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协调

2024-07-25

各方协调(精选四篇)

各方协调 篇1

1 护士长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的重要性

1.1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需要

各方面的关系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需要, 一个人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存。在医院内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既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又能在工作中心情愉快, 相互支持, 积极向上, 共同进步, 提高工作效率。

1.2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需要

医护工作的中心是患者,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否, 而护患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患者能否康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态度和蔼、性情宽厚、富有同情心的护士长, 会体谅患者, 能受到患者的欢迎, 得到患者的信任, 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尽快得到康复。

1.3 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是树立医院形象的需要

医护人员、护患之间关系协调, 内外一致, 上下团结, 可以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为患者提供优良服务, 弘扬人民医院为人民, 人民信任人民医院的良好风尚, 达到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2 护士长需要处理哪些关系

有专家把护士长功能归纳为不同角色, 即:领导者、联系者、代表者、监督者、传达和宣传者、护患代言人、计划者、处理冲突者、资源调配者、协商谈判者、护理学科带头人等。与之相对应, 护士长不仅要处理好与护理部、医技科室、后勤科室、器械科之间的关系, 还要处理好与本科室主任、护士、医生以及患者之间的关系。

3 护士长怎样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3.1 协调好与护理部的关系

护理部作为护士长的直接领导部门, 要尊重而不吹捧, 服从而不盲从, 认真执行护理部正确的指导, 有不同意见、建议, 要诚恳提出, 并及时给护理部反馈信息,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要坚持支持护理部的工作。

3.2 协调好与本科主任的关系

科主任为护士长的直接职能领导, 护士长首先必须本着团结的目的, 在工作中充分尊重科主任的意见, 维护科主任的权威, 做到支持而不拆台, 忍让而不积怨, 不搞摩擦, 不搞小动作, 意见有分歧时, 要寻找合适方法, 心平气和地与之沟通, 交流思想, 共同协调, 齐心协力把科室的工作做好。

3.3 协调好与护士的关系

处理好同护士之间的关系, 是护士长实行有效领导的重要基础。这种关系既要求护士有依存性的一面, 又要求有独立性的一面, 协调一致, 积极工作, 保证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 护士长对护士要做到信任而不放任, 对护士工作要有布置, 有指挥, 有督促, 有检查。要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对发现的护理差错应认真了解, 仔细分析, 对症下药, 以理服人, 检查后要及时评价, 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做到思想上关心, 生活上体贴, 对下属一视同仁, 注意随时掌握护士思想动态, 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思想隔阂和心理障碍, 使所有护士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崭新的精神风貌, 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去, 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 用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去开创工作新局面。

3.4 处理好与后勤科室、器械科室的关系

后勤科室、器械科室是护士长打交道最频繁的科室。护士长应该尊重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 不能认为后勤科室及器械科室的工作人员是为临床服务的, 就态度生硬。管理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均是职务关系与个人关系的结合, 两种关系相互渗透, 相互交叉, 没有脱离个人关系的纯职务关系, 反之, 职务关系也对个人关系发生影响。管理系统中, 个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个人关系融洽, 会提高工作效率, 个人关系紧张, 则可能相互推诿扯皮, 降低工作效率, 影响工作。

3.5 协调好与医生的关系

由于医护人员职责不同, 工作程序亦不同。一要摆正位置, 恪守职责, 尊重医生的诊断意见, 发现不妥之处, 应私下单独商讨。二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医嘱, 保证不出差错。三要及时反馈, 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及时与医生交流, 调整治疗方案。四要在工作生活中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 积极配合, 共同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而努力。

3.6 协调好与医技科室的关系

护士长经常需要协助患者去医技科室进行检查, 协助诊断, 所以护士长应了解医技科室的工作程序, 遵守医技科室的规章制度。

3.7 协调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浪潮中, 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 是护士长工作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 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人员的带头人, 要率先垂范, 做到文明服务, 技术精湛, 认真负责, 无私奉献。以过硬的操作基本功, 扎实的护理技术, 热情周到的服务, 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赢得患者的信任, 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要注意经常巡视病房, 以温和的态度关心患者, 听取患者意见, 解决实际困难, 做到百问不厌, 无微不至。如对小儿以及高热患者可以抚摸头部, 使患者有一种亲近感。总之, 护士长要切实为患者着想, 设身处地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4 应注意几个环节

4.1 一切围绕患者

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上帝, 要注意从一切有利于患者出发, 将与患者的关系作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核心内容, 抓紧抓牢, 想方设法, 采取得力措施, 最大限度地争取患者满意, 扩大社会影响。

4.2 协调不是纵容

协调关系是为了减少摩擦, 增强团结, 达成共识, 互谅互让, 齐心协力, 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在协调工作中避免一味地忍让, 要在合理的限度内争取搞好关系, 做到不卑不亢, 不厚此薄彼, 公平公正, 做到以德服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4.3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对实质性问题要坚持原则, 依法行事, 不做无谓的妥协让步, 不姑息迁就, 不文过饰非。在生活小节, 无关紧要的事上则讲奉献, 讲风格,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协调关系, 求得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菊兰.基层医院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培养及管理能力建设[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1) :277-278.

