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环境竞争力

2024-07-24

产业环境竞争力(精选十篇)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1

1 金融危机环境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

1.1 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消极影响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全面放缓,投资的增长速度也随之下滑,自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呈现出逐月下滑的趋势,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出现负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速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出现大的下滑,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电子信息产业的融资难度加大,这个产业对于风险投资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多数刚成立企业都是依靠风险投资生存发展的,但是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下,我国的银行或者是风投公司在投资时更为谨慎,投资规模随之减小,投资资金的缺乏致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缓慢,电子信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资金瓶颈,从2009年起,出现了许多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倒闭潮现象[1]。另外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非常依赖于对外出口,达到了60%以上,这种较大的比重在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时,将会立刻面临着市场萎缩,这严重冲击着我国电子类产品的出口,金融危机的来势迅猛,产生影响较大,我国的一些电子信息产业招架不住,加之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能力降低,购买力随之下降,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萎缩,另一个方面是美元兑换人民币呈现出持续性贬值态势,我国相关的出口商品竞争力极大地降低了。

1.2 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及金融市场都是比较独立的,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都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况,生产出来的金融衍生品也就较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金融衍生品不是很丰富,过度超前消费现象也极少存在,因此电子信息产业也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一些外国资本考虑到风险控制问题,增大了给我国的资本供给。金融危机环境下,欧美国家的企业生存环境恶化,这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有些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冲击与影响下,其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资金链断裂、成本过高等等,导致其产业暂时性地处于休眠或者是衰退期,我国可以在这时积极发展,更快地抢夺优秀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并购那些陷入困境但是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经营的企业,改善我国的竞争劣势处境[2]。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保,不会顾及我国国内或者是新兴国家的市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时就有了赶超的机会,这时应该加大对国内市场以及金砖四国的投资开发力度。

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2.1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优势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具备很大的电子产品市场,产业投资环境也是逐步完善,加之我国具有的庞大人力资源等对电子信息产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跨国电子企业在我国建立许多基地。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三资企业发展更加迅速,投资规模也是逐步扩大。日韩以及台湾地区的优势企业也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其中也有研发基地的转移。这些外资转移趋势加快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集聚带,我国也已经形成了四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获利与吸收就业人员都占据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较大比重,完整的产业链也随之建立起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呈现出分工协作与高度精细化特征,提升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地位[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实施“走出去”战略,电子信息产业借助多种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在国际上占据着良好的声誉与较大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的海外市场超过了国内市场。电子信息产业的走出去也实现了层次的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更多地在发达国家主流市场上出现,产品档次也从低端走向了高端。

2.2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劣势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企业规模,一个国家的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强大,那么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是相对强大的,我国在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全球性跨国公司相比,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营业收入与国际性IT技术企业相比,收入存在很大差距。第二个是盈利能力,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利润总和与韩国三星电子一家公司相比,利润略高,但是与美国等强国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我国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6.2%,发达国家的电子科技类企业相比,是非常低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盈利能力还是较弱的。

3 金融危机环境下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策略与途径

3.1 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金融危机环境,我国国家有关部门截止2011 年底已经出台了较多的规划性文件,电子信息产业的经营者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有效地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做好组织领导与规划工作,给出具体的措施,分配明确好各部门的工作,一些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出配套政策措施,引导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

3.2 鼓励优势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促进企业强大

电子信息企业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国家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基于这个事实,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企业集团战略,加大对关键性领域如电子芯片、面板以及通信等的宏观调控,将优势的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将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培养并壮大起来,鼓励企业跟上时代步伐,分析国内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采用多元化如并购、参股等方式发展高端性产品,做到产业链的延伸,从而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应该监督企业在市场需求条件下建设与扩展,不要盲目建设[5]。国家对兼并过程中需要的资金等应该给予扶持,采用政府牵线贷款等形式保障企业参与国内并购,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证。

3.3 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体系,产业应该基于国家有关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充分考虑到市场化条件,将政府的财政投入作为引导,将企业与社会的投入作为主体,共同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政府还要大力支持那些有技术共性并且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引进并吸收国外成熟技术并再次创新。政府要起到鼓励引导作用,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并制定出一些有关投资发展的政策,完善各种风险收益承担机制,切实解决好各种问题。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上开展融资活动,对商业银行担保等机构的贷款、保险以及融资业务给予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

4 结束语

金融危机给各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金融危机环境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要想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做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然后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优劣势,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提供依据,最后要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给出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策略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王招娣.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9.

[3]董爱军.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4]闫文静.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咸阳市为例[D].西北大学,2009.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2

1.1.1“粮食银行”内涵 “粮食银行”,为解决农民储存粮食的难题,通过“粮食银行”提供的免费存储服务,农民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后,不仅安全放心,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农家日常粮食储藏保管等方面不科学和占地等问题,从而构建了粮食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1.1.2“粮食银行”背景

传统“储粮于户”的粮食储存习惯既造成了每年全国高达110-175亿公斤粮食的损耗,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现代化的家居设施格格不入。解决农户储粮问题并美化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早已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农村“粮食银行”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大的关注。

20世纪7O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广大粮食 主产区农村出现了以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兑换粮油为基本特征的农村粮油店和面坊等,由于这些粮油店和面坊能够提供一些类似银行的存取业务,后来被学术界称作“粮食银行”。这种“粮食银行”以粮油店和面坊为依托,根据“粮权在农、保管在行、农民自愿、存取自由”的原则,将农民的粮油吸储 入 店(坊),折算成相对应的成品粮油,记录在农民的储粮存折上,农民根据生活需要在一个粮食年度内凭存折提取成品粮油。这种早期粮食银行的主要特点是农户所交的粮食加工费是粮油店和面坊主要利润源。

20世 纪90年 代,这种早期的 “粮食银行”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粮食银行”开始以朴素的银行经营理念来经营粮食,按照“藏粮于民、存粮自愿、取粮自由、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农民往粮食银行存储粮食犹如银行客户往商业银行存储现金,可以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期分批存入。“粮食银行”的基层粮站、粮所、农家店等好比商业银行的代理处、储蓄所,农民存、兑粮地点由储户自由选择。商业银行给存钱客户发放存折,“粮食银行”给储粮户发放《储粮证》和《口粮转化证》。农民不但可以凭证提取成品粮油,也可以到粮食银行提取原粮,还可以将粮食以市价卖给粮食银行,并且在价格上实行“保底跟涨”。这种“粮食银行”往往以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中心,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由地方粮食局或粮油企业把农村原来的粮管所、粮油店等整合为该龙头企业的粮油连锁店,以粮油连锁店作为服务农民的窗口。其盈利模式从单一的依靠加工费盈利模式发展到依靠粮食加工、粮食运营等复合盈利模式。

农民不再在自己家中储存口粮,而是将原粮委托粮食购销企业储存保管,折算成 成品粮后记入储粮存折,然后农户根据需要凭存折从粮食购销企业所经营的放心粮油店里提取成品粮,或者按照比价兑换其他粮油产品。储存的粮食数量和取出的粮食数量比率每年由粮食局根据当年具体情况制定,大概是每储存100 斤原粮,可以取出67 斤的成品粮。扣除加工后的损耗,承担存储的购销公司会获得一定的余粮,这是其经营该项业务的收入来源。

因为多家粮站之间实现了“通存通兑”,农民可以将粮食在村中就近存入,其在城中工作的 子女也可以通过“存折”在城中就近取出粮食。此项业务的开展,大大增加了“粮食银行”的受欢迎程度。“粮食银行”意义(一)政策意义 “粮食银行”是美化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粮食银行”出现后,农民将自家的粮食存入粮食银行,粮食银行进行集中的存储,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方式进行熏蒸、保管和加工,这样不但减少了粮食损耗,确保了粮食品质,而且美化了家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加快农村“三集中”进程,促进农户逐步向各类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农民住房进一步向农民公寓房、农村别墅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二)“粮食银行”集中存粮,使粮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国家对粮食的掌控,并从根本上解决“囤积居奇”难题在传统的国家收购制度下,由于受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容和收购资金的制约,国家收购的规模一直处在相对较小的状态下,虽然2009年中储粮创纪录 的收购了8937万吨粮油,但是其比例仍然只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17%左右,更多的粮油仍分散储存在民间。在此情况下,国家实际上很难准确掌握粮食存量分别信息。在粮食银行运营体系下,即便发生粮食较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也很难引发民间粮食的囤积居奇,造成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其原因在于:在“粮食银行”运营模式下,虽然农户对其储存在“粮食银行”中的粮食仍然拥有所有权,但粮食的经营权实际上已经归“粮食银行”。农户养成将粮食储存到“粮食银行”的习惯后,即便发生粮食减产的情况,由于农户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后仍然拥有选择何时卖出的权利,再加上家中已经没有适宜的储存场所,农户理性的选择仍然是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针对可能的粮价上涨,农户理性的选择是延长粮食储存时间或延长结算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对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最多只能带来账面上的“囤积居奇”,这种账面上的“囤积居奇”只要不演化成粮食挤兑,对“粮食银行”粮食经营就不会产 生 大 的 影响。只要监管好“粮食银行”,“囤积居奇”效应就很难产生。而只要不产生“囤积居奇”效应,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在市场自发调控下的温和上涨既不会带来通胀压力,也有利于弥补农民因减产带来的损失。而且,在粮食银行运营体系下,国家通过对“粮食银行”的监管,完全能够及时了解粮食存量动态信息,并根据各地粮食存量动态信息,及时、合理的指导各地商品粮的流通与调配,必要时准确 地向供求紧张的地区投放储备粮。这无疑将大大提高政府调节和平抑粮食价格的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囤积居奇”难题。(三)“粮食银行”是降低粮食损耗,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涉及到世界66亿人口的一半以上即30多亿人口,先后有10多个国家由于严重缺粮而引发了社会骚乱。造成这轮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世界粮食供给的绝对短缺毫无疑问是重要原因之一。这轮世界粮食危机也明白地告诉我们,虽然世界农业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世界粮食供给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重大的民生问题。

