握在手中,而把U形的端头朝下触地,这样行走的结果是滑到在地,这人伏在地上痛定思痛后,才发现“拿错了手杖的端头”,原来是“搞错了(是事件中事件的结果)”。使用“每个词的词义+事件模型”式子,我们便轻松得出词块get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的习语意义为“搞错了”。

4.结语

运用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意向图式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可以变词块教学中一味地死记硬背为理解记忆,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牢固,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G. and M.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Johnson, Mark.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Saeed, J.I.Semantic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Morinoto,S. & Loewen,S.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mage-schema-based I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based Instruction on the Acquisition of L2 Polysemous Words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7(11).

[5]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 [M].重庆出版社,200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探索 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教学,认知能力,非离散范畴

一、认知语言学概论

形式和功能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两面, 当代语言学的各种流派都自然或不自然地划归到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阵营, 或者偏重于形式研究, 或者偏重于功能研究, 抑或两者兼顾。普遍认为认知语言学由乔治·雷可夫 (George Lakoff) 、马克·约翰逊 (Mark Johnson) 及朗奴·兰盖克三人提出, 后经过众多学者不懈努力, 最终创立并完善了认知语言学的科学体系。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产物, 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 而是一种研究范式, 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综合体。认知语言学依托格斯塔心理学, 并以皮亚杰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为主轴, 逐渐发展而来。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作为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直雄霸美国语言学, 并深深影响着全世界语言研究者。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专注于语言形式的描写, 期望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描写来解释语言的奥秘。20世纪50年代中期, 乔姆斯基继承描写语言学派的衣钵, 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假设人类存在着普遍语法, 言语就是内在普遍语法的外在表现。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竭力寻求语言“内部的解释”, 并尽可能将其形式化。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开创了一个语言研究的新时代, 同时受限于其注重形式而忽略意义的缺陷, 在受到人们广泛赞誉的同时亦受到众多学者的批评, 呼吁对语言意义、认知和功能的研究。在此背景下, 积极从语言外部来解释语言现象的新潮流引发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繁荣。著名学者乔治·雷可夫和麦考莱率先对生成语法发难, 提出语义是语言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语义具有生成性, 后逐步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道路。形式语言学理论主要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原则和规则系统, 从语言结构内部来解释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主要是通过心理、认知分析手段, 从语言学外部来解释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息息相关。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息息相关。自然语言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 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能力, 而是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紧密相关, 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密不可分。例如, 在表扬一位女孩漂亮时, 人们常说该女子“有一张漂亮的脸蛋”, 而不会说“她有一双干净的手”, 或“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一个人的长相首先从脸开始, 脸是人们的第一关注对象。由此可见, 人们的语言能力始于认知, 而又固定成为人们认知的表达方式。所以, 认知语言学坚持语言能力不会凭空产生, 而是以认知能力为前提, 并进一步为认知服务。

(二) 句法不是一种自足的范畴。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句法自足, 因而才潜心研究句法, 以期解释人类语言能力的本源, 并以此来阐述人类语言的无限生成。认知语言学却认为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以及语用部分密不可分, 没有明确的界线。例如“四级还没有通过, 就别提六级了”, 这个句子中的副词“还”具有语用意义,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暗示紧接着要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 彰显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对“还”字的理解表明, 句法处理离不开语用推测。由此可见, 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者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三者交织在一起。正因为形式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句法地位认识上的差异, 两者对待形式化的态度必然大相迥异。形式语言学力图通过数理逻辑等方法, 对句法及其生成过程进行形式化的描写, 而认知语言学则主张联系各个语用因素以及认知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人类生活在自然中, 必然不会超越自然凭空想象、构思句法, 任何句法必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语法的系统化、固定化, 离不开语言的“语法化”。语言中的大量虚词, 前身通常是实词, 实词虚化, 虚词更加虚化, 才导致语法的成型以及系统化。人类语言是随着人类认知的逐步深化才显现出来。

