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2024-07-16

企业数据管理平台(精选十篇)

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篇1

烟草行业实施应用“决策管理系统”是烟草行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战略决策。该系统以“两打三扫”为手段,对卷烟工业生产、销售到商业购进等各个环节,进行实物实时流向的监控。该系统能及时、动态采集行业卷烟生产经营的主要数据,强化卷烟计划管理和专卖管理的力度,规范卷烟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了行业调控和管理决策的能力。纵观该系统在行业内运行多年的情况,该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目前,企业内部产、销、存等生产经营数据,以烟草行业“决策管理系统”采集的物流数据为准,并作为企业法定数据进行上报。但是,企业内部各系统都有各自的数据获取途径、数据统计口径和数据加工机制,因此导致了决策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不一致问题。

为实现数据一致性有效管理,提出基于决策管理系统、企业内部业务系统,构建生产经营数据核对平台,达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差异问题的目的。

1 业务流程分析

1.1 核对对象界定

在行业“决策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产、销、存数据。工业企业以打码量作为统计的卷烟产量 ;以工业出库扫码量作为统计的工业销量 ;以打扫码数量作为库存量核算依据。

在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中,也同样存在产、销、存数据。如物流仓储系统的入库量对应于卷烟产量 ;ERP系统中销售合同量对应于卷烟销售量。

综上分析,需要核对对象应为卷烟生产量和销售量。

1.2 产量核对设计

通过集成打码软件的打码数据、报废软件的报废数据、件烟检测软件的检测数据、仓储系统的入库数据等,核对时以件烟条码关联各环节采集数据,按照车间打码的不同粒度(生产点、车间、班次)实时进行卷烟产量核对,针对核对结果(卷烟产量差异)给出处理建议,对于有些差异类型提供自动解决手段。同时根据核对结果以及件烟条码在各环节生命周期信息的采集,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

1.3 销量核对设计

通过集成工业出厂扫描软件的出库数据、ERP业务系统的销量数据(例如合同执行)等,核对时以合同或单据 ( 业务凭证号 ) 关联各环节数据,按照不同粒度(生产点、仓库)实时进行卷烟销量核对,针对核对结果(卷烟销量差异)给出处理建议,对于有些差异类型提供自动解决手段。同时根据核对结果以及卷烟销量执行等情况,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架构设计

如图1

系统分为三层结构 :采集层、核对层、应用层。

总体业务流程如下 :

1) 经过件烟检测系统剔除无码、重码、无法识别和已打印未打码等入库信息提供给核对平台 ;

2) 核对平台从决策管理系统中读取接口信息(包含打码、报废、出厂扫描信息);

3) 核对平台从ERP系统实时读取当日销售凭据信息 ;

4) 核对平台通过对入库信息、打码信息、报废信息汇总核对,给出件烟产量与入库检测系统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并帮助找出原因给出合理性建议

5) 核对平台通过对出厂扫描数据、销售凭据信息的汇总核对,给出件烟销量与ERP系统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并帮助找出原因给出合理性建议。

2.2 系统功能设计

如图2

2.3 接口设计

数据核对平台与多个系统存在数据交换,与各系统之间需要建立数据接口 :

(1)与决策管理系统管理机数据接口 :从决策系统中获取支持系统运行的相关基础数据以及基础代码,

(2)与打码软件间数据接口 :打码软件定期向核对平台发送打码执行情况,回送数据同“决策管理系统”,以便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核对。

(3)与检测软件间数据接口 :检测软件需要从核对平台中获取支持系统运行的相关基础数据以及基础代码。

(4)与报废软件间数据接口 :报废软件在向管理机发送报废单据数据时,同时向核对平台传送报废单据数据信息,以便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核对,正确核对出疑似报废的条码信息。

(5)与销售出厂扫描接口 :销售出厂扫描软件在向管理机发送出库扫描单据数据时,同时向核对平台传送出库单据数据信息,以便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核对,正确出库的合同金额等信息。

(6)与仓储系统间数据接口 :仓储系统定期向核对平台发送入库扫描信息,将仓储入库信息发给核对平台,以便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核对,正确核对条码状态。

(7)与ERP系统接口 :ERP系统将出库执行合同发送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发给ERP执行出库的同时向核对平台传送报执行数据信息,以便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核对,正确核对出库金额等信息。

3 结束语

数据核对平台建设涉及到多个信息系统的集成,需要从多个信息化系统获取数据,数据接口较多,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各系统开发商技术支持。核对平台建设后,将能确保烟草行业“决策管理系统”数据报送的正确性。该核对平台是烟草行业“决策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实施应用中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摘要:针对我厂实施应用的烟草行业“决策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存在不一致问题,提出构建我厂生产经营数据核对平台。通过该平台核对生产经营数据,及时发现差异,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保证决策管理系统与内部业务系统数据的完全一致性。本文着重从系统建设的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介绍。

企业管理软件平台架构 篇2

企业管理软件,由于进入门坎低,各行各业各层次企业都需要,做面向企业应用比做面向个人应用要赚钱多,好销售,所以中国内地有相当大部分的程序员在从事着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

尤其是接项目的软件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在中国当前软件行业占很多。3-4个或5-6个程序员,老板拉来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进销存、费用报销、销售管理、客服维修工单、请假考勤管理等等为大部分单子内容。

有朋友留言:就10来万的单子,就1-2个程序员,从调研到设计到开发到测试到打包到实施安装到培训到推动上线到支持,全活儿。哪来的精力再去开发平台。再说了,都是10来万的单子,开发平台就大才小用了,什么设计模式,什么OO,什么界面和代码分离,什么代码重构,都扯淡,往界面拖控件,用ADO连数据库,OK。费那精神干嘛,把钱快速赚到才是真理。

其实,你发现没,你做的管理软件(叫它MIS也行,你爱戴高帽就叫它ERP)有一些东西都挺相似。我有个专门给小企业做网站的哥们,5天一个网站。他手里面从免费邮箱服务器、BBS论坛、流量统计软件、网站新闻内容管理系统全从网上找好源代码,各种图标图片素材库,机器上装好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小企业老板来了,他把过去做的案例往出一拿,你挑吧。然后七凑八凑几天完工。

这是不是平台呢?

我们为什么需要平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平台应该包括哪些东西?一个完备的平台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一揭秘。

拿我哥们刚才的例子剖析。我个人认为那就是一个平台。我们为什么需要平台?就是为了不每次都重新发明轮子,为了能快速的完成代码工作(可以多赚点钱或者可以多打会游戏或者瞌睡或者可以多时间去泡MM)。

快速完成,是平台的第一目标。但是快速三下五除二干完了,去客户那里一跑,BUG百出,倒霉,还得熬夜修改,长期出差回不了家。修改代码,痛苦,还不如推倒重新正式写代码。

看来,平台的第二个目标必须是稳定。

既能快速开发,又能稳定,这是个好平台了吧。

不,客户个性化需求来了,发现真难改。按照普通简单流程处理(增/删/改/查 列表/明细),确实平台能给很大帮助,但是客户一个性化,平台就不灵了,个性化代码怎么都插不进去手。平台自成一套圈子,外围异常代码根本插不进去(这是现在很多号称平台的产品都共有的最大弊病)。

好不容易遇到个好个性化定制的平台,平台性能不佳,老挂机,客户的电话吼的真想把电话线拔掉,甚至幻想全公司电话和互联网和自己的手机都坏了。终于搞定以上的所有问题,给客户安装上,培训好,推动上线,终于可以闪人了。回到自己的床上,真舒服呀。

没想到恶梦才刚刚开始。客户的电话来了:我发现报表不对呀,数对不上去,你看哪里出问题了?

O,My God。我刚回来,你就...。我又不能飞过去。好吧,好吧,你有QQ或PcAnyWhere吗,我们来连一下,我给查一下数据库。什么?服务器不容许上网?那我怎么办?

看来需要一个排错、可跟踪、可输出详细日志、可过滤日志的东西,就像SQLSERVER的查询跟踪器一样。

嗯,好不容易把问题搞定,修改完代码,需要给客户升级。

什么,你们家没有网管,都是兼职的,根本不会SQLSERVER,脚本怎么执行,怎么备份,不知道?

