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都市

2024-07-22

欲望都市(精选七篇)

欲望都市 篇1

不管是书、电视或电影, 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子, 它们或毫不掩饰的直接表现出来, 或不露声色潜行于文本的建构中。这些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并不会因为文本本身内容上的特征而有所妥协或弱化, 反而通过文本为世界各地读者、观众及一切受众的认识、接受乃至推崇这一过程, 使西方文化价值观更进一步传播, 使更多人如同对待文本一般认识、认同, 而其本身亦愈久弥新, 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

一般认为, 西方文化价值观包括以下内容:把理性作为观念与实践的指引、推崇人文主义与个人主义、追求幸福与自由、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另外从宗教的“摩西十诫”中所规定的内容亦成为西方核心道德观。这些西方文化价值观不仅深深扎根于本文所分析的文本之中, 它们亦深深镌刻于任何起源于西方的文化载体之上, 不论古今。本文主要讨论其中最重要的并体现最深刻的三点:理性 (Reason) 、幸福 (Happiness) 与权利 (Righ t) 。

一、理性

将理性至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第一位有其本身固有的历史意义。理性是作为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主导的国家与以非西方文化价值观为主导的国家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差别所在。古希腊哲学家, 尤以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 为代表, 认为客观知识的获取只能通过理性。何为理性?理性, 即是现实, 或者在思考与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意即:人类根据逻辑法则将其感知到的内容概念化, 进而获得客观知识的一种能力。理性的观点认为,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就其本身来说真实的, 绝对的, 普世的, 客观的, 完整的, 它独立并先于人类的思考、希望和欲求。理性的基础在于, 因果性井井有条、稳固牢靠地支配着一种“真实”, 故此种“真实”是可以被人们所知晓理解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正是由于此种特性, 现实主义观与科学才从中应运而生。

动物通过其生理特征存活下来, 如皮毛可以使其御寒, 又如利用尖爪利齿, 速度蛮力捕获猎物, 逃避天敌。人类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存活。如果人类如生畜一般单纯依靠相对弱小的身体能力或直觉, 只有毁灭一条路。人类要生存, 必须以人类的方式存活。意即:运用思维能力。正是人们运用了头脑思维, 而绝非靠天赐或单靠本能或劳力, 才得以达成生存的希望。从遮风挡雨的屋舍、御寒保暖的衣物、填饱肚子的捕猎工具, 进而创造语言交流、发展农耕生产、制出医疗药物, 到组建政府, 发展工业, 丰富文化, 这些无一不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有人说,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 这倒不是因为人类总是运用理智, 而是人类可以去思维的这种能力本身, 决定了其最鲜明的特性——生存的根本方法。

人们通过理性这一唯一客观的方式彼此进行有效地交流与理解, 当一方以理性的思维来面对现实, 将客观现实作为与另一方的仲裁人, 人类最终是可以达成和平解决争议的。

在《欲望都市》中, 特别是透过电视剧等直观的传播媒介,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 事实上每一集都是在集中解决一个话题 (或问题) , 女主角凯莉·布雷萧 (Carrie Bradshaw) 作为原著中凯莉的延伸, 也就是作者布希奈儿自己的投射, 总是在根据该集中所设定的某个话题进行着理性的思考, 透过每次的思维 (通过凯莉自己独白或者在她的麦塔金电脑上打字) , 了解前文所述的可以触摸的“真相”, 分析当下所处的困境, 在这个过程中, 使主体与受众了解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更确切的说是主体主动的理性思维之路, 各种关系、利益的博弈与权衡, 而这种具有条理性的思维的理性化过程, 也帮助当下都市的男女看清许多真实:什么是应该坚持的, 哪些又应毅然舍弃等等。然而,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向世人传递着理性价值观的普世光辉, 暗示人们在遇到任何阻碍、情况的时候, 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思考, 才能到达可以为人所理解的真实的彼岸。

二、幸福

西方文化价值观认为, 人在短暂一生之中, 应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追寻幸福之中。或者说, 西方文化价值观认为,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 幸福是最好的, 最高尚的, 最愉悦的东西……她是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所在, 也是人类存在的终极目标。幸福是实现个人意义与理性价值所产生的喜悦与宁静的感觉, 它们显得重要并且持久。诚如艾茵·兰德 (Ayn Rand) 所说:幸福是指一个人活得成功, 其一生符合人类应有的价值。

然而, 最求幸福之路往往也就是追求利益之路, 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相对的, 则是自我牺牲与自我否定。而传统上以他人的牺牲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总是与自私联系在一起, 故而幸福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自私。其结果是, 追寻一己之欢通常被视为构成了他者的威胁, 如欺骗、偷盗、残暴、奴役甚至杀戮等, 这些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维持与促进自身福祉。但是, 西方文化价值观所倡导的追求幸福并不是通过冲突, 而是以和谐的方式追求进而获得幸福。西方文化价值观鼓励一种善意的、理性的“自私”, 意即, 人们既不牺牲自身利益迎合他人幸福, 也不以他人福祉为代价创造自我欢愉。事实上, 人们利用传统上所认定的自私, 诸如谎言、欺骗、偷盗、攻击、奴役、谋杀或其他任何毫无道德价值可言的恶劣手段是决计不能获得幸福与适当的自我利益的。这些手段以其臭名昭著的性质, 使幸福的冲突升级为犯罪, 其结果是, 一个人一旦做出了任何传统认定的自私行为, 哪怕只是偶尔一次, 则此人将终日过着惶恐不安的生活, 行走在灾难深渊的悬崖边上。因为这些行为总是与被捕、监狱或更严重的——一辈子被贴上不能信任的标签并作为被社会遗弃的一员放逐到社会福祉的边缘紧紧相连。罪恶的恐惧和良心的谴责将使人要么投案自首, 度日于囹圄, 要么终日寝食难安, 继续维持所谓的“幸福”。

不难发现, 《欲望都市》这一系列文本都操持着这样一种诉求:那就是, 现代都市中的人们, 应该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它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在书中这种看似单调的文本中都轻而易举的可则将会继续漂泊;也有人将幸福建立在这样一种过程之中。但无论如何, 我们可以发现, 这样的追求并不是要剥夺他人幸福的权利, 而是通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交易” (trade) 来完成。即使有人破坏了“交易规则”——通过谎言、欺瞒获取“幸福”, 而并非通过理性的自私来追求幸福。如凯莉与男主角比格先生的婚外情, 当她想要退出时, 凯莉总是觉得会有一种方式“顾全大局”, 没有人会受伤的退出, 但这只是一个神话;她下意识考虑到的只是自己才会是那个受伤者, 可是却从没想过比格先生的妻子娜塔莎的感受。这样子暂时的欢愉当然最终所面临的是灾难性的结局——这也是作者透过西方文化价值观想传递给受众的一条信息:追求幸福绝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苦难与牺牲之上的, 而是理性的自私——凯莉最后一次在比格先生家偷情被娜塔莎发现, 娜塔莎在追逐凯莉逃跑时一边告诉她“其实自己早已知道他们的婚外情之事”, 一边奉劝她“但别到自己家里偷情”, 最后在楼梯重重跌到并失去了几颗牙齿流了很多血……作者以此为戒, 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告诫受众幸福只能通过道德的善意的方式和谐获取, 而不是构成他人的威胁, 造成他人的损失。而后者之结局往往是不愉快的, 与幸福背道而驰的。如果理性的抛开盲目的快感和欲求, 幸福是可以“交易”的——比如凯莉可以和现任男友分手, 比格先生和妻子离婚, 但在这一文本中, 作者所描绘的是:人的贪欲胜过了理性, 其结果就是四个人都受伤, 也许不是同时, 但伤害确实真实的。这亦再次印证了前文的理性的重要性。