(三) 语言是非离散范畴, 而非离散范畴。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中的各种范畴都是非离散的, 边界是不明显的。形式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一直持一种离散范畴观, 认为每一个范畴都有自己的内在特征, 符合这一特征的才是自己的成员, 反之则不然。语言是模糊的, 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模糊的。“黑”和“白”必然是相对的, 黑白之间必然有一个过渡带, 过渡带两边的任何两点都可以称为“黑”和“白”, 这两点不是一种必然, 而是一种相对关系。同样, 人们很难给“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哪种动物属于鸟, 哪种动物不属于鸟, 无法给出适用于所有“鸟”的属性。只能鉴定“鸟”这一范畴内的典型成员, 以此为参照系, 其它化为“鸟”的动物, 比如“鸵鸟、企鹅”, 和典型成员相比, 并不具备典型特征, 属于非典型成员。同样, 划归“鸟”的动物在人们心中地位并不平等, 有较好的样本和较差的样本之分, 即有等级之别。认知的非离散范畴化必然反映在语言上, 导致语言的非离散范畴化。

二、翻译教学的特征

翻译教学历史悠久, 人们对其本质的认知不断更新、深化。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翻译教学如何有效实施?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翻译教学工作者的心头。《翻译教学大纲》无数, 但纵观之下, 每个《翻译教学大纲》都强调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英汉/汉英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基本的翻译理论、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具体的翻译技巧, 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 掌握英汉词语和长句的翻译技巧以及英汉翻译的能力。由此可见, 翻译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是大家公认的最终目标。但怎样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来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 还是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此, 学者还没有达成一致观点。随着翻译认知的不断深入, 译者主体性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译者是翻译中的关键一环, 是决定译文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和传统翻译观相比, 认知语言学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为人们揭示翻译的奥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 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 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 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王寅, 2007:58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 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 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 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 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更加科学、合理, 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

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在译者对原文意义的理解之上, 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译文的构建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的认知活动, 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构建的成败。下面译者结合翻译实例来揭示认知语言观对翻译的影响。

例一:A:Could you give me a lift home?

B:Sorry, I’m visiting my sister.

A:能让我搭你的车回家吗?

B:不好意思, 我要去看我姐姐。

分析:A的提问和B的回答之间没有任何语法和词汇联系, 但A和B都知道B的姐姐的住处与A家的方向相反, 因此, 对话有连贯性。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 译者才能判断其间的语义联系。

例二:A:There’s the doorbell.

B:I’m in the bath.

A:Ok

A:门铃响了。

B:我在洗澡。

A:好的。

分析:对话中虽然没有显性衔接标记, 但语篇的语义是连贯的.从对话所提供的信息、情景语境、对话者的关系等因素中, 可了解到彼此要想传达的信息, 通过认知能力, 译者才能根据语境推断出语篇隐含的部分。

例三:A:Are you going to work tomorrow?

B:I’m on jury duty.

A:你明天去上班吗?

B:我在当陪审员。

分析:语篇的连贯性还取决于运用非语言知识, 如对话双方的共有知识, 事先存在的常识, 世界知识, 跨文化知识等, 因此对语篇的理解有时还要调用相关的知识来掌握说话人或作者的交际意图,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读者或听者对语篇的理解得越透彻, 越能掌握语篇的连贯性。连贯性取决于读者对篇章的认知和判断。

四、结语

人类认识世界从经验开始, 科学认识世界也是从经验开始。翻译学属于与认知科学有密切关系的经验科学, 因为它是对翻译实践的科学认识, 始于经验, 也基于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 翻译史即是人类翻译经验的总结;而翻译理论则是人们对翻译经验的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认知和提升。以往的翻译教学不是沦为教条主义就是经验主义, 原因就在于对翻译学缺乏一个科学的定位。霍姆斯 (J.S.Holmes) 根据哲学家韩普耳 (C.G.Hempel) 对经验科学的解释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中将翻译定为与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的“经验科学”, 这是对西方译论的一大贡献 (刘宓庆, 2007:1) 。近30年来, 认知科学有着很大的发展。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斯特伯格 (Sternberg) 就认为, 人的智能包括实务性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而这三种能力都离不开经验。毋庸置疑, Sternberg的理论很适合于解释翻译中的现象, 因为翻译中的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实务性能力也都离不开经验。因此, 将认知语言学引入翻译教学, 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为抓手, 必将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6