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每年的粮食损耗却颇令人震惊。国家粮食局2006年的农村储粮抽样调查显示: 由于储存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虫吃鼠咬以及自然损耗等,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高达8%到10%。传统储粮于户的粮食储存习惯保守估计每年损失高达150亿至200亿公斤粮食。

如果由“粮食银行”来替代农户储存粮食,凭借其先进的储存条件和科学储存方法和技术,可将粮食年损耗率从8%-10%降到3%,保守估计每年可减少100亿斤粮食损耗。100亿斤粮食虽然只相当于我国粮食年总产量的1%,但是却相当于世界两大粮食出口国泰国和越南每年出口粮食之和。此外,考虑到粮食是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1%的粮食供给不足可能带来10%的粮食价格上涨。在世界粮食期货价格话语权被华尔街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产量1%的下降甚至会引发国际粮价20%甚至更多、的飙升。如果中国能每年减少100亿斤粮食储存损耗,将相当于增加100亿斤粮食供给,这将为国际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四)“粮食银行”可盘活农户储存粮,解决 农户和粮食企业融资难题在“粮食银行”模式下,农户在提取一定比例存粮准备粮后,大部分粮食可作为资产进入流通市场,即:农户大量暂时不消费的口粮可被“粮食银行”资产化。这不仅盘活了农户储存粮,而且可有效 解决粮食经营企业融资难难题,有效促进粮食经营企业健康发展。显然,借助“粮食银行”的有效运作,粮食企业可掌握更多的粮源,并通过其转化的资金,解决了融资难题。此外,还可以获得稳定的农村市场。在“粮食银行”的帮助下,山东广饶县半球集团和安徽萧县皖王集团均由名不见经传的面粉企业先后发展成集小麦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粮食

购销等农科工贸于一体,年销售额1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北大荒粮食银行”运行半年的效果还显示,800多位农户存储的18万吨粮食100%全部变现,比秋收时直接在地头销售增收近5000万元。同时,通过粮食质押,存粮农户从大连民生银行获得贷款3亿多元,有效的解决了秋种资金。

(五)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在部分地区,粮食企业通过粮食银行这个窗口将服务向粮食生产延伸,主动引导农民的生产,在不改变目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的情况下,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稳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山东省平度市麦业协会依托青岛大度谷物公司开办了“粮食银行”,吸收了“订单农业”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公司+协会+中心会员+会员”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对订单种植户实行供种、机播、管理、机收、收购“五统一”,变过去农民种什么收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就引导农民种什么,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因此,有人认为粮食银行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索,这有一定道理。(六)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减轻国家宏观调控压力。以前农民一般等新粮上市后再集中销售陈粮,这可能加剧粮食市场的季节性波动,即新粮上市期间,市场供应量增加较多,市场价格出现下滑。而通过粮食银行这种集中储粮方式,农户的粮食通过企业更多地均衡地参与到流通之中,降低了市场粮食流通量的波动幅度,从而稳定了粮食市场,也减轻了国家宏观调控压力。(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了安全、可靠、放心的粮食制品,农民可以根据需要到放心粮油店提取粮食制品,既提高了食物品质,也确保了食物安全,同时还减轻了农民加工粮食成品的劳作之苦。二是农民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后,改变了过去家家储粮、户户存粮的传统习惯,为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状况从而实现“村容整洁”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推进小康文明村的建设。

“粮食银行”竞争环境 一,产品的特殊性

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范式是以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自由化为前提,以各国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各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的。这种源自以工业部门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一般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在解释各国农业生产与其国际竞争力关系时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却未能体现这种生产能力的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趋势也使得中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评价中国农业竞争力意义尤为重大。

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因而,其理论范式沿用了从工业部门视角形成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忽视了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存在着的显著的差异性。为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应做出调整。在综合评价已有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范式。

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方面。依据上述理论范式,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竞争力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具备了稳定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在国内市场剩余较大、国际市场偏好相似性较强的农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可持续发展力则相对较弱。

虽然中国农业竞争力总体上是低下的,但就长期趋势而言,中国农业竞争力正处于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且目前所处的阶段应是快速提升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当前造成中国农业竞争力相对低下、阻碍其快速提升的原因在于,国内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人均土地、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尚在低端,管理因素作用微弱,农民收入低、工业支持不足、社会服务薄弱等社会因素制约严重,土地家庭承包、财政补贴不足、贸易政策相对欠缺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中国历来重视粮食的生产、储备和流通。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粮食银行是在中国中央和省二级粮食储备体系下建立的基层粮食储备方式的一种创新,粮食银行是在政策扶持下建立的非金融机构,它由政府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用以购买农户粮食,既解决了企业贷款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粮食银行向农户提供贷款,发展了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粮食银行为农户储存粮食提供方便也解决了同时间集中卖粮使粮价下跌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粮食银行还是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和物流运输的基层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 年粮食市场全面市场化以来,我国粮食市场得到了全面发 展,市场活跃程度和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粮食市场产区和销区、上下游之间的价格呈现明显 的协整趋势(黄季焜等,2008;蔡亚庆等,2010),但总体上看,粮食市场的季节性波动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以黑龙江和吉林的玉米市场为例,一般正常年份,农户玉米销售价格在每年新粮收获前达到价格高峰,随着新粮逐步上市,市场价格呈现明显下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回稳上涨,进入下一个市场年度和波动周期(图 1)。粮食市场的这种周期性波动和季节性特征主要由粮食生产周期长和新粮收获上市的季节性决定,但也与农户的粮食销售行为有很大关联。因为很大一部分农户选择新粮收获后集中销售,即便他们知道多数 年份这个时期价格都比较低,而且此时卖粮食在与买方讨价还价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特别地,当出现自然灾害和国内外较大社会经济事件时,农户的粮食销售往往会呈现“追涨杀跌”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波动进一步放大。农户的这种粮食销售行为不仅不利于国家粮食市场的稳定,不利于农户自身收入的稳定和增长。

理论上讲,如果农户能够避免这种集中售粮,转而采取分批分时段策略销售粮食的话,应该能够起到平滑市场波动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农户增加粮食销售收入。而且,事实上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多数农户对于市场的这种周期性波动规律已比较熟悉,市场价格信息的获取也已经不是问题,进行动态化分批销售也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是,无论从我们在农村实地调研掌握的情况,还是从图 1 描述的我国两大玉米主产省份农户玉米销售价格的波动规律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在新粮收获后短期内集中上市销售的现象依然 十分普遍。另外,近年来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水平的下降也间接反映了农户在粮食收获后集中销售的特征。理论上讲,农户放弃新粮收获即集中上市而选择将其储存以备后用不仅是农户实现粮食销售收入最大化的重要可选手段,而且无论对其家庭层面的粮食保障还是国家宏观粮食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就农户家庭层面而言,农户储备粮食可以储粮备荒,平抑农户家庭粮食年际波动,保障家庭粮食安全(邹彩芬等,2006)。其次,从国家层面来看,农户储粮相当于替代了国家储粮,储粮于民有助于缓解国家粮库容量不足的矛盾,在财政约束下,国家可将有限的资金更集中用于专储粮的推陈储新以及仓储设施建设(舒在习,2001)。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农户层面上的粮食储备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闻海燕,2004;陈伟红、王炳焕,2006;史清华、卓建伟,2004;史清华、徐翠萍,2009)。世纪,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有效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难以逆转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粮食是有生命的活体,且其生产与消费又具有独特性,因此粮食如何安全储存成为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我国粮食年均产量在 5000 亿kg 左右。其中,35%由国家收购,分别储存在国家储备粮库、地方粮库和粮食加工企业粮库;农户储粮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 65%。全国每年由于霉变、虫害和鼠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约为总产的 3%,折合 150 亿 kg。其中,霉烂粮食达 75 亿 kg,按人均每年 250kg 口粮计算,相当于 6000 万人一年的口粮。因此,发展粮 食仓储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粮食仓储技术是集农业、生物、建筑、环境保护、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粮食仓储设施与方式、储粮技术及其支撑平台、仓储设备等。

