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手段

2024-08-14

欣赏手段(精选五篇)

欣赏手段 篇1

一、直观教材内容, 化抽象为具体

电教多媒体很大的优点就是能把教材上抽象的音乐名词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准确, 化抽象为具体。如作品的体裁、风格、形式等知识, 任凭老师巧舌讲解, 学生还是一片茫然。例如高中教材第10课是《音乐与戏剧》, 讲述了京剧和豫剧, 但传统的戏剧的唱段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凭文字信息和录音, 学生对京剧和豫剧还是不能了解。在教学中, 我从小女孩孔灵演唱的一曲《说唱脸谱》的视频材料引入, 然后在大屏幕上显示出产生、得名、行当、发音技巧、流派和代表人物、伴奏乐器、脸谱逐一介绍的表格。让学生有初步了解, 再放映名族歌唱家演唱的这两种戏剧, 如彭丽媛唱的《一颗洪亮的心》, 接着显示出梅兰芳、常香玉的生活照片和剧照, 简单介绍一些他们的生活轶事, 如梅兰芳初学时老师认为他是蠢材, 常香玉捐赠飞机等。最后放映他们演唱的京剧和豫剧, 同学们沉浸在富于传奇的故事和悦耳的唱腔中感受戏剧, 了解戏剧。

二、情景交融, 提高效率

1、提高注意效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音画编织成的良好氛围中去感受、触摸音乐的美, 使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多媒体课件除音乐以外还可以同时展示语言, 图像、文字。视听结合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扩大注意的范围, 并实现注意的合理分配, 从而提高注意效率。

2、提高记忆效率。

特别是高中音乐课它的特点是:课时很少 (一周一节或2周一节) 、教材内容多, 作品难度大、横向学科联系范围广, 涉及非常多的音乐理论和常识, 以及戏剧、电影电视、造型艺术等姊妹艺术的结合,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听、看、背、写才能记忆, 学生学起来相对而言比较枯燥, 而听、看、背、写所需要的材料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轻松地制作、呈现、控制。通过多媒体调集各种图像、声音、文字信息, 使学生在各种感官和多媒体的互动中接受信息, 使信息以多种感觉形式专递给大脑, 对同一内容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样的联系不仅较为巩固, 而且容易接通和恢复, 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3、提高思维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就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认知活动, 对于学习最终所能达到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调理性和全面性上为思维能提供足够得支持。音乐教学中, 我们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部分, 做成多媒体课件, 然后通过多媒体的超链接功能逐层深入地细致地分析, 经过分析后的对象又可以按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作全面的综合, 高效地完成分析和综合过程。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从个别属性到一般属性, 再从一般属性到共同属性的过程, 丰富的个别属性材料是抽象思维的基础, 多媒体的超大容量的信息量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三、超大容量, 扩大视野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琴、一台录音机的教学手段相比较, 最大的优势除声像视听结合, 还有容量大的特点, 大容量能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 扩大视野, 培养发散思维。电教多媒体上课节省了擦黑板、倒磁带、挂图片的时间, 老师可以讲更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轶事来提高学习兴趣。如上面讲到得梅兰芳学艺的艰辛, 常香玉的爱国壮举。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和展示自己。

四、深化德育和美育

1、教育功能。

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 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 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但远不及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后让学生来观看获得的教学效果好。如在高中教材中的《音乐的时代风格》中, 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时, 我们放映电影《风云儿女》的歌女片段, 既能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时代风格, 也能感受旧社会歌女的遭遇和今日歌星的无限风光, 从中让学生感受他们在两个不同社会中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 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2、感染功能。

如《音乐与诗歌》中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 在日本侵略者还没来之前, 幻灯片上放映的是“麦苗肥, 豆花香, 男女老少喜洋洋”当歌唱到“自从鬼子来, 百姓遭了殃——”, 幻灯就放出电影中妻离子散, 四处流浪的境遇, 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 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美育功能。

有人说“音乐老师就是传播美的使者”。我们不能辜负这个美称, 高中教材第五单元是《音乐的自律美与广阔的文化内涵》, 内容有《春江花月夜》, 《二泉映月》这两首享誉世界的曲子, 我们就要借助多媒体画面展示美丽的“春江”, 恬静的“二泉”, 通过画面、音乐视听结合, 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方面, 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艺术形象, 从心灵深处接受美育, 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 追求美。

五、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

如以学习高中《音乐的民族风格》一课为例, 如果仅从字面上讲解民族风格的定义, 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也形不成深刻的印象。我以一首既有流行音乐元素又有民族风格的歌曲《天堂》导入, 美丽的画面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跃入学生的眼帘, 一下子就拉近了民歌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然后再以课件为载体去听哈萨克族、彝族民歌。以及日本的《樱花》、美国黑人的灵歌, 一节课周游世界, 同学们乐此不疲, 热情主动。然后让同学们总结听到的歌曲在节奏、曲调、旋律等方面的特点, 并加以分类, 进而总结出歌曲民族风格, 学生记忆深刻。

六、丰富想象, 开拓思维

人的想象是靠语言和情景激发。而在教学中情景的再现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不使用电教媒体, 就很难直观的再现情景, 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如在学习《音乐与电影》这一单元, 欣赏《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 利用电教手段, 剪接玛利亚带着7个孩子在草地上唱这首歌的片段, 学生在欣赏时, 视听结合, 情致盎然。抓住时机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发挥想象, 边听边画, 画出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画出可爱的7个孩子。然后在齐唱“do是小鹿多灵巧-----”的歌声结束。

