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政策

2024-07-19

营改增政策(精选十篇)

营改增政策 篇1

“营改增”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改革, 是当前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涉及税制衔接、税收征管和税收分配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试点方案公布以后,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到底“营改增”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减税的好处?会对我国的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在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未来改革的方向如何?因此, 我们有必要根据试点地区的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营改增”的好处

(一) 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避免两头征税

在我国的税收制度结构中,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流转税税种, 并且二者分立并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货物和很少一部分劳务, 并且我国的增值税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 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而营业税则完全不同, 它以征增值税以外的劳务为纳税范围, 并且一般都以营业额全额进行纳税。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这种分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税制的做法, 逐渐凸显出其存在的不合理性, 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使得经济结构的优化不能得到保障。所以, 从税制完善性的角度考虑, 增营税并行, 打破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导致重复征税, 不利于简化税制和改善管理。而实施“营改增”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使其覆盖大部分货物和劳务, 使得货物和劳务征收统一的间接税。这样逐步完善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就可以让纳税人的税负减轻避免重复课税。

(二) 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增征税是只对增值额进行课税, 而营业税则是在每一流转环节都要课税, 所以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这就会使课税人想尽各种办法进行避税, 达到仅在最后的环节缴纳一次税, 承担一个环节的税负, 例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这表面上看来合理、合法, 促进市场发展, 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纳税行为的扭曲,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 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实施“营改增”进一步解决了营业税重负课税的问题, 使我国的第三产业逐步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 刺激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 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也不见得一定是负面的。税收领域的研究早就证明, 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之间不一定存在着完全的正向关系。在一定的情形下, 二者却存在着反向关系, 反之亦然。因为, 从中长期来看, 在税率较低的时期, 企业的积极性将被带动, 自然会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生产性”活动, 带来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高涨, 政府税收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从而更好地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从“营改增”有助于消除服务业中重复征税的问题这一角度来看, 参与试点的企业在实施政策后税负应该降低的。但是, 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 部分试点企业却出现了税负“不降反增”现象。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政策的解读, 我们认为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 试点扩围地区征纳成本加大

在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中, 国税机关负责征收增值税, 中央享受75%, 地方享受25%;地税机关负责征收营业税, 全部由地方享受。在“营改增”试点区域, 同样国家机关负责增值税的征收工作, 但收入则归地方所有。这一制度设计将地方财政的现实情况考虑在内, 是对现有分税制体制一种很好的完善。但是, 出现的问题是, 对于纳税主体企业来说, 在“营改增”的过渡期, 其需要接受两个税务机关即国税与地税的同时管理与稽查, 例如, 企业仅办证费用就增加了一倍。两个税收征管机构的重复配置, 提高了征税成本,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 虚开发票难以监管

由于增值税施行的是购进扣税法, 所以在“营改增”以后, 假发票、虚假抵扣的问题频频发生, 造成发票监管难度加大。例如: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地区小规模纳税人 (从事交通运输业) 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是按发票上的运输金额和百分之七的扣除率进行税额抵扣的, 而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照百分之三的简易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这与增值税的税收制度内容相悖, 从而出现增值税的征收链条断裂, 导致小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虚开发票的问题, 给监管带来新的难题。

(四) 会计税务核算难度加大

传统营业税为主的行业, 会计核算往往比较简单, 改成增值税以后, 会计核算相对比较复杂, 难度随之增大。2012年7月5日,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12]13号) 。对“营改增”试点企业的会计处理问题做了明确。范围包括试点纳税人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会计处理、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处理、税控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抵减税额的会计处理等内容, 加大了会计人员的核算难度。并且, 企业财税人员在调整和运用会计处理规定时, 还需要培训和适应, 这也给税务机关进行纳税指导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五) 营业税优惠政策延续享受过滥

由于政策规定试点之前没有享受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企业试点之后可以继续享受, 但是, 在“营改增”之后, 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优惠标准和优惠内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计税基础和征税的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将二者仅作简单的数字比较是不合理的。营业税的优惠政策该如何连续?也成为一个难题, 试想一下, 如果税务机关控制优惠政策比较严格, 一些企业可能就失去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 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而如果税务机关放款优惠的条件, 又不可避免一些企业会钻政策的空子, 这一问题该如何处理, 也是在“营改增”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实行一年多以来, 总体运行平稳、减税成效初步显现, 促进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分工, 但也出现了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试点扩围地区征纳成本加大、虚开发票难以监管、会计税务核算难度加大、营业税优惠政策延续享受过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营改增”带来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 希望对以后改革的稳步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减税效应,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成飞.“营改增”企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J].税收征纳, 2012 (12) .

[2]樊其国.“营改增”试点企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如何延续[J].财会信报, 2013 (08) .

营改增政策 篇2

摘录

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根据规范税制、合理负担的原则,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安排,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对现行征收增值税的行业而言,无论在上海还是其他地区,由于向试点纳税人购买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税负也将相应下降。

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

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

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

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试点纳税人在非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就地缴纳营业税的,允许其在计算增值税时予以抵减。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摘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2.规范税制、合理负担。在保证增值税规范运行的前提下,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合理设置税制要素,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税制安排。

1.税率。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2.计税方式。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

3.计税依据。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

(三)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

1.税收收入归属。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3.跨地区税种协调。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纳税地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4.增值税抵扣政策的衔接。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附件1《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摘录

第二章 应税服务

第八条 应税服务,是指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第三章 税率和征收率

第十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

第三节 简易计税方法

第三十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五)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有形动产租赁,包括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和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

1.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有形动产租赁业务活动。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有形动产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照残值购入有形动产,以拥有其所有权。不论出租人是否将有形动产残值销售给承租人,均属于融资租赁。

2.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是指在约定时间内将物品、设备等有形动产转让他人使用且租赁物所有权不变更的业务活动。

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光租业务,是指远洋运输企业将船舶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租给他人使用,不配备操作人员,不承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只收取固定租赁费的业务活动。干租业务,是指航空运输企业将飞机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租给他人使用,不配备机组人员,不承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只收取固定租赁费的业务活动。附件2: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

(三)销售额。1.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指试点地区不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和非试点地区的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2.试点纳税人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应当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凭证。否则,不得扣除。

上述凭证是指:

(1)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增值税或营业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2)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3)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4)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凭证。

附件3《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摘录

(四)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营改增文件解读要点

一、明确营改增的立法目的:

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

二、明确营改增试点的范围: 试点行业是:4+6+1 四大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海陆空和管道),铁路和航天除外 六个现代服务业: 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其中: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是税务总局部根据租赁业发展的现状,对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中的创新交易形式做出的新定义和界定,并列为现代服务业。应税服务的交易行为分为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

一个金融保险业:

三类经主管部门批准的融资租赁公司从事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和经主管部门门批准的信息技术服务中的金融支付服务。

三类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支付服务是金融保险业

三、销售额的确定: 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指试点地区不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和非试点地区的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试点纳税人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应当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凭证。否则,不得扣除。

上述凭证是指: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增值税或营业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类公司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可以延续;融资租赁公司销售额的确定方法仍按2003年财税字16号文的规定办理。差额即为销售额。

四、即征即退及计征方法 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试点纳税人通过融资租赁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动产,承租人分别从供应商和融资租赁公司取得应税货物和应税服务的增值税票。如果两个附加按17%不税率征收,税负加重部分不能即增即退,增值税部分即增即退计入收入缴纳所得税,融资租赁公司的的实际税负能与原来持平就不错了。

五、对传统租赁服务是重大利好| 文件所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中的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和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是税务部门对三类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做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分类新定义及计征办法。此次营改增对动产租赁服务公司是重大利好,融资租赁公司应转抓住这一机遇为传统的设备租赁公司实现规模采购,连锁化经营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http:///Infor/Detail/72266

文号: 沪财税[2013]52号

发文单位: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发文日期: 2013-10-18 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财政局、税务局,市财政监督局,市税务局各直属分局:

根据《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沪财税〔2012〕5号)有关规定,结合贯彻落实全国范围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推进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新老衔接、优化程序、完善机制、逐步淡出”的原则,2013年本市将在基本保留原财政扶持政策框架并对实施操作规定作适当优化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并视国家关于全国范围推进“营改增”试点的总体进程安排情况,适时调整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现就认真做好2013年本市“营改增”试点财政扶持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财政扶持政策的适用范围

凡已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并在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按照“营改增”试点政策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原营业税政策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本市区域内的试点企业,属于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的适用范围,可按本通知规定申请办理2013财政扶持资金申报。

二、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额的计算方法

(一)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额计算公式为:税负增加额=∑(应税服务增值税实际缴纳税额-按原营业税规定还原计算应缴纳的营业税应纳税额)×(1+教育费附加率+河道维护费征收比例+城建税率)-应税服务增值税实际退税额

(二)应税服务增值税实际退税额为试点企业按当年主管税务机关审批核定的退税额,包括出口退税额、即征即退税额和其他退税额。

(三)试点纳税人兼营不同应税服务项目的,应根据不同应税服务项目的税负增减情况,合并计算整体税负增加额。

三、财政扶持资金的分担机制

市级集中税收征管企业和市级税收委托征管企业中的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由市级财政全额承担。

税收属地征管企业中的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由市和区(县)财政按现行体制分别承担。

四、本市财税部门的职责分工

(一)各区县税务局主要负责受理本区县税收属地征管企业和市级税收委托征管企业中的试点企业申报的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市税务局直属分局负责受理市级集中税收征管企业中的试点企业申报的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并分别对各自受理的试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汇总和初步审核。

(二)市税务局主要负责按月跟踪监测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情况,加强对各区县税务局和市直属税务分局的工作指导,及时协调处理财政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涉税问题,相关事项纳入日常税收监控工作。

(三)各区县财政局主要负责对本区县税务分局受理的初审资料进行终审,及时向市财政局报送终审结果和市级财政承担资金的拨款申请,并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及时拨付市、区县两级承担的财政扶持资金。

(四)市财政局主要负责对市税务直属分局受理的初审资料进行终审,并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及时拨付财政扶持资金,根据区县财政局报送的终审报告和拨款申请,向区县财政局核拨市级财政承担的财政扶持资金。

五、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的操作流程

自2013年起,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原则上实行按年据实审核拨付,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审核和拨付的具体实施操作流程如下:

(一)财政扶持资金的申请

凡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可在2014年1月31日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加盖公章的下列申报、申请资料: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审核表》;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表》;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表》附列资料(1)《营业税营业额减除项目计算表》、附列资料(2)《营业税营业额还原减除项目明细表》;

4.还原减除项目申报说明并附减除凭证复印件;

5.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6.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7.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以及附表复印件;

8.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河道维护费等税费缴纳凭证复印件;

9.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复印件;

10.财税部门要求报送的其他相关资料。

试点企业报送的上述纸质资料均须加盖公章并按以上顺序号装订成册,其中资料1、2、3需同步报送电子文档。

试点企业除报送上述2013财政扶持资金申报资料外,应当同时向财税部门递交“营改增”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申请承诺书,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作出郑重承诺。财税部门核实企业书面承诺的内容如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将按现行财税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财政扶持资金的审核

1.各区县税务部门(或市税务局直属分局)收到试点企业报送的上述财政扶持资金申报资料后,对试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汇总和初步审核,并在资料申报时限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关于2013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情况初审结果的汇总说明》、《2013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情况的初审说明》、《2013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汇总统计表》以及试点企业填报的申报资料送交同级财政部门(市税务局直属分局将有关审核汇总资料报送至市财政局)。

2.各区县财政局收到同级税务部门送交的相关申报资料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报资料的终审工作,并将审核结果汇总后向市财政局上报终审报告和财政扶持资金拨款申请。同时,附报《2013营改增试点税负增加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分户)汇总表》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审核表》。

(三)财政扶持资金的拨付

本市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2013的税负增加额给予全额拨付财政扶持资金。

市财政局收到各区县财政局上报的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终审报告和拨款申请后,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及时将市级财政承担资金核拨至区县财政局;收到市税务局直属分局报送的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申报资料并经审核后,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及时办理财政扶持资金的拨付手续。

各区县财政局收到市财政局核拨资金后,应及时办理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的拨付手续,并对区县承担部分列区县相关支出。

六、落实财政扶持政策的具体工作要求

继续实施可以有效平衡试点企业税负的本市“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是确保国家税制改革试点顺利平稳有序推进的一项重要财政保障举措。各级财税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协调安排专门职能部门有序组织实施,确保本市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一)加强宣传服务,强化辅导培训。各级财税部门要主动为试点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解读服务,要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辅导,切实帮助试点企业理解掌握“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内容、办理申报的相关程序和其他应注意事项,必要时,可组织申报专题培训,帮助试点企业妥善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审核管理。各区县财税部门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要根据本区县的实际情况统筹协调安排实施申报审核工作,必要时,可以采用财税部门联合会审的方式,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工作衔接,规范操作流程,及时报送相关资料。

(三)加强监督检查,防范管理风险。各区县财税部门应加强对申请受理、审核拨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责任,必要时可组织实施试点企业“营改增”试点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切实保障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四)认真做好总结,按时报送报告。各区县财政部门要按本通知的有关工作要求,于2014年4月30日之前完成2013财政扶持资金审核拨付和总结报告工作。审核拨付工作结束以后,要认真做好审核拨付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审核拨付工作的总结报告以书面文件形式报送市财政局。

特此通知。

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财政扶持资金申请/审核表》;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表》;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表》附列资料(1)《营业税营业额减除项目计算表》;

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变化申报表》附列资料(2)《营业税营业额还原减除项目明细表》。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营改增”政策解读 篇3

1.税率。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2.计税方式。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

3.计税依据。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

4.服务贸易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口在国内环节征收增值税,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制度。

《试点方案》明确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

1.税收收入归属。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按现行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

2.税收优惠政策过渡。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但对于通过改革能够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予以取消。试点期间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过渡政策。

3.跨地区税种协调。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纳税地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4.增值税抵扣政策的衔接。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1〕111号)制定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试点实施办法》明确税率和征收率。

增值税税率: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增值税征收率为3%。

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一、混业经营、油气田企业、销售额、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计税方法、跨年度租赁、非固定业户等试点纳税人有关政策;二、符合以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境内代理人和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均在试点地区、以接受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试点地区情形的扣缴义务人有关政策;三、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等原增值税纳税人有关政策。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平稳过渡的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免征增值税项目:(一)个人转让著作权。(二)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三)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洒农药服务。(四)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五)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六)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注册在上海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七)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八)台湾航空公司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九)美国ABS船级社在非营利宗旨不变、中国船级社在美国享受同等免税待遇的前提下,在中国境内提供的船检服务。(十)随军家属就业。(十一)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十二)城镇退役士兵就业。(十三)失业人员就业。

二、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项目:(一)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二)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照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三)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四)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三、2011年12月31日(含)前,如果试点纳税人已经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了营业税税收优惠,在剩余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内,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有关增值税优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3号)明确零税率应税服务的范围:

(一)国际运输服务1.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货物出境;2.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货物入境;3.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货物。

(二)向境外单位提供研发服务、设计服务。

nlc202309030908

《办法》又明确:零税率应税服务的退税率为其在境内提供对应服务的增值税税率。

《办法》所称免抵退税办法是指,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零税率应税服务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额=当期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零税率应税服务退税率

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为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

(二)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如同时有货物出口的,可结合现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公式一并计算免抵退税。

《关于调整本市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沪财税〔2011〕114号)将本市增值税起征点调整为:

1.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0元;

2.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20000元;

3.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500元。

《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沪财税〔2012〕5号)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的方式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其中包括:

1、明确财政扶持对象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后,按照新税制(即试点政策)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即原营业税政策)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

2、设立财政扶持资金

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设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资金按现行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分别负担。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营改增政策 篇4