三、权利

理性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 也是一个成熟个体的特征。这决定了个体能够行使这种行为与决断, 而任何人若是对此强加阻止则被社会视为是不适当的。换句话说, 人类的本性要求个体必须享有权利, 它是社会话语语境机制下规制个人自主欲望的规范操守。由于权力源于现实, 特别是理性生物存活的要求, 权力是与生俱来的。诚如美国政治家约翰·狄金森所言:权利并非宪法所赋予我们的, 而是伴随我们生而存在的;我们将誓死抵抗想要将其夺走的任何人为力量。

所有个体, 无论国境、性别、阶级、族群都平等享有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 其中又包括自由权、财产权与追求幸福的权利。其中, 最后一项是指为自己的身体而活, 有权利活得满足、愉悦。所有的这些权利赋予人们许多的自由, 包括但不限于:宗教权、演讲权、出版权、请愿权、结社自由权, 以及被陪审团审判权和针对不合理搜查、逮捕的程序法中的权利与保护。托马斯·杰斐逊曾如是说:人天生就无权侵犯他人同等的权利, 法律即是应克制此种行为。由此生产出的权利意识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它就是一种观念、想法的集合, 而此种“观念就像一个适应性强抗压能力高恢复速度快的寄生物, 并且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大脑被一个哪怕是很小的想法所控制住, 再次想要把它完全根除则是不可能的了。头脑中所形成的这个观念将被充分的理解, 根深蒂固的存在在那里, 并影响之后的思维与实践。”

自由不仅是与法制相联系的, 而且也是与人的责任相联系的。西方人在张扬人的个体性、自主性的同时, 强调人作为自己和社会的主人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个人有多大的自由就应该负多大的责任, 不仅要对行为的后果负责, 而且要对整个行为过程负责。

因此, 在本文本中, 权利意识和责任要求作为西方文化价值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就被很好的诠释了出来。例子有许多, 这里谈一例。女主角凯莉·布雷萧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的亲子送礼会, 盛装出席的她被告知必须脱鞋入内以防止病菌感染幼儿。于是她脱下了近500美元的名牌鞋子放在门口。当送礼会结束后, 落, 而对方也不知道。于是在凯莉上门询问的时候双方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僵持的境况。于是朋友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基本的社交礼仪 (更精确的说, 是一种义务行使的必要性) , 于是询问凯莉鞋子的价格, 但当被告知鞋子的价格接近500美元时, 对方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要价, 并责怪凯莉为何花如此巨额的金钱在一双鞋子上, 因此拒绝赔付。凯莉实在想不通, 咨询了她的好朋友兼律师的米兰达·霍布斯 (Miranda Hobbes) , 她告诉凯莉完全有权利要回丢失的鞋子或等价的金额。于是凯莉最终经过理性的分析得出:自己是在社会规范的要求, 或者说是规训下, 每次对方有重大的事项, 如结婚、生子、孩子满月、周岁生日等, 总是掏了腰包。于是意识到, 也只有自己要经历重大日子之时才会得到礼物。凯莉告诉那位朋友, 自己将结婚了, 对象是自己, 希望得到她的祝福——一双一摸一样的新鞋。最终她如愿以偿的“找回”了自己丢失的鞋子。

权利意识自该文本建构之时便强势的占据着。在权利意识不发达的地区, 人们也许会顾及情面不好意思问, 甚至不问, 自认倒霉。然而, 沁润在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女主角却丝毫不放手, 继续追问对方鞋子的下落, 一直到直面那个尴尬的一瞬, 终于使对方自己不管是出于社交礼仪 (Social Decency) 还是义务要求 (Obligations Request) 认识到自己应做的事。但在这个小小的案例中, 责任最终归咎到对方身上, 主人公还是得要回鞋子。然而, 应该注意到的是, 她最终拼命找寻的不是鞋子, 而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公平性, 这种公平性由权利意识在背后发挥着一种不屈不挠的作用, 它最终推动主体的行为和最后令她满意的结果。同时, 还应看到的一点是, 整个过程中是理性这一最基本的能力, 发挥着最长远的效用的。如果不是如前所述的, 女主角习惯性地理性思维, 她是无法“想通”的, 无法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者方法, 追回自己失落的幸福, 而这一过程, 正是第二部分所探讨的以一种和谐的、讨价还价式的 (trade) “自私”实现自己的权利。因此这种对话的、说理式的过程再一次体现出理性思维的光辉和重要性。而她的朋友同样最后意识到了责任的要求。

四、总结

不管是秉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国家还是有自己传统价值观的国家, 各国的受众在经历这种接受文本、认可文本的过程中, 哪怕只是单纯的欣赏其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时, 也是在接受一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洗礼——他们就是理性、自由、平等、幸福与和谐。他们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浅薄, 亦不会因文本的多样而褪色, 反而会随时间和文本的改变愈久弥坚, 这些价值观如一块瑰宝一般丰富着世界文化的舞台。

参考文献

[1]Leonard Peikoff, Objectivism:the Philosophy of Ayn Rand, New York, Meridian1991.[1]Leonard Peikoff, Objectivism:the Philosophy of Ayn Rand, New York, Meridian1991.

[2]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Oxford World's Classic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8.[2]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Oxford World's Classic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8.

[3]Ayn Rand,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The Objectivist Ethics”, New York, Signet, 1982, P27.[3]Ayn Rand,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The Objectivist Ethics”, New York, Signet, 1982, P27.

[4]Ayn Rand,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New York, Signet, 1982, P29.[4]Ayn Rand,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New York, Signet, 1982, P29.

[5]Bernard Baily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5]Bernard Baily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6]Thomas Jefferson, Letter to Francis Gilmer, 1816.[6]Thomas Jefferson, Letter to Francis Gilmer, 1816.