当前农村粮食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缺乏政府系统的组织、引导与支持,“粮食 银 行 ”在 更 多 的 地 方 仍 然 停 留 在 自发、分散和无序的水平。“粮食银行”普遍存在运营能力不强、经营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吸纳农户存粮的能力十分有限等问题。此外,有的还存在产权关系不够明确、参与其中的农户往往面临“粮食银行”倒闭或经营人卷款走人的风险。

(一)厘清粮食银行产权结构,强化粮食银行的独立经营主体地位 分析山东广饶等地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粮食银行”,不难发现很多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粮油企业的发展或者解决农户卖粮、储粮难题而主导成立的。普遍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和经营主体不够明确的弊端。从形式上看,这些粮食银行往往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下,由粮食局在原粮管所或粮站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具有明显的政府背景和国有属性;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政府一般又不直接介入这些粮食银行具体运营,通常由集体、个 人或粮油企业直接运营。正因为如此,粮食银行和粮食经营企业往往被人们混为一体,政府、粮食银行和粮食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往往模糊不清,“粮食银行”的产权关系比较模糊,独立经营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甚至缺乏基本的法人资格。这种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往往将粮食银行的业务囿于当地或成为某个粮食经营企业的附属机构,显然不利于粮食银行健康发展。粮食银行要做大做强,首先必需厘清粮食银行产权关系,赋予粮食银行独立的法人 地位,强化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统一的粮食银行组织领导体系,规范粮食银行运营当前,要促进粮食银行健康发展,必须要规范粮食银行运营行为,改善粮食银行经营环境,提升粮食银行形象,提高粮食银行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具体可有两种方法。其一,在省级政府和省级粮食部门主导下,成立省级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并在该委员会下依次成立市(县)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由粮食银行监督委员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对粮食银行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规范和促进粮食银行的发展。其二,在省级政府和省级粮食部门倡导下,以现有农村粮食银行为基础,依次成立省、市(县)粮食银行协会(以下简称粮协),由粮协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担任粮食银行市场的监管人,规范和促进粮食银行的发展。

(三)建立农村粮食银行准入制度

粮食银行必须实行准入制度,从仓储能力、注册资本、从业经验、具体业务等方面设立粮食银行最低标准。例如萧县为保证储户利益,就规定开展“粮食 银 行 ”业 务 的 企 业 必须将仓储一直保3万 吨以上,并在价格上实行“跟涨保跌”,使农户可以静观粮价涨跌,适时售粮给粮食企业,实现增值。实际操作中,可由市(县)粮食银行监督委员或粮协根据省粮食银行监督委员或粮协的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县)粮食 银 行发展 水平,制 定相应的仓储能力、注册资本、从业经验等具体标准。

(四)实行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为了使农村粮食银行避免挤兑风险,可实行严格的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但存粮准备粮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不同,无需缴存到粮食银行管理委员会或其它机构。只需要在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或粮协的监管下把规定比例的粮食严格存储于自己仓库中即可。同时制定统一的储粮账簿卡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严禁将存粮准备粮用于市场运营。实际操作中,为了控制风险,开始阶段可将存粮准备粮比例定在50%左右,等运营规范了、成熟了,可逐步将存粮准备粮比例降到20-30%。

(五)加强风险管理,设立风险准备基金,催化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愿意农村粮食银行能否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提高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意愿。调查表明,粮食银行提供的自由兑取、随时结算、价格“保底跟涨” 都是引起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重要因素,但是农户最终是否参与粮食银行、参与程度有多深往往取决于农户对风险的感知与判断。实行粮食银行准入和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无疑可以从制度、源头上降低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风险,但这些措施对于风险的控制农户往往难以直接感知,事实上也难以完全化解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风险。为了从根本上催化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意愿,可以设立风险准备基金。一旦发生粮食银行经营人负债或携款外逃,可用风险准备基金先行赔付农户90%,再由风险 基金会向粮食银行经营人进行追偿。后续追偿金额如不足90%,则所追偿资金完全用于弥补风险基金亏空,超过90%部分继续补偿农户。之所以要让农户承担最多不到10%风险,是为了防止农户对粮食银行不加甄别进行存储。风险准备基金的资金来源可采取政府拿一点,粮食银行出一点的方法。具体可首先由市(县)政府从财政或中央“万村千乡”市场 工程项目等相关项目中拿出一笔专项启动资金,再由各“粮食银行”根据自身经营规模,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风险基金成立后,开始阶段金额相对较小时,可委托市(县)财政局托管。等到风险基金壮大后,可由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或粮协委派专人投资、管理。原则上,任何粮食银行在终止粮食银行业务后即可按程序提取自己所缴纳的风险准备金。但 是,为了进一步控制风险,可规定:因为粮食银行经营人负债或携款外逃等造成的风险基金损失,10%以内的,由粮食银行承担。在粮食银行退出时从所缴风险基金中按比例扣除。以此促进粮食银行之间互相监督,避免可能的粮食银行经营人负债或携款外逃等恶性事件。如没有粮食银行退出,因风险产生的损失可由基金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或政府专项资金补足。为了鼓励粮食银行主动缴纳风险准备基金,可对加入风险基金会的粮食银行发放统一会员标牌。在向农户宣传粮食银行时,明确规定只有将粮食存入风险准备基金会员粮食银行中才能享受先行赔付90%的保障。

真正的“银行”

“商品粮银行”所涉及的粮食是农民手里的余粮而不是口粮,这是“商品粮银行”和“口粮银行”的重要区别。而所谓农民获得的储粮“利息”,也是从此种差异所提供的空间中产生。

为了增强“粮食银行”吸收粮源的竞争力,太仓“粮食银行”在农民“存”粮时定出保底的基础价格。此前,各地粮食购销公司购粮时如向当地农发行贷款,也需负担利息。现在政府扶持下,它们选择了将这笔利息直接支付给卖粮后不结算粮款的农民———通过身份置换,农民取代了农发行,成为当地粮食购销企业的“放贷人”。除此之外,假如这批粮食在结算时价格比当初的卖价有所提高,粮食银行还会与农民平均分配新增的收益,此即所谓“二次分配”。

1.1.3“粮食银行”物流服务环节

粮食银行是一种服务于农村的新型组织形式,它以代农民存储、加工粮食及兑换米面油等为主要业务。具体地说,所谓粮食银行就是指农民将粮食存放于其中,自己拥有所有权,并可在需要的时候提取粮食或兑换成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将粮食的使用权,如加工、贸易等交给该机构处理。这样既避免了农户储粮的惊人损耗,又可以盘活粮食资源,使大量闲置粮食在流通中增值,增值部分就是粮食银行的利润。另外,高度集中的粮食储备有利于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 控,保障粮食安全。当前,粮食银行正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许多地方都成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粮食银行。然而,随着粮食银行的逐步企业化、规范化与规模化,物流成本核算已被各粮食银行提上议程。此外,由于粮农居住分散和国际油价不断飞涨等原因,使得粮食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已超过40%。因此,有必要为粮食银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物流模型,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生事物不断发展壮大。

粮食银行的物流运作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2类:以粮食企业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和以政府粮食部门为主体的运作模式。这2类模式虽然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物流链模式却是一致的。该模式由3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供应系统,主要由粮农和各乡镇粮食收购点(粮食银行的营业点)组成。农民在收获后将粮食运到各乡镇粮食收购点或由粮食银行上门收购。

第二部分是配送系统,主要由仓储中心和加工部门组成。加工部门根据需要将稻谷或小麦从仓储中心调出,加工成米面,然后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3

摘要:随着中国钢铁业不断发展,其产业竞争力的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主要从产业组织角度对如何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钢铁 产业竞争力 产业组织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很多产业发展的不足日益凸显。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虽然我国的钢铁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却不甚理想,不相匹配。究其多方面原因,产业组织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从世界各钢铁强国的发展之路来看,合理化钢铁产业组织是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所谓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就是在一国产业组织成长过程的特定资源和环境条件约束下,通过市场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间组织的优化,使产业内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组织基本形态(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企业间组织形态)的选择是其中心问题。

1 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升产业自组织能力

我国的一些产业与国外相比,在资源(尤其是高级资源)、能力、知识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在短期内又难以提升。因此我们在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充分认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环境因素和竞争力的关系,着手优化产业组织。从中国钢铁产业来看,国家的钢铁产业政策及产业组织结构还没有较好起到最优资源配置作用,中国钢铁企业在市场“自组织”能力不强。因此,产业组织政策调整主要就是要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来提升产业的自组织能力。

1.1 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 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对我国钢铁产业而言,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就要解决钢铁产业因过度竞争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具体来看,有效竞争应该是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的垄断竞争型和寡占型市场结构,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协作的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形态,也是一种在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干预下的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协调有机结合的市场行为。通过一些学者对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规律研究,发现大多数工业产业只有形成“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结构,才能长期保持高的国际竞争力。日本钢铁产业就是形成以新日铁、JFE、住友金属、神户制钢等寡头主导,大量中小企业与之共生的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使日本钢铁既充分享受到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又始终保持创新竞争活力。