一、“营改增”相关政策对企业税负的重要影响

“营改增”作为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税制改革政策, 对于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财务活动和税负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营改增”政策也不例外。它对企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 又具有负面的。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1.“营改增”相关政策对企业税负的正面影响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我们将“营改增”相关政策对企业税负的正面影响大致归纳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行业的税负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我国之所以要实施“营改增”的政策改变, 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说, 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其他管理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能够实现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目的, 并且在详细的调研的基础上, 提出了“营改增”政策, 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实现我国传统的税收格局与模式能够向减税的整体计划的方向的转变, 从而使得企业的税收压力能够适当降低,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增值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负, 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活动主体的经营压力, 能为其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二, 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发展对经济活动的优化作用的发挥, 能够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一种正面的激励作用, 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当前“营改增”政策的试行结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其为很多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在交通运输行业。在原来传统的营业税的计算方式中, 不能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购服务费进行抵扣,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负。而就爱那个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 在很大程度上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值税的抵扣环节联系起来了, 从而便于企业在经过详细的税务筹划准备之后, 可以有效减少税负。比如, 在交通运输企业中, 假设其当期的交通运输费用为30亿元。那么在营业税更改之前, 企业要缴纳的税额就为0.9亿元。而在营业税变为增值税之后, 则其税费为3.3亿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还有15亿元的外购服务费用, 则这一部分的税额为2.55亿元。因此, 通过二者税额的抵扣, 可以得出“营改增”之后, 该企业要缴纳的税额为0.75亿元。与原来的营业税时的税额相比, 减少了0.15亿元。因此, 通过这一计算就可以看出, “营改增”相关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负,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营改增”相关政策对企业税负的负面影响

“营改增”相关政策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营改增”政策也不例外。对于某些行业和企业来说, 它确实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并没有真正地享受到这一政策改革带来的减少税负的优势,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负, 比如一些物流和建材行业等。当前我国的建材企业大多是私人创办的, 常常会在某一时期内开展很多的现金交易的活动。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税收制度, 这类活动的金额是无法开具增值发票的, 这就使得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获得抵扣的凭证, 从而使得企业的税额不能得到有效地减少。而且建材企业的商品一般都要通过物流运输运往买家, 在这一过程中, 很多货车的司机不乐意接受建材公司开具的燃油或者维修类的发票, 同时工人的工资和过路费等费用也不能和税款进行抵扣。因此,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距, 从而导致“营改增”政策推出后这些企业的税额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而且这种税额还不能得到政府的补偿, 这就更是加重了企业的税费负担。

二、优化征税制度的相关对策与途径

在“营改增”相关政策推出的背景下, 我国很多企业的税负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有利的。因此, 为了让“营改增”政策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对所有企业的税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就要对当前的征税制度进行优化。因此,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我国的税收政策, 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 注重对企业的引导, 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

企业的议价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影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这一能力的高低,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的提升。因此, 在“营改增”的政策背景下, 优化征税制度的过程中国, 要加强和注重对企业的引导, 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对于一些混合性较强的企业, 要对其销售模式进行适当拆分, 并且制定出不同的税率, 从而引导企业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变更, 设立一个独立的缴纳税务的主体, 从而让企业能够拥有一个较高税率的进项税的抵扣额度, 减小企业的税负。首先, 企业要加强和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议价能力是和企业所获取的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企业对当前市场中的信息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全面的话, 就会让企业在议价的过程中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 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为搜集最新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其次, 企业可以采取集体议价的形式, 避免议价过程中出现不利影响因素。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 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搜集市场信息等, 都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资金。因此, 他们可以采用集体议价的形式, 让所有参与议价的企业一起搜集和分析相关的市场信息, 从而有效地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

2. 在“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对征税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 对很多地方的企业的税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优化征税制度政策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要在“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 对征税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 可以适当地扩张获得财务收入的途径与渠道, 加大对房屋和自然资源的税收的扶植力度, 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对税收进行调整。此外, 政府为了解决一些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进项税抵扣的机会的问题, 可以适当地对一些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与方针, 从而减轻这些企业的税费负担,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 李晓红.营改增对公路运输企业税收负担影响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8) :130-131.

[2]黄义晏“.营改增”政策下企业税负的变化及政策优化建议[J].税收与税务, 2015 (03) :126.

“营改增”政策执行情况 篇5

县发改局:

一、总体情况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后我局共接收“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226户,其中一般纳税人有3户,小规模纳税人223户。按行业分,生活性服务业218户,金融保险业4户,房地产业1户,无本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

二、红原县局营改增收入情况

2016共征税收收入2772万元,其中增值税2355万元,(其中国内一般增值税1023万元,“营改增”入库1332万元。)、企业所得税348万元、车购税69万元。完成计划的238.88%,增收1611万元,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政策性减税情况

(一)、国务院确定的营改增工作确保所有营改增纳税人税负只减不增。

2016年5月1日前建筑业、生活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后地税局移交到国税局纳税人226户,其中一般纳税人只有3户,6月共申报98326.83元,县级入库2.46万元。

(二)、营改增后税率变化影响税收收入,造成我县财政收入下降。

1、生活服务业的征收率由营改增前的(营业税税率)5%-20%调整为(增值税征收率)3%,下降幅度为40%以上。根据2015年县地方税务局营业税入库情况分析得到以下结论:2015年生活服务业营业税收入332.00万元,入县级库166.0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6——12月预计营改增入县级库29万元(166/12 *7*50%/5*3)。

2、我县建筑企业全部为跨地区经营。除旧项目外,建筑业的征收率由营改增前的(营业税税率)3%调整为(增值税征收率)2%,下降幅度为33.33%。根据2015年县地方税务局营业税入库情况分析得到以下结论:2015年建筑业营业税收入1785.00万元,入县级库892.5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6——12月预计入库营改增入县级库173.54万元(892.50/12*7*50%/3*2)。

3、房地产业2015年营业税县级入库9.00万元,预计2016年增值税县级入库1.58万元(9/12*7*50%/5*3)。

(三)、税收收入入库级次的调整影响我县财政收入。

从2016年5月1日起阿坝州人民政府调整了增值税税收收入入库级次,营改增地方收入由营业税的50%调整为现在的增值税收入的25%,收入减少了一半。根据同一政策国税局未营改增增值税收入增长幅度较大,2015年县级入库增值税98.36万元(增值税98.36万元、企业所得税县级入库45.17万元);2016共征税收收入2772万元(国内一般增值税1023万元、“营改增”入库1332万元、企业所得税348万元、车购税69万元),其中县级入库增值税514.48万元,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营改增”宣传及培训情况

2016年3月28日按照省局、州局分项目、分环节协同推进调查核实工作的要求,红原县国税局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营改增”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数据进行核实,收集纳税人的问题和需求,确保调查核实数据真实、有效,为营改增工作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瓦切镇、安曲镇、刷经寺镇、红原县城公告栏张贴了《营改增告知服务书》,并充分利用电视台、QQ群、“微红原”等平台向纳税人宣传“营改增”相关内容,2016年4月20日下午,在家圆宾馆会议室举行由红原县国税局和红原县地税局联合开展的“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宣传暨培训会。此次宣传暨培训会由红原县常务副县长郑子强,红原县国税局、红原县地税局负责人,全县60余户企业代表及红原县国、地税干部职工参加。培训会前,常务副县长郑子强就 “营改增”工作的推进提出四点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只有认清形势,深化思想认识才能有效推进工作;

二、宣传工作要到位。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让纳税人清楚了解相关政策与办税流程;

三、组织力量要到位。加强领导,确保“营改增”工作稳步推进;

四、服务工作要到位。拓展纳税服务措施,最大可能方便纳税人办税。同时郑子强同志还对近几年红原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激励各企业在红原发展的信心、决心。在培训会上,航天金穗公司工作人员对金穗软件安装及操作步骤进行了讲解;县国税局对“营改增”相关法律法规作了解读与交流、对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企业所得税汇算等进行了培训;地税局有关同志就资源税等进行了讲解。

2016年4月21日,红原县国税局以“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为主题,以办税大厅为阵地,开展“局长接待日”进一步增强营改增宣传实效。接访过程中,接待局长和业务科长针对纳税人咨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耐心辅导,对税收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尤其是纳税人重点关注的营改增税收疑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答,向纳税人发放营改增办税指南与纳税服务联系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纳税人的需求与意见,提升纳税人对营改增改革的支持和了解。