欲望都市GLK 篇2

其实,奔驰GLK应该算是奔驰旗下最年轻的SUV车型,从2008年它选择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至今,不过四个年头。这个与奔驰C级轿车共享开发平台的GLK,虽然个头不大,但配置齐全,不但具备独立悬挂,还全系配备了奔驰的4Matic全时四驱系统,竞争对手瞄准的是宝马X3、奥迪Q5等混迹国内已久的车型。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8月,GLK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8%,如今中国已成为GLK全球第二大市场。国产化自然是发展趋势,2011年年底,GLK在北京奔驰实现了国产。2012年上半年国产GLK正式上市时,本该铺天盖地撒花地宣传,但北京奔驰做得有些低调。原来好戏在后面!没过多久,北京奔驰中期改款的新一代GLK悄然面世了,主打依然是搭载3.0L V6发动机的GLK300车型,但从外到里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阮小姐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记者这个行业总是东跑西奔,因为新闻不等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新闻。为了跑新闻方便,她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车。用她的话说,年轻时也曾经疯狂过,开着自己的高尔夫跟别人飙车的事情不是没干过。现在的她算是事业小有成就,但选择车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她需要一辆SUV,不仅要乘坐舒适,安全性高,还要有一定的品质,当然车的性能永远放在首位。她认为SUV能给女人一种安全感,视野好让驾车更加安全,车身庞大有一种震撼作用。

于是她开始关注市面上符合她条件的SUV,比如BMW X3,奥迪Q5等等都成为她的目标。当知道奔驰GLK国产的消息后,她开始有些期待了。不过4月份上市的国产GLK从里到外,她都觉得少了些韵味。后来在网上看到中期改款后的新一代GLK的图片时,全新的内饰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她决定来一次亲密接触。

一改往日的硬朗外形,多了几分柔美

阮小姐说,奔驰给人的感觉一向是比较硬汉风格,外形也很保守,感觉有些刻意去保持奔驰那种严谨的做事风格。可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外在美总是给人能留下第一眼美好印象的。比起2012年初的老款国产GLK,新一代GLK的外形相对柔美了很多。以前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造型,现在变得柔和了不少,坚毅明晰的腰线和棱角分明的整车身线,依然保持着奔驰的干脆利落风格。动感的前脸和有些俏皮的LED大灯造型,让这款新一代GLK充满了时尚的味道和亲和力。阮小姐说,如果拿这款GLK重新拍一遍《欲望都市》将会更合适,因为现在的它就是一件时尚作品。

新潮时尚的内饰颠覆了奔驰的传统

如果说新一代GLK的外形能够让阮小姐动心,那么全新改款的内饰则让她开始对GLK有些爱不释手了。新一代GLK内饰改动较大,在整体颜色搭配、材质和用料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阮小姐坐进车内,对车内她觉得满意的地方逐一点评起来:三辐式方向盘采用了真皮包裹,2点和10点位的手握位置采取了打孔真皮设计,手感不错;仪表板也改成了黑白相配的颜色,更加时尚;镀铬的十字型空调出风口非常抢眼;中央的液晶显示屏尺寸也比之前的加大,当然还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对女车主来说依然是个必备品;前排座椅提供了电加热功能,可惜没有提供通风功能;变速器采用了怀挡形式,这该是奔驰比较高级的轿车和SUV上的特色设计,这样节省了驾驶座和副驾座之前的空间,让储物空间更加丰富。但是这样的怀挡操作还是需要好好适应和习惯的,否则总容易误操作。

扎实的底盘和奔驰的品质,

让GLK操控起来游刃有余

GLK搭载的7G-TRONIC PLUS增强型七速自动变速箱,几乎很难感觉到换挡的顿挫,也让新一代GLK动力输出更加平滑顺畅。对于开车风风火火的阮小姐来说,这样顺滑的动力输出虽然很舒服,但却少了几分驾驶的激情。幸好GLK还提供了换挡拨片和手动模式来提升驾驶乐趣,当深踩油门将转速逼高,能感觉到动力持续地稳定上升,发动机也开始低沉地嘶吼起来,瞬间觉得自己像是开辆运动车。得益于奔驰的品质和扎实的底盘,GLK操控起来可以用“稳定”来形容,轻盈的方向盘也很适合阮小姐这样的女性来操控,倒车的时候更能体现出优势。只是当进入山路时,太过于轻盈的方向,让人觉得有些不踏实。

总体来说,GLK整体的驾驶感觉比较舒适和轻松,很适合长途旅行。

小卓长得一副娃娃脸,跟他聊天,甚至还带着几分羞涩。从事影视行业的他现在正在潜心研究如何拍摄最时髦的微电影。我之前以为微电影就是拿着摄像机,写个短剧本而已,谁都能干。聊过天之后,才发现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唯一觉得还能跟微电影沾边的是,想象着也许还能当个微电影中跑堂的角色。小卓对车还是很着迷的,尤其喜欢奔驰。这个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品牌让小卓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能够拥有一辆奔驰也成为了他的梦想,于是这辆国产的奔驰新一代GLK就成为了他为拥有奔驰奋斗的目标。

时尚的外观,让奔驰更接近年轻人的喜好

也许奔驰注意到了外形要做得更时尚,更潮流才能引起新一代年轻人的注意,毕竟GLK的消费目标也是这样一群年轻的精英分子们,所以新一代GLK在外观上下了不少功夫,更接近年轻人的喜好。在小卓眼中,新一代GLK不像之前的那样方正略显呆板,而是变得更加动感起来。前大灯和尾灯采用LED光源,立刻让GLK充满了时尚感。不过细心的小卓也发现了GLK美中不足的地方,他发现发动机盖的缝隙确实有些大,国产的GLK在装配工艺上还是需要继续提高和更加严谨把关的。

内饰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配置也有了提升

进入GLK,小卓立刻感觉到新一代GLK的内饰绝对是卖点,而且朝着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方向盘更换上了全新的三辐式样,并增添了换挡拨片;仪表盘中央的小液晶屏由单色升级为彩色;中控台上方的小尺寸液晶屏变成了7英寸液晶屏,还有奔驰COMAND操作系统;镀铬的十字形出风口,非常有个性,有点像是在飞机机舱的感觉;前排中央扶手箱内终于增加了USB接口;后备厢配置了电动开启功能……另外,自适应远光辅助以及车内氛围灯等这些新增配置,也都被赋予到新GLK中。特别提到一点的是,以往奔驰的习惯是转向灯拨杆在下,定速巡航/电子限速控制杆在上,但是如果不习惯奔驰这样的操作方式,总是会搞混。而此次的新一代GLK则将这两根控制杆互换了位置,方便了驾驶者。说起来GLK依然是属于紧凑型的SUV,上一代GLK的后排空间就不甚理想,到了新一代GLK这里,虽然略有改善,但是依然腿部空间感觉很局促。

nlc202309031501

动力系统仍旧是老款的发动机,静音效果有了十足的提升

小卓说,尽管是新一代GLK,不过发动机依然是老款的3.0升V6发动机,功率达180kW/6200rpm,最大扭矩300Nm/2500-5000rpm,比老款GLK 300要稍大一些。在中控台上有“经济模式”,“手动模式”和“运动模式”三种选择。“经济模式”下驾驶GLK,配合7G-Tronic Plus 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一切以舒适和节能作为根本出发点,让驾驶缺少了激情但却相当舒适。而在S挡模式下,发动机响应则要变得积极很多,V6发动机的强大动力才得以展现。小卓发现GLK的静音效果非常出色,时速开到120公里/小时,很少能感觉到外界的噪音入耳。调校舒适的悬挂,加上扎实的底盘,还有奔驰4MATIC全时四驱系统,这样的组合,足够应付一些恶劣路面。当然毕竟GLK是一款城市SUV,你无法让它成为奔驰ML,甚至奔驰G,但在它的领域里,奔驰已经做得很到家了。