总之, 电教媒体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能够丰富想象, 激发兴趣, 为课堂增光添彩, 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但老师也不能在课堂上就成为放映员和解说员, 课堂纪律乱作一团、华而不实, 得不偿失。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教多媒体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甚至普及到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本文就围绕多媒体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直观教材内容, 化抽象为具体; (2) 情景交融, 提高效率; (3) 超大容量, 扩大视野; (4) 深化德育和美育; (5)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 (6) 丰富想象, 开拓思维。

关键词:音乐欣赏,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欣赏手段 篇2

历史上许多关于体裁的理论家一直遵循希腊式分类,把作品根据由谁叙述大至分为三类:诗歌或抒情诗,叙述人为第一人称;史诗或叙事,叙述人以自己的声音出现,但也允许其他角色以自己的声音叙述;还有戏剧,全部对话由角色进行。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注重叙述人与观众的关系。史诗中有口头吟诵:诗人直接面对听众。在戏剧中,剧作家看不到观众,而是由舞台上的角色去叙述。抒情诗的情况最复杂,诗人或唱或吟诵,可以说是背对听众的,“做出自言自语或对其他什么人讲话的样子:也许是对大自然中的一个精灵,对缪斯,对一位朋友,对一个情人、一个神灵、一个人格化了的抽象事物,或是某个自然的对象”。我们还可以把小说这个现代体裁加到这三个基本体裁当中去。小说通过一部书与读者交谈──我们将在第六章专门论述这个题目。

在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史诗和悲剧是文学成就的巅峰,可以标明任何一位雄心勃勃的诗人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发明给文学阵地引进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不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抒情诗作为一种短小的非叙事诗也逐渐被认为是文学的精华。最初,抒情诗曾经被作为一种有修养的、高尚的表达风格,是文化珍品、文化态度高雅的构成方式,后来,它逐渐被看成是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既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又能表现超验价值,可以对个人最内在的心灵情感进行具体实在的表述。这种观点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代理论家已经不再把抒情诗看作是诗人感情的抒发,而认为它与关于语言的联想和想像有更密切的关系──是对语言学的关系和规则进行实验,这种实验使诗歌成为一种文化**,而不再是文化珍品的宝库。

关于诗歌的文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各种评价诗歌的方法的相对重要性:一首诗既是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结构(文本),又是一个事件(诗人的一个行为、读者的一次经验,以及文学史上的一个事件)。既然诗歌是由文字建构的,那么意义与语言的非语义特点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比如声音和韵律之间的关系。语言的非语义特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效果,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可以在语义的和非语义的特点之间期待什么样的相互作用?

如果把诗歌作为一种行为,关键的问题一直是写作诗歌的作者的行为与发言者,或者是在那里朗诵的“声音”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错综的问题。作者不是去说出一首诗;写作一首诗就是说作者想像他/她自己,或者另外一个声音去朗诵这首诗。读一首诗──比如,“秘密坐在其中”──则是要说这些字,“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跳舞,猜测„„”这首诗似乎成为一段言语,不过,它是一个身分未定的声音的言语。诵读这首诗的文字就要使你自己置身于说这些话的位置,或者想像出是另外一个声音在说这些话──就是我们常说的由作者创造的叙述者或说话者的声音。这样,我们一方面有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这样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又有了这段实际言语的声音。在这两个人物之间还有另外一个人物:即诗人声音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对诗人的一系列诗歌的研究而形成的。(以弗罗斯特为例,这也许就是一种古老淳厚、朴实无华的形象,是对乡村生活具有深刻见解的观察家的形象。)这些不同人物的重要性因诗人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批评研究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但是在思考抒情诗的时候,一开始就把说话的声音和创作诗篇的诗人区分开来是很关键的,这样便树立起了声音的人物。

根据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的名言,抒情诗就是听到的言语。那么当我们听到了一段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的话语,我们所做的典型反应就是想像出,或者建构出一个说话人和一个语境:通过辨别声音的语气,我们推测出说话人的心境和处境、他关心的事物,以及他的态度(有时这些会与我们对作者的了解巧合,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这一直是20世纪研究抒情诗的主导方法,其理由也很简单明了,即文学作品是对“真实世界”言语的具有虚构性的模仿。所以抒情诗也是对个人言语的虚构性模仿。似乎每一首诗都以某些隐含的字词开头,“〔比如我,或者其他什么人会说,〕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或者“〔比如我,或者其他什么人会说,〕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跳舞、猜测„„”那么,解释一首诗就是从文本的提示和我们对说话人及一般背景的大致了解中推断出说话人持有什么态度。引导一个人如此讲话的东西可能会是什么?在中学和大学里分析诗歌的主导方法向来是集中研究说话人态度的错综性,研究一首诗如何使你所重建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戏剧化。