算我倒霉,电话我告诉你一步步操作。(长途电话费N多,老板冲你发火,你低头不语,心里念到这个猪头)

什么?升级了也不好用?那你肯定没按我说的操作来。

什么?有的机器好用,有的机器不好用?你肯定没有把所有客户端都升级了。哦,看来需要一个自动升级的模块。

挖咔咔,软件卖的好好哦。咿呀咿呀咿。可是,可是...。居然有家伙盗版使用我们的软件,看来我不加密不行了。

加密,加KEY,加并发用户数,加正版判别,加使用期过期。

嗯,终于天下太平了,抱得美人归。

从以上来看,我们似乎并不是为了平台而平台,为了市场宣传和销售便利而做平台噱头。我们确实在多如牛毛的小项目的水深火热战火纷飞中,我们渴望有这些东西将我们快速解脱。如果我们是开发中大型系统的,我们的产品需要延续生命周期8-10年,需要部署给成千上万的客户,客户需要管理几亿的关键数据,有几千个客户并发,我们更需要平台。

所以,不管做小项目的,或者做大项目的,我们都需要平台。

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其实上述的场景中已经把平台的关键特性都说了一遍,现在我总结一下:

1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开发

2稳定

3可以个性化定制

4可以跟踪日志排错

5可以自动升级

6软件版权保护

为了做到这些,国内软件精英不知有多少人前赴后继的的投入研究(甚至做OA的,做工作流的,也号称做平台)。让我们历数历数,看看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对照一下我们需要的特性,他们的平台具备不?

大连雅奇,95年我就知道它了。当时好像是Foxbase版本的。可以生成菜单、界面代码。其他的我现在忘了。不过去年CSDN还报道了一次大连雅奇。1报表打印,支持二维、交叉、套打、单据格式、多栏头、导出HTML、PDF、EXCEL、DBF肯定是必须的。计算公式有没有?变量有没有?代码调用API有没有?嵌入图表有没有?小分组合计行不行?最底最右的总合计有没有?支持不支持主从?支持不支持链接钻取?

2图表 当然支持折线、直方、饼图。不知道EXCEL所能支持的图表,它是否都能支持,而且像EXCEL一样好看。漏斗图有没有,里程图有没有?做领导报表(可以起名为管理驾驶舱或商业智能门户)时非常需要。

3控件 可分组、可过滤、可定制查询、可定制列视图、可多排序、可导出、可预览、可小计的Grid控件有没有?可以权限管制行列数据,定制列视图的参照录入控件有没有?日历控件有没有?财务凭证控件有没有?

4企业内部即时通讯模块、邮件收发模块、预警提醒模块有没有呢?

其实,这是在企业应用中极为常见的一些公共功能。有一部份朋友给我QQ留言,他说平台架构就是:中间件+Hibernate(ORM框架)+structs(MVC框架)+spring(AOP框架)+JSF控件(UI框架)+Log4j(日志框架)+JUnit(测试框架)+Ant(Build框架)+JasperReports(报表框架)+JFreeChart(图表框

架)+osWorkFlow(工作流框架)。

我说对,这是平台架构,但不是企业管理软件的平台架构。企业管理软件的平台架构需要更上一层,能方便开发人员快速稳定的开发和修改。

大连雅奇能一直存活到如今,从各方面看虽已跟不上未来,但目前很多小软件公司和小企业还在进行着初步的信息化,所以还是有很多的市场空间的。(我看到华军软件里有人发布的所谓强大平台,一下载一看,原来是一个数据库维护软件,让人尴尬,但是还有大量的个人或2人工作室在不断奋斗制造着这类软件,我已经看到了很多雷同的软件了,也有市场?可能)。

讲完最老的大连雅奇,在企业管理软件平台界,最有名的就数思维加速(现在改名起步)。起步从1999年开始起步,技术一直跟的很紧,做的也非常深入,我个人认为,起步是做企业管理软件平台最优秀的一个。起步加入了工作流,非常适应时代

2加入了集团企业多组织结构,非常适应时代

3起步有数据库建模工具,有版本管理工具,有部署工具,报表、图表自不用说。居然还有甘特图和日历,还有即时通讯工具

4起步拥有自己研发的代码开发IDE。这是国内没有的。老宋为了解决常规平台自我封闭无法定制的诟病下了很大的气力,让简单开发和个性定制融合。5能支持JAVA中间件,也能支持COM+,能WEB,也能C/S。这也是国内没有的。

IDE,既是起步的杀手功能,也是起步的软肋(想起一句古龙的话:敌人的优点也就是他的缺点)。IDE这个东西,世界有三巨头:Eclipse、visual studio、Borland。大家都是干软件的,大部分都是选择这三类IDE,对这三类IDE很是习惯。但是现在要舍弃三巨头,用了起步的平台,就需要用起步的IDE,而且IDE还没有三巨头做的好(要想做好,谈何容易。君不见Eclipse有IBM巨资推动,visual studio更是微软的一个重要产品线,投入大量人力。如果起步也要做,那岂不是平台、IDE、工作流都要并进?要知道,这三块中的每一块,都是需要单独一个公司,而且是相当实力的公司才能做好)。

于是,上海普元学乖了。IDE,我们就用Eclipse。

当然,还是老三套:控件+工作流+报表。

普元的平台框架有组织结构管理(不知道是否支持区域管理组织和集团管理组织?)、部署工具、权限管理(这个非常重要,不知道能不能管理到业务实体的每一个操作和数据行列可访问性?)、业务字典管理(这个没必要单提出来吧?运行参数的配置才是最重要的)。不过普元具备了日志、异常、定制任务。更难能可贵的是,普元还提出了Cache机制(这个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中其实挺难。它不像咱们的通常论坛网站,如天涯,也并发量大需要Cache,但是天涯也仅仅是看,而企业管理软件主要是频繁读写和业务计算处理,这怎么Cache,我也需要学习学习,过去一直主要依赖数据库设计和代码写法和功能设计来保证性能)。普元做JAVA,金富瑞就做.NET。

三大件继续拿上来:控件+工作流+报表。

但很可贵的是,金富瑞提出了虚拟组织这一说法。这个确实老遇到。还有就是权限管理,从菜单到数据到列到行到按钮,控制的挺细,不过细就是多,多就会漏洞多,看来金富瑞需要深刻去思考一下数据库架构的设计。

这些都是专注做平台的。

但是,那些主要做管理软件的公司,也有自己的平台。甚至自己的平台还卖。如浪潮楼上(不过山东人的朴实与粗糙,尽在软件中)。

自己用的平台,东软也有,但没有对外宣传,也不卖。偷偷自己用,做了N多医保、税务局之类的项目。(我曾经剖析的时候,发掘设计的思想和金蝶K3的平台特别相似)

用友、金蝶这两大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当然也有自己的平台。用友有U8平台和NC平台,金蝶有K3和EAS平台。不过,明显的是,金蝶的平台架构思路比用友高一级。从业务实体自省到权限控制到日志到二次开发,金蝶颇有套路,思路清晰抽象高度。而用友的平台,似乎还看业务是业务,看菜单是菜单。

讲了这么多,几乎主流的平台厂商我都数了个遍,当然从事各细分行业管理软件的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平台,只不过那类平台和本行业业务又结合的特别紧密,开发自己行业软件特别快速稳定易用,但不具有普遍意义。

我把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的企业管理软件平台架构内容再贴到最后,以使大家好总览:

1登陆用户口令验证、license许可验证、盗版验证、过期失效验证、版本差异验证

2主控台 用户功能树 管理主控台

3表单设计器、业务实体设计器、工作流设计器、报表设计器、功能菜单设计器、多语言设计器、多皮肤设计器、查询过滤定制器

4UI框架:Grid/Toob bar/Tree/TabSheet/Menubar/参照录入组件

/Edit/Button/Combo之类

5单实体输入框架、主从List/Detail输入框架

6运行配置参数设置、单号计数器、业务预警设置

7异常框架、业务实体权限框架、业务实体存储引擎、业务实体查询引擎8报表:套打、单据报表、普通二维查询统计报表、交叉报表、图表9工作流引擎、消息引擎、自动任务引擎

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篇3

【关键词】信息平台;管理;提升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进行开发和实施,以期待对日常办公流程和信息进行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信息共享,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事务处理、综合业务管理和决策中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办公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面。

1.明确目标,做好规划

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很多,提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服务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要根据本单位业务情况,选择适合服务商提供适合软件版本尤为重要。

2.领导重视,做好沟通

自动化系统建设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一把手亲自过问,并从始至终地全程关注。办公自动化的管理思想是领导管理思想的现实体现,典型模块设计体现领导对管理的设计和实现。同时作为新的系统必然引发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与原有工作习惯和流程的冲突和矛盾,需要领导排出异议强力推进。

同时具体项目实施人员要做好汇报和沟通,要使领导对于项目进展情况有清晰地把握,了解项目计划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技术瓶颈和流程分析等);通过召开项目会议,将建设双方的想法充分表达清楚,避免互相误解影响项目实施。同时要做好业务部门与软件服务商人员的衔接工作,将有关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细化为利于理解和表述的框图或表格形式;对于技术人员提出的技术实现问题,要从功能性出发,调整软件结构保证实现。

3.进行阶段总结,调整实施重点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实施周期较长,需要软件技术人员与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形成良好互动,才能保证最后完成的系统符合公司管理实际达到设计效果。因此除了按照计划进行推进,还要进行阶段项目会议,对工作进展和新问题进行总结,动态调整阶段工作重点。