奔驰GLK300 4MATIC 豪华型

长×宽×高:4528×1840×1689mm

发动机:3.0L,V6

轴距:2755mm

变速器:7挡手自一体

最大功率:180kW/6200rpm

最大扭矩:300Nm/2500-5000rpm

价格:55.80万元

编辑看GLK

新一代GLK让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内饰方面的一些变化,与SLK如出一辙的镀铬十字圆形出风口感觉非常好,我经常在堵车的时候不自觉地会去旋转它,奔驰设计师为它设计了阻尼装置,那种圆润的手感让我觉得非常舒服;导航系统甚至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路况信息来询问驾驶者是否选择优化路线,一点小的惊喜让我对GLK充满了好感,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车主档案

车主:阮小姐

年龄:70后

职业:媒体

驾龄:12年

曾驾车型:高尔夫,BMW 5系

车主:俞先生

年龄:80后

购车时间:2010年

老款GLK车主谈新一代GLK

我的GLK是2010年买的,当时还要进口。一坐进国产的新一代GLK里,第一感觉就是内饰变得非常时尚和潮流。配置方面增加了不少也改进了很多,采用怀挡方式确实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如果要说特别喜欢的一个功能就是,新GLK增加了一个HOLD功能,它与AUTOHOLD功能类似,在短暂临时停车时无需变换挡位,只要深踩制动踏板,直到行车电脑显示屏上出现"HOLD"便可解放右脚,此时车辆会采取自行制动,如果要继续前行只需再次踩下油门就行。这个功能实在是太方便了,非常贴心。试驾几天,在北京城里经历过堵车等各种路况,综合油耗显示百公里平均11升左右,还是比较节油的。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发动机依然是老款,未能与国外同步,而且GLK的车型选择实在有点少,希望日后能够引进更多配置的,比如1.8T等等。

欲望都市 篇3

该剧以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四位女主角的话语和行为, 表达了新一代女性的立场和状态, 并且通过女主角的演绎引导和影响着当今社会女性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举动, 体现了女性主义通过电视媒体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表达、对女性世界的关注以及对女性群体的影响。

女性主义是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 它作为一种知识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 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属于批评理论里的一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目的就是揭示这些个性别化分割的世界的力量和局限性。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 女性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入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同时, 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理论的鼓舞, 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 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

对于女性主义在电视媒介的研究, 女性主义学者首先将考察电视的着陆点放在了肥皂剧, 因为这一专门针对女性观众而开辟的电视剧种, 明显为女性主义提供了可供研究的大量素材。首先, 妇女在符号上被贬低了。在剧中, 女角色的身份总是被设定在有限的职业中:男性是老板, 女性是秘书;男性在外工作, 女性在内顾家等等。其次, 肥皂剧女性总处于被动。美丽、温柔、善良、持家才是优秀女性最应具备的特征, 而那些被描绘的职业女性则遭到谴责。即使偶有个别成功的职业女性, 她们也都倾尽全力经营和打理家庭, 从而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肯定。相反, 男性却能在顾及私人领域的同时继续发展着事业, 并为他们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赢得承认与褒奖。自强自立的女性总是会在剧终时, 把对家庭和事业的控制权转交给“全心全意为其着想”的男性, 而其他任何威胁到男性权力、有悖于被动身份定义的女性, 都被描绘成玩弄控制把戏的“妖妇”。除此之外, 肥皂剧的叙事机制隐蔽地维护了父权制社会的持续。封闭的叙事将观众置于全知全能的视角, 这种方法增强了个体是有力的、能够控制事件进程的幻觉, 并且突出了男主角的作用;而肥皂剧与广告节目交替叙事, 适应了女性在家中无休止的工作, “在表达女性愉悦的同时是在为父权制服务, 并以此维持了家庭的良性运转”。

而《欲望都市》却有别于以往的肥皂剧, 它展示了纽约单身女人的情欲生活, 瞬间把全世界女人许久已来寻寻觅觅的价值观瞬间击倒。该剧故事以专栏作家凯瑞为背景陈述, 环绕着四个中年职业女性的感情及生活进行展开, 以此为主线贯穿了她们对爱情、事业、家庭、社会以及对男人和性的独特观点, 展现了女主角自由、独立、随性、大胆的生活方式。剧中四位女主角个性鲜明, 有独立的观点和意识, 对物质生活极其享受和热爱, 并且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虽然都已经年过三十, 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选择单身, 激发了女性独立自主、以我为本且不再依赖男性以男性为上的思想变革。新时期的电影语言仍然是男性的传播方式, 在男性的、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遮蔽和扭曲下, 《欲望都市》可以说是女性主义通过电视媒介对女性转变自身思想和本体认知、解放女性思想束缚的一个极具积极影响的剧集。

但认真解读《欲望都市》的话语和影像传达, 其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表达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本质上的问题。传播者通过四位女性各式各样的欲望表达和对性的大胆追求, 似充分表达了女性主体性欲望, 表达了传媒的女性立场, 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 大众传媒在表达这些女性主体性话语的时候也存在着各种矛盾。

表现两性关系中的性, 是《欲望都市》的重要内容, 而在这种关系中, 她们超越了传统的被动、顺从、压抑的两性位置, 成为主动表达、追逐、控制两性关系的主体, 这是传媒试图表达的一种关于女性权力的立场与角度。但在权力话语似乎偏爱这四位曼哈顿女性的同时, 矛盾的表达却也不时流露。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加大, 男性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放到事业上, 越来越不愿意结婚, 而即便结婚也会去寻找更年轻的女性, 而这一切则是以《欲望都市》为代表的已并不年轻的女性所无法改变和掌控的, 也是传播者无法回避的事实。当剧中四位女主角的昔日好友一一都步入婚姻的殿堂组成家庭之时, 她们一再的向其表示不屑并且对其结束了自由的单身贵族生活而表示同情。但在她们随着年龄的增大, 当她们发现自己的容颜也不再如此光鲜、自己的年龄已无法在与男性迂回中占据主导, 她们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对稳定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便不可掩饰的表现出来。凯瑞与男友Mr.Big虽感情深厚, 可还是分手, 之后却发现Mr.Big与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订婚。表面上风光时尚的凯瑞深受伤害却无可奈何。在结局篇中, 凯瑞兴致勃勃地跟随俄罗斯画家男友去巴黎结婚, 但却发现两人不能相处, 正当她与他分手而伤心的时候, Mr.Big意外地出现在她面前与其重修旧好, 凯瑞破涕而笑……在大团圆中, 就连强势的单亲妈妈米兰达, 也因为男友的执着与真诚, 最终也和他破镜重圆。在传媒这样的叙事逻辑中, 男女关系的权力的分配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结局暴露了话语的实质与内核:在男女关系中, 最终的操纵者仍然是男性。与其说大团圆的结局给了受众一个心灵的安慰, 不如说这是给了全体女性观众一个安慰。