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抒情诗的方法,因为许多诗篇的确推出一位说话人来进行能见的说话行为:思考一次经验的意义,责备一个朋友或一个情人,表达敬仰或忠诚等。但是,如果我们去看看一些最著名的抒情诗的开头,比如雪莱的《西风颂》,或者布莱克的《虎》,困难就出来了:不论是“哦,不羁的西风哟,你秋神的呼吸!”还是“虎,虎,在森林的夜幕下像炽烈燃烧的火,光芒四射”。很难想像是什么样的处境会使一个人以这种方式说话,或者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非诗歌的行动。我们有可能想出这样的答案:这些说话人都被深深地迷住了,变得惊人地诗化,并且过分地装腔作势。如果我们把这种诗篇作为对普通言语行为的虚构性模仿去理解,那么这种行为似乎应该是对诗歌本身的模仿。这些例子所要说明的正是抒情诗的随心所欲性。看来,抒情诗不仅喜欢针对几乎任何事物(如风、虎、我的灵魂等)而不是针对某个确实的听众群;而且它还愿意以夸张的方法对事物讲话。夸张就是抒情诗的游戏名称:虎不仅是“橘色”的,而且炽烈地燃烧;风成了“秋神的呼吸”,而且,这首诗后来又把风说成是拯救者和摧毁者。就连嘲讽的诗歌也是建立在浓缩的夸张之上的,比如弗罗斯特把人类的活动归纳为“围成一个圆圈跳舞”,把许多种认知的方式称作“猜测”。

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抒情诗的核心似乎存在一个矛盾。诗歌的随心所欲性中包括了它对理论家自古典时代以来所谓的“崇高”的强烈追求:这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关系,激发一种敬畏或强烈的情感,给说话人一种超越人类的感觉。不过这种超验的热烈追求是与修辞手段相联系的,比如呼语法,一种对实际不在场的听众讲话的修辞手段;拟人法,把人类的特点赋予非人类的事物;活现法,让无生命的事物具备讲话的能力。诗句的最强烈的情感是怎样与这些修辞手段相联系的呢?

当抒情诗离开了交流的轨道,或者嬉弄于其间,对实际并不存在的听众──风、虎或心灵──讲话时,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在表示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导致说话人的激情言语。不过,强烈的情感特别要依附于说话行为,或者祈祷,于是它总是迫切地希望有一种局面,并试图请求非生命对象服从说话人的愿望,从而使这种局面成为现实。“哦,你吹舞我如波如叶如云吧”,雪莱的说话人正是这样请求西风的。夸张手法要整个宇宙听见你的声音,并且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动。说话人以这种方法把他们自己作为超凡脱俗的诗人,或者充满幻想的人:能够与大自然对话,而且大自然也会对他做出回应。诗文中的“哦”就是一种诗的本能手段,说话的声音以这种方式声称,它不仅仅是诗句的说话人,而且体现了诗歌学的传统和精神。呼唤风的飞舞,或者请求并不存在的事物听见你的呼唤是诗歌传统程序中的一个行为。它不过是一种程序,风并没有飞舞起来,不存在的事物也不会听见你的呼唤。声音呼唤仅仅是为了进行这个呼唤行为,为了使声音戏剧化:呈现出它的力量的形象,以此来建立它作为诗人和预言家的声音的属性。呼语法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夸张的祈使句引发了诗的事件,许多事情假如能够实现的话,就将在这种诗的事件中得以实现。

叙事诗重述一个事件;而抒情诗则是努力要成为一个事件,我们可以这样说。但是能使一首诗成功的保证是不存在的,而且呼语法──正如在引文中指出的──是最俗丽、最令人尴尬的“理想化”。它最容易使人困惑不解,也最容易被作为荒谬的夸张而不予理会。“吹舞我如波如叶如云吧!”肯定你是在和我开玩笑。一个诗人应该努力把这类东西剔除掉,以确保作品不被作为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而丢弃。

我已经讲过,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诗歌作为由文字构成的结构与诗歌作为事件之间的关系。呼语法既力图使某些事发生,又力图揭示这些事的发生是建筑在文字手段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呼语法的表述“哦,不羁的西风哟!”中那个毫无意义的“哦”。

欣赏手段 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 多媒体 运用

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深刻地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发展。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也越来越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欣赏音乐的美感,这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根据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一、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单纯依靠听觉,或过多的讲述,就显得单调、枯燥、平淡乏味,而是要根据欣赏的不同阶段,有目的的听,有分析有评析的听,会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音乐欣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感知阶段。这一阶段以官能欣赏为主,是音乐欣赏的初级过程,这个过程应以学生独立自主的聆听为主,应保证学生听觉的自主性和时间性。

(二)情感体验阶段。这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音乐之长处在于传情,但它不象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那样能产生直观和具体形象,再好的音乐也不可能清晰地解释周围的事物,不可能明确地表现物体的形象。教师就必须运用音乐的各种要素进行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到音乐当中去感受、想像、领悟、再现音乐形象。

(三)领悟提高阶段。这是对作品深层次的认识领悟,也是音乐审美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有关知识、作曲家的世界观、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动机等,以求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完整、深层次地认识和领悟作品的蕴意和内涵。

二、音乐欣赏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音乐欣赏如果仅仅让学生去听,是很难使学生准确、完整、深层次地认识和领悟作品的蕴意和内涵。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根据欣赏的不同阶段,只有解决好“看”和“听”这两方面的问题,使“看”和“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声、韵、义融为一体的兴奋状态,加强对乐音的感受、曲艺的理解、乐境的体验,动情生悟,才能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而多媒体手段所表现出来的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恰巧能够做到这一点,它毫不例外地也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得力助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一)CD的运用

这主要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一阶段中运用。由于此阶段以學生独立自主的聆听为主,加之CD在音质、音色等方面相比磁带更有优势,使学生在初步欣赏中能够很好的把握音高、音色、力度、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等。同时, CD在选曲方面采用数码编辑系统,灵活快速,十分方便,快进、快退、定格、慢速播放,可随心所欲,大大方便操作。