3.1前期的调研和设计要注意详细分析管理模式和流程

对于开发进程的两种理解:一是开发公司的需求分析,二是应用方的理想设计:两种方式目的相同,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导致进程控制有很大区别。对于企业办公系统的特殊性问题,一是流程与机关公文的区别,二是侧重点的不同。

实际工作中不同部门的工作分析内容无法整齐划一,如果软件人员对于细节的记录和估计不足,会导致后续工作受到影响。

3.2中期项目会议要抓住核心流程,明确工作重点

项目进行过程中要以工作流为中心,围绕主要功能模块完成实际功能,防止出现双方自弹自唱的局面。软件服务商通常习惯了利用已有的软件版本,利用其通用性解决用户问题,对于尚未成熟的产品来讲就容易与使用方发生矛盾,同时软件服务商推崇的解决方式可能与使用者的管理初衷背道而驰。

在项目阶段会议讨论中,要引导软件服务商从客户立场设身处地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僵化地用软件进行套用,所举例子不应是其他单位的应用(包括实际用语,中心人物,框图的选择),而要采用实际管理应用进行测试。应尽早将软件试用版投入测试,不要拘泥于软件的保密性,迟迟不愿意安装到企业服务器进行试用;实践证明对于软件性能的整体把握双方缺乏统一、无的放矢,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向双方明确管理流程分析的重要性,即软件开发人员进行通行的事前调研要认真记录整理不要受软件已有版本的限制;对于软件没有的功能部分也要做详细记录,此处可能是企业重点关心部分;同时使用方也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量将管理要点提供准确和完备。否则走过场的方式导致软件使用方期望值提高,开发方完成难度也提高。同时避免如下情况:开发方咨询人员为软件技术人员,对于调查需求有先入为主的缺点,同时用户未看到相应产品或类似产品功能的情况下,提出的方案自然以我为主,不考虑通行做法。同时对于软件功能要做到实事求是,尤其是进行阶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部分通过何种方式给予解决,或是修改,或是干脆说不能,否则影响进度。

3.3注重项目细节,做好建立项目文档工作

要做好项目文档的整理工作,包括开发技术文档和备忘录等。要详细记载项目进度,对项目变更和费用改变要明确时间和责任人;同时对关键技术环节,要做好软件备忘录,便于使用.维护和版本控制。

对于项目文档细节应认真审核,如框图问题未令有关责任人修改,影。向流程设计而使问题放大;同时注意计算机流程与管理流程描述的框图应有所区别(保证功能一致性)。

3.4注重软件的测试和培训

办公自动化系统测试要采用本公司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文件进行测试,关心数据结果、中间问题是否是软件设计漏洞所致,对于操作的方便性和软件统一性要做细致分析。关注细节,测试过程中不按固定流程进行操作,非常利于检验软件,应注意软件人员和业外人士的使用心理和习惯不同。充分考虑上线风险,对业务部门有关人员测试功能期望值不能过高,要以不同身份进行提前测试系统。只有真正上线使用才会凸现诸多问题,没到真正使用系统,会因为工作的惰性和不认真导致测试流于形式,而开发人员与业务经办人员对软件功能定位和实际工作晕的;中突也不会表现出来。

注重对新增模块功能的测试,实践经验表明此处会出现很多烦抚,由 于技术人员有时开发随意性较大(版本控制能力不足);同时营销人员也 会出现未将所有信息转达到技术人员的情况,导致新增模块功能不能与预期设计统一,若没有文件记载设计内容变更会影响进度,同时导致双方信任度下降。要针对有关问题进行记录整理,修改,推进到应用,进一步发现问题。

同时要注重软件培训工作,对不同人员设计不同的培训方式:将集中培训和专项培训结合起来,培训可采用学习使用规程和网络实际应用交叉进行。培训人员早期选用软件公司技术人员,从功能性角度进行讲解和介绍;中期培训选择双方项目实施人员,从流程设计和部门使用入手讲解;后期选择具体业务部室人员进行讲解,主要从实际应用的问题和失误入手,具体指导实际操作步骤。通过软件培训与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会得到逐步的发挥,同时发现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修改和二次开发。

供电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设计 篇4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目的是集成供电企业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子系统, 把它们统一在单一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中央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 同时它可以协调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连锁动作及相互合作关系,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集成以下子系统:电梯运行控制模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高压线路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其他系统等。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各种软件接口集成以上各子系统, 通过高速网络和开放的、标准的软件接口进行各系统间的无缝集成, 以达到信息共享及系统的联动, 并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工作。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与各个子系统通讯, 取得各种信息, 协调子系统的运行, 并提供管理人员以综合的监控和管理平台, 借助该平台, 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建筑物内的各种信息, 可以方便地控制各种设备运行。

1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 它不仅可对各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 集中统一管理和监控, 而集成后的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设计引入最先进的技术, 采用分层和模块化结构, 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应考虑系统效率, 减小CPU和网络负荷, 加快响应速度, 提高服务能力, 为管理者提供高效、便利、安全的工作环境。原则是使不同的子系统和产品间接口和协议达到“互操作性”, 还能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另外,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必须实现以下目标:

(1) 开放性:集成后的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 系统集成的过程主要是解决不同系统和产品间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 以使它们之间达到“互操作性”。它应当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系统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好, 兼容性和应用软件可移植性强。

(2) 标准化和结构化:系统集成的总体结构必须是结构化和标准化的, 既可使不同厂商的设备产品综合在一个系统中, 并相互得到高度的信息共享, 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的扩充, 即满足通用性和可替换性。

(3) 模块化:系统要严格按照模块化结构方式开发, 以满足通用性和可替换性。采用模块化设计, 分布实施的战略。

(4) 兼容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是集成多子系统、多类型产品的管理平台。要实现多子系统不同产品的集成, 要求系统应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 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兼容目前所有各子系统的软硬件产品, 新建系统只需厂家提供通信协议就能很方便地接入。

(5) 可管理性:集成系统是一个网络, 随着网络规模扩大, 网络管理十分重要。要对这样的一个网络进行管理, 要求同时支持网络监视和控制两方面能力, 能监视控制到网络主要设备;尽可能大的管理范围和尽可能小的系统开销;网络管理标准化。

(6) 先进性:系统要采用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产品, 建立一个可扩展的平台, 保护前期工程和后继先进技术的衔接, 使系统具有先进性。

(7) 经济性:经济成本是系统集成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要求系统设计者从系统目标和用户需求出发, 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达到造价相对合理经济的优化设计。

(8) 高效率:系统实时响应与控制能力;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带宽;服务器响应数据库请求的能力;网络的吞吐能力。

(9) 可靠性:要采用各种措施建造一个高可用性系统。主要措施有冗余, 可用性群集, 共享数据群集等。

2 系统功能和设计标准

2.1 系统功能

集成各种子系统, 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集成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系统, 实现5个方面的功能集成:所有子系统信息的集成和综合管理, 对所有子系统的集中监视和控制, 全局事件的管理, 流程自动化管理。其接口界面标准化、规范化, 完成各子系统的信息交换和通讯协议转换。无论是位于企业局域网LAN的站点计算机, 还是位于广域网WAN通过拨号上网的各站点计算机, 只要运行Internet Explore浏览器, 输入Web服务器网址, 再输入被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 进行登录和授权认证, 即可浏览各种动态页面。在企业局域网LAN上建立视频服务器, 接收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视频信号, 并借助LAN或WAN网络, 为监控站点计算机发送多媒体信息。视频画面与其他实时信息完全融合。由Web服务器发布各种动态Web网页和各种实时信息,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显示界面可以用模拟图、表格、图表等方式表现, 使用图像压缩、动态效果和ActiveX控件、COM/DCOM组件模块、OPC标准协议, VB Script脚本等互联网技术进行开发。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监控设备运行、察看动态视频等。ODBC数据库连接, 数据服务器安装Wind o w s操作系统, 运行S Q L Server, 存放系统配置, 记录各种事件, 并提供统计报表。数据的查询、报表、备份、安全、维护等功能均由数据库系统提供友好支持。

2.2 系统设计标准

为了保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符合上述要求, 系统采用了大量的信息管理标准、通信协议、软件集成模块等等, 现列举如下:

(1) 软件。ODBC (公开数据连接) 兼容的数据库——各子系统, 数据库, 应用软件均采用标准的数据库交换以及连接格式。应用编程接口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是一些软件模块, 由各系统供应公司编制, 这些软件模块用于和其他子系统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API, 各系统并不需要很清楚了解其他系统数据库的格式及详细的指令格式。因为各系统是与API内一组已公开的函数调用沟通, 而各系统只需要按照这些公开的函数调用格式编写软件, 就可以不理会那些各系统内的复杂指令, API会代为翻译。本服务器内部技术ActiveX控件, 方便执行控制或将程序代码嵌入另一个ActiveX控件/文档。ActiveX控件的特性使得它在应用程序中完成在程序或调用其它程序中执行特定任务显得非常容易。微软的Word, Access及Visio等强大的桌面软件都得益于ActiveX技术。B/S结构——所有的应用, 包括操作界面、数据趋势、报警管理、联动控制都基于网络上的浏览器/服务器设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实时性及网络应用。OPC用于过程控制的微软最新定义的标准OLE/COM用于同许多数据源通信。对于本项目, 它主要用于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例如BAS与IBMS, 或SAS与IBMS的数据传输。它定义了如何与IBMS连接的标准。该标准描述了OPC、COM控件, 它们之间的介面由OPC服务器来完成。

(2) 网络。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 以太网上的该协议标准用于允许数据传输, 遂道及路由。它提供在Internet/Internet上最基本的数据信息传输标准。BACnet通信协议由ASHRAE (美国标准空调工程协会) 制定, 用于楼宇自控及网络控制, 允许不同的楼宇自控及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发布命令及系统功能。安装BACnet设备可从硬件系统级即可进行集成, 也可在以后的高级软件应用层进行连接。LONwork/LONmark由Echelon和LONmark通用连接标准协会定义, 用于局域网络, 符合SNVT及SCPT的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上所提及的技术及标准将会被不同部份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合理采纳, 以确保完成系统操作数据、存取、系统集成及所定义的系统功能。

3 系统结构

3.1 网络结构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Ethernet连接各子系统或直接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各种现场设备, 综合集成系统通过TCP/IP、BACnet、OPC、LONwork等通信协议与安防系统、消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或现场设备之间相互通信, 实现所有子系统的集成。系统的设计, 完全基于企业内部网Intranet之上, 通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技术来实现楼宇管理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综合和共享, 实现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因此可以真正做到局域和远程信息的实时监控, 数据资源的综合共享, 以及全局事件快速处理和一体化的科学管理。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该网络交换各种实时信息, 进行数据刷新。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该网络记录各种报警事件, 其数据库是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 所以数据库访问, 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还通过该网络提供远程的Web服务, 提供每个用户以实时信息和报警内容, 提供每个用户以显示界面, 同时接收用户的控制命令。系统报警方案如图1所示。

一旦发现异常事件,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自动执行预定的控制策略, 同时启动报警, 报警可以有几种方式, 如报警窗口、语音提示、电话语音、短信息等。使用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报警;当有多个报警同时发生时, 系统通过事件等级, 排队报警事件, 逐一报警, 其中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由用户设置。

3.2 软件结构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从集成层次上讲, 可分为三个层次的集成。第一层次为子系统纵向集成, 目的在于各子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第二层次为横向集成, 主要体现各子系统的联动和优化组合, 在确立各子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 实现几个关键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 报警联动控制等再生功能;第三层次为一体化集成, 即在横向集成的基础上, 实现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即实现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

(1) B/S构架。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总体上由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和基于浏览器的远程端组成,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一方面完成子系统集成;另一方面作为Web服务器, 提供远程数据请求。如图2所示。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的实时数据直接来源于下属子系统或智能设备, 两者之间通过多种协议接口进行会话, 各种接口可动态链入, 便于扩展, 在这一层上, 核心决策层通过各种协议接口取得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 并传送控制指令给各子系统, 使之执行相应动作。“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监控现场实时画面, 其数据来自于核心决策层, 同时用户的操作, 也通过接口传递给核心决策层, 后者将操作命令转交给适当的执行者。实时数据处理线程同时维护与远程端的连接, 定时发送实时数据和报警内容给连接着的管理站或浏览站。远程端的实时数据来自于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 两者之间通过TCP_IP进行数据可靠传输。

(2) 三层结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提供2种服务:实时数据服务及Web服务;实时数据服务应答显示界面的实时数据请求, 同时提供远程端以实时数据;远程端避免直接的数据库访问, 所有数据请求均通过DCOM有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端完成, 这种“三层结构”, 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如图3所示。

从内部组成上看, 综合管理平台服务器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 设备通讯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其所控制设备之间通讯。 (2) 网络通讯模块:通过TCP/IP与子系统数据通讯。 (3) 报警模块:分别完成各种报警任务, 电话语音、实时打印、短信等。 (4) 中心数据库:储存所有的系统配置、报警事件、日志等。 (5) Web服务:提供基于浏览器的远程端的实时数据访问。 (6) 视频系统:交互式地发送压缩视频流到远程端, 使了解各种现场真实状况。 (7) 实时调度:处理各种实时数据, 调度通讯、报警、执行子系统间的联动。 (8) 用户界面:显示实时数据、接收用户命令、提供维护界面。还包括事件浏览、报表、视频播放等功能。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4所示。

所有模块有机地组织成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通讯接口层、核心决策层、用户界面层。各层分别应用不同的软件技术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 核心决策层是枢纽, 它调度其他线程 (采集、报警、记录、传输等) 的运行, 给显示界面提供实时数据, 处理用户的控制命令, 响应远程用户连接请求。

4 系统性能分析

4.1 安全性

在网络上运行的软件需要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要确保数据安全就采用的安全保障方式。第一, 为防止非法人员的侵入, 权限管理特别重要, 为此系统采用优秀的加密算法, 通过密文传输, 以防止密码被人窃取。第二, 每个用户组可以设定该组成员特定的权限, 包括允许查看的内容、允许控制的设备等;每个用户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组, 用户享有所属用户组的所有权限。通过这种关系, 可以非常明确地规定每个管理人员可以操作的范围, 系统安全性得到可靠保障。第三, 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远程用户的登录, 其登录时间、主机IP及用户名都被完整记录下来, 其所进行的操作, 包括:修改系统配置、控制设备运行、切换视频画面等, 都被完整记录, 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检查每个用户所作的操作。对日志的分析可用于预防入侵, 提高网络安全。

4.2 实时性

实时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实时数据刷新速率、联动的响应速率、报警速率。不同数据量可以配置不同的数据刷新速率。联动是当事件发生时,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决策的跨子系统的实时控制指令, 在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中, 不同控制可以配置不同的响应速率。报警响应速率通常与实时数据刷新速率一致, 报警的实际完成还取决于不同的报警方式。

5 结语

这次供电企业现有公共管理系统的集成, 作为综合管理系统, 可以应用到供电企业系统的各个安全、生产、经营等基础层面, 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供电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是解决企业内“信息孤岛”的有效方法,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特点,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目的是集成公安科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子系统, 把它们统一在单一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旨在让各种系统的操作更为简易, 更有效率。它提供了一个中央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 同时它可以协调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连锁动作及相互合作关系, 分析了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

企业与员工激励发展管理平台 篇5

搭建企业与员工激励发展管理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达成一致。

树立双赢理念,一方面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员工自身也要努力提高职业能力。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而企业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整个企业的目标才会迈进一大步。

运用好企业与员工的双赢理念,企业依靠员工的过硬职业能力,员工得益于企业搭建的职业发展平台,就能实现个人绩效的提升和企业业绩的突破。在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关于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的实践和思考 篇6

摘要:本文阐述了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弊端和建立综合管理平台的优点和重要性,结合所在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对当前已初步实现的综合管理平台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综合管理平台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综合管理;信息化;多系统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大多意识到采取信息化手段来规范企业管理、提升生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企业都纷纷引入办公自动化(OA)、财务、资产管理等单独处理某一特定领域信息的管理软件。然而,仅仅是多套零散的管理软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办公无纸化、信息留存、效率提高,而且这种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弊端。想要扫除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弊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管理水平以及决策效能,就需要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整合、打破软件间的壁垒。在此需求下,了解综合管理平台的优势和重要性,根据对已初步实现的综合管理平台现状和下一步工作的介绍,提出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有益的想法,对开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很有实际意义。

1综合管理平台的优势和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初期,多数企业采用分步走的方式,渐进地实现各个管理领域的信息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往往呈现多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分别管理特定领域企业信息的格局,比如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来管理企业公文流程的发布和流转、使用财务系统来管理企业的资金收支、使用资产管理系统来管理企业各种资产的采购使用和折旧、使用人力资源软件来管理企业人员的各种信息和薪酬等。这样的模式虽然术业有专攻,能很好地迎合不同部门和领域的需求,但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则存在很多弊端。第一,需求分家,整体上缺乏协调。不同的管理系统由不同的部门提出需求,着眼点难免会偏重本部门的应用场景而忽略了其他部门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定制规则时就会出现便于本部门使用的情况,这些系统就不可能在整体上协调。第二,部分功能重叠,增加成本。以财务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为例,资产的购买、获利、维护、折旧、报废其实都与财务有关,这些数据要分别在两个系统中录入,既增加了时间人力成本,又增加了购买维护管理系统的资金成本。第三,各自独立,数据更新不及时,增加数据冲突风险。不同的管理系统间没有连通,当关系多个系统的某项数据发生改变时,不能及时地在其他使用这个数据的系统中更改过来,很容易产生数据冲突、多个系统多本账的情况,让企业管理人员无所适从。第四,查阅跨系统信息费时费力。有时一个项目需要同时了解人员情况、财务情况和图档情况,这时就需要一个个系统根据不同的条件查询,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查错。