《欲望都市》的女性主义表达, 进一步的印证了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女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许多经典的台词如“男人或许发现了火, 女人却学会了玩火”、“这个城市是为男人流转的目光而设计的游乐场, 不幸的是, 他们需要双眼都看前方才能生存”等等, 给女性同胞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引导女性充分认知和肯定自我价值, 摆脱男性对自己的主导和约束。但在充斥这浓厚的男权意识的社会背景下, 有关女性的议题、活动、构筑, 常被以娱乐的型态呈现于大众眼前, 而刻意忽略其背后所隐藏的意涵。错误的刻板印象必然导致不合理行为, 甚至是广大的女性公众也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男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建构, 而淡化或消解女性平等权利的意

在艺术的名义下

——从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新发展思考纪录片的真实性

王玺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时至21世纪, 大众文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后现代色彩。本文从纪录片新发展的角度, 阐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关键词】纪录片;真实;艺术

关于纪录片, 各家定义林林总总。中文“纪录片”一词, 源自法文documentaire。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考证说, 法国1879年出版的由语言学家利特里主编的《法语词典》收录了documentaire。法国《电影辞典》对纪录片的定义是:“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 (1)

在所有关于纪录片的言语中, 有一个词汇格外醒目, 它的名字叫真实。血统纯正与否、价值高低甚至于是否可以归入纪录片家族, 真实是一块试金石。传统的纪录片理论认为, 真实是纪录片创作的首要原则, 也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影视片种的特质之所在。这种观点, 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

时至21世纪, 大众文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后现代色彩,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一味地遵循传统的纪录片理论, 一味地追求纪录片的绝对真实性原则, 只会将纪录片赶进越来越小众的死胡同。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 无论是三维动画还是情景再现, 都只能作为纪录片的一种变现元素而存在, 决不能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

一、传统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真实性定义

历史文献纪录片, 是“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 纪录片, 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 照片, 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或加上采访当事人或与当时的人物和事件有联系的人, 来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 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 (2)

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创作的真实性原则包括几个方面:纪录片是取材于真实事件、人物和环境的非虚构的故事;纪录片是普通人在真实的背景中演出他们自己的生活;纪录片需要捕捉原发性自然动作和生动的语言变化。 (3)

可见, 真实对于纪录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导演创作的产物, 真实性或者非虚构性的尺度在不同的导演眼中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二、新技术手段带来的真实性偏离

近些年涌现出的一批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不断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甚至都还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以《故宫》为例, 这是一部典型的新派历史文献类纪录片, 在首次播出期间, “收视率最高达到3.09%, 收视份额最高达到9.36%, 并连续两周进入央视收视排名前十名, 创造了纪录片多少年来少见的收视高潮。” (4)

以《故宫》《大国崛起》《圆明园》等一系列纪录片代表了纪录片新方向, 究其成功的原因, 是从拍摄手法, 片子结构, 节目包装都有着新的突破。而这些突破的深层次原因, 则是对纪录

识。但以生物为基础的性别虽不可改变, 而社会性别是社会赋予的、可操作性的, 可以因政治或舆论的影响而改变。因此, 女性主义所期待的, 是能去解构一个男性权威的意识形态, 真正确保女性在社会中的各种权益。

片创作理念的新认识。

从拍摄手法上来看, 以《故宫》为代表的新一批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大量采用了延时摄影、定点摄影等以往纪录片创作中较少出现的电影创作手法, 并间杂大量的三维动画片段来再现历史。三维动画的运用为再现一些建筑奇观和宏大的历史画面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故宫》“12集的播出总长度为540分钟, 而我们经过电脑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 (5)

无论是延时拍摄、定点拍摄还是三维动画的大量使用, 都不是对现实场景的“一比一“再现和还原, 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纪录片的制作, 而且使得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真假难辨的纪录影像面前, “真实”受到了挑战。这些新技术手段的大量使用是对传统纪录片创作理论的一次突破和扩展。

三、创作思路的改变——真实再现带来差异

真实再现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法。《故宫》的编导周兵说, 带有知识性和说明性的真实再现的使用, 是值得鼓励和坚持的, 而另一类带有意向性和抒情性, 具有视觉想象力的真实再现的使用, 要十分地谨慎。

近些年来, 在历史和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中, 不少创造者都采用了演员扮演、模拟演示等多种表现手法, 在遵循原则性的真实性的前提下, 大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可视。但“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只能起到弥补和辅助作用且要有严格的界限控制。对于历史文献类的纪录片来说, “再现手段应该是建立在眺望真实的窗口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得益历史文献与事实为基础的搬演与再现, 才能被用来直接或间接的表现真实。” (6)

四、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思辨

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存在的真实性与影像的逼真性的和谐统一, 也即内容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要求主题的真实, 而且要求生活表象的真实;不仅要求事实本身的真实, 而且要求屏幕效果的逼真;不仅要求作品叙事逻辑的真实, 而且要求叙事内容是摄影师有可能拍到的。

纪录片必须是真实的, 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有了真实, 纪录片才有生命力。但纪录片不是生活本身, 它是一种文本创作——通过影象发表对生活的看法。美国大型系列纪录片《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就是纪实与造型结合得非常好的典型, 他们在真实纪录的同时, 也不忘对艺术美的追求, 制作出来的纪录片既有纪实性, 又有极强的可看性。

前面说到过, 纪录片的真实性即非虚构性。然而从创造者的

摘要:《欲望都市》通过四位女主角的话语和行为, 表达了新一代女性的立场和状态, 并且通过女主角的演绎引导和影响着当今社会女性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举动, 体现了女性主义通过电视媒体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表达、对女性世界的关注以及对女性群体的影响。但认真解读《欲望都市》的话语和影像传达, 其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表达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矛盾与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大众传媒在当今面对女性问题、解释女性生存时所面临的困境与两难。

关键词:女性主义,电视媒介,矛盾困境

参考文献

[1].[美]劳拉·蒙福德著、林鹤译:《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伊·安·卡普兰:《女性主义批评与电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约翰·斯道雷著, 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银河:《女性主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都市欲望与视觉散文 篇4

出版专著《水墨象形》、《速写》、《艺术与生活》、《张望画集》、《画家与模特——水墨人物写生》、《二十一世纪中国实力派画家文献——张望》。

如果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艺术世界,有一股追忆和重释民族审美文化符号的风潮,那么与这种理性的文化怀旧意识相伴随的,是另一批拒绝用历史记忆“修改”当下感受的青年画家们,以感性的不羁之笔,书写着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中新生代的视觉时尚。借此,新世纪的中国水墨艺术的现代景观,在一种综合的、多样趣味杂陈的视觉风格演绎中,进入新的多元共生时段。

画家张望,2003年以来在自己处于都市中心的阳台上,张望着当下都市生活向艳谷趣味的变迁,以笔墨形式自信地诠释着对这种都市欲望景观和解读。当下中国城市文化中的艳俗之风,是经历了20世纪的民族独立、国家脱贫、政治运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城市化发展等一系列沉重而崇高的历史事件后,以市民生活的丰富、多样、国际化而标示了中国社会都市审美文化趣味的新色彩,其当下性品格包容了中国社会走封建文化传统的历史绵延:艳,修改了中国文化艺术“雅”的高贵姿态,却不拒绝趣味表达中的个体自由精神和语言的放逸与品味的精致;俗,放弃了堂筵艺术和主流媒体叙事的理性社会关怀,以不标榜“反叛”的大众化事言展示了市民生活和物质理想和新生活方式催生的“幸福感”。如此,艳俗色彩所表征的是当下中国都市生活中人性的自由与张扬。