(二)幻灯机、投影仪的运用

这主要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二阶段中运用。此阶段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想象、领悟、再现音乐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词、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学生接受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课前把需要板书的内容以幻灯片或课件的形式精心设计制作出来,在课堂适当时机用幻灯机、投影仪放出来,那么,在课堂就能节省更多时间去讲授更丰富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同时,由于“新”、“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幻灯机、投影仪可将鲜艳的图片、新颖的谱面、重点突出的文字说明引入学生的视野,这将在视觉上产生大的刺激,从而把“教”与“学”推向一个较高的境界。

(三)VCD和电脑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三阶段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对一首乐曲进行情绪方面讲解和调动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乐道,而学生则可能听得无精打采,并没有和教师达成共识,这就是“教”与“学”的脱钩,学生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讲与听不能融为一体,这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为解决这种脱钩现象,我们就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其中,如采用VCD和电脑配合教学,就会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更能在音乐的情绪、节奏等诸多方面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例如,在给分析《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采用VCD、电脑辅助教学,一边让学生了解阿炳坎坷遭遇和当时历史背景的同时,一边让学生聆听乐曲的演奏,努力使学生体会乐曲表现出的那种痛苦、忧伤、呻吟、愤慨的情绪,使学生被作者在乐曲内所表现出的对封建统治的反抗和对光明的追求所打动,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作品的分析探讨中,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断提高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提高音乐鉴赏力。特别是电脑及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已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在音乐领域也毫不例外的运用它,如《震撼2001》,大量的记载了各国作曲家及其作品和生平介绍,这就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教学。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音乐的美是思维丰富的源泉”,在音乐教学中灵活,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开发思维,发展能力创造了条件。

欣赏手段 篇4

一、倾听活动与电教手段

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更是培养幼儿倾听的有效手段。要带领幼儿走进民族音乐, 感受民族音乐之美, 就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与能力。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差, 他们很难完成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更谈不上倾听。运用电教手段, 把倾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再加上简洁的语言引导, 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情境感染, 提高他们倾听的积极性。例如, 民族音乐《牧童短笛》, 在听之前, 先为幼儿提出听的要求;听后, 鼓励幼儿告诉大家听到了什么;随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画家李可染的“牛”系列水墨画, 让学生对音乐内容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将直观、形象、简洁、易于幼儿理解的图谱、节奏图展示出来, 实现音乐的直观化、形象化, 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乐曲, 感受旋律的特点, 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 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作品。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声像和谐统一的音乐氛围, 能够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是培养幼儿倾听和感受民族音乐形象的良好契机。

二、歌唱活动与电教手段

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民族音乐歌唱活动, 可以使幼儿全身心投入, 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 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终生保持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忱。为幼儿选择歌唱材料时要注意符合幼儿特点, 还要兼顾民族性。例如在教唱《盼天晴》时, 可以将这首歌制成Flash, 剌激幼儿的兴奋点, 让幼儿耳目一新, 同时为幼儿提供多种信息:一是视觉信息, 乌云、蓝天、小鸡、小猪、小朋友;二是动态信息, 乌云慢慢散开, 露出蔚蓝的天空, 小鸡在田野里啄食, 小猪在晒太阳,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三是听觉信息, 旋律欢快的纳西族音乐, 配上歌词 (乌云乌云靠边散散, 蓝天蓝天出现来来, 杀只小鸡请你吃吃, 宰只小猪请你尝尝) , 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这种教学形式集视、听、唱于一体, 幼儿的情绪很快调动起来, 情不自禁地跟着Flash中的歌曲一起唱歌。不知不觉, 当老师弹这首歌时, 幼儿已能声情并茂地唱出这首歌了。

三、律动活动与电教手段

幼儿期是孩子动作语言发展的高峰期, 他们动作语言往往优于口头语言的表达, 而律动活动正是以动作为基础的。幼儿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是注意力的短暂、好奇心强, 根据这些特点, 运用白板或多媒体辅助律动教学,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 《拜年》是一首民间小调式的乐曲, 主题反映过年时小朋友们去拜年的情景, 音乐较诙谐、活泼。将这首歌制作成Flash, 将拜年时男孩子们抬轿子, 女孩子们坐花娇、拎蛋糕, 一路爬坡、下山、扭秧歌、甩手巾的情节展示给幼儿。看到这个Flash时, 幼儿就会迫不及待地模仿起其中的动作来。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 幼儿可以编排出梳妆、打扮、假扮新郎、新娘、给长辈拜年等情节。幼儿将观看到的情节用体态动作组合、表现出来, 对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音乐游戏活动与电教手段

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民族音乐活动中, 教师应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音乐的特点, 巧妙地将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 使幼儿在快乐活泼的游戏中, 轻松自然地感受、熟悉、理解音乐, 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理解。音乐游戏的内容包括:以民族歌舞为主的歌舞游戏;带情节和角色表演的表演性游戏, 通过听声音与音乐并作出快速反应的听辨游戏等。如将《金蛇狂舞》的视频画面展示给幼儿, 然后带着他们一起玩民间的舞龙游戏, 让幼儿伴着音乐明快的节奏, 在不同的乐句中改变舞龙的方向。

在幼儿园开展民族音乐活动, 不仅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而且对他们的人文修养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将电教媒体运用于民族音乐教学, 调动了幼儿的一切积极因素,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充满情趣, 给幼儿民族音乐教育开辟了一份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蒋剑秀.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J].幼儿教育.1995 (12) .