1.2 降低行政性壁垒,是形成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结构的关键 如前分析,我国钢铁产业之所以竞争力不够强,正是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企业的“自组织”能力难以发挥完全。有效竞争取决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而竞争活力又取决于市场竞争度,市场竞争度又由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我国钢铁产业之所以集中度低、规模经济实现差,关键在于存在行政性的进入和退出问题。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实现应该是以企业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在产业组织结构的自发演进中实现,政府要为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不能替代市场、人为安排一种产业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下,进入与退出是产业主体的“自组织”行为,这是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关键。我国包括钢铁产业的许多产业在产业组织结构上都存在的在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即产业进入过度而退出刚性,带来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差、地区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严重等状况,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这与我国地方政府的主体行为是分不开的。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的着眼点在于打开行政壁垒、放开竞争,这是培育和增强我国钢铁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取向。总而言之,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效果就是做到使产业组织即有竞争性又具有组织性,既反对大些企业垄断,又要防止中小企业的无序竞争,即形成有效竞争局面。其目的不是刻意一味追求“集中度”,而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去引导、规范企业自组织行为。

1.3 钢铁产业组织政策调整的取向 针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具体情况,为促进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有效竞争格局,应该在钢铁产业组织政策上有所调整。

1.3.1 进入退出管制政策的调整。构筑适度的进入壁垒,遏止过度竞争,改变我国钢铁产业进入壁垒过低是必要的;也要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降低退出壁垒,让在竞争中面临淘汰的企业能够顺利尽早退出,以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注意调节以“集中度”控制为目的的进退管制政策思路,向注重“技术创新”政策思路转变。

1.3.2 引导企业集团进行“自组织”形成。除进入退出管制政策的调整外,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是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要途径。近年我国钢铁产业总量增速飞快,但成本上升急剧,造成整体利润率却下滑。想要扭转局面,获得更大的市场绩效,就必须要整合现有产业内部资源,提升行业控制力,实行集团化合作,走规模经济道路,实现钢铁市场向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转变。在整合现有生产能力,促进钢铁企业集团形成过程中,应改变过去政府行政安排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自组织的行为能力,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1.3.3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整合。随着我国钢铁需求扩张出现的原材料、燃料供应,运输紧张及供需矛盾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关注钢铁业上下游关系的调整,有必要还应鼓励企业走出去。

2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提高产业组织竞争力

产业组织能力的形成与积累对产业内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而产业组织能力的形成与积累是伴随着产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因此,通过创新产业组织形式,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组织能力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1 产业组织形式的演进 产业组织形式演进来看,制造业逐渐从纯市场、纯科层企业向准市场的企业共生网络组织演进。企业共生网络是企业之间不采取合并行为(外部组织内部化),而是利用资本、技术、人事等多种纽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联系的网络组织形式,如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等。它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使产业组织更加协调,既有利于克服企业过大、市场过于集中造成的效率损失,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积累“共同知识”,培育产业组织能力。对产业组织形式演进进一步观察,可发现企业网络组织以是以产业内的相关企业在特定区域的聚集来实现。聚集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具有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及区位优势等作用。结合产业空间聚集的特征,这种网络组织形式往往又体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在成本、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所体现竞争优势已越来越引人关注。以日本钢铁业为例,日本钢铁产业布局特点就是绝大部分钢铁联合企业集中在由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海、北九洲五大工业区。1976年,该区域内钢铁生产量占全日本的87.3%,消费量占83.9%。

2.2 我国钢铁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 对于钢铁业这种长流程生产模式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快速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提升钢铁产业组织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对策,就是要尽力促进钢铁产业的集群发展。

2.2.1 充分认识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打破“省界经济”约束。我们分析了我国产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低,产业组织政策的“他组织”效应差,有效竞争的结构难以形成,与我国体制问题、与“财政分灶吃饭”等造成的地方政府的过度行为密切相关。在钢铁产业上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存在“小、散、乱”的格局,缺乏效率而又重组困难,体现出浓厚的“省界经济”特色。在现有体制下,中国钢铁产业集群化存在较大的体制阻碍。因此,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发展钢铁产业集群的体制前提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整合。

2.2.2 对现有钢铁生产企业所在区域进行区位优势分析,调整钢铁产业集群的区位布局。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我国钢铁业生产原材料相当部分依赖进口。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内陆原材料、燃料地布局为主的空间格局已经远远不符合发展经济原则。即使是宝钢也没有深水港作为依托,达不到像日本钢铁联合企业那样,进口铁矿石不经转运直接进入厂区。供应宝钢的铁矿石要在北仑港转装小船,从而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同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必须进行空间格局调整。钢铁工业空间格局调整需同时与关停并转小型高炉企业、在临海地区增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结合考虑。

2.2.3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加强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企业自组织或组织的综合体,企业只有在掌握重要资源,能获得显著合作效益才会成为集群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建立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引导产业集群区内建立合作组织,促进企业间的自组织合作。这样产业集群内部才能够逐步形成信任与合作基础,增强企业在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中的议价能力,降低商务谈判和合同执行成本及企业间的技术服务成本,进一步使集群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孙天琦.产业组织结构研究——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3]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8年钢铁行业风险投资报告.国家改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导报社.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4

囿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计量指标的选择等限制, 早期的学者大多采用描述性的方法研究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或者采用简单的截面数据从静态角度分析中国与国外环境规制的差异是否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 对于环境规制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机制没有做过多解释。段琼、姜太平 (2002) 通过将“环境控制成本占该行业整体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作为衡量环境强度的指标 (EI) 对我国部分工业从1992年到2000年对以显性比较优势衡量的贸易竞争力进行一元回归后得出无论污染密集产业还是清洁产业国内环境政策对国际竞争力有负面影响的假设不能成立的结论。而杨涛 (2003) 以CO2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的指标变量分析中美、中印之间环境规制的差异对贸易的影响时发现:当环境规制相对变得更严时, “环境规制的成本贸易效应”发生作用, 中国会进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当环境规制变得相对较松时, 中国会向发达国家出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赵细康 (2003) 从企业、产业已经国家层面上探讨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通过构建综合分析模型来分析二者之间饿关系。

随着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深入, 更多的研究将环境规制作为内生变量, 沿用经典的HOV模型,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环境规制与要素禀赋如何影响我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陆畅 (2009) 的研究结果表明, 环境规制并没有影响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 适度提高环境规制水平能够激发企业的治污技术创新, 进而形成长期比较优势。周力, 朱莉莉和应瑞瑶 (2010) 通过研究1992-2006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 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分析得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规模、结构三大传导机制对我国目前的成本价格型贸易竞争优势的终端影响是负向的这一结论。潘圆圆、唐健 (2011) 引用引力模型, 采用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对我国高污染产业的出口与环境管制进行回归得出中国高污染产业一直不具有比较优势且并未出现中国向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出口量更大, 向环境规制相对宽松国家出口量更少的情况。

对于环境规制与产业国家竞争力二者在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 学者也做了研究, 发现两者之间呈“U型”关系。傅京燕、李丽莎通过使用1996-2004年我国2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构造综合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业环境规制指标和产业污染密度指标, 对环境规制效应、要素禀赋效应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环境规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指标均对比较优势产生负面影响, 且环境规制的二次项与比较优势正相关, 表明环境规制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呈“U”型。李玉楠、李廷 (2012) 通过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 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 并以HOV模型为基础简历动态面板方程, 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 出口量与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 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 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研究的另外一个趋势是环境规制的指标变量从单一的指标变量变为更加全面复杂的指数化指标。早期的学者在实证研究时往往采用如均收入水平、单位GDP排放量、排污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这些单一的指标近似替代环境规制的强弱程度, 不能很好的衡量环境规制的强弱。近几年来学者越来越多的采用指标系数, 通过定量综合的指标来更加全面的衡量环境规制的严格度, 使得研究越来越精确。陆旸 (2009) 采用了CIESIN (2003) 的环境监管指标作为环境规制的代表性指标, 李玉楠、李廷 (2012) 把不同行业的污染排放物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 进行指数化处理后得出一个环境规制指标。越来越全面的衡量指标使得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加细致, 之后的学者在研究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时应首先界定环境规制的概念并且寻找全面准确的指标来衡量环境规制, 并且更多的将环境规制因素内生化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段琼、姜太平,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2 (12) 1、段琼、姜太平,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2 (12)

[2]、杨涛, 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当代财经, 2003 (10) 2、杨涛, 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当代财经, 2003 (10)

[3]、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陆旸, 环境规制影响了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吗, 经济研究, 2009 (4) 4.陆旸, 环境规制影响了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吗, 经济研究, 2009 (4)