[3]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57~58

[4] .郝晓静.翻译教学的几大矛盾[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151~153

[5] .李勇.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J].台州学院学报, 2009, 4

[6] .沈刚.翻译与翻译教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152~15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重叠词 篇8

而在英语中,重叠词则是音义完美结合的典型。英语重叠词主要利用音节重叠或是词素重叠,构成叠声合成词。这些重叠词能够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在这一方面,它与汉语的双声或叠韵词有很大的相似性。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英汉重叠词这一领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以往关于重叠词的研究大多是在语法层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重叠词的结构,意义及句法功能。而本文则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兴的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汉重叠词加以分析。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流派,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容器隐喻理论和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认知语言学中的容器隐喻理论通常认为,某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就是容器,而表达的意义就是容器里的内容。那么容器越大,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也就相应的较多。因此,通过重叠所构成的重叠词也会表达出更多的意义。同时,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性,语言结构直接映照经验结构。这就表明重叠词是人类长期经验下逐渐形成的主观语言表达。

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英汉语中的重叠词,将会对我们更深刻理解重叠词的构成、意义及使用都有很大帮助。

1 英汉重叠词的界定与分类

1.1 重叠词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重叠词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英语语法大全》对重叠词的定义是“Some compounds have two or more constituents which are either identical or only slightly different”(有两个或更多相同或有些许差异成分构成的复合词)。但是这个定义不是很严密。它并没有指出这里的成分是哪些方面,是字母还是词素?比如,在英语banana中,na的确重复,但是这是否符合重叠词的定义呢?很显然banana一词不能被称为重叠词。同样,汉语中“粥、森、林”等字,在构词初期,也许考虑过意义的重复,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按照定义把它们叫做重叠字呢?《牛津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是“One whose second member is derived by repetition of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first”(全部或部分地重复第一个成分而生成第二个成分的复合词)。这一定义虽然较为简洁,但仍存在问题。比如,并不是所有的重叠词都是由后项重复前项。如niddle-noddle(不断点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英语中,对重叠词的界定比较倾向形式标准,其定义有不严密及不合理之处.重叠词应有两个基本标准:1)复合词或短语词;2)有重叠项,即押韵。如“pooh-pooh(对某事嗤之以鼻)、drip-drop(滴滴嗒嗒)、tip-top(出色的,极好的)”等都是重叠词。

1.2 重叠词的分类

1.2.1 英语中的重叠词

由于英语重叠词主要利用音节重叠或是词素重叠,构成叠声合成词。英语中的重叠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2.1. 1 完全重叠

完全重叠又称单词重叠。英语中的重叠词往往使用连字符号“-”,而且以单音节为主,比如clever-clever这样的双音节词重叠极为少见。而在词组层面上,重叠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这时两个词之间往往需要一个类似于and/or/by/in/to等的虚词来连接。比如,“all in all(总的来说)、again and again(一次又一次)、bit by bit(一点点地)”等等。

1.2.1. 2 部分重叠

部分重叠又可分为词素重叠和音素重叠。

1)词素重叠

词素重叠即利用同源词以及词缀变化而形成。通过词素重叠而构成的重叠词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莎士比亚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灭亡),“love is not love”(爱算不得真爱)等。

2)音素重叠

音素重叠现象在英语修辞中较为突出,主要有头韵/双声、叠韵、首尾辅音重叠三种。例子如下:

头韵/双声:Down the drive dashed dashing Dan.(精神抖擞的丹沿着车道飞奔而去)。还有bubble(沸腾声),cackle(鸡咯咯地叫),cuckoo(布谷鸟鸣叫声)也属于此类。

叠韵:hustle and bustle(忙忙碌碌)、hither and thither(到处)、rat-tat(砰砰的敲门声)、toil and moil(辛辛苦苦地)等。