2016年4月22日至24日,红原县国税局10名干部分4个小组以全县“营改增”纳税户为目标,宣传半径200余公里,往返路程500余公里,对红原县全县226户“营改增”纳税户开展了上门宣传辅导工作。在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发放了《营改增告知服务书》和《致全国“营改增”纳税人的一封信》,同时我局干部围绕“营改增”相关政策,办税流程等问题不厌其烦,挨家挨户地讲解,对纳税户提出的问题也一一详细作答。

五、管户移交及运行情况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后我局共接收“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226户,其中一般纳税人有3户,小规模纳税人223户。按行业分,生活性服务业218户,金融保险业4户,房地产业1户,无本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

2016年5月1日,红原县快捷三一八汽车旅馆有限责任公司在红原县国税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功为游客张婧开出第一张生活服务业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880元;协助县地税局代开房屋租赁增值税普通发票一份,金额5250元。同时,办税大厅预约红原县红粮洗车行前来办理税务登记证和领购发票150份。标志着红原县“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2016年5月4日红原县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设立地税办税服务窗口,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

2016年6月1日,红原县国家税务局迎来全面推行“营改增”以来的首个申报征收日。申报当日,局领导与分管领导值守办税大厅,税源管理人员电话预约“营改增”纳税人进行申报,并及时解决纳税人咨询问题,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处理申报中出现的网络拥堵、系统故障等问题,办税服务厅秩序良好,未出现纳税人拥堵现象,首个申报日平稳顺利度过。截止2016年6月2日18:00时,共受理“营改增”企业纳税申报5户次,建筑安装企业预缴税款7笔,征收税款147,402.53元,配售发票16户,代开发票20笔,接受纳税咨询21人次。

到2016年6月底,我局共为37户纳税人安装防伪税控设备并配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为67户未达起征点纳税人配售增值税了定额发票。

过渡期内“营改增”政策解读 篇6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改革;建筑;房地产

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背景

我国自2008年11月9日正式提出“营改增”,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要由“生产型增值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营改增”政策。我国自实施“营改增”试点政策以来,虽然始终并未真正展开,但是“营改增”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016年3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联合对外下发了财税〔2016〕36号文件——《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提出要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3月24日,两部委正式对外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同时公布的还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和《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以下简称“《新政策》”)。外界一直期盼和议论的“营改增”政策和实施细则悉数亮相。随着这些政策和细则的出台,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生活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各行业全部由营业税纳税人的身份转为增值税纳税人身份。

二、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营改增”政策解析

“营改增”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如下:“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并着重提出,该类单位和个人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应税行为不同或者营业范围不同,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不同。《新政策》规定,我国建筑服务业与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简易方法下适用3%税率。此外,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11%的税率实际是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名义税负”,换算成实际税负则为:11%/(1+11%)=9.91%,或者:3%/(1+3%)=2.91%。相较于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之前3%的营业税率,单从税率来看,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我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税率有所上浮,且上浮幅度较大。但是,在增值税制下,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可享受进项税额抵扣。所以,不能简单从税率高低的层面来看实施“营改增”政策的利弊。

三、“过渡期”内建筑业与房地产业该“何去何从”

我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仅资金占用额较大,而且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常常跨越数月,甚至数年。而“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实施时间的分水岭是2016年4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充分考虑到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这一特点,针对在该日期之前便已发生的工程项目专门设立了“过渡政策”。

1.建筑业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倘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建筑服务,则可选择“简易方法”计税。其中,建筑工程的老项目是指工程承包合同或者工程施工许可证上注明的施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之前。 采用“简易方法”计税时,一般纳税人将取得的全部价款(含价外费用)扣除分包工程款之后的余额作为增值税的销售额。

2.房地产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还提到,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地产老项目,可以按5%的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其中,房地产老项目是指施工许可证或建造合同上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产项目。

房地产企业销售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按照取得的全部价款(含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价格或评估价格之后的余额,按照5%的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倘若所销售的不动产是房地产自建取得,则应按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纳税销售额。倘若房地产企业对外出租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也按5%的简易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此外,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地产老项目之外的其他房地产项目,要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含价外费用),扣除需上交的受让土地价款之后的余额作为增值税纳税销售额。

四、“过渡期”内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对“简易征收法”的应用

根据应税行为的不同,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可以选择“简易征收法”计征增值税。笔者依据纳税人身份的不同分别而议。

1.一般纳税人

(1)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

倘若建筑业与房地产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且提供建筑服务时选择以“清包工”方式,则可选择“简易征收法”。“清包工”方式是指建筑工程所需要的主要和辅助材料全部由委托方或其他方提供,施工方不进行采购,施工方只收取管理费、人工费等费用的建筑服务方式。

(2)为“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务

倘若建筑业与房地产业是一般纳税人,并且所提供的服务是为“甲供工程”所提供,则可选择“简易征收法”计征增值税。“甲供工程”是指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动力等均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

(3)针对“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建筑服务

倘若建筑业与房地产业是一般纳税人,并且所提供的服务是针对“建筑工程老项目”,则可选择“简易征收法”计征增值税。“建筑工程老项目”是指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或者施工许可证上所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之前的建筑工程。

(4)特殊说明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建筑与房地产企业,满足上述任意一种,则可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含价外费用)扣除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 5%的征收率计征增值税。此外,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筑和房地产企业,于2016年5月1日之后取得的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计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自取得之日起分两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中,第一年可抵扣60%进项税额;第二年可抵扣40%进项税额。但是,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因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临时修建的建筑物等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不适用上述2年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2.小规模纳税人

倘若建筑业与房地产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其在销售非自建的不动产(不含个体户销售购买所得的住房和其他个人销售不动产)时,将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含价外费用)扣除资产购置原价或评估价格后的余额,按照5%的简易征收率计征增值税。

五、“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应对策略

1.顺应政策要求,积极研究新政策,培养税务“专才”

目前,我国“营改增”政策已全部落地,改革已是必然。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应顺应政策要求,仔细研究新政策,培养税务“专才”。总之,在5月1日之前力争做好“营改增”的准备工作。同时,企业应积极根据新政策开展专门的会议培训或稅务知识讲座,对企业财务、审计、采购、销售等人员培训增值税知识,尤其要重点培训过渡期内的“营改增”政策,争取在改革中做好顺利衔接。

2.做好进项税额抵扣环节的管理工作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我国建筑和房地产企业选购材料、设备时,更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商品,因为其价格更优。而“营改增”之后,为了更好的利用进行税额抵扣,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势必会首先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在建设项目固定的情况下,建筑与房地产企业究竟需缴纳多少增值税,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获得多少可用于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能获得的专用发票数目越多,企业所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就越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少。因此,我国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应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环节的管理,尤其要注意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与保管。此外,“营改增”处于实施初期,很多具体细则可能还会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实施中也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对此,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唯有不断加强自身管理,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鸣.试析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

[2]王禹.“营改增”实施对建筑企业的税负影响探析[J].中国市场.2015(13).

[3]刘珊珊.营改增税务改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

[4]陈素芳.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财务影响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2).