促进内部和谐 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篇2

北京铁路局把落实“三不让”承诺作为创建和谐企业、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集各方力量,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做到了救助快、覆盖广、运作稳、效果好。

制订帮困救助的各项措施,构建完善的互助补充保障体系是落实“三不让”承诺的关键,我们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救助实施办法》《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实施办法》和《北京铁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实施办法》,经北京局第十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努力建立起全面帮扶、立体救助的保障新格局。铁路局工会制作了落实“三不让”承诺专门网页,推广了落实“三不让”承诺管理软

件,实现了困难职工档案网上报送、审批和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铁路局工会联系基层制度,使铁路局工会全体同志与基层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不让”承诺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体现,是发扬工人阶级互助友爱精神、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全面创新改革需克服各方协调障碍 篇3

方案所涉及“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主题意义重大,毋庸多言;选择的八个地区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影响范围广泛;加之是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更凸显了方案的重要性。然而从媒体的反应来看,似乎并没有预料中的那样强烈。相关的媒体报道数量不多,主要是引述方案的内容再加上一些专家访谈。而方案所涵盖的地区,大多也没有像以前获批“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等那样着力宣传。总体来看,《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的出台后似乎处在波澜不惊的状态。

这也许不能责怪媒体的反应不够积极,因为近几年来,各种地区改革试点方案纷纷出台,令人应接不暇;再加上原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升级转型举措,可以说国家在推动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面,着实出台了不少的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的政策不免带来或多或少的审美疲劳。那么,与其他已经出台的各种政策相比,《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到底有何新意呢?在实施的过程中,它又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如何进一步调整完善?

强化层级协调

方案明确提出,一是由“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统筹协调,审议有关改革试验重大任务、布局、政策和措施建议”;二是“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担任召集人单位、科技部担任副召集人单位,会同相关部门、承担试验任务所在区域省级政府等组成”。三是“承担试验任务所在区域要建立健全省级层面协调机制”。

要明白上述组织领导机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何在,就需要对当前地区试点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中国的改革一向遵循“增量改革”的逻辑、采取“试点先行”的策略。中央希望实施的一项改革,由于事先并不完全清楚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具有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挑选一些试点地区,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尝试就是一个合理的策略。

更多时候由于地方处在一线,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地方对如何选择改革突破口更有迫切的需求和切实的经验,所以中央让地方先行先试,以图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地推进总体改革,也是中国过去改革的一贯成功做法。然而,这种“试点改革”的策略目前却越来越难以发挥其原有的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例如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各种地区改革试点中,经常产生的一个现象是,地方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想要突破的一些瓶颈,往往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已有政策约束而难以实施。

例如对于创新企业进行一些税收优惠,可能就涉及到税务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对于人才引进利用的一些举措,需要与中组部、人事部的已有政策对接;金融方面要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协商;对外贸易方面则要与商务部、海关等部门对接。因此表面来看,试点地区已经获得了“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似乎都可以试、都可以闯,但在具体改革推进过程中,很多措施都已有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制约,所以还必须“一事一议”“跑部进京”,由此造成不少试点地区的困扰。

“先行先试”之所以成了“难行难试”,客观上是与中国改革目前进入到的阶段密切相关的。现在已经不像三十多年前,可以圈起几个地方关起门来搞改革。在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地方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地方上的改革举措往往都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一些改革措施有时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重大调整。站在地方的角度,总是希望把改革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以带动地方的发展。但是站在中央部门的角度,从国家整体考虑,地方的改革举措并不总是合理的。更何况基于本部门利益,对于其他部门出台的地方改革试点,多少也有些“固守自身利益”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心态。

因此,目前的试点改革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从上到下地授予几个地区改革称号,让其“先行先试”就可以了。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较为规范化的“从下到上的问题反馈机制”,以及“上下互动、部门协调的问题解决机制”。而这些机制的建立,就不是试点地区甚至中央主管部门能解决的,而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和更全面的统筹。

正是站在上述角度,“组织领导机制”成为本次方案的最大亮点之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是由副总理级别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来自党政军群的26个部门和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审议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总结推广工作经验,由它来负责总体统筹和协调,可以相当程度地克服各方协调的障碍。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为召集单位以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地方建立“省级层面协调机制”,因此至少在组织机制上,已经为规范化的“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的建立、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牢固基础。

5月13日,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在近期推出的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成为改革试点地区。 图片编辑/董洁旭