首尾辅音重叠:slip-slop(脚步声)、flip-flap(啪嗒啪嗒)、drip-drop(滴滴答答)等。

1.2.2 汉语中的重叠词

从形式上汉语中的重叠词大致可以分为ABB、AABB、ABAB、A了A、一A一A等。按其功能可以分为直接拟声和间接拟声重叠词。

1.2.2. 1 直接拟声

汉语中有一部分从叠词是用来直接模拟自然的声音。如:咯咯、哗哗、汩汩、潺潺、哗啦啦,嘻嘻哈哈、叮当叮当、咕噜咕噜等。

1.2.2. 2 间接拟声

汉语中还有一些重叠词属于间接拟声词。常见例子如下:

绿油油、金灿灿、雪白雪白、通红通红;香喷喷、甜蜜蜜;圆滚滚、乱蓬蓬、;笑嘻嘻、粘糊糊、整整齐齐、土里土气等。其主要形式可以分为ABB、AABB或ABAB等。这些叠词具有强调感情、突出思想的功能。

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重叠词

认知语言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语言流派,在国内外的语言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注重对语言现象意义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能脱离语义而存在。

2.1 容器隐喻视角下的重叠词

认知语言学中的容器隐喻认为,语言的表达式是容器,语言的意义则是内容。那么容器越大。所容纳的内容就越多。也就是说语句中所使用的语符越多,它所表达的意义也就越多。这在重叠词中就是指在日常交流时,如果想要表达一定的内容,说话人就必须要使用适量的语符,语符量过少或者过多(如使用重叠)都会导致听话人无法正确获取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

(1)“她蹦蹦跳跳地就过来了。”

这句话简单表达就是“她蹦跳地过来。”但是在使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前者蕴含更多信息,“蹦蹦跳跳”比“蹦跳”表达地更细腻生动。由此看来,重叠词不仅能传达出基本的信息,更能传达出更加丰富的意义。

(2)We’ve got tip-top strawberries just in season.(新到草莓,是上好的时鲜货。)

简单来说,这个句子可以表达为“We’ve got top strawberries just in season”。虽然原意不变,但是意蕴却大不相同。从读音上来看,重叠词“tip-top”由于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能在瞬间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也就能更好地表达这句话。而如果仅仅使用一个简单的“top”,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2.2 重叠词的相似性分析

也有人将重叠词的重叠现象看作是“数量相似性”的体现。在认知语言学中,相似性是指语言结构直接映照经验结构,属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种相似性在认知语言学中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顺序相似性、数量相似性、对称相似性和非对称相似性以及接近(距离)相似性。而接近相似性和数量相似性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2.2.1 重叠词的接近相似性分析

所谓的接近相似性是指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因此在信息处理方面,如果概念相临近,它们就更容易快速被激活,从而能够大大缩短信息处理的时间。比如“drip-drop”滴滴嗒嗒(drip:滴下,drop:滴下)、“tip-top”绝顶,出色(tip:尖端,top:端)、“wiggle-waggle”来回摇摆(wiggle:摆动,waggle:来回摆动)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已知的单词来把握整个重叠词的意义。那么,如果我们掌握了部分重叠词的这种特点,在面对生僻的重叠词时,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词来对生词词义进行猜测。如:a raggle-taggle Gypsy(混杂的吉普赛人)。在刚看到这个词时,你也许无法理解“raggle-taggle”的词义。但是如果你知道“raggle”有“of obscure origin”这个意思的话,那么根据接近原则,既然“raggle”和“taggle”形式相近,它们的意义也相近。于是根据知识经验,我们就可以把“of obscure origin”的意思当成是“raggle-taggle”的意思。像这种用局部意义来激活整个词义的方法就能大大地简化信息处理的过程。

2.2.2 重叠词的数量相似性分析

所谓的数量相似性,是指:如果语符数量的多,就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应地心智加工也就更为复杂,因此也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其语言表达也更长、更复杂。

(3)这个笔记本记录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点点滴滴”虽然可以用“点滴”来代替,但是前者形式更复杂,表明所记录生活中的事物数量也更多。