张望近期作品引起关注的原因,是他对这一都市趣味诠释过程中所展现的独特手法与创作品格。在“阳光系列”中,作者对新感觉的描述还处于远距离的“张望”阶段,对都市生命欲望的表达在理性的分析和视觉感性的生涩交织中徘徊,男性和女性形象在“写实”意义上的社会阶段定位所带来的歧义,以及形象塑造手法的投影快照效果,集中反映了这种徘徊的探索性特点。从“都市系列·泉”开始,踌躇开始走向明晰,画面上女性形象的格调,捕捉到了都市生活趣味中身体欲望与市民生活的关联点。当然,这一所谓关联点并不是作者的独特心得所在,他的独特感受表达得以显现的创作个性,是对“泉”、“都市天空”这类隐喻性符号与女性形象之间所建立的绘画表现关系的处理效果,表达这种“效果”的笔墨手法,一方面使“阳台系列”中对女性形象社会角色的模糊“联想”,升华为以青春期身体欲望与生命活力的形而上诠释;另一方面,这种放弃笔墨之“写”的圭臬而以“画”求新的自由表达(使我联想起来了林凤眠在上世纪中期的彩墨作品),形象地勾画出了当下都市文化趣味的五味杂混特点和对传统笔墨符号的工具论意识(放弃对精英文化的“纯度”崇拜)。

张望的创造性突破,我认为集中体现在第三个系列“粉色城市”中。从阳台上的“张望”,到城市之泉的“隐喻”,从摄影快照式的笔、形表现元素,到“粉色”的视觉冲击效果,作者在对当代都市生活艳俗品格的创作解读中建立起了个性的言说方式:

墨,退后了,但墨韵的感觉借粉色的视觉冲击力而被装扮成“个性的”;

色,突前了,色彩效果的瞬间性以“单一”而与无处不在的多媒体电子图像产生了静与动的张力;

写,被“画”取代了,但书写性的自由无羁保留在了对画面笔迹“偶然性”效果把玩的精致化趣味中。

形,是符号化的,浓艳的少女形象与城市风景拼接所表达的,是城市风尚对当下享乐的视觉崇拜断面……

如此,张望作品中的审美品格,在强视觉效果与绘画手法的多元混杂中,实现了个性化的建构——放弃诗意的笔墨韵律,把玩散文式的视觉表达。

张望走下阳台,步入都市之流。其创作语言的演变轨迹,以个案的方式展示了当代水墨艺术历史关怀与时代趣味之间开阔的创造空间,这一空间与其说是被画家的才能与作品所诠释,不如说是被当代中国都市生活发展的丰富与宽容的氛围所建构。正因此,任何关于水墨艺术当代性的理性目标化描述,都显得局促而做作;任何关于当代水墨个性表达的自信设计,又都在必须在“视觉的”这一当代都市生活语境中生效。在这里,艺术家的才能与宿命,均被时代生活所选择。

欲望都市 篇5

语用学研究在20 世纪90 年代左右开始采用动态研究方法分析会话, 比如分析话语结构、话轮转换、会话活动类型、会话策略等。自然语境中, 人们面对面的正常交际中的会话, 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研究语料。和自然会话一样, 影片对白的发生有其特定背景, 属会话活动的一种。对会话活动的语用分析旨在揭示会话活动参与者是如何策略地使用语言对语境加以操纵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的。对白展示了说话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性格特点, 能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角色、欣赏电影主题。本文旨对《欲望城市》第一季第六集中的部分对话进行分析, 主要讨论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产生的效果。

一、会话合作原则

1. 会话合作原则的内涵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 (H. P. Grice) 认为, 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准则: (1) 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一是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足够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 质的准则 (Quality Maxim) :一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二是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关系准则 (Relevant Maxim) :说话要有关联。 (4) 方式准则 (Manner Maxim) :强调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 一是要避免晦涩;二是要避免歧义;三是要简练;四是要有序 (井井有条) 。

2. 会话合作原则的意义

以上四条准则描述了一个合理、有序的会话过程, 如果交际的参与者严格按照此准则, 就能达到顺利交谈的目的。量的准则体现了交际内容的充分性和经济性原则;质的准则体现了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交际的诚信原则;关联准则体现了交际的目的性、需求性原则;方式准则体现了交际的策略性、功效性原则。然而, 合作原则不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 而是对人们实际行为的描述, 它不应被视为一种规范。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中说:“这些准则并非说话的规则, 而是人们在话语交际中所假设的使话语得以进行的一种底线, 是人们理解话语的基础。”因此, 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并不在其本身, 而在于违反它所造成的特殊语言效果。

3. 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

违反合作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况: (1) 说话人根本就不愿意遵循合作原则, 不论你说什么做什么, 他都不愿意接过话头; (2) 在日常谈话中人们有时会说谎, 也就是说一些自己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话; (3) 说话人面临着一种冲突, 为了维护一条准则, 不得不违背另一条准则; (4) 说话人公然地不执行某一条准则, 也就是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一条准则, 同时他还想让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一条准则。第四种是格赖斯最关心的, 也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说话者处于自身的动机或某种理由, 常常通过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 以产生特殊的会话效果。

二、《欲望城市》对白分析

“Sex and the City”《欲望城市》是继《老友记》之后最为火爆的美剧, 获奖无数。《欲望城市》是发生在纽约曼哈顿四个单身女人Carrie, Samantha, Charlotte, Miranda身上的故事。她们都事业成功, 时髦漂亮, 都已不再年轻却自信魅力四射。四个女主角身上浓郁的现代都市单身女性的气息, 以及她们牢固的友谊和所面临的困扰, 在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中引起了共鸣。本文选取第一季中第六集的部分对白进行语用分析, 从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角度探索人物关系, 内心世界。

1. 对白1及分析

Carrie在一家中国餐馆遇到自己的朋友Mike和女伴, 过去打招呼, 其中话轮 ( speaking turn) 以T表示。

T1 Carrie: hi

T2 Mike: hi Carrie,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T3 Carrie: Oh I'm with ….I will tell you later

T4 Mike: (look at her dress) You are great,

T5 Carrie: Not too naked?

T6 Mike: No , just make it enough

T7 Carrie: (waiting Mike to introduce his girl for 6 seconds ) Hi , I am Carrie , I'm an old friend of Mike

T8 Libby: I'm Libby .It's so nice to meet a friend...