以上阐述的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弊端,综合管理平台都可以一一击破。通过倾听各部门各领域提出的需求,来制定符合当前企业需求的各项标准,达到整体协调。通过研究现有独立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来选择各领域的核心功能模块,避免功能设置和数据的重复。通过实现数据录入入口的唯一和数据改动后实时自动更新相关数据,来避免数据冲突和更新不及时。通过多重关联各类数据,使得以不同的元素作为核心元素时都能方便地挖掘显示相关数据,避免费时费力和查找错误的情况。在综合管理平台中,人员、资金、资产、图档、生产管理、公文审批、消息邮件都可以有机的关联起来,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人员角色设置不同展示页面,很好地显示与个人有关和个人关心的事项。平台使用同一数据库来存放数据,方便地实现了不同管理领域数据间相互引用、查阅的功能,也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为管理过程中的决策、统计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由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弊端和综合管理平台的优势比较可知,如果继续使用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将会降低企业的运行效率,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落败。而综合管理平台能更好地融合各管理要素,保证数据的唯一可靠,更高效、便捷、低成本、少错误地提供服务,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升级转型中保驾护航。所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抛弃过去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采用综合管理平台,已经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2企业情况和信息化需求

本人所在企业是一家从事多专业规划、设计、咨询、研究、总承包的综合型企业,有近千名员工,并有异地办公的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專业上的多样性导致生产形式、生产流程的多样化,从而导致各专业部门信息化需求的多样化。异地办公又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内网和外网的交互需求。所以,除了需要用于生产的各专业软件外,还需要针对管理环节采取信息化措施。本企业在前期已经采购和开发了多个独立运行的管理系统,如财务结算系统、图档管理系统、公文流转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目前也在洽谈采购资产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这些采购和开发的管理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构架和数据库结构,它们能够很好地进行特定领域的管理,但整体性不强。使用人员渐渐发现独立多系统管理的弊端,希望能形成一套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3综合管理平台的设想

为了响应本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新需求,解决独立多系统信息化管理带来的问题。通过了解各部门各专业的需求以及对需求进行整理和提炼,我们计划搭建一个企业综合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将把各专业各地区的人员、项目、科技成果、图档、资产、财务等元素有效地管理起来,将数据存储在同一数据库中,使各元素的内容减少错误和冗余,并能相互参考引用,真正做到生产运营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和管理。

通过这个平台,使用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并能将信息根据不同的需求关联展示,从而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同时,综合管理平台将实现多种终端接入,以满足目前移动办公的需求。此外,平台将根据使用人员的不同角色,展示不同的主界面,将使用人员最关心和常用的功能排布在主界面上,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

4 综合管理平台的初步实现和成效

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篇7

主数据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有利于解决整个企业范围内跨业务、跨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主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采用了统一编码,系统统一编码方面做得较好[1]。很多钢铁企业并未系统地开展统一的信息分类及代码管理体系建设,对主数据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仍处于探索之中。有些钢铁企业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基本管理功能,但未与各业务信息系统接口,实现数据的实时分发和控制;有些钢铁企业采用了国内外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套件实现了信息分类及代码管理,但维护费较高,其数据的分发基本局限于套件内的软件产品之间相互接口完成。本文从钢铁企业主数据的构成和管理需求出发,研究开发主数据管理平台功能与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面向钢铁企业应用集成的主数据管理平台设计。

1 主数据构成特点和管理需求

1.1 主数据及构成特点

主数据(Master Data,简称MD)是指已清洗,合理化的并参与企业各系统核心业务活动的数据[2]。主数据包含了客户、供应商、物料、财务科目、员工、组织机构等用于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的全部数据。它是具有高业务价值的、可以在企业内跨越各个业务部门被重复、共享使用的数据,并且存在于多个异构的业务应用系统中。主数据的特点是数据稳定性高,增长缓慢,对数据可靠性、完整性要求高,一旦出错,涉及范围、补救成本和工作复杂度较大。

1.2 主数据管理需求

企业级数据仓库中数据描述具有不完整、不一致、不准确的缺陷,数据质量不高[3]。需要将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简称MDM)技术以中间件的形式运用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中,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管理来维护整个企业内部跨地区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从而实现企业跨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

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重复创建、多重编码,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制约了集团企业数据的共享与交流。需要创建和维护一个权威可靠的、准确和安全的数据环境。主数据管理可以整合企业的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中核心的、最需要共享的数据,集中进行数据的清洗和丰富,并且以服务的方式把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全企业范围内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业务应用系统,从而解决数据缺少集团层面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的问题。

2 主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目标和功能

2.1 平台建设目标

建立集团层面的主数据管理平台是企业主数据管理的核心目标[4]。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需要实现如下建设目标:

2.1.1 数据标准规范统一、符合业务要求

针对编码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将企业应用分散管理的编码及主数据管理统一到主数据管理平台。保证集团范围内的主数据完整一致。全面连接集团各信息系统数据内容,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

2..1.2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查重和数据合并,形成集团统一的主数据视图

企业的数据标准应涵盖企业数据的编码范围、数据的分类标准、数据的维护流程以及数据元素的属性标准等几个方面内容。推动主数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界面友好,实现整个企业范围内主数据的统一管理、集中维护,规范主数据管理的相关流程。

2.1.3 基于工作流构建主数据查询和检索平台

主数据查询和检索平台既保证企业在异构系统环境中建设应用系统,也保证用户和业务流程能够易于访问那些完整、准确、值得信赖的信息,从而推进业务流程的改进,优化业务绩效,在集团层面管控所有的系统主数据。

2.1.4

完成主数据管理平台与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接口,实现主数据的自动传递和分发,在业务系统层面实现“主数据不落地”。

2.2 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架构设计以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为核心,提供主数据建模、主数据编码、主数据查重、主数据管理、主数据导入和主数据分发等相关的核心功能;同时实现主数据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包括主数据的申请、查重、审批和创建流程。主数据管理平台架构见图1。

2.3 平台功能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主数据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2.3.1 主数据建模

实现按不同分类的主数据,分别定义主数据模型,并能根据其他系统的业务需求,灵活修改主数据模型。供主数据管理员根据主数据模型生成主数据申请模板,实现在线数据申请,同时也可以生成离线的交互式表单主数据申请模板。

2.3.2 主数据申请

主数据申请人可以登录主数据管理平台填写主数据创建申请,或者下载交互式表单后离线填写主数据请求,再将主数据申请提交给主数据管理平台。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在主数据模型中定义校验规则,并在数据申请模板填报时进行数据校验。对于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完成多视图信息填报时,主数据管理员将在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校验与查重后,通过交互式表单基于业务管理工作流触发数据收集流程。交互式表单内置的规则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主数据申请功能是为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数据的主要途径。主数据申请提交后,由主数据管理员审核质量后确认自动提交主数据管理平台。

随着业务的发展,主数据管理可能会发生变化,因而必须定制主数据申请的整个业务流程,且主数据申请人需要数据编码、数据查重等服务时,能与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交互。

2.3.3 主数据审批

主数据申请提交后,主数据主管领导对主数据创建或修改进行审批(会签或串签),同时也有可能需要其他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数据的完善,因为涉及的业务流程往往比较复杂。

2.3.4 主数据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和主数据申请所指定的操作类型(如新增、修改或冻结)分别设计如下主数据管理功能。

2.3.4. 1 新增主数据

根据主数据申请内容,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查询引擎,确认该主数据是否已经在主数据管理平台中存在。主数据管理平台根据预定义的数据查重规则进行判断,告知主数据申请入主数据是否已经存在。如果确认主数据为新增主数据,系统会进行数据的编码。如果是人工赋码,会启动相关的赋码流程,由编码负责人进行人工赋码;如果是系统自动赋码,直接调用主数据管理平台的编码模块,进行自动赋码。如果平台检索和数据查重的结果是主数据不存在,数据将从数据暂存区转入主数据的数据库,并转入主数据下载通知界面;如果平台检索或数据查重结果是主数据已经存在,就直接进行主数据下载通知。

2.3.4. 2 修改或冻结主数据

根据主数据申请内容,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查询引擎检索主数据。用户在检索到需要操作的主数据之后,选择修改或冻结功能,来触发相关作业流程。