3 结论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无论是在字、词或是句子层面,重叠词都得到大量的运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英汉语中的重叠词都受到广大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从音、形、义等各个方面对重叠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重叠词研究也开始得到关注。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容器隐喻理论,我们可以得出,重叠词能够表达出更多的内涵意义,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另外,对重叠词的相似性分析可以让我们对重叠词的意义有更好的把握。这一点对于词汇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了解了部分重叠词在构词上遵循相似性的原则,我们可以对一些陌生的词汇进行词义的猜测。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现象教会学生如何对重叠词词义进行处理。因此,对于重叠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最后,由于在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重叠词,而英语中的重叠词更是较多地运用到口语中。因此本文在语料搜集方面还存在这一些不足。但是希望通过本文中对有限例子的分析能够让更多的人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重叠词加以重视,从而能够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新的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Bolinger Dwight.Meaning and Form[M].London:Longman,1977.

[2]Croft 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CUP,1990.

[3]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Moravcsik,Edith.Reduplicative constructions[C]//Joseph H Greenberg.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Word Structur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3).

[5]Thun N.Reduplicative Words in English[M].Lund:Carl Bloms Boktryckeri,1963.

[6]Tai James.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国外语言学,1990(4).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9]沈家煊.不时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浅谈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篇9

1 隐喻的认知学内涵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 远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就对隐喻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他将隐喻定义为“the application to one thing of a name belonging to another thing”。基本含义是将彼事物的名称用在另一事物上, 即是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法来替代直接表达的方法。我国最早出现隐喻的定义可能是诗经中的“譬” (metaphor) , 表示借乙物明甲物的意思, 只是通过类比更加清楚而已。通过中西方对隐喻的对比来看, 二者在本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随着语言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著名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提出了全新的隐喻概念, 他们认为隐喻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基本方式, 是社会化背景下语言发展进化的基础, 而语言反过来又对人们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 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人们思维活动的基本体现, 是人们认知及行为的的基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认为, 人们的思维形式基本特征就是隐喻, 而且所有的语言体系都是具有隐喻特征的。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隐喻的理解和处理是通过原语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只有双方对喻体要有共同的认识, 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讲, 隐喻就是用甲事物去理解和体验乙事物中。

2 隐喻翻译的认知学原理

从认知语言学来看, 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作为中心的, 其核心观点是语义是人们对世界经验和认知事物的概括和总结, 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相一致的。所以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现象都是在现实中能找到依据的, 可以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 从这个角度看,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段。

与此同时, 在认知语言学范围内, 隐喻的产生既有生理基础, 同时也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 可以说是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结构性映射。从心理和生理视角来看, 其实人类都有共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基础, 不同民族的人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感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就必然导致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会存在很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所有实践经验都来源于大自然, 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逐渐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导致人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感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社会文化差异也同样可以体现在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中。

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移植的过程, 是用翻译的形式重构源语言文化模式, 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和文化形式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语言来源于社会生活, 同时文化又是社会生活和民族的载体,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哲学渊源, 以至于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和思维表达方式, 所以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性质相同的一面, 同时又有着不同的一面, 所以隐喻的翻译实践在传递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意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1 直译法

不同民族之间所共有的非相互学得知识以及某些相似的认知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隐喻词语具有相似的喻义,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直译法在保留原来隐喻内容形式和文化含义的同时, 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直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互可容性, 又达到了形神兼备, 充分保持原隐喻意义、形象和结构的最佳效果。如:

Life is a journey.

人生是一种旅途。 (这一直译把人生比作是有起始与终点的一种旅行, 喻指人生像旅行一样要经历一切风风雨雨, 汉语读者稍加联想, 即可理解其意。)

The demand rose sharply.

需求急剧增长。 (这一直译以涨落、升降等含有空间方位的隐喻概念。)

But who can tell how many whirlpools this drop of water has run through?