[2]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欣赏手段 篇5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治疗,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心理情绪,调适

高职院校学生, 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 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 高职院校老师应该努力想方设法调适他们的不良心理健康状态。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 应该借鉴音乐治疗的经验, 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调适学生心理的辅助作用, 为培养合格的高职院校学生而做一点努力和贡献。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 即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 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问题频发的不稳定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 高考制度的恢复, 给社会带来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但同时也出现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高校升学竞争激烈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的高等教育, 除了日益扩大招生规模, 就是进行了必要的分流, 将一部分考生录入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 在这种状况中, 社会舆论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 旧的升学观念依然笼罩和左右着人们的头脑, 给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加上一般家长的“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以及希望在儿女身上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的想法, 促使这些家长把失望情绪发泄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儿女身上。在这样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当一部分承受着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具体表现为三大类:一是未能考上本科的一种焦虑, 二是来自社会和学生家长超负荷压力的紧张情绪, 三是学生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种种担忧。

1、高职院校学生一般普遍存在着一种未考上本科的焦虑情绪。

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指导下, 社会和家长之中大多认为, 考不上本科院校而不得不就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低人一等。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低人一等”的“角色身份”, 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中必然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自卑”的心理状态。不少学生认为自己“进错了门”, 往往因为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而深感“抬不起头来”。在这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中, 往往会滋生一种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又很可能会产生出沮丧、自卑、悲观、失望等消极的不良情绪, 因而对前途缺乏信心。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认为自己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门, 是十足的高考失败者, 从而会产生一种“目标失落感”和“压抑感”, 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 甚至动摇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整天没精打采, 意志消沉, 不知所措, 目光呆滞, 容易发火, 焦躁不安。

这些高职院校学生并不明白,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这种人才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是非常需要的, 也是十分紧缺的。这些高职院校学生带着一种“挫败感”, 以一种“万般无奈”的心情, 屈从于“一考定终身”的命运, 勉强进入高职院校。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将来在职场上的的优势, 一门心思纠结于“一考定终身”的不幸,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前途渺茫, 命运不济, 怨天尤人, 焦虑纠结, 自暴自弃, 不思进取。

2、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超负荷压力, 普遍存在紧张情绪。

人类是最具有社会性的存在, 而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就是家庭。每一个人都是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 受到一定的生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一个人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人格、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家庭教育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 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它与学校、社会一起, 对每一个人进行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人格、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些新生事物不断出现, 而人们的某些旧观念、旧习惯仍然统治着人们的意识。在大学的招生制度和教育制度发生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改革潮流中, 大多数人们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模式之中, 认为只有通过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一步步走到教育的金字塔尖, 才算是有出息, 而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一定是被淘汰的劣等生, 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气氛, 对那些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压抑, 使他们时时处在一种紧张情绪之中。这样, 这些高职院校学生一方面感到压力重重, 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厌学情绪。这就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也妨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许多家长也是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大学梦放在了子女身上。因此, 他们也给他们读高职院校的儿女, 施加压力, 要么埋怨他们不争气, 考不上本科院校, 老是与那些考上了重点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学生们攀比;要么就是絮絮叨叨, 发牢骚, 叙说家庭的经济困难和精神苦闷, 把一肚子苦水浇泼在儿女身上;更有甚者就是有些家长态度粗暴, 非打即骂, 进行言语刺激或者家庭暴力, 让孩子都不敢回家。面对这样的精神压力和家庭暴力, 不少的学生就形成了紧张情绪, 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不仅厌学, 而且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3、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未来前途的忧心忡忡, 心情郁闷。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 不少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正确的认识, 往往不太看好自己的前途, 甚至自暴自弃。同时, 大部分高职生认为自己只是偶然的高考失败者, 自以为他们的实际能力不比本科生差, 因而放缓了学习的步伐, 而不经意的怠慢则往往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 由于自己的心理再一次受到打击, 则往往使这些同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近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放缓, 而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多, 导致就业竟争的更加激烈, 大部分高职生认为自己的竞争力弱于本科生, 但单从操作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比, 高职生往往并不比本科生差, 这就使高职生往往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再加上高职生的择业种类和择业地的过于集中, 使高职生出现一些不安定的心理隐患, 往往使他们产生一种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从而诱发“就业焦虑症”。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当然要加强各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 进行教育改革的政策方针方面的宣传, 使全社会, 尤其是家长和学生本人, 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改革开放的大局上提高认识和端正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音乐治疗法的经验来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调适心理的工作, 发挥音乐欣赏的调适心理的作用, 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 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音乐治疗法的历史和效果及其经验

音乐治疗法是一种运用音乐艺术来治疗某些疾病, 尤其是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特殊方法。它把心理学、音乐学、美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结合起来, 发挥这些学科原理融为一体对人类身体和心理的综合作用, 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它主要是以音乐艺术, 特别是形形色色的音乐作品为媒介, 作用于人的感情乃至于人的整个心理 (认识—感情—意志) 状态, 从而改变人的整体身心状况, 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音乐治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人的整体性, 人的情绪中介性, 精神状态反作用于人的身体状况的身心相关性。它就是运用音乐艺术强烈的抒情特征, 把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音乐作品利用到调节人的情感的过程中, 并通过情感中介作用的调节使得人的知 (认知) 、情 (情感) 、意 (意志) 心理整体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进而促进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等生理状况达到健康水平, 最终实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轻疾病的目的。一般说来, 音乐治疗法主要是一种心理治疗法, 也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而且更多地适用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