[5]、周力, 朱莉莉, 应瑞瑶, 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优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SEM模拟,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3) 5、周力, 朱莉莉, 应瑞瑶, 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优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SEM模拟,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3)

[6]、潘圆圆, 唐健, 中国高污染产业的出口与环境管制差异关系初探, 国际经贸探索, 2011 (3) 6、潘圆圆, 唐健, 中国高污染产业的出口与环境管制差异关系初探, 国际经贸探索, 2011 (3)

[7]、傅京燕、李丽莎,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 管理世界, 2010 (10) 7、傅京燕、李丽莎,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 管理世界, 2010 (10)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4.区域品牌途径。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满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6

针对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及综合学派的观点各不相同。那么,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到底存在怎样的影响机制? 应该如何消除环境规制对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如何通过环境规制刺激技术创新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带着这些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进行初步思索, 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概 述

从比较角度来看,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能力的差异、产业资源条件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的综合反映; 从产业自身来看,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整体素质、市场竞争结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全面体现。

在传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中均没有考虑环境因素, 资本、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及国际贸易的根源。如果将环境要素作为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要素之一, 拥有较丰富的环境资源的国家将倾向于出口环境密集型产品或高污染型产品, 而环境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将出口非污染密集型产品或清洁产品。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估价和偏好相比发达国家要更低, 而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定义自然资源的财产权上也存在显著差距, 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普遍较低, 从而使其在环境资源禀赋方面拥有了建立在低环保标准之上的所谓“虚假”比较优势。这些现实情况导致了环境标准差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争论, 使得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从传统研究体系逐步转向“环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深刻变化。

目前的研究中, 关于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上, 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传统学派认为环境政策的实施会降低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且严厉的环境管制所产生的环境收益有可能低于将本国市场让给国外竞争者所遭受的损失, 这必然会使政府部门及产业面临环境收益与竞争力之间的权衡取舍。修正学派认为较严格的环境政策的实施将会带来更多的企业创新活动。因为如果把新的严格环境管制标准建立在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之上, 且大多数受管制的企业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标准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必将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普遍下降, 那么环境管制就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诱因, 进而达到双赢的局面。综合学派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 大多数情况下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往往有利有弊, 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要根据该产业所处的具体约束环境、产业自身特性、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及时期的长短而定, 而不能一概而论。

2 传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传统学派运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 从静态分析的角度研究表明: 如果企业在环境规制实施前是有效运转的, 规制的推行会降低包括生产效率、利润率等在内的产业绩效。因此, 环境规制的实施必将导致企业成本的普遍上升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下降, 从而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低环境标准的国家转移 ( “环境避难所”效应) , 所以环境政策的实施会降低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学派主要的分析思路为: 第一, 环境规制要求企业投资于污染防治或缴纳污染税费等,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如Slater和Angel ( 2000) 认为在实施较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国家, 企业因规制的要求必须配置高标准的污染控制设施, 或需支付较高的环境清洁费用, 因此环境规制宽松的国家往往能够获得竞争优势。Gray和Shadbegian ( 2005) 对美国1979—1990年造纸、钢铁和石油产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生产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第二, 环境投资对传统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即环境投资会挤占企业的其他生产性与营利性投资, 从而对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如Knutsen ( 1995) , Leonard ( 1998) 认为受严格环境规制影响越大的企业失去市场份额的可能性越大, 并且由于环境规制引起成本增加, 这些企业倾向于选择规制较低的地区投资, 或转向受环境规制影响小的生产领域。第三, 环境政策对企业的“约束效应”, 即环境政策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施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 这种新增的约束无疑缩小了企业生产的决策集, 并加大了企业运营各环节的难度。如Lanoie和Tanguay ( 1998) 认为环境规制不但限制了企业的生产决策空间, 也限制了企业所拥有的包括创新在内的其他机会, 而且如果环境规制延长了企业创新所需的时间, 就会更加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第四, 对环境规制的服从会带来企业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的一些不确定性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3 修正学派的理论和主要观点

3. 1 修正学派的理论基础: “波特假说”

20世纪90年代, Michael Porter ( 1991, 1995) 等学者提出: 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 可以提高产业绩效和国际竞争力。这一观点被称为修正观点或“波特假说” ( Porter Hypothesis) , 开辟了对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的另一途径。“波特假说”的两个核心理论是“创新补偿理论”和“先动优势理论”。

3. 1. 1 创新补偿理论

该理论认为, 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管理来实现创新, 从而部分或近乎全部地弥补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 甚至可由此比不受规制的企业更具“绝对竞争优势”, 从而最终获得“创新补偿”。

Porter ( 1995) 将其进一步分为“产品补偿”与“过程补偿”。产品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 而且形成了更为环境友好的产品, 这将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 由于原材料的替代、包装减少等原因可能会使得产品成本降低, 或是由于易于再拆分或循环而具有更高的再出售或废料价值, 对用户来说产品具有更低的处置成本等。过程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 而且导致更高的资源生产率, 进而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比如, 更谨慎的生产管理促使停工期减少, 生产投入品的循环利用导致原材料费用降低, 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 能源消费降低, 废弃物处置成本下降等。

此外, Porter还认为, 严厉的规制比宽松的规制会产生更大的创新。宽松的规制标准可以通过渐进创新或非创新途径, 采用末端治理或者其他的治理措施就能达到。严厉的规制则促使企业关注排污水平, 同时要求更加本质的解决方法如产品或过程的重组等。尽管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但创新补偿会提升得更快, 从而净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甚至变为净收益。Gore ( 1992) 指出, 改进环境质量是企业提高效率和利润率的最佳途径。

3. 1. 2 先动优势理论

Porter认为, 若国内环境规制能够正确地预见并反映了环境保护的国际趋势, 则该国企业就可能从率先实行的规制中获得竞争优势。例如德国较早实行了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 确定了产品的再循环标准, 这使得德国企业在开发包装度较低的产品方面具有先动优势, 率先占领了国际市场, 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 Porter也指出, 并不是只要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就必然有利于企业创新, 只有当竞争企业所属国同时对相关领域污染进行规制, 母国市场环境标准相对严格的企业才会通过率先采取创新行动而保持一定时期的竞争优势, 环境规制的创新激励机制才会有效。Slater和Angel ( 2000) 也认为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 那些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可以获得一系列的竞争优势, 如效率优势、先行优势和整合优势等。企业通过开发或改进的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抢先占领国际市场, 将因产品差异化策略而获得额外收益。

3. 2 修正学派的主要观点

修正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以下经典文献中得到归纳: Porter ( 1991) 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 相对于不受规制的企业, 这可能会产生绝对竞争优势。相对于规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 环境规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产生正面影响。Porter和Linde ( 1995) 认为环境规制将刺激企业进行创新, 而创新的结果常常促进企业成本的下降和竞争力的提高, 即创新抵偿 ( innovation offsets) 效应, 带来这种效应的原因: 一方面, 从物质平衡的观点看, 环境规制促进企业寻求有利于提高资源生产力的方法, 同时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另一方面, 环境规制有可能促使企业将废物转变成能带来额外收益的有价值的产品。Sartzetakis和Constantatos ( 1995) 发现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不仅与环境管制措施的强度相关, 而且还取决于环境管制的形式。在Cournot - Nash均衡中, 相对受命令与控制型工具规制的企业而言, 受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规制的企业的市场份额总额增加。这是由于建立在激励基础之上的可转让排污许可将令社会总减污能力在各企业之间得到更好的配置, 因此在该制度下受管制企业的市场份额通常高于在命令和控制管制下的市场份额。Porter ( 1997) 认为针对产出而非具体操作模式的正确的法规构建, 能够激励企业对技术进行重新设计, 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改进。

综上, 该学派认为在短期内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而在长期内, 由于环境压力的刺激, 企业进行环境投资改造的同时, 也在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引起生产成本的下降, 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即环境污染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而只要新环境标准符合相应的条件, 就可以激励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通过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 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Murty和Kumar ( 2003) 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 厂商的技术效率会有所提升。Hamamoto ( 2006) 对日本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 污染控制成本与研发支出有正相关关系, 更强的环境规制会促进技术创新, 同时受环境规制强度刺激的研发支出上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许冬兰与董博 ( 2009) 分析了1998—2005年环境规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 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提高了同期工业技术效率。

4 综合学派的主要观点

“波特假说”提出后, 学术界围绕假说的前提、主要内容和理论的普适性等问题,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者们试图更加全面、系统地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结果, 并提出了综合观点。