我国“营改增”政策改革的效应研究 篇7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有效地处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市场经济运行涉及的主要税种为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是由国税局征收,是对货物销售、加工、修理以及进口等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收;而一般劳务则适用营业税,其由地税局来征收。分税制所确立的征收模式,出现了增值税与营业税二元并存的局面。从当时的经济情势考虑,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可行且合理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化,改革领域从单一到多元、改革惠及的群体越来越多,我国从宏观到微观的经济变化越来越丰富,经济的发展对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税收制度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

营业税的征收方式是以收入的全额计税,增值税的征收则是以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方式,仅对所增值额度进行征税,前者违背了税收中性和实质课税的原则。因此,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经营门类与范畴扩大,营业税所采用的全额征税方式,使得企业面临的重复被征税问题逐渐加剧,沉重的税负阻碍着企业获利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相关行业进步与发展。越来越普遍的混合销售与兼营,产生了需要具体分析对待的征税对象,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管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造成了征管实践上困难和征管程序的繁杂,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模糊。营业税与增值税二元并存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法治、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全面升级营业税。

2 我国“营改增”政策的改革实践

自2011年起我国出台官方文件实行分税制改革,“营改增”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一:先行地区,先行行业。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4批次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

阶段二:先行行业,全国范围。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并且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

阶段三:所有行业。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营改增”政策改革后,产生了诸多的变化。首先在税率方面,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选择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其次在计税依据方面,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人,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最后是在计税方式上,增值税计税方式包括两类:一是一般计税方法;二是简易计税方法。第一种原则上适用于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行业;金融保险业与生活性服务业适用于第二种原则。

3 我国“营改增”政策的改革效应

3.1 对税收工作的改革效应

第一,充分体现了税收中性。增值额是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营改增”把陆路、水路、航空、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和邮政业等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延长了抵扣链,扩大了抵扣劳务服务范围,克服了以往营业税与增值税二元并存所导致的重复征税,刺激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升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税收中性。

第二,有利于提升税务部门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营改增”的政策改革效应在税收行政效率上的体现就是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尽可能多地征收税收收入。这是一种理想的目标,需要税务部门在适应“营改增”政策改革中不断提升服务技能与质量。一方面,在行政人员编制未增加的情况下,税务部门面对众多“拓围”的纳税主体,工作量较以往相比剧增。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在履行管理、监督、协调等职能上要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要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用更加便捷的行政程序完成对新税制的适应以及将来的长效运行工作。另一方面,“营改增”使得税收的征收管理程序、计税方法、会计核算制度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更新制度设计。这就考验着基层税务部门行政能力的弹性。

3.2 对产业发展的改革效应

第一,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营改增”则紧密地切合了国家的大政方针,用税收工具调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的竞争关系良性发展,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是却存在着服务贸易发展与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同欧美发达服务贸易大国比较,我国经济的经济总量中服务贸易占比较低。“营改增”推行后,拥有出口能力的企业履行应税服务的缴纳的进项税款可以得到退换,提升了货物出口的退税能力;出口退税由货物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领域扩散,加之产业间的技术咨询、企业间的技术转让、货物运输中的研发和设计服务均享受了免税出口,这些措施使得我国的服务类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较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两者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加速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升级。

第二,“营改增”政策改革修补了以往税制结构中的制度缺陷,使得增值税抵扣链条变得完整。增值税的优势在于不重复课税、逐环节征税和税基广阔,但是1994年的财税改革没有形成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第三产业一直承担着较重的税收压力,增值税的适用征收范围只存在于工业生产环节和商业流通环节,使得交通运输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只能划入营业税征收范围,无法享受增值税的进项抵扣。这是当时多种原因造成的制度缺陷。

3.3 对企业发展的改革效应

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除较以往减轻了税负负担之外,还增强和发展了众多企业实力,包括:博弈能力提升、经营规模扩大化、新兴业态稳定成长。

第一,博弈能力提升。“营改增”后,在某些情况下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低层次企业可以获得进项税抵扣,所以关于减税带来的收益就会在高层次企业与低层次企业的往来中形成博弈,二者可以在博弈中商定具体的收费办法,两者往来间关于利益的博弈无疑锻炼着双方的博弈能力。

第二,经营规模扩大化。“营改增”后,在税收方面,企业在接受的内部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与外部专业公司提供服务时所征收的税额没有差别,这对企业调整组织机构将内部服务部门分离出去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部专业公司提供的外包服务也有所增加。服务部门从企业内部分离以及外包服务发展有利于服务业经营规模扩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新兴业态稳定成长。服务业态新型化趋势得益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网络交互技术以及工艺融合与服务领域的耦合。新兴服务产业及其所衍生的新类型企业与企业衍生的新类型产品的出现,延伸并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领域和范畴。如通过互联网通信及定位服务为基础的B2C网络服务。不可否认,对于传统业态与新业态来讲,“营改增”政策改革对二者的影响,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在新的政策阶段,新政策对于新兴业态在规模扩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方面有两个抵扣优惠,所以这极大地促进了新兴业态的发展。

3.4 对社会稳定的效应

毋庸置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拥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据资料显示,政府每100万元投资可向社会提供2100个就业岗位,重工业占19%,轻工业占33%,第三产业占48%。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来讲,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未如预期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其比值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服务业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是“营改增”政策改革的实施大大促进了这一进程。据资料显示上海市“营改增”政策改革在2013年度所增加就业人数为14.5万人;同年,湖北省增加的就业人数则达到了24万人。这充分表明“营改增”政策改革的实施,刺激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就业、提升了社会幸福指数。

4 结论

“营改增”政策改革实施以来,其直接与间接的减税效应对市场主体产生了明显的激励效果。投资、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主体都享受到了税制改革带来的红利,这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同时,“营改增”的实行促进了主业与辅业更加专业的分工,对于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增加硬实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为改善我国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推动经济成功转型,“营改增”还积极引导投资向第三产业转移,解决我国的就业矛盾,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营改增”的改革潮流,企业要努力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可能地把握优惠政策,实现自身的再发展与再超越。

参考文献

[1]王乔,伍红.“营改增”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4(12).

[2]郭晓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扬帆.“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邱峰.“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及其应对举措[J].河北金融,2012(10).

[5]财政部.2016《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Z].2016.

营改增政策 篇8

一、“营改增” 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使某些行业税负减少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之所以要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顺应目前国内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形势,积极迎接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大趋势。同时,“营改增”税制的试点与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营改增”税制的实施, 转变传统的税收政策模式和格局,通过改革税制可以有效实现国内结构性减税整体计划,从而实现有效降低社会税收负担的目标。从整体上来讲,“营改增”税制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内企业税收负担。增值税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给市场经济带来积极效应:一方面,企业承担的税款减少会对开展市场活动的主体带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落实税改后,新税制能够引导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运作模式进行优化,正面激励效果更容易对企业生产行为产生直接作用。从执行效果来看,“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施行, 给国内各类行业、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等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1.建筑行业。“营改增”税制实施以后, 企业的盈利随项目投资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开支、建材费占比的增大而不断的增加, 营业利润较之于改制之前的各项营业利润而言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对于国内一些增值额相对较小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 改制后的企业税负也明显减少, 而且利润随之增大。从整体上来说,该税制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

2.交通运输行业。基于对原来营业税计税方式的应用, 现代企业在外购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费用不能被抵扣掉, 企业服务收入需以全额计征营业税的方式进行纳税。在“营改增”税收制度实施以后,打通了第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 企业可通过有效的税务筹划,使其税负减轻。例如,某交通运输服务当期营业额为20亿元。在“营改增” 之前 , 营业税纳税额为20×3%=0.6(亿元 );而在“营改增”税制实施以后, 纳税种类变成了增值税,以11%的税率进行计算 , 其税额为20×11%=2.2(亿元)。同时,若该企业在提供服务时外购费用为10亿元,由于外购费用需按照17%税率进行计算,因此进项税额即为1.7亿元。通过计算销项、进项税额之差,可以得知该企业应缴增值税2.2-1.7=0.5(亿元),较之于原来的纳税额, 少了大约1 000万元。由此可见,“营改增”税制的变化,对企业税负调节、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同时对企业的资金应用以及财务管理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营改增 ” 政策的负面影响 :使某些行业税负增加

从实践实施效果来看,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没有有效地享受到国内“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的减负优惠, 实际上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如物流行业。再比如在建材行业, 建材销售公司大多数属于私人企业, 因此会发生大量季度性的现金交易活动, 这种类型的交易活动无法开具增值发票, 因此导致企业难以获得纳税抵扣凭证。另外,建材销售企业一般需要通过运输公司将商品运送给买家,但在购买运输服务时,负责运输的司机不愿意接受维修、燃油发票, 而销售建材过程中产生的工人工资、过路/过桥费、仓库租赁费等开销也无法进行税款抵扣。对于部分企业而言,营业税、增值税之间的税率差距越大, 则改制后该企业的税负就会增加;“营改增”税制实施以后,若抵扣的进项税比较少, 则企业的税负可能上升;同时,“营改增”以后企业无法得到政府的补偿、或者优惠措施被中断等原因,都会导致税负增加。