2.3.5 主数据分发

在主数据管理平台配置过程中,需要定义所有的逻辑业务系统,并配置到各业务系统的分发规则。用户在主数据下载通知页面选择完业务系统后,主数据管理平台将进行主数据的自动分发,根据定义的分发规则,向选择的业务系统分发主数据,并通过接口实现与业务系统的连接,调用接口分发主数据。对于主数据修改申请,最终的数据修改会存入主数据数据库,并利用原始定义的数据分发规则,通过系统接口增量分发主数据到相关业务系统。用户的主数据冻结请求经过审批后,主数据管理平台会修改主数据的冻结标志位,并通过系统接口,将该冻结标志位的修改分发到相关业务系统。

2.3.6 权限设置

提供完整的权限控制,审批流程基于用户角色构建,确保用户只能访问本职能域的用户界面,且主数据业务管理工作流为用户提供统一工作列表,操作任务只出现在任务相关人的工作列表中。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数据级别的权限控制,根据用户部门、职能域设置数据权限,保证用户只能查询其数据权限内的主数据。

3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实现与应用效果

3.1 平台实现

钢铁企业具有复杂专业领域分工,数据类型和复杂度都非常巨大。企业已有的网络为最终完成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平台是应用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网络系统、主机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基础软件三部分。

3.1.1 网络系统

充分利用目前已建成的网络,通过打通防火墙技术实现主数据管理平台与各异构业务系统间网络互联互通,也为终端用户提供访问主数据管理平台的网络。

3.1.2 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在企业私有云计算平台上分配实现主数据管理平台需要的服务器和存储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高效、安全、稳定、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平台。缩短平台建设周期、降低硬件成本投资。

3.1.3 基础软件

基础软件采用成本低廉、使用广泛、稳定可靠的开源产品。操作系统选用SUSE Linux,数据库软件选用MySQL,应用服务器选用Tomcat 7。应用程序基于JAVA EE技术,并采用SPRING、HIBERNATE等多种开源框架辅助开发。

3.2 平台应用效果

利用高级ETL工具和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对钢铁集团异构应用系统中大量(百万级)的主数据条目进行数据清理、查重、合并和标准化操作。实现主数据管理平台与各个异构业务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保证主数据的交互质量和通讯质量。

4 结论

运用主数据管理技术,搭建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主数据管理模型,形成一个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标准,从而服务和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系统,避免传统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随着主数据管理平台的成功搭建,使企业在其主数据方面的管理进一步合理化,并在其它业务领域的应用集成等工作中继续助以一臂之力,对于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主数据管理平台搭建的顺利与否能够成为企业应用集成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主数据管理的程度是衡量钢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主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对钢铁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钢铁企业全集团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钢铁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企业内部数据量成倍增长,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是实现企业间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的必要条件。为实现钢铁集团信息资源高效、安全、便捷的共享,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分析钢铁企业应用集成中主数据的构成特点和管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具备导入、审批、查重、查询、分发等功能的集团级主数据管理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能满足企业间信息数据传递的实际业务需求,简化了工作流程,也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

关键词:主数据,主数据管理,企业应用集成

参考文献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浅析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冶金管理[J],2012(2):50-56.

[2]张扬.主流主数据管理产品的主数据概念分析.信息系统工程[J],2010(8):33-34.

[3]林泳琴.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主数据管理系统,电脑知识与技术[J],2011,7(19):4521-4523.

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建设 篇8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三大”(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出大成果、培育大产业)科技发展战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各级电网企业科技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围绕企业和电网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工作,科技支撑能力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技成果数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对科技管理工作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1 现状分析

在新时期,随着科技工作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往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逐渐不能适应目前实际工作的要求,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科技情报获取困难,很难确定在某个领域内相关工作的开展状况;专利信息管理不完善,对企业内自主创新形成专利的保护力度和对外部专利的检索工作都不够;科技创新工作中资源共享、信息交互机制不完善,造成大量重复工作;对科技攻关工作中的经验、心得总结不及时,使得对科技工作的评价和相关领域内知识的积累比较困难。

为此必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一个科技综合管理平台,为更好、更快地推进电网企业科技工作提供一个强大的专业平台,成为推动科技工作高速发展的有力手段。

2 系统建设目标

建立以课题攻关协作平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综合管理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具有学术资源检索、研究资料管理、课题文件管理、在线学术交流、学术情报推送、课题协作管理的虚拟研究平台。通过该虚拟协作平台,使科研团队能够便捷地获取和共享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并实现研究全过程的有效分工和协作。通过对资源来源的不断扩展和对资源分类、分级的不断细化,实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2方面的持续积累和提升。最终通过知识管理、决策支持和情报分析系统实现对资源的挖掘和加工,通过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 平台架构和功能设计

3.1 体系结构

系统应采用目前流行的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即B/S模式的体系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3层结构。

采用了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互相分离的3层结构之后,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同时各个层相对更加独立,便于系统的灵活扩充。同时,对于每一个层次,都可以利用集群技术,提高系统响应高负荷的能力,也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

在这种体系结构下,系统在逻辑上由4部分组成:客户端(浏览器)、WWW服务器端、应用服务器端和数据库服务器端。

(1)客户端是用户直接面对的界面,采用Intranet技术中的主页面技术,可以保证客户端软件具有易学、易用、能访问网上多种应用的特点。系统中客户端采用浏览器软件产品,可以采用HTML、DHTML、ActiveX等主页制作语言制作美观、人性化、动态交互的界面,用户通过浏览器以超文本(HTML)的形式向WWW服务器发出请求。

(2) WWW服务器端提供用户与应用的透明连接,使客户端能够透明地访问各种应用,可以根据客户类型提供不同的主页。根据系统规模的要求,WWW服务器可采用Apache、IIS或者专用WWW服务器。

(3)数据库服务器端负责数据的管理,并为各种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数据库端的主要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4)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可在同一机器上,也可分布于不同的机器上,根据业务量可随时增加或减少应用服务器的位置和数量,实现负载平衡,保证系统的伸缩性和维护方便。

3.2 应用架构

科技管理综合平台是一个智能性、实时性、稳定性、可扩展性要求都很强的系统。整个系统在功能上包括以下关键需求:提供内容丰富的知识平台,稳定、高效、持续的科技信息检索服务,智能化的科技信息采集和分类评价服务,高效的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协作服务和科技创新课题管理服务,及时的在线交流服务、情报简报编辑服务及针对个人用户的个性化应用服务。

科技管理综合平台分为互联网和局域网2部分,其中信息采集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检索服务器和门户服务器设置在局域网,通过学术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

平台从功能组成上可以划分为:手动的2个门户(学术信息通用门户和个人学术中心个性门户)和八大应用模块(信息检索、专利管理、情报简报编辑、研究协作、课题管理、论文管理、科技论坛、分类评价) 。上述各组成部分均通过门户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平台应用总体架构(见图1)。

3.3 功能设计

3.3.1 企业综合资源库

建立宁波电力局综合资料库,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内部和外部资料无法被有效利用的问题。通过自动或人工方式把内部资料录入到系统中,再通过搜索引擎、自动分类、自动过滤等技术,把外部资料进行自动化的抓取、分类、处理,把大量的资料从外部网站上抓取过来,进行自动整理后,存储在平台中,供用户使用。在资料综合利用环节,通过检索、分类浏览等手段,使用户能够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获取的资料, 这样就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利用各种资料的平台,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3.2 科技工作协作平台

建立交流平台的目的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通过在平台上的交流过程,把原先存储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存储在平台上的数字化的显性知识。

综合交流平台除了交流功能外,还可以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特别是对于刚进入某一个课题攻关组的新成员,交流平台和资料库提供了一个电子图书馆,能快速地提高其工作能力。

3.3.3 科技工作管理平台

该平台是科技综合管理平台的核心,主要是对项目、论文、专利等项目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对项目的文档流转、论文、专利的申报等流程进行管理,管理每个节点上使用的相关资料、批示等。同时,该管理平台还能对用户进行管理,对科技创新综合管理平台的用户进行工作量的统计,以配合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对员工进行工作量考核。

4 主要功能实现

4.1 信息检索

(1)信息采集:全面的信息采集整合功能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全面的信息资源。系统的采集模块应可以采集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外网、企业内网各个应用系统、邮件系统、论坛社区、多文档信息,并可对用户本地机授权的共享文件进行主动采集,接受用户手动上传的各种类型文件。

(2)检索功能:提供全文自由词检索,支持中英文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等功能和界面。

(3)结构化数据及其检索:系统中需要提供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工具和结构化数据的检索。系统允许用户自由扩展,根据新的数据类型构建新数据库。系统为不同内容、来源和类型的数据,提供可供用户自定义的检索界面,检索字段依据数据库字段确定。

4.2 课题管理

课题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包括:通过确定的工作流程管理使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质量处于可控状态;通过课题资料的公开,促进研究工作的成果共享和资料收集;通过研究信息的公开,提升研究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课题管理内容按课题研究的流程依次为课题收集、课题招标、课题立项、课题研究文件审查、组织评审、成果发布,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所有研究课题均对应于相应的研究状态:即立项、研究中(分为不同阶段)、评审、完成。