4. 1 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

综合学派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没有显著的关系, 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既有增加成本负担的效应, 也有获得创新收益的效应, 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哪种效应程度更大, 所以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是不确定的。同时,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表现。如Gray和Shadbegian ( 2003) 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污染减排成本高的工厂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且建厂时间的长短对二者关系没有影响; 而工厂的技术水平对二者的关系有很大影响。Ashfaqul和Babool ( 2005) 分析了1987—2003年6个OECD成员国的进出口数据, 结论表明环境管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要视不同行业而定: 对于纺织及钢铁等行业, 规制水平的提高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利的, 而有利于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Lee ( 2008) 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导致1983—1993年韩国15个制造行业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14%, 而且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不同, 市场势力越大的产业, 其生产率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越小。董敏杰与梁泳梅等 ( 2011) 通过测算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发现环境管制尽管对本国贸易部门的价格水平有一定影响, 但这种影响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认为环境规制会降低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担忧是不必要的。解垩 ( 2008) 通过对1998—2004年31个省区工业的研究表明: 增加治染投资和减少工业SO2排放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明显影响, 一方面排放减少使技术进步下降, 治污投资增加并没有显著地推进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排放减少使技术效率提高, 治污投资增加对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

4. 2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

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观察问题的方法, 如果从静态来看, 由于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是固定的, 环境规制显然会降低企业竞争力; 如果将分析置于一个动态的框架, 即包含了技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创新, 那么严厉的环境规制是完全有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尽管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所面对的约束条件, 短期内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但从长期来看, 也会促使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加快创新的步伐, 最终抵消新标准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如Goulder和Mathai ( 2000) 认为由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导致的成本的变化占企业总成本的份额较小, 因此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方巧云 ( 2011) 认为环境规制对出口产生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的表现不同: 短期而言, 规制主要表现为成本效应; 长期而言, 规制带来的创新效应、绿色效应、形象效应等, 分别对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竞争潜力等产生正向作用。

4. 3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应视情况而定

该学派还认为, 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有多种效应, 受到企业自身特征、产业状况和特点、环境规制政策的强度与形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研究当中应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从而使得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于经济现实。如Schmutzler ( 2001) 研究表明创新补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类型、技术因素、市场环境与企业结构等, 没有证据显示来自创新补偿的利益一定会超过成本。Square ( 2005) 认为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要受到规制政策本身的影响, 这不仅包括规制的强度水平, 还包括因其自身特点和功能的不同而采用的有差别的形式, 以上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及对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不同环境规制政策下, 产业绩效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郭红燕与刘民权等 ( 2011) 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环境规制通过多种要素、多个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 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影响是这些效应的综合体现。

5 关于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述评

5. 1 造成三个学派分歧的原因分析

截至目前, 学者们对环境规制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因此无法通过文献研究来判断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通过对学派之间分歧原因的探究和反思, 可以更全面地来把握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5. 1. 1 各学派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传统学派多从静态上分析环境规制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所以得出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起消极作用的结论。修正学派则多是从动态上分析两者的关系, 从而得出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起积极作用的结论。而综合学派则主要偏向于对固定国家或固定行业的分析。所以, 研究角度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5. 1. 2 各学派对数据的不同选择

在实证研究中, 使用发达国家的数据和使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从国际经贸现实来看, 环境规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在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分研究的基础上, 对两者从研究方法、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才能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行性。

5. 1. 3 各学派选用的实证手段不同

学者们用于测度环境规制严格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数量模型有所不同。由于相关的测量指标与数量模型有很多, 每一种多从严格度或竞争力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度量, 而使用不同的测量标准难免会造成结果的差异。而现有相关的微观实证研究手段相差太远,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一个相对适当的指标体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保证。

5. 2 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5. 2. 1 针对国外环境规制对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不究足

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于本国环境规制对自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当今国际经贸现实中, 国际社会及贸易对象国的环境规制对本国的经贸实践及产业未来发展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目前仅仅可以查阅到欧盟环境规制对本国少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即欧盟规制对我国纺织与服装、家电、玩具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 针对国外环境规制给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方向、范围及程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5. 2. 2 环境规制严度测量指标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在以往文献的实证研究中, 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或数量模型来测算环境规制的严格度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而由于这些指标与模型所包含的经济内涵较为偏狭, 所以指标与模型的不同往往造成研究结论的不同和偏颇。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 选用及完善一套适当的指标来衡量环境规制的严格度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 是能否正确诠释环境规制和国际竞争力关系问题的关键。

5. 2. 3针对环境规制研究的方法论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完与善

早期文献大多认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很小或者呈负面影响, 后期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一定为负, 环境规制有可能刺激企业创新进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这些分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影响,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 有必要从静态分析转向准静态及动态分析、从对短期的分析转向对中长期的持续关注,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研究体系。

5. 2. 4 在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对产业类型的选择较为狭窄

研究表明, 环境管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受到被管制行业具体特点的特殊影响, 同一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对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中, 一般是针对制造业或污染密集型工业等。但在现实情形中, 环境规制对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也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 有必要针对涉及国际经贸的国民经济主要产业分别开展细致分析, 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摘要:近年来,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资源与环境政策等多项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个问题, 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模型, 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和综合学派三个流派及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 归纳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并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述评, 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并为政府通过调整环境规制来持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传统产业集群在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的同时, 也承受随之而来的原本相对稳定的商业生态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加之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其跨越时空以及信息快速传递的特性, 使得原本身处传统产业集群之外的企业能以自身为中心, 以电子商务为手段, 快速整合生产要素并形成虚拟产业集群, 与传统产业集群形成直接竞争的局面。因此, 现有产业集群以企业密集、配套完善、劳动力成本低廉、粗放式原料消耗和通过无序的价格竞争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正被大幅削弱。

从现状看, 目前传统产业集群在产品生产和制造环节有一定的优势, 但普遍对创新资源 (人才、技术、资金、知识等) 吸收能力有限。如何保持和发展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除了积极改善区域性的创新环境和出台政策引导之外, 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努力提升集群内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手段整合外部网络资源, 密切合作伙伴之间关系, 通过信息共享协调企业间供应链管理, 培养集群自身的网络动态能力, 并把它转化为竞争优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数学者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对象主要面向单一的或由各类大型企业主导的“星型”结构的产业集群, 从供应链管理、主导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电子商务吸收能力等方面展开。而现阶段,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基本都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规模和能力相差无几, 是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目前以大样本来探讨如何提升“网状”结构的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中的300余家企业为样本,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 从集群内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供应链管理、伙伴关系这三方面入手, 研究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1.1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Kevin[1]最早提出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概念, 他将其抽象化为信息处理能力、交易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客户定制能力, 并验证了电子商务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Eikehrokk等[2]则基于企业战略与愿景、信息业务过程整合与管理、系统与基础设施、购买与匹配过程等维度提出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一种开发、转移与使用电子商务资源以构建关键组织能力的能力;Soto Acosta等[3]则通过实证研究, 将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定义为与其他有价值的资源结合或在其他有价值资源的存在的情况下, 调动和配置基于网络的资源的能力。

我国学者吕兰等[4]从流程绩效的角度出发, 把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划分为共享信息能力和合作流程能力;朱镇和赵晶[5]分析了企业战略和IT资源对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谷文辉等[6]在朱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IT资源一电子商务能力的关联效应模型。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 由于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维度划分不同, 造成对企业电子商务能力的理解不一致。在本研究中, 我们把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定义为:集群内企业通过互联网有效配置和利用自身及业务伙伴的资源, 构建高质量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 以及有效使用该系统支持供应链协同业务运作与战略实施的能力。

1.2 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属于社会学范畴, 其本质是指为了完成某项事件或达成某种目的而形成的人与人或组织与组织间的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Prida等[7]指出, 当双方同意改变各自的经营方式, 通过相互整合达到彼此控制共有企业体系的某些流程, 并且利益共享, 就形成伙伴关系;Lambet等[8]则把一般企业间的关系形态分为四类:臂长关系、伙伴关系、合资及垂直整合关系;在此基础上, Emmelhainz等[9]进一步对这四种关系进行了分析, 并认为伙伴关系是企业间合作关系中最具效率的一种形态;Ellram等[10]则将信息分享加入伙伴关系中, 认为伙伴关系是一种持续性关系, 包含买卖双方彼此的承诺、信息分享及风险与利益共享;李辉等[11]则从价值实现、绩效和合作角度对伙伴关系进行了解释。

综合以上学者看法, 本研究把电子商务的特点融入到产业集群内的伙伴关系的定义中, 认为伙伴关系是通过互联网为联系纽带, 以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 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为沟通手段的, 跨区域的, 并用以产生竞争优势, 创造出比单个企业更大的绩效的关系。

1.3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 直至70年代末才真正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范畴并且逐步演化为一门学科。Bowersox[12]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整合供应商和顾客之间, 用于强化时间与竞争的能力;Tan等[13]认为供应链管理着重在公司如何利用供应商流程、技术和容量来达到竞争优势;Schonsleben[14]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改善供应链关系而对这些活动进行集成 (整合) , 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我国学者陈功玉[15]则从关系管理的视角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马士华[16]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 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的优化要以整体效益为目标, 对各个环节的运作管理要实现流水般的畅顺。

综合对现有文献整理, 本研究对产业集群内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为:通过电子商务的企业间应用, 整合采购商、供应商、专业物流企业以及顾客, 统一规划并共享信息, 借此降低经营成本,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从而减低产业间的不确定性以及抗风险能力的一系列的活动。