二、对征税政策进行优化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对企业加强辅导 , 提高企业议价能力

对混合了多种销售模式的行业进行拆分,针对不同部分制定不同税率,指导企业根据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拆分, 同时对企业实施的兼营业务进行单独审计与核算, 变更企业的构成模式,并设立独立的税务缴纳主体,提高税法条例的实施效果, 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进项税抵扣比率。

采用定价措施帮助企业转移纳税负担,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在“营改增”背景下,下游经营企业属于普通纳税企业,互相抵扣的效应产生,就能够提升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 使企业获取利润的提升。在当前营改增背景下,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可从以下着手:

第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企业议价能力与企业所掌握的有效信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若企业对于当前的国际市场需求以及营销渠道等相关信息不了解, 则很可能会在谈判过程中陷入被动。企业因自身力量不足,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政府部门有必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为企业搭建一个 全方位的信息 交流平台。通过对世界市场的经济监测与出口预警, 使出口商能够了解当前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化被动为主动,扭转谈判议价中的不利地位。

第二,鼓励企业采用集体议价的方式谈判。通过集体议价方式,可使行业内所有相关企业“用一个声音说话”,有效地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可能性。对于小企业而言, 因搜集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通常会放弃搜集信息资料,以至于在谈判过程中陷入一种被动状态。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建议建立集体议价联盟,可由所有参与企业共同完成信息搜集工作, 通过联盟内部的信息共享,降低单个厂商搜集信息的边际成本,改善企业信息不对称地位。

(二)在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对征税政策进行调整

实施税改后, 各个省市原本的税款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 因此地方政府要对获取 财务收入的途 径进行扩张, 大力扶植房屋税收以及自然资源税收, 同时按照不同区域的税收进行调整。针对征税试点企业难以提高进项抵扣的问题, 政府应该多为中小型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假如中小型企业无法享受政府制定的进项抵扣政策,企业可以建立新的小型纳税主体,帮助企业分担纳税重担。

(三)对征收增值税划分的档次进行精简

如果征收增 值税划分 的档次过多,不但会使税务管理任务更为复杂,还会加重不 同行业征税不 平衡的状况,导致增值税无法发挥预计效果。当前,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征收增值税时仅划分一个征税档次, 欧洲大多数国家在征税方面仅划分了两个档次。而当前中国在征收增值税时,征税工作划分为四个档次, 导致管理工作过于复杂, 因此我国可根据世界通用做法,对征税模式进行精简。

(四)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制定扶助政策

部分省市开展“营改增”税收改革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同时政府还要给试验点发放补助金, 因此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对此,中央政府要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制定扶助政策,具体做法可以 参照东南沿海 地区的政策, 比如可以先征税后返还或征税前给予补助的政策。

(五)扩大抵扣进项税额的覆盖范围

部分税项目前尚未列入增值税的覆盖范畴, 在对征税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 政府可以将税收之外的收入项目、路桥费、广告占地费用等款项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覆盖范畴内。与此同时, 政府还可以把生产企业的劳务收入根据日常工作生活的具体费用按照固定比率纳入进项税款中, 这样可以增加增值税的抵扣项目。

(六)制定企业过渡时期资金补助政策

政府要制定企业资金补助政策,对税负影响较大企业进行扶助。虽然申请补助的方式无法完全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营, 但获得补助后企业可以借此机会休养生息, 并对内部税务管理结构进行调整。“营改增”税制以后,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但对于有些企业而言, 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地适应和贯彻“营改增”税制的要求,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则对企业的影响会很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企业过渡时期的资金补助政策, 扶持企业平稳度过 税制改革这一 转型时期。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部分试点企业由于成本结构、发展时期等原因,产生税负增加情况。制定实施过渡性扶持政策, 是确保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基本不增加, 帮助试点企业在新老税制转换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 顺利推进“营改增”试点的重要保证,同时也能进一步调动试点企业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促进试点企业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整合业务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创新服务领域。

二手房交易“营改增”政策终于落定 篇9

高层拍板“营改增”, 税负只减不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要求,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会议进行了部署。从今年5月1日起, 一是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 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 打通税收抵扣链条, 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二是在之前已将企业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的基础上, 允许将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 增加进项抵扣, 加大企业减负力度, 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同时, 新增试点行业的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 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 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预计今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

李克强说, 全面实施“营改增”, 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他在此前多个场合表示, “营改增”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 它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 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今年中央政府赤字率提高到3%, 财政赤字增加5600亿元, 这些钱要主要用于给企业减税。“要把钱真正用到点子上, 真正用得‘值’了!”李克强强调, “实施‘营改增’后, 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将有利于国家的税制统一, 也有助于减轻企业税负。

据有关部门介绍, 从2012年开展“营改增”试点以来, 截至2015年底, 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592万户, 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营改增”全面推开后, 预计2016年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形下, 大幅给企业减税, 意味着公共财政将面临更大赤字压力;而对企业而言, 则是减轻负担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性红包。

在此次出台的“营改增”方案中, 根据试点情况又增设了一些优惠条款。如:在将企业购进机器设备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的基础上, 允许将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新增试点行业的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 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 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 等等。

“营改增”纳税额有变化, 心中应有明白账

根据增值税的算法, 需要先计算出销售额 (不含税) ,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征收率) ,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比如一套售价150万元 (含税、购买不足2年) 的房子, 最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 (150÷1.05) ×0.05=7.14万。当前营业税下是总价按照5%的税率征收, 按现行政策, 营业税应纳税额为150×0.05=7.5万。“营改增”降税7.5-7.14=0.36万。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中指出, 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 (含2年) 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免征增值税。对此, 正准备换房的袁先生说, “5改2”之后, 营业税的征收政策也是以2年为界限。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 (含2年) 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 免征营业税。“营改增”之后会有变化吗?

因为, 袁先生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5.6%的营业税会标明一个“含附加”。他的交税单上也明确了营业税交的是5%, 也就是说0.6%是附加税。袁先生说, 此次财政部的文件中, 没有明确说明,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除了要交5%的增值税外, 0.6%的附加税还要不要交?链家交易中心的总监介绍说, 袁先生提的问题很有普遍性, 现在很多购房者对现在所交纳的营业税理解是有偏差的, 5.6%的税率并不完全是营业税, 目前房屋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随同营业税一并征免。增值税征收, 对附加税是否一并征免, 还没明确。如果附加税不再征收, 那么“营改增”之后, 购房者可以少交0.6%的税款;但是如果也要一并征收附加税, 那么, “营改增”对于购房者来说, 影响可能并不大。

再就是营业税是交给地税部门, 但是增值税是交给国税部门。两个税种缴纳部门的变化, 对购房者来说也是一大影响。因为“营改增”之后, 由地税变国税, 购房者买房交税的流程也随之发生改变。目前一些地方的二手房交易场所主要是房地产交易大厅, 大厅目前也没有设置国税相关业务窗口, 如果现在二手房交易流程不改变, 购房者买房后, 网签之后要跑到区里的国税部门完税, 然后再到房产大厅办理过户, 这相当于多折腾一趟。为解决这一问题, 国税总局近日发文称, 全面推开“营改增”后, 二手房交易增值税在一定过渡期内委托地税部门代征。之前二手房营业税是由地税部门征收, 有利于“营改增”政策衔接。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中指出, 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 (含2年) 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免征增值税。2年的住房, 以哪个时间节点为标准呢?笔者了解到, 营业税“5改2”以后, “住房满2年”的时间起点按照不同的房屋类型主要作以下划分界定;一是按照契税完税证明上注明的时间确定购买房屋的时间。二是房产证的时间, 两个时间按照“孰先”原则确定购买房屋的时间。也就是说, 市民买了一套房子, 即便是一直没有办理房产证, 但是契税的交纳已经过了2年, 这样也可以免征营业税。另外还有, “营改增”之后, 2年的免征期跟营业税的标准是一样的吗?也是按照“孰先”的原则吗?这个具体的问题也有待明确。