T9 Mike: So I will call you,

T10 Carrie: ok great , have a good dinner, nice to meet you

这段对话, 由简单的寒暄开始, 在T4 Mike 首先赞美了Carrie 裙子, 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 因为Carrie当晚穿的裙子确实有些暴露,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 Mike用你看起来美极了和“just make it enough”刚刚好来, 维护了Carrie的积极面子, 接下来在T7 Carrie大概有6秒钟的时间没有说话并且望向Mike 的女伴, 这种目光交流实质上就相当于一个问题“Who is the girl?”Carrie在等待Mike介绍自己的女伴, 但是他并没有介绍, 合作原则的重要前提就是, 谈话的参与者都需要有把话谈下去的愿望, 也就是他们在谈话中必须持合作的态度, 这样他们, 每个人所说的话都适合话题有关的, 都是对对方所说的话的恰当反映, 那么Mike保持沉默, 并没有介绍自己的女伴, 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 他对Carrie感兴趣的话题没有提供足够信息甚至是一点信息也没有提供, 他这样做不是因为缺乏信息, 而是因为他并不想就Carrie提出的话题进行合作, 而Carrie 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不合作状态, 所以在T7, Carrie等待之后首先介绍了自己, T8是女伴 Libby的积极回应, 在Libby还能没有结束话语的时候, Mike就抢过话语权, 在T9中突然对Carrie说, “So I will call you” (我会再打给你) , 言外之意是就聊到这里吧。这句话也是进一步地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而且以一句不相关的话来回答, 其话外之音就是不想把三个人的谈话继续下去, 会话原则的违反原因有很多, 那么在之后的情节里我们得到了答案, 原来他的女伴是超市的促销员, 而且外型上与Mike 之前的女朋友也无法比较, 所以他对于这段感情羞于启齿, 在最初的对话中Carrie没有发觉Mike 悄悄地违背量的原则而继续进行交谈, 所以Mike只好最终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原则, 以这种令人尴尬的方式结束谈话。

2. 对白2及分析

(Carrie与男朋友Big散步的时候遇到Big的朋友——一对夫妇)

T1 Husband: Hi how are you

T2 Big: Hi , hi how are you , good to see you

T3 Husband: Do you remember Phyllis

T4 Big: Of course. Phyllis, how are you

T5 Wife: Good

T6 Husband: Is everything good??

T7 Big: Yeah everything is ok.

T8 Husband: oh . that's what I hear.... (waiting Big to introduce Carrie for 5 seconds) So good to see you

T9 Big: good to see you again

T10 Wife: Good to see you.

T11 Husband: Bye-bye

T12 Big: Bye-bye

这段对话开始于四个人之间, 但是整段对话中只有三个人的对白, 首先丈夫出于礼貌原则介绍了妻子, 把妻子引入了对话, 在T5结束之后, 应该由Big 介绍Carrie,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直到T8中丈夫保持沉默, 并且夫妇的目光同时投向Carrie, 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对Big一个问句“who is she?”但是Big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 他对这对夫妻感兴趣的话题一点信息也没有提供, 所以还是没有介绍Carrie, 保持了沉默, 丈夫看出了Big对这个问题的不合作状态, 他没有像之前的第一个例子一样, 主动去介绍自己, 而是知趣地进行告别。Carrie对于这种情况非常的恼火, 在晚餐结束后, 向Big提出分手。在之前所分析的第一段对话中, 我们了解到Mike不想进行对话的原因是, 他觉得自己的女朋友不够优秀而对于这段关系羞于启齿, 那么Big 是否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呢, 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 我们了解到, Big之所以没有Carrie引荐给他的朋友是由于他当时忘记那位朋友的名字.所以无法给他们作介绍, 那么这是由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引起的误会, 也就是他在面临着一种冲突, 为了维护质的准则和对方的积极面子, 不得不违背量的准则。

三、结束语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与浓缩, 电影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主要通过对白与情节来展现。对白是表述情节、勾勒性格与心理冲突的重要手段, 是语用分析的理想语料。《欲望城市》是一部精彩的美剧, 很多情节的安排都是由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引起的误会,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话之后会让我们对整部影片产生更深的理解, 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和剖析整个美国社会。

摘要:近年来,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文学作品, 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但是关于电视剧、戏剧文体分析的研究较少。所以从语用学角度对美剧《欲望都市》的部分对白进行分析, 通过对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循与有意违背等方面展开讨论, 分析违反会话原则和产生戏剧冲突的关系, 可以发现对白分析是了解人物关系、性格及内心世界的有效方式, 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理解电影角色、欣赏电影主题, 更好地剖析整个美国社会。

关键词:对白,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

参考文献

[1]MEY J.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342.

[3]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YUL E G.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71.

[5]Bushnell, Candace.Sex and the city[Z].London:Aba.ctl8, 1997.

欲望都市 篇6

20世纪90年代初Tim Johns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的外语学习方法 (data-driven learning, 简称DDL) :数据驱动学习。它的主要思想是学生对语料库呈现的批量语例进行观察、推断和归纳, 自行发现语言特征和规律。与此同时, Sinclair开创了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学, 强调词语序列的频数和定量分析 (Sinclair199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 文本是保存数据的主要形式。对批量文本进行搜索和操作, 可以发现文本背后数据的规律性和特征性 (詹宏伟2013) 。梁茂成也提出研究者需要特殊语料时, 可以自己动手搜集一些文本, 建立一个小型的语料库 (梁茂成2010) 。鉴于此, 数据驱动教学的理念和做法日臻成熟。本研究基于自建的美剧《欲望都市》剧本台词语料库, 利用检索软件检索出台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位短语动词, 为数据驱动口语学习的模式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欲望都市》台词剧本与短语动词

美剧《欲望都市》由美国有线电视HBO出品并自1998年开播, 连播6年。全剧共六季, 94集。该剧自播放以来, 深受观众好评, 将艾美奖、全球奖最佳喜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奖项一举收入囊中。故事主要描述了四位现代都市单身女性寻找爱情, 体会大都会城市生活的故事。《欲望都市》的剧本台词富有美国大都会职业妇女的动感和时尚气息, 成为经典的英语口语学习内容。

在英语口语之中, 短语动词因其数量众多, 语义丰富而成为口语的基本特征之一 (陈怡2009) 。可以这么说, 在口语中能否熟练运用短语动词对英语口语的地道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杨惠中2005) 。从结构上说, 短语动词的是由“动词加上介词”、“动词加上副词”或“动词加上副词再加上介词”三种形式构成。从语义上说, 同一个短语动词的某些义项可能是习语性的, 某些义项则可能不是习语性的 (骆世平2006) 。本研究集中关注的是如何检索习语性动词短语并将其用于英语口语教学。

三、剧本台词语料库的操作方法

本研究从网络途径收集齐全该剧共六季、94集的英文台词, 建成台词文本语料库。

1. 文本清洁。

由于网络途径获得的文本存在各种不合规范的符号和格式, 进而影响到检索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对批量生文本进行清洁与整理。免费软件“文本整理器”专为文本格式整理而编写的, 可处理单个或批量文本。打开文本整理器界面, 设置所需进行清洁的格式转换, 即可对批量的剧本台词文本库进行整理。见下页图1和图2。

2. 文本赋码。

对短语动词进行检索需要借助其语法结构, 这就要求对清洁后的文本进行词性赋码。本研究中使用的词性赋码工具是免费软件Tree Tagger, 利用该软件对所建台词文本语料库进行词性赋码。考虑到一些动词有大量的屈折形式, 出于本研究的目的, 需要把同一个动词的屈折形式归并到一起, 视为同一个词。因此, 在用Tree Tagger进行赋码时, 同时运用该软件对文本库进行词形还原, 便可生成如下页图3所示界面。