1.4 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并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中, Selznick在1957年最早将“优势”和“竞争”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Porter[17]认为竞争是企业的核心, 优势是指企业在任何环境中皆能处于领先地位, 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创造出的价值超过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代价;Bakos等[18]则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改善企业效率和效能、实现跨组织合作、帮助产品创新以及获得议价优势四个方面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我国学者邹国庆[19]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不一定体现在更高的利润率上, 而是反映在企业现在及未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来看, 蔡宁等[20]认为, 由于产业集群是由许多独立企业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是集群内企业的战略选择, 而是依托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和对资源整合能力;刘恒江等[21]从生产要素和动力机制两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突出了资源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Eisingerich等[22]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因素, 认为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来协调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原来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 因此, 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 许多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由于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通过网络有目的地搜索和吸收网络资源, 并将资源整合到集群内的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去, 最终形成自身独有的竞争优势的能力。

2 研究设计及框架

电子商务的交易是一种全球性和及时性的交易活动, 企业要在合理控制库存的同时对顾客多变的需求作出反应, 其供应链系统必须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来整合供应渠道, 而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在改变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同时还能促进企业间的彼此合作。因此, 建立如下假设:

H1:产业集群中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对供应链管理有正向影响。

Orli[23]认为电子商务的应用能从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声望、加快交易处理速度和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降低成本等10个方面帮助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在时空上拉近了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也进一步延伸了知识经济的触角,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对其商业活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整合, 可大幅提升信息流通的速度, 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因此产业集群内部电子商务的应用是当下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并能提升产业集群的总体竞争优势。因此, 提出假设如下:

H2:产业集群中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

Ellram[12]认为, 伙伴关系对企业成员的贡献是以全体合作企业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为基础, 而并非以个别企业的市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目的是创造市场上的共同竞争优势。在这种关系下, 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应是短期的交易关系, 而变成一种长期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企业间建立的这种伙伴关系, 为的就是在共享信息的同时维持相当的运作弹性以及密切的合作, 缩短面对市场的反应时间, 从而有效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因此, 建立以下假设:

H3: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紧密伙伴关系对于供应链管理有正向影响。

贡献、亲密和共同的愿景是组成与维持伙伴关系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彼此承诺和相互信任下, 企业之间通过共同的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和技术的共享, 从而降低成本, 以达到持久竞争的优势。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紧密的伙伴关系能很好地改变单个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才少、资源整合能力较弱而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因此, 建立如下假设:

H4:紧密的伙伴关系对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应用, 使信息沟通方便快捷, 并能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分享彼此的成果, 伙伴之间的关系由于沟通频繁而更加信任。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供应商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越高, 则其与买方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越密切, 买方对其满意度越高。因此, 建立如下假设:

H5: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对构建伙伴关系有正向影响。

Kannan[24]在探讨品质管理、顾客关系和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中认为,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将提升企业的绩效, 强化其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使整个供应环节用整合性的作业方式及和谐的经营理念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弹性以及能快速反应的竞争优势。实践表明, 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能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因此, 提出假设如下:

H6:供应链管理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

通过上述论述, 本研究提出研究框架如下 (如图1) 。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研究变量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对电子商务应用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参考了Ghosh的主要观点, 选取信息整合能力、电子交易能力以及网络沟通能力等共14个测量项目作为指标;伙伴关系定量指标主要采用Thomas的衡量量表, 辅之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选取合作伙伴的选择、目标和绩效以及合作伙伴的表现共23个测量项目作为指标;供应链管理指标的确定主要参考Tayur的衡量量表并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得出衡量指标为和供应商的关系、组织运作能力以及信息共享能力3个指标共18个测量项目;竞争优势指标的确定主要根据Barney和Crowe的研究成果, 将价格优势、质量优势以及响应速度共7个测量项目作为衡量标准。问卷采用Likert 7级量表进行测量, 由1至7分别表示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没有意见”、“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数据主要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进行调查访问,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面向珠三角地区在全国较有名气的产业集群共发放了近300余份网络调查问卷, 涉及灯饰、游乐设施 (设备) 、红木家具、休闲服装、小家电、小五金等10个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 共回收问卷227份, 其中有效问卷203份, 样本的有效率为69%。通过卡方适合度检验, 其检验结果在显著水平α=0.05下并无显著差异, 满足实证分析对样本的要求。

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KMO值用于检测变量间偏相关程度, 其取值范围为0~1, 值越大表明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KMO值均大于0.7;同时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显著水平Sig为0.000<0.05, 拒绝原假设, 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如表1) 。

采用Cronbach'sα方法配合SPSS17.0软件以0.7为临界值来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可被测变量的Cronbach'sα值都大于0.7, 因此本研究的测量体系信度可以接受;潜变量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7, 表明测量项目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见表2) 。

3.3 假设检验与分析

3.3.1 拟合度检验

利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分析, 其结果必须通过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见表3) 。使用上述拟合指标考核模型拟合优度, GFI和AGFI虽然没有达到0.9的标准, 但仍然具有一定意义;RMSR、NFI、RFI、IFI、CFI均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表明模型的结构是适当的。

利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 (见表4) 表明, 4个因素共12个解释变量的T值均大于1.96, 表明本模型的基本拟合度较好。

注:1) *表示p值小于0.05;2) a表示在LISREL模式中设定值为1无T值

3.3.2 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从路径系数与假设检验结果 (见表5) 中可以得到, 有4个假设T值的绝对值都大于1.96, 假设通过了检验。

注:*表示p值小于0.05

验证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

4 研究结论

4.1 研究结论

(1)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执行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越强,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相互整合资源的能力也越强, 其加乘效果比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较低的产业集群来得明显。

(2) 电子商务应用对于产业集群内的伙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通过电子商务应用, 上下游企业间能便捷地彼此分享市场资讯、生产信息和管理技术, 能快速协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紧密的伙伴关系最终使彼此之间共同受益。

(3) 供应链管理的执行能力对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佳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专注自身核心能力的同时, 能快速有效地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 借此减少经营成本, 缩短产品及服务时间, 降低需求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共同承担风险, 而这种优势会在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中逐步扩散, 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4) 现阶段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究其原因在于:由于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一般是以“一镇一品”的格局分布, 上下游企业间的物理距离很短。在自发形成的供应链体系中, 企业通过传统的方式也能较好地进行生产协调和信息沟通;加之企业信息系统的薄弱、人才的缺乏以及认识的不足, 集群内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主要体现在个体企业以B2C为主要目的的网络销售, 面向的是终端顾客, 而企业间的B2B电子商务应用未能引起重视, 因此对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不明显。不过, 我们也能感受到, 电子商务对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体系仍可在信息流的整合以及物流的相互配合下体现其管理效率, 从而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提升起到间接作用。

(5) 伙伴关系对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需通过供应链管理来传导, 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调查发现, 在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中伙伴关系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紧密型伙伴关系。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相互参股而形成的, 这种伙伴关系具有排他性, 资源不能被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共享, 因此, 对处于该供应链上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有一定作用, 但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提升没有太大影响。第二种是松散型的伙伴关系。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产品同质性严重, 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和需要的服务也几乎一样, 导致企业在选择伙伴时主要标准是价格和交货时间, 而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性以及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没有过多的要求, 最终在集群内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多点对多点的动态关系。这种松散的伙伴关系对供应链协调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从而对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影响微弱。

4.2 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

本研究力求在规范的研究范式和逻辑下严谨地对文献整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过程进行控制,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第一, 由于条件限制, 本研究所采用的滚雪球抽样替代概率抽样, 增加了数据采集的误差, 对研究结果可能有影响;第二, 影响传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因素很多, 但本研究只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引入网络交易成本和交易机制等因素进一步研究。

摘要:通过对珠三角产业集群内的300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提出集群内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影响的若干假设, 构建相关理论模型, 并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群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供应链管理和伙伴关系的维系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供应链管理对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影响显著;集群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紧密的伙伴关系对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传导。

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篇8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 (区域) 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 (区域) 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 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 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 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 竞争合作途径。

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 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 规模经济途径。

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 规模不经济问题, 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 若超越这一边界, 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 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 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 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 创新激励途径。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 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 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 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 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 减少重复性投入, 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 提高创新效率。

4. 区域品牌途径。

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 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 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 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 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 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 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壮大集群产品队伍, 丰满优势产品线, 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 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 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

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 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 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 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 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 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 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 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 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 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 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 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 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 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 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 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 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 切实避免以“堆”代“群”, 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 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 加快技术进步, 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 因此, 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 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 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 互动创新, 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 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 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 发展产业集群, 培育区域创新体系, 打造产业价值链, 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 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 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 2004, (3)