1、西方音乐治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和正规系统的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法创建于20 世纪中期的美国。1944 年, 密执安州组织了第一个音乐治疗学会, 1946 年堪萨斯州国立大学开设了音乐疗法的专科。世界各国纷纷仿效。1959 年澳大利亚有了音乐疗法机构, 1969-1970 年间, 德、法、丹麦、芬兰等国也相继成立了音乐疗法组织。这些组织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确信, 音乐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然而, 音乐治疗的观念和方法却并非现代人的异想天开和一蹴而就的,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远古时代。

+现有的历史资料显示, 在国外音乐治疗的观念和方法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代, 巫医就已经开始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给人治病。相传, 古埃及人的巫医治病, 一方面给病人服用一些确有疗效的天然药物, 另一方面还经常采用一定的巫术仪式, 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 口中念念有词, 哼唱着不知所云的怪异小调, 这样的怪异小调不仅起着暗示作用, 也使病人内心得到很大的安慰, 心情变得舒畅, 病情便趋于好转。[1]

古希腊人很早就将音乐与健康联系起来。毕达哥拉斯关于音乐与数的关系、柏拉图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关于音乐的净化理论, 可以视为音乐治疗原理的起源。中世纪的欧洲人已经体验到音乐可以缓解长期的痛苦和忧郁的好处, 并把伴随音乐疯狂地舞蹈当成治愈疾病的行之有效方法。古罗马帝国崩溃后, 音乐治疗处于低潮, 发展受阻, 可是音乐仍然运用于治疗病人的宗教和巫术仪式中。当时大多数政治家和哲学家相信音乐有帮助治疗的力量, 如Boethius, 他在有关中世纪音乐的著作中基于“四体液说”等一些简明的理论假设, 反复论述了音乐和医学或健康之间的关系。[2]

18 至19 世纪, 欧洲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的心理效应的研究材料, 并有许多医生采用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1890 年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20 世纪留声机的发明方便了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 也方便了对音乐治疗的系统研究。[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有些医生利用音乐活动来帮助那些肢体受伤的士兵恢复肌肉和关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军人医院进行了一些实验:受伤的战士听了播放的音乐以后, 患者的伤口感染率减少, 死亡率下降。美国国防部高度重视这个实验结果, 这也促进了音乐治疗法的创立和传播。战后, 许多医院开始邀请音乐家来参与治疗工作, 一些医生开始系统的研究音乐对健康的作用。1944 年和1946 年, 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先后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来训练专业音乐治疗师。[4]

1950 年美国设立了一个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协会, 音乐治疗发展成为了一种专门的医疗法。它标志着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的诞生。从此, 音乐治疗法就被广泛运用于儿童的音乐治疗、精神病的音乐治疗、心理和行为障碍的音乐治疗、老年病的音乐治疗、生理疾病的音乐治疗、残障儿童的音乐治疗等等不同的医疗领域。1974 年, 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 (World Federation Music Therapy) 宣告成立。自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以来, 音乐治疗法这一新兴学科迅速发展,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音乐治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社会职业。目前, 仅美国就有4000 多名注册音乐治疗师在各种医疗部门工作, 世界上有200 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 并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5]

2、中国音乐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与国外的情况相似, 中国运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历史最早也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原始社会中的巫医治病。从“乐 (樂) 、药 (藥) 、疗 (療) ”三字的形音义的同源关系, 可以看出我国远古先民认识到歌乐与药物的关系。《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首先把五音全面引入医学领域, 指出音乐声调的不同, 对人体五脏生理或病理活动以及人的情志变化有不同的影响。[6]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秦国名医论述音乐与疾病的关系, 指出听音乐、演奏音乐都必须有选择、有节制, 才有益于身心, 这可以看作是对音乐治疗原则的探讨。从历史文献来看, 中国古代主要强调运用音乐来养生的思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写到, 音乐可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7]

三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稽康在《养生论》中记载了西汉时的窦公“以琴抒怀, 宣泄感情, 调节心志”。魏晋时的阮籍在《乐论》中指出:“乐者, 使人精神平和, 衰气不入, 天地交泰, 远物来集, 故谓之乐也。”自唐宋金元时期以来, 音乐治疗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好听琴》中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了自己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以治疗忧郁。元代刘郁《西使记》中记载着以音乐治愈疾病的事例, 是我国古代将音乐用于治疗疾病的明确记录。[8]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及清代徐灵胎《乐府传声》等著作对音乐疗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现代学科, 在中国起步较晚。1980 年, 美国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教授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 首次将欧美音乐治疗学介绍到国内。[9]

随着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逐渐发展, 1988 年, 中国音乐学院建立了音乐治疗专业。1989 年,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 许多音乐家、心理学家、医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参与到了音乐治疗的学术研究之中, 至此, 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治疗网络体系已初步成, 促进了我国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10]

3、音乐治疗法的借鉴意义

无论中西方, 音乐治疗法都有悠久的历史, 也积累了许多临床实例的经验, 显示出明显的效果。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