对企业是利好因素, 商用物业将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 “营改增”的推出对地产行业短期内不会带来剧烈变化, 但未来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中, “营改增”鼓励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 这对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房地产企业来说, 对房地产业尤其商业地产的去库存起到促进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 “营改增”后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业内人士评价, 该项措施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都将是利好因素。尤其是当企业改善办公条件购置办公楼时, 购置办公楼的成本会降低。该举措也会刺激企业购置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的消费预期。

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有2亿平方米左右的商业地产, 众多房企正面临空前的商用物业去库存压力。“营改增”的落地将有望促进写字楼库存去化。同时, 受该措施影响, 不动产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大宗交易成本会降低, 也将促使土地、项目收购, 加速房地产行业整合。业内专家表示, 企业作为逐利的主体, 势必会在基本面较好的城市投资购房, 促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其周边经济基本面较好的城市继续向好, 其他城市由于仍然有去库存压力, 不会到市场基本面不好的城市投资。

房地产格局的重大变化, 几乎都是和税制紧密相连。房地产“营改增”, 对房企来说短期体现为税负下降, 但长期则体现为地价上涨。有关人士分析认为, 目前“营改增”试点期间, 对房地产行业短期的影响并不大, 但试点到期之后正式推行时是否会有新的变化则需要关注。长期来看, 营业税占地方税收比重高的省市需要逐步出台应对措施, 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平台杠杆加足了的省市。2007~2011年, 有9个省市对营业税十分依赖, 营业税占地方税收比重都超过了40%, 其中包括北京达到41%。

业内人士分析, 当前行业毛利率平均20%左右。其中, 人工成本、大宗原材料价格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 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地价上涨。尽管在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已经大幅减少, 但是从一线城市来看, 超过周边二手房一倍的楼面价地块必然会推高最终的房价, 特别是在当前一线城市的土地供需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下, 这也会加大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可以预见, “营改增”很可能加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由此, 土地成本将进一步上行, 届时推动房价上涨的局面很可能继续在一线城市上演。从长期来看, “营改增”将减少新入市的投资性需求, 房价变化更趋平稳。

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效应及完善建议 篇10

我国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始源于2011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试点方案,起初试点的范围划定为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收效显著。于2012年8月1起至年底,扩大试点范围,除上海外,又囊括了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厦门、深圳。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拉开帷幕,会议最终对“营改增”做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决定。“营改增”自此达到了个新的发展高度。

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

“营改增”试点以来,根据2013年4月的测算结果显示,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实现减轻税负1200亿元。“营改增”的实施本来是国家为实现结构性减税而出台的改革政策,可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交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明显增加就是鲜明的例证。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在同一改革政策下,会出现企业“获利”和“失利”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其实,只要把改革前后征收的不同税种、税率以及对外购商品与外购劳务的处理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引起这两种情况的原因。

(一)营改增试点企业的税负反应

1. 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业税负增加明显

(1)税率提高幅度过大

税率是税负的体现,也是财政收入的“调节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营改增试点政策最敏感的关键点,就是税率的变化。国家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目的需要,国家对营改增试点部分行业和项目税率设定较高。其中,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税率由营业税5%提高到17%(含税价14.53%),成为“营改增”试点中唯一适用17%税率的行业,税负净增加9.53个百分点。政策初衷是考虑到纳税人购进或自制有形动产,也可以享受17%的进项税额抵扣。但是,很多企业用于租赁的动产,大部分是“营改增”试点实施前购进或自制的,无法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如果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其税负将比“营改增”试点前大大增加,不符合结构性减税的精神,而财政意义更加明显。财税[2013]37号文件对这种情况给予在试点期间可以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选择,以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该规定有助于减轻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但目前防伪税控系统不支持开具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现有税控技术环境下纳税人难于操作实现。其次,交通运输业税率由原营业税的3%陡然提升到11%(含税价为9.91%),净增加6.91个百分点,税负也大幅增加。从政策意图看,交通运输业同有形动产租赁业营改增实行高税率都出于同一考虑,但实施结果都违背了政策初衷。而交通运输业却没有简易计税的政策选择,试点企业至今扔咬牙坚持高税负运行。

(2)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和条件受限

毫不隐讳地讲,营改增试点政策论证是缺乏实践调查的。当人们将目光普遍盯住税率的情况下,专家们论证的基准点却转移到进项税额抵扣上。毕竟税率只是销售环节的“名义税率”,在税率假设条件下,进项税额抵扣才是决定增值税负的关键。由于进项税额测算依据主要立足于车辆和有形动产等固定资产购进与自制的高位价格及其17%的进项税额抵扣标准,忽略了试点日前购置的绝大多数或全部固定资产并无进项税额抵扣的事实,也违背了企业进入试点期后长期持续运营期过程中发生的大量成本费用均属于“增值额”,发生外购成本微乎其微。如运输企业只有燃油、轮胎和车辆维修保养材料购置等几项才能符合扣税条件,其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不超过50%,此外发生的大量调车费、延滞费、装货(箱)落空损失费、道路阻塞停运费、车辆处置费、车辆通行费、运输变更手续费等,是得不到进项税额抵扣的。导致销项税额大幅提升,进项抵扣寥寥无几,税负增加在所难免。

2. 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普遍有所下降

(1)一般纳税人标准提高使大量试点小规模企业受益

按照试点实施办法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应申请人定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应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税的征收率为3%,换算为含税价格适用征收率仅为2.91%。这对试点范围内居多数的小型试点企业而言,税率由原3%、5%直接降低了0.9和2.01个百分点,其税负分别下降了30%和40.2%。显然,营改增是试点小型企业的福音,有助于推进其快速发展。

(2)进项税额抵扣和差额计税等试点优惠政策抑制税负增长

营改增政策规定对试点部分的应税服务业规定的名义税率为6%,换算为含税价税率为5.66%,即使同原营业税最高税率5%相比,销项税额只提高了0.66%,尚不足一个百分点。而应纳增值税额是销项税额经过一系列进项税额抵扣后得出的结果。经测算,抵扣后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平均约3%左右,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大体相近。同时,还规定对交通运输和部分服务业实行差额计税的,允许对试点纳税人符合规定的对外支付计算应纳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减;最后,国家陆续取缔了一些不合理的税收规定,不断调整完善营改增政策,如2014年先后发布两个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6号],均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对原来按照简易计税的固定资产等由4%征收率减半计税统一下调为3%征收率减半计税。而很多地区还对试点企业因营改增税负明显增加企业给予适当扶持照顾的地方优惠政策,促进了营改增试点工作的稳步开展。

例如,某租赁公司从事一笔14万元的融资租赁业务,支付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保险费、安装费和车辆购置税等开具的各种合法有效凭证,金额10万元。则: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40000/(1+17%)×17%=20341.88(元),可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为100000/(1+17%)×17%=14529.91(元),公司实际应纳增值税额为5811.97元(20341.88-14529.91);按营改增前应纳营业税额为140000×5%=7000元。营改增使该租赁业务比营改增前税负下降1188.03元(7000-5811.97)。

(二)营改增试点政策的税制完善效应

1. 实现流转环节统一消费型增值税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单一流转税,即对货物、劳务和服务统一征收增值税。我国是少有的二元或多元流转税国家之一。实行营改增试点,旨在逐步取缔营业税,全面征收增值税,确保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保留原营业税制中的差额计税办法是营改增的最大亮点之一。早在2013年1月15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了《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明确了关于交通运输、旅游、金融保险、燃气、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等20余个税目的营业额差额计税政策,这实际是提供了营业税向增值税过度的改革信号。此前的全额计税政策时期,我国营业税被国际评价为不可流转、不能抵扣的“生产型”增值税;该差额计税政策实施后,被评价为不能流转但可抵扣“收入型”增值税(有收入部分才纳税);营改增试点后,则以差额计税为基础,顺利过渡到可流转、带抵扣项的“消费型”增值税。由于采用国际通用的进项税额抵扣要求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统一即“三流统一”原则,部分行业和税目无法同时满足进项税额抵扣条件,为此营改增沿用差额计税方法来加以解决。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例,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企业,因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的“三流统一”条件而无法抵扣进项税额,所以规定仍应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利息)后的余额计算销售额。允许扣除固定资产购入和自制价格中包含的增值税,是同发达国家实施的消费型增值税高度一致的。