对产业安全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篇9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其重要产业拥有自主权、控制权和发展权,特别是这些产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具有竞争力,能够应对各种生存与发展威胁,从而保证本国现有的或潜在的产业权益免受危害的状态和能力,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就我国而言,产业安全就是要保证国内产业在公平的经济贸易环境下平稳、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使我国产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发展的空间,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安全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产业安全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强调本国制度安排的合理有效。制度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远远大于外商的产业控制、商品倾销这些外部冲击,而许多学者要么忽视了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要么重视不够。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交易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从而构成产业安全的隐患。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使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政府既不过度干预市场运行,也不放任自流。政府受法治约束,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成本,从而矫正经济人的不良预期,使其自觉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性用途中;同时改善企业行为,使其专注于打造自身竞争力。过多过滥的行政性垄断在有效政府的治理下将被剔除,市场结构趋向合理,有效竞争秩序将取代垄断欺市和无序竞争,经济因此充满活力。富有活力的经济环境是催生创新的沃土。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适用技术与先进技术,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产业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2]。而中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中观产业安全问题的实质在于在产业生存环境下考察产业的发展运行状况。产业发展运行状况既包括产业组织状况,又包括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组织状况主要在于检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状况如何以及相互关系。产业发展状况则着眼于在产业组织的基础上考察产业现在的成长态势与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产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可能成为产业安全问题的导火索),以及未来的趋势。因此,我们给中观的产业安全的定义为:在产业内的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能有效整合产业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与要素,达到生存规模,形成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的产业组织,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突发因素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微观领域,产业安全问题在于产业主体——企业本身聚合质量大小,即企业能否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整合好上下游企业资源,提高竞争力。微观的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的聚合质量的比较。

产业安全有其内在的结构与层次,是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从层次上分析:中观的产业安全问题是关键,是一个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的集中体现。在这一层面,我们可以观察到本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是产业安全问题的最直接的反映。如果一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或具有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这就说明一国的产业越安全。微观的产业安全是我们分析的起点,是一个国家产业安全的源头,更是国家政策法规作用的基点。它对于揭示中观产业安全状况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宏观产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宏观产业安全是中、微观产业安全的保障,是产业安全问题发生的最终落脚点[3]。国家的经济体制不仅要和国际通行的体制和惯例接轨,而且还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维护本国产业的安全,这也是实现产业安全的基础。

2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进行分类:从产业内部来说,它包括产业结构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国际市场条件、国外企业的组织制度、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尤其是指国外企业进入一国国内市场的资本、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市场竞争环境。

对外开放使垄断格局被打破,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变化,竞争更趋激烈。如果该国产业市场扩展能力差,则该产业不仅很难向外扩展,可能还会因为对国内市场保护不力,使得原本属于自己的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并由此引起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的外流,进而失去对合理竞争格局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大地冲击产业安全。

2)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安全。一方面, 跨国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东道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水平提升,从而有助于维系产业安全;另一方面, 如果东道国经济体制不健全,外资的进入有可能导致对某些产业的控制,对产业的发展及安全构成威胁。

3)金融环境因素。

金融环境直接影响产业融资的成本和风险。当金融环境较为宽松时, 资本供给增加,产业融资成本降低,发展空间变大;当资金流动过快,出现大量投机行为时,就可能发生资本流动性危机甚至出现金融危机,直接威胁到产业安全。

4)贸易环境。

在开放条件下,产业面临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国际贸易保护增强的压力和冲击,由于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以及对外依存度各不相同,因而有些产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甚至威胁到产业安全。

5)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一种干预,即政府通过对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干预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的配置,并使资源配置方向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显然,一国的产业政策及制度安排对其产业安全有重要影响,产业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产业安全的形成。

6)产业国际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产业及其各个产业领域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竞争能力[4]。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影响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就会导致产业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制了该国产业的发展。

3 影响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产业国际竞争力

对于我国而言,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的战略举措,其对于我们能否处理好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否成功应对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复杂形势,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贸易摩擦和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维护好我国的产业安全,就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产业国际竞争力。

1)目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世界经济论坛2003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仅列44名,排名远不及印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的整体实力[5]。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以及中国香港占到近七成。另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很低,在国际交换中获取的相对利益较少。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应保持一种忧患意识,正确认识我国一些产业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逐步改进。

2)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使得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许多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等非关税壁垒为武器,加大了保护国内市场的力度。由于我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国外对我实施的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都已经或即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6]。

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我国产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含量,提升品牌形象,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从而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保证产业安全根本。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竞争无国界,任何产业都不再处于一个稳定的国内竞争市场。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所有企业都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全球竞争。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就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即使是一时出去了,也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即便从国内市场来讲,我们的产品不出去,外国的产品也会进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一种国际竞争。虽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有效手段,但这些保护手段是有限的,仅仅是为受到侵害的产业提供缓冲期和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从本质上讲,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使受到这些保护,也不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决,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这个良好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分享国际产业转移的成果。同时,我们还应鼓励产业自主科技创新,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树立品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突破国外贸易壁垒,减缓对外贸易摩擦,实现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大力提倡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我们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重视科研开发、内部管理、市场营销,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机遇,既要看到我们的市场对外开放了,更要看到别人的市场也因此对我们更加开放,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发展,提高整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们不但要善于运用贸易规则,反对其他成员贸易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世贸组织成员的各项权利,维护和保证我国贸易的正当利益。我国产业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运用反倾销等法律武器,依法保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同时,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为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良好机会,最终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如何安全[J].瞭望,2006(37).

[2]孙瑞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安全意义[J].商业时代,2006(23).

[3]于新东.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99(11).

[4]赵世洪.国民产业安全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5).

[5]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产业环境竞争力 篇10

大力提升高新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事关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高新产业园区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是, 其拥有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如果产业集群在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那么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定也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 通过建立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 科学评价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 对于推动高新产业园区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进而提升高新产业园区整体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思路

通过总结波特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本文在构建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时, 按照钻石模型的理论架构, 紧密联系我国高新区产业的特点, 进一步修正和扩展了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高新区的产业集群问题, 并不仅仅涉及到企业本身, 而是与所在地的政府密切相关。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时间短, 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而且, 我国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招商引资和政府对高新区的投资。所以, 本文分析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时, 除了考虑外部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四个关键因素之外, 还重点考虑了政府和外部投资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构建了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 如图1所示。

三、竞争力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前面的分析, 本文将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外部投资、政府和机会等七个方面构建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四、竞争力模型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由于影响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且之间关系复杂, 本文构建的竞争力模型属于典型的多指标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 由于一级指标相互之间相对独立, 在考虑权重时, 选择了层次分析法计算, 各种决策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处理;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 因此选择了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便于及时、简洁地反映经济过程, 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 深层次地了解具体实际。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这种分析方法属于多个层面统计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采取将多个指标体系用较少的综合指标的方法来分析。可以考虑将某个经济问题分解为相关的n个样本, 在种个样本中再具体分解为p为观测指标。可以得出, P个指标的随机向量为:x= (x1+x2…xp) T, 所以观测的样本矩阵为:。其中, xi= (x1i+x2i…xni) T, i=1, 2…p。用样本矩阵x的p个向量x1, x2…, xp, 作线性组合, 为:F=a1f1+a2f2+…+amfm。该方程有以下两个要求, 其一, Fi和Fj不相关 (i≠j, j=1, 2…p) ;其二, F1是x1…, 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 F2是与F1不相关的x1…, xp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 依次类推, 在F1, F2, …, Fp-1中最大的是Fp。

2、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模型中存在n个样本和p个观测变量, 那么, 研究中的样本 (xij) (i=1, 2, …, nj=1, 2, …, p) 的指标之间的复杂相关性, 决定了样本数据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那么采取一简化的方法, 通过确定m个公共因子, 即F1, F2, …, Fm (m<p) 来替代各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复杂信息。

公共因子F1可以通过观测变量xij来进行数学表示:

方差贡献率为:

其中, λi为样本数据矩阵X的第i个公共因子的特征根。设A为方差贡献率累加之和:

那么, 样本得分可以通过m个公共因子来计算如下:

假设本文中有k个一级指标, 将 (4) 扩展后就得一级指标Sk的计算公式:

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方式。该方法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指标或者因素, 然后又将这些指标或因素分解为二级指标和因素, 若有需要还可继续分解为三级、四级乃至若干级指标或因素。在分层之后, 再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级指标或因素的权重。这样的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可以分为四步:第一, 搭建总体的层次体系;第二, 构建指标之间的比较矩阵;第三, 确定各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第四, 通过前面的比例关系, 确定各级各个指标相对于总指标的权重并排序。

五、结语

高新产业园区集群竞争力, 不仅与外部机会、企业战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关键因素有关, 还受到政府政策和外部投资的影响。上述七个方面又可以分别由若干二级指标表示。这样就可以构建由7个一级指标, 2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新产业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建立了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

摘要:本文认为高新产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标态就是拥有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基于以上考虑, 按照波特钻石模型的理论架构, 紧密结合我国高新园区产业发展的环境特点, 构建了由7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建立了分析模型。

关键词: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剑峰:基于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J].财经研究, 2013 (2) .

[2]李博: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0 (4) .

上一篇:风雨后的彩虹下一篇:贵州城镇