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

2024-07-22

大气受热过程(精选四篇)

大气受热过程 篇1

一、巧妙导入, 一石激浪

好的导入能够成为一节课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也成为探究活动的起点。

在《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课中, 笔者以地月对话的动画情景导入。地球:“月球老弟, 你光着身子感觉怎么样?”月球:“地球大哥, 我难受啊, 白天热到127℃, 夜晚冷到-183℃。”通过这个有趣的对话, 引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用图像创设探究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与情感, 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波动效果, 为整堂课的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图片引路, 深入浅出

地理图像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而对于新课程而言, “图”可成为探究活动的“指南针”, 指引航向。如笔者利用一些实际生活情景图片提问:“为什么白天多云, 光线比晴天暗, 气温比晴天低?为什么天空常呈蔚蓝色?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 为什么天空仍然是明亮的?在晚秋和寒冬, 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为什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在那里, 人们却感觉‘头上热滚滚, 脚下冷飕飕’?”

与实际生活结合得多了, 学生就会对地理现象有所关注, 对大自然中的事物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这不但使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更能够引领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又如笔者利用三张图片贯穿大气受热整个过程, 成为探究线索的载体。

由图引出探究活动一:减少的53 个单位的能量哪去了?

探究活动二:地面受热升温以后, 地面的能量是如何传递和转化的?

探究活动三:大气受热升温以后, 又会怎么向外传递热量?

以图片寻根究底, 不但可以将课本重要内容串在一起, 而且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宏观的问题细化, 再将细化的地理问题串连成更大的综合体。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全面地看问题, 并锲而不舍地挖掘隐含条件, 培养学生“求甚解”的习惯。而且以图贯穿始终, 思路清晰, 降低难度, 使课程更有情趣。

三、亲身参与, 活力四射

不同的图像可以引导学生实施不同的探究活动, 让地理课焕发生命的活力。如笔者利用蔬菜大棚图导入实验活动:塑料袋能锁住热量吗?即利用简单的工具 (一个塑料袋、一个灯泡和两支温度计等) 设计一个实验过程, 模拟“大气的温室效应”。

实验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设计又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即学生的思维离问题的结论之间是“跳一跳, 摸得着”的关系。通过实验活动发现和提出问題, 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 培养实验推理能力、分析问題的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技能。

在课堂总结时, 通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地球、月球表面的热状况, 而且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上述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运用、检验和发展, 是真正体现新课程新意的东西。

大气受热过程文字表达 篇2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2)秋冬季节,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昌盛气逆辐射,使农作物免遭冻害(晴朗的秋冬早晨保温作用弱多霜冻)。

(3)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存等。

学点易经诠释“大气的受热过程” 篇3

少阳篇

白天“阳长阴消”。大气受热过程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白天,大气层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温度不至于升得过高。

早晨,太阳初升,上层大气受热,但低层大气还是冷的。因为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让地面受热,地面再把热量传给低层大气,这需要一个过程。此时称之为“少阳”。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之前,被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等方式削弱。大气削弱太阳辐射的能力取决于大气的密度、成分等。大气越稀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越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上午,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即太阳高度角的变大,太阳穿过大气层的路程变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地面不断增温(阳长阴消)。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故地面在增温,大气也在增温。

老阳篇

中午,经过上午半天的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层上下均受热,此即“老阳”。 老阳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地方时12时)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气温最高(下午2时)的时候。但《易经》认为:阳极必阴。“老阳”是“阳”达到了顶点,也是“阴”开始生起来的时候。太阳到达最高点意味着太阳高度要慢慢地变低,气温达到最高也意味着气温将会慢慢下降。

但《易经》中又蕴含了最基本的真谛: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譬如12时是午时,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过了12时,太阳高度减小,太阳辐射减弱(阴),但地温依然在增加(阳),一般地温在13时达到高值。过了13时,地温下降(阴),但气温依然在升高(阳),14时达到高值。阳和阴是相伴相随的。再如,地面一方面增温(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能量,阳),一方面降温(地面辐射损失地面能量,阴),同时保温(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地面,阳),增温和降温是同时发生的,即阳和阴不能截然分开。最终地温的高低取决于得到的热量和失去的热量之差。气温的高低和地温同理,也是热量获得(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增温)和热量失去(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降温)两者之间的较量。