考虑到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及工作流平台与用户现有工作模式的平稳过渡,课题管理的流程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公文流转式”的工作流平台。课题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课题文件的审查和课题状态的管理实现对整个课题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块为各工作人员提供留言和评述平台,发表对研究课题的相关意见,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仅能参与文件的提交。一般用户仅能浏览相关文件和课题状态。

4.3 课题协作

课题协作模块主要包括:课题资料管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管理、课题内部论坛3部分,同时整合了前沿情报、资料检索、资料上传、资料定制、资料共享等功能(见图3)。

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模块是系统的主要应用模块,主要通过为科技创新工作组成员提供虚拟的研究空间,实现工作的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实现管理部门对工作进展的指导和监督。

设置科技创新工作内部论坛,科技创新工作内部论坛的实现方式与学术交流平台部分的功能一致,但可以作为其功能的简化。

4.4 情报编辑

情报编辑主要包括:全面检索互联网信息、简报模板维护、情报全文与报告等支持Html编辑,简单快捷生成情报简报。情报重点清晰明确,信息丰富,既节省了情报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又提高了其业绩。情报使用者和需求者也能够更及时获得比较易用的情报资料。情报编辑者可以选择指定的数条情报汇为情报简报,并添加一定的总结意见,为情报使用者提供易用的情报信息。

5 关键技术

5.1 门户技术

对用户来说,门户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支持广泛的数据源,包括主机数据、数据库和文字处理以及表格文件。通过从后台系统,抽取业务信息,做索引,连接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内容。

门户技术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可扩展的系统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否则系统将无法接纳大量的用户。后端数据库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意味着数据源和桌面的数据展现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连接。因此,一个门户还必须具有一个前端的界面。该界面必须让新用户易学,具有很强的数据展示能力。

5.2 协作技术

协作技术包括工作流技术和实时协作技术,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快速信息传递。工作流技术是实现课题协作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一方面它可以连接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或业务活动,构建灵活、规范、统一的内容管理流程;另一方面,部分管理工作流可以作为管理平台与其他应用之间的桥梁,为应用集成中的过程集成提供支持。实时协作技术在课题协同管理技术中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讨论区、共享工作空间、即时通信工具、视频会议等需要的技术都属于协作管理技术中实时协作的技术范畴。知识共享是课题协作管理中最难实施的问题之一,而实时协作技术则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5.3 搜索引擎技术

(1)网页自动采集和更新:支持增量更新的策略,每次只采集上次更新后新生成的网页,而不是全部再采集一遍,从而保证信息更新的效率。增量更新策略是对信息采集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互联网上搜索引擎普遍存在的缺点。支持灵活的采集策略,包括可以指定采集的目录和层次,以及使用检索逻辑来定位内容。除了在采集模块提供检索逻辑定位内容的方式外,还在发布模块中以提供专题服务的方式实现同样的功能。

(2)网页自动分析技术:采集到的网页,为了满足本系统的应用,必须经过正文内容提取,剔除广告、导航信息、版权等无用信息,只保留正文内容以及必要的图表;自动将Html格式转换为TXT文件,方便再加工;对有条件分析出标题、版次、日期、作者、栏目、分类等属性的网页,分析并标注这些属性信息(元数据自动提取);对于网页中可能会包含的多种中文内码(比如繁体Big5,简体GB2312、GBK, Unicode等),转换成统一的中文内码,以便统一管理。

5.4 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围绕它目前已经形成了众多安全技术。而一个安全的信息系统通常要综合采用多种技术和部署相应的安全产品,通过建立一个纵深的安全防护体系,从而增加攻击者入侵系统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所需要的资源,以最终降低系统被攻击的危险,达到安全防护的目标。图4是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架构,它基本上囊括了当今安全领域内所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审计和跟踪、响应和恢复几个部分。

针对科技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安全防护, 应着重考虑身份认证、内容安全等和平台应用建设有关的防护内容。

6 结语

集团企业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研究 篇9

数据交换平台主要是异构异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 信息交换过程中交换平台是一个中间件, 通过编程把数据从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 再送到数据交换平台。利用数据交换平台使开发过程中不需要关注数据各式转换、消息的传输、数据路由等, 只需要关注与业务本身的数据处理部分。

1 部署数据交换平台

1.1 数据交换平台分类

数据交换平台有两种:一种是业务性平台 (分公司平台) , 担负着与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和与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另一种是交互性+业务性平台 (总公司平台) , 实际上它相当于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分公司平台, 它不仅担负着与总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付, 还要负责从各个分公司平台获取文件以及向各个分公司平台发送数据的任务。

1.2 数据交换平台部署

1.2.1 平台程序文件访问权限

数据交换平台的程序文件存放在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下面, 将该文件夹复制到服务器硬盘上复制完成后, 对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属性进行设置:

给平台中的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添加用户访问权限。选择新建立的FTP用户名, 添加此用户, 并设置完全访问权限。

1.2.2 创建FTP虚拟目录

当数据交换平台程序与系统处于不同的服务器上时, 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目录, 这个虚拟目录指向平台数据交换文件夹如“C:DataExchangePlatformFTP”, 此时的系统端也是指向该虚拟目录。

当数据交换平台程序与系统处于同一台服务器上时, 需要建两个虚拟目录, 一个用于数据交换平台, 一个用于系统, 指向的路径都是数据交换平台文件夹。

1.2.3 为虚拟目录添加权限。

(1) 在创建的虚拟目录上创建的FTP用户权限, 将权限设置为完全控制。

(2) 面权限设置成功, 可以对虚拟目录进行浏览。

1.2.4 配置文件设置

配置文件有三个文件组成:

(1) Config.xml文件的设置

该文件主要是对数据交换平台运行时, 需要执行的进程参数配置, 共有八个进程标识。

根据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的部署位置不同, 对该文件的参数配置要求也有所不同, 当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时, 只需要配置config.xml文件中的中心解析配置文件节点参数、中心同步分发文件节点参数、中心解析执行文件节点参数和中心二次分发文件参数, 将其他四个节点参数配置项删除;当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共用一台服务器时, 需要对config.xml文件的所有节点参数进行配置。

config.xml的八个节点参数设置说明:

1) 上传配置文件参数

2) 回写业务文件参数

3) 解析回执文件进程参数

4) 同步业务系统进程参数

以上四个节点是系统端config.xml文件的节点。

5) 中心解析配置文件

6) 中心同步分发文件

7) 中心解析执行文件

8) 中心二次分发文件

以上四个节点与平台中心处于同一服务器上, 如果数据交换平台所在服务器没有系统, 则config.xml文件中只有这四个节点。

(2) ConfigSystem.xml文件配置

配置文件主要是定义业务系统参数, 这些参数设置好后分配给各个业务系统使用。有系统唯一标识 (GUID) 、业务系统解析平台传递过来的配置文件服务器地址 (ftpServer) 、用户名 (ftpUser) 、密码 (ftpPassword) 、虚拟目录名称。

ConfigSystem.xml文件只在平台所处的服务器中存在。

GUID:系统的唯一标识符。可以用Virual Studio中的GUID生成工具生成, 每个GUID都不重复;

ftpServer:系统所处服务器IP地址;

ftpPort:系统所处服务器端口号 (默认21) ;

ftpUser:系统所处服务器上新建FTP访问用户名;

ftp Password:系统所处服务器上新建FTP帐户密码;

Destination:FTP虚拟目录。

(3) ConfigDatabase.xml文件的配置:

该文件主要是定义业务系统数据库参数, 这些参数是安装系统时定义的数据库地址、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用户名、数据库密码, 它是系统分公司数据库配置文件。如果集团化平台数据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 需要将该文件删除。

该文件节点的说明如下:

GUID:系统的唯一标识符, 且要与上面平台中的GUID保持一致;

sql Server: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

Sql DataBase:系统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名;

sqlUserName: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下的数据库用户名;

sqlPassWord: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下的数据库访问密码。

1.3 启动数据交换平台

当环境和配置文件的参数都正确设置完成后, 执行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下面的DataExchangePlatform.EXE程序文件, 启动数据交换平台。

当有数据交换的时候, 平台程序将自动进行处理, 可将该程序放入系统启动项中, 启动服务器时, 可自动启动数据交换平台程序。

2 数据交换平台工作状态

要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正常业务数据的交换, 就必须要保证各信息系统所在服务器上数据交换平台DataEchangePloatform.exe程序处于运行且激活状态。

(1) 数据交换程序处于运行状态主要体现在DataEchangePloatform.exe。

(2) 数据交换平台处于激活状态, 主要体现在DataExchangePlatform.exe在桌面任务栏中找到, 并能够双击打开程序界面。

2.1 服务器不可远程登录

通常情况下, 服务器不能够被远程登录, 这一方面可以降低成为“肉鸡” (被黑客植入病毒的机器) 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如果数据交换平台在这种服务器环境下运行, 那么只要保证数据交换平台在当前登录用户的进程中处于运行状态, 在任务栏中处于激活状态即可保证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工作。