2. 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重复计税

在营业税制下,虽然财税[2003]16号规定一些税目实行差额计税办法,但毕竟不是所有税目都实行差额计税,即使允许差额计税项目也不是所有外购成本费用都允许扣除。所以,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重复征税不可避免。营改增则很好地解决了重复计税的问题。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抵扣,对原实行差额计税项目营改增后允许计算可抵减的应纳增值税额,都很明显体现了单纯对企业新创造增值征税;小规模纳税人虽然没有进项税额抵扣,表面看似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但实际国家在设计征收率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其生产经营消耗的外购成本费用所包含的税金,只是为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而采取了简易计税办法。所以,小规模纳税人实质是通过低征收率手段消除了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销售税金中隐含的外购进项税额。

3. 能够全面体现税收公平公正,实现结构性减税

两税并征时期,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收对象分别为商品和劳务,对于实际经营业务中的混合销售和兼营难以明确界限,重复征税情节严重;在纳税金额的确定上受人为的影响,随意性较大,有失税收的公正原则。同时,增值税属于共享税,而营业税是地方税,最后的归源不同,很容易引起征收部门的争抢,若在执行权力过程中有不能保持公平公正,无形中加重了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另外,两税并征,也加大了税务计算的复杂程度,增加征税成本。“营改增”实施后,解决了国税与地税的纠纷,保证税收的公平公正,降低征税成本并实现了结构性减税。

(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产业经济发展助推效应

营改增促进产业的分工与细化,拉动第三产业发展。营业税,是对其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全部营业额进行征收的一个税种,没有可抵扣项目。企业分工越明确,经营环节越多,产生的费用越大。因为在这种征税模式下,企业不只要为产业分工而进行的服务外包、产品外购买单,还要对这一系列环节层层重复纳税。“营改增”在第三产业中收效明显,外购的服务与外购商品可进行抵扣,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分工与细化产业链条来实现减少税负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将部分环节外包,节约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同时,营改增还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当我国企业对外提供劳务、销售产品时,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征,增加了对外出口的成本,相应也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劳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增值税对出口的零税率制度,促进我国对外出口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据国家税务总局预测,实行“营改增”后,拉动我国出口增长0.7%;最后,营改增可以带动GDP增长,拉动内需,新增就业岗位。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居民收入,进而扩大消费,产生了一套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体系。政策上的减税,使获得优惠的行业扩大发展规模,直接带来新增就业岗位。

二、进—步推进营改增政策完善的建议

1.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税收分配关系

营业税属于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虽然目前试行营改增阶段只改变了征管权限而暂未改变收入分配权,但营改增试行期一经结束,新改增值税收入必然统一成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收,只有税额的25%属地方财政收入。为不削弱地方财力,除了现行规定应该增试点日之前的留抵税额不得在试点后发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外,还应从全部增值税收入中提高地方政府的共享比例,建议增加5个百分点,即中央与地方共享比例调整为70%:30%,以平衡地方财政收入,保证地方“事权”需要,稳定地方公共事业发展不受强烈影响;同时,国家应辅助地税重新构建主体税种,如对天然资源占用和消耗大,对大气、水土等有严重污染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征“环境保护税”,纳入地方税系;进一步改革个人所得税,将工薪所得税税目单独分立成“社会保障税”,缓解地方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等。

2.进一步合理规划税率

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是改革的重点对象。改革要想最终取得预期目标,必须要经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过程。目前,部分企业税负增加不会是一个长期现象,但它持续的时间还要看具体实施进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降低因“营改增”的实施引起企业税负增加的影响,试点过程中,要以坚持现行增值税率为前提,考虑试点行业可抵增值税部分所占全部纳税额比例,比较企业税率变化前后的税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革初期的暂行税率。根据对相关行业的实践调查和测算分析,建议将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率由现行的11%下调为9%,文化创意服务由6%上调为9%,邮政业由现行6%下调为3%。通过对税负变化大的企业进行税率调整,可以起到税收调节的缓冲作用,实现产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也有利于加强人们对营改增政策的接受程度。

3.依据进项税额抵扣能力调整营改增相关税收政策

营改增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是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和能力的测算。我们注意到,营改增政策从一般纳税人标准确立上,确实给一些地方小微企业带来了利益实惠,为活跃地方经济振兴现代服务业起到了税收政策激励效应。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率普遍增长的同时,进项税额抵扣能力预测不足,给企业持续运营和支持营改增的信心带来了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讲,进项税额抵扣能力是确定营改增试点企业抵扣范围、条件和设计税率的基础,并且这对制定下一步营改增扩围政策至关重要。目前情况下,文化创意中税目下的设计服务、商标和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物流辅助服务中的港口码头服务、货运代理服务、打捞救助服务、仓储服务等都具有鲜明的行业个性特征,即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大而外购成本极低,其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狭窄,在现有抵扣条件下进项税额比重很小。为此,应在调低简易征收增值税适用征收率基础上,适当扩大简易征税范围,将类似上述进项税比重较低的应税服务,纳入按照3%征收率简易计税范畴,让更多现代服务业享受税制改革成果。

此外,为鼓励更多现代服务企业支持国家公共交通事业建设和国际服务业务开展,应对为享受零税率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允许其按照取得普通发票注明金额依照3%扣除率自行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办法.。

4.明细相关政策条款的可操作性

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因定义不明确造成的不同地方税务局或企业与税务局之间对改革政策的不同理解;以及产生了地方因不确定如何操作,先按原有税收政策把税款征收上来,等出台具体政策时再返还税款,或是先暂缓征收,这就引起了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延误税款征收,甚至出现多数地方税务机关强征“过头税”的现象,对税收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存在部分条款操作性较差或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引发了国税同地税之间的矛盾以及征收机关同纳税人之间的相互误解,为税收征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实施办法”)第36条关于销售额计算的规定是“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其中的“主管税务机关”就含混不清,没有具体指明是负责征收增值税的国税机关还是负责征收营业税的地税机关,实践中出现两家为抢税源而争相核定的现象,给纳税人纳税造成一定影响,再如第39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将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价款为销售额,不得扣减折扣额”,沿用了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模糊条款,导致很多纳税人误以为只要将折扣额“注明”于记载应税服务价款的发票上(通常在“备注”栏)即可获得扣除,而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要求必须将交易折扣额填写在“货物与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栏内,否则不能应按全部销售额计税。

所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部门要高度注意税收政策对税收法规的完善和推进功能,密切关注试点过程中企业与税务局之间的实践情况,一方面要从征管层面制定出台有关营改增的过渡性措施,严令各级地方税务机关不能趁机乱征暴征营业税,给企业正常经营制造阻碍和税收反感,影响纳税遵从的持续性;另方面,要预先出台营改增企业会计处理指导意见,给企业履行税金核算和办税职责的财会人员以充分的业务准备时间,既能帮助企业主动掌握政策防范被强征过头税现象,又能确保两税转化期的相关业务特别是截止营改增试点或实施日的留抵税额的正确处理;再者,要认真研究出台新政策的可操作性。税收政策是征纳双方共同履行的指导性文件,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所有条款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实用操作性,不能产生任何执行歧义,即使因疏忽而存在了歧义的条款,要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加以补充说明,避免并引发税务机关之间、征纳双方之间的不必要矛盾。既然国税、地税分设分管,就要从便于纳税人遵从角度出发,对各相关条款的具体执行主体要清晰地明确出来是哪个税务机关,以免出现纳税人利益“一女二嫁”困惑;再如关于折扣销售优惠规定,须将原来条款调整为“纳税人以折扣销售方式提供应税服务,将折扣额与价款分别在同一张发票相同栏内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发票相同栏内注明的,以全部价款计税。”这样,前后行文逻辑关系严密,政策意图表达清楚,纳税人操作简便易行。

上一篇:中医药诊疗下一篇:数控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