少阴篇

夜晚则和白天相反,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没有了太阳辐射(阳)这个热量来源,地温和气温都在下降(阴)。此时,大气层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这就好比夜晚大地万物都进入睡眠状态,需要一床厚厚的被子(大气层)来保温,以免被冻。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越多,保温作用越强。正是由于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才使得地球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傍晚,太阳西落,上层大气没有太阳辐射,很快冷下来。但低层大气还是热的,因为地面和大气失去热量、温度降低也是有个过程的,此时为“少阴”。“少阴”时,地面温度已经没有白天高,且地面还在不断降温。故地面向大气释放的能量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少,大气逆辐射就弱,还给地面的能量减少,故地温和气温都在持续地下降。

老阴篇

经过前半夜的持续降温,到了子时(即半夜23时~次日1时),达到“三极”。一为“阴极”,阴到了极点当然就是“老阴”,和午时的“老阳”相对。二 为“寒极”,即相对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候。三为“气降极”,意思是人的气血是一天中下降的最低点。《易经》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阴阳变化,阳则动,阴则静,静易入睡。所以“老阴”时分人的任务是睡觉,且应处于熟睡状态,人需要通过睡觉来保护自己的阳气。切记不可熬夜学习、工作、娱乐、游戏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篇4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图和画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和对地面保温作 用,记住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解答相关问题

三. 内容分析 :

“大气的受热过程”所揭示的原理具有乘上启下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解释上章大气垂直分层 的若干问题(大气垂直分层气温变化规律),另一方面是本章学习的基础,理解和巩固了近地面大 气热源主要来自地面的认知,可为后面学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奠定基础。本课学习起点为物体辐射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此原理首先区别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与大气辐射的波长;大气不同成分对各种辐射能的不同作用是学习的基础,而教材缺失了该部分 知识,需要给学生补上;学习的落脚点是“气温”,需要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源问题等,并以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而导致各地气温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为引子为“热 力环流”的学习作铺垫。四.学情分析:

做好三点知识铺垫:物体温度与辐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大气组成成分及其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例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水汽和 固体杂质对云雾形成的关键作用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之间的过程与关系,以及大气的根本热源与主 要热源的联系与差异等,这些在新授课中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搞混。因此,结合教学过程通过“太 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顺口溜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区别学习关键点。P28 图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蕴含本课学习核心知识原理,是学习重点,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并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转化为板书简图,要求学生同步在笔记中画简图再现原理过程。其他知识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示意图和温室保温作用示意图,穿插在相应 环节,补充说明核心原理四、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人:对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引出本课学习“地球大气” 【第一步】呈现原理示意图:展示视频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原课件名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为便于学生观察,连续播放一次后,第二次分步骤播放:太阳辐射几乎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地 面获得太阳热量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热量;但在穿越大气层时受到大量截留,几乎没 能穿透大气层。然后定格(圈定处为重点观察部位),提出讨论问题。【第二步】问题引导:根据课件提出第一个讨论问题:同样是辐射,为什么太阳辐射可以几乎穿 透大气层而地面辐射就不能呢? 【第三步】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知识铺垫,着重引导学生从大气不同成分吸收辐 射能量的特性来思考解决问题。讨论的思路为:(1)区别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波长;(2)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辐射能力的特性。【第四步】问题结论:大气层(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对太阳辐 射只是吸收波长较长红外线;臭氧也只是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所以太阳辐射能量能几乎穿透 大气到达地面。而地面辐射能量因波长较长被大气强烈吸收而截留在大气中。(教学小循环,继续讨论大气受热过程的后续环节,主要对大气逆辐射的观察和思考)【第一步】继续观察课件,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样以大气辐射向外传播热量,其中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被成为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而散失的大气 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为负相关(圈定处为重点观察部位)。【第二步】问题引导:是什么决定了散射宇宙的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间大小变化?【第三步】分析讨论:同样引导学生从大气组成成分所起的作用入手,着重讨论(教师解释)云 量多少、云层厚度的作用。【第四步】问题结论: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而形成的云越多、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就越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的就越少。【第五步】核心知识结论:以板图(教师)和笔记(学生)的形式,将本课核心知识“大气受热 过程”以简图再现。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认知,将大气受热过程简化文字表述,以及特别区分大气 直接热源与根本热源的问题。

上一篇:图式阅读理论下一篇:线性双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