在中国, 20 世纪90 年代末, 由于一批留美的音乐治疗学专家的回国任教, 许多国外先进的音乐治疗技术与方法从此便带回了中国, 逐渐地缩短了中国与世界音乐治疗学发展的距离。但是, 我们必须注意到:在音乐心理治疗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内涵, 对音乐治疗对象治疗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西方音乐治疗理论的时候应当适时地将其理论选择性地加以借鉴和发展, 而不是全盘皆收。实际上, 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方法有许多也是非常有价值和值得研究的。这些观点来源于中国本土, 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 更适宜于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内涵。因此很有必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领域中去发掘出更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和技术, 并将其发扬光大。[11]

不仅音乐治疗和音乐治疗法本身, 值得我们采取“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的方针, 来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和音乐治疗法, 而且我们还可以把音乐治疗和音乐治疗法的经验和效果, 借鉴和扩展到我们的审美教育之中。在我们的审美教育中, 我们不仅要正面地运用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来塑造和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而且也可以运用音乐艺术的作品和活动,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寓教于乐, 怡情养性, 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特征, 巧妙借用音乐治疗法的经验和效益, 精心设计一些有效的音乐欣赏方案, 来调适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不良心理情绪, 把音乐欣赏课程作为调适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辅助手段, 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紧张心绪和前途忧虑等心理问题, 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更好地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优秀人才。

三、音乐审美欣赏针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案设计

1、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

根据我们在有限范围之内的不完全统计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主要可能有:抑郁型、焦虑型和狂躁型。

1) 忧郁型:它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复合性负情绪或者否定性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状态, 会使高职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他们往往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由于自我评价偏低, 容易产生一种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不良情绪。

2) 焦虑型:它指的是对高职生的自尊心构成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 往往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当焦虑水平过高, 它容易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极度的紧张状态, 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思维。

3) 狂躁型:处于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高职学生, 他们一般精力充沛, 甚至可以连续工作几天几夜, 极其兴奋, 脾气暴躁, 感官异常灵敏;随后是连续几个星期的低潮期, 患者表现乏力, 没精神,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针对这三种主要的心理问题类型, 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来进行音乐欣赏的调适审美教育。

2、针对不同类型心理状态的音乐欣赏调适审美教育的作用及效果。

我们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试验。针对高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 在实际的音乐审美欣赏教学过程中, 在音乐类型的选择上, 考虑到带有歌词的音乐作品其指向性过于明确, 不太适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欣赏引导, 故主要选用了纯器乐作品, 包括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现代轻音乐等, 在表现题材上, 主要选取表现自然美的音乐, 当欣赏者陶醉于大自然中, 某些不良心理情绪就会得到调适、缓解、解除。

1) 高职学生忧郁型心理问题的音乐欣赏调适作用及效果。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抑郁型的心理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利用音乐引发学生的抑郁情绪体验, 然后运用音乐想象和音乐放松方法对抗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

首先, 以凄切、悲凉的乐曲宣泄情绪。针对有忧郁情绪的高职学生, 如果使用欢快、热烈的音乐来加以抑制, 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它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烦躁的情绪。而首先聆听“忧伤”一类的音乐, 则可以将积聚在学生心中的某些不良情感体验宣泄出去, 从而达到恢复学生心理平衡的目的。例如:首先, 播送阿炳的《二泉映月》。这是作曲家根据我国民间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二胡独奏曲, 也是一首充满悲情的音乐精品, 它是我国最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之一。乐曲的音调凄美深沉、委婉流畅,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诗一般的意境, 凝聚了作曲家一生的坎坷经历, 渗透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当我们静静地聆听乐曲时, 不仅将人们引入一种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 而且会使人禁不住沉浸在悲凄的音乐中, 悲伤痛哭, 潸然泪下。在教师的引导词朗读下, 鼓励同学们进行音乐想象, 引发其抑郁情绪体验, 随后, 教师停止音乐, 要求同学们相互在小组内就引发的抑郁感受进行讨论……

然后, 以抒情、安宁的乐曲消除烦躁不安。因为, 平缓柔和、风格清幽恬淡、尤其是表现自然美的音乐, 往往可以对人的情绪起着一种很好的“净化作用”, 它有助于呼吸平稳, 心跳脉律和缓, 使人精神松弛、情绪放松, 消除学生的烦躁。如:抒情、平静的、舒曼的《梦幻曲》。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浪漫主义钢琴小品, 乐曲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与清新的幻想色彩, 它是每个聆听者心中的旋律, 舒缓柔情的音乐编织着人们儿时的梦, 同时也蕴含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随着抒情、平静的音乐, 并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焦虑体验和感受……

最后, 以舒展、明快、旋律酣畅、生机勃勃的乐曲畅志怡 (移) 情。笔者发现, 当抑郁这一负性情感体验慢慢随着音乐得到发泄, 如果再选择一些具有升发调畅、朝气蓬勃特性的音乐, 能使同学们获得良好的正性情感体验, 起到一种振奋情绪、鼓舞心志的作用, 从而对改善同学们抑郁不良情绪有很大帮助。如:李焕之的《春节序曲》。这是一首洋溢着陕北泥土芳香的优秀管弦乐作品, 以“秧歌”的体裁创作而成, 描写了陕北人民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 具有浓郁的陕北民族风格, 渲染了一种十分欢快的气氛。听着音乐, 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音乐想象, 在欢快、悠扬的旋律中让同学们的心情平缓、宁静下来……