又如一些约定俗成的直译译例:summit meeting (高峰会议) ,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 crocodile’s tears (鳄鱼的眼泪) 和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Shakespeare) (整个世界是个舞台) 。

3.2 转换喻体

在翻译实践中, 汉语隐喻被翻译成英语之后, 该隐喻的英语译文能否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接受, 是译者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语言文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表达, 在表达同一概念的时候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喻体, 这种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习惯问题所导致,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翻译某些隐喻词的话,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汉语中的喻体替换成符合英语国家习惯色彩的喻体, 同样也可以将英语国家中语言喻体转换成符合汉语习惯中的喻体, 这就是转换喻体。

转换喻体就是在英汉翻隐喻的翻译中, 译者从英语语言词汇中找到与汉语隐喻喻体所表达含义基本一致的英语喻体。译者喻体转换功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译者所掌握的英汉翻译语言文化能力, 译者把汉语原文隐喻通过借用喻体或调整结构转译成英语的隐喻, 形象特征具备, 寓意没有亏损, 就是成功的隐喻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 隐喻可以用人们熟悉的目的语来进行替代, 即在保留喻义的同时, 又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例如a ratin the hote (瓮中之鳖) , a drowned cat (落汤鸡) , birds of a feather (一丘之貉) , 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 等。

在源语言概念的映射不能有效被具有英语国家背景人接受时, 就没有达到认知对等, 导致了认知上的偏移,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原文隐喻的含义找到概念域中的目的语隐喻, 通过换喻, 源语言的隐喻表达形式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译文也符合翻译的文化特点, 翻译后的内容在读者阅读后同样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感受和反映。

3.3 舍喻体译喻义

由于历史渊源不同, 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语言要素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深深的植根于语言之中, 这种根源导致在中英文翻译实践中会碰到很多不可调和的翻译矛盾, 所以在翻译负载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舍弃喻体, 直接取喻义。如:人多出韩信。More people can come up with more ideas, 这种翻译主要是基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对等认知, 也不能找到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隐喻, 在对它翻译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交代韩信的特点, 只需要抓住韩信善于用兵, 比喻才智过人的特点就行, 然后将这种涵义用英语的表达习惯表达出来即可。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例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从而更好的做好翻译及外语学习工作。与此同时,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 能够有效的帮助人类去认知人与大自然的有效和谐统一。虽然不同环境、不同语言背景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达方式存在区别, 但是就是因为人类在感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基础, 这种相似基础促使了不同语言体系在隐喻的翻译方面成为可能。本文从认知语言视角对隐喻的翻译作了一定的探讨, 当然, 要正确的翻译好隐喻, 除了具备一定的认知语言学基础之外, 还需要深入了解语境、文化、宗教以及其他方面因素才能将隐喻翻译的精准到位。

摘要: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该文在介绍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 重点从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翻译中应用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许苏豫.从认知视角对隐喻及其翻译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12) .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0

1 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 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 (文旭, 江晓红, 2001: 15) 。Ungerer&Schmid (1996:2) 认为范畴化是人类对事体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 是建构范畴的基础 (王寅, 2013:95-96) 。范畴与范畴化都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范畴的系统论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经典范畴理论。直到2000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 维特根斯坦根据对game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在维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性”之后相继有很多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使其最终发展为现代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Eleanor Rosh通过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 对现代范畴理论的系统研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她论述了“原型”这一概念是进行范畴化的重要方式, 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最佳样本或范畴的原型成员, 也可视为范畴中的无标记性成员, 可作为范畴中其他成员在认知上的参照点 (王寅, 2013:109-110) 。Lakoff提出可以用ICM (理想化认知模型) 来解释原型范畴, 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 范畴 (认知范畴) 是围绕一个原型 (prototype) 而构成。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 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的共有特性, 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 (蓝纯, 2005: 26) 。

认知范畴和经典范畴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经典范畴将客观的共同特征作为范畴化的依据, 而认知范畴是将属性的集合作为范畴化的依据, 认为范畴的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表征, 而不是事物固有的内在基本特征。原型范畴理论是根据“家族相似性”划分范畴的, 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建立在属性之上的, 属性是事体特征在人们心理中的体现。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范畴的具有开放性, 这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主观能动性。其次, 原型范畴否定了经典范畴的特征二分法, 同一范畴内各个成员的属性存在差异, 不是完全相同的, 仅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畴中的原型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参照点, 因此范畴内成员有核心与边缘之分, 它们的地位是不相等的, 范畴呈现出从中心到边缘的辐射性范畴结构。最后, 范畴是主客互动的结果,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不可分,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范畴的典型成员的认识是不同的, 因此范畴化的过程也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本文将该理论应用于英语网络新词的社会语言学意义的探讨。