打造“政策闭环”

在以往地区改革试点的操作中,经常产生“三重三轻”的现象,一是“重开端轻结尾”,即地方在申请的时候千辛万苦,在获批的时候大张旗鼓,但越往以后就越悄无声息,不少时候甚至是不了了之。二是“重规划轻评估”,在试点改革制定规划时,对于地区定位、产业发展、政策优惠,各方都是极端重视、反复博弈,然而到试点实施一段时间后,规划执行得如何、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有什么样的经验,对于改革试点实施情况的评估却常常乏人问津。三是“重试点轻推广”,任何一个改革试点都强调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及时地推向全国。但事实的情况是,改革试点获批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改革经验成功推广的消息却很少听到。尽管客观上肯定有不少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然而这更多是“个别的”“就事论事”的,如何从理论高度出发,系统性地总结试点地区的实践而形成可推广的经验,目前还十分薄弱。

所以,在已有的地区改革试点中,往往没有形成政策出台→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政策调整、推广(政策再出台)的循环过程,即很难形成“政策的闭环”,从而使得尽管已经出台了如此多的地区改革试点方案,但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性改革经验却并不多。

而在此方案中,一方面强调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试验地区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另一方面提出“根据改革试验年度监督检查和评估情况,按成熟程度及时分类提出重大改革举措推广建议。对较为成熟的改革举措,报国务院批准后在更大范围推广”。

可见,对于“监督评估”和“推广应用”的重视和强调,成为了本次方案的又一大亮点。希望借此能够打破以往地区改革试点只有“政策开环”没有“政策闭环”的弊端,切实推进各地创新改革的试验。

难点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

可以预料,随着各地区“改革试验方案”的陆续上报和逐步实施,由于方案牵涉面极广,不同地区基于自身要求,千头万绪的各项改革事务也将扑面而来。如何在这些改革事务中分清主次,做到纲举目张,不仅需要地方的努力,更需要发挥中央的主动性。

改革进行到今天,已经不能再完全遵循“地方上报方案、中央检查落实”的老套路,对于重点要改哪几项任务、在不同的地方改革重点又是什么?应该基于全国的考虑,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由它牵头来组织研究出一个全国性的纲要方案,再与地方上报的方案来协调统筹。

目前来看,3月份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全国性方案,然而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如何将这个方案与地方相结合,分解到各地,还必须要有进一步的考虑。否则的话,更多由各方上报的方案来决定地方的政策实施,中央的意图难以得到有效贯彻,中央的主动性也难以进一步发挥。

根据以往的经验,本方案实施的最大难点之一将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第三方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都可能产生激烈的利益冲突。在以往的地区改革试点中,往往依靠“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封闭”“私下”的非规范化协调机制,例如就某个事项,某个试点地区通过某个上级领导,与某个部门暂时达成某项妥协,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公开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规范化协调机制。

如果在本次方案实施过程中真正能够形成制度化的“从下到上的问题反馈机制”和“上下互动、部门协调的问题解决机制”,并注意将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合理地纳入到协商机制中,将成为方案推进的关键之一。

各方协调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的护士长管理方法。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实验阶段。对照阶段护士平均年龄为(25.3±2.4)岁,试验阶段护士平均年龄阶段为(25.6±2.1)岁,性别均为女性,职称均为中级职称。两阶段护士的年龄、性别、职称等差异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阶段收治的患者人数为1560人,疾病构成包括30%的消化系统疾病,25%的呼吸系统疾病,18%的围产期疾病,15%的骨科疾病,剩余的为其他类型疾病,床位利用率为89%,试验阶段收治的患者人数为1578人,疾病构成包括32%的消化系统疾病,26%的呼吸系统疾病,20%的围期产期疾病,16%的骨科疾病,剩余的为其他类型疾病,床位利用率为90%,两阶段科室内收治患者人数、疾病构成、床位利用率等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阶段各500例患者做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对象,其中对照阶段500例包括男250例,女250例,年龄在16~78岁之间,平均为(41.62±10.62)岁;对照阶段500例包括男260例,女240例,年龄在16~77岁之间,平均为(42.99±11.28)岁。

1.2 方法

对照阶段采用常规的护士长管理方法。实验阶段加强护士长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工作环境,主要方法为:

(1)与护理部的协调:护理部是护士长的直接领导部门,护士长要做到尊重且不吹捧[2],积极服从但不盲目服从。对护理部提出的指导要认真执行,如遇到有不同的意见和情况,要诚恳地提出,并做好积极的反馈工作。

(2)协调与科室主任的工作:护士长要以团结为准绳,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地尊重科主任的想法和意见,并注意对科主任的权威做维护,不埋怨,不搞摩擦。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心平气和地与科主任沟通,并交流彼此的思想,齐心协力地完成工作。