2) 高职学生焦虑型心理问题的音乐欣赏调适的作用及效果。

针对高职学生焦虑型的心理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利用音乐引发学生对象的焦虑情绪体验, 然后运用音乐想象和音乐放松方法对抗焦虑情绪。例如: 首先播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曲, 是作者十八岁时所作, 全曲采用通谱的手法, 一气呵成, 具有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旋律的音调, 展示了充满戏剧性的情节……) 在教师的引导词朗读下, 鼓励同学们对音乐进行想象, 引发他们的焦虑感受。

然后播放古琴曲《落雁平沙》 (乐曲的旋律起而又伏, 绵延不断, 优美动听, 作品整体的基调是一种静美, 但静中有动, 用模拟的手法表现了大雁飞鸣, 此起彼伏的情景, 形象鲜明生动, 别具一格。) 让同学们在抒情、平静的音乐中写出自己的焦虑体验和感受。

最后, 再播放被誉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水中倒影》。这是他晚年所著的《意象集》中的第一首作品, 创作于1909 年, 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荒无人烟的原野的一种追忆, 它是作曲家用富有色彩性的和声来描写水上反光的一首佳作, 通过各种丰富的音乐元素, 营造了一种色彩斑斓的音乐意境。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音乐想象, 使同学们的心情平缓、宁静下来。其后,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齐唱门德尔松作曲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 (作品的歌词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 全曲以流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 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 渲染了一幅美丽动人多画卷) , 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其焦虑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和释放。

3) 高职学生狂躁型心理问题的音乐欣赏调适作用及效果。

针对高职学生狂躁型的心理问题, 这类同学往往具有易激惹、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利用适当的音乐使同学们释放这些不良的情绪, 然后运用音乐想象和音乐放松方法对抗焦躁的这种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 “制怒”的目的。

首先, 针对同学们的烦躁不安的情绪, 可以首先播放快板的、具有振奋感、力量感的乐曲, 如亨德尔的《皇家焰火》序曲 (作品为D大调, 为庆祝英法之间的战乱结束而作, 首演于1749年, 乐曲以华丽而庄严的旋律开头, 首先, 是由管乐呈示速度徐缓的旋律, 然后, 弦乐以传统的赋格开始快板主体, 通过利用弦乐与管乐的对比重叠, 互作应答向前发展, 最后, 乐曲在欢乐而华丽的氛围中结束。通过作品, 同学们脾气暴躁、易被激惹等不良情绪就可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然后, 可以播放快板的, 具有平静感和抒情感的乐曲《斯卡布罗兰集市》。这是一首富有浓郁的怀旧感和略带忧伤感的蓝调, 旋律自然、纯朴, 演唱者用民歌式的朴素歌词配以动人心扉的吉他伴奏, 平抚了心中的烦躁, 仿佛一阵清风, 轻佛着思绪, 缓缓略过心扉……再进一步, 以急板的, 具有悲伤感和抒情感乐曲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轻音乐《童年的回忆》, 继续释放同学们的某些不良情绪。

3、高职学生对音乐欣赏调适心理曲目的信息反馈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 结合具体的音乐曲目, 开展的音乐审美欣赏的对症音乐调适活动,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一些卷面询问调查。学生的回答普遍认为:当听到悲伤的乐曲时, 会带给人一种忧伤、凄婉的感觉, 让自己联想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 感到旋律中似乎也流动着自己的痛苦, 但与那种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似乎又有所不同, 听着这旋律, 感到心灵的负荷在减轻, 好象自己长长地舒了口气, 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当听到抒情、安定的音乐, 他们认为轻灵、秀逸的音乐确实能带来一种安定、平和的感觉, 给人一美的享受, 似乎有一种朦胧的幸福感, 心情感到渐渐平静、缓和, 如同步入了诗情画意的美丽世界。而当听到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调欢乐的音乐作品时, 确实能带来一种愉快开心的情感体验, 能振奋精神、鼓舞意志, 对自己、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总之, 针对高职生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 科学地选取音乐欣赏材料, 综合考虑多种实际因素, 在音乐审美欣赏的心理作用下, 努力满足高职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需求, 从而引发他们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 能有效地诱发或改善高职生负性情感体验, 达到提高他们情绪适应性、促进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凯元.音乐治疗原理.音乐艺术[J].1996, (3) :86

[2]Wigram T, Borde LO.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Music Therapy.Theory, Clinical, Prac tice, Research and Training.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2

[3]洪文学, 李昕, 高海波.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音乐疗法.北京生物医学工程[J].2004, (3) :27-29

[4]卢银兰, 赖文.近20年来音乐治疗的研究概况.上海中医药杂志[J].2002, (1) :39-42

[5]高天.音乐治疗导论.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J].2006, (1) :121-130

[6]林惠芬.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国临床康复[J].2006, (10) :33-36

[7]范欣生.音乐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J].2002, (3) :65-68

[8]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中国自然医学杂志[J].2000, (2) :21-25

[9]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 (续)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J].2000, (3) :43-46

[10]张旻琰.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音乐[J].2004, (1) :134-137

[11]郑玉章, 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音乐探索[J].2004, (3) :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欣赏手段】相关文章:

音乐欣赏课的好方法和教学手段08-25

手段04-11

电教手段05-29

具体手段05-15

金融手段05-26

对比手段05-27

培养手段05-29

制作手段06-08

观察手段06-13

预算手段06-13

上一篇:室内照明下一篇:诚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