2 原型范畴理论与新词

2.1 新词

英语“neologism”这个词表示新词, 源自于法语。从广义上来讲, 新词指的是某一时段创造的, 用来表达新事物的词语, 包括新构词和旧词新义。本文所选的语料是Word Spy (www.wordspy.com) 网站上2014年的新词。该网站创建于1996年, 收录了1996 年至今的英语新词, 所收录的新词涉及各个领域。它相当于一个实时更新的在线新词词典, 每一个新词都有明确的出处并附有媒体的使用例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大量的新生事物和各种新的社会现象。为了满足人们的交流需要, 人们通过语言对新事物、新思想进行范畴化, 于是涌现了大量新词新义。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人们范畴化时以原型为参照点来认识理解新事物, 并以家族相似为基础不断对范畴进行扩展, 从而扩大认知范畴以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人们对新词的范畴化是基于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新词新义人们新经验的浓缩, 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包含了人们对新事物的看理解, 扩大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反映了人们新追求和新思想。

2.2 语料描述

本文把191个新词按照其来源进行分类, 如图2, 发现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科学技术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交与心理类新词排名第三, 生活方式与休闲类排名第四, 自然环境类排名第五, 远远高于其他分类。这表明科技已经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语料可以看出,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 科技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心理。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 各种文化的频繁交流, 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活跃, 人与人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社会生活更加丰富, 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的品质和追求, 出现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很多当前的生活方式, 社会现象和心理行为都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如silent traveler指旅行时靠移动设备查找信息, 提前安排, 预订酒店的游客, 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求助移动设备网络;conscious uncoupling意思是用一种仪式标志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关系的结束;ugly selfie意思是故意的自拍丑照, 在一个随时都要做好拍照准备的时代, 为了缓解这种拍照压力, 人们开始故意拍丑照。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所以自然环境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如drought shaming意思是对在干旱期过度用水的家庭或者机构的公众指责, 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2.3 语料分析

针对这191个新词的研究, 我们发现这些新词具有家族相似性。首先以与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新词为例。科学技术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 给我们的生活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科技产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多。如, smartglasses指的是拥有很多电脑所具有的功能的一副眼镜, 包括联网、应用程序、播放器、相机、导航以及无线功能, 它是由谷歌开发的一款类似眼睛的可戴在眼睛上的移动设备。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不断追求更加便捷的移动设备, 由smartglasses的流行可以看出可穿戴的移动设备将会是未来电子产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人们对便捷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 类似的产品还有smartwatch。因为smartglasses的产生, 出现了glasshole, glassed out这两个词, 这两个词是基于smartglasses这个词衍生出来的。Glasshole意思是以一种令人讨厌的、炫耀的方式使用smartglasses的人。这些人沉迷于使用smartglasses而忽视生活中与人的交流。Glassed out意思是因为操作谷歌眼镜而对自身周围环境没有印象或者健忘的这种现象。这两个词都反映了smartglasses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有媒体评论说谷歌眼镜已经成了一种心理毒品, 它通过智能信息传送服务让人们上瘾。随着smartglasses的流行, 新词smartglasses就成了基本层次范畴词汇, 与该范畴成员共享最多的属性, 是次范畴成员的认知基础。因此smartglasses是glasshole和glassed out的认知基础, glasshole和glassed out扩展了smartglasses这个基本层次范畴词汇, 成为其次范畴词汇, 同属于同一范畴的词汇因其共享的属性而具有家族相似。语言的模糊性又使得范畴的边界变得模糊, 各个范畴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开放的, 不确定的。Glasshole和glassed out是由于人们对smartglasses沉迷和依赖而产生的, 与smartglasses的使用方式有关, 是人们对社会新现象的认知, 认知范围的扩展导致范畴成员的扩展。因此新词是以基本范畴层次词汇为认知基础进行扩展的, 体现了范畴的层级性和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大部分的移动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屏幕, 因此在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 屏幕作为人们与电子产品交流的主要界面, 有关屏幕的新词汇也表现出了家族相似性。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出现, screen也已逐渐成了基本层次词汇, 围绕着它又衍生了五个新词, nth screen, screenshotting, stacking, screen shift以及glowface。nth screen指的是一种能让视频在许多不同的屏幕同时播放的技术, 许多公司运用这种技术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体验。Screenshotting通过截屏分享文本文档以确保文档不会被其他设备处理。Screen shift有两个意思, 给另一台设备发送视频信号或者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把视频转移到另一个设备播放, 比如, 现在大部分电脑都可以连接电视,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电脑上的视频。Stacking指的是同时使用多个带有屏幕的电子产品进行多项任务的现象。比如, 在看电视的同时还在玩手机。现在很多人同时都拥有好几个电子产品, 所以这种现象越来越多。Glowface指被电子产品屏幕或者电脑显示屏照亮的脸或者脸被屏幕照亮的人。范畴是以典型成员为中心, 其他成员根据其与中心成员的共有属性而向外辐射。这五个新词都是产生人与电子产品的互动中, 从这五个属于screen范畴下的新词我们看出, nth screen和screen shift的与原型的隶属度最高, 接着依次是stacking、screenshotting、glowface, 它们三个是范畴中隶属度较低的成员, glowface的隶属度最低。这一组新词体现了范畴内成员的地位差异性。