(3)协调与护士的关系:护士要积极处理好与护士之间的关系,使护士长的领导有效。护士长要能够让护士有依赖性,又要保证护士具有慎独的精神,使护理工作协调一致,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士长不但要信任护士,还要做到有指挥、有检查并有监督。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纠正和处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分析,寻找避免的方法,让护士做到心服口服,并及时评价,同时要从生活中关心护士,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护士。同时要积极掌握护士的思想动态,以消除护士之间的思想隔阂[3],让护士可以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临床工作中。

(4)协调与医生的关系:患者的康复需要医生和护士的一同工作,而护士与医生的工作是相互互补的。因此,护士长首先要尊重医生的各项诊断意见,对其提出的不妥问题,要主动商量协调。同时让护士可以严格地执行各项医嘱,确保医嘱的及时实施。同时,要保证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病情可以积极地反馈给医生,以便于医生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5)协调与后勤的关系:首先要尊重后勤科室的每位工作人员,不能轻视每一位工作人员。其次要耐心地听取后勤人员的意见,尊重其提出的各项建议。

(6)协调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是医院工作的关键。护士长要积极处理患者与护士、患者与科室、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患者等之间的关系。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榜样力量,做到文明地服务,积极形成自身精湛的业务素质,高度负责,并无私奉献,用扎实的业务和热情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拉紧护患之间的关系[4]。同时护士长要多巡视病房,多关心患者,多听患者提出的意见,并多了解患者需要,积极解决各项困难工作,具有高度的耐心和热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的协调要同时注意患者家属的权利,以避免纠纷的发生,提供家属人文关怀[5]。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科室平均护理质量。其中护士工作压力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将工作压力设定为0、1、2…10的数字,其中0分为完全无压力,10分为感觉到剧烈的压力且难以忍受。护理质量包括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患者满意度等各项内容,由护士长进行评价。

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日清晨进行评价,让患者在非常满意、满意、不太满意及不满意中进行单项选择,以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作为对护理工作满意总人数,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0.05时,为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阶段护士工作压力、护理质量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两阶段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在0~6分之间,平均为(2.36±0.68)分,对照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为1~8分,平均为(4.11±1.24),实验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护理质量平均为97.63±1.02分,高于对照阶段的(90.36±2.0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阶段患者500例中,有399例表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78例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不太满意者为23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度为95.40%,对照阶段有251例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98例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121例表示对护理工作不太满意,30例表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满意度为69.80%。两阶段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际关系的协调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关键,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建立良好的科室工作环境,使医疗卫生服务得到顺利地开展。

该院护士长积极协调个项目的工作,以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护士长在工作中,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积极与医生、护士、护理部、患者等之间进行协调,积极调整护士长的工作方法,以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6]。通过对各方面的协调,科室内的各项人际关系得以明显改善,这样使护理环境更温馨更舒适,使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科室内工作顺利进行,护理质量有明显的上升,与对照阶段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通过护士长对多方面的协调工作,患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科室的和谐温馨气氛[7],更愿意与护士医生沟通和交流,加之护士可以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护士长积极对出现的差错等进行协调,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提高,使患者住院期间更加舒适,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从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阶段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临床经验总结我们认为,护士长在协调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切实地为患者进行服务,取得患者的满意。第二,对各个环节的协调的目的是降低摩擦,彼此尊重,达成共识,相互理解,但是不是忍让和退缩,需要护士长公正公平地对待各项内容,树立自身榜样的力量[8]。第三,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用人格魅力去影响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尊重每一位工作者,对待出现的错误要理解,并积极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此外,对各项问题要有自己的原则,要不断奉献,做到吃苦在前,无私奉献,从大局出发。

综上所述,通过护士长协同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需要护士长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护士长协同各方面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的方法,并观察护士长协调后护士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以不断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方法。方法 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的护士长管理方法。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实验阶段,护士长加强对各方面的协调,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比观察两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36±0.68)分,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护理质量平均为(97.63±1.02)分,高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士长协同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需要护士长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关键词:护士长,协同,和谐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护士

参考文献

[1]姜洪镜,孙黎惠,朱秀丽,等.应用Delphi法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45-48.

[2]许艳花,任秀花.护士长在后医疗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中医,2012,34(8):1243-1244.

[3]林洁,龚海蓉,王宪宁,等.护士长工作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60-63.

[4]田梅.浅谈护士长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协调[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64.

[5]甘丽萍.浅谈在新医疗卫生改革中护士长的管理技巧[J].中国保健营养,2012,(4中旬刊):599.

[6]于彩霞.护士长管理水平在护理单元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375.

[7]张丽,谭丽萍,蒋银芬,等.工作日志在护士长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45-1746.

上一篇:图书馆员的素养下一篇:打造西部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