3. 检索软件与检索步骤。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检索软件为免费软件Ant Conc。该软件由日本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博士研究开发, 是一个语料库文本分析工具。它有七大功能模块:Concordance、Concordance Plot、File View、Cluster、Collocates、Word List、Keyword List, 并且支持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搜索 (何安平2004) 。动词短语的语法构成为“动词加上介词”、“动词加上副词”或“动词加上副词再加上介词”, 因此对文本数据词性的检索与分析可以借助正则表达式。经过对Tree Tagger赋码集的观察, 三个相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分别为“S+_VVw*sS+_IN”、“S+_VVw*sS+_RB”、“S+_VVw*sS+_RBsS+_IN”。下图4示范了第一种检索方式。通过正则方式搜索出的高亮词组还需要进行人工抽查、检验和校对。

4. 检索出的动词词组进行频数统计。

利用Ant Conc软件中的Concordance标签, 对从第三步检索出的动词词组进行频数统计。输入所要检索的动词词组, 点击start键, 出现的索引行界面如下图5所示。

四、数据分析

通过利用Concordance标签对《欲望都市》 (全六季) 剧本台词文本库进行语料检索和频数统计, 下表列示出该台词文本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位短语动词。

在《欲望都市》台词文本库中出现较多的短语动词还有check on, kick in, drop by, fall into, fit into, hang on, make for, reach for, screw in, throw in等。由于《欲望都市》电视剧题材为婚恋类, 因此与恋爱交往相关的短语动词出现较多, 如下图6所示。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据驱动学习的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激励学生独立观察语料库中呈现的批量索引行, 自主探讨和发现索引行背后隐藏的语言特征以及搭配规律。这种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然而数据驱动学习大规模的实践却未能展开, 部分原因是因为现成的大型语料库中的索引行高密度、大容量, 缺少语言的语境背景, 使得一些学生感到畏惧或抵触。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预先通过复杂检索对所需呈现的索引行进行控制 (Sinclair 2001) , 从而使得课堂中呈现的批量索引界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此外, 播放与所研究索引行相对应的视频, 可以给文本提供语境。Widdowson就认为:如果要意识到语言的使用, 必须对其重新语境化 (recontextulization) (2000:7) 。因此, 运用影视剧本语料库进行口语教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克服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一些现有局限性。

六、结语

本研究展示了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数据驱动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首先通过自建影视剧本台词文本库, 借助一些语料库的检索软件, 搜索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某个特定语义框架下的高频习语性短语动词。在课堂上批量呈现索引行的同时, 播放与之相对应的视频, 为所学习的索引行提供语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师引导下, 对口语的语言特点和习语性短语动词的意义以及搭配法进行分组探讨, 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归纳 (陈怡2011) 。当然, 本研究中所展示的仅仅是剧本台词文本库, 如果需要找到与研究的索引行相对应的视频片段, 对教师来说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 影视剧本台词文本库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将是语料检索与音视频定位同步播放的多媒体语料库 (李文中2009) 。

摘要:能够娴熟使用具有习语性的短语动词体现了英语口语的地道性。影视剧本台词文本库中蕴含了大量的习语性短语动词。本文自建了欲望都市台词文本库, 运用搜索软件检索出文本库中具有习语性的短语动词, 指导如何将检索到的短语动词用于英语口语教学。

《欲望都市》与员工激励 篇7

男人和女人

上个周末在纽约看了电影版的《欲望都市》,故事第一女主角凯莉和他的Mr. Big(“大先生”)看中了一个可以俯瞰纽约中央公园的顶层公寓,从事金融的大先生毫不犹豫买了下来,并且特意为她改造了一个无敌衣帽间。可是,就在她要把自己房子卖掉、即将入住新居之前,她开始犯嘀咕:这个房子是男友买的,房主名字自然是男友的,如果万一有一天两个人分开了,自己岂不是要变得无家可归?

大先生为了打消她的这些顾虑,给她更多的安全感,支支吾吾地表示愿意和她结婚。随着婚礼客人的名单越来越长,男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终于在婚礼当天他彻底崩溃,临场脱逃。凯莉备受打击,用了很长时间疗伤。大先生更是充满内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意识到在准备婚礼的那段时间,其实心里想到的只是自己的甜蜜,而忽略了他的真实感受。于是,两个人重新走到了一起,并且就在她想好了再也不要所谓结果与承诺的时候,他却向她单膝点地正式求婚了……

正巧第二天晚上又去看了一个叫做《Q大道》的百老汇音乐剧。在这个音乐剧里,每当男主人公试图引诱一个女孩和他亲近的时候,他会一遍一遍地说“Come…”,然后女孩会一遍又一遍地接“…Mitment”。台下暴笑一片,因为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是Commitment, 又是“承诺”。

可见,全世界的女人对于承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全世界的男人对于压力下做出承诺的抵触也是一样的。在这方面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男人共和国和女人共和国。

其实,大先生不是不愿意和凯莉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也不是不愿意给凯莉一个承诺,他只是不愿意在自己心里还没有彻底准备好的时候,迫于对方的压力给出这样一个承诺。换句话说,他并不拒绝被承诺的内容,他介意的只是自己在给出承诺这件事上的自愿或者被胁迫程度。

这样,男人和女人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男人会说:“你要承诺,无非是要被承诺的那些内容,我现在给了你那些实质,为什么还要承诺本身的狗屁形式?”女人会说:“没有形式,我怎么知道你会有狗屁实质?”一阵互相搓火的对话之后,最终结果要么一方妥协,要么两人分手。

对聪明的女人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要让男人感觉最终的那个承诺是自己主动做出的,那既是一个对对方的承诺,同时更是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这样的承诺才能真正长久。

老板与员工

联想到企业。今天绝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都仅仅是围绕一个目标——给员工创造足够的压力,让员工在压力下能够有所表现。末位淘汰也好,360度考核也好,所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都是这件事。

其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境界是要帮助员工把这种外来的压力转化成对自己的一个坚固而强大的承诺,同时让他们知道,对一件事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主动承诺和对一个人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主动承诺一样,是一件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时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而承诺首先要来自于爱,这和大先生最终决定向凯莉求婚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让员工对他(她)所做的事情以及所从事的事业产生热爱,他(她)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地给出这份承诺,也只有那个时候这份承诺才可能是稳定而长久的。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给员工制造压力,而是创造一个环境和氛围,帮助员工在这个环境和氛围里自我产生一份基于热爱而不仅仅是养家糊口需要的、自己主动愿意对自己给出的而不是迫于压力给予老板和公司的承诺。否则,大先生都到了举办婚礼的教堂了还能让司机调转车头,留下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心碎到麻木,给本来就痛恨和鄙视的老板发一份辞职信炒掉那个倒霉公司就更不在话下了。管理

(本文作者系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欲望都市】相关文章:

欲望都市的女人08-31

欲望范文09-11

修剪欲望05-17

求知欲望05-18

创新欲望06-26

学习欲望09-13

欲望的点滴05-22

扼住欲望咽喉04-09

克制欲望 范文04-21

欲望话题锦囊08-12

上一篇:电网故障分析下一篇:快速扩散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