最新网络科技产品和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尤其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社交方式。任何社会变化都能在词语中找到痕迹, 因此社交方式的改变伴随着许多社交新词的产生, 如Blog、Twitter、Facebook等。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工具, 通过这些社交平台, 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们都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且分享周围的所发生的事情, 因此网络社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Twitter因其广泛的使用群体和巨大的影响力, 可以说是社交网络的核心词汇。通过Twitter人们不仅可以和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 了解自己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还能与许多名人或者陌生人进行互动。在这191 个新词中, 伴随着Twitter产生的新词有两个, subtweet和tweetstrom。Subtweet意思是指在发微博时通过“@+用户名”间接地提到另一位微博使用者, 他就会自动看到你发的信息。Tweetstrom指和一个人或者一个特定话题相关的许多微博。这两个新词表明微博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平台以及微博。这种开放的、分享式的新型社交网络平台不仅反映了人们想要展示并且分享自己生活和想法的心理, 而且反应了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对于信息的关注。两个新词与Twitter的原型隶属度都很高, 并且成员属性具有交叉重叠性, 都是与发微博相关的活动。Twitter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 但是由于人们想要和某一些人分享消息而产生的subtweet和人们对某一话题关注而产生tweetstrom是在tweet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由人们当下的社交方式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范畴不是以共享性为基础, 而是基于属性建立在相互联系的相似性网络上的。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属性是一种心理表征, 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属性。Twitter、subtweet和tweetstrom体现了范畴成员属性之间的互动性、多值性以及可分解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社交网络成了人们交流的主要形式, 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 很多人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社交网络, 面对面的交流反而不知所措。当关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离开了社交网络, 人们还是会感到孤独寂寞, 这时人们就把感情寄托到宠物上, 所以, 宠物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在这191 个新词中, 出现了三个以宠物dog为原型的新词, 分别是Frito feet、dogochondriac和pup nup。Frito feet指狗的爪子闻着像玉米薯片, 泛指很多狗的爪子都闻着像零食这种有趣的现象。Dogochondriac只过度关心他们宠物狗健康的人或者容易想象他们的狗并没有得的病。Pup nup意思是婚前协议夫妻双方谁拥有狗的抚养权。基于dog出现了Frito feet、dogochondriac和pup nup这三个词汇。这三个词汇虽然都与dog有关, 但是侧重点不同, Frito feet侧重描述狗爪子的味道, dogochondriac侧重狗的健康, pup nup侧重的是狗的抚养权。这三个词汇同样体现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一个范畴内部各成员的属性是由差别的, 而不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只具有家族相似性。

3 结束语

上一篇:预警决策下一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