2.2 服务器可以远程登录

然而, 在很多情况下, 由于很多特殊情况下需要服务器被用户远程登录,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对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有以下解决办法保证平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 DataExchangePlatform.exe程序从用户的启动项中取消; (2) 管理员账户登录系统时, 确保数据交换平台DataExchangePlatform.exe处于执行且激活状态。

3 数据交换平台内容

⑴安全通道:首先需要在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通道, 保证只有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进行安全连接和数据交换, 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和其他所有情况不能连接, 安全通道的建立建议使用Windows内置的IPSec (1P Security) 。IPSec用于提供IP层的安全性。由于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主机进行通信时, 都要经过IP层的处理, 所以提供了IP层的安全性就相当于为整个网络提供了安全通信的基础。

⑵各部分连接:在安全通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和信息服务器的各部分连接和之间的数据交换, 其中连接包括:文件连接, 数据库连接, 代理连接。数据交换平台各种连接器。

⑶文件连接器、数据库连接器:各个信息服务器提供FTP服务和数据库连接服务, 数据交换平台做为所有信息服务器的客户端使用FTP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使用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完成文件和数据的交换。

⑷代理连接器:各个信息服务器安装数据数据交换平台的代理服务, 提供Socket连接方式, 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代理连接信息应用程序, 实现对各个信息应用程序之间的调用和数据交换。信息应用程序通过代理实现触发和连接数据交换平台等操作。

⑸队列连接器:队列连接是和基于消息处理的队列管理组件建立消息队列的连接。队列可以分离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程序, 使其不必同时运行。队列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处理机制, 实现快速可靠的通信。

⑹数据路由:采用“一次抽取, 并发路由”的机制, 目的是为了减轻对数据源如数据库的压力, 同时也提高处理的性能。方便集中处理后的数据根据路由条件, 并发地将结果路由到分布的数据目标中, 如目标库表、消息队列等。

⑺运行监控:记录每个任务的明细, 包括开始运行的时间、每个任务执行所用的时间、每个任务执行的明细。如果有意外, 记录意外的详细信息, 包括意外产生的原因、相应的意外处理、保存意外数据的记录文件等。

⑻管理程序:创建和维护数据交换平台的运行环境, 提供可视化的连接配置维护并发布到各个信息应用程序中。

4 结语

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平台构建 篇10

大型设计院分院众多,签署各种类型的项目数量繁多,分布在全国各地。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如果单纯靠人工来管理统计各个项目的进展阶段,收费开支情况,以及复杂的总承包项目,一方面给相关部门人员很大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管理效率也不高。人工统计项目、收费信息并做数据分析汇总,会造成数据统计分析严重滞后,无法达到月度、季度产生数据报表,年度报表也严重滞后,这对于上报上级管理机构,奖金发放等工作都有影响。

文献[1]对ECM系统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ECM系统实施相关的十个成功因素的识别,为中小企业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模式。文献[2]使用了混合动力系统理论,讨论了智能决策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决策的灵敏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文献[3]对数据仓库的联机分析处理和EPM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上的数据分析测定入手,探讨了其在企业绩效管理上的有效性。文献[4]提出了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资源规划中的发展和新兴做法,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战略指导。文献[5]介绍了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在企业协同管理系统中的使用,其对于寻找潜在供应商及订单分配、外包等效果显著,并可以实时监控供应商订单状况。文献[6]探究了业务数字化如何影响优化企业组织,企业战略和企业知识寻求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决策制定过程、企业收益的作用。

二、经营管理系统平台构建

企业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上,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开发、系统测试、数据整理导入等几个步骤来完成经营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实施工作。

1、系统设备及软件支持

企业内部PC机的操作 系统以WINDOWS XP、WIN-DOWS 7为主,兼有小部分WINDOWS 8。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主要包 括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Windows Server2003 Enterprise为主。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则包括SQL Server2008、SQL Server 2005、ORACLE 11G、ORACLE 10G等。

2、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及配置

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主要采用Java,Web语言开发完成,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是独立分开的,可以保证数据处理良好的稳定性。

3、经营管理系统测试

经营管理系统软件测试主要采用了功能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及系统测试三种方式。功能性测试主要采用了边界条件测试、错误推测测试、因果图测试、综合策略测试等;非功能性测试采用了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帮助测试、效率性测试、可移植性测试;系统测试采用了文档测试、兼容性测试、压力测试、恢复性测试、互联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这些方式。通过软件测试,可以获得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三、经营管理系统模块及功能实现

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有效的管理企业内部项目信息,项目所对应的收费、分包状况,并按照部门汇集,统计分析数据,形成一套直观的统计分析报表。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大块,分别是合同信息管理模块、财务信息管理模块、统计分析报表模块以及经营系统管理平台,这些板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具体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1、合同信息管理模块

合同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统计并管理4种类型的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服务分包合同、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分包合同,统计信息包括合同的承担子部门、签约时间、合同服务阶段、所属行业、所属省区、工程规模、工程投资等。分包合同另外统计了所属主合同信息,总承包及监理合同则包括了项目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工期、违约责任、履约保函。同时,所有的合同扫描件电子资料均上传到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和下载。

2、财务信息管理模块

财务信息管理主要负责我院所有的项目收款,分包付款以及总承包项目的开支信息管理。这一部分主要需要财务人员对收费和付款、开支等财务信息实时录入,通过项目关联,使得每个项目的收费以及欠费状况一目了然,有利于清理历史没有收清款项的项目,并对项目的进展阶段得以实时监控和管理。总承包项目具有规模庞大,资金庞大,周期长,项目状况复杂等特点,对其进行开支管理,可以实时的结算出我院总承包项目的盈亏状况,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和调整,有利于更高效的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节省开支提高盈利水平。

3、统计分析报表模块

统计分析报表模块主要针对前面两个模块的数据来汇总统计分析,包括:技术服务项目的收费和分包付费汇总统计、净收入统计;总承包项目的收费及分包付费以及支出汇总统计;财务开具的项目相关收费发票的汇总统计等。对于庞大的项目信息数据,除了汇总统计之外,经营管理系统还基于基础的项目数据做了按地区分类的项目情况分布,按行业、服务阶段划分的项目情况分布,包括统计大项目的实时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对于院内主要大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并具有监理及总承包项目合约工期预警提示功能。另外,由于院内的奖金是根据各分院的项目状况及项目收费来核算的,该经营信息系统能根据项目合同的签署和收费自动生成各部门奖金核准表。

4、经营管理系统平台

经营系统管理平台主要通过人为手工干预系统数据和统计来更加贴合实际的对经营数据做出微调。产值划拨可以实现企业各个子部门之间融合业务的微调。年初数据结转及经营项目结清模块用于处理跨年度的项目收费结算以及结清。数据批量导入接口则用于大批量数据导入及修改,此接口可以提高数据的录入速度,但是对数据完备性的保证要差一些,仅限于固定管理员使用。此外,经营管理系统的系统设置及用户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系统内部功能及枚举项的微调,人员设置及权限控制功能。

四、经营管理系统效益分析

信息化经营管理将企业的各种项目信息统一无纸化管理,大大减少了项目信息的出错率,使得项目数据可以高度共享、实时维护,节省了部门人员信息查找、信息修正的时间。财务信息和项目的关联管理使得各项目对应的收费信息、欠费信息以及开支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各项目的督促工作、资源分配、开支节省。

经营信息系统化管理有利于全企业月度、季度、年度报表的及时统计生成,便于上层领导实时对于各子部门及大项目的组织计划和灵活决策。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为其提供了发票账务管理平台,所有的项目开票收票数据以及收费付费信息统一管理。此外,系统也提供了各项目对应的收费及发票汇总统计,有利于相关领导及财务人员实时监督应收账款及资金流状况。

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还针对监理项目及总承包项目,设立了工期预警的功能。总承包及监理人员在录入自己的项目信息后,可以随时查询到每个月将要到期的项目及分包情况,有助于总承包部及监理人员更好的督促施工,按照工期完成进度。于此同时,对于总承包项目开支的实时统计,也可以使相关的管理人员更好的控制项目的总体支出,提高项目的盈利状况。

五、结论

设计企业的经营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作用巨大,主要表现为:对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使得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对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增强;经营管理工 作更加规范 有序 ,协同效率、质 量管理效率提高。

摘要:大型设计企业项目众多,类型、规模各异,跨度周期长,项目信息量大而复杂。为了提高企业项目监控、经营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推进企业经营信息化,高效管理众多繁杂的项目信息,及时提供项目进度统计报表及市场分析报表。本文构建了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平台,介绍了其内部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并做了相应的效益分析。

上一篇:农机化技术推广下一篇:营销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